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5 发布 |
- 37.5 KB |
- 5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笔记
《教育学》笔记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学把教育区分为广义,狭义和更狭义的三种概念〔1〕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产生以来就产生的教育。定义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有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3〕更狭义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与“德育”是同义词教育包括三个要点:第一: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二:教育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耦合过程第三:教育具有动力性二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论:这是最古老的观点〔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利托而诺和英国沛西·能这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孟禄55\n〔4〕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论:它从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演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三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特征:〔1〕教育水平低〔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内容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多方面欧洲封建社会主要有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骑士教育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各科都贯穿神学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55\n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第一:古代教育的出现。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代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第三: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征:第一: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第二: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第三: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第四: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第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得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三近代社会与近代教育16世纪后,世界进入近代社会。社会转变对教育的影响:〔1〕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宣扬的自由,平等的观念,促进了近代教育对发展人的个性的重视和对教育普及的追求〔2〕55\n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宣传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价值观,把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3〕近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的发展中重视劳动和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使得教育与劳动结合起来,成为近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4〕近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的发展中队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重视,使得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得到较大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知识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四20世纪后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法国人保罗·郎格郎首先提出。〔2〕教育的全民化,教育应该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教育的民主化和普及化是全民教育的主要内涵,它特别要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离文盲〔3〕教育的多元化〔4〕教育的民主化,它主要包括两层含义:A使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满足所有公民受教育的希望。B教育过程的民主化,即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学习,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5〕教育手段和技术的现代化一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主要有三个要素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55\n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是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相对独立性,时代性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3〕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4〕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三教育劳动的特点〔1〕教育劳动的复杂性55\nA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复杂的,每个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世界,作为教师既要对他们按统一标准来培养,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从不断地发展着对象的实际出发,不断创造新的方法B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个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和发现科学知识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过程C教师劳动能力的需要是复杂的,教师的任务之一是传授知识,这就要求他本身就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求他必须掌握如何传授知识,如何培养创造人才的手段,方法和艺术D教师劳动的内容是复杂的,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发展学生的智能,既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又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A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无固定的规范,程式,方法可以套用。教师在工作中,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选择最能奏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创造的过程B学生的条件不同,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对于教师来说,完全相同的条件是根本不存在的,绝对找不到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育条件千变万化,教育内容也各部相同,所以,教师工作不可能有一套可供教师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使用的现成模式,教师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一年一年重复使用,只有不断地去创造去更新。C课堂教学需要艺术创造。a55\n为了学生能很好掌握知识,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一次艺术加工,把文字的东西变成口头语言的东西,以自己的独特风格,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一次教学内容重新创造的过程。b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质疑问难,能否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就要看一个教师独具匠心的驾驭教材的创造能力〔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A教学手段的示范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最普遍,最经常使用的手段是“言传身教”B思想品德的示范性,教师本人的品质和教师本人的言行具有示范作用,教师的品格影响学生品格的形成C知识传递中的示范性,在知识传递中,其分析材料,演示的过程具有示范性,教师的这种示范作用,在塑造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成材的过程中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有力的教育手段。D教师个体劳动的隐蔽性,教师的劳动主要以个体劳动的方式进行的,教师无论是备课,讲课,课外指导,还是与学生交谈,进行家庭访问以及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等,都是个人去完成的,教师绝大多数是无名英雄。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从起源看,教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从内涵上看,“教育学”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A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B指一种课程的名称C指一种教材的名称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三教育学的发展55\n1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西方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这一阶段在欧洲始于古希腊到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即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6世纪,在我国是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即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约2500年。孔子注重学,思结合,中国先秦时期的《学记》,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中,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方法的书)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形成时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本教育学,它也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夸美纽斯对西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和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2〕强调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把普及义务教育与社会,国家的发展和改造联系起来,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合理性〔3〕提出了客观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规律,成为近现代自然主义教育的萌芽,为以后卢梭为代表的主观自然主义教育之路开辟了途径。〔4〕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对文艺复兴时期过分强调人文科学教育,轻视自然科学教育的倾向进行了修正,是西方近代发展自然科学教育的先声〔5〕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这一55\n制度成为迄今为止广泛采用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在夸美纽斯之后,德国赫尔巴特被誉为“教育科学之父”,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作为相对独立学科的地位由此确定下来。