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5 发布 |
- 37.5 KB |
- 3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基础(权威)
第一部分教育学1.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派别(6个)(一)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初亍①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概念思辨的教育学。②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③把教育实验分为提;H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统计、实验和比钱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及其智力发展,川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⑤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家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iE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o不足之处:当他们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二)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gr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历史。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冇研究必须采川精神科沖或文化科7的方法。④教育n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格。⑤培养人格的主要途径是“陶冶”和“唤醉”。不足之处:思辨气息很浓,过分夸大了社会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了教育中客观规律的存在。(三)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个体经验持续不断地增长。③学校即社会。④课程组织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而不以学科和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21逆为中心。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牛口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界性。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川,忽视了学校的特质。|(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凯洛夫、杨贤江5~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冇丽是促进学生的全而发展。④现代教育9牛产劳动相结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而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足教育科学硏究的方法论基础。(五)批判教育頁(鲍尔斯、金蒂斯「向普尔、布尔迪厄)|①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非促进社会公平与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和手段,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②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左也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③批判教育学的迪就是耍揭示看似口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牛对自己所处的教育坏境及形成教育坏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來,即对他们进行“吐塞”,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④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六)制度教育学(F•乌里、厂祝斯凯:M•洛布罗)~|①教育学研究应以教育制度为优先目标。②教育制度是造成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牛与行政人员间疏离的主要原因。③教疗的口的是帮助完成预想的社会变迁,这就要进行制度分析。④教冇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分析就性制度,也要分析隐性的制度。2•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技、人口】(一)生产力①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③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二)政治经济砸①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决定着教冇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徳教冇\n的内容。(三)文化①影响着教育H的,即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②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存教V内容上。③对教育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师生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四)科技①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能力。②影响教育的对象C③渗透到教育的所有环节Z中,为教育措丿施的更新和发展捉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索和技术条件。(五)人口数暈、质量、人口结构、地域分布不平衡:分别影响教育规模,质量和结构。3•课程理论及其流派(3个)(一)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科课程中心理[1]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布再纳,巴格莱[2]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地,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木知识、皐木规律以及相应的技能为11标。[3】流派:|①巴格莱的要素甸A.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B.课程设置的原则应当首先考虑强和国家的利益。C.课程应当提供给学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而最有效能和效率的就是学科课程。D.其匝要特咸在于它足市若干门学科组成的,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组织。②赫钦斯的永恒主义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赴”,名著课程与教材的优越性。[1]代衣人物:布拉梅尔徳[2]主张: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彖,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3】核心观点: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牛适应社会,而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A.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社会屮去。B.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屮心。(三)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1】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①主张以儿童的活动为屮心的课程,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H的。②课程组织的心理学化,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次序,充分关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2】奈勒的存在主义课程论①课程最终要由学牛的需耍来决定,使空牛成为教材的上宰。②人文学科应该成为课程的匝点。4•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一)政治①制约着课稈变革的日标。②制约着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③制约着课程的绸制过程。(二)经济|①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客观耍求制约着课程廿标。②经济的地区差界。③币场经济(有必要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三)文化|:一文化模式、文化变迁、文化多(四)科学革編①制约着课程变革的忖标。②推动着课程结构的变革。③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五)学生发阍①身心发展的特征②学生的需要③着眼点最近发展区5•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3个)(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2]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具体分为五个阶段: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②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③安排相倚关系:选择强化物和安排强化方式。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n①评价方案:测量想要的得到的行为反应。【3】程底教学的方法。①直线式:小步骤进行、呈现明显的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学习。②分支式(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①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智力。②1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程序)原则、强化原则。①|教学内容|: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②|教学方法|:提倡使用发现法。(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打【1】|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2)|教学过程|:非指导性教学模式。①确定帮助的情境。②探索问题。③形成见识。④计划和抉择。⑤整合。【3】|教学方法|:强调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②学习是学牛口我发起的。③学习是渗透性的。④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7•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6个)「(一)程序教爭模式[4]|师生关系|:教师是促进者。应具备真诚、接受和理解的品质。6•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5个)(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紊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②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慕础。③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二)掌握知识和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的传授为基础。②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③学生思想的提高乂推动其积极地学习知识。④防止只专注知识传授或纯思想教育的倾向。①能力的发展依赖丁•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拿握依赖于智力的发展,一•者土为条件。②引导学生积极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③防止只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倾向。(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蒜①智力活动是非智力活动的基础,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②按照教学的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五)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牛间接有效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索。③防止忽视学牛主体作用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①代表人物:斯金纳\n①I指导思想I:行为主义心理学。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引起特定的反应。②亟:通过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使学生作出合乎实际需要的行为反应。③某本结构:小步骤进行、呈现明显的反应、及吋反馈、自定步调胖习(二)发现教学模式①I代表人物I②I指导思想:布鲁纳: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通过计学生学习学科的展木结构,促进洋生认知结构的不断重组和改造,使学生智力获得发展。①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②崔本结构|:创设问题情境一提出假设一验证假设一应川假设解决问题(三)掌握教学模式①K弋表人物I②I指导思想:布鲁姆:拿握教学理论。只要给学牛足够多的吋间和适当的教学,每-个胖生都能对学习内容到达掌握的程度。①丽教师为学握而教,学牛为掌握而学,使每一个学牛都能到达掌握的状态。②憾本结构I:教学准备、确定课时教学H标、进行课堂教学、测验、矫止、再测验(四)暗示教学模式①②代表人物:洛扎诺夫:暗示学理论、现在心理学关于指导思想人脑功能的研究②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不断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③|基本结构|: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④|基本原则|:愉快而不紧张原则、有意识和无意识相统-原则、暗示手段相互作用原则(五)范例教爭竝①狀表人物|:马丁•瓦根舍因克拉夫基②|指导思想|:结构主义理论和范例教学理论。强调精选材料,教给学生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的知识,使学牛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发展智力。