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统计学》统计学原理各章习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大学《统计学》统计学原理各章习题

统计学原理各章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部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彖是社会经济现彖总体的各个方面。(X)2.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X)3.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X)4.在全国商业企业普查中,全国商业企业是统计总体,每个商业企业是总体单位。(J)5.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丿)6.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丿)7.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都是变量。(V)8.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绝对数,因此只有对有限总体才能计算总量指标。(X)9.变异性是统计研究的根本前提。(V)10.统计总体是由现实存在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这表明了统计总体的大量性。(丁)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0A、抽象的数量待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D)。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o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6.下列指标屮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oA、社会总产值B、产品合格率C、产品总成本D、人口总数7.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o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8.某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为1.5万元/人,这是(D)A、数量指标B、质量标志C、数量标志D、质量指标9.在统计的三层涵义中,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B)A、过程与成果的关系B、理论与实践的关系C、本质与内容的关系D、无关系10.如果要了解某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C)A、该班组B、全班学生C、每一位学生D、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三.多项选择题部分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2.社会经济统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E)A、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B、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C、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D、在认识事物方面的作用E、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3.设某地区五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2万元、30万元、20万元、50万元和40万元,则(BCDE)A、“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企业的品质标志B、“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数量标志\nC、“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统计指标D、“工业总产值”是变量E、22、30、20、50和40这儿个数值是变量值1.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CE)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某市年均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本学期平均成绩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塑指标的有(DE)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3.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CD)A、基本建设投资额B、岛屿个数C、国民生产总值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就业人口数4.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者,因此(ADE)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C、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就是总体单位。&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E、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9.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AE)A、工资总额B、劳动生产率C、人口密度D、某商店某年人均销售额E、利润总额10.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彖的特点可概括为(ABD)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一、判断题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到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X)2、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吋间是调查吋间。(X)3、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丿)4、典型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情况。(丿)5、统计调查误差就是指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者错误登记事实而发生的误差。(X)6、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X)7、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J)8、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些。(J)9、对调查资料进行准确性检查,既耍检查调查资料的登记性误差,也耍检查资料的代表性误差。(X)10、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J)二、单项选择题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圉是否全面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2、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A)oA、基础环节B、中间环节C、最终环节D、必要补充3、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B)。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4、某市工业企业1999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0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nA、标志总量在总体屮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重要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屈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7、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这种调查方法是(B)o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8、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9、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面钢铁生产屮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10、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B)。