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题库一
统计学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填空题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和的关系。3、统计活动具有、、、和的职能。4、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5、在人口总体中,个体是“”,“文化程度”是标志。6、统计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运用着各种专门的方法,如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等。7、统计标志是总体中各个体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它分为和两种。8、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个体是。9、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为或两种结果。10、一件商品的价格在标志分类上属于。11、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和等构成。12、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和。13、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指标称为指标。14、统计活动过程通常被划分为、和三个阶段。15、经过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统计学。16、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17、《关于死之表的自然和政治观察》一书的作者是,他第一次编制了“生命表”。18、提出了著名的误差理论和“平均人”思想。19、统计研究的数量性是指通过数来反映事物的量的、量的、量的和量的。20、统计学包括和两部分内容。21、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n;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22、总体中的一个组或类,可被称为一个研究域或。23、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24、统计理论与方法,事实上就是关于的理论和方法。25、总体的三大特征是、和。26、总体的差异性要求体现在至少具有一个用以说明个体特征的。27、企业性质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产品质量等级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利润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产量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28、可变的数量标志的抽象化称为。它按其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可分为和两种,按其数值的变化是否连续出现,可分为和两种。29、个体是的承担者。30、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可以分为和两种。31、若干互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基本统计指标体系是。32、统计研究的一大任务就是要用的样本指标值去推断的总体指标值。(一)单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3、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标志值是标志的数值表现,所以()。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n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6、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7、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8、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9、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的人口是统计指标10、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B、两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娈量,后者为连续变量1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总产值B、合格率C、总成本D、人口数12、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每名职工的总收入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n13、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所以()。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1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15、被马克思称为统计学的创始人的是()。A、H·康令B、W·配第C、J·格朗特D、A·凯特莱16、统计研究要通过统计指标及其体系来达到认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目的,这指的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A、方法性B、数量性C、总体性D、描述性17、在统计调查阶段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A、统计模型法B、大量观察法C、统计分组法D、综合指标法18、从理论上说,抛一枚硬币可以无穷尽地重复进行,其正面或反面朝上的结果所组成的总体属于()。A、有限总体B、抽象总体C、具体总体D、不可计数总体19、在草原资源调查中,若以一公顷为调查单位,则草原总体属于()。A、无限总体B、抽象总体C、由自然个体所组成的总体D、由人为个体所组成的总体20、对教师按职称进行分组,则适合采用的测定尺度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21、以增加值、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速度等构成的企业生产经营指标体系,其表现形式属于()。A、相关关系B、数学等式关系C、相互补充关系D、原因、条件、结果关系2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nA、职工平均收入B、亩产量C、某省GDPD、产品合格率23、统计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前提是总体存在()。A、大量性B、同质性C、差异性D、数量性24、以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运用的方法是()。A、演绎推理法B、概率估计法C、数学分析法D、主观判断法25、下列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A、某学校的学生性别B、某企业的职工年龄C、某高校的教师收入D、某政府机构的职员职业(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成年人口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属于标志表现2、统计研究运用着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统计推断法3、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数量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差异性4、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A、搜集信息职能B、提供咨询职能C、实施监督职能D、支持决策职能E、组织协调职能5、下面研究问题中所确定的个体有()。A、研究某地区工业企业的规模时,个体是每个工业企业B、研究某地区粮食收获率时,个体是每一亩播种面积C、研究某种农产品价格时,个体可以是每一吨农产品\nD、研究货币购买力(一定单位的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时,个体应该是每元货币E、确定某商店的销售额,个体是每一次销售行为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7、在工业普查中()。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个体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8、设某地区五家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2万元、30万元、20万元、45万元和54万元,则()。A、“工业”是企业的品质标志B、“总产值”是企业的数量标志C、“总产值”是企业的统计指标D、“产值”是变量E、22、30、20、45、54这几个数值是变量值。9、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A、机床台数B、学生人数C、耕地面积D、粮食产量E、汽车产量10、总体、个体、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没有个体就没有总体,个体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B、个体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说明个体特征的\n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1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12、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A、我国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13、统计总体应具备的特征是()。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无限性14、统计的含义包括()。A、统计资料B、统计指标C、统计工作D、统计学E、统计调查15、统计模型的基本要素是()。A、变量B、数学方程C、模型参数D、时间条件E、空间条件16、下列总体中属于可计数总体的有()。A、人口总体B、百货商店的商品总体C、企业总体D、同一生产线的一批产品总体E、动物总体17、下列标志中属于直接标志的有()。A、人的性别B、企业的劳动生产率C、产品的尺寸D、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E、企业的产品产量18、下列哪些标志不适宜采用定比尺度来测定?()。A、企业产值B、企业利润C、人的身高D、气温E、考试分数19、统计指标应具备哪些要素?()。A、指标名称B、时间、空间限制C、计算方法D、指标数值E、计量单位\n20、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有()。A、比重指标B、总量指标C、相对指标D、人均指标E、平均指标21、统计指标按其功能可分为()。A、数量指标B、描述指标C、质量指标D、评价指标E、预警指标22、统计指标的定义方法一般有()。A、提要法B、计算法C、列举法D、限定法E、比喻法23、总体与样本的关系是()。A、样本代表总体B、以样本推断总体C、两者可以互换角色D、以总体指标估计样本指标E、样本来自于总体24、某省人口总体属于()。A、有限总体B、具体总体C、可计数总体D、自然个体组成的总体E、抽象总体25、某生产工艺下连续不断生产的产品总体属于()。A、无限总体B、有限总体C、具体总体D、抽象总体E、可计数总体(三)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4、个体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个体的。()5、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6、品质标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7、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个体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8、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9、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n10、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1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12、统计指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13、从广义上说,可变的品质标志也是变量。()14、企业利润这一标志可以用定比尺度来测定。()15、一般地,品质标志用定类尺度、定序尺度来测定,而数量标志用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来测定。()16、政治算术学派注重对事物性质的解释,而国势学派注重数量分析。()17、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现象的数量方面,也可以是抽象现象的数量方面。()18、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的前提。()19、总体与样本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20、统计学不是一门方法论学科。()21、所谓大量观察法就是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调查。()22、统计分组法在整个统计活动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23、推断统计学是描述统计学的基础。()24、具体总体可以被看作是抽象总体的组成部分。()25、可计数总体中的个体其计量单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26、总体中的某一类或某一组可以被称为子总体。()27、样本个数就是指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28、样本一定是有限的。()29、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因而其推断结果是必然的。()30、可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31、定类尺度必须符合互斥原则和穷尽原则。()32、定比尺度具有另外三种尺度的功能。()33、人的体重是离散型变量。()34、标志值的集合也可以称为总体。()35、数量指标反映总体内在关系,质量指标反映总体外在关系。()36、某年某市人均GDP30000元/人是一个动态指标。()37、任何经济范畴都可以成为统计指标。()\n38、从广义上看,我们也可以把统计指标理解成为数量标志。()39、样本指标也称为样本统计量,它是随机变量。()40、对无限总体只能计算质量指标。()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一、填空题1、调查表一般有和两种方式。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和。3、是一种间接取得统计资料的方法,它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较强的。