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哲学平台课哲学考试题(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大学哲学平台课哲学考试题(附答案)

1、结合你所学的专业,谈谈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媒体已突破传统的束缚,朝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尤其继平面媒体和镜头媒体之后,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与流行,致使近代新闻事业日益蓬勃。但是,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传媒生态同时衍生出关于新闻自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等棘手的问题。因此,研究这些问题的基本原理,并探求其基本法则,以化解商业利益和新闻伦理之间的矛盾,极为迫切。换言之,没有一个时代比现在更需要新闻哲学。针对新闻传播现象的各种新闻难题和困境,厘清当中的纠葛并作出正确判断,从而总结出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此作为新闻伦理与道德实践的根据,是新闻哲学萌芽成长之因。新闻哲学是研究新闻本质和新闻与规律的科学,即原理新闻学。内容涵盖构成新闻的要素,新闻与信息、事实、政治、群众、社会舆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关系。研究的目的在于厘清新闻的本质与规律,找出新闻的逻辑起点与建立一套科学的新闻理论体系。是对一切新闻传播现象的哲学研究,它借助哲学方法研究研究新闻传播现象一是对新闻本质原理的研究,二是对新闻工作中哲学问题的研究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就是“爱智慧”。一谈到哲学,你可能就会感到高深莫测;但是一谈到智慧,你就会很感兴趣。殊不知,哲学就是“爱智慧”的学说。人们常说,学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而又有智慧。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也可能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了。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就不聪明,学过哲学的人也不一定就有智慧。事实上,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论,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缺少智慧,因而去追求智慧的学说。  二、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什么?  哲学追求“真、善、美”。真就是真理,是就客观判断而言的。善就是道德,是就价值判断而言的。美就是境界,是就感观判断而言的。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说过一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但真理也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比如西方哲学有真理,中国哲学也有真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殊性。那哪个真理更真,他们之间有没有普遍性?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孔子讲“仁”,他并不是仅对着鲁国的人讲,也不是只对中国人讲,他是看到了人性的根本,所以是面向全世界的。中西哲学的特殊性则是由于文化传统和起源的不同,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只有历史必然性和道德的必然性。四、哲学的特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了哲学的特点。哲学的任务在于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它涉足于众多的领域,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中纷繁的现象和形式,最后的归宿是要探明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这就决定了哲学的极端概括性和极端抽象性。2、根据你自己对哲学的理解,你认为,中西哲学之间有根本性的差异吗?为什么?"哲学"一词英文为philosophy,它源于希腊文,语根为philo及sophia,原义为爱智慧(loveofwisdom),或是对智慧的追求(striveforwisdom)。"智慧"一词意义十分广泛,用现代的说话来说,它泛指一切人类理性的思考和反省活动。罗素把它总结为:“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学问”。现在中国官方的定义是:“哲学是世界观,哲学是方法论。”这应该是最为科学的定义。中国的哲学思想是根据宇宙规律建立的全方位整体思维形式,即道家的“阴阳”学说,并以此理论为先导,而后在具体实践中产生不同的方法——“术”。西方的哲学思想是在假设的前提下,以实验证明为先导,从而产生理论。\n中国的传统哲学是综合的、整体的、宏观的、超常的,既有一分为二,又有合二而一,同时还存在一分为三与合三而一的辨证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是在“理”的基础上达到对“事”(实验、方法、技法)的认识。所谓“理”是以宇宙的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抽象认识,在这个“理”的基础上进行“术”的实践,从而达到证实其“理”的应用价值。西方哲学是分析的、实证的,是在“事”(实验、方法、技法)的基础上达到对“理”的认识。西方以假设、实验作为认识事物的方法,并且从中得到新的“理”或新的经验,这正体现出西方“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发源于对宇宙“气”的认识,太极整体思维体现出了中国哲学辩证的思维形式,由此影响到中国人走向“螺旋式”的思维方法,中国人以曲为美正体现出了这种思维形式。西方哲学发源于对“数”的绝对认识,这种绝对认识必然会使西方哲学朝着“实证”的方向发展,由此影响到西方人走向“直线式”的思维方法,西方人对事物的直接与实际的心态体现出了这种思维形式。中国哲学观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是天、地、人合一,这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西方哲学观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是人即人、自然即自然,它们之间是独立的,不存在任何相联的关系。中国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决定于“心识”,在“心识”的基础上达到对事物的根本认识,因此中国人提倡“修心养性”,以此达到人心理的平衡。西方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决定于“物质”,在对物质感受与认识的同时达到“心识”,从而使人达到正常的心理平衡。中国哲学对虚与实的认识是相对的,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因此在中国太极整体思维中不但有“意象”与“象意”,而且还存在“悟象”,在这“三象”之间不是绝对的关系,其中存在着相互调和的余地。西方哲学对虚与实的认识是绝对的,“虚”就是虚,“实”就是实。具象就是具象;抽象就是抽象,它们都是独立的、绝对的,不存在任何相互调和的余地。中国哲学观对事物的认识,在A是A的认识同时,也存在A是B的超觉意识的认识。西方哲学观对事物的认识,A是A,A不等于B。虽然近代西方理论家提出了“两面神”Ω=AUA’的学说,但是这种具有超觉意识的思维形式对西方画家而言毕竟十分生疏,因此至今也未能引起西方画家的注意。西方实证科学的理念为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是在“无”的前提下认识“理”,从而指导“术”。中国哲学是以先天之“道”为理念,是在有“理”的前提下指导“术”。中西哲学最大的差异在人的主体地位问题。  西方哲学源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之后经历了中世纪经院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几个阶段。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以自然为关注中心,不断探究自然的本源、关于自然的知识的确定性、关于自然的语言的准确性,结果产生了逻辑实证主义,只承认以科学为真理的标准。所以开西方哲学传统就是开自然科学传统。  中国哲学则是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圣王开始,由孔孟、老庄、佛教三派共同支撑起来。关注的重点不是宇宙、不是自然,而是人的生命。这个生命也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而是形而上意义上的生命。比如如何来调节我们的生命,运转我们的生命,安顿我们的生命。生命的核心就是德性或道德。\n  此外,真理还分为内容真理和外延真理。外延真理(广度真理)是指科学、逻辑和数学的真理,是可以脱离我们主观态度的。西方哲学大多由外延真理而产生。内容真理(强度真理)则是系属于主观态度的真理。中国哲学大多是这方面的真理。比如,孔子的哲学、老子的哲学等等。中国文化和哲学两三千年以来一直重视内容真理,调节人生命的态度,不注重外延真理,所以科学、逻辑和数学就不行。但科学、逻辑、数学这些都是外延真理,具有普遍性,因此,我们中国人可以学。但追求真理、发现真理、献身真理不完全靠聪明,还需要外延性态度(科学态度)的转变,不然就还是回到重视内容真理的态度上了。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西方文化也一样,西方文化和哲学在当今领导世界,它本身不觉得它的文化有没有毛病,即使有感觉,也不是很严重。西方传统一直试图把哲学科学化,证明形而上学的科学可能性。而对人的生命和德性关照较少,由此才会出现个人主义、个人暴力等社会问题。但是当它一旦感觉到光讲外延真理是不够的时候,那它就可以正视东方文化中这种内容真理也有它的价值。现在西方人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他们还不把中国哲学当成一个真正在学术上可以客观站得住的问题来研究。现在的西方人把中国学问当考古来看,是属于东方研究这个范围。西方也研究老子、研究儒家,但没有正视其中的内容真理,没有将中国哲学与人的生命、宗教和哲学相连接,所以不能意识到中国哲学的价值。这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所以,有人讲中西文化的异质性,其实就是对两种真理的侧重不同而已。但既然都是真理,那就都有其普遍性,应当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消除两种真理之间的误解和障碍。一,起源的不同,产生的意义也不相同。中国的哲学起源于八卦学认识论,这是一种唯心论的方式。与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科学为起源的唯物方式是正好相反的。为什么会相反呢?