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5 发布 |
- 37.5 KB |
- 6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笔记整理
《教育学》笔记绪论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孔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他提出:①普及初等教育②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③论证了班级授课制④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2)法国的卢梭《爱弥尔》,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内容、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促进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3)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德之道德力量(德育)四部分。但还未达到真正的科学化。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人类的生活分为:①资料\n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于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还特别重视体育。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2)实验教育学由1901年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凯洛夫《教育学》,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重视系统知识的教育,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主导作用,有其积极意义。主要缺点在于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学生智力重视不够(5)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迅猛发展。(1)布卢姆制订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2)布鲁纳《教育过程》学科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3)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4)巴班斯基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著作,应该把教学看做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考察教学,以便最优处理教育问题。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方面的成分、心理方面的成分、控制方面的成分。资料\n马克思主义教育学: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第一章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2.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二)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是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2.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主要体现在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中。教育活动都要以一定的方式进行,都要表现为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教育活动方式涉及教育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活动方式就是教育活动本身。资料\n(三)教育的历史发展1.古代教育的特点:①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古代学校随之出现和发展,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形态。③教育阶级性出现并不断强化。④学校教育生产劳动相脱离。(⑤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⑥教育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2.现代教育的特点。①学校教育逐渐普及。②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③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④教育制度逐步完善。(⑤教育形式多样化,并且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⑥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四)教育概念的界定1.广义教育,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制的活动,不论有组织或是无组织,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2.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进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床在人的合理存在的人。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1.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人类的发展或进化;一种是个体的发展,这里只讨论个体的发展。个体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狭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这既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婴幼儿向成年人,资料\n个人小我向放眼世界、胸怀群体以至人类的大我的转化过程,也是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可能性与选择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分为三方面:①生理发展②心理发展③社会发展2.人的发展特点(1)未完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①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对儿童来说,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表明了有发展的能力、有可塑性。有发展各种倾向的力量与可能。②人在生物进化上的不完善性还体现在人的孕育期、幼年期的延长方面,人出生后,必须借助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才能逐步完成自己的发展使命。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含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2)能动性。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这是人的发展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性。人在其发展过程中是自决的,这是人的发展自主性的重要表现。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3.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1)顺序性: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规律性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技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从总体上看,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发展期。——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资料\n(3)阶段性。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4)个别差异性。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速度、高度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5)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学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和感觉器官的功能上,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了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①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人发展的现实根基与资源没有社会环境的影响,生物人不可能获得人的社会发展。②资料\n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是指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他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但是给定性并不意味着人的发展、人的命运已经被确定了、注定了。人的发展还有广阔的机遇,还有很多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因为人还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主体对环境的能动性。选择性在逐步增强。③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而且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3.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的。人是在以自己的活动为中介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己。②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③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人在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发展起来,因而个体也就能够逐步有目的、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在认识自己与周围环境现实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地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人勾勒自己的未来前景,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策划实现该目标的行动,并坚持为实现目标而践行,以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学校教育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较多的正面影响;②学校教育给人的教育比较深刻、系统和全面;③学校中有受过专门培训的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法会主导作用的条件在于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和学生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的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知识具有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实践价值。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环境、教育、个体能动性是人的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但任何一个因素均非人的发展的充分的决定性因素。资料\n。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①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被生产力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学校教育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这样,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使培养的人才在总量上有富余,但仍会出现结构性失调。③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和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也是一样,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条件。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②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所提出的主管要求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③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谁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⑤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文化知识始终是教育的主要资源。②资料\n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文化传统越久,对教育的传统的变革的制约性越大。此外,人口因素、地域环境等因素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人口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学校教育发展的速度;人口的密度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规模;人口出生的高峰与低谷影响到学校不同时期的学额与班级的调整等等。地域环境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环境、人造环境。对学校校址的选择,以及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内容和方式;资源环境影响到教学计划的制订与课程开设,人造环境则影响到学生的入学条件与学校面貌的改变。(二)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1)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通过选择、传承和发展生产经验、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发展。①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②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③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教育在当代被认为是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是提高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2)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不仅能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还能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体现在①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②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④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3)教育的生态功能.生态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条件和状况,亦称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关涉到没一个单位、资料\n家庭、社会成员,也必然关涉到教育,要求现代教育承担生态教育的历史重任,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教育功能。①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②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③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4)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②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③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④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分为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作水平的流动)和纵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和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作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了其社会层级地位与作用。)(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不断强化,使教育日益成为激励社会成员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动力,不仅在很大限度上引导着个体素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结构局部或整体的变化。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使社会成员的职业岗位与社会地位从决定于政治权利、物质财富、逐步转移到决定于个人的素质,显然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①首先,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③教育的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是一种关乎自我实现的教育资源的获得和利用问题。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在教育机会上存在明显的差距。我们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但是我们不是教育万能论者,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有赖于自身的素质,也有赖于社会条件,有赖于社会给予人的就业机会和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机制和空间。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资料\n(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额流动功能的区别与联系。①区别:两者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功能,二者有严格的区别,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作用而言,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②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为流动功能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并为其实现开拓了可能的空间;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实现程度,既是衡量社会变迁的价值尺度,又是推进社会变迁的动力。二者的互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体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日益增强的能动作用。(2)教育的独立性: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①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②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和原理。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而人具有天赋的能动性、可塑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具有特殊的身心发展和成熟的规律。③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切不可无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轻率地否定教育的连续性而另搞一套,否则,不可避免地会对教育带来一定的紊乱,甚至出现质量严重下滑,使教育改革或发展大起大落。