4、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是调查;而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调查。5、调查人员亲临现场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清点和计量,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法。6、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对象是,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7、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选取的。8、抽样调查属于调查,但其调查目的是要达到对特征的认识。9、调查单位是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单位。10、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都要先制定。11、重点调查实质上是的全面调查,它的目的是反映情况。12、通过调查几个主要的产棉区来了解棉花的生长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属于调查。13、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很多种,其基本形式有、、、和。14、人口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住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也是。15、统计整理是对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16、在组距列数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叫。17、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A、,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B、,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可以确定为,组中值为。18、设考试成绩的全距为100,如果将60分以下为一组,其余按等距分成四组,则各组的组距为。19、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各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n20、对于连续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习惯上规定各组不包括其的单位,即所谓的原则。21、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这样的数列其组数等于。22、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23、为了消除异距数列中组距不同对各组次数的影响,需要计算。二、单项选择题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A、每一户B、所有的户C、每一个人D、所有的人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畜调查D、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5、先对总体中的个体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类,再以随机原则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形式属于()。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类型抽样6、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A、全部网点B、每个网点C、所有从业人员D、每个从业人员7、调查时限是指()。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8、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9、作为一个调查单位()。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10、某市规定2002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是2003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一天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n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1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3、设对某地区的人口按年龄分组如下:不满周岁,1—3岁,4—6岁,7—12岁,……60—64岁,65—79岁,80—99岁,100岁以上,最后一组的组中值为()A、110岁B、109岁C、109.5岁D、119岁14、为充分利用所得到的原始资料以取得大量统计指标,在统计整理时关键是要()A、进行各种汇总B、进行各种计算C、充分利用分组法D、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15、按变量的性质和数据的多少划分,变量数列可分为()。A、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B、开口组数列与闭口组数列C、单项数列与组距数列D、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16、将次数分布数列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的依据是()。A、分组的方法B、分组的组限C、分组的组距D、分组标志的特征17、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A、开口组B、闭口组C、等距数列D、不等距数列18、分布数列是说明()。A、总体单位数在各组的分配情况B、总体标志总量在各组的分配情况C、分组的组数D、各组分布规律19、在组距列数中,()。A、组距与组限成正比B、组距与组限成反比C、组距与组数成正比D、组距与组数成反比20、某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各组组距为()。A、71B、26C、156D、34821、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假定()。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相等D、各组次数分布各组内是均匀的22、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和组距变量分布数列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A、组数与组距B、组限和组中值C、变量与次数D、变量与组限23、已知某分组数列的最后一组是500以上,该组次数是10,又知相邻组为400—450,则最后一组的次数密度是()。\nA、0.2B、0.3C、0.5D、0.424、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过程的()。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25、统计分组中的组内同质性是指该组内各总体单位的()。A、在某一标志上具有相同性质B、在所有标志上具有相同性质C、在一些标志上具有相同性质D、在某一标志或某些标志上具有相同性质26、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编制统计表27、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A、80-89%、90—99%、100-109%、110%以上B、80%以下、80.1—90%、90.1—100%、100.1—110%C、90%以下、90—100%、100—110%、110%以上D、85%以下、85—95%、95—105%、105—115%请指出上述四种分组哪几组是错误的?三、多项选择题1、在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2、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3、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0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A、2000年10月2日出生的婴儿B、2000年9月29日出生的婴儿C、2000年9月29日晚死亡的人D、2000年10月1日1时死亡的人E、2000年9月29日出生,10月1日6时死亡的婴儿\n4、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B、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E、每个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调查项目5、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6、下列情况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D、农产量调查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7、调查单位是()。A、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B、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的个体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8、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A、经济性B、时效性C、准确性D、全面性E、灵活性9、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区分社会经济现象质的差异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C、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E、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间的数量依存关系10、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企业按所有制分组B、家庭按人口多少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E、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11、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人口按性别分组B、企业按资产多少分组C、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D、人口按居住地区分组E、成年人口按受教育年限分组12、形成一个组距分布数列的要素为()A、变量的性质B、变量的大小C、组限和组中值D、组距和组数E、选择分组标志的内容\n13、指出下面的数列属于什么类型()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职工人数(人)50~6060~7070~80×××××××××合计×××A、品质标志分组数列B、变量次数分布数列C、组距变量分布数列D、等距变量分布数列E、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14、编制次数分布数列的基本步骤包括()A、通过调查取得原始资料B、确定组数和组距C、确定组中值D、确定组限E、将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15、组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A、组数的多少与正比B、组数的多少成反比C、总体单位数多少成反比D、全距的大小成反比E、全距的大小成正比16、构成分配数列的基本要素是()A、各组的组别B、组限C、组中值D、分配在各组的次数E、组距17、统计整理的对象是统计调查所得到的()A、原始资料B、次级资料C、综合资料D、总体资料E、分析资料18、原始资料是指()A、有待加工、整理的资料B、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资料C、反映总体特征的资料D、统计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E、利用人家调查的资料19、变量数列主要包括()A、等距数列B、单项数列C、品质数列D、组距数列E、异距数列20、在等组距式数列中,组数等于()A、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之差B、(最大标值-最小标志值)÷(各组上限-各组下限)C、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D、全距÷组距E、组距÷全距21、组限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法,它们是()A、对离散变量采用重叠分组法B、对连续变量采用重叠分组法C、对离散变量采用不重叠分组法D、对连续变量采用不重叠分组法E、对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均采用重叠分组法22、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分组还是异距分组,决定于()A、现象的特点B、变量值的多少C、次数的大小\nD、数据分布是否均匀E、组数的多少23、累计频率分布图中的洛伦茨曲线主要是反映次数分布的()A、集中程度B、离散程度C、均匀程度D、对称程度E、开放程度24、下面哪些是连续型数量标志()A、住房面积B、商店的商品销售额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D、人口的出生率E、工业增长速度25、下面哪些是离散型变量()A、进出口粮食数量B、洗衣机台数C、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D、人均粮食产量E、城乡集市个数26、分配数列中,各组标志值与频数的关系是()A、各组标志值作用大小从频数大小中反映出来B、频数愈大的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影响也愈大C、频数愈大,则组标志值也愈大D、标志值很小的组,相应的频数也就小E、组标志值相应的频数很小,对于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就小四、判断题1、调查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2、对有限总体进行调查只能采用全面调查。()3、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4、统计推算既是间接取得统计资料的方法,又是深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5、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来确定的。()6、典型调查与概率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的起始阶段。()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9、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指有特殊意义的单位。