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教案

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方面: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和发展能力方面:学会反思,培养起思考问题的习惯。领会哲学的精髓。【课时安排】4学时【重点】什么是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难点】为什么要学哲学?(学习的目的)【导入】提出问题1.什么是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的其他哲学流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为什么要学哲学?→为什么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philosophia,本来由"爱"(philem)和"智慧(sophia)两字所组成。"哲"之为"学",就是指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但这只是词源上的含义,并不是科学的定义。从科学的意义上来看,哲学总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门特殊的学问,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也称宇宙观,是人门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为了自己的需要,每时每刻都同周围的事物打交道,力求认识并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它们。开始时,接触到的只是个别事物和现象,形成对各种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看法。随着人们在实践中接触的事物日益增多、眼界日益扩大,就由认识个别事物和现象深入到认识事物一般的或共同的本质,逐渐形成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即世界观或宇宙观。世界观形成以后,对人们的言行起着指导作用。不过,这些世界观一般是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缺乏理论论证和严密的逻辑。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这种理论化和系统化,就是哲学和一般的世界观的区别。各种哲学都是哲学家们自觉创立的各种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学说。要掌握哲学学说就必须下苦工夫学习它。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门类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有三大类:研究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研究社会及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研究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思维知识,这些科学知识统称为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整体、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从对世界的直接研究中揭示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而哲学则是从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中揭示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因此,哲学和具体科学是相区别的。同时,哲学和具体科学又是相联系的。其联系是:每一时代的哲学都是以该时代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用从具体科学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一般结论和原则去指导人们认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本身,这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认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工作者必须自觉地关注科学的发展,概括、总结科学发展的新成果,这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离开了哲学的指导,会影响具体科学的研究。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贬低哲学的哲学“无用论”和“取消论”,即认为哲学没什么用处,可以取消哲学;另一种是夸大哲学作用的“代替论”,即认为可以用哲学取代具体科学基础理论研究。这两种倾向都割裂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联系。方法论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也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当人们运用关于世界的总的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世界观就变成了方法论。例如,我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唯物的、辨证的,用这种观点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方法、工作的方法,就是世界观基础上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总是统一的:一定世界观总要表现为一定的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也总是一定世界观的表现;没有不表现为方法论的世界观,也没有不表现为世界观的方法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中,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人们的世界观不同,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凡是树立了正确世界观的人,一般也具有正确的方法论,而方法论不同,也会影响和动摇已具有的正确的世界观。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注意其世界观,也要注意方法论。从哲学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处于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最高层次,它远离社会的经济生活,但归根到底仍然是该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综上所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以最一般的形式来反映社会存在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1、哲学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哲学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不过人们对哲学对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哲学家们就提出了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他们把万物的本原或“始基”看作哲学的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则明确地认为,哲学是一门关于万物“最初的根源和最高的原因”的知识,也就是关于“存在的存在”的学问即形而上学。这种对哲学对象的理解在原则上是正确的,但是存在着两个缺陷:一是没有将哲学的对象与万物的具体形态区别开,误将“水”、“气”、“火”等具体物质形态视为万物的本原或“始基”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二是没有将关于哲学对象的知识与具体科学关于具体事物的知识区别开来,误将哲学视为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这后一缺陷甚至在进入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后也没有得到完全的克服。在这一时期的一些哲学家看来,哲学这种形而上学是“科学的玉女”或“科学的科学”,它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代表着知识的终极真理。人们对哲学对象的这种理解上的缺陷,是与当时人类的认识,特别是与具体科学的发展相关联的。哲学形成的早期,各种具体科学尚处在襁褓阶段,远不能为人们揭示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联系提供足够的科学材料,为了说明世界,人们不得不用哲学关于世界的“最初的根源和最高的原因”的知识去设想整个世界。欧洲文艺复兴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分门别类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具体科学比较完整地形成了,但在15—17世纪,它们还没有完全从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往往还要借助于哲学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各种现象,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还不能完全摆脱“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象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①。这种情况在18世纪得到了改变,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相继成熟,哲学日益失去了过去那种“独尊”的地位并开始受到了批判。马克思说:“17世纪的形而上学……还是有积极的、世俗的内容的。它在数学、物理学以及与它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精密科学方面都有所发现。但是在18世纪初这种表面现象就已经消失了。实证科学脱离了形而上学,给自己划定了单独的活动范围。现在,正当实在的本质和尘世的事物开始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形而上学的全部财富只剩下想像的本质和神灵的事物了。形而上学变得枯燥乏味了。”②在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中,人们对哲学的对象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在这方面,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家起了重要的作用,康德首先明确区分了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与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认为自然科学是现象界的知识,而形而上学则是关于本体界或“物自身”的学问,两者界限分明。黑格尔不同意康德关于“物自身”不可知的看法,认为哲学虽与具体科学不同,但它不能脱离具体科学,哲学是具体科学的经验总结,只有当它成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经验的结果时,它才得到自己是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关于哲学对象的合理思想,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角度把哲学的对象确定为“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③也就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①。这样就使哲学成为同具体科学相区别,具有自己确定研究对象的学说。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那么围绕这个对象进行研究的基问题是什么呢?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系问题。”①并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也就是两者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此问题所作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凡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物质派生的,就是唯物主义。相反,凡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由精神派生的,就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一切哲学观点和哲学体系要么属于唯物主义,要么属于唯心主义,超越这两大派别之上的中立的哲学是没有的。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②对此问题所作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可知论坚持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根本不可认识之物。不可知论把思维和存在绝对对立起来,抹杀二者同一性,认为人根本不可能认识世界或不能彻底认识世界,它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的。 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中,第一方面的内容是主要的、根本的,第二方面的内容是从属的。对第一方面的回答是对第二方面回答的前提,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可知性的问题;反过来,也只有坚持真正的世界可知性,才能真正贯彻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首先是由哲学研究的对象决定的。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所要揭示的是世界万物的最一般本质,要达到此目的,必须研究带有最大普遍性的现象,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无非有两大类: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哲学要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就不能不首先对这两大类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作出说明,这一点,对于任何一种意义上的哲学研究都有普遍的使用性,区别仅在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达方式各有特点。在远古时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以灵魂和肉体、灵魂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形式出现的,只是到了近代才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哲学家对理气关系、心物关系、形神关系等的探讨,就具有哲学基本问题的性质。其次,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发展的方向和路线。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的出发点和理论前提对它的思维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定着它的基本性质。例如,世界的本质、运动和静止、认识和实践、真理和谬误等等一系列哲学问题的解决,都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为依据的。一切哲学问题都必须提高到哲学基本问题上加以认识和解决。因此,这个问题也是哲学的最高问题。最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践的基本问题。人们如何看待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是坚持从原则出发,其实都与这个问题有关。我们在实践中能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关键是能不能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例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主观和客观的同一,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否则就会失败。思维和存在这个一般的哲学基本问题,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就表现为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观是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社会历史及其发展的根本看法。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它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是相互联系的。第一,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和历史观包括人生观,人生观的对象内在地包含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之中。第二,世界观特别是历史观能对人生观产生巨大影响,具有决定的意义。人生观离不开世界观和历史观,一定的人生观是一定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现实的表现。第三,人生观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整个世界、对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人生观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中有特殊的地位。所以,世界观和历史观也不能离开人生观,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及其根源1.哲学思想的产生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类生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科学知识极端贫乏,人们不懂得人体的构造和做梦等现象,错误地认为,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灵魂在活动。这个灵魂寓于人体之中,也可以暂时离开人体,人死了,灵魂仍然活着。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对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如雷鸣、闪电和水旱灾等原因无法解释,对自然灾害无力抵抗,于是,就把自然力量神秘化、人格化,就产生了最初的神。这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就表现为借助超自然的幻想来说明世界各种现象的原始宗教和神话。与此同时,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就要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面对现实。这样,人们就产生了关于自己赖以生存的周围现实环境的客观实在性的朴素观念。可以说,这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观点的最初胚胎与萌芽,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产物。真正的哲学是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形成的。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人类的实践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产生了阶级的分化。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社会上出现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另一方面也为科学和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就有可能使一部分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去进行专门的哲学研究,去构造符合自己阶级需要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理论。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农业、手工业、建筑业、商业和航海业需要的推动下,数学、力学、地理学、天文学和一些社会科学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的相当高的水平,人类的抽象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才能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才能透过万事万物所呈现给人们的现象去把握其共同的本质,原始思维才能转化为哲学思维。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除了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外,还有深刻的认识论根源。人们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一个矛盾的复杂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都是对立统一的。如果人们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遵循认识发展规律去观察事物,那就会得出唯物主义的结论。如果相反,使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离,那就会得出唯心主义的结论。列宁指出在;“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从哲学产生的条件可以看出,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它所反映的内容也必然具有时代性,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马克思赞同黑格尔的这个看法并进一步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因为在真正的亦即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哲学中,集中了“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因此,尽管从形式看,哲学所使用的普遍概念和范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似乎远离现实,纯粹是哲学家在书斋中冥思苦想的产物,其实不然。所有哲学家都生活在尘世中,他们的思想虽然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现实,但决不能脱离现实,脱离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相反,真正有意义的超越只有在深刻把握现实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2.哲学思想的发展人类的哲学思想从萌芽、形成,到现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状,形成了不同哲学的概念体系和发展道路。从古代的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和作为西方哲学来源的希腊哲学,到近、现代哲学,产生了许多带有本民族特点的哲学流派,但基本的派别有两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还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断言,有某种客观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或精神原则,由它外化或演化出整个现实世界。如中国宋代程朱理学中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哲学中莱布尼茨的“单子”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被说成是这样的精神实体或原则。这其实,是把人类思维绝对化、神秘化为某种先天性的“无人身的理性”,并据以演绎出自己的唯心主义体系。客观唯心主义是用哲学语言装扮起来的宗教创世说。主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依存于人的主观意识,是人的主观精神或意志的产物。宋代和明代的陆九渊、王守仁的“心学”,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和“心外无物”,以及英国近代哲学家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说法及其哲学体系,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现代西方哲学中,诸如唯意志论、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实用主义和解释学等学派,实质上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不管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它们都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都是违背实践、违背科学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唯物主义作为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基本的哲学派别,其总的理论立场是,坚持物质对精神的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派生性,即努力从物质世界本身来说明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或变化、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实践与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哲学在其发展中也以不同的形态出现。按其历史形态而言,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与此相对应,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大体上也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近代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现代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三种历史形态。第一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这种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世界的物质本原理解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例如,公元前7—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后来的赫拉克利特又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的。其中,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论,代表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古代的唯物主义坚持了世界物质性的正确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带有猜测的成分。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中往往交织着辩证法的思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处于某种程度的自发结合的状态。被列宁称作辩证法奠基人的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在把“五行”当作世界的本原的同时,还以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用物质的原因来说明世界,否认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并且看到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可以说,在本质上是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但由于受当时具体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这种世界观带有自发性、直观性的特点。第二种历史形态: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产生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这种唯物主义以16—17世纪英国培根、洛克的经验论的唯物主义、欧洲大陆斯宾诺莎的唯理论的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及19世记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代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点是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世界的“始基”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物质即原子,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同近代科学相联系的、富有成果的资产阶级哲学,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在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了旗帜的作用,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作了理论上的准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曾给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以很高的评价,这是它的历史贡献。但是,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严重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这种状况由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剥削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当时的自然科学尚处于“搜集材料”阶段,为了认识不同的事物,就要对既成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种研究是当时认识自然现象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习惯,即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事物。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洛克引入哲学领域中来,并因此成为近代唯物主义的一大缺陷。加之,在当时的自然科学中,只有刚体力学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这就致使法国唯物主义想用机械性来说明一切。正如笛卡儿把动物视为机器一样,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也把人说成是机器。恩格斯指出,“这种想法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是同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法相适应的。”至于这些近代资产阶级哲学,都毫无例外地不能唯物地理解社会生活,至多只能唯物地理解自然界和一般认识的源泉,则是由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所限定的。由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以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康德提出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而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是全面论述辩证法的第一人。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贡献——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在他看来,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以前,就存在着“绝对观念”,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绝对观念”的体现和派生的物。因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置的辩证法。同时,由于唯心主义体系的需要,他把自己的哲学看作是“绝对观念”发展的顶点,是一个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包括一切代替一切的“科学之科学”。这样,合理的辩证法思想就被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所窒息。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代表,是一位杰出的唯我主义哲学家。他的巨大功绩在于通过反对基督教神学和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的权威,他把自然界和人类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坚持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才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些思想对于人们从唯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费尔巴哈简单地否定了黑格尔,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同唯心主义一起抛弃了。他的哲学没有超出18世纪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范围。他的唯物主义还是形而上学的,他的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的哲学同黑格尔哲学一样,都没有解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的问题,黑格尔保守的唯心主义窒息了合理的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限制了他的唯物主义。因而他们的哲学都不能适应当时已经成为独立的力量而走上政治舞台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适应时代要求而出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发展的第三种历史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遗产,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的合理因素,解决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矛盾,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立起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变革。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它超越了以往的旧哲学,使哲学的主题、职能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要深刻地领会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掌握其根本方法,指导我们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人类历史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已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旧的哲学已经不能代表新的时代精神,必须创立新的哲学才能适应新的历史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产生的,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社会发展的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1.社会历史条件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资本主义已经在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确立起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产业革命的发生与扩展,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航海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使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开创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正确、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内在联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日益尖锐和激化,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愈来愈危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频繁出现。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撕去了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经济因素以及围绕经济利益所进行的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它的发展规律,它将向什么方向发展,代替它的未来社会将具有什么样的基本规定性等等,这便是那个时代提出的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中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也随之成长起来。由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是对立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这种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无产阶级在斗争中日趋成熟,19世纪40年代,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31年到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发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从1836年开始,英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延续了10余年,斗争浪潮遍及全国。1844年6月,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了武装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由分散的自发的斗争发展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联合行动,他们提出了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的革命要求,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和历史作用。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的斗争先后都失败了。这表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得到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适应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并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服务的。2.自然科学前提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自然科学在研究方式上发生了一个飞跃,即从经历长达四个世纪之久的搜集材料的阶段发展到系统地整理材料阶段,人们对事物的研究也从分门别类的认识上升到理论概括阶段。研究方式的这种转变带来的重要成果是揭示了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发展过程,一些新的学科如地质学、胚胎学、古生物学、有机化学等等都陆续建立起来。其中,关于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三大科学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恩格斯指出:“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说明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够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的清晰图画。”这就是说,“新的自然观就其基本点来说已经完备:一切僵硬的东西溶解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恒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这就有力地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为从哲学上概括物质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自然科学基础。3.思想理论来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任何一种有价值的学说的创立,都同以往的思想文化有一定的继承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同其他新的学说一样,也是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直接意义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优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的哲学家。他对形而上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他在阐述“绝对观念”的辨证发展中,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绘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他提出了关于矛盾是发展的内在源泉的思想,关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思想,关于发展形式的“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并且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过程,揭示了概念的矛盾运动。这是黑格尔对辩证法所作的重要贡献,是他哲学中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足倒置的,它的表现形式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当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取代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在欧洲哲学史上占统治地位时,费尔巴哈奋起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指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创造万物,是用理性的形式宣扬了“上帝创造了万物”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主义,宣称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把神学还原为人本学。他运用人本学的理论论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坚决维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理,彻底否认所谓在物质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这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但是,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把辩证法也简单地抛弃了,这就使得他的这种唯物主义哲学带有较浓厚的形而上学性,并且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是一种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主义。以上三个方面说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上也完成了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推动这个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积极参加了当时的社会实践特别是工人运动,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和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他们对德国古典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汲取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并对之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并克服了它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现代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鲜明的基本特征,其中实践性是最基本的特征。正是这个基本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旧哲学,已经提出了实践的概念,但都没有看到人民群众革命实践的意义,没有正确说明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与理论的本质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解释世界”为己任的旧哲学的超越,就表现在它强调“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实践性包含相互联系的两层意思:第一,他在理论上全面地、科学的论证了实践是人类有目地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因而也是一切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受实践检验,并以实践作为最终的目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自己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在指导群众的行动中转化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学说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理论概括。