3繁荣时期〔1〕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兴起代表人物:德国梅伊曼,代表著作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以及伊拉的《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代表作: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克伯屈代表作: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4〕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代表人物:凯洛夫,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我国有:杨贤江,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等1939年出版的凯洛夫主编的第一本指导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理论著作《教育学》55\n杨贤江是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教育史ABC》是中国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史,他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一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A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B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C55\n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人的特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三个方面在心理学层面,对教育界影响最大的理论主要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赞科夫的“一般发展理论”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孟子是中国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行的根源2外铄论: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就持这种观点,英国洛克的“白板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另一个代表是美国的华生,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的学习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155\n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研究发端于瑞士皮亚杰,皮亚杰认为,个体的智力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4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阶段的发展不是间断性的跳跃,而是逐渐,持续的变化。2智力发展理论A三元智力理论(美国斯腾伯格),是心理学界最为流行的全面解释人类智力的理论,区分了三种信息的加工成份:元成分(最重要的成分,它的作用是执行计划,实行监控,对结果作评价,处于调节控制地位);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B多元智力理论(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本质是: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承认各种智力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成为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3道德发展理论,把发展的观点运用到道德教育中去,强调道德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强调道德判断同逻辑思维能力有关,强调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着巨大的刺激作用。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儿童道德的成熟首先是道德判断,然后是与道德判断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4需要层次理论(美国马斯洛),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55\n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如青少年的两个生长高峰,第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是在青春发育期),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时期,不失时机促进个体的发展)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循序渐进)3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循序渐进)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互补)(重视生命教育)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性别差异,个体身心所有构成方面的差异性,个体的独特性)(注重因材施教)6、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必须做到如下几点:①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②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③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四认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55\n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些自然条件,人的发展就无法实现②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有一个发展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上,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与限制,制约着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状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3、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不过人的社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人的实距,单纯的客观环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就。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55\n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是承担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发展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5、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况且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能起作用。所以说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到决定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表现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总之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普通中小学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任务55\n小学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初期儿童,年龄约在6,7岁---11,12岁之间,处于人生的童年期初期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4岁------16,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17岁------19,20岁的青年一童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小学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童年期的年龄特征:这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儿童开始掌握积累人类文化的主要工具----书面语言。借助书面语言和学校教育,儿童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地学习文化与知识,开始较有目的的认识外部世界。小学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A关心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其体质B既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C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关键是要认真做到言行一致,校内外一致)2少年期的年龄特征:无论在生理上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处于人生的过渡时期,有些心理学家称少年期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主要有三个特征:A生理上发生三个“巨变”,即性机能发育成熟,身体外形急剧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B心理上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独立性意向的发展日趋明显,这是少年期心理发展最显著的特征C心理上从“自我朦胧”向“自知之明”过渡,他们的评价55\n开始侧重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盲从于成人的权威。D心理上从幼稚向成熟过渡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情意方面,应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丰富的学生情感体验。3青年初期的年龄特征:是个体和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随着心理能力的成熟,他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心世界的较清晰和深入的认识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A保护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B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制约着教育结果的变化和内容的选择,制约着教育形式与手段的更新,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55\n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人力资本理论:美国舒尔茨最先提出,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指出教育指出是一种投资活动人力资本“指的是人们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的投资内容: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3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①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科学技术能够有力地改变受教育者的教育观念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55\nC科学要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②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A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B教育推动科学体制化C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在知识传播的同时,也从事着直接的科研工作D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的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了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了科学技术的成果4教育与科学文化的关系:A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还具有强大的创造更新文化功能,教育为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B校园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可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活动文化。