也不能把教育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那样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动力。(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1.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内涵极为丰富,对以培养人为专门特点的教育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这是因为,人是目的,社会的发展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人是社会历史的能动的创造者;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动的。资料\n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走向和所面对的国际环境,紧紧抓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个性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成长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善于适应生活、审视生活、选择生活,不断创造适合民族、人类生存的新世界,也就抓住了教育的主旨,既凸显了教育的特点,又把握住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意味着肯定人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指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2.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科教兴国战略是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科教兴国,前提在国兴科技,关键在国兴教育,教育为本。⑴国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绩①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高考改革主要在与厘清质量要求和妥善地把握对质量的评价;②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性质、经济保障、政府责任、管理体制、法律责任追究等,均作了进一步规定;③对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④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⑵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①教育公共投入严重不足。②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A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问题;关注与促进城乡与地区差距的缩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B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C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引发的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⑶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①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③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四章教育目的资料\n(一)教育目的的概述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索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从形态上看,教育目的还可作理论形态和时间形态的区分。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表达的主要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所要培养的人的一种主观期望或根本要求,亦称“应然的教育目的”。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工作者或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如学生、家长),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由于它正在被实践、应用,亦称“实然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对学校教育的实施有重要意义:⑴定向作用。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学校教育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定向,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并制约着全过程。⑵调控作用。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质量规格,对学校教育的实施起调节和控制的作用。⑶评价作用。学校教育的办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质量如何,可以有很多的标准来衡量,但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乃是教育目的。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还需厘定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①联系:“教育方针”所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与“教育目的”的要求是一致的,人们往往通过贯彻“教育方针”来实现“教育目的”,二者是具有一致性和同构性。②区别资料\n:二者毕竟不等同,一,教育目的是理论性属于,是学术概念,是教育学原理或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内容或范畴,探讨教育目的往往是在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对教育所要追寻的理想做出价值判断,从而确定教育目的,体现的是理论上所要追求的终极教育价值;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或教育行政学范畴,主要是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行动纲领,对教育发展的现实作政策性规定。二,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作出规定,是针对人的发展而言,指向受教育者个体,而教育方针反映的是国家对教育事业整体的要求和希望,定位是教育事业在国家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三,教育目的具有理想性,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通过教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因而教育目的在实施过程往往具有理想性、不确定性,教育方针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具有不可回避性和现实针对性。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在国家教育的总目的指导下,由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构成的教育目标系统,它们由抽象到具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结构。由四个层次构成:①教育总目的: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所要遵循和实现的总要求,是人才培养最根本的质量规格。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在总目标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的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③课程目标: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④教学目标:指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从教育目的到教学目标是抽象到具体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只有实现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总目的的要求;反过来,上一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下一层次教学目标的依据、任务和方向,起制约和指导作用。(2)教育目的内容结构:指教育目的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一般由两部分构成:①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②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人们提出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不管他们承认与否,实际上都是社会对其成员质量规格的客观需求在他们意识中的反映,使他们所处时代的产物,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⑴资料\n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⑵教育目的的制订要考虑受教育者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原因:①教育目的所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②人们既然期望将所提出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这就不能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③教育目的主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来实现。④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是教育对象,而且是也必须是教育活动的主体。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⑴含义: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在选择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就体现了人的主观意向、动机、目的,并不是如同镜子映物一样产生的,而是需要经过人的意识的中介、思考和决策,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从哲学的角度看,教育价值分为两大类: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教育的外在价值。美国哲学家布鲁巴克指出:内在价值就是我们不是因为它们对于另外某些事物有用处,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具有好的价值。外在价值就是我们因为这些价值对于某种事物有用处而判断它们是好的那种价值,它们的价值依赖于它们去达到另一种价值时所产生的后果。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价值类型两分法的是杜威,杜威认为,教育的价值就是教育对现实社会和人的生活所带来的益处。他一般是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上去说明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即某一教育内容或要素当它成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时,它就具有内在价值的属性,而当它成为实现别的目的的手段、方法或途径时,它就具有外在价值的属性。杜威认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不能截然分开,它们总是相对。在给教育价值分类是,主要从人们所选择的教育目的的不同上来看,将教育的内在价值解释为教育的理想价值,是指教育重视个人、个性发展的价值;而将教育的外在价值解释为教育的工具价值,指教育重视对社会发展的价值。⑵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基本类型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应注重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要,还是应注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了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①个人本位论:资料\n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个人本位论。主要观点:A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教育的真谛在于是人的本性得到完善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没有其他目的。B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他们认为,社会价值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价值,否则,单纯地关注社会价值的是实现就会压抑和排斥个人价值。C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但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是片面的、极其错误的。②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主要观点:A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B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C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借鉴价值的。但是只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完全抹杀了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不正确的、必须避免的片面的思维方式。要正确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每一代人都面临着现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现成的思想文化。资料\n我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抉择。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于制订我国教育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选择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第一次做成了全面的科学的解释,并创立了科学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形态,并从三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来考察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漫长的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发展,实质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以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拓宽了道路。②要依据我国的特点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没有人的全面而和谐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而和谐发展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几经变化,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包含一个总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人。其基本点包括以下几方面:(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①要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②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③要坚持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2)坚持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一般地说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是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长期以来,我们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培养,从而也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资料\n,是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综上,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1)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2)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中小学教育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组成部分。①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生理基础。要求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运动知识、技能,培养他们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成熟,增强他们的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②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主要要求是: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拓宽文化视野,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兴趣和习惯。③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基本要求是通过音乐、美术、文学教育和其他各种审美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一种艺术活动技能。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形成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④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资料\n活动,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综合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教育。要求主要是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积累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正确认识及对生活的正确理解和正确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与自我的关爱和责任感,养成学生积极进取、分享、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既各有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互独立、缺一不可的;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在实践中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第五章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1.教育制度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条例等。其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特点:(1)客观性,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2)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入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定上。(3)历史性,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需要。(4)强制性,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2.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教育制度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1)原始时代,社会处于混沌未分化的状态,教育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离出来,没有产生专门的教育,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教育制度。