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1 发布 |
- 37.5 KB |
- 8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言学史学》PPT课件
第三节方言学的兴起中国古代第一部方言学专著扬雄《方言》\n本节要点1、方言学兴起的原因2、扬雄和《方言》3、《方言》的作者问题4、《方言》的内容与体例5、《方言》的注释与影响\n1、方言学兴起的原因中国土地广大,州与州之间,郡与郡之间存在方言差异。诸侯国之间更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为了消除语言隔阂,加强交流,统治者自古重视方言研究。汉应劭《风俗通》说,周秦时代曾经有一种制度,每年秋收以后农闲季节,统治者就派一些使臣,乘着輶轩车,摇着木铎,到各地农村去采集诗歌、民谣以及各地方言,并记录整理。统治者借这些东西了解风俗民情。但这些材料因战乱而散失了。\n汉代方言采集工作汉代建国之后,由于朝廷的提倡,又重新开始方言采集工作,做过方言收集工作的人有蜀人严君平、扬雄及其老师林闾翁孺(林闾,复姓)和刘向、刘歆父子(对整理古籍作出很大贡献,第一部图书总目《七略》的编者)等五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资料。扬雄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周秦残存的资料和汉代收集的资料作为起点,进一步收集和整理各地方言。方言学由此兴起。\n2、扬雄和《方言》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后期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口吃,不善言谈,而以文章名世。40岁后,始游京师,汉成帝时,经同乡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汉成帝召入宫廷,为给事黄门郎。官职一直很低微,历成帝、哀帝、平帝“三世不徙官”。王莽篡权后,拉拢扬雄,任他为大夫,在天禄阁校书。曾因受牵连,即将被捕,于是跳楼自杀,未死,后得免。\n扬雄的成就扬雄早年爱好辞赋,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二人齐名,有“扬马”之称。扬雄晚年对赋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辞赋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模拟《易经》而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等。在语言学方面,创作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方言学专著—《方言》,标志我国传统方言学的兴起。另外还有一本有影响的识字课本《训纂篇》。\n扬雄的方言调查扬雄的《方言》吸收了前人的成果,但主要还是自己的创造。为了专心调查方言,积累材料,他上书给汉成帝,要求给他三年薪俸,摆脱公务,安心研究学问。汉成帝答应了他的要求。从此,他带着笔和绢,利用各方人士来京的机会亲自调查、记录各地方言。用了27年时间,完成这部著作。到七十岁那年,当时王莽的“国师”刘歆向他要这部书看,因为刘歆正在写作图书总目《七略》,想把这部书录入。但是扬雄说书未写定,不愿意拿出来给人看,因而《七略》就没有著录扬雄的《方言》一书。第二年,扬雄去世。\n3、《方言》的作者问题今传《方言》一书,据刘歆与扬雄书信往来及应劭《风俗通义》和常璩《华阳国志》所言,应为扬雄所撰。“方言”一词首见于文献且以此称书名皆始于应劭。但《七略》《艺文志》和《扬雄传》都没有提及《方言》,所以后代便有人对《方言》的作者发生怀疑,认为此书并非扬雄所作。刘歆云“闻子云独采集先代绝言,异国殊语,以为十五卷。”应劭也详细记载扬雄好方言,经过27年时间,写成《方言》之事。可见扬雄却有《方言》之作。刘歆想借观他的书,扬雄不愿意,因而《七略》没有著录其《方言》,《艺文志》依《七略》而作,所以未录扬雄《方言》。\n4、内容与体例解题: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著作。由全称可知,此书包括“绝代语释”(绝代即远代)和“别国方言”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容主要是“别国方言”,所以简称《方言》。方言之“方”,非以中原为中心的“四方”之“方”。“方”,邦也。“方言”即邦言,“别国方言”即指不同邦国之特色语词。扬雄《方言》里面东齐方言包括夷语,南楚方言包括蛮语,西秦方言包括氐羌语,秦晋北方言包括狄语。据研究,《方言》中几乎每卷都有见于现代南方民族语的非汉词语。\n内容:原作已失,今存13卷,为东晋郭璞《方言注》本。这十三卷的内容:释语词(共8卷)释服制(卷4)释器物(卷5)释兽(卷8)释兵器(卷9)释虫(卷11)\n体例:《方言》在体例上模仿《尔雅》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卷一)崽者,子也。湘沅之会,凡言子者谓之崽,若东齐言子矣。(卷十)可见其体例和《尔雅》同,每条先列举同义词,再用一个常用词解释。但它们有一个不同之处:这些同义词是属于不同的各个方言词汇的,所以下面还必须说明某词属于某方言。早在西汉时期,扬雄就能对复杂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能区别出当时的共同语,不同地方的方言以及古代的语言,这是很不容易的。\n《方言》所收的方言词汇,可分为以下五类:(1)通语,或称凡语、凡通语、通名等,指西汉时没有地域限制,通行比较广的共同语。如: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卷一)(2)某地某地之间语-即通行区域比较广的方言。逢、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卷一)(3)某地语,即当时通行地区较小的方言。