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教学大纲(哲学、科社部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原理教学大纲(哲学、科社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主要革命实践活动2、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1)以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成果,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2)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罪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即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也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材料。(3)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略)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8\n1、世界观与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观点和看法,人人都有世界观。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作用◆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水本原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中的《枟水地篇》中也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火本原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赫拉克里特:“火”是万物的本原,火产生一切,一切又都复归于火。世界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的、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中国古代五行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宇宙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这五种元素之间基本的关系是相生相克。五行说是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多元素论,也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原子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德谟克利特: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即原子构成,原子间彼此碰撞而结合在一起,就是万物的产生,原子的分离,就是物质现象的消失。●气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王充:天地和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元气自然构成的,元气是自然界原始的物质基础。★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世界是否是可知的?●不可知论:代表人物:休谟、康德休谟: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的存在。康德: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小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第二,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不同哲学派别的划分:◆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的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2.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凡是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思维即精神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的,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存在即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由精神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18\n3、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代表人物:陆九渊;王守仁;贝克莱等●中国宋代的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明代的王守仁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人类的精神(道、理、理念[柏拉图]、绝对观念[黑格尔]、上帝的意志、鬼神的意志)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把某种“客观精神”当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存在的本原。而整个世界则是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代表人物:朱熹、柏拉图、黑格尔等●宋代的朱熹: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理在事先”;●古希腊的柏拉图: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即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从绝对观念中派生出万事万物,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等。◆哲学的非基本派别的划分:第一,一元论、二元论的划分1、划分标准: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即世界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2、什么是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monism)与“二元论”、“多元论”相对。主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在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中,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才科学地论证和全面地贯彻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二元论”(dualism):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唯心的。它和一元论相对立。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第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划分1、划分标准:根据对世界发展状况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它们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也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论,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起统称为哲学上的两大对子。2、什么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什么是辩证法?▲辩证法(dialectics)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的核心是斗争论(矛盾论)。▲辩证法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式:古代朴素辩证法;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18\n●古代朴素辩证法:◆赫拉克里特:“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每一种东西都是对立性质的统一,对立和矛盾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和谐。◆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弱者道之用”:“柔能克刚,齿以刚折,舌以柔存”●唯心辩证法: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发展观。指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头足倒立的辩证法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精神或思维的发展过程。代表人物:柏拉图,康德,黑格尔黑格尔:思维和存在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一独立主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与基础,它的辩证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本身有着自己的辩证运动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什么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字源意义:英语metaphysic或拉丁语metaphysica一词源自希腊语:μετά(metá),意思是之后或之上,而φυσικά(physiká)在希腊语原意是“自然,自然的产物”,两个字根组合起来metaphysica的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后”。metaphysica的出现其实是由于亚里士多德把它写于他的另一篇著作《物理学》之后。因此,编写于物理之后的著作所探讨的问题就成了现在形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人(明治时期)井上哲次郎从metaphysic一词翻译而来。小结: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二者对立的焦点是是否承认事物内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三,可知论、不可知论、怀疑论的划分1、划分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2、什么是可知论、不可知论和怀疑论?(1)18\n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主观唯心主义者]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1)不可知论(agnosticism):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是一种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来否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2)怀疑论(skepticism):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不做出正面回答,采取回避的态度,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物质概念●物质范畴的发展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一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大多凭直观或“天才的直觉”认识到世界的物质本原,并把它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论”。◆第二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这是以一定的自然科学材料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在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方面又前进了一步。●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的本质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对象和内容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8\n1、物质与运动●运动定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2、运动与静止及其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同时又承认在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一种: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第二种: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但事物在产生之后到灭亡之前,其根本性质是不变的,这种质的稳定性就表现为相对静止状态。●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的运动观。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过来,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相对主义(relativism),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代表人物有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古希腊的克拉底鲁、19世纪奥地利的马赫等。●庄子(相对主义)“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克拉底鲁(诡辩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第二,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第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可能。3、时间和空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4、世界统一于物质18\n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5、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小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实践(1)什么是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3)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即将自然对象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因此,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2、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18\n◆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二)事物的永恒发展1.