()10、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11、统计整理仅仅只能是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12、在组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13、统计分组中的“分”是针对总体单位而言的,而“合”则是针对总体而言的。()14、对一个既定的统计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15、凡是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层叠统计分组都叫复合分组。()16、在异距分组数列中,计算频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17、频数表示标志值对总体绝对作用程度,而频率则说明标志值对总体相对作用的程度。()\n18、组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19、在单项数列中,组数=全距÷组距。()20、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21、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够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上的区别。()22、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23、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第三章变量分布特征的描述一、填空题1、整个变量数列是以为中心上下波动的,这反映了总体分布的。一般来说,与平均数离差愈小的标志值出现次数,与平均数离差愈大的标志值出现次数。2、平均指标的数值表现称为,其计算方法按是否反映了所有单位标志值水平而可分为和两类。3、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与之比。对于组距式资料,通常要用来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这时是假定各组的变量值是均匀分布的。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从中可以看到,它受大小和大小的影响。5、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等于零,并且为最小值。6、调和平均数是的的倒数。又称,它往往由于缺乏资料时而以来推算,故作为算术平均数的使用,若令,则加权即为加权H。7、当变量值次数f1=f2=…=fn时,加权公式可写成,当知道了权系数fi/∑f,加权的公式还可写成。8、某班70%的同学平均成绩为85分,另30%的同学平均成绩为70分,则全班总平均成绩为。9、对于分组数列,H是以为权数的,而却是以为权数的。若在计算某一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平均数时,已知变量值和母项资料时,通常采用公式计算,已知变量值和子项资料时,通常采用公式计算。10、某企业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为800元,非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为600元。全企业的工资总额中,管理人员的工资额占了40%,则全企业的平均工资为。11、几何平均数最适于计算和的平均。它可分为和两种。12、某一连续工序的四道环节合格率分别为96%、98%、95%、99%,则平均合格率为。13、加权几何平均数是变量值对数的平均数的反对数。\n14、最常用的位置平均数有和两种。15、标准差系数是与之比,其计算公式为。16、直接用平均差和标准差比较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变量数列的相等。17、中位数是位于数列位置的那个标志值,众数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的那个标志值。中位数和众数也可称为平均数。18、在分布之下,M0>me,在分布之下,m0
me>D、=m0=me12、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13、某班45名学生中,25名男生某门课的平均成绩为78分,20名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2分,则全班平均成绩为()A、80B、79.28C、79.78D、80.3814、某商场销售洗衣机,2002年共销售6000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15、某小组40名职工,每人工作天数相同。其中20人每天工作10小时,15人每人工作8小时,5人每天工作6小时。则计算该组职工平均每天工作时数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简单调和平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16、已知某银行定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百分之六十,则该成数的方差为()A、20%B、24%C、25%D、30%17、最易受极端植影响的标志变异指标是()A、全距B、A·DC、σD、Vσ和VA、D18、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是()A、意义有本质的不同B、适用条件不同C、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法不同D、反映的变异程度不同19、平均差的最大缺点是()A、受极端值的影响B、计算方法较复杂C、计算结果未反映标志变异范围D、不便于代数运算20、统计学中最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是()A、A·DB、σC、VσD、VA、D\n三、多项选择题1、全国人口数、商品库存量、人口出生数、出口总额这四个指标()A、都是总量指标B、都是质量指标C、都是数量指标D、有两个时期指标,两个时点指标E、都是时期指标2、标志变异指标能反映()A、变量的一般水平B、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C、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D、变量分布的离散趋势E、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3、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4、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计算离散系数来比较两数列的离散程度大小()A、平均数大的标准差亦大,平均数小的标准差亦小B、平均数大的标准差小,平均数小的标准差大C、两平均数相等D、两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E、两标准差相等5、平均指标的作用是()A、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B、对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的同质总体平均指标进行对比C、测定总体各单位分布的离散程度D、测定总体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E、反映总体的规模6、受极端值影响比较大的平均数有()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和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7、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体现在()A、用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B、以变异指标为基础,用平均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C、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D、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E、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8、几何平均数适合()A、等差数列B、等比数列C、标志总量等于各标志值之和D、标志总量等于各标志值之积E、具有极大极小值的数列9、标志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区别是()A、两者的作用不同B、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C、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D、指标表现形式不同\nE、与平均数的关系不同10、对算术平均数而言,下列哪些公式是对的()A、B、C、D、E、11、众数是()A、位置平均数B、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C、不受极端值的影响D、适用于总体次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E、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12、下列哪些情况应采用算术平均数()A、已知生产同种产品的四个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B、已知生产同种产品的四个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和实际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C、已知某种产品在不同集贸市场上的销售单价和销售额,求平均价格D、已知某种产品在不同集贸市场上的销售单价和销售量,求平均价格E、已知总产值和职工人数,求劳动生产率13、下列统计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A、工人劳动生产率B、人均国民收入C、人均粮食消费量D、人口死亡率E、产值利税率1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受各组次数大小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受各组单位数占总体总数比重的影响D、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E、受各组变量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影响15、计算与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原则有()A、正确选择对比的基数B、保持对比指标的可比性C、把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结合起来D、把相对指标和分组法结合运用E、把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起来运用四、判断题1、平均指标抽象了各单位标志值数量差异。()2、居民人均收入是平均指标。()3、权数的最大作用是对各单位标志值在总平均值中的作用起到权衡轻重。()4、简单调和平均数是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变形。()5、计算单利利率的平均值时,最适宜采用几何平均数。()6、最能反映权数性质的权数形式是频率权数。()7、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n8、一个数列不可能没有众数,也不可能没有中位数。()9、测定离中趋势时,只有全距才受极端值的影响。()10、标志变异度指标越大,均衡性也越好。()11、是非标志的均值可以是P,也可以指Q。()12、在正态分布情况下,、与M0、Me之者近似相等。()13、对于未分组资料,中位数等于(n+1)/2,这里n为奇数。()14、在左偏钟形分布中,有。()15、连续作业车间废品率xi的平均数应为()16、同一批产品的合格品率与不合格品率的标准差是相等的。()17、某一变量的10个变量值总和为100,它们的平方和为1500,则方差为500。()18、几何平均数实际上是变量值的对数值的算术平均数。()19、如果每个变量值的权数(次数)都减小10%,则总平均数也减小10%。()20、平均数能绝对说明总体的平均水平。()第四章抽样估计(一)填空题1.抽样推断是按照,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以样本的观察结果来估计总体的数量特征。2.抽样调查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抽样,但作为抽样推断基础的必须是抽样。3.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认识总体的。4.抽样推断运用的方法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5.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有和两个方面。6.在组织抽样时,以清单、名册、图表等形式来界定总体的范围,称为。7.在抽样推断中,不论是总体参数还是样本统计量,常用的指标有、和方差。8.样本成数的方差是。9.根据取样方式不同,抽样方法有和两种。10.重复抽样有个可能的样本,而不重复抽样则有个可能的样本。11.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有和两类。12.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而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与成正比,与成反比。14.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15.在重复抽样下,抽样平均误差等于总体标准差的。16.抽样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之比称为。17.总体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18.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是、和。19.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和\n三个要素。20.在实际的抽样推断中,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和等。21.抽样方案的检查主要有和两个方面。(二)单项选择题1、抽样推断是建立在()基础上的。A、有意抽样B、随意抽样C、随机抽样D、任意抽样2、抽样推断的目的是()A、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B、取得样本指标C、以总体指标估计样本指标D、以样本的某一指标推断另一指标3、抽样推断运用()的方法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A、数学分析法B、比例推断算法C、概率估计法D、回归估计法4、在抽样推断中,可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A、抽样实际误差B、抽样标准误差C、非随机误差D、系统性误差5、从总体的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构成样本,共有()可能的样本。A、1个B、N个C、n个D、很多个(但要视抽样方法而定)6、总体参数是()A、唯一且已知B、唯一但已知C、非唯一但可知D、非唯一且不可知7、样本统计量是()A、唯一且已知B、不唯一但可抽样计算而可知C、不唯一也不可知D、唯一但不可知8、样本容量也称()A、样本个数B、样本单位数C、样本可能数目D、样本指标数9、从总体的N个单位中随机抽取n个单位,用重复抽样方法共可抽取()个样本。A、B、C、D、10、从总体的N个单位中随机抽取n个单位,用不重复抽样方法一共可抽取()个样本。