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习题二
教育学习题二1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政治经洗制2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制度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人才。3_—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因此,教育对民主具有促进作用。4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水平。5影响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水平。6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出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719世纪中叶,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业要求,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对欧洲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英国教育思想家是期宾塞。•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同时,教育还再生产科学技术。9素质教育培养的核心是创新精神。10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要实现,其主要途经是教育。11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12人力资本投资除了包括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n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外,还应包括学校教育。13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14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1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16科学能否对教育产生影响,关键在于科学因素能否进入教学过程。17据统计,美国大学担负了全国基础研究的60%,应用研究的15%,联邦德国大学承担了全国基础研究的75%,在中国,全国共有800多所高校承担有科研任务,这说明教育具有赴学研究功能。18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19新技术革命使得传统工业的标准化,规格化转向非标准化和多样化,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20科学技术的迅发展,使得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使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由此要求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1包括文学,艺术,语言,宗教等的特征,更表现为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特征。这些内容属于精神文化。22在文化的诸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思维方式。\n23文字出现以后,文化的承传除了口耳相传外,更依赖于文字记载和有系统的教育。24教育对文化的改造表现为两种形式,即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25—个人价值观的形式,与他的生活经历,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经历和环境渗透着文化传统中价值取向的巨大影响。26人全面发展的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再结合。27在我们最早提出“美育”的是蔡元培。28组织的层次和形态,规章制度以及角色规范等内容应该属于校园文化中的组织制度文化。2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30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教育。31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其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32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化自已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3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的是孔子。34提出白扳说的是洛克。35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应培养“百科全书式“的人才。36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n37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38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的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就是发展关键期。39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40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41国家强制执行的教育是义育教育。42"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教育之故”是“洛克”提出来的。43“师道尊言”体现了我国传统教育价值观中的重权威的价值取向。44“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45掌握式学习方法的提出者是布鲁姆。46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釆取因材施教的原则。47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就是遗传。48提出了四段教学是赫尔巴特。49由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个体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等因素组成的环境成可称为社会环境。50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共同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本体的特殊性。\n51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52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53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有得到发挥,人的尊言得到保证,这就是人的价值。54当具有了某种条件时,往往能够得到超常发挥的是人的渣55人能创造和使用工具以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实现和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能认识自已和改造自已,以发展和完善人自身,这主要是因为人具有精神的力量。56发展人的个性是教育的理想,就我国学校教育的多种情况来说,更加重视的是共同性。57在人生过程中,个体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是少年期。58儿童在少年期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因此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59“帮助少年起飞”一般是指青少年的初中教育教育阶段。60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青年期」61“未来”成为最重要的概念,存在于个体成长发展的青年期。62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旧的社会分\n工。63马克思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4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社会主义制度。65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66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席勒,我国是蔡元培。67美育被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68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69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直课。70明确规定了“培养德,智,体等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斑人”为我国教育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71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首次提出素质教育的文件是《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72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实质是学校教育制度。73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74我国频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寅学制。7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葵卵学制。\n76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的现代学制是葵卵学制。77第一次明显反映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的现代学制是壬戊学制。78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壬戊学制。79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80第一个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葵丑学制。81《中共中共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1984年。82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圭制度是1995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83《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责任交给地方。84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的年限是9^o85中国近代史上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建立的学制是螫卵学制。86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了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的教育目的。87教育目的对所有学校具有指导意义。88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教育目的。89教育活动的归宿是教育目的实现。\n90只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教育要求指的是培养目标。91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这就是教学且拯匚92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93出于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兴起对科学知识的需要,提倡培养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的是夸美纽斯。94提出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盖世界观其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教育为根本”的教育目的是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95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是政治经济制度。96在许多发达国家,当经济增长加快,民主意识高涨,需要提高全民教育素质时,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教育平等化和价值多元化。97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要强调英才教育和培养国家精神。98有浓厚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属于对普通中学生智育方面的要求。99正确认识自已,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n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国际视野,指的是对中学生德育方面的要求。100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征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和性情行到陶冶,这属于鉴赏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