在前面我做了一个初步的探索,认为从人类的发源地非洲出发,向亚洲的迁徙,是一个最大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东方人在抽象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提高,一开始就从关心事物的结果出发,先就想要预知结果而采用了占卜问卦的方法,这是一种超前的意识,与古希腊的神话完全发育成熟了才产生的宗教信仰是不同的。中国人好像是跳跃式的前进一步,又返回头来爬行一段,这样的前进方式,真的是让现在的我们很难理解。从考古学上有一个仰韶文化,其方式也与这个八卦学相同。仰韶文化的精彩之处就是它的彩陶。在公元前5000年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彩陶,是中国人的一个最辉煌的文化。但是这个最辉煌的文化就像是一颗流星,在公元前3000年就突然消失了,后来又回到从土陶红陶灰陶黑陶的一步步爬行,再到唐三彩的辉煌。其间又历经3000多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逻辑呢?先行发展出一个顶端,后又回到最低处,然后再慢慢前行。我们的哲学也是这样,在2500年前就发展到太极学认识论的哲学最高峰。而2500年后我们还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学哲学认识论。还抱着落后的唯物论死也不放。我们一发展社会主义,一夜之间就仿佛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结果还是又回过头来,重新开始从资本主义社会慢慢爬行。我们的行进是如此的迂回曲折,这是为什么呢?西方的哲学发展,它是一条循序渐进式的道路。它先由条件反射式的思维产生了自然科学,这是朴素唯物论的必然之道。然后由自然科学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产生了神学,这是唯心论的根据。由神学走向唯理性,唯人性,进而民主,自由的一条连贯的道路,最终以狄德罗的统一论影响了现代社会政治。二,是时间上的巨大差距让人吃惊。当我们研究完了中国哲学的三个阶段后,惊讶的发现,我们的哲学成熟期竟然是西方哲学的起点时期。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以老子为代表的太极学认识论已经是达到了哲学的最高境界。而西方的哲学才在毕达哥拉斯的带动下刚刚起步。这样巨大的时间差距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研究八卦学的起源时间与甲骨文的起源时间相同,大概是公元前3000年,而成熟期是商时的公元前1500年至1100年。易学的起源时间不能确定,但成熟期却有明显的记载,那就是周武王时期,即公元前1100年。太极学的起源时间如果追溯到黄帝时期,那就要早许多,起码也要到公元前3000年以上,而成熟期却在春秋未期,\n即公元前500年左右。中国的哲学从起源到最高境界所花的时间是2500年。无独有隅,西方的哲学从公元前500年起步到最高境间的2000年,基本上所花的时间恰好也是2500年。所花的时间基本相同,而早和晚的时间跨度却也整整差了2500年,这是我们的哲学超前发展了吗?三,在发展形式和过程的比较。中国的哲学由于早期的文字缺失,后期的人为原因(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其发展过程已很难从历史中找出,有一些蛛丝马迹只可一谈而过。比如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双方就各自的政治主张作一个辩论,但结果怎样呢?各种历史书中只有这一句,而无下文。按我的猜测,老子肯定是严辞驳斥了孔子这种复古倒退的政治主张。在前面曾说过他们的政治主张是针锋相对的,而这个下文却可能被后来的儒学者给删除了。另外如别墨之争,诗经的只言片语,己很难考据。就哲学的发展而言,西方哲学的发展史是很有历史根据的。虽然有许多著作也消失了,但它们的文字记载却是在哲学发展之前,古希腊的文字发展来源于腓尼基文字,腓尼基文字则起源于公元前1300年,是从更早的古埃及文字中来的。在公元前400年已非常成熟,并且有了一个统一的规律,基本上古文句皆可解读。而我们的甲骨文一共有4000多单字,目前能解读的仅1000多字而已,尚不能完全弄明白。这种情况对于古典哲学的研究增加了更大困难。拼音字母的发明,是一种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的产物,每个字母与拼读的发音是有关联的。而方块字的发音,却与字没有联系,而字的创造完全是靠形的抽象。这都要一种特殊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完成。所以正是古人有了这个能力,我们的哲学才比西方早行了一步,这一步之差就是2500年。  中国哲学表现一种思维方式,西方哲学表现另一种思维方式,彼此很有区别。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分析,西方分析思维比较流行,比较占势力。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尤其近代西方哲学,分析方法很流行。恩格斯也讲过,在古希腊辩证法比较多,古希腊许多哲学家都是辩证法家。到了近代,恩格斯用了一个名词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他说在十六世纪以后,西方就出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辩证法不太受重视了,把事物看成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个名称是黑格尔提出的,事实上这个名称并不合适,因为形而上学还另外有一个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早年著作《神圣家族》里边也讲到形而上学,那就是另外一个意义,就是玄学、本体论的意思。后来,恩格斯采用黑格尔德用发,把英国培根、洛克以后的科学思维方法叫做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现在这个名词比较流行了。可是中国哲学从古代一直到近代,比较占势力的是辩证思维。可以说西方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大概讲讲。事实上中国也有分析思维,在中国有儒家、墨家、道家,墨家是比较注重分析思维的,可是墨家到汉朝以后就断绝了,分析思维就不太占势力了。中国的辩证思维起源是比较早的,老子讲"正言若凡"(《老子》第七十八章),就是说一句话看起来是反面的,其实有深刻的含义。他讲"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老子特别强调这个"反",这个"反"用黑格尔的名词说就是"否定性",老子认为一切事物后来都归于否定。孔子讲"叩其两端"(《论语.子罕》),遇到什么问题,从两方面来考虑,问题就解决了。孔子的"叩其两端"也是辩证思维的一种表现。从老子、孔子开始,中国的许多思想家都有辩证思维,到宋朝张载,辩证思维尤其丰富,后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辩证思维也很丰富。在西方,也有丰富深刻的辨证思维,一个最重要的代表就是赫拉克利特,他是西方辩证法的开端,所以现在西方有人讲赫拉克利特就是西方的老子,过去也有人讲老子就是中国的赫拉克利特。中国的老子、西方的赫拉克利特都是辩证法的代表,不过,中国的辩证思维与西方的辩证思维有区别和不同之点。老子和赫拉克利特都是辩证法的大家,可是他们所讲的也不一样。中国哲学讲的辩证思维比较注重对立的统一,特别注重统一、注重和谐,认为和谐、对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赫拉克利特特别强调斗争,老子特别强调和谐。\n这说明中西都有辩证思维,可是其重点不一样,直到现在亦是如此。关于中西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前两年有个美国哲学教授巴姆(Bahm)到北京来,他是专讲比较哲学的,写了一本书叫《比较哲学》,他对中国哲学、印度哲学都很感兴趣,对西方哲学更有研究。他说中国、印度和西方的思维方式很不一样。他画了三个图,表示三者之不同。西方的思维方式:是A就不是非A,是非A就不是A,把肯定和否定分析得很清楚,这个就不是那个,那个就不是这个。在印度,说A不对,说非A也不对,把A否定了,非A也否定了。你说这个东西是这个不对,你说这个东西不是这个也不对,根本就不能说,这是印度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这个太极图表示阴阳互补,相反相成,相灭相生。巴姆认为中国的这个思想比较深刻。他是个大物理学家,他很推崇中国?quot;阴阳鱼"。我附带谈一谈阴阳鱼太极图的历史。在过去很多人认为阴阳鱼太极图出于唐朝,现在经过考证,确认阴阳鱼形式的太极图是南宋末年才出现的。在宋代有个哲学家叫周敦颐,画了一个太极图,他那个太极图就是一个大圆圈,周敦颐当时并没有阴阳鱼形式的太极图。阴阳鱼形式的太极图是在周敦颐以后,到南宋末年,才有人画了这么一个图。现在阴阳鱼太极图很有名了,他表示中国辩证思维:两端互补,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有一定的水平,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遗产。中国古代哲学关于辩证思维、关于对立统一可以说有很多很深刻的思想,值得研究。西方的所谓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即分析思维方式,在历史上很起了作用,从十六世纪培根、洛克以后,西方自然科学发展起来了,西方自然科学就是靠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靠分析思维,通过分析、通过实验,自然科学就大大发展起来。所以,现在我们是要发扬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优秀传统,同时也还要学习西方的分析思维。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两方面都有,它一方面讲辩证法,同时也是注重分析的。我认为分析思维也是很重要的,过去,中国儒家、道家都不重视分析思维,这是一个缺点。列宁有篇文章《谈谈辩证法的要素》,其中有一条就是分析和综合的统一,列宁讲辩证法是注重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结合。这是辩证法的一个要素。   二、中西本体论的异同  所谓本体论在英文就是Ontology,有人将其翻译成本体论,有人翻译成玄学,有人翻译成实体论,但是与西方本体论有很大的区别。  西方本体论学派很多,意见彼此也不一样,其中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讲本体与现象的关系。本体与现象是两个方面,本体是现象的本体,现象是本体的表现。西方尤其是唯心论者有这么两句话?quot;本体实而不现,现象现而不实"。这就是说,本体是实在的、是真实的,可是它自己不能够表现出来;现象是表现出来了,可是它不是真实的,只是本体的表现。这种思想在西方新黑格尔主义那里特别强调。这个观点在印度也一样受到强调。但这个观点曾在二十世纪受到西方一个大哲学家的反对,这个哲学家叫Whitehead(怀特海)。他认为,西方近代以来,都是把现象和本体分成两截,他起了个名词:"bifurcation of nature(自然的两分)",把整个自然分成两片:一片是真的,一片是假的;一片是实在的,一片是虚妄的。他认为这种分法是根本错误的。怀特海反对对自然的两分,他说我就是讲这个自然,自然不应该分成两片。   中国自古以来,许多大哲学家都是不讲本体与现象对立的。认为本体与现象是统一的,又有区别,又有统一。中国哲学认为,本体是实在的,现象也是实在的,并没有虚实的区别。在中国讲本体与现象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呢?是一种本末、源流的区别。一方面是本,一方面是末;本就是本来就有,末就是后来才发生的、后来才衍生出来的;源流,源就是起源,流就是后来才产生的。