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论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佛教哲学论文

评分日期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专题读书论文(体会)(封面)课程名称—佛教哲学专题读书论文(体会)—我心中有关佛的记忆扌旨导老师王丽梅姓名高玉雪学号_2011650511班级名称—生物工程班学院名称化工学院交阅时间\n湘潭人学教务处制佛教,这个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宗教,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似乎离我们很远。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我始终觉得学习佛学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让浮躁的心在尘世间寻找一个心灵的港湾。佛教不仅能教人摆脱外在的束缚和烦恼,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自由,从而将人从世俗的灾难和痛苦中解脱岀来,还有一定的伦理教化,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例如佛教所提倡的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如果人人都能由此四无量心,则何愁社会不和谐,天下不太平。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关注佛教。暂且就认为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吧。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佛教被当做是对整个世界的歪曲看法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产物。这使得我们长期对佛教存在着一些偏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生活中又处处都有佛教的影子,我们使用的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佛教,如:解脱、方便、献身、习气、障碍、觉悟、面壁思过等等。离开了这些词,恐怕我们的日常交流都会有障碍。佛教经典是历代佛学大师对生活的领悟和尘世的感慨,汇聚了几代人智慧的结晶。'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彻底认识了永恒的自己。佛学的永恒的立脚点是自身,从自身找问题,不断完善自我,来达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佛教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一切本性皆苦,我们要通过修行从而获得解脱。而要获得解脱,就得先摆脱“五蕴”,即色(物质)、受(感受)、想(想像)、行(意志和行为)、识(了别\n与认识)对人的困扰,回归人的本性。与佛教其他宗派相比,禅宗更注重的是立于尘世之上,脱于执念之外,运群动以至重而不有,廓大象于未形而不灭,无思无为而无不为,般若空观的思想贯彻终始。借用《坛经•般若品》中的一句解释:“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无所念、无所住、无所言,便是禅宗思想的基右。此外,六祖慧能还强调“顿悟”的思想。所谓“顿悟”,也便是在不知不觉屮,假借某种因缘际会,在某一刹那“明心见性”,答案或许从未存于身外,而是寓于身内。所以也只有“反求诸己”,才有可能将自身生命的有限付诸时空的无限,从而超脱六道之外,寓形宇内于斯时。禅宗这种将一切苦乐羁绊都看作般若空的思想,不仅存在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在现实中它也给予人们一种崭新的生活态度与处事准则:花开花落花自知,浮云飞鸟两相忘。菊前一壶清酒,便淡释了功名利禄哀怨情仇;波间一叶扁舟,便送去了宦海沉浮红尘过往。当人们陷于“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的俗务屮感到疲惫不堪,他们惊喜的发现,禅宗的思想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片供心灵休憩的精神腴原一一薄暮空谭,清歌绕梁,安禅方能制毒龙。纵观古代的诗人词客,大凡超脱飘逸的不群之人,多多少少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禅的影子。从古至今,心灵对于安宁的向往从未中断。所谓禅机,便是人们在这种追求中所寻到的一条道路。它并不是耍求我们无所为而终至寂灭,而是一种无所不为的大悟后的无所为的心态。也就是说,我们并不应该结庐人境之外而孤灯伴影苦心参禅,而应该积极地去体验世事的艰辛苦怎,“在家习得\n忘家禅”。土谢堂前,柴扉庐下,世事沉浮的悲喜交加最终将在荏苒的代序春秋中化为历史的镶嵌,在体味了亲历亲为的刻骨铭心后,所有的经历回忆的沉淀将让禅者在冷眼看穿后处于世屮而游于室外。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圣者清心解脱自在,名之为悟。悟道之人,逢苦不忧,甘心甘受都无冤诉。一切境界,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智者一语,能令众生,破迷启悟,转凡成圣,即心即佛,即俗即真,方便即是究竞,语言文字即是圣者心要,惟愿有心人善用之。我们人人都有佛性,因此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只要我们能像佛印禅师一样“心中有佛”,那么生活中的烦恼和痛苦便会烟消云散,最终得到解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