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人理论总结版

目录一、罗杰斯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2非指导性教学2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2主要作品3二、埃里克森3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4基本概述41、观察学习42、交互决定论53、自我调节理论54、自我效能理论5德育价值5社会评价6理论的积极意义6理论的局限与不足6教育应用6四、马斯洛7强化理论简介7提出7最早的强化概念7两种强化类型7强化学习理论7强化学习理论的内容7强化物8强化的程式8强化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序教学法8强化学习理论在学习中的应用-程序学习法9强化管理理论的内容11强化管理的方式11强化管理的原则11强化管理理论的应用12强化理论的评价12强化理论的贡献12强化理论的谬误13五.夸美纽斯13教育思想13六、奥苏贝尔14接受学习14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14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15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16七、赫尔巴特16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6八、杜威17(一)教育本质论17(二)教学论17(三)儿童与教师论17九、加德纳的多元智力18一、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涵义18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依据18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意义19十、布鲁纳20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本质20发现学习20知识结构的重要性21学习的准备性22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贡献及局限性22十一、布卢姆22一、教育目标的分类23二、为掌握而教的策略24三、促进“为掌握而学”的策略24四、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25反思与启示25十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评介25一、产生的时代背景26二、范例教学的基本内容26三、范例教学理论评价27十三、赞可夫的发展新理论27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指导思想27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28发展性教学的方法29十四、桑代克29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有如下几个基本点:29缺点和错误30教学实践的影响30迷笼实验30联结主义心理学31学习理论31\n试误说31学习律31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31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关系32桑代克理论的评价32一、罗杰斯罗杰斯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而发生障碍,但能通过医师对患者的无条件关怀、移情理解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而恢复心理健康。他并把这一理论用于教育改革,强调教育中建立师生亲密关系和依靠学生自我指导能力的重要性。把欧洲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引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处境虽然带有悲剧的性质,但能通过勇气的培养、焦虑的克服和自我的选择趋向光明的未来。  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一方的自我实现说和以及其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为另一方的自我选择说,在马斯洛逝世以后罗洛梅和罗杰斯关于人性问题开始了公开辩论,罗洛梅不同意罗杰斯关于恶是环境造成的说法,他认为恶和善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潜能,不正视恶的问题对人本主义运动有很深的、有害的影响。  此外,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主流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向。罗杰斯一派仍坚持以个体心理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开始研究超个人的心理学,探讨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广阔的世界相融合。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运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后,这一运动有较大发展,1971年在荷兰举行过国际会议,影响扩及欧洲和亚洲。  罗杰斯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他们既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W.狄尔泰和M.韦特海默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非指导性教学  罗杰斯认为,关注促进学习而不是教学功能的教师,在组织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方面,相当不同于传统的教师所采用的方式。学习促进者不是把大最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  1.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音节学习,一类是意义学习。他认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则是意义学习。它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增长知识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儿童对当前材料的学习程度,取决于这一材料对学习者当时的个人意义以及学习者是否能意识到这种意义。罗杰斯强调的是学习时学习者当时整个身心状态与学习材料的关系,整个人都参与并左右脑都共同发挥作用的学习才称为意义学习。  罗杰斯把意义学习分为以下要素:(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都投人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在其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产生变化;(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  2.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具有发展的潜能,只要具备了合适的条件,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教育的目标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3.提供学习资源,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所谓学习资源是指有助于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资源,不仅包括书籍、杂志、实验设备等物质资源,而且包括人力资源——即可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感兴趣的人,主要指教师。罗杰斯认为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资源,教师可以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给学生以帮助,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特定的技能和能力。在他看来,如果我们不是把时间花在计划规定的课程、讲解和考试上,而是放在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上,那就能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罗杰斯认为还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学情景中感到自信、轻松和安全,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的前提。他认为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即改变对自己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当学生的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基本态度)遭到怀疑时,他往往会采取一种防御态势,但如果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环境里,在没有等级评分和鼓励自我评价的环境里,学习者会感到安全,\n他就能以一种辨别的方式觉察书本上的文字,识别类似单词的不同要素,体验各部分的意义,并试图把它们组合起来,学习自然就会取得进展。  4.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提倡从做中学,鼓励学生自由探索。罗杰斯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他们个人的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给意义学习构成了障碍。对任何教师来说,明智的做法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干的问题,让他们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真正问题的情境。儿童天生就有渴望发现、认识、解决问题的本能动机。罗杰斯提出要构建一种让每个学生都面临非常真实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动机,让他们意识到真实的挑战。他极力提倡学生学习方法是从做中学,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实际问题、社会问题、伦理和哲学问题、个人问题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5.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始终强调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过程应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助产士”和“催化剂”。他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内部需要、动机、兴趣、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并认为学生有自己制定学习方案的权力和义务,同时也有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评价的权力。当学生能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与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时,独立性、创造性、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  6.强调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习方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他反对把学习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过程,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获得相应学习方法、促进其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他提出的促进学习者自由学习的方法有“同伴教学”、“分组学习”、“交朋友小组”和“探究训练”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上进心、合作能力,改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通过“探究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还可获得探究的方法,发展其自主性、创造性和探究精神[2]。主要作品他的主要著作有:《咨询和心理治疗:新近的概念和实践》、《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自由学习》、《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罗杰斯著作精粹》。二、埃里克森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他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出生以后就有种种生物性需求,要吃、要抱、要睡、要有人逗他等,一旦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对周围的人及世界的信任感。这种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以后各阶段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期形成同一性的基础。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早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⑶学前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n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⑹成人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⑺成年中期(25~50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⑻成年晚期(50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基本概述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基本观点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n构成。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2、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即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3、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4、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德育价值  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2、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  4、主张奖励较高的自信心。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各种情境能力的自信程度,在人的能动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面临困难的情境,应付困难的程度以及个人面临困难情境的持久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预期,在面临困难时往往会勇往直前,愿意付出较大的努力,坚持较久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逃避行为。因此,改变人的回避行为,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n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所有这些思想都是十分可取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就企业管理来说,企业领导应充分看到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影响,主动在企业中树立员工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更多的表现出企业所希望的行为。在树立榜样时,企业领导要力求使榜样真实可近、平凡感人。如果将榜样完美化、理想化,常常会使员工感到高不可攀,或者感到榜样脱离生活、虚假骗人。结果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员工反感,降低员工士气。社会评价理论的积极意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他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把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加以融合,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并把社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他所建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第一,班杜拉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认知的术语阐述了观察学习的过程和作用,提出了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元交互、自我效能等概念,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参照点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第二,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把学习心理学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观察学习、间接经验、自我调节等概念,对学习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班杜拉的实验结果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这就避免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由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当中的错误倾向,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理论的局限与不足当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该理论的各个部分较分散,如何将彼此关联起来,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间接经验的获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第四,班杜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对人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方式等因素没做研究,这表明其理论本身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教育应用  1、班杜拉在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中提出了人类的观察学习模式,并且,班杜拉在论述观察学习过程中反应信息的传递时指出:不同的示范形式具有不同的效果,用言语难以传递图像及实际行动所具有的同等量的信息,而且图像和实际行为的示范形式在引起注意方面也比言语描述更为有力。这些理论与我们所说的“身教胜于言教”的原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为教育上解释学习行为的自律问题提供了依据。教师应把学习刻苦、自觉守纪、品德优良的学生典范确立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使学生沉浸在_种良好的氛围中,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可以用优秀科学家、有成就者的事迹来教育学生,这会产生鞭策激励的巨大力量。此外,教师要为人师表,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行为表现,为学生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2、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积极影响,尤其是对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促进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发展起到了町低估的作用,对于探讨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首先,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立通向成功的阶梯。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使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为学生铺好通向成功的阶梯。  其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及时肯定的评价。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我们给予其积极肯定的评价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激励其他学生的观察学习行为。对于相对较差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而不是一味指责,以逐渐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  最后,要侧重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能力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因此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能力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自然会得到提高。我们应该让每个学生在班集体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让每个学生都在班级中负有一定的责任,都有为大家服务的机会,并不断地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  3、班杜拉在论述创造性示范的影响时指出:接触多种榜样的人更具有创新性,观察学习是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榜样越是多样化,观察者就越有可能做出创造性的反应。这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就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示范者。  人们在社会中常常要面对多个或多种榜样的影响,观察者很难仅仅根据某一个榜样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模式。人们常常把不同榜样的各个方面组合成一个与任何一个榜样都不同的新的混合体。事实表明,小I的学生看到样的教师榜样,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教师的特征,凶而从教师那里习得不同的行为特征,从而使他们的个性特征间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教师。文学、艺术等的创新也往往足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而成的。因此,多种榜样和永范将激发观察学习者创造出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行为。现代社会,电影、电视和其他声像信息传播媒介为社会学习提供J,广泛的信息来源,为观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校和教师应该多-止学生接触这方面的教学资源,用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看到I刊爪范者的行为模式,为学生好的创新性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和激励机制。  4、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为教育中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以及教学演示等行为提供理论依据。观察学习是人们行为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观察学习中,范者对学习者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示范不仅仅影响人们的行为反应,在不同类型的示范影响下,人们通过观察学习,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其中包括判断标准、言语方式、慨念结构、信息处理策略、认知策略、行为标准、道德判断、个性特征和新的行为方式等。  在教育中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等方式可以为其他教学者提供一种榜样示范作用,使教学者之问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小断提高教学质量。  5\n、在说明强化在观察学习中的作用时班杜拉指出,与其等待对榜样的模仿出现后才给予奖赏,如事先让观察者预测选择榜样的行为会带来益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观察学习。这就要求教育者对学生的思想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对积极、正确的榜样的观察模仿学习行为会给他们带来益处。即增加学生对观察学习良好行为的自我强化,以促进他们良好行为模式的形成。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奖惩标准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体可以通过模仿父母、同伴或权威人物的示范行为获得评判标准;也町能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教师或其他年长者对符合他们信念和标准的行为予以奖励,符合者予以惩罚,使个体将这些信念和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标准,掌握道德的、伦理的评价尺度;或者是凭借榜样作用,学习怎样借助道德的要求或论点为自己的标准提供合理的依据。  因此,父母、教师要在儿童自我奖惩标准确立的过程中起到方向标的作用,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  此外,我们应该看到,观察学习对于人的个性形成、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养成、道德品质和社会性行为的塑造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就是教育人的一所人学校,而观察学习就是人们在这个大学校里进行有意或无意学习的主要方式。