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3 发布 |
- 37.5 KB |
- 1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发展原理
统计学原理\n第一章绪论第—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实践的起源和发展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学的产生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产生和发展以16世纪中叶~20世纪初产生的著名的统计学四大学派为代表。三、“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或统计学)\n第二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研究对象1.自然现象:称为科技统计,如天文、地质、生物和物理统计等;2.社会现象:称为社会经济统计,通常分为两种。(1)社会统计:含自然环境、人口家庭、劳动工资、人民生活、文教卫统计等;(2)经济统计:含工业、农业、建筑业、交运、商业、财政金融统计等。\n二、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是定量认识,是研究对象的数量方面;总体性:研究对象不是个体现象的数量方面,而是由许多个体现象构成的总体的数量方面;具体性:是研究对象的具体的数量,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重要区别;社会性:统计研究的数量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具有社会性。一是指研究对象有社会性,二是认识主体(组织和个人)也有社会性。\n第三节统计的研究程序和基本方法一、研究程序: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统计决策二、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和归纳推断法等\n第四节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一、理论基础:统计学属于一门独立的方法论科学(1998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时,将统计学归入理学类一级学科),为统计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它必然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二、学科体系:包括统计史、社会经济统计学、自然技术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其中,统计史研究统计历史的发展,包括统计思想史、统计工作史及统计方法制度比较史;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指导一切统计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各专业统计经验的理论概括。自然技术统计学是统计学在自然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数理统计学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科学。\n第五节统计组织和统计作用\n第六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样本:总体、总体单位和样本二、统计指标与标志三、变异与变量\n一、统计总体与样本(一)统计总体1.定义:可以简称为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若干个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或个别单位)构成的一个集合。即研究对象的全体。2.特点:客观性、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3.理解“总体”概念应注意问题:从范围看、从内容看、从种类看\n(二)总体单位、样本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个体(或个别单位)。它是统计活动中的基本调查单位,同时也是调查项目的承受者。样本: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总体单位构成的集合。样本中的每一个总体单位叫样本单位。样本中样本单位的多少叫样本容量。\n二、统计指标与标志(一)统计指标1.含义:统计指标有两种理解和两种使用方法(见教材第11页)。2.构成要素:六个构成要素:时间、空间、指标数值、指标名称、单位、计算方法等。例如:2002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为321万人。3.特点:质的规定性、数量性和综合性\n(二)标志1.含义: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或反映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的“名称”)。如:每个学生的年龄、性别、政治面貌…等等,都叫标志。2.种类:按标志的各自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其中,前者表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且只能以“数字”表示;而后者表明总体单位的属性(或品质)特征,且只能以“文字”表示。\n(三)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两方面。说明的对象不同、表现形式不同。2.联系:两方面。一般来说,统计指标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得到;指标值和标志值随着调查目的和任务的变化可以互相转化(此处指的是同一个数值)。\n三、变异与变量变异:指在选定的标志下,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不是完全相同,而是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叫变异。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叫变量。它的取值叫标志值或变量值。而变量又划分为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n总结要点本章作为课程内容的开篇,简要介绍了统计学产生发展的过程、统计的含义、统计学的研究程序和基本方法、基本概念等内容。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对统计学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将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n第二章统计设计与统计调查教学要求:了解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的概念、种类;了解统计调查误差种类、产生原因掌握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的内容和原则着重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着重掌握普查、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应用\n第一节统计设计的内容一、统计设计的概念、作用:就是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的通盘考虑和安排。