③亟:教学与教育的统一、问题解决学习和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④|基本结构|:A.范例性的阐明“个”的阶段B.范例性的阐明“类”的阶段C.范例性的掌握规律和范畴的阶段D.范例性的获得有关世界的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阶段(六)非指导性教学模式|①|指导思想|:以学生个人为中心,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慕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故曰“非指导性教学”。②丽:发展学生的人格和情感。③|基木结构|:确定帮助的情境、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9个)(一)传递•接受式①|指导思想|: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②丽: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促进其发展,为未来牛活做准备。③肚本结构|: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缺点:容易出现灌输,不利于调动学牛的积极性。(二)自学•辅転①|指导思想|:教)帀主导、学牛主体的教学观②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掌握系统知识,获得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③|基木结构|:A.提出要求,呈现口学内容B.学牛口学C.学牛交流讨论,教师启发答疑D.练习运用E.及时评价F.系统小结缺点: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适用而窄。(三)问题•探究式①|指导思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和人木主义的学习理论②丽重在训练学牛通过收集事实来建立理论的科学思维能力。③棊本结构A.提出问题,形成假设\nB.收集资料,C.验证假设,D.组织结论,E.评价结果,分析整理形成解释展示交流反思探究过程(四)引导-发现式①|指导思想|: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能力和意志力的培养(杜威布鲁纳)②丽以培养学牛探索新知,概括归纳的能力。③|取本结构|: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五)情境-陶冶式①|指导思想|:使学生处于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活动。(罗扎诺夫,暗示教学理论)②丽:使学生思维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状态下,高效率学习。③|基本结构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六)示范-模仿式①|指导思想|: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牛参与性的练习I(U获得知识技能。②丽:训练行为技能。③牡本结构|:定向-》参与性徐连-》口主练习-》迁移&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及其评价(一)蜃学生固定、内容固定、教师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二)【1】优势(五个有利于)①冇利丁•捉高教学效率。②有利丁加速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③有利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④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⑤有利于系统地虺各科缠。【2】劣势①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左异,不利于因材施教。②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内在潜力。③容易使教洋产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1象。9•德育过程的规律(4个)①品徳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的实现的。②道徳活动是将外在道徳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徳的基础。③进行徳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二)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四个环节彼此渗透,相得益彰,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情童是调节。四个是统一的整体,但也有相对的独立性。①要促进学生品徳发展内部才厉的积极转化。②调节学牛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四)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注】德育原则(7个)(一)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二)知行统一原则。(三)正面引导与纪律相结合的原则。(四)发挥积极因索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六)照顾年龄特点和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的原则。(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评价过程:(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二)教育再牛产科学知识,转化为牛产力。(三)是作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耍手段。13•教育的政治功能(一)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二)为社会政治制造舆论。(三)具有推进社会具主化进程的功能。14•教育的文化功能(一)传递、保存(二)选择、批判(三)交流、融合(四)更新、创造15•教育的科技功能\n(一)再生产科学知识(二)直接生产新的科学技术15+1•教育的人口功能(一)减少并提高人口索质(二)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三)有利于人口迁移13•教育的现代化(一)含义:是指里丁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丄业牛产和社会化牛活方式的教育的现代化。(二)教育观、教育目标、教冇结构、教育内容、教冇手段和方法、教冇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现代化。(三)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14•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教育变革的基本路向(一)正确把握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明确教育发展的定位。(二)辨识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有悪识抵御全球化的风险。(三)拓展国际视野,加人国家理解和全球意识教育。(四)道徳教育而临挑战。(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知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百亍教育的作用:①教冇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选择①口由的选择②在对供选择的项忖中进行选择③在仔细考虑后果Z后进行选择(二)赞赏④赞同与珍视⑤确认(三)行动⑥依据选择行动⑦重复(四)社会学习模式(班杜拉)①儿童的道徳行为通过社会学习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可以获得和改变。②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和榜样强化等是影响丿L童道徳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因>。③充分利川这些条件和方法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④f真仿学习、抗拒诱惑、言彳「•致(五)集体教育模式(马卡连柯)①教育的鯉:尊重与信任②教育丽:集体教育和前景教育集体教育原则:也称“平行教育影响”,通过集体來教育个人。前景教育原则:以任务驱动实现H标,又被称为“明日快乐论”。①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劳动教疗,附之合理惩罚。第二部分中外教育史1.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8个)(创私学编六经,作用,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教学内容、方法、德育、教师)(一)论教育的作用和地位|①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庶、富、教”思想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二)“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A.扩大了教育对彖。B.把教育扩大到平民阶层,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下移。C.対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教学内蓉\n以西周的“六艺”为教学内容,以道徳教冇居首,文化知识为从属。(文行忠信)①偏重社会人事。②偏重文事,忽视军事知识技能的学习。③轻视口然知识、科学技术和主产劳动。(四)教学方法①学思行并重,学以致用②启发诱导③因材丿施教④山博返约(广度与深度的孑盾)(五)道德教育①攻签:“仁”和“礼”②方法: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六)论教师①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③温故知新1.孟轲的教育思想(5个)(性善论、明人伦、大丈夫、深造自得)(一)“性善论”与教育作用①强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卄之心,分別是仁、义、礼、智的基础,乂叫做“四端”,其屮恻隐之心是最基本的。②人性在木质上的平等性:人们道德境界、智能程度的差异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的差异。③教育的作川在丁•扩充“四心”,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发扬善端,“求其放心”。(二)“明人伦菇教育丽①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明人伦”。②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刖友有信(三)“大丈夫”的人格理想①理想的“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强调内心的体察反省,是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改过④以身作则⑤爱护学生⑥教学相长(四)“深造自得”的較育恿剧①深造口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②循序渐进:“盈科而后进”。③因材施教④专心致志2.荀况的教育思想(6个)(性恶论、大儒、闻见知行、尊师思想)(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木性是恶的,“伪”是人为,是后沢习得的社会行为,依靠环境和教育。②“性伪Z分”说明教育的必耍性,“性伪合”论证教育的可能性,教育的H的就是“化性起伪”。(三)培养“天儒讣教青丽①教育tl标的基本层次:贤能Z士;理想层次:圣人。②人才的划分:俗人、俗儒、雅儒、大儒③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为作为理想目标。丽厂闻见知行”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和方①基本路线:闻-见-知-行②一种理想的学习心理状态:“虚壹而静”。(五)论教师:尊师思想①从强调教育的作川出发强调尊师。②从维护学术思想统•性的角度强调尊师。3.墨家的教育思想(5个)(素丝说、兼士、科技与思维训练、主动和创造)(一)“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詞(二)“素丝说”与教育作用|用染丝的过程比喻环境和教育对人品形成的彩响。(三)以“兼士”为培养目标|“兼士“和”贤士“为培养目标。H:“厚乎徳行,辩乎言谈,尊乎道术”。(四)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丙容1•科学技术教育:最有特色的方而,科学原理和实用技术的教育。2.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冇:“辩乎言谈”、“察类明故”。(五)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①主动|A.不满儒家“拱己以待”,主张“虽不扣必鸣”。B.兼士的职责就是积极、主动地“上说下教”。麵過:述1佃作。反映了他对文化遗传的态\n度,也表现了他的学习与教育方法——重创迄①实践A.“合其志功而观焉”,主张以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评价人的行为,着眼于效果与实践。B.其实践除了道徳和社会政治的之外,还有牛产的、军事的和科技的。②量力A.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人不能同吋进行儿方而的学习。B.就学牛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其力而教。1.道家的教育思想(法自然、逍遥)(一)“法口然”与教育作用(否定了教育的作用,顺其自茹(二)“逍遥”的人格理想(三)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卿、道观”、“用反”、“虚静”(充满辩证法思想的教育教学原则)2.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实用主义和独断主义)(一)“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教育无用论,只重视法制)(二)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3.《大学》(一)提出了大学教育的“三纲领”、“八条目”,并进行了论证。(二)|三纲领|:明明徳、亲民、止于至善(三)|八条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4.《中庸》(教育哲学论文)(一)性与教(二)道德的最高原则(屮庸)(三)修养的途径(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徳性与道问学)(四)学习过程即学问的步骤(学、问、思、辨、行)5.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三大文教政策、性三品说、道德教育)①独尊儒术②设立太学,中央直接掌握教育大权①垂视选举,任贤使能(三)论人性与教育作用:性三品说(中民之性的人是主要对象八(四)论道德教宵|①德教为立国Z本。②以匡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坯(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教育内容③道徳修养的I原则与方法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必仁且智、强勉行道、正谊明道、明于性情10•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思想(批判神学,胎教、鸿儒、创造性)(二)代表作:《论衡》(二)对繊伪神学的批判反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思想,强调“天道自然”、“万物自生”、“人死神灭”等。(三)关于教育而丽①首先通过鏈保证胎儿的止常发育。②在出生以后,虽然先天禀赋已有差异,有优劣Z分,但仍可以通过肩天的教冇和学习得到弥补。