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语言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汉对比语言学

汉英颜色词的语言文化意义对比研究---以“红色”和“白色”为例【摘要】:本文从语言文化学、对比语言学的角度,以英语和汉语中的颜色词“红色”和“白色”为研究对象,通过英汉对比、分析的方法,并且借助网络、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及现实材料中和颜色词“红色”和“白色”相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颜色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化意义进行比较和分析。【关键词】:颜色词语言文化意义红色白色一、引言人们生活的世界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于是表示颜色的词语便应允而生。汉语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可谓是对大自然的颜色做了一个高度的概括,在英语中,我们也能找到与其相对等的词语,red、orange、yellow、green、blue、violet。从中英文各自的词汇来看,表示各种颜色的词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由于英汉语言习惯不同,风俗各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也不尽相同,就是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与使用也有差异。了解英汉文化的背景知识、掌握表示颜色的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才能进行更加有效、更加顺利的交流。因此,对英汉颜色词的语言文化意义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二、相关研究我国学者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就对颜色词开始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胡朴安于1941对上古汉语五个颜色词——白、赤(丹、朱)、黄、黑、青的产生发展状况作了分析。从胡朴安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古“五色之名”的产生与人对自然界的感知能力和生活经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刘云泉从颜色词发展历史、文化意义、象征意义,从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用字造词等方面分析了汉语颜色词,他的研究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他的专著《语言的色彩美》(1990)对现代汉语颜色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概括。此外,还有叶军于2001年出版的专著《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从色彩词的界定、类别、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成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她不仅分析了色彩词系统的复杂性,也分析了色彩词与民族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之间的关系,并且对色彩词的语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当然,外国学者也对颜色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G.N.Leech)在他的语义学中把词的意义归纳为七种类型: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理性意义和主题意义。G.N.Leech还把前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词的联想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文化意义。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颜色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下文将对颜色词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意义进行比较和分析。三、颜色词“红色”在英汉文化意义中的异同表现3.1“红色”在英汉文化意义中的相同表现在中西文化中,红色和red的基本用法都与庆祝和喜庆相联系。如汉语中的大红大紫、唱红、红润、红极一时等;在英语中则有ared-letterday(重要纪念日、喜庆的日子),paintthetownred(狂欢),theredcarpet(红地毯、隆重欢迎、关注)等。另外,红色还与感情色彩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汉语中的脸红、面红耳赤、发火等;英语中的tobecomeredfaced/herfaceturnedred(发窘、害怕),seered(气愤),wavearedflag(发火),red-faced(尴尬)。3.2“红色”在英汉文化意义中的不同表现\n3.2.1汉语中的“红色”“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因此常常被赋予美好的含义。这些美好的含义甚至大大超过了红色本身所最容易激发的诸如活力、激情、暴力和危险等感受,因而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红人(afavouritewithsomebodyinpower),走红(beingpopular,beinghot),红榜(honorroll),红利(bonus),红运(goodluck),红光满面(one'sfaceglowingwithhealth)。比较这些词和它们在英文里相对应的单词及短语,我们可以发现,在英文中具有同样意义的单词和红色没有任何的关系。3.2.2英语中的“红色”事实上,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眼中,他们有时不仅认为红色和幸运没有什么关系,反而认为红色代表愤怒甚至暴力、恐怖。例如:haveredhands(犯罪杀人),redruin(火灾),catchsomebodyred-handed(当场抓获),redtape(官样文章、繁文缛节),toseered(发怒、冒火),redflag(使人生气的东西),redcard(红牌,裁判员判罚犯规球员不能继续比赛),redalert(紧急戒备状态、紧急情报)。