-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广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课件精选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课件)PHIL.2006TamYoolen0622110111第一讲绪论一、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1、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改研究生学科目录时,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名称改成“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2、作为哲学二级学科3、作为科学技术元勘(Studies)二、科学与哲学的关系1、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两种文化与哲学的边缘化科学思维、哲学思维:玫瑰花&人“科学拒绝哲学。换言之,科学从不关心为其真理辩护或解释其意义。” --怀特海2、科学技术哲学的意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三、科学技术哲学的历程(一)发展的背景1、科学背景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之后,经过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努力,到17世纪80年代(1687年),牛顿以其划时代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了科学的第一次综合,并为科学提供了一个样版,展示了科学的神奇与力量,使科学的信誉和权威骤然倍增。到19世纪下半叶,以牛顿力学为范式的经典科学体系构建完成。相对论和量子论对经典科学体系的革命。相对论指出,在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情况下,会出现空间弯曲、尺缩钟慢等效应,这些是经典力学所无法解释的。量子论则指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两象性,也不服从牛顿力学定律。导致了对科学究竟是什么的反思。2、哲学背景经验论:培根,洛克,经验与归纳。唯理论: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天赋的理性认识才能揭示真理康德:知识何以可能黑格尔:绝对精神,哲学对科学的凌驾;哲学运动:实证主义哲学,孔德、马赫3、哲人科学家Ø古代哲学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造诣Ø近代哲学家大都精通数学和自然科学伽利略《关于两个世界的对话》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笛卡儿:数学家、解析几何和唯理论的创始人马赫: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在声学、热力学、光学和学科史方面有贡献;是马赫主义(第二代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二)发展的历程25\n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创立;列宁的发展;在中国的经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于光远译,1984年) (基本写于1873-1883年,1885-1886年作了个别的补充) 总 目 录Ⅰ、总计划草案Ⅱ、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Ⅲ、自然科学和哲学Ⅳ、自然界的辩证法。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否定的否定,同一和差异·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效果)Ⅴ、认识自然的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Ⅵ、物质的运动形式。自然科学的辩证法Ⅶ、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Ⅷ、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ü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概括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描述了自然发展史,即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ü《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恩格斯论证了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观点。ü马克思的《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对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列宁的工作n20世纪初,列宁概括了恩格斯逝世以来自然科学特别是现代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深入分析了由此引起的物理学革命及有关的哲学问题。n他一方面指出新的自然科学发现进一步冲击了形而上学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和因果观;另一方面对由此产生的“物质消失了”、“没有物质的运动”,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对立是绝对的,真理是经验的生动的组织形式等观点,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作出了分析与批判。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在中国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它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其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四个大的阶段。(龚育之) 准备阶段(1920年之前):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开始阶段(建国之前) 广泛传播和发展阶段(建国之后) 总结经验、开创新局面阶段(文革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四、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五、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视野自然观的新发展n系统自然观 现代系统科学、系统自组织理论、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演化过程,促进了系统自然观的形成。当前许多全局性的大问题,都需要系统科学的观点、理论、方法与技术。n生态自然观 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25\n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构n生态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关注新问题:自然的生存权问题,生物多样化问题,生态价值观问题;对自然的道德关系与环境伦理问题等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与模式-可持续发展,并制定了与之相应的《21世纪议程》(一个行动计划)n科学发展观n和谐社会科学观的新取向对科学理性的反思:《沙滩上的房子》、霍根《科学的终结》、索卡尔事件(1996)对科学价值的反思:魔鬼还是天使?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话语霸权让科学回归人文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后现代科学观:费耶阿本德、罗蒂、大卫.格里芬霍根《科学的终结》提出:科学已经终结,伟大而又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因为科学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已经被解决了,剩下的只是那些不可解的问题,或在主导范式内解些“难题”,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加工应用。现在的科学只是“反讽的科学”(cironicscience),即思辨的、后经验的科学,其提供的思想、观点至多是有意义,但并不趋向真理。反讽的科学是在科学毫无进展的情况下,科学家用来聊以打发时光的东西。索卡尔事件:1994年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社会文本》提交《跨越界限: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1996年发表),又在《大众语言》上说明这篇文章是胡乱剪贴拼凑的。1996年5月索卡尔事件出现后,在全球学术界爆发了一场科学家与后现代哲学家之间的大论战。这场论战涉及到科学本性、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和理性、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政治、军事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关系等等的辩论。