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5 发布 |
- 37.5 KB |
- 5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资料集
教育学各章知识要点绪论第一节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识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教育。领会: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育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论语》和《理想国》。此间的教育专著是《学记》、《雄辩术原理》等。《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2、教育学的形成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教育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英国学者培根于1623年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一文,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首次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形成了“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19世纪末,“新教育运动”出现。杜威发表《学校与社会》,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思想流派和教学模式的论争。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代表作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和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二节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教育学的地位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之一。对于师范生来说,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培养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将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奠定基础。从开始设师范学校一直到今天,教育学始终是师范学校的一门主要学科。二、教育学的作用\n①使师范生掌握教育基本理念,指导教育实践。②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③使师范生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第三节怎样学习教育学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三、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四、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第一章教育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识记:1、教育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主张:(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勒图尔诺,这种观点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其基本错误识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乌反哺,羊跪乳”。(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孟禄,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模仿”。(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主要观点是:a、教育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社会才有;b、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语言与交往的发展也与劳动密集相关;d、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e、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2、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按社会生产关系分为:(1)原始社会的教育;(2)奴隶社会的教育;已经出现了学校和教师。在我国古代有“学在官府”之说。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已有庠、序、校、学等不同级别和不同性质的名称;礼、乐、射、御、书、数已成为当时学校的学习内容。西方奴隶社会的教育主要以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为代表。斯巴达的教育以军事教育为主,学习内容有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合称为“五项竞技”\n)。雅典教育除体育竞技外,要学习哲学、文法、修辞三门学科,即所谓“三艺”,注意人的和谐发展。(3)封建社会的教育;中国: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形式。教育内容为经、史、子、集等,其中《五经》《四书》影响最大,是最主要的教材。西方:西方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武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咏诗)和宗教教育。(4)资本主义教育;师范教育产生于这一时期。(5)社会主义教育。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可把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和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识记与领会:1、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2)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2、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1)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能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关系;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2)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主要指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教育的基本特点是造就人,教育的社会功能也需要通过培养出一定的人来实现。第二节现代教育识记: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是指教育越来越多地与生产发生着紧密的联系;教育为生产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生产性的主要体现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民主性。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努力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和平等性上。(3)科学性。教育的科学性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4)革新性。现代教育的不断创新推动着教育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理解:2、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1)贯彻“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n(2)实施“科教兴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推进素质教育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以“三个面向”为重点,抓住推进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环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思想、实践能力和崇高理想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奋斗。第三节小学教育识记: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2、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2)义务性。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从各自的方面创设条件,尽到责任。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否则,均视为违法。(3)全面性。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全面性理解:1、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2、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1)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2)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3)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3、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小学生记忆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牢记在心;小学生模仿力强,容易做到习久成性。4、三个方面的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一是由随意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转化;二是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三是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第二章学校第一节学校概述识记:1、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n求,是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1、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3、学校的基本条件: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由按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4、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由纵向的学校级别和横向的学校类型构成。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5、现代学制的产生:首先产生于欧洲。类型有:(1)双轨制。以英国、法国、德国为代表。(2)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3)分支学制。以前苏联为代表。6、现代学制变革与学校的大众化: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的要求就成为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一个主旋律,构成了现代学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新的学制形式具有开放性、大众性以及和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随着教育机会的逐步均等化,现代学制正由传统的封闭的精英模式向开放的大众模式过渡,现代学校正由职前准备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7、我国学制的产生:我国学制是从西方引进。第一个学制是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第一个首次规定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是1922年的“壬戌学制”;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使我国学制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纪元。该学制最突出的就是增加了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的工农和业余教育系统。8、我国现行学制纵向分为四个等级: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9、横向有若干不同类型的学校:如普通学校、职业学校、师范学校、军事学校等。10、学校的公益性特点(一)学校与企业的区别1、设置目的不同2、调节手段不同3、与政府关系不同4、产出不同(二)学校公益性的两个具体表现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n2.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第二节学校文化识记:1、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2、学校文化的来源:一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二是年轻一代的文化。3、学校文化表达的主要内容:教育的理想或追求;对学校功能及其社会责任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对学习、工作的态度以及对集体的看法等。4、学校文化的形式可分为:(1)精神文化,包括校风、学风、师生关系、师风等。(2)物质文化,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如学校建筑、校园布局、教学设备、图书馆等,都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范围。作用: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主体性的养成等,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制度文化(学校传统、学校仪式、学校规章)(一)学校传统:是一种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二)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三)学校规章:是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作用:(1)一所学校的制度文化是该学校特色的鲜明表现。(2)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中每一个成员都会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3)独特的学校制度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第三节学校管理一、学校管理概述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学校管理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的。\n二、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一)沟通的内涵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完整的沟通过程:确定内容;编码;传送;接收者;解码;领会;反馈。(二)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1.信息传递2.控制3.激励4.情感交流(三)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1、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一般可以分为下行、上行、平行、斜向几种渠道。2、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之外的信息传递,一般有三种渠道,即个人之间的自发交往、非正式的接触或聚会、社会传闻(即小道消息)。(四)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1、主观方面的障碍2、客观方面的障碍3、沟通渠道方面的障碍(五)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1、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2、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3、选择最佳沟通媒体。4、注意信息的时效性。5、重视对信息的反馈。三、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1、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般包括学校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同时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学校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2、绩效评价模式:目标模式;投入—产出模式;需求满足模式;环境适应模式;学校内质优化模式3、绩效评价的意义:绩效评估的总体目的在于提高绩效。(1)可以对教职员工的工作绩效做出评定,并据此决定工资报酬的级别,决定工作岗位以及升迁等。(2)可以使学校更确切地掌握教职员工的基本素质及其他情况,以便按其特点进行培训,更合理地开发他们的潜能。(3)可以为学校的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预算、教学工作安排等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同时也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4)可以增强学校教职员工的公平感和成就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他们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工作。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一)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学工作管理: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办好学校的基本规律。