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语国家,“红色”这个词都是和庆祝活动、喜庆日子及热闹的场合联系在一起。“红色”象征着生命和活力,给人们带来喜庆、热闹、幸福和吉利。在中国人的婚俗中,在婚礼仪式上,新郎要披红绸带,新娘要穿红色的衣服,头上要盖“红盖头”,婚礼要用红“喜”字和红对联来装饰;而红色也是西方圣诞节的传统颜色。圣诞老人穿着红衣服,戴着红帽子,在平安夜给孩子们派送礼物,人们则拿红色的饰品来装饰自己的家。以上的这些例子都是对颜色词“红色”表示喜庆之意很好的体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文化包含语言并影响语言,文化对颜色词的影响也是如此。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颜色词“红”的意义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在中国人眼中“红色”往往有幸运之意,而在西方人的眼中,“红色”不但和幸运没有多大关系,反而带有贬义色彩,如愤怒、暴力、恐怖等。因此,要好好把握“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下的不同含义,这样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才能顺利的进行。3.3“白色”在英汉文化意义中的相同表现在中西文化中,白色和white都代表纯洁和清白之意。如汉语中的清白无辜、洁白如玉、白璧无瑕、清清白白做人等;在英语中则有awhitelie(指不含恶意,只是出于不礼貌讲的谎言),awhitesoul(纯洁的心灵),Thisiswhiteofyou!(你真诚实!)3.4“白色”在英汉文化意义中的不同表现3.4.1汉语中的“白色”在中国,白色更多地和死亡和悲恸联系在一起。因而,白色对于中国人来说暗示着不幸。除此之外,白色的恐怖、不吉利之义正好与红色相反。因此,相对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就常常和白色联系在一起。国民党控制的军队被称之为“白军”,国民党控制的地区被称之为“白区”,国民党的残酷被称之为“白色恐怖”。如果将上述的这些词直译成英文“whitearmy”、“whitearea”、“whiteterror”,英语国家的人恐怕很难理解这到底指的是什么。汉语中的“白”还有“不费力、无代价、无报酬”之意,如白吃(eatwithoutpay),白送(freeofcharge),白费事(labourwithoutresults),白手起家(startfromscratch;buildupfromnothing)。此外,在中国古代,白色还可以用来表示贵贱卑尊,如“白衣”,“白屋”,“白身”,“白丁”等就是分别指称平民、茅草屋及没有官职或功名、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它们都可使人产生卑贱、清贫的联想、3.4.2英语中的“白色”\n和中国人不同,英语为母语者倾向于认为白色是高贵和幸运的颜色。因此,白色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地用在婚礼上。许多和白色有关的英文单词都有正面的含义,这一点和中文正好相反,例如:awhiteday(吉日),daysmarkedwithawhitestone(幸福的日子),awhitewitch(做善事的女巫),standwithawhitesheet(公开认错),white-handed(一尘不染,正直的)。除此之外,英语中的“白色”还有贬义的意思,例如:whiteelephant(累赘而无用的东西),whitemule(私酒),whiteflag(白旗,承认失败并愿意停战的标志)。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语国家,“白色”这个词都是与纯洁和清白之意有关。在汉语中,通常有“白衣天使”,“洁白如玉”等说法;而在西方,基督教被广泛接受和信仰。在《圣经》中,白色的绵羊指代的是美好而善良的东西。在弥尔顿的《失乐园》中,撒旦和其他天使都是白色的,但当撒旦被逐出天堂打入地狱后,他被烧成了一个黑色的魔鬼。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对颜色词“白色”表示纯洁、清白之意很好的体现。和颜色词“红色”一样,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白色”的意义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在中国人眼中,“白色”是不吉利的颜色。如果有人去世了,那么他或她的亲人就要穿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鞋子。而恰恰相反,在西方人的眼中,“白色”是幸运和高贵的颜色。因此,在西方人的婚礼中,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婚纱,一来表示其洁白无瑕,二来表示其高贵典雅。但是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中国人的婚礼上,新娘也会穿白色的婚纱,这一点应该特殊考虑。为了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红色”和“白色”在英汉文化中意义的异同点,现将其归类于下表:颜色词基本颜色词意义相同意义不同意义汉语中英语中红色喜庆、热闹、幸福、吉祥幸运、吉利愤怒、暴力、恐怖白色纯洁、清白、善良不幸、死亡、恐怖、无报酬、无代价、贵贱卑尊高贵、幸运四、结语中西文化的积淀赋予颜色以鲜明生动的文化内涵,有些象征含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有些则因文化的不同相去甚远。本文只是对“红色”和“白色”这两种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的语言文化意义进行比较。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承载很多文化的伴随意义。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这些颜色词的文化意义也会随之改变,新的意义会不断地产生,旧的意义将不断被替代。因此,对颜色词的文化意义还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参考文献】符淮青基本颜色词,其普遍性和发展[J].当代语言学,1981年(01).简易民从颜面色词看中西文化的内涵[J].亚洲教育,2003(4).李红印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陆刚英语基本颜色词之研究[J].南平师专学报,2002年(9).邵志洪,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13-221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肖可颜色词“白色”的民族文化内涵义.《满语研究》[J].1995年(01).叶军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n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