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大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言学概论大纲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认识语言和民族、语言和种族的关系;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认识语言符号的诸特征;了解语言学的性质、作用及发展梗概。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识记: 1、口语:2、书面语:领会: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思考: 1、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5、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第二节  语言的性质 识记: 1、符号;2、能指;3、所指;4、聚合关系; 5、组合关系:领会: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4、语言符号的可变性;5、语言是一个系统;6、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   7、语言是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8、语言系统的层次性;9、组合关系的含义;10、聚合关系的含义;1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思考: \n1、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2、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3、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三节  语言学 识记: 1、语言学;2、普通语言学;3、理论语言学;。4、应用语言学;5、传统语言学;6、结构主义语言学。领会: 1、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2、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3、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4、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6、普通语言学的产生;7、索绪尔的主要贡献;8、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 9、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10、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11、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12、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思考: 1、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2、语言学研究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角度。第二章  语音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语音的各种性质,了解描写元音和辅音发音特征的方法,理解音位学的基本理论和音位分析的基本原则并能够运用,了解音位组合和韵律特征的基本形式,提高认识语音现象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识记: 1、语音;2、声音的四要素;3、振幅;4、频率;5、音高;6、音强;7、音长;\n8、音质;9、响度;10、基音;11、陪音;12、乐音;13、噪音;14、语音的生理基础;15、声门;16、齿龈;17、硬腭;18、软腭;19、舌叶;20、舌面;21、舌根;22、口音;23、鼻音;24、鼻化音;25、主动的发音器官;26、被动的发音器官; 领会: 1、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2、语音和一般声音的本质区别;3、音高与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的关系;4、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5、音强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关系;6、音强和响度关系密切,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7、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8、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9、对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10、音质的性质;11、乐音和噪音的区别;12、音质与发音体、发音方法以及共鸣器的形状之间的关系;13、音质在语言中的作用;14、人类发音器官的构造及其各部分的功能;15、声带活动的情况;思考: 1、语音中的不同音质是如何形成的;2、如何理解语音的心理属性;3、为什么说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二节  音素 识记: 1、音素;2、音标;3、国际音标的制订原则;\n4、宽式标音;5、严式标音;6、舌面元音;7、舌尖元音;8、卷舌元音;9、前元音;10、央元音;11、后元音;12、高元音;13、低元音;14、圆唇元音;15、不圆唇元音;16、标准元音;17、口元音;18、鼻化元音;19、[i] [y] [e] [ε] [æ] [a] [u] [γ] [o] [Λ] [а][A][ 有三个打不出,具体见课本50页所列的元音]  等元音的发音特征;略20、发音部位;21、发音方法;22、双唇音;23、唇齿音;24、齿间音;25、舌尖前音;26、舌尖后音;27、舌叶音;28舌面前音;29、舌根音;30、小舌音;31、喉音;32、塞音;33、擦音;34、塞擦音;35、边音;36、颤音;37、闪音;38、半元音;39、清辅音;40、浊辅音;41、送气音;42、不送气音;领会: 