技术观的新维度n技术与社会的无缝之网n技术批判理论n工具理性与生活世界的危机:理性的机巧、单向度的社会、生活世界的殖民化n是最高的危险,还是两面神(雅努斯神)n海德格尔论座架(Gestell)(危机与转机)n技术与人的自由理性的机巧技术之所以出现,得益于理性的机巧。贬义的理解即“投机取巧”。但技术从很大程度上讲是由有这种机巧之心的人推动的。从道德的角度看,技术甚至从一开始就说不清是道德还是不道德。因为价值标准是多样化的。如果把趋乐避苦视为善的行为,这种机巧就是道德的;如果将保持人的传统生存状态和绝对的纯朴为最高的善,那么这种机巧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堕落。技术在古老的中国曾经被视为“奇技淫巧”和雕虫小技。《庄子•外篇•天地》的故事。子贡南游楚国,回到晋国,在汉阴地带见一老人在菜园里抱瓮取水灌溉,费力又不见效。子贡说:“有一种机械,一天灌溉一百块地,用力小而见效大,老者不愿意用吗”(桔槔)。老者大怒道,听我的老师说,“有机械必有机巧之事,有机巧之事必定有机谋之心。胸中有了机巧之心,就不能保全心灵的纯洁空明;不能保全纯洁空明,便心神不宁;心神不宁便不能体悟和践履天地的大道。我不是不道桔槔,却是耻于用它。”25\n视界的融合:科学技术与社会n和平运动、消费者运动与环境运动n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日益密切n大科学时代n科技时代的伦理抉择n科学家的责任第二讲现代科学技术概观我们常常以科学理解世界,可我们又如何理解科学?对于科学,我们可以用阿基米德的话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宇宙。在变动不居的宇宙中,科学思想确立了支撑点,确立了不可动摇的支柱。——恩斯特.卡西尔一、科学活动与科学共同体1、科学的主要形相英国科学家、科学学创始人之一贝尔纳:“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2、科学活动论一种高层次的人类活动:解释性、精确化、可预言性活动的要素:主体、客体、工具:科学仪器、设备;科学理论和方法3、科学共同体该概念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始用于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研究中。指关系性的共同体,代表两种情形:一指整个科学界;一指部分科学家组成的各种集团。显示其外在功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4、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 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法令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或者如果人们愿意用现代术语的话,也可以说形成了他的超我。 --“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美)[美]默顿的研究:开创性研究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结构、体制、规范、动力和科学家的行为模式。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普遍性、公有性、竞争性、无偏见性、合理的怀疑精神库恩:科学共同体与范式思考与讨论: 科学家的行为规范与政治家的行为规范有何异同?科学是否应该具有自主性?二、弘扬科学精神1、科学精神的诠释认知层面:理性精神,坚持真理社会建制的层面:默顿所提的科学的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文化价值层面:体现为作为先进文化的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社会倡导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评价的互动。2、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相互联系 25\n科学知识是人类智慧库中的珍珠,必须用一根银针带着金线才能将它们穿起来,科学思想是穿珍珠的线,科学方法好比银针,科学精神则是整串珍珠所发出的智慧之光。科学就是这样一串绮丽的项链,有了它,智慧女神雅典娜更加光彩照人。3、科学精神的展开: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讨论题:从民族英雄到科学骗子--黄禹锡到底做错了什么?4、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阿波罗精神:科学本质上是理性的。在古希腊思想中,理性以太阳神阿波罗精神作为象征。(关注真理,诉诸认识活动和技术活动)狄奥尼索斯精神:神秘的迷狂状态和天人合一式的内心体验,在纵欲、酗酒舞蹈和宗教中获得自我力量感。(重视自我价值,诉诸直觉、体验和理解。)三、现代科技结构与发展趋势1、科学和技术的旨趣科学:认识世界,对世界作出解释与预言技术:控制自然过程和创造人工过程2、现代科技的整体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3、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形成思考题:1、贝尔纳的科学观2、科学活动论的基本观点3、科学精神的内涵4、如何理解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第三讲 生态价值观与环境伦理学一、从人类中心转向生态中心1、几种主要的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理论自然权利论(挪威深层生态学家:R.纳斯) 反对虐待动物,主张组成生物共同体的所有生物拥有同等的权利,把人权观念扩展到自然界。自然内在价值论: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生态系以及自然全体,作为其自身都有其固有的内在价值。2、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先行者:(美)梭罗thoreau:最早提出整体主义思想的超验哲学家。认为存在一种超灵或神圣的道德力,渗透于大自然的每一件事物中,人们可以通过直觉,超越物质表象而领悟到那个将世界融为一体的“宇宙存在之流”。1845年7月4日,他离家到瓦尔登湖住了两年,寻找“真正自然中的家”,写就名著《瓦尔登湖》。毕生致力于思考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地球不是僵死的、无活力的物质,而是一个拥有某种精神的身体,它是有机的、流变的,受其精神的影响。缪尔(Johnmuir,1838-1914):提出自然保护主义(preservation),保护自然,关注自然的审美价值。资源保护主义(conservation)(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主张保护自然,但其目的是开发利用。要保护的不是自然生态体系,而是人类的社会经济体系。25\n代表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林业局局长平肖(Pinchot)。(美)利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思想 将伦理所关照的共同体从以往的人类社会伦理共同体扩展到整个大地-由土壤、水、植物、动物等组成的生态共同体。使人类由大地的征服者的角色转换为扩大了的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这样人就应该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自然了。利奥波德(AldoLeopold,1887-1948)1935年,举家迁到威斯康星河畔的农场沙郡,写就生态学名著《沙乡年鉴》,首次提出大地伦理思想。拉弗洛克:提出盖娅理论(GaiaTheory) 英国科学家J.E.Lovelock(拉弗洛克)于1969年提出著名的地球生命体理论-盖娅理论。盖娅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他把整个地球看成盖娅,强调地球具有类似于生命的属性。地球是由地圈、水圈、气圈以及生态系统组成的一个生命体,尤其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外在或人为的干扰具有稳定性。3、关于自然权利论的争论岩崎允胤:反对纳斯的自然权利论,反对在自然中扩大人类权利的做法,强调人类及其生的尊严的理由不存在于与其他生物的比较之中,而是存在于人类自身。因此,重要的是尊重与人类及其尊严相关联的生命。另一些学者:认为环境问题根本上是人类问题,对自然权利论表示怀疑。权利是人类的发明,对动物植物权利的认可意味着什么?承认哪些动植物的权利?很难!不能用权利概念来解决环境伦理问题。岩佐茂:承认自然权利和固有价值,则模糊了权利、价值概念是人类历史产物的事实。此观点虽是深刻认识,但没有提出可追问和除去环境破坏原因的伦理规范,是脱离问题关键的“疑似问题”。思考与讨论: 自然物有没有权利? 自然物有没有价值?二、生态价值观的内涵生 态: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学:原是一门研究动植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主要分科之一。20世纪中叶以后,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方面,把人类这一生物物种也列入生态系统中,来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生态自然观:具有生态内涵的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生态价值观:1、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中心主义;2、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系统性;3、从对自然的控制转向对自我的控制:生产、消费、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4、反对不加区分地运用一切技术,要求技术选择与生态环境相容。