3.教务行政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n(二)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方法2.法律方法3.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五、国家对小学的管理和监督国家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主要通过宏观的政策、法律、经费、督导等方法来进行控制和监督。(一)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小学课程计划是国家根据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内容的文件。课程计划的行政作用就在于为小学规定基本的内容要求和法定的质量标准,以达到对学校教育事实上的控制。我国对教学内容的管理形成了目前的中央集中领导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体制。实行统一性、确定性与多样性、灵活性的结合。(二)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管理制度教科书是根据规定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和审定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我国教科书编写、审定和使用的责任、权限主要集中在国家,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的方针,也就是一个教学大纲、多套教材的方针。(三)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小学学生成绩分为学习成绩、操行成绩和体育成绩三类。对小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以及升留级不具有淘汰的性质,必须有利于教学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四)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小学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纳入国家干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小学教师职务设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三级教师。小学教师职务逐步实行聘任制,聘任教师职务必须经过教师职务评审机构从政治思想、文化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工作成绩和履行职责等方面进行评审,认定具备担任相应职务的条件,由学校或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聘任。第四节学校与家庭和社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正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一个人的终生,而且在空间上将扩展到全社会。在这种趋势下,学校、家庭、社会将构成儿童成长的一体化环境,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生重要影响。一、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一)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儿童施加的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首先是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其次是学校的教育水平(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n再次是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二)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初的也是重要的因素。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关系、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的家庭特点,会极大地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孩子。儿童发展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而优化家庭环境的着眼点是提高父母素质。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的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独裁型第二种是保护型第三种是和平共处型第四种是合作型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1)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3)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4)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三)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对一个小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等。1.社会交往2.社会道德3.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在这里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大众传媒以及文化娱乐场所。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如下:(1)组织校外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2)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组织好小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及节假日的活动。(3)为学校培养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学生骨干,推动学校的课外活动。同时为国家积极发现和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树立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观点。(5)开展各种家庭服务,如设立校外儿童活动站,为儿童的校外活动提供场所、帮助双职工子女解决午饭等。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一)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类型:一般性指导针对性指导分类指导个别指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问教师;家访应是一种经常、自然、相互理解和尊重爱护的方式;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n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用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可能的帮助和支持。3.学校利用各种社会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识记: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方法主要有:(1)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问教师;(2)家长会:是学校和家庭取得联系的较为普遍的方式;(3)家长委员会:是学校与家长互相联系和配合的经常性组织。领会:2、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是影响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和决定性的因素;家庭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儿童发展最初也是重要的因素;社会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对一个小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第三章学生第一节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一、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人性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一)基督教的“原罪说”(二)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三)中国古代的儿童观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韩愈等为代表的性三等论二、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一)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洛克主张“教育万能”“白板说”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提出了环境决定儿童发展的观点。(二)怎样正确认识环境决定论与遗传决定论相比较,环境决定论发现了对儿童发展影响力更大的一项变量。因此,环境决定论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影响也远远大于遗传决定论。\n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师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等特点。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环境决定论在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地位上。三、辐合论辐合论,也称之为二因素论。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在其所著的《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环境和遗传二因素共同影响的“合并原则”。美国的心理学家吴伟士认为,虽然儿童的发展是其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但是这两种因素在儿童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儿童的发展就其发生学的意义而论,遗传的制约性要大于环境因素的力量,随着儿童机体的成熟程度的提高,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则越来越重要。辐合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明显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被确定为教育者必备的知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被视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依据;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加强了对教育内容、方法选择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设计与控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环境因素对儿童的作用,产生于儿童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活动之中。惟有儿童的活动才是其发展的真正起因。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国教育家杜威:反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生活,脱离儿童经验,把儿童当做知识内容的容器置于被动地位的倾向,提倡关注儿童的参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增长”的著名论断。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就是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围绕儿童的兴趣、需要等进行组织,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从儿童的发展取决于儿童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这一角度出发,杜威又把儿童的发展看做是其经验的改组和改造过程,他主张让儿童从实际参与的活动中学习,即“做中学”。在杜威看来,真正对儿童发展有益的教育,是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经验和连续性经验的活动。比较:皮亚杰的贡献在于明确地揭示了儿童主体协调机制在连接刺激与反应的关键性作用,突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杜威的儿童发展观在注重儿童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同时,更强调环境条件,尤其是教育情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杜威在肯定儿童主体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环境条件的特点对于儿童主体发展的意义,提出对环境,尤其是对教育这一特殊的儿童生活环境的改造与控制,使其能适应儿童发展的倾向,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第二节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识记:\n1、儿童发展的内涵:(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遗传给儿童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反对遗传决定论。(2)儿童的发展蕴涵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源泉。把外在刺激与自己原有反应结构之间建立联系,是儿童活动的实质。(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1990年9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指出:“最优先地重视儿童地权利、儿童地生存以及儿童的保护和发展。(4)把握儿童发展需要澄清地几个问题:a、发展不等于变化;b发展是儿童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成熟过程;c、发展也不等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总之,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领会:1、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教育上的举措: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即是其生理成熟与其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变化的复杂过程。(1)顺序性,教育上要注意循序渐进;(2)不平衡性,教育上要注意抓关键期;(3)阶段性,教育上要注意针对性;(4)个别差异性,教育上要注意因材施教;(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教育上要注意长善救失。2、发展规律的启示:(1)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2)每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水平、特点的充分实现,将有助于其后的发展,否则,下一阶段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阻碍;(3)儿童的身心发展,归根结底是儿童个体的发展,尊重和顺应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促进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的丰富性的根本道路。3、教育与儿童的发展:教育是手段,发展是目标;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对儿童发展作用的条件为:(1)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儿童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儿童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教育中尊重和发挥儿童主体性的原则有:(1)尊重儿童的感受;(2)尊重儿童的选择;(3)鼓励学生的创造;\n第四章教师第一节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识记: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封建社会,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师范教育产生,教师职业更趋专门化和专业化。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里宁)徐特立主张“经师和人师合一”“教师要做园丁,不要做樵夫”。毛泽东称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荀况把教师纳入“天、地、君、亲”的序列。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它更优越、更光荣的职位。2、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领会:1、教师的社会作用:(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学校和教师进行人类文化的代际传承,具有自觉性、科学合理性和专门性。(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以培养人;培养人与传授文化知识比较,是教师职业的更为本质的社会职能。人的素质包括国民基础素质和各种专业或职业素质。国民基础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劳动与生活技能素质等。专业或职业素质是指在各种专业或职业活动中所需要和表现的素质。(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2、教师劳动的特点(一)复杂性首先是由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也是由教育任务的复杂性决定的,也是由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复杂性决定的。