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练习(答案)

第一章二、单选题1.在历史上统计实践活动的起源是(C)。A.从观测、研究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开始的;B.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产生的c.从计数开始的;D.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开始的。2.历史记载的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是(C)。A.我国古代夏朝;B.古代埃及;c.古代埃及与夏朝;D.萨桑王朝。3.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D)。A.质的方面研究其数量方面;B.量的方向研究其质量方面;C.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质量方面D质与量的辩让统一中研究其数量方面4.统计能否充分发挥其认识客观事物的作用AA.统计资料的真实性‘B.统计总体的差异性;c.统计阶段的连续性;D.统计过程的完整性。5.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所具有的三大特点BA.同质性、大量性、综合性‘\nB.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c.综合性、具体性、变异性;D.变异性、大量性、综合性。6.统计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B)。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B.大量观察法、归纳推断法、综合指标法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综合指标法;D.调查方法、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7.社会经济统计活动中运用大量观察法A)。A.个体偶然偏差趋于抵消;B.个体数量足够多;c.实事求是反映事实不产生偏差;D.个体产生偏差不予考虑。8.能概括地描述现象的综合特征和变动趋势的统计方法是(B)。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9.统计的三大职能是(A)。A.信息、咨询、监督;B.分析、预测、决策,c预测、决策、监督;\nD.信息、决策、监督。10.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DA.变异性,B·社会性;c大量性;D.同质性。11.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D)。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12.一个统计总体(D)。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3.下列属于总体的是(DA.某县的钢材产量;B.某部门的全部职工人数;c。某公司的全部商品销售额D.某部门的全部产品。14.数量标志可用来说明AA.总体的数量特征;B.总体单位质的特征,C.总体单位的变异;D.总体单位量的特征。\n15.某公司五名员工的工资分别是750元、800元、730元、900元和840元,这些数字是(B)。A.标志;B.标志值;16.某大学统计学系一年级学生统考《统计学原理》门课程全系平均分数为80分,则这80分是()D。A.统计指标名称;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值*D.统计指标数值。17.某市对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该市某一高等学校师生有8543人,其中学生6128人,教师1250人,该校最大的系有学生1035人,教师有205人,其中正副教授67人。上述数字中属于该市统计指标的有(A)。A.0个;D.1个:C.3个;D.6个。18.某个班级45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89,67,98。。。。。。这里每个学生的成绩是(D)。A.标志;B.指标;c变量;D.变量值。19.下列变量哪一个属于连续变量DA.人口数;B.工厂数;c机器台数;D.体重*20.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BA.连续变量和不连续变量;\nB.随机变量和确定性变量;c连续变量和确定性变量;D.离散变量和随机变量。22.商场的职工人数、商品总销售额是(C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23.总体中各个单位标志具体表现各不相同的标志是(B)。A.变量;B·变异,C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三、多选1、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BC)A.意识活动;B·实践活动;c.认识活动;D.改造活动;E.分析活动。2.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的阶段有ABCDE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E.统计预测。3.当前我国统计的基本任务是(ABCDE)\nA.根据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统计调查,为统计分析提供各种统计资料,统计资料要达到“全面、系统、准确、及时”的要求;B.将统计资料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c为各级党政领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调查整理后的统计资料及统计分析的结论资料;D.实行统计监督;E.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真正起到信息、咨询、监督作用4.下列属于有限总体的是[ABCE)。A.全国人口;B.某县乡办企业C.某市商业企业;D.太空的星球E.某商场职工。5.在全国人口普查当中tACA.每个人是总体单位;B.男性是品质标志;c年龄是数量标志;D.人口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E.全国人口数是数量总体。6.在我国工业生产状况研究中(BC)。A.国有企业是品质标志;\nB.每一个工业企业职工人数是变量;c全国工业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是指标D.全国工业企业数是总体;7.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星标志有BCDEA.所有制;B.职工人数;c.月平均工资;1).年工资总额;E.产品合格率。第二章二、判断题1.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T)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调查。(F)3.如果调查问隔时间相等,这种调查就是经常性调查。(F)4.1997年将要进行的全面农业普查,以后将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说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法。(F)三、单选1、在农产量抽样调查时,调查人员亲自参加抽选样本实割实测、过秤计量,这是采用统计调查中的(A)。A.观察法,B.访问法;c报告法;D.问卷法。2、调查首钢、宝钢等数十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了解我\n国钢铁生产的摹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A)。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3、区别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最主要标志是(DA.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B.是否按着随机原则*c调查研究的目的不同;D.调查对象的性质不同四、多选1、统计专门调查包括(AC)。A.统计报表;B.抽样调查;c普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2、重点调查的实施条件是(CD)。