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生物学流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5-生物学流派

第五章 生物学流派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气质进化人格心理学生物学流派的贡献与批评及其相关研究\n第一节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人格结构特质的唤醒理论人格的生物学基础\n汉斯·艾森克 (HansJ.Eysenck,1916—1997)英国心理学家,出生于德国柏林,病逝于英国伦敦。以其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而闻名。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因素分析和传统的实验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类型,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n一、人性观人类有自我意识,可以主观报告自己的态度、需要、动机、价值观。因此研究人类可以从生活记录(L数据)、客观测量数据(T数据)和问卷数据(Q数据)来搜集。重视遗传对人格的重要影响,认为特质的全部变异有约3/4来自于遗传,只有1/4与环境因素有关。个体间存在个体差异,人格理论应重视个体独特的特质构成。\n二、人格界定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慧和体质等,一个相当稳定而有持续性的组织,它决定了对于环境独特的适应。性格指个体在意愿行为方面比较长期而稳定的形态;气质指个体在情感行为方面比较持续而稳定的形态;智能指个体在认知行为方面持续稳定的形态;体质指个体在身体形态和神经及内分泌比较长期而稳定的情况。\n三、人格结构超级特质水平特质水平习惯化反应水平特定反应水平艾森克的人格等级模型\n三、人格结构以外-内倾为纬,以神经质为经,绘制成人格结构图。艾森克在人格结构图的两维空间组织起他认为基本的32种人格特质,且与古代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与艾森克两个主要的人格维度有关的特质\n三、人格结构以外-内倾、神经质与精神质三种人格维度为基础,于1975年制定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EPQ是一种自陈量表,有成人(共90个项目)和少年(共81个项目)两种形式。E-内-外向;N-神经质,又称情绪性;P-精神质,又称倔强固执;L-说谎或自身隐蔽(即效度量表)。\n四、特质的唤醒理论抑制理论借用Pavlov(1927)和Teplov(1964)提出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理论来解释内外向个体的人格差异。外向者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强而兴奋过程弱,其神经系统属于强型,对刺激有很强的忍受能力,属于刺激寻求者。内向者皮层兴奋过程强而抵制过程弱,神经系统属于弱型,忍受刺激的能力有限,属刺激回避者。\n四、特质的唤醒理论唤醒个体身心随时准备反应的惊觉状态。大脑皮层中存在两种与唤醒有关的神经系统网状-皮层回路:控制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唤醒水平网状-边缘系统回路:控制由情绪刺激引起的唤醒水平。\n四、特质的唤醒理论外倾性与网状-皮层回路的唤醒有关一般而言,内倾者的唤醒水平较高,外倾者的唤醒水平较低。神经质则与网状-边缘回路的唤醒相联系高神经质者的边缘系统激活阈值较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性较强,因此,即使微弱的刺激也能使他们做出过度的反应。精神质与多巴胺有关\n四、特质的唤醒理论遗传特质DNA边缘系统唤醒系统PEN条件反射感受性警觉、知觉记忆、回忆社会能力犯罪、创造力精神病性行为人格遗传因子生物学中介心理测量特质实验研究社会行为远端条件近端条件近端结果远端结果艾森克人格理论的因果链\n五、人格的生物学基础尽管个体在一段时间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经验,但其基本的反应类型却没有明显的改变。跨文化研究的结果。对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基本人格类型具有很强的遗传性。