中国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本体是根本、是实在的,现象虽然不是根本,可也是实在的,这是中国本体论的一个特点。 三、中西哲学根本范畴的异同  西方哲学有许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畴,中国哲学也有许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畴。\n在中国哲学中,有许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畴,很难翻译成外文;西方哲学中,许多概念、范畴也很难翻译成中文,各有各的特点,必须了解他的真正意义。这点对研究哲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真正了解中国哲学一些范畴的真正含义,这是很细致的功夫,不容易做到。 在中国哲学里边有这么几个概念,很难翻译成外文。第一就是"道"。老子提出这个道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认为这个道"先天地生",就是世界的本体。那么这个"道"怎么翻译呢?这就很难了。现在西方人翻译老子的《道德经》大多数都是用音译"dao",也有人用意译,译成"way",可是"way"就很难表示"道"的许多含义。在西方哲学中也有个观念"逻各斯",这个逻各斯跟老子的道很相近似。一方面逻各斯指世界的根本规律;老子那个道也当"说"讲,"道可道"的可道之"道"当"言说"讲,西方的逻各斯也有说的意义。但道还有许多特点,翻译成"逻各斯"也不行。现在西方大多数人都翻译成"dao"。西方人对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很感兴趣,《道德经》在西方已有一百多中译本,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翻译。  第二就是"气"。在中国哲学中,气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气跟西方所谓的物质、原子比较接近,气表示一种物质存在。可是中国的气跟西方所谓的物质又不一样。西方所谓的物质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广袤性,就是extension,是占有空间的一种存在,中国的气也是占空间的存在,这点是一样的。可是西方认为物质具有惰性、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必须加以推动它才动。而中国的气有运动性,从先秦时期到宋明时期讲的气,一直都是会运动的,有运动性,没有惰性,当然它有动也有静,在它的内部包含有运动性。这点与西方所谓的物质就很有区别了。现在西方人研究中国哲学、中国科学,想法子翻译这个气字,有许多人把气翻译成"生命力",因为这个气是会运动的。事实上,中国的气跟所谓生命力分属于两个层次,有气的东西不一定有生命,所以把气翻译成生命力也是错误的。近来有一个比较合适的翻译法, 把气译成"能",即所谓的"energy",可是气也不仅是"energy"。我认为,气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西方讲的"mass";同时又包含"energy",它是质量与能量的统-。中国的气这个概念既包括能又包括质,是一个很深刻的概念。西方的物质还有一个特点叫不可入性,这个物质不可能进去,不能进到物质里边,除非把它破坏了。中国的气与西方的物质就不一样了,它有可入性,你可以进入气里边,也不破坏它原来的实体。所以气这个概念还是一个很神妙的概念。  第三是"神"。中国哲学中还有一个很难懂的概念“神”。中国哲学里边所谓的神有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就是指天神、上帝;第二层意义指人的精神作用、思维作用;第三层意义指微妙的变化,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易传.系辞上传》第五章),阴阳互相作用非常神妙,这种情况也叫作神。如果碰到一个神字,就认为这是在讲上帝,认为是有神论,那就是完全错误了。中国许多哲学家讲神,她不是在讲上帝,他是讲"阴阳不测之谓神"。这个概念也很难翻译成英文。第四是"诚"。这是一个更为深奥的概念,"诚"就是诚实的诚,可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把诚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作为哲学的一贯根本概念。这个诚应该怎么讲?宋朝朱熹讲诚时说了句话?quot;真实无妄之谓诚"(《四书集注.中庸章句》)。真实无妄怎么讲呢?一方面是真实, 是实实在在的;另一方面是无妄,就是没有偶然性,是必然的。所以这个诚表观了两层含义,一层是实在性,另一层是必然性、规律性。黑格尔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凡是合理的都是观实的,凡是观实的都是合理的"。中国的这个诚字就把现实的与合理的两方面结合起来了。(《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t961年6月版,第11页。)这所谓诚,意义相当深刻,不容易理解。3、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关于“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这句话?\n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里的省察是自我反思,而不是让别人贴合格证。可以考虑一下:如果一个人从未反思过自己的生活,他是否理解生活、理解自己;是否是所谓的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这样的生活是否是(本真的)生活?一是这表明了古希腊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的一个转向,即由宇宙论转向了人生论。现在,人们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都追溯到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前的希腊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谟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他们主要还是探讨宇宙论问题。到了苏格拉底,他确实是自觉地把哲学对象限制在人生问题范围内的第一人。他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毫无价值”或“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哲学家是一些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他们一生孜孜于思考、寻求和创造这种意义,如果要他们停止这种寻求,或者寻求而不可得,他们就活不下去。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就是“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克力同》)。所以,当法庭以抛弃哲学为条件赦免他的罪时,他拒绝了。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  二是所谓“未经检验”和“经过检验的区别”在哪里?这可以结合哲学对人类的思想文化所具有的重大作用来理解。作用有三个大方面:一是对日常意识的反思,二是对学科前提的批判,三是对自由意识的促进。而贯穿于其中的一个核心,我想就是“理性精神”。这可以拿苏格拉底和孔子探讨伦理道德问题的不同来比较一下。苏格拉底固然探讨“美德”和“善”的问题,但他不是探讨“男人的美德”、“女人的美德”和“老人、孩子和青年的美德”,而是着意探讨“包括一切的普遍的美德”。支撑着这种探讨的是对某个概念的定义的追问,也就是柏拉图所谓的“对话”的“辩证法”。而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在讨论“仁”这种抽象的道德标准的时候,恰恰是通过各种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表现的,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观过,斯知仁矣”(《里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等等,绝不像苏格拉底那样执着于纯粹概念的辩论。对于儒家的这种伦理态度,冯友兰解释说:“儒家哲学所求之理想生活,是超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而又即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这种理想生活,对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不即不离’,用现代的话说,最理想的生活,亦是最现实的生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中国的哲学家们有许多的人生箴言和伦理思想,但几乎没有建立什么伦理学的体系。只有奠基于思辩和“超越存在论”之上的西方哲学,才有各种各样完备的伦理学体系。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并非始于我们的时代。或许是古希腊人最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说到心理学的起源,人们往往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则是建立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基础上。“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即出自苏格拉底之口。这位古希腊哲学家激励他的同胞雅典人过高尚的生活,批判地和逻辑地思维,探索人类意识的奥秘。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样,相信邪恶起源于无知,起源于未能考察人们何以有如此行为的原因。还有一句名言据说也是出自苏格拉底之口:“未经检验的生活毫无价值。”大多数的人们都真诚希望过高尚的和有道德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途径,那就是真正地理解朋友和同事的行为,理解自己的行为。一旦我们懂得了他们何以会有如此行为,我们就会对他们抱有更多的同情与谅解。当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根是扎在人类这个大家庭里的,我们就再也不会有站出来评判他人的欲望。评判只会谴责他人,在人们中间造成分离。它使得某个人或某一群人与他人对立。与此相反,同情与谅解则会把人们拉到一起,增进他们的交流。“我关心你,我希望支持你。”这便是同情与谅解所要传达的信息。\n苏格拉底将自我克制视为希腊人的理想境界。他认为,来自我们心灵深处的神圣法则,将指导我们的行为走上道德之路。他教导我们去研究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探索我们的内心世界,丢掉那些与我们的人生理想不相符的行为。真诚的自物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我们对于他人或事件的反应是否受着某种社会条件的制约,或者我们的行为是否受着我们内心神圣的原则的支配。与认识他人的行为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行为。认识到我们做什么以及我们何以这样做的原因,有助于我们真诚地对待自己;这也有助于我们树立起正直的人格。