三、关于自然价值的哲学思考自然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自然价值主观论: 世界是一个本身完全没有价值的世界,只因有了人才有价值。--詹姆斯 客体的价值是人的意志、感觉或体验。价值作为某种特性,在客体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存在于与欣赏它的心灵的关系中。……离开了意志与情感,不存在价值这类东西。 --文德尔班 价值是由人的感觉和兴趣决定的,自然事物没有任何价值,除非它能用来满足人的需要。 ——佩 里25\n自然价值客观论: 价值客观地存在于没有感觉的有机体,以及有感觉、有评价能力的有机体。它们先于有更丰富的价值的人而存在。——罗尔斯顿代表作:《环境伦理学》《哲学走向荒野》Ø1、自然价值是主客观的统一在价值本体论层面: 作为“被储存的成就”是客观的在价值主体论层面: 从发现、评价、体验或利用的角度是主观的,但内容依然是客观的。在价值实践论层面: 主客观的统一,如美味食品,美景Ø2、自然价值: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外在价值:是从人和其他生命的角度,自然界对人和其他生命的有用性,即它作为他物的资源、手段或工具的价值。内在价值:是它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命和自然界作为主体在宇宙中,它是自组织系统、自我维持系统。Ø3、自然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 生命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精神价值等Ø4、控制自然的观念是人类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在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的产物 -卡逊Ø5、从对自然的控制转向对自我的控制地球家园,协同进化,适度消费,尊重和爱护自然,权力、利益与责任、义务的统一罗尔斯顿对自然价值的论述(1992)支持生命的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消遣和娱乐价值、基因多样性价值、自然史和文化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性格培养价值、治疗价值、辩证的价值、稳定性和开放性的价值、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价值、文化和宗教的价值四、对自然的道德关系和环境伦理学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何以可能?环境伦理学何以可能?环境伦理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它的创新在于考察人类对自然的道德关系。思考人类对自然负有的责任和义务,则形成人类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人类以外的自然物不能成为担负共同体道德的主体,它们是无意识的。自然物是道德的客体,不是道德的主体。交往实践的视野是理解环境伦理学的根本:主---客---主的关系1、多极主体性2、双重关系:既包含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包含主体际关系;自然在人类的怀抱中并是主体际的中介。3、三重评价机制: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的评价、主体际互评学习与思考:第三章思考题:1、生态价值观的内涵?2、环境伦理学何以可能?第四章思考题:1、中国为何要走生态文明之路?第四讲网络时代的信息伦理25\n是网络在生活中,还是生活在网络中?一、信息伦理学的内涵和成因(一)信息伦理学的内涵1、学者JacekSojra认为:在商务和计算机这一新的领域的伦理研究应被统称为信息伦理学。2、西方学者LucianoFloridi在其题为《信息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的哲学基础》的论文中指出,为了避免计算机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的混淆,也许可以用信息伦理来表示计算机伦理的哲学基础。3、信息伦理学被视为媒体、新闻业、图书馆和情报学、计算机伦理(包括网络伦理)、管理信息系统、商业和网络等伦理关系的总和。尽管对信息伦理学有不同的界定,但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信息伦理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信息时代的伦理议题:隐私权、信息准确性、信息产权、资源存取权(美)曼森二、信息伦理学基本问题研究(一)信息开发的道德制约1.信息开发的内容所谓信息开发,是指增加信息量、丰富信息资源或为信息活动提供新的手段、方式等的各种行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方面的需要在与日俱增,要满足这样的需要,离不开信息开发。然而,并非所有的信息开发都有利于信息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的正常进行,也并非所有的信息开发都可以用来满足人们的正当的信息需要。信息开发是通过信息劳动者的劳动活动实现的,它的成果一般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信息产品。信息产品至少会有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信息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信息产品还会产生一定的道德价值。信息产品的道德价值,是与它所满足的人们的信息需要的正当与否密切相关的。并非所有的信息需要都是正当的、无可厚非的。非分的、低级趣味、有损于国家和他人利益的信息需要,都在道德上是不正当的,因而也是不应予以满足的。2.信息开发的原则ü维护公共利益原则要求信息开发促进公共利益的发展,至少不能造成对公共利益的危害。对公共利益有所促进的信息开发行为是善的,而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信息开发行为则在道德上判定是恶的。ü尊重个人权利原则要求信息开发人员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对别人的权利给予足够的尊重,至少不应侵犯别人的正当权利。个人手机信息的私密,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商家利用和扩散顾客的信息ü纯洁、健康、向上原则要求信息开发人员应当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其所研制的信息产品应当有助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对社会道德状况造成腐蚀和毒化。(电脑黄色软件:单纯的色情画面、色情游戏、色情光碟)(二)信息传播的道德过滤1.信息传播的内容所谓信息传播,是指信息的发布和扩散。信息一旦发布开来,就会在一定的空间内为更多人所获悉,对更多人产生影响和作用,也便能够实现更多的价值。一般而言,特定信息多可能实现的价值量,总是与其扩散的范围成正比。扩散的范围越大,信息所积累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亦然。可见,在信息领域,信息传播不容忽视。2.信息传播的形式信息的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25\n组织传播:同一个组织内部的成员与成员之间或不同组织的信息传播。大众传播: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大众媒介有报刊、电视、广播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3.信息传播的道德过滤道德限制:信息传播主体的自我道德限制:信息传播者基于其内在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自觉地按照有关道德要求正当地行使信息传播自由的权利。公共信息通道中的外在道德限制——道德过滤: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传播主发送到公共信息通道的信息进行过滤,清除其中的不道德信息,强制性地将信息传播自由权利的行使限定在道德氛围之内。不道德信息:色情信息、诈骗信息、恐怖信息、垃圾信息、隐私信息信息传播——网络媒体网络追杀“虐猫事件”:2006年2月28日,网上公布了一组虐猫视频截图:一名时髦女子用漂亮的高跟鞋踩踏一只小猫,直至将其脑袋踩爆。焦点问题:虐猫事件背后的“网络追杀”行为是否道德。支持的观点:n“通缉令”是对暴力的谴责。n网民们的行为正是维护社会正义所必不可少的。n网络发挥了正面的舆论监督的作用,网络对虐猫者进行了一场道德审判,既促使了当事人良心上的觉悟,也对社会其他人有一定的触动约束。n在网络这样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有一点出格是应该被宽容的,尤其在对某种公共事件进行评论时,只要本身不是恶意的,比如侮辱、诽谤或故意放大,社会或政府应给其一定容忍度。n网友们针对不平的事件,可以谴责、抨击,可以发表评论,这些对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和制度建设都是大有好处。n一个人应为自己的恶行负责,用惨无人道的手段虐待小动物,王某和李某应为之付出代价。反对的的观点:n1.一个人不管犯什么错误,都不应该这样在网上被剥光,这侵犯了个人隐私。网民在网上发布通缉令,实际上滥用了原本属于国家司法部门的权力。n2.