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复习指导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基础》复习指导

科目代码:云南开放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会计电算化、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2014级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临近期末,大家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现将《统计学基础》的复习指导下发给各分校、教学班,请各位老师根据复习指导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期末复习,如有问题,请与云南开放大学责任教师孔雪明老师(电话:13700610216)联系。一、试题类型及结构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总分的20%(10小题X2分/小题)。2、多项选择题: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也是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总分的12%(4小题X3分/小题)。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综合应用题:4、简答题:考核对基木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总分的18%(2小题X9分/小题)。\n5、综合运用题:考核对基木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总分的50%。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耍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5小题X10分/小题)。二、答题时限。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120分钟。三、其他说明。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一一计算器。第一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导论1、要求i般了解统计的发展史,知道统计是适应生产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2、重点掌握统计的性质,理解“统计”一词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明确统计的基本任务。3、一般了解我国的统计组织和统计机构的设置,一般了解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主要职责。第二章统计调查本章要求掌握统计调查的意义和作用。1、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2、掌握总体单位、标志、标志表现和变异及变量等概念。3、掌握统计调查的种类,一般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4、了解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种类、内容;了解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5、掌握各种专门调查、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n的概念及特点。理解统计调查方案应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本章要求掌握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和作用。1、了解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重点理解和掌握统计分组的有关问题,掌握统计分组、分组标志、品质标志、数量标志、简单分组、复合分组等概念。2、掌握编制变量数列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其中重要的名词概念。了解统计的汇总方法。3、掌握统计表的概念、统计表的组成要素,了解统计表的种类和编制原则。第四章综合指标(一)——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木章开始学习统计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1、理解总量指标的意义。掌握总量指标的各种分类,掌握总量指标的几种计量单位。2、了解和对指标的意义。掌握各种相对指标(计划完成度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发展速度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运用原则。3、了解运用相对指标必须遵守的原则。第五章综合指标(二)——集中趋势与离中趋势1、了解统计平均数的概念和作用。2、熟练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掌握\n调和平均数的特点和计算。3、掌握标志变动度的概念和作用,懂得测立标志变动度的几种方法(全距、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4、了解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f第六章抽样调查基础I第七章抽样组织1、理解抽样推断的意义和特点,理解总体和样木、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等基本概念、熟记有关符号。2、掌握平均数和成数及抽样误差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的计算公式)。3、能够根据样本指标及抽样误差对总体指标进行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及种类。了解相关表和相关图。2、掌握相关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理解回归分析的概念,能建立具有直线相关关系的双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能据以进行推断和估计。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1、理解编制时间数列的意义,理解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掌握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n2、熟练掌握各种动态分析指标(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长增1%的绝对值、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3、一般了解发展趋势和季节变动的分析。第十章统计指数1、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意义。了解统计指数的种类。2、熟练掌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掌握总平均指标的动态分析方法,即可变构成指数、I古I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相互关系。3、掌握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因索分析。4、一般了解多因素分析方法。注意:第十一章统计综合分析、第十二章常用统计分析软件简介在考试中不作要求。\n第二部分期末综合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1、总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貝体数值,其计量单位一般采用()A.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和劳动单位B.标准单位C.度量衡单位和复合性单位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2、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采取平均指数形式编制的总指数就是()。A.平均数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综合指数3、对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为五组,这种分组屈于()。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并列分组4、从一个确定的总体中最多能抽取多少个不同的样本叫做()A.样木的可能数目B.样木C.样本单位数D.样本容量5、抽样调查也是一种(),它是在全部调查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A.全面调杳B.一次性调杳C.非全而调查D.普查6、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7%、8%,则该数列的定基増长速度为()。A.5%X7%X8%B.105%X1077%X108%C・(5%X7%X8X)+1D・(105%X107%X108%)一17、()是一种为某一特定的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而调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状态的重要社会经济现彖。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8、()就是以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n利用它还便于资料的汇总和审核,便于计算和分析。A.统计表B.统计图C.理论方面D.统计汇总9、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丁•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n是()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D.另立一组10、样本统计量是()A.确定的C.随机变量B.唯一的D.确定变量B.总量指标D.普查12、调查时间是指()A.调查资料所屈的时间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B.进行调杳工作的期限D.资料资料保送时间11、()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的吋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它是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都是它的派生指标。A.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13、在计算间断吋点序列的序吋平均数吋,所采用的方法带有一定程度的()A.代表性B.确定性C.假定性D.实际性14、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贝IJ,组距应为()。A.710B.260C.1560D.34801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oA.销售额C.利税总额A.简单分组B.再分组C.平行分组D.复合分组A.设备台数D.工业增加值率16、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屈于()。17、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减1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Z和C.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D.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8、我国2007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6年的10&8%,此指标为(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nA.比例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n19、卜•列指标中屈于质量指标的是()A.产量B.人口数C.销售额D.出勤率20、要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动态进行分析研究,就必须编制时间序列。