我们要认识到,对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才是事关重大的。而且,我们要学会主动地行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反应。我们要学会真诚地对待自己,过尊严的生活。我们要花时间来检验一下我们的生活,看看我们从前过的得怎样,并着手规划一下我们的将来的打算。我们要逐渐使我们的注意力专注与造物主的融合为一。对于尘凡的自我来说,上帝的概念是模糊的,正像毛虫之于蝴蝶的关系。当毛虫爬在一片树叶上时,并不知晓蝴蝶为何物。毛虫甚至看不见有蝴蝶,因为,蝴蝶并不在毛虫的现实世界中!然而,在一个和煦的早晨,毛虫蜕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开始畅饮天国的琼浆。它在此时方“认识了自我”,认识到自己原来是个了不起的创造物。内省(要将重点放在成长与变化上)有助于我们过一种更充实、更富有成就感的生活。内省还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和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学会以同情、体谅的心态对待他人、对待自己,通常能够使们们过上真正可贵的宁静、成功的生活。4、尝试用你自己的话来表述“形而上学”、“知识论”和“伦理学”的含义。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onFirst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n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而探究本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也叫玄学。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在主要西方语言中其形式都很相似,如英语的“metaphysics”、法语中的“lametaphysique”、德语中的“dieMetaphysik”、意大利语中的“lametafisica”等。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而亚里士多德可能称做“第一原理”、“哲学”。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onFirst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笛卡尔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而上学争议;另一部分是因为形而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而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而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既在字面意义上相近,在实际意义上也很符合,属于经典的翻译。  两个基本含义   第一种:  形而上学可以理解为:对终极实在的研究。对于初学者而言,这个定义似乎很难理解,而且也提供不了什么实际的内容,但是请相信,这个定义是能反映其内涵和外延的最好的定义了。这一点,只要明白了形而上学的内涵和外延,才会明白。  形而上学,就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否也是像那把直尺一样,不是把它的本质正确地呈现给了我们、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对它的本质一无所知或有所误解?所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世界的本质。对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回答,比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本质是某种观念、精神,世界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等等。这个就叫做“本体论”,也就是狭义上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还有它广义上的含义。既然说,形而上学的任务是研究世界本质的,那么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如果说有能力,那么,应该用什么办法去研究?  对于前一个问题,有人回答说:“我们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可知论)有人说:“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不可知论)对于后一个问题,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推演\n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而开头给出的形而上学的定义,指的就是这个。“实在”指的是事物被现象掩盖了的本质(其实没有不被掩盖的本质,这种说法本来就欠妥,此处这么用乃是便于理解),人们通过一个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但是人类的认识是发展的,许多过去认识到的“实在”被新的科学发现证明也只是现象,因此人们必须思考,一个事物存不存在终极的实在。有认为存在终极实在的,即世界的原理事先已有定论的;也有认为认识是不断发展,不存在终极实在的。此外,如果存在终极实在,人类能不能掌握这个终极实在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掌握了,就等于掌握了宇宙根本规律,算命等就具有了科学性。  因此,简而言之,大概可以这样认为,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本质的学问。它是高于物理学的,物理学研究现象及规律,而形而上学研究其存在及实质。   第二种:  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解决了这个问题。  传统的那种思维方式,叫做“知性思维”,也可以叫做“形式逻辑思维”,用这种思维考虑问题,就不可避免会陷入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的两难处境、得出自相矛盾的、混乱的答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四个著名的二律背反(也就是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特征就是:他的两个相反的答案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指出这个问题。他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的理性不可以认识客观世界。  黑格尔则反对康德的不可知的观点,他提出,如果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就不会陷入矛盾、混乱。这就是辩证法。  与辩证法相对的那种“知性思维”,则被恩格斯叫做“形而上学”。列宁、毛泽东,也沿用了这个用法,所以,中国的政治课本上,对“形而上学”的解释,依然是第二种解释。然而,学术界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时,一般是采取第一个含义。  其实形而上学看似不相干的两个含义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如果循传统形而上学的方法去研究存在本身,而不考虑其外在和暂时的表面现象,研究者很容易就会陷入孤立、片面。因为显而易见,离开了人的社会不是社会,离开了社会的人也不是人,任何人想抛开“人”去研究社会的本质,除了陷入孤立、静止、片面(即形而上学的第二种含义),还能得出什么呢?可见马克思当年使用形而上学这一“历史悠久”的定义来描述与辩证法对立的“孤立、静止、片面”是有道理的。【哲学的形而上学】\n  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有其在哲学史中的起源。当哲学作为对知识的反思在古希腊成为知识形式以后,由于所形成的哲学决定于其思维方式的对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的理解——对追寻独立于人的客观基本存在的目的而导致对存在之形式的研究不断深入,尽管柏拉图曾告诫应注意理念的作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还是把存在归结于形式并以此使哲学集于形式化之大成,建立了持久影响西方哲学进程的古希腊哲学体系。这一把存在形式化的思想,始终推进着西方的哲学的研究,直至当代的西方哲学。把存在形式化必然把精神也作为独立的形式与之区分,这一在亚里士多德隐含着的还没有明确二元论思想,在实现了文艺复兴对上帝的否定从而使笛卡尔把存在与思维作了明确的二元分离之后,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就在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化的西方哲学中为发现存在与思维的形式并力图使之同一,就成了西方哲学家千秋百代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  当文艺复兴产生了唯理论和实证论的哲学以后,以形而上学作为区别科学的哲学形式开始使用。从此,哲学从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为形而上学,物理学也从这一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为自然科学——随着对存在的形式化的哲学不断的形式化使自然科学的形式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当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以致于当自然科学以牛顿物理学体系的成功并在之后把以进行物理实验的技术手段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时,这时,伴随着生产力的解放而带来的丰富的物质利益产生了科学主义的思想,一方面唯科学是从的价值观开始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自律的本体论困难使形而上学受到疑难。从此开始了在哲学史上不断发生的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潮和从而导致的形而上学形式的不断改变,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笛卡尔---培根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形而上学而创知性论形而上学,黑格尔在康德对知性批判的基础上反对知性论形而上学而创辩证法形而上学,当代的科学唯物主义和实证论反对一切形而上学。这说明,形而上学不断被新的形而上学的形式所更替,旧的形而上学被新的形而上学所取代,它们在变换着形而上学的形式,却无法改变自身的形而上学的本质。  西方哲学史表明,在对世界的存在有可能以实证的方法进行认识时,实证的内容和实证的形式的区别导致对存在的形式化,把存在的形式化,使亚里士多德对哲学作了相应的形式的区分,产生了形而上学的哲学形式,即把存在形式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传统。