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2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学复习要点1
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目录一、生物的概念(什么是生物、生物的特征、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1生物的特征:⑴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⑵生物能进行呼吸;⑶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⑷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⑸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⑹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1二、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的特点、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的关系)1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有的一个家。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上约10千米,下深10千米,共20千米厚度的圈层,包括了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表面。1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13、环境对生物有哪些影响?生物对环境也可以适应和施加影响。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2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生态系统,但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2三、生物和细胞21、绝大多数(不是所有)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显微镜的构造图(在七年级上册36页),使用步骤分为对光、调节焦距、安放、移动标本等(在37-39页),在使用前还应制作“玻片标本”,“玻片标本”分为“切片”、“涂片”、“装片”三类,玻片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32、细胞是如何生活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活动提供动力,细胞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复杂需要统一指挥和控制,由细胞核来完成,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33、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生物有多细胞生物(人、动物等)、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三类。4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约有30多万种,可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52、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三个阶段,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五个过程。6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6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7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76、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77、难题解答:7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五、生物圈中的人8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怎样的。82、人的生殖。人类新个体的产生与被子植物的生殖相似,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人类的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不一样,小孩和大人的生殖系统也有差别)93、青春期是人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如下几大特点:身高突增是一个显著特点;性器官迅速发育;心理上也发生明显变化,生活中常会有较多心理矛盾;性意识也开始萌动。⑴男孩、女孩会表现不同,具体不同如下表:94、人体的营养——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给人体提供了营养物质(食物)105、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食物经过哪些器官消化,又经过哪些器官吸收?106、人体的呼吸——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五个器官组成,肺是通过隔肌运动产生肺内的气体压力变化而形成呼吸的,吸入的气体则是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实现交换的,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送至全身各处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117、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血管、心脏。人体内的物质通过血管里流动的血液运输到全身各部位。118、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尿液、粪便、汗液。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如二氧化碳、尿素、粪便以及多余的水,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粪便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人体排出的废物将进入环境,参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139、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眼、耳、神经系统、激素。人通过眼、耳、鼻、舌等器官从外界获取信息,信息通过神经元传导给神经系统,完成对生命活动的调节。1310、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对生态圈的建设具有积极一面,同时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14六、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141、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它们各具特点,生活的环境不同,行为方式也不同。152、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17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8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182、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8八、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19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生物学复习要点一、生物的概念(什么是生物、生物的特征、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生物的特征:⑴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⑵生物能进行呼吸;⑶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⑷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⑸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⑹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①(机器人在弹钢琴、钟乳石在慢慢长大是生物还是非生物?说明理由。答案:是非生物。因为机器人不具备以上生物的所有特征,钟乳石虽然具有生长特征,但不具备其它所有特征。)②(珊瑚、珊瑚礁、珊瑚岛均不是生物,但珊瑚虫却是生物,原因同上。珊瑚虫为什么要生活在温暖浅水区?因为藻类植物需要生存在有阳光和温暖的环境,而珊瑚虫要靠藻类植物产生的氧气和排出的废物生存。)③关联知识: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用肉眼,也可以用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和照相机、录音机等工具,还可测量,要有明确目的,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有计划、有耐心、与人交流讨论。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去图书馆查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多种途径,文字、图片、图表、音像资料多种类型。二、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的特点、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的关系)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有的一个家。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上约10千米,下深10千米,共20千米厚度的圈层,包括了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表面。①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细菌等;②水圈包括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水层中;③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有森林、草原、奇花异草、昆虫、飞禽走兽、细菌、真菌、人类,人类可以到达生物圈各个圈层。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3、环境对生物有哪些影响?生物对环境也可以适应和施加影响。