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综合试卷
高三一轮复习过关检测政治试题2015.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生万物”。陆九渊则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两人的观点()①都坚持意识第一性,但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②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③折射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④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人们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规律是客观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气者,理之依也”在哲学上的共同点是()A.把主观精神当作宇宙本原B.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C.世界是物质的D.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表明()①真正的哲学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②真正的哲学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④真正的哲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5.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表明的哲理是()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B.规律是客观的C.规律是可以认识利用的D.规律与人相互制约6.2013年10月21日,中国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获得被誉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诺贝尔奖”“沃尔沃环境奖”。他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提出冰冻圈科学理论框架,并以此指导冰冻圈变化、影响及其适应与减缓问题。这说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实践是获得科学认识的唯一途径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④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针对当前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出台“营改增”、暂免征收小微企业22项收费等“放水养鱼”的政策。“放水养鱼”政策的目的是()A.体现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B.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C.尊重客观规律,反对工作中的唯心主义D.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政策的发展性8.一座山寨版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亮相河北石家庄,引起埃及方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诉。对此,《法制日报》评论认为,山寨成瘾折射出地方官员、建筑师想象力的贫乏乃至枯竭——比山寨建筑更可怕的是山寨思维。山寨思维之所以比山寨建筑更可怕,是因为()①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事物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②思维具有直接现实性,能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③思维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实践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④思维具有主动创造性,能调节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9。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特点表明()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国画“写意”的基础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③10.在七月初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了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②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③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机能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n11.浓雾虽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天敌,但浓雾笼罩下的迷幻景色,却给大批文人墨客带来了创作灵感。如著名画家莫奈就有描绘雾霾中的英国议会大厦的系列画作。这告诉我们()①学会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画作依赖于画家的天赋与灵感③矛盾的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12.2014年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大量事实和数据介绍了“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取得的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这表明()①科学构想源自实践,根本目的在于获得真理②实践高于认识,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真理是发展的,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真理是客观的,真理能够精准预测现实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党在思想理论上不断深入发展。这是因为()①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思想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②思想理论的发展是改革实践的目的和归宿③思想理论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得以检验和发展④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在新的实践中被推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15.2014年8月,浙江义乌华溪小学开展“识农时、尝农味、知农艰”的“耕田育人”活动,组织学生跟着农民一起收割稻谷,让孩子们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促使小学生在农事实践中健康成长。其哲学依据在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D.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16.《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孔子的主张从唯物辩证法上讲是因为()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时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17.某村一片森林中,有四棵松树晴天滴水,村民们争相前来围观,百思不得其解。一些老人认为是“菩萨显灵”,纷纷用盆子接“神水”喝。林业局植物专家实地调查后认为是随着气温升高,植物的蒸腾作用逐步加强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②人们对事物认识角度不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必然产生不同的认识④主体的知识结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结果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8.通过利用改进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中国科学家近日在世界上首次得到了分子间氢键的实空间图像。这为科学家理解氢键的本质,进而改变化学反应和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奠定了基础。这一成果佐证了()①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②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③科技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蕴含的哲理是()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②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具有特殊性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20.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材料体现了()①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②离开人的主观能动性,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④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n21.近期有很高死亡率的埃博拉疫情在非洲肆虐。根据目前的调查,埃博拉病毒很可能是因动物携带的病毒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A.人能认识和发展规律B.人最终能征服自然C.人要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22.在社会分工更加精细、更加需要团队协作的今天,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发挥作用,必须善于与他人配合。人们将此称为“拉锯效应”。“拉锯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不应追求人的个性发展④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3.物理学有一条“定律”,该定律认为,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与外部交换能量和物质,从而有利于系统长期健康发展;反之,封闭系统则容易走向无序,导致原有结构的瓦解和制度的消亡。从哲学角度看,“定律”表明()A.万事万物只能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B.任何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C.一事物失去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4.“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这句哈佛图书馆训言的哲学含义是()①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对立、相互转化③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④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25.下列与右侧漫画《贪的变奏》的哲理一致的是()A.士别三日,刮目相看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一颗红心,两种准备26.“道虽迩(注:迩音er,意: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选自《荀子·修身》)。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促进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7.某集团20年间持续向沙漠投入百亿元,使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绿洲,产出只有几亿元。