亚里士多德把对存在的形式中发生的内容的研究称为物理学,把对存在的形式自身的研究称为在哲学之后,他这种把物理学和哲学分开的方法,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形式对应于物理学的形式化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的形式上的对应,使形而上学不断接受来自于物理学的批判,也使物理学不断的接受形而上学的反思,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的这一对应下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形而上学和物理学不断从形式上完善。作为对形而上学知识形式之可能的反思,导致了形而上学形态和内容的不断变化,在不断反思物理学和力图证明形而上学对存在的证实以证明形而上学存在的必然性时,物理学本身的内容已成为不可脱离的形而上学性质。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实是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秉赋。这与任何所谓专门学术不同;那些专门学术没有一门普遍地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它们把实是切下一段来,研究这一段的质性;例如数学就在这样做。现在因为我们是在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明白地,这些必须是禀于本性的事物。若说那些搜索现存事物诸要素的人们也就在搜索基本原理,这些要素就必须是所以成其为实是的要素,而不是由以得其属性的要素。所以我们必须认清,第一原因也应当求之于实是之所以为实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12月第一版第56页)。该段论述还有另外的不同的译文:1,“有一门科学,专门研究有本身,以及有借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底月新1版第二者234页)。2,“形而上学是这样的学科,它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按其本性来说属于存在的属性”(《自然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61页)。  显然,作为存在之为存在和存在的属性是一切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但是,尽管西方哲学在古希腊哲学阶段就已明确的提出这一问题,然而,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西方哲学对这些问题的答案终结于存在形式的非确定性,从形式的存在到存在的形式的对称性与形式的存在到存在的形式的对称性破缺使西方哲学的进程得以终结。\n  西方哲学把对存在成为存在的形式化的不断努力和成功的解决了存在与其表现为形式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认为是科学以后,对何以存在成为形式和形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本性尤其是当存在不以形式作为存在时所产生的哲学问题使西方哲学无所适从。  这就说明了一个本质的哲学问题,存在的本性即存在的本体和人类的认识的本体论关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人类应怎样才能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存在,这是我们基于西方的形而上学对存在的形式化的终结而作出的反思。  反思的结果表明:由于对时空的理解的形式化,从而完善时空的形式化,以此自在的时空成为认识的生成关系形成对存在的形式关系,这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方法和结果。所以,不同的对时空的理解,是造成不同的形而上学的原因。以时空为意识的起点,对存在形象的形式化,和追查存在形式的基本性,以形式的不断数学分割为基础对存在进行形式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分割并形成形式之间的时空逻辑关系,这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的思辨方法。  自然科学的理想就在于不断的完善对存在的形式化和完成对形式的自恰的逻辑证明(由形式化带来的数学的不断完善和不断完善的数学加剧了形式化的过程)---以寻求形式化的极限为己任。当形而上学的形式化和由形式化产生的科学从而把对形式化的证明这一任务交给科学以后,科学对存在的所能部分的形式化的成功,使科学企图把自身的形式化的形而上学基础排异,从而完全的取代形而上学,这不但使西方哲学从近现代开始据斥形而上学,而且,哲学出于对科学对存在的形式化的成就的羡慕,哲学开始充当科学的辩护士。这表现为哲学的失落和失落的哲学的有关问题。(参见《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36页)。  存在的形式化是主体形式存在的统一结果,承认主体的存在形式,是确认主体存在的基点,以此出发,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就将哲学导入了形式化的轨道。由于存在本体的形式化,时间和空间进入了存在形式,并且,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对存在形式的支持,使存在的形式随着时空形式的主体形式的极限,存在的形式和主体的形式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认识的生成形式,作为生成形式的基本性,是把时间和空间作为把握存在的形式,即人类所经验到的存在是时空形式的存在,只能在形式的前提下理解存在,当存在不能以时空的方式表现为存在的形式时,人类把握存在的时空方式的形而上学的时空转换的存在,是人类将要完成的形而上学的哲学的终极结果。 所以,存在的形式化,是能完成形式化的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形式化的终结最终将使形式化的科学认识的终结,时空所表明的形式性将进行时空方式的形而上学还原,以时空方式的对存在进行方式的把握,人类才能最终完成对存在的认识,并使人类作为存在的主体在时空方式的自为方式中,完成自为而自在的时空形式的转换。 知识即被确证(justified,亦作证成)的真实的信仰。  关于知识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书中他发展了知识的定义。我们知道,想要被定义为知识,它必须是真的,并且必须被相信是真的。苏格拉底认为这还不够,人们还必须为之找到理由或证明。  柏拉图将知识定义为被确证的真实的信仰(被相信的事物)。  这个定义暗示我们不能因为相信一件事并且那件事是真实的便说我们知道这件事。一个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病人相信他很快会康复,即便日后事实如此,我们不能说这个病人知道他会好,因为他的相信在当时缺乏确证。  因此知识由于确证而区别于人们所相信并且真实的事。认识论所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恰当地确证真实的相信。人们有时将这称为证实理论。  《泰阿泰德篇》中的定义认为我们可以相信一件事而不去知道它。它暗示我们可以相信一切我们所知道的事。这样,我们知道的事是我们相信的事的子集。知识论的理论:1、经验主义\n  经验主义者声称知识是人类经验的产物。朴素经验主义者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需要在现实中论证,然后依据它与事实的匹配度来决定是否应该持有此理论,自此,经验哲学的核心问题变成了检验这种相符度。  经验主义与科学有密切关系。虽然科学的效力毋庸置疑,在哲学上科学怎样和为什么起作用引起了争论。科学方法一度因为其保证科学实验的成功而被人所钟爱,但现在科学哲学所遇到的问题使人们更加偏向于连贯主义。  经验主义经常与实证主义相混淆,但后者更强调人对现实的看法,而不是人在现实中的经验本身。  2、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我们感知到的世界只是我们头脑的臆造。乔治·贝克莱、康德及黑格尔持不同的唯心主义观点。  3、朴素现实主义  朴素现实主义,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认为存在一个真实的外在世界,并且我们的感觉由那个世界直接引起。它以因果关系基础,认为一件事物的存在导致我们看见它。这样,世界在被人们认知的同时保持着原样---与它没有被人们感知时一样—相。相反的理论是唯我论。朴素现实主义没有将心理学上的感知考虑进去。  4、现象论  现象论从乔治·贝克莱的观点“感知到的便是存在的”中发展而来。根据他的观点,我们不能认为我们看到的事是独立于我们感官存在的个体。他认为真正存在的只有感官本身。  5、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者相信有并不来自感官经验的前知或先天思想。这一点可从很多经验中看出。这些思想可能来自于人类脑的结构,或者它们独立于大脑存在。如果它们独立存在,当它们达到一个必要的复杂程度时就能够被人类所理解。  理性主义者的观点可以被浓缩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在这里怀疑论者可以看到他们怀疑这一单纯的行为暗示着有怀疑者存。斯宾诺莎建立了其中只有上帝一件事物的理性体系。莱布尼兹建立了一个有无限多他的单子的体系。  6、具象主义  具象主义或表现现实主义,与朴素现实主义不同,只可以感知到它的表现。换言之,我们看到的世界及事物并不是它们本身,只是内在的虚拟现实的复制品。所谓的感官之纱使我们不能直接感知世界。  7、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是艾茵·兰德的认知理论,与朴素现实主义相类似。他也认为我们通过感官从外在世界获得知识。客观主义未经加工的感觉信息会自动地被大脑融入感知的对象,这时意识去感知信息,而不是以任何方式创造或发明。一旦我们意识到两个实体彼此相像,而与其他不同,我们就可以将它们看作一个种类,这个种类可以将同种类的所有实体囊括,这样我们的意识就可用一个词将本无限的实体包含。客观主义拒绝纯粹的经验主义,它认为我们可以借助客观的概念而超越感官的层次。它也不承认纯粹的具象主义和理想主义,它认为我们感知到的才是现实,谈论感知不到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  8、当前理论  现在的知识论理论以基础主义及连贯主义做基础。  苏珊·哈克(SusanHaack)试着将这两种学说融入她的基础连贯主义(Foundherentism),她通过调和这两种理论而使她自己的理论更为可信。她的理论在她的书证据与置疑:认识论的重建(EvidenceandInquiry:TowardsReconstructioninEpistemology)。  依靠主义包括依靠经常发生的事来做预测。(如,一个会说俄语的人可以用俄语来证实自己)。这里有两种可靠证实的方法。外在的(可靠,如:医生替我检查)\n内在的(不可靠,如:依靠我内在器官的感觉)。(来源:南丰公益书院)伦理学(ethics)  关于道德的科学,又称道德学、道德哲学。在西方,伦理学一词源出希腊文ετησs,意为风俗、习惯、性格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为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在中国古代没有使用伦理学一词,19世纪后才广泛使用。  