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复习讲座
哲学复习讲座民勤一中张志明\n教材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5课)(6---8课)唯物论(第1课)辩证法(第2—4课)认识论(第5课)价值观(第6课)人生观(第7课)实践观(第8课)\n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辨证唯物论对立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要观点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精神的力量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原理穿线与回顾\n\n\n\n\n(三)认识论本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有:实践及其特征,实践和认识,现象和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n\n(四)人生观本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有:社会意识与价值观,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人生价值及其实现,人生理想,理想与现实。\n\n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能动性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能动性3、意识的能动性4、人的主观能动性5、社会意识的能动性6、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性7、人生价值观理想的能动性8、实践的能动性9、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的能动性10、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动性一、能动性原理\n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能动性(一)原理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揭示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n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能动性(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根本观点。(二)要树立科学的“三观”\n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意识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二)直接相关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n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4、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包括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认识世界的活动——“想”;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做”;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精神状态——决心、意志、干劲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二)直接相关原理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受着主观因素的制约,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所以,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n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后,就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意识反作用的两种表现,社会意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按其性质划分,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重大阻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积极作用,因为它正确反映了事物的属性及变化发展规律,能对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预测。能在顺利时居安思危,在困难时看到光明。(二)直接相关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重大阻碍作用。5、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原理\n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6、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性(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性质上:促进或阻碍。程度大小上有区别。(二)直接相关原理(1)、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社会更为根本,更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存:第一,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第二,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反对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片面观点。(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n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7、人生价值观、理想的能动性(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精神贡献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精神贡献客观存在却是事实,它分为两类,一是精神生产的产品二先进人物在做贡献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特别高尚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理想对社会对人生的巨大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二)直接相关原理(1)人生价值的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为个人索取打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两方面的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居于首位的。(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两种形式。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n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8、实践的能动性原理(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二)直接相关原理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这个关系实质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二者互相渗透。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性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们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n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9、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的能动性原理(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积极的能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即具有主观能动性。从认识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尤其是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就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二)直接相关原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的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n二、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10、改造主、客观世界要发挥能动性(一)原理的内容、方法论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二)直接相关原理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达到世界观境界。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达到人生观境界。达到这两个境界,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n1、下列说法中,能体现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B、守株待兔C、需要即可能D、苦干与巧干相结合2、“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部都比较地进入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这一论述A、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B、充分说明了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C、指明了认识的根本任务与认识目的之间的内在联系D、体现了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之间的统一ADABCD\n3、牛顿用三棱镜把日光分解为以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排列着的彩色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把光波分解成频谱,分别研究各个成分的波长,这才明确了光的颜色的本质。这一事例说明A、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唯一方法B、只有对要素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真正地认识事物C、不分析各要素,就难以认识客观事物D、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A、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B、决定社会意识C、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变化D、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CDABD\n5、关于价值观的论述中,正确的有A、价值观并非人人都有B、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C、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6.在我国现阶段,正确的价值观应符合A、事物的发展规律B、人类的根本利益C、党的基本路线D、“三个有利于”BCDABCD\n7.人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A、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B、人是社会的产物C、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D、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8.新时期的好战士李向群,出身富有家庭,两次报名参军,弃商从戎;多次捐款,而自己每月只开支10元钱;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两次潜入激流堵管涌,四次晕倒在大堤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的先进事迹说明A、人生价值不包括个人的自我价值B、人生价值的有无是从人的自身表现出来的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D、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只需看其物质贡献的大小BCD\n9.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A、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教育活动10.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A、改造思想B、改造认识能力C、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观的关系D、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ABCABC\n11、实践是能动性的活动。这里的能动性是指( )A.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C.实践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12、下列对实践概念理解的是( )A.实践是“做”和“行动”,是人类的一切活动B.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根本不同C.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不是认识世界的活动D.实践是改造客观的活动,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CDBD\n13、“人们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科学等等。”恩格斯这句话说明了( )A.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的历史B.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D.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4.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说明( )A.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B.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掌握规律性的活动C.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D.认识和利用规律必然发挥主观能动性ACDAC\n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因此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主观世界也就自然地得到改造。实践是主观和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实现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主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改造。题目的观点看到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内在联系。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是改造人的“三观”。科学的“三观”不会自发地形成。人们必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学习科学理论,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袭,才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个人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题目中的观点不科学。\n14、“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B.获得知识,既要通过读书获得间接经验,又要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C.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D.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15.马克思说,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生产。这段话说明了( )A.生产实践决定社会关系的形成B.社会关系是生产实践得以存在的基础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D.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的ABACD\n15、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因此( )A.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B.凡是有意识参与的实践都是创造性活动C.只有在正确意识指导下的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D.盲目的实践没有意识的指导16、现代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发现,往往是先是出一些科学假说再通过科学论证后才得以实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A.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B.科学假说、科学论证是获得真理的源泉C.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假说也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D.假说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践来证明ACCD\n“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理论一旦掌握群众,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革命理论对实践发展起决定性作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C.没有革命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无意识的实践D.精神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的东西B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