\n六、理论应用异常人格产生的原因当事人的遗传和生理因素的人格特质是其不良适应的先存因素。一个精神官能症患者的病征,是他的神经系统和其某些产生恐惧反应的经验所共同形成的。(遗传和学习)\n六、理论应用异常人格治疗的基本理念个人的激发水平应有其遗传和生理背景,但外在事物是否具有威胁或伤害性仍然是后天习得的。凡是习得的行为反应形式,都可以经再学习而予以消除,或是经由重新学习建立一套良好的适应方式加以替代。\n六、理论应用异常人格的治疗方法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法示范疗法反社会人格者难以用行为疗法治疗反社会人格者具有较高的神经质、较高的外向性、较高的精神病质。他们的激发水平很低,常需要较强烈的刺激来满足其需求,同时学习接受社会规范的意愿很低。\n七、理论评价理论贡献理论启发性强;理论具有可验证性并强调精确性;理论的简约性强;理论的解释性强;促进了行为治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心理学多领域的发展。\n七、理论评价理论缺陷忽略了外在环境差异对人格的巨大影响;理论过分简单化。\n第二节 气质气质的概念气质与人格的相互关系气质类型理论儿童气质与学校教育\n一、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形成某些特定行为类型的广泛的倾向性。感受性:对刺激的敏感程度。耐受性:在时间和强度上经受刺激的能力。反应敏捷性可塑性:适应新环境的难易程度。情绪兴奋性外向性\n二、气质与人格的相互关系1、个体从出生起就具有气质,而人格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JeromeKagan:抑制和非抑制儿童的研究气质差异存在生物基础体格、厌恶感、眼睛颜色烦躁、睡眠中断、慢性便秘、心率、瞳孔等气质存在一定的稳定性4个月:胳膊和腿、拱背、伸舌头、哭9、14、21个月:对陌生情境的恐惧水平4岁、5岁半:陌生情境测查“婴儿的气质在成年后有些很可能会显现,有些可能不会显现——不是完全不可能,是否显现要看环境”面对新环境时被动、谨慎且害羞的孩子。\n二、气质与人格的相互关系2、气质对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气质(T)→环境(E)→人格(P)个体气质会引起环境变化,它就依次产生人格发展的结果。例如,人们对待经常大声哭叫和静静躺在床上的儿童的行为是不同的,他们对待经常逃避反应的孩子和很好奇、好接近的孩子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而人格结构直接依赖于教育和社会相互作用的性质和方法。\n二、气质与人格的相互关系3、气质是环境影响的调节者环境(E)→气质(T)→人格(P)由于个体气质特点的不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也会不同,这就对人格形成产生间接影响。米尔林:关于不良分数对神经系统强度不同学生行为影响的研究。神经系统强型的学生对不良分数的反应强烈,唤醒水平低,这会导致其学业成绩的改进。在相同的情境下,即对低分的反应,神经系统弱型的学生会退缩,放弃进一步的活动。\n二、气质与人格的相互关系4、由气质决定的刺激需求是影响人格塑造的一种因素气质(T)→AB环境(E)→P气质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活动,调节刺激影响来决定活动A,这种适当活动是一种直接的刺激来源B。个体为了满足由气质决定的刺激需要,他们要选择一定的情境或从事一些能使个体保持最佳兴奋水平、并符合个体特殊需要或环境期望的活动。由于社会化过程和刺激需求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经常不断地选择一定情境或活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习惯、一定的行为模式。把它们泛化到一定情境与行为中,就可以成为人格结构的成分。\n二、气质与人格的相互关系5、人格维度对气质的影响人格(P)→刺激意义(S)→气质(T)人格维度在具有一定刺激意义时,可以间接地影响气质特质。Strzalkowska(1977)关于不同刺激需求组的理想与现实自我间的不一致性的研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一致性本身可以看成是一种高强刺激,因为它会引起情绪紧张。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长期持续时,为了避免过度刺激,高反应性个体通过减少活动数量与范围来降低其活动性。