常用的时间序列水平指标有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增长量四种。A.发展量B.增长量C.发展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1、相关关系依据相关程度分,可分为()A.完全相关B.不相关C.不完全相关D.正相关A.负相关2、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3、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上限和卜•限Z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就是组平均数R.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來确定4、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是(A.时间长短应该一致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一致R.指标的计算方法应该统一B.指标的经济内容可以不一致D.总体范围应该一致5、下而哪些是强度相对指标()A.某市医院病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B.某市人口数与该市土地面积数之比C.我国国民收入与我国人口数之比\nA.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Z比B.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数Z比\nB.咨询职能D.决策职能A.信息职能C•监督职能A.协调职能7、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A.季节变动测定法B•时距扩大法C.移动平均法A.最小平方法R.按月(季)平均法8、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冇()A.各组的频数分布均匀B.根据研究口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C.选用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D.选用能反映事物数量上的茅别的标志E.根据现象所处的丿力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B.揭示现象内部结构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9、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划分现象类型C•研究总体单位的结构B.分析现象Z间的依存关系10、统计表按主词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A.简单表B.宾词简单分组设计C•分组表D.宾词复合分组设计E.复合表三、简答题(每小题9分)1、如何区别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2、什么是吋间序列?其基木构成要素是什么?3、统计调查方案包描哪些内容?4、什么是时期序列?什么是时点序列?四、综合应用题(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每小题10—15分)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2642413644403743353725452943313649344733433842322530462934384643\n39354048332728\n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统计分布表。(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的平均日产零件数。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758815479769576716090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计算出各组的频数与频率,编制一张分配数列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分的分布特征。(15分)3、有两个工厂工人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表,请确定哪一个工厂的劳动生产率更有代表性。(10分)厂塔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元/年)标准差(元/年)甲厂16000600乙厂80004004、卬、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卬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9.0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60以下260—70670—802580—901290—1005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5、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取200件进行检查,结果有合格品195件。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2)当概率为0.9545(t=2)时,试对这批产品的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6、设市场上某种蔬菜早市每千克0.50元,中午每千克0.40元,晚市每千克0.25\n元,若早、中、晚各买1元钱的蔬菜,问该蔬菜的平均价格是多少?(10分)7、对某型号屯池进行屯流强度的测试。抽样测得电流强度的标准差为0.6A,合格率为90%o耍求在95.45%的概率保证下,抽样平均电流强度的极限误差不超过0.08A,抽样合格率的极限误差不超过6%,确定必要抽样单位数目。(15分)8、某商店销售资料如下:商品名称单位个体指数销售额(元)销售量%基期报告期甲千克1.20500720乙件0.801000800丙米1.0020001500合计35003020要求:计算销售量平均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影响的销售额的绝对值。(15分)9、某商店有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2品种单位价格(元)销售量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双404530004000乙顶303240005000丙件81020002400耍求:(1)计算三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2)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3)总销售额增长绝对值屮,有多少绝对值是受价格因素影响的,有多少是受销售量因索影响的。(15分)10、某商店销售资料如门商品名称销售价格(元)销售量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56100千克120千克乙202050件40件丙21.51000米1000米根据上述资料计算:①商甜销售量个体指数和销售价格个体指数。②以基期的价格为同度量因索的三种商品的综合销售量指数和出于销售量变动\n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①以报告期的销售量为同度量因素的三种商品综合价格指数和由丁•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15分)期末综合复习题参考答案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8分。)kABC2、ABE5、ABC6、ABC9、ABE10、ACE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3、ABE4、ACDE7、BCD8、BCE1、A2、A3、A4、A5、C6、D7、D8、A9、B10、C11、B12、A13、C14、B15、B16、A17、D18、D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19、D20、B1.答案: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无法量化,它只能用文字说明,不能用数值表示。如职工的性别、文化程度,企业的经济成份,产品品牌等。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的名称,能够量化,它可以用数值表示,不能用文字说明,其具体表现称标志值。如职工的工龄、工资水平,企业的职工数、总产值、总产量、劳动生产率等。2.答案:所谓矗间序列,就是将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某一•指标数值按吋间吋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又称时间数列,也称动态数列。时间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现象所屈时间的顺序排列;二是与时间对应的某一指标数值,二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构成完整的时间序列。3.答案:统计调查方案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一)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二)确定调查对彖与调查单位;(三)确定调查项口和设计调查表;(四)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五)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4.答案:由一系列的时期指标所构成的时间序列称为时期序列。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如1年或1个月)发展过程的结果。由一系列的时点指标所\n构成的时间序列称为时点序列。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各个时刻或II舜间(如月初、年末、月末、年末等)达到的水平。=37.5(件)40四、计算题(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每题10—15分,共50分)按Fl加工零件数分组工人数(人)频率(%)25-——30717.530-——35820.035-——40922.540-——451025.045-——50615.0合计40100.01、(10分)解:(1)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次数分布表为:(2)平均日产量X=^y-15002、(15分)解:(1)“学生考试成绩”为连续变量,需采用组距式分组。采用等距式分组來编制变量分配数列:(见下表)(2)分组标志为考试成绩,属于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简单分组(变量分组、结构分组、组距式分组、开口组、不等距分组等)。从分配数列中可看出,该班学生不及格人数和优秀生人数都较少,分别为7.5%、10%。大部份同学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分布特征为“两头小,中间犬”的钟型分布(正态分布)。说明该班同学成绩总体为良好。60016000xlOO%=3.75%考试成绩学生人数(人)比重(%)60分以下37.560—7061570—801537.580—90123090—100410合计401003、(10分)解:因为:=^xl00%=5%\n从计算中可以看出:甲厂的标准差小于乙厂的标准差。所以,甲厂的劳动生产率更有代表性。4、(10分)解:按成绩分组组中值X学生人数fxfx~x(x-x)2(x-x)2f60以下552no-22.4501.761003.5260—70656390-12.4153.76922.5670—8075251875-2.45.7614480—90851210207.657.76693.1290—10095547517.6309.761548.8合计/503870//4312=77.4(分)一—工灯_3870X乙_E/50h^^=786.24=9.29(分)o乙二一929九…”=而=0.12或12%-9V甲二o甲/兀甲二—=0.1286或12.86%70从计算屮可以看出:V乙〈V甲,所以乙班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5、解:n=200件195合格品率p=丄—X100%=97.5%200抽样成数平均误差:仆严尹=严弄〒“%抽样极限谋差:△〃=tpp=2x1.1%=2.2%则合格率的范围:P=p±△”=97.5%±2.2%=>95.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