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山东大学哲学专业考研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高分笔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年山东大学哲学专业考研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高分笔记

2016年山东大学哲学专业考研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高分笔记——山东大学哲学考研教研组康德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木问题同时也是康德哲学的基木问题康徳所面临的哲学问题其实也就是徳国古典哲学所面临的问题,这就是理性、自由和形而上学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形而上学问题,这个问题贯穿了他的全部哲学思考。休谟的怀疑论就是近代哲学陷入困境的最好写照。他的怀疑论不仅使经验论企图通过对经验的概括归纳获得有关自然法则的知识这一理想最终破火了,而且也使唯理论陷入了困境。唯理论试图从理性固有的一些天赋观念推演出人类的全部知识,而休谟却证明理性所固有的观念仅与自身相关而与外在事物没有任何关系。更严重的问题是,在启蒙主义的基本精神内部发生了矛盾,这就是理性与自由Z间的冲突。由于近代哲学家们所倡导的理性主要是一种科学理性,这就使哲学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一种机械决定论的自然观。结果,启蒙主义的两大支柱一一理性与自由就发牛了尖锐的矛盾:当哲学家们把科学理性贯彻于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的时候,不仅自由而且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都成了问题。对康徳来说,无论知识问题还是自由问题,其实都与另一个更重耍的问题相关,那就是形而上学问题。在认识论问题上,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与唯理论。他一方面同意经验论的原则切知识都必须来源于经验,另一方面亦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评一一对科学知识来说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它们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在康德看来,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则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则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就得到了证明。这就是被人们称Z为“哥口尼式的革命”的康德哲学革命。二、理论理性(1)先天综合判断知识的基本单位不是概念而是判断,因为单个概念不能构成知识。我们可以把判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析判断,一类是综合判断。所谓“分析判断”指的这样一类判断,在它之中判断的宾词原本就蕴含于主词之中,实际上是从主词中抽出来的,这类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因而是先天的,但是由于宾词本来就在主词之中,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因为它并没有给我们的知识增添新的内容。所谓“综合判断”就不同了。综合判断指的是宾词是后來通过我们的经验加在主词之上的,是我们经验的结果。由于这种判断为我们的知识增添\n了新的内容,因而只有综合判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但是,综合判断虽然是知识,却不一定就是科学知识,因为科学知识不仅要有经验添加的新内容,而且还必须具有普遍必然性。因此“综合判断”还可以划分为“后天的综合判断”与“先天的综合判断”,康德通过分析认为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才能形成知识。科学知识作为先天综合判断其中的“先天性”是从哪里来的呢?知识可以分为质料与形式两个方面。质料是通过后天的经验所获得的知识内容,使这些经验质料构成知识则是主体认识能力的工作,因而主体的认识能力就构成了知识的形式。如果科学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这种普遍必然性就只能有一个来源,那就是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纯粹理性批判》首先考察的就是我们的先天认识形式都有哪些。(2)感性和知性感性。康德认为感性的直观形式是空间与时间。通过空间,外部事物的经验被给予我们;通过时间,内心的意识活动被我们所经验。前者是外直观的形式,后者则是内直观的形式。通常人们不是把空间与时间看作是事物自身的存在方式(牛顿),就是把空间与时间看作是事物Z间的某种相对关系(莱布尼茨),唯有康德把空间与吋间看作是主体自身固有的认识形式。知性。对于知识而言,仅仅有感性直观形式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知性的参与才能构成知识。感性的作用是接受经验质料,知性的作用则是对这些经验质料进行综合统一以构成知识。因此感性的特点是接受性,而知性的特点则是构成性。感性之所司在直观,知性之所司在思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肓的,对于知识而言两者缺一不可。