如:叨、惏,残也。陈、楚曰惏。(卷二)\n(4)古今语-或称古雅之别语,指古代的方言。书中除了“别国方言”之外,还有“绝代语释”,就是一些远代的词汇即古今语或古雅之别语。如:假、怀、摧、詹、戾,至也。……皆古雅之别语也,今则或同。(卷一)(这些词在古代都是“至”的意思。“古雅之别语”即从上古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方言词。“今则或同”是说到了扬雄笔录时那些方言词有些地方已经互相通用了,不再有区别了。)(5)转语,或称语之转,是由于时间和地域上的不同而发生语音变化的词。庸谓之倯,转语也。(卷三)(说倯是庸的语转,二字是叠韵字)\n《方言》所指称的方言区域。《方言》对所记词汇大都说明通行区域,可从中大体了解汉代方言分布的轮廓。书中指称的地域相当复杂,计有:古国名,如秦、晋、魏、赵、燕、齐、鲁、卫、楚等;州名,如幽、冀、青、徐等;郡名,如汝南、会稽、巴、蜀等;还有县名、水名、山名以及其他国名和民族名等。书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划分标志,就是函谷关为界:函谷关以东,称关东或自关而东;函谷关以西,称关西或自关而西。\n《方言》一书常以两个以上地域并举,如秦晋、齐鲁、自关而西等,这表明并举地域的方言是比较接近的。根据《方言》一书地域出现频率的统计,所记以秦晋语为最多,而且在语义上说明也最细,又每每与所举通语相同,可见,秦晋方言很可能就是汉代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也就是说,汉代共同语很可能是在秦晋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n5、注释与影响与《尔雅》一样,第一个为《方言》作注且影响最大的也是晋代郭濮。郭璞精通音义,对古籍的整理和注释很有贡献。文学方面,他注释的有《山海经》、《楚辞》等。语言学方面有《尔雅注》、《方言注》等,在解说字义上都用今语来说明古语。特别是《方言注》一书,郭璞继承和发扬了以活的方言口语作为调查对象的传统,采用晋代活的语言来解释扬雄所记汉代方言,为汉语留下了一份可贵的语言资料。\n影响:《方言》既是汉语方言学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训诂学的一部很有价值的专著。具有正确的语言学思想。《尔雅》《说文》等汉代语言学名著都是以古代文献的书面语为研究对象,而《方言》能以人民口头中活的语言作为考查对象,这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也是少见的。由于缺少记音工具,《方言》记录汉代各地的活方言,就用汉字作音标来用了,所以有人说《方言》一书多奇字。所谓奇字,从语言学的观点看,不过是他用来记录当时方言的音标符号,是语音的代表。\n二十七年坚持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扬雄从当时的语言实际出发,自己直接搜罗口语材料,经过二十七年的调查研究,因而能对丰富复杂的语言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能分析出方言、通语、古今语,又能举出各方言区域。在语言学研究方法上为后世树立了优良传统。《方言》记录了当时的口语,所举的汉代方言,有的在现代方言里依然还保留着。如“慧谓之鬼”。现代口语中称一个人机灵、聪明,就说这个人鬼得很。在这里,“鬼”仍然保留“慧”的意思。又如“子谓崽”也是大众口里流行的话,如果没有扬雄在《方言》中记录下来,我们就无从知道这些口语在汉代就有了。\n“这简直是现代语言工作者在田野调查时,记录卡片和立刻排比整理的功夫。这正是中国语言史上一部‘悬之日月不刊’的奇书,因为它是开始以人民口里的活语言作对象而不以有文字记载的语言作对象的”。——罗常培《方言校笺•序》\n历代还是有不少人关心方言俗语的,并写了不少这方面的著作。只是他们都没有能像扬雄那样以口头语言作为研究对象;也不能做到像扬雄那样从实际调查方言的科学方法。正如罗常培先生所评论的,他们都“始终在文字里兜圈子,很少晓得从语言出发。能够了解并应用《方言》这本书的条例、系统、观点方法的,简直可以说没有人。可惜从中国语言史上发达最早的词汇学,从《方言》以后,就这样黯淡无光,不能使第一世纪左右已经有了逼近语言科学的方法继续发展。”\n附:《扬雄答刘歆书》节选(译文)扬雄在此向您叩头。您的要求我已知道了。……又整理了《殊言》十五卷,您怎么知道了呢?我谦谨坦诚地向您说明根底情况,不敢违背信约。我年少时不曾学习文辞,对于诂训五经并不精通,我听说前代輶轩遣人奏报的书籍皆曾藏于周秦王室,到了他家庭破败的时候,全都散佚不见了。唯独蜀人严君平和临邛的翁孺很爱好训诂,还见过輶轩派人上奏的言论。翁孺与我的母亲家有亲缘。君平有过过错,我对他有些偏私,所以年少时他愿与我交往。君平所收的輶轩之言不过千字,翁孺大略有其梗概。\n……我做郎官的时候,自己上奏说,年少时没能学习,而自喜欢内容广博文辞绝丽的文章,愿意不领三年的俸禄,而且免于值任公事的劳役,期待得以从心所欲,自求成道。上有诏书说,可以不削俸禄,命尚方监赐予我笔墨钱六万,并可以在石室看书。这样以后一年,作了绣补、灵节、龙骨三章铭诗,成帝很喜欢,我也得以实现了先前的心愿。因此天下向上推举孝廉正是郡守、卫士都相会时,我常常拿着纸笔问他们各地的语言,回家后摘录整理写在木板上,到今天已经二十七年了。\n……您一定要以威势胁迫将此书纳入,此书又没有完成,不可以示人,如今您又要结束它,那么我只好自缢来遵从您的命令了。若可以宽延期限,必定不敢有所遗留,扬雄所作的能够使您向圣朝献纳赋贡,那么扬雄就没有遗憾了,哪里敢藏匿。只是主管者想得到罢了。我能长久按照规矩监督自己,完成此作,死可算小事,扬雄是敢于践行的。恭谨地送还使者,扬雄叩头叩头。\n第四节字书的兴起中国文字学史第一部专著许慎《说文解字》\n本节要点一、什么是字书二、许慎和《说文解字》1、许慎生平2、许慎创作《说文解字》的原因3、《说文解字》的体例4、《说文解字》在汉字学史上的重要性5、《说文解字》的注释与影响\n一、什么是字书字书是研究字形和根据字形以考证音义的书。