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____各章重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____各章重点

现代教育学导论1、先秦时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孔子》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教育言论的汇集。P32、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在这本巨著中,论证了班级授课制。P43、1693年,洛克出版了凝聚自己毕生心血的《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的《爱弥儿》。P54、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赫尔巴特被世人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及“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P5第一章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的教育各有什么特点?(了解)P19~25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第一,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第二,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第三,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2、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出现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第二,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第三,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内容,教育内容封闭;第四,进行呆板的知识传授和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机械;第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知识。3、近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第二,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第三,教育和宗教分离,教育走向世俗化;第四,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4、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和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育科学性;总体上看,现代教育比之于古代教育,富于高度的革命性。☆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活动。2、现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P31现代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人的活动,从而实现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受教者与教育内容三个基本的要素之间构成了教育中三对最为基本的矛盾:受教者和教育内容的矛盾(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它的存在是教育者和教育内容存在的理由),受教者与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全部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受教者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矛盾的解决而展开的。对教育本质研究的表述主要是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如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是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所谓的“是什么”都是教育应当包含的属性。☆3、现代教育的属性(理解):P33第一,教育的永恒性;第二,教育的生产性;第三,教育的历史性;1007生物科学\n现代教育学第四,教育的继承性;第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六,教育的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第七,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阶级社会,教育还具有阶级性。4、现代教育的功能:P35教育的基本功能:影响人的发展教育的扩展功能:影响社会发展从作用对象看,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具有影响个体发展、培养人的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影响社会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作用)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指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和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飞预期性功能)从教育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第二章1、现代教育的目的: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P40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达到怎样的预期结果,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狭义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目的。2、现代教育目的的特点:P41宏观性(国家指导全国教育事业的总的要求,是制定各项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依据,规定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的总目标和总任务)预期性(指社会或个人对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状况的期望,所展现的是一种预期的状态。具有预期性和理想化色彩)强制性(在内容上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政府的主张和政党的利益)时代性(教育目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客观条件下做出的主观选择,是时代精神的体现)现代教育目的的功能:激励功能、指导功能、评价功能3、现代教育目的的确立的影响因素:P44(一)生产力的影响(二)生产关系的影响(三)受教者身心发展的制约人们在规定教育目的时必须以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为前提。4、教育目的论:(1)个人本位论(从个人发展出发,依据内在需要,强调个人价值)(2)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出发,依据外在需要,强调社会价值)(3)生活本位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从教育和生活关系出发,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P485、全面发展教育中,各种教育之间的关系:P60答:我国教育目的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组成。“五育”之间不可分割,各育之间相互渗透。从教育内容上看最为明显,各育内容虽然有各自的独特性,但这些内容之间不可能存在绝对的界限,而是一种包含的关系:a.德育对学生的思想灵魂、个体行为倾向、身心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它是各育的思想基础,对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动力的作用;b.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认知条件,因此它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各育中都包含着智育的成分,各育的实施都离不开它;c.体育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它是各育的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1007生物科学\n现代教育学d.美育对其他各育都会产生影响,会影响学生对各育内容的美感体验,道德美、智慧美、体形美、劳动美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e.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在劳动中得以体现和检验,并从中获得发展和提高,因此它可以促进其他各育的发展和提高。“五育”中的各育都包含对学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还包含着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因此各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甄别功能,是一种“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的教育。它是一种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P646、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7、素质教育的特点:P661、以人为本(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2、突出主体精神(以突出受教者的主体精神为重要标志);3、面向全体;4、关注终身发展8、应试教育的危害:P65答:应试教育给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给我国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概括为:1、束缚了教育的视野,把教育引向考试的狭窄天地,抹杀了学生的其他兴趣;2、弱化了学生的能力;3、影响了教育的公平;4、导致学生片面发展;5、局限了学生的思维;6、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7、加重教师工作负担。