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提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基础提纲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学记》被誉为第一部教育学著作。(2)【名词解释】通常來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只有目的、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之屮。其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耍求以及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冇计划、冇组织地对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3)【填空】教育的基木要素教育者:凡是对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产生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彖和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教育内容,也包括了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是实现教育口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4)教育的基木形式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屮由父母或英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或英他家庭成员进行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最高形态,在整个教育体系屮位居于核心地位,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主导地位。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5)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生物起源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学家孟禄(6)【了解知道】教育的历史演进1•原始形态的教育笫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第二,教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连。第三,教育手段以言传身教为主。2.占代形态教育第一,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第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3.现代形态教育第一,教育的公共性。第二,教育的生产性。第三,教育的普及性。\n第四,教育的法制化。2.当代形态的教育笫一,教育的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7)【名词解释、填空】教育理念所谓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冇事务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性判断与看法,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屮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8)主要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全民教育理念、索质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全纳教育理念。1•终身教育理念: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捉出。所谓终身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其基木特征是:终身性、整合性、民主性、灵活性。2.全民教育理念:全民教育理念坚持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基木原则,提出耍满足所冇人的基本淫习需要,主张从普及初等教育、扫除成人文盲等方而进行教育改革,以消除教育上的不平等。它具有差别平等和普及化的特征。3.素质教育理念: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索质以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地位和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促使学生身心齐种因素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基木特征为:全体性、全而性、基础性、发展性、主体性。4.创新教育理念: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基木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要廿标的教育。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超越性、全面性、主体性、实践性。5.全纳教育理念:全纳教育起源于特殊教育,但其内容远远超出特殊教育的范畴。金纳教冇理念以人权观来批判现行的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相隔离得状况,重中人所具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校生活之外,提倡普通学校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其主要特征包括:平等性、合作性、弟异性、持续性。(9)【填空】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彖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乂被称为问答术,被视为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渊源。(10)【填空】①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是,英国唯物主义科学家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止始祖一一弗兰西斯•培根。他在1623年撰写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首次把教育学视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1632年,夸美纽斯撰写了《大教学论》,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1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因而被公认为是第一木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11901年,德国的梅伊曼提出了“实验教育学”主张采用实验的方法來研究儿童的生活学习。\n%11903年,拉伊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以生物学为理论基础,对实验教育学进行了系统论述。%1实用主义教育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主要观点有:第一,教育即生长。第二,教育即生活。笫三,教育及经验的不断改造与重组。第四,学校即社会。第五,以学生为屮心。(杜威的教育观念)(11)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1教育学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教育学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教育口觉性的提升。%1教育学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教育功能(上)(1)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与人及社会的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2)【名词解释】教育功能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教育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这里主耍从教育的作用对彖、作用方向、呈现形式三个维度对教育功能进行分类。1•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依据作用对象的不同)%1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作用。%1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依据作用方向不同)%1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这一对概念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莫顿提出。%1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1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依据教育作用形式不同)%1显性功能:是指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状况。%1隐性功能:是指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也未被察觉到。(3)影响人发展的基木因素%1遗传因索:首先,遗传因素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潜在的可能。