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推断总体总量C、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三、多项选择题1、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BCDE)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AB)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E、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3、普查是一种()A、专门组织的调查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E、全面调查4、在工业设备普查中(ABE)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彖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彖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5、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DE)A、全面性B、经济性C、时效性D、准确性E、灵活性6、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ABCE)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7、重点调查的特点包括(ABCD)A、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E、重点单位需要随着所调查的对象的改变而改变C、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D、重点单位的某一主要标志值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E、重点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8、调查单位是(BCE)A、需要调查的总体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9、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7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BDE)\nA、200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B、200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C、200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D、200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E、200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E)。A、可以利用抽样调查來校验普查的结果B、登记性误差从理论上可以克服,但实际却很难做到C、系统性误差是避免不了的,因此,我们无法正确控制统计的精确度D、调查吋限是取得统计资料的标准吋间E、统计报表制度既可以用于全面调查,也可以用于非全面调查第三章统计数的整理、汇总与显示一、判断题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I'可质的不同。(X)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X)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X)4、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J)5、次数分趾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V)6、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X)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V)8、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丁)9、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X)10、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丿)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B)。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o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o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B)。A、60—70分这一组E、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E、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6、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答案、7、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A、重耗B、相近C、不等D、间断9、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种,正确的是(C)。A、第一种B、第二种C、第三种D、第四种\n100%以下80%以下80%以下85%以下100%〜110%80.1%〜90%80%〜90%85%〜95%110%以上90.1%〜100%90%〜100%95%〜105%100」%~110%100%~110%105%〜115%110.1%以上110%以上115%以上10、复合分组是(C)。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n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方法是(ADE)A、统计分组B、划分经济类型C、检验统计资料库D、统计汇总E、编制表统计2、统计分组是(ABCD)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3、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CE)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BDE)A、上限和下限Z间的屮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就是组平均数E、在开放式分组屮,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5、在次数分配数列中(CDE)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各组频率大于(),频率Z和等于1D、频率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6、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程度,可分为(ACD)A、简单表B、一览表C、分组表D、复合表E、单一表7、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8、下面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CD)A、企业按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工人按产量分组D、职工按工龄分组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9、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种,A、第一种100%以下100%〜110%110%以上E、第二种80%以下80」%-90%90」%-100%100」%-110%110.1%以上C、第三种80%以下80%〜90%90%〜100%100%〜110%110%以上(AC)是正确的?D、第四种85%以下85%〜95%95%〜105%105%〜115%115%以上10、次数分配数列(ACDE)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四.计算题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789498486877573726875829781678154798795767160906576727086858989645783817887726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2.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2642413644403737254529433136\n364934473343384232343846433935\n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儿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频率和累计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1.某商店每个职工月工资额资料是(单元:元):540、620、450、600、640、490、560、690、580、720,利用分组法,以100元为组距,将上述资料进行分组,列出各组次数和频率。计算题答案1.