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空间与吋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就是知性纯概念,亦即“范畴”。康德改造了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发现了知性的十二范畴。康德通过所谓的“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对这十二个范畴进行了先验的证明。所谓“主观演绎”的思路是通过说明形成知识的主观条件,进一步揭示知识的先天条件,说明知识Z最高的先验根据。所谓“客观演绎”完全从自我的先验同一性出发,通过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范畴对于经验的客观有效性。然而,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感性与知性、育观与范畴是不同性质的认识能力,它们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换言之,感性杂多是如何进入知性的,知性范畴是如何运用于感性经验的?显然,我们必须在这两者Z间找到一个“第三者”作为连接的中介,这就是康德称之为“先验图型”的“吋间”。“时间”既是内直观的先天形式,同时亦与知性相关,无论感性经验还是知性概念都以“时间”为存在的条件,因而“时间”就成了沟通直观与范畴的桥梁。简言之,范畴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图型而作用于直观杂多的。最终,我们就达到了先验哲学的最高峰:“知性为自然立法”。对康德來说,所谓“自然”并不是自然本身\n而是一切可能经验Z表象的总和,这个表象的领域就构成了“现象界”,而连接表象的法则就是知性的法则,亦即范畴。在“现象”之外,就是“本体”。“本体”作为思想的对象首先是一个“界限概念”,它标志着不可知的领域,亦表明现象并非终极存在,而其积极的意义唯有在实践理性的领域才是可能的。(3)先验辩证论我们的认识从感觉经验开始,通过知性范畴的综合统一而形成了知识。然而人类理性并不就此而满足,它还要使知识成为体系,追求知识的完满性,这就要靠理性的作用。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空间与时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理性的先天形式则是“理念”。知性是判断的功能,理性则是推理的功能。康徳曾经通过形式逻辑的判断表来确定先验逻辑的范畴表,现在他以同样的方式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形式来确定理性的理念。我们将三种推理形式一一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一一推至极端,就得到了理性的三个理念,这就是灵魂、世界和上帝,它们分别代表着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世界之全体的统一性。与感性和知性不同,理性的作用是“调整性”的,它与经验无关而只与知识相关,其作用只是引导知识进一步完善,将知识调整成为体系,而理性调整知识的工具就是理念。所以,理念的统一性只是“理想的统一性”而不是“现实的统一性”,它们只是调整知识的工具而不是知识的对象。然而,由于人类理性具有穷根究底的木性,它认识了经验还不够,非要去追问经验背后的根据是什么,并且认为只要我们穷尽了经验所及的现象就能够认识现象之整体背后的根据,这就使它错误地把理念之“理想的统一性”当作了“现实的统一性”,从而陷入了“先验幻相”。在康德看来,虽然每个表象都是经验,但是表象之全体却不是经验,而口我们只有一种认识工具,那就是只能在经验中使用的知性范畴。因此,当理性要求认识现象背后的统一根据的时候,它就不可避免地迫使范畴作超验的使用,由于我们对此没有任何经验,所以不可能形成科学的知识。三、实践理性人类理性有两种功能,一是认识功能,一是意志功能,康德称前者为理论理性,称后者为实践理性。实践理性是自由的领域。如果说理论理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那么可以说实践理性的法则乃是道德法则。(1)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对康德来说,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他既是一种自然存在,又是一种理性存在。人的这种两重性就决定了他同吋是两个世界一—自然界和理性界一一的成员,因而受两种法则一一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一一的支配。理论理性是必然的领域。\n虽然“知性为自然立法”,但是作为一种自然存在,我们自己也在知性法则的限制之下,换言之,作为现彖界中的一员,我们也必须服从必然的自然法则,因而是不白由的。实践理性的理性法则就不同了。如前所述,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人与自然万物i样不得不服从自然法则的统治,而作为一种理性存在,他乂可以遵从理性自身的法则行动。(2)自由即自律。意志可以按照两种方式决定自己的行动,其一是主观准则,其一是客观法则。当意志对自己的规定仅仅对其个人是有效的时候,这种规定就是主观准则;而当意志的规定不仅对其个人有效,而且对一切有理性的存在都普遍有效的吋候,这种普遍的规定就是客观法则。在此之前,我们只知道有自由却不知道自由是什么,自由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否定性”的消极概念一一自由只是不受经验的限制,现在我们则发现了自由的积极意义:自由即自律。(3)定言命令。道徳法则是一种定言命令式,道徳法则作为定言命令是一种纯粹的形式规定。