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生物与生物间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老鹰吃兔子),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的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成群生活在一起组成“家庭”,分工合作生存下来);③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表现在: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在缺水的荒漠生活的骆驼,尿液少,当体温升到46度才会出汗;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度可达60毫米。)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植物影响空气湿度;蚯蚓疏松土壤,排泄物增加土壤肥力;沙地上栽植物防风固沙;人工降雨;南水北调;人类活动无处不在改变着周围的环境等。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生态系统,但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①生态系统具有如下特点: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河流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各类生态系统之间均互有影响,形成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即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河流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多种多样);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不断变化着,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会造成生态破坏。)②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真菌和细菌(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这三者之间关系图在七年级上册第24页。③食物链和食物网: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5、关联题型:(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吗?说明理由。答案:不是,因为大气圈中也有水,水圈中也有大气,岩石圈中也有水,生物圈中的各部分互相依存相互影响,不可能截然分开。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答案:因为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消耗的营养级别低的生物数量更多,有毒的营养级别低的生物数量多则积累的有毒物质也多。)(提示:凡涉及生物需要满足什么样的生存条件的题型均可以按照以上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去分析和答题。)三、生物和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细胞的种类有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两者结构有所不同,动物细胞结构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三部分[模式图在48页],而植物细胞则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六部分[模式图在45页])人体和动物的各种细胞形态并不完全一样,但基本结构是一样的。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1、绝大多数(不是所有)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显微镜的构造图(在七年级上册36页),使用步骤分为对光、调节焦距、安放、移动标本等(在37-39页),在使用前还应制作“玻片标本”,“玻片标本”分为“切片”、“涂片”、“装片”三类,玻片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发展历史显微镜名称显微镜发明时间发明人放大倍数作用光学显微镜(跳蚤镜)1600年前后荷兰眼镜商10-30倍观察小昆虫光学显微镜1635-1703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七年级上册41页有图)140倍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光学显微镜19世纪30年代制造技术有明显改进对细胞内部结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电子显微镜20世纪30年代(七年级上册41页有图)几十万倍用于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2、细胞是如何生活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活动提供动力,细胞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复杂需要统一指挥和控制,由细胞核来完成,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①细胞中的物质有:有机物(一般含碳,用火可以烧掉,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分子比较大)、无机物(一般不含碳,用火烧后成灰,属无机盐,包括水、无机盐、氧等,分子比较小)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将细胞内部和外部分隔开,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其他物质挡在外面,并将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③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气化碳和水,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而植物细胞中还含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的物质为DNA,为有机物,它的结构象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图片在七年级上册56页],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⑤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人从婴儿到成年,构成身体的细胞会从1012个增加到1014个。新的细胞都很小,通过吸收营养物质,逐渐增大,但不能无限制长大,到一定大小会进行分裂;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细胞分裂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每份细胞质中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会形成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就分裂为两个细胞了,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与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与数目也相同。3、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生物有多细胞生物(人、动物等)、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三类。①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很相似,并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小部分保持具有分裂能力外,大部分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不同细胞群,每个细胞群中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完全相同,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人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具体内容和图片在七年级上册63页)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大脑主要由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胃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心脏、肝、肺、肾、眼、耳、甲状腺、唾液腺等都是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人体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植物体没有系统,这是与动物体不同的地方)。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在成熟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各种组织在植物中哪些部分存在看七年级上册的67页]分生组织的特点: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③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结构图在七年级上册的70页,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对人类有有益的一面,如草履虫可净化污水,也有有害的一面,如疟疾等人生内寄生虫危害人体健康,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会造成赤潮,危害渔业。④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病毒的特点: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细胞内;形态多种多样,没有细胞结构;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病毒分类:根据寄生细胞的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织,靠自己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进行繁殖,继续感染其它活细胞,一旦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又会重新开始。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病毒对人类有害也有利。