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作用:见教材P16\n二、统计设计的种类1.从设计所包括的研究对象的范围分,有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2.从设计所包括的工作阶段分,有全阶段设计和单阶段设计3.从设计所包括的时期长短分,有长期设计(5年以上)、中期设计和短期设计(1年以下)。\n三、统计设计的内容明确规定统计研究的目的;确定统计对象的范围;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明确统计分类分组方式;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和选择调查方法;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各个阶段工作进度或时间安排;各部门的协调;统计力量的组织和安排等十个方面内容。(见教材P18~19)\n第二节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一、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的概念和种类二、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三、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1.科学性2.目的性3.整体性4.统一性5.可比性\n第三节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一、概念、意义和要求二、统计调查的种类\n一、概念、意义和要求(一)概念: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的、科学地、系统地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一般是指对各个总体单位搜集资料,为原始资料,但有时也指次级资料。\n(二)统计调查的意义统计工作中的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等环节是彼此密切联系的,其中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如果调查工作做得不好,得到的资料残缺不全或有错误,就会影响到整个统计工作。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写到:“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n(三)统计调查的要求1.准确性:统计资料要符合客观实际,要真实可靠。2.及时性: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有关资料。3完整性:统计资料必须是反映被研究现象全貌的完整资料。\n二、统计调查的种类(一)按照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二)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三)按照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四)按照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分为: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问卷调查法和卫星遥感技术。\n第四节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一、确定调查目的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三、设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四、确定调查时间五、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n一、确定调查目的所谓调查目的,就是统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即统计调查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调查目的确定是设计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其确定的具体要求是要做到简明扼要。例如,我国第四次(1990年)人口普查的目的是...\n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一)调查对象:相当于本章第一节介绍的“统计总体”概念。(二)调查单位:类似于“总体单位”。注意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级部门或单位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这里指自然人或法人)。例如:我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所有具有本国籍并且是常住人口;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中国人。\n三、设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项目和调查表含义调查项目设计的基本要求:A.能满足汇总的要求;B.项目的需要与可能应一致;C.项目解释的统一;D.有关项目之间要相互衔接;E.历次设计的调查项目要有可比性。调查表的种类:单一表和一览表。\n四、确定调查时间调查资料的所属时间:时期或时点调查的工作期限:指调查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长度,包括登记、整理、分析和完成调查报告的时间。\n五、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包括:设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调查人员的选择、组织和培训;调查试点;资料报送办法;调查表格、文件印刷;经费预算及开支办法等。\n第五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报表专门调查: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n一、统计报表种类:按调查范围、按内容和实施范围、按报送单位、按报送周期长短、按报送形式等划分。编制原则:(见教材第30页,可一般了解)缺点:缺乏灵活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调查效益差;基层负担重;易受行政干扰而造成信息失真等。所以,统计报表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性的调查方法。\n二、专门调查(一)普查含义: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的主要原因:1.搜集国家重要国情、国力资料的需要;2.抽样调查工作的需要;3.弥补统计报表的不足。\n普查优点:所得数据比全面统计报表更全面系统、准确、可靠;可以使资料分组更详细;一种快速普查,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取得某种急需资料。