9、怎样看待素质教育?(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66~69答: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终极目标是以个体素质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人的现代化,即在发展个性的基础上,促进人的现代化,以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创造能力。它的特点为:1、以人为本2、突出主体精神3、面向全体4、关注终身发展。素质教育有其存在的基础:首先是现实中人的异化与片面化向人的完善与全面发展的转变;其次是对应试教育消极后果的纠缠作用;最后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不同;教育评价不同素质教育不是万能的,因为教育本身就不是万能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教育仅仅是其中一个影响而已,况且素质教育主要偏重于教育的目标问题,即解决一个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此外,我国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走入实践没多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辨析P68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第一,教育价值观不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尺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价值观的反应。应试教育的价值观深受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为做官而读书,为博取功名而读书,培养的是少数的“尖子”,忽略提高全民素质,忽视培养各方面的人才。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则是以现代社会期望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外部1007生物科学\n现代教育学和内部价值的辩证统一体。一方面,以全面提高全部学生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的;另一方面,以追求现实的实用价值,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各类人才,促进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第二,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的内容以应试和升学wield中心来设置课程,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等,这种严重的倾斜现象对人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素质教育,从理论上把握了教育理想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设置课程;第三,教育方法不同,应试教育是一种“授人以鱼”的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溉,课堂教学以注入式为主,学生学习变得被动。素质教育,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方法,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启发诱导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启发学生思考,是学生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第四,教育评价不同。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目标,因此单以考分为尺度来评价学生,以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为标准来评价教师。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把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评价内容。应试教育有很多弊端和危害,素质教育有很多优点和好处,但我们应该辩证认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万能的,由于我国的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教育理念,走入实践没多久,各方面的理论还不成熟。对于应试教育也不能全盘否定,要正确认识应试教育的积极方面。首先,学生应该具有应试能力,能够在短时期内熟记一些必有的知识,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其次,教育离不开考试手段,考试具有选拔和评价功能,素质教育的结果同样需要考试进行衡量,高素质的人才也是通过考试来选拔的。1、现代教育目的的结构,由高到低可分为三层:P42第一层次为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第二层次为学校培养目标;第三层次为课程目标2、现代教育目的的内容:通常包括教育目的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与人才规格做出具体规定。也就是说,要给教育目的明确的定性、定向、定点、定位3、现代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1)确立现代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关系的影响;受教者身心发展的制约(2)确立现代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完满生活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4、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5、各种现代教育目的观:18世纪中叶,卢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19世纪中叶,英国斯宾塞提出完满生活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第三章1、关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的理论: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等。P74~75个体发展差异性形成的原因:遗传素质的差异、环境、教育影响的差异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影响人发展的因素:P74(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遗传与人的发展:遗传影响人的发展,但不决定人的发展;(2)、环境与人的发展:环境影响人的发展,但部决定人的发展;1007生物科学\n现代教育学(3)、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在人的身心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实践与人的发展:个体实践影响人发展的最后决定性因素。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P781、环境影响人的发展;2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P803、现代教育在人的个性化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第二,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第三,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4、在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中,有三种心理内化形式:P82道德内化、知识内化、智力内化☆5、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状况并不是任何条件下,学校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6、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与教育内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93(1)教育目的的协调性影响着教育的效果(2)教育物质条件影响着教育的速度和规模(3)教育活动影响着教育影响的深度(4)教师素质影响着教育的水平(5)教育管理水平影响着教育的功能第四章1、什么是现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P100答:现代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如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技、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此,我们称之为现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现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15答:(1)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是一种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3)教育具有跟社会发展进程不相适应的一面。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应该涵盖两个层面:一是相对性,二是独立性。