(二)创造性教师必须对知识进行加工,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需要教师付出创造性劳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十分迅速。教学中融进最新的现代知识,需要教师的创造。教师面临的教育对象是经常变化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现场是复杂的,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教育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更需要表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三)示范性先是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及其与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决定的,也是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青少年心理特征决定的。(四)长期性师劳动会效果的长期性,既表现为后效性,又表现为长效性,即人才成长和教育效果在人的一生中都将发挥作用。\n第二节教师素质识记与应用:1、教育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而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敏性品质。教师的这种教育机敏性品质:首先是产生于教师平时对教育问题的不断的艰苦的思考;其次,这种教育的机敏性品质也来源于对儿童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观察和了解;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敏性还有赖于教育经验的积累。识记与应用:1、教师的素质结构:(1)文化素质:a、必须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他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b、必须具有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小学教师还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多方面兴趣和才能。(2)教育素质:a、教育理论知识;作为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主要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知识;b、教育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c、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遵循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达到正面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对症下药。d、教育科研能力。(3)职业道德素质:1997年8月,原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又进一步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敬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2、师爱及其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的条件之一。师爱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又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师爱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趋向合群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3、师爱具有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内容:首先,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是教师对学生以生活上的关怀体贴为起点而产生的爱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是师爱的最基本的内容,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其次,师爱在较高的层次上是理解感和尊重感。第三,师爱在更高的层次上是由衷的期待感。4、培养师爱?首先要增强对师爱的认识。师爱的培养还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师爱要求教师平等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智力落后或行为表现差的孩子。师爱还要特别在处理师生冲突中培养锻炼。5、为人师表:首先应表现在教师义务方面。其次,应表现在教师行为方面。\n第三,应表现在教师品德方面。第四,应表现在教师风度方面。教师风度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步态手势、面部表情、服饰仪容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行为方式和特征。我国学校对教师风度的基本要求是:(1)语言文明;(2)举止端庄;礼貌待人;(3)仪容整洁大方第三节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历史概况:(1)中国古代的师生关系:受到等级制度的影响,强调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权威。韩愈在《师说》中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西方近代的师生关系:提倡“民主”、“平等”、“个性自由”等口号,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中主张把儿童放到大自然中去培养,赫尔巴特主张“教师中心论”,杜威主张“儿童中心论”。领会:1、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民主平等:在政治、人格、真理面前平等,教师对学生具有教育管理职责,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要向学生学习,认真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对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类型的分析研究表明,对立型、依赖型、自由放任型的师生关系下的教育教学效果,远不如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下的教育教学效果好。(2)尊师爱生: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教师是教育者,他在建立尊师爱生新型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3)心理相容: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与谅解。(4)教学相长: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中,双方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树立良好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的标准。(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师生之间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信赖”四个步骤,才能建立起较为亲密无间的关系。(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首先依靠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具有教师职业所要求的特殊性格,即具有童心、公正感和自制力。第四节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识记:1、教师资格:\n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或标准,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就可认定他具有“教师资格”,取得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2、教师资格的种类日美欧各国教师资格种类和级别以学位和考试为基础。我国教师资格种类和级别以学历和评定为基础。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我国小学教师职务资格分为: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根据教师的政治思想、基本学历、胜任教育教学情况以及教育工作年限等,评定其任职资格。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3、教师进修的形式:校内进修、校外进修、函授学习与远程学习。第五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及其确定一、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狭义教育与广义教育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有目的性,不同点则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是人类文化发展和教育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2.学校教育工作者比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更高、更专门的教育素养,其中包括较高的对于教育活动目的的设定、反思与理解能力。3.在设定的程序上,国家或学校在学校教育目的上会有较为全面的考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社会的教育目的和个人的教育目的两类。社会的教育目的主要反映社会对于教育系统的总要求,要求教育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及其发展服务。个人的教育目的则要考虑教育对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要求教育为个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以及未来幸福生活的目标服务。教育的社会目的与个人目的应当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组成完整的教育目的整体。有效的社会教育目的必须通过个人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实现。反之,有效的个人教育目的也必须考虑到社会教育目的,以社会教育目的为设定和实现的前提。孤立或割裂两者的关系,就会形成片面的教育目的,乃至导致整个教育观念上的社会本位或个人本位。(二)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区别和联系\n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教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2.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它由教育的性质、教育的方式、教育目的三个内容构成。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三)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二、不同的教育目的论(一)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基本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这种观点认为,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开社会的教育目的是不可思议的,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充分注意到了社会对个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其弊端是没有看到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没有对个体的需要做足够的关照。(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强调人的本性需要,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不将个人的自由发展同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所谓合乎人性的自由发展就会变成空中楼阁。(三)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是杜威。他将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本身联系起来,反映了教育活动主体的自觉,同时他也注意到了真正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的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又以客观性为前提。恰当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又必须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一)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从主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二)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状况是确定一定历史时期教育目的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就不同。2.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n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育目的的确定就必然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教育目的的确定会体现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要求,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1)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上是统一的。(2)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社会人格和个性发展之间又有矛盾的一面。4.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目的既然是教育活动主体对培养对象质量和规格的设计,就不能不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虽不对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和方向起决定作用,但它仍然对教育目的有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1)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2)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20世纪末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一)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二)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三)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于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毛泽东又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对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对当时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一)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我们始终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向,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n的方针。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个性的自由发展,使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发展更是我国教育长期和根本的任务。(二)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三)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三、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一)、落实我国教育目的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1、创造精神;2、实践能力;3、开放思维;4、崇高理想;(二)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2、德智体美之间的关系:一是各育均有相对的独立性,二是现实或真正的教育是一体的。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或平面的发展。因材施教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的教育,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的同时求得他的全面发展。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对社会上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有一些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激励小学生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一节德育一、德育与社会、人生(一)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有关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德育主要是指道德、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二)德育的功能1.