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5教育与社会人口的关系①社会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的数量及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人口就业结构决定着教育的内部结构,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习的布局和办学形式,影响教育投资的效果和发展速度②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促进作用: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55\n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①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如启发教学、循序渐近、因材施教等许多教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不会因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它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相对独立)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的教育基础上向前发展,后来的教育发展与以往的教育有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已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教育优先发展的内涵:1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55\n2教育发展要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儿先行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和教师素质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特征:1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发展学生智力,也发展他们的体力2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打破同步化,集中化,积极寻求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单位教育的合作3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增强学生的创造性,丰富学生的个性。第四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国家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确定既受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也与社火的发展水平和需要有关。教育目的对于教育制度的构建,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活动的组织设计,都起着指导作用,它牵动着教育的全局和发展方向。55\n2、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按照价值取向,可以把教育目的观分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1个人本位论: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2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3文化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4生活本位论:教育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代表人物:英国的斯宾塞和美国杜威教育的目的的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1教育目的的融合性特征,要求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融合2教育目的的适度超越性特征,教育不应是仅仅回应当下社会生活的要求,不再被动接受社会的指令,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指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主观依据:A哲学观念,不同的教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55\nB受思想家们或制定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C受主体有关理想人格之观念的影响2客观依据:A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B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C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D教育目的的制定一定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方针: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教育方针地位: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准则。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权或国家的性质不同,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关系:在多种情况下,方针与目的通用,溶为一体,但又有区别,教育方针是对教育总体的发展而作出的总规定,所有的教育的发展都必须根据总的方针去行事,而教育目的则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教育各有自己的目的;教育目的是位居于方针之下,是关于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目标和规格,它规定了该层次该类别的教育应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合什么领域需要的人,与方针相比,教育目的将人才规格具体化了。教育目的的提出:1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55\n21982年,在《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3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即“四有,两爱,两精神”41986年4月12日,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提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四有”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5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1995年3月,第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1996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了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A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和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B要求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方面全面发展。C要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55\n国外教育目的概览: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1“培养完人”的内涵:人的发展和培养包括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是他成为“完善的人”。2“培养完人”的目的是学会生存: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3实现途径是终身学习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1内涵:即教育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学会认知:A“知”不仅指知识,它包括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的对象B“认知”不仅是书本上,课堂上的认知,还包括学会认识,学会各种社会学习规范,掌握学习的工具,求知的手段。C学会认知,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掌握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D求知将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又重新开始的过程学会做事:A将从传统意义上的掌握某种狭隘的劳动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B不仅获取智力技能,而且包括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55\nC在求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素质,积极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在工作中的革新能力。学会共同生活:A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B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C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也意味着学习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是:是社会生产水平提高,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步分离,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国家机器产生。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活动始于夏代学校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系统,工作系统(主体部分),监控系统教育活动的重要的动力来源是教育目标学校文化:指学校这个教育组织系统中,所有成员的共享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和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方式。内在与核心部分----精神文化,外在表层部分----制度文化学校文化的特点:1学校文化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软约束的文化3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4学校文化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学校文化的功能:A导向作用B约束作用C凝聚作用D激励作用55\n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学制建立依据是什么?①学制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②学制的建立,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③学制的建立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④学制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⑤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现代学制的发展:一西方现代学制的发展:初始阶段,形成时期,深化发展阶段初始阶段:特点:虽然各国都有一些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普遍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这一时期的教育既不正规,又不系统,学校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正规教育。形成时期:教育的制度化在很多方面显露出来。各国有关教育的法规更为明确具体,教育开始摆脱宗教的控制,更进一步向符合社会实际和就业需要的实用,功利的方向发展,职业教育的范围扩大,种类增多。深化发展阶段:欧洲的高等教育形成了独特的“二元制”。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各国尚未跳出一直在双轨制和单轨制中间徘徊的框架。二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55\n1旧中国的学制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采取“废科举,兴学堂”,开始了中国现代学制的改革1902年颁布了“壬寅(yin)学制”,但未实行1903年颁布了“癸(gui)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1912年颁布“壬子癸(gui)丑学制”,该学制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将学堂改为学校1922年颁布“壬戌(xu)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2新中国的学制改革11951年的学制改革:1951.10.1《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废止旧学制,实行新学制,新学制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青年和成人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门学院和研究部)及各级政治学校,政治训练班等。