一个社会要学会利用这所学校影响和塑造每个社会成员。我们要力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创造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火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学习向着健康、义明的方向发展。四、马斯洛强化理论简介提出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斯金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生于1904年,他于1931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并于1943年回到哈佛大学任教,直到1975年退休。1968年曾获得美国全国科学奖章,是第二个获得这种奖章的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是没有尊严和自由的,人们作出某种行为,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他提出了一种“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最早的强化概念  最早提出强化概念的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指伴随于条件刺激物之后的无条件刺激的呈现,是一个行为前的、自然的、被动的、特定的过程。而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是一种人为操纵,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以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而进行的奖罚过程。巴甫洛夫等的实验对象的行为是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respondents)”;而斯金纳的实验对象的行为是有机体自主发出(emitted)的,称为“操作性反应(operant)”。经典条件作用只能用来解释基于应答性行为的学习,斯金纳把这类学习称为“S(刺激)类条件作用”;另一种学习模式,即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作用的模式,则可用来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他称为“R(强化)类条件作用”,并称为“S-R”心理学理论。  理解  这种理论观点主张对激励进行针对性的刺激,只看员工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突出激励的内容和过程。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无利,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逝。两种强化类型  斯金纳区分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positivereinforcement,又称积极强化)和负强化(negativereinforcement,又称消极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例如,当饥饿的白鼠按动开关时给予食物,食物便是正强化物。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是有机体力图避开的那种刺激。例如,当处于电击状态下的白鼠按动开关时停止电击,停止电击就是负强化。强化学习理论强化学习理论的内容  开始斯金纳也只将强化理论用于训练动物,如训练军犬和马戏团的动物。以后,斯金纳又将强化理论进一步发展,并用于人的学习上。他强调在学习中应遵循小步子和及时反馈的原则,将大问题分成许多小问题,循序渐进;他还将编好的教学程序放在机器里对人进行教学,发明了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的结果,人的学习是否成立关键在于强化。当一个操作发生之后,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时,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概率)就增加。这里所增加的不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因为操作不需要特定的激发性刺激),而是使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性增强,即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强了。他认为在学习中,练习虽然是重要的,但关键的变量却是强化。练习本身并不提高速率,它只是为进一步强化提供机会。不过,他对强化的解释与巴甫洛夫的解释不同。他认为凡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这可叫做条件的、二级的、后继的或派生的强化物。这后继的强化物可以在它同反应重复联合而无原始的、一级的强化物时归于消失。他认为,后继强化物容易发生泛化,后继强化物同原始的强化物发生联合时,就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活动。例如金钱可以使各种行为起到强化的作用。在斯金纳看来,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成功的教学和训练的关键就是分析强化的效果以及设计精密的操纵强化过程的技术。他说:"只要我们安排好一种被称为强化的特殊形式的后果,我们的技术就会容许我们几乎随意地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  B.F.斯金纳在《语言行为》一书中以对动物进行的操作性条件反射\n实验为基础,认为儿童获得言语主要靠后天学习,也与学习其它行为一样,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来实现的。言语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筑在由环境引起的声音和声音连结的选择性强化的基础上。如婴儿在咿呀学语时,父母或其他人总是高兴地对着他们咿呀作答,就强化了他们的言语行为;当婴儿发出接近成人的语音时,成人又会对这些发音强化,使这些声音逐渐在儿童发声中占优势,于是婴儿就逐渐从没有含义的咿呀学语过渡到富有意义的言语。E.L.桑代克把这种学习称为“咿呀学语侥幸成功”。强化论者莫勒(O.H.Mowrer)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强化的模式来学习语言的。儿童模仿成人的发声常常与需要得到满足和愉快相联系,模仿就得到强化。强化理论还认为,儿童掌握语言结构是按照刺激-反应的公式产生的行为。儿童可通过一类言语反应的类化建立起某种语言结构与言语反应类别之间的联系。如一个孩子习得了"宝宝的鞋"、"宝宝的糖"、"宝宝的枪"这类反应后,他就理解了并能使用"宝宝的--"这种语言结构,以后能把新词填入已习得的这个语言结构中去。强化物  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强化又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积极强化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中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  强化还可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两类。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包括社会强化(社会接纳、微笑)、信物(钱、级别、奖品等)和活动(自由地玩、听音乐、旅游等)。如金钱,对婴儿它不是强化物,但当小孩知道钱能换糖时,它就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效果。再如分数,也是在受到教师的注意后才具有强化性质的。  在强化时,可以使用这样一个原则——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Principle),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如“你吃完这些青菜,就可以去玩。”如果一个儿童喜爱做航空模型而不喜欢阅读,可以让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之后去做模型,等等。强化的程式  强化的程式是指反应在什么时候或多频繁地受到强化。每一种不同的程式都产生相应的反应模式。连续程式的强化在教新反应时最为有效。间隔式强化又称部分强化,它比起连续程式具有较高的反应率和较低的消退率。定时距式由于有一个时间差,随之以较低的反应率,但在时间间隔的未了反应率上升,出现一种扇贝效应(见图)。学生在期终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就证明了这一点。定比率式对稳定的反应率比较有益,而变比率式则对维持稳定和高反应率最为有效。  在实际教育中,不想要的行为常常不明智地受到了强化。一个教师可能正在作间隔式的强化,一次侥幸就会使学生永远记住这个行为,学生认识到如果他们一直恳求教师,教师就会最终答应他们的要求。  下面是一些强化程式原则:  1.教新任务时,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有一条重要的原理就是,后果紧跟行为比后果延缓要有效得多。即时反馈有两个作用:首先是使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更为明确,其次它增加了反馈的信息价值。  2.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转到间隔式强化。  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不要坚持一开始就做到完美。不要强化不希望的行为。强化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序教学法  斯金纳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当主体学习时反应速率就增强,不学习时反应速率则下降。因此他把学习定义为反应概率的变化。在他看来,学习是一门科学,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则是一门艺术,是把学生与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的艺术,是安排可能强化的事件来促进学习,教师起着监督者或中间人的作用。斯金纳激烈抨击传统的班级教学,指责它效率低下,质量不高。他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对教学进行改革,设计了一套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方案。  教学机器是一种外形像小盒子的装置,盒内装有精密的电子和机械仪器。它的构造包括输入、输出、贮存和控制四个部分。教学材料分解成由按循序渐进原则有机地相互联系的几百甚至几千个问题框面组成的程序。每一个步子就是一个框面,学生正确回答了一个框面的问题,就能开始下一个框面的学习。如果答错了,用正确答案纠正后再过渡到下一个框面。框面的左侧标出前一框面的答案,成为对该框面问题的提示。一个程序学完了,再学下一个程序。斯金纳认为课堂上采用教学机器,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较有许多优点。第一,教学机器能即时强化正确答案,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能加强学习动力。而在班级教学中行为与强化之间间隔时间很长,因而强化效果大大削弱。第二,传统的教学主要借助厌恶的刺激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学习是为了不得低分,不被教师、同学、家长羞辱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机器使学生得到积极强化,力求获得正确答案的愿望成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三,采用教学机器,一个教师能同时监督全班学生尽可能多地完成作业。第四,教学机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循序渐进地学习(即使一度离校的学生也能在返校后以他辍学时的水平为起点继续学习),这能使教材掌握得更牢固,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心。第五,采用教学机器,教师就可以按一个极复杂的整体把教学内容安排成一个连续的顺序,设计一系列强化列联。第六,教学机器可记录错误数量,从而为教师修改磁带提供依据,结果是提高了教学效果。第七,学习时手脑并用,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采用机器教学必须把教学内容编成程序输入机器,因此,机器教学就是程序教学,但程序教学不一定要用机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有五条。  第一,积极反应。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小的步子。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n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第三,即时反馈。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第四,自定步调。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前进的诱因。  第五,最低的错误率。教学机器有记录错误的装置。程序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免错误,无错误的学习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提高效率。  程序的编制模式分直线式和分支式两种。斯金纳创造的是直线式程序,其基本模式是①→②→③→④……即学生学了第一步后作出回答,不管答案正确与否,机器接着呈现正确答案,然后进入下一步,依此类推,直到学完一个程序。随着对程序教学研究的深入,其他流派的心理学家对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则提出了不同看法,并用不同方法编写程序教材,出现了由美国心理学家克劳德提出的分支式程序,也叫内在程序。克劳德认为,人的学习途径是多样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根本不可能编制一种能完全避免错误的程序。他把学习材料也分成小的单元,但步子比直线式大,学生学习一个逻辑单元后就进行多重选择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决定下一步的学习。如选择正确,可引入下单元的学习;如选择错误,则引入补充分支程序给予补充说明,纠正错误。  斯金纳顺应时代潮流,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上的运用开辟了道路。程序教学问世以来对美国、西欧、日本有较大影响,被广泛用于英语、数学、统计、地理、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但它在策略上过于刻板,注重对教材的分析,把教材分解得支离破碎,破坏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程序教学着重于灌输知识,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间的探讨,不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程序教学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强化学习理论在学习中的应用-程序学习法  一、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即事先决定你想完成的学习任务。你必须非常具体地制定出你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能中止你顾此失彼的做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大大提高你的学习能力。  计划内容一般分五个部分:  l、全学期学习的总目标和时间安排。  2、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在制定分科计划时要注意二点:  (l)要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例如中学生的语文和数学等。二因为学好基础学科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2)既要有重点,又不能偏科。  学习要有重点指的是三个方面:一是主要学科(如中学生的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二是在某一学习阶段,主要学科中学得比较差的学科;三是某一学习阶段非主要学科学得较差的学科。  防止偏科是因为各门功课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偏废了哪一门学科都必然影响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防偏科绝不是说要平均使用学习时间和精力,在总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应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主要的学科上,特别是用在主要学科中的薄弱学科上;另一方面也应抽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其它学科上;要从各学科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使各学科都能得到它应得到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3、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需要系统自学的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往学过的课程中缺漏的部分;二是教材本身.可以不受老师教学进度的限制,提高自学;三是配合新教材学习的有关读物。这三方面的自学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4、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其它学习活动,以及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  5、坚持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周学习计划的制定方法  在执行总的学习计划过程中,还要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由于周计划最常用,现说明其制定方法:  1、统计非学习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占用的时间总量(确定必不可少的时间)。  ·如吃饭、睡觉、上课等时间;  ·家务及其它活动(用于尽职责的)  ·由于时间冲突,不再用于学习的时间。如周六、星期天晚上或还有其它一些时间,很有可能用于社会或娱乐活动,从自我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个步骤非常重要。你不心甘情愿让自已失败,因此,不要把这些时间安排学习,学习之外的活动诱惑力肯定会占上风。  2、计划可用于学习的时间及其分配  把计算出的学习时间分散到一周的每一天当中去,安排在适当的学习时间里,并列出一星期活动及学习时间表。在安排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确定一天之内哪段时间你的感觉最好,大脑最敏捷,用这段时间学习。  ·要避免连续学习超过2小时而无中断,安排半小时的休息时间。研究成果表明,人们采用工作---休息---工作的方式比工作---工作---工作的方式效率高。  ·如果你想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两个科目,请选用不同类型的科目,它们之间的不同会增加你的兴趣,并帮助你记住所学内容。  ·努力做到课后马上安排复习,因为这段时间很特殊,你的思路仍然围绕在这个课目上,上课的内容对你还很清晰,解释和例子还记忆犹新。这是学习效果最佳的黄金时间,你必须抓紧这段时间学习和做作业,尤其是数学和理工科作业,公式和技巧很容易记住并易于应用,理解力和记忆力也能加强。  3、检查  制作并运用下页自我督促表,并把这张表贴在墙上或夹在笔记本\n里,至少应保存三个星期,分析一周时间安排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一周时间表的执行情况是否在第二、第三周有了注步。  日期计划学习时间实际学习时间自我评价二、预习技巧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优良成绩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仓促上阵,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讲,自己吞,平均用力,难以消化,以至于对接受新课丧失信心。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不懂,主要精力应集中解决哪几个问题上)。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弄不懂的问题,配合教师讲授,及时消化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预习方法如下:  ·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预习的内容和时间。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前一星期自学下星期要学的新课,也可以先初学一遍新教材,然后在上新课之前(一天或一星期)再自学一下即将(次日或下星期)要学习的内容。预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完成当天功课之后的自习时间内。  ·课前自学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基本或大部分弄懂。实践证明:这种指导思想可逐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效果。反之,如果带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进行自学,就会失去自学信心,自学能力就不容易培养起来。  ·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学的知识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发掘新旧教材的联系,尽力弄懂新教材中的每一个新概念,找出重点和难点,掌握新课的基本内容,明确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题。  ·将新教材中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记号,使自己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为接受新知识作好思想准备。只有通过学生的大脑进行有效的独立思考,才能转化为学生本人的精神财富。  ·不懂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包括运用参考资料)后,仍然得不到解决,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结合课前预习,做些自选练习题,及时验证自学效果。还可以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以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如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数学和物理的模拟模型、小实验,参观各科展览等,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手脑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效果和兴趣。  ·新教材与学过的旧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筑在对旧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有关的旧课弄懂。补习旧知识,可以结合某一个不懂的问题进行。如果旧知识的缺漏太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地补习。  三、听课技巧  听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基本技巧如下:  ·带着新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在课前预习中弄不懂的问题与词语,有目的地认真听讲和做试验,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力争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当堂课理解。  ·将自己通过课前自学而获得的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老师讲解的内容相比较,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记忆,纠正自己主观理解的错误。通过比较,如果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是一致的,甚至有的学生的理解比老师的看法还要深入一些,这时学生都会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如果学生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在某些方面不一致,或有时完全理解错了,这时就会促使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分析错误的原因,自觉地求得问题的解决。学生将自己通过课前自学而获得的对新教材的理解与教师讲解的内容比较,就是师生的思想交流,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一点认真做了,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上课过程中要积极发问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不敢发问。这类学生多数是学习成绩中等和较差的。这样的学生一般拿不准问题,怕问题提错了或提得太简单了,引起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笑话。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即使问题提错了,经过老师的指点帮助,也知道错在哪里,并且印象深刻。如果有问题又不敢问,就不可能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问题闷在心中,长期得不到解决,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严重的知识缺陷。不敢提问是许多学生功课不好的重要原因。二是乱发问,这类学生多数是成绩差的。所谓乱发问,就是不经过自己独立思考随便发问。有的问题提得特别大,有的问题提得特别小,结果课文的哪一部分都说不懂。乱发问是学生在学习上不刻苦,不严格要求自己的一种表现,这种发问老师很难回答清楚,就是耐心作了回答,对于不肯开动脑筋的学生来讲,也是听不懂的。值得提倡的发问应该是,不仅准确地提出问题,而且能带分析性地向老师谈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且说明自己的哪一点或哪几点上还存在着问题。另外,课堂听讲时会出现下列问题:  问题一:  思想开小差。实验表明:大部分人愿意接受每分钟175个字的说话速度。尽管这个速度比较适宜,但仍有空闲让你的思想开小差,因为人加工语言的生理能力比这个速度还要快。你喜欢这个速度是由于你能够听清楚说话,但这并不意味你理解这些话所代表的含义。因此,作为教师,要放慢速度,让学生完全理解。这就要求说话速度不超过100字,并辅之以各种图表,当然,如果老师放慢速度,学生就更有机会思想开小差。  可以应用下列办法来集中注意力:  ----选择一两项听课动机,这可以帮助你在课堂上集中思想,注意听有关内容,这一动机内容越具体越好。―课前预习,找出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注意听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者提问请老师解释清楚。  ----要知道,你很快就会忘记听讲内容,因此你应对重要的部分作些记录,记录的过程也会提高你的兴趣,并提高听课效率。  ----眼睛注视老师,这样做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并使你从教师的眼神中得到很多东西。  问题二:\n  挑剔听讲。你个人对教师的一些看法会妨碍你学习。对自己喜欢的教师会通盘接受,这似乎很轻松,但从理智上来说是错误。对你喜欢的教师,听课时也要有鉴别能力,反过来你不喜欢的教师也讲正确和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样应该认真听讲。  弥补办法:努力做到不事先判断一位教师。不管是谁上课,你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来提出疑问。当然,你可以毫无主见地接受和反对一些你不理解或与你不一致的观点,但这样做就失去了上课的意义。  问题三:  分心。在以下场合,你常分心:①坐在课堂的后排,容易分心去做小动作、讲费话,向前面的同学扮鬼脸;②靠窗坐。弥补办法:自己想一些措施。你应该选择哪一个座位为好呢?可以试试坐在教室的中间靠前。  四、课后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理解能力确定。按下面的方法进行课后复习:  ·反复阅读教材,反复独立思考,多方查阅参考教材和请教老师与同学,使通过课堂教学仍然弄不懂的问题尽可能得到解决,达到完全理解教材的目的,以便用所学的新知识,准确地指导独立作业。  ·抓住新教材的中心问题,对照课本和所作笔记,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弄懂新课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新教材的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对一些重要而又需要记住的基础知识、基本事实,应尽可能通过理解加以记忆。经常与学习新知识结合起来,反复复习有关的旧知识,是系统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边复习,一边将自己的复习成果写在复习笔记本上。勤动脑和勤动手相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独立作业  独立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使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独立作业要掌握以下原则:  ·解答每一个问题和做每一项实验,都应该是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结果。动脑和动手相结合,才能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些学生自己不动脑做作业,照抄别人的;有的学生做实验时自己不动手,怕拿错了仪器或配错了药品出笑话,只在一旁观看,等成绩好的同学做完实验,就把实验结果或报告照抄一遍,这样都不好。学习成绩愈差的学生,越要勤于动脑和动手,在动脑和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克服做作业的盲目性,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时间有限的条件下,不是练习题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应该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做,那样做一题,就等于做了很多类似的题,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这种办法既可以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提高单位时间的练习质量。  按照教学进度,在不影响正常学习任务的条件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适当地选一些难度较大的代表性的综合性练习题做,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技能。  对于难题,要反复阅读教材(包括与解题有联系的旧教材)和听课笔记,认真钻研参考资料,加深对难题的理解,促成问题的解决。经过独立思考后,问题仍然不能解决,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与老师和同学开展问题讨论,是打开思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强化管理理论的内容  所谓强化是指增强某人前面的某种行为重复出现次数的一种权变措施。现代的S-R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人类从事的众多有意义的行为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例如许多步行上学、读书写字、回答问题等等。斯金纳强化理论认为在操作条件作用的模式下,如果一种反应之后伴随一种强化,那么在类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增加。而且,强化与实施强化的环境一起,都是一种刺激,人们可以以此来控制反应。因此,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强化的手段,营造一种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环境和氛围,以使组织成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强化管理的方式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兼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强化的具体方式有四种:1、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进一步的加强、重复出现。2、惩罚。当员工出现一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时,采取惩罚的办法,可以约束这些行为少发生或不再发生。惩罚是力图使所不希望的行为逐渐削弱,甚至完全消失。3、负强化,负强化强调的是一种事前的规避。俗语“杀鸡儆猴”形象说明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对出现了违规行为的“鸡”加以惩罚,意欲违规的“猴”会从中深刻地意识到组织规定的存在,从而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4、忽视,就是对已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冷处理”,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弗隆的期望理论都强调行为同其后果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但弗隆的期望理论较多地涉及主观判断等内部心理过程,而强化理论只讨论刺激和行为的关系。强化的主要功能,就是按照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规律,对人的行为予以导向,并加以规范、修正、限制和改造。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通过行为的后果反馈给行为主体这种间接方式来实现的。人们可根据反馈的信息,主动适应环境刺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强化管理的原则\n  (1)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历不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如有的人更重视物质奖励,有的人更重视精神奖励,就应区分情况,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2)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对于人的激励,首先要设立一个明确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时,才能进行衡量和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同时,还要将目标进行分解,分成许多小目标,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可以增强信心。如果目标一次定得太高,会使人感到不易达到或者说能够达到的希望很小,这就很难充分调动人们为达到目标而做出努力的积极性。  (3)及时反馈。所谓及时反馈就是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及时将工作结果告诉行动者。要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方法。一个人在实施了某种行为以后,即使是领导者表示“已注意到这种行为”这样简单的反馈,也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如果领导者对这种行为不予注意,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小以至消失。所以,必须利用及时反馈作为一种强化手段。  (4)消不固定时间和频率间隔的强化效果好。因为有机体在强化到来之前的反应率有所提高。在这样的强化程序下,个体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强化,但总有一种强化即将出现的期待。长此以往自然会形成习惯。也就是说,全部强化的结果,如果不继续强化,反应就消失了。反过来,部分强化的,即使后来不强化时,反应仍不会减弱。显然不强化竟会起积极作用。用拟人的话来表达,不强化会起着警戒作用,即遇到没有强化的条件时,不强化会使人学习到,一时没有结果以后还是有结果的。所以不强化同样可以收到学习的效果。全部强化,没有失败的教训,遇到挫折便不会继续努力了,反而引到消极。  (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负负强化及惩罚可以引起一定副作用。斯金纳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消极强化物或排除积极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实验证明,惩罚只能暂时降低反应率,而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在他的实验中,当白鼠已牢固建立按杠杆得到食物的条件反射后,在它再按杠杆时给予电刺激,这时反应率会迅速下降。如果以后杠杆不带电了,按压率又会直线上升。所以,在强化手段的运用上,应以正强化为主;同时,必要时也要对坏的行为给以惩罚,做到奖惩结合。强化管理理论的应用  对强化理论的应用,要考虑强化的模式,并采用一整套的强化体制。强化模式主要由“前因”、“行为”和“后果”三个部分组成。“前因”是指在行为产生之前确定一个具有刺激作用的客观目标,并指明哪些行为将得到强化,如企业规定车间安全生产中每月的安全操作无事故定额。“行为”是指为了达到目标的工作行为。“后果”是指当行为达到了目标时,则给予肯定和奖励;当行为未达到目标时,则不给予肯定和奖励,甚至给予否定或惩罚,以求控制职工的安全行为。强化理论有助于对人们行为的理解和引导。因为,一种行为必然会有后果,而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将来是否重复发生。那么,与其对这种行为和后果的关系采取一种碰运气的态度,就不如加以分析和控制,使大家都知道应该有什么后果最好。这并不是对职工进行操纵,而是使职工有一个最好的机会在各种明确规定的备择方案中进行选择。因而,强化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激励和人的行为的改造上。在管理实践中,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使用并不能简单化和绝对化。关于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使用,从来自一个日本企业的以下调查中大家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用强化理论来指导安全工作,对保障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可起到积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关键在于如何使强化机制协调运转并产生整体效应,为此,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在企业中设置鼓舞人心的安全生产目标,是一种正强化方法,但要注意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和职工个人目标、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等相结合,并对在完成个人目标或阶段目标中做出明显绩效或贡献者,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强化物),以求充分发挥强化作用。  第二,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手段要慎重。负强化应用得当会促进安全生产,应用不当则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可能使人由于不愉快的感受而出现悲观、恐惧等心理反应,甚至发生对抗性消极行为。因此,在运用负强化时,应尊重事实,讲究方式方法,处罚依据准确公正,这样可尽量消除其副作用。将负强化与正强化结合应用一般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三,注意强化的时效性。采用强化的时间对于强化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论,强化应及时,及时强化可提高安全行为的强化反应程度,但须注意及时强化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化。不定期的非预料的间断性强化,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由于人的个性特征及其需要层次不尽相同,不同的强化机制和强化物所产生的效应会因人而异。因此,在运用强化手段时,应采用有效的。强化方式,并随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第五,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信息反馈是强化人的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应用安全目标进行强化时,定期反馈可使职工了解自己参加安全生产活动的绩效及其结果,既可使职工得到鼓励,增强信心,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修正所为。强化理论的评价强化理论的贡献  1、为预知与控制人类行为提供了一个操作性的角度。斯金纳之前的心理学理论皆关注于心理现象的内在方面,将心理现象看做一个“暗箱”,都认为心理现象是不可预知或难以预知的;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描述了行为的可操纵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预测和控制有机体(从老鼠到人)的能力。但强化理论试验本身屡次遭到当时与后人的置疑,即使其自己在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新奇的成果,第一是由于类似的意外,并不是什么夸张的话,近来重温五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许多是由于继电器和真空管的失误而碰到新的发现。”  2\n、为社会及工作行为的培训、教育以及人类社会化因素的培养形成,提供了心理学理论上的依据。比如新加坡的社会治理效果、比如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人性格上的传承、印度种姓制度的顽固等等,都是强化理论在社会制度实践中的实证。  3、强化理论有助于对人们行为的理解和引导。因为,一种行为必然会有后果,而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将来是否重复发生。那么,与其对这种行为和后果的关系采取一种碰运气的态度,就不如加以分析和控制,使大家都知道应该有什么后果最好。这并不是对职工进行操纵,而是使职工有一个最好的机会在各种明确规定的备择方案中进行选择。因而,强化理论能被广泛地应用在激励和人的行为的改造上。强化理论的谬误  强化理论将凡有结果的行为,都归之于强化的作用,即使找不出直接的强化作用,也可以用间接的、二级的甚至更高级的、继发性的强化作用来解释,但即使如此其理论往往也难以尽然解释很多心理现象。特别是强化理论认为人们工作行为都是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奖惩措施而学习、训练与社会经验的结果,因而其也就难以解释以下问题:强化理论拷打信念  1、人们某些天生的行为能力,比如婴儿天生会吮吸母奶、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比如婴儿能通过自动和人动等去推理出动物和其它事物的区别)、在言语技能上超于其它动物的学习掌控能力、天生的美感追求等等近乎本能的行为都是怎么来的?  2、人们为什么既会有一些对真理的坚持(比如布鲁诺对日心学说的坚持)、自我实现(比如司马迁作史记)、坚守信念(比如红军长征)、追求公正公平(比如很多舍家弃业的上访者)、对科学真理的探求研究(比如爱迪生对灯泡的研究过程)等等不计代价、百折不挠的行为?又会有一些赌博、吸毒、网瘾等等屡教不改的恶习?  3、为什么有些人在某种状况下会有一些以抑止克服自我心理冲动为特征的、计较得失的、非习惯性的,甚至违背其日常性格行为特点的纯理智性的行为?而相反另有一些人会有一些不计利害得失的、具有性格色彩的非理智性行为?在我们肯定了理智行为和非理智行为这两种相互矛盾状况不可能都是强化的结果前提下,那么到底理智性的行为和非理智性的行为那一个才是强化的结果呢?强化理论只讨论外部因素或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忽略人的内在因素和主观能动性对环境的反作用,如果我们不加批判地将其奉为真理,那就等于承认“守株待兔”精神的正确性,将某些偶然性当做必然性来对待;否定“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训诫,将磨难不是当做财富而是作为负担来看。而实践也表明:强化理论对某些简单的操作反应,如在驯化动物、知识学习、儿童行为教育、弱智及在特定的条件下的行为矫正中,可以得到相当的效果;当应用到常态的成年人行为干涉中,当人们思维中的对成败因素的主观思维判断、预期期望意识、本能欲望倾向等占了上风时,强化理论往往便无法适用了。五.夸美纽斯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受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原则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虽然早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在耶稣会派和路德派等教派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分班、分级教学制度,并且按年、月、周规定教学进度。但是,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他以太阳的“光亮和温暖给予万物”而“不单独对付任何单个事物、动物或树木”为依据,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认为班级授课制是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他指出班级授课制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儿童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拥有一个专用教室;每个班级有一位老师,他面对全班所有学生进行教学。与班级授课制相关,他还提出了学年制、学日制、考查和考试制度。他主张在一般情况下,各年级都应该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其他时间不应该接收任何儿童入学,以保证全班的学习进度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考试升入更高年级。每日上课时间为4小时,在每学习1小时后休息半小时。每年有4次较长的休假日,每次休息8日。关于考查和考试制度,他提出建立学时考查、学日考查、学周考查、学季考试和学年考试。其中学年考试是最重要的考试,通常在学年结束时举行,通过抽签进行口试,合格者均可升级,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或勒令退学。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普及义务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实际上是对所有儿童授以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只有那些有志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男女才能享受,高等教育则更是少数“智者”的权利。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夸美纽斯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主张人人有权利接受教育的主张,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夸美纽斯在黎撒栖身13年(1628——1640),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他首先帮助“兄弟会”成立了学校,并担任校长,积极从事教育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他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写成了《语言学入门》(1631)、《语言学初听》(1633)、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和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等。其中《大教学论》是他的代表作。\n  《大教学论》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它开创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先河,成为划时代的巨著。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巨匠”和“教育理论的始祖”,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认为“教会与国家的改良在于青年得到合适的教导。”他希望通过教育,改革社会道德普遍堕落的现象,从而“减少黑暗与倾轧”,得到“光明与和平”。同时,他也高度肯定了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一种占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大教学论》第39页)他把人的心灵比做园地中的泥土,可以栽种各色花木,结出累累果实。  夸美纽斯尖锐地批评了旧学校的种种弊端,“学校变成了儿童的恐怖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提出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征。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教导,要按观察能力的发展第次,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于是,他提出了划分儿童年龄阶段的主张,把0一24岁划成四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每期6年。  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民主主张,认为“所有男女青年,不论富贵和贫贱,都应该进学校”。为了实现这一主张,他创制了学校体系,发明了班级授课制,这种主张和体系至今为我们所沿用。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这一巨著,以它不朽的思想,经过300多年的考验,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精华和核心。六、奥苏贝尔接受学习(一)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1、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观点恰好与布鲁纳的发现法相反,认为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方法叫做“讲解教学”,这种学习主要是适于有意义的言语学习,或者称为言语信息的学习。2、他像布鲁纳一样主张人们通过把新的信息组织进行编码系统进行学习。他把在编码系统中最顶部的一般概念称之为归类者,因为所有的其他概念都归在它底下。3、但他同布鲁纳不同的是他主张学习应该通过演绎的过程,即从对一般的理解到特殊,布鲁纳则主张由特殊发现一般。他认为人们得到的概念原理等是别人提供给他们,而不是自己发现的,越是组织得好、有意义,他们学得越好,越是明白意义,因而呆读死记是最无效的学习策略。讲解学习,至今在实际中仍是影响最大的方法,既便宜又好接受,能从所给予的注意程度使讲者得到强化,学生也得到强化。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的区别并不难理解。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他用。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换言之,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然后便同接受学习一样,把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以便以后在一定场合下予以运用。所以,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前面一个阶段——发现,其他没有什么不同。  奥苏贝尔反复强调,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这种观点毫无根据。在他看来,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师教学得法,并不一定会导致学生机械的接受学习;同样,发现学习也并不一定是保证学生有意义学习的灵丹妙药。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典型的步骤”,而对自己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却稀里糊涂,他们也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这并不比机械学习或机械记忆更有意义。  任何学习,只要符合上述两个条件,都是有意义学习。此外,需注意的是,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处在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极端上。学校的许多学习,往往处于这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在课堂里的有意义学习中,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的对比,由于各种原因,总是偏重于接受学习。首先,由于发现学习费时大多,一般不宜作为获取大量信息的主要手段;其次,在一些学习情境里,学生必须用言语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抽象的命题。但是,只要在讲授教学中提供各种具体的经验,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主要应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尤其是意义言语接受学习。(二)讲解式教学的特点  奥苏贝尔的讲解式教学有四个主要特点:  1、要求师生之间有大量的相互作用。虽然以教师先讲为主,在课上始终要求学生作出反应,要抓住学生的注意。  2、大量利用例证,虽然强调有意义言语学习,但例证包括图解或图画。  3、它是演绎的、最一般的蕴含的概念最初呈现,然后从中引出特殊的概念。  4、它是有序列的,材料的呈现有一定步子,这些步子中首先是先行组织者。(三)对接受学习(讲解学习)的看法  这一方法对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大量采用,它近乎传统教学,与之不同的是强调有意义学习、认知结构等等。  有人评论,发现法适于年轻学生从具体经验中进行学习,也能促进学生能力的迁移,而讲解教学在教抽象关系时可能更有效,同时它也给学生提供好的方法帮助他们保持重要的信息。