实践的观点是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生长点和立足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界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不仅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将社会发展史从根本上理解为生产实践史即劳动史,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奥秘的一把钥匙。可以说,没有对实践的科学阐述,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哲学发展史上的这一伟大变革,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革命。第一,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为对象,否定了那种企图包括一切科学并凌驾其上的“科学之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哲学,虽然也以认识世界的总体作为自己的任务,但由于那时的科学成就还不足以给世界发展的全貌提供一幅完整的图画,所以,即使是唯物主义哲学,也不可能完全依赖科学的成果,实现认识世界总体的任务。为了描绘世界的全貌,哲学家们必须在许多方面凭借逻辑或想象进行推演,以弥补科学材料的不足,这些哲学往往企图站在科学之上,独立地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并称之为“科学之科学”。他们认为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应该而且已经穷尽了世界上的一切知识。尽管这些哲学对当时的科学成就有所概括,但更多地是包括大量的主观臆测的成分,甚至也有不科学的、荒谬的因素。这种哲学淹没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没有正确地解决哲学的对象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包罗万象的旧哲学体系,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从而使之成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第二、在理论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总体上是相脱离的。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虽然有某种程度的结合,但大都是自发的、直观的、缺乏科学依据的,因而经不起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进攻。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由于唯物主义脱离了辩证法,因而不可能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辩证法脱离了唯物主义,也就受到了限制和歪曲。在马克思主义以前,虽然有些进步的思想家也试图唯物地揭示某些社会现象,但从总体上来说,包括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哲学,在历史观方面都是唯心主义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高度统一起来,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种既唯物又辨证的科学世界观,不仅正确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而且正确地回答了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由于客观物质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变化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地解释世界本原的时,已经内在的包含着辩证法思想;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揭示世界状况怎么样时,又必然把唯物主义当作自己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辩证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同唯物辨证的历史观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从而结束了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中的伟大成果,它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第三,在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社会作用是过去任何旧哲学所不能比拟的。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更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哲学,全面地、科学地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它坚持自己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并且要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体现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因为具有实践性的鲜明特点,因而它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它的正确性、真理性,是指它不仅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且是指它通过实践和自然科学的成就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之所以是同那些脱离实践的抽象教条截然不同的哲学,正在于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真理。它永远同实践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把自己的战斗生涯看作是在永无止境的科学道路上攀登,恩格斯把马克思称为“科学巨匠”,列宁称马、恩的著作是“科学的著作”。实践性以及由此而来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本质和灵魂;离开了实践性、科学性,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它也就具有彻底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它不把任何现存的事物看成是永恒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阶级性是它的又一特点,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在阶级社会里,一切哲学都是有阶级性的,超阶级的“无党派”哲学是没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其任务是为解放全人类服务的,因而没有狭隘的阶级私利和阶级偏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的阶级性,公开宣布自己代表无产阶级从而也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消灭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最革命、最进步的事业提供的理论武器,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其他哲学所办不到的,其他哲学多数属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少数剥削者的利益,为剥削制度作论证,这就决定了它的程度不同的狭隘性和虚伪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有本质的不同,它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它越是广泛地掌握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越是化为广大群众的革命实践,就越呈现出它的真理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把二者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崭新的哲学,它把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于自身之中。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担当起无产阶级所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第三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即为什么学和如何学的问题,这些问题统称学风问题。以什么样的学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特征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特性决定了我们学习目的。第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制约、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行。人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之所以不同,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之所以各异,说到底是由于世界观不同。各种世界观并非都是科学的,在当今世界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如果一个人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能够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想问题办事情既能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又敢想敢创,这对其今后一生的事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生观是人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实践经验对人生重大问题,诸如人生的意义、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道路选择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上讲是受世界观制约的,世界观一旦形成就会给人生观、价值观以一般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人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言行,归根到底是受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支配的。青年学生刚刚踏上人生的道路,肩负着到本世纪中期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因为人生观是做人的向导,是选择生活道路的指南,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生的归宿,制约着人生价值的实现,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理想、信念和抱负中,表现在人们对人生幸福、苦乐、荣辱、生死以至恋爱、婚姻、家庭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中,决定找一个人对社会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考人生得出的必然结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必须努力学习,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途径。第二,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思维就是哲学思维。古希腊哲学家说,哲学是智慧之学。哲学何以能成为智慧之学呢?首先,在于哲学能启迪人的思维。因为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在于揭示事物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它是一种深刻的理论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学好哲学能使人的思维进入较高的境界和较深的层面,使之能见别人所未见、发别人所未发。学哲学能使人聪明,道理就在这里。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现在,无论是实际工作领域还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竞争都很激烈。成败的关键常常取决于思维方式是否正确。未来世界的竞争越来越来是知识的竞争。知识的竞争固然包含着掌握知识的质和量的竞争,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更新知识,就是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有了正确的思路,我们才能应对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才能有效地推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进展。为了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各个重要问题的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而更为直接意义的则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理论思维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全部哲学史的积极成果的总结,那么,要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就必须学习它,这是开发智力的一条有效途径。第三,提高我们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就成为我们行动的思想路线,实际上就是化为指导思想并体现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哲学路线。我们共产党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分析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总结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找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要使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什么时候按照这条规律办事,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胜利,向前发展;反之,什么时候偏离了这条路线,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造成灾难性的严重后果。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新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是正确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坚持从新的时代特点出发,把蕴涵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中的若干重要思想和原理,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要求,加以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构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从而加深了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只有学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才能增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而学习目的又决定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采取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这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所决定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的科学性和旺盛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同实际紧密结合。正是这一特性,决定了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必然是要将它的基本原理同实际结合起来,用它指导我们去观察、研究和解决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才能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僵死的教条。其次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决定的。毛泽东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只有密切联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学懂能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只有这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有现实意义。联系实际的范围极其广泛,涉及到人们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例如国际和国内的自然界和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诸多问题,以及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实际,等等。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正在从事的最根本的实践,我们在学习中只有分析、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向前发展。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严厉地批评了那种理论和实际分离的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提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是理论和实际的统一,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有的放失,应确立以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邓小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当代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典范。他反对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空谈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明确指出:“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只知道背诵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结论和个别原理,根本不去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僵死的教条。实用主义则从自己的主观需要出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章摘句;或者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借口,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或“修正”。表面上看实用主义很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上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分割成了互不相干的只言片语,并主观地强加到实际中去。这两种倾向都背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都曾经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造成过重大的损失。总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习中,分析、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思考题1.什么是哲学?怎样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什么?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5.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参考书: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二章唯物论【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正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正确认识意识的本质及其作用,进一步把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明确遵循客观规律,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 知识方面: 识记: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理解: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的物质存在于时空当中。 能力方面:  ⑴分析能力:教材分析“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一命题的思路也是从教材分析其他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哲学命题的思路,通过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分析“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一命题培养学生分析哲学命题的能力。⑵辩证思维能力:在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时,既要承认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又要承认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辩证思维中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并能用变化运动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失误,以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坚持无神论,反对宗教思想和迷信思想。面对自然界我们既不能凭其摆布,又要承认其客观性,和谐地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课时安排】:6学时【重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意识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观点。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难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物质的时空存在形式。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一、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观”是人们对物质是什么的总的回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哲学家,对什么是物质,有不同的回答,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物质观。在这个过程中,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认识,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历史阶段。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自然现象的直观认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主张,宇宙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原初元素相生相克所生成。“元气说”提出,“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元气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本体。又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认为,水滋养了万物,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认为,火生则万物生,火灭则万物灭,火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是“原子与虚空”的结合体。原子在虚空中上下运动、互相结合则生成物体;互相分离则物体灭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科学落后、人们愚昧无知的历史条件下,不是用神或灵魂解释自然的本原,而是用自然界本身的具体事物去解释自然的本原,在本质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也有它的局限性:第一,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在当时缺乏科学的根据;第二,它把万物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这就把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了;第三,它虽然自发地接触到了具体和抽象、杂多和统一的关系,但总是在“某种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形而上学的杂质。总之,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把世界的物质性与物质的特殊形态混为一谈,把特殊当成一般,并不能真正反映世界无限多样的统一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而形成。这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基本历史阶段。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明: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都是由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所能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由此认为,原子就是生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的物质单位,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最简单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单位原子,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这就是从17世纪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相比,前进了一大步。它以当时自然科学提供的材料为依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自发的带有猜测的性质,并以此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把对世界本原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第一,它把在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仅仅归结为原子在量的组合上的不同,而看不到原子本身的质的多样性、复杂性,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穷尽的。第二,它不了解认识发展的辩证法,把人类对原子这个物质层次的认识当作对物质的最终层次的认识,因而未能对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做出认识论上的正确概括。第三,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与此相关,也就混淆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哲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第四,它只局限于对自然界的了解,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根本无法解释社会历史现象,所以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贯彻到底。总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虽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都未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曾经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发结合,但缺乏科学论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当时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曾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却是以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分离为特征的。当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结合的时候,辩证法却被唯心主义加以抽象地发展了。唯物主义脱离了辩证法,唯物主义的原则就不能贯彻到底;而辩证法脱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灵魂就会受到扭曲和窒息。可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虽然都对哲学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但又都不能形成对世界本质的科学认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才对物质概念作了科学的结论,实现了物质观上的伟大变革。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思想,在总结19世纪以来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对世界的本原和统一的基础做出了科学系统的论证,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是哲学物质观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哲学的物质观作了唯物辩证的说明。他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而说明“物质”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列宁又在新的条件下,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新成就,特别是原子中有原子核和电子等更小的粒子,电子的质量随其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某些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等一系列新的发现,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在批判“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时,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述,给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深,内容极其丰富,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我们可以把它表述为: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贯彻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以及多元论划清了界限。列宁从哲学基本问题的全新立场出发,坚持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这种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能为人的感觉所反映。既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本原性和独立性,又指出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全面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有力地回击了唯心主义的进攻,捍卫了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列宁指出,物质这一客观实在并非不可认识之物,而是可以认识之物。尽管某些事物人类的感官无法直接感知,但人类却可以通过自己创造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去感知。在科学和实践面前,只存在人类尚未认识的事物,根本不存在人类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这就有力地驳斥和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为人类探索世界的奥秘增强了信心,指明了方向。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科学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同具体物质形态以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列宁的物质定义既概括了物质的本性,也概括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具体物质形态、具体物质结构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具体物质形态和具体物质结构的认识会不断变化,但物质作为客观实在这一本质却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在个别中把握一般,可变中把握不变,相对中把握绝对,暂时中把握永恒。这一定义完整而严密,既是高度的抽象,又是丰富的具体,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总之,列宁的物质定义立足于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吸取了哲学史的积极成果,是我们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不可知论以及克服旧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的锐利思想武器,其正确性和伟大意义,正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日益显示出来。4.物质和物质形态、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还要进一步认清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关系。哲学的物质范畴是物质的共性,是对世界上一切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共同本质的科学抽象和概括,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此之外,不能再附加任何东西。具体物质形态是指具有各自质和量的规定性的事物和现象。物质形态是多样的、生动的、具体的、可变的,它是物质的个性。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一方面,哲学的物质范畴不是抽象的存在,要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存在并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具体物质形态又都含有物质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总之,世界上如果没有无限多样的具体物质形态,就没有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物质范畴可言。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其区别是: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世界普遍本质的最高概括,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的最高抽象。物质范畴的客观实在性是无限多样物质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所共同具有的,无论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物质属性、物质层次的认识深化到何种程度,也不会推翻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这一基本事实。因此,哲学物质范畴永远不会过时,它是不变的、绝对的。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对自然界具体事物的具体形态、结构、属性、层次的认识,它随实践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所以,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可变的、相对的。其联系是:一方面,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为哲学物质范畴提供可靠的自然科学基础;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史证明,任何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为前提,是从客观实在性出发的。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形态各异、千百万化的,但它们的共同本质都是客观实在,都是可以认识的。因此,自然科学的研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为指导,坚持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才能防止和抵制唯心论、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的干扰,才能对自然界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总之,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是推翻了而是进一步证实了列宁的物质定义的正确性,并使科学的物质范畴不断得到深化。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建立科学运动观、时空观的理论前提和基础。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同作为物质根本属性及存在形式的运动、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的根本方式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恩格斯指出:“运动,就就他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运动起直到思维。”运动和物质一样是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说运动不是物质之外的东西,它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根源于事物诸要素之间和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把运动看作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主张运动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如牛顿认为地球原本是沉寂不动的,它之所以动了起来,是上帝用自己的智慧之手,沿地球切线方向给它第一次推动力的结果。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唯心主义,把整个宇宙的运动看作是神或上帝创造出来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说物质和运动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无限多样而又川流不息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物质客观实在性的表现形式。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万物无不经历发生、发展、灭亡、向他事物转化的运动过程。而每一不同形式的运动,都有不同的表现,发出不同的信息。这些不同的表现和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官,就使人产生了对物质世界的各种认识,并获得了各种知识。如果事物是绝对静止、永恒不变的,不经历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一样,绝对同一,那么,人也就无从去认识、区别事物,无从获得任何知识。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被人们认识,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实际上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及其运动形式。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或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的多样性,这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内容。凡是运动都和一定的物质形态相联系,并以其作为自己存在的基础。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分子和基本粒子,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生物运动的主体是生命有机体,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及其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脑,等等。设想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认为主观精神或某种神秘的外在精神是产生运动的根源,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证明了物质和运动内在统一的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表现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的绝对性;从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看,又有暂时的静止、平衡或稳定状态,这说明运动的相对性。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是物质在绝对运动中所显示出来的一种特殊运动状态。它通常表现为二种情形:第一,,从特定的参考系看,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没有发生机械位移。第二,从事物本身看,处于量变过程,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显著变化。但我们从整体、从别的参考系、从事物的发展来看,物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之时也仍然进行着各种运动和变化,并迟早会失去自身的性质而转化成别的事物。所以,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是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对立统一中进行的。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纯粹的静止;绝对运动中又存在着相对静止,也没有不包含静止的纯粹运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这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法。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只是说明了物质运动具有两方面的属性和他们在物质运动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并不能由此得出绝对运动重要,相对静止不重要的结论。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能理解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无限多样性。绝对运动是产生无限多样具体物质形态的根源,相对静止则是将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质运动表现出来。事物有相对静止,才能在内部进行分化,积累必要的量,以实现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化。正是由于相对静止的存在,才为不同物质形态的生成、分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二,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才能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如果事物没有相对静止,像旋风一样转瞬即逝,变化莫测,那么,一切事物就将会变得无法捉摸,无从认识和把握。第三,相对静止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恩格斯指出:“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可以表现在它的对立面中,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这就是说物质运动是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了相对静止来谈运动,既不知道是什么事物在运动,是什么物质形式的运动,又无法对事物的运动做出定量分析。坚持物质运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就要既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叫绝对主义。它离开运动讲静止,夸大静止否定运动。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离开静止讲运动,夸大运动否定静止。这两种错误观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非常有害的。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相联系,物质运动的形式不仅是多样的,而且还是有规律的。认识物质的运动,最根本的就是认识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及其内在规律。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达到的水平,把无限多样的物质运动形式,按其复杂程度和发展顺序划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基本形式。其中,每一基本形式又包含若干具体的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由有化无。