\n三、气质类型理论Empedocles水、火、土、空气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377)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Galen(130-200)某种占优势的体液决定一个人的气质。气质类型学说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n三、气质类型理论E.Kretschmer(1888-1964)肥胖型:躁狂性气质,善交际、表情活泼、亲切热情。瘦长型:分裂性气质,不善交际、孤独、神经质、多思虑健壮型:黏着性气质,固执、认真、理解问题慢\n三、气质类型理论W.H.Sheldon(1889-1977)内胚型:内脏型,舒畅、闲适、乐群中胚型:肌肉型,好活动、竞争、果决外胚型:脑髓型,压抑、约束、好孤独\n三、气质类型理论Buss&Plomin(1984,1986)情绪性(E):指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度。活动性(A):指一个人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交际性(S):指一个人的人缘及其与人相处的特点。\n三、气质类型理论托马斯和切斯易教养型儿童:面对新情境,他们比较主动而不是退缩,适应性强,通常会有积极情绪。困难型儿童:面对新情境表现退缩而不是主动,适应环境比较慢,并且经常处于紧张和消极的情绪之中。缓慢发动型:面对陌生情境表现出退缩,并慢慢地适应新的学习任务和新的活动。活动水平适应性主动或退缩分心程度强度情绪持久性节律性反应阈限\n四、应用:儿童气质与学校教育气质类型与学业成绩学生的行为引发了教师的不同反应。一些气质可能比另一些气质更符合课堂上的要求。教师常会曲解学生的气质差异,从而影响对学生行为的解释,影响着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到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n四、应用:儿童气质与学校教育“良好适应”模型一个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如何,部分地取决于学习环境对这个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与这个孩子的“能力、特性和行为风格”相匹配得如何。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气质,但是如果安排课业时能考虑儿童的学习风格并与之相适应,或者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使之与孩子们的气质相匹配,不仅会使儿童表现出最佳学习状态,也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n第三节 进化人格心理学理论基础进化论的人格理论社会排斥与焦虑进化人格理论和配偶选择\n一、理论基础进化论有机体(自然及其一切部分)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而历史地形成的;历史地形成的有机体的一切方面,都对维持有机体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n二、进化论的人格理论进化的过程进化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自然选择原则主要包括性选择原则和同类选择原则。自然选择过程中得以延续的、具有适应性的特征都是为了解决个体的生存和繁衍两大问题。不仅个体自身的繁殖是适应的表现,个体帮助亲属使其繁殖达到成功也同样是适应的表现形式。\n二、进化论的人格理论进化的产物适应性:在和繁衍问题而得以遗传下来的特征物种的进化过程中,因有利于个体解决生存。适应性是可以遗传的,但可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副产品:如语言是大脑进化的一种副产品(Gould,1991)。噪音:对适应既无贡献也无影响,却无法消除掉。\n二、进化论的人格理论Buss(1999)人性由三种产物组成,具体表现形式便是进化的心理机制。进化的心理机制是存在于机体内部的、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一般来说,心理机制在进化的过程中都能成功地解决适应性问题,至于在现代生活中是否仍然具有适应的功能,则尚需进一步求证。