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小完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小完整

智育:是指教育者创设的情境以提高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体育:是指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讲授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是按学科分别编写的;教学计划的每门学科,都应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统一起来而提出的。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地平行系统的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学制:把学校教育机构纵横联系、统一协调起来,形成一个幼儿、青少年、成人教育纵横贯穿,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机构网的现代学校制度。发现学习:美国布鲁纳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与讲授法相比更关注过程)。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组织,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化社会最常见,最普及的组织形式。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物质文化: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如学校建筑、校园布局、教学设备、图书馆等等,都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范围。学校组织:实体性,目的性,系统性,程序性。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是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起决定的作用。因而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之为养育论。儿童的个体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学生主体性: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基础,只有发挥主体性,外界刺激才能转化为主体自身认识结构的一部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主页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定义。1、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德育: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使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课程: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经常会全面地涉及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各个范畴。教学模式: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教学原则: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启发式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发现学习,研究-探讨法,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范例教学法,非指导教学法。探究研讨法:1、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2、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3、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4、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的意义。非指导教学: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他以自己“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为基础,将其应用于学校教学领域性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学生集体: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通过集体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培养自主、自立、自治的能力,学习民主精神和民主集中制的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是学生集体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班级: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主任:\n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学校咨询与辅导:是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和矫正的过程。教育测验:是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测验仅指一份测验卷子,而广义的测验指编制试题、施测、评分到报告成绩的全过程。考试:规范的考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标准化测验:在试题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规范,多采用选择、判断等客观题。评分程序也有严格规定,在解释测验结果时,标准化测验有常模标准可对照,常模是群体的平均水平。教育评价:教育的评价就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来评量教育所期望的一切效果。广义的教育评价包括对于教育活动一切方面的评价,狭义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又称为学生评定。教育国家化:从教育上看,由于教育向世俗化的过渡和公共的国民教育的迅速普及,教育开始成为对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社会性事业,这就要求扩大国家直接干预和调整文化教育发展的职能,更有效地发挥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作用。因此,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样一种趋势,在教育史上被称作教育的国家化。学校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相互之间所结成的一定社会关系。在学校领域内,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内部管理的权责关系,学校领导与教师、学生的关系等。法律责任:广义上的法律责任既包括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必强制履行的各种应尽的义务,同时还包括由于实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应当具体承担的强制履行的义务。狭义的法律责任则专职后一种情况,指因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学校事故:意外事故,过错事故。法律救济: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也就是说,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补救。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学生申诉制度: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做出处理的制度。教师文化: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教师团体的价值信念、态度、习惯以及行为规范,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态以及集体成员的结合方式。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范例教学法: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育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主张借助精选的教材,通过与范例的接触,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19世纪末在德国出现,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郎格、利特。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的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课程论: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泰勒模式: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曾提出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的?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教育的神话起源说: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暗示教育法:是由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其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包含定性描述或价值判断,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有。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它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但它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惟一有效方法,走上了教育学研究中“唯科学主义”的迷途。教学活动本质的界说: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在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过程中,以改进工作为目的而开展的评价。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五、在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上,一方面受它们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与它们,对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有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4、\n现代教育的未来性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6、现代教育的终生性.3.简述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一、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二、在班级开展以心理卫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辅导三、为其他教师和家长担任顾问或间接咨询四、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心理测评工作。:4.请你谈谈非指导教学法的运用特点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智力方面。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4.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5.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其次,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最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6、一个良好测验的标准:一、实用性,便于组织,容易评分,结果容易解释;二、可信度;三、有效性,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四、难度。7什么是教学原则?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如何贯彻?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手段: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贯彻要求:1.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3.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8、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价值何在?一、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它们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二、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三、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四、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五、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9.学校与社会的配合途径: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的活动,关心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2、学校应当经常向校外活动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指导;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4、学校通过社会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10.