其次,遗传素质是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与阶段。再次,遗传素质是造成人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最后,正确认识遗传索质在人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因素首先,环境为个体发展体会了多种可能性,同时也做出了一定限制。其次,环境对人作用的大小与环境本身的性质、变化相关,也与个体发展水半有关。最后,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在方向上有正反之分,大、小环境的作用方向冇多种组合功能。%1教育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从来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和口觉的。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屮起着主导作用。(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至关重要?)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教育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n2.学校教育主要由专业人员实施3.学校教育影响的基础性和终身性%1活动因素首先,人的生理活动是人作为冇机体与环境屮的物质发生交换的过程。其次,心理活动尤其是高级心理活动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生命活动。最后,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也最富有综合性的活动。(4)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和社会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社会的价值、规范,是自己逐步具冇作为这一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方式等。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表现为:(教育对个体社会化具有怎样的作用/功能?)%1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1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1帮助个人掌握生活所必需的技能(5)个性化:是指个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社会化是培养人的社会性,获得共性和一致性的过程,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个性化则是尊重人的差异性,追求个性和独特性的过程,强调人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个体个性化是人发展的客观耍求,也是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J个体个性化的作用体现在:%1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1促进人的独特性发展%1促进人的创造性发展第三章教育功能(下)教育与经济的作用?①教育对经济的制约作用%1教育对经济的影响(教育的经济功能)【经济、政治、文化都是这样作答。】(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经济实力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首先,经济实力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其次,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出相应要求。%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律和速度%1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1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2)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能够实现劳动力再生产首先,教育是把可能劳动力转化成现实劳动力的重要手段。其次,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再次,教育可以改变劳动能力的形态。最后,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的、高效的。%1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和创新首先,教育有助于科学技术的再生产。\n其次,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1教育对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首先,教育作为消费系统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其次,教育直接参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3)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性质%1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1政治制约这受教冇的权利和机会(4)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有利于实现社会政治口标%1教育冇利于维护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首先,教育具有维护社会政治关系的功能。其次,教育述具冇发展变更社会关系的功能。%1教育有利于推动社会政治生活(5)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功能%1文化影响教育目标%1文化影响教育内容%1文化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6)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是文化保存和传递的主要手段%1教育有利于文化传播和交流%1教育有利于文化选择与整理%1教育冇利于文化更新与创造(了解,不太重要,教育与人口)(7)人口对教育的影响%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1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1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和布局(8)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冇利于人口控制%1教育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1教育有利于人口结构的调整%1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第四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口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i是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索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知识、审美、体质等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2)教育口的的功能%1导向功能\n%1选择功能%1激励功能%1评价功能(3)教育口的确立的基木依据1•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外在依据%1教育目的的确立应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1教育口的的确立应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2.个体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内在依据一般來说,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除了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Z外,还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需要。(4)教育目的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口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口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1社会木位论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该从社会需要而不是人的本性岀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社会本位论主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教育除社会口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來衡量。这种教育目的观身份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彖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则是不可取的。