\n三、人性的进化观人性首先是进化的产物,人的一切心理与行为首先是为了适应。\n三、人性的进化观归属的需要Hogen(1983)提出人有两种基本动机:追求地位与被群体接受。人类要生存繁衍首先要解决的、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便是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建立合作关系,以得到更多保护,获取更多的食物和其他抚养后代所需的资源,并得到更多寻求伴侣的机会,而被群体驱逐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对群体的归属感是人类行为的本质特征。\n三、人性的进化观归属的需要实证研究:研究者(Stein,1976)发现,在面临外部危险时,群体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很多在二战时并肩作战的军人战争结束后多年仍然保持密切的联系,最长的达40年,尤其是当年的集体中有战友阵亡时,幸免于难的集体成员间关系更为紧密(Elder&Clipp,1988)。同样,面临获得资源的机会也会使集体的凝聚力提高,无论集体最终能否得到资源(Rabbie&Horwitz)。\n三、人性的进化观助人与利他助人者与受助者间的亲缘关系是决定助人行为发生与否的主要因素。对群体的归属可使个体获得更多的保护,群体内部更可能出现助人和利他行为,因为这有利于种族生存和繁衍,有利于个体自身基因的传递。受助者与助人者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接近,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可能性越小。\n三、人性的进化观助人与利他研究:在美国和日本进行,让被试想像,在一栋失火的房子里,有一些熟睡的人,然后问被试:假如你有时间救其中的一个人,你最可能救谁?最不可能救谁?结果发现,最可能帮助的是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关系越近越可能帮助,尤其是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刻。该研究还指出,你们更愿意帮助年幼的亲属而不是年老者,因为前者更可能成功地传递基因。\n四、男女的择偶偏好亲代投资理论相比男性,女性对子孙有更大的亲代投资,因为女性的基因传给更少的子孙。在两者的生育期都有限的前提下,女性的生育期和男性相比更受年龄范围的限制。由于两性对亲代投资有着不同的想法,因此男性和女性寻求配偶的条件是不同的。\n四、男女的择偶偏好男人要找什么样的女人“较高的繁殖价值”女性的年龄“女性具有繁殖能力的线索”光滑的皮肤苗条的身材浓密的头发丰满的嘴唇\n四、男女的择偶偏好在美国的一项对全国未婚成人的调查中发现,男性更喜欢年轻女性作为未来的伴侣,而女性更喜欢年龄大一些的男性(Sprecher,Sullivan,&Hatfield,1994)。询问已婚夫妇,他们当初选择配偶时认为哪些特点更重要,丈夫们比妻子们更看重生理上的吸引力和较好的相貌(Buss&Barnes,1986),。女人越具有吸引力,男人就会越努力地与那个女人维持他们的关系(Buss&Shackelford,1997)。\n四、男女的择偶偏好同性间的选择在一项研究中请新婚夫妇描述在他们刚开始约会时为了吸引配偶都做了些什么(Buss,1988),正如所预期的,新娘更可能报告说她们会改变自己的外貌(如化妆或戴上首饰),穿时髦的、性感的衣服,并让自己保持整洁靓丽。如果自己恋人的感情转移到其他具有生理吸引力的女性身上时,女人会更加嫉妒(Dijkstra&Buunk,1998)。同性成员间为争取和优秀的异性相配而展开的竞争。\n四、男女的择偶偏好跨文化的研究研究者在37种文化群体中观察了配偶选择的性别差异。这些文化群体处于六大洲五个岛上的33个不同的国家中,包括文化背景与美国大相径庭的民族,如南非的祖鲁人、印第安的古亚拉蒂人和巴西的圣卡塔利纳人。研究者询问了这些人当他们要结婚时自己和配偶的最理想年龄是多大,还问他们18种人格持质在选择未来配偶时的重要性(如智力、良好的经济前景和漂亮外表)。\n四、男女的择偶偏好结论在寻找婚姻伴侣时,男性喜欢年轻的、在生理上有吸引力的女性这一趋势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而不论文化和社会标准如何。进化人格心理学者把这些结果解释为这是我们从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带有普遍性特点的证据。\n四、男女的择偶偏好女人要找什么样的男人能为后代提供保障的男性经济保障\n四、男女的择偶偏好当调查者让已婚夫妇描述他们认为自己配偶的吸引力在何处的时候,女性更多地描述这样一些特点:可依靠、能挣钱、有抱负、事业心强(Buss&Barnes,1986)。