A、B、C、D、11、在抽样调查时,若有意选择较好或较差的单位,则会产生()A、登记性误差B、调查误差C、偶然性误差D、系统性误差12、在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A、B、C、D、13、在重复抽样条件下,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A、B、C、D、14、不重复抽样的抽样标准误公式比重复抽样多了一个系数()A、B、C、D、15、抽样平均误差比抽样极限误差()A、小B、大C、相等D、不一定16、抽样标准误、抽样极限误差和概率t\n三者之间,成反比关系的是()A、与B、t与C、t与D、没有17、随着样本单位数增大,样本统计量也趋于接近总体参数,成为抽样推断优良估计的()标准。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均匀性18、抽样估计精度为()A、B、C、D、19、在抽样组织形式中,最简单和最基本的一种是()A、类型抽样B、等距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20、对两工厂工人工资做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一样,但第二个工厂工人数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第一个工厂大B、第二个工厂大C、两个工厂一样大D、不能做结论(三)多项选择题1、抽样推断的特点是()A、随机取样B、有意选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C、以部分推断总体D、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E、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2、在重复抽样中()A、每个单位在每次抽样都有相同被抽中的概率B、每个单位都有可能在样本中出现n次C、每抽一次,总体单位减少一个D、n次抽样之间相互独立E、可以形成个可能样本3、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C、是可以实现计算出来的D、只能在调查结束之后才能计算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4、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A、总体方差B、样本容量nC、概率保证程度D、抽样方法E、抽样组织形式5、从一个全及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个样本,因此()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B、抽样指标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C、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D、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E、样本指标称为统计量\n6、重复抽样下,影响本样本容量的因素有()A、概率度B、抽样极限误差C、总体方差D、总体单位数E、抽样估计方法7、抽样估计的方法有()A、简要估计B、点估计C、区间估计D、推算估计E、等比估计8、对总体参数作出优良估计的标准是()A、无偏性B、均匀性C、一致性D、同质性E、有效性9、抽样调查的误差可包括()A、系统性误差B、登记性误差C、偶然性误差D、责任性误差E、技术性误差10、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要素是()A、样本单位数B、抽样指标,相应总体指标的估计值C、抽样误差范围D、概率保证度E、抽样平均误差11、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包括()A、重复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不重复抽样D、等距抽样E、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四)判断题1、抽样的随机原则,就是要保证总体各单位有同等被抽中的机会,而不受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2、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3、总体参数虽然未知,但却具有唯一性。()4、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的抽样误差是无法估计和控制的。()\n5、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因而在以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时,其可靠性是完全肯定的。()6、抽样调查研究是非全面调查,但却可以对全面调查的资料进行验证和补充。()7、样本的单位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8、样本容量是指一个总体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不同的样本,而样本个数则是一样本中的单位数。()9、重复抽样的随机性大于不重复抽样。()10、每一次抽样的实际抽样误差虽然不可知,但却是唯一的,因而抽样误差不是随机变量。()11、抽样误差只能指代表性误差中的偶然性代表性误差。()12、系统性误差和登记误差是可以加以防止避免的,而偶然性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3、重复抽样的误差要比不重复抽样的误差小些。()14、在重复抽样下,样本单位数缩小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扩大3倍。()15、以样本指标的实际值直接作为相应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称为点估计。()16、抽样误差范围愈小,则抽样估计的置信度也愈小。()17、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被研究标志均匀分布的总体。()18、类型抽样适用于被研究标志的取值存在明显差异的总体。()19、在等距抽样中,若抽样间隔与现象本身的周期性节奏相重合,则会容易引起系统性误差。()20、类型抽样要求组与组;之间的差异越大越好,而整群抽样则希望群与群之间的差异越小越好。()21、整群抽样实质上是以群为单位的简单随机抽样()22、整群抽样一般都采用不重复抽样方法。()23、等距抽样中的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可视同于简单随机抽样。()24、等距抽样中,第一个单位随机确定之后,其余各个单位的位置也就确定了。()25、类型抽样的效果一般好于简单随机抽样。()第五章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填空题1、在相关关系中,把具有因果关系相互联系的两个变量中起影响作用的变量称为_______,把另一个说明观察结果的变量称为________。2、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有________相关、________相关和_______相关;按相关的方向分有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按相关的形式分有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分有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3、对现象之间变量关系的研究中,对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研究,称为_______;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式,根据给定的变量数值以推断另一变量的可能值,则称为_______。\n4、完全相关即是________关系,其相关系数为________。5、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_______;在回归分析中,要求自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6、相关系数是在________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________的统计分析指标。7、相关系数的变动范围介于_______与_______之间,其绝对值愈接近于_______,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愈高;愈接近于_______,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愈低。当_______时表示两变量正相关;_______时表示两变量负相关。8、当变量值增加,变量值也增加,这是________相关关系;当变量值减少,变量值也减少,这是________相关关系。9、在判断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紧密程度时,主要用_______进行一般性判断,用_______进行数量上的说明。10、在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其中因变量是_______变量,自变量是_______量。11、已知,,,那么,和的相关系数是_______。12、用来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是________指标。13、已知,,,那么变量和的相关系数是_______。14、回归方程中的参数是________,估计特定参数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15、若商品销售额和零售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95,商品销售额和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85,据此可以认为,销售额对零售价格具有_______相关关系,销售额与人均收入具有_______相关关系,且前者的相关程度_______后者的相关程度。16、当变量按一定数额变动时,变量也按一定数额变动,这时变量与之间存在着_________关系。17、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总变差可以分解为_______和_______,用公式表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即给出_________的数值,估计_________的可能值。19、如估计标准误差愈小,则根据回归直线方程计算的估计值就_______20、已知直线回归方程中,;又知,,,则可知。21、已知回归直线斜率为0.8,自变量的方差是200,样本容量为20,那么回归平方和是_______。22、已知变量倚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为,又知变量和之间的相关系数,那么,变量倚的直线回归方程斜率是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回归关系D、随机关系2、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A、估计标准误B、两个变量的协方差\nC、相关系数D、两个变量的标准差3、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5、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A、越小B、越接近于0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16、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C、完全的随机关系D、完全的依存关系7、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8、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A、都是随机变量B、关系是对等的C、都是给定的量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9、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这意味着()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如果废品率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10、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该方程明显有错,错误在于()A、a值的计算有误,b值是对的B、b值的计算有误,a值是对的C、a值和b值的计算都有误D、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搞错了11、配合回归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A、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自变量是随机的B、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C、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D、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12、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A、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大;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C、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E、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越小。