组织方式: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调查人员对调查对象直接进行登记;另一种方式是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发放调查表由调查单位填报。\n(二)重点调查重点调查的含义:属于非全面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调查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重点单位是指总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那些单位,这些单位数目可能不多,但它们的标志总量(即标志值之和)却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部分。可以通过重点单位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n(三)典型调查含义:根据研究的目的,在对总体进行初步的全面分析基础上,从总体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该种调查可以加深对全面调查资料的认识。在实践中常与全面调查结合运用。\n(四)抽样调查含义的要点:非全面调查,随机原则,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优点:社会投入少;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可以测算抽样误差;减少了行政干预,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真实性。\n第六节统计调查误差统计调查误差的含义、种类\n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登记性误差:由于调查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工作不准确而造成的,如计量、登录、计算等环节出现的误差。登记性误差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存在,它在调查工作中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代表性误差:又称抽样误差,是以样本指标值(或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指标值(或总体参数)而产生的误差。代表性误差只有在非全面调查中存在,该误差不可以避免,但可以计算。\n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第一节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和内容一、意义:统计资料整理,又称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工作的继续和深化;同时,又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是达到统计研究的目的,完成统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二、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见教材P36)\n第二节统计分组及编制分配数列一、统计分组和分配数列的概念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现象的性质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志将研究对象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2.分配数列(见P36)二、统计分组的作用:1.划分现象类型;2.说明现象的内部结构;3.反映和研究现象间的联系、依存和制约关系。\n举例:不同教育阶段接受不同形式教育的赞同比率(%)(2002.03)民办国立外国学龄前46.537.516九年义务096.53.5高中576.518.5大学及以后19.589.5各类培训班26.53.070.5\n三、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一)选择分组标志的要求:1.要从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来选择分组标志;2.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的标志作分组标志3.选择分组标志不能脱离现象所处的具体条件。(二)确定各组界限:科学的分组应该做到准确反映各个组之间的性质差异或数量差异,做到对相同性质的总体单位进行组合,对不同性质的总体单位进行分解。\n※四、统计分组及分配数列种类的划分(一)按品质标志分组—品质分配数列(二)按数量标志分组—变量分配数列1.单项式分组—单项式变量数列:单项式分组是将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所形成的变量分配数列这样的分组所形成的变量分配数列叫单项式变量数列,简称单项式数列。2.组距式分组—组距式变量数列:组距式分组是以变量值变动的一定范围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所形成的变量分配数列叫组距式变量数列,简称组距数列。\n组限、组距、组中值组限:组距数列中,每一组标志值变动范围的两个数,叫组限,其中较小的数叫下限,较大的数叫上限。组距:组距数列中,每组上限与下限之差,叫组距。组中值:每一组标志值中点位置的数值叫组中值。应重点掌握其计算方法。\n组距数列的编制原则对离散变量分组时,相邻两组的上、下限一般用相邻的两个数值(或差值为1)如表3—4对连续变量分组时,相邻两组的上、下限一般必须为同一个数值,并遵循“组上限不在内”原则。如表3—5\n第三节统计表一、统计表的构成(可以从两个角度考察)1.从形式上,统计表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值四个部分组成。除此之外,在统计表下方增列补充资料。2.从内容上,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主词是统计表的主体,是总体单位的名称或分组的排列;宾词指的是各项指标,由纵栏标题和指标值组成。\n二、统计表的分类简单表:主词没有进行任何分组所形成的统计表,且主词只是对总体各单位名称的罗列或按照时间顺序简单排列(见表3—17和表3—18)分组表:主词按某一个标志分组所形成的统计表(如表3—9和表3—12)复合表: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进行分组所形成的统计表(如表3—10是按学科和本专科两个标志进行的分组)\n三、宾词的设计简单设计:将说明主词的各个指标作平行设计,即指标和指标之间彼此独立。(如表3—19中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并列分组)复合设计:将说明主词的各个指标按分组的标志重叠进行,分组标志之间存在层次关系(如表3—20中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层叠分组)注意:复合设计的使用要慎重。一般地,能用简单设计就不用复合设计\n四、统计表的编制要求总标题:简明、确切统计表的内容:简明、扼要、系统各行和各栏:先列具体项目,再列总计主词:按分组标志的层次不同要移行排列栏目编号:横行各栏用(甲)、(乙)、(丙)等文字标明;纵列各栏用(1)、(2)、(3)等数字编号,有计算关系的也可表示为:(4)=(2)+(3)等形式按国际惯例:采用“三线表”,且统计表两端不封口。