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伦理学派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将道德作为社会历史现象加以研究,着重研究道德现象中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从中揭示道德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强调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及道德实践在伦理学理论中的意义。伦理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是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人们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人们的道德实践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伦理学与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等学科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伦理学的理论在分化和综合、对立和融合中逐步完善,其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伦理学的社会价值将不断提高。5、试论“知识”与“意见”的区别。柏拉图的知识论主要集中在《泰阿泰德》里的。柏拉图批判了赫拉克利特和智者的三个关于知识的观点:知识是直觉;认识万物的尺度;一切事物都处在流变状态。在柏拉图看来,把知识看成知觉,就是把知识建立在真假莫辨的基础上。比如一阵风一个人感觉到,而另一个人感觉不到。如此说,知识只因感觉主体而定,没有确定的标准而言。同时,他指出知识建立在变化的事物的基础上,同样的不到确定的知识。这样,他所谓的知识问题就成了“问知识为何,我们所答知识之为何无异于知识之非何。”柏拉图把意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实际事物的常识,一部分是摹仿实际事物的想象,如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而他的知识被分为四部分,一部分成为知识,二部分成为理智,三部分信念,四部分想象。柏拉图所谓“知识”和“意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柏拉图认为,一个人有知识,就是他有着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也就是说,关于某种存在着的事物的知识;因为不存在的事物并不是某种事物——又使我们联想到巴门尼德——\n因此知识是不会错误的,因为知识之犯错误,这在逻辑上乃是不可能的。但是意见则可能错误。意见不可能是关于不存在的东西的意见,意见也不可能是关于存在的东西的意见,因为若是那样,它就是知识了。所以意见就必须是关于既存在而又不存在的东西的意见。它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东西。而诸如美、善、正义等等不能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东西。/柏拉图批判了赫拉克利特和智者的三个关于知识的观点:知识是直觉;认识万物的尺度;一切事物都处在流变状态。在柏拉图看来,把知识看成知觉,就是把知识建立在真假莫辨的基础上。比如一阵风一个人感觉到,而另一个人感觉不到。如此说,知识只因感觉主体而定,没有确定的标准而言。同时,他指出知识建立在变化的事物的基础上,同样的不到确定的知识。这样,他所谓的知识问题就成了“问知识为何,我们所答知识之为何无异于知识之非何。”柏拉图把意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实际事物的常识,一部分是摹仿实际事物的想象,如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而他的知识被分为四部分,一部分成为知识,二部分成为理智,三部分信念,四部分想象知识是指一切所知的事物,不分好坏;意见则对一切问题的反抗;区别则是知识包括意见,也就是说意见隶属于知识6、试论“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对于知识与智慧的区别,周国平在《诗人哲学家》的序言中有精辟的论述,他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可以传授,智慧无法转让”。我想更为具体的理解应是如此,知识是对于自然科学对于各种事物的积累和理解,是一种贯穿于现实之中的学问;智慧则是一种寻找理解和积累知识的方法的方法,它是虚无缥缈地融合在我们大脑内的形而上的学问。而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却一再强调知识与智慧的区别。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因此,博学家与智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智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胜过博学家,但智者对世界的理解一定深刻得多。两者比较就如一个知识女性和一个聪慧女性的比较,后者令人心仪的不是其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在其灵性。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知识学习是智育的首要目标,但不是惟一的目标。知识学校的目的不在为知识而知识,知识应该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显示出它的价值。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知识若不转化为智慧,知识越多越是身心发展的沉重负担。杜威曾经指出,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外在的公共经验”,这些知识非但无助于其经验、智慧的增长,反而有可能阻滞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闪现。后者是机智的、消息灵通的,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睿智的人”。新的知识观的提出,把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纳入知识的范畴,初步改变了知识与智慧的分离。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对智慧的理解必须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慧观,认识到非逻辑的直觉、想象、灵感的重要性,树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慧观。第一,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为他自认无知,所以总想与人理论,探究真理在何方。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第二,掌握很多实用技能也不等于智慧。一个人学会驾车,学会电脑,但他却不一定富有智慧,因为他很可能是被迫去做,内心却对这些行当毫无兴趣,更谈不上从中悟出智慧。我想,真正的智慧之人,都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深感兴趣,他不是被迫去做,而是自愿去做,只要感兴趣,即使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也仍然乐此不疲,因为他从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的愉快,人生的乐趣。还有什么比品尝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此外,他也可能武艺十八般,谋生之道样样精通,但却思想贫乏,内心空虚,没有信仰,没有对真善美的渴望,你能说这是有智慧的人吗?\n知识只是为了达到真正认识的出发点;而智慧,我认为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经验、阅历、见识的累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深刻认识、远见,体现为一种卓越的判断力。7、“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王阳明:《传习录》)对于上述这段话,你是如何理解的?王阳明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彻底解决了“心物关系”的古老难题,揭示了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人和世界的同生共存的关系。因为“没有无对象的意识”这个命题是可逆的,反过来也成立,即“没有脱离意识的对象”。后者大致相当于佛教唯识宗的“境不离识”、“唯识所变”。这个唯识学的见解,当然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诸如“精神变物质”之类的庸俗唯心主义。所谓“境不离识”应当理解为,对象总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对象,谈论完全独立于意识的外在对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正是胡塞尔反复强调的:“如果一个对象存在着,但它又不是、并且原则上不是意识的对象,那么这个对象就是一个背谬。”在佛学术语中,这种不脱离意识、呈现于意识之中的世界被称为“境”或“境界”。凡有意识,即有境界。人的境界不可能外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不但不能离开,而且是“唯识所变”。也就是说,意识的不同导致了境界的不同;意识或意向发生了变化,则境界也随之发生变化;假如意识的层次提高了,则境界也相应地提高了。“没有脱离意识的对象”,用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表述也就是:“心外无物”。王阳明《传习录》中有一个被广为引用的段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个对话只有在现象学的语境中、运用意向性的理论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这里头我想提到我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一段很有名的话,就这么说:“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王阳明《传习录》)“先生”就是指王阳明了,王阳明这儿讨论的问题可以说,就是一个意象世界的问题。意象世界总是被构成的,它不能离开审美活动。王阳明的意思是说,离开人的意识的一种生发的机制,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美。例如,在人没有看深山中的花树的时候,花虽然存在,但是它与人同归于寂,寂就是遮蔽,没有意义,谈不上什么颜色的美丽。只有在人来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才被人揭示,而使得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在这关心的是人与物交融的现实的生活世界,而不是物与人互相隔绝的同归于寂的抽象的东西。王阳明这段话和王国维说的“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和柳宗元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和海德格尔说的“人是世界万物的展示口”,和萨特说的“由于人的存在才有万物的存在,人是万物借以显示自己的手段”,这些意思都很相似。