只要根先天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学习,就能成为自我完善的人。(四)以培养“鸿儒”作为教育的理想H标人才分五等: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教冇的目标是培养文人和鸿儒,尤其是后者。明确提岀将培养具有悝圏沟的学术理论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理想。(五)论学习(一)知识來源(学习)(二)过程(感性-理性)(三)效果(效验)(四)方法(问难与距师)强调批判和怀疑,问难和跖•师,学思结合的辿11•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士大夫教育、性三品、家庭教育)(一)梁朝,《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二)论士大夫教育①I:人夫必须重视教育\nA.首先,从人性的也度来论述,认为人性分为三品,性的殆级与教育有着直接关系。B.其次,从教育与个人前途的利害关系來论述教育的必耍性。C.再次,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牛的手段來论述教育的重要性。①教育的目标是曲养治国人才。②徳与艺是教冇的主要内容。A.树立仁义的信念是重要任务,实践仁义是最终目的。B.以广博的知识为教育内容,以读书为主要教育途径。五经是必读,学习“杂艺”。(三)论家庭茹①尽量早教②慈严结合③均爱原则④重视语言和品德教育。12•韩愈的教育思想(性三品.人才培养和选拔.师说)(一)“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①-关丁人性的基本观点A.人性是天生的,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13.与生俱来的还有潜在的情感素质:喜怒哀惧爱恶欲,有什么样的性,就有什么样的情。②关于教育的作川由丁-人性的差别,教育对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不同。从先天不平等来论证教育的可能性和效果,具有明显的宿命论色彩。(二)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虑恿厂①重视人才的培养。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②重视人才的选拔。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格地选拔人才。(三)论尊师重道一一《师说》的教育观①“学者必有师”“学无常师”②数师的星本任务:传道、授业、解惑。③样师标准:道。④师牛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生是可以相互学习的,是相对的、相互转化的。\n13.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1]庆历兴学(范仲淹)(普改建)①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士必须达到一定的在学天数,方可参加科举。②改革科举考试,罢帖经和墨义。③建立太学,推行教育家胡浚的“分斋教学”制度。[2]熙宁兴学(王安石)(三舍、州县、武算、三经新义)①改革与扩建太学,创立“三舍法”(外舍、内舍、上舍-合格者不经过科举直接授予)。②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③恢复和创立武学、算学等专科学校。④改革教育内容,新编《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诗》《书》《礼》)[3]崇宁兴学(蔡京)(地官、学制、辟雍、专科、废科校取)①全国普遍设立地力官学。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③新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舍,扩充太学(三舍法和积分法)。④恢复和创立书学、算学、医学、画学等少科学校。⑤尖除科举,改由学校取士。★13.书院的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1]五教之目[2]为学之序[3]修身Z要[4]处事Z要[5]接物Z耍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学、问、思、辨、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5・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明天理灭人欲、小学与大学、朱子读书法)(一)代表作《白鹿洞书院揭示》《四书章句集注》《童蒙须知》(二)“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人性分“天命Z性”和“气质Z性”。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接近“天理”,气质中最不利于“天理”显现的因素就是“欲”,因此要“灭人欲”。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的“明人伦。(三)论“小学”和“人学”丽①“小学”阶段(8-15岁):“教以事”,“学其事”,学习伦理道德规范和基本知识技能。②“大学”阶段(15岁以后):“读书穷理”,靠自觉。(四)“朱子读书法”①循序渐进②熟读精思③虚心涵泳(不忙取舍)④切记体察⑤着紧用力⑥居敬持志16•王守仁的教育思想(致良知、教学.儿童教育)(一)“致良知”与教育作用,“学以去其昏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明人伦”,即把道徳教育和人格修养放在教育的首位「'良知”是心的木质,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顺应良知、扩充良知的过程。(二)论教学①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都可作为教学内容。②六经皆史。③教学原则:启发引导、自得、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n(三)论儿童教育①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应采取诱导,启发,讽劝)。②儿童教育应顺应儿童年龄特征(动静搭配,体脑交叉)。③儿童教育的内容一一诗歌、习礼、读书。国随人分限所及的教学原则17•颜元的教育思想(清初,习斋先生)(三大祸害、实才实德、六斋、实学、习动、习行)(一)颜元与漳南书院传统教育的三大祸害:毁坏人才、灭绝圣学、败坏社会风气。(二)“实才实德”的培养目标教育耍培养实用的人才。第一类是“经1比”的人才,即各级政府的管理人员;第二类是“百职”人才,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能工巧匠。西周的“六艺”为教学内容,以道徳教育居首,文化知识为从属。行忠信)(三)“六斋”与“实学”的教学内容(以)“习动”、“习行”的教学方法•种在实际行动屮练习、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①学用结合,讲练结合④偏重社会人事。⑤偏垂文事,忽视军事知识技能的学习。⑥轻视口然知识、科学技术和牛产劳动。(七)教学方法①学思行并重,学以致用②启发诱导③因材沌教④rti博返约(广度与深度的矛盾)(八)道德教育①址:“仁”和“礼”②泌: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九)论教师⑦学而不厌⑩以身作则⑧诲人不倦⑪爱护学生⑨温故知新⑫教学相长①强调人与动物的木质区别一一“四心”:恻隐Z心、羞恶Z心、恭敬Z心、是非Z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某础,乂叫做“四端”,其中恻隐之心是最基木的。②人性在木质上的平等性:人们道德境界、智能程度的差异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的差异。③教育的作用在丁扩充“四心”,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发扬善端,“求其放心”。(八)“明人伦”与教育目的I①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明人伦”。②麵: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別、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九)“大丈夫”的人格理枫①理想的“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n①主要靠个人的内心修养。②修养的方法: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③强调内心的体察反省,是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十)“深造自得”的教育思頫①深造白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②循序渐进:“盈科而后进”。[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4】学科和教学体制改革。[2]贯彻“思想口rh,兼容并包”的【5】提高学主的品德水平和活动能力。办学原则。[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评议会和教授会。2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全人生指导)(一)代表作:《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①要进行教育改革必须先进行政治变革,“教育救国”是行不通的。②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③强调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W)论教育本质①教育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z—,是社会的上层建筑z—。②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③教冇由经济和政治决定,对经济和政治也有彩响。(四)“全人牛指导”与青年教育【1】“全人生指导”的含义指对青年进行全血的关心、教育和引导C以“革命的人牛观“为核卜其出发点焰引导学生参加革命,过革命的牛活。【2】具体内容①教育要谋求索质的全面发展。②教育要指导学生过正常而全面的生活。③不仅指导学生的在校生活,也要指导指导学生的校外生活。2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一)理论基础①职业的本质:是社会牛存所必需Z分工的产物。②教育的功能:是延续社会牛产和社会牛活,维持和发展各行各业的条件。(二)职业教育的地位:一贯的、整体的、正统的(三)职业教育的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①为谋个性之发展②为个人谋牛Z准备③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④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牛产力Z准备(四)职业教育的方针①社会化(办学宗旨、培养R标、办学组织、办学方式)②科学化(伍)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知行合-)\n①手脑并用②做学合一③理论与实际并行④知识与技能并重I(六)职业道徳教育:敬並商(七)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①提倡职业教冇,同时主张积极参加全社会的运动。②主张教育与职业相沟通,学校与社会相沟通。③以适应需耍为主是职业教育的原则。④职业教育应能包容一切。⑤职业教冇应贯穿于各级各类教冇之中。⑥职业教育应贯穿于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⑦实施全面职业教育。2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選验(四大教育」大整体建设二化农昼与农民化)(一)代表作:《平民教育概论》《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二)“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1】“四大教育”①生计教冇用以治贫,培养生产力。②文艺教育用以治愚,培养知识力。③卫牛教育用以治弱,培养强健力。④公民教冇用以治私,培养团结力。【2】“三大方式”①学校式教育:基本教育和乡村改造教育。文字教育是基本教育的基础。②社会式教育:“平校同学会”③家庭式教育【3】“六大整体建设”政治、教育、经济、卫生、自卫、礼俗(三)“化农民”和“农民化"(乡村建设试验的口标和途彳莎2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一)代表作:《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二)屮国问题所在:西洋文明输入而导致严重的|文化失调|。(三)如何解决:依靠乡村建调建立新的乡村文化礼俗,恢复伦理本位的社会秩序。(四)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是合二为一的。(五)乡村教育的实施①组织形式:村学、乡学、乡农学校②课程设置:成人教冇部、妇女教冇部、儿童教冇部、高级部25•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一)代表作:《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陈鹤琴教育文集》(二)“活教育”思想体系[1]gg:“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现代屮国人的索质:要具备健全的身体,要令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粘神。\n[2]课程:“大口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五类活动:儿童健康、社会、科学、艺术、文学活动。(如五根手指,是一个幣体)[3】歴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②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参考。[1]墜:实验观察、阅渎参考、发衣创作、批评研讨教师的职责:引发、供给、指导、欣赏2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一)生活即痂①牛活含有教育的意义。②实际牛活是教育的中心。③生活决定教育,教冇改造生活。局限: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和知识的系统传授。意义: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右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社会即学稜①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②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③一方面“运川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④意义: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改变了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使被传统学校拒Z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良苫用心。(三)教学做合—①要求“在劳力上劳心”。②因为“行是知Z始”。③要求“有教先学”、“有学有教”。④述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⑤课程上:以培养学牛“牛活力”为目的的生活课程论。27•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目应教育的1=1的是培养治国人才。(二)徳育论①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美徳。②徳育的具体内容是培养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人美德。③知识即美德。④从德智统一的观点进一步捉出“德行可教”的主张,知识教育是道徳教育的途径。①步骤:讽刺一助产〜归纳一定义②特点:不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课,口然而然地达到止确的结论。28•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伦理学》《政治学》(二)“灵魂论”-与教育植物的灵魂(体)、动物的灵魂(徳)、理性的灵魂(智)(三)教育的作用论\n具有巩固奴隶主政治统治的巨大作用,教育是国家的职责。