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精选
1.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定义):----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客观性21.真理的客观性就是主体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真理的客观性还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它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真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B真理的内容和它反映的客体是相符合一致的C作为真理性认识的标准——社会实践具有客观性D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我选的ABCD答案是ABC请老师讲讲D是什么意思?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内容说的是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换句话说,就是不论真理会不会被人发现,都是存在的。比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人们不知道太阳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或者科技很发达的今天,太阳一直是从东边升起。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说真理被人发现,被人表述出来都是依靠着人们的思想、语言。真理的形式被人们感性、理性的认知左右。故不选D。4、剩余价值的创造及分配剩余价值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 分配是指价值在个人、企业、社会以及自然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的多少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价值收益,二是价值成本。 1.\n外延式增长 价值收益的生产,是直接决定因素,是由生产物质性产品的生产规模决定的,也是由能量输出的绝对量的多少决定的,这种增长方式是外延式增长。 2.内涵式增长 价值成本越低,剩余价值就越多,价值成本是由生产精神性产品的生产决定的,是通过节约能量消耗,增加有用功、提高效率和价值收益的方式来增加剩余价值,这种增长方式是一种内涵式增长。手段有资源合理配置、科学技术等,即所谓的“人尽其才,物尽所用。? 二、剩余价值的特点? 1.等效性:剩余价值只是价值的一部分,由所有的劳动元素形成,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中也应该符合价值运动的规律。 2.历史性:一个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折旧,最后都消失,所以剩余价值是个历史的概念。剩余价值作为一种财富存在,对人的短暂生命历史来说,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 3.阶级性:剩余价值的表现可以是货币,货币本身就是代表包含了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个社会的产物,人们用分配货币来分配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也是一个阶级概念。从本书“价值”概念的定义中也难以说明谁剥削谁,但根据价值的属性,如可转移性还是可以找到剩余价值的来源的。 总剩余价值是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掠取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就是社会总利润、总财富;当资源充足时,各系统都存在成长的可能,剩余价值的分配比较平均,增长速度也比较低;当资源有限时,一方的发展必然是另一方的衰退,剩余价值的每一轮次的分配,按指数式增长,会形成“马太效应”(即穷者恒穷,富者恒富),财富出现两极分化,拉大了贫富差距。? 资本,利润、剩余价值,都是价值表现形式,当主体由于历史或其它原因占有了系统内的社会价值或自然价值优势时,表现为货币形式,就出现了“剥削”。 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不同,造成剩余价值的分配不同,效率高的企业总占有一部分效率低的企业的剩余价值。 社会总价值就如同一个大蛋糕,对于分配来说,剩余价值就是分配的份额。经济发展,分配就多一些,反之,分配就少一些。同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价值守恒,你得到的剩余价值就是他处失去的价值。 三、分配不平衡性 剩余价值是全人类的劳动成果,在生产和分配中都存在不平衡性,特别是分配,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才可以能做出更好的调节和控制。(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一、它使哲学真正获得了科学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哲学研究的对象看,以往的哲学都是企图回答世界所有具体的问题,充当所谓“科学之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要求自己提供解决一切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而只是依靠具体科学成果从中概况出世界的一般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哲学的内容看,以往的哲学在历史观上无一例外都是唯心主义的,而且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总体上是分离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是统一的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哲学,全面地科学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二、它是无产阶级的哲学并公开申明自己哲学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适应\n无产阶级斗争需要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是完全一致的,阶级性与群众性也是一致的,无产阶级代表着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它也不需要掩盖自己哲学的阶级性,而是公开声明这种阶级性。三、它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哲学的使命不但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动的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植根于生活,在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条件19世纪以来,生产力高度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可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即找出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同时,无产阶级也日益成熟。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一方面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经验,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新成就,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石。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的结合。(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从对象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知识的总汇”,也不是“科学之科学”,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所有领域里的所有规律,它只研究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个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3.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旧哲学由于不懂得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同时为一切阶级服务,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真理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其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n(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1.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不可分的,它们作为“一整块钢铁”共同铸成马克思主义哲学。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实际过程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作为一个有机的理论整体产生的,它们是作为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发挥作用的。②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就不会有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如果不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作为理论和方法的前提,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③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也不会有辩证唯物主义,因为如果没有对社会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理解,就不可能彻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发展观的问题、认识论的问题,就不能形成对整个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2.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重要意义①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第一次彻底地贯彻到了社会历史领域,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 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了出去,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②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看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掘墓人 无产阶级。这样,就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成科学。