但如果用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简称)来核算绿色发展账,它的生态价值则达到数百亿元。上述材料反映了()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④自然界存在与发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8.古训有之:“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下列诗句与之蕴涵哲理相同的是()①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④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29.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感悟到()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环境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0.某位老师在一块黑板上点了一个白点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在得到“一个白点”的回答后老师“惊讶”地问:“只有一个白点吗?这么大的黑板大家都没有看见?”由此可见,这位老师是在启发学生看问题要()A.坚持辩证法批判精神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31.我国将在7个省区开展不同类型的水权试点工作,力争用2至3年,在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水权交易流转、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为全国层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提供经验。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B.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32.下面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n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解决矛盾要善于抓住重点③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3.“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开放初期通过试错摸索规律、寻找路径的改革方法。新一轮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不仅是方式方法的转变,更是思路思维的转型,提高了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这表明()①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决定改革决策的产生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于社会意识的变化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4.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变革的先导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④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5.习近平在所著《之江新语》一书中引用了《礼记》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告诫党员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这强调党员干部要()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注重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③办事光明磊落,树立正确的物质观④做到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①思想认识,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③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7.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导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才能支配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38.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A.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B.上层建筑应与同经济基础相适应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社会存在变化决定于社会意识变化39.因为信奉“什么都是假的,黄金白银才是真的”,所以,一些人为官,嘴上都是主义,心里想的则全是生意,导致一大批官员过不了金钱关。从哲学上干部队伍建设需要()A.在正确的价值选择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B.把哲学学习放在首位,确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C.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D.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40.“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这启示我们()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②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③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④卓越的能力是创造卓越人生的前提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n二、主观题,要求: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规范书写---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哲理在前分析在后,否则扣卷面分3--5分41.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APEC蓝”,用来形容本次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在此之前,以治霾为契机,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北京及周边省市政府积极行动,多措并举,联防联控,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民众对政府的治霾措施给予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生活》知识,谈谈经济社会发展中怎样留住“APEC蓝”?(8分)42.改革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改革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富有成效。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充满荆棘,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期望更高,改革的迫切性也更强;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对此要有足够思想准备。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运用辩证法总特征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改革。(9分)43.随着世情、国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政府采用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一方面要学会“下围棋”,既有大局观和前瞻性,又要提前在关键部位布防,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另一方面要学会“弹钢琴”,既有先后次序,又有轻重缓急,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作为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9分)\n44.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1)请分析上述习近平重要讲话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8分)(2)假如你是一位文艺工作者写两条做好文艺工作的建议,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写出依据(6分45、2013年8月,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揭晓7月“中国好人榜”名单。这些中国好人,无论是耄耋之年的长者,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无论是从事高技术研究的科研攻关者,还是从事城市日常维护的清洁环卫工,他们的职业不同,事迹迥异,但他们心里始终内蕴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洋溢着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能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基本的价值操守和是非标准一直存在,崇高的道德理念从未被瓦解和颠覆。他们始终恪守良知、秉持公义、坚持梦想、奉行大爱,将社会的人文关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诠释得贴切感人。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对这些中国好人予以正确评价。 \n46、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12分)47、“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有人认为“一带一路体现人类实践的特点,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请结合所学哲学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6分)48、(16分)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法治中国将释放出“法治红利”,助推经济升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法治历程与改革实践密切相关。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1997年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002年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材料中这一“路线图”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6分)\n49、2014年,我国继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要进退并举:进,要更加积极有为,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退,要更加主动有序,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材料三中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方法的?(12分)5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对外开放的序幕。针对我国资金不足、技术管理落后的局面,开放初期以“引进”为主,通过利用外资、引进竞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面对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共十五大确立了“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改变,十八大提出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放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3)结合材料四,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谈谈开放战略调整的合理性。