形成人的三个囚素:天性、习惯和理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性)。29•西塞罗的教育思想(一)论教育目的和任务目的是培养政治家:任务是进行雄辩术的教育。(二)论雄辩家的素质良好的白然犬赋;良好的哲学索质和雄厚的知识慕础;良好的语言修养;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30•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一)《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三)论教育目陌培养具有最高道徳修养的演说家。(三)关于教学顾:因材施教;重视教师的作川;坚决反对体罚;班级授课制的萌芽;注巫学牛能力的培养。31•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忏悔录》(一)宗教哲学观上帝就是真理。要了解上帝,可以通过世俗知识(理性)和内省(信仰)的方式。竭力论证信仰高于理性。(二)“原罪论”与“禁欲说”(三)|关于学习内容|:“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天文),重点学习《圣经》。(四)平等的教育思想32•人文主义教育(一)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维多利诺,孟都亚宫廷学校(“快乐Z家”):①注意儿童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异。②注重智、徳、体并重的教育。③传授广泛的教学内容。④要求学校具有自然优美的环境。⑤强调师生间和睦融洽的关系。⑥注重启发引导,讲求兴趣。⑦反对压制、体罚。(二)基本特衽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三)教育影响(主要观点)①教冇目的的变化,不再仅仅为了培养神职人员以及宗教和神学的目的。②教育内容发生变化。③教育职能发牛变化。①教育价值观发生变化。②兴起了口然主义教育思想。③建立了新型的教育机构。④以原罪论为中心的道徳教育解体。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人教育等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n33・新教教育(一)路徳派【1】主张①国家掌握教育权,兴办学校。②实施强迫义务教育。③建立初等、中筹和高等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二)加尔嫌[1]强调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意义。[2]提出普及免费的教育,创办免费学校。【3】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4】学习古典文科中学的管理模式,创立了H内乩学院。(三)英国国丽[1]国家通过教会管理学校,认定教师资格,审定教材。[2]要求教育人员服从国教会的宗教信仰,将受教育权与宗教信仰结合。【3】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人文主义色彩,实现古典主义的教育方式。[1]民族意识加强,加强英语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进一步加强。[2]教育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在社会生活中有所作为的绅士。34•英国近代教育(•)洛克的教冇思想:白板说、绅上教冇论绅士教育的内容①体育或身体健康教育。②徳育(榜样、示范、练习、说理)③智育(二)斯宾塞的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代表人物)[1]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2]评价①首次鲜明I何止确地表达了“秤育”、“德育”、“体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②批判了古典主义教育。③提出了科学知识最右价值的卓越见解。④制定了注重科学的课程体系。⑤促进了中等学校实科教育的发展。35•法国近代教育教育思想|[11爱尔维修论教育①人人郸力天牛平等,主张教育民主化。②“教育万能论”:否定遗传因素的影响,归因于教育与坏境。③国民教育思想,由国家创办世俗教育。[2]狄徳罗论教育批判“教育万能论”,国家管理教育,推行强迫义务教育。【3】拉夏洛泰论教育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论国民教育》①教育权属于国家而非教会。②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公民”而非“为天主教培养教士”。【注】都表达了资产阶级对教育改革的共同主张:A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人人都有受\n教育的权利(男女),且普及义务教育B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师问题上的I比俗化科学化\n36•德国近代教育第斯多惠的教旋頑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德国师范教育Z父”【1】关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天资、教育和自IC百壬【2】教育目的论:培养完人,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3】教学论①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以形式教学为主。②教学原则D.直观教学原则E.循序渐进原则F.启发式原则A.遵循口然原则B.遵循文化原则C.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4]论教师①自我教育②崇高的责任感③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37•俄国近代教育(三)乌申斯基论教育[1]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冇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2】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①本质: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②目的:培养全而和谐发展的人。【3】教学观①教学应包括顾的传授|和|能力丽詡两个方面°②主张开设实科课程。③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直观原则、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4]论道德教育:基本方法是教学。【5】论教育学及师范教育①广义的教育学:教育学者所必需的或佇川的知识的汇集。②狭义的教育学:教育活动规则的汇集。③教育学的最终目的:从一切方而教育人。④途径:创办教育系。⑤师范学校应设立在小市镇或乡村,师范生一律住校。3&美国近代教育贺拉斯・曼论殖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公立教育运动的倡导者,“美国公立学校Z父”。[11教育的作用(普教、维稳、脱贫)①实施普及教冇。②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③摆脱贫穷的重要手段。[2]教育的内容:体育、智育、政治教育、德育、宗教教育【3】师范教育:重视师范教育39•日本近代教育福泽谕吉论教冇I【11大力普及学校教育,以最终实现教育立国的主张。\n【2】强调修习学问,唯尚实学。【3】主张培养国家观念和独立意识。【4】培养日本国民的爱国Z心是德育的旨要任务。[5]体育课确定为必修课,目的是造就健康的国民。40・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教疗目的:使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2]教育的现实目的:学问、道德、虔信。【3】教育的作用①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②对个人的作用:享受“第三重生活”(宗教),享受“天堂”似的人间生活。【注】不同等级的人接受教育的R的不同;教育对宗教有很人的作用(三)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自然”的含义:①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②人的自然天性和年龄特征。(四)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1]普及教育①核心:“泛智论”:把一切知识教给所有人。②意义:A.掌握对人类來说必需的一切知识B.这些知识可以为所有人、所有阶层所掌握。③内容:A.人人都要受教育B.人人都应受到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教育。[2]统一学制(五)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改变了学校工作的混乱无序状态,扩大了教育对象,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和标准化提供了可能。(六)论教学丽[1]直观性原则【2】巩固性原则【3】量力性原则【4】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5】主动性原则(七)论道德教育【1】把培养徳行作为学校的主耍任务2—,德育比智育更亜要。[2]把世俗道徳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來,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3】德育的内容是培养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德”,并加入劳动教育。【4】德育的方法:尽早开始正而教育、从行动屮养成行为习惯等。【5】强调纪律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八)教育管理恵恿【1】强调国家对教育的管理职权。[2]国家应设立督学,保证教冇的统一发展。【3】严格规定校长、教师、学生的职责。【4】强调规章制度和纪律的作用。41•卢梭的教育思想(自然教育)[1]性善论①人性木善,只不过被社会所破坏。\n①善良天性中有自爱心和怜悯心。①强调顺从自然秩序的“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作用。②与宗教原罪说针锋相对,具有反封建的战斗粘神。【2】感觉论①感觉是知识的來源。②设想了种种系统训练感官的方法。【3】主要思想①以自然教育为中心,事物的教冇、人为的教冇服从自然教冇,才是良好有效的教冇。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新人”。③口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活的。④口然教育的原则:止确对待儿童,给儿童充分的口中。⑤自然教冇的阶段:A.婴儿期(0・2岁):体育、身体的养护和锻炼。B.儿童期(2-12岁):“理性睡眠期”,反对这一时期读书,主要进行感觉教育。C.少年期(12-15岁):智育和劳动教育,轻视课本知识。D.青年期(15-20岁):道德、宗教和性教育。[4]影响和局限①影响: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观点,彻底否定了教室、成人、书木是教育屮心的观念,提出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这在教育上所起的作川犹如哥白尼在犬文学上所起的作用。他的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后來的教育家如裳斯泰洛齐和杜威等。②局限:过分强调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人经验的价值,忽视课本知识;强调家庭教育,忽视学校教冇;要求离祥索居,脱离社会的彩响培养“白然人”,反映了其思想偏激的一而,或者说是反社会的一而。(三)公民教育理论《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教育的忖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主张rh国家掌管教育,耍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42•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教育日的是“促进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使成为有道徳、有如慧、有劳动能力和身体健康的人。(四)论教育心理学化第一个提出“教育学心理学化”,即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上,把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灵活动规律基础上。①教育廿的和教育理论指导的心理学化②教育内容心理学化③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心理学化④调动儿童的口我能动性和积极性,独立思考。(五)论要素師棊木思想:教冇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转到Id益复杂的“要素”,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六)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1】语言教学:发音教学一单词教学f语言教学【2】算术教学:从1出发进行计数,在了解数的关系【3】测量教学:从直线到复杂图形\n[4]地理教学:由近及远(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法笫个将其付诸实践的人。肯定了教育与纶产劳动相结合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43•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伦理学基础五种道徳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或报偿【2】心理学基础观念、意识阈、统觉、“统觉团”(统觉实现的条件是兴趣)【注】把人的全部的心理活动看成是各种观念的活动,观念的联合或斗争是心理学的基础。把这种观念及其统觉论应用于教育中,就是要说明教育是通过感觉经验的作用使学牛部断的掌握新知识。(三)教育学体系的三个组成丽【1】管理论①训育的四阶段:道徳判断、道徳热情、道徳决定、道徳自制②六种措施和方法:维持、决定、调节、抑止、道徳、提醒【2】教学论①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和教学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②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席勒的发展:分析、综合、联系、系统、方法)【3】德育论①可能的目的:与未来职业有关。②必要的目的:道徳。【4】教学进程理论单纯的提示教学一分析教学一综合教学(四)课程论[1]关于经验、兴趣与课程经验:自然、物理、化学、地理经验的兴趣Y思辨:数学、逻辑、文法审美:绘画、文学厂同情:外国语、木国语同情的兴趣Y社会:历史、政治、法律k宗教:神学[2]统觉与课程相关和集中。历史和数学作为所有学科的中心。【3】儿童发展与课程婴儿期:身体的养护,感官训练。幼儿期:《荷马史诗》,发展想彖力。幼儿教育之父。儿童期和青年期:数学、历史,发展理性。44•福禄培尔教育思想\n【1】统一原则。万物有神论,世界万物统一于上帝,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2】顺应口然原则【3】发展的原则【4】创造的原则(三)幼儿园教育理论【1】幼儿园教育的意义和任务①意义:是家庭教冇的补充,是完善教冇必不可少的条件。②任务:幼儿教育;师资培训;宣传、研究机构。[2]幼儿园教育方法:白我活动、游戏、交往、“社会参与”【3】幼儿园课程:游戏和歌谣、恩物、作业、运动、自然研究①画:一套幼儿园里供儿童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价值在于帮助儿童认识口然及其内在规律的工具。②H:为幼儿设计的各种游戏活动,要求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③竝: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游戏活动的两种形式,都是儿童认识自然、社会,满足其内心冲动的必要手段。④区别:恩物在先,作业在后;恩物是固定的,作业是可以改变的;恩物反映模仿的本能,作业反映创造的本能。