各种病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农牧业生产的巨大损失,但人们也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如人们用接种牛痘疫苗的办法预防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等。恩格斯称“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与细胞有关的发展历史与细胞相关的事件事件发生时间与事件相关人物说明细胞学说的创立19世纪3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两个人产生的历史背景或者说产生的原因有三点、著作名称是什么?(七年级上册第50页)发现细胞中的核酸他采用“稀盐酸溶去细胞中核以外绝大部分物质”的方法得到脱离细胞的细胞核,并发现含磷量极高的物质,就是20年以后被称为核酸的物质。1844-1895年瑞士生物学家米舍尔核酸有两种: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滤过性病毒病毒19世纪20世纪伊万诺夫斯基莱夫勒和弗罗施科学家们研究患花叶病的烟草研究口蹄疫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朊病毒、疯牛病、克雅氏病的发现1985年英国发现第一例(七年级上册第74-75页)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这段话的意思是: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来自太阳的光能和热量,并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和能量,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营养和能量的流转,可以产生很多其它能源,推动地球文明和发展,说明绿色植物对于地球生物的巨大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者。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约有30多万种,可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①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多细胞的(如水绵),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衣藻、水绵),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如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藻类植物的特点: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②苔藓植物的特点:有茎、叶,没有输导组织即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植株一般很矮小,生长在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③蕨类植物的特点:根、茎、叶和输导组织均有,叶片下表面褐色隆起里面含有大量的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一般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2亿多年以前,地球上曾茂盛地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经过漫长年代,变成了煤。④种子植物是结种子的且由种子发育而成,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没有果皮)、被子植物两种(图在七年级上册第85页)。种子植物的种子基本结构:表面是种皮(作用是保护幼胚),里面是胚(实际是幼小的生命体),胚(作用是能发育成新植株)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作用是储藏养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四部分,有的还有胚乳(作用是储藏养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点是在低温和干燥条件下,种子寿命延长,在高温和潮湿条件下,种子寿命会缩短。⑤提示: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是不结种子的,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是其更能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类群的重要原因,而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又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存,主要原因是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的种子更多一层“果皮”。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图片在七所级上册的第85-88页。2、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三个阶段,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五个过程。①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活力的胚、未处于休眠的种子)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首先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之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根,胚轴连接茎和根部分,胚芽茎和叶。)②植株的生长:幼根的生长一是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二是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枝条是芽发育成的,芽中也有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新枝条也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无论是细胞数量增多还是体积增大均需不断补充营养物质(水、二氧化碳、无机盐、有机物),给植物施肥就是提供无机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缺少某种就不能正常生长,但过度施肥会使土壤板结,建议多施农家肥。)③开花和结果: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花的结构包括: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雄蕊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图在七年级上册的第102页),花要形成果实和种子,需经过传粉(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受精(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图在103页])子房发育最终形成果实(图在104页,其中: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受精卵胚)。从花到果实,花的各部分发生变化对应表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子房壁胚珠受精卵凋落凋落凋落果实果皮种子胚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①绿色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答案: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②据统计,瓜果的果肉含水量可超过90%,幼嫩的叶含水量为80%左右,树干含水量平均为50%。③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水在生物圈内分布不均匀,水的多少会影响植物分布,但水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还有气候、土壤等。④水分进入绿色植物体内的途径: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水(无机盐溶解在水中)进入根部以后,通过导管(根、茎、叶均有)输送至植物的茎、叶等各处,而筛管却是将叶片中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其他器官,供其它器官利用或储藏起来。(水和有机物在植株中的运输途径图在七年级上册的第111页。),导管在木质部,筛管在韧皮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长粗。⑤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水经根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后,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来进行的,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能够调节(太阳升起张开,夜幕降临闭合),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内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叶片结构示意图(在七年级上册115页),生物圈的水循环图(在116页)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①制造有机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体内转变成蛋白质、脂类等物质。绿色植物并不只有叶片能制造有机物,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均含有叶绿体都能够制造有机物,但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除制造有机物,还产生氧气。