形状多为长方形。\n接前页:编制统计表要求表中数字:书写工整、清楚、位数要对准;其中,特殊情况处理办法:表内数值不存在用“—”,数字暂缺用“……”,免填的数字用“×”。表内不允许出现空白单元格,也不许出现“同左”、“同上”等字样。计量单位:表内数字只有一种单位,可在表格右上角注明;若不同,则横行单位可专门设置一栏,纵栏单位要与纵栏标题写在一起。附注或说明:在表格下方标明,具体指:资料来源、填表时间、填表人、审核人等。\n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第一节总量指标分析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1.概念: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2.作用:起点;依据;基础(详见P59)二、计量单位和种类1.计量单位: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和劳动单位*2.种类:(详见P59—60)着重掌握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三、总量指标的计算和应用\n第二节相对指标一、概念和作用(注:应该掌握)二、表现形式:(一)无名数1.系数和倍数;2.百分数和千分数;3.成数。(二)有名数:通常为复名数,即分子和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结合使用。*三、种类及具体计算方法要求:应熟练掌握六种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n复习思考题1.概念: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3.每个相对指标如何计算?各有什么作用?\n第五章统计特征值第一节统计平均数一、算术平均数1.简单算术平均数:=各个观察值之和/相应的观察值个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方法一:权数为绝对数:方法二:权数为相对数\n二、调和平均数含义: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是根据变量值的倒数计算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故又称倒数平均数,通常用M.H表示。计算方法:分为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比较:方法和资料不同,调和平均数一般是分子项已知,分母项未知;算术平均数一般是分母项已知,分子项未知。\n三、中位数和众数(一)中位数含义:把某种观察值按大小顺序排队后处在该数列中点位置的观察值,通常以Me表示。确定方法:根据资料的分组情况不同,确定中位数可分为未分组资料、单项式分组资料和组距式分组资料三种\n接前页:中位数确定方法1.未分组资料:排序;确定位置(n+1)/2若n为奇数项,则居中点位置的数值即为中位数;若n为偶数项,则居中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为中位数。2.单项式分组资料:首先累计次数;然后确定中位数位置∑f/2,最后找出中位数。3组距式分组资料:前两步骤同上,找到中位数所在位置后,根据下限或上限公式求出中位数的近似值。\n(二)众数含义:总体中最常见的数值,也即是数列中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通常用Mo表示。适用条件:n较多且有明显集中趋势时适合用众数作为总体一般水平。确定方法:1.单项式分组资料:可以直接进行观察,即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2.组距式分组资料:先找出众数所在组,然后通过公式近似计算\n中位数和众数计算举例—————————————————月工资(元)职工人数(人)累计次数———————————————————————1500以下10101500—160016261600—170035611700—180021821800—190011931900以上7100合计100—————————————————————————\n中位数计算结果解:中位数所在位次由累计次数可知:∑f/2=100/2=50,根据累计次数,中位数组为第三组1600—1700。其中L=1600,Sm-1=10+16=26,fm=35,i=100,下限公式:Me=L+(∑f/2-Sm-1)×i/fm=1600+(50-26)×100/35=1668.57(元)另外,上限公式:Me=U-(∑f/2-Sm+1)×i/fm=1700-(50-39)×100/35=1668.57(元)\n众数计算结果解:仍以上题为例,由于第三组职工工资出现的次数(人数)最多(35人),则该组(1600—1700)为众数组,其中,L=1600,i=100,△1=35-16=19,△2=35-21=14,代入公式:Mo=L+△1×i/(△1+△2)=1600+19×100/(19+14)=1657.6(元)另外,上限公式:Mo=U-△2×i/(△1+△2)=1700-14×100/(19+14)=1657.6(元)\n四、几何平均数含义:是分布数列中n个变量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用大写字母G表示。几何平均数常用来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计算方法:1.简单几何平均数(详见P108)2.加权几何平均数:例如,某银行有一笔投资是按复利计算的,投资期限是15年,期间年利率分配如下:有1年为3%,有4年为8%,有7年为10%,有3年为15%。试求银行该项投资的平均年利率。\n实例计算解:此题计算平均年利率,必须先将其换算成年本利率,然后采用加权几何平均数方法求得平均年本利率,再减去100%后得到平均年利率。G=(1.031×1.084×1.107×1.153)1/15=1.0996(或109.96%),则该银行这项投资的平均年本利率为109.96%,平均年利率为9.96%\n第二节标志变动度一、标志变动度的意义和作用:标志变动度又称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内各个观察值之间差异程度的指标。它与平均指标结合运用,可以达到对现象总体的全面认识。二、极差三、平均差*四、标准差五、变异系数\n二、极差含义:极差(R)又称全距,是总体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计算:1.未分组或单项分组资料:R=最大值-最小值;2.组距式分组资料:仅限于首末两组为闭口组,R=末组上限-首组下限局限:由于极差是根据总体的极端变量值计算的,没有考虑中间变量值的变动情况,所以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个变量值的离散程度。因此,其应用受到局限。\n三、平均差含义:平均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通常用A.D表示。计算:1.未分组资料:采用简单平均差方法;2.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资料采用加权平均差方法\n组距式分组资料计算平均差例如:某企业一生产车间100名职工日产量资料分组如下。—————————————————日产量(件)人数(人)组中值(件)离差离差绝对值离差绝对值*人数——————————————————————————————————5—151010-161616015—253520-6621025—3540304416035—4515401414210合计100———740——————————————————————————————————平均数A=∑xf/∑f=2600/100=26(件)平均差A.D=740/100=7.4(件)\n四、标准差(一)含义: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又称均方差,常用σ表示。