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3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会计学与计算机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会计学与计算机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来源:本站| 时间:2008-07-23| 文章点击:9|评论:0条|字体:大中小] [摘要]会计学与计算机学相结合的课程的发展历史较短。在教学中,对该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相当多的模糊认识。本文倡导该类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规律,各高校课程设置目标应分层次,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与课程定位相匹配,教学组织、方法要根据课程特点及授课内容合理实施等。 [关键词]会计学与计算机学;教学模式;课程定位;实验操作;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7)12-0093-03 随着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学科之间的融合已成大势所趋,会计学与计算机学之间的有机结合也不例外。尽管各高校设立的该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初显成效,但对如何将会计与计算机的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需要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各校在所设置的计算机和会计的相关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还缺乏一种科学、规范的教育模式来指导,尤其很多一般高等院校盲目跟风现象比较严重,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形成了一方面跨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另一方面各用人单位寻人才难的局面。因此,该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一、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在高校会计学与计算机学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其一,课程名称不同。比如电算化会计、计算机会计、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数据处理、会计软件应用、会计软件开发等等。其二,课程设置的目标要求差别较大。有的学校把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放在首位,注重学生使用会计软件的技能技巧及熟练程度;也有的学校侧重于讲授会计软件的原理、设计,注重学生研究、开发会计软件的能力;还有的学校既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会计处理技能,同时又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构造原理、内部控制与系统组织管理原理等。其三,课程内容大相径庭。毕竟会计学与计算机学相结合的课程的历史不长,各高校在对该类课程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因此对该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严格而统一的规定;再加上任课老师自身的偏好,选用不同的教材;即使使用同一种教材,各任课老师也依照自己的想法选择授课内容和侧重点。显然,这种随意性影响了教学质量,使得大学毕业生的相关知识结构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要。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该类课程的设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n各高校的课程定位要清晰。只有分层次确定教学目标,各校培养的学生才能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由于各高校的发展水平、师资力量以及相关专业在学校中被重视程度等不同,该类课程的定位不必要求完全相同。首先,从培养的层次来看,对于研究生层次的培养,可以按照高级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要有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和系统维护的能力,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如对该领域的前沿问题的敏感及发展方向的把握。其就业目标主要是大型企业的ERP系统、MIS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高级主管人员或软件设计公司、科研单位的研发人员等。对于本科层次的培养,以较高级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参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本科教学应以达到中级以上培训的目标为主。对于一般大学的本科生而言,要求能够熟练处理会计软件应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日常维护,为会计软件开发提供业务支持。对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因其基本素质相对较好,可以培养部分学生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本科层次的就业目标是为数众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其优秀者能胜任中小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主管岗位的工作。对专科层次而言,主要以职业教育为主,要求学生能够精通会计软件的技能、技巧,并进行一般维护,此外还要求正确、熟练掌握其他办公软件,以满足各类用人单位对操作人员的需求。其次,从学生的知识背景来看,文科类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在财会、管理等部门工作的几率较大,故应主要培养综合应用会计软件的能力,并且结合对先进经营管理理念的学习,从提高企业产供销效率、加强企业管理的角度,提升对会计软件的认识,使其成为企业的管理人才。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软件开发的可能性较大,况且学校开设的相关计算机课程全面、深入,这就有条件加强学生软件设计、开发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软件开发的专业人才。 2.课程设置上要符合学科内在的规律性。只有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学习的内在逻辑,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会计学与计算机学相结合的核心课程都是建立在一定基础知识之上的,其先导课程既包括会计基础课,又包括计算机基础课,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笔者以一般院校会计本科专业的会计学与计算机学结合课程的设置为例,开设的课程及时间可以参照表1。 显然,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学与计算机学结合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会计软件的应用、维护,会计数据的分析、管理,会计软件系统的开发思想及原理等等。 3.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与相应的课程定位匹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会计学与计算机学相结合的教材比较繁多,但是它们各有侧重。各高校选用教材应遵循与相应的教学目标相匹配的原则。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软件应用》和《计算机会计学》是专业核心课程,《会计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熟练的电算化操作人员,该门课程的教材主要涉及账务处理、销售与应收账款、采购与应付账款和存货等子系统的操作流程,使学生掌握购、销、存及资金管理过程中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和输出的原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利用会计软件编制外部会计报表和企业内部管理报表的技能技巧。此外,该教材还应结合会计学、管理学的知识阐述会计电算化的计划、组织及内部控制等。《计算机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先导课包括《会计软件应用》课程,学生应在能够较好地操作会计软件的基础上,再进入《计算机会计学》课程的学习。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电算化系统的管理人员和会计软件的设计人员,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机制、控制环节与技术、开发设计流程等方面的知识。该教材的主要内容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开发原理、各开发阶段的任务、所能运用的方法以及开发工具的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信息系统独立设计能力和系统分析及程序设计技能等。 4.\n教学组织、方法要根据课程特点及授课内容合理实施。会计学与计算机学相结合的课程的一大特色就是实用性和针对性强,因此在进行教学组织、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方面:其一,课堂讲授应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比如对于《会计软件应用》课程的讲授,就可以将课堂搬到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模仿教师进行操作,以增强直观效果,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再如对于《计算机会计学》课程,也应多采取理论教学与业务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在学习了会计软件的系统设计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后,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编程,模拟解决会计业务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实施分组上机完成案例设计和业务操作。其二,课堂讲授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可以和一些商业会计软件公司,如用友、金蝶等公司进行双赢式合作,借助外援力量,不断获得最新版本的会计软件,使学生感受会计软件及管理软件的前沿动态,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避免学生刚毕业就落后的尴尬;另一方面,学校应尽可能与工商企业建立联系,通过现场讲解、实地考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其三,在教学组织上可适当增加案例教学的方法。比如设计一些置身于一定环境中的工商企业,让若干学生和计算机模拟组成企业的会计部门,在教师指导下,从规划、安装、运行到企业业务处理和编制报表,建立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核算和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组成会计软件设计小组,针对某一企业的具体情况,从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需求的实际出发,经过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程序设计,并用自行设计的软件处理会计业务,进行系统测试和软件修正,完成会计软件设计的全过程。 二、与课程设置相关的软、硬件配套问题 首先,软件方面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会计学与计算机学是两个跨度很大的学科,这给担任该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很大挑战。但对很多高校来说,现在从事该类课程教学的教师,有的出身会计专业,有的出身计算机专业,在知识结构上不全面,要么会计实务不熟悉,要么软件设计编程欠缺,使相关内容的讲解不能深入,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应该从长远着想,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投入,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提升素质,使教师领会最新的软件设计思想和掌握最前沿的会计管理软件,这样才能指导出优秀的学生。(2)各校根据自身学生的素质,设定教学目标,培养不同层次、不同专长的学生,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对基础素质不同的学生,应该因材施教,合理安排。其次,在硬件配套上应进一步完善,装备性能良好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建设现代化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使学校成为科学研究的试验田。在教学过程中,配备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声像并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雪晶.财经管理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05,(9). [2]李君.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浅析[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1,(1). [3]冯凯.会计电算化开放教学模式的设计[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5). 会计学与计算机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探讨符 蓉 黄继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