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n奥苏贝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因此,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研究认知结构,目的在于识别和控制影响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变量。奥苏贝尔认为,下列三种变量是必须关注的:①学生认知结构中能与新教材建立联系的有关观念是否可利用。如果可以利用这些观念,就为学习和记忆新教材提供必要的固定点。②这些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之间区别的程度如何,即:要防止新旧观念的混淆,使新观念能够作为独立的实体保持下来。③认知结构中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是否稳定、清晰。这将既影响到为新教材提供的固定点的强度,也影响学生能否对新旧观念作出区别。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的适当观念起决定作用。这种原有的适当观念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故称这种观念为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或译“固着观念”。  可见,学生是否具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对学习是否有意义起重要作用。在奥苏贝尔看来,对教材进行机械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学生还没有具备固着观念之前,就要求他们学习新内容。由于学生认知结构中还没有可以同新教材建立联系的有关观念,因而使得教材也失去了潜在意义。奥苏贝尔认为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举例来说,在下位学习中,新知识(用a来表示)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用A来表示)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新的意义(用a1表示),而且,已有的概念在重新组织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新的意义(用A1表示)。也就是说a被A同化了,a与A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a与A都发生了变化即获得了新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a1与A1之间仍然保持着联系,它们一起形成了一种复合的意义(用a1A1表示),或者说形成了一种新的复合观念。如鲸鱼被同化到哺乳动物之中,同时使鲸鱼和哺乳动物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D.P.Ausubel)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对有意义学习的描述。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为此,他仔细区分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之间的关系。  一、有意义的学习  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第一条标准是,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所谓实质性联系,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第二条标准是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等边三角形概念与儿童认知结构中的一般三角形概念的关系不是人为的,它符合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在获得数概念前的幼儿,凭借他们发展较快的机械记忆能力,可以将乘法九九表口诀背熟,倘若从中抽出一句问他们,他们将不知所云,这也是机械学习。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我们称前者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外因),称后者为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内因)。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三)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有意义学习可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此外还有发现学习。  1.表征学习  表征学习是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代表什么。表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  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了相应的关系。例如“狗”这个符号,对初生儿童是完全无意义的,在儿童多次同狗打交道的过程中,儿童的长辈或其他年长儿童多次指着狗(实物)说“狗”,儿童逐渐学会用“狗”(语音)代表他们实际见到的狗。我们说“狗”这个声音符号对某个儿童来说获得了意义,也就是说,“狗”这个声音符号引起的认知内容和实际的狗所引起的认知内容是大致相同的,同为狗的表象。(见图88)  2.概念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另一类较高级的形式叫概念学习。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例如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相连接的边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而与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无关,如果“三角形”这个符号对某个学习者来说,已经具有这种一般意义,那么它就成了一个概念,成了代表概念的名词。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同化。  3.命题学习\n  有意义学习的第三种类型是命题学习。命题是以句子的形式表达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个句子里的“北京”代表特殊城市,“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特殊对象的名称。这个命题只陈述了一个具体事实。另一类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叫概括性陈述,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里的“圆”、“直径”和“半径”可以代表任何圆及其直径和半径,这里的倍数关系是普遍的关系。在命题学习中也包含了表征学习。如果学生对一个命题中的有关概念没有掌握,他就不可能理解这一命题。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为前提。  当儿童有意义地学习命题时,所学习的句子与儿童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会建立起联系。奥苏贝尔认为,新学的命题与学生已有命题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三种类型。(1)下位关系(又译类属关系)这是新教材与学生已有观念之间最普遍的一种关系,即新学习的内容类属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包摄性较广的观念。下位关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即新的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摄面较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例如,儿童已知道“猫会爬树”,那么“邻居家的猫正在爬门前那棵树”这一新命题,就可以类属于已有的命题。另一种下位关系是相关类属。当新内容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命题,并使其精确化时,表现出来的就是相关类属,例如,儿童已知“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菱形是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来界定菱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予以限定,产生了“菱形”这一概念。(2)上位关系(又译总括关系)  当学生学习一种包摄性较广,可以把一系列已有观念类属于其下的新命题时,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例如,儿童往往是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下位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上位概念的。(3)组合关系  当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与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的新命题时,就产生了组合意义。许多新命题和新概念的学习,都具有这类意义。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各门自然学科、数学、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中学习的许多新概念,都可以作为组合学习的例子,例如,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与变异,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这类关系的学习,虽然既不类属于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观念,也不能总括原有的观念,但它们之间仍然具有某些共同的关键特征。根据这些共同特征,新学习的内容与已有知识的关系是并列组合在一起的,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组合关系。  4.发现学习奥苏贝尔对发现学习的解释有些与众不同。他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织或转换,因此,发现学习可以在前面提及的三种学习类型中发生。这与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涵义是不同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是要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基本的原理或规则,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除此之外,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还涉及其他三种学习类型:运用;问题解决;创造。这三种学习是有层次的。奥苏贝尔认为,“运用”是指把已知命题直接转换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有点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讲的“练习”。“问题解决”是学生无法把已知命题直接转换到新情境中去,学生必须通过一些策略,使一系列转换前后有序。学生已有的知识可能是与问题解决办法有关的,但需经过多次转换,而非直接运用或练习所能解决的。“创造”则是指,能把认知结构中各种彼此关系很遥远的观念用来解决新问题,而且,认知结构中哪些命题与该问题有关,事先是不知道的,各种转换的规则,也是不明显的。在奥苏贝尔看来,“创造”的定义是指能产生某种新的产品,或者对学生来说是新的,或者在人类认识意义上来说是新的,都应该被视为创造性行为。当然,只有能产生后一种新产品的人,才能被认为是具有创造性的人。而且,创造性行为本身,应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水平,即能够把各种要素综合在一起,形成新产品,这种综合水平应超过问题解决中所需要的水平。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奥苏贝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因此可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因此可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并且,每一个维度都存在许多过渡形式,其具体的组合可见(图57)此外,盖齐、林格伦和索里、特尔福德等人对学习也进行了分类。盖齐把学习分为五类:①应答性学习;②接近学习;③操作学习;④观察学习;⑤认知学习。林格伦按学习内容把学习分为三类:①技能和知识的学习;②概念学习;③态度的学习。而索里和特尔福德则分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或简单联想学习、工具性条件作用和尝试错误学习、模仿性学习、顿悟学习以及含有推理的学习五类,这种分类与加涅的分类如出一辙。 七、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他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他在心理学研究中第一次作了运用数学法的尝试。  他提出两个重要概念:“意识阈”和“统觉团”。  他指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线,这些界线便为意识阈。”就是说,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  赫尔巴特还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他的“统觉团”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他成为近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  所谓统觉,就是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同化过程。  在统觉论的基础上,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提出了许多至今还在学校教育中有影响的教学原理。\n  例如,强调学生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统觉团在吸收有关新观念中的作用,这与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学生头脑中原有图式在同化新的学习任务中的作用的观点是一致的。  又如,根据统觉论,教师不应只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唤起和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这与当前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在教知识之前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知识的观点如出一辙。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他在统觉论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  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  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以后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  1.预备——唤起学生原有的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  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  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  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  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五段教学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全世界的中小学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八、杜威(一)教育本质论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现在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二)教学论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to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思维与教学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  由“思维五步"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防。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在杜威看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认,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儿童与教师论  尽管杜威并不是“儿童中心”思想的首创者,但是,他是赞同“儿童中心”思想的。其最典型的一段话是:“\n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强调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在强调“儿童中心”思想的同时,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他认为,教师如果采取对儿童予以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在杜威看来,要么从外面强加于儿童,要么让儿童完全放任自流,两者都是根本错误的。  由于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他们双方真正合作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更亲密,从而使得儿童更多地受到教师的指导。杜威说:“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在他看来,教师不仅应该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儿童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杜威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职能。那就是:“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且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尊严。九、加德纳的多元智力一、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涵义传统的智商(IQ)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都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近十几年来,西方不少心理学家在批评上述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不仅具有多种智力,而且人的多种智力都与具体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紧密相关而独立存在的观点。其中,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s)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许多西方国家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研究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德纳认为,一方面,智力与一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这使得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对智力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智力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他提出了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1.言语—语言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领袖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2.音乐—节奏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3.逻辑—数理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4.视觉—空间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藉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智力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5.身体—动觉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6.自知—自省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智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7.交往—交流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这种智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这七种智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这七种智力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即便是同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具有较高逻辑-数理能力的两人,其中一个可能是数学家,而另一个可能是文盲,但他有很好的心算能力。由于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成功与否。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看“聪明”问题和“成功”问题的全新视角。由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智力是多方面的,智力的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是: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承认各种智力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依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有八个方面的依据。1.对大脑损伤病人的研究\n大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皮层中有与多种不同智力相对应的专门的生理区域来负责不同的智力。如果大脑皮层的某一特定区域受到伤害,某种特定的智力就会消失,但这不会影响其他的各种智力。也就是说,某种特定的智力消失了,其他各种智力还能够继续正常发挥其各种功能。例如,大脑皮层左前叶的布罗卡区受到伤害,个体就会发生语言智力方面的陷碍,但个体的数理能力和运动能力等仍会有正常的表现。再如,右脑颞叶特定区域受到伤害,个体就会发生音乐-节奏智力方面的障碍,唱歌、跳舞等能力就会缺乏或消失,而其他能力仍然正常。又如,大脑额叶的特定区域受到伤害,个体就会发生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方面的障碍,自我反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就会缺乏或消失,而其他能力仍不受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个体身上确实存在着由特定大脑皮层主管的、相对独立的多种智力。2.对特殊儿童的研究一般来说,“神童”是在某一或某几个智力领域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体。然而,世界上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白痴奇才”,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但在其他很多方面则根本低能或无能。3.对智力领域与符号系统关系的研究加德纳认为,智力不是抽象之物,而是一个靠符号系统支持和反映出来的实在之物,多元智力中的每一种智力都是通过一种或几种特定符号系统的支持反映出来的。例如,言语-语言智力是靠语言符号支持和反映出来的,空间-视觉智力是靠图像符号支持和反映出来的,画家通过他们的画笔描绘出世界的百态,而我们也是通过他们的画作知道他们对世界的感悟。不同的智力领域有着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种不同智力领域的相对独立性导致了不同符号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使得每一智力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接受和传达信息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特点。4.对某种能力迁移性的研究根据加德纳的研究,人的七种智力之间的相关是很低的,不仅在一般情境下某种智力的优势和特点难以有效地迁移到另一种智力之中,而且,即使是在不断的教育训练之后,某种智力的优势和特点仍然难以有效地迁移到另一种智力之中。不同智力各有特点,不同智力之间的优势和特点难以相互迁移,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进一步说明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中的每一种智力是相互独立的。5.对某种能力独特发展历程的研究对各种能力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每一个个体各种智力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的发展现象。研究表明,多元智力中每一种智力都有自己独立的发生、发展历程,发生的年龄是不一样的,发展的“平原时期”和“高峰时期”也不同。6.对多种智力学说的研究长期以来,在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问题上,心理学家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少不同的观点,形成了“单因素说”和“多因素说”两个阵营。最初,智力被解释为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整合的能力,如“智商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这就是所谓的智力的“单因素说”。后来,提出了智力的“多因素说”,即智力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是多元的。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智力可以被分为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三因素说(智力可以被分为心智能力、具体智力和社会智力),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的群因素说(智力可以被分为计算、语词理解、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说(智力应该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考虑,共有150种智力因素),都提出智力是多元的。