在一项对未婚女性的调查中,被调查者说她们希望嫁给一个比自己挣钱多并且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男人(Sprecheretal.,1994)。大学里的女孩说,她们发现在交往中属支配型的男孩比那些温顺的男人更具有吸引力(Sadalla,Kenrick,&Vershure,1987)。\n四、男女的择偶偏好同性间的选择在一项研究中,新郎比新娘更喜欢通过夸耀自己的经济收入来吸引配偶的注意力(Buss,1988)。当他们试图与对方保持恋爱关系时,男人比女人更有可能显示他们的财力(Buss&Shackelford,1997)。当男人看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是一个支配型的人而自己不是时,会更加嫉妒(Dijkstra&Buunk,1998)。\n四、男女的择偶偏好跨文化研究全世界的妇女都有类似的偏好(Buss,1989)。结论总之,女人喜欢找那些能为她们提供良好经济来源的男性,这似乎是一个普遍趋势。这些结果完全符合进化人格理论观点的预期。\n四、男女的择偶偏好结论与局限性首先,由于无法操纵诸如性别、生理吸引力等变量,研究者无法排除对这些结果的其他解释。其次,研究也并不总能得到与进化人格理论一致的结果。再次,男女在寻找未来伴侣时一些习得的偏好已经超出了我们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天性。\n男性和女性都把相互喜爱和感情评定为在选择婚姻伴侣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许多女性喜欢一个肯花时间陪伴自己的男友,而不是一个倾尽心于事业、一心只想往上爬的男性。许多女性喜欢敏感的男性而非支配型的男性。许多男性喜欢年龄大的女性而不太喜欢不成熟的女性。对同性恋现象很少或根本没有解释。对于只想建立亲密关系而对生儿育女不感兴趣的男性来说,这一分析也是不适用的。\n五、妒忌原因的性别差异父母身份的可能性由于女性携带受精卵,她们总能确定自己是孩子的母亲,但男性就不能肯定孩子是自己的,所以他们必须采取措施保证他们的投资是直接指向自己的子孙,而不是其他男性的子孙。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关注情敌,更看重未来配偶的忠贞。\n五、妒忌原因的性别差异研究一(D.M.Bussetal.,1992)询问大学生对性不忠和情感不忠哪一个更痛苦。结果:60%的男性样本报告对伴侣的性不忠更痛苦,而83%的女性样本报告对伴侣对其情敌的情感依恋更痛苦。\n五、妒忌原因的性别差异研究二对大学生在两个想像情景中的痛苦作了生理测量,一个情景是伴侣对他人有性卷入,另一个情景是伴侣对他人有情感卷入。结果:男性在想像伴侣和他人有性卷入时显示了更大的生理痛苦,女性在想像伴侣和他人有情感上的卷入时表现出更大的生理痛苦。\n考考你以进化论人格心理学的观点,人对异性面孔的偏好会有种族差异吗?为什么?\n第四节 相关研究\n一、几种人格特质的生理基础心理学家所提出的人格特质Pavlov弱型神经类型强型神经类型Eysenck内向性外向性Zuckerman低感觉寻求高感觉寻求Petrie感觉扩大感觉缩小Eysenck低冲动高冲动Strelau高反应性低反应性心理学家提出的几种相似的人格特质\n一、几种人格特质的生理基础外向性如果内、外向者具有不同的皮层唤醒水平,是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反应阈限不同的缘故,就可以假定通过皮层的脑电测量能够发现内外向者差异的明确证据。一般而言,波呈现高振幅和低频率,意味着皮层的低唤醒水平;低振幅、高频率的波则被视为高唤醒的指标。内向者的低振幅、高频率活动的基准水平应比外向者更高。\n一、几种人格特质的生理基础外向性的几种研究方法唤起反应(ER)皮质唤起反应脑干听觉性唤起反应听觉运动神经反射皮电活动心血管活动性\n皮质唤起反应原理唤起皮层电位是脑波活动的一种瞬间变化,发生在个体对刺激的短暂呈现做出反应或认知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由连续的波峰和波谷组成的波形。唤起反应通过脑电图的模式显示出来,研究者可以通过求平均值从大量的脑电波记录中来了解它。一般而言,唤起反应的波形的早期峰值可能由刺激的物理性质决定,而后期的峰值(刺激呈现300ms后)则反映了内部的认知过程。\n皮质唤起反应实验:研究者给两组被试呈现500Hz的声音刺激(以四个声音为一系列),并要求一组被试注意这些声音,另一组不注意它们。