45•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一)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或社会关系决定教育,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具有历史性,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继承性。(二)论教育与社会生产【1】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教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推动了教冇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改革。[2]教育是劳动力牛产和再牛产的垂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牛产力的重耍手段;学校述是科学知识再牛产的重耍手段。(三)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1】人的本质①人的本质是劳动。②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2】个性的形成①人的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②肯定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的形成和发展的作川,但对“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进行批判。③将实践的观点纳入其中。人是主观能动地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彩响,从而改造口己的主观世46•新教育运动【1】梅伊曼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2】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理论①代表作:《公民教育要义》《劳作学校要义》《德国青年的公民教育》②公民教育理论A.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是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是一切教育的目的。B.公民教育的屮心内容是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口的。C.“有用的国家公民”必须具备三项品质:具有关于国家任务的知识;具令为国家服务的能力;具有热爱国家,愿意效力于国家的晶质。\n①劳作学校理论A.是一种理想的学校组织形式,是国家培养有川公民的重要教育机构。B.基本精神:让学牛在口动的创造性的劳动活动中,得到性格的陶冶。C.三项任务:职业陶冶的预备;职业陶冶的伦理化;团体的伦理化°D.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学校是目的、手段和机构的关系,它们是三位一体的。【3】蒙台梭利的2①关于儿童心理发展A.建立在幼儿的生命力学说上,在遗传(天性)为中心的基础上,把遗传、环境、教冇有机统一起来。B.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心理具有吸收力;发展具有敏感期;发展具有阶段性。②蒙台梭利方法A.三个组成部分:儿童敏感期的利川(内在可能性)、教学材料和作为观察者的教师(有刺激的环境)。B.强调生物目的和社会目的的统一,将教师、儿童和有准备的环境这三个因素结合。C.具体内容:第一,感官教育。第二,读写算的练习。第三,实际生活练习(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园艺活动、手工作业、体操、节奏动作)。③关于自由、纪律和工作|EB与矣国进步教育运动相比,新教育运动更注車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更强调口rh教育,理论基础更缺乏统一性。45•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相对于欧洲的新教疗运动来说,进步教疗运矿①更关注普通民众的教育。②更强调教育与主活的联系。③更重视从做中学。④更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教学法(帕克)(童心、社功、实践活动、探索创造)①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②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①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②强调培养儿童的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2]文纳特卡计划(华虚朋)①重视使学校的课程适应学牛的个别差异。②具体做法是将课程分为两部分:其同知识或技能和创造性、社会性的作业。前者主要按学科进行,以学牛口学为主,教师适当进行个别辅导;后者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或施教,不考试。[1]设计教学法(克伯屈)①定义: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有H的的活动。核心:有H的的活动。本质:儿童口动的、发的、有「I的的学习。②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取消分科教学和现有的教科卩,把设计教学分为四类:牛产者的设计、消费者的设计、问题的设计、练习的设计。③|四个步骤|:决定口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判结果。④充分发挥了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力求使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以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加强了教学与儿童实际生活的联系。过分强调根据儿童的经验组织教学,其结果必然导致系统知识学习的削弱。历史意义\n(一)促进了美国教育现代化的转变,制约着现代美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格局(二)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学校和教室的氛围(三)促进了美国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教育理论研究的美国化(四)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48・美国教育的发展(一)《国防教育法》(1958牵5"【1】加强普通学校“新三艺”的教学(白然科学、数学、现代外语)。[2]加强职业技术教育。【3】强调“天才教育”。[1]增拨大量教冇经费,设立国防研究奖学金。(二)20I比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亍》(1983年)[1J措施①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②提高教学标准和要求,推行标准化测验。③改进脚资专业训练标准,提高教师素质和待遇。④加强课堂管理,有效利川在校时间。⑤加强教育改范的领导。[2]意义①恢复和确立了学术型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主体地位。②加强了课程结构的统一性,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③增强了公众对教育的信心,激发其关注和资助。【3】问题①过分强调标准化测试,忽视个性的培养。②缺乏灵活性。③潜在辍学人数迅速增加。49•苏联教育思想(一)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1】实践:1920年高尔基工学团;1928年捷尔任斯基公社。[2]代表作:《教育诗篇》《父母必读》《塔上旗》[3】|关于集体和集体教育的理论①教育工作的基木对象是集体,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②核心思想:“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③基本思想:教师对集体和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彫响是同时的;教师和整个班集体对每个成员的影响是平行的,又被称为“平行教育影响”。[4]关于纪律和纪律教育纪律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教冇的结杲,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严格要求和尊重相结合。方法:诱导、督促和惩罚。【1】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没有集体就不存在劳动,没有劳动也无法建立集体。劳动教育必不可少。[6]补充①教育n的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②教育方法强调统一和个性的综合。③前景教育原则。④强调作风和传统教育。\n①重视家庭教育。(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和谐教育思想)【1】代表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教育思想泰斗”[2]个性全而和谐发展的教育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而和谐发展的人。【3】原则:全而与和谐不可分割;多方而教冇的相互配合;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学生向由;尊重学生,重视自我教育。[4]精神牛活;激发和培养求知欲。50•杜威的教育思想(一)论教冇的木质[1】|教育即生活①基本含义:第一,学校要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第二,学校要与儿童生活相适应。②实质是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和儿童生活的契合点。③反对“教育准备生活说”,提倡教育木身就是生活的过程。[2】序校即社会|①意义:第一,以社会生活的戸人变化来变革学校,使之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第二,以学校的改良來改造社会,即学校是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侧重第一层含义。②必须改革学校课程:分科课程一活动课程。代表社会牛活的活动课程的引入是使学校与社会牛活相联系的基本保证。[3】|教育即生长①教育与生长的口的在于过程木身。②牛长是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kl标。③牛长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④生长是面向将来的,而不是追溯过去。⑤儿童的牛长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4]|教育即经验的不甌适①经验是一种行为。②经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川的过程。③经验的过程的一个主动的过程。④经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指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在外部环境和人的主动经验过程屮统一的全面改造、全而发展和全而生长的持续过程。(二)论教育廿的1“教育无忖的沪【1】教育的过程,在它口身以外没有H的,它就是它口己的H的。[2]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改造和转化的过程。【3】教疗的社会性目的是民主,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主制度完善服务。(三)论课程和教材【1】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耍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代替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活动性、经验性课程。【2】教材心理学化: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即直接经验化;然后再把直接经验组织化。但杜威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四)论思维和教学方法\n【1】“从做中学”【2】五步教学法:①疑难的情境②确定疑难所在③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④推断哪种假设能解决问题⑤验证这个假设(五)论道徳教育道徳教育是教育的瑕高和最终目的。道徳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认知发展观认知发展过程是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二)发展阶段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①特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通过探索感知觉与动作的关系來获得动作经验,形成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语言和表象尚未形成。②发展成就:客体永恒性;廿标定向行为。【2】前运算阶段(2・7岁)①特征:A.具体形象性B.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C.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D.自我中心主义②发展成就:A.动作图式符号化B.语言迅猛发展【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①特征:掌握了一定的抽彖运算能力,但运算仍依赖于具体事物的支持。②发展成就:A.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B.去自我中心主义C.进行群集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①特征:A.假设演绎推理B.青春期自我中心C.可逆与补偿D.思维的灵活性②发展成就:接近成人水平(三)影响发展的因索[1][2]【3】【4】繭:指机体的成氏。练习和习彎经觀: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在社会环境屮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W:具有口我调节的作用,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2•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一)文化历史发展论[1]两种工具的理论人类有两种工具:物质工具和精神工具(人类所特有的语言、符号)[2]两种心理机能①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以特定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②个体的心理发展是衣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卜",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二,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起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二)内化学说[1]内化是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心智动作的转化。\n[2]高级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从外部的动作开始的,然后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3]内化的过程不仅通过教学来实现,也能通过口常的生活、游戏和劳动来实现。