80年代以来,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三个相对独立的能力方面组成的,绝大多数人在这三个智力方面的表现是不均衡的,个体智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这三个方面的不同组合上。与此同时,美国心理学家塞西提出了智力的领域独特性理论,认为每一学科领域或职业领域的活动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方式,因而从事不同学科领域研究的人或不同职业领域工作的人在智力的活动方式上存在着差异。他们都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元的能力。加德纳从他们那里找到了对自己多元智力理论的支持。7.对不同智力领域需要不同神经机制或操作系统的研究不同的智力领域需要不同的神经机制或操作系统。例如,音乐-节奏智力中的“最核心部分”是对声音高低的敏锐的区分能力,这种能力在大脑中有自己特定的神经部位,即有自己特定的神经机制或操作系统。各种智力中“最核心部分”的确定,目前还是“猜测”,但是基于研究和经验的这种“猜测”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关键工作是通过“猜测”找到各种智力中的“最核心部分”,确定它们的神经部位,然后再去证明这些不同智力的“最核心部分”确实是分离的。8.对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研究智力的发展和表现会因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差异而有所差异,这种现象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尽管各种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身上都存在着多种智力,但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力发展的方向和程度有着鲜明的区别,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到了环境和教育的极大影响。同时,环境和教育还深刻地影响着人自身的思维内容和方式,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内容和方式、人与自然的交往内容和方式。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意义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现在,美国有上百所学校自称为多元智力学校,还有难以数计的教师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思想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对于我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对症下药”的教学观和灵活多样的教育评价观,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2.“对症下药”的教学观“对症下药”的教学现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针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对症下药”。其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对症下药”。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时,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对症下药”地进行。3.灵活多样的评价现\n评价的导向作用或者说“指挥棒”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就应该摈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现。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我们的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改革的指导思想问题,或者说教育观念的更新才是教育改革的本质问题之所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澄清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包括学生观、教育观和评价观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十、布鲁纳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本质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其最终目的是"对题材结构的一般理解。"掌握一门学科的结构,是以使许多其他事物富有意义的和它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而知识具有一种层次结构,它可以通过一个人发展着的编码系统或结构体系,在三种再现模式的每一种模式中表达出来。学习或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套概括了的基本思想或原理.这些基本思想或原理构成一种对于理解来说是最佳的知识结构。简言之,按照布鲁纳的观点,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是由学科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或原理组成的。知识结构的结构形式是通过人的编码系统的编码方式构成的,并可通过三种再现模式表现出来。一种知识结构的价值,决定于它简化资料、产生新命题和增强使用一种知识的能力。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造、检查知识是否恰当。  新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过程以已有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所构成的认知结构为基础,或者接受比以前更精练的知识,或者接受与以前的认识相反的知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的概念化和类型化的过程。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方式依赖于一个人的关于他的世界的信息分类和联系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总和构成一个人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编码系统。布鲁纳把编码系统解释为构成一个人的三种再现模式的"一套偶然有联系的、非特定的类别"。因此,一个人的编码系统就构成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一个人的编码系统决定着人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构成知识结构。编码系统是一种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假设构成物,但可以从可观察到的先前的和随之发生的事件的性质中推论出来。编码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经常发生变化和改组。编码系统的变化和改组,标志着一个人理解和掌握知识方式的变化或发展。  布鲁纳把编码过程看作是把概念合并到概括化的知识结构中去的过程。编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正式的编码,即采取某种逻辑原理的形式,或者把它归入某种逻辑原理。总之,正式的编码是按照某种逻辑关系或逻辑原理进行的编码。另一种是非正式的编码,它的基本形式是概括,或者是通过归纳获得的概括,或者是直觉地概括。  编码的方式和编码系统不仅决定着知识的获得、理解、掌握和组织,还能帮助人们演绎出新的信息和迁移。一个人的编码系统能使他超越一定的信息,即有所创造。布鲁纳提出,当一个人超越一定的信息时,他可能这样做:他能够把可用的有经验根据的事实纳入一种更-般的编码系统中。然后,他根据学得的可能发生的结果,或者根据所学的有关材料的原理,从他的编码系统中演绎另外的信息。  关于编码系统对学习迁移的作用,布鲁纳认为,所谓学习的迁移就是能够富有成效地把一个人学得的编码系统应用到新的学习上。正迁移就是指一种适当的编码系统被应用到一系列新事件的学习上;负迁移是一个人错误地把编码系统应用到新的学习上,或者面对新的材料没有可以应用的编码系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强化  布鲁纳在学生的知识学习的动机方面的论述特别注意和强调认知需要和内部动机的作用。从布鲁纳关于学习过程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到,他认为知识的获得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一种积极的过程。这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显然是受学生强烈的认知需求的驱使。他认为,学生的学习除了受一些生理的内驱力驱动之外,更重要的是受认知需求的驱使。他指出,我们的认知活动.并不是无论何时都受食物和性欲这类事物所支配。我们毕竟应该以某种方式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可能想学下象棋这类现象。他注意并强调内在动机和认知需求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与学习有关的认知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加快了的认知和理解中获得满足;  (2)发挥个人全部心理能力的迫切要求;  (3)正在发展着的兴趣和专注;  (4)从个人与他人的认知一致中获得的满足;  (5)从个人在认知或智力方面的优势中获得的愉快;  (6)对个人能力或成就的感觉;  (7)"相互关系"的发展,其中包括个人对其他人的反应,以及同他人为共同达到某个目标而共同工作的需要。  布鲁纳并不反对外部动机和外部强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只不过他认为当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需要有了一定的发展后,内部的动机变得更为重要。他明确地指出:"我提出,在能力或占优势的动机达到控制行为的程度时,强化或外在的愉快对形成行为的作用减少了。儿童开始更积极地操纵他的环境,并从妥善处理问题中得到满足。随着儿童描述和改造环境的象征性再现模式的出现,刺激--反应--奖励顺序的重要性便下降。"布鲁纳对除了生理内驱力之外,还有第一需要的观点表示赞同。这种第一需要可称之为"好奇心"。即使在有机体的紧张状态不存在的时候.它也使有机体保持着积极性。  布鲁纳的这种内部动机的观点明确地指出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性区别。认为人类的学习更主要地是受认知需要的驱使。关于奖励和惩罚等外部强化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布鲁纳承认强化对少年儿童学习的作用。但是他强调要"大量降低'外在的'奖励和惩罚作为学校中学习因素的重要性。"他认为外部的强化可能使某个特殊行动激发起来,并可能导致它的重复。但是它对学生赖以构成有用的世界模式的长远学习过程并没有裨益。当行为变成长久的和着重能力的时侯,它就要受认知结构的控制.而且它的操纵更多地是从内部到外部。发现学习\n  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虽然有些受环境的影响,并影响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而表征系统发展的顺序,可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由此,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他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特征:  1、强调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我们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可见,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布鲁纳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2、强调直觉思维。  除了注重学习过程之外,布鲁纳的发现法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他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不论在正规的学科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科学家还是小学生,都需要也都可以使用直觉思维,所不同的只是程度问题,其性质都是一样的。  布鲁纳认为,大量事实都表明,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象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  3、强调内在动机。  在布鲁纳看来,学生在一般教学条件下,学习的动机往往很混乱。有些学生谋求好成绩,是为了一些外来的动机,如为了得到或避免教师和家长的奖励或惩罚,或为了与同学竞争。而布鲁纳更重视的是形成学生的内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而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布鲁纳认为,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所以,他提出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competencemotivation),就是使学生有一种求得才能的驱力。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事实表明,对自己能力是否具有信心,对学生学习的成绩有一定影响。  但是,布鲁纳在强调学生内部动机时,并没有完全否认教师的作用。虽说"教这个字眼现在不很时髦,但我还是准备谈教"(布鲁纳,1989年)。在他看来,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时取决于教师何时、按何种步调给予学生矫正性反馈,即要适时地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如果错了,还要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以及如何纠正。让学生有效地知道学习的结果,取决于:1)学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接受到矫正性信息;(2)假定学生接受的矫正性信息的时间、场合都是合适的,那么学生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这些矫正性信息;(3)学生接受的矫正性信息的形式。  例如,学生在发现学习过程中,要经历尝试、检索、检验等阶段。那么,反馈信息应在学生将自己试验结果与目的要求作比较时给予,才是最有效的。如果在此之前给予反馈,学生要么不理解,要么变成学生记忆的额外负担;如果在这之后给予,那么就不能为学生下一轮问题解决提供指导。布鲁纳把这种反馈形式称为"中介反馈"。  布鲁纳还认为,学生利用矫正性信息的能力与他们的内部状态有关。如果学生内驱力太强而处于焦虑状态,那么,提供矫正性信息不会有多大用处。另外,如果学生有一种妨碍学习的心理定势的话,学习往往会显得异常困难,这时,学习的每一步骤都需要及时给予反馈。布鲁纳称这种反馈为"即时反馈"。  此外,若要使矫正性信息有效用,必需用一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表现。如果仅仅告诉学生"对",这并没有什么用处;如果仅仅告诉学生"不对",反而有害而无益,因为这样做除了伤害学生的心情之外,对学生毫无帮助。  最后,布鲁纳提请人们注意,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提供矫正性反馈也有可能会产生负作用,即会使学生一直依赖于教师的指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使学生最终能自行地把矫正机制引入学习中去。  4、强调信息提取。  布鲁纳对记忆过程持比较激进的观点。他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尽管这从生物学上来讲未必可能,但现实生活要求学生这样。因为学生在贮存信息的同时,必须能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提取信息。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  布鲁纳在一项实验中,让一些学生学习30对单词,对一组学生说,要他们记住单词,以后要复述的;而要其他学生设法把每对单词造成一个句子。结果发现,后者能复述其中的95%,而第一组学生的回忆量不到50%。所以,学生如何组织信息,对提取信息有很大影响。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必然会用某种方式对它们加以组织,从而对记忆具有最好的效果。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说,学习知识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他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在日后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经典的迁移问题的中心,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他指出,要帮助学生了解那些看来似乎是无关的新的事实是相互有关的,而且与他已有的知识也是有关的。  他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它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布鲁纳还从以下四方面论述了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必要性。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他举了物理学、数学学习中的例子,然后指出不仅在物理、数学中是这样,而且社会学科和文学中也完全是这样。学科的基本原理弄懂了,其他特殊课题就能解决好。  2、从人类的记忆看,他说"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学习普遍的或基本的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不会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n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  3、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他认为,理解更基本的原理和结构的意义就在于,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不仅学习特定的事物,还学习适合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事物的模式。这模式就是迁移的基础。它能进一步激发智慧。4、对教材结构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他主张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直到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学习的准备性  布鲁纳认为,我们的学校过去以过分困难为理由,把许多重要学科的教学推迟。这里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这里中心的意思就是任何学科的最最基本的观念是既简单又强有力的。他主张要向儿童提供挑战性但是合适的机会使其发展步步向前。这可引导智慧发展。  他举了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可以用儿童能接受的方式,通过儿童自己能触摸的材料来进行学习。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贡献及局限性  (一)贡献及进步意义   1、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理论。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编码系统"。布鲁纳认为,编码系统不仅能够接受信息和组织信息,而且"能够超越一定的信息,即产生创造性行为,或者是有所创造"。这种提法和思想观点在其他学习理论中是不多见的。这体现了布鲁纳把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看得十分重要。而且人的创新性思想观点的产生确实与已有的知识、观念和知识的结构形式有关。布鲁纳的这种论述是可取的。  (2)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认为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而且这种发现的经验和方法对将来从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十分重要的。  (3)布鲁纳主张采用诚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复杂、高深、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任何年龄的儿童。其目的是想让学生尽量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将来尽快地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布鲁纳的这些解释、提法和要求体现了他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学习和教学的重要任务的思想。这种思想是非常积极和可取的。  2、布鲁纳强调学生的知识学习要掌理学科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则主要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构成的。这样,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这种观点是十分正确的。实际上,人们学习各学科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应用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概念和原理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间内在联系的概括表述。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以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核心内容。而围绕基本概念和原理所列举的上些事例、例证、解释和说明等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而设置的。而学生知识结构的主要成分则必定是基本概念和原理。  3、布鲁纳把学习的迁移划分为具体知识的特殊迁移和态度、方法及原理的一般迁移。学习的经验表明.布鲁纳提出的这种一般迁移是普遍存在的。布鲁纳不仅指出了这种迁移现象,而且重视一般迁移,这是十分正确的。因为,特殊的迁移范围较小,很少能产生较大跨度的迁移。而一般迁移范围较大,可以影响到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  4、布鲁纳在他的教学论思想中所提出的螺旋式课程结构、为学生安排最佳学习经验、为学生的理解组织知识内容、为学生呈现知识的最佳顺序、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程序以及重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正确地运用奖励与惩罚等教学思想和措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都体现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及能力同步进行的正确思想,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亦有进一步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应该说,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和教学论思想是既注重知识的理解,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理论。这符合学习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本质特征。因此.是正确的和有指导意义的。  (二)局限性  1、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并且对人工概念的形成做了比较严格的实验研究。但是,布鲁纳却没有从事原理学习的实验研究;直至今日,原理学习的实验研究仍然是一片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项缺憾的事情。  2、布鲁纳提出"编码系统"可以产生出新的创造性信息,这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对新信息产生的心理机制却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这使得我们对学生创造件的培养仍然是无所适从,成为可信而不知如何使之然的事情。  3、布鲁纳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但是,发现学习确有费时费力的缺陷。而且,完全独立的发现学习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因此,应该强调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相互配合和有效的补充。布鲁纳学习理论中的缺陷和不足与它的贡献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相比,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指出它的缺陷和不足有助于进一步开展研究,从而完善学习理论。十一、布卢姆二战以后,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但是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差生”问题便是困扰各国教育的问题之一。而同一问题在2O世纪60年代的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开始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掌握尖端科学技术的精英人才,以应对来自苏联“人造卫星”的挑战,保持美国的霸主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布鲁纳学科结构课程理论为指导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由于片面强调课程的深度和难度,致使教材深奥难懂,不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教材内容过于抽象,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因缺乏学习兴趣,厌学的情绪普遍存在。而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学校大批“差生’的出现。这是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背离的。\n在新技术革命时期,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依靠新的科技成果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发展和变化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力需要具有比过去更为复杂的技能。这就需要扩大教育范围,只让少数人完成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教育,解决不了这一迫切需要。