汉字是表意文字,字的形体和意义关系非常密切。认识了字的形体,有助于了解字的本义。因此,社会需要有影响力的字书。字书大体可分以下几类:①学童识字课本。如《急就篇》等,编排体例很乱。②解释汉字形体、读音和意义的书。如许慎《说文》,按形体分540部首编排文字。梁代顾野王《玉篇》、宋代司马光等的《类篇》、明代梅膺祚《字汇》、清代《康熙字典》都是按部首编排的字书。③刊正字体的字书。唐代颜元孙《干禄字书》,宋代张有《复古编》都是这一类订正笔画讹误的书。\n二、许慎和《说文解字》1.生平: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人,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后汉书·许慎传》上说许慎“少博学经籍”。这里的经籍包括“五经”和诸子百家、医药、天文、历算等。由于他才学过人,被汝南的郡守选拔为功曹,协助郡守办理全郡公务。许慎任职功曹,其工作是相当严肃认真的,据《汝南先贤传》记载:许慎任职功曹,勤于政事,廉洁奉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因此,他又被推举为孝廉之士。后来,许慎被召入京城洛阳,做了太尉府的南阁祭酒,从事文书一类的工作。东汉时太尉府的南阁祭酒是一个很重要的职务。\n许慎入京后,就从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师贾逵为师,受读古文经,从此学业大进。他在公事之余,就开始从事文字研究并创作《说文解字》一书。公元100年,许慎就完成了《说文解字》的初稿。此后许慎以年老体弱多病为由,回归故乡继续写作并修改他的著作。公元121年,许慎终于在家中将《说文解字》一书完成,叫儿子许冲献于朝廷。许慎死后,葬郾城县许庄东。今河南郾城县许庄有许慎及其儿子许冲的墓。至清,县令、学官到许夫子墓前致祭,行一跪三叩礼。1985年,许慎研究会第一次会议时,立“重修许慎墓碑记”。\n2.创作文字方面的专著《说文》的原因有三第一,东汉识字教育松弛,对文字的解释很混乱。西汉是非常重视识字教育的。在西汉,学童17岁考试,要能背诵讲解九千字才能做“史”(郡县掌文书的官);又考试八种字体,合格的才能做“尚书史”(中央掌文书的官)。可到东汉时代,背诵讲解九千字的制度被取消了,考试八种字体的办法也不再实行了,语文教育工作放松了,很多人不明古人造字的条例,根据隶书,对汉代以前篆书写的古文字随意解说,荒谬不足信,许慎觉得有必要创作一部很好的字典,一扫当时的谬说。\n第二,东汉古文经与今文经争论激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西汉东汉董仲舒贾逵(许慎师)、郑众马融(郑玄师)、郑玄汉代通行的隶书秦统一前的篆书立于学官(学校)私学,少数儒生私家传授讲微言大义讲考据(内容上的区别)(所谓今古文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即大篆或籀书。)\n今文经学:今文经学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抄写的经书。代表为董仲舒。秦朝不仅“焚书坑儒”,且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惠帝时,儒家思想言论开始松动。从这时起,到文帝时期,一些尚存的老儒依靠记忆,口头传经。弟子们因找不到书籍,就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本文和解释记录下来,这样的经典就是所谓的“今文经”。今文经来自老儒的记忆,因每个老儒的记忆有出入,解说有差异,于是出现了一经有几家说法的情况。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些学术流派。\n例如《今文尚书》的传授伏生是秦汉时济南著名学者,文帝时,朝廷开始着手搜集以前散失的各种古代典籍。当时文帝想找一位懂得《尚书》的人,可找遍天下只有伏生一人,便想召他进宫。可这时伏生已经90多岁,文帝只得派晁错亲自去向伏生求教。晁错到了伏生家里,伏生由于年纪太老,已经连话都说不利落了,只得叫自己的女儿传话来教授晁错。终于将伏生胸藏《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这是用隶书记录下来的。隶书是汉代通用的文字,因此汉代称隶书为今文,用隶书写下的《尚书》便称为今文《尚书》。\n古文经学古文经是用秦统一以前的篆书抄写的经典。秦在焚书时,人们将经典和其它一些古书埋藏起来。汉代离秦不远,西汉前期,由于拆除老房,先秦时代用大篆写的古文经书时有发现。这些新发现的经典就叫做“古文经”。因为当时识先秦古文的人不多,所以这些古文典籍重新问世以后,主要藏于皇家图书室,并没有得到当时代人的重视。\n西汉末年,刘歆整理古书时,发现古文经典不仅文字与今文经不同,篇章也多出不少。他认为古文经的价值远远超过今文经,因此向朝廷建议将古文经正式列于学官。他的建议遭到今文经学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被采纳,但由此引起历史上的经今古文之争。古文经虽不得立学官,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东汉中叶以后,今文经逐渐衰落,出现了一批著名古文经学家,如贾逵、马融等人。特别是经学大师郑玄,他善于吸收今文经学中的一些学说,使得古文经学最终压倒了今文经学。\n例如《古文尚书》的传授:武帝末,在孔府旧宅的墙壁夹层中发现包括《尚书》等在内的大批藏书。都是用六国蝌蚪文(古文)书写的,故称古文《尚书》。当时人们都不认识,唯孔安国尚能辨认。孔安国,西汉时期鲁国人,孔子十一世孙。汉代经学家。孔壁中所得《古文尚书》当时人都不识,安国以今文读之,又奉诏作书传,定为五十八篇,谓之《古文尚书》,开创了西汉《古文尚书》学派。孔安国将所得古文《尚书》献给武帝,希望能立于学宫,目的未能达到,因此古文《尚书》只能私下传授。\n古今文经学的区别:首先,文字不同。其次,地位不同。再次,传授方式不同。更主要的是内容不同。今文经讲微言大义,认为圣人的话句句有深意。