所谓相对性,是指教育依靠一定的条件而存在,并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谓独立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领域,教育具有自己的问题领域与观念系统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特有的运行机制、运行规律,使其带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2、什么是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P107(知道、了解以下各种功能)答: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a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现代教育对经济的影响)P109~110(1)现代教育能有效提高劳动生存率(2)现代教育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性(3)现代教育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化b现代教育的政治功能P109(1)现代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2)现代教育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3)现代教育有助于世界政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4)现代教育是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c现代教育的文化功能P1111007生物科学\n现代教育学(1)现代教育有利于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批判与继承(2)现代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多元文化的发展(3)现代教育有利于文化创新d现代教育的科技功能P112(1)现代教育是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2)现代教育有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3)现代教育有利于国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养成e现代教育的人口功能P114第五章1、什么是教师?P115答: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向青年一代传播人类知识财富和思想意识,并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员。2、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P126答:第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第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重组性。第三,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第四,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迟效性。3、现代教师的素质包括哪几方面?P129(了解)答:(1)职业道德(2)知识基础(3)教学能力(4)身心素质4、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如何定位?P133答:(1)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2)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3)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4)由学生学习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5、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145答: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是:主体性学生观、发展性学生、完整性学生、个性化学生观。6、现代师生关系的内涵是什么?P149答: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联系,最基本的是工作关系,表现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工作关系,此外还有人际关系、情感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和认知关系。现代师生关系的内容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法律关系P149现代师生关系的的特点1.民主平等性2.互利互惠性3.合作对话性7、重建现代师生关系应注意哪几方面?P155答:作为教师,除了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教育观念(2)改变教育方式(3)爱护尊重学生8、我们确立怎样的学生观?P145(补充)答:(1)学生是主体性的人(2)学生是发展性的人(3)学生是完整性的人(4)学生是个性化的人第六章1、什么是课程?其本质属性是什么?P164答: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学校课程具有以下本质属性:(1)客体性1007生物科学\n现代教育学相对于学习者来说,课程是一种外在于学习主体的客观存在,是学习主体认识和经验的对象,而不是主观性的自我意识或观念。(2)目的性从人类教育活动所特有的育人目的性角度看,课程也无非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手段,具有预期的目标指向性,如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3)检验性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影响因素,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课程应该是可以通过认识和实践而转化为个体经验的,不管这种经验是知识性的,还是活动性的。(4)教育性从内容性质看,学校课程应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和作用,缺乏教育性的经验不属于课程范围之列。(5)系统性具有预期目标的课程不论其存在形式如何,总脱离不了一定的结构系统,包括横向的组织和纵向的序列。2、现代课程的特点是什么?P164~168答:(1)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2)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3)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4)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6)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3、现代课程的理论(了解各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又称学科中心课程理论P171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P173现代课程的类型P175(了解)(1)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和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以教育目标为标准划分优点:便于教学和研究缺点:分类基础过于单一)(2)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经验本位课程(以知识的认识论特征为依据分类)(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课程决策层次划分的课程类型)(4)正规课程、潜在课程和悬缺课程(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划分)现代课程的结构的特点P178:目的性、稳定性、层次性、整体性4、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P192答(1)社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外部动因,具体表现在:a、对基础教育课程培训目标的影响。b、对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c、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观的影响。d、对基础教育课程评价观的影响。(2)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自身的发展完善是课程改革的内部动因。5、新课程改革的创新体现在哪里?P197答:(1)课程目标的创新(表现在价值取向的创新、表述方式的创新、具体内容的创新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新课程的均衡性、新课程的综合性、新课程的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指导思想的创新、表述方式的创新、价值取向的创新)(4)教学方式的创新(注重探究教学、提倡合作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走向自主创新学习)(5)课程评价的创新(法制性的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发展性的学校评价体系)(6)课程政策的创新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处理好的问题P195(1)课程改革必须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1007生物科学\n现代教育学(2)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4)课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5)课程向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方向发展(6)课程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7)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第七章☆1、什么是现代教学?P204现代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P216(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5)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3、什么是教学原则?P222教学原则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4、教学原则体系包括: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启发诱导原则、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P22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以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现,丰富其感性知识,为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性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条件。直观性原则不能在教学中机械性地贯彻,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离不开讲授3.