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及其属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如:黑格尔:“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表明了整体和部分的相互依存。(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对应于同一性的相对性而言的,指它的无条件性。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就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普遍性的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3.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之间是相互对立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又是同一的,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18\n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方法论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质、量、度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3)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2.质变与量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1.肯定与否定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当肯定方面占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它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处于相对稳定的量变状态;当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实现旧质向新质的飞跃。2、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这种质变只有经过否定才能实现。第二,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从其“母腹”即旧事物中发展而来,总是带有旧事物的某些痕迹,所以,这种否定不仅无法割断与旧事物的联系,而且恰恰体现着新旧事物之间的历史联系。正因为新旧事物之间通过否定这个环节联系起来,才有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小结:1、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辩证否定就是扬弃。扬弃就是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克服体现了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保留体现了发展过程的连续性。事物经过辩证否定而实现的发展过程,都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小结: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是要求人们在观察和思考事物时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18\n既要看到肯定方面,又要看到否定方面,要善于在肯定中把握否定,在否定中把握肯定。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否定多少和肯定多少,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切忌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防止绝对化、简单化。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吸取其精华,舍弃其糟粕,使其“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待外国文化,应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要采取分析的态度,积极吸取先进、科学、有益的成分,抵制落后、谬误、有害的东西。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一、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事物的本质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及其客观性1.规律及其特点: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例如: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里的“常”就是指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一种朴素唯物论的思想。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提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2.人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第二,人可以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第二,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3.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第一,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第三,社会规律是依存于人在活动中客观形成的关系,这是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机制,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18\n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意识的作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专题一、认识和实践一、认识和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物主义反映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心主义先验论)(三)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摹写性和创造性)。(一)认识世界的具体形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世界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小结: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二、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们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在一定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实践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它们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相适应。人们的认识落后于或超越于社会实践发展的阶段,都是割裂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是错误的。三、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18\n◆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认识必然,争取自由:(参见教材P77,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思想)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尚未认识和掌握,因而人的活动和行为不得不受这种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的状态,即人受物的支配的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从而能够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这样一种状态,即人支配物的状态。●长期以来,人们就是生活在“必然王国”之中的。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财富远远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人们深受盲目自然力和由此决定的社会关系的支配,人们在自然力和社会关系面前是不自由的。●虽然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分属于此岸和彼岸两大王国,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必然王国是自由王国的基础,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是人类的终极归宿。●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不是空间概念,而是一对历史性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整个社会用于物质生产劳动的时间不断缩减,游离出大量的、足以供社会全体成员使用的自由时间和供社会全体成员自由发展所需的物质手段时,私有制就将被废除、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对立就将被消灭,整个人类的自由发展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实现统一,这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完成,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专题二、真理和价值一、真理的含义及其特点◆什么是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真理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符——谬误◆真理的特点:☆客观性(这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唯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价值及其特点◆什么是价值?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标的,因此,价值是这样一个哲学概念,它反应的是客观外部世界对于人的一种意义关系。◆价值现象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具体的主体性第三,社会历史性18\n第四,多维性或全面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的主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社会集团或个人。☆评价结果与评价的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而转移的,是一种主体性的认识。☆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的认识。☆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引申问题1:评价是主观随意性的活动吗?知识性的认识对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评价性的认识加上了一个客体(比如手表)和主体(比如我)之间的关系,但其共同点是:都有明确的客观的认识对象,所以评价性认识不是主观随意的认识:一,任何评价的认识结果都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容;二,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与是否把握了相关真理性认识密切相关。小结: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它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是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它的客观性是由评价对象——价值关系的客观性所决定的。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反之则是错误的评价。评价的结果与知识性认识的结果一样,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价值评价的功能(相对于实践而言)主要表现为它在实践中起着在精神方面对实践的驱动、制约和导向的作用。●价值观及其社会价值导向作用◆什么是价值观?是价值认识中的一个特殊部分,是对人活着为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等根本问题的回答,这些回答构成了价值观念的体系。价值观一旦形成,对人们的理想观,人生观,道德观都会产生影响和制约,从而又回到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价值观的特点和主要功能价值观的特点:☆稳定性一个价值观往往是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时代性价值观并不是一旦形成就一成不变的原则和观念,而是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发展着的。☆民族性价值观具有民族性的特点,一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可以鼓舞一个民族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为此而努力。●价值与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实践必须按真理办事,必须按实践主体办事,否则不会成功。◆价值的实现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作用●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成功的实践必须坚持真理原则,必须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实践的根本要求促使人们形成了以服从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为主要内涵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坚持真理原则的客观要求这种意识的精神升华。☆科学精神的主要特点:18\n第一,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努力排除人的不符合实际的主观因素对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干扰。第二,科学精神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人们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第三,科学精神崇尚理性思维。