(2)古代社会,社会的分化导致教育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离出来,产生古代学校,后来出现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因而出现了古代教育制度。只培养少量的剥削统治人才,不培养广大的生产劳动者,具有脱离生产和脱离劳动人民的性质,决定了其教育内容资料\n反映科学和技术的东西很少,从而决定了古代教育制度的简略性、非群众性和不完善性。表现在没有严格的制度划分和年限规定,学校类型少,层次简单,相互衔接不紧密。(3)现代社会,现代学校不仅培养政治统治人才和管理人才,还培养大量科学技术人才等生产工作者,现代教育制度不但有阶级性和等级性,而且有生产性和科学性,要为生产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决定了现代学校规模的群众性和普及性,结构上的多类型和多层次的特点。(4)当代社会,教育制度不断向前发展,由过去单一的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发展成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系统为主体,包括幼儿教育系统、校外儿童教育系统和成人教育系统的庞大的体系,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从纵向上讲,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从横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同时这个概念也在不断发展,终身教育固然要重视其在使人是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方面的作用,然而这绝不意味着人是经济发展的工具,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外,终身教育还应该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2.双轨学制(西欧):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一轨是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资料\n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来发展为和初中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不对应,一轨是从中学开始,一轨只有小学,剥夺了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上大学的额权利。后来群众性小学发展到了中学,才有了初中这个对应的部分。初中阶段的双轨制,一轨是文法中学(英)、国立中学(法)、文科中学(德)的第一阶段。另一轨是现代中学(英)、市立中等学校(法)、初级中学(德)。3单轨学制(美国):美国原来的双轨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就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湮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简称单轨制。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多种分段。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4.分支型学制(苏联):在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劳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既有单轨制特点又有双轨制的某些因素的分支型学制,因为它一开始不分轨,而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权进入对口的高等学校学习。但它和美国的单轨制也有区别。因为它进入中学阶段时又开始分叉,就是学制前段(小学、初中)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1)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规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有两点结论①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就要并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式。②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2)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①幼儿教育阶段,在当代很多国家已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这是现代学制的一个重要发展,是现代学制向终身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与此相关,幼儿教育机构也发生重要变化:一是幼儿教育的结束期有提前的趋势,提前到了6岁或5岁;二是加强小学和幼儿教育的连接。②资料\n小学教育阶段,少年青春期的提前,对儿童和少年智力潜力的新认识,教育科学水平的提高等,促使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的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A小学已无初高级之分;B小学入学年龄提前到六岁甚至五岁;C小学年限缩短到5年、4年、甚至3年;D小学和初中直接衔接,取消了升入初中的入学考试。③初中教育阶段,义务教育延长到初中阶段等导致初中教育结构的变化:A初中学制延长;B把初中阶段看做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中间学校由此而来;C把初中与小学连接起来,统一进行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取消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考试,加强初中结束时的结业考试,后进行分流。④高中教育阶段,在当代,所谓三种类型的学制,事实上就变成了高中阶段的三种类型。高中阶段学制的多种类型,即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多样化,乃是现代学制的一个重要特点。⑤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哪个阶段进行,取决于现代生产与科学技术基础发展的状况。在当代,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已有向高中后教育的明显趋势,从总体上看有两个突出特征:A文化科学技术基础越来越高B职业教育的层次和类型的多样化。⑥高等教育阶段,变化包括:一是多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二是多类型,现代高等学校的院校、科系、专业类型十分繁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联系越来越密切。(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1.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1)清末建立,“废科举、兴学校”,改革教育,制定学制。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亦称“葵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2)一战后,全国教育委员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提出改革学制方案,北洋政府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通称“六三三制”。(3)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学制发展的新阶段。195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现行学制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文化大革命,对我国学制造成了严重破坏。1976年,迅速恢复。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制,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得到确认,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学前阶段,招收3—资料\n6、7岁的幼儿;(2)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学制5-6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业余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校2-3年,属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中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4)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专科学校修业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4-5年,毕业考试合格授予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2-3年,招收获学士学位和同等学力者,完成授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年,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⑴适当发展学前教育。注意国情,量力而行⑵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⑶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义务教育后的学制应多样化,当前我国高中阶段学制的主流应该还是分支型学制结构。⑷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我国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开放和大众化的重要特点是:开放大学,特别是短期大学和社区学院越来越多。高等教育的变化:一是高等教育的多层次;二是高等教育的多类型;三是高等教育向在职人员开放。第六章课程(一)课程概述1、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现代课程系统日益复杂化、结构化、制度化,成为当代教育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抓好三件事,编制好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文本,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①课程方案资料\n: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教育学研究的课程方案主要是我国的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它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原名教学计划,2001年后成课程方案。②课程标准:是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2001年以前称为教学大纲,2001年课改以后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一般由说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等部分组成。③教科书:亦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2、课程理论的发展从16世纪到20世纪初,课程思想上的争论主要有:①是强调实用知识的掌握,还是强调官能的训练②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授受,还是注重组织儿童的探究活动以发展他们的智能③是重视依据社会发展、文化科学发展的需要,还是重视儿童的天性、依据自然与自我活动的兴趣④是侧重于科学的获知,还是侧重于人的成长、人的灵魂的教育、精神价值的诉求。斯宾塞于1859年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是课程问题明确化的开端,他得出的答案是“科学”,他认为学习科学,从它的最广义上看,是所以活动的最好准备。他研究知识的价值,注重人的社会生活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有意义的。杜威于1902年发表《儿童与课程》,是影响深远的现代课程理论的开创性的著作。指出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总体。他用动态的知识观来阐释儿童现有经验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时儿童经验改组的过程的观点值得肯定,但他并未明确解决课程设置的目的的要求,也未阐明课程与教学的联系与区别,致使课程和教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教材的选编带来了难度,并严重削弱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资料\n1918年,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被视作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认为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显露人的潜在能力的过程,它与社会条件有着特殊的联系,目标是形成或应形成那圆满的成人生活有关的一切活动之准备。他运用活动分析法来确定教育目标,对成人的社会生活的活动做了大规模的调查,其结果将社会生活活动分为10大类,这10大类的活动便构成了教育的主要目标,并据此来确定教育应当使儿童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与品行等方面的要求,作为课程的基础。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泰勒揭示了课程组成的四个部分:学校应达到的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基础一环)、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泰勒的课程原理被称为“目标模式”3、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1)学科课程,就是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亦称分科课程。其特点在于:①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作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②能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③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内在的伦理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潜在的定向的质量要求。优点在于:①知识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符合学生认识特点,便于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能使学生的思想、情操与精神达到在一般生活交往的品行养成所达不到的高度。缺点在于: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压抑了儿童的主动性,极易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脱节活动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其特点:①资料\n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和阅历,以及儿童在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作用和内在动力。②注重引导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交往、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改组与改造,智能与品德得到养成和提高。③强调解决问题的动态活动的过程,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灵活性、综合性、形成性,因人而异的弹性,以及把课程资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缺点:①活动课程不重视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和严格而确定的目的与任务的达成②过于重视灵活性,缺乏规范性,其教学过程不易理性地引导,存在较大难度③对教师要求过高,不易实施和落实,并易产生偏差,学生也往往学不到预期的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2)课程的一元化与多元化课程的一元化,主要指课程的编制应当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政治方向、核心价值,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基本道德以及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的信仰、理想与意志。课程的多样化,主要指课程也应广泛反映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不同民族、阶级、阶层、群体的不同文化、利益与需求;反映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的选择与诉求。简言之,要反映各个方面的多样化需求。(3)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不赞成高中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人认为:①普通高中主要任务是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随着知识更新之快之多,升学竞争之大,学生没有经历同时实施好职业技术教育②沿海地区用人单位出现愿意用高中生而非职校毕业生,不强调专业对口赞成普通高中也要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人认为:高中毕业总有一部分人就要就业,缺乏职业劳动的知识和能力,有必要对他们实施职业教育或综合技术。我国熟练的技术人员紧缺,主要与不重视发展与办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直接关系。(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的设计资料\n课程设计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应达到的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预期结果,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对学生素质的规定,可以具体化到量的层次和质的层次,如“理解···”“熟悉··”“形成··能力和态度”(1)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是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课程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知识、学生三要素。①课程目标与知识因素有内在联系,因而在确定课程目标时,首先考虑人类社会已整理好的只是科目。②课程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因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发展需要,是课程目标的首要依据。③社会因素也是制约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2)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问题①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抽象化问题。博比特在《课程》一书中提出了课程科学化的问题,主张课程目标必须具体化、标准化;泰勒认为,陈述目标是最有效的形式,是既提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阐明这种行为能在其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课程应该关注学生学会一般的行为方式,课程目标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但对更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它又是具有概括性的。课程目标设计过于具体、目标行为表述太细致,往往限制过死,不利于教学目标的研制;而课程目标过于抽象和概括,又不利于课程知识的选择和组织,不利于课程评价,因此应当使两方面保持适当的平衡。②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问题。课程目标设计涉及目标的标高层次问题,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最高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作为课程实施的预期结果,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但不易达到);二是最低课程目标。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目标在标高上基本属于最高目标。课程目标的设计需要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终极目标和过程目标等不同层次的目标,这样才能对课程实施起导向、调控和评价作用。