(1)40名学生成绩的统计分布表:按学生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各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比重(%)60分以下410.060—70615.070—801230.080—901537.590分以上37.5合计40100.0(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是数量标志。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该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态。2.30名工人H加工零件数次数分布表为:按日加工零件数分组工人数(人)频率(%)25-30310.030-35620.035-40930.040-45827.045-50413.0合计30100.03.月工资额(元)职工人数(人)(次数)频率(%)450-550330550-650550650-750220合计10100第四章统计分布的数值特征一、判断题1、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X)2、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当各组单位数出现的次数均相等时,按加权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与按简单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杲相同。(J)3、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X)4、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X)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X)6、中位数与众数都是位置平均数,因此用这两个指标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缺乏代表性。(X)7、利用变异指标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时,标准差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标准差系数越小,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X)8、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X)9、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X)10、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n二、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是用(A)表示的。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5、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1.5%,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B)6、7、A、75%B、100.5%标准差系数消除了(B)A、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C、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下列各项屮,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有(BC、99.5%D、133.2%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D、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A、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B、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C、已知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各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D、已知生产同一产品的各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8、甲班学生平均成绩80分,标准差分,乙班学生平均成绩70分,标准差8.4分,因此(B)A、甲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B、乙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C、无法比较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D、两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一样9、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是(A)A、众数B、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10、不同时间上指标数值能够相加的指标是(A)C、平均数D、相对数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三、多项选择题1、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BCDE)0A、百分数B、千分数C、系数或倍数D、成数E、复名数2、平均数的种类有(ABCDE)o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儿何平均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o*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4、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6、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7、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有(DE)A、计算相对指标的两个指标计量单位必须相同\nB、相对指标必须就同质总体计算C、所有指标都具有可加性D、所有总量指标都具有可加性E、平均指标必须就同质总体计算8、应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的有(ADE)A、已知各组职工工资水平和各组职工人数,求平均工资B、已知各组职工工资水平和各组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C、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D、己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E、已知各组职工的劳动生产率和各组职工人数,求平均劳动生产率9、下列平均数要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BDE)A、生产同种产品的三个车I'可的平均合格率B、前后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C、以复利支付利息的年平均利率D、平均发展速度D、平均劳动生产率1()、下列超额完成计划的有(BCE)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B、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C、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D、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98.3%E、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98.3%四、计算题1.某车间三批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9%、98%和98.5%,各批产品占全部(三批总暈)的比重分别为25%、35%和40%,计算该车间三批产品的平均合格率。2.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车1'可计划完成百分比(%)劳动生产率(吨/人)单位产品成本(元/吨)第一车间9019815第二车间10531510第三车间1102208根据以上资料计算:(1)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2)一季度三个车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3.某自行车公司下属20个企业,1999年甲种车的单位成本分组资料如下:试计算该公司1999年甲种自行车的平均单位成本。4.某地区商业局下属20个零售商店,某月按零售计划完成百分比资料分组如下:要求:计算该局平均计划完成程度。5.1999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6.某企业甲、乙两个生产车间,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为65件,标准差为11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计算乙车间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车间哪个车间的平均日加工零件数更有代表性?7.甲、乙两班同时对《统计学原理》课程进行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8.