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口腔生物学总结
生态系: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生态系。口腔生态系:口腔正常菌从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口腔生态系。根据固有菌丛的分布和生理学以及形态学的不同,可将口腔分为四个主要的生态系:颊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龈上牙菌斑生态系、龈下牙菌斑生态系。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有:物理化学因素、宿主因素、细菌因素、宿主可控因素。根据细菌对氧的敏感程度进行分类:绝对需氧菌、绝对厌氧菌、兼性厌氧菌、耐氧压氧菌、微嗜氧菌。口腔菌从的主要成员为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口腔PH范围为5.0~8.0,唾液(PH为5.6-7.6,平均6.8,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9%以上,无机物约占0.2%,主要是电解质,有机物约占0.5%,主要是蛋白质)为维持口腔和菌斑中性PH的重要因素,这个功能大部分由碳酸盐系统完成,小部分由磷酸盐系统以及其他成分提供。唾液中抗体的主要类型为分泌性抗体SIgA,龈沟液中抗体的主要类型为IgG,唾液黏蛋白包含两大类型蛋白MGI和MGΠ细菌的黏附:钙桥学说、脂磷壁酸-葡聚糖-葡萄基转移酶复合体学说、识别系统学说聚集:同种类型菌细胞之间的吸附力称为聚集,称两种不同类型菌细胞之间的集聚为共聚集,通过集聚作用或共聚集作用,在生态系中出现了细菌间协同、竞争、拮抗牙菌斑: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冲去的细菌团块牙菌斑的形成过程:1、牙面上获得性薄膜的覆盖,菌斑形成的初始为牙面上覆盖一薄层来自唾液糖蛋白的薄膜,其成分大致与唾液相似,含有黏蛋白、糖蛋白、血族抗原和免疫球蛋白,其中有些成分能促进细菌对牙表面的黏附起着受体的功能,如富脯蛋白;2、细菌附着,在细菌黏附和聚集中起作用的分子为蛋白质、多糖、脂磷壁酸等物质;菌斑成熟,成熟的菌斑基本分为三层:基底层为无细胞的均质结构,HE染色为粉红色,系获得性薄膜组成;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含球菌、杆菌、丝状菌,丝状菌彼此平行且与牙面垂直呈栅栏状,其中间堆有大量的球菌和短杆菌;表层主要含有松散在菌斑表面的G+或G-球菌和短杆菌,脱落的上皮和食物残屑以及衰亡的细胞牙菌斑的分类:位于龈缘上方的冠部或修复体冠部的菌斑为龈上菌斑(包括光滑牙面菌斑和点隙裂沟菌斑),位于龈缘下方着为龈下菌斑(包括附着性龈下菌斑和非附着性龈下菌斑)口腔菌丛分为固有菌丛、增补菌丛和暂时菌丛\n变链菌群的胞壁表面物质在使细菌黏附、聚集和对牙表面的定植中起重要作用;此菌群所产生的酶在糖代谢中起主导作用;此菌群的产酸能力和耐酸性使之在菌斑酸化和釉质脱矿中起作用,综合这三方面因素而使变链菌被公认为主要致龋菌采集龈上菌斑多以分离培养致龋菌为目的,采集龈下菌斑标本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与牙周组织疾病相关的细菌龈沟液标本采集的目的多为研究龈沟液内炎症因子,采集方法为滤纸吸着法釉质内无机物占重量的95%-96%,主要无机物是钙、磷,钙磷是以羟磷灰石晶体【Ca10(P04)6(OH)2】的形式存在龋齿脱矿中首先被溶解的是镁和碳酸盐牙本质中有机基质绝大部分为I型胶原纤维约占95%;在正常的牙龈结缔组织中I型和III型胶原是主要的胶原类型;IV型胶原是所有基底膜的主要结构成分牙周病变过程中牙龈胶原纤维的改变为胶原含量的减少、胶原类型的变化、参与胶原破坏的因素(胶原酶有两类:细菌来源的胶原酶、宿主来源的胶原酶)大疱类天疱疮(BP)抗原主要存在于口腔黏膜等复层鳞状上皮的基底膜,在细胞内与半桥粒有关,在细胞外与透明层有关酸性富脯蛋白有多种功能,包括1、结合钙离子,维持唾液的钙磷稳定,可抑制唾液中磷酸钙盐的形成及其在牙面上羟基磷灰石晶体的沉积,维持唾液中的钙超饱和状态,可维持唾液中游离钙离子浓度,为牙釉质提供防御和修复的环境2、参与唾液获得性薄膜的形成,酸性富脯蛋白对牙釉质和羟基磷灰石晶体有很高的亲和力,易于吸附在牙面3、协助细菌黏附,人酸性富脯蛋白课选择性的促进细菌黏附在牙矿化组织上,对于细菌在牙面上黏附和定居牙菌斑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富组蛋白具有较强抗真菌及抑制细菌作用唾液功能:1、协助咀嚼和吞咽:唾液为咀嚼提供了液体,使食物变成了食团,从而易于在口腔内移动并被吞咽。2、直接参与消化作用:唾液中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消化糖类;唾液脂肪酶消化脂肪;唾液中蛋白酶也能参与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3、维持味觉功能:唾液为化学物质的溶解提供了溶剂,只有溶解了的物质才能为味觉所感受到。