②利用有机物: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植物细胞除了少量水和无机盐外,主要是有机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机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有机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也是有机物,种子的成分大部分也是有机物,植物的根、茎中也含有大量有机物。),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植物的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植物细胞内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有机物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所需,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③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在生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都是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氧(细胞)二氧化碳+水+能量(示图七年级上册在125页)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氧气(示意图在130页)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的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光合作用还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6、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①主要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②主要问题有:是一个少林国家(圭亚那97%、芬兰69%、日本68%、美国33%、中国16.55%,世界平均水平27%,中国人均0.128公顷);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出现许多荒山;过度放牧许多草场退化沙化。③治理:1981年《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7、难题解答:⑴“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诗说明了什么?答案:春天来了,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这些绿色小生命自由地漂浮于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⑵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内壁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内壁生长了苔藓植物。⑶某地修建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几年后,这里的许多苔藓类植物不见了,这是因为: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使植物受到生存威胁。⑷有些树的树干背阴一面常长一些苔藓,向阳一面则不生长,这是因为:⑸松的球果不是果实。那是一片片磷片,磷片间有缝隙,基部是裸露的种子。(对)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对)⑺“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什么春天播下去的种子容易长成幼苗?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答案:因为春天有适宜种子生长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环境条件。⑻植株生长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这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错,原因是植株生长一是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二是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⑼芽和根尖中都有分生组织。(对)⑽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答案: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黄河的水通过河道进入海洋,海洋的水通过蒸发作用回到大气中,大气流动将水带到河道上空,通过气温变化产生降雨,雨水又进入到河中,形成水循环。⑿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韧皮部渗出来的。⒀红薯、甘蔗吃起来都很甜,主要是因为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根部和其它器官。⒁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能,因为大气的环流和河流能够形成水循环。)⒂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错,因为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份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的需要。)⒃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错,因为植物散失水分主要是植物蒸腾作用时气孔张开,水分随之散失,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⒄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树叶,这是为什么?答案:因为移栽时,根部暂时不能吸收水,而叶片如果发生蒸腾作用,会导至移栽的树木失水而死,剪去树叶就是要中断叶的蒸腾作用,保留树木内部的水分。⒅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治水先治山”的道理。答案:治水主要是让水造福于人类,一是水质不受污染,二是不产生水害如泥石流、洪灾等,而植物叶片能够阻挡雨水直接冲涮泥土,植物的根部能够固沙吸收水分,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实现雨水在大气中循环,不至形成洪涝等,因此,植树治山是治水的最佳途径。⒆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通过什么作用产生什么气体?(答案: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⒇为了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实验内容在七年级上册的第128页。)(21)在我国北方,到了冬季许多树的叶子都掉光了,光合作用能力大大下降,为什么北方的人们没有感觉缺氧呢?答案:因为绿色植物并不只有叶片能制造有机物和释放氧气,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均含有叶绿体都能够制造有机物和释放氧气。五、生物圈中的人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将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郭沫若《女神》),你如何理解这段诗?答案: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都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人类的活动更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怎样的。⑴通过地质学家的工作,发现了人类起源的一些事实: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东非人”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头骨化石;跟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遗物;距今50-2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的骨化石及石器、骨器。⑵人类的直立行走,将前肢解放了出来,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用火,大脑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2、人的生殖。人类新个体的产生与被子植物的生殖相似,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人类的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不一样,小孩和大人的生殖系统也有差别)⑴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区别。(在七年级下册第9页有图有文字说明)⑵人类的生殖过程(图解在七年级下册第10-11页):含精子的精液(男)阴道子宫(女)输卵管(女)受精卵(女)卵巢产生卵细胞(女)分娩怀孕(10个月)子宫内膜子宫胚泡细胞分裂3、青春期是人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如下几大特点:身高突增是一个显著特点;性器官迅速发育;心理上也发生明显变化,生活中常会有较多心理矛盾;性意识也开始萌动。⑴男孩、女孩会表现不同,具体不同如下表:男孩、女孩青春期的不同表现年龄/岁女孩男孩8-9身高突增开始—10-11乳房发育开始,身高突增高峰,出现阴毛身高突增开始,睾丸、阴茎开始增长12乳房继续增大身高突增高峰,出现喉结13月经初潮出现,出现腋毛出现阴毛,睾丸、阴茎继续增大14乳房显著增大变声,出现腋毛15脂肪积累增多,丰满,臀部变圆首次遗精,出现胡须16来月经有规律阴茎、睾丸已达成人大小17-18骨骺愈合,生长基本停止体毛接近成人水平>19—骨骺愈合,生长基本停止⑵女孩月经期间应注意什么?答案:每天要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使用的毛巾和盆要清洁;要使用清洁的卫生巾;避免着凉;要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进行适当的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⑶计划生育——现在全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给生物圈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是: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3年结婚(法定结婚年龄为: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避免出现遗传疾病的孩子。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4、人体的营养——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给人体提供了营养物质(食物)⑴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⑵“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是复杂的糖类,包括纤维素、果胶等,来自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人体无法消化它(牛羊等草食性动物可以消化,因为牛羊肠道中有专门消化纤维素的微生物),会随粪便排出,为什么却成了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呢?