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以确定哪一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计算题答案1.2.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平均单位成本(元/件)3.平均单位成本元/辆)\n4•该局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元/件)3.在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元/件)该商品在乙市场的平均价格(元/件)4.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件)乙班学生的标准差(件)因为0.169>0.161,所以乙车间工人的平均日加工零件数更具有代表性。(1分)5.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分)乙班学生的标准差(分)因为0.125>0」17,所以甲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更具有代表性。&乙品种平均亩产:(斤/亩)乙品种亩产的标准差(斤/亩)因为0.163>0.072,所以乙品种平均亩产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较有推广价值。第五章统计指数一、判断题1、在实际应用屮,计算价格综合指数,需要采用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X)2、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时,若研究的是数量指标的变动,则选择的同度量因素是数量指标。(X)3、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丿)4、算术平均数指数是通过数量指标个体指数,以基期的价值量指标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J)5、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Eplql—EpOql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X)6、可变指数既包含了各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数的影响,又包含了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数的影响。(J)7、平均指标因素分析建立的指数体系由三个指数构成,即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V)8、设p表示价格,q表示销售量,则SpOql—SpOqO表示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商品总销售额的影响。(X)9、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X)10、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X)二、单项选择题1、计算总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是(A)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C、综合法指数和平均法指数D、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和调和平均法指数2、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A)A、+11」%B、+10%C、-11.1%D、-10%o3、为测定各组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全体工人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应编制(C)A、劳动生产率综合指数B、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C^劳动生产结构影响指数D、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4、本年同上年相比,商品销售额相同,而各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了9.7%,则商晶销售量(C)A、下降9.7%B、上升9.7%C、下降&8%D、下降1.3%。5、如I果用p表不商品价格,用q农7K商品销售量,则公式(A)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的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的变动C、全面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D、反映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6、我国统计实践屮编制综合指数一般(B)A、数量指标指数多用派氏公式,质量指标指数多用拉氏公式B、数量指标指数多用拉氏公式,质量指标指数多用派氏公式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都用派氏公式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都用拉氏公式。7、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了50%,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D)A、25%B、2%C、75%D、20%8、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0\n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9、如果用p表示商品的价格,用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综合反映(C)A、商品价格和簡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值B、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多种商品价格变动使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绝对值D、由于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10、固定构成指数是(B)A、B、C、D、三、多项选择题1、编制综合法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BDE)A、平衡作用B、同度量作用C、权数作用D、抽象化作用E、比较作用。2、平均法指数是(BCDE)A、两个不同时期的平均数相比的相对数B、总指数C、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D、综合法指数的变形E、某些场合下是具有独特意义的总指数3、某地区2001年工业增加值(用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2000年工业增加值(用同一不变价格计算)的112%,这个指数是(CDA、总产量总指数B、数量指标总指数D、动态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4、某企业今年三种不同产品的实际产量为计划产量的108.2%,这个指数是(BCD)A、个体指数B、总指数D、静态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有(ABC产品成本指数商品销售额指数我国零售商品物价指数是(平均法指数C、数暈指标指数C、总产值总指数5、A、D、6、A、B、E、ABCDEB、综合法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C、劳动生产率指数产品产量指数)C、综合指数的变形D、调和平均法指数E、动态指数7、指数的作用是(ABE)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屮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8、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BE)A.商品零售量指数B.商品零售额指数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9、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ACD)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10、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BCDE)A.综合指数B.总指数C.平均指数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E.质量指标指数四、计算题\n1、某厂2001年比2000年产量增加10%,单位产品材料消耗下降5%,材料单价上涨8%,如果2000年原材料费用总额为150万元,计算材料消耗量指数,原材料总费用指数,2001年的原材料总费用比2000年增加额。2、已知某企业有如下统计资料产品总产值(万元)产量增长率(%)基期报告期甲20025020乙40045010计算:(1)总产值指数及其增减绝对额?(2)产量总指数及产量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额?(3)价格总指数及价格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额?3、已知某商店销售资料如下表簡品销售额(万元)价格变动率(%)基期报告期A18020010B120110-5计算:(1)销售额总指数及增减绝对额?