斯腾豪斯认为,学校教育由四个不同的过程构成,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获得、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人际技能学习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3)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类:资料\n①结果性目标: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明确具体、可观测、可量化,主要应用于知识领域②体验性目标: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应达成的标准。历时性的、过程性的,指向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应用于各种“过程”领域。③表现性目标:即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指向表现性的课程目标,适用于各种“制作”领域。2、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设计的核心。对课程专家所设计的课程内容,教师需要进行二度设计。(1)课程内容的概念。课程内容是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素,从总体上讲,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课程内容的基本性质是知识,它具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形态。任何形式的课程都必须包括一定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①课程内容与教材:教材是指以文字和图形等语言符号形式反映一定课程内容的一种基本的教学用书。但教材不完全等于课程内容,因为课程内容所包含的学生应获取的直接经验、情感性经验是教材难以表现的。传统教育派的课程内容设计,存在着“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倾向,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通过研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们转化为课程目标,再把这些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构成课程内容,这就是所谓课程内容设计的“活动分析法”)活动分析法被认为是课程内容设计的一种有效的编制技术。从课程内容设计的角度看,活动分析法关注的不是向学生呈现什么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而是引导学生积极从事各种活动,注重学生的外显的学习活动,从而认为“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活动分析法主张的“学习活动”强调外显的内容,把动态的“活动”作为课程内容。实际上,课程内容不仅仅是直接经验形态的东西,把课程内容等同于学习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③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把“学习经验”资料\n作为课程内容,强调的是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体验,强调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情感特征对课程内容的支配作用,认为课程内容不全是由课程专家支配的,还受学生身心发展与态度的制约。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也给课程设计带来了更大的难度。(2)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都包含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种性质的知识内容。因此,对不同性质和形态的知识内容选择的规则不同。①间接经验的选择。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它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成果,间接经验具体包含在各种形式的科学中。其选择应注意A科学的基本事实B科学的基本概念C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②直接经验的选择。直接经验是指与学生现实生活及其需要直接相关的个人知识、技能和体验的总和。如社会生活经验、学生处理与自然事物关系的知识和经验与技能技巧等等。A直接经验选择的依据和标准:是学生的现实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求。B直接经验的结构与体系。应是关照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具有较高精神价值的结构化与体系化的东西。(3)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内容采取何种逻辑形式编排和组织,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结构的性质和形式,制约着课程实施中的学习活动方式。泰勒提出了课程内容编排和组织的三条逻辑规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课程内容组织除了这些逻辑规定外,还应处理好以下逻辑组织形式的关系。①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线式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逻辑依据是课程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是直线式前进的。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乃至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步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深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逻辑依据是人的认识逻辑或认识发展过程的规律。直线式和螺旋式是课程内容组织的两种基本逻辑方式,它们各有利弊,分别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螺旋式较适合;对于一些理论性相对较低的学科知识、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则直线式较适合。②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资料\n。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加涅的八个学习层次。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比较地看,纵向组织注重课程内容的独立体系和知识的深度,而横向组织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度,这也许是两种适合于不同性质知识经验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③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传统教育”派主张);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现代教育”派)。现在人们一致认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把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结合起来。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统一,实质是课程观上把学生与课程统一起来,在学生观方面,体现为把学生的“未来生活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统一起来。(三)课程改革1、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1)追求卓越的整体性课程目标。当前各国在课程改革中普遍倾向于培养学生公民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灵活处理各种信息、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能力,并注重国际理解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2)注重课程编制的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面对全球化、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等新的世界背景,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强调把握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一方面反映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关注时代发展对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必备素质的新要求,注重处理基础知识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大量开设选修课程、综合课程、实践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3)讲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信息化社会、知识社会、学习化社会引起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课程改革,创设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真正使教学过程成为和事务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从而超越单一的知识接受性教学,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选择。资料\n2、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2001年6月,我国政府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计划,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如下: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上述六方面:包括转变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转变学习方式,改革考试评价,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改革,从根本上说,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变革。它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2)新课程的基本理念①倡导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资料\n,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新课程旨在扭转以“知识授受”为特征的教学局面,以建立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为重要的着眼点,并充分关注到不同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独特性,从而使教、学、师生关系等概念获得新含义。②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首先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并不是让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让学科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活力。课程内容也不再只是一些死记硬背一些对实际生活毫无主义的抽象知识,而是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这正成为课程生活化的要旨。其次,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建,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A首先,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对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知能综合、智德美综合有重要意义。B其次,新课程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综合性学科包括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科学》和《历史与社会》以及《艺术》课程。在原有学科知识系统和逻辑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进行知识的重构,努力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重建新的学科体系C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的结合。第七—九章教学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一)教学概述1.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过程。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之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资料\n要使教的能动性与学的能动性两个方面相互沟通与配合,才能使教学具有完整的能动性。用最优的方式组织进行系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承是教学的基础。2.教学的意义教学在传承文化、促进青少年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在学校工作中居于主要地位。(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成人与成才最有效的活动,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3.教学的任务是(1)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技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运用和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及其系统。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示了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反映了科学文化发展的现代水平。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技巧指一种技能操作或动作的自动化。我国中小学有重视“双基教学”的优良传统,但亦有不足之处:被动接受有余,主动探索、独立思考不足;求同有余,创新不足;当做金科玉律信奉有余,当做解决面临问题的资源和工具去运用不足;进行知识积累、博取分数有余,进行价值追寻、提高精神境界不足,须改进。(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能力和创造才能;创造才能使指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智能、灵感和意志去探索、发现、创建他尚未知晓的新的知识或方法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二)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的性质(1)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资料\n。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基本而特有的活动,师生为传承知识而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最突出、最基本的特点。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①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②引导性:需要在教师的走的引导下进行认识,不能独立完成③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作为背景和手段。所谓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往来、交际、沟通和交流。有目的地进行的教学也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并通过社会交往与联系社会生活来增进、活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深化和确证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与社会价值。教学还以交往、沟通、交流为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运用交往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进行认知,而且运用交往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感染和培养。(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对价值目标的追寻活动,并不是只与教学过程相联系,还与其他教学活动甚至学生的全部生活过程相联系。应当使教学成为教育性教学和发展性教学的问题,这是现代教学的追求和特点。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1)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指教师注意通过语言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授受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亦称接受学习。①引起求知欲。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始,从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开始。可以通过故事、直观材料、知识的重要价值等方面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注意学生求知动机随年龄的变化,把激发求知欲作为贯彻教学过程始终的一个重要因素和任务。②资料\n感知教材。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从学习和感知教材(主要是教科书)开始的,如果学生有了必要的感性认识,形成了清晰的表象,那么他们理解书本知识就比较容易。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表象,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A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以便有目的地观察。B要指导学生把观察的对象与背景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先认识对象的整体,再观察它的各个部分及其联系,形成清晰而完整的表象。C将对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分,以便形成概念。③理解教材。把所感知的材料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维加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理解教材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形式、演绎推理形式)在形成概念时,注意:A给概念以正确的定义,力求简要、明白、精确。B要注意学生已有的概念和新概念不一致之处,及时克服其对掌握新概念的干扰。C要引导学生弄清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形成知识体系。④巩固知识。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地吸收新知识,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知识既应作为理解教材之后的一个必要阶段,又是教学过程始终应注意的一个因素,要进行简明的小结、系统的总结以及各种形式的复习。在巩固知识的问题上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记忆,发展他们的记忆力。A要提出记忆任务,培养他们对记忆的兴趣,讲明记住基本知识的意义,以增强他们在记忆上的自觉性、责任感。B要掌握记忆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理解记忆与机械记忆结合。C养成学生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记忆的习惯。D学会正确分配复习时间,不过于集中,也不间隔过长。C通过联想、推论来追忆所学过的知识。⑤运用知识。理解和巩固知识是运用知识的基础。学生运用知识、掌握技能、技巧,主要通过教学性实践,大多采用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实现。⑥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质量怎样,只有通过检查才能确定。主要由教师负责,一般采取课堂提问、检查课内外各种作业和各种测验来进行。但培养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运用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注意:①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②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③每个阶段上的主要功能因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2)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资料\n。