答案:因为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还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有利于维持正常的体重,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⑶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糖类在人体中需要随时补充提供人体需要的能量;脂肪一般贮存在人体内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可以解释为什么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要点滴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体育锻炼是减肥的好方法?[增加能量消耗,可以消耗体内贮存过多的脂肪]儿童、青少年及伤病员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食物?[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蛋白质促进细胞分裂和增长,伤病员则需要修复伤口和更新受损细胞])⑷水和无机盐:水是人体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60-70%,人体的营养物质、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得以运输;含铁、钙的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不多,但作用很大,常见无机盐缺乏症状及食物来源见下表:常见无机盐缺乏症状及食物来源表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骨质疏松症牛奶、绿色蔬菜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豆类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等)肝脏、红枣、枸杞含碘的无机盐(微量)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加碘盐含锌的无机盐(微量)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五谷杂粮、豆类⑸维生素: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需要量也很小,但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不能替代的,缺乏维生素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易患病,维生素种类很多,不同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及食物来源如下表:不同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及食物来源表维生素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猪肝、鸡蛋维生素B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谷类、黄豆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水果、蔬菜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花生、核桃提示:①各类维生素的特性在七年级下册第26页中间的“说明”中有;②可以根据人体患病症状来分析所缺营养物质(无机盐或维生素),再根据食物来源进行补充,常见食物成分表在七年级下册第41-42页。5、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食物经过哪些器官消化,又经过哪些器官吸收?⑴淀粉、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只有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消化。胆汁消化脂肪,胰液消化⑵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一是嚼烂食物,二是通过唾液和淀粉酶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脂肪和蛋白质在口腔中不被消化,口腔只起初步消化作用;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⑶胃、小肠等器官中有许多种消化酶,将食物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的长度(成人5-6米)和内壁结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成为了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⑷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32页。⑸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合理营养包括: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并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摄入总能量早、中、晚的比例为30%、40%、30%。食品安全包括:不吃有毒有污染的食品、要注意食品卫生,注意厨房卫生。6、人体的呼吸——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五个器官组成,肺是通过隔肌运动产生肺内的气体压力变化而形成呼吸的,吸入的气体则是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实现交换的,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送至全身各处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⑴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43页),其中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痰是如何产生的?答案:主要与气管的结构有关,气管由纤毛、黏液、腺细胞组成,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小知识点提示:①腺细胞的作用是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②气管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支气管在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③(声带是如何发声的?答案:声音是由喉部发出的,呼吸时,两条声带是分开的,当两条声带拉紧、中间缝隙缩小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⑵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肺是如何呼吸的?答案:气体通过支气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肺泡外包绕着丰富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就是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的。)肺在呼吸时的气体交换成分情况如下表:肺在呼吸时的气体交换成分情况表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环境中的气体(%)78210.030.070.9呼出的气体(%)781641.10.9⑶空气质量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与环境交换气体一万多升,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还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疾病。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7、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血管、心脏。人体内的物质通过血管里流动的血液运输到全身各部位。⑴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血液是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由90%水、7%血浆蛋白和3%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比较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特性如下表: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血细胞中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细胞中数量少;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侵入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当人体受伤血液从破裂的血管中流出时,血小板会在伤口处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会出现贫血。血液中白血球多,可能是有炎症。血小板过少,如果出现伤口便会流血不止,如果血小板在血管中凝集出现凝血块,就会形成血栓。小知识:①血液检验报告单中:RBC、WBC、Hb、PLT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英文缩写。②造血干细胞:1999年12月,美国《科学》杂志将干细胞研究推举为21世纪最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排在“人类基因计划”之前,位列第一。“干”译自英文“stem”,是“树干”和“起源”的意思。⑵血管的种类: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种血管的特性比较如下表: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血液压力较高;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不断分支管径由大变小,最后变成毛细血管——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血液经过毛细血管汇入时压力较低;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提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在七年级下册第66页。⑶心脏——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以及肌肉壁、瓣膜几部分构成,同时左、右心房分别与肺静脉、其他静脉相连通,左、右心室又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相连通;心房与心房之间、心室与心室之间有能开闭的瓣膜,且只能朝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动脉开,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不能倒流。