另外唾液中有一种锌结合的蛋白味觉素,是味觉感受时所需要4、提供各种营养来维持口腔软硬组织的代谢平衡:唾液中各种成分如水、电解质、蛋白对软硬组织提供必要的营养,来维持其正常代谢平衡龈沟液中的酶类及其他成分:胶原酶、组织蛋白酶、碱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龈沟液通过缓冲作用可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带出龈沟;通过龈沟液中存在的有活性的白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吞噬抑制或杀灭细菌;通过龈沟液中的抗体来调理、趋化吞噬细胞,以及补体系统来发挥抗菌作用\n龈沟液成分变化作为牙周病变的评判指数糖的转运途径: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磷酸乙酮醇酶(PK)途径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EMP)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HMP)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醛缩酶(ED)磷酸酮醇酶(PK)EMP途径可供给更多的ATP,但是它不能提供生物合成嘌呤、嘧啶的所需的重要前体5-磷酸核糖和4-磷酸赤藓糖。HMP途径能产生生物合成嘌呤、嘧啶等所必需的前体,但他产生的ATP只有HMP途径的一半菌斑内糖的合成代谢主要有两个途径:细胞内和细胞外途径细胞内途径:在外源性糖丰富时,将环境中的糖转化为胞内多糖(主要是糖原),储存在细胞内,胞内多糖在外源性糖缺乏时,可作为能源菌斑中的一些细菌能够产生糖基转移酶如:葡糖基转移酶(GTF)和果糖基转移酶(FTF);GTF和FTF有以下特性:①对蔗糖有高度特异性,即只能利用蔗糖作为底物,合成细胞外多糖,而不能利用其它糖。②有广泛的PH适应度(PH5.2-7.0),其适应范围与菌斑PH相符,GTF的最适PH是5.5,当PH降到4.5以下时即失去活性;③由于是细菌自发合成的固有酶,它的合成不需要诱导,它的量与培养基有关,在含蔗糖的培养基中,酶的产量较含葡萄糖的高。唾液是菌斑矿物质的主要来源PH降低可引起釉质溶解性增加生物矿化是指生物体内的钙磷等无机离子在多种生物因子的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产生难溶性盐与有机质结合,形成机体矿化组织生物矿化组织的组成结构有人类矿化组织,包括骨骼、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其无机成分主要为磷灰石晶体和大量的非晶体化的碳酸钙盐类磷灰石晶体主要为羟磷灰石,化学式为【Ca10(P04)6(OH)2】聚合酶链反应(PCR)是通过酶促反应在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釉基质主要由多种蛋白质(釉原蛋白、釉蛋白、成釉蛋白、釉从蛋白)和酶(蛋白水解酶)组成主要存在于牙本质中的非胶原蛋白:牙本质磷蛋白(DPP),显著特征是高度磷酸化,在牙本质有机物中含量仅次于胶原,约50%,具有对矿化的双重功能;牙本质涎蛋白(DSP)主要存在于年轻的成牙本质细胞、成熟的成牙本质细胞及牙本质中,在前成釉细胞中也有短暂表达被誉为“细菌化石”的16sRNA是核糖体小亚基的骨架口腔淋巴组织与整个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淋巴组织共同构成了粘膜免疫系统\n唾液防御系统中包括非特异性物质(黏蛋白、溶菌酶、唾液过氧化物酶、富组蛋白)以及抗原特异性的SIgA唾液腺中SIgA产生细胞主要来源于肠相关淋巴样组织,唾液中SIgA水平降低会增加患龋的易感性口腔的健康首先取决于黏膜的完整性肿瘤相关抗原不仅存在于肿瘤细胞,而且在同种组织的正常细胞或其他组织的肿瘤细胞中也同样存在,仅仅是含量不同而已牙槽骨是颌骨包围牙龈的突起部分,又称之为牙槽突。按照解剖部位可以分为固有牙槽突、密骨质、松骨质牙周膜又称为牙周韧带是牙槽骨中特殊结构,牙周膜是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主要连接牙齿和牙槽骨,使牙齿得以固定于牙槽骨内,并可调节牙齿所承受的咀嚼压力,具有悬韧带作用牙周膜中的重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未分化干细胞成骨细胞是负责骨基质形成和钙化的细胞,在骨组织中,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可分为四个阶段:前成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骨衬里细胞破骨细胞有两个与其骨吸收密切相关的独特结构:褶皱缘(是指行使骨吸收功能时破骨细胞与骨细胞表面相对的部分细胞膜高度折叠形成褶皱状,这部分细胞膜上有质子泵等结构,主要承担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和清晰区(指行使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细胞质内存在一个没有细胞器的区域,在电镜下由于电子密度低故称为清晰区)破骨细胞来源于造血系统的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有共同的前体,在特定条件下融合成多核细胞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过程:与骨表面附着→细胞极性化→形成封闭区→形成骨吸收陷窝→脱离骨面转移到下一个吸收表面或细胞死亡细胞培养就是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在适当条件下,使活体组织在体外环境中存活、生长增殖,并维持其结构功能。