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一、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二、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三、具有为学生和社会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四、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11.班主任是什么?班主任对班集体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重要性:一、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二、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三、是联系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纽带。12.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意义何在?1.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2.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3.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可以把更多的经历和智慧投入到学生的发展考虑上)13.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改革策略改革策略:一、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1.重视高层次认知能力的考察2.重视学习过程的检测3.注重对各种活动表现的检测4.用多种方法收集评价信息;二、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1.考试和考察相结合2.评分与评语相结合3.允许考第二次、第三次4.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三、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1.将课程分成小的单元2.要扩展评价的范围3.记录学生学业之外的突出表现.14.教育学的创立的标志;一、从对象上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者教育家的特殊关注。二、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教育范畴和概念,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家,以及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5.国家对中小学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有哪些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3.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16.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学校:1.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有直接的影响;2.学校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3.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17.怎样正确理解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三项基本内容:一、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二、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三、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力.18.你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是怎样的?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适当4.教学过程紧凑5.学生主体发挥19.学校体育的功能是什么?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功能:1.健体功能2.教育功能3.娱乐功能。主要任务: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二、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三、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20.简述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从社会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21.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初始阶段:组织和团结集体;第二阶段:积极分子开始连接到教师这方;第三阶段: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并和谐发。22.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1.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2.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3.建立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23.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有哪些:一、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二、在班级开展以心理卫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辅导;三.为其他教师和家长担任顾问或间接咨询;四、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心理测评工作.24.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教育作用:1.集体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教师个人起不到的作用;2.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的教育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3.集体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4.在集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人都成为教育者。25.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贯彻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贯彻要求:1.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26.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n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其次,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最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28.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一、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二.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三、具有为学生和社会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四、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29.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是什么?基本任务: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它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内容:一、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二、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30.教育的起源有哪几种观点?科学的起源论是什么?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1.人类的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的需要。2.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劳动不同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3.教育的产生是以人类的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4.教育从产生之日起的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5.教育的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永恒不变的范畴。31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1.高难度原则2.高速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32、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教师的法律地位和学生的法律地位各有什么特点:学校:一类是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原则,以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行政机关;另一类是一平等有偿为基本原则,以财产管理所有和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民事关系。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学生:“受教育者”、“未成年人”.33.什么是班级?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有哪些:概念:班级是学校里班和级的总称。构建原则: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2.目标一致的原则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35.学校与家庭的教育配合途径: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37.为什么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1、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学生的认识过程2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3.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在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过程4、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38.如何进行“教育美育”:1、教师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2、教育活动努力寻找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3、努力发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对象美,并且努力促使学生以自己和自己的活动为审美对象,让学生的成长作为他们自身成长的动力。4、科学美也是教育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美的形式之一。39学校事故应承担哪种责任?学校事故所承担的侵权民事责任有哪些特点?其归责原则是什么?一般来说,学校事故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特点:1.是由于违反了法定义务而产生的法律后果2.以侵权行为为前提的责任3.具有强制性4.责任形式是财产责任归;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40.什么是教师聘任制?它有哪三个特征?教师聘任制的形式有哪几个?概念:教师的聘任制,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三个特征:1.教师聘任制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2.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4.教师聘任有着严格的程序。四个教师聘任制的形式:1.招聘2.续聘3.解聘4.辞聘4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五、在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上,一方面受它们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与它们,对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有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44.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有哪些?(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从主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教育目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者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这里最好再看下书本的)。