人体血液循环有:体循环、肺循环、冠脉循环三种(具体内容在在七年级下册第71-72页,血液循环模式图在第70页)左心室(营养物质+O2)主动脉毛细血管(与细胞交换物质)CO2下、下腔静脉左心房肺静脉O2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说明:红色为体循环,蓝色为肺循环。体循环肺循环冠脉循环含氧丰富鲜红的动脉血,给人体提供氧和营养物质含氧较少暗红的静脉血,运走人体细胞产生的废物给心脏本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对血液循环有一定认识公元2世纪,罗马医生盖仑提出“生命灵气说”认为血液在血管中往复运动16世纪,科学家发现右心室的血液经过肺到达左心,促进了血液循环理论建立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限于条件并不知道血液如何由动脉到静脉166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改进显微镜发现毛细血管随后,列文虎克证实了毛细血管连接着动脉和静脉,进一步完善了血液循环理论。⑷血型与输血。⑴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会黏结发生凝聚,而遇到另外一些人的血浆却不会发生凝聚,经进一步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类型。⑵一个人大量出血危及生命时,必须输血抢救,但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没有同型血时,任何血型都可以输入少量O型血,AB血型的人还可以输入少量A型或B型血,但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具体输血关系见下表: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输血关系表某人的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ABBB、OB、ABABA、B、AB、OABOOA、B、AB、O⑶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人体重的7-8%,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一次不超过400毫升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所以,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1998年,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8、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尿液、粪便、汗液。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如二氧化碳、尿素、粪便以及多余的水,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粪便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人体排出的废物将进入环境,参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⑴尿的形成和排出——了解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图见七年级下册第80页);肾的结构: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肾小囊和肾小管等组成,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毛细血管。(肾的内部结构图见第81页)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尿的形成过程:血液肾小球过滤原尿肾小管重吸收终尿。(示意图在第82页)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升,经过重吸收,每天排出的尿约1.5升,人体排尿的作用表现在:排出体内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小知识:血液透析和肾移植,肾衰竭人会中毒死亡,但可以使用人工心脏(根据肾脏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每周进行2-3次血透;1954年,美国医学家默里首次成功完成第一例肾移植手术,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器官移植手术,因此默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⑵人粪尿的处理——成年人一年要排出800千克的粪尿,人粪尿中含有大理的病菌、虫卵和其它有害物质,不进行无害化处理,会污染土壤、空气、水源及农作物,传播疾病;可通过“沼气池”和“高温堆肥”等方法来作无害化处理,一方面产生燃料,一方面残渣、残液可作肥料。9、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眼、耳、神经系统、激素。人通过眼、耳、鼻、舌等器官从外界获取信息,信息通过神经元传导给神经系统,完成对生命活动的调节。⑴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图在七年级下册第90页):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虹膜、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视神经,各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见第90页的图示。近视及其预防:物像只有落到视网膜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眼球的晶状体有灵敏调节功能,远处物体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人则看不清物体,这种眼叫近视眼,可以配戴近视镜(凹透镜),为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要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⑵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收集声波)、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室)、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和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图示在第93页],人从外界接受信息中,听觉信息数量仅次视觉信息,居第二位。⑶神经系统的组成: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三部分,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脑分为大脑和小脑。神经系统的各部分功能见七年级下册第98页。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细胞跟其它细胞明显不同,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有长有短),长的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各个神经元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人体内数以亿计的神经元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就是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神经元及模式图在七年级下册第99页),神奇的CT——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有的反射可以不受大脑控制,这与反射弧(示意图在七年级下册第102页)有关。人有许许多多的反射,也有许许多多的反射弧,人通过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⑷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到激素的影响,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激素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人体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有: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胸腺(分泌胸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图见七年级下册第106页]与激素有关的几种常见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胰岛素不足侏儒症巨人症糖尿病(加拿大科学家班廷因发现胰岛素治糖尿病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5年,中国科学家王应睐等科学家们通力合作,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0、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对生态圈的建设具有积极一面,同时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生物圈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多:过度无计划砍伐、偷伐;滥捕小鸟;有害生物入侵。等等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影响;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保护环境的措施很多,如: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退耕还林还草;等等。小知识:“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圈内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水循环失调、生物种群关系失调等。六、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圈中的生物有植物、人、动物、细菌和真菌,生物具有多样性,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动物也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知的有150万种,可以分为脊椎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动物(体内有脊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两种;动物的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陆地生活的、水中生活的、空中飞翔的,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分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两种,有的动物还具有社会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有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等作用;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也十分密切,主要有食用价值、原料、药用价值、经济价值、观赏价值、交通工具和科研价值等作用。