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养成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简言之,它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真知与个性发展的教学。亦称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探究教学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教学,并无固定不变的模式,但学生获取知识一般仍经历:①明确问题。—起始阶段,探究学习得问题并非课堂上一般的质疑问题,而是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需要经过探究、分析、检验等认识活动才能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般问题的选定由教师来做,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②深入探究。—主要活动和中心一环。探究是一个不断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旨在弄清事物的特性、规律、因果关系及其价值,直到全部质疑得到化解,真知得到阐明与验证为止。探究活动的典型过程就是假说与检验的过程。假说的验证一般通过推理和实践来进行。在探究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去探索与获取正确的结论,而且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责任感。③作出结论。必须对探究活动的内容、方法、态度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归纳与总结、优化与提升。结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群策群力,可以全班学生共同小结。运用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应注意:①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是一种创新性的认识活动,切记机械死板和程序化,最重要的是要机制灵活,充分弘扬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②要善于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增长知识的探究目的上来。3、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间接经验学习的活动就是教学。即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也离不开间接经验,改变不了学生知识主要来源于间接经验的事实。肯定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书本知识,并不否认学生获取与积累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在玩中学、做中学、研中学,在劳动和生活中学,在各种亲自的操作与实践活动中学。②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资料\n学生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理解的知识,就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③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2)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关系①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来提高思想是现代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②只有使所学知识激起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真正得到提高。③防止单纯传授知识或脱离知识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偏向。(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①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他们智力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智力是顺利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②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知识不等于智力,传授了知识不等于训练了智力。不是任何一种知识教学都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透彻地理解知识原理,启发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推导和论证。(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①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如何处理二者关系?一般来说,智力活动以非智力活动为内在动力。有效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好奇、欲望和需求为起点,以激起和维持学生的情趣为动力,以养成学生的专心、虚心、耐心、信心等为保障,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非智力活动又是以智力活动为服务对象。非智力的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据智力活动,服务智力活动,渗透到智力活动中去,才能使教学具有理智的目的性,达到较高的水平。②按教学要求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资料\n。在教学中,按教学需要调节非智力活动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改进教学本身,使教学内容和过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民主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吸引力,以便保持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让他们逐步自我养成强烈的求知欲和稳定的学习兴趣,自动调节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及其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有成效地教学的普遍规律。教师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与上进而言的。学生的主动性调动的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又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②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仅仅解决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关系是不够的,还要解决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即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民主品等地对待学生,师生密切配合和互动,教学质量才能显著得到提高。③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传统教育派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主要依靠教师,而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则被忽视。现代教育派主儿童是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学生转,但教师的作用、系统知识的传授被放到次要位置。这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并未完全解决。最可靠的措施只能是普遍提高教师的思想修养和专业水平,增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与能力,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沟通,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师生主体之间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相得益彰的互动和合作,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使师生两个主体保持动态平衡。(三)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性,体现了教学目的的要求,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基本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资料\n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同时这也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基础,思想性又是科学性的灵魂。要求如下: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意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要求如下: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A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 B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 C联系当前最新的科研进展和科学成就 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A重视教学实践,如练习、作业、实验、参观和实习等B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以致用需要经过反复领悟与运用、总结与提高才能逐步形成的过程。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多媒体教学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惑,以便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 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直观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运用直观、特别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有道不完的好处,也存在局限与不足。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语言直观不受实物和模像直观所需的设备和条件的限制,但必须基于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通过教师的语言把这些经验按教学需要重新组合,以建构他们头脑中的新的表象。(4)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资料\n,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性。学生才是学习真正主体,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与情操最终要靠学生个人自己主动地探究与反思,要通过个人的经验不断地改组、改造和提高才能实现。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④发扬教学民主(5)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如下: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要求学生牢记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如下: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可接受性或量力性)要求: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吃不饱”和“吃不了”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学的旧观念,提高教学的起点。(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和个性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概述(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千变万化,有必要对其特性进一步分析认识。①资料\n目的性,教学方法产生于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或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之中,是为目的、任务服务,并受其制约。由社会发展所引发的教学目的、任务及内容的不断更新,对教学方法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是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动力。②双边性,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因而教学方法也具有双边性。教学方法始终是组织教师与学生为传授知识、探索真知而共同进行的教与学双边互动的活动,这乃是教学方法独有的重要特点。教学方式:狭义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构成教学方法运用的细节或形式。教学方式只能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在运用中具有多种可能的选择,以便选取一种更为适合于当前情况需要的方式进行,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它本身不能独立的完成某种教学任务。广义的教学方式外延很广,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甚至设计教学内容的组合和安排。(2)教学手段: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器具、资料和设施。(3)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知道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4)教学策略:指为达到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具有目的性,主体性(体现主体的认识、意愿、谋略和选择)、调控性。教学策略的提出与思考,有助于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对教学任务、内容及完成的主、客观条件,作全面、总体的思考与决策,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提高教学质量。(5)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成效地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提倡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来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便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智慧与品德发展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②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③讲究语言艺术资料\n(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在谈话教学上,容易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教师居高临下,不自觉把学生当“对手”,对其回答要求苛刻,而不注意肯定,往往压抑甚至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本应是多向的师生互动与对话却成了单向的问答。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未解决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思考和探取新知识。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要善问③要善于启发诱导(3)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基本要求:①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②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③善于在读书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④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4)练习法: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练习的种类:按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分,有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社掌握技能的进程分,有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基本要求:①提高练习的自觉性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5)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实验或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使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③讲究演示的方法(边看、边听、边思考边议论)(6)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资料\n。实验法包括: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基本要求:①做好实验前的准备②明确实验的目的③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④做好实验小节(7)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要求:①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②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③做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④做好实习作业总结(8)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种类很多:整节课堂讨论、短暂讨论,全班性、小组讨论、全班与小组讨论结合起来。要求: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节(9)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要求:①正确选定研究课题②提供必要的条件③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④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分类:按双边活动中以谁的活动为主划分:一是以教师的教授活动为主的方法(讲授、谈话、演示)二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读书、讨论、实验、实习作业、研究)按学生获得的信息的来源划分:一是通过语言的有讲授、谈话、读书指导、讨论;二是通过直观的有演示、观察;三是通过实际操作的有练习、实验、实习作业、研究等。(五)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1)个别教学制资料\n:最显著地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天赋、接受能力和努力程度而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特长和个性。但是,采用个别教学,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个人的社会化。个别教学制与古代发展水平较低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也有采用初级的集体教学形式,但未形成一种制度。(2)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体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优点:效率高,比较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相互帮助、相互竞争,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集体化、社会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缺点: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3)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最显著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4)分组教学制: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不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不同。