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3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电子教案
第1、2课时教案2月16日第2周星期一课题统计预备知识1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知道统计的基本功能及课程的学习要求。2、掌握统计中工作中的几个重要术语。3、了解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及常用方法。教学重点统计的含义课前准备案例搜集教学难点统计三个含义之间的区别探究目标如何运用统计学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引言:举出需要统计的社会经济活动?新课:知识一、统计功能及课程学习要求一、什么是统计1、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2、三者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对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反过来又指导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准确可靠。二、哪些工作经常用到统计方法1、需要收集大量数据的工作2、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的工作3、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工作三、“初级实用统计方法”的学习要求1、要求掌握的统计知识程度2、要求具备的基础知识\n(1)、初中数学知识和一些简单的解析几何知识(2)、计算机操作知识(3)简单的经济管理知识知识二、统计工作步骤及常用方法一、统计工作的步骤1、调查阶段——基础2、整理阶段——过度3、分析阶段——重点二、常用的统计方法1、数据收集方法大量观察法询问法报告法2、数据整理方法统计分组法3、数据分析方法综合指标法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3、4课时教案2月18日第2周星期三课题统计预备知识2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知道统计的基本功能及课程的学习要求。2、掌握统计中工作中的几个重要术语。3、了解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及常用方法。教学重点统计工作中的几个重要术语课前准备案例搜集教学难点几个概念的区别探究目标如何运用统计学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引言:举出不需要统计的社会经济活动?新课:知识三、几个重要的统计术语一、总体和总体单位(一)、总体1、定义:2、分类:有限总体无限总体1、性质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二)、总体单位1、定义:组成总体的个体2、与总体的关系总体是由总体单位组成的总体与总体单位可以互换二、字段、字段名、记录、变量、常量(一)、字段:\n1、定义2、分类(二)、记录(三)、变量1、定义2、分类连续变量离散变量(四)、常量(五)、变量值一、指标1、定义2、种类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平均数指标;3、指标体系国民基本指标体系社会经济核算指标体系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5、6课时教案2月23日第__3_周星期_1___课题Excel基本操作简介(一)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了解Excel界面,掌握Excel基本操作2.理解数值型数据与字符型数据区别,填充操作教学重点理解数值型数据与字符型数据区别课前准备素材准备教学重点填充操作探究目标Excel的基本操作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一)Excel基本概念(1)界面:自上而下分别是: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缉栏;右边、下边:滚动条;最下面:状态栏;中间:工作区(2)工作簿:存在于硬盘上的一个文件,一般以xls为扩展名(3)工作表:简单说就是一张表格,一个工作簿中可以有多个(4)单元格:构成工作表的基本元素,用于输入、显示、计算(5)单元格坐标:行号由数字表示,列号由字母表示,区域表示(二)创建工作簿及输入数据1.创建工作簿的三种途径(1)启动Excel自动创建(2)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3)单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2.单元格的定位及当前单元格:(1)鼠标单击(2)移动方向键(3)Tab(右移)、Enter(向下)3.数据输入步骤4.不同数据的输入方法(1)数值型数据:数字、正负号、小数点、百分号。数据精度15位是指每个单元格内数据长度不超过15个。超过部分自动四舍五入后用科学计数法表示。(2)日期与时间型数据:(3)字符型数据\n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5.填充数列(1)复制填充:按住左键拖拽(2)变化填充补充操作方式:(1)通用型:右键拖拽,弹出菜单,选择对应栏目(2)快捷变化填充:同时按住左键和Ctrl键,然后拖拽(三)编辑数据1.编辑工作表数据(1)编辑单元格数据:双击左键或在编辑栏直接进行(2)选择、复制、剪切和粘贴单元格数据复制:Ctrl+C粘贴:Ctrl+V剪切:Ctrl+X(3)插入行和列(4)删除行和列2.