(二)计算:1.未分组资料:(简单法);2.分组资料(加权法):计算步骤有:先计算平均数;然后计算离差、离差平方乘以次数;最后代入公式求出标准差。\n五、变异系数含义:是指用变异指标与其相应的平均指标对比,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一般用V表示。由于标准差是应用最广泛的变异指标,所以,变异系数通常是指标准差系数。适用条件:若判断平均数代表性,当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大小不等时,需要计算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大,则平均数代表性弱;变异系数小,则平均数代表性强。\n第三节成数成数的含义:在总体中,是非标志只具有两种表现,把具有某种表现或不具有某种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总体单位数的比重称为成数。用字母表示为:p=N1/N或q=N0/N,p+q=1或q=1-p是非标志的平均数:为被研究标志表现的成数。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具有某种标志表现的成数p和另一种标志表现的成数(1-p)两者乘积的平方根。(此结论将在“抽样推断分析”部分使用)\n第六章抽样推断分析第一节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一、抽样推断的意义(一)概念:它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即样本)进行观察,并依据获得的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和判断,以达到对总体的认识。(二)抽样推断的特点(详见教材P125)\n二、几个基本概念(一)全及总体和样本总体(二)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n第二节抽样误差本节主要介绍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方法。一、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一)概念:是指抽样估计值与被估计的未知的真实参数(即总体特征值)之差。(二)影响因素(有四个方面)1.总体各单位标志值2.样本单位数(n)3.抽样方法: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4.抽样组织形式\n二、抽样平均误差(一)含义:抽样平均误差是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离差的一般水平的指标,通常用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来表示。(二)计算:1.样本平均数的平均误差:在重复抽样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准差成正比,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µx=σ/n1/2不重复抽样下:µx=[(σ2/n)*(1-n/N)]1/2\n2.样本成数的平均误差重复抽样:µp=σ/n1/2=[P(1-P)/n]1/2不重复抽样:µx=[P(1-P)/n(1-n/N)]1/2例1:某企业生产一批出口商品20000件,现随机抽选100件作使用寿命试验,结果为:样本平均使用寿命3600小时,样本标准差150小时,求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下的抽样平均误差。\n例2有一袋种子,从中任意抽取500粒作发芽试验,结果:其中有40粒没发芽。试计算该袋种子发芽率的抽样平均误差。\n三、抽样极限误差含义:是指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误差的可能范围。样本平均数与样本成数的抽样极限误差为:见教材131页\n第三节参数估计一、点估计(或定值估计):即直接用样本平均数、样本成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而不考虑任何的抽样误差。优点:估算简便、原理直观。不足之处:没有表明抽样误差,更没有指明估计的可靠程度。例如:沈阳市对29寸纯平彩电销售价格进行调查,则可以以商业城该种型号的彩电价格来估计整个城市这一型号的彩电价格。\n二、区间估计区间估计:在作出估计的结论时,把给出总体指标X的置信区间和置信概率这一方式称为区间估计。其中,置信区间:是指依据样本指标和抽样误差去推算总体指标时,只是确定了总体指标的估计范围,没有确定具体值,这个范围就称为置信区间。而总体指标在这个范围的可能性或可靠性就是置信概率。\n三、抽样估计的概率度及可靠程度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可能样本值与总体指标值之间的平均离差,它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而抽样极限误差是样本指标值与总体指标值的离差绝对值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程度的范围。这也就决定了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通常,把抽样极限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相比,从而使单一样本的抽样极限误差标准化,一般称为概率度或相对误差范围,即置信度。\n四、区间估计的要点1.依据样本指标和抽样误差去推算总体指标时,只是确定了总体指标的估计范围,并没有确定其具体值。这个范围表现为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从而构成一个区间。2.所得的估计区间表示的只是一个可能范围,而不是绝对的范围。总体指标在这个范围内的可能性为置信概率(F)3.扩大抽样极限误差可以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但准确程度会降低;反之,缩小抽样极限误差会降低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但准确程度会提高。\n应用举例某港口年出口某种货物15万集装箱,抽样结果为:抽样平均值是每个集装箱重480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60公斤,试以95%的置信概率推算该港口年出口该种货物的每个集装箱平均重量和货物总重量的可能范围。\n例题答案解:由所给条件可知,N=15万箱,每箱平均重量X=4800公斤,u=60公斤,再由概率F=95%查书后附录二得概率度t=1.96则抽样极限误差=tu=1.96*60=117.6(公斤),平均每个集装箱重量的置信区间为[4800-117.6,4800+117.6],即[4682.4,4917.6]公斤。总重量的置信区间为[4682.4*15万,4917.6*15万],即[70236,73644]万公斤。\n五、样本容量的确定一、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样本容量的确定:1.在重复抽样条件下.2.在不重复抽样条件下二、估计总体成数的样本容量的确定:1.在重复抽样条件下.2.在不重复抽样条件下(以上可详见教材P137)\n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几个基本概念,具体有:时间数列、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增减量、平均发展速度。