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学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心理教育学习

心教育真教育当今,很多学校都把教育教学成绩当作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核心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放在首位,“唯分论”和“高分论”现象严重。过于偏颇的知识本位学习,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智发展和情感需求,让他们难以在童年生活中体验童真、童趣与健康成长的快乐。细究“唯分论”的根源,既有来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压力,也有来自社会各界和家长们的压力。试想,哪个教育主管部门会把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不优秀的学校校长评定为“考核优秀”?哪个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一个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就读?因此,每到六、七月考试季,全国各个中小学校里弥漫着的紧张气氛甚至不亚于高考。为了取得预定的教育教学成绩,大部分校长都会给一线教师施压,而一线教师又会给学生施压。教师和学生为了取得高分长期处于高压、紧张和焦虑当中,却往往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成绩不尽人意。或者出现教学成绩提高了,学生却由于疲于应付学业,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产生“怕学”、“厌学”的现象。而教师在长期的紧张压力中也容易产生“怕教”、“厌教”的念头。中国沿袭已久的考试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但是其选拔人才等功能仍发挥着强大的主流作用。既然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考试制度,就一定要适时调整心态,不断认识自己,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对于教师如此,对于学生也如此。——来自河南省西下池的李艳丽校长在这方面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她深刻意识到师生的心理状态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带来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她提出“心教育”的理念,认为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本真,并致力于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自由、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而努力坚持了十年。首先,致力于改变教师的自我认知观。李艳丽说,“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把自己内在的精神秩序建设好,就很难把学生带好。”的确,很多年轻教师甚至从教了多年的老教师,都存在着对教师职业没有清晰定位和深刻价值判断的情况。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教师生涯中,经常觉得自己的工作碌碌无为,难以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而缺少生活热情和教育信仰的心理状态催生出更加慵懒、没有目标的教学行为。因此,李艳丽在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同时,更关注教师的心灵成长。通过与教师座谈、鼓励教师多读好书等举措,激发教师内在的人性力量与智慧,对教师自身的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有重新的定位,也对儿童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其次,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成长观。我们经常教导学生,要向某个历史名人、伟人或者英雄学习。殊不知,穷其一生,我们的学生或许也达不到某些伟人或者英雄的境界,而他们却可以做“更好的自己”。正因为如此,李艳丽提出“让师生成为自己”的理念。这个成为“自己”的过程,就是实现生命的自我觉察和完善的过程。每个人都在为将来“更好的自己”、“最好的自己”而努力,不断成长、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而这个完善自己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在充满爱、自由、喜悦、平等、宁静、陪伴、认同、支持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心灵越来越聪慧。心教育,就是真教育,就是回归生命最本真的教育。它在前进发展的道路上,会散发出更加灵性和智慧的光芒。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