这些话的意思都是说,世界万物由于人的意识,思想意识的“意识”,而被照亮,被唤醒,从而构成一个充满意蕴的意象世界,就是一个美的世界。意象世界是不能脱离审美活动而存在的。马克思《巴黎手稿》:“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因为对我来说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这句话也可以用来解释“心外无物”的。8、如果真理是绝对的,对于下述事实——本来一个无罪的人由于几个证人的“真”证词而被判有罪,但后来发现他并无罪,而真正有罪的是另一个人——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真理是从历史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精华.\n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有三个方面:一是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二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正确认识的有限性,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就其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是的,真理是绝对的,因为真理是唯一的。\n\n9、你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善的还是恶的?抑或是二者的结合?人类的本能有:果腹、暴力、繁衍。越是无经世道改良的,就越是显示出其兽性。而兽性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我们所谓的蛮行。为了得到某种事物,只会一味凭力量。只要是自己想得到的事物都会去争夺,丝毫不会去顾及道德、法制的限制。而人在成长阶段中,就不断以其人类文明、素质、教育来洗涤这种兽性。这也不是无道理可言。当然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当然表现出来的性格初征也不同,在人的社会下成长,自然是“人之初,性本善。”那是因为,人类的文明知道了什么是人性。而明显为了区别与兽性,自然会去不断的雕琢、不断的教育。直至其成为了‘人’。要是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人类的环境下,那么,他的成长中就必然不包含人类源源长久的社会性质。自然就不会去学习什么‘师以教,人必尊’的道理。他只会懂的只要是自己力量之内的利益,就必然会去争夺,甚至屠杀等。这些就明显是“人之初,性本恶。”了。主要还是环境的因素。本来不存在什么性本善、恶之分。完全取决于后天的孕育。人的本性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哲学关于人性的本质与“善与恶”相联系的争论,本人彻底否定。从逻辑上,这样的争论毫无价值。举例:甲在商店买了酒;已在商店买了醋;丙在商店买了酒和醋。对与别人的问题是:商店是卖什么的,看见的买主不同的不知情的人,通过自己的认知,会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商店的本质是什么?问题应该是“它是卖东西的还是买东西的”。所以人的本性不是善与恶,是为什么善与恶,是什么决定他为善与作恶。回答是肯定的,“人性的本质是自私的,绝对的,普遍的,唯一的”决定了他的善与恶。是本性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先不展开,目的是先解决,基础问题,其他的之需要发展。在这里就本人的人性观点这一哲学基石性问题,向哲学界探讨,达到验证的目的。你是如何理解“道德”与“伦理”之间的区别的?/伦理和道德的含义基本相同,都与行为准则有关,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伦理主要指客观的道德法则,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而道德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法,主要指称个人的道德修养及其结果。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伦理与道德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两个概念,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把人作为独立的价值存在来决定对他的态度,这就是道德行为(当然可以有不同的态度从而形成道德、不道德、不同的道德标准),而把人作为某种价值体系的派生,根据这种价值体系来决定对他的态度,这是伦理行为(我们有意区别开这两个字眼)。孔子的“仁”是一种道德行为,建立在“恕”和“大同”(两个全力取消某种把人规定为不同等级的神学价值体系的行为)的基础上。“仁”是主观行为,而伦理却是客观行为,是根据客观神学或社会而建立的。道德感决定于主体本身,而伦理观念却是别人制定的。宗教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是神学的派生,而唐宋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是一个典型的伦理系统,是理的派生。孔子的是“仁”的道德观,汉人虽然把它变为三纲五常,但本身却并不实行。宋理学从理派生出整个伦理系统,这才成为我们今天痛感束缚的礼教体系。\n道德是主观行为,你可以以不做交易来抵制南非的种族主义,也可以不,谁也没有强迫你,也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而责备你,你可以在危机中按顺序抓过救生圈,也可以让给别人而自己死去。道德不是该做什么的规范,而是你显示自己崇高精神的方式,不道德并不会受到法律制裁。而伦理却是有形的社会系统,封建礼教体系是可见的,它规范你的行为。不遵守它就一定会损害它从而引起它的反应。西班牙宗教裁判虽然令人憎恨,但它毕竟让你痛痛快快的死,并给你一个坚守正义的机会。今天提倡中国(实际上是宋以后)礼教社会可以挽救现代文明的人恐怕有点忘本,他们并没有经历过鲁迅、巴金、曹禺的痛苦。鲁迅、巴金、曹禺所憎恨的礼教社会不但把你连骨头也吃下去,还要你去吃别人。在伦理社会中,人不再是无限的主体,而是某种有价值的代用品。战国人并不太注重性道德,但脏唐臭汉却比道学要道德得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无非是说,女人只不过是性交机器,性交价值远远大于生命价值。巫术化了的意味实体具有比宗教更强大的力量,它使得中国人的生命力被榨干。除了它的祭司外,绝大多数中国人,至少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都生活在困苦和绝望之中。二泉映月式的悲怆旋律回绕在中国的深层。在伦理社会中,人的价值是某种其他价值的派生,一个女人的价值不过是她的生殖器的载体而已。每个人都只有在伦常之内才有价值,他的行为不是他自己的行为,而是某种东西(例如伦常)需要他执行的行为,并且他也不把其它人作为人看待而只把他们作为君、父、夫来看待,一个人的内在规定性不是他自己,而是其它什么东西赋予他的,因此他不是自为的,不是自为规定着的。而一个道德的人是他对他自己的自觉和规定的结果,他存在的依据在于他自身之中,他是自为的,并且他把其它的人也当作自为的人看待。他的行为是“道德地”自我规定的,是根据他对自己和其它人的价值的认识来规定的。他认识到“自我”,也把其它“自我”当成与自己差异的“自我”,他不象伦理的人那样把自己和其它人的价值都作为神、理、伦常的派生物,不会把一个人当成抽象的君父或性交机器。人作为人异化为一种用的器,只为一种用而存在。人的存在依据就是天理。伦常社会是各种规范的集合,连皇帝也不过是其用的器。“道德的人”把自己当作人,把自己当作可以自我规定自己的用的人。不管一个“道德的人”是否真正有道德,他都把自己和别人看作一个以其自身为主体的规定的人,而不是把他看作一个实现某种用的器。人是一种器,但他不同于别的器就在于他能在自觉中规定自己的用从而从用的器中超越出来,而将用掌握为自己存在的依据。他在自觉中成为规定用从而规定自身的人,而不是附属于用的器。因此,一个“道德”的社会是人在规定自身中规定伦理的社会,而一个“伦理”的社会却是伦理在规定人的道德中规定人的社会。前者在肯定和发展人的用中肯定和发展社会,而后者是在肯定伦理中消灭人(以理杀人)从而消灭精神自身。道德的人具有精神,伦理的人什么也没有,因为他的精神已被伦理取代。因此,西方的人本主义更接近于战国文明的人本主义而绝对与太平文明的伪人本主义不同。战国秦汉人的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基于人自身而不基于“天理”。汉人说人定胜天或天人合一,他们的天人合一是说人能掌握无限,掌握道,以人为本是因为人就是本。而宋人的天人合一却是因为“人心即天理”,天理才是本,人高于其它存在因为人心是天理的化身,并且这一点就是天理的一个“义理”。说西方文明重物质不重人纯属无知,只有那些对西方神学和各种存在主义、人本主义著作没有接触的人才会说西方文化不以人为中心,也只有毫无形而上学领悟能力的人才看不到从笛卡尔、莱布尼兹、康德到现代哲学的大部分形而上学、逻辑学创造都是基于对人的生存的关切\n。如果有人说西方以知性看人,那我们对此无话可说,因为对于不能用知性方式所把握的道德内容(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只能保持沉默。中国人(理学和新儒家)喋喋不休地大谈道德形而上学,只能说明他们对道德毫无概念:他们只懂伦理;伦理就是以非精神方式把握知识的内容的结果(并用它取代道德的内容),我们看不出中国(理学和新儒家)有什么高超的道德,除了不道德(以理杀人)外,他们只能纠缠于本体与道德不分的东西,他们的道德行为只有一个:通神、入定(即修养),对于他们来说,所谓道德不过就是入定打禅而已,除此之外他们根本不能指出人应该怎么做人,不能挽救中国文明在道德上的根本失败:明清以来中国恐怖的政治史和全社会的腐败。所有的宗教都是伦理。说基督教徒有道德是胡说,他们只是有伦理,他们做什么不做什么不是出自内心,而是出自上帝的命令(这是天理的另一形式),说穿了是出自怕上帝惩罚或是求赏。基督教和其它宗教一样不但是奴隶哲学,还是功利主义。什么是道德,一个人在无人处拣到巨款,并且知道可以据为己有而不会产生任何坏结果,这种情况下他把钱交给警察才是道德的。而基督教的法律(上帝的立法)规定你必须交给警察,否则判刑(下地狱),并且警察(上帝)就站在你身边。在这种情况下(交钱有赏,留钱受罚)没有什么道德可言,只是赤裸裸的功利主义。传教士到中国献身并不是因为他们受中国人,恰好相反,你会发现他们骨子里是种族主义者,他们献身于中国正是因为要来爱他们不爱的人,这是上帝的旨意,他们爱上帝,说穿了爱的是上帝的剑和糖。不完全一样。11、你认为,美国的内外政策是否以某种类型的利己主义(如国家利己主义)为基础,或者以某种类型的功利主义为基础?为什么?利己主义者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快乐。所有形式的快乐—由于价值观不同其之间差异可能很大—都归结为生物意义上电刺激,或称快感。一个相关的概念是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所有层次需求都是对快乐追求本能。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快乐:生理满足,社会存在感和自我实现…正因为如此,所有人本质都是利己主义的。人们帮助别人、为他人着想甚至为别人牺牲自己的行为只有两种原因:I.对别人有利的行为将最终也使自己受益,并且我们从中获取的收益与帮助别人付出的机会成本之比将最大。典型的例子是经济学上理性人元命题。所有人都趋向自己利益最大化。正是为了同样的目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分工和协作,在获取自己利益同时也促进了其他人和全社会总体利益扩大。