没有授权随意公开他人信息,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纯属个人的信息,只有征得本人同意、或有必要公开时,比如说为了正当的使用公共资讯时,以合理的方式公开和使用才是正当的。n3.无论他有何种行为,一些起码的权利如名誉权等必须得到尊重,现实生活的规则是不支持以暴易暴,哪怕是语言上的。n需要警惕,“网络追杀”现象,可能存在的暴民思想与非理性行为。任何对于现实公序良俗、法律制度的超越,都将构成对人类自身的侵害。所以,应当让法律的归于法律,让道德的归于道德,并在此基础之上,建构法治社会基本的网络文明。网民们在对“失德”之人群起而攻之的同时,浮现出了另一种失德,那便是缺乏冷静、无视法律和无视他人尊严。第五讲科技时代的伦理建构w科技与伦理是什么样的关系?w科技伦理规范的对象是谁?25\nw科技实践的伦理原则有哪些?w当前科技伦理学研究的特点和内容有哪些?一、科技与伦理的内在统一准伦理规范:到20世纪上半叶,科学建制的主要目标是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科学规范的核心精神是保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公有性。科学职业伦理的建构:当科学的社会功能日益凸显,科学建制的总体目标转向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谋取最大的福利。以客观公正性和公众利益优先作为伦理原则建构新型伦理规范。1、科学的社会规范与伦理考量在以求知为主要目标的时代,依靠科学的社会规范内化于科学家意识中的“科学良心”和“超我”,可以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而在功利和求知双重目标并行的大科学时代,除了诉诸科学家的道德自律,还必须强调外在的有力的规范结构的建构(包括评审体制和社会法规与政策制度)。1645年,第一个建制化的学术团体英国皇家学会的目标是:一是科学应致力于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二是科学应为生产实践服务。其中,前者是核心。在科学建制内部形成的社会规范:科学的精神气质,用以约束和调节科学共同体的行为,同时也是共同体对外进行自我捍卫的原则。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必然使功利追求成为科学的重要目标。科学家作弊、科学界的越轨行为不断,呼唤以外在的有力的伦理规范和制度政策加以规范和管理。2、科学的职业伦理与科研的伦理原则科学的社会规范:对认知目标负责(准伦理)科学的职业伦理:对社会、雇主和公众负责,由职业分工和职责决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一是有责任不断地开展科学研究,搞好科学建制的管理和自治,向公众传播知识。二是有义务为其受雇单位进行有指向性的研究。应高效地利用社会为其配置的资源,多出研究高水平成果。总体目标是: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谋取更大的福利。1949年9月,国际学会联合会通过五大通过《科学家宪章》,规定了科学家的6条义务:P152,这已成为当今制定各种具体的科学职业伦理准则和基础。许多专业学会都制定了十分详尽的职业伦理准则,对科学家与社会、雇主和接受科学试验的人、公众和同业的关系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科学活动的两大基本伦理原则:一是科学活动的客观公正性:排除偏见,避免不公正。二是公众利益优先性原则:科学应是增进人类公共福利和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的事业。公众的利益应该优先于科技工作者及其雇主。根据公众利益优先原则:Ø科学工作者应向有关个人和公众客观公正和全面地传播有关知识,保障其知情权,使其具有实际参与决策(决定)的能力;Ø要对知识的垄断作出合乎公众利益的限制,避免企业等利益集团利用投资,控制科学研究,独享研究成果。Ø当研究的目的和成果将严重损害相关个人和公众利益的时候,研究者有义务向有关人群乃至全社会发出警示。3、技术的价值负载与道德反省两种对立的技术价值观:(1)技术价值中立论(技术工具论):25\n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不包含任何的价值断,没有善恶、对错、好坏之分。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技术在本质上既非善的也非恶的,而是既可以用以为善也可以用以为恶。技术本身不包含观念,既无完善观念也无恶魔似的毁灭观念。完善观念和毁灭观念有别的起源,即起源于人,只有人赋予技术以意义。” Jaspers“由于技术只是方法,只是工具,技术行为目的问题总是存在于技术之外”,“对于我们来说,工具是中性的东西,它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 萨克塞《生态哲学》(2)技术负荷价值论:技术是负荷价值的,任何技术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技术能够控制并统治人类,使人类成为被管理的对象。代表:海德格尔、埃吕尔、邦格、麦吉恩、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伯格曼、温纳和拉普等“技术过程的非中立性、技术心理的非中立性和技术条件的非中立性。” -拉普 “技术在伦理上决不是中性的,它涉及伦理学,并且游移在善和恶之间。” -邦格l技术决定论和技术建构论的技术负载价值观:P155l技术具有相对的价值独立性,包含对可操作性、有效性、效率等特定价值追求。l技术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方向,动态地体现了现实的社会利益格局的价值取向。l技术的客观基础、运行特征和核心理念的道德意蕴走向技术与社会伦理体系的良性互动:1、是必须充分地公开揭示和追问技术过程中所隐含的伦理价值因素。2、是在技术—伦理实践中,相关社会群体要在领悟技术伦理精神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社会伦理价值体系。3、是引入伦理“软着陆”机制(缓冲机制)。P159二、科技实践中的伦理与道德重建1、商谈伦理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原则:普遍化原则,P172商谈伦理有助于合理地界定主体的权利与责任;有助于明确责任,包括承诺与监督,每个利益主体都应该对社会有所承诺并接受相应的监督。商谈伦理所达成的普遍共识是最基本的伦理诉求。2、开放性的伦理体系与伦理精神的创新开放性体现在:P174v是一种实践伦理体系v注重规范的动态建构v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可行性伦理精神的创新体现在:现实性的考量、前瞻性的考量、反思性的考量、可行性的考量3、科技实践中伦理问题的延伸(P176)Ø从个人伦理向集团伦理和集体伦理的延伸Ø从信念伦理向责任伦理的延伸Ø从自律伦理向结构伦理的延伸Ø从近距离伦理向远距离伦理的延伸Ø从被动性责任向主动性责任的延伸三、科技伦理学研究的转向和新向度科技伦理学研究的两个方向规范性研究:强调伦理原则的构建和应用;描述性研究:注重伦理事实的描述和分析25\n1、规范性研究及其结构化规范性研究的三个思路:P183结构化的三种表现:一是制定大量的职业伦理法典;二是成立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三是使科技伦理原则内化于科技政策、法规之中。P1852、特定冲突与描述性研究动态的科技伦理研究,克服规范性研究的相对静止、滞后;描述性研究致力于对现象的描述和分析,不以准则为导向,而是以现象和问题为导向。将伦理判断建立在对科技行为所涉及的科技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分析、评估上:技术风险—效益分析、社会利益格局分析、文化价值分析。P1863、不同层面的科技伦理问题科技共同体内的伦理问题、科技社会中的人际伦理问题、科技时代的文化际伦理问题、科技背景下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问题科技共同体内的伦理问题伦理关系的维系:n传统: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家的荣誉感n现代:功利、非学术的目的n频繁违规:剽窃、作假、伪科学n需要伦理自治和道德责任(学术规范、学术道德)n建构制度化、法规化的结构化伦理体系科技社会中的人际伦理问题·现代社会的世俗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盲目扩大生产和高消费-生态危机·世俗化、物化-价值危机·避孕技术、生殖技术-引发两性关系、婚姻关系和家庭问题的复杂化与社会性危机·工业化-技术与人的关系;人性的衰微·知识化-知识的可共享性与知识垄断的矛盾,知识分子的权威与科学话语霸权科技社会中的精英与大众的伦理关系:·知识分子中的精英部分,如科学家、发明家、经济学家、教育家、法学家、艺术家等,称为社会精英。·知识精英的主导地位:政治-专家治国,经济-创新主导,知识英雄,管理-知识主导·精英与大众的社会分层与利益冲突:·工作权利:精英控制机器,机器剥夺大众就业·社会地位:中心与边缘·义利价值观:义与利的统一·不平衡-对平均主义的追求科技时代的文化际伦理问题·不同科技文化传统间的伦理冲突·科技转移中的伦理困境·科技文化体系与其他文化体系之间的争执与协调科技与政治间的伦理分歧:科技引发的负效应有三种:蓄意的负效应、知情的负效应、意外的负效应·科技利剑的利用与政治家的道德责任·科学家的专业角色和道德义务·科学良心与政治需要25\n科技与宗教间的伦理问题:·科学(家)与宗教的关系·科学思想与宗教理念的冲突:·进化论与神创论·基督教的禁忌:堕胎、克隆都是对上帝的亵渎科技时代背景下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环境伦理学的兴起第七讲科学观察及其认识论反思什么是观察?什么是科学观察?科学观察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科学观察与科学认识的关系?“观察”作动词时意义为“受引导地、仔细地、分析地专注于察看或感知(某事物,以获得对该事物的新知识)”作名词时其意义为“一种动作,用于认识或记录某些事实或现象,通常涉及到以适当的仪器对某些量进行测量。”