第一,“普遍性公式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第二,“质料公式”:“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的人格中的人性和其他人格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仅仅看作是手段”。第三,“自律性公式3“每个有理性者的意志的观念都是普遍立法意志的观念”,从而“每个有理性的存在,在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由于意志自由而可能的FI的王国屮的立法者”。这三个公式并非意味着有三种定言命令,而是定言命令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定言命令之为定言命令应该是对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有效的“普遍法则”;应该是能够成为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的目的的“自在目的”;应该是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作为理性存在而自己为自己确立的法则。(4)实践理性的公设。实践理性有三个“公设”,这就是“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我们必须假设有一种摆脱了感觉世界的限制而依据理智世界的道德法则决定自己意志的能力即自由,否则实践理性就不能以“至善”作为它的最高理想;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我们在今生今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至善”这一无限完满的境界,所以必须假设灵魂不朽,“至善”才有其实践上的可能性;最后,为了保证理智世界屮的德性在感觉世界Z屮有其相应的效果,为了保证德性与幸福都能够得到实现,我们必须假设有一个上帝使这两个世界能够协调一致。四、判断力康德在哲学领域中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理性的两种功能一一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划界”,目的是使它们互不侵犯,相安无事,各行其事,各得其所。然而,它们之间的\n界限固然分明了,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乃至整个哲学体系的统一性却成了问题。就此而论,所谓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原则,还需要具体的说明和论证。于是康徳写作了《判断力批判》,试图以“判断力”作为中介来解决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问题。(1)美学。“审美判断力批判”研究的是“主观目的性”亦即自然在形式上的合目的性,由此,康德建立了一套美学体系,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从“质”的方面看,美是无利害无功利的。其次就“量”而言,美是一种没有概念的普遍性。第三从“关系”上看,美是没有目的的目的性。最后从“样式”上看,美是没有概念的必然性。审美判断毕竟只是主观的合目的性,如果我们试图将自然与自由这两大领域统一起來,仅仅有主观上的合冃的性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说明自然不仅在形式上符合主观的形式,而II在“质料”上其自身就具有客观的合目的性,这就构成了“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主题。(2)目的论。如果我们把自然看作是一个从低到高的目的系统,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追问存在于其中的事物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在的问题,而且也一定会进一步追问自然这个目的系统本身的目的亦即自然的“最高目的(letzterZweck)”是什么的问题。自然的“最高目的”应该是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为之而存在的目的,而且是自然目的系统的顶点,这个“最高目的”只能是人。那么,这个最高目的在人身上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康德看来,自然的最高日的就是人的文化。因此,人的文化是自然的最高目的,亦是白然这个目的系统进化的最高层次,自然就在人的文化之中得到了充分的自我实现。费希特一、知识学的基本原理第一原理:自我设定自己本身。在进行反思的道路上,我们必须从任何人都毫无异议地同意的某个命题出发。这类命题可能有很多,自由的反思从哪一点出发都是可以的,现在我们选择最直接最简单也是距离我们的目标最近的命题,即A是A(A=A)这个同一命题开始我们的反思。第二原理:自我设定非我。知识学的第二原理是“自我设定非我”。我们仍然从一个任何人都承认是完全明确和不容置疑的最简单的命题入手,这就是“非A不=人”。有人可能说这一命题是从“A=A”即同一命题推演出来的,其实不然。因为设定非A显然与设定A是不同的一种行动,差别不可能从同一中引申出来。当然,非A的确以A为前提:一说到非A就已经假设有一个ATo由此可见,“非A不=人”这一差别命题在形式上是无条件的,但在内容上是有条件的。第三原理:自我在自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知识学的第三原理是由先行的两个原理规定\n的。只要设定了非我就不能设定自我,因为设定了非我就否定了自我。但是另一方面没有自我就没有非我,因为只有在自我中设定了一个自我,才能设定一个与之对立的非我。于是我们发现,这两个原理既相互矛盾乂相互需要。二、理论知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亦即通常的认识论,它的基础是“自我设定自己是受非我规定的”。