掌握时间数列各种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的适用条件、计算方法。\n第一节时间数列及其分析方法概述时间数列概念及分类:1.概念2.构成要素3.分类编制时间数列应注意的问题:时间可比;总体范围可比;经济内容可比;计算方法可比;计量单位、计算价格可比。时间数列常用分析方法:1.指标分析法;2.构成因素分析法。其中主要介绍指标分析法。\n第二节水平指标分析水平指标有: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减量、平均增减量四种一、发展水平:在时间数列中,不同时间上所对应的观察值。其中,第一个时间所对应的数值称为最初发展水平;最后一个时间所对应的数值称为最末发展水平。\n二、平均发展水平含义:平均发展水平是指某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取值的平均数,又称为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它可以概括性地描述出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序时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相同与不同点: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但两者又有区别,前者抽象的是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从动态上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后者抽象的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同一时间上的差异,是从静态上说明现象总体各单位的一般水平。\n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绝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其中,时期数列计算:采用简单平均法时点数列又分为连续时点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连续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相同,采用简单平均法;间断时点数列分为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和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两种,具体方法可参见P243\n例1某公司2002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日期1月1日3月31日5月1日11月1日12月31日人数30203260295032003270试计算该公司2002年职工平均人数\n例2某商场的商品销售额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月份3456销售额1500160016501850月末职工人数600615630600计算该商场第二季度平均销售额;第二季度平均职工人数;第二季度人均销售额。\n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相对数和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具有联系的绝对数的对比而形成的,即c=a/b,在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先分别计算出构成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即得到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详见P243)。\n三、增减量1.含义:是时间数列中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用来表明某种被考察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2.种类:逐期增减量和累积增减量(见P244)3.两者关系:各逐期增减量的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积增减量;两相邻时期累积增减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减量。\n四、平均增减量含义:平均增减量是观察期内各逐期增减量的序时平均数,即以各个逐期增减量之和除以逐期增减量个数,用来描述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减的绝对数量。计算公式:平均增减量=各个逐期增减量之和除以增减量个数举例:仍以我国1990—1995年高校在校生人数为例计算逐期增减量和累积增减量以及1991—1995年间在校生人数的年平均增减量。\n第三节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分析一、发展速度二、增减速度三、平均发展速度四、平均增减速度\n一、发展速度含义: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变化的程度。种类: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可以分为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关系:观察期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用后者除以前者,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n二、增减速度含义:增减速度也称增减率,是增减量与基期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较基期水平的相对增长或减少程度。种类:增减速度由于采用基期不同,可以分为环比增减速度和定基增减速度。环比增减速度和定基增减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换算关系,但可以进行间接换算。\n三、平均发展速度含义:是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用来描述现象发展变化的程度。计算:(主要介绍水平法)水平法又称几何法,是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是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比上一期发展的程度。平均发展速度=各个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n次方根\n举例我国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4元,2000年达到2250元。(1)试求1978—2000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或年平均增长率);(2)若按照上述速度发展,2005年将达到什么水平?(3)假如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则2000—2005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4)若按照2000—2005年的速度发展,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何时能达到1万元。