韦氏词典强调两点:一是看的动作,即用人的感官特别是眼睛去感知;二是看的动作带有目的性,或者说这一动作是受到预先设定和控制,其表现形式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主要是某些特定仪器和条件的利用。如何理解:作为科学认识基础的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地感知和描述研究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科研方法。科学观察的基本任务,就是观察自然事物或现象,记录事实,发现矛盾,为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自然过程或生产过程以纯粹、典型的形式表现出现,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时,研究者是在有意识地变革自然中去接受自然的信息。实验方法优于观察方法:可以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科学观察与科学认识的关系:获取第一手科学材料:达尔文“贝格尔”号航行导致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天文学、中医诊疗扩大研究领域并为科学研究开辟新的道路检验科学理论的一种手段思考:观察到底告诉我们什么?观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观察是被动的、个人的,还是主动的、公共的?视觉经验不仅决定于看到的物体。——查尔默斯看到的东西比碰到眼球的东西更多。 25\n——汉森(1958) 一个上肺部疾病X线诊断课的医学生,一开始只看到心脏和肋骨的阴影及其之间的一些蛛丝状斑,听不懂医生的诊断。多听多看之后,逐渐忘掉了肋骨,并开始看到了肺,接着看到肺的生理变异和病理变化、疤痕,慢性感染和急性病的征候-——什么发生了变化?两个正常的观察者,在同样的物理条件下从同样的地方看同样的物体,不一定获得同一视觉经验,即使对象在它们视网膜上的映像是同一的。这当中有经验、背景知识、判断力、逻辑推理能力、想像力甚至是一种期望。因为我们不仅是用眼来观察,而且用心、用脑来观察思考。 “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爱因斯坦科学观察决不是一种无选择性和无结构性的、由于一系列不熟悉的巧遇而产生的过程其实是经过周密筹划的、针对特定类型情况的创造过程。 ——库恩观察渗透理论: 科学观察不仅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科学家在观察中,不仅要“看到”事实和现象,同时也要对“看到”的事实和现实进行理解和估价,对信息进行评价、选择、加工和翻译。观察从来不会是被动的,我们从来不是简单地接受和记录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相反,我们作用于这一世界,并形成一系列明确的、但总是变化的有关其特征的意向;正是在这一认知活动中,观察者根据他所获得的文化资源对这些意向作出解释。记录可观察事实不仅要求接受感官的刺激,还要求合适的概念图式以及相关的知识去表达和陈述。一个植物学家和一个外行对亚马逊河流域的植物群落的观察陈述是不一样的。理论在观察中既起着“定向”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地授受外界信息,又起着“加工改造”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的究竟是什么。 因此,观察陈述以知识为先决条件,在科学中寻找有关事实受知识指导-----查尔默斯思考:“知识应该基于得到观察确认的事实”与“观察陈述以知识为先决条件”是否有矛盾?观察是客观的,但也是可错的在一次心理学会议上,突然从门外冲进一个人,后面追着一个拿手枪的人。两个人正在屋子中央混战时突然响了一枪,两人就一齐冲了出去。整个过程总共持续了20秒钟。会议主席立即请所有与会者写下他们目击的经过。这件事当然是预先安排的,整个过程事先经过排演并全部录像。在与会者提交的40篇报告中,只有1篇在主要事实上错误少于20%,其中14篇有20%到40%的错误,25篇有40%以上的错误。而且50%以上的报告中有10%或更多的细节纯属臆造。该事实说明:观察者观察现象时不仅经常错过似乎显而易见的事实,而且还常常臆造出各种虚假事实或真相。这可能与视觉上的错觉有关,更可能与我们头脑中的“定势”或“心理图像”有关。“我们见到的只是我们想知道的”,歌德的说法十分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知活动中的这种主观性误区。第八讲科学实验及其认识论反思一、科学实验的意义、结构和功能25\n1、何谓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自然过程或生产过程以纯粹、典型的形式表现出现,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 实验时,研究者是在有意识地变革自然中去接受自然的信息。观察者听命于自然界,而实验者则质问自然界,并且迫使自然界去坦露它的奥秘。——[法]居维叶2、科学实验的一般结构实验者:需要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仪器的技能。实验仪器:产生信息、接受信息,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实验对象:实验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它在同实验仪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入主体的认识范围而获得规定性。3、科学实验的主客体结构认识的主体:实验者-研究的主体,居主导地位,对实验对象起着选择、规定和建构作用;对实验仪器起设计、制造、选择、使用和改进等作用。认识的客体:实验手段-作用于对象的手段,工具、仪器、实验装置等实验对象-研究的客体实验活动主观方面:认识论主体—实验者—研究的主体客观方面:认识客体{实验手段—研究的手段、实验对象—研究的客体}4、科学实验的一般作用一是证明或反驳假说,二是揭示新的理论。伽利略:近代物理学鼻祖自由落体实验,1590年亚氏的“自由落体学说”:物体自高处自由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传说中的斜塔实验:在塔台上,双手各拿一个铁球,一个比另一个重十倍,同时撒开。两只球从空中落下,同时并行,同时落地。证明亚氏是错误的。伽利略预言:在真空条件下,一团羊毛和一块铅会以同样的速度下落。1971年,乘坐“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大卫.斯科特,在月球上同时扔下一片羽毛和一把铁锤,结果,两者同时落在了月球表面。证明伽利略是正确的。二、判决性实验判决性实验是科学家为了验证两个关于同一命题的竞争假说谁之正确而设计的实验。H1----E,H2---非E,则设计一实验来检查E和非E,如果实验结果肯定E,则可以确证H1,反驳H2,如果实验结果肯定非E,则确证H2而反驳H1判决性实验思想最早由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出,然后由约翰.赫歇尔在1830年出版的《自然哲学论》中发展,但到20世纪初受到质疑。思考:判决性实验存在吗?它具有终审的作用吗?“迪昂---奎因”论点对判决性实验的挑战1906年法国物理学家迪昂在《物理理论的目的和结构》中依据其“知识整体论”立场,批判并宣称“判决性”在物理学中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孤立的理论不可能单独受到实验的反驳,理论总是作是一个整体受到检验。当人们从待检验假说、辅助性假说和先行条件推出某个可检验的结论时,如果观察表明那个论断为假,那么受检验的是待检验假说、辅助性假说和先行条件的集合体,而不是待检验假说本身。因此,任何一个实验对假说的证实和反驳都没有判断性的效力。1953年美国哲学家奎因在《从逻辑的观点看》一书中,对“判决性实验”进行了更为尖锐的责难。“具有经验意义的单位是整个科学”,而不是单个的命题,要想对单个命题进行检验是不可能的,面对科学理论和经验事实之间发生的冲突,我们无法判定哪一个命题或假说是错的。25\n历史主义学派对迪昂-奎因论点的深化:库恩:在常规科学时期,经验不可能反驳范式,因为他是在特定的范式下研究的。在科学革命时期,一个范式也不能由另一个范式反驳,因为它们不可通约。从历史的角度看:“判决性实验”的认定是事后的,并不具有“终审性”。拉卡托斯认为:把“判决性实验”绝对化的观点是不符合科学史实际的,所谓“即时性”的判决性实验是不存在的。许多实验直到事后才认识到具有“判决”的意义。如开普勒的椭圆实验,直到牛顿理论提出100年后才被公认是支持牛顿而反驳笛卡尔的判决性实验;1887年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直到1905年狭义相对论问世,成功地“预见”并解释该实验,才被追认为“判决性实验”。反方:“判决性实验”的存在是可能的1850年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支持波动说而反驳微粒说。1902年勒纳德关于光电效应的实验被称为是第二个“判决性实验”,有利于微粒说而不利于波动说。观点“判决性实验”不存在只是意味着那种最终的、试图一劳永逸地宣布证实一个理论而否认另一个理论的“判决性实验”不存在。那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相互竞争的理论能起到相对的、暂时的、局部的判决性作用的实验是存在的。如吴健雄在实验上证明衰变中宇称不守恒,对于宇称守恒这两个对立的假说起到了判决作用。这种作用或者是增添假说的确证程度或至少暴露这一假说和与之相连的辅助性假说的缺陷,从而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工作起决定性作用。1887年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对狭义相对论的确证。三、科学实验的认识论反思(1)科学实验在行为和功能方面的重要特点v实验中要求简化、纯化以至于强化自然过程v实验中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实行模型化原则v实验过程必须具备可重复性(2)科学仪器与测量的认识作用科学仪器的作用:P246Ø首先在于它能帮助人们克服感官的局限,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增强认识能力。