1、国际音标的优点;2、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的问题;\n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4、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器的不同形状决定的5、改变口腔形状的三种方式6、舌位前后、高低和嘴唇的圆展在元音发音中的作用;7、舌面元音舌位图;8、主要的发音部位;9、发音方法的内容;10、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辅音发音中的作用;11、辅音的发音过程可以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第三节  音位 识记: 1、音位;2、音质音位;3、非音质音位;4、音位变体;5、音位的条件变体;6、音位的自由变体;7、区别特征;领会: 1、音位的辩义功能;2、音位是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4、音位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5、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6、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7、音位条件变体间的差别在语音规范上的意义8、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9、音位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征的集合10、音位的区别特征通常表现为二项对立11、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思考: 1、如何理解音位和音素的区别2、归纳音位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为什么说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第四节  音位的组合 识记 1、音节2、音渡3、开音节4、闭音节5、元辅音分析法6、声韵调分析法\n7、声母8、韵母9、韵腹10、韵头11、韵尾12、声调13、四呼14、复元音15、二合元音16、三合元音17、前响二合元音18、后响二合元音19、复辅音20、语流音变;21、同化;22、顺同化;23、逆同化;24、异化;25、弱化;26、脱落;27、增音;领会: 1、“肌肉紧张度说”的内容;2、音渡在确定音节界限上的作用;3、语音的社会性对音节划分的影响;4、音节(以元音为核心的)的基本结构类型;5、汉语音节的声韵调分析;6、汉语中决定声母和韵母配合关系的主要因素;7、复元音和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8、复辅音与两个相连的单辅音的区别;9、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10、弱化的主要表现。思考: 1、音节的划分应该考虑哪些因素;2、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每种语言的音节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4、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第五节韵律特征 识记: 1、韵律特征;2、时位;3、声调语言;4、非声调语言;\n5、调值;6、调类;7、五度标调法;8、连读变调;9、调位;10、重音;11、词重音;12、句重音;13、固定重音;14、自由重音;15、主重音;16、次重音17、重位;18、轻音;19、语调;20、节律重音;21、强调重音;22、节拍群;领会: 1、韵律特征的特点;2、韵律特征在不同语音层次上的表现;3、长短音的作用;4、决定声调调值的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5、调类是根据调值来划分的,但是调类的名称却不一定是由调值决定的6、连读变调有的涉及整个调类,有的只涉及个别的词;7、孤立的单个音节无所谓重音或轻音;9、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虽然是贯穿全句的,但在从最末一个重读音节算起的句终部分最为明显;思考: 1、音节的音高变化在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说重音和轻音通常都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来表现的,而不是仅仅同音强的增加或减弱有关;3、为什么自由重音可以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固定重音却没有这种作用4、语调的构成和哪些有关5、节律重音和强调重音有哪些区别;6、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在语调音高形式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 第三章  语汇 一、基本要求  了解语汇的性质和特点,掌握语汇的范围、类别和构造等知识,具有辨识词语类别形式和构造形式的能力,能正确地使用汉语和所学外语的词语。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汇的性质 \n识记: 1、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2、语汇是词和语的总和;3、语汇的定义;语汇是词和语的总和。领会: 1、语汇的作用;2、语汇与词汇;3、词汇与词语。 思考: 1、为什么说语汇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2、为什么说语汇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3、为什么说语汇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4、语音、语汇、语法三分是怎么回事5、语音、语汇、语义三分是怎么回事6、为什么本书按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四分7、语汇学的范围和内容是什么。  