[4]内化的过程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教育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1]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2]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依靠他人启发和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3】因此,教冇要走在发展前而,要创造最近发展区。2•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一)教学耍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小学:具体直接中学:抽彖)(二)教育要促迓儿童的认知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4•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一)0-1.5岁:信任对怀疑(二)1.5-3岁:自主对羞怯(三)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四)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五)12-18岁: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六)成年初期:亲密感对孤独感(七)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八)成年晚期:完善感对绝望感总结:心理发展的侮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引起心理发展的矛盾和危机。如杲个体能够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形成消极的人格。八个阶段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丁•前一阶段冲突的解决,而早期冲突也可能推迟到后期发展阶段中得到解决启示:A防患于未然B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症下药。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一)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二)习俗水平人际协调或好孩子定向阶段;卑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三)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良心或普遍道徳原则定向阶段启示:A应该首先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B儿童发展的顺序性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C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6•心理发展差异与教育(一)智能差両髓“超常教育”和“特殊教育”。针对智力落后儿童,更需要遵循个别化、直观化和充分练习的原则。[1]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与教育(亦称成功智力理论)①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②启示:A.教师需要关注学牛的每一学习行为对智力发展的三方面的作用,使所有学牛都能得到智力的全面发展。B.教师需要帮助学牛认识、利用并发挥口己的智力优势。C.教师述对以让学牛在学校中进行合理选择,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和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2】总的启示①要根据学牛的智力和学业成绩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而充分考虑这种差异。②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二)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n①必须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认知方式。②要明确适应认知方式差异的两类教V策略:匹配策略和失配策略。③改变单一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三)性别差异专丽【1】智力方血[2]动机发展方血13]归因方血启示:①尊重现实存在的性别差显,釆用针对性的措施,坚持可接受性、可选择性和主体性原则,充分挖掘他们的智慧潜能。②避免性別偏向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7•学习的联结理论(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狗的条件反射实验[2]经典性条件作川的主要规律①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②刺激的泛化与分化(相似差异反应)。③高级条件作用。④两个信号系统理论:第一信号系统(物理性条件刺激);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1]华生对经典性条件作川的发展①华生的刺激•反应说:组成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刺激•反应(S-R),两者的联系是直接的,不存在心理、意识的中介。②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习惯的形成遵循频因律和近因律。[4]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①有意识地通过训练来建立条件反射,以改变身体的反应,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消除不良的嗜好。②恰当地运用强化手段,将学习任务与积极、快乐的事件联系在-•起。③帮助学生消除焦虑情绪。④帮助学牛认识情境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便恰当地进行分化和泛化。(二)操作性条件作用说[1]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①桑代克的经典实验:饿猫打开迷箱实验②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A.学习的实质是建立一定的联结。B.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而口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念为中介。C.学习是试误过程,主要受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的支配。D.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佇意识的。[2]斯金纳的经典实验与行为分类①斯金纳的经典实验:白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实验②行为的分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①强化:指能增加反应率的后果。②正强化I负强化③惩罚、消退和维持④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负强化)【注】回避条件作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消极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逃避条件作川中,厌恶刺激或者不愉快的情境在个体做出反应前就出现了,个体实际上经受了由厌恶刺激带來的痛苦。而冋避条件作用是有机体事先做出了反应而得以避免,个体并未实际遭受厌恶刺激的袭击。[4]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①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是普莱西。②|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白学的一种方法。③遵循的原则:积极反应、小步子、及吋反馈、自定步调和低错误率。④包括直线式程序和分支式程序。⑤行为矫止:代币奖励法。【5】教育应用①应丿IJ正强化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川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或矫正不良行为。②教师应慎用惩圖,因为惩罚只能让学半明白什么不能做,但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什么应该做。[1]早期探索\n①早期探索实验:儿章观察成人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②实验发现:榜样的行为对儿童有明显的影响[2]经典实验与发现①经典实验:赏罚控制实验(1965年)②两个问题:榜样攻击性行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儿童是否能不管榜样攻击性行为的后果而习得攻击性行为?③实验发现:A.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地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性因索。B.榜样行为导致的厉果,只是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性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3】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条件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动作再现过程④动机过程(外部强化、口我强化、替代性强化)【4】教育应用①既要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川,乂要让同伴或班干部做示范带头。②有意识地按照观察学习的过程來指导学生的观察学习。③妥善奖惩。④充分发挥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7•学习的认知理论(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①科勒的经典实验:黑猩猩解决问题的箱子实验和棒子实验。②实验发现:A.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而不是动作的积累或盲口的尝试。B.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oC.学习的过程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一个格式塔的过程。[2]托尔曼的认知・廿的说①托尔曼的经典实验:白鼠的位置学习实验(高架迷津中的迂冋学习)②实验发现:A.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而不是宵目的。B.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是对情境整体的领悟,从而形成认知地图。C.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玄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即S-O-R公式。[3]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①强调学习者的匸观能动性和口的件,反对机械的、盲目的学习观点,在教学中,除了运用强化的于•段,还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的探究倾向。②理调观察、理解和顿悟的重耍作川。教师应以帮助学牛理解知识为主,而不是要求学牛盲H地、单纯地练习或重复。③車视期待的价值。教师首先应止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使其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产牛一种积极的期待。④注意加强对学牛良好认知地图的构建O(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I[1]认知学习观①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地形成S-R联结。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结构教学观①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皐木结构。②理解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3】|发现学习①四项原则A.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洋生解释清楚。B.要结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C.要根据学牛的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的难度和逻辑顺序。D.确保材料难度适屮,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②步骤\nA.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B.激发学牛探究的兴趣,捉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C.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D.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①优点A.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B.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C.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②局限A.只有较少数高水平的学生能够真正用发现法学习。B.对发现法的界定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C.比较费时间,很难保证学习的水平。(三)奥苏们尔的有意义接受说【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①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②条件:A.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C.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行适当的知迟,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2]肽知同化理论①学习者接受知识的心理过程就是概念同化的过程。②三种同化模式:上位学习、下位学习、纽合学习。[3】|先行组织者策略①概念:是一种先丁•学习任务本身所呈现的--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介水平都高于学习任务,并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②组织者可以使“先行的”,也可以放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包括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1]接受学习的界定和评价①肢受学习|是教师将知识作为定论以系统组织的形式讲解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②接受学习是学习者在短期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以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而且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精确的,而H便于储存和巩固。③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两者并不矛盾,都强调学牛认知结构的作用。④奥苏伯尔未能弄淸接受学习的本质,对其存在夸人不实之处,因而同样不是一种完备的科学理论。