结果: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当呈现每系列的第一个声音刺激时,内向者都比外向者显示出了更大的N1P2振幅。这就排除了不同注意状态导致的对低频刺激反应差异的可能性。另外,声音不论是以促进适应的重复方式呈现还是以延迟适应的方式呈现,内外向者间的差异均不受影响。结论:内向者的更大N1P2振幅是因为他们对低频率的声音刺激具有更高的敏感性。\n皮质唤起反应实验:要求被试猜测将会呈现两个不同频率(800Hz或者1600Hz)声音中的哪一个,紧接着呈现的声音表明猜测是对的还是错的。猜对者有奖,猜错者无奖。结果:对P2波的分析表明,外向者在对猜对并对获奖的声音做反应时,显示出比内向者更大的振幅;而内向者在猜错时则显示出比外向者更大的振幅。结论:内向者对惩罚信号更敏感,外向者对奖赏信号更敏感。\n皮质唤起反应实验:被试参与一个冗长且单调的任务,任务要求被试在每次测试中猜测两个声音中的哪一个将会被呈现。结果:内向者较外向者显示出更大的P3振幅。(P3波大约在刺激呈现后300ms出现,其振幅是几个变量的函数,包括刺激事件的重要性、信息加工的要求、刺激物的新奇性和意外性。因此,P3波振幅可以反映被试对任务中有限注意资源的分配状况。)结论:内向者给任务分配了更多的注意资源。\n皮质唤起反应实验:类似上述任务,每间隔约2分钟呈现一对声音刺激。结果:虽然在P3振幅上未发现总的内外向性者之间的差异,但从刺激间的交互作用中发现了内外向者的差异:外向者的P3振幅在刺激间呈现下降趋势,而内向者没有。结论:外向者比内向者对刺激的注意会更快地减弱。\n二、内外向性与唤醒水平在一项视觉学习任务中,外向型的人会迅速地按下按钮更换幻灯片,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图片和指示厌烦得比较快。在另一项研究中,让内向和外向的人一边听耳机里的噪音,一边完成词语记忆任务,如果允许,内向型的被试会把他们的耳机音量关得比外向型的小一些。同样在这项研究中,让内向型被试听音量大的噪音,让外向型被试听轻柔的噪音,结果两种被试的表现均较差。\n三、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说说你最近经历过的最让你高兴的事。”大多数人在片刻沉思时都会向一边看。一些人常看左边,一些人常看右边。这种差异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告诉我们你容易高兴还是容易悲伤。人们沉思时看哪一边,可能标志着不同的大脑活动模式,而这种活动模式与情绪有关。\n三、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不同的大脑不对称性形式与不同的情绪体验有关。具体说,左半球活动水平高与积极情绪相连,而右半球活动水平与消极情绪有关。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在使用脑电图仪测量左、右半球活动水平的同时,让他们看可以唤起情绪的电影(Davidson,1990)。当被试显露出快乐表情时,研究者发现他们大脑左半球的活动水平提高了,而当他们显露出厌恶表情时,他们的右半球更为活跃。\n三、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大脑不对称性与情绪之间的联系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在一项以10个月的婴儿为被试的研究中,微笑与大脑左半球的活动水平增高相关,而哭泣则与大脑右半球的活动水平增高相关(Fox&Davidson,1988)。在其他的研究中,当妈妈弯腰抱起孩子的时候,当婴儿听到笑声的时候,当他们尝甜味的时候(Fox&Davidson),婴儿大脑左半球的活动水平增高了。\n三、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在人无情绪反应的休息状态下,也存在着大脑某一半球比另一半球活动水平高的现象,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在时间上很稳定。在休息状态下表现出左半球活动水平高的被试更容易对能引起积极情绪的电影作出反应,而右半球活动水平高的被试更容易对能引起消极情绪的电影作出反应(Davidson&Tomarken,1989)。\n三、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你在思考时眼睛朝左还是朝右?研究结果表明,右利手的人如果在思考时眼睛转到左边,那么在休息状态下,他们的大脑右半球活动水平较高,而那些眼球转到右边的人,大脑左半球活动水平较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