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一,各种运动形式由于具有不同的物质载体,包含着不同的特殊矛盾,受不同规律的支配,因此相互间有着本质区别。既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低级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机械唯物主义者的一个根本错误,就是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如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这不仅抹杀了人的生命运动的特殊本质,而且根本抹杀了人的社会性。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根本错误,也在于混淆了社会运动形式同生物运动形式之间的本质区别,用生物学的规律来解释社会的阶级斗争。第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又有内在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存在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由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并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因此,在研究高级运动形式时,可以适当应用“还原原则”,通过解剖低级运动形式深入认识高级运动形式的本质。第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且运动转化的总能量守恒,运动转化的能力是不会消失的。这恰是物质各种运动形式是多样性统一的深刻表现。三.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①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通常表现为:一事物存在和一种物质运动过程进行的久暂;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个运动过程和另一个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间隔的长短等。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它只有过去、现在到未来一个方向,它的流逝总是沿着单向前进,去而不返。俗话所说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指的就是时间的一维性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和广延性。它通常表现为: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长、宽、高;都具有一定的形状和规模;都占居一定的位置,与它事物之间存在着并存或分离的状态,存在着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排列次序和方位关系。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这就是空间特点的三维性。现实的空间都是三维空间。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任何物质运动都有自己发生、发展、灭亡、向他事物转化的过程,即都要经历时间;任何物质运动只要其存在,就具有一定的体积、规模、形状、空间排列、方位等,即都要占居空间。Л介子的寿命虽然极其暂短,但它毕竟经历了一亿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基本粒子的体积尽管极其微小,但它毕竟占有十万分之一厘米的空间。科学证明,世界上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的。如人们对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测量,就离不开物质天体在宇宙空间的运动。空间同样也是以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来测量的。如现代天文学依据光在一年中的行程——光年,测定宇宙天体间的空间距离。坚持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原理,就要反对唯心主义的时空观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唯心主义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因而也否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把时间和空间看作是意识、观念的产物。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人通过它去感知事物,事物便因此有了时间性和空间性。黑格尔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观念”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的产物。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把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同物质运动分割开来,认为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受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变化影响的绝对不变的特性,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运动着的物质而独立存在。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典型代表。牛顿认为,“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现代非经典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欧几何学和相对论的问世,证明这种脱离物质运动独立存在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时间和空间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②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它和物质一样,其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就必然要承认时间空间存在的绝对性,人们的时间、空间观念,不过是对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正确反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包含着两重含义:第一,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的,即其具体特性随着物质运动的形态和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他的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第二,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随人们对时间和空间认识的飞跃而不断深化。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反映了时空具体特性的可变性。现代科学的发展,不仅以确凿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而且更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联系,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创立,冲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欧几里得几何学关于绝对不变的空间观念的迷信,证实了空间特性的可变性。欧氏几何学把物体在地面上狭小范围内做等速运动时物质的空间特性,如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宣布为绝对不变的特性。非欧几何学则突破了这一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出了不同于欧氏几何学的定理和公理。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认为,在大尺度的宇宙空间里,由于物体受重力场的影响具有弯曲性,所以,三角形三内角之和必然小于180゜。德国数学家黎曼在研究非固体物质运动受到热力影响下的空间特性时发现,其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必然大于180゜。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无论是欧氏几何学还是非欧几何学,他们所得到的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在各自的研究范围内都是正确的。由此可见,由于物质运动本身的特性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所以作为其存在形式的空间特性也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揭示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之间的深刻联系,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第一,时间的具体特性受物质运动状态的制约。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在真空中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为前提,重新审定了时间的概念。证明时间的具体特性直接受物质运动状态的制约。按照他的理论,没有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绝对不变的同时性。某一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虽然是确定的、不可逆的,但是,两个事件的“同时性”却不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同时”或“不同时”,只有和运动着的物质状态联系起来才能确定。如炮弹的发射和落地这一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如果在地面上看来是同时发生的,那么在高速运动的观察者看来则不是同时发生的。这说明“同时”的概念随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狭义相对论证实,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与物质运动的速度密切相关。物质客体虽然有其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但根据相对论公式,空间广延的长短和时间间隔的快慢也不是绝对的。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尺子的长度会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缩短,同样,同一个时钟的时间持续却会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慢。而且空间长度缩短和时间持续变慢二者在数值上是相互补偿的。第三,爱因斯坦把上述研究推广到重力场研究中去,得出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进一步证实,重力场的时间和空间特性依赖于物质质量的分布。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空间曲率也就愈大,时间的流逝也就愈慢。科学的发展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的统一,而且也证实了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与有限性辩证的统一。③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一维持续性是无限的,时间无论向后追溯多远,没有开端;无论向前探索多久,没有尽头,世界永远不存在“无时间”的状态。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空间上的三维广延性是无限的,空间无论从哪一点出发,沿上下、前后、左右延伸出去,永远不会达到边际,世界永远不存在“无空间”的状态。时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存在的每一具体事物,都要经历发生、发展、灭亡、转化的具体时间历程。空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每一具体事物占有的方位,拥有的体积、规模都是有边际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是辩证的统一,其统一性源于物质世界本身,源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一方面,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由有限所构成。宇宙的无限时间和空间存在于无数有限的时间空间之中,无限的宇宙时空,必然把具体的现实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包含于、充实于自身之中,离开一个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时空的无限性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有限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任何具体的确定的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自己的界限,然而由于事物运动、转化的本性,有限的界限又不断地被打破、被否定而趋于无限。而且,任何一个有限的物质客体,就其特性、层次说也是无限的,是包含着无限的有限客体。总之,有限是局部,是无限的必要环节,无限是全体,是有限的必然趋势;有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无限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无限和有限既是相互排斥的,又是相互贯通的,是对立的统一。掌握时间和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时空无限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内容,是批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时空有限论,提高人们识别各种歪理邪说能力的锐利思想武器。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与有限性关系的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也有重要指导作用。时间和空间既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可变的、相对的。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做任何工作,必须既唯物又辩证地考虑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我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了,时间的节奏加快了,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时间和空间的新特点,不失时机地促进事物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四、人类实践活动与社会的物质性1、实践是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哲学家们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有四种观点: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中国古代、古希腊德漠克利特、亚里士多德)实践是一种实验、科学实践。罗吉尔培根认为,要认识真理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关于自然本质的知识不能由感官直接观察得来,而是通过人们作用于自然事物的实验活动取得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黑格尔:实践只是“绝对精神”的逻辑发展,而不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的现实感性活动。(墨子“耳目之实”是认识的来源和根据。费尔巴哈则把实践理解为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是生活实践。)(1)、实践的涵义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社会历史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客观性。(要素、过程和结果)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的标志。第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a)实践的结构与功能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从职能上划分,实践主体包括认识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从层次上划分,实践主体又可分为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实践主体是实践构成要素中唯一能动的要素。它是实践活动的发动者,实践活动过程的承担者,也是实践结果的享用者。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人类客体。此外,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当人类及其个体和群体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时,人就成为实践客体。实践手段是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它包括物质型工具和智能型工具两大类。实践工具的革命性变革,往往引起实践方式的重大变化。实践就是由实践主体凭借实践工具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它通常具有两大社会功能:第一,实践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客体价值不是纯粹的自然物本身,而是体现并凝聚在对象中的社会关系。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二,实践优化主体的功能。人的实践活动,既改造了客体也改造了主体,既创造客体价值也提高主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a)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活动通常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生产实践是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是根据一定的科研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和装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在有利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限于以上三种形式。2、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1)、实践把握的能动创造与社会效应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一个能动创造的动态过程,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过程。实践不仅造就了社会依存的自然基础,而且缔造了人类社会历史。自然界却无法自发满足人的需要。人类要根据自己的本性、需要和能力,通过劳动来创造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就构成人类及其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实践活动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不得不以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由于劳动的发展,使群体联系日益密切、广泛,逐渐变成了人类的社会联系。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自身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的同时,也就创造了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及实践各要素的分化,是社会各个领域分化的源泉和前提。(2)、实践环节及其程序(补充)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第一,实践决策。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和“合规律”这一双重尺度。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决策的合目的性是指决策必须反映实践主体的需要和意愿,有利于主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既要考虑到实践活动的经济效益,又要充分估计到实践活动的社会效益以及对自然界可能造成的后果;不仅要看到目前利益,也要顾及长远利益;不仅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着眼于整体、全局的利益。决策的合规律性是指实践活动的决策必须尽量正确、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既要充分估计到实践客体的各种属性、特征及其所能产生的效应,又要充分估计到这种事物同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二,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目标是对经过实践改造以后将要出现的东西的提前反映。第三,实践的组织和管理。组织就是为了最有效达到一定的实践目标,对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物质条件的合理分配。管理就是为使实践主体更好地实现实践目标而进行的协调、调控等一系列活动。第四,实践结果检验。实践的结果同预想的目标一致,也就是在实践结果中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就表明实践结果是好的、成功的。实践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个具体实践过程的终结,对实践主体来说都是必须接受的结果。3、劳动实践对社会的决定作用物质生产实践即劳动创造了人,一方面是指在人类起源上,是劳动使动物变成人;另一方面是指劳动还在时刻不停地重新塑造着人,并创造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实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第一,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前提;第二,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第三,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第三节意识一、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意识的形成)意识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是科学和哲学中最大的难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由于受科学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局限,都没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意识归结为“宇宙精神”的自我意识和神的启示。主观唯心主义把意识归结为个人心灵的自由创造。旧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意识是一种最精微的物质,如“精气”、“原子”的作用;有的主张“万物有灵论”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还有一种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看作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意识的起源问题。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不存在起源问题,而意识却并非如此。它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独立自在的”,而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辨证发展过程,期间经历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三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第一,从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在无机界,无机物虽没有感觉和意识,但却存在着简单的、被动的反应特性。如高山滚石、水中倒影、岩石风化、铁质生锈等,都属于无机物具有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形式。无机界的漫长发展产生了有机界,出现了生命。随着生命的出现,物质的反应特性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低等生物遇到外界刺激时所做出的一种本能的特殊反应形式。如植物的趋水性、向光性,原生动物趋利避害的选择性等等。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虽然并不是感觉,但是它已经包含了感觉的萌芽。第二,从低等生物具有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随着生物的进化,生物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日趋复杂,因此生物机体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形式也逐渐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从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直接的“感应”,到分化出了专门反映外部刺激的感觉器官,再到形成以大脑为中心的中枢神经系统,于是在动物身上便产生了能对客观环境作统一反映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的感觉是指动物通过感觉器官与机体内部的感受器同内外环境发生联系,反映外界或自己内部正在发生着的那些物质过程的能力。动物心理是指动物简单的动机。但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只是萌芽状态的意识,远不是人的意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随着高等动物的出现,逐渐产生了更高级的专门的感觉器官,和把各种感觉器官联系起来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它是指挥神经系统的中心。有了这样的进步和发展,就能把高等动物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或信息的反映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识记和某种情感,甚至已包含初步的形象思维、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在适应和对付复杂多变的环境过程中,动物感觉和心理对动物活动的调节作用越大,大脑也就越发达。最后,伴随着类人猿向人的转化这个伟大飞跃而来的是产生了最复杂最完善的人脑。与此相应,也就产生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反映形式——意识。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由此可见,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物质反应特性由低级向高级辩证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结果,是自然界漫长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决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物进化过程,而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是社会的产物。恩格斯指出,社会的生产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见,劳动在人的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积极主动地改造环境。人类由于要从事劳动,就不仅需要感知外部世界的表面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做到这一点,仅靠动物心理是不够的,必须凭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类意识这种反映形式。可见,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人脑是思维的器官,它是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劳动促使形成中的人脑日益完善,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人类的祖先在进化到人的漫长过程中,最初,是利用天然工具进行“劳动”的,以后慢慢地学会了制造工具,它们的“手”(前肢)变成了人手,它们的活动变成了人类的生产劳动。由于劳动,原始人和自然界的接触越来越多,活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使得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感性材料越来越丰富,大脑接受的外界信息越来越多,从而促使正在形成中的人的各种感官越来越发达,使全身的神经和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使脑量不断增加,脑细胞不断增多,脑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日趋精密和完善,脑机能不断发展,产生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这样一来,猿脑就逐渐地变成了人脑,动物的心理就发展为人的意识。人类的生产劳动,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原始人在生产劳动中,由于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彼此间的交往越来越多,由此也就产生了交流思想的迫切需要。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多,缓慢地得到改造,而口腔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语言就这样在社会劳动中产生了。有了语言,人脑就能用词来概括各种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这样,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就慢慢地形成了,并在劳动中不断得到发展。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人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工具逐渐改革,劳动规模日益扩大,劳动技能日渐提高,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劳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广泛深入地开展,从而日益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现象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提高了意识的水平。语言为思维提供了工具,人们可以使用语言总结劳动中获得的丰富经验,形成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并且代代相传,从而使意识的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由此可见,劳动和语言是意识产生的两个推动力,而劳动和语言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二、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本质就是关于意识质的规定性。辩证唯物主义把意识的本质概括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说,人的意识也是物质的机能,只不过它是一种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人的大脑的机能。过去人们把意识活动这种现象看得非常神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大脑的结构和机能没搞清楚,认为“心之官则思”。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揭开了人脑之迷。现代脑科学对人脑的研究表明,人脑是由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极其精密的神经网络,神经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的含量特别多。核糖核酸是一种结构非常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可以组成1000万亿种各有特色的类型,是储存各种信息的物质基础。现已发现人的大脑皮层有200多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之间和每个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神经纤维相联系,而且大脑皮层还同各级神经中枢相沟通,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组成有严密结构的有机整体。大脑皮层还通过遍布全身的43对神经,直接间接地同各种内脏器官、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相联系,使神经系统成为沟通人脑同外界刺激的畅通渠道,并加以控制和调节。医学和生物学表明,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如果大脑受损或有某种疾病,大脑的生理过程受阻,与此相应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丧失。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意识的产生是经过人的大脑对客观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阐明了意识活动的生理机制。高等动物具有条件反射的能力。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种:一种是以实物(声、光、形等)作为信号,由这种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叫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是对客体具体形象的感性反映,动物心理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另一种是以语言作为信号,接受语言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叫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特有的,在此基础上的反映是抽象概括的理性反映。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而没有第二信号系统,所以只能产生动物心理而不能形成意识。人类兼有两种信号系统,因此人不仅有感性认识,而且还有理性认识。人类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就是意识。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证实,意识活动过程是脑神经细胞通过传递生物电来处理信息流的过程。当人体感觉器官接受了外界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时,就产生出了脉冲生物电,并迅速传递到大脑。脑神经细胞的树突接受信号后,传递到细胞体,细胞体对信号进行整理发出信号给轴突,再由轴突末梢把传出信号输送给另一组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接受和输出的信号,都具有一定强度的电脉冲,信息就是以电脉冲的形式在脑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结果便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各种电波形,再现刺激物。信息的传递不仅以电脉冲的形式进行,而且还以化学的形式进行。在人脑中,存在着由化学物质(乙醚胆碱、去甲肾上腺素、三磷酸腺苷等)组成的神经质(亦称神经递质,其功能是刺激相邻的神经细胞,使冲动从一个细胞传递到下一个细胞,从而实现神经系统内的传递),这些神经介质对大脑的神经活动起着兴奋或抑制的作用。总之,现代科学对人脑的生理机制的研究表明,意识活动与人脑的生理活动是分不开的,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的意识是结构精细、组织严密、高度完善的人脑的机能或属性。2.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具有反映外界的能力,但人脑不会凭空产生意识。意识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内容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世界是意识的惟一源泉。只有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同客观世界相接触、使人的感觉器官和人脑与客观事物发生联系时,才会产生意识。意识内容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客观存在,没有被反映者,就不会产生反映。脱离了物质世界,就不可能有客观事物的映象。成语“胸有成竹”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宋朝画家文与可善于画竹,他画的竹子很逼真,有人写诗称赞他:“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从此,“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脍炙人口的成语。文与可胸中的“成竹”,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他长期细心观察竹子的结果。假如文与可从来没有看见过竹子,或者是见过竹子但没有长期仔细观察过竹子的生长,那么不管他怎样冥思苦想,也不管他的绘画技巧多么高超,也做不到“胸有成竹”,成为画竹高手的。文与可胸中的“成竹”,完全是现实竹子在他头脑中的反映。恩格斯指出:“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甚至荒诞的宗教迷信观念以及稀奇古怪的幻想,也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虚幻的反映而已。所以,不管是多么荒唐的意识,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可见,意识依赖于物质,是以客观存在为内容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但它不是对客观事物照相式的简单机械的反映,而是经过人脑加工改造过的东西。人的大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都来自于客观物质世界。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用主观的反映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所以,意识既不是和人脑一起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先天就有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这句话,从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的关系上对意识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规定,揭示了意识的二重性,即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说的是意识反映外界不象照镜子那么简单。意识决不是对客观事物原封不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首先,意识是以自己特有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意识的这两种反映形式虽然是主观的,反映的内容却是客观的。其次,个体意识的差异性表明了意识的主观性,但其产生的根源却是客观的。其中,既有先天生理素质的原因,又有个人实践经验的多寡、所处环境的不同,阶级立场的差异、文化修养的高低等等。所以,个体意识的差异性也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综上所述,意识既不能脱离其物质器官——人脑的机能而存在,也不能脱离其反映对象——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客观物质世界而存在,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等同于物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承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而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唯心主义只承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而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都是极其错误的。3.意识和思维模拟思维模拟亦称人工智能,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它是人们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以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电脑之所以能够模拟人脑的部分思维,原因就在于电脑的运动和人的思维活动有着共同的特点,它们都表现为一定的信息输入和输出,都是一个接受和加工信息的过程,通过信息变换过程,利用反馈来实现自动调节的。控制论认为,信息变换和反馈调节是一切控制系统所共有的最基本的特点。如前所述,反射是人类精神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他是通过感受器(感官)、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几部分活动来实现的。这种反射活动具有获取、加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形成一系列的反馈。人脑思维活动所包含的这些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理的运动形式,就是思维模拟的客观物质基础。思维模拟,就是用机械的、物理的运动模拟人脑思维的这些运动过程。电脑就是用输入装置模拟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外来信息;用存储器来模拟人脑的记忆能力,记存外来信息;用运算器和控制器模拟人脑的分析、综合、判断、选择、计算等等思维功能;用输出设备模拟人对外界环境反映,输出计算结果、与外部设备连接并指挥别的机器运作。人工智能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思维模拟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电脑能够把人脑这种复杂的物质同电子这个简单的物质通过功能的模拟直接联系起来,这就有力地证明了意识不是什么超物质的神秘的东西,而是物质的属性,是物质运动的产物;思维也是由物质产生的,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加以描述和模拟的。同时,思维模拟的出现,表明了人脑的物质过程同电脑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性,这就进一步证明了思维活动的物质过程是有客观规律的。总之,人工智能的诞生和发展,以科学的事实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本质的论断是正确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自本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电脑的发展相当迅速,已经更换了四代,第五代正在研制中。现在,电脑已经能够用来运算复杂的数学问题,证明几何和逻辑定理,整理文件和翻译文字,辅助人们进行经济管理,控制复杂的生产流程和从事繁重、危险的作业,识别图纸、声音、气味,还能开医疗处方和同人下棋。现在的电脑,其运算操作速度及存储记忆的容量,都已经大大超过了人脑。有人据此认为机器会思维,更有甚者认为“机器思维将代替人的思维并将统治人”。上述观点显然是毫无根据的。事实上,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第一,二者的物质基础不同。人类思维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基础之上的,是人脑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过程,而人工智能纯粹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第二,二者的功能性质不同。电脑没有人类思维所具有的能动的创造力。它虽然可以贮存大量的信息,但却不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更不会进行发明创造。第三,在二者的关系上,人脑决定电脑。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技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深化。所以电脑的功能永远不会超过人脑功能的水平。第四,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能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社会效果;而电脑在解决问题时,并不懂得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它只是执行命令而不顾后果,谁操纵它它就为谁服务。总之,电脑不是人脑,思维模拟并非思维本身,人工智能也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类智能,而只是人的思维的物化表现,是人思维活动的手段和工具。电脑在某方面可能超过人脑的智能,但它决不会成为人脑,取代人脑,更不可能统治人类。认为机器思维完全替代人脑思维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第三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与意识的对物质的反作用(一)、物质的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财富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派生的。(二)、意识的能动性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是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就意识的本质和起源来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就意识的功能和作用来讲,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又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会对物质产生积极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统一起来,既唯物辩证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又彻底地解决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从根本上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片面性,为人们正确地解决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提供了理论根据。