第四,科学精神不承认科学有禁区,它鼓励人们积极、大胆地探索宇宙奥秘,反对用任何形式束缚人们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动。◆成功的实践还必须坚持价值原则,在实践中必须做到以满足主体的需求为目标,实践的手段必须服务于促使这一目标在实践结果中得以全面的实现。实践的这一要求,使人们形成了以尊重人、爱护人、时刻关注和促进人类利益和发展,以促进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历史上传统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意识的精神升华。☆人文精神的主要特点:第一,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第二,人文精神从人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追求美好做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三,人文精神不仅崇尚理性,还调动、诉诸人的理性之外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的意识形式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人的生活、人的追求等人的丰富存在状态和内心世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首先,宣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的进步。其次,人文精神向科学的融入,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保证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会被用于为害人类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唯物主义所实现的变革与方法论转换(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类对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和规律的探索:●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客观唯心主义者把绝对精神、神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和根本动力。代表人物: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实质是唯意志论,他们把英雄人物的意志,说成是历史的决定因素。其突出表现是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即英雄史观。代表人物:卡莱尔,尼采卡莱尔:历史是英雄和领袖创造的,人民群众的作用就像数学中的一串“0”,而英雄人物则是“0”前面的数字。尼采:“超人”是历史的主宰者,没有“超人”就没有历史,而人民群众则是“奴隶”和“畜群”,是“超人”用以实现其意志的工具。●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全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最终都可化分为以下两类:▲社会存在:社会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为生产方式。18\n▲社会意识:理论、思想、社会心理等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构成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两种哲学派别。●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全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最终都可化分为以下两类:▲社会存在:社会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为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理论、思想、社会心理等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构成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两种哲学派别。●唯物史观所实现的方法论转换唯物史观所实现的方法论转换如下:第一,社会历史的本质:从社会意识转向社会存在和实践。第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从思想动机转向物质利益、生产方式。第三、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决定力量:从英雄人物转向人民群众。◆关于人民群众的哲学范畴人民群众:指对历史起进步作用的人们。※讨论:历史是人民和英雄共同创造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第一,英雄是属于人民范畴的。与人民相对立的人,不管其有多大的本领,都不可能对历史有贡献。这样的人只能够称之为“枭雄”。所以,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就坚持了历史动力一元论。第二,英雄的力量和智慧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英雄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力量。第一,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并不是由于他的个性、品格和能力而使其成为英雄,却是因为他的个性、品格、能力正好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即适合领导人民进行社会变革的需要,他才能成为英雄。这就是所谓“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第四,英雄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统一。二、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自然历史过程”的哲学内涵第一,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系统。第二,人类社会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客观过程。第三,人们有可能象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光来考察、研究人类社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哲学含义第一,科学地理解社会实践是揭示社会的物质性的前提。第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一切社会的政治、文化、宗教等精神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从实践发展的水平中得到说明。第四,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通过实践进行确定和调节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物质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最根本的内容,占决定地位。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第三、产品分配的方式。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的。(社会在劳动者之间分配的是作为个人消费品的劳动产品)18\n◆生产力是社会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现实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社会发展规律客观性的前提下,高度重视人的自觉活动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和意义。这是在坚持历史唯物论的前提下坚持历史辩证法。人们在社会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并不是听凭命运安排而无所作为的。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宿命论。坚持在历史发展中,人们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离不开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作用和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人的意识参与,就没有实践、社会历史及其规律。第二、人们通过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方式的选择可以改变规律实现的具体形式,促进历史的发展。第三、社会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自觉地去认识并驾驭的,人们在社会历史活动中自觉和自由的程度,同认识和掌握规律的广度和深度成正比。“走历史必由之路”:一,“必由”——按历史规律办事;二,“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和努力促使规律实现的形式对社会进步有利,推动历史发展。三、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里,几个基本的概念要弄清:生产方式:一定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形态:一定的经济基础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规律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要求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第三,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生产关系发生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和、再到彻底更新的运动,从而构成整个生产方式的前进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这种反作用有两种性质: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就会保护经济基础,并推动其发展;反之,就会破坏经济基础,并阻碍其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统一。18\n•五个形态的更替: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阶级斗争得到解决的。•阶级斗争:不同阶级由于他们在一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产生的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一,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的激化。第二,阶级斗争是解决激化了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社会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可以通过社会的自觉调整和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得到解决。◆当代中国体制改革•改革的依据:改变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改革的本质: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改革不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的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改革的思想路线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其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其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其四,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改革的评价标准:“三个有利于”其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其二,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其三,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改革的依靠力量: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战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程五、从苏东剧变、中国的改革开放看什么是社会主义?六、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大同社会的理想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想18\n三、如何理解马克思“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命题?▲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指的是人不再以生存斗争或种的繁衍为其本质,不再以范围非常有限的家庭、等级、阶级利益为其本质,而是以人与整个人类直接相联系的社会性为其本质,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其本质。只有超越了或克服了个人同自然,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才能使得这种“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发展得更为充分。▲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求:★重构整个物质生产活动的价值取向:物质生产活动将不再以攫取最大利润为自己的终极目的,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全面地支配着物质生产过程。★重构精神生产的价值取向:从事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生产,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之一。可是,在先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精神生产主要由一部分人专职进行,大多数社会成员被排斥于精神生产之外,而只是精神产品的接受者。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则要求确认人人都有权利进行精神生产,并努力使人人都有能力进行精神生产。★重构政治价值取向:先前,政治参与为少数人所垄断,国家与法律成为维护阶级统治、施行阶级压迫的工具。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则要求政治职能转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给全体社会成员提供高效的服务。▲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前提:★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发达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的变革1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