③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的缺陷,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④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各门具体的社会历史科学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科学的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从而使社会历史科学第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⑤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也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体现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自由与必然的统一。解放思想是指要把思想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摆脱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才能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只能陷入唯心主义的胡思乱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认为,世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任何正确的理论、学说也要不断地变化发展。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补充新的内容,与时俱进。(五)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正确地认识社会,透过表面现象把握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由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n7、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1、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经济原因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各国之间也有较大差别。每个国家都必须根据本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历史原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人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每个国家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3、时代的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每个国家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7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过去我们过分强调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而忽略了恩格斯晚年对各个国家和民族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作出了新的论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首先要来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涵。从广义上讲,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包括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但是,这两个方面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可以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在这个问题上特别突出地表现了恩格斯与时俱进,始终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考察问题,敢于修正错误,善于根据实践的发展提出新的思想的理论品格,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在理论上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马恩在关于社会主义问题进行研究的前期,也即是19世纪90年代前期,一致认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一条暴力革命的道路。他指出,无产阶级是最不愿意诉诸武力的,但是,当所有文明国家的无产阶级都受到暴力的压制时,无产阶级不得不走向革命。在随后与马克思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作为一个根本原则被提了出来,在该著的结尾,主张暴力革命又作为不同于其他政党的一个特点予以强调:“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但是,到了19世纪90年代后期,他们的观点发生了一些改变,这是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形势引起的。这一时期,普选制在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德国和法国,工人阶级利用普选权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德国从1866年实行普选权开始,社会民主党利用它来壮大自己使自己得到了“惊人的成长”。1871年社会民主党所得的选票为102000张,1874年为352000张,1877年为493000张,1890年则跃升到1427000张,至90年代中期,党所获得的选票已近200万张,即超过总票数的四分之一。斗争形势和方式的这种巨大嬗变,在使恩格斯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促使他不仅对于普选制而且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此同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资本主义以更强劲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然而,革命并没有被埋葬,无产阶级借助于资产阶级和平年代发展起来的普选制度这样“一件新武器——最锐利的武器中的一件武器”获得了大踏步的发展。因此,恩格斯尊重实践的变化,对过去持怀疑态度的普选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以德国为例指出:“\n德国工人仅仅以自己作为最强有力、最守纪律并且增长最快的社会主义政党的存在,就已经对工人阶级事业作出头一个重大贡献,除此之外,他们还对这个事业作出了第二个重大贡献。他们给了世界各国同志一件新的武器——最锐利的武器中的一件武器,向他们表明了应该怎样使用普选权。”历史的发展使马恩意识到单纯的暴力革命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唯一道路。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多样性思想还特别突出地表现在对待俄国革命的问题上。针对俄国革命者提出的能不能利用历史保留下来的农村“村社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恩格斯对此作了这样的回答:“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它不仅肯定了东方落后的小农国家通向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而且天才地预见了像俄国这样的国家如果没有西方革命的呼应的话,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实际上,这一天才的预言被后来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证实了。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党曾经想通过余粮收集制和共产主义的供给制,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但是,正如列宁后来在总结这一时期的教训时所说的:“我们原来打算(或许更确切些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定)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要经过多年的准备工作),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通过“一系列过渡阶段”逐渐地、审慎迂回地通向社会主义,这是所有东方落后国家其民族特殊性的表现,也是一条被实践所证明了的具有普遍性的道路。这便是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认识。如果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那么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多线”的进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历史发展的道路往往会表现出超常规性。马恩在研究欧洲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时,认为日耳曼社会具有跨越式发展的性质;在研究亚细亚社会时,认为东方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独立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即使在对欧洲资本主义形成历史的研究和考察中,他也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是典型法国和德国都不同于英国,德国走的是农业发展的道路。而法国则介乎两者之间,特别是在晚年,马克思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对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研究,在1877年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1881年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指出:他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概念和“历史必然性”的结论仅“限于西欧各国”,并不是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他认为“在俄国,由于各种情况的独特结合,至今还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的农村公社能够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用于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阶段的一切国家”。第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斗争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求为达到革命的目的“到处都采用相同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倾毕生精力研究和探索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从而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和方式问题。但他们从来没有为各国无产阶级设计出一种统一的道路和方式,相反,他们总是不断要求各国的无产阶级,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斗争方式、手段和策略以及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马克思讲:“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以便建立一个新的劳动组织,他们如果不愿意像轻视和摒弃政治的早期基督徒那样,永远失去自己在尘世的天国,就应该推翻维护旧制度的旧政治。