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社会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在理解德育社会功能时,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功能实现的间接性。2.德育的个体功能德育的个体功能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n(1)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必须充分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2)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一定的品德,乃是发挥个体发展功能的重要内容。3.德育的教育功能德育的教育功能是指德育具有“教育性”: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德育的教育性就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赫尔巴特曾经指出:“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三点:(1)动机作用;(2)方向作用;(3)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实际上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支持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要具体落实德育的教育功能,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其次是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于统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又有两个重要的问题必须注意:一是应当努力提高教师的人师性质,要为人师,必须有可以为人格师表的起码的道德和精神品位;二是对教育对象的塑造,应当始终追求实现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目标和品德修养目标的统一。二、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德育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目标;德育内容则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一)小学德育的任务《小学德育纲要》规定我国小学德育的任务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二)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对小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之重。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和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等项内容。我国现在的小学生许多人是独生子女,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他们健康和幸福成长的重要途径。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的基础性工作。\n我国政府对小学的德育内容有统一的规定,目前主要体现在《小学德育纲要》上。三、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一)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这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是我们学校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要上好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应注意下列几点:(1)目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2)每堂课的课题要小一些,灵活一些。(3)教学要点要简单明了,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4)材料要生动形象,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5)坚持启发式教学。2.其他各科教学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经常的、最基本的途径。3.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二)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进行真正的德育,只能采用说服为主的教育方法,绝不能运用压服的方法。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等。1.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讲解:是指教师对特定德育内容进行系统和生动的解释,以使学生较系统地深刻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正确行为的标准和方法,以指导行动。谈话:这是说服教育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讨论:这个方式主要是用于小学高年级。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集体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2.情感陶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陶冶法的基本理论基础是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两方面的作用机制。陶冶法具有情感与认知高度统一的特点。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陶冶法的关键是要设置具有隐性教育意义的教育情境。其基本要求有:①教师的最主要功能体现在教育情境的设计上,这一情境必须能够引人入胜,具有感染力。②教师作为教育情境的构成要素的条件是对学生的挚爱、真诚以及自身道德人格的魅力。同时教师应当成为道德人格上的榜样──陶冶的一个重要因素。③应当促进学习主体与教育情境的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对环境的净化、美化和改进。在若干种陶冶法尝试中,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的“家庭化模式”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典型。3.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教育法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n一般常选用的榜样有以下几种:(1)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人物。(2)历史上伟大人物、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3)同学中的好人好事。(4)教师和家长。4.实际锻炼实际锻炼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的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各种实际锻炼方式的作用,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锻炼的目的和要求,要有严密的组织工作。(2)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小学生成为各种实际锻炼的主人。(3)实际锻炼要反复进行,做到持之以恒。(4)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5.奖励与惩罚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2)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3)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第二节智育一、智育及其功能(一)智力与智育的含义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1.智力包括哪些内涵?智力实际上就是人的智慧能力。它可以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等各种认识方面能力的综合,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系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综合心理能力。2.智力在何种意义上是可以发展的?关于智力概念的正确理解应当是:第一,智力是一种由天赋、策略与知识等因素合成的综合能力。第二,不能对小学生的智力作狭隘和武断的结论。3.智育与教学的区别教学并不仅仅只是智育的活动方式,德育、体育、美育等都需要教学途径去完成;智育以教学为自己的重要途径,但这一途径又并不是智育的惟一途径。(二)智育的功能(1)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2)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智力发展本身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促进其他各育发展的重要基础。(3)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二、小学智育的任务、内容与实施智育的根本任务当然是要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一)传授知识\n形成有利于智力发展的知识结构,创造应用知识的机会,使之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应当成为知识传授和学习最重要的任务。(二)发展技能所谓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反省认知能力(三)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小学教育中的智育任务主要是通过文化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去实现的。小学智育的实施应当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诸环节的统一。第三节体育一、体育与身体素质的提高(一)什么是体育体育是指以增强体质、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体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狭义的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提高的体育活动。(二)学校体育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技能性娱乐性(三)体育的意义体育的意义在于:社会发展要求学校教育通过系统和有效的方式增进社会成员的身体素质;个体的事业发展和幸福生活所要求的身体基础最经济、有效的奠定方式就是接受学校体育。(四)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 1、健体功能2、教育功能:这可以理解为体育的价值功能,具体表现在体育活动中对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促进上。3、娱乐功能二、小学体育的任务和内容1、小学体育的任务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2、小学体育的内容(1)从活动的内容角度看,中小学体育的主要项目有游戏,体操,球类,武术等。(2)从要实现的具体教育目标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上。三、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是:教给学生初步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预防疾病,保证和促进学生的身心的正常发育,保护和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使学生从小就树立起“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一)小学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1.教学卫生保健\n2.个人卫生保健3.环境卫生4.合理的作息制度(二)怎样做好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1.进行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2.建立各种卫生保健制度3.开展“少年红十字会”等项活动第四节美育一、美育的含义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所谓狭义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二、美育的功能(一)美育的直接功能美育的直接功能可用两个字表示即“育美”。(二)美育的间接功能美育的间接功能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三)美育的超越性功能与实质美育概念相联系的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所形成的人生意趣和理想境界追求等,显然已经“超”出了原有的直接和间接功能范畴。以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为代表的中外美育理论及实践,对于人生终极意义、意趣及教育过程本身美学自由精神的追求等美育“超美育功能”或价值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已是一种世界的潮流。三、美育的任务(一)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三)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美是创造美的初级形式,小学美育应当鼓励小学生大胆地表现美,在表现美的同时学会创造美。\n(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四、美育的类型(一)艺术美育艺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靠艺术类课程去实施的。(二)自然美育(三)社会美育社会美直接体现人们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和生活理想,有美与善、真相结合的特点,具有较大的美育价值。社会美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四)教育美育所谓教育美育是说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育的资源。教育美育要求:(1)教师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2)教育活动努力寻找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3)努力发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对象美,并且努力促进学生以自己和自己的活动为审美对象,让学生的成长作为他们自身成长的动力。(4)科学美也是教育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美的形式之一。“教育美育”的命题的提出,实际上是在从教育原理的角度呼吁建立新的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第七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与课程论(一)几种不同的课程观1.课程是知识:是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这种观点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强调学习者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2.课程是经验:认为课程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及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态度等。3.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注意学习者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课程概念:课程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课程是经验”的观点更加符合我国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二)课程论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n二、课程的理论基础(一)课程的哲学基础在课程的各种理论基础中,哲学对于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一是本体论层次。二是方法论层次。(二)课程的心理学基础与心理学的结盟是课程论形成独立科学的主要条件。真正为课程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赫尔巴特。三、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认为课程就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将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又各自具有独立性,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地导致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与知识相关外,还有自己的规律和特征。(三)分科与综合的关系就课程结构而言,包括了分科与综合两个方面才是全面的,就学习者的认识和思维的结构而言,包括了分化与综合两种方式才是合理的。综合课程的研究和尝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达到高潮,成为当代课程实践和理论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四)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1.人文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1)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2)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3)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重视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讲究教学方法,提倡学习的积极主动性。2.