II.人们从帮助别人这一行为本身获得快感。假如一个人在街上给乞丐钱,从最好的方面讲他可能并不从这一施舍行为中得到满足与优越感,而是通过施舍避免了心中一些不愉快的负面情绪。即使这样也是一种快乐。人类社会关系中许多交互行为都可以用此解释—亲子、朋友、恋人…—付出方并不期望回报,而是从付出行为本身获得快感。快乐本质是神经感觉。如果制作出一台能通过电刺激而不断制造出强烈和持续快乐的机器,那么,在利己主义者看来,人们就有义务永远连在这台机器上。如果计算能力足够强大,这台机器可以让人感觉不出和现实区别。反过来说,我们又如何能确定如今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真实存在,而不是所谓“钵中之脑”呢?我们不能确定也不需要确定,因为“我思故我在”,而“我在”的唯一目的只是追求快感。利己主义是近代自由主义的真正来源。这里首先区分两个概念: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总利益最大化;而利己主义只关注个体—虽然它的实际效果将扩大社会总利益。功利主义理论直接导致道德上目的论,同(古典)自由主义理论是根本对立的。在历史实践上,功利主义直接指导了法国大革命,而后者,是20世纪人类一切罪恶之源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n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米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功利主义根据应用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境功利主义/普遍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有人认为,普遍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本质上都属于情境功利主义的一种。功利主义的应用:功利主义的影响甚为广泛。它在法律、政治学、经济学方面更有特别显著的重要性。例如在惩罚方面,功利主义反对“一报还一报”的“报应”理论。功利主义者认为惩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造罪犯或保护社会不受罪犯破坏,从而避免发生更多的犯罪行为,同时也使其他人因惧怕受到惩罚而不敢犯罪。在政治哲学上,功利主义者赞成将民主作为使政府利益与公众利益取得一致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每个人的最大自由和其他人的同等自由是一致的。不过也有人因为强调政府利益的一面,而走向保守主义、甚至独裁主义。另一方面,也有人因相信人性本善,认为最大的幸福是来自社会的根本变革,从而走向无政府主义的共产主义,如威廉·戈德温。在经济学上,所谓边际效用分析学派如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则是从边沁那里吸取了许多思想,所谓“福利经济学”是以“比较爱好”代替“比较效用”,也表现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在经济政策上,早期的功利主义者倾向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涉。后期的功利主义者由于对私人企业的社会效率失去信心,又希望政府出面干涉来纠正私人企业的弊病。在当代的讨论中,人们对伦理学语言的分析,以及对边沁的“快乐计算”均已失去兴趣;功利主义出现了种种修正的和复杂的形式。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其国内政策与国外政策,本质上是对立的还是一致的?我国不少学者似乎认为,它们间存在对立性矛盾,是分别处于矛盾的两极。具体讲,美国国内民主而对外霸道,对内好而对外坏。这种说法,最近十余年常可见到。1999年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后,就有学者,害怕我国民众因气愤而“不能正确认识”美国,撰文谈美国在国外的坏,不能抹掉它国内的好、国内的民主。甚至一些专门研究美国的学者也这样谈。这儿仅举两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付主任达巍就写道,“研究美国的学者常对美国怀有‘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结。美国国内成熟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多元社会让人心生艳羡;其时常霸道粗鲁的外交政策又让人难以接受。‘对内立民主,对外行霸道’构成一对张力极大的矛盾。”(《美国为什么不纠错》《世界知识》2005年第3期)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的副研究员袁征也写道,“与在国内推行民主相反,美国在对外政策领域推行霸权政策……美国利益全球化是其积极干预国际事务的深层次因素。”(《美国人打仗的原动力》《世界知识》2003年第8期)达巍、袁征一致认为,美国对内、对外政策是相反的,国内好,国外坏。但二位学者对美国坏的对外政策产生原因有不同看法。达巍认为,当有“精英”来“纠错”时,美国的外交航船就会驶回“正确”的航道;反之,美国外交会在错误航道上继续行驶。达巍讲述了从建国初“华盛顿力挽狂澜”纠错,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学校园”里精英“反对越南战争”的纠错(似乎美国建国头两百年,外交总体是好的)。而最近30年,精英要纠错,但“无法阻挡”“普通、保守民众”反纠错,使精英纠错达不到纠错效果,所以美国外交就一直坏。而袁征不认为是否纠错是决定美国外交好坏的原因,他认为“美国利益全球化”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深层次因素”。可解读为,全球各处的利益,驱使美国在各处威胁或侵略。在关于美国对外坏的原因方面,袁征更接近正确,因为他提到“利益”(当然,他的缺陷是,“美国利益”到底是美国哪个阶级的利益)。而利益的确是某人、某企业、某团体乃至国家实施或不实施某行动的原因。而达巍不将对外行为原因归于利益而归于少数精英的纠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而将不能纠错归于“普通、保守民众”的错,更使他对美国外交坏的原因解读错上加错。难道普通民众能在美国成为决定外交政策走向的决定性力量?\n另外,达巍和袁征关于美国因为国内民主,所以美国这个国家对内好,只是对外坏的认识是错误的。原始社会没有国家。当出现私有财产,出现阶级和阶级冲突之后才有国家。国家机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不过是统治阶级保护自己特权,镇压其他阶级的工具的组织。经济上的统治阶级只有依靠国家,才能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才能保住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因此,国家(包括美国)不过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政治组织,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性质被该国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总和)所决定,它首要任务是为经济上的统治阶级服务。美国这个国家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都是经济上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它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人剥削人的关系所决定,必须保护产生这种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所有制是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所在)。它作为美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必须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为此,美国国家机关高级领导和美国政策,不是民主决定,而是由垄断资产阶级决定。所以,达巍、袁征抽象谈论似乎超阶级的国家、民主、法律,并得出美国国内政策好的结论,既与事实不符,也将抹杀国家、民主、法律的真正社会本性,它的物质的、经济的根源,它的阶级本质。利己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强调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功利主义的基本特征:如果我们想要达到道德,我们就应当假定自己的行为与这种行为相关者带来利益。12、试论在当代世界,宗教如何是或不是一种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力量?并阐述其原因。我对宗教持有肯定态度,这不仅仅是因为宗教是文明存续的极佳载体,是社会规范的有力工具,更重要的是宗教对人的个体、人类社会有着极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认识的力量和谐的力量规范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激励机制:信心、决心、勇气约束机制:恐惧、鄙夷、良心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宗教的学科是宗教学。一个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是因为它包括三个层面,其一为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教义),二为宗教的崇拜行为及礼仪规范(教仪),三为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教团)。功能论最先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提出,亦为一系列之后的功能学派理论的总称,他认为宗教仪式和巫术行为等是为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减缓生活压力,提供积极的生活态度以面对生死考验,也保护部落的传统和价值观,这些功能主要分为生物性、精神性及规范性三方面。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很复杂,宗教信仰会影响法律。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宗教常常被统治阶层用来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宗教也常常被反抗者用来作为反抗压迫的工具。宗教艺术宗教文学宗教绘画宗教建筑宗教戏剧宗教舞蹈宗教美术宗教服饰宗教与科学通常是对立的。欧洲中世纪的异端裁判所对教会认为是违背《圣经》言行的人都处以酷刑。许多科学家都受到了迫害。但是宗教在某些方面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也有宗教将科学融入教义的例子:雷尔运动认为造物主其实是另一个星球的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创造人类,而造物主的造物主也是用此种方法造物,并且认为若能解决目前的人类问题,将来也能利用科技创造生命,成为下一个有智慧生命的造物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