它是指从体内取出组织模仿体内生理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并维持结构和功能的方法。细胞培养的生长增殖过程:(1)组织培养细胞生命期:①原代培养期②传代期(当细胞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则需要分离出一部分细胞和更新营养液,否则将影响细胞的继续生存,这一过程叫做传代)③衰退期(2)培养细胞一代生存期:①潜伏期②指数生长期,指数生长期细胞分裂相数量可以作为判定细胞生长旺盛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n细胞相互接触后,如培养的是正常细胞,由于细胞的相互接触能抑制细胞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接触抑制,而恶性细胞则无接触抑制现象,因此接触抑制的存在与否可作为区别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标志之一③停滞期细胞在体外生存的首要条件是无污染环境组织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从机体获得少量的活体组织,用特殊酶或其他方法将细胞(又称子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并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然后将扩增的细胞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和可吸收的生物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将细胞黏附在生物材料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将该复合物植入机体的组织或器官的病损部位,随着生物材料在体内逐渐被降解和吸收,植入的细胞在体内不断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最终形成相应的组织或器官,从而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口腔特有的干细胞:牙髓干细胞、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牙周膜干细胞、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唾液腺干细胞。GTF和FTF在菌斑的特性?①对蔗糖有高度特异性,即只能利用蔗糖作为底物,合成细胞外多糖,而不能利用其它糖。②有广泛的PH适应度(PH5.2-7.0),其适应范围与菌斑PH相符,GTF的最适PH是5.5,当PH降到4.5以下时即失去活性;③由于是细菌自发合成的固有酶,它的合成不需要诱导,它的量与培养基有关,在含蔗糖的培养基中,酶的产量较含葡萄糖的高。简述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关系如何?成骨细胞参与破骨细胞在骨表面附着的调节;成骨细胞合成破骨细胞骨吸收刺激因子,促进成熟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前列腺素E(PGE)是一种很强的骨吸收促进剂;成骨细胞参与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调节免疫防龋的可行性理论基础。龋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其主要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人工诱发的抗变形链球菌抗体可以阻止细菌的黏附和菌斑形成;保护性抗体可以通过唾液(局部SIgA反应)或龈沟液(全身性的IgG和IgM反应)到达易感部位,因此从抗感染的角度探讨免疫防龋的途径是可行的。免疫防龋类型包括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釉基质蛋白在釉质发育中有何作用?①启动釉质矿化,釉基质的矿化最先发生于釉牙本质界,釉基质既参与矿化核晶的形成又是釉基质中矿物盐的贮库;②作为晶体生长的支持相,釉基质蛋白表面疏水基团相互结合形成空心的隧道样结构,这种结构为晶体在隧道内生长提供了合适的生长空间和支持;③调节晶体生长,通过控制釉基质蛋白在晶体表面的数量、部位可调节晶体的大小、形态与生长方向。氟对牙齿发育有什么影响?\n增加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发育期釉质晶体的形成(机制;影响基质的合成、分泌;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基质蛋白酶,阻碍釉原蛋白的移除;干扰晶体的矿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