分组教学最显著地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不同班组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存在的严重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学校及社会,对快、慢班往往区别对待,与现代社会崇尚教育公平的要求相左,易引发社会的非议;三是分组教学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的学生容易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产生自卑感。资料\n(5)特朗普制: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教学时间分配: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导组织形式(1)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我国学校的教学仍以班级上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因为它具有其他教学形式不具备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仍能起主要的作用。优点有:①形成了一整套严格制度。按年龄、知识编班分级,班级人数40-50人为宜,使教学班级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教学活动周而复始地正常运转并获得一定质量。②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连续、有节奏地进行下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识规律。③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的系统科学知识。周课表方式科学安排各科教学,有条不紊交错进行,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④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⑤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学生只有在班级的学习与交往中,才能使学生各自的个性与特长得到最充分的历练与发展。(2)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除班级上课外,还采用辅助形式,如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①作业,因其在课外或在家中完成,故称课外作业或家庭作业。内容上看,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是对课堂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和运用。教学形式上看,课外作业作为一种学生的独立作业,是教学的辅助形式。意义:A学生消化、掌握和巩固,教师及时的反馈与指导B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C便于对学生多样化的指导与因材施教。②参观,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场所,通过对实际的事物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活动形式。分: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现场教学)、总结性参观。A做好参观前的准备B注意参观中的指导C及时做好参观总结③讲座,是由教师或请有关的专家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展,以扩大他们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④辅导,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由教师给予引导、启示、咨询和指点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资料\n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①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应在学期开始前编织出来②课题(单元)计划,一个课题教学开始前③课时计划,即教案。备好课要做好:①钻研教材。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掌握教材需要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熟三个阶段。②了解学生。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是否存在缺陷,应采取什么措施弥补、兴趣和需要、学习方法和习惯。③考虑教法。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2)上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①明确教学目的。——前提,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否实现了预定的目的,是衡量一节课成功或失败的一个主要的依据。②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基本的质量要求。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内在动力。教师千方百计地调动和爱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察觉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就要立刻反思自己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改进。④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关键。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听懂、会做、学到新的知识技能,有所提高和发展。能否引导学生发现疑难、排除困难、解决问题,获得发展和进步,这才是评价一堂课是否真有成效的一项重要标准。⑤组织好教学活动——保障。都要使课堂气氛紧张、热烈而又愉快、活跃,对突发事件要机智地处理。⑥布置好课外作业。(3)课后的教导工作:在课后的时间里,师生之间的教学并未停止,只是改变了活动的形式,即学生转入以独立作业和自学为主的各种学习活动,教师则围绕学生的独立作业和自学进行各种课后的辅导。目的是让学生个人领悟、消化、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能与自学能力,过渡到下一节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包括两方面工作:①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②作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4)教学评价(六)教学评价资料\n1、教学评价概述(1)教学评价含义: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2)意义: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如果说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教学评价则是这个系统的反馈机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通过教学评价,①对学校,记载和积累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定期向家长报告他们子女的成绩,并作为学生升学、留级和能否毕业的依据。②对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分析自己教学的优缺点,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③对学生,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和不足,从中受到激励与警示,以扬长补短。④对领导,了解每个教师、每班的教学情况,便于发现问题与总结经验,以改进教学;对家长来说,可以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及其变化,以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评价也具有其局限和问题,评价要慎重、注意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一贯表现与成绩,力求比较准确。(3)种类: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①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弄清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②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意在使师生及时了解教育学的进展情况,以便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③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如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的教正规的、制度化得考查、考试及其成绩的全面评定,也称终结性评价。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①相对性评价:资料\n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的评定,它根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②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①教师评价,主要指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成果进行的各种评价。②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自己做的作业、试卷、其他学习成果进行的评价。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在学习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1)教学评价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防止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应注重反复明确标准、适应分工、流水评卷和复查。②发展性原则。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③指导性原则。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的基础上那个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④计划性原则。(2)教学评价的方法①观察法,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行为的最好方法,适用于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和技能性的成绩,方法:一是使观察经常化,纪一些学生的行为日志或轶事报告,使资料更加全面。二是课采用等计量表,力求观察精确。②测验法,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对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成绩评定。测量指标:信度(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效度(测验能够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能测出它所要测出的东西)难度(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测验对考生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测验的种类: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式测验、标准化测验(是通过···要求学生回答来测定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测验。)③调查法,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和交谈。④自我评价法。一是运用标准答案,二是运用核对表,三是录音机、录像机。资料\n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⑴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作用教学目标规定了通过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和发展一定能力、品质的要求,因而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准。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质上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效的评价有赖于制订科学而明确的教学目标:①在结构上,科学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感态度三个方面;②在内容上,应当逐步具体化,首先确定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再落实到确定单元、课题的教学目标;最后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⑵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考查(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和考试(期中、学期、学年、毕业考试)两部分构成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1)评教的意义: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简称评教,是对教师教学的质量分析和评价。通过评教,可以使教师个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教学的长处和不足,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切磋与学习,可以使学校领导深入第一线,了解教学的情况、经验与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水平和改进教学。将评学与评教相结合!(2)评教的要求:①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评价他的专业水平。②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③注意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3)教学的几种水平:①记忆水平,是一种低水平的教学。主要特点是:教师照本宣科、一味灌输,不会引导、启发,学生则停滞在死记硬背、机械掌握、一知半解,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原因:教师业务水平太低,对教材未能很好掌握,教学又不得法。措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入手。②理解水平,主要特点:教师认真详细了解了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认真听讲、思考与练习,基本上能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完成教学任务。缺点:重教而不重学,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重资料\n发挥学生主动性,重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而不重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与教育理论水平,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③探索水平,是教学的较高境界。特点:教师注重引导、启发、讲解、示范;善于提出发人深思、能挑战学生智慧的问题;善于激励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引导学生的探究走向深入。(4)评教的方法①分析法,是根据一定教学目的、原则或标准来分析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评教方法。定性分析②记分法,通过量化的分项记分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方法。定量分析第十章德育(一)德育概述1.德育概念: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传统的教育观片面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视教育为简单的灌输。在这种教育观看来,德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将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活动。现代教育观重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强调学生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视教育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种教育观看来,德育就是学生在教师影响和学校教育条件下,在同环境相互作用,积极主动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品德的过程。德育,也即是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2.德育的特点:作为全面发展教育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德育,具有自己的特点。①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资料\n②德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所面对的学生德性发展的矛盾特殊性,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求真,不是知与不知,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善、行善,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③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要素,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3.德育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①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极其重要,不仅按社会发展要求有目的地给学生以系统的积极影响,而且可以通过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抵制和批判外界不良思想和习气,并调节家庭、社区等方面的影响,形成教育合力。(克服两种思想倾向:一种是忽视德育的作用;另一种是认为学校德育无所不能,能够“包打天下”,层层加码,企图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全部包下来)②学校德育不仅对学生有育德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且通过育人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4.德育任务:指学校德育要实现的目标,它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期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有三个层次:①培养爱国、守法、明德的公民②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者③使少数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德育内容:是指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来培养学生。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德育内容是用来形成人们的品德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准则、法律规范和其它社会规则的总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文化。资料\n在我国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纪律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教育;充分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并与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全球伦理和环境伦理教育;此外,还有人道主义教育及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等。品德发展规律P291(二)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影响。2、德育过程的规律:(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不断扩大着自己的活动与交往的范围,正是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了自己的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儿童和青少年吸取社会影响形成自己的品德,主要通过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现实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吸取道德思想,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产生好恶、爱憎等道德情感,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引导下,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学习、交往和生活,日益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品德,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能力。