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生物学》课件

从药(化)学的角度理解化学生物学药学导论课程之五李中军zjli@bjmu.edu.cn,828059392014-10-9\n主要内容专业思想与专业自信如何理解药学化学生物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简介\n专业思想与专业自信尽早解决专业思想问题;放弃“等、靠、要”思想,走出“迷茫”,积极主动寻找专业方向;不要“现实”面前自暴自弃,培养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明确责任和目标,做好个人规划,宜早不宜迟;早接触课题、早进实验室,在科研中寻找“感觉”;未来二十年是中国创新药物、制药工业大发展的时期;急需大批创新药物研究的高端人才;一流的学生、一流的药学院;树立专业自信,高标准、严要求,承担重任;\n什么是化学生物学?用化学的方法去解决生命科学中的问题研究解决生命现象中的化学问题一个新的前沿性交叉学科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区别?如何理解药学化学生物学?\n生物学家致力于阐明自然(生命)的过程,而化学家则习惯于如何去调控这一过程。生物学家注意认识世界,而化学家则想改造世界。——DoyleandCorey化学与生物学“化学生物学是对分子生物学的有力补充,分子生物学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来改变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功能;而化学生物学是采用化学手段,如运用小分子或人工设计合成的分子作为配体来直接改变生物分子的功能。”——Schreibe\n化学生物学是化学领域的一个新兴二级学科,源于化学的长期发展、成熟及生物学与医学科学研究的积累和需求。化学生物学是一门通过分子途径和化学手段研究生命过程的学科。作为化学和生物医学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化学生物学一方面以化学小分子为探针,探索生物体内的分子事件及相互作用网络,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复杂生命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化学的方法和技术拓展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同时也通过化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化学生物学学科前沿与展望》,蒋华良等,科学出版社,2013.\n化学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化学探针的获得——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分析化学探针的生物化学功能——化学物质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分子识别(微观机制)化学探针的生物学功能——化学物质对大分子功能的调控。(细胞、组织、机体,宏观作用)化学物质在生物、医学、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新规律、新手段,新药物、新靶标、新的药物作用机制)“composition,structure,propertiesandinteractionsofchemicalswithinlivingorganisms”\n药学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宗旨是充分利用我们在医学和药学方面的优势,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过程的化学基础以及干预和调整疾病发生发展的途径和机理,为新药研究奠定基础。它包括:1.生物系统的结构化学:研究分子以上细胞以下中间层次的结构,探索从分子到生物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生命系统化学:研究生物系统的组成、反应和反应间的关系。3.生命过程化学:主要研究病理、药理和毒理过程的化学基础。4.以病理过程为基础的预防和治疗用药的研究与开发:把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化学生物学结合,创造新的医药研究系统。药学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内容\n化学生物学的起源与发展NatChem.Biol.,ACSChem.Boil.Chem.Bio.,Curr.Opin.Chem.Biol.Mol.BioSt,ChemBioChem国际上从九十年代兴起哈佛大学Schreiber;Scripps研究所,Nicolaou1996年哈佛大学最先将化学系改名为:DepartmentofChemistryandChemicalBiology;NIH:生物医学研究路线图计划(NIHRoadmapInitiatives)耶鲁大学:基因组和蛋白组研究中心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美国大学:化生物学课程;师资队伍,30-50%的化学生物学专业人员刊物高端论坛NatureChemicalBiologySymposiumEMBLChemicalBioloyMeeting\n国内北大药学院的王夔院士和张礼和院士为主要倡导发起者。2000年,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系率先在国内成立(药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清华、复旦、南大、厦大、武大、川大、北师大、中山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化学所、上海有机所等多个单位成立相应的学科、研究中心;成立教育部、科学院、省级及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2011年,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项目资助:科技部“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基金委: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课题(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重点、面上等),化学部2014年独立代码申请学术会议: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化学/药学会议设分会场\n例一:化学小分子探针-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黄花蒿/解热镇痛,2千多年用药史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