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他还指出,在有可能用和平方式的地方,就要用和平方式,在必须用武器的时候,就用武器。\n第三,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模式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这“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实事求是地讲,由十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和根本任务不同以及历史的局限,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找不到对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和模式的设计。但是。从马恩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来看,他们也是主张建设道路和模式多样化的。第四,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他强调,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和神圣的东西,不能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无产阶级。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来说,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应滚成为不断发展论者。针对某些人固守一种模式的做法,恩格斯批评道,许多人为了图省事,为了不费脑筋,想永久地采用一种适宜于某一个时期的策略,这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是有着巨大危害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模式多样化思想,对于面向2l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者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寻找和探索符台时代特征、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模式的“源头”和理论依据。发展道路和模式多样化思想表明,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模式的多样化,多样化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永恒主题。为此,我们要消除和克服多样化认识上的非科学因素。把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革命和建设的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显现和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要尊重各国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探索和选择,对不同类型和派别的社会主义也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才能拥有持久的活力从而引导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渊源8、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1、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2、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3、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1836至1848年,英国人民争取普选权(宪章运动)失败。19世纪早期逐渐形成空想主义。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思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9、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并不是商品经济中唯一的经济规律。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基本的规律。(2)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同其他任何规律一样,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原因:①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②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那么这样的商品交换是不能持续下去的。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理解这一问题,要注意三点:(1)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原因:虽然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价格不只受这一个因素的制约,价格还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的变化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如下图:(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n的原因:虽然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使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但另一方面,价格的变化也会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如下图所示:(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的原因:①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轴的,不是脱离价值的无限上升或下降,所以仍然是价值决定价格。②虽然每一次交易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是一致的。(二)、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二、重难点讲析(一)、等价交换1、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2、不等价交换会挫伤一部分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只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各个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商品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3、货币出现后,商品和商品就不直接交换了,而必须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商品—货币—商品。每次交换都是商品与货币直接交换。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因此,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以后就逐渐变成了价格与价值相符。4、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之间的交换,就变成了商品交换时价格与价值相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供求与价格的双向制约而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某个静止的点看,价格与价值不完全一致是经常的,完全一致也是偶然的。但是从长远看,从整个商品交换发展过程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与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是可以抵消的。价格和价值是相符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和卖的关系当中,而是从一定时期,从社会的总体来看买和卖的关系时,才体现着等价交换的原则。5、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它本身的价值成正比。所以商品价格要反映商品价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高于价值。所以,商品的价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二)、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等价交换又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所以,当供不应求时,就会使价格上涨,从而使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会使价格下跌,从而使生产缩减。这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当一种商品供大于求时,价值规律就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流出;相反,则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当然,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也会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因而需要国家宏观调控。这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效。2、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谁首先改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利较多。因而,同部门同行业中必然要有竞争,这种情况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n3、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是第二个作用的结果。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竞争,由于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想方设法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促使优胜劣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因此,优胜劣汰不会导致我国出现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两极分化局面。优胜劣汰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对于破产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毕竟不是一件好事,会给这些企业及其职工带来较大影响。这就需要国家、企业、职工三方面的努力:作为国家,要依法治国,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下岗职工的基本权益;作为企业,必须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职工,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质量互变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又称量变质变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前者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阶段性的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质、量、度。