客观:首先:教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其次:教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再次: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最后:教育目的的确定一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45、我国教育法体系由哪几个基本层次构成?4个层次:第一层:教育法;第二层:部门教育法;第三层: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④教育机智(3)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其基本问题(关系):(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2)知识与能力。3.儿童身心发展有什么样的特点?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应如何把握?儿童的个体发展普遍特点: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4、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5、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俄协调性。应把握的要求:一、教育目的要反映社会的发展;\n二、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三、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四、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4.计算机教育的任务:使学生掌握和熟悉各种应用系统、网络系统。尤其是通过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使用计算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意义:1.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2.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3.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可以把更多的经历和智慧投入到学生的发展考虑上)5.教育目的基本特点?如何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特征:一、我国的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二、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三、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该特别主义人才素质的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创新能力;第二、实践能力;第三、开放思维;第四、崇高理想。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我们还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6.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越性:1.班级授课制使得教学获得了巨大的效率,一位教师同时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3.由于学生是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的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局限性: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地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2.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因此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5.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间没有分工与合作,因此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7.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现存问题:1、重知识轻能力;2、片面追求分数;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4、制约教学改革。改革策略:一、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1.重视高层次认知能力的考察;2.重视学习过程的检测;3.注重对各种活动表现的检测;4.用多种方法收集评价信息;二、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1.考试和考察相结合;2.评分与评语相结合;3.允许考第二次、第三次;4.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三、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1.将课程分成小的单元;2.要扩展评价的范围;3.记录学生学业之外的突出表现。8.教师资格应具备条件:一、必须是中国公民;二、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三、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四、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9.教师聘任制度:概念:教师的聘任制,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三个特征:1.教师聘任制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2.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4.教师聘任有着严格的程序。四个教师聘任制的形式:1.招聘2.续聘3.解聘4.辞聘。10.如何认识我国实施的教师聘任制?第一、拓宽教师来源,利用人才市场,面向社会公平选聘教师。第二、加大职改力度,实行评聘分离。第三、加强履职考核,完善激励机制。11.试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的?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模式。12.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一、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二、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三、具有为学生和社会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四、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13.试述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实现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应把握的要求)一、教育目的要反映社会的发展;二、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三、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四、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1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发展。同时马克思得出这样的结论:个人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的片面性的消灭归根结底取决与旧的社会分工的消灭。其一、教育必须反映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总要求。其二、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15.我国教育目的规定性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我们制定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和正确认识、处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关系的方法论。(2)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始终坚持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房展,这就是现阶段落实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表现。(3)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发展更是我国教育长期和根本的任务。2、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16.教学方法:常用方法: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注意点: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2.讲授的逻辑要条理清楚、重点分明。3.讲究语言艺术。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二、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注意点:1、做好充分的准备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3、在谈话结束是进行总结。三、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注意点:1.选好讨论题目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3.善于引导。四、\n实验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注意点:1.准备工作充分2.及时、具体地指导3.帮助学生总结。五、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与实践的教学方法。注意点:1.提出明确要求2.选择恰当的方式3.做好事后的检查。六、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注意点: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3.合理安排练习步骤4.科学掌握练习量5.给予学生及时反馈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七、参观法: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习的知识的教学方法。注意点:1.做好参观的准备2.指导参观的进行3.总结参观的收获二战后新的教学方法:发现学习、探究——研讨法、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范例教学法、非指导教学法。一、发现学习:美国布鲁纳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与讲授法相比更关注过程)二、探究—研讨法: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1、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2、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3、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4、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三、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前苏联沙塔洛夫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的根据。四、暗示教学法: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砸诺夫1.善于激发学生动机,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尽可能消除学生紧张心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确立自信。2.用跨学科的观点,按课题编制较大的教学单元,加强教学的整体逻辑的感情效果。3.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采用音乐、舞蹈、戏剧、电源等单项或综合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的进行。五、范例教学法:德国瓦根舍因克拉夫斯基基本性:针对教学内容而言;基础性:针对学生、针对与学生主体实际状况的适宜性而言;范例性:针对教学活动而言。六、非指导教学法:美国卡尔·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重视作为个体的学生自己具有生长的可能性。教师的角色由知道真变成了促进者。基本特征: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智力方面。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4.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17.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而提出的。贯彻要求: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2.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3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18.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而提出的。贯彻要求:1.充分了解学生2.尊重学生的差异3.面向每一个学生.19.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来说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20.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哪些?1.分层教学2.小组合作学习3.小班教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