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3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教学课件new
统计学工商系凌明雁\n资料与案例—1恩格尔定律恩格尔(ChristianLorenzEngel),德国统计学家、政府统计家、统计教育家。1853年,在他的主持下,通过对德国萨克森地区的工业生产人口进行的深入调查,发现工人收入与家庭生活支出的关系:家庭收入越少,用于饮食方面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而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饮食方面支出的比重就会逐步下降,用于衣着、住房、取暖和照明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变化不大,而用于满足文化、旅游、娱乐和储蓄等需要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则随之扩大。\n1853年德国萨克森地区三类家庭支出比例(%)收入支出45~60磅90~120磅150~200磅食物62.055.050.0衣着16.018.018.0居住12.012.012.0灯火与燃料5.05.05.0教育2.03.55.5法律保护1.02.03.0保健1.02.03.0舒适与娱乐1.02.53.5合计100100100\n\n基于“恩格尔系数的”经济判断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1)r>60%——绝对贫困(2)60%>r>50%——勉强度日(3)50%>r>40%——小康(4)40%>r>30%——富裕(5)30%>r>20%——最富(6)r<20%——暴富2000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低到46%。2001年,我国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降到40%以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50%以下。\n资料与案例—2——“基尼系数”\n资料:1989年美国家庭收入资料比重单位:%收入水平(万美元)家庭户数比重家庭户数累计比重实际收入比重收入累计比重绝对平均收入累计比重0.5以下3.63.60.20.23.60.5-1.06.39.91.11.39.91.0-1.58.118.02.43.718.01.5-2.516.734.78.011.734.72.5-5.036.371.031.843.571.05.0-7.517.788.725.769.288.77.5-10.06.595.213.382.595.210以上4.810017.5100100合计100—100——\n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美国统计学家)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财富累计比重户数累计比重收入分配的洛伦滋曲线AB绝对平等分配曲线实际收入分配曲线\n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基尼系数r=0≤r≤1。r=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r=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n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学判断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1)r≤0.2:收入绝对平均;(2)0.2≤r≤0.3:收入比较平均;(3)0.3≤r≤0.4:收入相对合理;(4)0.4≤r≤0.5:收入差距较大;(5)0.5≤r≤1:收入差距悬殊。\n近1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从1992年到199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从37.6上升到40.3;1998年,最低和最高的10%的居民的收入份额分别为2.4%和30.4%。2000年,城乡高收入户占总户数的2%,中低收入户占18%,低收入户占80%,基尼系数已经进一步上升到45.8。从当前家庭财产总额的差距来看,最高的达到158.1万元以上,相当于户均财产22.8万元的近7倍。\n学习内容第一章总论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第三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第四章平均指标第五章统计指数第六章时间数列第七章抽样推断??\n第一章导论一、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三、统计的职能和作用;四、统计工作过程五、统计学的基本概念\n一、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的涵义统计一词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等三种不同的含义。比如从事“统计”工作、“据统计”、学习“统计”等,分别表示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n1、统计工作对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预测的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规划设计、统计信息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分析、预测等。\n2、统计资料说明事物数量表现的数据和其他资料,是统计工作所获得的成果。包括各种数字资料、统计图表以及其他相关情况的资料;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统计年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数据资料,报刊、杂志公布的各种经济行情数据资料等等,都属统计资料。\n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n按单位类别分组的法人单位情况\n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基本单位分布情况\n我国各省区基本单位分布情况\n我国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分布情况\n按规模划分的我国企业单位分布情况\n关于统计工作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科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3、统计学\n统计学的分科一、社会经济统计学1、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2、国民经济各部门统计学工业统计学、农业统计学、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学、贸易统计学、社会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等。3、综合平衡统计学二、数理统计学——数学三、统计史\n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之间的关系:实践成果理论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的统一,就是我们所定义的“统计”。\n(二)统计的产生和发展统计是随着国家管理的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强国知十三数:竟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饲料)之数。欲强国,而不知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商君书》“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如无舟楫而经于水,险也”——鲁仲\n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1、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1)数量表现—总规模、总水平;(2)数量关系—结构、速度、比例;(3)质量互变的界限和规律性—量、质互变的临界点\n2、特点(1)数量性——“数字是统计的语言”(2)总体性——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3)具体性——事物在特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数量表现。(4)社会性——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n(二)统计的职能和作用1、统计的职能(1)信息职能——采集、处理、传递、存贮和提供社会经济信息。(2)咨询职能——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3)监督职能——对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测和预警。\n2、统计的作用(1)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2)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3)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4)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5)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n(三)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大量观察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的方法。大数定律: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性试验中的频率一般总是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随机变量在多次观测中所得到的平均数也总会稳定在它的期望值附近。\n掷硬币试验在掷硬币试验中,每掷一次只有两种结果—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试验次数越多,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频率就越接近于其概率—50%大数定律为统计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把数学也作为统计学的理论基础。\n2、统计分组法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按照一定的标志,把现象总体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部分的统计研究方法。(详见第二章)\n3、综合指标法利用统计综合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对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研究和分析的方法。\n4、统计模型法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反映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并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的方法。——趋势模型、回归模型、规划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等。\n5、归纳推断法通过对个别、特殊的事实入手,研究事物一般特征和规律性的统计研究方法。——抽样推断和时间序列分析\n五、统计工作的过程(一)统计设计——统计工作的先导(二)统计调查——统计工作的基础(三)统计整理——沟通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纽带和桥梁(四)统计分析——统计工作目的和归宿\n(一)统计设计1、定义: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作的全面部署和安排。2、内容: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分类和统计分组的设计、统计表的设计、统计调查方法的设计、统计工作各个部门和各个阶段的协调与联系、统计力量的组织与安排等等。\n(二)统计调查根据统计调查方案的要求,采用一定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客观实际搜集资科的统计工作过程。——详见第三章\n(三)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资料进行审核、分组和汇总,将分散的、零星的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n(四)统计分析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对现象总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数量分析和预测的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的目的和归宿。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n教育支出膨胀半数家庭难受工业企业广告与研发投入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