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公式汇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公式汇总

.-统计学公式汇总(1)αβδμσνπρυtuFs(2)均数〔mean〕:式中表示样本均数,X1,X2,Xn为各观察值。(3)几何均数〔geometricmean,G〕:式中G表示几何均数,X1,X2,Xn为各观察值。(4)中位数〔median,M〕n为奇数时,n为偶数时,式中n为观察值的总个数。(5)百分位数  式中L为Px所在组段的下限,fx为其频数,i为其组距,为小于L各组段的累计频数。(6)四分位数(quartile,Q) 第25百分位数P25,表示全部观察值中有25%〔四分之一〕的观察值比它小,为下四分位数,记作QL;第75百分位数P75,表示全部观察值中有25%〔四分之一〕的观察值比它大,为上四分位数,记作QU。(7)四分位数间距 等于上、下四分位数之差。(8)总体方差 (9)总体标准差 -.word.zl\n.-(1)样本标准差 (2)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CV)(3)样本均数的标准误理论值估计值式中σ为总体标准差,s为样本标准差,n为样本含量。(4)样本率的标准误理论值估计值式中π为总体率,p为样本率,n为样本含量。(5)总体率的估计:正态分布法,〔〕式中p为样本均数,s为样本标准差,n为样本含量。(6)总体均数的估计t分布法:〔〕式中为样本均数,s为样本标准差,n为样本含量,ν为自由度。(7)总体均数的估计u分布法:总体标准差σ未知但较大时,〔〕式中为样本均数,s为样本标准差,n为样本含量。总体标准差σ时,〔〕式中为样本均数,σ为总体标准差,n为样本含量。(8)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式中为样本均数,为欲比较的总体均数,s为样本标准差,n为样本含量,ν为自由度。(9)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u检验:式中为样本均数,-.word.zl\n.-为欲比较的总体均数,s为样本标准差,n为样本含量。(1)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u检验:式中为样本均数,为欲比较的总体均数,σ为总体标准差,n为样本含量。(2)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正态近似法公式:式中T为秩和,求秩和方法:差值d=〔X-μ0〕;依差值的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差值为0者,舍去不计;如果差值相等,取平均秩次;分别求出正、负秩次之和T〔+〕、T〔-〕;T为二者绝对值较小者;n为样本含量,但不包括差值等于0者;tj〔=1,2,···〕为第j个一样差值的个数。(3)配对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式中为差值d的均数,sd为差值d的标准差,n为样本含量(即样本对子数),差值d=各对子数据之差〔含正负号!〕,ν为自由度。(4)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式中和分别为两个样本均数,n1和n2为两个样本含量,ν为自由度。(5)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未校正的正态近似法或式中X为样本阳性数,π0为欲比较的总体率,p为样本率,n为样本含量。-.word.zl\n.-(1)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校正的正态近似法或式中X为样本阳性数,π0为欲比较的总体率,p为样本率,n为样本含量。(2)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直接计算概率法:首先按照二项分布的原理计算从0到n各个X的概率值P〔X〕=。左单侧:PL表示从0到Xs的累计概率;右单侧:PR表示从Xs到n的累计概率;单侧概率P=MIN〔PL,PR〕;双侧概率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A,单侧概率乘2;B,当X大于nπ0时,双侧概率=P〔≥X〕+P〔≤(2nπ0-X)〕;当X小于nπ0时,双侧概率=P〔≤X〕+P〔≥(2nπ0-X)〕;C,将P〔X〕≤P〔Xs〕的各个概率值相加,即得双侧累计概率,即P=∑P〔X〕,X满足条件P〔X〕≤P〔Xs〕。式中X为样本阳性数,π0为欲比较的总体率,Xs为样本阳性数,n为样本含量。(3)两个样本率的比较:正态近似法式中p1和p2分别为两个样本率,n1和n2为两个样本含量。(4)两个样本率的比较:正态近似法式中p1和p2分别为两个样本率,n1和n2为两个样本含量。(5)四格表检验:ν=〔行数-1〕〔列数-1〕式中A为实际频数〔actualfrequency〕,T为理论频数〔theoreticalfrequency〕,式中TRC表示R行〔row〕C列〔column〕的理论频数,nR为相应行的合计值,nC-.word.zl\n.-为相应列的合计值,n为总例数,ν为自由度。(1)四格表检验专用公式:ν=〔行数-1〕〔列数-1〕式中a,b,c,d为四格表的四个实际频数,n为总例数,ν为自由度。(2)四格表值的校正公式:ν=〔行数-1〕〔列数-1〕式中a,b,c,d为四格表的四个实际频数,n为总例数,ν为自由度。(3)行×列表检验公式:ν=〔R-1〕〔C-1〕式中A为实际频数〔actualfrequency〕,nR为相应行的合计值,nC为相应列的合计值,n为总例数,,R为行数,C为列数,ν为自由度。(4)行×列表检验公式:ν=〔R-1〕〔C-1〕式中Aij为实际频数〔actualfrequency〕,ni为相应行的合计值,mj为相应列的合计值,n为总例数,R为行数,C为列数,ν为自由度。(5)四格表确实切概率法:式中a,b,c,d为四格表的四个实际频数,n为总例数。取表原那么可分为“差数极端法〞和“概率极端法〞。多数情况下,二者所得结果一致,但个别情况下,所得结果不同。一般认为,“概率极端法〞最准确。(6)配对四格表的检验:,ν=1,式中b,c为结果不一致的对子数。(7)配对四格表的检验校正公式:,ν=1,式中b,c为结果不一致的对子数。(8)矩态性检验-.word.zl\n.-式中X为变量值,f为一样X的个数,n为样本例数。(1)二项分布的概率A.恰有X例阳性的概率,记为P(X),X=0,1,2,…,n式中X为阳性数,π为总体阳性率,n为样本例数,!为阶乘符号。B.最多有k例阳性的概率,记为P(X≤k)P(X≤k)=X=0,1,2,…,nC.最少有k例阳性的概率,记为P(X≥k)P(X≥k)=X=0,1,2,…,n(2)Poisson分布的概率A.恰有X例阳性的概率,记为P(X),X=0,1,2,…,n式中μ=nπ,为Poisson分布的总体均数,X为单位时间〔或面积、容积等〕某事件发生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式中X为阳性数,π为总体阳性率,n为样本例数,!为阶乘符号。-.word.zl\n.-B.最多有k例阳性的概率,记为P(X≤k)P(X≤k)=X=0,1,2,…,nC.最少有k例阳性的概率,记为P(X≥k)P(X≥k)=X=0,1,2,…,n(1)Poisson分布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式中X为样本阳性数,λ为总体均数。注意:样本的观察单位数应等于总体的观察单位数,否那么,应根据二者观察单位数之比相应调整λ。(2)Poisson分布两个样本均数比较。式中∑X1为第一个样本阳性数之和,n1为第一个样本的观察单位数之和,∑X2为第二个样本阳性数之和,n2为第二个样本的观察单位数之和。(3)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公式:(4)Pearson列联系数计算公式:式中n为样本含量。(5)关联系数:式中n为样本含量。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6)-.word.zl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