Cell,20111967年,“523”项目屠呦呦研究员2011年度,美国拉各斯奖-临床医学奖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51级学生新骨架、新机理的抗疟药物\n化学小分子探针-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青蒿琥酯(artesunate)蒿甲醚(artemether)蒿乙醚(arteether)\n化学小分子探针-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疟作用机理:与铁介导的过氧桥裂解产生自由基有关;抑制疟原虫的PfATP6酶“青蒿素的发现是对抗疟疾取得重要成就之一”《纽约时报》“研究疟原虫感染机制的较好探针”\n例二:化学小分子探针-Aspirin及非甾体抗炎药全球每年共生产近5万吨的乙酰水杨酸以500毫克每片计,大约是1000多亿片的阿司匹林“神药”、“魔幻般的药物”,三大经典药物之一WhiteWillow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抗血栓,抑制血小板释放、聚集预防心肌梗塞、暂时性脑缺血或中风发生抗肿瘤:预防消化道肿瘤\nChartofthesalicylates:plantprecursors,chemicalinterrelations,andpioneers.From:Aspirin,byHOJCollier.Copyright©1963byScientificAmerican,Inc.Allrightsreserved.水杨苷水杨醛水杨酸甲酯水杨酸水杨酸钠乙酰水杨酸绣线菊冬青油亚瑟·艾兴格林(ArthurEichengrün1867-1949)费里克斯·霍夫曼(1868–1946)海因里希·德莱塞1853年法国化学家CharlesFredericGerhardt\n止痛、镇咳海洛因(Heroin--德文heroisch)FelixHoffman\nIndicesofbiosynthesisandthecapacitytoformprostacyclin(PGI2)andthromboxane(TxA2).Theprimarybioactiveproducts,TxA2andPGI2,rapidlydegradeintotheinactivehydrolysisproducts,TxB2and6-keto-PGF1α.Measurementsoftheselatterproductsarepoorindicesofthebiosynthesisofprostaglandinsbecausetheyareconfoundedbyexvivoformationoftheparentcompoundsinbloodandotherbiologicalsamples.Theyare,however,usefulmarkersofthecapacityofatissuetogeneratetheparentcompound,forexample,measurementsofserumTxB2asanindexofcyclooxygenaseactivityinplatelets.Theseproductsareenzymaticallymetabolizedfurtherinatissue-specificmannertoproductsthatareexcretedinurine.Measurementsofthesechemicallystableproductsreflectinvivoformationoftheparentcompounds.前列腺素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人体中分布最广、效应最大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控制血管收缩、调节血压、传递痛觉、调节炎症等。使体温升高(发烧)及促进炎症(产生疼痛)。凝血噁烷(thromboxane)前列腺素环加氧酶(cyclooxygenase,COX)花生四烯酸\nAspirininhibitsplateletcyclooxygenase(COX)-1.AspirinirreversiblyacetylatesSer529inthehumanCOX-1,convertingtosalicylicacid,aweakreversibleCOXinhibitor.CovalentmodificationofplateletCOX-1disruptsbiotransformationofarachidonicacidtoprostaglandinG2(PGG2),andsubsequentlytoTxA2,forthelifetimeofthatplatelet.花生四烯酸Aspirin作用机制示意图JohnVane,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n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NSAID)interactiontounderminetheantiplateleteffectofaspirin.Cyclooxygenase(COX)enzymesexistasdimersandthesubstratearachidonicacidgainsaccesstothecatalyticsiteof1monomerviaahydrophobicchannel,whereasthesecondmonomerstabilizestheproteintofacilitatetheinteraction.Acetylationofitstargetserineresidueobstructsaccessofarachidonicacid(AA)tothecatalyticsite,blockingthromboxaneA2(TxA2)formationirreversiblyinthecaseofplateletCOX-1.NonspecifictraditionalNSAIDs,suchasibuprofen,blockCOX-1reversiblyascompetitiveactivesiteinhibitorsand,ifinpreviousoccupancyoftheactivesite,blockaccessofaspirintoitstargetserine.Functionally,thiswouldreplacesustainedmaximalsuppressionofplateletTxA2throughoutatypicaldosingintervalwithtransientmaximalinhibitionsufficientforplateletinhibitionforafractionofthedosinginterval.ReproducedwithpermissionfromCatella-Lawsonetal.67花生四烯酸Aspirin作用机制示意图Cyclooxygenase(COX)COX-1COX-2COX-3\nChemicalstructuresofNSAIDsandrelatedcompoundsCOX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nChemicalstructuresofNSAIDsandrelatedcompounds\n例三:硫酸软骨素分子探针与神经元再生研究克利斯多夫-里夫第一代超人饰演者坠马意外导致脊髓损伤造成颈部以下终身瘫痪最终只能凭借呼吸机维持生命桑兰跳马比赛意外导致下肢终身瘫痪神经元受到损伤后自身修复微乎其微,机体也无法分裂出新的神经细胞。