细菌和真菌的种类也很多,分布广泛,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细菌和真菌的菌落不同,形态结构也相差甚远,在生物圈中起到参与物质循环(分解者)、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等作用,人类可以利用细菌和真菌为自身服务,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食品、、保存食品、防治疾病、保护环境等。1、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它们各具特点,生活的环境不同,行为方式也不同。⑴水中生活的动物最常见的就是鱼,数量最多的也是鱼,鱼能够在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绝大多数鱼的共同点还有一点:体被鳞。①鱼的游泳:鱼的运动器官有鳍和躯干,鳍分胸鳍(2片,维持平衡)、腹鳍(2片,维持平衡)、背鳍(1片,起协调作用)、臀鳍(1片,起协调作用)、尾鳍(1片,提供动力,控制方向),躯干摆动给鱼提供动力。鱼的呼吸: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包括鳃盖(保护鳃丝)、鳃丝(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鳃盖后缘(排出过滤后的水)三部分。鱼呼吸过程:水(含空气)嘴鳃丝鳃盖后缘排出过滤水(含多了二氧化碳的气体)小知识:常见的四大家鱼(青鱼、鲢鱼、草鱼、鳙鱼);鲤鱼有须,鲫鱼无须;四大海鱼(带鱼、乌贼、大黄鱼、小黄鱼)。②其他水生动物,虽然形态各异,但都适应水中生活,如:腔肠动物(海葵、海蜇、珊瑚虫等,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软体动物(乌贼、章鱼、扇贝、蛾螺、河蚌,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甲壳动物(虾类、蟹类,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海豚、鲸、海豹、龟、鳖等。③水域环境的保护: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关系,同时受水域环境的影响,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均会影响到人类生活,而人类的某些活动又会破坏水域环境,如工厂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冲进水体等。保护水域环境的措施有保护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用先进的技术改进渔业、兴办海洋牧场、进行渔业的生物技术开发、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等,这些措施我们称之为“蓝色革命”(农业上叫“绿色革命”)⑵陆地生活的动物有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等种类,有的生活在土壤里,有的生活在土壤外,它们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保护它们的栖息地?①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如蚯蚓、海边泥沙中的沙蚕、水中生活的水蛭等。蚯蚓的结构和生活特性:[形]外形圆长,体长节,有环带(头13节),腹部有刚毛,[环境]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运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昼伏夜出,[食性]以植物枯叶、朽根、其他有机物为食,[呼吸]要靠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氧气溶解在体表黏液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毛细血管,体内二氧化碳经体壁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温度]蚯蚓不能保持恒定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属变温动物。(小提示:蝎、蜈蚣不属于环节动物。)蚯蚓的呼吸:O2黏液体壁毛细血管,CO2毛细血管体表②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大约有4000多种,如兔、羊、虎、狮、大熊猫、猴、狼、等(除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和哺乳特征)。兔的结构和生活特性:[形]体被毛,有保温作用,后肢发达,前肢短,[齿]兔的牙齿化为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和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内部结构]胸腔(肺呼吸,心脏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肺循环,使躯体各器官运行更加精确)、腹腔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肝脏、胃、肾脏、小肠、大肠、盲肠、膀胱,消化管长,盲肠发达,与其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神经系统遍布全身,脑发达,有脊髓,[生殖]胎生、哺乳,[温度]哺乳动物和鸟都能调节自身温度恒定,属恒温动物。小知识:保护动物的栖息地非常重要,以熊猫为例:大熊猫适于生活在竹子茂密的山林中,由于森林面积减少,1971-1985年15年间,大熊猫减少了一半,被割裂在四川、甘肃、陕西的6块孤岛状生境内,现仅有近千只,被隔离成30多个小群体,大群体不到50只,小的则不到10只,结果是导致大熊猫群体内基因交流机会少,对繁衍极为不利。[吴城:候鸟自然保护区]⑶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是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它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①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企鹅、鸵鸟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外形(身体梭形)、运动器官(翅,羽毛重叠防止空隙,呈扇形加大与空气接触面、足)、肌肉特征(胸肌发达,提供动力)、骨骼(胸骨发达,牵动两翼飞行,薄且中空)、消化特征(食量大、消化强、直肠短)、循环特征(心脏四腔心肌发达,心博快)、肺的双重呼吸(鸟身体里有气囊,一端和肺相通)鸟的呼吸过程:翼抬起O2气管肺(气体交换)翼放下气囊(收缩)肺(气体交换)储存②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昆虫的特点:[外形]身体为、胸、腹三部分,体分节(运动灵活),外骨骼,三对足(长于胸部),两对翅,有触角,[运动器官]翅(轻而薄),足(分节)运动器官发达,[呼吸]用气管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各阶段的形态以及生活习性相差大。昆虫的呼吸:O2气门气管组织细胞(气体交换)昆虫的发育:幼体成体③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后成长为幼仔,用肺呼吸,然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等。⑷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①动物的运动: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肌腹、肌腱,至少附着于两骨上,受到刺激会收缩)、关节(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组成,三者之间协调配合,产生运动,肌肉提供动力,关节为支点,骨为杠杆。动物运动的产生:肌肉收缩骨绕关节运动严重运动运动的意义: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关节运动,使躯体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关节炎病的形成:关节囊受损分泌大量滑液充满关节腔关节胀痛②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种,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活动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两种行为的区分]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遗传决定,相对简单,如哺乳、育雏、吮吸、大雁南飞、蜘蛛织网等;学习行为以遗传为基础,环境作用,相对高级,如动物绕道取食、大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摘取香蕉等。[两种行为的意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学习行为为动物适应环境提供保障。[学习能力的差异]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小知识:狼孩的故事,说明通过学习,动物能够产生学习行为,如果时间久了,会形成习惯,很难改变;环境对动物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低等动物环境下生活,智力相对较低,智力较低的动物很难学习高等动物的一些行为。③社会行为: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这些群体会具有一系列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有组织、有分工、有等级;[群体中信息交流方式]动物的声音、气味、动作所产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生物间的信息交流普遍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才能与环境成为统一整体;[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取食、御敌、繁殖。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很多,如蜜蜂、白蚁、猴、狒狒、象、鹿等。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⑸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调节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为人类提供食用价值、原料、药用价值、经济价值、观赏价值、交通工具和科研价值等作用。