(2)价格总指数及价格变动对总销售额的影响额?(3)销售量总指数及销售量变动总销售额的影响额?4、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及对某种材料的单耗(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材料数量)资料如下表:品名计量单位产M单耗(Kg)基期期报告基期报告期甲A200024005045乙B80010003032计算:(1)两种产品的产量个体指数,产量总指数,单耗指数?(2)两个不同吋期这两种产品所耗原材料的实际增减量,其中因产量、单耗分别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消耗量各是多少?计算题答案1、(1)(1+10%)(1-5%)=104.5%(2)104.5%(1+8%)=112.86%(3)15OX(112.86%-1)=19.29(万元)2、(1)700-600=100(万元)(2)680-600=80(万元)(3)%100-80=20(万元)3、(1)310-300=10万元(2)310-297.6=12.4(万元)(3)103.33%/104.17%=99.19%97.6-300二2.4(万元)4、产量个体指数,甲120%,乙125%,产量总指数15.2/12.4单耗总指效14/15.2产量变动影响额5.2-12.4=2.8(公斤)单耗变动影响额14-15.2=-1.2(公斤)总耗料实际变动差额14-12.4=1.6(公斤)第五章抽样推断\n一、判断题\n1、从全部总体单位屮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J)2、在抽样推断屮,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V)3、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X)4、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X)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则降低了抽样估计的精确程度。(丿)6、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取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在样本变量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大于不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丁)7、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每次抽样的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V)8、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的概率度越大,则抽样极限误差就越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丿)9、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三个:无偏性、可靠性和一致性。(X)1()、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误差范闱的大小成正比。(X)二、单项选择题1、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抽样估计的前提是抽样必须遵循(B)。A.大量性B.随机性C.可靠性D.准确性2、一般认为大样本的样本单位数至少要大于(A)。A.30B.50C.100D.2003、抽样平均误差是指(D)oA.抽中样本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实际误差B.抽中样本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误差范围C.所有可能样本的抽样误差的算术平均数D.所有可能样本的样本指标的标准差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A)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A.大于B.小于C.总是等于D.通常小于或等于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抽样误差减少1/3,样本单位数必须增加(D)。A.1/3B.1.25倍C.3倍D.9倍6、从产品生产线上每隔1()分钟抽取一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推断全天产品的合格率时,其抽样平均误差常常是按(C)的误差公式近似计算的。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D.类型抽样7、通常使样本单位在总体中分布最不均匀的抽样组织方式是(B)。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类型抽样D.等距抽样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总体中抽取10%作为样本,则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之比为(C)A、0.9B、1.0C、1.05D、1.119、抽样平均误差和极限误差的关系是(D)A抽样平均误差大于极限误差B抽样平均误差等于极限误差C抽样平均误差小于极限误差D抽样平均误差大于、等于、小于极限误差都可能10、抽样平均误差的实质是(D)A、总体标進差B、样本标准差C、抽样误差的标准差D、全部可能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二、多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与其它非全而调查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有(ACD)。A、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B、调查结果用于推算总体数字C、可以计算抽样误差D、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E、调查资料时效性强2、影响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CD)。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B、抽样数目\nC、样本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D、抽样组织方式E、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n3、影响必要的抽样数目的因素有(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C、抽样方法和抽样组织方式BCDE)oB、样本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D、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E、允许误差4、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由于总体方差是未知的,通常有下列代替方法(ACE)。A、大样本条件下,用样本方差代替B、小样本条件下,用样本方差代替C、用以前同类调查的总体方差代替D、有多个参考数值时,应取其平均数代替E、对于比率的方差,有多个参考数值时,应取其中最接近0.5的比率来计算5、在其它条件不变吋,抽样推断的置信度1—Q越大,则(ADE)。A、允许误差范围越大B、允许误差范围越小C、抽样推断的精确度越高D、抽样推断的精确度越低E、抽样推断的可靠性越高6、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类型抽样可以(ABC)。A、缩小抽样误差B、提高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C、深化对总体的认识D、提高调查资料的时效性E、降低调查难度7、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CDE)o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B、是变量总体还是属性总体C、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D、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E、抽样单位数的多少8、点估计(BDE)。A、考虑了抽样误差大小B、没有考虑抽样误差大小C、能说明估计结果的把握程度D、是抽样估计的主要方法E、不能说明估计结果的把握程度9、评价估计量是否优良的常用标准有(ABD)。A、无偏性B、有效性C、准确性D、一致性E、随机性10、衡量一个抽样方案优劣的基本准则有(ABCD)。A、抽样的随机原则B、抽样误差最小C、调查费用最少D、调查吋I'可最短E、调查内容最多第七章时间数列一、判断题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X)2、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比前一期的增长程度。(X)3、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J)4、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X)5、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丿)6、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丿)7、呈直线趋势的吋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同。