解经的目的是为汉代统治者服务,统治者需要什么,他们就从经书上找出什么,如此主观臆说,取悦统治者,谋取高官厚禄。其实是统治者的御用文人。古文经学讲考据,着重研究文字、训诂,按照字义去解释经义,极力恢复经书的本义,不作任意发挥。于是形成了系统的训话方法。\n东汉时代激烈的古今文经学之争,对许慎产生很大影响。许慎是东汉著名古文经学家贾逵的弟子,他对当时今文经学不实事求是地解释儒家经典的作法很不满意。许慎认为,先有文字,而后才有五经。要想正确地解说经书,就必须弄懂文字的结构、读音还有意义。为了驳斥今文经学家曲解文字篡改儒家经义的作法,许慎立志要写作一部文字方面的著作-《说文解字》。许慎的儿子许冲在上疏中的一段话也具体地说明了许慎作《说文》的宗旨是为了发扬古文经典,为了解释孔子六经。\n第三,许慎古文字功底深厚许慎师从贾逵学习古文经,有渊博的古文字知识和正确的语言学观点。他既对六书的认识很深刻,也认识到语言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认识到社会经验的代代相传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记载。这些观点都是很了不起的。总之,由于社会识字教育的需要,由于经今古文之争,由于许慎学识渊博又有高明的语言观 ,所以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n3.《说文》的内容和体例内容:《说文解字》四个字告诉读者,这部书由“文字”和“说解”两部分组成。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说文解字就是说解文字的意思。许慎《说文》原书十四篇,又叙目一篇;许冲进上时,篇自为卷,称十五卷。今存宋初徐铉校定本,每卷又分上下,共三十卷。收字9353个,又重文1163个。字体以小篆为主,为正字,有古文、籀文等异体则列为重文。\n《说文》中重文(即异体字)包括以下文字:古文:主要是古代器物上的铭文和汉代出土的先秦儒家经典著作中的文字。王国维认为古文是战国时期六国的文字。《说文》共收古文369个。籀文:许慎以为是出自周宣王的史官籀所编写的字书《史籀篇》,因篇名而得名。王国维先生认为籀文是秦国使用的文字。籀文实际与西周末、春秋初的金文的结构相似。应是西周末、春秋初的文字。《说文》中共收籀文223个。或体:指不同于正字的另一种写法,多是小篆。秦石刻文字也是秦篆。俗字:指民间流行的文字,也属于汉篆。\n体例:大凡著述,都有一定的体例。不明了一书的体例,就难以理解一书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意旨。《说文》收了9353个字,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字编排起来并进行解说的呢?许慎不是像前人字书那样用韵语把许多汉字堆放在一起,而是科学地分析汉字的构造,把许多汉字按照形体的构造来分类,凡形旁相同的类聚在一起,立下部首。部首又按一定的规则编排先后次序。这样就把纷繁复杂的汉字有机地编排组织起来了,这种方法是前所未有的,是许慎的创造。下面介绍一些对于理解《说文》一书有所帮助的《说文》体例。\n(一)编排体例全书所收之字,按照形体结构分为540部。①部首的排列次序。这540部又是怎样编排起来的呢?始一终亥:全书第一个部首为“一”,最后一个部首为“亥”,即所谓“始一终亥”的排列法。这是按照汉代阴阳五行家“万物生于一,毕终于亥”的唯心主义思想安排的。这是汉代的风气所致。一,是天地未分化的统一体,是天地化育之道。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末一位。十二地支至亥为一周期。就像数字数到十,又从一数起,循环不断。部首编排始一终亥,即为此意。\n据形系联:指的是根据字形相近与否来安排部首次序,即形体相近的部首尽量排在一起。如:卷一有十四个部首,排列的次序是这样据形系联的:一部丄部示部三部王部玉部珏部气部士部丨部屮部部蓐部茻部注:上:丄示:气:草(艹)\n卷一有十四个部首如何“据形系联”第一个部首为“一”部;其次为“丄”部(这是古文上字,一横表示基准,上加一竖表示在上。篆文丄,隶变作上);第三为“示”部,从上(甲金文中,上多作一长横上加一短横之形。表示在上者天;三竖画,表示日月星。上天利用日月星辰的变化显示出或吉或凶的征兆);第四部“三”又和古文“上”形体相关;第五部“王”,第六部“玉”又和“三”相关;\n第七部珏(jué象两串玉合并)与第六部“玉”相关;第八部“气”小篆形体与“三”相近;第九部“士”是从一从十,和“一”相关;第十部“丨”(gǔn表示上下相通)是把“一”竖起来;第十部“屮”(chè,为草木初生。象刚从地中长出的形状,已经有了主茎和侧枝)与“丨”相关;第十二部艸(cǎo,各种各样草本植物,会意。今作部首写作艹,单用写作草)是两个“屮”;第十三部“蓐”(hāo,拔去田间野草)从“艸”;第十四部“茻”(mǎng,指各种杂草丛生)四个“屮”。\n部首排列也有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的情况。如:走部(以夭、止会意,夭是屈,止是足,跑时屈足)止部(止表示人的脚)癶部(bō,两足分张,足跟相对而行,从止tà)步部(从止tà相背,象走路时两足一前一后)此(以止匕会意,匕为比,比较远近,所止处为此)正部(即是。正直、平正。以止、一会意,一为贯通天地人之道,以之限止人的言行,就是正)是部:正直。会意,以日为正,天下之物日最公正。辵部(步履踌躇。从彳止,彳为小步走,止为停止)彳(象形,象人腿。股胫足三部互相协调得以行走)\n廴部yǐn长行也。从彳引之(象形字,将彳之末笔有意拉长,表示长途。)chān缓步行走的样子,从廴从止。二者义皆为走。行部(行走,以彳亍会意。古文字象四通八达之形,读háng,引申为行走。)齿部38(门牙,止为声符,形符像口齿之形)牙部39(大牙,臼齿,俗称腮牙,象形字)足部:象形,下部为止像脚趾,上为口像膝下踝上部分疋部:足也,象形,上部像腿肚子,下部为止,像脚。此外,部首排列也有亳无道理可言的情况。不可能把每一部的次序都讲出点道理。\n②各部文字的排列《说文》所收9353个单字,分列在540部中,各部所收之字,排列时也有一定规律。