第二节  语汇的类聚系统 识记: 1、词和语的共同特点;2、词的特点;3、语的特点;4、词的词汇学分类角度;5、语的语汇学分类角度;6、根据词的音节数量分类:7、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类:8、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类:9、根据词的地位用途分类:10、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11、最常用词,次常用词;12、科技术语,行业语;13、专有名词,惯用语,谚语,成语,歇后语,简缩词语。 领会: 1、单纯词、合成词与单音节词、多音节词的关系;2、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3、基本语汇的特点和主要类别;5、怎样区别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6、怎么区别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7、新造词的定义和分类8、古语词的定义和分类9、方言词的定义和分类10、外来词的定义和分类;11、怎样确定常用词;12、科技术语和行业语的特点和分类;13、专有名词的特点和分类;\n14、惯用语的特点和分类;15、谚语的特点和分类;16、成语的特点和分类;17、歇后语的特点和分类;18、简缩词语的特点和分类。 思考: 1、汉语的词为什么有双音节倾向;2、汉语双音节词有什么作用;3、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是什么关系;5、通用语汇和基本语汇是什么关系;6、通用语汇和常用语汇是什么关系。  第三节  语汇的构造形式 识记: 1、语素的定义;2、汉语语素的特点;3、外语语素的特点;4、直接成词(一个语素直接形成单纯词):5、转化成词(一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再形成单纯词):6、构词(两个以上语素组合形成合成词):7、构形(附着在词上的词尾变化形式);8、语的构造特点;9、外语中词与词组的区别;10、汉语中词与词组的区别;11、离合词,词组词。 领会: 1、语素定义中的“最小”;2、语素定义中“音义结合”的“音”和“义”;3、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4、自由语素与不自由语素(黏着语素);5、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6、实义语素与虚义语素;7、语素的类别系统和交叉归类;8、外语中的成词语素:虚词语素和词根语素;9、外语中的不成词语素: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10、自由不定位实义语素直接成词:实词;11、黏着定位虚义语素直接成词:虚词。12、狭义的变性成词:兼类词;13、广义的变性成词:轻重音变化,元音交替变化;14、变形成词中的逆序成词:逆序词,截搭词;15、变形成词中的简缩成词;16、构词中复合词的类型:陈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补充式;17、构词中派生词的类型:前缀式,后缀式,中缀式;18、构词中重叠词的类型;\n19、复杂合成词的组合层次;20、语素组作为构词成分;21、狭义的构形:纯粹词尾形式;22、广义的构形:可以包括起标示词类作用的词缀;23、语的结构固定性和整体性;24、语的结构形式相当于词组但又有各自特点;25、汉语中哪些语素的组合会产生词和词组的区别问题(组合后只能是词,组合后只能是词组,组合后既可能是词也可能是词组)。 思考: 1、语素与音节和字符是什么关系;2、汉语与外语的语素类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虚词语素有哪些形式和作用;4、词根语素有哪些形式和作用;5、构词语素有哪些形式和作用;6、构形语素有哪些形式和作用;7、语素的组合与语素义的组合是否对应;8、语素的组合与语素类的组合是否对应;9、重叠词与叠音式单纯词和重叠式词组(语法的重叠形式)有什么区别;10、怎样分析复杂的合成词;11、怎样理解语的固定性和整体性;12、语的结构形式有哪些特点;13、怎样处理汉语中词和词组的区别问题。  第四章  语法 一、基本要求 了解语法的性质和特点,了解语法研究的内容、语法现象的分类和语法成分的单位,了解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关系,基本掌握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和语法意义的主要范畴,基本掌握语法单位的聚合规则与组合规则,特别是词类、词组、句类、句组等知识,初步具有观察、辨识和分析语法现象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法的性质 识记: 1、组词造句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2、语法规则是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3、语法的定义。 领会: 1、语法与语音;2、语法与语汇;3、语法与修辞;4、语法与语境;5、语法与逻辑。 思考: 1、为什么说语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2、为什么说语法具有强大的递归性;\n3、为什么说语法具有严密的系统性;4、为什么说语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二节  语法研究的内容、类别和单位 识记: 1、客观存在的语法:语法规律;2、主观认识的语法:语法规则,语法学;3、历时语法,共时语法;4、教学语法,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5、普遍语法,参数语法;6、词法(形态学),句法(造句法);7、组合规则,聚合规则;8、核心语法(小语法),外围语法(大语法);9、语法单位:语素(语素组),词,词组,句子,句组。 领会: 1、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的区别;2、教学语法与面向信息处理语法的区别;3、普遍语法与参数语法的区别;4、词法规则与句法规则的区别;5、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的区别;6、核心语法与外围语法的区别;7、语法单位之间的组成关系(语素——语素组,词——词组,句子——句组);8、语法单位之间的形成关系(语素/语素组——词,词/词组——句子)。 