\n13、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A、都是随机变量B、都不是随机变量C、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14、在简单回归直线中,表示()A、当增加一个单位时,增加的数量B、当增加一个单位时,增加的数量C、当增加一个单位时,的平均增加值D、当增加一个单位时,的平均增加值15、相关关系是()A、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依存关系B、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数值是固定的依存关系C、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数值不固定的依存关系D、函数关系16、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B、编制相关表C、绘制相关图D、计算相关系数17、当变量按一定数额变化时,变量也随之近似地按固定的数额变化,那么,这时变量和之间存在着()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直线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18、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称为()A、单相关B、无相关C、复相关D、多相关19、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A、低度相关关系B、高度相关关系C、完全相关关系D、显著相关关系20、已知,,,则相关系数=()A、0.925B、-0.913C、0.957D、0.91321、已知是的两倍,并已知是的1.2倍,则相关系数为() A、不能计算 B、0.6 C、1.2/ D、/222、不计算相关系数,是否也能计算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A、能够B、不能够C、有时能够,有时不能D、能判断但不能计算出具体数值23、每吨铸件的成本(元)与每一个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之间的回归方程为,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个单位(吨)成本就()A、提高270元B、提高269.5元C、降低0.5元D、提高0.5元24、已知变量的标准差,变量的标准差为;并且已知,,则相关系数为()A、不可知B、1/2C、D、25、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nA、B、C、D、26、回归估计的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单位与()A、自变量相同B、因变量相同C、自变量及因变量相同D、相关系数相同27、计算回归估计标准误的依据是()A、因变量数列与自变量数列B、因变量的总离差C、因变量的回归离差D、因变量的剩余离差28、回归估计标准误是反映()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B、序时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C、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指标D、回归直线代表性的指标29、当两个相关变量之间只能配合一条回归直线时,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存在明显因果关系B、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而存在相互联系C、存在自身相关关系D、存在完全相关关系(三)多项选择题1、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A、编制相关表B、绘制相关图C、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D、计算估计标准误E、配合回归方程2、直线回归分析中()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3、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指出也越多;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4、直线回归方程中的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C、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D、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n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值5、计算相关系数时()A、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关系B、相关的两个变量一个是随机的,一个是可控制的量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可判断相关的方向D、可以计算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两个相关系数E、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6、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方向的指标有()A、估计标准误B、相关系数C、回归系数D、两个变量的协方差E、两个变量的标准差7、工人的工资(元)依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这意味着()A、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B、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提高70元;C、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增加80元;D、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80元;E、如果劳动生产率每下降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减少70元。8、在回归分析中,就两个相关变量与而言,变量倚变量的回归和变量倚变量的回归所得的两个回归方程是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在()A、方程中参数估计的方法不同B、方程中参数的数值不同C、参数表示的实际意义不同D、估计标准误的计算方法不同E、估计标准误的数值不同9、回归估计标准误是反映()A、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指标B、估计值与实际值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C、自变量与因变量离差程度的指标D、因变量估计值的可靠程度的指标E、回归方程实用价值大小的指标10、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类型有()A、函数关系B、回归关系C、相关关系D、随机关系E、结构关系11、相关关系种类()A、从相关方向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B、从相关形态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C、从相关程度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零相关D、从相关的影响因素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E、从相关数值形式分为相关系数和相关指数12、下列现象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增长B、圆的半径越长,则圆的面积越大C、产量越高,总成本越多D、施肥量增加,粮食产量也增加\nE、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压力加大而减小13、据统计资料证实,商品流通费用率的高低与商品销售额的多少有依存关系,即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商品流通费用率有逐渐降低的变动趋势,但这种变动不是均等的。可见这种关系是()A、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C、正相关D、负相关E、曲线相关14、直线回归分析的特点是()A、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B、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C、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D、可求出两个回归方程E、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相互换算15、配合一条直线回归方程是为了()A、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B、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C、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D、两个变量互相推算E、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16、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区别在于()A、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B、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相关中的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而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D、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E、相关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可以求出两个回归方程17、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有()A、B、C、D、E、18、直线回归方程的意义是()A、这是一条具有平均意义的直线;B、对应一个确定的所计算出来的是指与对应出现所有的平均数的估计值C、毫无平均的意义D、与一个固定的对应出现的应该等于,如果不等于,说明在观测中出现了误差E、与一个固定的对应出现的落在以为中心的一个多大的范围内取决于概率度和估计标准误差。(四)判断题1、根据结果标志对因素标志的不同反映,可以把现象总体数量上的依存关系划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2、正相关指的就是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n3、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一方法。()4、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于+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5、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减少,说明变量x与y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6、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7、若直线回归方程,则变量和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8、按直线回归方程配合的直线,是一条具有平均意义的直线。()9、回归分析中,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个变量,可以建立倚变动和倚变动的两个回归方程。10、由变量倚变量回归和由变量倚变量回归所得到的回归方程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方程中参数表示的意义不同。()11、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不是随机的。()12、当变量按固定数额增加时,变量按大致固定数额下降,则说明变量之间存在负直线相关关系。()13、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差越大,判定系数越小,估计标准误差越小。()14、回归估计标准误差的大小与因变量的方差无关。()15、总变差不一定大于回归变差。()16、相关系数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17、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反映出来。()18、利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直线回归方程,要求实际测定的所有相关点和直线上的距离平方和为零。( )19、不管自变量如何变化,因变量都不变,这种情况称为零相关。( )20、在等级相关中,当现象是完全的直线关系时,其差量等于0,等级系数等于1。( )21、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 )22、相关系数等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完全负相关关系。( )23、回归关系要确定变量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在这点上它与相关关系相同。()24、变量与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即称为的总变差。()第六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填空题1、时间数列又称数列,一般由和两个基本要素构成。2、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和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3、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4、时间数列中的四种变动(构成因素)分别是:、、、和\n5、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就叫,通常用a表示。6、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又称:平均数,或平均数。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增长量和增长量,各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增长量。8、把报告期的发展水平除以基期的发展水平得到的相对数叫,亦称动态系数。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它又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两种。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法和法两种。10、某企业2000年的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2倍,比95年增长了0.8倍,则95年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倍。11、把增长速度和增长量结合起来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是:。12、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数列。13、在时间数列的变动影响因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举出三种常用的测定方法、、。14、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匀时,时距宜确定为项,但所得各项移动平均数,尚需,以扶正其位置。15、使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时,求解a、b参数值的那两个标准方程式为。16、通常情况下,当时间数列的一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可拟合趋势方程,而当时间数列中各二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宜配合趋势方程。17、用半数平均法求解直线趋势方程的参数时,先将时间数列分成的两部分,再分别计算出各部分指标平均数和的平均数,代入相应的联立方程求解即得。18、分析和测定季节变动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若干年资料的数据,求出与全数列总平均水平,然后对比得出各月份的。19、如果时间数列中既有长期趋势又有季节变动,则应用法来计算季节比率。20、商业周期往往经历了从萧条、复苏、繁荣再萧条、复苏、繁荣……的过程,这种变动称为变动。(二)单项选择题1、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时间和指标数值B、变量和次数(频数)C、主词和宾词D、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①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②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③企业总产值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④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3、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某工厂各年工业总产值;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C、某厂历年年初固定资产额D、某厂历年新增职工人数。