导致脊髓一旦受到严重损伤,便可能引起终身瘫痪的可怕后果。研究受伤神经元为何无法再生的原因,从而研究小分子药物迫在眉睫!“Drugstoprotectvulnerableneuronsandencourageneuralcircuitstoreformcouldonedayimprovetheoutlookforpatientswithacutespinalcordtrauma.”-------Nature2013,503,S10\nCSPG的释放与神经元的再生抑制I正常神经细胞III受损神经细胞IV胶质淤痕,生长抑制细胞死亡II外伤导致脊髓损伤CSPG=Chondroitinsulfateproteoglycans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n脊髓损伤(spinalinjury)的治疗药物Nature2013,503,S10Riluzole:利鲁唑,治疗ALS的药物Minocycline:米诺环素,抗菌药SSRIs: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目前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n临床II期研发药物Cetherin(赛生灵)与神经再生机制的复杂性Rho被认为是多种与神经抑制有关受体的胞内信号汇聚分子,可诱导神经细胞生长抑制与死亡Rho的拮抗剂C3转移酶(Cetherin)对胸椎以下损伤疗效欠佳2/100!?还有其他靶点?\nRhoLARNgRPTP生长抑制,细胞死亡?X?细胞内细胞外CSPG:借助CS分子探针的神经抑制机制研究\n基于CS的光亲和标记分子探针与蛋白受体结合在特定波长下与临近蛋白共价偶联在混合物中被捕捉J.Am.Chem.Soc.2012,134,3001−3014\nThesystematizationofserendipity.Historically,cardiovasculardrugshavebeendiscoveredthroughtheserendipitousconfluenceofsmallmolecules,organisms,andastuteobservations,asoccurredinthediscoveryofdicoumarol(A).Somemoderndrugdiscoveryeffortsaresystematicallybringingtogetherthesameelementsintheformofsmall-moleculelibraries,screenablemodelorganisms,andautomatedphenotypingsystemsinanefforttodiscovernoveltherapiesforcardiovasculardiseases(B).药物(探针)发现模式的改变运气,偶然发现系统性筛选\n启示和思考多学科(化学、生物学及药学)的合作、长时间的研究;小分子探针:调控机制、了解生理过程及作用网络—理解复杂的生命现象新靶标、新的作用机制—药物设计、临床诊断、新疗法新药及药物新适应症—创新药物化学手段在生物学中的拓展,多学科的技术的应用;化学工作者主导,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扎实的化学基础,掌握现代合成、分离和分析技术及适当的生物学知识;以化学知识为主、生物和药学知识为辅,对合成、分离得到的化学物质进行多层次的活性评价以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协助开展创新药物及临床应用研究。\n化学生物学文献化学生物学涉及多学科内容:文献内容交叉、庞杂,检索、阅读难度大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毒理学、药剂学等熟悉检索工具、掌握熟练的检索技能,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前提掌握全面、熟悉重点、跟踪进展熟读、精读文献:掌握领域/实验的难点,寻找创新点,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提高专业外语的写作能力有利于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的养成,培养科研素养和逻辑性保持阅读量:硕士生50篇,博士生100-150篇\n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介绍师资队伍共36人:院士1人,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院士、教授副教授王夔,刘俊义,李润涛,李中军,曾慧慧,张天蓝,杨晓达,凌笑梅,杨晓改,王璇,余四旺(博导11人)葛泽梅,李庆,王欣,孟祥豹,韩南银,余四旺,李树春,王孝伟,黄健,孙崎,黄河清,富戈,张志丽,刘会雪,苟宝迪,夏青(硕导12人)\n化学生物学系基本概况化学生物学系(36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10人(博导11人)、副教授16人(硕导12人)讲师10人课题组或研究方向:11个药学院最大的学系,占学院主系列编制的四分之一!\n无机:王夔、张天蓝、曾慧慧、杨晓达、杨晓改、苟宝迪、张悦、刘会雪、黄健、夏青、尹富玲、赵明、余四旺(13人)课题组:5(4)个生物无机和无机药物化学,生物矿化,预防药学,新型硒啉类药物创制研究生物无机教研室\n有机:刘俊义、李润涛、李中军、葛泽梅、黄河清、李庆、李树春、王孝伟、王欣、孙崎、孟祥豹、张志丽、娄清华、田超(14人)课题组:3个生物有机及有机小分子生物学功能研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学功能研究糖化学与化学糖生物学生物有机教研室\n分析:凌笑梅、王璇、韩南银、刘萍、何希辉、陈欣、富戈、石玉杰、艾晓妮(9人)课题组:3个1现代仪器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及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现代药物质量标准研究及评价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代谢组学研究药物分析教研室\n张礼和院士叶新山教授,博导杜权副研究员,博导董甦伟特聘研究员,博导周德敏教授,博导化学生物学专业下的其他课题组\n简历:1985-199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7月获北京医科大学/日本筑波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1996年8月任日本筑波大学应用生物化学系准研究员;1999年1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Scripps研究所做博士后;2002年4月任美国Chugai制药公司研究员;2003年5月任美国Immusol生物制药公司RNA干扰课题组、创新药物研究组责任人;2008年9月回国任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2009年12月任北京大学药学院副院长;2010年1月起聘为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基于基因密码子扩展的蛋白质标记新方法”研究方向:基于RNA干扰的药物靶标发现及确证以病毒进入细胞为靶的新型抗病毒药物研究基因密码子扩展的蛋白质标记主管工作: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学科建设等工作。