21958年的学制改革:1958.9《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提出了建立并发展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的方针。31985年的学制改革:1985.6.27《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内容是:A实行九年义务教育B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55\nD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在199个国家中,绝大多数都规定入学年龄在5—7岁,规定为7岁的占66.8%,年限延长,在这方面日本具有突出的代表性)③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以终身教育为指导,继续教育得到发展。⑥教育社会化(对象的全民化)与社会教育化(不仅表现在正规学校向社会开放,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将担负教育的职能)四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改革实验1五四制实验:(小学5年,初中4年)始于198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实验2六三三制实验:始于1922年,1996年,覆盖面在全国为61%4、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类型正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①层次增多。不仅有两年制的短期大学也有四年制的本科,而且有二到三年的研究生院等。②短期大学迅速发展。③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④55\n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第六章教师与学生教师的概念:广义:指教育活动中施加影响的人,通过他们的活动来使被影响者的身心发生变化狭义:指以学习为其活动背景的教师,他们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为职责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1教师职业的非专门化阶段,原始社会都是长者,能者为师,奴隶社会,教育从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有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老师,但并不是专职的,也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2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1681年法国拉萨尔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成为世界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教学开始作为一门专业从其他行业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特征。3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模式多元化阶段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1986年分类)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教师职业专业化,最初提出教师职业专业化有2个目标:A55\n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B提高教师的质量教师专业结构构成:1教师专业精神:A教育信念B专业态度和动机(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C专业知识D教师专业能力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2教师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推动者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A教师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教育学生,使学生的发展符合一定阶级的要求B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产生重大影响C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觉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教师只能启发诱导,不能加以代替)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2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3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4良好的教育理论素质与教育能力素质5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中小学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1充分的准备2外表3站的位置4会与学生交流5吸引学生注意力6建立兴趣7养成好习惯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55\n2学生是学习得的主体,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教育对象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1生存的权利(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不得虐待,遗弃)2受教育的权利3受尊重的权利4安全的权利当代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基石)2尊重的教育理念3尊重学生发展性的理念4依法施教的理念5自我教育的理念(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七章课程(重要章节)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斯宾塞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唐朝1、课程:简单说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而言。用在教育上,指学校的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特点和缺点:55\n学科课程论主张分科教学。它的特点为: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强调训练的价值。缺点:是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活动课程论是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缺点: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特点和缺点:形式教育论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这种主张看到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和学科的智力训练作用,但片面强调古典学科,忽视了学科和教材的实用性,曲解了智力发展与知识掌握的关系,使学校脱离生活,因而是片面的。实质教育论,主张学校应开设现代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天文、化学、商业、法律等具有实用意义的所谓实质学科,这种理论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性质,忽视了发展智力,因而也是片面的。我国长期以来是采用学科课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不妨试用一些活动课程。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人为地割裂开来则都是错误的,必须把二者统一于系统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2、学科: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但有时也会和狭义的课程混用。课程的基本类型:1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可看做最早的学科课程。2经验课程(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以杜威的“55\n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课程,美国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是经验课程或活动课程的集中体现。经验课程的基本着眼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把儿童学习动机分为4类:A社会动机B建设动机C探索动机D表演动机经验课程的特点:A乡土性B综合性C主体性D经验性缺点:离开了人的发展所必须的文化遗产,知识体系,而片面强调学生主体的自发性,限制了主体的发展。3综合课程(广域课程)4核心课程: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而是主张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各年级学习的中心课程5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20世纪60年代末):把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传统,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成为隐形课程。贾克森是第一个使用“隐形课程”这一术语的人,之后瓦兰斯把隐形课程研究归纳为3个层次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6、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教学科目;学科开设的顺序;各门学科的教学课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7、我国课程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①既要保证教育目的的全面实现,又要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②55\n正确处理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及活动课程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以及打好基础和发展特长之间的关系。③教学为主,全面安排④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包括说明和本文(基本部分)两部分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难、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教科书的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①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用性的统一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教科书的编排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注意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④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们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一国外课程改革趋势55\n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主要有: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以“新三艺”为中心的课程改革,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联邦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2信息素养的养成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2强调加强基础3重视智力开发,学校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4重视个别差异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3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既要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又要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5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55\n6改善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的和全面的评价,鼓励在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手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有效手段。