但是应注意青少年吸取的过程中不完全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具有主观能动性。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外部的教育影响比较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从根本上说,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而不可能是静态中实现,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资料\n活动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体育等外显的实际活动,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思想感情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将二者结合,相互促进。(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反应,也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①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开展德育活动时,应注意全面性,兼顾知情意行各要素,不能厚此薄彼,有所偏废,我们对学生应该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儿童品德中的智、情、意、行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②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展德育,既可以从知或情的培养入手,也可以从意或行的锻炼开始,可以有多种开端,具有多开端性。每个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也存在个别差异,要求要灵活处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③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道德的知情意行各有不同的特点,对它们的培养还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用同样方式、方法来对待,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进行。(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①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②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培养他们的知情意行和促进他们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都赖于提高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资料\n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地提出到的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过程,是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人品德修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自我教育能力,还要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自身品德形成中的能动作用。(三)德育原则1.德育原则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以个体品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2.德育原则:(1)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德育目的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审视生活、评价生活等,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但实际上在学生品德发展中,极易出现心口脱节、言行脱节的现象。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①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源于生活,品德在生活中生成,并不意味着拒斥理论学习,但理论的教育与学习必须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点,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现实存在,尊重学生的经验、价值和主体地位,开展“视域交融”,情感交流让学生成为既具有共同倾向性又有个人独特性的道德主体②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德育要以生活为基础,要寓于经常的活动与交往,在实际活动中深化思想认识和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信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而生活是具体的特殊的,学生即使有一定的道德观念,但是遇到复杂的生活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束手无策,这也是学生常常说得多、做得少或办事动机好、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2)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对思想认识问题,如果企图用“堵”的方法,资料\n“压”的办法解决,就会激化矛盾,造成对抗,应重在疏导,使其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自觉自控。总之,要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就只能对话,以理服人,不能压服。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对青少年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思想疏导有赖于对学生思想准备和心理状态的了解和理解。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学生活泼爱动、精力旺盛,不可一味要求他们安安静静,循规蹈矩,重要问题在于,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有自尊心、荣誉感,也有孩子气,教师要给以启示、指点,注意肯定,多加赞许,引导他们步步向前,以培养他们优良品德,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的方法(3)长善救失原则。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基本要求:①“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正确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对学生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优秀学生的不足之处,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促进他们的转变。②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促进他们品德发展的根本一点在于调动其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长足的进步。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帮助学生善于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善于解剖和正确评价自己,能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自觉进行反省和反思,为自己的优点而自豪,为自己的缺点而自责、内疚,自觉进行道德修养。(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基本要求:①尊重和信赖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爱护、尊重与信赖孩子又是教好孩子、获得所期望的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②资料\n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教育要求应当是正确的、简明的、有计划的、积极的和严格的。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严格要求应当与尊重、信赖学生很好地结合起来,要求所起的是指路作用,指路不等于走路,走路还得靠学生自己迈开双脚。(5)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基本要求: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德育的前提和基础。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找到能适合学生特点、开启学生心灵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各个年级的学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只有掌握每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思想特点,才能对中学德育作整体规划、系统安排,以保证德育切合学生实际、具有连贯性和巩固性。(6)在集体中教育。指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基本要求:①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要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首先要把学生群体培养成为良好的学生集体。②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要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首先在于教师要把集体当做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然后让集体再去要求、教育和帮助它的成员。其次,在集体中教育,也要注意把学生个人当做主体,通过学生个人来影响集体。再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集体教育学生,在于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组织大家乐于参与的有创意的有教育价值的共同活动,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习民主平等的、互助合作的行为方式。③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学生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长期影响下发展的。这些影响纷繁复杂,并且存在着矛盾和对立,往往前后并不连贯。基本要求:资料\n①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教师集体及时互通学生情况,定期研究学生德育中的问题,制订教育的方案,互相配合开展教育活动。现行教育体制把教师队伍一分为二:一部分是专门从事学科教学,另一部分是专门从事学生德育工作,分工带来管理上的方便,但是导致教书与育人相分离,应尝试变革。②做好衔接工作,使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一是做好衔接工作,包括做好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学期与学期之间的思想教育的衔接工作,做好班主任和教师因工作调换而产生的衔接工作。二是一定要防止德育中出现前紧后松、一曝十寒的现象,这会给学生品德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③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四)德育途径与方法1、德育途径:学校的全部生活,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和交往,都是德育的途径,都具有德育价值。(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但这是有条件的。首先,教学往往只是专注于知识的教与学,这就意味着德育在教学中没有到位或没有完全到位。知识转化为品德还需要知识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还需要知识与学生思想“对话”。启发学生思考认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是什么”的基础上追问“应如何”,以生活检验知识的价值,调节对人、对物、对事应持的态度,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理想,并付诸行动。其次,在教学中,既有学生和知识之间的对象活动关系,又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态度及评价等等,会潜移默化地积淀为学生的品德。教学活动的德育功能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值得注意。(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特点在于要实际地做,实际地交往,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交往中学。(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自愿选择、自主组织,能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形成互助友爱、团结合作、尊重规则等良好品德。(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资料\n。组织得当的团队活动,能激发青少年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使其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品德。(5)心理咨询(6)班主任工作(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通过此途径,学校才能强有力地管理基层学生集体,教育每个学生,更好发挥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7)校园生活。(重学业,轻实践、共青团、心理咨询、校外活动)这种片面、变味的校园生活,这样单调枯燥的活动交往,是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我们不只要在德育课中“学习品德”而且要在全部校园生活中生成品德。我们要推进“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该改进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开展有益的多样的丰富的校园活动与交往。2.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完整品德的方法。不能把德育方法单纯归结为教师运用的方法或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从整体上说,它是师生共同的活动的方法。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和制度等。(1)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方法的实质在“服”而不在“说”。说服方法要求“以理服人”,学生“心领神会”、“心悦诚服”,而不是“以势压人”、“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说得越多你的认识越高”。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2)榜样。榜样是以他人的崇高思想、模范行为和卓有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良好的环境里,榜样能给学生以正确方向和巨大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但在缺乏制度、纪律和正确舆论的环境里,榜样的作用将受到局限。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示范(教师、家长和其他长者)、评优。运用榜样注意以下要求: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资料\n(3)锻炼。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学校的德育存在一种不好的倾向,即重言而不重行,重说服而不重实际锻炼,不少学生嘴上说得好听,实际的品德却差得很,这是严重的问题,应通过实际锻炼来解决。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组织活动。运用锻炼要注意: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适当指导③坚持严格要求④注意检查和坚持.(4)修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指导修养需要注意: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和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5)陶冶。指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运用陶冶应注意: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②与启发引导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6)奖惩。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运用奖励与处分应注意:①公平公正、正确适度、合情合理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③注重宣传与教育。第十一章班主任(一)班主任工作概述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任务: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校的要求与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等全方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2、班主任素质的要求:⑴资料\n高尚的思想品德。教育者、引路人,榜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强有力的教育影响⑵坚定的教育信念。确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⑶家长的心肠⑷较强的组织能力⑸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⑹善于待人接物(二)班级体的培养1、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实践证明,进行班主任工作必须先注意培养班集体,因为班集体一旦形成,便成为教育的主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班集体特别是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2、班集体与学生群体。(1)班集体的概念:一个班的学生不是一群孩子的偶然结合,而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但是,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班集体,因为由班群体发展为班集体有一个提高的过程,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2)学生群体①正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的章程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班主任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不可偏爱正式群体,非难、歧视和打击非正式群体,而要关怀它和尊重它,看到它的积极一面是主要的,当然也应注意非正式群体盲目消极的一面。②参照群体,是指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动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3、集体的发展阶段(1)组建阶段:班从组织形式上建立起来。班的核心和动力是班的组织者—班主任。这时集体对班主任有较大的依赖性,不能离开他的监督独立执行他的要求。(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与信赖,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并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班的组织和功能较健全,班的核心初步形成,这时班集体能在班主任指导下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的工作和活动,班主任开始从直接领导、指挥班的活动,逐步过渡到向他们提出建议,由班干部来组织资料\n(3)集体自主活动阶段:积极分子队伍壮大,学生普遍关心、热爱班集体,能积极承担集体的工作,参加集体的活动,维护集体的荣誉,成型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这时班集体已经形成,成为教育的主体,能主动地根据要求,自觉向集体成员提出任务和要求,自主地开展集体活动。