它的工作是建立世界,并赋予其实在性。三、实践知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学探讨的是如何获得合乎真理的认识,说明客观的、自在的东西如何成为主观的、为我的东曲。实践知识学则探讨如何使真理性的认识变为现实,说明主观的的东西如何实现为客观的东西。谢林自然哲学按照谢林的观点,哲学的最高原则既不是自我也不是非我,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超越于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Z上的“绝对”。于是,谢林改造了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以自然哲学来弥补费希特知识学的缺陷,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按照谢林的观点,自然是喑哑的或无意识的理智,即尚未成熟的理智,因而在它的现象中仍然无意识地透露出理智特性的光芒。一切自然科学的必然趋向是从自然出发而达到理智的东西,它们的最高成就就是把一切自然规律完全精神化,亦即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自然哲学乃是一个主观性不断增长的过程,它所阐述的是无意识的理智由“原始冲动”而两重化,在同一与差别的矛盾的推动下,从“质料”、“无机物”到“有机体”,最终产生精神的发展过程。二、先验哲学自然哲学从客观出发,描绘的是从自然到精神的历程。先验哲学从主观出发,研究的是精神生活的发展,即从主体到客体、从精神到自然的创造过程。先验哲学以主观的东西为对象,从考察理智活动开始,描述了自我意识的历史,它包括三个阶段: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和艺术活动。三、同一哲学谢林认识到,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的相加还不能构成全部的真理,将二者统一起来的最彻底的方式是绝对的同一。他认为,哲学必须发端于一个绝对同一的\n木原,它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更不能同时是这两种东西,而只能是绝对的同一性。而所谓绝对的同一性实质上是指主体与客体尚未分离的本原,是绝对的理性或精神,主体与客体、观念与实在不可分地结合在这种绝对理性之中,它就是宇审大全本身,无物存在于理性Z外,万物都在理性之内,理性是派生主体与客体的唯一本原。绝对同一的精神本原由于自身不自觉的原始冲动,产生出原始对立,从而一分为二,其中无意识的精神活动构成了自然,有意识的精神活动构成人的认识与意志活动。黑格尔一、黑格尔的生平简介主要代表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和《哲学史讲演录》等。黑格尔不仅从其哲学立场出发对德国占典哲学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而且也被看作是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当然,这里所说的“集大成者”并不是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将前此以往的哲学统统包容于自身之中,而是说,黑格尔哲学将古典哲学的基木思路发挥到了极致。就此而论,我们也可以说,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古典哲学的终结。二、黑格尔哲学的问题黑格尔哲学所面临的直接的问题是如何消解康德的自在Z物,将哲学建立为一个完满的有机体系,而就近代哲学而言,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更进一步说则是实现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最高理想的问题。自笛卡尔以来,近代哲学在确立主体性原则,高扬主体能动性的同时,亦陷入了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困境而不能自拔。康德试图以彻底的主体性而将哲学限制在纯粹主观性的范围Z内,从而避免认识论的难题,但是他却不得不承认白在Z物的存在。康德Z后,费希特和谢林都试图克服康德的自在之物,但是他们并不成功。费希特的知识学实际上是绕过了自在之物,由于谢林无法解决绝对的认识问题,因而也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当费希特面对知识学的基础问题时,他只好诉诸于信仰,当谢林面对绝对的认识问题时,他也只好诉诸于神秘性的理智直观和艺术直观。现在,黑格尔着手來解决这个难题。三、精神现象学《精神现象学》所描述的是人类精神经过艰苦漫长的认识活动从关于现象的知识而通达关于本质的知识的过程,这个“一般科学或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意识在这条道路上所经过的它那一系列的形态,可\n以说是意识自身向科学发展的一篇详细的形成史”。由于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同吋也就是绝对自己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因而《精神现象学》亦可看作绝对精神之形成过程的牛成史或“史前史”。从结构上看,《精神现象学》以上述认识的矛盾运动为基本形式,分为“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三大部分,其中“理性”又分为“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分别描述了个体精神的认识活动、社会精神的认识活动和关于绝对的认识活动,相当于后來《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大阶段。