【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实际上并不矛盾,发现法强调学生自己的头脑亲自去获取知识,接受学习强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应该说,它们虽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都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作用,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还【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如图P216)①信息流②控制结构:期望事项(即学习动机)、执行控制(即认知策略)[2]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教学的艺术在于使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相匹配)①动机阶段(期待):激发动机,把目标告诉学生。②领会阶段(注意:选择性知觉):指导注意。③习得阶段(编码:储存登记):刺激冋忆,捉供学习指导。④保持阶段(记忆储存):增强保持。⑤冋忆阶段(提取):增强保持。⑥概括阶段(迁移):促进学习迁移。作业阶段(反应):让学牛做作业。⑧反馈阶段(强化):提供反馈。7•学习的建构理论(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1]思想渊源:①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的思想②维果茨基的思想[2]理论取向:①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菲尔徳、斯特菲)③社会建构主义(鲍尔斯费尔徳、库伯)④社会文化取向建构主义⑤息加工建构主义(斯皮诺):认知灵活性理论【注】激进建构主义:认为吐界的本來面目\n是无法知道的,也没有必要去推测它,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的经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世界吋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比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知识在人类社会范围里构建起来的,又在不断地被改造,以尽可能与世界的木來而目一致。社会文化取向建构主义:它与社会建构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认为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它着重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下个体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活动的差别。(二)建构丄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①知识并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i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②知识并不能粘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要针对具休情境进行再创造。③不同的人对同一命题具有不同的理解。[2]学生观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生活屮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要把儿童现有的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3】学习观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上动的意义建构者。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③学习的情景性[4]教学观①教学主要是帮助和促进学牛知识的意义建构。②教学应以培养学牛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忖标,并视教学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循环过程。③教学评价应巫视评价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三)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1]理论基本观点: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以激进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建构主义为代表。[2]应用①典型代表:探究性学习、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情境性教学①体模式:基于项目式学习②本环节:A.提出驱动性问题B.形成具体探究问题和探究计划C.实施探究过程D.形成和交流探究结果E.反思评价【注】随机通达教学: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而。(四)社会建构丄义V习理论与应用【1】理论基本观点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相关的知识。社会文化互动在知识建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取向的建构主义为代表。【2】应用③主要应用: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④具体运用:支架式教学⑤支架式教学的三个环节:预热、探索、独立探索。【注】认知学徒式: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川真实领域屮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牛在某一领域中的学习。交互式教学:以教师和学牛Z间的对话为背景,着眼丁培养学牛以特定的,具体的用以促进理解的策略。7•学习的人本理论(一)罗杰斯的人格与治疗观【1】自我实现人格论①人的成长源于个体口我实现的需要。②人格发展关键在于形成和发展止确的口我概念。③自我概念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口尊。④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创造一种有关他自己的更好的概念,实现其潜能,成为功能兀杏苕o【2】患者中心疗法基本做法:鼓励患者自己叙述问题,不対患者的向我报告加以评价,只是适当地重复患者的话,帮助他澄清思路,获得协调的自我概念,己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二)学习与教爭殛[1]学习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四个特征: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血发展、自我评估【2】教学观(学习者中心的教学观一一\n非指导性教学)①代表人物:罗杰斯②指导思想:以学生个人为中心,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促述学牛学习,而非“教”学牛学习,故曰“非指导性教学”。③目标:发展学生的人格和情感。④基木结构:确泄帮助的情境、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三)理论的丽【1】突出悄感的作用,形成了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新的教学模式。[2]以学牛的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丿IJ。【3】注重学习气氛,提出我诚、信任和理觥三个原则。[2]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山发展。【3】教学方法应该强调非指导性原则。11・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一)强化理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丁先前的这种行为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刺激Z间的稳固联系。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二)人木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①缺失性需耍:生理需耍、安全需耍、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②生长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认识、审美、创造)①门我实现是•种重要的学习动机C②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某种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丁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2】自由学习理论(罗杰斯)以自由为基础的自由学习原则:①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②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主目的者才会产牛学习行为。③涉及改变白我组织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往往受到抵制。④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就比较容易察觉和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⑤当对自我的威胁很小时,学生就会用-•种辨别的方式來知觉经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⑥大多数意义学习都是从做中学。⑦当学牛负责任地参与学习时,就会促进学习。⑧涉及学习者整个人的向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⑨当学生以白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⑩在现代社会中故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対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把它们结合进自己的变化过程屮去。(三)认知理论【1】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①动机有两种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②个体的成就动机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Ts=MsXPSXIs(Is=l-Ps)【2】成败归因理论(维纳)①人们将活动成败归结于六个因索: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②将这六个因素归为三个维度:内部和外部归因、稳定性与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与不可控归因。③归因受到以下变量的影响: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先前的观念或因果图式、口我矢n觉。【3】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①口我效能是指个体对口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①人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因索影响,而且受到先行因索的影响。②行为的结杲因索就是强化,包括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白我强化。③先行因素是指期待,包扌舌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④白我效能感受四个因素影响: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4】自我价值理论(科温顿)①特点是重亦对学校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解释,从学习动机的负而着眼,试图\n探讨“有的学生为什么不肯学习”的问题。①一种应付考试失败压力的对策:既不承认口己的能力差,也不认同努力即可成功,已达到既维护口我价值又可逃避火败的目的。②学校教冇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能力强的学牛未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二是学牛的学习动机随年龄的升高而降低。③意义在于把指导学牛认识学习目的、培养学牛学习动机视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注】将动机计划分为四种类型,相应地学生也分为四种类型:搞趋低避型(乐观主义者)低趋高避型(逃避失败者)高趋高避型(过度努力者)低趋低避型(失败接受者)【5】目标定向理论(德怀克)①两类成绩H标定向:拿握廿标定向(又称学习H标定向、任务卷入H标定向)和成绩H标定向(口我卷入H标定向)②不同目标定向的原因:两种不同的能力内隐观掌握目标定向:能力增长观;成绩目标定向:能力实体观。③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的关系A.掌握目标定向的个体,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终极口标,把怵I难看作挑战,完成任务的坚持性强,有助于深加工策略的使用,拥有更多的积极自我描述。B.成绩目标定向的个体,把学习看作一•种工具和手段,将困难看作失败的征兆,完成任务的坚持性差,采用表曲加工策略,对口己有较多的消极描述。12•学习动机的培养(一)成就动机的培养①意识化②体验化③概念化④练习⑤迁移①内化(二)成败归丽禱①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②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败体验,特別要让学生体验到努力就能成功。③让学生的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④引导学生积极归因。(三)自我效能感的培养①直接经验训练②间接经验习得③说服教育④情绪唤起(四)补充【1】学习动机的培养作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设置具体的口标及达到的方法。【3】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4]培养对学习的兴趣。[11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牛产生学习的需要。13•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评价。(四)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五)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六)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牛继续努力。14•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赫尔巴特一皮亚杰->奥苏伯尔同化是指学习者接纳、吸收和合并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认知结构屮去的过程。【注】知识的构建一方面表现为新知识的理解和获得(同化),另一方血又表现为原有\n知识的调整和改变(顺应)。同化和顺应作为知识构建的基木机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前者意味着学牛联系和利用原有的知识获得新观念,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累积性,后者意味着新旧知识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二)程序性知识建构的棊本机制:产生式丄1】西蒙和纽丿也尔1970年首次提出用歴画来说明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和获得机制。[2]包括条件和行动两个组成部分。