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自觉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人的活动中预定的目标、蓝图、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主动地创造性地过程。意识不仅能通过感性形式反映事物的表象,而且还能通过理性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追溯其过去,推测其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第三,意识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科学发展的大量事实证明,人的意识活动既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能积极地反作用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的生理和病理具有很大的影响。如,人的七情六欲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又如,中医把治病与治心统一起来辨证施治等等。都反映了意识对人体生理的控制性。第四,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因为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则是以这些正确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实践把思想的东西变成现实,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呢?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科学地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要看到意识的能动反作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估计要恰当,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唯心主义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导致了唯意志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导致了消极无为的机械决定论。第二,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物质和意识相互转化的惟一桥梁和途径。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要使它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只能通过实践。第三,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越先进,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越强。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四,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正确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是科学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是同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成正比的。另一方面,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深藏于事物的内部,要掌握它并非易事;按规律办事也会存在诸多困难和阻力。如果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不能认识规律,也做不到按规律办事。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名,否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也要反对以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名,否认客观规律决定作用的唯意志论。总之,只有在客观物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开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规律的涵义世界存在于运动发展之中,而事物的运动发展又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但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本质的,都可以称之为规律。有许许多多的联系是非本质的联系,非本质的联系是不能称之为规律的。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相对稳定和巩固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就必然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自然过程和规律,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定会重复出现。联系的稳定性、重复性,也表明了它的普遍性。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它,也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它都客观地存在着并发生作用。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制造规律、消灭规律。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3、规律的层次性客观规律因其起作用的范围和层次不同,因而其本身又具有层次性。据此可以把规律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三种基本类型。一般规律就是普遍适用于客观世界的共同规律,例如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规律就是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就是普遍适用于客观世界某一领域、某一层次的规律,它是一般规律在特定领域、特定层次的体现,例如系统层次律、转化守恒律和循环发展律就是客观世界的特殊规律,它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在自然界这一大领域内的具体表现;个别规律就是仅仅只适用于个别领域和个别层次的具体规律,它是特殊规律向微观方面的进一步拓展,相对于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它又可以叫微观规律。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物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人是有意识的,这种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非生物体没有生命,没有意识,当然不可能有主观能动性。恩格斯指出:“动物是有能力做出有计划的、经过事先考虑的行动的”,“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恩格斯的思想,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全面准确地揭示了主观能动性的科学内涵,指出了它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和把握物质世界中的作用,是我们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的理论前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而要认识客观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转化的。首先是客观规律向主观能动性的转化。这种转化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实践过程中取得感性经验,经过周密思考和研究,经过头脑的加工改造,形成理论认识,把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规律;第二步是把获得的科学规律再变成计划、方针、政策以付诸实践,发挥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作用。其次是主观能动性向客观规律的转化,也就是主体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客观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但并不是说在客观规律面前主体是无能为力的。恰恰相反,人们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条件,如果我们创造了能使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客观规律就会发生作用。而且,人们的实践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动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如果不懂规律蛮于,逆着规律拼命干,其热情越高、干劲越大,失败得越惨。事情往往要从反面得到教训,在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取得成功时,往往忽略了客观规律的作用;当违背规律受到惩罚时,才知道规律之重要。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客观规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人们要运用规律改造世界,由于受看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种种限制,更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无私无畏、一往无前,才能获得成功。在实践中把握物质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因此走向唯心主义。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必须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根据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客观规律亦称客观法则,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在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东西。相对于变动不居的现象,客观规律是相对静止的内容。它是恒久起作用的,只要条件具备,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反复出现。客观规律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它的存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识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无论人们意识到还是未意识到,也无论人们愿意承认它还是不愿意承认它,客观规律总是以其必然性发生着作用。因此,人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把客观规律作为根据。首先,人本身就是物质世界按照其固有规律长期演化的产物,所以,作为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理所当然地也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没有物质世界及其规律,就没有人及其主观能动性。其次,人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时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顺应客观规律所显示的客观必然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所固有的客观规定。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越发挥得充分,就越具有破坏性。再次,按照客观规律所显示的客观必然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本身就是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只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这种能力,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身就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又同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是一致的,因此,按照客观规律所显示的客观必然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既是客观事物的规律的要求,也是认识规律和实践规律的要求,本身就是由客观必然性决定的。由此可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定要合乎客观规律性,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会导致实践的失败,造成巨大的甚至是无可挽回的损失。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客观规律既然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我们要在实践中把握物质世界,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但是,人并不是客观规律的奴隶,他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自觉地驾驭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地运用客观规律,达到改造世界、支配世界的目的。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就在于人比其他一切动物都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客观规律,就在于人能够坚持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历史上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能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机械唯物主义把人看作是客观规律的奴隶,根本否认人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唯心主义则根本否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阐明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它认为人不但能反映客观世界的现象,而且能透过现象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人不仅能理性地把握世界,而且能根据对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创造性地制定出可行的计划、方案和政策,进而通过物质性的实践活动达到改造世界之目的。人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却可以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由地驾驭客观规律;人不能创造客观规律,却可以运用对客观规律的理性把握,首先在观念中创造出世界本来没有又不可能自然产生的理想物,然后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把它变为现实;人不能消灭规律,却可以通过认识和实践的创造性作用,利用客观规律把对人不利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完全消除;人不能改变客观规律,却可以创造条件使客观规律发挥作用的方向或范围产生改变,从而变害为利。总之,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点,而客观规律则是物质世界固有的本质关系,人要在实践中把握物质世界,达到自己的价值目标,就必须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求真务实,人就能够成为客观规律的主人,就能在实践中有效地把握物质世界。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对此,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不论从科学上还是从哲学上,都做了最有力的论证。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就是用科学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所揭示的系统事实证明下列两点:第一,不存在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世界;第二,这个物质世界所发生的一切过程都是由物质的原因所引起的,并且各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的、是统一的。现代进化综合理论证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客体,它们各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生命的基础是物质,生命是通过化学的途径从无生命的物质演化而来的。人类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动物分化产生的。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社会也就形成了。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由一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人口因素、地理环境等条件构成的复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也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总之,现代进化综合理论深刻地表明,物质世界具有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是物质世界本身演化、进化和发展的结果。现代系统科学提出:物质世界是以系统为其存在形式的,系统具有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同型性。同型性是指系统结构和联系的相对独立性,即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系统中,往往会因为具有共同的结构而产生同样或类似的功能。例如,负反馈结构系统具有自调节、自稳定的功能。该性质原是从生理系统中发现的,后来被用于机械系统和电子元件系统中,使无机界表现出了自动化和目的性的功能。现在这一机制又被用于社会领域,形成了许多社会中的自调节、自稳定系统。在各类不同性质的系统中,同型性现象所具有的普遍性,给予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新的科学证明。现代科学的发展还进一步表明,一方面,科学分工越来越精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科,并还在继续分化;另一方面,各学科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整个科学发展正呈现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日益融合的整体化趋势。这都是物质世界多样性统一的有力证明。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命题,是对无限丰富多样的永恒发展着的整个宇宙这一普遍本质的总的概括,因而是一个普遍的哲学命题、哲学结论。对这一普遍的哲学命题、哲学结论,仅以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证明是不够的,因为单纯科学的证明毕竟是有限的证明,即使对目前全部的科学研究的成果作详尽无遗的罗列,也未穷尽一切领域。可见,要论证无限的东西,必须运用理论思维的力量,对有限的东西进行概括,从有限中发现无限,说明无限,这就是哲学的论证。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论证是指,运用理性思维的力量,揭示世界无限多样的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物质本质。辩证唯物主义以科学发展提供的大量事实为依据,吸取了哲学史的经验教训,从哲学理论的高度进一步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地提出和解决了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世界究竟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意识?二元论否定这个问题;不可知论回避这个问题;实证主义取消这个问题;杜林提出“世界统一于存在”,模糊这个问题,如此只会给唯心主义留下阵地。辩证唯物主义在对上述各种观点的分析批判中,明确提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其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其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其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运动、发展中的统一。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说明了解决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既要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但又不局限于科学事实,还要运用辩证思维。因为,没有科学事实的论证,只能是思维的幻想;有了科学事实,要想从个别上升到一般,通过有限揭示无限就必须依靠辩证思维进行抽象和概括。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所以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是离开了辩证法。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作了广泛的哲学论证。首先,科学地界定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并分析了物质的各种特性,为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奠定了基础。其次,科学地说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驳斥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的观点。再次,科学地分析了社会生活的客观实在性,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深刻揭露了历史唯心论的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这些都贯穿着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总之,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变化是无限的,人类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认识也是无限的。不论是科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没有穷尽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和论证。随着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与进步,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将会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思考题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1.怎样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2.什么是运动?怎样理解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认识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3.什么是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4.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意识必须依赖于物质?正确处理意识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有何重要意义?第三章辩证法【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方面:识记:联系的概念。系统的概念。联系的基本范畴。唯物辨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度的概念;肯定、否定的含义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各对基本范畴如:本质与现象、形式与内容、结构与功能、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辨证关系。矛盾及其基本属性、质变、量变的含义;辨证的否定观能力方面: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能初步运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和把握复杂的现象,驾驭复杂形势。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初步掌握联系的各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掌握矛盾规律及差异协同律的方法论意义。能够掌握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学会用辨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课时安排】8学时【重点】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结构与功能、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辨证关系、矛盾规律质变、量变及序变的辨证关系;辨证的否定观、【难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什么、发展观:事物的运动总体呈现出上升、进化的趋势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及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特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联系都必然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事物彼此互为条件。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就是这个事物的条件。“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联系的普遍性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相互联系着的事物或现象不同,它们的联系方式也就不同。另一方面,同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形式。事物联系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等。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1、运动、变化和发展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发展的观点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密不可分的。事物的联系总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形而上学之所以否认运动,首先是因为它否认了联系。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结果,但并非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新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但由于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腐朽的东西,批判继承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所以,它在内容上总是比旧事物丰富,在形式上比旧事物高级,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尽管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曲折发展过程,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2、发展的过程性(补充)过程,就其内容来说,是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一个事物向另一个事物的变化,或不同事物间的统一联系和相互转化。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和过程是不可分离的。事物是过程中的事物,过程是事物的过程。脱离过程了解事物,或者离开事物认识过程,都是片面的。唯物辩证法是从事物与过程的统一性上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它要研究的是发展过程的最一般的问题,即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动力和源泉等问题。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也是两种不同的观察世界的方法。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说明世界,而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解释世界。两者的根本区别和分歧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存在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第二节辩证法的规律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一、矛盾及其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及其原因,而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矛盾分析方法也就成为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范畴。是反映事物内部所包含的既相相对立又相互同一的关系的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倾向。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着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对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这种贯通性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相互渗透,二是包含有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矛盾双方既然具有相互吸引的趋势,那么双方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为矛盾双方的转化提供了由此达彼的桥梁。相互转化则更为深刻和生动地表现了对立面之间的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体现着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有广泛涵义的哲学范畴,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矛盾就有斗争,一切矛盾都要通过适当的斗争形式才能得到解决。但斗争的形式和方式因矛盾的性质和发展状况不同而不同。不同的矛盾,其斗争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上,也采取不同的斗争形式。不可把矛盾斗争性归结为某一种具体形式。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首先表现为相互联结、相互制约。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或抽象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以双方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为前提的。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即脱离同一的对立,是绝对的对立。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这同事物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是一致的。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矛盾统一体的存在是受着特定条件限制的。当某种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相互依存的同一性,才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而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失去同一性,就不能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任何一种条件都是可变的,所以,任何矛盾的同一性都是暂时的、相对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对应于同一性的相对性而言的,指它的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当然也要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但它与同一性不同。同一性受着条件的限制而它本身却不能打破条件的限制;斗争性受同一性的限制却又能够打破条件的限制,并创造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条件。矛盾的斗争离不开同一又不断打破同一,矛盾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趋势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所以,任何矛盾的斗争性都是永恒的、绝对的。正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以静止为条件又不断打破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样,同一也只是矛盾的一种特殊状态,因为事物的矛盾运动总是由保持矛盾双方的同一进入到这种同一的分解。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思想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思想中,关于矛盾的观点十分丰富。中国很早就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物生有两”,“一分为二”等命题。在《老子》中,就有关于阴阳、有无、大小、强弱、静躁、正反、生死、存亡、兴废、美丑、善恶、攻守、治乱、古今等相反相成的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孙武提出了奇正相生的用兵思想,并对战争中的己彼、主客、虚实、奇正、利害、进退、攻守、勇怯、安动、久速、迂直、劳逸、众寡、强弱、胜败等一系列矛盾关系作了精辟的动态分析。除了发现矛盾,中国先哲还对矛盾的特征作过深刻的揭示。《庄子·天下》记载的战国辩者的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对矛盾无限性的揭示;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王弼概括的“物极必反”等都是对矛盾的辩证否定的深刻认识;方以智提出“合二为一”的命题,王夫之把“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结合起来,深化了对矛盾辩证法的认识。更可贵的是,中国先哲提出了“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等辩证思想。西周史伯提出:“尚和去同”;孔子又引申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指有差别的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指不包含差别的二者绝对的同一。《易传》指出:“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后“合”就成为矛盾双方统一的用语。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和”、“合”思想的提出是我国古代辩证法的发端。重视有差别的统一,强调适度、中和在中国儒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庸》把人的喜、怒、哀、乐等感情没有发作的时候,叫做“中”;发作出来而能都合乎礼节的叫做“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还讲:“执其两端,庸其中于民。”“庸”在这里是“用”的意思。这就是“执两用中”的方法论。综合起来说,包括“中庸”在内的“和全”观念,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哲学对事物矛盾统一关系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认识和把握。它强调矛盾对立的中和,使两端都可以同时存在,都可以保持各自的特性,促进两端彼此互动、兼济、反应、转化,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就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1、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这是矛盾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样,对立一方的发展也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因为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是在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中实现的。第二,矛盾同一性使对立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引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其一,矛盾双方包含着可以彼此利用的共同因素。其二,矛盾每一方自身组成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矛盾,也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第三,矛盾双方的内在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的发展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去促进事物的发展,学会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性是表现事物的相对稳定性的。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稳定性,这就是辩证法的保守方面。肯定这个保守方面存在的意义,就是承认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就是肯定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历史正当性。因而,保持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同一性是积极的,在这样的意义上,维护事物的稳定性也是发展的必然要求。2、矛盾斗争性的作用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对立面的斗争终究要打破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产生新的矛盾统一体,这正是辩证法的革命实质所在。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为对立面的转化,为事物的质变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把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斗争贯彻到底,才有旧矛盾统一体的分裂,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要区分几种情况:一是矛盾斗争推动事物发展,但不能把斗争本身等同于发展;二是事物发展由斗争来推动,但不是任何矛盾斗争都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才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三是即使是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也不是都能推动事物的前进和发展,不是一切对斗争的限制都是对事物发展的限制。同一性对斗争的形式、斗争的界限都有制约性,所以,斗争要采取恰当的形式,才有利于矛盾的解决,才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违反辩证法的。3、内因和外因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在空间上无处不在,在时间上无时不有。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无矛盾状态。但矛盾都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差异也是矛盾,它是矛盾的萌芽状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每一方面各有特点。不同的事物及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内部对立同一的具体关系是各不相同的。矛盾的特殊性表现着事物内部矛盾及其运动过程的复杂性,世界上的事物运动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各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第一,区分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是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所以,我们既要把握根本矛盾的变化,又要时刻注意非根本矛盾发展的状况,研究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区别、联系及变化,认识事物发展过程及其不同阶段的特点,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第二,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地位不是僵死固定的,而是变化的,如果条件改变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会发生变化.这里的主要矛盾与根本矛盾是有区别的:根本矛盾是从规定过程性质的方面确定的,而主要矛盾是从它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所占的地位确定的。但当一个矛盾既规定过程的性质又在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时,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则是重合的。而在另外的情况下,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不同的。不论是主要矛盾或次要矛盾,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不能起到主导作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认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要求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法的“重点论”,就是要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着力抓住认识主要矛盾。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和解决矛盾时,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既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其非主要方面。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第三,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必须认识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的辩证关系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一般、共性只是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这种共性、一般不可能包含个性、个别的全部内容和所有方面,一般只包含了个性、个别的某一方面,某些特点,任何事物的个性都比共性丰富。其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又是同一的,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共性就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一般、普遍也只能通过个性、个别、特殊才能显示出来。其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经验主义夸大特殊性,否认特殊性之中包含着普遍性,或者教条主义夸大普遍性,否认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我们党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作为它的理论基础的。四、矛盾与系统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为系统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论则进一步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系统是由诸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性质和功能并不是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了新的性质和更大的功能,即“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因此,不能把系统具有的整体性质和功能还原为各个要素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只有在与整体以及其他要素的有机关联中,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而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也只能存在于其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之中。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在一种联系中是系统,在另一种联系中又是构成系统的一个要素。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同时又是构成其他系统的一个要素。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最大的系统。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系统的开放性是指,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和封闭的,而是处于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之中的,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不同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交换的过程。