(1)I实体即主体黑格尔在《精神现彖学》一书的序言中说道:“照我看来,一一我的这种看法的正确性只能由体系的陈述本身来予以证明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U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这就是黑格尔著名的“实体即主体”的基木原则。在黑格尔看来,实体唯有在自身中就蕴含着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才可能展开自身而成为现实。换言之,实体并非无差别的同一性,而是在其自身内部就蕴含着否定性和矛盾:由于实体自身就具有能动性,所以它自己否定自己而成为发展出来的现实。所以在黑格尔看來,真实的存在或真理并不是现成存在的所予对象,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由于这个发展过程是其自己展开自己的自我运动,而且只有当它达到了终点时才能成其为现实,因而真理乃是将所有一切展开了的因素包容于自身之内的“全体”。(1)思想的客观性黑格尔把关于思想的客观性的规定总结为三种观点:唯物主义认为客观性就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外在事物,康德认为所谓客观性就是与主观的感觉的东西相区别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实际上也就是纯粹主观性,而黑格尔则认为“客观性是指思想所把握的事物自身”,他也称之为“客观思想”。黑格尔通过思想的四个特点阐述了他的有关思想。首先,思想是能动的普遍性。其次,思想是对事物的“反思”。再次,思想对事物的“反思”必然使Z发生形态上的改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所把握的东西是主观的,恰恰相反,只有借助于“反思”去改造直接的东西,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木质。最后,思想“反思”的产物不仅是客观的,而且作为思想的能动性的体现,也是自由的产物:从形式上说,思想是我的思想,而我是独立自由的;从内容上看,思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从而摆脱了一切个别偶然的东西的限制,是无条件的普遍的东西。(2)|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黑格尔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看作是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哲学家们\n无一不是力图达到思维与存在的“和解”,但是因为固执于二元论的立场,都不可能真正解决这个难题。黑格尔从“实体即主体”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思想不仅是思想的实体,也是存在的实体,这种思想就是“客观思想”。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通常人们以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的知识究竟能否与对象符合一致是成问题的。然而在黑格尔看来,知识与对彖之间的差别其实不仅仅是认识论的差别,也是本体论的差别:我们的知识与对象不相符合并不是发生在实体Z外的事情,根本上说,也是实体性的差别。换言之,当我们没有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时候,这说明这个世界与其自身还没有达到完满的和谐,而当我们认识了事物的木质,这世界亦消解了自身的矛盾。因此,如果我们证明了思维能够认识存在一一黑格尔认为他的《精神现象学》是最好的证明,那么认识的活动所行使的就是本体论的功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把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称Z为绝对认识自己的过程。四、逻辑学黑格尔的逻辑学不仅与本体论是同一的,而且与认识论、辩证法也是同一的。逻辑学讨论的是思维规律和纯粹的思想规定,因而也可以说就是认识论。然而对黑格尔来说,所谓思维规律或者纯粹的思想规定不仅仅是主观范围内的事情,它们同时亦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规定。另一方面,无论逻辑学还是认识论从根木上都是以辩证法为其基木形式的。所以,黑格尔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以独特的方式将所有的哲学部门熔为了一炉。(1)阴影的王国。黑格尔的逻辑学虽然以纯思想规定为其研究的对象,然而他并不认为脱离现实脱离具体内容的“纯粹思想”是某种现实的存在。正如他所说的,“逻辑的体系是阴影的王国,是单纯本质性的世界,摆脱了一切感性的具体性实际上,逻辑学是从“一个方面”即木质的方面来展示真理,因而逻辑的理念还只是“幽灵”而不是活生生的灵魂,或者说,还不是现实的真理。逻辑学以纯思想规定为其研究的对象,也就是以范畴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当我们说范畴是具有本体意义的本质性因素的时候,这并不意味着范畴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神秘的东西,其实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语言之中。(2)世界的逻辑结构。黑格尔的《逻辑学》(大逻辑)分为“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两大部分,其中“客观逻辑”分为“存在论”和“本质论”,“主观逻辑”是“概念论”。