(X)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儿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丁)9、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1()、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X)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不连续时期数列计算序吋平均数应采用(B)。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2、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6.42%、5.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D)\nA、&12%X6.42%X5.91%X5.13%B、&12%X6.42%X5.91%X5.13%-100%C、1.0812X1.0642X1.0591X1.0513D、1.0812X1.0642X1.0591X1.0513—100%\n3、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B)A、5.2B、4.1C、4.1334、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1998年为103.5%,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0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A、103%B、101%C、104.5%D、4.4,3.6,3.2,3.0,4.0,3.6,3.4,4.2,4.6,5.0,5.6;D、51999年为104%,2001年为105%,2001年对于1997D)113%5、某地区连续五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7.8%、8.6%、9.4%和8.5%,则该地区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A)A、-1B、C、D、(9%+7.8%+8.6%+9.4%+8.5%)一57、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C)A、某地区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B、某地区某年人口增长量C、某地区“八五”期间年均人口递增率D、某地区人口死亡率8、某银行1月1日存款余额为102万元,1月2日为108万元,1月3日为119万元,则三天平均存款余额为(B)A、102/2+108+119/2B、(102+108+119)4-3C、(102/2+108+119/2)4-3D、102+108+1199、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AA.逐年增加C.保持不变10、时间数列屮,A、时期数列三、多项选择题)。B.逐年减少D.无法做结论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A)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1、下列指标中分子为时期指标的有(AB)A、人均粮食产量B、人均钢铁产量C、平均分摊到每吨粮食上的水库容量数D、平均分摊到每万人的零售商店数E、平均分摊到每万元农业产值上的农业机械马力数2、直线趋势方程二+t中,表示(CDE)A、平均增长量B、平均增长速度C、平均发展速度D、时间I每增加一个单位,现彖平均增加个单位E、现象随着时间增长,每期以的速度发展3、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ABCD)A、用分段平均速度补充总平均速度C、联系基期水平进行分析E、正确选择报告期水平4、平均增减量是(BCD)A、各期累计增减量的平均C、累计增减量十逐期增减量个数E、各期累计增减量之和一逐期增减量个数5、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BDEA、某工业企业历年利税总额C、某商业企业历年销售额E、某高校历年招生人数6、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B、联系每增长1%的绝対值进行分析D、结合环比发展速度进行分析B、各期逐期增减量的平均D、累计增减量—(时间数列项数一1))B、某金融机构历年年末贷款余额D、某地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头数A.我国近儿年来的耕地总而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A.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7、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间有如下关系(AC)A、各逐期增长量的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B、各逐期增长塑的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C、两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Z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反量D、两相邻吋期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吋期的逐期增长量\nE、两相邻时期逐期增长量Z差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8、研究长期趋势的目的在于(ABDE)A、认识现象随时间演变的趋势和规律B、为趋势预测提供必要条件C、研究趋势变动的经济效果D、分析趋势产生的原因E、剔除趋势影响以分解数列中的其他因素9、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ABCD)A.B.C.D.E.10、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ABD)A.B.C.D.E.四、计算题1、某商店今年笫一季度商品销售额与库存额资料如下表:月份—•二三商品销售额(万元)170180150日期1月12)113月14月1日H日日商品库存额(万元)52634758计算2月份的商品流转次数,一季度各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该季度商品流转次数2、己知某企业2001年流动资金占用额资料如下表口期1月1日5月110月1日12月31H流动资金占用额(万52566470元)计算年平均流动资金占用额。3、某公司历年利润情况有如下表残缺资料丿寸份198919901991199219931994当年实现利润额(万元)100累计增长量(万元)20100环比发展速度(%)120130定基增长速度(%)25补上相应数据,并计算1989-1994年间年平均增长量,年递增率4、某市“八五”期间历年的纳税额统计资料如下表\n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纳税额(7J兀)3033395160计算:(2)1993年的逐期增长量(2)1994年的累计增长量(3)1992年的坏比发展速度(4)1993年的定基增长速度(5)1991到1995年的年递增率(6)按此速度,1997年将是多少5、茶厂某产品1996-2001年间产量资料如下表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年产量(万吨)101213151718若将其变化趋势视为直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程,并预测2003年产量。6、某工厂的工业总产值1998年比1997年增长7%,1999年比1998年增长10.5%,2000年比1999年增长7.8%,2001年比2000年增长14.6%;要求以1997年为基期计算1998年至2001年该厂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7、某地区2000年底人口数为3000万人,假定以后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又假定该地区2000年粮食产量为220亿斤,要求到2005年平均每人粮食达到850斤,试计算2005年的粮食产量应该达到多少斤?粮食产量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何?计算题答案1、、二月份商品流转次数二一季度各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季度商品流转次数2、(万元)3、年份198919901991199219931994当年利润(万元)100120125150195200累计增长量(万元)—20255095100环比发展速度(%)—120104120130102.5定基增长速度(%)—20255095100平均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增长年数二(200-100)/5=20(万元)年递增长率二4、(1)39-33=6(亿元)(2)51-30=21(亿元)(3)33/30=110%(4)(39-30)/30二30%(5)(6)30(11&92%)6=84.855^b=(万吨)6、(1)1998年至2001年的总增长速度为:\n(107%X110.5%X107.8%X114.6%)-100%=46.07%\n(2)1998年至200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1)计算2005年该地区人口总数:2005年人口总数(2)计算2005年粮食产量:2005年粮食产量二人均产量X总人数=850X3137.45=266.68(亿斤)(3)计算粮食产量平均增长速度: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判断题1、负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是下降的。