Ø其次在于帮助人们改善认识的质量,使获得的感性材料更加客观化、准确化。Ø再次,使科学实验从单纯凭借人的感官进行的直接观察,发展到间接观测阶段。测量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P249Ø为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去研究自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Ø精练了科学结构。Ø测量作为一种说明具有简洁性、准确性、普遍性和不变性第九讲 技术的本质与技术世界一、技术与社会的无缝之网技术就是这样地被包含在每一项活动之中的,人们可以说祈祷的技术、禁欲的技术、思考与研究的技术、记忆的技术、教学法的技术、政治与神权统治的技术、战争的技术、音乐的技术(比如某位名家的)、某位雕塑家或画家的技术、诉讼的技术,等等,而且,所有这些技术都可以有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合理性阶段。 ——M.韦伯二、技术的旨趣技术的基本旨趣是控制自然过程和创造设计人工过程。25\n这种旨趣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即人希望以技术为中介使自然成为人可以掌握的对象;然而,意义更为重大的是,人们还试图用技术为自己编织一个人工世界。因此,技术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改造,而且更是一种创造。控制和设计的对象:开发能源(水、电、太阳能) 制造人工新材料:青铜、钢铁、塑料、合金、纳米 传媒技术:印刷、广播、电视、互联网 电子技术:各种电子产品 如果说近代科学把世界带进了实验室,现代技术则反过来把实验室引进到了世界之中,最后,世界成为总体的实验室,科学之“眼”和技术之“手”将世界建构成为一个人工世界。这种旨趣体现了有限的个体(人)对自然(世界)的无限超越性:时间维度的超越、空间维度的超越三、对技术的界定在对技术作整体考察的人们中间,似乎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技术定义。费布里曼:技术是“感觉运动技巧”本奇:“应用科学”埃卢尔:“理性有效行为”经济学家:“以经济为目的的方法”贾维尔:“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卡本特:“适应人类需要的环境控制”德塞尔:“超验形式的发明和具体的实现”技术的狭义界定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缺陷: 一是自然界概念的模糊性,排除了社会调查技术、管理技术、司法技术、语言分析技术等和直接服务于主体精神活动和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众多技术。 二是只关注物化技术形态,把技术创造者或使用者从技术系统中分离出来,孤立、静止、片面地探究物化技术形态。 三是人为地割断技术概念的“内涵”的连续性、一贯性,导致技术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非协调性。技术的广义界定技术可广义地理解为围绕“如何有效地实现目的”的现实课题,是主体后天不断创造和应用的目的性活动序列或方式。序列:指目的性活动的诸动作、工具、环节等要素,按照空间顺序组织在一起的行列或样式,以及按时间次序协调动作、依次展开的程序。四、技术哲学研究的两种传统philosophyoftechnology属于技术的(主语的所有格) 表明技术是主体或作用者时,技术哲学就是技术专家或工程师精心创立一种技术的哲学的尝试。 关于技术的(宾语的所有格) 表明技术是被论及的客体,技术哲学就是指人文科学家,特别是哲学家,认真把技术当做是专门反思的主题的一种努力。工程学传统(实证论) 注重对技术哲学内部问题的研究和技术运行机理的探究。 认为人外在于技术,可以创造、操纵和驾驭技术,而不受技术之约束。人文主义传统(超越论)25\n 注重对技术哲学外部问题的研究和技术价值的评判。它“用非技术的或超技术的观点解释技术的意义”,“觉察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冲突,他们确信技术危及人类自由” 认为人是技术系统难以分离的构成要素,总是被纳入种种技术系统之中,受外在的技术模式或节奏调制。五、技术的分类、形态和体系结构操作形态技术系统三要素:实物形态、操作形态、知识形态实物形态技术规范机器装备装备技巧经验工具知识技能机器体系技术理论知识形态工程设计六、技术的发展历程早期的技术被称为技艺,主要是指某种世代相传的手艺或技术决窍。古代技术并不受到重视。西方人注重哲学和科学,东方人更关注人际关系和政治统治。技术的这种命运直到培根之后才得到改变。科学与技术的联姻。“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知识不仅是人对自然的认识,而且是人的真正力量所在,人们可以利用科学知识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控制自然,创造和设计人工世界。技术由以常识为基础的传统技艺,发展为现代科学技术,从而使人的知识的力量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以材料加工为主导的古代手工技术时间:从远古时代起到公元15世纪末。包括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封建社会的手工技术发展。1、石器时代与石器技术 石器时代指从人工石器出现到青铜器时代开始的历史年代,大约经历了二三百万年,占人类现有历史99%以上时间。 人类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石器的制作和使用就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中心技术。 按照石器的加工方法和特点,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以天然石块打制石器,有砸砧法、锤击法、压制法等。常用的石器工具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到了晚期,学会用火和摩擦生火。 中石器时代:距今一万五千多年前,打制石器技术,开始从直接打制转向间接打制,即采用琢磨技术,使石器按需要进行磨光、磨尖、钻孔。磨制石器开始。新石器时代:25\n约距今一万年前,磨制石器为主要代表。用于土地耕作的复合工具石锄、石铲、石磨(有柄)出现了,更复杂的狩猎工具出现。末期,原始的制陶技术开始出现,学会淘洗、制坯、装饰、烧制等工序。2.铜器时代与铜器技术 铜器时代是以青铜冶铸为核心的各类技术相互配合、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技术时期。对应奴隶制社会。 以冶铸技术取代打磨技术,是材料加工技术上的一次质变。3.铁器时代与铁器技术 铁器时代是指以铁的锻打冶铸为核心的各类技术相互影响、配合而构成一个技术体系的历史时期。 对应于中国的封建社会和欧洲的中世纪。利于农业的大发展。古代的动力和信息技术人类第一次使用外力是畜力。牛拉犁、牛耕法,公元九世纪,马耕代替牛耕。风力和水力是古代的重要动力。风车、风帆、活塞式风箱、水转龙骨水车、水转大纺车都是古代动力技术典型代表。我国在公元8世纪发明的黑色火药,是古代能源动力技术的一大创造。信息技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二)以能源动力为主导的近代工业技术公元15世纪后,能源能力技术成为近代技术中的主导技术。蒸汽技术、电力技术革命机械化大生产的工业技术体系机器制造技术、冶金材料技术、化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技术(船、铁路、火车)(三)以信息通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化技术在20世纪40年代和70年代出现两次高潮。即第三次技术革命和新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当代高新技术群: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中国古代的技术与科学古代中国的技术四大发明农业技术——精耕细作水利技术——都江堰医疗技术——望闻问切、针炙技术建筑技术——园林;桥;木塔制造加工技术——冶金;茶;丝;陶器;船古罗马的技术建筑技术、水利技术、交通技术、农业技术七、技术效果在技术应用过程中,技术系统的属性和功能转化为对技术使用者、技术对象及其相关事物的实在作用,从而引起客观对象及其相关事物的一系列复杂变化,这就是技术效果。时间顺序: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技术效果与技术系统的密切程度、直接效应和衍生效应技术效果对主体价值关系:正效应和负效应八、技术发展的指导原则:速度、效率、效益、简化著名思想家弗洛姆曾对现代技术发展的两个的指导原则提出质疑:(1)凡是技术上能够做的事情都应该做(2)追求最大的效率与产出 第一个原则迫使人们在伦理价值上作无原则的退让;25\n 第二个原则可能使人沦为总体社会效率机器上的丧失个性的部件。第十讲技术的社会建构与技术理性的解构一、技术的社会建构与发展动力1、技术社会建构理论的源流与关注点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欧兴起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tificKnowledge,简称SSK)的理论与实践。SSK的理论和方法通常被称为“社会建构论”(SocialConstructivism),其经验研究纲领被称为“建构主义纲领”。“建构主义的所有主张可以用三个典型观点来概括:第一,所有建构主义者都反对把科学仅仅看成是理性活动这一传统的科学观。