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系统功能语言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A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n一、系统功能主义的形成背景四、系统语言学的特点二、代表人物简介三、系统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n二、代表人物简介国外主要代表人物简介:韩礼德(1925~)(MichaelAlexanderKirkwoodHalliday)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里兹,青年时期在英国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获得学士学位。1947年至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深造,导师为罗长培先生。1949年至1950为攻读现代汉语转入岭南大学,跟随王力先生学习。回国后,跟随剑桥大学弗斯(Firth)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n一、系统功能主义的形成背景语言学内部因素20世纪下半叶,语言学研究流派纷呈,成果斐然,尤其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影响最大。该学派根植于伦敦学派,有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有自己鲜明的语言符号观、独特的研究方法、明确的研究重点以及既定的奋斗目标,并且注意吸收其他学派的精华。语言学外部因素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欧洲、澳洲和亚洲影响比在其他地方要大。在亚洲以中国为最。原因在于:①中国留学生回国后所作的种种努力促进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②韩礼德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来中国传授自己的思想与成果。\n1955年完成了对用中国14世纪北方官话译述的《元朝秘史》一文的语言学分析,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先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1963年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1973年到1974年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员。1974年到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教授。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系主任。1987年12月退休。\n国内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论文类:胡壮麟《语言系统与功能》,朱永生《语言,语篇,语境》等。专著类:胡壮麟,朱永生,张德褛合著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胡壮麟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等。\n主要著作《语言功能探索》(1973)《语言的系统和功能》(1976)《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1978)《学习做到有所指》《功能语法导论》本书出版于1985年,英文名《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是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理论的重要著作。(1985,1994)《婴幼儿的语言》《韩礼德语言学文集》\n三、系统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弗斯---系统观弗斯(1890-1960):英国语言学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的老师,他最先使用“系统”这一术语。认为语言是由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组织起来的。他认为语言的聚合关系被称作“系统”,组合关系则叫做“结构”。主张在价值互定的标准之上增加“有尽性”和“有限性”这两条。认为语言是多系统的,是一个复杂的由语音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n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六大核心思想㈠元功能/纯理功能的(metafunctional)思想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尽管这种功能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功能”,这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纯理功能包括三方面:即“概念”(ideational)功能、“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语篇(textual)功能。韩礼德认为心理语言学可能会强调概念功能,社会语言学会强调人际功能,但他本人坚持这三个纯理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问题。\n㈡系统的思想韩礼德不同意索绪尔等把语言单单看作是一套符号的集合。在他看来,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因而语言不能用这样一个集合的规则解释,而是用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意义潜势来解释。其次尽管弗斯是他的导师,在把系统看作潜势还是具体化的问题上,他倾向于叶姆斯列夫的观点:结构是过程的底层关系,是从潜势中衍生的,而潜势可以更好地用整合关系来表达。这就是说,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便可产生结构。尽管如此,韩礼德对语言是“系统的系统”的观点是承认的,提出语言多系统论及系统网络的观点。\n㈢层次的思想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归属多层次的一方。他的多层次的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是有层次的,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音系层。2.各个层次之间存在“体现”的关系(realisation),即对“意义”的选择(语义层)体现于对“形式”(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对“形式”的选择又体现于对“实体”(音系层)的选择。3.根据体现的观点,我们又可把语言看作一个多重代码系统。4.采用层次的概念可以使我们对语言本质的了解扩展到语言的外部。\n㈣功能的思想与前面所讲的纯理功能不同,这里所说的功能是形式化的意义潜势的离散部分,即构成一个语义系统的起具体作用的语义成分;除及物性系统外,语气系统包含“语气”和“剩余成分”等功能成分;主位系统包含“主位”和“述位”两个功能成分;信息系统包含“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两个功能成分。语言“用途”不等同于语言“功能”。用途指在实际情景类型的语境中,从语言系统的选择项中进行选择,因而它是一个价值概念。但语言用途千变万化,难以一一描述,而语言的个个语义系统却可以由有限数量的语义功能成份组成。认为语言功能包括“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功能,并分别与“语场”、“语旨”、“语式”相关联。\n㈤语境的思想语境是指语篇产生的整个环境,及信息交流的社会环境。韩礼德继承了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斯的语境思想,将语境因素分为语场(话语范围)、语旨(话语基调)和语式(话语方式),认为这三者结合起来决定了语域的性质(韩礼德著名的“语域理论”)。\n㈥近似的或概然的思想韩礼德认为语言的大量事实是概然性的,而不是肯定和否定的,并且引入了概然的概念和模糊的概念来认识和分析、解释和评价语言。\n四、系统语言学的特点㈠系统语言学家集中力量去发现和描写由于社会情境和说话人的情况不同而产生的各种语言变体,以及这些变体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㈡系统语言学家将语言看作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选择的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意义潜势),认为语言不是人的一种知识功能力,而是“文化和社会所允许的选择范围”。(该观点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区别于转换生成语言学及其他学派的重要标志。)㈢系统语言学比较重视对个别语言及个别变体(侧重对语言差异所体现的文化的研究)差异的描写,认为这种描写本身就是语言学的目的之一,而不是为了发现语言的普遍现象。㈣系统语言学用连续体的概念来解释复杂的语言事实,引进了“阶”和“精密阶”两个概念。㈤系统语言学以“系统”作为基本范畴,把语言看作是一套系统,每一个系统就是语言行为中的一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即在特定环境中可以选用的一组语言形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