(X)2、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J)3、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Z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X)4、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I'可存在负相关关系。(X)5、冋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來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X)6、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J)7、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X)8、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说明两个变量Z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丿)9、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X)10、估计标准误是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高。(X)二、单项选择题1、若回归直线方程屮的回归系数=0时,则相关系数(C)A、二1B、=-1C、=0D、无法确定2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剩余平方和所占比重小,则两变量之间(A)A、相关程度高B、相关程度低C、完全相关D、完全不相关3、在直线回归方程二+中,回归系数表示(B)A、当=0时的平均值B、变动一个单位时的变动总量C、变动一个单位时的平均变动量D、变动一个单位时的平均变动量4、如果相关系数为负,说明(C)A、一般小于B、一般小于C、随着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减少D、随着一个变量减少,另一个变量也减少5、已知与Z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指岀下列哪一个回归方程肯定是错误的(C)D、=87-0.32D、低度相关D、1.5362A、=-20-0.82B、=300-1.82C、=-150+0.756、若协方差大于0,则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A)A、正相关负相关C、高度相关7、居民收入与储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是(B)A、-0.9247B、0.9247C、-1.53628、对具有因果关系的现彖进行回归分析时(A)A、只能将原因作为自变量B、只能将结果作为自变量C、二者均可作为自变量D、没有必要区分自变量9、对于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变量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二+中,回归系数(AA、可以小于0B、只能是正数C、可以为()10、判定系数可以说明回归方程的(C)A、有效度B、显著性水平C、拟合优度D、只能是负数D、相关性二、多项选择题1、相关分析中(ACE)A、相关系数既可测定直线相关,也可测定曲线相关B、相关系数只可测定直线相关,不可测定曲线相关\nC、相关指数既可测定直线相关,也可测定曲线相关D、相关指数不可测定直线相关,只可测定曲线相关E、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现象之间毫无关系2、一个由100人组成的25-64岁男子的样本,测得其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467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CD)A、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B、身高与体重存在显著正相关C、体重较重的男子趋于较高D、身高与体重存在低度正相关E、46%的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3、回归估计标准差说明(CDE)A、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平均离差B、自变量之间的平均离差C、回归估计的精确度D.回归方程的代表性大小E、自变量各实际值与其估计值Z间的平均差异4、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314,这种相关属于(ADE)A、单相关B、复相关C、高度相关D、正相关E、显著相关5、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完全相关,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BCE)A、相关系数的绝对值等于1B、判定系数2等于1C、回归系数大于0D、回归估计标准差等于1E、回归估计标准差等于()6、根据某样本资料得产量(万件)与单位产品成本(百元)之间的冋归方程为=920-8,这意味着(ACEA、C、D、E、7、A、C、E、8、0.8521,A、B、C、D、E、9、A、C、E、10、A、C、E、四、)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是负相关B、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是正相关产量为1万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为912百元产量每增加1万件,单位成木平均增加8百元产量每增加1万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8百元指出下列表述哪些肯定是错误的(CDE=80+5=0.6128B、=-30+5=0.8746=80-5=0.6521D、二一30+5=-0.8746=-100-2=-1.2011机床的使用年限与维修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213,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一0.9345;则(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最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最高施肥量与粮食亩产量Z间的线性相关性最高施肥量与粮食亩产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最低机床的使用年限与维修费用之I'可的线性相关性最低理想的冋归直线,应满足(CDE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和为0B、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和为0D、平均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下列现象具有相关关系的有(ABD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率计算题1.某钢铁厂十个炉次纲液含碳量和精炼吋I'可资料如下表合理范围内施肥量与粮食宙产量Z间的相关系数为BE))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B、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D、存款利率与存款期限含碳量(%)X精炼时间分)Y0.91.01.21.41.51.61.71.81.92.0100105130145170175190190220235计算相关系数,建立线性冋归方程1.已知,,,,0计算x与y的线性相关系数2.检查五位学生统计学原理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如下表所示:\n学习时数(小时)学习成绩份)44066075010701390根据资料:⑴建立学习成绩(y)倚学习时间(x)的直线回归方程(2)计算学习时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4、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y代表销售额)n=9=546=2602=34362=16918计算:(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冋归方程,并解释冋归系数的含义(2)若2000年人均收为4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5、已知x、y两变量的相关系数是0.8,x的均值为20,y的均值是50,x的标准差是y标准差的一半,求y依x的回归方程。6、已知x、y两变量,x的均值为15,y的均值是41,在直线回归方程中,当x等于0时,y的估计值等于5,又知x的标准差是1.5,y标准差是6求估计标准误。7、已知,,,x平方的均值等于164.2,y平方的均值等于134.1,a=1.7575,求相关系数和冋归方程。计算题答案1r=0.989Y二-14.95238+120.63492X2.3.(1)回归方程为(2)相关系数为0.9564.(1)回归方程为,回归系数的含义是当收入每增加1元,商品销售额平均增加0.92元。(2)若2000年人均收为400元,该年商品销售额341.08万元。5.回归方程为6.估计标准误是4.87.相关系数是0.697,回归方程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