其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1个体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木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木性、木能需要出发,是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不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制定,而应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制定;一个人应为他口己受教育,而不是为社会需要受教育;教育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决定个人;人生來就冇健全的本能,教育廿的就是是这种本能顺利地得到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过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全面的。其代表人物冇:卢梭、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以及中国的孟轲等人。%1走向统一于融合的教育目的论英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怀特(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内容丰富,其基木观点主要包括:%1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1人的片面发展是由III社会分工造成的%1人的全而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建国后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趋势及基本精神%1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口的的演变趋势1•关注重心的转移:政治挂帅一经济优先一育人为本2.培养对象规格的变化:几方面发展一全面发展3.培养对象的变化:劳动者一人才一建设者和接班人%1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口的最基木的精神\n1.培养劳动者,突出劳动或实践的重要性3•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廿的的中心内容第五章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及其组织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系统,以及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的综合。(2)教育制度的功能%1提供价值导向%1节约教育费用其一,节约教育组织结构运转的费用。其二,节约教育的信息费用。其三,降低驾驭资源配置的成本。一方面,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另一方面,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1规范教育行为其一,规范个体的教育行为。其二,规范教育组织的行为。其三,协调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之间的矛盾。%1形成教育秩序(3)【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育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就业方向以及它们Z间的相互衔接关系。它包括冇关学校性质的制度、招生制度、学位认证制度、专业设置制度、就业制度、考核制度等。学知识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按照学校系统的纵向、横向与而这相结合的划分维度,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双轨性学制、单轨行学制和屮间行学制。%1双轨性学制: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以二战前的英、法、德等西欧国家为代表,因而这种学校系统又被称为“西欧型”或“欧洲型”学制。%1单轨行学制:是横向划分的学校系统,是从双轨性学制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沿用。单轨行学制以美国为代表,又被称为“美国型”学制。%1中间型学制: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上述两种学制之间的学制,属中间型学制,又叫分支学制。这是苏联创造的一种学制类型,以苏联为代表。(5)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由于学制木身的缺陷以及清政府的犹豫不决,学制未及实施便被1903年的癸卯学制所取代。(6)【填空】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笫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吸收了日木学制的形式。(7)壬子•癸±1学制以美国的学制为蓝图。(8)【填空】壬戌学制,又称1922年新学制,由重视军国民主义教育专项强调平民主义教育,是屮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最深的一次学制变革,标志着近代中国学制建设的体系基本完成。壬戌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具有资产阶\n级性质的学校教育制度已经确立。(9)【简答、论述P124_128]当代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变革的趋势%1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1淫制的弹性化、开放性的特征日趋明显%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1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1现代学制逐渐朝着终身化方向发展第六章教育艺术(1)教育艺术的含义概括起來主要冇以下几种:%1教育艺术即教育技艺%1教育艺术即教育审美%1教育艺术即教育表演%1教育艺术即教育创造教育艺术是指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和美的规律,综合灵活的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方法和技艺,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双重维度的一种创造性、感染力的艺术。(2)教育艺术的内容及其运用1•教育的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善于运用富有审美价值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进而丰富、陶冶学生语言美德的教育艺术。教育的语言艺术包括口头语言的艺术、书面语言的艺术和体态语言的艺术。教师在运用教育的语言艺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要言简意赅。%1语言要生动形象。%1语言要幽默含蒂。2.器的情感艺术: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情感的鼓舞和感召力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彖力和情绪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气氛中得到心灵陶冶和精神升华的创造性活动。依据情感的表现形式,教育的情感艺术可分为积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情感。1•积极情感艺术:是个体表现出來的乐观、开朗、热忱和饱满等情绪状态。2.消极情感艺术:是指个体不安、焦虑、忧郁、烦闷与恐惧等态度倾向和心理体验。教育工作对情感艺术的要求,主要包描以下儿个方面:%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1善用赞美,少用批评%1换位思考,移情训练3•教育的暗示艺术: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屮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利用眼神、表情、动作、体态以及其他符号形式,通过含蓄、间接的手段,在学生无对抗、无抵制的状态下,促使他们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教育的暗示艺术主要有心里的暗示艺术、榜样艺术和环境的暗示艺术。教师在运用教育的喑示艺术时,应该注意以卜•几点:%1创设和营造和谐、愉悦的教育气氛\n%1把暗示教育与直接传授结合起来%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暗示艺术进行自我调节2.教育的幽默艺术:是指教师运用诙谐、滑稽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等教育方式,营造一种情趣横生、含蓄隽永,引人发笑而又令人回味深长的艺术情景,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教冇过程。主要有:口头语言幽默的艺术、书面语言幽默的艺术、表情幽默艺术和动作幽默艺术等。教师在教育活动屮运用幽默艺术,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注意搜集教育幽默的素材%1常握运用教育幽默的适度性%1重视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幽默能力3.教育合作艺术:使之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分享彼此的经验和体会,实现教育主体Z间协同活动、共同捉高的艺术活动过程。教育合作艺术基本内容包描师生合作艺术、师师合作艺术和生生合作的艺术。