周德敏课题组教授,博导,药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973首席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Tel:82805519/5857Email:deminzhou@bjmu.edu.cn实验室:药学楼601、602室,国重1号楼\n学术简历化学学士(2005),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博士(2010),美国波士顿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员(2010/10-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在Science、J.Am.Chem.Soc.、Angew.Chem.Int.Ed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3篇,论文总引用次数200余次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10至今)主要研究方向:糖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合成及糖基功能研究。董甦伟特聘研究员,博导2013北京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014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氨基酸寡糖单元化学合成生物大分子(多肽、糖蛋白等)\n孙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被聘为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讲师(2005年)、副教授(2008年)、硕士生导师(2010年)。期间(2008.9-2010.3)在法国奥尔良大学做博士后(国家公派),从事金属催化构建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已在Bioorg.Med.Chem.Lett.,Neuropharmacology,RSCAdvances,J.Org.Chem.等国际杂志发表文章20多篇。主持完成了或正在主持的课题:药学院青年教师基金、北京大学医学部-方正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基金5项。2005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2010-2014年先后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青年学者”、“山东绿叶杰出青年学者”等称号。研究领域:药物化学,有机化学\n孟祥豹博士,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药物的发现与快速优化1.多靶点抗肿瘤药物:肿瘤新生血管抑制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微管抑制剂、肿瘤干细胞抑制剂、促进细胞发生灾难性空泡化药物等。2.促进细胞自噬的药物3.作用于炎症小体的新机制抗炎药物4.药物的糖基化修饰\n余四旺副教授,博导\n4242欢迎同学们加入化学生物学的研究行列!2013年专业介绍\n谢谢!\n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药物课题组王夔课题组长WangKui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wangkui@bjmu.edu.cn金属代谢无机药物生物矿化细胞信号预防药物杨晓达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天蓝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晓改教授硕士生导师余四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n杨晓达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xyang@bjmu.edu.cn刘会雪博士,副教授金属毒性/线粒体张悦讲师,硕士药物吸收/转运金属代谢和无机药物方向药物毒性Toxicity药物活性Activity类药性质Drug-likeproperties目前承担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和青年项目3项国家创新药物研究专项子课题2项,教育部新教师基金1项2013年专业介绍\n杨晓改药物化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Tel:10-82801539Email:yxg@bjmu.edu.cn地址:医学部药学楼308室生物无机与无机药物研究组研究方向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对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的信号途径的介入和干预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生物学效应的潜在应用2013年专业介绍\n生物矿化与矿物药研究组张天蓝博士,教授、博导黄健博士,副教授,硕导苟宝迪博士,副教授①生物矿化骨矿物代谢血管钙化②矿物药雄黄纳米微粒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分化前分化后\n曾慧慧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ZengHuiHuiPh.D凯熙药物研制团队总负责人Email:zenghh@bjmu.edu.cnhttp://www.kxdrug.com.cn/Tel:82802878研究方向科研内容1针对创新靶点的药物发现研究2创新靶点抗肿瘤机制研究1)靶向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2)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调控研究元素有机及无机药物研究组2013年专业介绍\n癌症化学预防:预测,预防,个体化分子细胞基因敲除小鼠临床标本促进逆转生物标志物药物靶标预测预防进展抑制启动阻断化学预防药物\n滑雪漂流联欢王夔先生郊游学术论坛登山竹筏余四旺学术交流\n药物分析研究室研究方向芯片分析化学(Lab-on-a-chip)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化学生物学重大疾病预警与诊断技术和新方法研究(CE,FFF,CEC等)药物分析:a.