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5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电大——教育学
教育学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n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一)教育学的萌芽(奴隶社会~17世纪)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系统。\n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以及因材施教。\n《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学记》简介: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M·F·Quintilianus,35—96)写的《雄辩术原理》一书,还早三百多年。《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只有1229个字。\n该书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教学相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课外阅读:《学记》\n欧洲古代的教育思想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一前347)的《理想国》(TheRepublic)与《美诺篇》(Meno)。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总结了当时的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教育内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的《政治学》(ThePolitics)与《尼各马可伦理学》(TheNichomacheanEthics)。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n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大约写于公元90年前后,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1415年在瑞士圣·高尔女修道院藏书楼,被著名的古籍搜集家波尔齐奥·布拉秋利尼(1330—1459)发现。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n古代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均是作为他们的哲学思想或政治思想中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反映其教育思想的理论观点多混杂在他们的政治、伦理、哲学等著作当中,对教育经验的大量论述,多是现象的描述和自我经验的概括总结,缺少独立的科学命题和理论范畴。\n(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17世纪~19世纪末)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n教育学学科独立历程中的几个重要人物1、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培根在1623年撰写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他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列出来,认为是关于“指导阅读”的学问。从此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n2、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撰写了《大教学论》(又译为《大教授学》、《大教育学》)。这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可以堪称为“学”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n3、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从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先后四次讲授教育学,并在晚年将自己有关教育的讲演稿交给学生编纂发表。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康德(I.Kant,1724—1804)\n4、J.F.Herbart1776—184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是标志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代表著作。此外,赫尔巴特在哥尼斯堡大学期间,除了讲授哲学和教育学课程外,还创办了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所有这些,最终使得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科学大家族中的一员。\n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n5、其他哲学家、思想家的教育学著作: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1693年的《教育漫话》(SomeThoughtsConcerningEducation);法国思想家卢梭(1712—1778)1762年的《爱弥儿》(Emile);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的《林哈德与葛笃德》(LienhardundGertrud,1781—1787)。德国福禄培尔(1782~1852)的《人的教育》;英国斯宾塞(1820~1903)的《教育论》。\n近代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资产阶级教育家经过长达三百多年的努力,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这门学科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分化,新的教育学科也在不断地出现。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重视了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天性。开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论述教学问题。\n(三)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今)1、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n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主要观点:反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用于教育研究;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实验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智力发展水平局限性:有些教育问题无法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n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哥、利特观点: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研究要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目的是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管文化的转变,培养完整的人格,要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不足;思辨气息很浓,在解决现实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n3、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代表性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andEducation,1916)、《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andEducation,1938)。\n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不断的增长;学生在学校重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足: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忽视教师和学校的作用。\n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儿童中心作业中心活动中心\n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n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他们的制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他们;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n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鲍尔斯、金蒂斯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n现代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第一,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第二,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可以批评这个传统,但是却不能绕过这个传统。第三,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没有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理论争鸣,就没有现代教育学的发展。\n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n通过以下实例,看看具有教育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中的一般常人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的差别。一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