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也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是事物诸要素构成的统一体,部分则是构成这个统一体的各个局部和方面。整体和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因此,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存在;二是指部分只有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中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条件,只有作为整体的构成要素,部分才能拥有自身的功能,部分也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联系中是整体的东西,在另一联系中则可以转化为部分的东西,反之亦然。二、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度质是指一事物同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质是内在的,是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属性中有本质属性,也有非本质属性。认识事物的质,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正确区分事物,分清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量是事物存在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和事物的存在不具有直接同一性,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质。量也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定性,任何事物总是一定的量的事物,没有任何量的规定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同事物的质及属性是多方面的一样,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多方面的。人们则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研究事物某些方面量的规定性。从认识事物的顺序来说,区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开始,是认识量的前提;由对事物质的认识,进入到认识事物的量,这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度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或幅度、范围),是保持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界限。事物存在的度作为质和量的统一,首先就意味着有量之质和有质之量,单纯的质或单纯的量都无法规定事物。度就是尺度、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也就是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量的限度。在这个限度以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量变一旦超出这个限度,就能打破事物的存在,使事物变为他物。认识、把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人们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有质的要求,也有量的指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都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通常所说的“掌握火候”、“过犹不及”等,都是这个道理。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飞跃。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看其是否超出度的范围。量变是在原有度的范围以内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渐进,所以,它表现为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渐进性。质变是超出原有度的范围的变化,是对度的突破,所以,它表现为事物发展过程中渐进性的中断和飞跃。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和绝对变动性、渐进性和飞跃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可简要地概括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转化为新的量变。否认质变必须有量变准备的观点是突变论,否认质变,只承认量变是庸俗进化论,都是错误的。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又具有复杂性,这主要表现为:第一,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另一种是事物的构成成分在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事物数量的增减会引起质变,事物的构成成分在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质变的基本形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爆发式飞跃;另一种是非爆发式飞跃。所谓爆发式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所谓非爆发式飞跃,是指不通过对抗的形式,而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来实现的质变。第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它包括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两种情况。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有量变,即在质变过程中存在着量的扩张,即新质要素在数量上急剧增加。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3、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补充)第一,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为了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做事情就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要促成事物的质变,就必须首先做好量变的积累工作。第二,既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那么我们就应当重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的复杂情况。注意区分根本质变和部分质变,以免犯冒进的错误;还要区分部分质变和量变,以免混淆事物质的界限。在事物的根本质变尚未到来时,要善于等待和积累,努力为根本质变创造条件;当事物进入根本质变时,要有不断开拓的勇气和能力,为新事物的壮大发展铺平道路。第三,既然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的统一,我们就要努力掌握这个规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辩证的否定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存在的趋势,是指事物中维持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趋势,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当肯定方面占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它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处于相对稳定的量变状态;当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实现旧质向新质的飞跃。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是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两种互相对立的因素、趋势。但是,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既没有离开否定的肯定,也没有离开肯定的否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辩证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这种质变只有经过否定才能实现。第二,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事物是通过自身孕育的否定因素来否定自己,这个否定因素是吸取了事物自己发展中的一切有益的营养而生长的,当它作为新事物起来否定旧事物时,实际上是从“母腹”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中汲取养料,带着新的成分和因素脱胎而出的。新事物总是带有旧事物的某些痕迹,总与它脱胎而出的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相似之处。所以,这种否定不仅无法割断与旧事物的联系,而且恰恰体现着新旧事物之间的历史联系。正因为新旧事物之间通过否定这个环节联系起来,才有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辩证否定就是扬弃。扬弃就是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克服体现了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保留体现了发展过程的连续性。事物经过辩证否定而实现的发展过程,都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是要求人们在观察和思考事物时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既要看到肯定方面,又要看到否定方面,要善于在肯定中把握否定,在否定中把握肯定。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采取批判地继承态度,吸取其精华,舍弃其糟粕,使其“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外国的东西,应当借鉴世界各国一切优秀的成果,我们应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学习和借鉴,要采取分析的态度,积极吸取先进、科学、有益的成分,也要抵制落后、谬误、有害的东西。2、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表现形态和发展态势上看,呈现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上升性或前进性,是事物发展不可逆的基本方向和趋势。在由辩证否定所构成的事物发展的链条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扬弃”,是质变。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它推动着事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波浪式的前进。事物经过对立面的两次否定、两次转化,就表现为一个周期,表现为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这种周期性既表现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又表现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还由于事物内部矛盾斗争及周围条件的复杂性,决定新事物否定旧事物要经过反复的斗争。由于某些偶然的原因,事物发展会出现暂时的倒退,这也是曲折性的一种表现。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是事物发展的具体特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把握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一,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或波浪式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当认清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同时又要客观地对待发展中的问题,充分估计到事物发展中的困难。既要看到一定的曲折是正常现象,又要时刻注意把握前进的方向,尽量少走弯路。第二,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循环论片面夸大曲折性、回复性的一面,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直线论忽视或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把前进的道路看成是笔直的。从思想方法上看,直线论只能陷入脱离实际的空想。第三,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就要坚定人们为人类美好事业而奋斗的信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但它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代表人类前进的方向,最终必然取得胜利。第三节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辩证法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主要有: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偶然性与必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原因与结果。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1、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的;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本质则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里包括真象和假象。假象是由客观条件造成的虚假的现象,是对事物本质歪曲的反映,它是本质在特定条件下的反面表现。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其次,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是表现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因为本质是通过一定现象表现的。本质总是现象的本质,是现象的内部联系,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一种现象总有某种本质隐藏其后,不仅真象,就是假象也是如此。2、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认识的任务就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第一,现象是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向导。要区分真象和假象。第二,通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第三,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本质表现为现象是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人们对于本质的认识也是随着现象的展开、变化逐步深化的过程。三、注重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1、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内容和形式是相互区别的。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又是统一的。首先,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其次,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于、服从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往往也随之改变。但是,形式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内容具有积极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两种情形: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最后,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事物中是形式,在另一事物中就是内容;反之亦然。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了它们的矛盾运动。在这个矛盾运动中,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的矛盾大体上也是一个从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过程。2、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一,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善于根据内容的变化、发展,适时地、正确地变革旧形式。当某种形式已经不适合内容发展的时候,就要及时地变革旧的形式。第二,自觉地运用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法,利用多种形式为内容服务。第三,自觉地运用内容和形式矛盾运动的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重视内容的作用又要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既要重视形式的作用又要反对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四、在偶然中把握必然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客观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性,只能导致神学目的论。其次,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摆脱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的,否定必然性。最后,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也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2、立足必然性,利用偶然性第一,通过偶然认识掌握必然,可以使我们的行动更具目的性、自觉性。第二,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抓住偶然的机遇。第三,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因素,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宣称“偶然性是科学敌人”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科学研究是通过研究偶然揭示必然的。五、从可能到现实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范畴。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所以,对于未来的事物来说,它既是一种非存在,又是一种存在。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首先,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存在实现根据的;不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实现根据和条件的,也就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其次,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较为充分根据,在现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和条件,因此在将来才可以实现的可能性。再次,要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最后,要区分不同程度的可能性。2、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不同,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不是现实,现实不是可能,二者不能等同。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世界的无限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3、立足现实,把握可能第一,可能性包含在现实性之中,因此,我们必须使理想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我们向往未来必须重视现在,树立理想必须面对现实。第二,可能向现实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此,理想的实现必须付诸人的实际努力。第三,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也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六、正确把握因果关系1、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首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但是,如果把原因和结果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它们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其次,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原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有一定原因的。原因不仅可以作用于结果,结果又能反作用于原因,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因果关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其具体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果多因、复合因果等。2、探究因果联系,把握事物规律性第一,认识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可以同唯心主义的“因果报应”论、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第二,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三,正确地认识因果关系,把握规律,可以提高实践活动中的预见性。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把远大目标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3.运用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如何认识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艰巨性。4.怎样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5.如何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四章认识论——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方面:识记:认识的主体、客体;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哲学史上的真理观理解: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认识与实践的互动关系、辨证法与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真理的含义、特点;实践和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理解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能力方面:在生活中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学会运用辨证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现实问题。【课时安排】6学时【重点】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真理的含义;真理的检验标准【难点】认识过程中主体因素的作用;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第一节什么是认识一、认识的结构1、认识的主体、客体与中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界定了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中介。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他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认识主体的主要特征是:第一,自然性。人是客观实在的自然存在,人的自然机体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自然界为人提供了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人从自然界中不断摄取生活资料,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生命和力量的源泉。第二,社会性。,只有在由人所结成的社会活动及其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有可能作为主体而存在,也只有在社会中,人才可能具有社会性的本质,才能获得主体的地位。第三,意识性。作为认识与活动的主体,人的活动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因而是有目的的。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领域的对象,也就是进入主体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认识客体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客观性。它是不依赖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第二,动态性。客体随着主体发展与活动自由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大。第三,多样性。客体可划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以及以物质形式为载体或外壳的精神客体。认识中介是指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物质条件一般是指认识工具,即主体借以认识客体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精神条件是指主体认识客体过程中所运用的背景知识和理论因素,一般表现为思维的知识框架和理论范畴或基本概念,在认识过程中一般表现为认识推理的基本前提和理论评价的准则。认识作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需要通过中介来实现的。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一方面,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对客体进行改造,使主体实践目的得以客观化实现出来,在客体中打上主体意志的烙印;另一方面,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得到了改造,不断形成新的观念、新的能力。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过程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第二,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只有通过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第三,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效益性,是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和利益的特性。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总是在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中产生。第四,审美关系,即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关系。二、认识的本质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从实践中取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并不排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的必要性。间接经验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而间接经验只是“流”。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日益完备的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提供了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实践的发展拓宽和深化了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不断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联系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桥梁,实践为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提供了客观上、物质上的证明。同时实践本身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就是把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直接对照,检验出认识是否符合实际,符合的程度如何,是否是真理性的认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的认识不仅是为了解释世界,对客观事物作出某种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动地改造世界。另外,一切理论和认识成果,都是为实践服务的,离开了实践这一最终目的,认识的形成和发展都不会成为可能。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则起到阻碍作用。2、主体素质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主体自身的素质也制约着认识。主体素质包括主体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是指主体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事实上,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主体的身体素质是指人的劳动器官、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所具有的条件和功能。认识还受主体精神素质的制约。主体的精神素质可分为认知结构和非理性因素两大部分。认知结构是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凝结而成的统一体,它们共同制约主体反映客体的全过程。第一,认知结构制约人们每一具体认识过程的目标选择。第二,主体要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整理来自客体的信息。第三,主体按这种认知结构对客体作出解释。3、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立,揭示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错误,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实现了认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是对立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主张“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也主张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承认世界是可知的,这是正确的。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它把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看成是如同照相和镜子照东西一样的消极被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根本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观察认识问题,认为人不要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只要靠感觉器官的直观,就能获得知识;二是离开辩证法观察认识问题,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强调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把反映论的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不仅指出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且指出了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认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人们的社会认识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人们在改造客观事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得人们的认识得以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第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它把辩证法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从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考察认识活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反映论的前提下,肯定主体在认识中的选择、建构等能动作用。人的认识不仅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动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辩证发展过程。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它的特点是形象性和具体性。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因而又有局限性。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人们凭着感觉器官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第一,相互依存。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是通过多方面现象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抽象,才能形成理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第二,相互渗透上: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有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2、认识过程第一次飞跃的条件第一,要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唯理论和经验论都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把二者对立起来。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则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认为认识可以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二者都没有能辩证地把握认识过程。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而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轻视理论,否认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把局部的狭隘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这两种倾向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毛泽东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这次飞跃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2、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条件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第二,理性认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三,理性认识要为实践主体所掌握。第四,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物质条件。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为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有一个过程,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有一个过程。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2、再认识过程人们的认识过程往往是再认识的过程,再认识就是主体对同一客体原有认识成果的重新认识,它不仅包括认识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而且包括鉴别真伪,修正错误,使认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的过程。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然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在时间上,事物发展的这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转变也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毛泽东对人类认识的发展作了如下概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三节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一、真理及其特性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认识,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因而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表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其内容是确定的。真理不因人而异,也不因阶级而异。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阶级利益的制约和影响。2、真理的客观性与价值性真理的价值性即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作为反映两种不同关系的范畴,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观察问题的取向。真理的客观性是从真理同客体一致性上所作的考察,揭示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效用上所作的考察,揭示真理在客观上固有的作用和功能。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一般说来是一致的。一方面,真理的客观性是价值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真理的价值性又是真理客观性的重要体现之一。真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通常也称作绝对真理,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二是指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绝对的。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通常又称作相对真理,它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依赖于主体、依赖于人或人类的主观形式,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都是运用语言和逻辑对客观对象所作的正确反映,而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这就使人们实际把握到的每一个真理总是有条件、相对的(受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形式的局限)。二是指每一个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和有限程度上所作的正确反映,都具有近似的、不完善的性质。在广度上不可能穷尽客观世界的一切方面和一切过程,认识尚有待于发展;在深度上也只能达到客观对象及其本质的一定层次,并不是认识的最终完成形态。因此,真理又是有条件、相对的。2、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在相对之中有绝对,一切具有相对真理性的认识中,都包含着绝对的永远不会被推翻的客观内容。这不仅指每一相对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在这个限度内,它永远不会被推翻,而且从真理的发展讲,当一个相对真理性的认识被一个新的相对真理性的认识所代替时,总会有一些带有绝对真理性的“颗粒”被保留继承下来,这些“颗粒”也是永远不会被推翻的。真理的发展是由相对向绝对不断转化的无限过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有限的正确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所把握的都是包含着绝对真理性“颗粒”的相对真理性认识。每一个相对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指导人们发展真理的新起点。真理的发展,一方面是相对真理性认识在内涵上的丰富、充实和在外延上的精确限定。另一方面是相对真理性认识在数量上的扩大增加。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对立起来。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把现存的真理看成是终极真理,导致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把真理看成是没有客观内容和客观准绳的纯粹相对的东西。导致怀疑主义和诡辩论。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同样都是错误的。绝对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相对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成是真理发展的“顶峰”,当作教条照抄照搬;相对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有绝对性,否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客观真理性及其指导作用,抹煞了马克思主义的旺盛生命力。三、实践是检验这里的惟一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在相符合。显然,这种检验的标准不能在认识领域内寻找,思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标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也不能直接回答认识是否同它本身相符合。所以,真理的本性所决定的检验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个别的、特殊的实践,都包含着一般、普遍的意义,即一次实践能够做到的,在同样条件下的同样实践必然会重复地加以实现,产生出同样的结果。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是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在直接联系起来的桥梁。实践活动同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对象直接联系着,它所产生的结果是客观实在的。2、实践检验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实践才是鉴别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标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一,凡经实践检验证实的真理,新的实践可以丰富它、完善它、发展它,却不能推翻它;第二,即使一时的实践还不能对某些认识作出检验,但无限发展的实践,终将会对认识是否是真理作出确定的检验。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又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一,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检验和发展人的认识;第二,即使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3、真理和谬误首先,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确定的界限: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表明了主观和客观的符合、一致;而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错误的反映,表明了主观和客观的脱离、分裂。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之间有质的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和谬误又相互联系:其一,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显不出真理。其二,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的真理,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反过来也是一样,这种谬误如果回到原来的范围以内,恢复它所必备的条件,它又会转化为真理。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它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这具体体现在: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灵魂。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首要方面,就是要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第二,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根本要求。