管理工作表(1)插入、删除工作表(2)重新命名工作表(3)工作表窗口的拆分和冻结(四)修饰工作表1.数字修饰2.行高和列宽3.对齐4.边框和颜色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7、8课时教案2月25日第3周星期三课题数据资料的收集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资料收集的各种方法,并学会几种常用的方法;教学重点数据收集和整理课前准备案例搜集教学难点对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的数据收集探究目标如何对生活中的感兴趣的问题的数据进行收集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知识一、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一、数据资料来源类型和收集要求原始资料二手资料二、数据资料收集的方法(一)按调查的组织方式,分1、统计报表2、专项调查: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四者特点比较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任务单位确定由学生填写(二)按调查的对象,分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三)按收集资料的方式,分直接观察法报告法\n询问法一、统计调查方案1、确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与总体及总体单位的差别3、确定调查项目和设计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方法5、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二、问卷调查表的设计(一)问卷调查的特点1、方便2、范围广3、效率高(二)问卷调查表的提问类型1、开放式问卷表2、是非式问卷表3、多选式问卷表4、顺位式问卷表5、评判式问卷表(三)调查表设计的要点1、语言的准确性2、语言的艺术性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9、10课时教案3月2日第_4__周星期__1__课题Excel基本操作简介(二)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Excel,掌握Excel基本操作2.理解并掌握公式和函数的操作教学重点理解并会应用Excel公式操作课前准备素材准备教学重点理解并会应用Excel函数操作探究目标Excel的基本操作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一)公式1.公式组成的三要素:(1)“=”号:这是公式的标志。(2)操作符:表示执行哪种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百分比:%乘方:^2.使用公式例:计算某商场食品类商品全年销售额3.复制公式(1)填充:先在一个单元格中输入公式,再以这个单元开始填充(2)单元格复制和粘贴:先在一个单元格中输入公式,复制此单元格,再向其他单元格粘贴例:用两种方式完成上面的例子4.引用单元格(1)相对引用:自动调整复制公式中的引用,随单元格坐标变化而变化(2)绝对引用复制公式中的引用不随单元格坐标变化而变化。(3)混合引用将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结合起来例:某商场商品销售统计表:P22\n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1)计算各类商品全年销售额(相对引用)(2)计算各类商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5.不同工作表间单元格引用简单带过,目前不做介绍(二)函数1.函数的组成要素(1)函数名每个函数都有一个名称,如“SUM”,“AVERAGE”等(2)括号“()”函数的参数要写在括号内(3)参数函数运算所需的数据,一般式常数、单元格引用,也可以是另外一个函数。2.使用函数方法一:利用函数对话框①点击“插入”菜单,选择“函数”选项,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②点击“编辑栏”左边“fx”,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方法二:直接输入“=”+函数名+参数3.注意:函数名后面的括号必须成对出现;有些函数需要参数,有些则不需要;参数的次序不能颠倒;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11、12课时教案3月4日第4周星期3课题主题二:数据资料的整理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学会数据资料整理的各种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分组、汇总等教学重点统计整理的过程课前准备调查表汇总教学难点资料审核探究目标合作学习成果的应用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习导入新课知识二、数据资料的整理方法一、数据排序含义二、数据筛选含义三、数据分组1、含义2、类型:数值型标志分组(1)机械分组(2)特性分组非数值型分组四、数据汇总1、数据汇总的含义2、数据汇总的手段和方法(1)手工汇总:\n划正登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1)计算机汇总(略)一、次数分布(一)、分布表1、构成(二)、分布表的种类1、数据型数列:单项数列组距数列(1)等距数列(2)不等距数列(1)连续数列(2)不连续数列2、非数据型数列3、涉及的几个专业名词组限组中值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13、14课时教案3月9日第5周星期一课题数据资料的整理方法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理解排序的含义,掌握排序操作2.