(6分)51、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然而,什么样的建筑该拆、可以拆,哪些具有传统文化或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应该保留,甚至重点保护,却界定模糊。 “认古不认近”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来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12分)\n参考答案2015.11.B解析:题中朱熹所讲的“理”是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陆九渊所讲的“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都属于唯心主义,都坚持意识第一性,据此可判断①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2.A解析:材料阐述通过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体现了事物是可以正确认识的,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科学实验是实践的一种形式,通过实验揭开奥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选A。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C解析:材料中两个观点均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故选C。A是主观唯心主义,B是客观唯心主义,D则属于可知论。4,C解析:说法错误,哲学不能直接转化成物质力量;说法错误,哲学作为意识层面的东西不能起决定作用;故选C5.B解析:荀子的话体现的是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有常”即有规律,规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既肯定了有规律,同时也认为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选B。A是体现了“天行有常”,而没有涉及到后两句话;CD在观点中没有体现。6.C解析:②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是并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③与题目无关,故选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是并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7.B解析:“放水养鱼”政策属于意识的范畴,发挥此政策的作用即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故选B。注意转换“放水养鱼”政策属于意识的范畴8.D解析:山寨思维之所以比山寨建筑更可怕,是因为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事物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对实践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思维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只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思维对人的生理调节和控制,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D。9.D解析:②表述错误,实践才能改造物质世界;④表述错误,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不是相互依赖。10.B解析:通过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可将意识关闭,说明了观点①④;②观点错误,应该是意识和物质不可分割,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离开了物质,意识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11.C解析:①与材料无关;②说法错误,是唯心的观点;故选C材料其实就是从不同角度看待大雾这样的天气,既是矛盾分析法,也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2.D解析:科学构想源自实践,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因此①错误;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但尚存没有被认识的事物,因此真理能够精准预测现实的发展的说法错误,舍去④;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13.B解析:②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表述不合理,真理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而不是被推翻。14.B解析:A表述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与材料无关;D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错觉”,时间还是那么多时间,而没有涉及到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注意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5.A解析:在实践中“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粒粒皆辛苦”的认识并没有与之前的认识有进一步的发展,故不能选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识、尝、知”强调的是要从实践真正懂得知识,而不检验认识,故排除D。16.C解析:A属认识论,;B属唯物论;D材料没体现;材料强调在不同阶段或情况下有不同的主张,即主张(认识)要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相符合,故选C。17.A解析:松树晴天滴水,一些老人认为是“菩萨显灵”,植物专家实地调查后认为是随着气温升高,植物的蒸腾作用逐步加强的结果,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认识角度不同,②与题意无关,③说法太绝对,故本题答案选A。18.B解析:②说法错误;③说法错误,认识发展的动力仅仅是实践;故选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9.D【解析】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中一个“新”字,即体现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同时“新”还体现运动、变化,“常态”又反应了相对静止;故选D①、③未体现20.A解析: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了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体现了事物时变化发展的,同时还体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①③符合题意;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②错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④\n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21C解析:A表述错误,规律不能被改造;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表述错误;D表述错误。22.B解析:材料中“需要团队协作”“与他人配合”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体现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就是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故选B23.C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B选项说法错误,在一定条件下,整体功能可能会小于或者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注意A选项的说法,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24.D解析:②表述错误,矛盾双方相互对立不需要条件,对立是绝对的;③与材料无关;学习时、未学到,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暂时与终生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选D。25.C解析:漫画体现贪不加以限制,其量变将导致人生的质变。故选C。A体现的是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体现的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D体现的是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6.A解析:“不行”“不为”体现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虽迩虽小不行不为则不至不成,体现了要注重量的积累。因而答案为A。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表述错误。27.C解析:①中的曲折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表述错误。生态价值体现了遵循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向沙漠投入体现了主观能动性;“持续”“变成了”体现了量变质变的统一。因而答案为C。28.D解析:天下的灾难祸患,最难以解决的,是表面看来太平无事,其实有无法预料的隐患。这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④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与题干材料蕴含的哲理一致。①②体现的是事物是普遍发展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与材料蕴含的哲理不符。该题选D。29.C解析: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唯一的家人之爱寓于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之中,②说法错误;人们对家的感悟受生活环境的影响,④生活环境决定人们对家的感悟,错误。①③说法正确且与题意相符。该题选C。该题考查了学生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0.C解析:材料阐述了点与面的关系,即不要只看到点,还要看到点所在的面,体现了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因而答案为C。注意把握材料主旨,注意老师在引导大家要看到“黑板”31.D解析:先试体现了要从特殊性中找到普遍性,然后将普遍性推广,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因而答案为D。A主次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C与材料无关。32.B“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荫,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荫,但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说明没有抓住主要矛盾,②符合漫画含义;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荫,但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出现了偏差,启示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④符合漫画含义;①③与漫画含义不符;故本题答案应选B。