第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2.为什么说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3.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4.主观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是什么?5.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五章社会观【教学目的与要求】识记:社会;社会形态;劳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课时安排】4学时【重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难点】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本人的社会形态理论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一、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劳动创造了人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第一,劳动促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前肢进化成为人的手。第二,劳动创造了语言,推动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第三,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意识不仅是人脑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2、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特殊的一部分,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们在劳动中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们还从事其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又形成了其他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等,于是产生了人类社会。二、劳动是连接自然与社会的纽带1、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既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把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又把人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紧密地联系起来。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它使人类获得了自己的本质,把自己与其他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人通过劳动改变自然,创造属于人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人与自然又是不可分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自然界是劳动的基础,人是劳动的主体,劳动所作用的对象是客体,它们都要受自然界的制约。就劳动主体而言,劳动者自身就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劳动就是人的肉体组织的运动。劳动者的劳动活动还要受到他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制约。从劳动客体来看,作为天然劳动对象即未经劳动加工过的对象,如原始森林、土地等,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当然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另一种劳动对象是经过劳动加工过的东西,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它也是来自自然,也必须服从自然规律。2、劳动是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中介劳动就其最一般的性质而言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它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而实现的。劳动过程也是形成人与人之间关系和形成人类社会的过程。3、劳动是揭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所谓人类历史之谜,就是指对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变化、发展问题的解答。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历史过程中决定性的东西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在改变外部自然的同时,也使人自身的自然得以改变和完善。劳动决定着社会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所以说,它是揭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劳动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党的十六大强调尊重劳动,首先,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点。其次,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三、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一)、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地理环境的内涵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物质基础。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综合的有机系统,包括大气、水和岩石层等。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而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表现在: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基础,离开地理环境,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首先,地理环境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其次,地理环境能决定生产部门的分布从而形成某一地区生产的特点。再次,地理环境能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一个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其次,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再次,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的制约,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紧密相关的。3、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人类通过劳动和其他活动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界。一方面,人类做了许多有利于自然发展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工作;另一方面,人类也做了许多不利自然发展和破坏生态平衡的事情。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要把保护环境与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机地统一起来。首先,要人们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端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其次,要提高人们利用自然的科学性,把利用与保护、开发与培育、排污与治理合理地结合起来。再次,要把当前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人口因素和人口生产的特点人口因素不仅指人口的数量,而且还包括人口的质量、构成、分布、迁徙、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社会有两种最基本的生产,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再有一种就是人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的生产。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第一,人口生产的周期较长。第二,人口生产的特殊形式(通过婚姻)。第三,人口的生产具有惯性,长期不断增长的人口具有一种继续增长的趋势;反之,长期缩减的人口具有一种继续缩减的趋势。人口生产的数量不像物质生产那样易于调节。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因素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第一,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物质生产,也形成不了人类社会,更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口是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不同的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先,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数量应是同社会的生产和科技水平要求相适应的人口数量。其次,人口素质越高就越能适应生产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就越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首先,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其次,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最后,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物质生产,因而必然要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1、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恩格斯这里讲的“物质条件”主要指的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2、生产方式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生产方式既为社会其他活动提供基础,又对其他社会活动起制约作用。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首先,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制度。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实际上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基础决定的,而且要由这个基础得到说明。其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的变化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当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生产方式所代替,就意味着旧的社会制度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第四,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能起制约作用,后两者对社会发展怎样起作用及作用之大小,要受生产方式的决定。(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社会生活的涵义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可分为一类是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物质交往活动以及物质资料的消费活动;另一类是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方面。属于精神生活内容的有精神生产、精神产品的继承和传播、精神享受等;属于政治生活内容的有管理国家、阶级斗争、变革社会等。这两类社会生活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决定着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而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又能对物质性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其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是基础和核心,它既对其他物质性社会生活起制约作用,又对作为非物质性社会生活主要表现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起决定的作用。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这表明人类社会并不是各种要素的机械的结合,也不是历史事件无序的堆积,而是以一定生产关系总和为经济基础的各种要素的有机的结合,是活动着的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2、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也就是社会的本质。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社会不是神创的,更不是什么观念的产物,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的最根本的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艺术的、宗教的活动等,从而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由此不难看出,社会的真正本质是实践。一方面,是说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是在劳动实践中把自己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又是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正是生产关系才构成了社会。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另一方面,是说一切社会现象只有从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科学的说明。这对于唯物史观来说是不言而喻的。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精神现象受社会生产实践的决定,精神的东西不过是物质的东西的反映,所以,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第二节社会结构一、经济结构1、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以及科学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等。劳动资料也就是劳动手段,是指人们用以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作为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其中,生产工具居于主要的地位,它是劳动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改造的一切对象。包括:一是被纳入生产过程中的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二是已加工过的物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它们共同构成了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知识和智力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能动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劳动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物质生产过程就是在劳动者主导下进行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生产力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因为,构成生产力主要要素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都属于物质性的要素,是作为客观实体而存在的。生产力是现实的物质力量,它存在于人们的物质性活动之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有着自身客观的发展规律。生产力还具有社会性,这是因为,它是在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社会劳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同时,人们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生产的。生产力就是通过人们的分工、协作等中介形成的社会力量。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其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技术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工艺和能力的总称。科学与技术虽有区别,但又具有内在联系,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科学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揭示的科学观点。但是科学本身是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只有当它渗透到生产力各实体性要素当中时,它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一是通过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物化为劳动工具;二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三是通过科学的学习和教育的途径,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四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水平。在当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表述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的公式已由科学——技术——生产转化为科学D技术D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是根据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生产力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过程。大体上来说,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基本的历史形态: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这三个历史形态的相继更替就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作用下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就是要使我们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符合生产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1、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定的客观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就建立在生产上面,建立在这种或那种社会生产上面,这种社会生产的关系,我们恰恰就称之为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由多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有着复杂结构的系统。静态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过程,也就是说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关系。从静态和动态统一起来看,生产关系是主要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它体现着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各个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起着决定和支配的作用,构成了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这是因为: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只有人们与生产资料以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并形成一定的占有关系,生产劳动才能进行,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其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基本性质。再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最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关系基本特征:第一,客观性。生产关系是在客观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对于某一时代的人们来说,生产关系是一种既定的关系,是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选择和改变的。第二,历史性。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构成了社会形态更替的主要阶段和内容。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三,具体性。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它是由这一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形式。因此,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生产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2、生产关系的类型生产关系大致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原始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一种则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3、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三、阶级和阶层1、阶级的实质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这一阶段上的产物,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阶级的划分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所起作用以及结成的关系所决定的。列宁对阶级有一个经典的说明:“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在实质上是由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2、阶层及其特点(补充)阶层是基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等形成的社会群体。一是阶级中有阶层。二是在不同阶级中从事相同活动的人形成的群体。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阶级分成为阶层,阶层从属于阶级,这是阶级与阶层的联系;阶级和阶层的划分标准不同,所指人群不同,这是阶级与阶层的区别。不能混淆划分阶级和阶层的标准,用阶层的划分替代阶级的划分,进而用阶层替代阶级,否认资本主义国家阶级仍然存在的事实。在我国,随着对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剥削阶级作为完整意义上的阶级已被消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社会的基本阶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同时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也是我国的基本社会阶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阶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除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基本的社会阶层之外,又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阶层主要是依据他们从事的职业和谋生方式来划分的。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第二节社会政治结构一、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构1、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特点在社会经济结构的上面竖立的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上层建筑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这部分通常被称为政治上层建筑;二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等,这部分通常被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文化结构。政治上层建筑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政治上层建筑是以暴力为后盾的。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暴力等强制力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以及运用这种暴力和强制力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正常的社会秩序。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二,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经济是基础,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对观念上层建筑起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一般来说,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和观点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但是,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对人们的思想和观点起着一种支配性的影响和作用。2、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要素构成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1)政治法律设施,包括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机器。(2)政治法律制度,即以统治阶级的政治、法律观点和思想体系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国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3)政治组织,即与政治法律制度相联系的政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在政治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居于核心的地位,对其他要素起着支配作用。二、国家的起源、本质、类型和职能1、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历史现象。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和政治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国家的起源是同阶级对立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在社会分裂成为敌对阶级的情况下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产生的,将来也必然随着阶级的灭亡而失去其存在的根据。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的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国家的起源充分表明,国家在本质上是适应阶级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另一方面,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管理的需要有着密切联系。分工出现之后,生产活动和产品的交换有了很大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权威组织来保证生产以及交换的顺利进行,同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并成为某些人的职业,使得这种权威组织不仅十分需要而且成为可能。与原始氏族组织相比较,国家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它是按照地域而不是按血缘为标志来划分和组织居民;第二,它设有特殊权力机关,即常任官吏、特殊的武装队伍,以及各种强制性的机关;第三,它拥有征收赋税以维持自身存在的特征。2、国家的类型和形式国家的类型和形式涉及国体和政体的关系问题。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掌握政权,是统治阶级;哪些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所谓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一定的国体必须要有一定的政体来体现,否则阶级的统治就不能落实;同样,一定的政体也必然会体现、服务于一定的国体,否则,政体就无法存在。国体是区分国家类型的标准,存在过四种不同的国体: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政体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君主政体,一类是共和政体。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两类政体往往都会有自己的特殊实现形式,如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巴黎公社政权形式、苏维埃政权形式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等政权形式。3、国家的职能和发展趋势国家的职能一般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大类。国家的对内职能是:第一,政治职能,即调整阶级关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二,经济职能,即组织、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第三,社会职能,即调节社会矛盾,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将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社会陷于崩溃,同时不断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与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使社会得以正常发展。国家的对外职能是:第一,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第二,根据本国的利益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事务。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对内职能是对外职能的基础和后盾,二者都是国家阶级本质的体现。国家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资本主义国家是剥削阶级国家的最高发展形式,也是其最后的形式。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则是继资本主义国家之后产生的并与其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型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有着如下基本的特征: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具有新的阶级内容。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被压迫阶级的国家,是大多数人享有民主,而只对少数人实行专政的国家。第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职能发生了根本的转化。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行使自己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统治工具这一职能的同时,也不断强化着管理社会、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的职能,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的需要。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对外也是把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增强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和友好交往作为自己主要的职能。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历史任务和发展趋势发生了本质变化。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历史任务是为消灭阶级和使国家走向消亡创造条件。列宁认为,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到国家的消亡,大致要经历三个基本的阶段,即政治国家、非政治国家,国家的自行消亡。由于现有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大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成的,因此,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国家走向消亡的条件。所以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不仅要充分发挥政治国家的职能,更需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解放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同时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国家走向消亡创造条件和基础。第三节社会意识结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它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这些条件既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又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它们是社会存在所不可缺少的,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由于社会存在极其复杂,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多样化。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根据在于:第一,它是一切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第二,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第三,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的观点,就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历史观则相反,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第四,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决定的是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不同解释和认识上的分歧的根源。一、观念上层建筑及其要素1、观念上层建筑及其诸要素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文化结构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的基本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社会意识形式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着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的意识形式。非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的那些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这些非意识形态也是社会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由艺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其联结方式形成的有机系统。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社会意识形态是由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艺术是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把握与反映社会生活。艺术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建筑等多种具体形式。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依靠具体、典型的形象的美来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按照审美的规则来把握和再现社会生活,用美的感染力具体地影响社会生活。艺术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典型性等特点。艺术也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特点,如在阶级社会中,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艺术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反映着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先进的社会阶级反映社会生活中健康和进步的东西,对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动阶级的艺术则充满腐朽、颓废、庸俗的东西,对社会进步起着极大的消极和阻碍的作用。艺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点。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艺术的认识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同时也能够对人们认识社会产生一定的引导和影响作用。艺术的教育功能表现在:它可以通过一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以及渗透于其中的艺术家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来引导人们如何看待社会生活和社会现实,引导人们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艺术最主要的功能是审美功能,即它可以通过自己作品和塑造的艺术形象培育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道德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和伦理原则,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道德践履以及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品质等。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道德的基本特点是:它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发挥作用的精神力量;此外,道德与社会经济基础联系比较密切,能够比较直接反映和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道德都是一定阶级的道德,具有比较鲜明的阶级性。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道德,只能是在经济上占据支配地位的阶级的道德。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标准,决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的永恒的道德。道德又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道德观念都与以往的道德观念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关系。如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就是在继承历史上劳动人民优秀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并以此来调节人与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为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服务。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以及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广义的政治思想包括了法律思想。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社会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因此,它们直接体现着一定社会阶级的经济利益,是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阶级性最强的部分。任何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直接维护着现有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统治。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起着更加直接的作用,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也起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作用。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因此,宗教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是由对超自然力量或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一定的宗教仪式、规则和组织结合而成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势力。在阶级社会,宗教本质上是剥削阶级从精神上奴役劳动人民、维护自己统治的手段。但是,也应当看到,宗教在历史上曾经为劳动群众所利用,借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宗教在艺术、医药等许多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及其本质的总的看法和观点。相对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哲学具有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的特点,是比较远离社会经济基础的,但它是以更加概括、更加完整的方式反映了社会的本质,所以也仍然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同时它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最一般的原则的高度去指导和影响人们的实践和思想的,因此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上述社会意识形态虽然各有特点,但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观念上层建筑的整体,成为社会文化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它的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一致的,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步性。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在它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物质条件根本改变之后,还会顽固地存在一段时间。作为精神生产产品的社会意识,一旦以成熟的形式出现以后,它作为一种传统,会在较长时期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第二,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具有不平衡性。其一是,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属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二是,同一个国家和社会里,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间存在着不平衡的关系。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作为精神产品,一旦为人们所掌握,会转化为精神力量,从而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当它所服务的是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时,就起促进作用;当它所服务的是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时,它就起阻碍作用。当它服务于先进阶级和进步势力时,它就起促进作用;当它服务于发动阶级和腐朽势力时,它就起阻碍作用。