科学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1)在课程目的上,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和力量,课程要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即使提到课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也会归结到二者对于科学的依赖或者科学对于二者的巨大影响方面。(2)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和推崇科学、重视各门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断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及时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于方法和形式同样讲究科学性,讲究效率。3.人文主义课程与科学主义课程的冲突第一次冲突是科学主义的课程基本形成并且在学校站稳地位,这一时期科学主义课程代表着课程的进步趋势。第二次冲突是人文主义的课程对科学主义课程主流的冲击,这一时期人文主义课程代表着课程的进步趋势。我国既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又提倡尊重学生和重视个性发展,在课程中同时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n、第二节课程的基本范畴一、课程的目标(一)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1.第一层次反映特定社会对于合格成员的基本要求,明显地带有课程总体目标的性质。2.第二层次这一层次的目标适用于一定阶段的具体课程,比总体目标更为具体,是总体目标在特定课程领域里的表现。3.第三层次这是更为具体的、与课程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的目标。这一层次的目标在具体的课程领域内部展开。(二)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完整的课程目标应当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每一个领域又可进行更为详细的区分。在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研究中,有德、智、体或德、智、体、美、劳的提法,实际上就是在教育总体目标的层次上所作的水平分类。二、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一)课程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全部课程问题就是内容问题:课程设计是关于内容的组织安排,课程目的是决定内容的依据,课程评价是判断内容产生的结果,课程实施是内容的逐步实现,等等。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二)课程的结构1.课程的基本结构课程的一般结构,即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1)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也称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3)课本即教科书,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一般说来,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课程的宏观结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是课程的具体结构。2.课程基本结构的不同存在方式(1)以统一要求为特点的存在方式(2)以多样化为特点的存在方式3.课程基本结构的发展变化(1)在统一性基础上增加灵活性(2)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性4.课程结构的改革学习者的不同学习方式是课程具体结构的基础。决定课程不同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不同课程的具体结构赖以建立的依据。\n一般说来,以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采用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在结构上至少包括主题、任务、评价标准三个部分。第三节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课程设计的层次与模式(一)课程设计的层次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1.宏观的课程设计2.中观的课程设计3.微观的课程设计(二)课程设计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它们是: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主观法和经验法是人们进行课程设计最常用的模式。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将逐步建立。在众多的课程模式中,美国教育理论家泰勒创立的“泰勒模式”最为著名。二、课程的实施(一)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二)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打好基础(三)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八章教学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在小学教育中,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教学活动实现的。小学教学的任务:(1)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二节教学活动的本质与模式一、教学活动的本质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一)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n(二)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三)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教师的领导作用的发挥必须注意两点: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领导的方式应当是多样化的。(四)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二、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概念: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二)教学模式的种类1.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苏联教学论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了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模式的比较完备的结构: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感知、理解)→巩固知识→检查2.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这种模式以杜威的“从做中学”为指导原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亲身经历,重视直接经验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意义。最为典型的表现是杜威的教学实践,他的学生将他的主张概括为“设计教学法”,可以视为这种模式的典型。“设计教学法”的一般进程为:设置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3.折衷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1)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的一般进程为: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几次)→做出结论(2)联邦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一般进程为: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解释范例的类或属→掌握规律范畴→获得对自我或人类的理解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信息加工类、个人发展类、社会相互作用类、行为教学类四类教学模式,共有25种。并且对于各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各种模式的具体特征、适用范围、基本结构和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等。第三节 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意义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的概念首先表明了教学原则的合目的性。教学原则的概念还表明了教学原则的合规律性。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一)直观性原则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n1.实物直观2.模像直观3.语言直观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二)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启发性原则,对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三)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1.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四)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4.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五)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六)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1.坚持正确的方向。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n3.实事求是。4.讲究教学艺术。(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2.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3.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尽可能广泛地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应当尽可能与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再次,应当注重小学生发展的实际。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八)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要求:1.充分了解学生。2.尊重学生的差异。3.面向每一个学生。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意义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教学的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会带来极为不同的教学效果。二、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一)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教育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立下来。第二阶段,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的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补充和发展。第三阶段,以苏联教育学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使班级授课制更趋成熟。(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班级授课制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人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三)课的研究与发展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苏联教学论,提出了课的类型,并且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他们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指在一节课中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测验课等。综合课指在一节课中承担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综合课的一般结构: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n(四)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班级授课制使教学获得了较高的效率,一位教师同时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3)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地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2)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形式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5)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因此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一)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分层类型:通常在每一年级有A、B、C、D、E五个水平,A组为最高,B组次之,以此类推。分层依据:主要依据智力测验分数、学习成就、教师意见和家长意见决定分层。分层范围:通常在主要科目实行分层,如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分层管理:每学期或每学年要进行调整,(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2.设立小组目标3.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的机制4.个人责任的明确5.均等的成功机会(三)小班教学实行小班教学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取消教师分科任教或延缓教师分科年限2.改革现有的班级第五节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教学方法定义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n教学的任务、目的、内容的要求,以及人们对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直接地决定着教学方法的产生发展。制度以保证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想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基本形式: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评价: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运用:①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②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③讲究语言艺术④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2)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基本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评价:谈话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缺点在于与讲授法相比,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它需要较多的时间。此外,当学生人数较多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运用:①做好充分的准备 ②谈话法要面向全体学生 ③在谈话法结束时进行总结。(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形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运用:①选好讨论内容 ②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 ③善于引导(4)实验法:实验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形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学习。评价: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学生是通过亲身活动从感性知识过渡到理性知识,认识过程比较完整。运用:①准备工作充分 ②及时、具体的指导 ③ 帮助学生总结(5)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n评价:实习作业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各种能力。运用:①提出明确的要求②选择恰当的方式 ③作好事后的检查(6)练习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学习。评价: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任何技能技巧都是通过练习形成、巩固和提高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及时、集中的练习,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比较迅速的效果。运用:①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②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 ③合理安排练习步骤。 ④科学掌握练习量。 ⑤及时机遇学生反馈。 ⑥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7)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教学方法。