1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事物的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事物的质是客观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又是多方面的。例如,一个人既有自然属性方面的质,也有社会属性方面的质,还有思维属性方面的质,等等,事物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事物的属性是事物质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认识事物的属性去认识事物的质的。在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属性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别。本质属性的有无,直接决定着事物的质,而非本质属性的消失,则不影响事物的存在。质和事物的存在时直接同一的。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其二,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了一定事物的质也是不存在的。事物的质的规律性是多样的。质和属性不可分。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则是一物与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登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物体的大小、运动的快慢、分子的多少和排列顺序、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等等,这些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及其表现。事物的量的规定性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同事物不可分离。理解事物的量的规定性,要注意两点:第一,量的规定性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质的规定性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一事物失去了自己的质,该事物就变成了他事物。量的规定性则不同,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的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事物的质。第二,量的规定性是多方面的。有内涵的量与外延的量、精确的量与模糊的量、要素的量与结构的量等。内涵的量的标志的程度,如温度的高低,颜色的深浅、硬度的大小。外延的量标志质的规模,如物的数量、体积、重量。质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量则进一步把同质的事物从量上区别开来,同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由质进到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结构、性质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计算和测定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础,确定事物“是什么”,才能把它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区别出来;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n3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事物的度的两端的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是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度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体,成为另一事物。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1]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意义质量互变规律方法论意义在于:第一,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要把握适度的原则。第二,注意在理论上正确处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第三,注意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第四,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质量关系。理论发展在古代,一些思想家已经注意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老子》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战国策》中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等,包含着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古希腊哲学提出了某种元素的“凝聚化”和“稀薄化”导致形成不同质的事物的思想,在“谷堆论证”、“秃头论证”中讨论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近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概括大量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中的合理因素,对于质量互变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应用实例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同时又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10、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渊在马克思以前,众多的西方哲学家,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曾经各自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探讨过人的主体性问题。尽管明确的“主体”和“主体性”概念直到近代才出现,但凝聚于其中的思想却是由来已久的。(一)康德从先天具有的认识形式即“先验感性论”,真下展开对于认识的主体性来源的探寻。康德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得经过感性和知性两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主体内部有不同的认识形式。认识从感性开始。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指出,感性认识两方面组成:1.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客观对象提供的经验材料,是主体自身具有的整理这些材料的感性直观形式。时间、空间就是感性直观的纯形式。至于感性直观形式的来源,康德说:“所谓感性直观之纯粹方式——必须先天的存于心中。在康德看来,一切感性经验的构成必须以它们为前提,离开了这种直观形式,人们的感觉只能是一团杂多混沌的感性材料的堆积,感性认识也就无法形成。显然,在这里康德正是通过阐述感性直观形式在感性认识中的作用,揭示认识的主体性的。2.然而必须使之上升到知性阶段,用概念来思维对象,才能产生认识。因此,康德指出:“吾人之知识,发自心之二种根本源流:第一,为容受表象之能力(对于印象之感受性),第二,为由此等表象以知对象之能力(产生概念之自发性)。由于前者,有对象授与吾人,由于后者,对象与所与表象,此为心之纯然规定)相关而为吾人所思维故直观及概念,乃构成吾人一切知识之要索,无直观与之相应之概念,或无概念之直观,皆不能产生知识。这里所说的概念,就是知性思维形式。“\n无内容之思维成为空虚”,它本身不能产生思维对象,而“无概念之直观,则成为盲目”。在知性形式中,具有综合统一功能的便是纯粹知性概念,亦即范畴,离开了这些范畴(即知性纯形式),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不可能的。可见,康德强调了主体更深一层的认识形式:知性思维形式在认识中的能动作用。但是却把它归为纯主观的、没任何客观意义和效力的纯粹理念。(二)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体系巾的一部分,即黑格尔在批判经验论和先验论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他认为:“以为对象中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放进去的,这样来设想分析,是片面的;以为发生的规定仅仅是从对象抽出来的,这种想法也同样是片面的。大家知道,主观唯心论说出r第一种想……;第二种设想届于所谓的实在论……。”¨j这也就是说,认识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接受了存在着的世界.使进入自身内”,即客体向主体的运动;二是主体“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以规定并改造这聚集体”,即主体向客体的运动、主体对客体的规定和改造这也是黑格尔之所以认为康德所主张的先天形式把各种规定赋予对象及人为自然立法,是片面的原因所在。(三)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确地揭示了人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指明正确方向。人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方砥便是人的主体性发展问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康德、黑格尔关于主体性原则的思想,即肯定了他们对直观主义的批评;另一方面,又批评了他们对主体性原则的唯心主义理解。同时明确指出,所谓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就是要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作实践去理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批评赀尔巴哈哲学理论的直观性时进一步指出,“世界决不是某种开人_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因此,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因而对人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马克思的意图并非要否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而是要说明,自然界对人来说是什么,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同时亦是人对自身的改造。所以,马克思说动物和外部世界无所谓关系,只有人与外部世界才有所谓的关系。可见,只有用实践来说明认识的主体性来源,才能科学地回答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并最终科学地解决认识的主体性问题。11物质互换规律及适度原则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但它又对社会存在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即相对独立性。恩格斯晚年曾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根源。恩格斯说:“凡是存在着社会规模的分工的地方,单独的劳动过程就成为相互独立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1页)社会意识是社会分工的特殊部门。