\n4、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①时期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5、工人劳动生产率时间数列,属于()。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点数列6、在时点数列中,称为“间隔”的是()。A、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B、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C、两个相邻指标在时间上的距离;D、两个相邻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7、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基础指标是()。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8、计算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资料来源是()①前者为时点数列,后者为时期数列②前者为时期数列,后者为时点数列③前者为变量数列,后者为时间数列④前者为时间数列,后者为变量数列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①首尾折半法B、简单算术平均法C、加权算术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10、某企业2002年1-4月初的商品库存额如下表:(单位:万元)月份1234月初库存额20241822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为()A、(20+24+18+22)/4B、(20+24+18)/3C、(10+24+18+11)/3D、(10+24+9)/311、上题中如果把月初库存额指标换成企业利润额,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额为()A、(20+24+18+22)/4B、(20+24+18)/3C、(10+24+18+11)/3D、(10+24+9)/312、某企业02年一季度的利润额为150万元,职工人数120人,则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利润额和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分别为:()A、50万元,40人B、50万元,120人C、150万元,120人D、以上全错13、定基增长量和环比增长量的关系是()。①定基增长量-1=环比增长量②定基增长量等于各环比增长量之和C、环比增长量的连乘积=定基增长量D、相邻两环比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量1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A、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积=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差=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和=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n15、某企业1998年的产值比1994年增长了20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50%B、13.89%C、31.61%D、29.73%16、1990某市年末人口为120万人,2000年末达到153万人,则年平均增长量为()A、3.3万人B、3万人C、33万人D、30万人17、上题中人口的平均发展速度是()A、2.46%B、2.23%C、102.23%D、102.46%18、当时期数列分析的目的侧重于研究某现象在各时期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时,应采用()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方程式法D、几何平均法19、已知某地国内生产总值“九五”期间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9.2%,9.5%,8.4%和10%,则该时期GDP的平均增长幅度为:()A、8%×9.2%×9.5×8.4×10%B、108%×109.2%×109.5%×108.4%×110%C、(8%×9.2%×9.5×8.4×10%)+1D、(108%×109.2%×109.5%×108.4%×110%)-120、如果时间数列共有20年的年度资料,若使用五项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结果修匀之后的时间数列只有()A、19项B、18项C、16项D、15项21、直线趋势Yc=a+bt中a和b的意义是()A、a是截距,b表示t=0的趋势值;B、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C、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D、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是直线斜率,表示按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2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方程Yc=a+bt在什么条件下a=,b=Σty/Σt2()。A、Σt=0B、Σ(Y—)=0C、ΣY=0D、Σ(Y-)2=最小值23、如果时间数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配合()。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24、当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速度基本不变时,宜配合()。A、直线模型B、二次曲线模型C、逻辑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25、当一个时间数列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排列时,则其中没有()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26、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指数应该是()A、等于零B、等于1C、大于1D、小于零27、某一时间数列,当时间变量t=1,2,3……,n时,得到趋势方程为y=38+72t,那么若取t=0,2,4,6,8……时,方程中的b将为()A、144B、36C、110D、3428、上题中,a的取值应为多少()A、110B、144C、36D、76\n(三)多项选择题1、动态数列的作用有()。A、描述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B、反映现象的分布特征C、了解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规律D、反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E、对现象的发展进行预测。2、一个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A、变量B、次数C、现象所属的时间D、现象所属的地点E、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值3、时点数列的特点有()。A、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相加之和有意义;B、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相加之和没意义;C、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计算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D、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计算时间间隔的长短无直接关系;E、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是间断登记取得的。4、下列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数列有()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绝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5、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A、时期长短应相等;B、总体范围应一致:C、指标要有可比性;D、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E、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应一致。6、下列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高校历年的毕业生人数;B、某企业年初职工人数;C、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D、某银行各月初存款余额①某地历年的死亡人口数7、某单位历年的年末职工人数是()。⑦动态数列;B、变量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E、分组数列。8、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A、序时平均数B、动态平均数C、静态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E、平均发展速度9、动态平均数包括()。A、平均发展水平B、平均增长量C、平均发展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E、序时平均数。10、适于用公式a=Σa/n来计算其序时平均数的数列有()。A、时期数列B、连续登记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③连续登记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D、不连续登记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E、不连续登记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11、下列动态指标中,一般可以取负值的指标是()。A、增长量;B、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E、平均增长速度。12、以下哪些现象适合用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nA、商品销售量B、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C、产品产量D、居民收入E、垦荒造林的数量13、已知各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可以计算哪些指标()。A、平均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速度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E、累计增长量14、已知一个时间数列的项数、平均增长量、最初发展水平,则可以求得()A、各期发展速度B、最末期发展水平C、各期实际发展水平D、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E、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15、用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保证()①实际最末期累计增长量等于推算末期定基增长量②实际平均增长量等于推算的平均增长量③实际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推算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④实际最末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推算的最末期发展速度⑤实际的最末发展水平等于推算的最末发展水平16、影响时间数列发展水平变化的因素主要有()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E、同度量因素17、直线趋势方程y=a+bt中的参数b是表示()。A、趋势值B、趋势线的截距;C、趋势线的斜率D、当t=0时,Yc的数值E、当t每变动一个单位时,YC平均增减的数值。18、上述趋势方程中,其余各符号的意义是()A、a代表趋势直线的斜率B、a值等于原动态数列的最初水平C、b为趋势直线的斜率D、b是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间,现象平均增加的值E、t代表时间变量19、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季节变动()①凉鞋的销售量在一年中所出现的周期性变化②酒店的住房率在一周内呈现的周期性的变化③居民用电量在一天内所呈现的周期性的变化④经济周期的变化⑤某资源的储量在长时间内呈现持续下降的变化20、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有关项数确定的正确说法是()①从理论上说:移动的项数越多,修匀的作用越大②移动的项数越多,损失的数据也越多③选择奇数项一次移动即可得出趋势值,而偶数项通常需作两次移动④如果资料显示存在自然周期,则项数的选择应与周期一致⑤移动的项数越多,得到的结果越准确(四)判断题1、动态数列也称时间数列,它是变量数列的一种形式。()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均属于总量指标时间数列。()\n3、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4、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时间和指标数值。()5、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6、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7、累计增长量除以时间数列的项数等于平均增长量。()8、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增长量Δ相等(Δ>0),则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是逐年(期)增加的。()9、如果时间数列的定基增长量开始下降,则环比增长量将出现负数()10、平均增长速度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开n次方根。()11、定基发展速度一定大于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12、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13、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14、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移动平均项数越多,所得的结果越好。()15、某一时间数列共有25年资料,若采用五项移动平均,则修匀后的数列缺少4项数据()()16、如果时间数列是按月或按季度排列的,则应采用12项或4项移动平均。