二、文化的本质与功能1、文化的一般本质与功能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即一切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事物或所有被“人化”的事物包括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社会文化是复杂多样的,表明文化的差别性、特性和个性,不同的文化间会有矛盾、冲撞和摩擦。社会文化又有统一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发展中日趋共同、相通和交融,文化的统一性表明不同文化的交流、互补和融合。唯物史观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深刻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基本的功能。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为了改造自然和社会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文化的一般功能主要有: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一,信息功能。文化能够依靠人类创造的符号系统起到固定、表达、储存、传递和加工社会信息的作用,从而维持社会历史的连续性。第二,教化和教育功能。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成果,反过来又具有影响和塑造人的作用。文化可以通过知识体系和行为方式影响人的行为,使人能够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的人。第三,促进和优化的功能。人们在传承前人创造的文化的基础上,又以自己实践和认识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和成果,推动着文化的发展,从而也促进着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四,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功能。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2、先进文化及其功能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历史尺度,就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所谓道德尺度,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首先,就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次,要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更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再次,要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大力促进先进文化的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的基本方法论原则:第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立足点。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要立足于中国人民今天的生活和奋斗,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第二,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大胆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第三,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第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3、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人类科学知识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认识和掌握社会规律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哲学则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认识和把握世界最一般的规律。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也无法离开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和影响。自然科学研究本身以及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都是人和社会组织所主导和参与的过程,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和保障。发展经济、政治、文化,还是推进各项社会事业,都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论证和支持:首先,哲学社会科学以其不断提高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的作用,而日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推动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社会管理的法制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咨询和参谋作用。再次,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和科学文化素质都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第四节文明进步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一、文明的内涵及其组成部分1、文明的各组成部分及其辩证关系文化与文明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明与文化基本是一致的。而从狭义来理解,文明主要表现为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物质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指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指在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保证,精神文明是灵魂。第一,物质文明决定并制约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第二,政治文明一方面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之上;另一方面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制度和法制保障,使之更加健康、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第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证和引导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方向。2、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经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以后,才进入了文明时代的。但是,文明时代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阶级对抗的基础上的。相对于奴隶社会的文明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无法比拟的、空前丰富的文明成果。资本主义社会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却呈现出扭曲的形式,人民群众创造出的文明成果自己却无法享受,反而成为奴役和压迫自己的工具和手段。社会主义由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文明建设方面仍然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仍然需要我们进行艰苦不懈的奋斗。我们必须高度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前提和条件,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创造条件。二、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1、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文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就是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努力搞好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重要目标,他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根据物质文明所提供的条件,适应物质文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而建设和发展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又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政治动力和制度、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中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2、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的实质就是强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我们党的基本纲领,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纲领,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概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如何理解国家的本质和职能?3.如何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4.如何理解文明的内涵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第六章发展观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方面:识记: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人民理解:人民是历史的主体;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能力方面:学会正确评价自我的价值,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同时协调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课时安排】6学时【重点】人的本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辨证关系【难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第一节什么是发展一、发展的本质1、发展的一般含义发展的本质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2、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本质是指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运动。(简单介绍马克思的社会分期理论)3、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二、发展观的意义(注:以上内容与教材前面的内容相重,故此不在此重复)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于社会生产方式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必然会形成双重关系,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则直接规定生产方式的性质。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就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对矛盾中,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因而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人们对产品的分配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而且首先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因为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由于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不断地积累和增长,特别是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使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并不断创造着新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新的生产工具的创造,又会使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与生产力相比,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中较为保守的方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这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又不是凝固不变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状态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成为它发展的桎梏时,就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就会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也说明了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从而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时候,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的时候,它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与“不适合”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是相对的,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合时,也只是基本的适合,因为这种生产关系中还会存在某些方面、环节上的不完善,从而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需要调整和改革这些方面和环节;一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合时,也并不意味着这种生产关系就会使生产力绝对停滞,不再有任何量的发展,而是说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形式已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已经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和障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最突出的表现在:当不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的一定时期内,生产关系的性质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上是相适合的,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不具有对抗性质,因此,不会、也不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根本变革。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逐渐变成不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矛盾就日益激化起来,其性质也由非对抗转化为对抗,这时就必然要提出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于是就进入到根本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的阶段。在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实现以后,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不适合又转化为适合,从而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无限的前进运动过程。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在各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趋向,揭示了生产力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的始终决定作用,从而也揭示了生产力是推动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4、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最大特点,是二者既基本适应,但又不完全适应。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基本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改变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当家作主的是全体劳动者;按劳分配把社会生产劳动与个人物质利益正确地结合了起来。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也有不相适应的一面,这就会同生产力的发展发生矛盾。即使是基本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某些方面也会变得不相适应,需要通过改革,要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正确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探索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其次,这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于社会形态建立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是内涵相同的概念。社会形态的概念却不同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概念。第一,技术社会形态的基本内涵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出来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就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为依据的。有一定的合理性。马克思就曾将二者统一起来用以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比如他曾说过:“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第二,社会形态与技术社会形态的关系:一致的方面: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基本标志的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为基本标志的社会形态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形态虽然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志,但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不相一致的方面:虽然社会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然而它还要受到其他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状况以及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状况的影响等。因此,在相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不同的国家可能建立起不同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不同国家也有可能建立起相同的社会形态;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形态可能处于较低的阶段,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其社会形态又有可能处于较高的阶段。唯物史观把社会形态看作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有机整体,认为经济基础有如社会的“骨骼”,而上层建筑则有如包裹在“骨骼”上面的“血肉”,“骨骼”和“血肉”不可分割,形成了社会有机体。在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着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性质,基于生产力发展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同时也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更替。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指: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经济基础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上层建筑为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早或晚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或迟或早也要发生改变;经济基础还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上层建筑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的或进步的力量;反之,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消极的或反动的力量。当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经济基础实现变革的时候,上层建筑的革新,对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就会成为决定性的环节和条件。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同一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会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而经济基础即使在相对稳定的阶段,也会发生量的变化和部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立即反映到上层建筑中来,就会不断出现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某些不相适应的情况。所以只有对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部分加以调整和改革,使之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才能充分发挥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某种社会经济形态走向腐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不相适应,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形成尖锐对抗的时候,必须从根本上加以变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3、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成的特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形成方面的特点: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力量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的这一特点,并不违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因为:第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产生,仍然根源于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当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客观要求。当然,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这种经济基础领域的变革又不可能自发地实现,因此,需要首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进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其中主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一经确立,就必须立即着手建立、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经济基础,否则,这个政权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第三,只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和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政党以及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等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部分内容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产生的,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形成以后,才能逐步得到巩固和完善。4、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本身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基本上是相适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维护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力工具,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意愿的集中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领导力量,是引导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可靠保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存在不相适合的方面。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与经济基础是不相适合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变化之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又会产生新的不相适应,或者说总是会产生新的矛盾。另外,旧社会的上层建筑残余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的,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加以解决的。正确认识和掌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首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这一规律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指导意义。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就要及时地自觉地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地向前发展。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两对基本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推动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的转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等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具有更为根本的性质,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2、两对基本矛盾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形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个矛盾运动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新的基本适合,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如此不断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促进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及其形式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过三个对抗性的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它们各有两个基本阶级,即奴隶主和奴隶、封建主和农奴、资本家和工人。它们之间的矛盾构成该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是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政党是阶级中最积极的、最有组织的部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之间的斗争,是阶级斗争的集中表现。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直至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革命斗争,而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迫使剥削阶级作出一定的让步,使得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不同程度地向前发展。当代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调节和改良,使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有所缓和。但从根本上说,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并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三、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新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社会革命的任务在于解决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胜利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先进的革命阶级手里。革命的爆发和胜利需要具备客观前提和主观条件。革命的客观前提,主要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状况;阶级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革命形势的成熟,突出表现为阶级矛盾的激化。革命主观条这就是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能够发动足以摧毁旧政权的强大的革命行动。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说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和传播,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2、社会革命的形式和作用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社会革命通常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迄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在特定的条件下,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力量在政治上、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出现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社会改革及其作用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程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存在和发展,而对现存的制度、体制作一定的调整和革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关系:互相区别: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对某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的调整,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互相联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当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越来越大,当旧社会制度向新社会制度过渡之时会出现改革的潮流。但是当旧制度的维护者疯狂的抵制和破坏改革时,社会进步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或局部质变的准备。(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自觉的、主动的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社会主义改革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改革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实践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应用客观规律保护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与能力的结晶。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但是,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在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科学技术被滥用可能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第三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一、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与人的活动1、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历史规律存在于并实现于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构成社会结构要素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本身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而社会历史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因此,社会历史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恰恰是通过历史主体的人的自觉创造活动实现的。历史发展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实质上是人们实践活动所遵循的规律。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各式各样的思想动机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以及符合的程度。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是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人对社会历史规律认识得越深刻,他在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的自由度就越大。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大多数人。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定历史时期一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然而,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在当代中国,我国人民群众的构成和基本成分除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以外,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而也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从事政治、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参与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都是通过人民群众推翻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来实现的。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我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共同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劳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最基本的途径。知识分子在推动先进生产力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在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创造和发展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力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一方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世代延续的来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无限的。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一、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1、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又承认个人特别是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他们的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杰出人物是指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反映先进的阶级、阶层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反动人物是指代表落后的生产方式,逆历史潮流而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杰出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倡导者,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历史人物通过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历史唯物主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中去考察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出现以及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时势造英雄,时代呼唤英雄,时代锻炼英雄,英雄人物的出现带有必然性。英雄人物的出现又带有偶然性,英雄人物的性格、智慧和才能使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特殊的影响。但是,在偶然性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历史的必然性。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政党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无产阶级领袖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和历史使命,使无产阶级领袖具备优于其他阶级领袖的优秀品质,并赋予他们重要的历史作用。杰出人物及其作用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条件的制约。杰出人物是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他们历史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他们是否反映了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以及反映的程度如何。同时,杰出人物的功过是非必须在人民群众实践中接受检验,最终由人民群众来评定。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应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既不能无视历史的局限性美化古人,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苛求前人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必然受到他所属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利益的制约。一、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领导方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一切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党必须始终勇于并善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第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第二,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和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第三,中国共产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因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第四节人的本质与社会发展一、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1、人的自然属性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人的属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主要是以本能需要为基础的食欲、性欲和自身保存(防卫本能)三种基本机能。2、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形态和特征。人的社会性是人的非动物性或超动物性。一方面是相对于自然性而言,是比自然性更高级的一种生存方式的特点,它是对自然属性的超越。另一方面相对于人的个性而言,也就是说人的社会性是在人们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社会属性是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离开了自然属性,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他的社会属性也就谈不上了。人的自然属是社会化的自然属性。离开了人的社会,它就不再是人的自然属性了,而是动物的属性。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把握人的本质,必须从第一个层面深入到第二个层面。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的本质的第一个层面。人类早期曾崇拜动物图腾,只是主动地认同于动物界。随着自我意识的进步,思想家们指出人作为一个类在本质上区别于各类动物,这是人类自我认识的重大进步。要真正认识什么是人的本质,必须从人的共同性进到人的差异性,从人与人的区别中揭示人的本质。把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解从“类本质”深入到“类内本质”(人类内部的个体的本质),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2、人的本质的两个层面马克思他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劳动或生产实践是人的类本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指出,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标志是人的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人,使人猿相揖别。人的道德性、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都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是人的社会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以下几方面涵义:首先,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其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应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把握人。社会关系简单地说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进一步说可以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再进一步,还可以分为若干方面,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生产关系、业缘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以及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等等。要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就应该从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入手。