思考: 1、为什么说语法规律只有一种,而语法规则可以多种多样;2、为什么说方言语法实际上是共时语法现象反映历时语法现象;3、为什么说形态丰富的语言中词法问题重要,而汉语中句法问题更重要;4、为什么说每个语言成分都既处在组合关系中又处在聚合关系中;5、为什么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6、传统语法学、结构语法学和现代形式语法学分别怎样对语法现象进行划分;7、怎样定义句子;8、怎样理解各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 识记: 1、语法形式是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2、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体现的意义;3、语法手段是语法形式的主要类别;4、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主要类别;5、词法手段: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6、句法手段;虚词,语类选择,语序,语调;7、词法范畴:体词性范畴,谓词性范畴;8、句法范畴:类别范畴,关系范畴;9、附加,屈折,异根,零形式;10、重音,轻读;11、辅助词,功能词;\n12、性,数,格,有定和无定;13、时,体,态,人称。 领会: 1、什么是语法形式;2、什么是语法意义;3、从形式到意义,从意义到形式;4、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综合性手段和分析性手段;5、词形变化的作用;6、词的轻重音的作用;7、词的重叠的作用;8、虚词的作用;9、语类选择的作用;10、语序的作用;11、语调的作用;12、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13、体词性范畴的表现形式;14、谓词性范畴的表现形式;15、类别范畴的表现形式主义;16、关系范畴的表现形式。 思考: 1、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2、语法手段和语言类型有什么关系;3、不同语言的不同虚词形式;4、不同语言的不同语类选择形式;5、不同语言的不同语序形式;6、不同语言中相同的语法意义和不同的语法范畴。第四节  语法单位的聚合和组合 识记: 1、词的聚合就是词类;2、词的组合就是词组;3、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4、简单词组的组合关系:基本词组,特殊词组;5、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动补词组,联合词组;6、介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以及冠词词组,助词词组,语气词词组,方位词组等;7、词组的聚合类:体词性词组和谓词性词组,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8、句子的聚合就是句类;9、句子的组合就是句组;10、句子的句型类:完全主谓句,不完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11、句子的句式类:移位句,删略句,添加句,替换句;12、句子的功能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3、句子的简繁类:单句,复句,多重复句;14、复句的定义和判定标准;15、复句的主要意义关系类型;\n16、句组的定义;17、句组的主要意义关系类型。 领会: 1、划分词类的标准(怎么得到词类);2、划分词的结果(得到多少词类);3、不同语言都可以采用分步标准划分词类,但形态和意义也可以作为参考;4、不同语言的不同词类数量:共同词类和特殊小类;5、词类的向上归大类和向下分小类;6、典型词类,边缘词类,跨类,兼类;7、复杂词组的组合层次;8、成分与组合;9、划分词组层次的原则:成结构,有意义;10、外语中的主句,小句,从句;11、汉语中的基本句,省略句;12、主谓句与变换句式;13、什么是句子的句型类;14、什么是句子的句式类;15、什么是句子的功能类;16、什么是句子的简繁类;17、汉语中的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18、动词谓语句及其下位句型;19、不完全主谓句和省略句;20、非主谓句和独词句;21、变换的不同形式和不同语言中的特殊句式;22、句型类、句式类、功能类和简繁类的交叉;23、复杂结构单句;24、复谓结构单句;25、多重复句的组合层次。 思考: 1、为什么说词和句子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2、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3、划分词类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标准;4、为什么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词类数量和类型;5、为什么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词组数量和类型;6、词类和词组的聚合类的关系;7、“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与复杂词组的层次分析;8、复杂结构单句、复谓结构单句与复句的区别;9、多重复句的层次分析;10、多重复句与句组的区别;11、要不要把句组作为一级语法单位;12、句组有哪些语法作用。第五章  语义 一、基本要求 \n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语义的性质。了解词义的构成和结构,掌握义素分析法。了解单义、多义、同义、反义等词义聚合的特别,理解语义场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句义的构成和结构,了解并能够分析句义间的蕴含、预设关系,了解并能够分析各类歧义的形成原因。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义的性质 识记: 1、语义;2、理性意义;3、非理性意义;4、词汇意义;5、语汇意义;6、语境意义。 领会: 1、在语义中,句义和词义具有突出的地位;2、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有概括的、一般的;3、依靠语境的限定作用,表达概括意义的语言形式可以有具体的、个别的所指;4、语义民族性的含义和表现。 