第八章教学*重点1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A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是系统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的过程。B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组成。C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教学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教学等多种形态。2、教学的意义:①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教学能够将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实现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向个体经验的转化,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水平。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和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教学有多种形式,教学必须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3、教学的任务: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5\n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世界观基础。以上三项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传授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智力是核心,发展体力是保证,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和科学世界观是方向。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关于教学过程的几种代表性观点:A认识—发展说B认识—实践说C交往说(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D多重本质说(教学过程是多级别,多类型的,教学过程有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经济学5个本质)我国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①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③55\n认识的有领导性。学生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总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13、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①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②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③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规律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3、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E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55\n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这世界观教育。基本要求:①要积极贯彻科学性。②要积极贯彻思想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教学中的生活实际包括:A教学规定的与实际相关的活动性作业B学生本身的实际C社会实际循序渐进原则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学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科学知识逻辑顺序进行,又要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发展,正确处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平等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③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④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利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③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教学方法:55\n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注入式教学(两种对立)启发式教学:教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灵活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掌握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入式教学:视学生为储存知识的容器,使其思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等方式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2讲授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条例分明,重点突出,富于启发。3讲授的语言要准确精炼,生动形象4善用姿势和板书辅助表达5要注意指导学生有效地听课,思考和记笔记。谈话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提问学习,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55\n2对谈话的内容,提问的对象等做周密的计划和安排3所提问题应明确具体,难易适当,富有启发性4讲求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评价5谈话后教师应及时小结,使学生获得系统,概括的理论知识讨论法:是教师或学生提出有商榷性或探讨性的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全班或分组进行讨论,教师收集讨论情况或进行辅导。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1讨论前,向学生提出讨论的课题,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做好准备2讨论中,应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有理有据的争论3讨论后,进行小结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的方法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1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3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能力,使之养成读书的习惯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四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法”五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国内外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概览55\n1“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1977年),读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议议是关键,练练是重要途径,讲讲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活泼2“导学式”教学法(黑龙江矿业学院胥长辰1982年提出,成为世界五大教学法之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启发引导为主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主旨的教学法。3快乐教学法(陕西省蒲城县教师赵来香);围绕教学大纲,挖掘快乐因素,激发学生乐趣,课堂内外结合4合作教学法5掌握学习教学法(美国布卢姆20世纪60年代末)基本精神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制定教学目标,并按此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测试,评价和矫正。主要由4个环节构成:A制定教学目标B测试C评价D矫正6纲要信号图标教学法(苏联沙塔洛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教师按教材内容详细讲解B出示图表,进行第二次讲解,突出重点,分析难点C把小型图表分发给每个同学进行消化,将图表贴在各自的手册里D学生回家后按教科书和图表进行复习E第二次课,学生根据记忆,在各自的练习本上画出前节课上的纲要信号图表F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图表回答问题55\n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1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制,即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缺点:一个教师所能教的生数量是很有限的。2近现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班级授制:萌芽于16世纪西欧,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理论发展:17世纪,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确定了基本轮廓,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班级授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20世纪中叶,苏联凯洛夫,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含义:是一种集体教学组织形式,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优点:在于它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一个教师同时能教几十个学生,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缺点: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55\n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A坚持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新的形式弥补其不足,实现以班级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学活动形式和学习环境B主张彻底打破班级,年纪界限,寻求全的教学组织形式C探索一种既不失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索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分组教学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种小型化的集体教学制,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改良。有两种形式:A能力分组(如:德国曼海姆制,美国波特兰制)B作业分组。目前我国做法是:把班级分为教学班和行政班,教学班主要完成学科的教授任务,行政班是学生未作教学教学分组之前以固定人数编制的职能班级优点:既发挥了班级授课制效率高的优点,又发扬了个别教学制照顾个别差异的优势,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缺点: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在心理山造成不良影响,造成优等生骄傲自满,差等生自暴自弃的现象道尔顿制:1920年美国伯克赫斯特,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5\n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在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缺点:如果没有教师的系统讲解,学生往往在摸索中白白浪费了时间而无多大收获,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求有较好的教学设施与条件。