理解数据汇总的含义,掌握数据汇总操作教学重点排序和数据筛选的含义课前准备准备素材教学重点排序和数据筛选的操作探究目标排列和数据筛选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一)排序1.两种排序方式:(1)菜单排序菜单“数据”→“排序”(2)工具栏排序“升序排序”、“降序排序”2.两种排序方式比较菜单排序操作稍微复杂,但功能更加强大;工具栏按钮排序功能简单,但操作快捷3.练习(1)单独行或列排序,与整个区域排序的区别(2)主关键字和次关键字协作排序:总分相同时按数学成绩高低排序(3)有无标题行排序区别(4)汉字按笔画和拼音排序:班级学生名单排序:按拼音升序并且女前男后排列(二)数据筛选1.含义:将符合条件的总体单位记录留下来,不符合条件的总体单位记录剔除掉,以掌握有多少总体单位符合条件。2.数据筛选方法:\n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①选中需要筛选的区域②单击菜单栏“数据”→“筛选”→“自动筛选”③通过下拉框提供的选择条件进行筛选④复制筛选结果3.用Excel进行筛选要注意的问题(1)筛选不是删除,只是隐藏了不符合条件的记录,通过撤销“自动筛选”或“显示全部”仍可恢复原来的数据结果(2)“自动筛选”四个选项的含义:①“全部”:等于不设条件,一般用于取消已设定条件②“前10个”:显示前10个记录③“自定义”:先给出一个对话框,让你在对话框中设置条件,而且可以同事设置两个限制条件,但两个条件不能矛盾,否则记录显示为全空,因为没有符合条件的记录④常量:选出该字段为某一常量的全部记录。(三)数据分组利用筛选进行分组。习题集P11五、实训题1,2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15、16课时教案3月11日第5周星期3课题统计表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通过本主题学习,学会用统计表显示数据和说明数据的方法;教学重点统计表的构成课前准备教学难点设计统计表探究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习导入:新课:知识一、统计表一、统计表的基本形式(一)标题表的名称,在表的上端(二)表号表的序号,在表的下方或标题的左方(三)标目表格中对数据分类的项目,分为横标目和纵标目;(四)线条形成表格的基本框架(五)数字无数据时的处理方法:1、暂缺或未记录:。。。。。。\n1、无数字:—2、数字为0:填写“0”(六)、表注不是必要组成部分提示:一个设计良好的统计表,应遵循“主语—谓语—数字”自左向右的顺序阅读,可以形成一个通顺的句子。二、统计表的编制技术:(一)、表达方式:1、要有总标题;2、要有计量单位;3、数字位数要对齐;4、栏目较多时,要编号;5、合计位置要放好(二)、基本格式:行和栏都由横线和竖线构成(三)、常用格式:1、传统型2、简洁型3、封闭型自己动手试一试:根据统计数据设计一张统计表。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17、18课时教案3月16日第6周星期一课题数据汇总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排序和筛选2.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汇总操作教学重点简单汇总操作课前准备准备素材教学重点排序、筛选和汇总的综合应用探究目标数据汇总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一)复习巩固完成习题集:P111,2,4,5(二)计数计数是指在选定区域中统计数据个数,分为两种:(1)计数值型数据个数:COUNT(2)计除空单元格以外所有数据个数:COUNTA演示:示例1学生练习演示:示例2书上操作另外用:筛选+计数比替换好,不用改动原始数据,避免操作错误导致结果不准确思考:如何统计非数值型数据个数:COUNTA-COUNT(3)冻结应用(三)求和与平均(1)求和:SUM求和是指对选定区域中数值型常数进行加总(2)平均:AVERAGE平均是指对选定区域中数值型常数进行算术平均注意:区域选择和部分单元选择,“:”和“,”区别(四)最大值、最小值求最大值、最小值是指在选定区域中找出最大或最小的数值型\n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常数,其函数名为MAX和MIN演示:示例3学生练习(五)分类汇总将相同类型的总体单位归在一起,并计算各类的总值、平均数等。第一步:选定区域,排序第二步:单击“数据”→“分类汇总”第三部:“分类字段”、“汇总方式”、“选定汇总项”注:删除分类汇总:选定分类汇总区域,单击“数据”→“分类汇总”→“全部删除”演示:示例4学生练习(六)工作表汇总将多个统计报表汇总到一起第一步:将要进行汇总的各统计报表及汇总表分别复制到各工作表(Sheet1,Sheet2,Sheet3,Sheet4……)第二步:在汇总表实现一个单元格的多表汇总第三步:利用填充,实现整个表的多表汇总演示:示例5学生练习(七)完成练习习题集:P123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19、20课时教案3月18日第6周星期3课题统计图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统计本主题学习,学会用统计图显示、分析数据教学重点统计图的设计课前准备教学难点设计统计图,并用以分析实际情况探究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习:新课:知识二:统计图一、认识几种常见