以类相从:各部中字的排序从总体上看是以类相从的,即每部中把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例如手部:手、掌、拇、指、拳等是人体部份,抠、揖、攘、拱等是手部动作,都按性质和同类型的字并排。女部,姜、姬、姞、嬴、姚、妫、妘、姺等排列在一起,因为它们同是人的姓氏;母、妪、媪、姐、姑等字比邻,因为它们是对女性不同的称谓。但只能说是大致如此,其中有些字的排列,没有明显规律可寻。\n每部的第一个字为部首字。如第一个部首为“一”部,本部文字的次序是:一(凡一之属皆从一)、元、天、丕凡东汉皇帝的名讳,一定排在部首字后的第一个。如“禾”部字次序:禾(凡禾之属皆从禾)、秀(上讳)汉光武帝刘秀,秀属禾部便是“禾”部部首后第一字;“草”部字次序:(凡之属皆从)、莊(上讳)汉明帝名庄(繁体莊),庄便是草部部首后第一字。“示”部字次序:示(凡示之属皆从示)、祜(上讳)祜(hù)是汉安帝的名讳。\n凡每部之字,一般是先吉后凶,先实后虚。如“示”部字:示(部首)、祜(上讳、福也)、礼(敬神以礼,求神赐福)、禧(致礼于神,获得吉祥)、祯(敬神出自真诚,获得福佑)、禄(福也)禠(sī福也)、祯(祥也)、祥(福也)、福(得到神明佑助,诸事顺遂)等字在前,祸(灾害)、祟(指鬼神作灾祸)等字在后;又如“水”部,凡水之专名在前,如河(黄河)、江(长江)等都是具体河流的名称(为实),而形容水之形状的字(为虚)排在后面,如滔,水漫漫大貌,涓,小流也等,都排在水部后半部。\n(二)说解体例①全书以小篆为主体,对每一个小篆文字,先释字义,然后释字的形体结构。如“(定),安也。从宀从正。”“(果),木实也。从木,象果实在木上。”小篆之外,如有异体,则列其下,名为“重文”。②凡象形字,均说明“象形”或“象某之形”。如“目,人眼。象形。”“自,鼻也。象鼻形。”有言“从某,象某之形”者一般为合体象形字。如“眉,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n③凡言“从某从某”或“从某某”者,为会意字。如“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视,瞻也。从见示。”有时候只讲“从某”,后一个意符穿插在说解的语句中。如“穿,通也。从牙在穴中。”“突,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④凡形声字,必言“从某,某声”。“从某”之“某”为意符,“某声”之“某”便是声符。如“锦,从帛金声”、“到,从至刀声”。有时也说“从某从某声”。\n⑤凡言“从某省,某声”者,为形旁有所简省的形声字。如“考,老也。从老省,丂声。”⑥凡言“从某,从某或“从某某”,某亦声”者,为会意兼形声字。如“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⑦凡言“从某,某省声”者,为简省声符的形声字。如“梳,从木,疏省声”、“炊,从火,吹省声”。⑧若有不同的说解,便加上“一曰”“或曰”“又曰”列出,以示两说并存。如“莹,玉色。从玉,荧省声。一曰石之次玉者。”这是说“莹”有两种不同的讲法,一种认为是“玉色”,一种认为是“石之次玉者”。\n(三)音读体例《说文》除注明谐声偏旁,包括亦声,省声外,还有直接注明读音的。常用的术语为“读若某”或“读与某同”。如“椵,读若贾”;“范,读与犯同。”没有反切,反切产生于东汉末,今本《说文》反切,乃是宋徐铉校定《说文》时所加。\n小结:大致说来,《说文》的部首是尽量把小篆形体相近或相关的部首放在一起,同部首的字是尽量把意义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这种方法本来就很难贯彻到底,何况许慎也并没有完全严格遵守这种办法。因此,和后世工具书比较起来,从《说文》中检字,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熟悉篆文形体和540部首,可以说无从下手,把一整本书翻完也难以自己所需要的字。近近几十年出版的《说文》大都附有《说文通检》或另编索引,这对于我们查检《说文解字》就方便多了。\n4.《说文解字》在汉字学史上的重要性。(1)创造了按部首编排字典的体例。以前字书的编纂方法:将所收字编成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说文》改变了这种方法,开创了部首编排法,把九千多字按偏旁归纳为540个部首,这种方法,一直成为编字典的一种主要体例。晋代吕忱的《字林》,梁代顾野王的《玉篇》,宋代司马光等的《类篇》,下至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清代张玉书等的《康熙字典》等都按偏旁部首排列文字。由此可见《说文》一书在中国字典学史上地位之重要。\n(2)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全书共收小篆文9353字,古文、大篆、籀文等异体字-重文1163字。古书中所使用的文字大体具备,其中既有先秦所有的字,也有汉代新产生的字,为后代考查汉字发展的历史提供极宝贵的材料。如果没有这部书作桥梁,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以来的篆书,更不要说到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因为有了许慎的书,所以现在得以读通大量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n(3)指出汉字的造字规律,即所谓“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注:见(xìan),显示;撝同挥,指挥即所指的方向。许慎总结了“六书”理论,对“六书”所下定义最为明确,成为后世对六书的权威解释。\n(4)提供了语言文字的研究方法。古代典籍中也有过解说文字的记载,如《论语》“政者,正也。”《孟子》“庠者,养也”等。这只是一些零星的解说文字,不成系统。《说文》以前的字书都是三四字句或七字句的识字书,《尔雅》只讲字义。《说文》能阐明汉字的形体、意义、声音及三者的关系,这是许慎研究语言文字的重要方法。