33.B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③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说法错误,排除CD选项;社会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有利于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但不是决定作用,①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求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②④正确。该题选B。34.C解析: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本身说法错误;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这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②正确,③与题意不符;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民,说明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④正确。该题选C。35.A解析:③强调的是要从实际出发,而材料强调的是自身主观上的修养,故排除;④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这在观点中没有体现。36.B解析:①表述不合理,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起推动作用;②表述错误,价值观不属于生产关系,而是上层建筑。37.A解析:②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③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意识的作用;故选A注意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不完全同步性以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38.B39.C40.A解析: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是实行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故①②正确;③错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多个方面,卓越的能力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但不是必要条件,④错误。该题选A。41.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治霾为契机,国务院制定、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在计划指导下,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北京及周边省市政府积极行动,多措并举,联防联控,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2分)\n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观点、走群众路线,治理污染要为了群众,又要依靠群众。(2分)4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改革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2分)②整体和部分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我们要坚持整体和部分相统一,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认识改革,需要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富有成效。(2分)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充满信心,又要作好思想准备面对困难和挑战。改革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对改革充满信心;改革中难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要热情支持改革,作好思想准备面对困难和挑战。(2分)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作好量的积累,稳定推进改革;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要抓住机遇,推进改革。(2分)⑤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在改革中坚持不断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2分)(本题最高9分)43.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世情、国情的变化要用深化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3分)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学会“下围棋”,另一方面要学会“弹钢琴”。(3分)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把影响全局和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作为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同时还要恰当解决次要矛盾,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3分)44(1)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树立创新意识,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树立实践的观点,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每点2分)(2)①虚心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创作优秀作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②树立远大的理想,用核心价值观融入创作中。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价值观)③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创作之中。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贡献,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每点3分。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目要求可酌情给分45、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些中国好人恪守良知、秉持公义、坚持梦想、奉行大爱,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这些中国好人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理应得到社会对他们价值的尊重和认可。他们被评为“中国好人”就是社会对他们的重要和认可。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些中国好人内心深处基本的价值操守和是非标准一直存在,崇高的道德理念从未被瓦解和颠覆,从而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④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这些中国好人将社会的人文关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着价值。⑤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中国好人立足自身岗位,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价值。46、①斗争性和统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属性。机器人与人存在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致使一些人失业。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机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机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机器人。47、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n。“一带一路”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其发展过程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带一路”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开展交往活动的结果;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一带一路”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不同时期的延伸都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一带一路体现了实践的特点,观点有其合理性。(2分)②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观点认为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建立联系,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是片面的。(2分)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联系,通过“一带一路”,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这体现了根据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而非主观意愿,观点片面。(248、①“依法治国”路线图从我国国情出发,经过调查研究,寻找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分)②共产党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依法治国”路线图,推动法治实践。(2分)③依法治国“路线图”是共产党人积极参与法治实践、主动研究探索国家治理的结果,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2分)49、①产业结构调整要进、退并举,全面推进,体现了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②区分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措施,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体现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体现了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④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体现了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每要点3分,共12分)50、(3)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适应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不断调整对外开放具体战略。(2分)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要发挥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开放战略的调整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面对开放实践的变化,对外开放战略不断作出调整。(2分 51、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坚持与古为新,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是对古建筑的既肯定又否定,既否定又肯定。②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古建筑与古为新,是对古建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与古为新,既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又要对其发展。(每点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