()17、季节变动是指某些现象由于受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短期内(通常指一年)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变动。()18、如果时间数列的资料是按年排列的,则不存在季节变动()19、如果数列既有季节变动,又有明显的长期趋势时,应先剔除长期趋势,再测定季节指数()。20、各季的季节指数不可能出现大于400%。()21、用相同方法拟合趋势方程时,t的取值不同,所得的趋势方程不同,但趋势值不变。()第七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综合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就是。2、是表明全部现象变动的相对数,是表明部分现象变动的相对数。3、综合指数是的一种形式,它是由对比形成的指数。4、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后。5、反映一种产品或商品价格变动的相对数称为。6、同度量因素在计算综合指数中起两个作用,即和。7、统计指数具有、、的性质。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只有用这个特定权数加权才能等于综合指数,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只有用这个特定权数加权才能等于综合指数。9、说明总体绝对数量变动情况的指数称为\n,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变动情况的指数称为。10、统计指数按所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和;按所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和。11、在只有两个因素乘积关系构成的经济现象中,必然有一个因素是,另一个因素是。12、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总量指数相应的绝对增减量等于各因素指数引起的相应的绝对增减量的。13、若不考虑共变影响因素,为保持指数体系在数量上的对等关系,则编制指数时的一般原则是: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而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14、综合指数公式只适用有的情况,平均数指数的权数既可以根据确定,也可以根据确定。15、平均数指数是根据和权数资料计算的总指数,分为和两种。16、个体指数是说明事物动态的比较指标,总指数是说明事物综合动态的比较指标。17、因素分析就是借助于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中各种因素变动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18、三个或三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数之间只能构成关系,则称其为指数体系。分析指数体系中各构成因素对总变动的影响程度的方法,称作。应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社会经济现象的诸因素具有关系。19、在指数体系中,如果把质量指标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即固定在报告期,就要把数量指标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即固定在。20、某种商品的价格比上年上涨5%,销售额下降8%,则该商品销售量指数是。(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条件是()A、包括的范围是否相同B、同度量因素是否相同C、指数化的指标是否相同D、计算时是否进行加权2、类指数的性质类似于总指数,只是()A、编制方法不同B、计算方法不同C、范围不同D、同度量因素不同3、从形式看,编制总指数的方法主要有()A、综合指数和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C、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D、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4、综合指数包括()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5、拉氏物量综合指数公式是()A、B、C、D、\n6、派氏价格综合指数公式是()A、B、C、D、7、在综合指数编制时需确定同度量因素和指数化因素,这两个因素一般()A、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D、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8、因素分析的根据是()A、总指数或类指数B、两因素指数C、平均指标指数D、指数体系9、因素分析的研究对象是()A、复杂现象B、简单现象C、两因素影响的现象D、各种社会经济现象10、如果用同一资料,在特定权数条件下,利用平均数指数或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它们的计算形式不同()A、两者的经济内容和计算结果都不相同B、经济内容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C、指数的经济内容相同,两种指数的计算结果也相同D、指数的经济内容相同,两种指数计算结果不同11、平均劳动生产率总指数和平均单位成本指数均属于()A、平均指标指数B、平均数指数C、综合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12、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几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产量总指数应采用()A、综合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13、在掌握报告期几种产品实际生产费用和这些产品的成本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产品成本的平均变动,应采用()A、综合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14、我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一般采用()为权数计算平均数指数。A、统计报表资料B、抽样调查资料C、零点调查资料D、典型调查资料1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其权数为()A、P1Q1B、P0Q0C、P1Q0D、前三者均可16、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其权数为()A、P1Q1B、P0Q0C、P0Q0D、前三者均可17、某管理局为了全面反映所属各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平均成本总的变动情况,需要编制()A、可变构成指数B、固定构成指数C、结构变动影响指数D、质量指标综合指数18、用指数体系作两因素分析,则同度量因素必须()A、是同一时期B、是不同时期C、都是基期D、都是报告期\n19、指数多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在排序时,一般()A、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B、质量指标在前,数量指标在后C、有时数量指标在前,有时质量指标在前D、哪一个指标在前都无所谓20、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400元,由于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420元,由于价格()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元B、增长使销售额增长210元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10元21、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的关系在于()A、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B、在权数固定的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C、在一定的同度量因素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D、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22、在分别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三个企业劳动生产率总平均水平的变动,应采用()A、质量指标指数B、固定构成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结构影响指数23、在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某种产品的平均成本和产量资料的条件下,要测算由于各企业该产品平均成本的变动而引起的总平均成本变动,应采用()A、固定构成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结构影响指数24、某工厂2002年比2001年产量提高了15%,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A、35%B、5%C、38%D、4.35%25、某市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2002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中物价上涨了4%,则消费品零售量指数为()A、104%B、130%C、125%D、80%26、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20%,则现在1元钱()A、只值原来的0.80元B、只值原来的0.83元C、与原来的1元钱等值D、无法与过去比较27、某造纸厂2002年的产量比2001年增长了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则该厂2002年产品成本()A、减少了5.15%B、减少了0.62%C、增加了12.9%D、增加了1.75%28、如果报告期商品价格计划降低5%,销售额计划增加10%,则销售量应()A、增加15%B、增加5%C、增加5.25%D、增加15.79%29、工人人数、人均产量、产品单价是影响总产值的三个因素,在运用这三个指标所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时,这三个因素的合理排列顺序是()A、人均产量、产品单价、工人人数B、工人人数、产品单价、人均产量C、产品单价、人均产量、工人人数D、工人人数、人均产量、产品单价\n30、某企业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的价格,今年比去年分别增长3%、6%、7.5%,已知今年产品产值为:甲产品20400元、乙产品35000元、丙产品20500元,则三种产品价格的总指数为()A、B、C、D、(三)多项选择题1、指数的作用是()A、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B、对复杂现象进行因素分析C、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D、解决不同性质数据之间不能对比的问题E、研究现象在长时间内变动的趋势2、在编制综合指数时,首先必须()A、确定指数化因素B、计算个体指数C、固定同度量因素D、选择同度量因素所属的时期E、选择代表规格品3、综合指数的特点是()A、固定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反映另一个因素的变动B、分子与分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乘积之和C、综合反映多种现象的平均变动程度D、两个总量指标对比的动态相对数E、分子或分母中有一项假定指标4、平均数指数()A、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B、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C、就计算方法上是先综合后对比D、资料选择时,既可用全面资料,也可用非全面资料E、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5、综合指数属于()A、总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平均数指数D、简单指数E、加权指数6、指数体系的主要作用是()A、指数因素分析B、编制平均数指数C、指数之间的推算D、研究现象的动态变动E、计算个体指数\n7、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A、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的乘积B、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的代数和C、与总量指数相应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它的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增减额的代数和D、与总量相应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它的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额的乘积E、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间的比例8、如果用p表示商品价格,用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的意义是()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C、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D、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E、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9、在指数体系中,选择同度量因素的原则是()A、要符合指数计算的要求B、保证各指数间的经济联系C、对比基期必须是报告期的前期D、经济含义的合理E、数学等式的成立10、下列各类指数中,可以编制指数体系的是()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标指数D、用固定权数加权的平均数指数E、用综合指数变形权数加权的平均数指数11、统计指数的广义涵义包括()A、动态相对数B、个体指数C、组指数D、总指数E、发展速度12、质量指标指数(如物价指数)的计算公式有()A、B、C、D、E、13、数量指标指数的计算公式有()A、B、C、D、E、14、综合指数编制时,除了考虑同度量因素,还要考虑()A、研究目的B、资料的性质C、因素分析的问题D、固定权数或变形权数的选择E、数列水平的高低1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综合指数B、平均数指数C、平均指标指数D、总指数E、个体指数平均数16、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价格指数B、工资水平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商品销售量指数E、劳动生产率指数\n17、若用某企业职工人数和劳动生产率的分组资料来进行分析时,该企业总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主要受到()A、受各组职工人数和相应劳动生产率两因素的影响B、企业各类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影响C、企业各类职工人数在全部职工人数中所占比重的变动影响D、