因而,发达国家必须使更多的人接受,并且不是一般地接受,而是成功地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并且为之寻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问题已不再是找到能够成功的少数人。根本问题在于确定怎样才能使年龄组中最大部分的人有效地学会那些技能与学科内容——它们被认为是在复杂的社会中发展自身所必须具备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为了在新的条件下,维持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在全球的实力地位,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育学教授布卢姆提出了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掌握学习理论。传统的教育中,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总怀有这样的预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许多事物;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及格或刚好通过;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学会所教的许多事物,但还算不上是“好学生”。这一系列预想(得到学校分等的方针与实践的支持),通过分等程序、教学方法与教材,传递给学生,从而造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通过分等程序,学生的最后分等与最初的预想相差无几。布卢姆对这种“预想”提出尖锐的批评,指出,现代美国教育的实践牺牲了大批学生;这种传统的教育“预想”是当今教育体制中最浪费、最有循环性的一面。它压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破坏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布卢姆指出:“目前的教育制度从结构上来看要崩溃了,就像一座快要倒塌而要伤及房客的旧房子,应该彻底重建。”那么,应该如何重建美国教育?布卢姆认为:“不论是更多的教育机会,还是日益增加的教育方面的经济资助,对于改善对每个学生的教育并无多大效果。增加经费、新的时髦做法,或者教育体制结构方面的重大而彻底的变革都不能解决问题,依我看,解决办法在于我们对学生与学习的看法的改变。”由此,布卢姆提出了他的掌握学习理论,并因此而被称为是“摧毁美国教育的人”。他的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思想体现在教育目标分类学》(1964)、《学生学习的启蒙形成和总结评价手册》(1971)、《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教育评价》等一系列著作中。基本内容一、教育目标的分类在布卢姆的整个教学理论中,教育目标是组织教学、课程编制和教育评价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掌握学习理论实施的基础性工作。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并借鉴生物学上动植物分类法的理论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大类,分别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大类。1.知识布卢姆认为,知识应该包括3个方面内容:什么是知识;知识的种类;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布卢姆给知识下了如下几个定义:“这里所讲的知识是指:那些注意记忆的行为和测验情境,这种记忆是通过观念、材料或现象的再认或回忆而获得的。”“这里所讲的知识是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或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按照各种行为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这样一种顺序,布卢姆把知识分为具体的知识、方式方法的知识及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3大类。他把这3大类知识又分为若干亚类。a.属于具体事实等方面的知识:指记忆某事发生的地点、任务或某种现象等;b.处理具体事物方式方法的知识:指处理某个领域里的各种现象及人们习惯或一致公认的一些规则和方法方面的知识。c.在科学领域中的普通原理和抽象概念方面的知识,需要记忆的某些定义、推理等这样知识的类别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确和具体。那么,掌握什么知识才算真知识?布卢姆说:“如果知识不能被用于新的情境,如果知识不能按某种与原先遇到的不同形式来使用,那么,这种知识就没什么价值。这些知识的概念的外延往往近乎分类学中定义为‘能力和知识’的知识。”只有那些能够被运用的知识才算真知识。为何要把掌握知识作为教育的目标呢?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何在?布卢姆认为:第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会随着知识或信息的增加而提高;第二,知识是其他教育目标的基础,也是情感分类的基础;第三,知识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因为个人的成熟程度往往以知识的增长情况来判断;第四,学生将来选择职业的需要。布卢姆认为,“在学生作出固定职业选择之前要求他掌握的知识,比他已经做出固定职业选择之后所需要的知识,要有更大的广泛适用性和普遍相关性”。2.领会。领会是比知识更高的一个层次,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布卢姆把领会按其作用分为转换、解释和推断3个不同水平,并分别作出了解释。他说,“关于领会目标的主要考虑,是观察学生是否超出了知识目标……达到了理解”:a.复述(翻译、转化):指把概念或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或按自己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b.解释: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说明或总结某一概念或现象;c.推断:指估计、预计或断定概念(或信息)所产生的结果,并知道其意义范围(指简单情况)3.应用布卢姆不仅要求对知识要理解,而且应该会应用。他认为应用知识的目标应包含3种类型:原理和通则、新问题和新清境,以及应用能力。随后对此3种类型的目标进行了具体解释。在谈到领会和运用目标的区别时,他这样总结:如果说“领会的标志在于,当说明抽象概念的用途时,学生使用该抽象概念”,那么,“运用的标志在于、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人学生会正确地把该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境”:a.概念的应用b.方法的应用c.原理规则等方面的应用需要强调的是,应用指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已学过的概念和事实去解决新问题的初步能力。理解与应用的区别在于:(1)问题情境不同:理解是指典型情境,应用是指新情境,即前者是在课堂上讲过的,后者则在课堂上未提过的。(2)逻辑思维水平上不同:理解较简单,应用则较复杂。4.分析\n分析是利用知识、领会、运用的一种复合能力,它“注重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构成方式。分析也包括三个层次:即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通过分析,以区别、了解事物的内部关系。布鲁姆认为,熟悉客观条件是进行分析的前提,“学生必须学习的不仅是如何进行分析,而且包括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分析和应用分析。”5.综合综合是对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进行加工,以组成一个新的模式或结构或把他们改组成为一个新的、更清晰的整体。包括:制订一个计划或拟定一个操作过程;对一组信息或一组运算的结果等进行综合,以便从中抽象出若干种关系。6.评价。评价是为了某种目的,按照一套既定的标准或准则,对观念、方法、材料等的价值做出判断。这种判断标准可能是内部的证据,也可能是外部的。以上对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方法进行的仅仅是简要介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分层次的、可理解的、可掌握的、可测试的知识系统。它为制订课程计划、编写教材、测试成绩,以及教育评价提供了依据,为观察和分析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框架。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可以确定出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具体教育目标,根据这些目标施教、测验、评价,有助于大多数学生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二、为掌握而教的策略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使大多数学生(90以上)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这就是布卢姆为掌握而教的核心思想。布卢姆认为:大多数教师设想他们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能胜任学习,另外三分之一将不及格或刚刚通过,余下的三分之一则处于中间状况。他认为这种想法“是当今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布卢姆坚持认为,9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课程中的材料。为此,布卢姆与他的助手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通过实验、观察、追踪研究,他们得出结论:除了百分之一二的超常儿童(即所谓天才儿童)和百分之二三的低常儿童(包括智力、情感、体格等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之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布卢姆认为,造成半数以上学生不及格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设计和方法的不完善;另一方面的原因,也在于他们的教师并没有去期待他们掌握。布卢姆认为要想使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必须使教师具有对所有学生的期待,而不只是对一部分学生。教师应当向学生解释掌握性学习与一般学习有何不同,并向学生表明自己的信心,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应当而且能够达到掌握水平。为掌握而教的思想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掌握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教学往往根据正态分布曲线,来给学生进行成绩的等级评定,据此把学生划分为若干等级。布卢姆认为,正态分布只能说明学生在总体中的次序和位置,而不能说明他们掌握知识的水平。而且这种做法往往容易使教师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即“他们会把学生的学习能力看成是一种持久和稳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初发现的学习差异,不仅会在他们整个学习生涯中表现出来,而且会贯穿于他们的一生”,因此,“差生只能学习最简单的和最其体的概念,而优生则能学习某一学科中复杂的、抽象的概念。”布卢姆对此进行了驳斥。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天生的、固有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大,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得到弥补的。布卢姆认为,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先前的学习水平和他所受教育的质量差异,只要在这两方面进行改善,就可以大大缩小学生之问的差异,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他认为,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并且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那么,至少在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只有相信这些,教师才可能摒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和做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期待所有学生掌握所教的内容,最终使大多数学生达到他们能够到达的发展水平。因而,为掌握而教也是一种学生观的重大转变。为掌握而教的教学,把教材分成以一二周为期的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形成性学习单元之间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发现并弥补群体教学中引起的学习误差,了解每个学生尚未学会的东西,以改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方法上,采取“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即在每个单元完成之后进行“诊断测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通过测验的学生,由另一位教师有计划地作与第一次不同的讲解,直到他们掌握有关教学内容为止。这种方法被称为“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对目标射第二次箭”。三、促进“为掌握而学”的策略布卢姆认为,每一个人都在寻求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承认,他也会把自己看成在他自己的能力或成功受到信任的领域是足以胜任的。掌握学习就是要使学生确认自己的学习能力,把自己看成是胜任学习的。布卢姆认为,学生经常表现的不及格和学习不胜任,会引起学生怀疑自己的应付能力,因此要引导他们在校外体验中寻求信任和胜任。布卢姆强调,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经验,他们就会不仅在校内,而且在校外都会完全地拒绝学习。中学生和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大量神经过敏行为,都是在学校学习方面受到惨痛挫折的后果。掌握学习能给学校带来生机,给学生带来信心,并帮助学生在各类学习中发展一种毕生的兴趣。布卢姆认为,如果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了解所期望于他们的是什么,如果教材合适,教法设计得当,在教师态度、教学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条件,与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反馈的经常评价测验相结合,那么,90%以上的学生都能为掌握而学习,并达到掌握的水平。当然,在为掌握而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能力的确认和信心的树立要经过一个过程。例如,当学生在单元群体教学中,学习某一材料遇到了困难,他便需要运用矫正手段,寻找学习尚未掌握的材料的另外一种方法,挑选最适于他学习的手段,并在这个问题对以后学习可能产生影响之前就解决。矫正工作在课下进行。教师通过矫正工作,让学生看到他们完全能达到目标,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这更多的努力又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矫正,补上学习的漏洞,排除障碍,达到掌握水平,同时也促进了自信这一重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n“掌握性学习有许多切实可行的策略,每种策略必须与处理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某种方式相结合,即把教学与学习者的需要与特征联系起来。”其一,对于教材的问题,布鲁姆认为,如果学生使用教材不能完成掌握性的学习,那么可以采用“练习册和程序化的教学单元”;其二,对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的问题,布鲁姆主张采用能力分组的小组研究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式。这就是说,经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以有利于促进学生高水平的学习该学科为原则;其三,关于学习时间的问题,布鲁姆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上花了所需的时间,那么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掌握水平。”“掌握性学习策略的任务便是找到改变每个学生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方法,找到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时间的方法”;其五,对于学习反馈与矫正问题,布鲁姆指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反馈通常采用简要的诊断形成性测试的形式。”通过形成性测试,揭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协助学生矫正错误。正因为教育目标是可测试的,一个学生能否掌握教学目标,通过形成性测试,可以得出结果。因此可以说,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乃是掌握学习的理论依据,也是实现掌握性学习的有效手段。四、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布卢姆在阐述了其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后,制定了在教学中运用掌握学习理论的具体方法和步骤:1.确定每个形成性学习单元的内容与目标,制定规格明细表,详细分析表内所包含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的层次结构关系,确定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2.编制形成性测试的试卷两份,两份试卷都必须包括本单元所有要素,并在原则上要求等值。3.在单元学习后进行形成性测试(一般需要25-30分钟)。4.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并在随后两三天举行平行性测试。测试答案(一次或二次之和)的准确程度达到85%,就表示学生对该单元达到了掌握水平。5.教师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矫正,以确定学生对该单元教材掌握的情况,或者复习那些学生感到特别困难的概念。矫正教学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一般在课下进行。矫正工作应该安排好,使教师用的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而学生又不感到是额外负担。反思与启示当前,很多教师致力于学差生的转化。似乎我们总是有越来越多的学差生。不少教师常常感慨:学生越来越差了!我们的教师对待差生,常用的一个策略就是补课。殊不知,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找到问题学生的症结。而且,我们一边奋力于学差生的转化,另一边同样奋力地制造学差生。掌握学习理论问世以后,美国有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掌握学习”的实验,效果比较好。芝加哥大学两位教育学博士进行的实验(个别教学、掌握学习、传统的群体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表明:大约90%的个别教学组,70%的掌握学习组的学生达到了终结性成绩水平,而群体教学只有20%达到。理科教师沙伦•贝尔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学校完全变了样,停学率戏剧性地下降了……我们发现不断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要求学生,他们就不断获得成功。”以形成性评价作为重要手段的掌握学习策略,突出的优越性表现在:1.它能帮助学生发现和矫正他们答错的间问题和需要补充学习的概念、技能。布卢姆通过实践,发现最有效的纠正程序是让学生小组(每组2一3人)利用半小时左右时间检查各自的测试结果,互相纠正。掌握学习的教学成果取决于改正过程的有效性。2.强化己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这些学生,良好的测试成绩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出更浓的兴趣、更强的决心,形成良性循环。3.形成学生学习的准备性。这种教学为学生安排了每一单元的学习时间表;这就使学生了解规定时间内应学习掌握教材内容,并为测验做好准备。形成学生学习的这种准备性有利于督促、激励他们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经过教学实验的证明,掌握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增强,学习效率提高。实验班学生学习的内容多,差生学习成绩提高快。2.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热情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了成功,因而改变了他们对学习的自我观念。运用掌握学习理论的班级学生对学习更多的是抱着热爱的态度。他们的自信心、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都比较高,乐意合作习。3.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心增强。在掌握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变得十分成功。这种发现促使教师进一步转变了传统的学生观,不再认为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学习成功,所以,教师不再需要用行政手段来督促学生学习了。4.最为明显的一个效果,就是大多数学生达到了掌握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掌握学习理论对于如何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解决使学差生得到应有发展等教育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作为当代的一种教育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的积极意义同样是明显的,它的“人人都能学习”的信念扭转了传统教育中非科学的学生观;它树立了既重视系统科学知识,又十分重视能力形成的教育目标系统;它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评价与反馈,强调学习有难易区别连续性,使大多数学生在下一步教学之前,都达到掌握水平,为学习不断成功开辟了道路。当然,掌握学习理论同样不是教育神化。它也有不利因素。一般来说,实验班所需的时间比控制班学生大约多10~15%。这提示我们,教学中,要避免用超额的学习时间来使学生达到掌握水平的极端做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用大量的时间换取成绩,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十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评介范例教学法是在一组特定的知识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最基础的、本质的实例(或称范例),通过这些实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举一反三,获得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范例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是范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之一。运用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进行教学的思想,早在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完满教育”和西塞罗的“人性研究”中已见端倪,在夸美纽斯、沃尔夫、康德、胡塞尔等人的教育学与哲学著作中也有所反映。但范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理论流派的出现,始于20世纪律50年代的前联邦德国。\n一、产生的时代背景五十年代初,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前联邦德国的各级学校为适应这种发展,不断扩充教材内容。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传授,学生则依赖于教师和教材死记硬背那些零碎无系统的书本知识,导致教学质量不断下降。1951年在杜宾根会议上,一些专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中小学教育改革首先要从教材改革开始,教材中要充实根本的、基础的、本质性的内容,可使学生借助精选发的教材,通过接触教学内容的范例,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心理学家m.瓦根舍因首创了“范例教学理论”,他认为,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在于,反对庞杂臃肿的传统课程内容和注入式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因为它实际上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是掌握的少,丢弃的多。提倡要敢于实施“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辈子都记住的东西。理由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量剧增的情况下,要想什么都教,无异于是在从事一项毫无希望获胜的竞赛。而只有注重发展学生“有教养性”的知识能力,使之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思想方法,主动地去发现知识的规则、原理、结构,才能使知识如滚雪球般地扩展,获得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二、范例教学的基本内容所谓范例,就是那些在日常生活素材中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范例教学就是通过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1、范例教学的基本原则范例教学提出了多种教学原则,其中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原则是最基本的三条原则。基本性原则是针对学科内容而言的,是指教给学生的内容应当是一门学科的基本要素,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科学规律等,使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上反对多而杂,力求去芜存精。基础性原则是针对受教育者而言的。它要求教学内容的选定必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密切相关,使他们在获得基本经验的过程中认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种种实质性关系,使他们的智能得到发展。范例教学理论认为,基础性是基本性的更高一个层次。范例性原则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更新是经过精选的基本性和基础性的知识,而且这种知识一定是能起到示范作用的,它是一个窗口,从这个窗口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场景。