4、培养集体的方法(1)确定集体的目标。(2)健全组织、培养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5)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并不断注意研究学生。这是教育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条件。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⑴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细心、敏感、警觉、明察秋毫;⑵谈话;⑶分析书面材料:学生档案资料,班级记录资料,学生个人写的资料。⑷调查研究2、教导学生学好功课,学习功课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教育督促检查,做好:⑴注意学习目的和态度的教育;⑵加强学习纪律教育;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3、组织班会活动;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4、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5、组织学生的劳动;6、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7、评定学生操行;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第十二章教师(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1、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在长期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由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教师的职责和作用。⑴教师劳动的复杂性;①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发展变化中的,主要是未成熟的“人”②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多方面的③教育过程是复杂的④资料\n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不限于学校内部。无论从哪个方面出发,教师的劳动都是复杂多样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必然会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⑵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严格的示范性。通过示范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工作是变动不居、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他的工作对象—儿童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种突发情况能够做出的及时而智慧的反应,即具有教育机智。⑷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防止把教师劳动的专业化仅仅理解为教师学科教育的训练和专业化的偏向。2、教师劳动的价值:是指教师的劳动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积极作用。⑴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从宏观上看,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从微观上,教师的劳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⑵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因为个人价值的大小要取决于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其次,教师劳动比一般劳动更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⑶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教师劳动的价值具有模糊性、滞后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所以教师的价值很难为人们所了解和充分认识。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⑴权利:是指教师依法应当享有的各种权益。①独立工作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②自我发展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的权利。③参与管理的权利,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④争取合理报酬、享受各种待遇的权利。⑵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资料\n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⑴教师的“角色丛”:是指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仅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多重角色:①“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②“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③“管理者”的角色;④“心理调节者”的角色;⑤“研究者”的角色,⑵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①社会“楷模”与“普通人”的角色冲突;②“令人羡慕”的职业和教师地位低下的实况冲突;③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冲突;④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解决:⑴客观上:①必须进一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②应努力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进修、提高与发展的机会,并给予教师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认可教师的劳动;③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⑵主观上,教师的自身努力是关键因素,①教师首先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自我意识;②教师要从多种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那些更有价值的角色上,做到有主有辅,有急有缓,统筹安排;③学会处理冲突的艺术,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师角色的任务。⑶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二)教师的素养⑴高尚的师德;①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②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③热爱集体,团结协作;④严于律己,为人师表;⑵宽厚的文化素养;资料\n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⑶专门的教育素养;①教育理论素养;②教育能力素养;③教育研究素养;⑷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要有轻松愉快的心境,有昂扬振奋的精神、乐观幽默的情绪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①教师的分布与结构失调;②教师的质量不均衡;③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师资流失严重。④不少教师还缺少现代教育的意识与能力⑵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以及最终体现就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这种发展依赖于教师个体对专业性发展的追求,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与时间有关,但更是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有关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研究表明,虽然师范教育对专业化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许多中小学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与才能主要是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的,其成长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的阶段。凯兹根据前人观点概括教师发展的四阶段:①求生期:在工作的第一年,努力适应以求得生存;②强化期:一年后,对一般学生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有问题的学生身上。③求新期:在第三和第四年,教师开始寻求新的教育教学方法。④成熟期:教师花费三年、五年或更多的时间,成为一个专业工作人员,能够对教育问题作出反省性思考。⑶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①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②加强教师在职提高(教学反思、校本培训、校外专业支援与合作)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放到研究者、反思者的位置,通过对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某些疑难问题的观察、分析、反思与解决,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的智慧和能力。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进行,以教师任职的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全体教师实行的全员性在职培训模式。资料\n校外专业支援和合作:主要形式有跨校合作、专家指导、政府教育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等。 第十三章学校管理(一)学校管理概述1、学校管理的概念: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空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显著特性:⑴学校管理以育人为中心,具有教育性;⑵学校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服务性;⑶学校管理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具有文化性;⑷学校管理是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创造性。2、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⑴学校管理者:就是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处于领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的人。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此外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学校管理者也必须提高素养、转变角色,从传统的控制者走向服务者,这就是新时期学校管理者的发展趋势。⑵学校管理对象:教师学校管理活动的承受者,也就是学校管理者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主要包括:学校的人、财、物、时、空和信息等资源。⑶学校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3、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结合体,它是学校管理的枢纽,对学校管理功能的实现发挥着全局性、根本性和持久性的作用。4、校长负责制:“校长责任制”意味着校长只对委以责任的上级部门承担责任,没有真正的领导权,而“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受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在党支部和教代会的监督下,对学校进行全面领导和负责的制度。应注意:⑴明确校长的权利和责任;⑵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⑶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1、学校管理目标资料\n:是指学校管理主体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通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状态、标准和结果。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发挥学校效能,促进学生发展,是现代学校管理的目标定位。实现的要求:⑴保持各种目标的协调一致;⑵建立高效率的管理组织系统;⑶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队伍;⑷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2、学校管理过程:就是学校管理者为实现学校管理的预定目标,对学校管理对象进行策划、引领、规范、调整与提高的动态过程。⑴基本环节:①计划:就是对学校工作目标的全面设计和统筹规划,是学校管理过程的起始环节。②实施:是将计划付诸行动,将设想变为实践,使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产生最大的实际效益与社会价值。③检查:是指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④总结,就是指对学校管理过程的计划、实施、检查等工作进行分析。评价等反思性活动。⑵相互关系:学校管理过程的四个环节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循序渐进、首尾相连的有机整体。计划统帅着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是计划的执行;检查是对实施过程的监督与检验;总结是对计划、实施、检查的总体分析与评价及其改进建议。各环节之间,都存在反馈回路,以便对工作产生反思、提高和促进作用。四个环节是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这种循环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螺旋式地上升。每次循环都是对前一个阶段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学校管理过程有其规律性,要循序渐进,做到善始善终,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灵活变通、提高实效。(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1、教学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内容:⑴教学思想管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管理应首先抓教学的思想管理。清除违背教学发展规律的错误思想,澄清各种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思想管理的基本任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我们当前需要确立的教学观。⑵教学组织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是教学组织管理的基本任务,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①加强教导处的建设。A明确教导处的职责B精心挑选教导主任C教导处的机构不宜臃肿,人员要精明能干②领导好教研组工作资料\n。教研组是通过组织有关教学的学习、交流与研究等工作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教学研究组织。A建立健全教研组B选好教研组长C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和帮助。⑶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依据一定的质量标准,运用科学的手段方法,对学校的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监控、检验和评估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和学的质量。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生命线。处于核心地位。①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A制订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B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C对教学质量进行控制②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A坚持全面教学质量管理。B坚持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C坚持全员教学质量管理。D坚持全因素教学质量管理。2、教师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内容:⑴教师的选拔①资格控制②编制控制③录用控制⑵教师的任用①因事择人②扬长避短③新老搭配④立足全局⑶教师的培养A把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制订在职教师培养和提高的长远规划和短期目标。C建立健全教师的各种学习和进修制度。D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⑷教师的考评,注意:A坚持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以平时考核为主;B坚持领导考评、群众考评和自我考评相结合,使考评主体多元化。C坚持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相结合,力求考评结果全面、客观、公正;D坚持考评和奖惩相结合,发挥考评的激励作用。教师管理的发展趋势:⑴逐步实现职务聘任制⑵趋向科学化、人性化和服务化⑶注重发挥教师组织的效应3、学生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内容:学生思想品德的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学生健康的管理,学生组织的管理,学生的课外活动管理要求:①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学生进行依法管理②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4、总务管理(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资料\n学校管理的目标是发挥学校职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自由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更注重:1、学校管理法治化;依法治校就是把学校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依法对学校进行管理。这是因为⑴依法治校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⑵依法治校是学生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⑶依法治校是学生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采取措施:⑴转变管理职能,切实依法行政。⑵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⑶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⑷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⑸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⑹完善保护机制,维护学生权益。2、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是一种依靠人、通过人、为了人、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管理人性化,才能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效促进人的发展。要做好:⑴要考虑人的因素,一切要从人的实际出发。⑵在分配工作时,要考虑人的个体差异;⑶要强调人的内在价值,把满足需要作为工作的起点;⑷努力构建一种充满信任尊重的集体归属感;⑸加强校园文化建设;⑹转变管理观念,贯彻管理即育人、管理即服务的思想。3、学校管理校本化;指学校在教育方针与法规的指引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自主进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注意做好:⑴教育行政部门要简政放权;⑵倡导集体参与、共同决策;⑶开展校本研究,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决策能力。4、学校管理信息化。一方面是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是学校管理方式和内容的信息化。资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