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言学纲要试题9
语言学概要试题9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层的最小单位。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规则的变化。4.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5.“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由()认知机制引起的。6.黑话是一种特殊的()方言,它有强烈的()o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空2分,共14分)1.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说话中不具冇主观性。2.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3.汉语名词没冇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冇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4.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是不白由的。5.语言是丰富人的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6.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语言替换2.区别特征3.借词4.反义词5.语言联盟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2.自己举一个例了说明什么是词义的模糊性。它会影响交际吗?为什么?3.谈谈借词与社会的关系。4.世界语为什么不能代替自然语言。5.以汉语为例谈谈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五、分析和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写出下列元音:2.从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谈谈语言演变的规律性问题。答案一、填空题1.形式;符号2.合•成词3组合4.屈折成分5.转喻6社会、排他性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X2.X3.Xd.X5.丿6.V7.V三、名词解释1.语言替换是更深程度的语言接触。语言替换是不同民族深度但不平衡接触的结果。深度\n接触指在同一片区域内不同民族交错居住,属于同一个国家共同体或经济文化圈。不平衡接触是指所接触的诸民族屮有一个民族在人口和文化上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这一优势民族一直保持有聚居的人口而其他民族的聚居人口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语言深度但不平衡接触的一\n般结果是优势语言排挤和替换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弱势语言则因被替换而停止使用。1.具体语言屮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2.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它和意译词不同。意译词是用木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我们不把它们看作借词。汉语的借诃多用音译兼意译的方式。3.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作反义词。4.也称“语言的区域分类”。它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而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只相对平衡接触的结果。[p']是送气音,[p]是不送气音。[g]是浊塞音,[k]是清塞音。[rd是双唇鼻音,[n]是舌尖前鼻音。[p]是双重音,[k]是舌尖示音。[s]是清擦音,[刃是浊擦音。[u]是后高圆唇元音,是后半高圆唇元音。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部位不同,发音部位不同,发音方法不同,舌位高低不同,四、问答题1.①/p/—/p'/②/g/—/k/③/m/—/n/④/p/—/k/⑤/s/—/z/@/u/—/o/⑦/ts/—/ts'/:发音方法不同,[ts]是清不送气塞擦音,[ts']是清送气塞擦音。1.比如“早晨”一•词,在中国一般是“从犬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为“早晨”,而欧洲人一岂到上午十一点左右仍可称为“早晨”。一•般而言,在一定的地域和人群中是不会影响交际的,这些是大家达成的共识。2.借词虽然咅义都借白外语,但如果两个社会的接触程度不深,即地域上不相邻且只有一般性的物质交换或文化交流,则借词在语音、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如果碰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相近的音去代替,而不产生新的音位。也就是说,如果两个社会地域不相邻且接触程度不深,则语言的变化就只限于向对方语言借用£|己语言中所没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名称,音位的聚合系统和组合规则、词法、句法等都不发生变化。语言中借用词语的方向决定于两社会接触吋文化传播的方向。如果文化传播是单向性输出或输入,则词语的借用也是单向的;如果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则词语的借用也是双向的。社会接触的强度决定了借词的限度。如果在接触中,一方社会对另一方社会的文化持友好欢迎的态度,就会借入人量的该语言的词汇,有时,尽管自己的语言中某个词汇与借词在意义上的等同,也可以借入。日语借入人量的汉语词就是很好的例证。总Z,社会接触的程度浅则语言的接触程度也浅。语言浅程度接触的结果是语言中出现不成系统的、文化层面的借词。诃语借出借入的方向与文化输出输入的方向相一致,因此借词是研究民族史、社会史的重要材料。3.随着世界各族人民的交往FI益频繁,为了打破语言的隔阂,人们白然地产主一种理想,希望能有一种大家都接受的世界语,作为各族人民往来的工具。波兰医纶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了“世界语”,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冇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十六条,没有例外。壯界语兼采欧洲各种语言的词汇材料和语法格局,加以简化划一,可以说是欧洲各大语言的一个合理化的公分母,也可以说是一•种人造的洋泾浜。它模拟自然语言,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它简单易学,懂得欧洲语言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世界语正因为有这些优点,所以问世以示受到广泛的欢迎。不过,世界语毕竟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替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世界语作为一种国际辅助语,需要不时进行规范,统TI径,才能保持其通用性。就预言的基础來讲,世界语的国际性其实只限于印欧系语言区,对其他地区的人來说,它仍然是一•种陌生的不易掌握的工具。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局限。\n1.组合规则的演变主耍表现为词序的改变。汉语缺少形态,词序特别重耍。词序在汉语语法中占•冇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冇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忌不自信”中作宾语的代词放在动词之前变为放在动词之后,这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变化。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里冇一种“小名+大名”的类型,小名在前,限定后面的大名,例如“桑树”“北京市”,“桑”“北京”为小名,“树”“市”为大名。但是在上古汉语屮却有一种与此相反的词序,这可能反映史前汉语的一些特点。五、论述题1.①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V]②舌而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③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④舌面后高圆届兀音[u]⑤舌面前高圆唇元音——[y]2.不受外系统接触影响的语音演变,其结果通常是很齐整的,对以用"规律”的形式表达出来。语音的变化有很强的规律性。这种演变的规律性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凡符合条件的一律都变,没冇例外,语法语义条件不起作用。比如,在尖团合流的变化中,只要符合声付是精组和见组、韵母是细音的语音条件,都合流为舌面前声付,不论含有这些声母的字是名词性的、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也不管它们表达了什么语义。第二,时间性。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段时期中起作用,过了这TI寸期,即使处于同样的条件下也不会遵循原来的规律发生变化。第三,地区性。语音的演变是像一个波浪一样从一个屮心向外扩散的,而且扩散有地域的限制,所以音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进行。例如,浊音清化的规律在北方话系统屮是普遍起作用的,而在吴语区和湘语区则仍保留原来的浊音,并没有发生清化的现彖。从演变结果看,语法演变可以分为纽合规则的演变、聚合类的演变。纽合规则的演变主要便现为词序的改变。比如,汉语的词序在历吋发展过程中岀现的变化有:代词宾语从动词前到动词后,大名冠小名的消失,介词结构从动词后到动词前,补语从可以与动词分离到补语必须与动词紧邻等。语法聚合类的演变主要表现为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的消长、词类的增减。印欧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形态简化的变化,如现代英语与古代英语相比,形态变化大大减少。汉语缺少形态,语法聚合规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词的句法功能比古代确定,词类的界限比古代清楚,特别是在历史发展过程屮出现了特有的量词;一是开始出现构词词缀和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专用语素。从演变方式和途径看,主要有类推、结构的重新分析与语法化等。语法屮有齐整划一的趋势,这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它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新规则的适用范围,起着调整整顿的作用,给语言带来更大的条理性。很多语法演变的事实可以从类推屮得到解禅。类推作用使一些不规则的形式规则化。语法演变屮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结构的重新分析,它往往造成语法范畴的消长或新的词类、新的虚词、新的结构的出现。比如上古的一些连动结构到中古变成了述补结构。语法化现象也反映了语义演变的规律性。哪些实义词容易发生语法化,语法化后表示什么样的语法意义,常常具有普遍性。从词汇演变的结果看,常见的有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词语替换三种现象。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或转移。词义的演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些演变的方式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语言中看到,比如从空间义到时间义的引申就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语义演变现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