书中所收的字都是先解释字义,再剖析形体构造,最后注明读音。如,诛:讨也。从言朱声。许慎以形体、字义、声音三者互相沟通的方法来探讨文字,为语言文字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n(5)在字义解释上也有创见①在字义解释上,许慎通过小篆形体的分析,说明汉字的造字本义。本义是一切引申义的出发点,本义与先秦古籍有密切关系,汉代去古未远,讲求本义也许在许多地方只有说解字形的作用;但是越到后代,字的本义越成为重要的知识。因为随着语言的发展,许多字的本义一般人已经不知道了。例如:捷,猎也。军获得也。猎是声训。捷作动词用,表示获得战利品;作为名词用,表示战利品。《春秋》庄公三十一年:“齐侯来献戎捷。”与此字本义合。\n又如:秉,禾束也。从又持禾。《诗·小雅》“彼有遗秉。”就是用了“秉”字的本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秉的本义作禾束的解释,现在已经不用了,而引申为拿、持,如李白《春夜桃李园序》:“古人秉烛夜游。”再引申为掌握、主持,如秉公处理。“向”本义是“北出牖”(朝北的窗户),《诗经·七月》“塞向墐户”与此字本义合。“析”本义是“破木也,从木从斤”,《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与破木义合。《说文》成为古汉语词汇的宝库。我们今天编写字典,在本义方面,仍要根据《说文》,可见《说文》在保存汉字本义方面的贡献是卓越千古的。\n②解释词义时,许慎不满足于单词释义,而是加上具体形象的描写和叙述。这种做法在《尔雅》里也有,但许慎的描写和叙述比《尔雅》丰富得多。这种描写和叙述,其中虽有失实的地方,但是大多数还是可靠的。本来字典的任务就不能限于字义的解释,有些知识性的东西对读者还是很有用的。如: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三年一产子)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发源于敦煌郡边塞之外的昆仑山,从发源地东流入海。)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岷山,入海。(此源头实际是岷山之源,长江发源于青海的各拉丹冬雪山,流经青海、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在上海入东海)\n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桂是长江以南的一类树,单称桂,多指木桂,亦称肉桂。如图。树皮芳香,可作香料,还有药用价值,众药之中,《本草经》木部上品首列木桂,所以为百药之长。许慎的解释中,产地有了,作用也有了,这样人们就知道古人所谓“桂”是肉桂,而不是木犀(常绿花小,白色或暗黄色,有特殊香气,花供观赏,通称桂花)肉桂皮-药用部分许慎知识渊博,他的《说文》既有知识性,又有百科性,对后世的影响很大。\n5.注释、影响以及不足:《说文》在当时就受到重视。郑玄注释经书时就引用《说文》的说法。其后的字书多模仿《说文》。后人称《说文》为“许书”,称其学为“许学”。宋代徐铉、徐锴兄弟对《说文》进行整理。二人都是宋初文学家,号称“大小二徐”。现存《说文》的版本由哥哥徐铉校定,世称“大徐本”。清朝研究《说文》者众多,作注的就有几十家,其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称为《说文》四大家。\n《说文》是一部了不起的书,但是它不可能是一部尽善尽美的书,它也有不足之处:第一,表现在对词义的认识上。《说文》一书的词义解说,多数是正确的,保存了字的本义。但它所保存的有些词义,受到当时社会思想、阴阳五行之说影响。表现在词义解说上,如: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译:在宇宙初始的时候,自然演化之道处于混沌中的太极之中。太极亦称太一,是种宇宙的原质。后来,混一的太极中分出了阴阳,清轻者为阳,上升为天;重浊者为阴,下凝为地。天地形成之后,阴阳二气又相互激荡,化育而生成万物。所以,一就是太一,就是天地化育之道。(其实,一的本义:数词)\n后世出土的甲骨文、金文,许慎没有见到,因此有些字形弄错了,有时连字的本义也弄错了。例如:《说文》说“行,人之步趋也。从彳(chì)从亍(chù)。”他认为“彳”像人的下肢腿、胫、脚三部分相连,“亍”是反彳。“步”指慢步,“趋”指快走。他把“行”看成会意字,并且认为“走路”是它的本义。但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像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这是讲错了本义。又如“为”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是象手牵着一头象,古者役象以助劳,本义应该是劳作,引申为“作为”的“为”。许慎没有见到甲骨文和金文,只根据小篆把“为”解释为“母猴,从爪”。这是错误的。\n第五节专用声训的《释名》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语源学专著刘熙《释名》\n本节要点1.传统训诂方法:声训2.《释名》作者及其时代3.内容与体例。4.《释名》的不足:5.《释名》的价值:\n1.传统训诂方法:声训声训就是通过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由于只凭字形这一语言的外在形式探求字义,就有很多同义词问题得不到圆满的解决,于是古代学者又充分利用语音这个语言的内在形式,运用声训法探求字词的意义。先秦的典籍解释字词时,常常可以见到声训这种方法,如:《论语》:政者,正也。子帅而正,孰敢不正?《孟子》: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政、校、序、庠等字义的解释,就是声训的应用。\n《周易》“乾,健也;坤,顺也;坎,陷也;离,丽也;兑,说也。”已经广泛地使用了声训。