形式:准备性参观、并行参观、总结性参观评价:参观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领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运用:①做好参观的准备 ②指导参观的进行 ③总结参观的收获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一)发现学习这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发现法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二)探究—研讨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1.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2.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3.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4.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三)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包括以下六个阶段:1.按照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教学内容。\n2.出示纲要信号图式,进行第二次讲解,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指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加以概括。3.把小型的“图式”发给每个学生进行消化。4.要求学生课下按“图式”进行复习。5.在下一次课上,让学生根据记忆在各自的练习本上画出图式。6.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图式回答问题。(四)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暗示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善于激发学生动机,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尽可能彻底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确立自信。2.用跨学科的观点,按课题编制较大的教学单元,加强教学的整体逻辑的感情效果。3.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采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单项或综合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进行。(五)非指导性教学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以自己“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为基础,将其应用于学校教学领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非指导教学的基本特征如下:1.极大地依赖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要求教学要尽可能直接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而不是借助理性的方法去干预或重组学生的情感。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4.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第六节教学手段一、教学手段的概念及其发展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意义(1)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2)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3)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第七节小学教学工作的实施一、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n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是: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小学教学中教学工作具体实施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于以学生接受性学习为主要基础的学科课程是适宜的。(一)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1.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学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参考材料。2.了解学生3.设计教学过程(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二)上课上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上课的水平。一节(次)好课应当符合以下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适当4.教学过程紧凑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上课的延续。学生的作业大致有如下种类: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等。布置作业应当遵循以下要求:1.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的目的要明确,每项作业都有明确的意图,为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服务。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严格遵守国家规定。3.布置作业时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时间。4.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地批改。包括全面批改、重点批改、轮流批改、当面批改、指导学生互相批改等。(四)课外辅导是上课的补充和辅助,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内容包括: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为成绩差的学生补课并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为成绩优异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分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两种形式。二、小学教学实施的不同过程以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为基础的课程,在课程结构上不是围绕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的逻辑体系展开,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组织、引导学生活动上。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主题、任务、评价标准这样几个方面来准备,按照学生活动的主要阶段来安排。第九章课外活动\n第一节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作用一、课外活动的概念课外活动,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为其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以期使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也有称第二渠道或第二课堂。教育界对课外活动普遍认识:课外活动是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它与课堂教学互补互成,不应有主次之分。课外活动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教育组织形式。课外活动的教育学基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代儿童发展观和小学教育基本目标。二、课外活动的特点及教育作用(一)课外活动的特点1、自愿参与参与的主动性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相结合,可以调动学生在活动中较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消除因被动学习造成的厌烦情绪或逆反心理对学习效果的负面影响。2、自主活动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学习化社会对每个成员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现实要求。课外活动对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及的。3、形式多样学生可用科技活动小组、读书会、实地调查、游戏、报告会、科普讲座、兴趣小组和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进行活动。4、内容开放课外活动不受或不完全受教学计划的控制,它主要以学习的兴趣、爱好、好奇心等为基础,结合学校的条件开展活动。(二)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1、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2、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3、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能力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一、课外活动的内容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体活动4.课外阅读活动5.游戏活动6.社会活动7.主题活动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1.个人活动2.小组活动课外活动小组,是各种普遍参与的持续性专项活动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3.群众性活动\n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课外活动的设计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如下: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3.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使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二、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教师在指导具体课外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养成第十章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第一节班主任工作一、班级、班主任和班集体(一)班级班级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和领导,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具体实施的。班级的特点——行政性、同一性和独立性。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和培养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班级也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既是学生成长的基地,更是学生心理上的“家”。(二)班主任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育者2、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3、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作风修养等。(三)班集体班集体就是指由全班学生组成的集体。班集体的形成主要有以下特征:目标性、组织性、纪律性、民主性良好班集体的功能:1、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2、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3、不仅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二、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一)班主任的职责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负责。(二)班主任的任务\n班主任的任务涵盖着对班级的全面管理和对全体学生的全面负责。具体表现为:思想教育、文化学习指导、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科学的进步对班主任的教育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是民主观、科学观、素质观的树立。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怎样做班主任工作)(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班集体情况;学生个人情况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原则:全面性、经常性和发展性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途径:学习活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测量法。(1)观察法: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指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应用要求: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有科学可行的观察计划;及时作好观察计划;整理分析材料;写出结论。(2)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卷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应用要求:确定好谈话目的、内容;对谈话过程有周密思考;谈话态度亲切、和蔼诚恳;根据不同学生个性,采用灵活多样的谈话技巧;耐心听取学生意见;谈话后写出谈话纪录。(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大致要经过组建、初步形成和形成发展三个阶段。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及方法(1)确立目标确立班集体目标有以下基本要求:第一,体现时代精神。第二,有明确的指向性。第三,注意目标的层次性。第四,有可行性。确立班级目标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系列化目标法,二是具体化目标法。(2)建立班委会建立班委会,应遵循四个原则:①民主性原则。②用其所长原则。③教育与锻炼相兼的原则。④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班干部产生形式和方法:“选举制”,“委任制”,“竞争制”。(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第二,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规范。第三,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第四,奖惩强化。(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最主要的、经常开展的班级活动有教学活动、主题性活动、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等。班级教学活动,是占时最多,贯穿班级始终的活动。通过教学创建班集体的途径主要有四种:\n第一,建立教学协作制度,形成教育合力。第二,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教学。第三,努力优化教学情境。第四,建立师生集体的双向调节机制。主题活动,是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的具体要求如下:1、要精心设计主题。2、要有针对性,能切实解决问题。3、善于开拓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4、要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5、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主题班会是主题活动的系列之一,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要注意:第一,了解后进生;第二,以爱动其心;第三,以理服其人;第四,以智导其行;第五,持之以恒。(四)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班级环境建设,首先要从教室布置开始。其次要办好班报,再次是建好图书角、生态角。(五)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1.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2.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3.做好家长工作(六)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第二节少先队工作一、少先队的历史、性质、任务与组织机构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其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1.群众性和先进性的统一2.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3.服务性和自主性的统一少先队的基本任务:队章规定的任务(略)新时期党赋予少先队新的职能和使命:一是团结教育,二是代表参与,三是服务保护。团中央将“竭诚为少年儿童服务”作为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少先队活动及辅导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一)少先队的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n1、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体育和美育活动2、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1)队会,分为大队会、中队会、小队会;(2)礼仪活动;(3)阵地活动,是少先队大队或中队运用自己建设的专门阵地开展的经常性活动;(4)参观、访问、旅行及各种社会实践;(5)夏(冬)令营活动。