\n练习题已知我国1980年末总人口为9.8705亿人,若要求在20世纪末将人口控制在13亿人,在20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水平?又知我国1980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205.6亿公斤,若要求20世纪末人均用粮达到400公斤,在20年间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应平均增长百分之几才能达到目标;仍按上述条件,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粮食产量每年递增3%,到2000年全国每人年平均用粮可以达到什么水平?\n第八章统计指数(P192)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统计指数的编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原则,尤其是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平均指数法编制总指数;(2)能够应用指数方法对现象进行因素分析。\n第一节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种类一、统计指数的概念和作用概念:指数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广义的指数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狭义的指数是指综合反映多种不同事物在不同时间上的总变动的特殊相对数。本章所介绍的指数主要是指狭义的指数。指数的作用:可以综合反映现象变动以及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对比;可以综合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以及影响程度。\n二、统计指数的种类统计指数从研究对象范围、研究方法、采用的基期和指数的性质等不同角度可以有如下分类:1.按研究对象范围的不同,指数可以分为个体指数、总指数和类指数。2.按研究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3.按照对比时采用的基期不同,指数可以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按指数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n第二节综合指数分析本节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具体是如何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以此来解决形成总体的各个个别现象不可以同度量的现实问题。综合指数:就是从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出发,根据现象之间的内部联系,找出能够将所研究的全部事物综合在一起的因素(即同度量因素)。利用这个因素,把许多不同性质的不能直接相加的事物变成能够相加的一个综合数值,然后分析这个综合数值的变动程度。\n一、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如价格指数、单位成本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等),一般将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以此反映质量指标的动态变化。公式:Kp==∑p1q1/∑p0q1(派氏公式)分析说明:计算结果表明,质量指标(如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分子减分母所得差额说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n二、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如销售量指数、产量指数、职工人数指数等),一般将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以此反映数量指标的动态变化。公式:Kq=∑q1p0/∑q0p0(拉氏公式)分析说明:计算结果表明,数量指标(如销售量)的综合变动程度;分子减分母所得差额说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n举例见P235第9题,要求计算单位成本指数和产量指数解:产量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计算公式为Kq=∑q1p0/∑q0p0=138300/114000=121.32%分子-分母=∑q1p0-∑q0p0=24300(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三种产品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1.32%。由于产量增长而使总成本增加24300元。\n接前页解:单位成本指数属于质量指标指数,计算公式为Kp=∑p1q1/∑p0q1=133600/138300=96.6%分子-分母=∑p1q1-∑p0q1=-4700(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了3.4%。由于单位成本降低而使总成本减少4700元。\n第三节平均指数分析平均指数是以某一时期的价值指标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总指数。其中,作为权数的价值指标通常是两个变量的乘积(如pq),个体指数可以是个体数量指标指数,也可以是个体质量指标指数。\n一、加权算术平均法编制数量指标指数1.方法:应以基期价值量指标(p0q0)作为权数,对个体数量指标指数加权算术平均计算得出。2.公式:Kq=∑(kqp0q0)/∑p0q0,其中p0q0为基期价值指标,kq为个体数量指标指数,即kq=q1/q03.举例:见下页\n举例设某企业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单位基期总成本报告期总成本个体产量指数(%)kp0q0p0q0p1q1k=q1/q0——————————————————————————————————甲件200220103206乙台50509849丙箱120150110132合计—370——387——————————————————————————————————三种产品产量指数:Kq=∑(kqp0q0)/∑p0q0=387/370=104.59%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该企业三种产品的产量增长了4.59%\n二、加权调和平均法编制质量指标指数1.方法:应以报告期价值量指标(p1q1)作为权数,对个体质量指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计算得出。2.公式:Kp=∑(p1q1)/∑(p1q1/kp),其中p1q1为报告期价值指标,kq为个体质量指标指数,即kp=p1/p03.