①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②生态系统: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生产O2和有机物,是生产者,绝大多数动物则消耗O2和有机物,是消费者,微生物(细菌、真菌)分解有机物,是分解者。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等。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人类的活动与动植物息息相关。动物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用价值、原料、药用价值、经济价值、观赏价值、交通工具和科研价值等作用,人类了解动植物,可以制作“生物反应器”,可以发展“仿生科学”等。(具体内容在八年级上册第50-52页)2、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⑴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特点是细菌或真菌的集合体,且肉眼可见。细菌的菌落比较小,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大致可区分细菌和真菌及其不同种类。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但生存也需要水分、有机物、温度、空间等条件,有的还需要氧气,属需氧菌,有的则在氧气中会受到抑制,属厌氧菌,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自己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菌落培养过程有配制培养基(有机物、凝聚)、高温灭菌(防止污染)、接种、恒温培养。⑵[细菌的发现]十七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一次观察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的牙垢看到许多小生物,他将发现的小生物绘制成图寄给英国皇家学会,发表在学会会刊上,从此世人知道了细菌的存在。1864年7月14日,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做了一个很有名的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被后人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细菌的形态]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不同,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基本结构及功能]细菌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包括细胞壁(支架作用)、细胞膜(物质交换作用)、细胞质(提供营养)、未成形的细胞核(有DNA遗传物质),有的细菌还有[特殊结构及功能]荚膜(起保护作用)、鞭毛(起运动作用)。其结构与植物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在八年级上册第60页)[细菌的生殖]细菌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特点是繁殖快,会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⑶真菌并不都是有害的,如有些霉菌可以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蘑菇、木耳、银耳也是真菌。[真菌种类]多细胞真菌(如蘑菇、青霉和曲霉等霉菌、灵芝)、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真菌结构]细胞、菌丝、菌体,[真菌特征]有成形的细胞核,繁殖方式为孢子繁殖,营养方式为异养。[青霉和曲霉的区别和图示在八年级上册第63页]⑷[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的作用]或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主要有: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型细菌、真菌会在动植物和人体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导致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受很大影响,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人类可以利用细菌和真菌来制作食品,如酵母菌制面包、馒头、酒,乳酸菌制泡菜、酸奶,霉菌制豆腐乳、酱,醋酸杆菌制醋等;人类还可以依据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的生长和繁殖的主要原理来防止食品腐败(食品的保存方法有巴氏消毒,真空包装;晒制,脱水法;腌制,渗透法;冷藏法);人类可以利用细菌、真菌防治疾病,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叫抗生素(青霉素由青霉菌产生,胰岛素、转基因技术治疗糖尿病);人类可以利用细菌进行环境保护,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发酵分解有机酸、氨基酸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等物质产生甲烷用于照明、取暖或发电,废水得到净化,一些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将这些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以净化。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地球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是一座座独特的基因库,是我们生存的伙伴,数量稀少的生物有:大熊猫、白鳍豚、朱缳鸟、东北虎、银杉。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活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从种到界,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例子图示在八年级上册第85-87页)生物分类的意义:生物分类可以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植物分类图在八年级上册第81页,动物分类图在第82页)2、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⑴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可以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⑵每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生物种类相联系,生物数量减少或灭绝会影响所在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是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⑶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过度捕杀;环境的破坏;战争爆发。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办法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即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把某些濒然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或植物园或水族馆或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⑷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做的工作有: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和文件,我国还是最先加入《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之一。小知识: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的典型实例,美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栽培大豆患萎黄病,使美国大豆产量大幅下降,出现危机,7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在中国找到了他们需要的野生大豆并引进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使美国从大豆进口国一跃而成为最大的大豆出口国。19\n生物学复习知识要点全部整理八、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从个体水平看,生物体的寿命是有限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演奏着绵延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被子植物开花结实,种子萌发,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及一些植物的孢子生殖等,生物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各不相同,与人类保护和利用生物息息相关。⑴生殖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⑵发育可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2、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来实现的,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后来发展到基因水平。⑴生物的性状是指遗传学上生物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特征,生物性状具有相对性,即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织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⑵基因会在亲子代间传递,基因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基因的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⑶生物的(性状)变异具有普通性,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种类与个体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不同,其次是环境因素,但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未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时,则不会遗传给后代。⑷⑸1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