《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小逻辑)则没有区分“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而是直接划分为“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第一编“存在论”研究的是直接性的认识阶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的特点是“过渡”\n,亦即从一个育•接性的东西过渡到另一个直接性的东西。第二编“木质论”研究的是间接性的认识阶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的特点是“反映”,亦即成双成对的概念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映现自身,这是“自为的”或处于展开过程屮的阶段。第三编“概念论”研究的是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自在与自为的统一,相互对立的概念现在消融为一个概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的特点是“发展”,这是逻辑学的最后也是最高的阶段。五、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其哲学的一大特色。黑格尔站在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了古代哲学的辩证法传统,用辩证法来克服近代哲学机械世界观的局限,以辩证法为结构,第一次使形而上学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辩证法乃是黑格尔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所在。哲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方法问题。由于哲学要求超越有限具体的事物而把握其普遍的本质,所以在哲学诞生Z初就存在着方法问题。近代哲学通常是站在主体与客体Z间差别的基础上来谋求两者的统一的,由于知性思维的限制,它在要求获得具有确定性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对否定性的东西、有差别的东西或矛盾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这就使它在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和方面的同时,难以保持住事物的活生生的生命和内在的统一性。在黑格尔看来,事物本身是一个结合了诸多有差别的屈性在自身之内的统一体,这种差别既不是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认识Z中的主观差别,也不是事物之外在的差别,而是“内在的差别冬“在一个作为内在差别的差别里,那对立的一面并不仅仅是两个之中的一个,一一如果那样,那差别就不是一个对立的东西,而是一个存在着的东西了;一一而乃是对立面的一个对立面,换句话说,那对方是直接地存在于它自身之内”。黑格尔辩证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把宇宙万物看作是一个由于其内在矛盾而自我运动的过程,从而把真理理解为过程、结果和全体,理解为一个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圈”。以往的形而上学总是企图在最初的、原始的开端中寻求真理,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将它看作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现成的存在。六、I形而上学的终结黑格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他一方面使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家们所怀抱的让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最终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亦使形而上学这一古典哲学曾经走了2000多年的哲学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形而上学的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但亦象一个人临终之前的回光返照一样,不过是走向了最后的辉煌而已。我们可以说黑格尔既是最好的形而上学家,也是最坏的形而上学家:他是最好的形而上学家,因为没有哪个哲学家能够像他那样建立起如此恢宏、如此庞大乃至如此“合理”\n、如此严密的形而上学体系;然而由于传统形而上学这条路最终被历史证明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个最好的形而上学家当然也就是最坏的形而上学家。总而言之,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完成,同时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终结。20世纪西方哲学的众多流派大多从反形而上学起家,它们以黑格尔哲学为靶子,猛烈地批判了形而上学。黑格尔逝世之后,随着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哲学陷入了“混乱”的局面,哲学家们都在探索新的方向,他们的探索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为20世纪西方哲学扭转哲学的方向做了思想的准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