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E、企业全部职工人数变动的影响1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零售价格指数的主要区别是()A、分类不同B、观察角度不同C、研究范围不同D、调查方法不同E、权数选择不同19、三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为110%,其绝对影响为500元,则结果表明()A、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0%B、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额增长10%C、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消费支出多了500元D、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多了500元销售收入E、报告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绝对相差500元20、2002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区为乙地区的115%,这个相对数是()A、质量指标指数B、静态指数C、总产值指数D、产量指数E、数量指标指数21、某五金商店第四季度全部商品销售量为第三季度的108%,这个指数是()A、质量指标指数B、总指数C、季节指数D、比较指数E、数量指标指数22、某工业企业2002年两种不同产品的实际产量为计划产量的110%,这个指数是()A、静态指数B、总指数C、个体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23、某工业企业总成本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14%,其原因是平均成本和产量两个因素的变化,这两个因素的变动方向和程度为()A、平均成本增加4%B、平均成本下降5%C、产量增加10%D、产量增加20%E、产量增加5%24、某企业基期产值为100万元,报告期产值比基期增加14%,又知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产值为112万元,则经计算可知()A、产量增加12%B、价格增加12%C、由于产量变化使产值增加20万元D、由于产量变化使产值增加12万元E、由于价格变化使产值增加2万元25、2002年某省零售物价总水平是2001年的109.5%,这一指标数值是()A、统计指数B、个体指数C、总指数D、狭义涵义的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26、某工厂2002年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2001年工业总产值的110%,这个指标是()A、产量总指数B、动态指数C、产品价格总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n(四)判断题1、指数是综合反映能直接相加的多因素所组成的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的相对数。()2、按比较对象的不同,统计指数分为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3、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两个总量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4、价格是价格指数的研究对象,习惯上把它称为指数化指标,而销售量则是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5、产量指数、销售量指数、出厂价格指数、种植面积指数都是说明总体各种数量变动情况的,都是数量指标指数。()6、有时由于资料的限制,使综合指数的计算产生困难,就需要采用综合指数的变形公式平均数指数。()7、统计指数的作用是:①综合反映事物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②进行因素分析;③研究事物长期变动趋势。()8、综合指数的编制原则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要选择其相应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它固定在报告期上。()9、指数体系不仅在反映相对变动的指数间存在数量对等关系,而且在各个指数所代表的绝对额变动之间也存在一定对等关系。()10、用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内容的平均指标值对比形成的指数就是平均指标指数。()11、1927年美国统计学家费暄系统总结了检验统计指数的三条标准,它们是:时间互换测验,因子互换测验,循环测验。()12、平均数指数的计算特点是:先计算所研究对象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给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总指数。()13、在分组条件下,平均指标变动往往取决于两个因素变动的影响,一个因素是各组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另一个因素是各组单位数在总体中比重变动的影响。()14、多因素分析法所包括的因素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在分析中,为测定某一因素的变动影响,假定其他因素固定不变,对多因素的排列顺序可以不加考虑。()15、在缺少综合指数的分母资料时,可以用其分子作权数计算个体指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数,这种形式就是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第八章综合评价一、填空题1、统计综合评价按目标不同,可分为()与()两种;按照评价时间不同,分为()与()。2、统计综合评价按照结果不同,有()和();按照综合评价方法不同,有()、()与()。3、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消除单项指标量纲与数量级别不同的过程称为()。4、应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时,需要将指标实际值与(\n)进行对比,以计算单项评价指数。5、功效系数法中的两个标准值分别称为()和()。6、当单项指标的实际值等于不允许值时,功效分数等于();当单项指标的实际值等于满意值时,功效分数等于()。7、如果取全部参评单位的极值作为直线型功效系数法中的两个标准值,则称为()。8、确定评价权数的方法有两大类,即()和()。9、确定评价权数的常用方法有()、()、()、()。10、应用AHP法构造统计评价权数时,由判断矩阵求解权向量的三种“近似解法”为()、()和()。11、AHP比例判断矩阵中的元素aij实际含义是()与()的比值。12、AHP判断矩阵中各元素之间应该满足一致性的关系,即()。13、一般来说,AHP判断矩阵中aii等于();aij与aji的乘积等于()。14、在AHP构权方法中,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方法有两类,即()和()。15、CR是()与()的比值。16、一般来说,当一个判断矩阵的CR超过()时,说明其不一致性程度太高,不能接受。17、通过对评权对象(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连环对比方式而求相对权重的构权方法,称为()。18、计算总评价值时,通常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常用的平均方法有()、()、()。19、鼓励均衡、严惩落后的平均方法(假定单项指标值是正指标)是()。20、鼓励抓重点、搞突出,重奖先进的平均方法(假定单项指标值是正指标)是()。二、单项选择题1、通过计算地区GDP的发展速度来评价其经济增长状况,属于()A、综合评价B、单项评价C、相对评价D、绝对评价2、综合评价目标值独立于评价对象集时,称为()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组合评价D、系统评价3、西方国家评价社会发展状况的ASHA指数属于()A、效用函数评价B、模糊评价C、组合评价D、系统评价4、系统评价法虽然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统计平均思想,但更加侧重于评价的()A、科学性B、随机性C、可比性D、整体性5、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先作初选,然后从()方面进行筛选。A、相关性与独立性B、可比性与独立性C、相关性与可比性D、相关性与区分性6、对综合指数法无量纲化结果计算总评价值时,如果鼓励均衡发展,惩罚落后,则最好的平均是()A、算术平均B、几何平均C、平方平均D、位置平均数7、当采用平方平均计算平均功效分数时()\nA、总平均容易受最大值的影响,即鼓励先进。B、总平均容易受最小值的影响,即惩罚落后。C、总平均值与最大、最小值无关。D、总平均值受最大、最小值的影响一样大,是一种可以线性补偿的平均。8、对于综合指数法,当指标实际值大于标准值时,单项指标评价值将()A、大于100%B、小于100%C、等于100%D、以上全错9、对于直线型功效系数法,单项指标的取值区间是()A、[-1,+1]B、[0,1]C、(-∞,+∞)D、[0,+∞]10、当指标实际值大于满意值时,直线型功效分数()A、大于100B、大于60小于100C、小于60D、不一定11、当实际值等于不允许值时,直线型功效分数()A、等于0B、等于10C、等于60D、等于8012、指数型功效系数值大小与所用对数的底数()A、无关B、完全成正比C、完全成反比D、部分相关13、对于标准化系数法,在常用的四种数值平均合成方法中,可以采用的()A、只能是算术平均法B、只能是算术平均与几何平均C、只能是算术平均与平方平均D、只能是算术平均与调和平均14、分层构权法与环比构权法()A、都属于基础构权方法B、都属于扩展构权方法C、前者属于基础构权法,后者属于扩展构权法D、前者属于扩展构权法,后者属于基础构权法15、对于AHP构权方法,如果aij=5,akj=2,则当判断一致时,aki()A、=2.5B、=7C、=3D、0.416、对于AHP构权方法,如果aij=2,ajk=3,akt=4/3,则当判断一致时,ati()A、=8B、=1/8C、=5D、1/517、对于AHP构权方法,如果aij=2,则aji()A、=2B、=1/2C、=1D、418、根据AHP的习惯,只有当一致性比例CR取()时,才能认为判断过程的一致性水平是可以接受的。A、>=10%B、>=100%C、<=10%D、<=5%19、如果构权者的判断完全一致,则()A、由环比构权方法所得的权值会小于由AHP构权方法所得的权值B、由环比构权方法所得的权值会大于由AHP构权方法所得的权值C、由环比构权方法所得的权值会等于由AHP构权方法所得的权值D、以上结论全部错误20、分层构权法的优点是可以()A、避免指标体系中不同侧面指标个数对权值分配的影响\nB、避免指标体系中权数总和大于100%C、体现指标体系中不同侧面指标个数对权值分配的影响D、保证指标体系中的总权数超过100%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评价属于相对评价()A、主成份综合评价方法B、以样本资料中的最大值作为标准值的“综合指数法”C、标准化系数法D、以全国先进水平为标准值的综合指数法E、因子分析法2、下列哪些评价属于绝对评价()A、以样本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作为标准的“功效系数法”B、以国家制度规定的参数标准作为“综合指数法”中的标准值C、以历史理想水平与不理想水平作为标准的“功效分数法”D、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方法E、标准化系数法3、当单项指标的无量纲化值出现负数时,下列哪些合成方法不适合()A、加权算术平均法B、加权几何平均法C、加权平方平均法D、简单算术平均法E、简单几何平均法4、下列哪些提法是正确的()A、当单项指标评价值“越大越好时”,平方平均是“鼓励抓重点、搞突出”B、当单项指标评价值“越小越好时”,几何平均是“鼓励抓重点、搞突出”C、当单项指标评价值“越小越好时”,平方平均是“鼓励均衡、严惩落后”D、当单项指标评价值“越大越好时”,几何平均是“鼓励均衡、严惩落后”E、当单项指标评价值“越小越好时”,调和平均是“鼓励均衡、严惩落后”5、下列哪些结论是错误的()A、当指标实际值大于满意值时,功效系数大于1B、当指标实际值小于不容许值时,功效系数小于1C、当指标实际值介于满意值与不容许值之间时,功效系数值介于0-1D、直线型功效系数与对数型功效系数的取值区间是相同的。E、对数型功效系数值的结果受对数底数的影响。6、对于标准化系数法()A、不能采用加权几何平均法计算综合值B、不能采用加权平方平均法计算综合值\nC、是一种相对评价D、单项指标取值区间是[-1,1]E、实质上是直线型功效系数法的一种特例。7、下列属于扩展构权法的是()A、环比构权法B、德尔菲构权法C、分层构权法D、(单准则)AHP构权方法E、专家构权方法8、AHP构权方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下列()均属于AHP构权法中的相对独立方法A、AHP中的所有标度体系与方法B、AHP中所有的排序方法C、AHP中所有分层方法D、AHP中所有列表方法E、AHP中所有对比方法9、下列哪些属于AHP构权方法()A、德尔菲法B、环比构权法C、行和法D、几何平均法E、和积法10、对于AHP比例判断矩阵,有()A、aii=1B、aij+aji=1C、aij·aji=1D、aij·ajk·aki=1E、akj·ajh·ahf=akf四、判断题1、统计评价是一种定量评价。()2、效用函数平均法是最优的评价方法。()3、绝对评价的评价结果(排序)与评价对象集中单位变动无关。()4、相对评价的评价结论是相对于特定的评价对象集的,评价对象集中单位的变动会影响到评价的最终结论。()5、构造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求指标之间相关程度越高越好。()6、构造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求各指标的变异程度越低越好。()7、单项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8、在综合评价中,越是重要的指标,其所赋的相对权重也应该越大。()9、当单项指标的无量纲化结果是“越小越好时”\n,鼓励均衡、严惩落后的加权平均方法是几何平均。()10、平方平均是一种允许指标之间“以丰补歉”的计算总评价值方法。()11、当指标实际值大于评价标准值时,单项指标的指数值大于100%。()12、直线型功效系数法中,当指标实际值优于满意值时,功效分数大于60分。()13、直线型功效系数法与对数型功效系数法在两个临界点上取值是相同的。()14、对数型功效系数法的计算结果与对数底数无关。()15、采用对数型功效系数法时,要求单项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都不能出现负值或零值。()16、直线型功效分数的取值不可能大于100分。()17、标准化系数方法的计算结果不适宜采用几何平均或者平方平均的方式进行合成。()18、标准化法、综合指数法及直线型功效系数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线性无量纲化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相等的。()19、构造评价权数时,不同的方法是可以混合使用的。()20、德尔菲构权法具有集思广益、相互独立、逐步趋同的优点。()21、根据幂乘法的基本思想,AHP权数实际上就是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22、即使A矩阵的判断完全一致,由不同方法导出的权数也有可能不同的。()23、检验AHP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时,一致性比率CR越大,说明判断一致程度越好。()24、分层构权法可以避免指标体系中不同侧面(子体系)指标个数的多少对总权重分配的影响。()25、AHP判断矩阵中的任何一斜线上的元素均是环比构权法中的Ri26、德尔菲构权法退出循环条件是:专家意见分歧度(标准差)小于特定的值,或者专家不再修改自己前一轮的意见的。()27、已知aij=1/3,ajk=2,则根据AHP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要求,aik=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