举例\n举例设某企业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单位基期总成本报告期总成本个体成本指数(%)p0q0/kp0q0p1q1k=p1/p0——————————————————————————————————甲件200220114192.98乙台505010547.6丙箱120150120125合计—370420—365.6——————————————————————————————————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指数:Kp=∑(p1q1)/∑(p1q1/kp)=420/365.6=114.88%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该企业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提高了14.88%\n总结说明:当掌握基期价值指标(p0q0)资料和个体数量指标指数k=q1/q0时,即可以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法计算数量指标总指数。当掌握报告期价值指标(p1q1)资料和个体质量指标指数k=p1/p0时,即可以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法计算质量指标总指数。\n三、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比较联系:利用相同的资料,采用两种方法编制的总指数,其计算结果完全相等。也就是说,当所知的资料为全面资料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编制总指数;当所知的资料为非全面资料时,只能采用平均指数法来编制总指数。区别:综合指数编制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合适的同度量因素,所需资料必须是全面资料;而平均指数编制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合适的权数,所需资料可以是非全面资料,也可以是全面资料。\n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一、指数体系的概念(见P217)二、指数体系的作用(见P217)三、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要求重点掌握,P218—219)\n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九月-21九月-21Tuesday,September28,2021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1:28:0621:28:0621:289/28/20219:28:06PM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九月-2121:28:0621:28Sep-2128-Sep-21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21:28:0621:28:0621:28Tuesday,September28,2021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九月-21九月-2121:28:0621:28:06September28,2021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8九月20219:28:06下午21:28:06九月-21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九月219:28下午九月-2121:28September28,2021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1/9/2821:28:0621:28:0628September2021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9:28:06下午9:28下午21:28:06九月-21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九月-21九月-21Tuesday,September28,2021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21:28:0621:28:0621:289/28/20219:28:06PM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九月-2121:28:0621:28Sep-2128-Sep-21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21:28:0621:28:0621:28Tuesday,September28,2021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九月-21九月-2121:28:0621:28:06September28,2021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8九月20219:28:06下午21:28:06九月-21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九月219:28下午九月-2121:28September28,2021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1/9/2821:28:0621:28:0628September2021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9:28:06下午9:28下午21:28:06九月-21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九月-21九月-21Tuesday,September28,2021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1:28:0621:28:0621:289/28/20219:28:06PM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九月-2121:28:0621:28Sep-2128-Sep-21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1:28:0621:28:0621:28Tuesday,September28,2021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九月-21九月-2121:28:0621:28:06September28,2021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8九月20219:28:06下午21:28:06九月-21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九月219:28下午九月-2121:28September28,2021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9/2821:28:0621:28:0628September2021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9:28:06下午9:28下午21:28:06九月-21MOMODAPOWERPOINT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cingelit.Fusceidurnablandit,eleifendnullaac,fringillapurus.Nullaiaculistemporfelisutcursus.感谢您的下载观看专家告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