当它一旦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出来后,就离开经济基础相对独立起来,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并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恩格斯还从社会意识产生的特点的角度揭示它的相对独立性。人们在创造社会意识时,总要利用先前世代和当代的人们所积累的思想资料,加以改造和发展,而这些思想资料是人脑的产物,它们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手段表达出来并世代相传,经历着自己的独立发展道路。社会意识产生的这种特点,也使它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各种社会意识的形成都有其经济根源,推动人们创造和发展社会意识的最终动力不在思维本身而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思维过程都要以客观材料为对象,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各种思想资料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社会意识的成果都要以物质外壳为依托,它们之所以能流传下来,都是由于现实的需要和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社会意识的独立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n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这种非完全同步性表现为两种情况:(1)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这是因为人们对变化了的社会存在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而且,在阶级社会中,反动阶级总要利用过时的社会意识为其反动政治目的服务。所以,当社会存在变化了,旧的社会意识不会立即相应地发生变化,特别是离经济基础较远的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更为迟缓。(2)某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反映社会存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因此,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可作出某种预见。(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一般说,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是与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的,但往往出现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而社会意识水平不高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而其社会意识领域却超过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仅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而且要受到各种具体历史条件诸如政治背景、阶级斗争形势、历史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国际条件的重大影响。但这种不平衡性也是相对的,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出现,仍以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为前提。(三)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有其客观基础和现实根源,同时又和以往社会意识的成果有着历史继承关系。因此,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及其形式的构建,不仅主要地从现实的社会存在中汲取养份,反映社会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概括当今社会实践的新鲜经验,提炼现实生活提供的思想资料,而且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批判继承过去的历史遗产。今日的社会意识又成为后人利用的思想资料。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人类的精神文明日积月累,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对社会意识的遗产,不能兼收并蓄。继承什么,如何继承,归根到底受到现实社会存在及其发展要求的制约。根据现实的需要,区别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批判继承中超越历史。(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及其形式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各种形式在内容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相互联系、协同地对社会生活起作用。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以什么方式、发生什么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所提出的需要和提供的可能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的形式影响最大。各社会意识形式既反映经济又受到政治的重大影响,并往往以政治为中介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亦对政治、法律思想产生影响。社会意识各形式间的相互作用表明:经济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正确揭示社会意识各形式间的相互作用,阐明政治在经济和思想间的中介作用,将有助于说明经济的最终决定作用,既反对了唯心史观,又避免了历史观上的机械论。1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又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二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三是具有历史继承性;四是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五是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些都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n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奠定了哲学基础,而是还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可能性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社会意识,只有正确反映并适应社会存在要求的时候,才有生存的基础,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已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不仅有利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存在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战胜利已主义为主要内容的非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邓小平同志讲:“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它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这说明优越的社会制度,不仅能使全国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道德标准,而且还能消除剥削制度产生的种种腐败和不公正的现象。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落后于他们,物质文明的程度也还不是很高,但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它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即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通过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成果而得以发展。因此,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古今中外一切爱国为民的优良传统和先进思想,一定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是同步的,它的发展有时会出现超常的情况。历史上有的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意识的某些领域里有可能超过了经济上发达的国家。社会意识的这种相对独立性,已为不少的历史事实所证实。19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却产生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故乡;经济上比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中国,却产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这些情况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同该国的社会意识的发展,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经济上发展相对低一点的国家,其思想意识的发展未必就一定比济发达的国家落后。因此,只要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就一定能够使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告诉我们,先进的社会意识不仅可以通过继承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而得到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得到发展。也就是说,每一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密切联系的。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都要影响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在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政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并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意识诸形式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成起着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只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其武装头脑,就一定能够抵制和克服各种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的腐蚀和影响,就一定能够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蓬勃发展,不断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序而持续发展。