的图形1、条形图(柱壮图)用柱状几何图形来反映每组现象的水平高低,直观反映现象的总体数量分布特征;2、饼图(圆形图)用圆面积代表整个总体次数,将各组的分布次数用在圆中所占的扇区面积来表示,直观表示总体的内部结构;3、曲线图(折线图)用曲线来显示现象的水平高低和走向趋势,显示现象的动态变动趋势;二、统计图的制作(一)、统计图的基本要素\n1、图形用不同图形来表示统计数字2、坐标用横、纵坐标来记录数值3、图例圆形图一般要有图例4、标题简明扼要说明统计图的内容(二)、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手工绘制绘图工具:笔、颜料、直尺、三角尺、圆规、量角器、曲线板、绘图板、丁字尺2、计算机绘制三、与统计表的特征比较形式表现方式特点统计表统计图总结巩固指导学生编制、填空作业绘制气温表,并简要分析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21、22课时教案月日第___周星期____课题数据资料的显示方法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掌握用Word和Excel两种软件制作统计表,并熟悉统计表常用类型2.理解并掌握用Excel绘制统计图教学重点熟练制作各类统计表课前准备准备素材教学重点用Ecxel制作统计图探究目标数据资料显示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一)在Word软件中制作统计表(1)启动Word:(2)插入表格:菜单栏“表格”→“插入表格”→“表格”(3)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中设定表格的行数和列数(4)设置表格格式:先将表格全部选中,然后点击菜单栏“格式”→“边框和底纹”(5)根据“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对表格进行设置练习:请按照课本P69页统计表编制要求,完成P63“试一试”(二)在Excel软件中制作统计表(1)启动Excel(2)根据内容,确定表格的行数与列数(3)将相应数据资料填入单元格(4)给单元格绘制边框:先选中表格区域,再打开菜单栏“格式”→“单元格”(或单击右键,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边框”选项卡进行设置(5)在“边框”选项卡中设置底纹练习:1.用Excel完成“传统型”、“简洁型”和“封闭型”三种类型的统计表2.利用Word中的“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完成“流行型”、“立体型”和“网页型”三种类型的统计表\n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三)用Excel绘制统计图(1)启动Excel,打开工作表(2)单击菜单栏“数据”→“图表”,在“图表向导”对话框中共有四个按步骤的子对话框:第一步:在“图表类型”对话框的“标准类型”选项卡中选择图表类型。第二步: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数据源”对话框,内有“数据区域”和“系列”两个选项卡,这是供我们改变和调整数据用的,包括改变数据区域和数据名称。第三步:再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向导”对话框,在该对话框内有“标题”、“坐标轴”、“网络线”、“图例”、“数据标志”和“数据表”六个选项卡第四步:继续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位置”对话框,出现“作为新工作表插入”和“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两个选项示例1:完成5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布表练习:P79试一试1,2,3作业:习题集主题三实训题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23、24课时教案3月25日第7周星期3课题总量指标的应用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知道三种指标的名称,能区别三种指标;2、了解总量指标的定义和作用;3、掌握流量和存量的区别;教学重点流量与存量的区别课前准备调查资料的初步整理教学难点流量与存量的区别及应用探究目标能够用总量指标对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导入新课以08年统计公报的数据为例认识三个指标,并能分辨知识一、总量指标一、定义1、定义2、包含内容二、计量单位(一)实物单位1、自然单位含义举例2、度量衡单位含义举例3、标准实物单位含义举例标准系数\n4、复合单位含义举例分析四者的区别(二)货币单位含义应用范围(一)劳动量单位工时工日工年三者换算关系三、分类(一)流量1、定义2、特点(二)存量1、定义2、特点(三)两者关系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25、26课时教案___月___日第___周星期____课题数据资料收集整理综合应用课型习题教时2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排序、筛选、分组、汇总等操作2.掌握IF函数的条件控制显示教学重点固排序、筛选、分组、汇总等操作课前准备准备素材教学重点掌握IF函数的条件控制显示探究目标数据资料收集整理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1.3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分别如下:5,4,2,4,3,4,3,4,4,2,4……试按看管机器台数编制单项数列学生要求:自己输入数据并完成分组操作要点分析:本题概念方面主要是关于单项数列,每一组是用单个数值型常量代表。