【3】所谓产生式系统,就是所能执行的一组内隐的智力活动。[4]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实质是掌握一个程序。15•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_)|外部因素[1]学习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内容的意义、内容的具体程序、表达形式的直观性)【2】教师指导【3】学习材料表达形式的直17•知识的整合、深化与迁移观性【4】新旧知识的联系【5】知识的系统化(二)|内部因素【1】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2】学习者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注】认知结构特征①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观念。②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③新学习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3]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16•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1】先询知识经验背景【2】学生的动机与态度【3】学生的形式推理能力【4】课堂情境[5]新概念的特征(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一)(二)(三)知识的軽是对知识的内容、观点、材料等方而的集中与概括。知识的麵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知识的旺籾是指己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学习的影响,简言Z,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8•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的应用与迁移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方面,知识的应川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另一方面,知识应川的过程中存在知识的迁移。【注】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A相似性B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C学习态度与定势D个体智力水平。学习迁移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A从教材入手,注重从旧知识中引出新概念B从内容入手,突出基本概念教学,为知识迁移打好基础C从知识体系如后,形成知识网络D教授学习方法。19•技能的定义、特点、类型和作用(一)定义: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二)特征:【1】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获得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程序性知识。[3]是一种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燉随意行为。(三)类型: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注】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联系与区别区别A活动的对彖不同B结构不同C活动的耍求不同。联系A操作技能经常是心押技能形成的故初依据。心押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操作技能的棊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内部语言实现的B同时心智技能是外部操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操作技能需要手脑并用。(四)作用:【1】作为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可以调节和控制动作的进行。【2】是进行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3】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和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n【4】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20•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一)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1]创拟确立模型【2】检验修正模型(二)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1]安德森:认知、联结、自动化。[2]加里培林:①动作的定向阶段②物质或物质化阶段③出芦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质变)①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⑤内部言语动作阶段(即冯忠良的定向操作内化阶段)(三)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1】模拟心理原型【2】实施原型操作(即A形成条件化知识B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C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D科学练习)21•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一)形成过程[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二)训练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22•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1】元认知:是指对口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识体验和元认知监控。[2]作用:①对以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②元认知的发展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③元认知的发展令助于个体发展主体性。23•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①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①制定计划,选择恰当策略,寻求解答阶段。(算法式,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爬山法,逆向反推法,类比思维)②应用策略,执行计划,尝试解答阶段。③评价反思阶段。2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己有的知识经验(二)个体的智力和动机(三)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四)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五)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25•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充分利川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二)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n(四)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五)允许学生人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20•创造性的培养措施[1]营造鼓励创造的环境。【2】培养创造型教师队伍。【3】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4】开设创造性课程,交给创造性技法。[5]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6】塑造创造性人格。21•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品徳发展的实质【1】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1]是在内部矛盾推动下,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2】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2&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一)社会规范爲靱【1】从众和服从【2】具有盲■目性、被动性、情境性和工具性【3】从众的条件:群体特征、个体特征;服从的条件:直接的外在压力、间接的外在压力。【注】是社会规范接受和品徳形成的初级阶段。(二)社会规范的认同【1】偶像认同和价值认同[2]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3】认同的学习条件:①榜样及其特征②模仿及其特征③消除义情障碍【注】作用:是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A是种较高水平的接受B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C确定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三)社会规范丽花[1]信奉行为的产生标志内化过程的完成,品德的形成。【2】高度的自觉性、高度主动性和坚定性【3】内化的条件:对规范价值的认识、社会规范的情绪体验。29•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一)道徳认识的形成于培养言语说服和小纽讨论(二)道徳情感的形成与培养利用生动的形象来产生共鸣(三)道徳行为的形成与培养激发帮助锻炼30•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一)外部动因【1】家庭的不良影响【2】学校教育中的失误【3】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二)内部动因【1】受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驱使,产生种种不合理的要求。[2]道徳意志薄弱,抗诱惑能力差。[3]情绪不稳定,情感冲动,感情扭曲。[4]不良的行为习惯。31•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一)以充满信任的教育和关爱,消除疑惧心理和对抗情绪。(二)培养正确的道徳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n(三)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在集体活动中激发道徳情感。(四)加强道徳意志训练,增强抗诱惑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五)转变徳育模式,实施知情意行的幣合训练。(六)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而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第四部分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创新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四)伦理原则: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呈本的社会道徳准则,尊重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利。2.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一)选题阶段。(二)研究设计阶段。(三)搜集资料阶段。(四)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五)撰写研究报告阶段。(六)总结与评价阶段。3・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一)选择研究对象:抽象的基木要求明确规定总体/取样的随机性/取样的代表性(误差)/合理的样木容量。取样的基木方法(简单/系统/分层/整群)随机取样。由于整群取样所获得的样本由于样本分布不均匀,常与分层随机取样结合。(二)确定研究方法A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要求选择方法B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C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方法(三)制定研究计划4.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一)特点【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2]对研究对象不加干预控制。【3】有翔实的观察记录。(二)优点【1】非语言行为[2]天然环境【3】纵贯分析(三)缺点【1】缺乏控制【2】样本数小【3】须获准进入【4】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性5。调査表法(一)优点:方便使用,省吋,花钱少;较客观;能搜集大样木信息,收效大;便于整理归类(二)局限:如果问题设计不合理,影响结论代表性;资料片面,无法深入了解;若调查对彖不作答,影响问卷的效果(三)构成: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结束语6•访谈调查的优缺点\n(一)优点:灵活性强;可以使川复杂的访谈提纲;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容易进行深入调查;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二)缺点:样本少,费时费力费钱;某些问题不宜访谈;局而不太好控制。7•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一)计划A发现问题B寻找方案C制定计划(二)行动A数据收集B数据分析和反馈C检验(三)观察:内容有A行动背景因素及其制约方式B行动过程C行动结果(四)反思A对过程系统描述B对结果判断评价反思的基本要求A以研究问题为基点B以研究计划为参照C以教师行动为对象D以改进实践为归宿&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及优缺点(一)是教育实践工作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共同合作,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优点:适应性和灵活性;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的及时性;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缺点:研究的样本受到限制不具代农性自变量的控制成分很少。9•定量分析的方法(一)数据描述:集屮量数(代表集屮趋势的量数指标)、差异量数(表示一组数据相互I'可差异程度的量数)、地位量数(凡是能够反映次数分布中各数据所处地位的量数)、相关系数(表示两列变量间相互联系程度与方向的数量指标)(二)数据推断: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10•定性分析的过程:A按照研究课题的性质确定定性分析的目标以及分析材料的范围B对材料进行初步的检验分析C选择适当的定性分析的方法和确定分析的维度D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E对定性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观度进行评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