社会意识相对独立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保证它正确的发展方向。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n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但它又对社会存在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即相对独立性。恩格斯晚年曾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根源。恩格斯说:“凡是存在着社会规模的分工的地方,单独的劳动过程就成为相互独立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1页)社会意识是社会分工的特殊部门。当它一旦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出来后,就离开经济基础相对独立起来,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并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恩格斯还从社会意识产生的特点的角度揭示它的相对独立性。人们在创造社会意识时,总要利用先前世代和当代的人们所积累的思想资料,加以改造和发展,而这些思想资料是人脑的产物,它们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手段表达出来并世代相传,经历着自己的独立发展道路。社会意识产生的这种特点,也使它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各种社会意识的形成都有其经济根源,推动人们创造和发展社会意识的最终动力不在思维本身而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思维过程都要以客观材料为对象,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各种思想资料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社会意识的成果都要以物质外壳为依托,它们之所以能流传下来,都是由于现实的需要和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社会意识的独立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这种非完全同步性表现为两种情况:(1)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这是因为人们对变化了的社会存在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而且,在阶级社会中,反动阶级总要利用过时的社会意识为其反动政治目的服务。所以,当社会存在变化了,旧的社会意识不会立即相应地发生变化,特别是离经济基础较远的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更为迟缓。(2)某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反映社会存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因此,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可作出某种预见。(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一般说,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是与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的,但往往出现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而社会意识水平不高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而其社会意识领域却超过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仅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而且要受到各种具体历史条件诸如政治背景、阶级斗争形势、历史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国际条件的重大影响。但这种不平衡性也是相对的,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出现,仍以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为前提。(三)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有其客观基础和现实根源,同时又和以往社会意识的成果有着历史继承关系。因此,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及其形式的构建,不仅主要地从现实的社会存在中汲取养份,反映社会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概括当今社会实践的新鲜经验,提炼现实生活提供的思想资料,而且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批判继承过去的历史遗产。今日的社会意识又成为后人利用的思想资料。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人类的精神文明日积月累,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对社会意识的遗产,不能兼收并蓄。继承什么,如何继承,归根到底受到现实社会存在及其发展要求的制约。根据现实的需要,区别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批判继承中超越历史。(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及其形式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各种形式在内容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相互联系、协同地对社会生活起作用。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以什么方式、发生什么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所提出的需要和提供的可能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的形式影响最大。各社会意识形式既反映经济又受到政治的重大影响,并往往以政治为中介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亦对政治、法律思想产生影响。社会意识各形式间的相互作用表明:经济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正确揭示社会意识各形式间的相互作用,阐明政治在经济和思想间的中介作用,将有助于说明经济的最终决定作用,既反对了唯心史观,又避免了历史观上的机械论。13.资本主义国家对内和外的职能1保障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最主要的职能。2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思想统治3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关系4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n1保卫本国的主权和利益,防御别国的入侵2侵略和掠夺别的国家3组织经济文化的国际交流,协调本国与他国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对内职能:1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我国人民明珠转正国家政权的最主要的职能。2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依法打击国内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4组织社会公共服务对外职能: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2坚持对外开放,在国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3维护国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不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对内对外职能在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内对外的国家职能都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14、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统一斗争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相反的属性。对立面的同一即矛盾的统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肯定的属性,它使事物保持自身统一。事物保持暂时的自身统一,使对立双方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是事物获得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对立面之间相互统一的作用,双方能够互相吸取和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因素而得到发展,从而为扬弃对立即解决矛盾准备条件。对立面的斗争即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它使事物不断地变化以至最终破坏自身同一。由于对立面之间相互斗争的作用,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地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旧的矛盾统一体所不能容许的限度时,就造成旧矛盾统一体的瓦解、新矛盾统一体的产生。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斗争是促成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的决定力量。相互联结统一和斗争是矛盾运动过程中两种不可分割的基本关系。对立面的相互斗争并不是在双方之间划出一条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就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斗争的结果,可以使双方相互转化、相互过渡。同样,同一也总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离开斗争的同一。在对立面的相互统一中,就有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作为斗争的结果而发生的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最鲜明地表现着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统一。\n统一和斗争作为矛盾双方两种性质相反的作用,它们的相互联结就是相互制约。斗争制约统一,使统一只能存在于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限度内。对立面的相互斗争创造着双方相互依存的形式,又在它自己所创造的形式内为破坏这种形式而创造条件。因为统一受斗争制约,所以不会是永恒的僵死的统一,而在统一之中包含有事物的发展。统一又制约着斗争,具体的同一性规定着斗争的具体性质、具体形式和界限等。对立面的相互同一使矛盾统一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使双方的斗争具有确定的内容和形式,并使斗争的成果得以巩固。相对性相对和绝对是表现矛盾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但是,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在相对的统一性中包含着绝对的斗争性,绝对的斗争性寓于相对的统一性之中。