文纳特卡制:美国华虚朋1919年在芝加哥文纳特卡镇公立学校实施课程被分为2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特点:A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内容B应用各种诊断法测验检查学生每个单元的学习情况C通过自学及诊断测验后,方可学习下一单元的教学内容D教师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二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分组教学,特朗普制,小队教学,合奏学习1分组教学: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制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缺点:很难科学地鉴别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对待分组教学粘,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和学校的要求相矛盾,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的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特朗普制:20世纪50年代美国,由劳伊德·特朗普创立,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代替固定的上课时间,以20分钟为课时单位55\n中小学教师上课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备课: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中的第一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不决条件,备好了课为以下环节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有利于下面环节的工作,对整个教学任务做到了准备,能助于完成教学任务。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注意以下要求: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恰当④组织的好⑤积极性高⑥表达清晰布置课外作业应注意:1作业内容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选题要有代表性,难度适中2作业应与教科书的内容有逻辑联系,但不是教科书例题的照搬3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4作业应尽量与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力求理论联系实际5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水平,给优等生和差等生分别布置分量,难度各异的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提示和帮助教学环境:环境由三种基本要素构成:天然的自然环境,人改造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狭义教学环境:指师生双方教学所处的客观的物理环境(校容,校貌,教室,光线,声音,温度等)广义教学环境:还包括心理环境55\n教室一般宽6米,长10米,以容40名学生为宜,课桌向上倾斜30度—45度最好,一般教学活动照明需300—500Lux,光线来自左后方对右手者最合适,反射系数:课桌面不超过30%—50%,墙壁40%—60%,黑板10%—20%,照明灯具的安排,要避免其传递路线落在学生视线的40°区域内。黑板呈绿色,灰色,米色对视觉教合适,教室温度保持在20℃—23℃最好,相对湿度30%—60%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形成,主要是:1学生的正式群体—班集体(学生之间群体关系发展的最高层次2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友伴群友伴群的特点:1成员之间有直接接触和交往2情感成分在调节人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3观点一致,信念一致4成员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5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类型:一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如摸底考试)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如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55\n总结性评价: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二根据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学习成绩教学的评价绝对性评价: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学习成绩教学的评价教学评价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的方法: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第九章学校德育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形式: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学校德育的功能:1社会性功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2个体性功能: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其中享用性功能的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3教育性功能: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7、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遵纪守法的教育学校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4个要素构成55\n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行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我国的德育途径: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以及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等。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2诚实守信,礼貌待人3遵规守纪,勤奋学习4勤劳简朴,孝敬父母5严于律己,遵守公德德育模式:一道德认知发展模式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A前道德阶段(0—4岁)B他律阶段(4—8岁)C自律阶段(8—12岁)2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三水平六阶段”学说前习俗道德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2—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换);习俗道德水平(阶段3—55\n相互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4—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5—至上的权力,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6—普遍性伦理原则)二体谅模式三社会学习模式四集体教育模式第十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班级: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艾拉斯莫斯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或手段,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1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2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3民主管理: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活动4目标管理班集体的特征:55\n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班干部队伍。3具有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建设与发展班集体的意义:1建设和发展班集体,对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有重要意义2建设和发展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的发展3建设和发展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中小学班集体活动的类型:日常性班级活动和阶段性班级活动日常性班级活动:1班级晨会与班会2执勤3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阶段性班级活动:1工作性活动2竞赛型活动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课外活动的特点:灵活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课外活动的任务:课外活动的任务在于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个性。课外活动的独特教育作用:①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联系。②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55\n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课外活动的形式:群众性课外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①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要求课外活动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现实生活,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学习与社会主义建设事来的联系,从而激发政治热情,提高思想觉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顽强进取的远大理想。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④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班主任: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1862年在北京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后,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只有一些国家的学校中设有班主任:如:中国,前苏联,日本在中国,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中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55\n1了解学生,一般采用以下4种方法:观察法(主要方法),谈话法(常用方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法(间接方法)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主任素质的要求: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定的教育信念、家长的心肠、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善于待人接物。第十一章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狭义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广义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素养。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1教育目的不同2教育对象不同3教育内容不同4教育方法不同5教育评价标准不同6教育结果不同素质教育的三要义: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全面提高,主动发展55\n素质教育的实施:改变教育观念,转变学生观,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创新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本质:创新教育从时间的维度来审视,就是一个立足于现实并以现实为基础,指导年轻一代不断构建未来的过程;而从看见的维度来审视,则是指导年轻一代面对现实的环境,以其主动的时间改造环境的过程。创新教育正在于通过批判思想的教育理念,激发受教育者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向人类已经获得的现成物或结论不断提出新挑战,展现新的世界。创新教育就是提升人自己所拥有的创造意识,培养他把创造意识变成现实的能力。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1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从价值观取向上审视2相对于现存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我国现存教育的主体性教育,是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教育3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4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属性:普遍性,综合性,革命性5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