新药质量标准方法学研究b.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c.手性药物对映体的拆分中药分析(中草药和中成药):a.指纹图谱的研究b.活性成分的筛选c.质量标准的研究2013年专业介绍王璇教授博士生导师凌笑梅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韩南银副教授硕士生导师\n药物分析课题组中药分析学重点学科体内分析方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组简介研究室建设研究方向承担课题王璇教授课题组负责人:王璇(药学博士,教授)主讲课程:《高等药物分析》、《生物药物分析》论著:论文70篇;主编参编著作5部兼职:国家药典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委员,JPA期刊编委电话:82806818e-mail:xuanwang6818@bjmu.edu.cn办公室:药学楼215研究方向:体内药物分析、中药分析研究生培养(含合作培养):直博生2人,博士1人,硕士生6人(含在职)毕业生去向:临床药学、药监局、制药公司、高校及研究机构、出国深造……负责人:王璇教授研究室:药学楼107电话:82801711仪器配制:低温高速离心机、细胞破碎仪、组织匀浆机、氮吹仪、烘箱、旋转蒸发仪、天平……液相室:药学楼106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00(二元泵、自动进样、柱切换、DAD及荧光检测器)AgilentHP1100(二元泵、DAD检测器)方向一:体内药物分析给药动物细胞中药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样品分析数据分析质-量变化规律生物样品中待测成分含量样品(血样)特定生物指标检测现代分析方法方向二:中药分析中药提取检测中药分析研究内容:化学成分综合指纹谱和谱效关系研究;多指标成分定量;中药炮制引起成分质和量的变化研究;中药道地性与成分质和量的关系研究;计算中药分析等方向一:体内药物分析方向二:中药分析国家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项目——道地药材的药性特征的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药化学对照品高效、规模制备及活性指纹图谱等质量评价综合技术研究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药物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技术功能平台的研究与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体外培养的人肾细胞内中药成分马兜铃酸及马兜铃内酰胺类的HPLC检测——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毒性成分在体内长期滞留环节及蓄积特征的研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适宜于中医药特点的多指标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和技术研究》三七课题——我国20种重要道地药材的形成模式、商品规格及其行业标准的研究(黄芩、三七)药典会项目——“三七”及“三七片”有效成分“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标准的制定企业委托项目——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研究2013年专业介绍\n负责人:凌笑梅教授博士生导师Tel:82801590(O),82805154(L)Email:pkulxm@126.com,lingxm@bjmu.edu.cn地址:医学部药学楼105室药物分析课题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的代谢药物的排泄毛细管电泳方法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发展和发现药物分析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采用色谱联用技术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2013年专业介绍\n负责人:刘俊义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实验中心主任王孝伟—副教授HIV抑制剂的研究张志丽—副教授蛋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田超—讲师抗肿瘤药物研究生物有机及有机小分子生物学功能研究组抗HIV药物—单靶点及双靶点抑制剂的研究抗肿瘤药物—蛋氨酸合成酶抑制剂的研究中枢神经保护剂的研究研究生:博士生10人,硕士生18人2013年专业介绍\n李润涛博士,教授,博导药学楼504房间Tel.82801504E-mail:lirt@mail.bjmu.edu.cn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学功能研究组李润涛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葛泽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欣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孙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15人(博士生6名,硕士生9名)研究方向: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学及创新药物研究2013年专业介绍\n负责人:李中军药物化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Tel:10-82801714Email:zjli@bjmu.edu.cnHomepage:http://sklnbd.bjmu.edu.cn/lzj地址:医学部药学楼503室糖化学与糖药物研究组李树春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黄河清副教授娄清华博士,讲师李庆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孟祥豹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博士生7人,硕士生15人研究方向:糖化学、化学糖生物学、糖类药物2013年专业介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