通过范例性知识,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的迁移和实际应用。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反对面面俱到,力求做到典型性、代表性。范例性是在基本性、基础性之上所做的更高度的抽象。2、范例教学的基本要求实施范例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五个方面的分析。(1)基本原理分析。分析本课表示和阐明了哪些重要的和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使学生掌握哪些基本现象、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概念以及方法和态度。(2)智力作用分析。分析这个课题的内容对学生努力活动应起什么作用。通过这个分析,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他所要教的内容了解到何种程度,以便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采取必要措施,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3)未来意义分析。分析这个课题的内容对学生今后生活和前途发展有么意义。如果学生了解某些课题同他们的今后生活密切相关,那么这些课题的教学是比较容易进行的。反之,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启发学生认识这些内容对他们未来的意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内容结构分析。分析这个课题的内容有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分层次,教学内容的难点何在,学生通过学习应获得什么样的起码知识。(5)内容特点分析。分析这个课题有哪些特点,哪些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哪些直观手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什么作业能使学生的有效地应用知识。3、范例教学的实施程序范例教学主张用课题形式来代替传统的系统形式,这种课题的选择应当是发现的突破口,即通过它可以认识一些重要的基本知识。课题选定后,如何完成它的教学,范例教学论专家们提出种种设想,其中教育界家a.施腾策尔提出的范例教学过程四个阶段的设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以地理教学中“乌克兰的防汛林带”课题为例,说明完成一个课题教学通常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在课题性教学中以个别事实和对象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教学中,教师首先以乌克兰防汛林带这个个案为例,对它进行充分、彻底的探讨,使学生透彻地认识这个个案,真正地把握它,从而使学生了解俄罗斯南方草原景观这个整体的特征。\n第二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对个别事例进行归类,对许多在本质特征上相一致的个别现象作出总结。比如,通过乌克兰防汛林带的个案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了关于俄罗斯南方草原景观的知识后又通过归纳和推断,使学生了解一系列类似景观的本质特征,如美国中西部的草原景观等。第三阶段:范例性地掌握规律的阶段。这个阶段教学要求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提高到规律性的认识上来。通过第一、二阶段的教学把“个别”抽象为“类”,再发掘出“类”里边的规律性的内容。如学生通过对各种草原景观的归类,就可以了解到草原化过程及抑制草原沙化过程所应付出的努力,并使学生认识人在特殊气候和地理条件下干预自然所造成的结果以及如何可以弥补这种结果。第四阶段: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如通过乌克兰防风林带的教学的层层递进,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要干预自然、改造自然,但人还不能彻底支配自然。这样,通过第四阶段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世界,而且可以使他们加强自己行为的自觉性。施腾策尔认为,这四个阶段教学所运用的是同一个范例,它们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抽象化过程,其中第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才是真正的教学目的,因此,只有教学达到这个程度,才可以认为是成功的。三、范例教学理论评价范例教学是西德教育改革的中心,它是试图解决五十年代西德的科技迅猛发展与当时的教学现状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它打破了传统的机械地进行系统教学的模式,提倡用精选的、带有基本性和基础性的范例内容来编制教材,通过范例教材教学。使学生遵从由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来认识世界,了解事物,这是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教育现状与五十年代西德的教育状况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教材还是比较片面地强调系统性,教学侧重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学生智能的开发。因此,我们为改变这种局面,有必要吸收范例教学的某些思想:1、教学要实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范例教学理论要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又要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并要把这两个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使教学自始至终地贯彻教育性原则,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真正成为有用之才。2、教学要实现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范例教学理论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存在的或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从一个个课题出发进行教学;同时要求这些课题应当是有系统的,因为每个课题都是学科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不是各自孤立和支离破碎的。注意系统性,学生的学习材料虽是个别的、特殊的、典型的内容,但却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3、教学要实现掌握知识和增减能力的统一。范例教学非常强调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精华和重点,同时还要教给学生科学方法、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增减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其智力也能获得发展。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4、教学要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范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把握学生这个主体,同时还要深入研究教材这个客体,并在教学中把这两个主要因素结合起来,做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为此,教师既要了解和熟悉教材,又要了解和熟悉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与个性品质,从而使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认识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需要相适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范例教学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难度,如为科学地选定每门学科的范例性课题便绝非易事,而且也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得十全十美的另外,范例教学理论对某些问题的论述还不够具体、明确,如它强调各门学科的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但没有给出具体的确定方法,这些都给教师实施该教学理论增加了难度。为此,范例教学论的倡导者建议还进一步探讨范例教学理论的有关问题。这也给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留下了创造性教学的广阔空间。十三、赞可夫的发展新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指导思想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以最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系统地、有目的地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赞科夫所谓的“一般发展”有其特定的含义,也是理解发展性教学体系的关键。关于“一般发展”的含义和内容,赞科夫本人先后多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论述。赞科夫在1963年的《论小学教学》中指出:“我们所理解的一般发展,是指儿童个性的发展,他的所有方面的发展。因此,一般发展也和全面发展一样,是和单方面的、片面的发展相对立的。”他又解释说,“一般发展”与“全面发展”虽然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一般发展”是指问题的心理学方面,而“全面发展”是指问题的社会方面。1964年,赞科夫在《小学教学新体系的实验》中说:“一般发展不同于特殊发展,它指的是学生个性所有方面(包括道德感、观察力、思维、记忆、言语、意志)的进步。”后来在《和教师的谈话》中他进一步明确解释:一般发展,就是不仅是指智力发展,而且还指发展学生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1975年,在《教学与发展》中再次谈到,“一般发展”,本应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但是,“我们所研究的教学与发展问题是有一定局限的:我们研究的是教学与儿童心理一般发展的关系。”这表明,赞科夫认为“一般发展”还应该包括身体发展。\n由此可见,赞科夫实验性教学体系中的所谓“一般发展”,既不同于智力发展,也有别于特殊发展,又不同于全面发展。“一般发展”指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完整的人的深刻全面发展,是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赞科夫认为,不是任何一种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批评传统教学只是单纯追求掌握知识和技能技巧,未能揭示出掌握知识过程中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而,不可能解决学生的一般发展问题。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儿童一般发展要求的教学。因此,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体系就成为向当时苏联传统教学挑战的旗帜,也成为当时改革包括小学教育在内的普通教育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意义上,赞科夫领导的“教学与发展”实验室,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的长达20年的实验,被美国人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赞科夫认为,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必须遵循与传统教育学不同的教学原则。赞科夫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概括出了5条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赞科夫认为,实验教学原则“来源于它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教学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一般教学原则所要求的“是在掌握知识方面取得成功的结果”,赞科夫因此断言:“我们的教学原则既不能取代它们,也不能与它们相提并论。”第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认为教学不应停留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而应该使教学任务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走在学生发展的前头,推动和促进儿童发展。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难度”这个概念,按赞科夫的说法,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其含义之一是指克服障碍,另一个含义是指学生的努力。克服障碍,“首先在于展开儿童的精神力量”,在教师指导下,使这种力量“有活动的余地”,如果教材与教学方法不能向学生提出需要克服的障碍,儿童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学生的努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引起学生在掌握教材时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使学生不仅仅简单地掌握知识,而且在以后的认识过程中能引起对知识的再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做智力上的某种努力。”赞科夫的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形象地说就是,孩子由成年人扶一把,跳一跳,把原来够不着的桃子摘下来。当然,在运用这一原则时,要注意把握好难度的分寸:给学生提供的教材一定是学生所能理解的,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第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针对传统教学中复习的滥用,以及严重的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赞科夫提出了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的意思,是教师讲的东西,只要学生懂了,就可以往下讲,不要原地踏步。这一原则就是要求教学要不断地向前运动,不断地以各个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能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创造有利条件,因为这些知识被纳入到一个广泛展开的体系中。他主张以知识的广度来达到知识的巩固性。赞科夫特别强调学生对教材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索规律,有所发现,明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把知识系统化,从而保证教学的高速度。赞科夫所讲的“高速度”,决不是赶进度,开快车。他认为在课堂上匆匆忙忙,赶快把尽量多的知识教给学生,是与实验教学体系格格不入的。主张教师和学生都稳稳当当地工作,教师要不吝惜时间,耐心地听学生把话说完;也不要吝惜时间,跟儿童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这样的教学将会得到加倍的报酬。第三、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是要强调理论知识在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所谓“理论”,是区别于“实践”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知识是指那些直接反映在技巧中的知识。例如,一个学生可能知道怎样进行几位数的进位加法,知道加法应该怎样做,但是并不知道这种运算的规律,如加法的交换律和其他几个规律。如果学生掌握了这后一类知识,那就是掌握了理论知识。赞科夫强调要通过教学,尽量使儿童掌握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理论知识是掌握各种技能的基础,是形成技巧的重要条件。他在观察中得出结论,一年级的学生就能掌握许多抽象的概念,理解事物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他认为,只有抽象思维才能更深刻、更接近对事物本质的掌握;只有从抽象过渡到具体,才能更完整地认识那个具体事物,认识它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是对传统教学中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学要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的质的修正。第四、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赞科夫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过程本身,是学生理解教学活动的内部结构和进程。按照这一原则,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学,理解教学活动结构和组织安排的合理性。赞科夫以乘法教学为例进行了说明。在教乘法表时,不是简单地拿乘法表让学生背,而且使学生明白这节课教材的一定编排顺序的根据,理解熟记教材某部分的必要性,明白掌握该部分知识发生错误的主要原因。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告诉学生:哪些教材应该熟记,哪些教材不必记,知识之间是怎样联系的,错误是怎样发生的,应该如何防止。它强调的是教会学生探讨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第五、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对差生采用无限制地增加操作性练习的做法提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差生更加需要花大力气在他们的发展上不断地下功夫。下了这样的功夫,就能使差生在一般发展上得以进步。大量的操作性练习,只能加重差生的心理负担,阻碍其获得一般的发展,使他们更加落后。他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崇高理想,要求无论在教养或发展方面,都能使所有人,而不是挑选出来的一部分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使差生获得快速发展,赞科夫在具体分析了差生的心理特点后建议:1.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不急于提高学生的分数或让其达到及格水平;2.注意肯定差生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不要提他们可能回答不上的问题,以免形成自卑感;3.利用一切机会,引导他们观察事物,积累关于事物的现象,丰富他们描述事物的语言,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4.改革对他们辅导的形式。补课与习题不在多,而在“准”,对症下药。要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多种能力;5.吸引他们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要求全体同学亲近和帮助他们,克服他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差生学习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不应对差生采取挖苦惩罚的办法,而应该热情地对待他们,着眼于他们的一般发展,以一般发展来促进他们学习上的进步,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诱因和精神力量,使差生得到转变。赞科夫的上述5条教学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实质是要完成教育思想中教学目标的转变:从单纯传授知识和形成一定技能,转移到既传授知识,又使学生获得一般发展上来。       \n发展性教学的方法实验教学法是赞科夫实验教学论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赞科夫看来,“实验体系的指导思想及其教学论原则,就是靠教学法才得以在教师的日常活动和学生的学习中得到贯彻的”,其目的是“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达到尽可能高的效果”。在教学与发展的前两个阶段,赞科夫对教学法的研究是以几条线索展开研究的。实验进入第三阶段,赞科夫便从系统和结构方面,对实验教学法的特征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作了深刻的概括。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应使学生过一种积极而丰富的精神生活。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学就能发挥其作用。所以,一个首要的观点就是学生生活的观点。学校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要把学生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吸引到这一活动中来,使学生的精神生活生气勃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智力情绪、道德情绪和审美情绪。为此,教师首先要有高涨的情绪,创造与学生推心置腹的气氛,要使课堂与沸腾的生活息息相关,激起学生在情感、情绪、思想方面的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上、家庭中乃至学校生活中过一种真正丰富多彩的生活。二、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需要,形成学生的内部诱因。赞科夫认为,外部刺激与内部诱因相比较,前者的获得没有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没有和兴趣相结合,作用是暂时的;而后者则相反。形成内部诱因,根本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精神需要。学生产生了对学习的需要,他就会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愿意完成难度大的作业,能够体会紧张的脑力劳动后的满足。这时,学习的内部诱因就取代了外部刺激而在学习中占主导地位了。三、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应使学生深入地从各方面理解和体会课文。赞科夫特别重视让儿童在自己独立感知的基础上,越来越深入地从各个方面理解和体会文艺性的课文。他主张根据不同课文的性质和学生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来安排课文的具体教法。把各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文章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他也提出在教学中要注意避免两种极端的做法:一是关于课文的意思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二是由教师一个人解说课文的内容。四、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地使用间接法。赞科夫认为,间接法就是学生把知识在自己的头脑里进行“加工”,利用“积极的精神生活,并不是只靠记忆工作,而是要思考、推理、独立地探求问题的答案”,把知识变成自己思想的产物。当然赞科夫并不完全排斥直接法,他认为直接法不仅需要,而且有时很难把它与间接法截然分开。五、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应有助于积极地发展学生的言语。赞科夫主张,要把发展学生的言语与平日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述,通过与人交往来发展言语。也就是说要在使用言语中发展言语。在发展言语中,要把口头言语的自然性、生活性与教师对学生言语的指导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如组织学生参观或旅行,指导学生看,引导学生说。六、教学过程中应讲清基本概念,精心安排练习。讲清基本概念,精心安排练习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抓好的两件事。讲清概念,让学生学会把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区别开来,学会把各个概念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透彻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编排练习同样应该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练习的安排要在学生一般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要避免让儿童感到单调乏味。赞科夫还在其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写作教学和劳动课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                     1.2简要评价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是他领导下的“教学与发展”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及苏联广大教师共同劳动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赞科夫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明确提出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原则,制订出了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形成了实验教学新体系。赞科夫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教学论思想。他不仅将“发展”引进了教学领域,而且在更高的高度上探讨了教学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此促进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有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义新人所必需的。赞科夫的教学论体系中重视人的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等观点,都是对传统教学理论的突破和超越。赞科夫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实验心理学的个案分析、心理实验等一套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实验设计,组织具体实施,考查实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反复进行实验,使教学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实验教学新体系,用这个方法,解决了苏联教育中不少问题。同时,赞科夫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既慎重实验,又大胆革新。