重视对语言的应用5、现代教学的一般教学方法:P233(判断或选择)(1)讨论法(教师指导和参与下,学生以集体形式,围绕一中心论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主要采取直接的口头讨论和间接的书面交流的形式)(2)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给学生实例和问题,然学生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原理和结论指导思想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3)学导式教学法(在美国心里学家加涅倡导的“指导学习”思想基础上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实质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育的双边作用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去学习,对于以掌握的东西不用花过多时间复习)(4)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优点: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5)实践法(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实验、实习作业、练习、独立作业))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1.利用自己的错误,巧妙施教2.承认自身不足,以诚感人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直引主题4.保护孩子心灵,借题发挥5.“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教学过程的规律有哪些?1.现代教学过程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2.现代教学过程与个体发展相互依赖与推动的规律3.教与学相互协调与作用的规律1007生物科学\n现代教育学4.现代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规律第八章1、什么是现代德育?P262答:现代德育即教育者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现代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养成与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及现代法治等现代社会相契和及所期望的品德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时现代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教育、现代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总称。2、现代德育的内容:P274答:⑴政治思想理论教育⑵爱国主义教育⑶理想教育⑷集体主义教育⑸劳动教育⑹纪律教育⑺民主与法制教育⑻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⑼心理健康教育。3、现代德育方法:P280(选择题)答:⑴说服德育法⑵榜样德育法⑶陶冶德育法⑷自我修养法⑸学校心理咨询法⑹品德评价法4、现代德育过程的主要特点有哪几个?P277答:①现代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②现代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③现代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④现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⑤现代德育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影响的复杂的过程,具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5、现代德育观的几种界说:P265(了解)认知派、行为派、情感派6、P270德育就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最终达到形成信仰的地位和作用。7、在德育中,道德认识教育、道德情感教育、道德行为教育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了解)8、阐述现代教师的素质答:教师素质指教师稳定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它是教师履行职责所必备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身心特点的总和。教师素质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个性修养、职业道德、知识水平、教学经验、组织能力、行为效能等方面。美国教育家克伯莱认为,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具备七种品质:(1)健全的知识;(2)专业的准备(3)强健的身体(4)健全的人格(5)生活的经验(6)社会的了解(7)正确的教育哲学。21世纪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1)职业道德(2)知识基础(3)教学能力(4)身心健康9、分析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答: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联系,包括教育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除了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生命教育理念(2)改革教育方式(3)教师应胸怀满腔的教育爱(4)教师要善于倾听第九章1、现代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P2901007生物科学\n现代教育学2、现代班主任工作:现代班主任的决策性工作;现代班主任的协调性工作;现代班主任的常规事物性工作P2913、现代班主任工作的开展:P292~3011.了解和研究学生2.加强跟学生的沟通交流,关心每位学生的发展3.选拔培养好班干部4.加强跟科任教师的沟通和协调5.营造良好班风6.争取家长的支持和理解7、班主任如何跟学生处理好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P296(1)确立师生平等观念,尊重学生人格;(2)跟学生开展对话,加强跟学生的沟通、交流;(3)运用多种策略,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4)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5、好的班干部应具备的条件:(1)思想品德好;(2)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和热情;(3)能以身作则,团结同学(4)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5)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6、班主任如何选拔、使用班干部?P298答:班级的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好的班干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思想品德好(2)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和热情(3)能以身作则,团结同学(4)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5)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这是班主任挑选班干部的依据。使用班干部:一是要大胆使用;二是要热情支持;此外,在大胆使用、培养班干部的同时,应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将在班级活动里涌现出来的积极骨干吸收到班委会中,定期改选班委会。4、班主任为何及如何争取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课后题)答: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可能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比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还长,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班主任既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同时也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学校、教师对孩子的要求。班主任与家长互通情况,班主任的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有利于家庭力量跟学校教育的力量形成合力,以更好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班主任需要加强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来共同商讨对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可采取下述办法来加强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1.家访法;2.开家长会3.建立家长委员会,即由家长选举代表组成一个委员会,这是发挥家长作用的一种有效方式4.书面联系。此外,班主任可以通过接待家长来访、举办家长学校、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跟家长保持联系,这些方式对于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第十章1、什么是学制(学校教育制度)?P306答: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组织其学校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各级各类学校体系。2、教育制度P303教育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其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定型化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模式。3、为什么要因材施教?4、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据法律规定实施的强制的国民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制度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5、义务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和免费性。1007生物科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