操作方面:可以用筛选来进行分组,但是相对比较麻烦,如果结果较多,则筛选次数也相应较多。建议使用分类汇总,分类字段和汇总项都是“台数”,汇总方式为“计数”,这样进行分组相对较快。2.某班40个学生,某次测试成绩如下:62,83,91,53,69,85,61,69,91……,请你按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惯例制作组距分段,算出每个分数段学生成绩出现的频数,并填入频数分布表学生要求:自己输入数据并完成分组操作要点分析:本题概念方面主要是关于组距数列,每一组是用数值型常量的变动区间代表。操作方面:由于是变动区间,所以用分类汇总难以完成,无法确定分类字段,所以采用筛选更为合适\n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小结:比较上述两题的概念: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的区别单项分组是单个数值,而组距是变动区间比较上述两题的操作:分类汇总和筛选的区别分类汇总适合以单个值作为分类依据,而筛选适合复杂分类依据3.某学校培训部学员资料和部分科目成绩如下:根据平均分,用IF函数求出每个学生的等级,等级表准有平均分决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27、28课时教案4月1日第8周星期3课题相对指标的应用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知道相对指标的含义及分类2、掌握相对指标的正确计算3、利用相对指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六种相对指标的对比应用课前准备准备教学素材教学难点六种相对指标的对比应用探究目标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导入新课以财经管理系的男女生的人数差异引入课题知识二、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一)定义运用对比的方法计算获得的比率(二)表现形式1、无名数倍数、成数、系数、百分数、千分数2、有名数二、相对指标的种类(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计划1、短期计划(1)绝对数(2)相对数:1±实际增加(降低)率1±计划增加(降低)率(1)平均数\n1、长期计划(1)水平法:规定计划期末年计划数(2)累计法:规定计划期累计总和(二)、结构相对指标——部分:总体1、定义2、特点:分组;累计和为100%(三)比较相对指标——同类指标1、定义2、特点:分子、分母可以互换(四)强度相对指标——不同指标1、定义2、特点:分子、分母互换,反映强度、密度(五)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基期1、定义2、特点:报告期与基期是相对概念五种相对指标的区别分类指标对比特点同一总体不同总体总结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29、30课时教案4月7日第9周星期2课题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2、学会计算各种分组资料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3、能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分组资料中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课前准备准备教学素材教学难点中位数公式的记忆与理解探究目标用数学知识解决统计问题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导入新课由生活事例导入新课知识三、平均指标一、认识平均指标(一)定义(二)分类1、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2、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二、平均指标(一)数值平均数1、算术平均数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二)位置平均数1、中位数(1)定义(2)位置确定指导学生自学,完成相应习题\n(3)计算上限公式dMe=L+∑f—Sm-1fm(4)特点(5)应用2、众数(1)定义(2)计算Mo=L+fm—fm-1d(fm—fm-1)+(fm—fm+1)(3)特点(4)应用三、位置平均数与数值平均数的关系均值、众数、中位数三者有着以下的数学关系:Mo=Χ-3(Χ-Me)即均值与中位数间的距离约是中位数与众数间距离的1/3。略总结巩固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31、32课时教案月日第10周星期课题平均指标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平均指标的特点,2.掌握各种平均指标的的计算方法3.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平均指标课前准备准备素材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的计算方法探究目标利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指标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一、二、引入:复习回顾1.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2.