思考: 1、为什么说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2、语境意义和语言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区分二者;3、什么是语义的模糊性;4、为什么说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 第二节  词义的结构 识记: 1、词义;2、词的理性意义;3、词的非理性意义;4、词的通俗意义;5、词的科学意义;6、义项;7、义素;8、义素分析。 领会: 1、词的理性意义的产生;2、词义也可以反映精神世界的对象;3、词的理性意义在词义中的地位;4、感情色彩的含义及主要类型;5、语体色彩的含义及主要类型;6、形象色彩的含义;7、义项既包括词的理性意义,也包括附着在理必意义之上的附加色彩;8、义项的概括性;9、义项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10、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11、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对比法;12、义素分析的步骤;\n13、义素分析的要求;14、义素分析的作用;15、义素分析存在的问题。 思考: 1、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有什么不同;2、词的语体色彩和词语使用的关系如何;3、形象色彩和词语构造有什么关系;4、为什么相同的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所表达的几个意思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个词的几个义项;5、为什么说明或掌握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应该以义项为基本单位;6、语义学领域的义素分析法和语法学领域的语义特征分析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第三节  词义的聚合 识记: 1、单义词;2、多义词;3、本义;4、基本义;5、派生义;6、同义词;7、等义词;8、近义词;9、反义词;10、语义场;11、上位词;12、下位词。 领会: 1、本义和基本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2、派生义的产生途径:借代和比喻;3、多义词在交际中一般并不会造成歧义;4、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异同;5、同义词的类型;6、一个多义词可能在不同的义项上和不同的词构成同义关系;7、近义词的作用;8、绝对反义词的含义;9、相对反义词的含义;10、一个词可以和几个不同的词互为反义词;11、反义词的作用;12、上下位词和语义场的关系;13、语义场的层次性。 思考: 1、词为什么会由单义发展为多义;2、应该如何理解“同义词”的含义;3、为什么等义词在语言中大都不能长期并存;4、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应该如何理解“反义词”的含义;\n6、应该如何看待语义场的系统性;7、语义场研究有哪些意义。 第四节  句义 识记: 1、关系意义;2、语法关系意义;3、语义关系意义;4、语气意义;5、述谓结构;6、变元;7、语义角色;8、语义指向;9、蕴含;10、预设;11、歧义。 领会: 1、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的区别;2、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的区别;3、语气意义的内容及其表达形式;4、述谓结构的构成;5、常见的语义角色;6、简单述谓结构和复合述谓结构的区别;7、从属述谓结构和降级述谓结构的区别;8、语义指向和句法结构关系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9、蕴含一般都发生在有上下位关系或整体和局部关系的句义之间;10、语义学研究的蕴含关系是指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的蕴含关系;11、研究蕴含关系的意义;12、预设和蕴含的区别;13、预设对言语表达和理解的影响;14、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15、影响歧义难度的因素;16、歧义的类型:词汇歧义、组合歧义。 思考: 1、为什么说语法关系意义是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为什么说语义关系意义是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3、为什么说语气意义是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4、为什么说在述谓结构中,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5、为什么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一个具体句子的意义可以看作是一组命题;6、歧义与语义模糊的有什么区别;7、歧义与语义笼统的有什么区别。 第六章  文字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字的性质、作用和类型,正确理解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了解文字起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正确认识文字的创制和改革的意义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n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 识记: 1、文字;2、字符;3、意符;4、音符;5、记号;6、自源文字;7、他源文字;8、单纯字符;9、复合字符;10、词语文字;11、语素文字;12、音节文字;13、音位文字;14、辅音文字;15、表意文字;16、表音文字;17、意音文字;18、假借字。 领会: 1、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字符的类型:意符、音符和记号,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3、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4、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的区别;5、文字的类型。 