绝对的斗争性是通过各种特殊的具体的斗争形式表现出来的,而矛盾斗争的具体形式则受矛盾的具体的同一性制约。因为斗争是不间断的、绝对的,它不断地破坏旧的统一和建立新的统一,使统一成为间断的、相对的。反之,只有统一的间断性、相对性才能体现斗争的不间断性、绝对性。绝对的斗争性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绝对的变动性,相对的统一性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绝对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毛泽东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7页)。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表现在:①它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泉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就从根本上摒弃了那种求诸于神秘的“第一次推动”去说明运动发展的唯心主义观点,把辩证法的发展学说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为科学地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等特征,全面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提供了可能。②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最突出的是系统联系,而所谓系统是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体现着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即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之间的历史联系。离开对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运动的考察,便无从把握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实质。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及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量和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实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的运动及其相互交替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运动引起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肯定和否定、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实质上也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否定之否定不过是事物由其内在矛盾所规定的“自己运动”的必然形式。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范畴都体现着对立统一的关系。④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这一科学方法论的最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毛泽东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9页)。离开对立统一的观点,就无从理解辩证认识和辩证方法的实质。不平衡性\n事物都是由矛盾群构成的,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因此,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这就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不同矛盾之间区分)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与之对应的是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首先,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的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反过来,次要矛盾解决的如何,又会直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同一矛盾内部区分)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非主要矛盾,其矛盾自身内的对立双方也总有一方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即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之对应的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和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3)矛盾分析法1.矛盾分析法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的应用。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将其应用于思想方法上就形成了矛盾分析法。广义的矛盾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体现着辩证认识的实质。狭义的矛盾分析法则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的应用,其通俗表述称为“两点论”分析法。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的实质。“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不能将主次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因此,要反对“折中主义的均衡论”。两点论与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以‘两点论’为前提的重点论”,即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方[1]法论意义[1]我们看待一切问题、处理所有事情,既要树立全面观,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优先考虑;既要反对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又要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因此,必须做到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n,即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实质核心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质,其它规律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理论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15、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一)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如下: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二)价值评价及其尺度(1)人们在实践中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客体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是一种不同于认识事物客观属性的特殊形式的认识,可以称之为评价性认识(价值评价)。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2)评价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把主体及其需要的尺度引进认识当中,它根据主体的利益、主体的价值需求来评判客体。这种评判不是辨别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而是判明客体对主体是有害还是有利,是好还是坏,有价值还是无价值,以及价值是大还是小。评价性认识属于观念性的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对客体本身属性、结构、本质、规律的认识,即不同于一般的事实性的认识。如果说在事实性认识中,主体的追求是获得对客体的本来面目的认识,那么,在评价性认识中,主体的追求则是要获得对客体应然性的认识。16.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从照搬苏联模式,到寻求“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再到构建“最纯洁最完美的社会主义一,直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党对过去探索历程的深刻总结,更为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一、照搬苏联模式:特定时代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探索,早在革命即将胜利之时就已经开始了。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苏联“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虽然此时我们党还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但是“向苏联学习”的想法则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最初思路。在革命胜利后,即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基本上照搬了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思想文化管理体制。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在探索之中且无其他可资借鉴之处,因此选择苏联模式是历史的必然。\n 首先,这是新中国巩固和发展政权的客观需要。中国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激起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极大仇恨。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了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同时又加上革命胜利后,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严重经济困难,新中国政权受到严峻考验。中国别无选择,只有“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因此在国内经济建设问题上,照搬了苏联模式。其次,党在建国之初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没有给出一个现成的答案。这样,苏联模式自然而然就成了学习和模仿的样板。正如毛泽东后来总结指出:“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照抄苏联的办法。”第三,苏联模式曾显现出来的历史优越性为中国共产党人所向往。