乾,八卦首卦,代表天,也代表着男性。“健”是强健、刚键。“乾,健也。”是说天是强健的。坤,八卦之一,代表大地,也代表女性。“顺”即顺从、顺应、和顺。大地是和顺的,它遵循、顺从于天道。坎,八卦之一,代表水。渊深不测,水道弯曲。离卦代表火。一火在上为太阳之火;一火在下为大地上所烧之火。火焰当然是绚丽灿烂的。本卦通过对火的描述,揭示了古代先民刀耕火种的情形。兑(duì)卦是八卦之一,代表沼泽。泽中的水,可以滋润万物,使万物喜悦,是悦的象征。\n汉末刘熙《释名》解释事物之名的本源,研究方法主要从声音上去探索事物如此称名的缘由。如“日,实也”、“月,阙也”,这种解释已见于《说文》,但是刘熙要说出道理来,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月,阙也,满则〔复〕阙也”;“冬,终也,物终成也”;“身,伸也,可屈伸也”。全书都是这样考求语词音义之间的关系,说出缘由来。虽然声训是一种古老的训诂方法,但全书都用声训来解释,《释名》为第一书,从而使《释名》成为我国第一部以声训推求事物得名由来的训诂专著,即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n2.《释名》作者及其时代大千世界,事物繁多,名称各不相同,这些名称的来历是什么呢?我国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专门推究事物所以命名的由来的著作,这就是《释名》,一部声训专著,全书几乎都用声训的方法解释事物之名的由来,即探求它们的语源。作者刘熙,字成国,北海(今山东省)人,生活年代当在汉末,曾师从著名经学家郑玄。《后汉书》无传,事迹不详。\n3.内容与体例。《释名》这部书是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的由来的。释名的意思就是解释事物之名。《释名》共8卷,二十七篇,所释名物典礼共计1502条,可以略见当时名物典礼之大概。卷首自序云:“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说明刘熙撰此书的目的是使百姓知晓日常事物得名的原由或含义。\n8卷27篇的内容是卷一: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卷二:释州国、释形体卷三: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卷四: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卷五:释衣服、释宫室卷六: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卷七: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卷八:释疾病,释丧制。很明显,它继承了《尔雅》按义分类的原则,但收词范围比较广,分类比较细密而合理。很多内容是《尔雅》没有的,对当时的名物典礼颇有参考价值。\n释字体例《释名》解释词义,每一条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先用一个词给以简单的解释,再就事物得名的由来说出一番道理。如:“月,阙也,满则〔复〕阙也”。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释义的方式。第一种是先用声训,然后再补充说明道理。日,实也,光明盛实也。(释天)山,产也,产生物也。(释山)\n第二种是先作解释,接着用声训,然后加以说明。广平曰原。原,元也,如元气广大也。(释地)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傍作山也。(释长幼)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以庇寒暑也。《释衣服》第三种是先用声训,再作解释,然后说明。例如:姿,资也。资,取也,形貌之禀取为资本也。(即“姿色”就是一种资本,一本万利)《释姿容》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释书契》\n《释名》的声训体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①同音字为训,如“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也。”(释天)已耕者曰田。田,填也,五稼填满其中也。(释地)川,穿也,穿地而流也。(释水)②双声字(或发音部位相同)为训,如公,广也,可广施也。(释言语)(有些牵强和主观臆断)含,合也,合口停之也。(释饮食)③叠韵字为训(或发音部位相同),如月,阙也,满则阙也。(释天,月、阙皆在月部)礼,体也,得其事体也。(释典艺)\n4.《释名》的不足:声训只是训诂的一种方法,如果大量使用,无限制使用,则容易走向主观任意。对字的解释就不免有穿凿附会之处了。《释名》全部采用声训法,虽然有些讲得较贴切,不无道理,但是大部分都出于主观的推想,没有经过系统的探索,也没有实际的根据,结论有一些明显的任意牵合和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如:寅,演也,演,生物也。(《释天》解释干支寅)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释天》贵,归也。物所归仰也。《释言语》导,陶也,陶演己意也。《释言语》\n有时纯粹是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胡乱加以联系,导致结论到了荒唐可笑的地步。例:姊,积也,犹日始出积时多而明也。《释亲属》妹,昧也,犹日始历时少而尚昧也。《释亲属》痔,食也,虫食之也。《释疾病》笑,钞也。颊皮上钞者也。《释姿容》\n其实世上事物得名的途径很多,情况非常复杂。并不是每一个词的来源都能弄清的。有很多词都来源不明。声音只是起名的一种途径而已。有的名称由约定俗成而来,仅仅是记录事物的一种代号,音与义之间并无联系。