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考试必备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它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本体论”即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问题【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2)“同一性”即能否反映客观实在,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看作是个人的主观精神、意志和财富愿望。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神秘的精神力量创造构成。■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理论意义列宁对其作出的科学解释:“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他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把握物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着,世界上没有离开的运动。■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2)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活动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简述普遍联系及其特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1)具有客观性: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2)具有普遍性: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3)具有多样性:直接间接、必然偶然、本质非本质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以及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作用: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面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性中的发展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可以相互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作用:一、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二、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的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及其实践意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着。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特殊性的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简述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和质量互变规律及其实践意义。内外因辩证关系: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关系:(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有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3)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前者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阶段性的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实践意义:\n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同时又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简述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主观映像。从其来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其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成为人类的意识。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本质:是物质世界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其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生活的作用。■怎样理解辨证的否定观?自我否定,发展的环节,事物的转变。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什么是规律?如何把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规律是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把握关系: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一下几点: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简述认识与实践的辨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有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知道作用。■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一、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二、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肯定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不确定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香花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简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及其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就是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包括真理都是对事物的真确认识和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绝对的两个方面。相对真理:就是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就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以及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都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者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其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力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也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表现为:一、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时,就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两重性作用?\n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二。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还有一种情形与社会制度有关,即科学技术有时会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简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群众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群众观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什么是真理和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其客观性是指: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是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表现为以下二点:一是仅仅看到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未能揭示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和经济根源。二是未能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不懂得、不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不是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而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统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依据: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把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意义:一、区分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二、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是什么?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过剩,但是这种过剩是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的状况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所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包括劳动实际操作技术、劳动者接受新的生产技术手段,适应新的工艺流程的能力。②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③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⑤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与社会生产有关的地质状态、资源分布、矿产品位、气候条件和土壤肥沃程度等。补充资料:■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三个来源?答:定义:从阶级属性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时代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其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趋强烈,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三个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内容?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况,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列宁对其作出的科学解释: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把握物质。■事物是永恒发展的?答: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具有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变现在:1)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已适应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2)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既否定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其合理适合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在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答: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它也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它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事物发展\n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答: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答: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答: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社会生活的过程诸现象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联系:自然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改造消灭规律,但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使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与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区别:自然规律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社会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社会规律存在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也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有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是历史的,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答: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一下几点: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认识的本质?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答: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还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相互作用过程的环节:一、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地实践活动。三、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什么是认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答: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答:二者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但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的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的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着的。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过程。2)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两方面特点: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二、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什么是价值?及其特性?答:在哲学上,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四个特性:一、价值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需要的对象、满足需要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二、价值具有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通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关系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四、价值具有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反复的、主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唯物史观二、唯心史观(主要缺陷: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n答: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答: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什么是英雄史观?什么是神学史观?答:把精神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的作用,否定社会发展规律■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从客体上: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从主体上: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答: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四、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是指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劳动力成为商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不以人的意志为专用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