思考: 1、应该如何看待一些表示比较复杂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画跟文字的关系;2、汉字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文字。 第二节  文字和语言 领会: 1、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不能把这种影响绝对化;2、文字也会影响语言,但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 (2)思考: 为什么说文字和语言关系密切,但二者又不能画等号。 第三节  文字的起源和演变 识记: 1、楔形文字;2、象形字;3、会意字;4、独体字;5、合体字;6、偏旁;\n7、形旁;8、声旁。 领会: 1、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2、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3、文字系统的形成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4、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5、古埃及文字的情况;6、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文字创造了辅音文字;7、已知的所有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或词语文字,已知的所有表音文字都是他源文字;8、“六书”的含义;9、由于汉字字形的变化和简化,声旁和形旁的作用已不那么明显了;10、汉字的形旁跟表意字符的区别;11、汉字的声旁跟表音字符不完全相同;12、汉字字体的演变。 思考: 1、文字起源和演变的大致历程是什么样的;2、应该如何看待“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 第四节  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领会: 1、“文字的创制”的含义;2、非洲一些新兴国家创制文字的情况;3、新中国为少数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情况;4、文字改革的类型:正字法的改革、字符类型的改革、文字类型的改革。 思考: 1、文字的创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2、应该如何对待文字改革。 第七章  语言和社会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言起源的条件和语言发展的社会根源及特点。了解语言分化的社会根源及其过程,了解地域方言、亲属语言和社会方言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区别。了解语言统一的原因和方式。了解语言接触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认识各种社会语言对策的内容及其作用。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领会: 1、语言的起源问题;2、“神授说”的内容及评价;3、“摹声说”的内容及评价;4“社会契约说”的内容及评价;5、“手势说”的内容及评价;6“感叹说”的内容及评价;7、“劳动叫喊说”的内容及评价;\n8、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语言、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9、语言起源的过程;10、脱离了社会的使用,就没有语言的存在和发展;11、语言发展演变的两大特点;12、语言发展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是一种语言分化出不同的方言或亲属语言的重要原因。 思考: 1、语言的起源为什么必须具备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条件;2、语言的发展演变都体现在哪些方面;3、社会的进步是如何推动语言发展的;4、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是如何推动语言发展演变的;5、社会的接触是如何推动语言发展演变的;6、如何看待语言内部因素在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7、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8、为什么语音、语法、语汇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识记: 1、地域方言;2、次方言;3、土语;4、语音对应关系;5、亲属语言;6、语言间的亲属关系;7、原始基础语;8、子语;9、语言的谱系分类;10、语系;11、社会方言;12、隐语13、黑话;14、通用语;15、共同语;16、基础方言;17、标准语;18、国语。 领会: 1、语音差异是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2、地域方言之间既有差别,又有明显的共同点;3、“亲属语言”和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并非等同于生物学上的概念;4、亲属语言形成的原因;5、语音对应关系是语言间存在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6、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7、语言谱系分类对语言分化的历史过程和结果的反映;8、世界诸语言谱系分类的大致情况;\n9、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还存在着社会方言的分歧;10、阶级和阶层对语言的影响;11、职业差别对语言的影响;12、年龄差别对语言的影响;13、性别的不同对语言的影响;14、文化程度对语言的影响;15、宗教信仰对语言的影响;16、隐语和一般社会方言的区别17、一种语言走向统一的社会条件;18、一种语言实现统一的方式;19、通用语和共同语的区别;20、基础方言的选择和共同语的形成。 思考: 1、为什么说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2、方言间的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3、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什么不同;4、如何看待社会距离和社会行为规范对语言的社群分化所起的作用;5、为什么说推广、普及共同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逐渐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统一的过程。 