我们不能凭人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地加以解释。不过,远在1700多年以前就有这样具有语源学性质的书,还是很可贵的。其所以能流传下来而没有亡佚,与人民很想追寻语源的心理有关系。\n5.《释名》的价值:《释名》用先秦以来传统训诂方法之一的“声训”来探求事物典礼命名的本源,这在我国语言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该书为汉语语源学的重要著作,与《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历来被视为汉代4部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在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价值主要表现为:①《释名》是从语言学角度探索声训的第一部训诂专著。以前的学者使用声训,是用来宣传儒家思想,《释名》则是从语言学上来研究词源,用语言声音来探求意义。为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探索了一条新途径。\n②《释名》的声训为考查汉末语音,研究上古音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全书以声为训,取同音字或音近字,由此可以考证汉末的语音,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书。特别可贵的是,书中记录了当时一些语词的方言读法, 如《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清、徐以舌头言之。”“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风,泛也,其气博泛而动物也。清、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所谓舌腹舌头横口合唇踧(cù)口开唇等,都是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上对汉语语音加以描写,这近似于今天的描写语音学方法,是扬雄《方言》没有的。\n③《释名》记录了很多汉代通用的语词,尤其是《释名》中有许多与《尔雅》、《说文》及经传不同或不尽相同的训释,是很有价值的训诂材料。如《说文》:“瓦,土器也,已烧之总名。”瓦本指烧制的陶器。《释名·释宫室》:“瓦,踝也,踝,坚确貌也。”这里所说的瓦是指盖房顶的瓦(古瓦有当,向外。 瓦与当连,犹如人足与踝相连,故以“踝”释“瓦”)。这说明至少在汉末“瓦”的词义已发生了转移。这类材料对我们探讨词义学和汉语史都很有价值。\n④《释名》还保留了汉代的一些古语。如《释天》:“露,虑也,覆虑物也。”“覆虑”是古语,亦谓之“覆露”,在《汉书》、《淮南子》中都曾出现,是“荫庇”、“沾润”(养育、荫屁)之义。《释天》:“虹,又曰美人。”传说古时有一对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虹,故古代俗称美人虹。《释丧制》:“汉以来谓死为物故。”“狱死曰考竟。(刑讯致死)”这些古语,传达了上古时代语言的信息,可以作为考察古今语言发展轨迹的凭据。 从上所述可见《释名》对研究训诂学、语言学、社会学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著作。\n本章结语所谓小学,就是语言学。周代小学要断文识字,如同今天小学认字写字。因为是基础,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讲,所以名之为“小”。汉代以后,隶书通行,古文以上诸字体渐成艰深学问。近代白话文通行,文言文又成学问。原本是基础课的小学,反成国学之最难。如今,能通小学者,可说是寥寥无几。古时的小学,如今成为“博士学”了。\n在中国语言学史上,训诂学最先出现,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汉语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发展道路。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语音学的产生自然要晚些。只有解释词义的训诂学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训诂学首先产生。训诂学产生于汉代,这有语言文字本身的原因,因为周代的典籍,当时人一般还看得懂,不需要注释。到了汉代,与先秦相隔数百年,语言文字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训诂解释,多数人看不懂。而汉代统治者又特别重视这些先秦儒家典籍,这就必须由学者加以注释以便进行广泛传播。《尔雅》等专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n我国文字训诂学自汉代兴起,其标志性的成果就是《尔雅》等专著的出现,分别代表了传统语言学几个不同的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中:《尔雅》是训诂学的开山之作,《说文》是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方言》是方言学的奠基之作,《释名》是第一部语源学专著。《释名》用声训方法探讨汉语命名的原因,由于他的声训有很多缺点和错误,有时,他随心所欲地随便抓一个同音或音近字来解释,因此后人对他多有批评。近二千年来,对《释名》的研究,进展不大,《释名》没有取得与其他三部专著相同的学术地位。\n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小学《急就篇》通语古文经学声训二、简述汉代四大语言学专著的作者以及书名的含义。三、试述《说文解字》在汉字学史上的意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