全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讲授:例1.10个工人看管机器的台数分别如下:5,4,2,4,3,4,3,4,4,2(1)请同学们手工算出工人看管机器的平均台数、众数、中位数、全距、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2)尝试在Ecxel中找出与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所对应的函数,并验证自己手工计算的结果。参考函数:MODE、STDEV、AVEDEV、VAR、AVERAGE、MEDIAN练一练:根据所给样本,试计算IT从业人员的个数、年薪总和、最高年薪、最低年薪、平均年薪、众数、中位数,以及反映年薪差异变化的平均差和标准差。分析与小结:1.用Excel计算这些指标和用手工计算有什么感觉?2.这些函数仅仅是针对没有分组的数据有效,如果是分组数据,又该如何计算呢?分组数列有两种: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计算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练习教师讲解、点评学生练习教师巡查教师讲解\n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师生活动三、单项数列:例2.在某地区抽取的20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结果见表,请在EXCEL中计算企业利润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组距数列:例3.某企业工人按年工资分组资料如下:请在Excel中计算工人工资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平均差、方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过程指导:上述两题由学生尝试完成,可以相互讨论,老师巡查指点,最后有老师统一讲解。分析和小结:分析未分组的数据,Excel提供统计函数能快速的完成各种指标计算,但是分析已经分组的数据时,由于问题的复杂多样性,Excel无法提供通解的函数,这时候就要发挥我们的对复杂问题的识别和专业知识能力来解决,因此,即便有计算机帮助,我们仍然要掌握住这些指标的计算原理。提高训练:一种产品需要人工组装,现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为检验哪种方法更好,随机抽取20名工人分别用三种方法组装。(1)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评价组装方法的优劣?(2)如果用让你选择一种方法,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请说明理由。学生练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33、34课时教案月日第10周星期课题标志变异指标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掌握标志变异指标: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2、会用标志变异指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教学重点各标志变异指标计算课前准备准备教学素材教学难点标准差及其系数应用探究目标专业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导入新课大象与老鼠的平均体重差异为例知识四、标志变异指标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种类1、定义:2、作用;(1)衡量平均数代表性(2)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均衡性、协调性3、分类:(1)、全距(2)、平均差(3)、标准差(4)、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平均差系数二、计算(一)、全距R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n(二)、平均差A.D1、未分组资料A.D=∑│x—x│n2、分组资料A.D=∑│x—x│f∑f(三)、标准差σ1、未分组资料2、分组资料(四)变异系数巩固总结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n第35、36课时教案4月21日第11周星期2课题动态数据分析方法课型新授教时2教学目标1、理解动态数列的作用2、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3、区分时点、时期数列的差别教学重点时期、时点数列的区别课前准备准备教学素材教学难点时期、时点数列的区别探究目标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导入新课统计分析不仅静态分析,还要动态分析,从而更全面的了解现在发展规律。知识一、动态分析数据显示形式一、动态数列的形式1、定义:2、构成要素:时间指标数值二、动态数列的种类(一)绝对数动态数列1、时期数列(1)定义:(2)特点2、时点数列(1)定义(2)特点3、两者区别\n指导学生填写下表:数列与时间关系是否可加资料获取方式时点时期(二)相对数动态数列定义(三)平均数动态数列定义(四)三种动态数列的关系绝对数数列是基础数列相对数和平均数数列是派生数列三、动态数列的作用四、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可比性1、总体范围2、时间长短3、指标的经济内容4、指标的计算方法、单位等总结巩固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