第三节  语言的接触 识记: 1、意译词;2、仿译词;3、双语现象;4、双言现象;5、语言转用;6、语言混合;7、洋泾浜语;8、克里奥尔语;9、非克里奥尔话。 领会: 1、语言接触的发生;2、词语借出去又借回来的现象;3、借词的历史层次是民族交往和语言接触历史的反映;4、借词对借入语言的结构规则的顺应;5、语音成分和语法成分借用的条件;6、语音成分借用的类型;7、语法成分借用的类型;8、对等的双语现象和不对等的双语现象;9、语言转用的过程;10、语言转用必须经过双语阶段,但双语现象并非必然导致语言的转用11、洋泾浜语的产生;12、洋泾浜语的特点;\n13、洋泾浜语的前途14、克里奥尔语和洋泾浜语的区别;115、克里奥尔语的产生;16、非克里奥尔化及其对语言统一的意义。 思考: 1、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汇成分方面有什么特点;2、应如何理解“双语现象”的含义;3、双语现象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4、应如何理解“语言转用”的含义;5、语言转用和哪些社会条件有关。第四节  语言规划 识记: 1、语言规划;2、语言政策;3、语言规范化;4、民族语言政策。 领会: 1、语言规划的主要内容;2、新兴的独立国家应如何选择官方语言;3、语言规范化一般不是或者主要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过程;4、语言规范化是一个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5、民族语言政策的性质;6、民族语言政策的主要内容;7、新中国的民族语言政策。 思考: 1、语言规划有哪些主要特点;2、为什么要进行语言规范化;3、语言规范化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第八章  语言和心理 一、基本要求 了解语言在思维中的作用和语言与思维的复杂关系,了解人的语言能力与大脑构造的联系,了解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和原因,了解语言在人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和对民族社会心理的影响,同时了解在上述问题讨论中的一些不同看法。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识记: 1、广义的思维:思维与思想;2、语言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既是完成思维过程的工具,又是储存思维结果的工具;3、思维活动的类型:感性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4、感性思维(前思维):直观思维(视觉、听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想象);5、抽象思维(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概念,判断,推理;\n6、发展思维(外思维):情感、意志、美感、文化意识,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7、语言思维和非语言思维;8、思维和语言的不同功能;9、思维和语言的不同范畴;10、思维和语言的不同性质。 领会: 1、关于思维和语言不是一回事的观点;2、关于语言和思维同时发生的观点;3、关于思维先有语言发生的观点;4、目前关于思维和语言起源产生问题的科学实验证明和倾向性观点;5、关于语言和思维相互对应的观点;6、关于语言和思维相互不对应的观点7、语言与抽象思维的联系;8、语言与非抽象思维的联系;9、儿童的思维活动与儿童语言;10、发散思维的表现与语言形式;11、目前关于思维和语言范围性质对应问题的倾向性观点;12、关于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13、关于思维决定语言的观点;14、“语言相关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主要观点;15、目前关于思维和语言地位作用问题的倾向性观点。 思考: 1、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2、语言和思维是否相互对应;3、语言与思维哪个是主导;4、怎样理解语言与不同类型思维的联系;5、怎样理解语言与不同类型思维的交叉现象;6、非抽象思维是否出需要语言参与;7、抽象思维是否可以仅靠语言作为工具;8、为什么说思维和语言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9、语言对思维有什么样的影响;10、为什么说不是语言决定思维,而更主要是思维决定语言。 第二节  语言能力和语言获得 识记: 1、语言能力问题;2、语言获得问题;3、大脑单侧化;4、大脑左半球分区;5、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6、人的大脑构造的独特性;7、语言获得是一种创造过程8、儿童语言获得的几个阶段:非自控阶段,咿哑学语阶段,单词阶段,双词阶段,简单句阶段,复杂句阶段;9、偏重于外部条件的语言获得原因的解释:模仿说,强化说;\n10、偏重于内部条件的语言获得原因的解释:天赋说,认知说。 领会: 1、过去对大脑与语言关系的认识;2、现代科学对人的大脑与语言关系的研究;3、大脑的单侧化现象及实验证明;4、大脑左半球的分区及实验证明;5、失语症及失语症的各种类型;6、大脑的语言遗传机制及科学证明;7、大脑中两类语言知识:语言能力知识(先天的本能知识)和语言运用知识(后天非本能知识);8、大脑语言的功能临界期及实验证明;9、人的大脑构造的独特性及实验证明;10、语言学习和语言获得;11、儿童语言能力的表现形式: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语音能力,语义能力,语法能力;12、非自控阶段:对语音的敏感性;13、咿哑学语阶段:听觉的语言化;14、单词阶段:综合句语言或以词代句语言,最早的语义能力;15、双词阶段:两个实词连接,双词句语言,最早的语法能力;16、简单句阶段:多个实词连接,电报句语言,掌握一定的语法结构;17、复杂句阶段:虚词与实词连接,成人句语言;18、目前关于儿童语言获得原因的倾向性看法。 