形成于革命和战争年代的苏联模式,在建设自己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加快工业化的步伐,防御和粉碎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等方面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都强烈地吸引了中国共产党人:“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50年到100年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从1921年开始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苏联过去所走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最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尚处于探索时期,无有效模式可循。二战结束后,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最初几乎都是照搬了苏联模式。虽然个别国家不久就开始了独自的探索,但他们的探索并不顺利。如当时最典型的是南斯拉夫的探索。虽然从1949年南斯拉夫就开始探索了适合本国建设的模式,但由于受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阻挠,加之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探索举步维艰。最终,在中国开始探索之前,南斯拉夫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可循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这样,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除了苏联模式之外别无选择。 二、寻求“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最初实践的初步反思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展开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与批判,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暴露。为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初步反思。正如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并进一步提出了:寻求“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由此,在毛泽东和党的领导下,中国拉开了摆脱苏联模式探寻适合本国建设模式的序幕。 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改革开放前,通过对过去照搬“苏联模式”反思,毛泽东和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根本原则上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提出社会主义可分为发达和不发达两个阶段,指出中国尚处于不发达的阶段。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上,不仅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提出在中国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在经济建设上提出:全党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民经济“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考虑: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n的前列”;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道路;“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发展商品经济及“中央统一领导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生产管理”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体制。在政治建设上,提出“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建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法制建设。在思想文化建设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外交上,提出“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对外战略原则;“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和实现祖国的统一等一整套方针政策。正是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功:初步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突破。这也为党后来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中指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然而,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这种初步取得成效的探索逐渐被中断了,党的探索开始逐渐转向对“最纯洁最完美的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17.工资及其决定因素工资是劳动价值,利润是资本价值。工资的决定因素有两个,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生产力越高,工资越高,利润越低,反之,则工资低,利润高。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马克思语),其实质就是人的劳动能力。因此说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是劳动能力发展水平,生产力提高,就是劳动能力的提高。生产力是不断提高的,劳动的增值能力就不断提高,而资本的增值能力是不变的,于是,劳动价值在商品增值里的比例就不断提高,相应的资本价值的比例则不断降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工资比例的变化史,奴隶社会的奴隶变成封建社会的农民,农民再变成工业社会的工人,他们的劳动价值的比例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相应的资本价值的比例则不断降低,致使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发展为橄榄型社会结构。工资的主观决定因素是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有两种,垄断分配和竞争分配,竞争分配就是劳资双方协商确定工资,垄断分配是资本家单方确定工资。资本单方垄断分配所确定的分配方案一般是,资本家把资本价值全部作为利润分给自己,还把劳动价值中的大部分无偿侵占,只把一小部分分配给工人做工资,而且这种侵占会愈演愈烈。这样,主观工资比例与客观工资比例就会存在一定差距,差距会越来越大,人是自私的。中国私企工人在养活血汗工厂主,把他们养得肥头大耳。可悲的是,有些人还认为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主客观工资比例差距越大,对劳动工人的经济利益造成的损害就越大,这是极其不合理的分配现象,为此,世界多数国家的劳动工人都争取到分配方式的改变,即旧式资本单方垄断分配转变为新型的劳资双方协商分配,协商分配能够把客观工资比例与主观工资比例的差距缩小到工人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差距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协商分配是合理的分配、公平的分配、正义的分配、人性化的分配,是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分配,也是目前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必须尽快实现的分配方式18.改革和革命\n1,在含义上:改革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例如:技术改革、改革经济体制、宗教改革。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而革命是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2,从程度上:改革有两种: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而革命只有一种局势对旧的事物或思想进行彻底的变更!3,从内容上看,改革,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革命是对此些的彻底变更,4,从性质上看,改革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而革命也包括这些!5,从背景上看: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6,从方式、力量上看: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7,从根本目上看: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8,从对生产力影响上看: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19.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指在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工人阶级执掌国家政权的共产党。由共产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同时也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发展所决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执政党特点的有机统一。由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建立起来的政党,这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就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工具。其次,由执政党的特点所决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是一个执政党。作为一个掌握了国家权力的党,由执政规律所决定,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努力推动社会发展。二是进行社会整合。三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四是坚持依法治国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马克思政党观的实践中,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为无产阶级执政党理论的产生奠定了科学基础。列宁坚持马恩建党原则,在俄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并通过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他总结党执政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并创立了无产阶级执政党理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毛泽东,邓小平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观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江泽民运用发展的眼光,科学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