第二,几乎所有的建构主义者都采取了相对主义的立场,他们强调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弱决定的,并且削弱甚至完全否定经验世界在限定科学知识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第三,所有的建构主义者都认为,自然科学的实际认识内容只能被看成是社会发展过程的结果,被看成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美]史蒂芬.科尔《科学的制造--在自然界与社会之间》“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SocialConstructionofTechnology,简称SCT)是最早将社会建构理论运用于“技术研究”而产生的研究纲领,其诞生的标志是1985年、1987年出版的文集《塑造技术/建构技术》与《技术系统的社会建构》。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是一种对技术发展的新型研究,它抛弃了只关注技术唯一、单向、线性地推动社会发展的传统技术决定论观念,而将技术活动纳入社会学的立体分析框架,倡导从微观层次上对技术形成进行一种动态的经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技术的历史学、社会学和哲学的贯通性综合理解。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技术贯穿于人的活动之中,技术的发展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场景下展开的。技术活动总要受到技术主体的实际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因素的强烈作用,社会在决定开发、采纳和运用技术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同社会的技术体系往往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特点,同一种技术形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情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效应。2、技术的社会形成:选择、调节和支持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社会因素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对技术开发活动的选择、调节和支持等层面。社会选择作用:P359社会调节作用:P361社会支持作用:P3623、技术的发展动力新目标与旧技术形态功能之间的矛盾P362社会竞争与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P363技术世界相干性的作用P365二、技术的异化异化:指人既有的隶属物对人的不友好、敌对和漠视,也即人的隶属物以一种外在的、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反作用于人本身。技术的异化:技术作为人类的理性形式和理性产物,最初是以人类为目的、为了人类的自由与幸福而显现,但最终却走向人类的反面,成为一股异己的力量,在一些方面对人类造成很深的伤害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异化表现的定位:技术发展对自然的异化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异化技术发展对人本身的异化三、技术理性批判的主要视点n工具论立场的技术理性批判n座架论立场的技术理性批判n价值论立场的技术理性批判25\n技术理性批判的两个基点:技术中立论、技术负荷价值论四、技术理性的解构之途1、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以人本反对科技尼采:科技不能为人生提供目的与意义,无法进入人的信仰世界。胡塞尔:实证科学在根本上排斥“探问人生有无意义”,“只见事实的科学造就了只见事实的人。”芒福德:现代技术不是以生活发展为方向的综合技术,而是以机器为中心的权力主义的单一技术,这种技术虽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但与之相伴的单一的重复性的劳动和心理强制使人类付出了丧失人性的重大代价。2、站在非理性主义的立场,以非理性反对理性叔本华:强调生命意志,反对理性万能。理性不能作为生命的本质,也不能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尼采:权力意志拉康:欲望德里达:文本3、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以多元化解构理性的独尊批判理性和可靠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客观性、确定性和权威性;重视差异性,反对同一性;重视个别性,反对普遍性;以对话求得的“协同性”取代客观性,以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解释理性本身。建设性的回应:克服技术的异化,归复人性的尊严才是科学的解救之道。第十一讲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核心概念:技术进步、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技术创新、国家创新系统一、技术进步、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1、技术进步P368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及其取得的成果,包括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技术研究三个层次的内容。2、技术开发的特点一体化、国际化、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技术开发经费的差异性、技术开发时间的差异性、风险性3、技术开发与创造力P372三种不同层次的创造力:Ø哥伦布型:独创性Ø植树直已型:原理与目标已知Ø三浦雄一郎型:率先性4、技术转移及其方式P374v技术转移即技术传播过程。v从1960年代始,系统地研究技术革新传播理论成为专门领域。重点研究工业技术的传播。如美国的曼斯菲尔德。v从60年代后期至今,技术转移研究成为国际性研究课题,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开发会议首次提出了“技术转移问题”,讨论如何将发达国家的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之后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系统化。Ø技术转移的前提:技术级差(1968年OECD科技部会议提出)技术的梯级分布:传统技术、中间技术、先进技术Ø国内技术应该通过技术服务、成果转让、补偿贸易、合资经营、联合公司等方式,实现技术的梯度转移。Ø技术转移的方式:(1)、技术纵向转移:历时性转移、发展(2)、技术要素的转移:人、机械设备、情报信息25\n类型:能力型转移、实物型转移、信息型转移(3)产业的移植:1979年日本斋藤优系统提出了产业移植理论。区分了两种技术转移:国际间的和国内的转移;产品型移植和工艺型移植Ø技术转移战略P376日本技术转移的经验P377技术发生源:技术开发不是目的,而且是谋求经济上的收益;采取的策略是: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直接投资)—技术输出,包括专利、许可证等。技术吸收源:技术引进—改良提高—创新输出,或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实行“动态技术引进”二、市场经济架构下的技术创新1、创新与技术创新创新指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并将其为“生产函数的变动”。并于1939年在《商业周期》中全面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和理论。P380一种是技术创新,它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一种是社会创新,它在经济与社会中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很大得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德鲁克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流通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而管理、组织和服务的改善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原始创新:根本性创新,是指技术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常常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它一般利用新的科学发现或原理,研究开发设计全新产品。它不同于改进创新,或模仿创新。集成创新:通过集成已有技术和工艺而形成的创新。(集成是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各个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创新性思维。技术集成是技术商业化的必备条件,需要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等技术支持。)3、国家创新系统针对市场经济架构下的市场失灵,而提出一种调节整个国家资源来推进技术创新的新体制、新思路。1987,英国的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1993年,美国纳尔逊出版《国家创新系统》一书;1997年,OECD出版《国家创新系统》4、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Ø技术创新的本质在于实现技术构想的商业价值;Ø技术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这种组合只有通过企业和企业家通过市场才能实现。