思考: 1、为什么说人的大脑构造是人有语言能力的主要原因;2、关于大脑构造与人的语言能力关系的研究有哪些主要成果;3、为什么说人的语言能力有一部分是先天就具有的;4、为什么说儿童语言是“获得”的;5、语言学习和语言获得有什么区别;6、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是怎样的;7、儿童语言获得的原因是什么;8、几种语言获得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9、第三节  语言与认知活动和民族社会心理 识记: 1、语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2、语言在民族社会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领会: 1、语言可以帮助完成人的认知活动;2、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3、语言可以发展人的认知能力;4、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精神;5、语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 思考: 1、为什么要研究语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n2、为什么要研究语言在民族社会心理中的作用;3、怎样从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4、怎样从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 第九章  语言学的应用 一、基本要求 初步了解语言学的应用价值和应用领域,了解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的关系,了解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的主要内容。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言学的应用问题 识记: 1、语言学的应用与应用语言学;2、应用语言学主要内容: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 领会: 1、应用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2、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和广义的应用语言学;3、语言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4、语言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思考: 1、为什么说语言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密不可分2、为什么说语言学应用的结果也能推动语言学的研究;3、为什么说语言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4、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5、为什么说语言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 第二节  语言学和语言教学 识记: 1、第一语言教学(母语教学);2、第二语言教学(外语教学);3、外语学习中的语言学知识:非系统的零星知识,系统的理论知识;4、“中介语现象”;5、“语言迁移现象”;6、外语教学的“翻译法”;7、外语教学的“听说法”;8、母语语言教学与语言教学;9、词典的类型:知识词典(百科词典),语言词典(语言词典);10、词典的词条、义项和词例。 领会: 1、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2、母语的获得与学习;3、外语的学习与获得;4、外语教学是一种基础性的语言学习活动;5、外语教学是一种交叉性的语言学习活动;6、外语教学是一种多元性的语言学习活动;7、母语有利外语学习的一面;\n8、母语干扰外语学习的一面;9、中介语与“内在大纲”;10、语言迁移与“引导迁移”;11、外语学习中发生错误的类型和原因;12、母语语言教学的任务;13、母语语言教学与补充语言知识;14、母语语言教学与培养阅读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15、母语语言教学与提高文化素质和建设语言文明;16、词典的释义方法。 思考: 1、为什么说语言教学也需要语言学的知识;2、外语教学与母语教学各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母语知识既有利外语教学又干扰外语教学;4、为什么能够听和说一种语言不等于真正掌握这种语言;5、为什么说具备了一种语言的能力不等于能熟练运用这种语言;6、为什么说具有较高的阅读写作能力或理解表达能力不等于语言的文化底韵厚和语言的文明程度高。 第三节  语言学和信息处理 识记: 1、面向人的语言学知识和面向计算机的语言学知识;2、语言学与已实现的信息处理技术:汉字编码和汉字处理,文本检索和数据统计,语料库和语料分析,语音实验与语音的识别和合成,文本的自动校对和摘要;3、语言学与未实现的信息处理技术:机器翻译,人机对话,人工智能。 领会: 1、哪些语言学的知识可以用于信息处理技术;2、语言学的知识可以用于哪些信息处理技术;3、基于经验的信息处理研究:语料库语言学或工程语言学;4、基于规则的信息处理研究:理论语言学或科学语言学;5、汉字编码和汉字处理中的语言学知识;6、文本检索和数据统计中的语言学知识;7、语料库和语料分析中的语言学知识;8、语音实验与语音的识别合成中的语言学知识;9、文本的自动校对和摘要中的语言学知识;10、机器翻译的四个层级与语言学知识;11、人机对话的两种途径与语言学知识;12、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的区别及所需要的语言学知识。 思考: 1、为什么语言规则知识和语料库知识都可以用于语言信息处理;2、为什么说信息处理需要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是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方向;3、哪些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了语言学的知识;4、哪些信息处理技术还需要语言学的知识;5、为什么说未来以语句形式自然语言为主的信息处理技术与语言学有更密切的关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