(二)现阶段少先队工作的总体思路共青团、教育部提出开展——“中国少年雏鹰行动”以“五自”为基本内容,以“雏鹰争章”为基本导向,以“手拉手”互助活动为重要载体,以“雏鹰假日小队”为少先队校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以社会化的工作机制为基本保障的活动。3、辅导少先队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1)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2)自主性与指导性结合的原则。如果说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那么自主性则是少先队活动的生命线。(3)实践性与创造性结合的原则。第十一章学校咨询与辅导什么是学校咨询与辅导?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在适应与发展上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师范生为什么要了解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知识?首先,在一般学校教师实际上分担了一部分学校咨询的任务;其次,即使在有专门学校咨询工作者的学校,其他教师和管理人员充分理解这一工作并积极参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再次,学校咨询工作的基本精神对日常教育活动也有多方面的启发。(以人为本,关心学生的需要,生涯规划与学习动机等等)一、目前,学校咨询工作有什么特点?1、在学校咨询当中,指导模式、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共存共生,既有互相借鉴,也有综合运用;2、学校咨询也越来越强调学生所处的独特环境的影响,使帮助更有针对性,如重视跨文化咨询;3、学校咨询工作也被进一步结合到整个教育计划当中,开展得更加有组织、有系统,与其他教育活动更加协调。二、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一)干预与矫正\n1、缺陷矫正对有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进行系统的矫正。2、早期干预就是在问题出现初期给予学生帮助。(二)问题预防与发展1、问题预防在可能的问题发生之前,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与辅导工作,提高学生应付将来问题的能力。如考前焦虑的预防与调适等。2、发展指导针对学生发展过程可能存在的普遍性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展的有指导性和促进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如青少年人际交往辅导、自我意识发展的辅导等。(三)预防与干预的关系从实际情况看,在学校咨询开展起来的地方,干预和矫治的任务比较容易受重视和强调。而预防和发展性指导工作重视不够。预防和发展性指导可以面对多数或全体学生,既经济,效益又高。学校咨询工作应当在预防与干预之间取得平衡。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一)针对学生个别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干预和矫治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活动完成的。主要方式有: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和通信咨询等等。在咨询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咨询能力及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及时进行转诊。(二)在班级中开展课程方式的心理健康辅导预防和发展性指导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课程方式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完成,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如何有效地开展课程式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1、要获得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其他课任教师的协助与配合。2、要有系统的课程计划与准备,并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3、心理辅导的目标应该是多元的,既有知识层面的,也有操作与观念层面的。4、课程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活动要丰富多彩,具有参与性。(三)为其他教师以及家长担任顾问或提供间接咨询学校咨询工作者作为专家在为教师及家长提供间接咨询的过程,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1、避免受家长或教师的情绪及主观偏见的影响,而作出不适当的心理诊断。2、在与家长或教师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提出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方案。3、要追踪了解贯彻教育措施的结果,并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4、不要忽视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家庭方面(父母教养方式、教养能力等))的原因。努力使学生和其家庭共同发生改变,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四)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心理测验工作学校咨询工作者根据学校领导或其他教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以供他们教育决策时参考;咨询者不仅要监控测验的实施,更要对测验的解释负责;要避免擅自公布心理测试结果甚至以“诊断结果为依据,给学生贴上标签”。(五)组织协调学校和社会的有关资源共同参与咨询辅导工作\n学校咨询是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咨询者要重视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对其咨询工作影响和意义。(六)小学教师和学校咨询与辅导小学教师如何在学校咨询与辅导中发挥其作用?1、对某些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要细心观察,并及时与咨询人员进行沟通;2、对课程辅导工作,要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3、教师不宜贸然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工作,尤其要避免轻易给这生扣上心理或行为障碍的帽子的做法。第二节咨询一、咨询的目标和原则(一)咨询活动的目标咨询的目标,就是由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困扰,并提高其自身的应付挫折的能力。咨询的直接目标就是使学生解除心理困扰,顺利度过当前的危机。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来访学生的自立自强。如何避免咨询使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1、既要让学生不良情绪得到舒解,又要教会他们情绪调适的方法;2、不代替学生做决定,而是帮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3、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做,而是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规划、自我调节自己的行为。(二)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1、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2、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3、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来访者对咨询过程的主动参与是咨询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如何引导来访者主动参与咨询过程呢?①学生应该是自愿来询的,强迫的效果往往不佳。②在咨询过程过程,咨询者要重视和发挥来访者的主体性。③如学生提出中止咨询,咨询者不宜强留学生,而应客观冷静地分析中断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建议或为其提出转介。4、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二、咨询会谈的一般过程咨询主要是通过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会谈来完成的。咨询会谈的基本任务是在良好的咨询关系中澄清来访者的真正问题,进而找到适当的改变现状的途径。(一)建立咨访关系在会谈阶段,建立咨访关系是核心任务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1、努力营造温暖亲切、安全可靠的心理氛围;2、掌握倾听技巧:少说多听,适当的回馈,不过早地下定论或给予劝导、建议等等;3、科学而有效地引导会谈的内容和方向,但不要轻易打断来访者的叙述。(二)澄清和评估问题\n通过会谈需要澄清哪些问题?1、引起来访者困扰的情境是什么?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2、来访者的反应?情绪、想法、行为等。3、此困扰对来访者的生活、学习、社会功能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4、向来访者本人、其家人或老师等人采集与此困扰有关的身心发展、家庭成长环境及人际交往等相关信息,以利于对来访者的问题做出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主要区别来访者是否为严重的心理异常和精神疾病患者,如是及时转介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心理或药物治疗。(三)确定改变的目标——所谓改变的目标,就是通过咨询应当使来访者在哪些方面产生积极的改变。目标的确定要由咨访两方共同参与,尤其要在充分听取来访者的意见的基础之上形成。如何确定改变的目标?1、帮助来访者自己确定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改变;2、咨访两方共同努力形成一系列有层次的、可操作的心理和行为改变的目标。(四)促成改变的实现如何促成来访者的改变?除了技术层的措施,咨询者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要不断强调来访者的主动性;2、要引导来访者把在咨询环境中发生的改变迁移到实际生活当中;3、对咨询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估,有利于确定行动方案的有效性,并据此做出必要的调整。(五)结束咨询及追踪效果如何安全顺利地结束咨询?1、在咨询快要结束之前,给来访者一个提醒,让来访者有个心理准备;2、讨论咨询结束给来访者带来的感受,鼓励来访者积极地利用咨询中的经验,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3、如果需要可采用先密后疏的时间安排,慢慢结束咨询。如何追踪咨询的效果?1、采用问卷调查或心理测量了解咨询的效果;2、来访者本人、相关人员的对来访者改变情况的主观报告。三、主要咨询方法介绍(一)侧重调整情感的方法基本观点:人们在遇到情绪上困扰时,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把它倾诉出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宽慰。咨询任务:要形成让来访者愿意倾诉和宣泄的氛围,使他感受到尊重与支持。主要技术:鼓励表达;传达共感;身体放松(二)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基本观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大多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而加以克服,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咨询任务:就是为这种学习创造适当的条件,包括设计合理的行为程序,提供强化及设立模仿的榜样,等等。主要技术:设立行为步骤;引导模仿;提供强化。(三)侧重改变认知的方法\n基本观点:环境当中的人和事只是诱发情绪困扰的外在原因,而当事人对这些人或事怎样看待、怎样进行解释、思考和认识过程是怎样的,才是更直接的决定因素。咨询任务:帮助当事人认清自己在情绪困扰背后的不合理认识,代之以合理的认识,重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从而消除情绪困扰。不合理认识的基本特征:绝对化;过度泛化;夸大结果。主要技术:检视来访者不合理的信念;引导来访者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代之以合理的信念。(四)关于游戏及艺术活动的运用基本观点:游戏及艺术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等特点,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利于投射出儿童的内心问题。咨询任务:通过游戏或艺术活动让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以显现,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做出改变。主要技术:沙盘游戏;绘画等。(五)关于团体咨询基本观点:人是社会的人。团体咨询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咨询任务:充分利用团体的特性和团体的资源促进团体成员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增强团体成员的自信和自尊,提高团体成员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技术:集体游戏;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第三节心理健康辅导一、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与原则(一)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学校咨询工作者通过课程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分两个层面:一般性的需要——某年龄阶段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上的需要;特殊性的需要——特殊人群、个人或由特殊事件引起的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上的需要。心理健康辅导一般由专门的学校咨询工作者主持,也可由经过专门的心理培训的教师或学生同伴来主持。(二)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原则心理健康辅导与学科教学活动是有区别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以技能形成导向2、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3、调动学生全体的参与二、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需求分析一般性的需要和特殊性的需要∨课程准备可参考已有的课程设计。备课是不可或缺的∨\n授课心理健康辅导以发展技能为导向,在授课过程中,辅导人员的∨任务包括讲解、示范、指导等方面。课程评价评价的依据可以来自辅导人员观察,更多的则来自学生、家长及老师的反馈。三、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领域(一)认识自己心理健康发展意味着能够较好地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关注自己的情绪体验并能较清楚地分辨自己的情绪,能对引起情绪的原因有一定的认识;能对个人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认识,包括外貌、行为习惯、性格和能力等。也能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二)自我激励心理健康发展意味着开朗乐观,有自信心,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目标。心理健康的人能悦纳自己,不因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感到自卑,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对学习和生活有热情、有兴趣,对将来充满希望并逐渐产生理想。(三)自我控制心理健康发展意味着能够对自己情绪上的波动和行为上的动摇有较好的调整控制能力。心理健康的人能在遇到生活中的意外、挫折、压力时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较少为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所左右;能比较好地计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对已经确定的任务能集中注意,坚持不懈地完成,较少因为分心、动摇等半途而废。(四)人际交流心理健康发展意味着与周围人相处融洽。心理健康的人愿意与别人进行交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愿望,同时也能认真地倾向他人、理解他人,不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能够尊重他人的愿望,关心他人的需要,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人,而不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味要求别人、支使别人。(五)人际合作心理健康发展意味着善于与他人进行合作。心理健康的人有较好的独立意识,而不是事事依赖别人缺乏任何主见;同时他也懂得与别人合作完成任务,知道互相激励、取长补短和分工配合,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尽力;在与周围人发生冲突或分歧时懂得妥协,寻找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六)关于学习技能辅导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中心是学习,成功地适应学习的要求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综合体现。辅导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批判性思维训练、想象力和创造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等。(七)关于职业发展辅导心理健康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是较为清晰的思考,能勇于克服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过程中的各种障碍。