A所研究的问题比较重要;B.没有能力进行全面调查;c研究目的只要求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D.调查对象行明显的重点单位;E.以上都对。3、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中性进行调查,而后推算总体的方法。它的特点包括:(ABC)。A.属非全全调查方法;B.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c.目的在于推算总体资料;D.定期进行;E.与典型调查类似。第二章二、判断1、统外整理就是要把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特征的基本统计指标i()\n2、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汁总体中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的特点决定的三、单选题1、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不包括(D)。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B.对原始指标进行综合汇总;c.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分析表D.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下列何种资料的整理CA.历史统计资料,B.统计分祈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D.综合统计资料。3.为充分利用所得到的原始资料以取得大量统计指标在整理时关键是要(C)。A.进行各种汇总‘B.进行各种计算;c.充分利用分组法;D.对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分析。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D)。A.确定全距和组数;C确定组数祁组距;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5.统计分组标志选择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A.应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B.要选用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c要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nD.要根据人们的理解力来选择标志。6.属于数量标志分组的是(C)。A.职工按性别分组;B.人口按民族分组;c劳动者接收入水平分组P1〕.工人按文化程度分组。7.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就叫(C)。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混合分组;D.标准分组。8.将全国人口按年龄分组分为4组(A)。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以上都不对。9.对企业职工按技术等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10.属于变量数列的是(B)A.按性别分组的人口数;D.按经济类型分组的职工人数c.按收入水平分组的家庭数;D.按专业分组的技术人员数。11.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CA.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nB.各组的分布次数之比;c.各组分组次数与频率之比;D.各组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四、多选1.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CD)。A.企业按所有制分组;B.家庭按人口多少分组c人口按居住地区分组;D.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E.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2.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BDEA.人口按性别分组;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c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E.成年人口按受教育年限分组。3.统计表的构成包括(BCD)。A.编表说明;B.总标题:c横行标题;D.纵栏标题;E.数字资料。第三章二、判断1.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不仅可以说明报告期计划执行结果,而且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计划执行进度情况。(2\n.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越小,标志变异指标也就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高;反之,若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越大,标志变异指标也就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低。()2.李宁服装厂年生产服装25万件,年末库存量为3.6万件,这两个指标是(D)。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3.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C)。A.旅游入境人数;B.出生人数;c.人口数‘D.大学毕业人数。4.由两个增长率相对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程度时公式是(C)。A.实际增长率/计划增长率,B.(1十实际增长率)/(1十计划增长率)C(1一实际增长率)/(1一计划增长率)。5.百货大楼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将零售总额提高8%,实际执行结果紧比去年提高了4%,则计划完成程度的提高数为(C)。A.4%/8%一1B.8%/4%一1C.104%/108%一1D.96%/92%一16.由两个降低率相对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程度时,计算公式为()。A.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100%;B.(1十实际降低率)/(1十计划降低李)×100%;c(1一实际降低率)/(1一计划降低率)×100%。\n7.下列计划完成情况,超额完成计划的是(A)。A.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数120%,B.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I05%;c.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计划完成百分数102%‘D.单位时间的产品产量的计划完成百分数90%。8.1983牛我国国民收入总额为4673亿元,人口总数为l0.2亿,则我国的入均收入为4泥元,这是一个(B)A.总量指标;B.强度指标;C.平均指标;D.质量指标。9.(甲)每10000人拥有11个公共饮食企业;(乙)某地区某年总人口中职工占84.9%,则属于强度相对效指标的足(A)。A.甲;B.乙;c.甲、乙;D.两者都不是。10.比例相对数指标是反映总体内存各部分之间内在的AA.数量关系;B.质量关系;c.计划关系;D.密度关系;11.九月份某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A)。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相对指标。12.反映依存性比例关系的相对指标是(D: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I).强度相对指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