他进行实验的范围是逐步扩展的,首先在一个班实验,然后不断扩大。实验中坚持教师自愿参加的原则,尊重教师个人的意见,坚持长期反复的实验。他的治学态度是严谨的,但他又敢于大胆创新。而且一旦有了充分的论据,证明了新体系的优越性,他就通过写文章,发表演讲,著书立说,广造舆论。这样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促进了学制的改革。赞科夫这一套科研和工作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学习赞科夫实验成果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以3条线索(观察活动、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研究人的一般发展;用同一内容、同一方法反复在同一些学生身上进行实验;新原则与传统原则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等等,都值得进一步研究。以高难度原则代替和否定量力性原则,以高速度原则代替和否定巩固性原则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方面也是脱离实际的、有害的。赞科夫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贡献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应该是我们的正确态度。客观、全面地对赞科夫做出评价,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的借鉴和学习。十四、桑代克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有如下几个基本点:  第一,在桑代克的学习观点中保留着17、18世纪英国联想主义哲学思想中有关观念联想的某些成分,同时又受到当时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他对“情境”“反应”的解释上。桑代克所用的“情境”一词,虽然有时也称为“刺激”,但其含义同后来行为主义所用的“刺激”一词的含义不完全相同。桑代克认为,所谓情境,既包括大脑的外部环境刺激,同时也包括“脑内状态”,即思想、感情等。同样,反应的含义不仅指机体的外显活动变化,还包括观念、意象等“内部反应”。\n  第二,对联结机制的解释,桑代克完全站在本能主义的立场上。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许多联结的“原本趋向”,即在精子与卵子结合成人时,在人的头脑中各神经元就形成了许多“原本的联结”。这是“人的本性”,它决定了后天联结的趋向。因此,桑代克认为,所谓学习,就是在一定情境的影响下,唤起“原本联结”中的一种联结倾向,并使之加强;而不唤起其他联结倾向,或使其他联结倾向减弱。这样,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就完全抹杀了人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而把学习看成是本能的、被动的,或是完全受情境决定的过程。  第三,桑代克认为,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形成或建立起来的,学习的过程完全是盲目的或尝试错误的,这就更进一步地抹杀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桑代克提出形成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三大定律,即所谓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其中,练习律和效果律是“学习的主律”。准备律的含义是,当某一情境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当某情境与某反应不准备联结时,要求联结就引起烦恼。早期的练习律注意到联结的频因效果,认为已经形成的某情境与某反应的联结,经常使用会使联结的力量加强;经常不用,则联结的力量减弱。到20世纪30年代初,桑代克修改他提出的学习定律,首先放弃了频率因素,认为单纯的反复练习并不能增强其联结,而只有将练习律与效果律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早期的效果律注意到奖励和惩罚的作用,认为某情境与某反应联结伴随着奖赏时,联结力量增强;如果伴随惩罚时,联结力量就削弱。后来桑代克认为奖赏的效果比惩罚的效果更好,而特别强调奖赏的作用。桑代克首先注意到奖赏的强化学习作用,为后来强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开辟了途径。  如何看待和评价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呢?首先,我们应当看到,桑代克是西方第一位从事动物学习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的学习理论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学习过程,并提出一系列学习定律,成为西方最早的、最系统的学习理论。这对后来学习联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学术上的历史功绩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存在着许多缺点和观点上的错误。缺点和错误  第一,由于哲学思想的局限,桑代克忽视了学习的认知特性。他一味强调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把复杂的学习过程简单化和机械化。人类的学习,主要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充其量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的学习,而无法解释人类复杂的认知学习,人类的学习却恰恰是以认知过程为主。这就使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显得苍白无力。  第二,由于桑代克接受了本能主义的思想观点,在他的学习理论中忽视了学习的目的性和能动性,而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这就抹杀了人类学习的最突出的特征,即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  第三,桑代克坚持了弗洛伦斯(P.Flouress,1794—1867)关于从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同样可以应用于人类的观点,把人类的学习同动物的学习完全等同起来。我们不否认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对动物学习的某些研究结果亦可作为研究人类学习的参考资料。但是,人类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无论如何都存在着一些本质上的区别。人类的学习要比动物的学习复杂得多,用解释动物简单学习的观点来解释人类复杂的学习,必然是不充分的或片面的。  虽然,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但它至今仍然对学校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教学实践的影响  桑代克发现的尝试错误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或途径。自然,人类的尝试错误决非盲目的,通常是有目的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要求学生尽量运用学过的知识或经验去解决问题,而不要让学生盲目地对待疑难问题。桑代克的练习律,即机械识记在学习中并不是毫无功效的。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机械识记和过度学习在知识学习中的一定作用,尤其是一些外文单词的识记和历史年代及一些数理常数的记忆,仍然需要多次重复的运用和反复的识记才能保持得更好。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地、科学地运用奖励和惩罚。当然,正如桑代克所认识到的,奖励的作用要优于惩罚的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适当地运用惩罚也会收到其他办法起不到的效果。迷笼实验  桑代克于19世纪末就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1898)。图(一)桑代克迷笼实验装置之一图(一)是桑代克的实验迷笼装置之一。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图(二)桑代克实验中两只猫的摆脱潜伏期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图(二)是桑代克实验中两只猫的学习曲线。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n联结主义心理学  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一个学派。它产生在机能心理学之后,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前,是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在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一种学习心理学理论。“联结”原指实验动物对笼内情境感觉和反应动作的冲动之间形成联系或联想,桑代克称它为联结,以便与观念联想区别开,认为动物没有观念和观念的联想,而联结不仅动物有,人也有。1911年他在《动物智慧》中提出:动物由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形成联结是学习(练习律);一个成功动作得到满意效果印入机体加强联结,也是学习(效果律)。A.培因说过,儿童学说话,散乱动作偶然得到满意结果便被保持,不满意动作中止;重复多次,满意动作便形成有意动作。动物学家L.摩根曾用培因的联结思想解释动物行为,提出“尝试错误”术语,设想过动物实验。桑代克在学习方面几乎全用培因的理论而首创迷笼实验,总结出以“试误-偶成”方法和联结概念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和联结主义心理学体系。1905年他确定心理学对象为“心理行为”,其基本单位是情境(刺激)或心理状态和反应动作的联结。  联结有天生本能的和获得习惯的两大类,每类又有动作之间、观念之间以及动作和观念之间等等联结,一切联结的总和就是心理行为整体。它表明人和动物的心理有连续性,两者差别只是联结的复杂程度不同,这就抹杀了人的心理特点。桑代克用神经联结解释心理联结,认为两者一一对应。神经心理学家D.O.赫布支持这种观点,K.S.拉什利则用脑局部损伤实验证明,损坏与心理联结相应的脑区,其他区域有补偿作用,否认联结一一对应和脑功能定位说。И.П.巴甫洛夫以神经暂时联系说反对拉什利的观点,支持桑代克。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以经验论为理论基础,又称新联想主义。他不同意理性主义者说他是原子论和机械论者,将他与行为主义者J.B.华生并列,而自称是机能主义者。其实,他是在W.詹姆斯、J.杜威的实用主义心理学之后,使机能心理学向华生行为主义和心理学生物学化的过渡者。他应用联结主义于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影响极大,也引起许多批评和争论,促使他提出“相属原则”(意义联系)修订练习律,用奖赏补充效果律。新行为主义者B.F.斯金纳将他的奖赏和试误法同巴甫洛夫的强化和条件反射相结合,提出应答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说,形成操作主义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试误说  桑代克首先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学习心理。他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笼等实验工具,试验鱼、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根据这些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并不具有推理演绎的思维,并不具有任何观念的作用。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的。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感应结”。因此学习即联结的形成与巩固。桑代克桑代克把从动物的实验研究中所揭示的种种规律应用于人类的学习,认为人的学习可塑性要比动物大得多,行为也更复杂,但也是基于本能,以刺激反应的联结为准则的。因此,桑代克把人类的学习方式分为四类:(1)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例如10个月的婴儿学习打鼓;(2)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例如2岁儿童学习听到母亲一词就想到母亲,或者想到糖时就说出糖这个词;(3)分析或抽象,例如一个学音乐的人学习对一个声音的倍音发生反应;(4)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例如儿童应用有关造句法的各种规律和词根的意义来学习一句拉丁文的含义。学习律  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  (1)准备律(LawofReadiness)。这个定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何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②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③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  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一切反应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所共同决定的。因此学习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一种活动。学习者必须要有某种需要,体现为兴趣和欲望。此外良好的心理准备还应包括对该情境起反应所必不可少的素养和能力准备。  (2)练习律(LawofExercise)。这个定律分为两个次律:①应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变强;②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久不应用,就会变弱。  练习律的实质就是强化刺激与反应的感应结。反应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与这个情境发生的联结越牢固。反之,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这种联结就趋于减弱。后来,桑代克修改了这条定律,指出单纯的重复练习,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以奖赏取得的效果更大些。  (3)效果律(LawofEffect)。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考察了这条定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正了效果律,更强调奖赏,而不大强调惩罚。  总之,桑代克强调刺激与反应形成的一切联结都以应用和满足而增强,以失用和烦恼而减弱。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这两条主要的学习定律。教师应当了解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儿童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和喜悦上。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先将作业中的乐趣讲给学生听,或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儿童的准备;要仔细地规定和严格地控制反应的顺序,通过不断的练习,最终形成所需的习惯;要注意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疲劳和厌倦;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可使学生感到十分困难,因而导致气馁。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  传统教育中的形式训练或“心智训练”\n说认为,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智官能,具有较好的某种官能在所有的情境中都能表现良好的功能。因此强调用严密组织、艰深难懂的古典学科训练学生的心智官能,以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整体发展,却忽视了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桑代克反对这种普遍的形式迁移,主张共同的要素迁移。他指出,学习迁移的发生决不是因为任何古典学科训练的结果,因为在一种情境中所成立的反应不能迁移到其他一切的情境中去。只有当两种机能有了相同的因素时,这一机能的变化才使另一机能也有变化。第二机能的变化在分量上等于与它的第一种机能所共有的元素的变化。比如掌握了加法可以增进乘法的演算,因为加法和乘法的部分元素是相同的。从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出发,桑代克反对形式学科,主张接近生活实际的实用学科。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关系  1.动物和人类具有某些先天的或遗传的本性,即所谓不学而会的本能,如好斗、乌合、残忍、好奇、建设和游戏等。桑代克特别强调动物和人类的先天本性,认为这些遗传的本性决定了人的发展倾向。他在第一卷中写道:任何一个人在他的生命发轫之初一也就是产生他的那一卵子和精子相互结合的瞬间一就具有无数关于未来行为的确定倾向,在他将要遇到的情境和他将要发生的反应之间存在着预已形成的绾结。这两个生殖细胞的结构早巳确定他在一定的情况之下将要按一定的方式来看、来听、来感受和来动作。他的理智和道德也正和他的身体器官和运动一样,一部分乃是胚胎在它的生命发轫之初所具有的性质的后果。  2.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人的发展。桑代克在第一卷中写道:一个人终身的情况和作为乃是他在起初所具有的结构和在生前生后感受的一切影响的共同效果。前者称为“本性”,后者则称为环境。他又在第二卷中写道:一个人的所有智慧、品格、才能都是先天本性及所受训练的产物。他批评遗传决定论者,因强调先天本性具有决定的作用,却忽视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环境决定论者,因偏重环境的影响,却忘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根据人的先天本性的不同而变化的。他主张:人是境遇所造化,但其最后的模型一半为本性、种族、血统以及受生时的情景所规定。境遇改变人性,只是受改变的本性有所不同,改变就不能一致。由此可推出两条原则:  (1)同样的环境刺激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法拉弟(Faraday)在药店当学徒的经历为其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基础,使他成为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达尔文在海上考察一星期,使他成为发明进化论的科学家。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如果把所有的青年人都送到药店做学徒,然后都派遣到海上去作科学考察,其结果不会把他们都培养成法拉弟和达尔文;也不会使他们都成为普通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2)个体对环境具有选择性。例如,拥有书籍,但不去阅读,或读了书也可以视而不见,心不在焉。又如,某种环境可以使某一个人感到满意,如鱼得水,而却使另一个人感到厌恶,竭力拒绝。就像自然界的动物适者生存,人也是根据自己的感觉从环境中选择某种状态,从而规定了自身的智慧与品格。  3.教育的作用就是改变人性,造福人类。桑代克强调人的天赋本性是教育的出发点。他反对性善说和性恶说,认为这是两种极端的意见,前者以为本性都是对的,而后者则以为本性全是错的、不可靠的。而事实上,本性中有好的趋向,也有不好的趋向。如母性的慈爱、好奇心和残忍性等。教育的作用就是对本性中好的趋向加以利导,而对那些不好的趋向加以消除。从联想主义心理学的概念出发来解释,人的本性也就是先天所形成的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或绾结。这些先天的联结或绾结,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把其中的某些联结加以永久保持,把某些联结加以消除,并且把另一些联结加以改变或利导。  与此同时,桑代克还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因此他指出,有组织的教育事业要特别重视以下3点:  (1)在人性中,那些较为原始和基本的特性,如精力、能力、耐力、领导才能、同情心和崇高的情操等,无不受到大千世界的刺激。如果人的本性不反映这些特性的需要,并随时准备对其所获得的刺激作出反应,仅仅依靠课堂里获得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桑代克(2)如何释放能量,如何利用各种能力去从事专门的智力和道德活动,都不是由先天的特性所决定的。自然提供了资本,学校应从事这项有益的事业。我们虽不能创造智力,但我们可以防止由于经院制度所造成的对智力的可悲的浪费。我们虽不能使人类的同情心加倍,但我们可以保持人类的同情心,杜绝那种感情用事的施舍行为。  (3)道德比智力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教育应在传授道德知识和培养道德习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在桑代克看来,人性由天赋本性和环境所造就,有善有恶,教育的真正任务就是以天赋本能为出发点,控制环境,扬善除恶,从而改变人性,因此教育可以对人类的幸福作出巨大的贡献。桑代克理论的评价  桑代克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又是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一。正因为如此,一些史学家将他划归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更象行为主义学派的人物,可他本人却认为他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学派[1]。   桑代克对于心理学的贡献:  (1)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借用大量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概念来建立他的联想主义心理学说。其结论大多是建立在心理实验的基础上的,这使他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3)发展了古典联想主义心理学。他的学习心理学是以“联结”一词贯穿始终的,所以他自称为“联结主义者”\n。其联结主义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讲观念之间的联想或联结。因此将完全客观的参照系与他的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他所提出的学习规律在提法上也与早期联想主义心理学者有所不同。主要缺点表现在: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具有机械性。他只注意人的外部行为,为了研究这种行为把它分解成最简单的要素,即刺激—反应单元。但是他忽视了对心理元素和意识的研究。毫无疑问,桑代克是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尽管他的很多见解引起人们的争论和反驳,但是他的学习理论在心理学上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一些观点,特别是他的效果律一直是人们争论的一个主题,至今仍有人为验证效果律和强化的作用,而埋头进行细致的实验研究工作。虽然在桑代克之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学习理论和模式,但他对动物和人类学习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在心理学史上的影响是不可抹杀的。广州市花都区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公共知识部分2010年公共科知识测试试题(A卷)(完卷时间30分钟,满分3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2、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观点的提出者是()4、奥苏伯尔认为()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5、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8日在()隆重召开。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均无分。1、期望效应又被称为()A、皮格马利翁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雅格布森效应D、帕金森效应2、美国心理学家斯其尔曼认为智力包括的因素有()A、一般因素B、思维因素C、特殊因素D、个性因素3、叙写教学目标应包含的要素有()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4、根据心理健康标准,下列现象属于学生心理障碍与困扰的有()A、活动过多B、睡眠障碍C、性偏差D、焦虑5、下列关于新义务教育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但可根据地方经济实际,适当收取杂费。B、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C、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6、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称为()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过程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7、18世纪后期,“导生制”的创立者是()A、福禄贝尔B、兰卡斯特C、贝尔D、洛克8、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韦纳认为人们在解释成功和失败时知觉到的主要原因有()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9、学校中的隐性课程有()A、学校建筑B、校园文化C、样本课程D、师生关系10、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有()A、流畅性B、变通性C、短时性D、独特性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请打“×”。1、《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斐斯泰洛齐。()2、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人是推孟。()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辅助性教学行为。()4、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对待挫折必定会导致心理不健康。()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新增设的必修课程为研究性学习。()6、课堂教学时间中,学术学习时间是指学生专注于教师教学并取得成功的时间。()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8、我国课堂座位排列大多数为模块型。()9、我国的教师聘用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0、与女性相比,男性在空间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其发展趋势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差异减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