教师在运用教育的合作艺术吋,应注意以下几点:%1激活合作意识,培育正确的合作理念%1营造相互信任的教育氛围,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合作环境%1贯彻兴趣与需要的原则,调动师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3)教师的教育艺术风格: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通过认知、反思、探索、提炼与升华等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形成与自己个性特征相符的特定教育理念、教育技艺、教育风度的稳定结合和综合表现。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冇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艺术风格。形成白己的教育艺术风格,是走向成功教育的保证,是每一位老师的不懈追求。(4)教育艺术风格的基本特点:%1独特性%1多样性%1稳定性%1发展性(5)影响教育艺术风格的因素教师教育艺术风格的形成,既受制于外界社会客观因素的制约,又受制于教师个人主观世界的影响。%1社会客观因素1.社会文化环境2.教育内容3.教育对象%1个体主观因索1.师德教养2.业务能力3.个性特征(6)教育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1•观察模仿阶段\n2.抑制借鉴阶段3.自主创新阶段第七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组织:是学校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來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教育与管理职能的止式群体。(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它既是教育的对彖,乂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力量。)(2)班级组织的结构%1班级组织的群体结构1.正式群体:是按照社会一定的法律、条例、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的,执行一定社会职能的,有法定地位的一种有组织的群体。正式群体屮形成人际关系的模式是群体f交往f人际关系。2.非止式群体:又称□然群体,是由情投意合者口发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形成人际关系的模式是交往是一人际关系一群体。%1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1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1)班级组织的特点%1班级组织貝有明确的目标%1班级组织屮师生交往的直而性与多而性%1情感是班级组织中主体之间的纽带(2)班级组织的功能%1班级组织的社会功能第一,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第二,传授科淫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功能。笫三,教导社会规范,训练社会行为。第四,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综上所述,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在其对象、内容、方式及水平、效能等方面都具有特点。%1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笫一,促进发展功能。第二,满足需求的功能。第三,诊断与矫正功能。(3)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制度管理所谓班级制度,是指班级成员为实现班级目标共同制定的,全体成员在班级活动屮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值日制度、奖励与惩罚制度、班委会的工作制度等。%1班级文化建设1.把握好班级文化建设屮的若干基本关系2.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3.拓宽班级文化活动的渠道和范围4.突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教育性\n%1班级活动管理%1思班级生活指导1.基本的主活辅导2.学习生活辅导3.身心健康教育(1)班主任的工作职责%1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1做好班级管理工作%1组织好班级集体活动%1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1做好基层组织和I•办调工作(7)班主任建设班集体的方法%1创造性的建设班级口标第一,班级目标的制定要切合班级的实际水平。第二,班级口标的制定既要注重提高班级的整体发展水平,又要注重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发展。%1合理的确定班级角色位置首先,科学的分析班集体人际关系现状。其次,重视班级骨干队伍建设。最后,丰富班级管理角色。%1I•办调好办内外各种关系首先,协调班级体内的各种组织成员关系。其次,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最后,班主任要协调办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1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第一,要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笫二,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8)优秀班主任的基木素质%1良好的人际交往倾向%1良好的认知能力%1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1丰富的知识经验%1个性魅力第八章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它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搜寻、分析、整理信息和资料,对教冇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2)教育评价的功能%1定向功能%1诊断功能%1改进功能%1鉴别功能\n%1激励功能(3)【名词解释】教育评价的类型①根据评价的功能及用途: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1•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Z前所实施的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搜集必要的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指导工作。2.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计划的过程中,对计划、方案执行的情况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杲,及时反馈消息,及时调节,使计划、方案不断完善,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3,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某一教育、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或完成以后进行评价,其口的在于确定教学综合口标的达到程度并对教学成果进行全面评定。%1根据评价对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1根据参照目标: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1•相对评价:是指在评价团体评价屮确定一个基准,对团体屮的个体成员在这个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区分优劣、排列位次、划分等级。相对评价的适应性强,应用面广,但易造成评价的客观性下降。2.绝对评价:也称目标参照评价,它以预先制定的目标为评价标准,评价每个对彖达到目标或基准的程度。其优点是评价标准比较客观,每个被评对象都能看到自己与客观标准之间的差距,以便激励自己不断向口标看齐。但是,过分追求客观标准,就容易忽略个性发展。3.个体内茅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口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他比较充分的照顾到了受评者的个性差异,但与Z同时,它既不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进行评价,也没有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衡量,因此容易导致评价信度的降低。%1根据评价主体:他人评价、自我评价%1根据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定性评价1•定量评价:是指将那些直接量化的、并确定存在量化途径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估的评价方式,也就是通过搜集数据资料,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或数学方法,采取统计处理手段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准确、高效、应用广泛,可移植性和说服力强,但它容易把丰富的个性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简m华为抽象的数量表征,忽略那些难以量化的重要品质与行为,忽视个性发展与多元标准。2.定性评价:是指采用描述。解释的方法做岀价值判断的评价方式,他虽然不通过定量计算进行,但也必须有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定性评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法灵活,针对性强,但是不够精确,而且易受主观因素干扰,很难做到客观、准确,信度和效度较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