Ø技术创新需要很多与产业有关的特定知识,它们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Ø只有企业具备实现技术创新活动所必需的组织体制。5、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产权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企业内激励三、技术创新的动力与扩散1、关于创新的熊彼特假设w假设1:为了垄断利润w假设2:创新风险极大,只有垄断资本和大公司才具有创新动力。2、需求拉力和技术推力:无法确定哪一个是唯一的决定因素25\n3、创新的扩散模式与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机制技术成果交易四、创新的风险与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精神、冒险精神、求实精神、学习精神第十二讲社会科学的哲学反思一、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界定1、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发生v早期的人文学科、人文知识;v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学科的分化发展;v19世纪中叶,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相继成熟,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人文社科社会建制化发展。v我国在春秋时代就形成了文史哲浑然一体的学术传统,处于古代文化的核心。v但作为一门统一性学科的名称,“人文学科”是20世纪初才从英文翻译过来的。v严格意义上的近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本上是从西方移植的。西学东渐始于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在我国的文化活动,后因清朝的闭关政策和文化传统受限。v西方社会科学从清末严复等人的译介开始大量引入,经留学生、五四运动推动,社会科学发展。v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门类:哲学门、经济学门、法学门、教育学门、文学艺术门、历史学门、管理学门2、在概念界定上的推敲(1)对科学概念的两种理解:英美的传统、德国的传统(2)人文学科还是人文科学Ø音乐、美术、戏剧、宗教、诗歌、语言Ø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宗教学、文学、语言学(3)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19世纪下半叶以来,形成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无法把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截然分开。因为人文现象与社会现象都是由人、人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产物构成的。(4)人文社会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前者蕴含后者,而后者强调哲学的重要性。3、从与自然科学比较的角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目的、学科属性自然科学:客观性、真理性,忽视价值社会科学:真理性、价值性和艺术性统一二、文科的基本功能1、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争论姐妹关于玫瑰花的争论2、认识功能:描述功能(静态与动态)、解释与批判功能、预见功能3、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决策咨询功能三、当下文科发展中的迫切问题1、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问题对策:克服片面政治化与片面意识形态化2、体制与运行问题(1)社会评价的不规范: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奖励机制不健全、意识形态因素的片面影响(2)社会地位低下(3)投入不足(4)急功近利的片面市场化倾向3、学术失范与规范重建的问题4、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25\n四、问题意识和超越情怀1、矫正定位倒错,凸显问题意识(1)非体系本位意识;(2)非功利主宰导向;(3)去片面意识形态化2、恰当设问和应答(1)设问方式的转变:现实性、多元化、直接性;(2)应答方式的创新:跨学科、可操作性、建设性3、多元的价值追求(1)咨政与怡情;(2)建构与解构;(3)学者人格与多元追求思考:如何提高中国学术与世界同行的对话能力?学术(学者)如何保持“独立的品格、自由之精神”?(陈寅恪)如何解救“谋利的学术”?第十三讲科技与文化的整合关注:科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两种文化;科技的人文意蕴一、两种文化q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美]乔治.萨顿,1930年代、[英]斯诺《两种文化》,1960年代q两种文化的疏离与误解《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傲慢的文人们,即所谓的人文主义者,喜欢宣称他们起的作用更高级更重要,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正是生命中永恒的要素,而科学家们所关心的则是演进的瞬息即逝的事物。大多数的文人,还有不少的科学家,都只是通过科学的物质成就来理解科学,却不去思考科学的精神,既看不到它内在的美,也看不到它不断地从自然的内部提取出来的美。……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必须理解科学的生命,就象他必须理解艺术的生命和宗教的生命一样。……只有当我们成功地把历史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才将是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二、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精神危机(一)科技革命引发新的消费文化:大众消费、个性消费、象征性消费消费社会的弊端:消耗、浪费与污染(二)传播技术与大众文化的彰显:精英文化的失落与大众文化的张扬?多元化和异质性的统一? 一样的消费、一样的文化、一样的声音(三)信息技术对地理时空的突破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文化帝国主义三、科技的高风险后果与生活的不确定性n社会生活依赖于:庞大的技术体系和技术化的社会运行体制表现为:科学知识对信仰与常识的替代,专家系统对个人生活的决定性影响n高科技、高风险:来自专家系统的风险、来自科技本身的风险“科技与我们的经济并驾齐驱,我们则只能插上插头、上网、浏览、剪贴、把零碎信息拼凑起来。我们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没法下达指令修改。上瘾区令人精神空虚、不满而危险,可是人无力脱离,除非先明白自己置身此区之内。”--约翰.奈斯比特《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四、世界的“物质化”与“消费驻虫”的滋生q科技革命把一切精灵、魂魄、魔鬼和上帝都逐出了自然,但也把世界推向了“物质化”和“世俗化”。q整个世界都被物质化了,一切目的、价值、理想和偶然性都不再重要,一切自由、创造性、意志和人格都不复存在。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的拜物教消费主义的后果就是对自然的奴役25\n五、流行的反科技思潮²第一个强大的反科学势力是基督教²20世纪,最具破坏力的反科学行动同样来自国家权力机构。如纳粹德国把科学按人种划分为雅利安人的科学与犹太人的科学,对后者进行围剿。²当前,在反科学思想阵营中,有生态主义者、绿色主义者、女性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或法兰克福学派、宗教学者等。唯科学主义是反科学的前提,它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科学和科学精神遭到了破坏;二是科学泛化,宗教、艺术等非科学文化失去了正常生长的环境。q反科技思想的实质是反对唯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q唯科学和反科学是对待科学的两种态度:唯科学的极端是把科学看作万能的天使,反科学的极端是把科学看作万恶的魔鬼。大多数反科学主义者并不反对科学及技术的一切发展,只是反对把科学视为最高的唯一的知识模式;反对把技术作为社会进步的最重要标准;反对向自然的无限扩张;主张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约束和引导。六、发扬科技的人文价值科技与人文的内在统一性:ü科技集中体现了人类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ü科技活动作为一种理性活动,对于推动人的理性思维和智力发展有巨大作用。ü科技与人自身的发展最深刻的一致性在于,它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人的解放有关键作用。张扬科学的人文价值:在科技与人文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2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