辅导的内容: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与职业选择、人生追求与知识经验的积累等等。\n第十二章教育测验与评价第一节教育测验一、小学教育测验概述(一)几个相关概念界定:测量:是给事物的某种属性给定数值的过程。测验:是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等的数量化测定,有广义与狭义(指一份卷子)之分。在教育领域,测验只是测量的一种形式,主要用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特点。考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如期中、期末考试。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评价包含定性描述或价值判断。(二)测验的功能1、激励功能: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激励作用2、诊断功能:一是看学生学习基础;二是看学生掌握情况。3、区分和选拔功能:如升学、就业考试等4、评定功能:对学生学习、教学效果、办学质量都有评定作用二、测验的类型从测验目的上分:安置性测验——分层、分组,因材施教形成性测验——过程评价诊断性测验——教与学中的问题诊断总结性测验——对结果的评价从测验内容上分:成就测验——学业成绩的检查学能测验——学能倾向测验:文字推理和数字推理从测验规范程度上分:标准化测验——测验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制,如智力测验教师自编测验从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分:常模参照性测验——着重学生之间的比较标准参照性测验——关心有没有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三、良好测验的标准(一)实用性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便于组织、便于实施、节时省力。(二)信度又称可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三)效度指测验的有效性,指一项测验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估计效度有两种方法: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四)难度\n指测验的难易程度,它可以提供试题平均通过率的信息。(五)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也称鉴别力,表示某道题目能够将不同程度的学生鉴别开来的能力。四、测验的编制(一)确定试题内容(二)选择试题类型:客观题和论文题(三)评分:等级分和百分制(四)测验分数的解释:与人比和与标准比第二节教育评价一、教育评价概述评价是在特定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某种属性所做的价值判断。教育评价就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来评量教育所期望的一切效果。教育评价分广义和狭义:即对教育活动一切方面的评价;对学生发展的评价(也称学生评定)。教育评价能促进变革。评价是一种回顾现在、展望未来的活动。评价还能帮助我们反思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二、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正式评价严格程度上分{非正式评价相对评价从解释评价结果的标准上分{绝对评价形成性评价从评价功能上分{总结性评价三、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一)学生发展评定学生发展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评定主要分:学业成就、行为表现和身体状况三方面。(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授课质量评价能让教师清楚知道自己的教学特点,了解长处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也可以提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授课质量评价包括:专家、同行、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三)课程与教材评价\n课程与教材评价是教育评价中容易忽略的部分。在开展课程与教材评价时,教师的意见会备受重视,因为教师最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看法,以及教材处理上的困难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开展微观的课程或教学评价。五、目前教育评价的问题与发展(一)现存问题1、重知识轻能力2、片面追求分数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4、制约教学改革(二)发展和改革的策略现代教育评价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评价的形成性功能;(2)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3)倡导自我评价(4)尊重评价对象的感受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功能四、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知识和技能目标;与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评价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情意目标。建立评价目标{智能、性格倾向等;∨与学业成就间接相关的评价目标环境;身体状况。选择评价样本在进行实地评价时,对象和场所的选择也是关键。∨收集评价信息主要方法论:观察、检查作业、考试、家访和轶事记录法。∨报告评价结果评价报告内容:评价目标、时间表、人员、方法、结果和建议。第十三章教育法第一节教育与法律\n一、法律的产生及其功能二、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的产生三、国外教育法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国外教育法尤其是西方国家教育教育法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零星立法阶段: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二)专门对普及义务教育进行立法阶段: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法是围绕初等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三大主题展开的。(三)广泛进行教育立法阶段(四)教育的综合法治阶段:表现为立法自觉地、主动地适应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全面地进入教育领域,系统地认识它所调整的对象,合理地调节教育领域中发生的各种内外关系。四、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我国几部主要的教育法规范: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我国的教育法体系将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基本法:《教育法》部门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民办教育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条行条例政府规章:数量多,具体、详细第二节学校中的法律关系一、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相互之间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在学校领域内,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1、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具有不对等性)2、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有财产关系、邻里权关系和合同关系)3、学校与教师的关系(由权责分配原则和学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管理关系)4、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即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二、学校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一)学校的法律地位作为一社会组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与它们所处的内外环境构成了一系列社会关系,主要有:1、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原则、以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行政关系;2、以平等有偿为基本原则,以财产所有和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民事关系。(二)学校的权利与义务\n教育法规定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不同于民法上或行政上的权利,它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格和能力,一般称为办学自主权。三、教师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一)教师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规定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这与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的建议》中关于教师职业的定位是一致的。“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性职业”。(二)教师的权利义务我国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在《教师法》第二章中做了明确规定。四、学生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一)学生的法律地位学生的法律地位因其不同的身份而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首先,是一名国家公民。相关法律:《宪法》、《民法》等。其次,是一名“受教育者”。相关法律:《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再次,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法讲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主要是从学生作为学校中的受教育者这一特定身分出发的,但除了这些权利以外,学生在学校内还享有一名公民或未成年人应享有的权利,如人身权、财产权、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权等权利•第三节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一、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1、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2、按照违法主体:行政机关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学校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教师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学生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社会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二、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1、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无任何过错,对所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不负法律责任。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有某些过失,则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应承担部分法律责任。1、对于因学校管理失当等原因导致学生在校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的,学校应承担部分责任。2、接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在工作中造成的人身事故,应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承担法律责任。5、由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明知或应该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较严重或很严重的损害后果,却违反职责规定行为并造成事故发生的,应由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6、对于在学校以外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如果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并且学校确有过错时,则学校应负法律责任。\n7、在学生人身事故中应负法律责任的教育机构,如果不具备法人资格,则其隶属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负连带赔偿责任。第十四章教育研究方法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性质(一)教育研究的特点教育研究是对教育问题的一种认真、系统、持续的探究活动。教育研究就是针对问题系统地收集资料、寻求答案的过程。开展教育研究,最基本的探究方式有四种:1、熟悉并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2、将事情分类,形成类别体系;3、建立变量间联系;4、找出事物的成因。(二)教育研究的类型基础研究:扩展知识、构建理论按研究成果的作用分:{应用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定性研究:文字描述现象按研究成果是否包含量的关系分:{定量研究:用数字来说明问题调查研究历史研究按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实证研究个案研究\n二、教育研究对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意义(一)在教育实际工作的意义1、更深刻地了解教育现状2、激发问题意识3、改进教学(二)在教师职业发展上的意义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需要!1、研究给教师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考机会;2、在参与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之间,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之间加强了联系,教师的专业知识也得到拓展;3、研究使教师学会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增强观察问题的能力;4、研究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三、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1、提出课题2、查阅文献3、设计方案4、收集和分析数据5、形成结论—成果的表述四、如何从小学教育实践中寻找课题(一)选题方法1、从工作实际中发现问题2、通过文献阅读获得灵感3、从社会热点问题寻找课题4、从国家、省市(区)等科研主管部门发布(或招标)的课题目录中选择适合的课题(二)好课题的标准1、有实际或理论价值2、问题具体清楚3、可操作性强4、具有时代特点5、发挥教师特长第二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小学教育研究中,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方法和行动研究法是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观”就是看;“察”就是分析。观察法强调应在自然状态下,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书面调查方法,是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以了解被访者的意见和看法的研究方法。三、访谈法访谈法是调查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它与问卷调查相对应,问卷是书面的,访谈是口头的。四、实验法教育实验法就是设计某种新措施,如剪裁教材、改变教法、然后运用于实践中,考察其实际效果的研究方法。\n五、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由实际教育工作者担任研究者,以学校或班级内亟待改进的实际教育问题为研究内容,而以改进这些教育活动为目的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不在于发展理论。第三节资料的分析与报告一、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定性资料一般是文字材料,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观察或访谈记录;另一类是教材或文献资料。二、定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定量数据的统计处理: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在小学教育研究中,描述统计用得比较多。描述统计就是将问卷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将数据中呈现的一些规律找出来。主要方法有:(一)统计表:统计是用表格形式记录各种情形出现的数据,是既实用又方便的统计方法。(二)平均数和标准差:平均数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标准差则反映数据的差异程度。(三)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相关可分为三种类型: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相关系数用r表示,其值在-1到1之间。三、教育研究报告的写法(一)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1、表述简洁2、观点准确3、突出创新(二)研究报告的结构1、题目2、序言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结果和讨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