最后,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有主次之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起着基础的支配的作用,它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人在生产活动、交换活动、分配活动以及消费活动中所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三、人的自由及其实现1、人的自由自由是指人的活动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自由与解放有相近之处,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人的活动,一是受自然条件束缚,二是受社会条件束缚,三是受人自身条件束缚。相应地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也就在于在这三个领域中解除束缚,克服限制。人从自然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是认识和驾驭自然力,不再受自然力的盲目摆布。人在社会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是突破旧的社会条件的限制,更多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从自身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克服自己的弱点,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人的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人的自由总是在一定基础上和一定条件下的自由。人可以摆脱和克服某些条件的限制,但不能同时克服所有条件的限制。2、自由与必然的关系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必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不可避免的趋势。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并利用其来改造世界,达到人自己的目的。恩格斯所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四、人的发展及其特征1、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的,主要指个人的发展,指个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体力或体能是人的身体组织,它是人的其他方面能力的生理基础。智力或智能指人的思维能力,它不仅包括人的抽象思维,也包括形象思维;它不仅是一种复杂高级的认识能力,而且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能力。个性指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包括人的感情和意志等方面的品质。交往能力则指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能力和力量,它一方面是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丰富性和交往的广泛性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在社会关系中自主性等的表现。2、人的发展的特征人的发展具有综合性。它是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的统一。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在人的综合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突出强调的是“全面发展”。人的自由的发展是指的是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马克思多次提到“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不受阻碍的发展”等。人的充分发展则是从程度上谈人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才能的充分的发展是许多方面相互协调的发展,而不是单一方面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发展。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才能发展的最根本的途径。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由性和充分性,都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关系。人的才能的施展和发展离不开他人,离不开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人的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的发展有不同的内涵和历史形态。三、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1、经济形态与人的发展马克思曾从经济形态发展对人的自由发展的影响的角度,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形态。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是第一个历史形态。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方性联系。在这种原始的社会关系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原始关系相矛盾的。”这个历史形态是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个历史形态。此时社会形成了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整体的能力的体系。由于社会关系以异己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然而,它“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从而为更高历史阶段的到来创造着条件。这个历史形态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历史形态。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这是与未来的产品经济相联系的。2、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结合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人的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在原始社会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相当简单。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那时物质生产活动、求知活动、艺术活动以及社会交往活动等,都融为一体。一方面,人的发展具有原始的全面性,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是生存活动本身所同时需要的。人的各种潜能没有割裂开来,包含有进一步发展的朴素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人的发展的总体水平是低下的,尤其是人的智力的发展水平很低。这是与那时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简单相适应的。奴隶社会一方面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进入高级形态,另一方面,又是从公有制社会进入私有制社会。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比原始社会有了巨大发展,社会分工也开始发展起来。这就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社会的政治领域成为社会中一个新的领域,这个公共领域的存在为人们在这个领域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精神生产和艺术发展方面,也有了发展的条件。这些都是人的发展的巨大进步。但奴隶社会开始了阶级的分裂,人的发展也出现了分裂和极端的不平衡现象。奴隶们丧失了作人的资格,造成广大的奴隶在个人发展上的严重退化,这是对人的发展的否定。相反奴隶主作为特权阶级在自身发展上有优越的条件,但奴隶主由于脱离劳动而经历着另一种退化。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和前提。奴隶变成了农民,社会地位和劳动积极性有了提高,有利于农民在农业以及相关副业方面才能的自由发展。在手工业方面,由于劳动者通常必须熟悉劳动全过程,独自完整地生产产品,因而他们在自己的劳动技能方面的发展是比较全面的。封建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也有很大发展,地主阶级中出现了许多多才多艺的人物。但是,封建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着人的发展,特别是劳动者的发展。劳动者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苦,所受剥削和压迫十分沉重,他们的全部精力基本上都用于从事农业劳动以维持生计,没有权力享受和发展。而且劳动者被束缚在一小块土地上,从事着简单而单调的劳作,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和眼界受到极大限制。在精神生活方面受着严格的意识形态控制,没有发展的余地。知识分子虽然有较为有利的条件在精神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但他们由于脱离物质生产而往往只能是一种比较片面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私有制社会和阶级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造成庞大的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工人阶级有了人身自由,社会工作岗位和生活方式多样化,也有利于人们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闲暇时间的延长为人们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时间条件。但同时,资本主义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着人们的发展,特别是全面发展。分工的发展使生产完整产品的劳动过程分成若干个互不相干的环节,劳动者成为机器的附件。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从以往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也得到发展。但是,由于分工的发展状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状况,以及社会各方面状况的影响,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人的发展是分裂的。统治阶级由于占有社会财富,处于特权地位,能够支配并不充裕的社会财富,因而有更好的条件发展自己。这是以牺牲大多数人即劳动者的发展机会为代价的。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分裂一方面使劳动者失去发展机会,同时也使剥削者的发展具有先天的缺陷,特别是他们脱离生产,养尊处优,生活在自己的偏见之中。这说明,阶级社会的发展以及这个社会中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根本缺陷,这一缺陷的克服就是人类从阶级社会走向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四、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理想1、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伟大理想,是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向往的伟大目标。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物质生产极大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归于消失,社会的精神生产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社会摆脱了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们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重视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揭示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奉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在晚年,恩格斯又在一则信件中援引《共产党宣言》中的那段话,用以表述人类未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更高更充分的物质基础。共产主义社会精神生产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另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和对立的消除,使一切人有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必然实现的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努力。2、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自身发展过程中,只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理想才能最终得到实现。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的科学论断。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特点。人的全面发展还具有更多的相对性。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相对地全面提高,即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其他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2.如何理解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1.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有何区别?怎样理解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3.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性?6.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以及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7.怎样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为什么说它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8.怎样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9.怎样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第七章价值观【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方面:识记:价值;人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理解: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辨证关系能力方面:学会正确评价自我的价值,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同时协调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课时安排】2学时【重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辨证关系【难点】真理与价值第一节什么是价值一、价值的本质1、价值的含义人同周围的事物、现象发生的关系,归纳起来不外乎四种,即认识关系、改造关系、审美关系与价值关系,因此,价值是一个极为普遍的概念,可以说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存在价值问题,它渗透于人的全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之中。“价值”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含义,经济学讲的“使用价值”是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方面的有用性,伦理价值是指满足人的美感需要方面的有用性,这些价值观是具体的。哲学的价值观则是抽象的、一般的。它最初是指物的价值,物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人同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某种事物或现象对人所具有的意义。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这就是说,哲学上的价值是指的一种特定的主客体关系,既主体需要与客体对象之间的满足关系,或者说是一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只表现出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自然属性,而当物与人的生活需要发生关系时,它就以价值形态表现出来。离开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就无所谓价值。由此可见,哲学意义上的所谓“物的价值”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实质上就是指物对人的有用性,它以人的需要为根据。任何事物或现象只有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时,才有它的价值和意义,但物是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的,它必须通过人和人的活动才能获得并实现它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物的价值是人所赋予的、被动的、潜在的。2、价值的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主体的需要必须与客体的属性联系在一起才能构成价值,仅有主体的需要是不可能形成价值关系的。主体的需要也不是主观的,它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价值的主体性: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同一客体对于同一主体也会有多种多样的价值;价值会随着主体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二、真理与价值1、真理的价值性真理作为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其本质规定;同时它又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特性,即价值性。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是反映两种不同关系的范畴,分别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思维向度。真理的客观性从真理与客体的一致性上进行考察,揭示真理的客观内容,方向是主体指向客体,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尺度(即人类活动必须遵循客观事物的属性、本质和运动规律等所设定的尺度,违背了它,人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真理的价值性则从真理对主体的效用上进行考察,揭示真理本身的功能和作用,方向是客体指向主体,体现了认识的主体性尺度(即人类以自身为尺度,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自然物,使之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3、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作为真理本身的两种属性,二者之间是密切相联的。一方面,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价值性的根本和基础,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价值性。人们认为真理具有价值,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符合客观实际,因而能有效地指导人们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充分肯定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价值,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能够有效地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另一方面,真理的价值性又构成了真理客观性的主体条件,对真理的客观性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首先,真理的价值性构成了人们对真理的客观性追求的内在动因。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体现着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符合。但是,人们并不是为了认识真理而认识真理,而是为了成功地改造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才去认识真理。其次,真理的价值性制约着真理客观性的实现程度。真理体现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符合,但这种符合的实现,又总是具体、历史的。现实的符合程度总是相对的、近似的,这种相似性和近似性其实就是真理客观性的实现程度。人们并不是抽象地追求主客观符合程度或真理客观性实现程度的提高,而是从实践的需要出发,在具体实践和人的历史需要的限度内追求这种符合程度或实现程度的提高。因此,真理客观性的实现程度,是受真理价值性制约的。最后,真理的价值性制约着真理的客观化即真理的实际应用。真理的客观性在于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利用哪些规律于实践,则取决于人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不仅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在于它集中代表了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根本利益,适应了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需要。离开真理的价值性去谈真理的客观性,就会走向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的真理观。真理的客观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基础,仍然是社会历史实践。列宁指出:“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这正是对真理客观性和价值性在实践基础上辩证统一的精辟论述。第二节价值评价与价值选择一、价值评价1、含义它是指主体在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所进行的评判。2.要求(1)对客体属性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2)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必要条件;3、价值评价的标准能够成为价值评价的标准的只能是人类的实践,是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活动。二、价值选择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价值选择是价值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它是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并且结合社会的需要去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念。主体的价值选择会受到主观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的影响。价值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三节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一、什么是人的价值1、含义人们把“价值”范畴进一步扩展到人这个主体身上,这就产生了“人的价值”范畴。由于人的实践本质,即人既是需要的主体,又是能以自身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需要的,所以人在满足自身需要、创造和实现物的价值的活动中表现出二重性:人既是上述活动的主体需要和目的,又是实现这种目的的主体条件和手段之一。这就造成了“人的价值”的二重含义:作为需要和目的,人的价值本质上不同于物的价值;作为条件和手段,人的价值同物的价值相一致,它们共同构成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目的的主客观因素。在人的活动与人自身的价值关系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物只具有为人所用的价值属性,人则具有把物转化为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人创造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且只有满足这种需要,人在活动中所展示出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或肯定。所以,物的价值仅仅在于它的效用性、手段性,而人的价值是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实现,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不仅如此,人的价值还是价值活动和价值目标的统一。人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活动之前就确定活动的目标,人的活动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这也是人的价值区别于物的价值的重要表现。任何动物的生命活动都谈不上受自己的思想观念的支配,人则以有意识有目的的主体性表现在自己的活动之中。价值目标是人的需要的观念形态,它规定着人的价值活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由于价值目标的存在,人的价值的实现成为一个自觉的能动的过程,使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区别开来。因此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不仅表现为人的价值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而且表现为人是价值活动和价值目标的统一。人的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活动与正确的价值目标结合起来,才有其积极的价值和意义。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人的价值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具有社会历史性,这是人的价值区别于物的价值的根本特点。物的价值虽然也发展变化,但是物的价值只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体现,不直接具有社会历史性。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价值之所以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不是商品作为物本身具有什么神秘的性质,而是人的生产关系的物化;它所以能决定人的关系,是因为它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从哲学意义上说,商品价值不过是人的价值通过物的价值表现出来,表面上是物与物的关系,实则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在物的外壳下掩盖着的一种人的关系。而人的价值则不同,它本身就直接是一种社会关系。人的价值所包含的目的和手段的二重性,本身就是人对自身的关系。对人类总体来说,这种自身关系具体地表现为个体与社会、个人和他人、个人对自身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本质上都是社会关系。人必须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离开社会关系也就没有什么价值问题。人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交往,才能获得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人的价值,包括人的需要、人的活动能力和价值目标,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价值是不同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同时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追求新的、更高的价值目标。人的价值与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同时又随着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发展。2、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的价值的二重性,具体地表现为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的社会价值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是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对社会所作奉献的多少。一个对社会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人,对社会,对他人没有任何奉献的人,就是一个没有社会价值的人。这样的人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反之,一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越多、越大,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他的人生也就越有意义。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跟社会分工,即跟人们所任职务和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他说,所任职务越高、从事的工作越重要,他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也越大,贡献也应当越多,与此相应,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职位很高,担负重要工作的人,不能恪尽职守,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甚至一心只想着个人,以权谋私,不择手段地向社会索取,这种人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负价值,是社会的蛀虫。相反,一个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只要能尽心尽力为社会、他人作奉献,他的社会价值就远远高于前者,人生的意义也大于前者。由此可见,职务高低,工作不同,不是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对社会和人类是否作出了贡献及其大小,在社会主义国家,人的社会价值主要决定于他是否为人民服务和是否具有为社会做奉献的精神。一个人只要有全心全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努力去实践,就是一个高尚的人,具有崇高社会价值的人。这应当成为我们价值观的核心和基础。个人价值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又一个方面,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一,人作为人的存在就要有人的尊严,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立等。没有这一切,所谓作为人的存在,实际上是实现不了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个人价值的这一方面,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而外王”,其中“修身”是根本。也就是说人必须先自立(道德、学识等作为人的基本素质),通过自我肯定、自我充实,成为“自己”,然后才能谈到在社会中立足。直到现在,我们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仍然强调“五自”,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就在于此。其二,社会应能提供保证个人的尊严,满足个人的需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和手段。如较好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条件,健全的法律制度等。没有这些,所谓作为人的存在,也是不真实的。相对而言,西方人比较重视个人价值的这一方面,也常常大胆地、不惜余力地去争取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把从社会上获得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多少当作衡量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尺。实际上,个人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互为表里,不可偏废的,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不注重自我修养和素质提高的人,都不可能在社会中得到尊重和满足。但如果过分看重前者,忽视后者,就容易导致自我欣赏和自我封闭,中国古代的一些知识分子在不能实现抱负时,往往走向孤芳自赏,以至于“精神胜利法”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逐渐弥漫成为国人的劣根性,就是明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都是现实的。具体的,因此,人的个人价值也应当是现实的、具体的。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成员还没有自我意识,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还没分化,因此其个人价值就自然而然地以社会价值的方式表现出来;奴隶社会中的奴隶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社会对奴隶需求的满足极其有限,这也妨碍了奴隶自我肯定意识的形成;封建社会中的农民受着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不过是廉价的商品。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许多人,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实际上是无权成其为人的,人的个人价值是难以真正实现的,他们的存在在统治阶级看来不过是供其榨取血汗与脂膏的工具与对象,其作为人的价值在统治者看来与物的价值并无二致而已,统治阶级总是片面夸大人的社会价值,要求被统治阶级安于贡献,泯灭物欲,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典型的谬论。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深切地看到了这一点,才立志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斗争,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这一伟大事业。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不可分割的。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外在体现。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人的个人价值得到保证,即为满足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的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个人的个性和才能越发展,其为社会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就越丰富,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越丰富,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另一方面,个人必须努力对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造福,我们主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个人价值。一个完全脱离社会,不为社会作任何奉献,一味强调社会,他人对他的尊重,强调个人的需要的满足,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实现的。事实上,没有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也无法实现。所以,对个人来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语),以自己所具有的活动能力为社会作出贡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试想,如果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只关心索取而不注重创造,人类社会还何以存在?即使是创造与消费等值,人类社会也势必失去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实际上个人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发挥得越充分,为他人和社会的贡献越大,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越多,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而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越多,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们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社会每个成员的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人的价值是权利和义务、享受和奉献、消耗和创造的统一。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享受不讲创造或者相反,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当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同时个人又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满足和尊重。这种关系,对任何个人、任何社会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对他的满足和尊重的关系的性质和情况是不同的。原始公有制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个人尚未从共同体中分化出来,只是有机整体的一个肢体,这时人的价值仅仅表现为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尚不存在独立的个人价值。从人类社会出现阶级对抗以后,一方面,人的个人价值开始从社会价值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他从社会那里得到的满足和尊重也像财务管理的收支一样分离开来,并逐步发展为对抗的关系。处于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地位的个人,为社会创造出来的财富供剥削阶级所用,自己却不能相应地从社会那里得到满足和尊重,他们只是作为实现他人和社会目的的手段;剥削阶级的个人不创造社会财富,却贪婪地占有被剥削阶级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成为社会财富生产的目的。人的价值的分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对立、仅仅作为目的的人和仅仅作为手段的人的对抗,正是这种阶级矛盾、阶级对抗的表现。只要存在着阶级对抗,就会有目的和手段由不同的人来承担的矛盾,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的贡献和社会对他的满足之间的关系就必然存在着对抗的性质。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重新统一,那时个人才会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体,每个人的发展成为他人发展的前提,社会的价值才会同自我的价值直接一致,人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矛盾才会最终解决。因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它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了同旧社会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但另一方面,我们毕竟还是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也不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为社会作奉献,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当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要自觉地服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要勇于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实现社会价值。二、如何实现人的价值人的个人价值包含了人的内在的自我肯定和外在的满足与尊重两个方面,如果再进一步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牵涉到人的价值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自我肯定与充实很大程度上属于人的潜在价值,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则是人的潜在价值在个人与社会方面得到实现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由潜在到现实的转变呢?接下来我们就谈一谈这个问题:人的价值的实现及其途径人的潜在价值是主体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和潜能。人的潜能是人通过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方式获得的,是人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的积淀。人在实践中使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变成创造客体价值的现实力量,人因此也就成为现实的主体而实现了自身的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即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价值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条件不同,人的价值实131\n哲学教案——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现的方式和程度也就不同。人们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等等,其价值的实现会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形。个人的先天禀赋即潜能的原始差别并不大,但在实现价值上的差别却往往极其悬殊。在许多情况下,人的潜在价值会因缺乏实现的条件而泯灭。所以,考察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注重考察人的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必须注意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及其关系。在封建专制制度下,许多有志之士空有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个人潜在价值无法实现导致了封建社会发展的缓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创造了条件,因此,“抓住机会,发展自己”也就成为现时流行的口号。社会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变化,不断地会有新的实践形式出现。一个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究竟以什么样的实践形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比较复杂的,首先,这与自身主观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有关。例如:一个人有较高的知识。技术水平和才能,这就为他选择较高级的实践形式准备了条件;如果情况相反,就不可能选择高级的实践形式,其次、跟人的机遇有关。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同是大学毕业,主观条件差不多,但一个人碰到并抓住了机遇,结果就使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另一个人则没有碰到机遇,或碰到了而没有抓住,结果使自己屡受挫折,个人的个人价值没有很好地实现出来。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大家都是经过高考过来,想必对高考这次机遇有较为深切的感受,在座的都是成功地抓住了这次机会的人,我想还有许多落选者并不一定在学业成绩、身心素质等方面比在座的差,但由于没能抓住高考这次机会,就不能进入大学深造,这对他们的一生所产生的影响可谓深远。由此可见,在人生旅途中碰到并抓住机遇,对人的价值的实现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再次,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的发展。因为实践形式和机遇,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发展决定的。社会需要的发展决定了实践形式的多样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才不断产生新的机遇。这就是说,人的价值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之,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女,为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教后附记:本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不少问题,主要是在编排方面不利于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必要的调整,以更利于学生学习。由于教材内容过多,在教学中有部分增删,但为了保持教案的完整性,在备课时,仍然放了进去。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增添了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哲学体系。如在今后仍要使用该教材,建议作者对教材作必要的修改。13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