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1 发布 |
- 37.5 KB |
- 3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言学名著导读
语言学名著导读罗树林2014.9.1\n大纲第1讲语言学史第2讲说文解字(许慎)第3讲广韵(陈彭年)第4讲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第5讲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萨丕尔)第6讲语言论(布龙菲尔德)第7讲中国话的文法(赵元任)第8讲句法结构(乔姆斯基)第9讲汉藏语言概论(白保罗)第10讲语言变化原理(拉波夫)第11讲认知语法基础(兰盖克)\n必读书目0.语言学史*0.1.0[英]罗宾斯,1997,《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1.1岑麒祥,1988,《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0.1.2冯志伟,1987,《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0.1.3何九盈,2000,《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0.1.4何九盈,2000,《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0.1.5刘坚(主编),1998,《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n0.2.0-0.3.3*0.2.0胡明扬(主编),1988,《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人民大学出版社。0.2.1刘润清、史蒂文·麦基、赵桐、阎晓天(编),1988,《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测绘出版社。0.2.2郭成韬,1998,《中国古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2.3洪诚,1982,《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选注》,江苏人民出版社。*0.3.0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0.3.1伍铁平,1992,《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0.3.2徐超,2001,《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山东大学出版社。0.3.3张延福,1999,《国外语言学通观(上、下)》,山东教育出版社。\n1.普通语言学*1.0.1[瑞士]费·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1949,(CoursedeLinguistiqueGenerale,第四版,巴黎)。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一版。1.0.2[丹麦]叶斯帕森(O.Jespersen),1922,《语言论》(Language,伦敦);何勇等译,语文出版社。*1.0.3[德]威廉·冯·洪堡特,1999,《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n1.0.4-1.0.71.0.4[法]房德里斯(J.Bendryes),1921,《语言论》(LeLanguage,巴黎);英译本(1925年,伦敦,译者P.Radin)。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一版。*1.0.5[美]布龙菲尔德,1935,《语言论》(Language,伦敦);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一版。*1.0.6[美]萨丕尔,1921,《语言论》(Language,纽约);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1版。1.0.7[法]安托尼·阿尔诺、克洛德·朗斯洛,2001,《普遍唯理语法》,湖南教育出版社。\n1.1.0-1.1.61.1.0[德]威廉·冯·洪保特,2001,《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1.1[美]罗曼·雅各布森,2001,《雅各布森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1.2[美]本杰明·李·沃尔夫,2001,《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1.3[丹麦]奥托·叶斯柏森,2006,《叶斯柏森语言学选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1.4[丹麦]路易斯·叶姆斯列夫,2006,《叶姆斯列夫语符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1.5[美]伦纳德·布鲁菲尔德,2006,《布鲁姆尔德语言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1.6[英]唐纳德·韩礼德,2006,《韩礼德语言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n1.1.7-1.1.121.1.7[美]诺姆·乔姆斯基,2006,《乔姆斯基语言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1.8[美]王士元,2002,《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参照《语言的探索: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选译》,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1版)。1.1.9[美]赵元任,1980,《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1.10[美]赵元任,2002,《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1.11高名凯,1999,《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1.12徐通锵,1997,《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大出版社。\n1.2.0-1.2.81.2.0[美]霍凯特,1958,《现代语言学教程》,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1.2.1吕叔湘,1980,《语文常谈》,三联书店。1.2.2[美]DwightBolinger,1999,《语言要略》,方立等译,外研社。1.2.3[英]罗宾斯,1986,《普通语言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2.4[英]戴维·克里斯特尔,2000,《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1.2.5黄长著,2000,《各国语言手册(修订增补版)》,重庆出版社。1.2.6叶蜚声、徐通锵,1981,《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2.7徐通锵,2001,《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2.8马学良,1985,《语言学概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n2.历史语言学*2.1[法]梅耶,1925,《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2.2[美]伯纳德·科姆里,1981,《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1版。2.3[美]简·爱切生(JeanAitchison),1997,《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徐家桢译,语文出版社。*2.4徐通锵,1991,《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n3.民族语言学*3.1[美]本尼迪克特(Benedict,P.K),1972,《汉藏语言概论》,乐赛月、罗美珍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3.2马学良等,1991,《汉藏语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3.3江荻,2002,《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民族出版社。3.4吴安其,2002,《汉藏语同源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3.5邢公畹,1999,《汉台语比较手册》,商务印书馆。*3.6陈保亚,1996,《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汉越(侗台)语源关系的解释》,语文出版社。3.7傅懋勣,1998,《论民族语言调查研究》,语文出版社。3.8王远新,1993,《中国民族语言学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3.9王远新,1994,《中国民族语言学论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n4.音韵学*4.1[瑞典]高本汉,1915-1926,《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译,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版。4.2[瑞典]高本汉,1957,《汉文典(修订本)》,潘悟云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4.3[日]太田辰夫,1987/2003,《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4.4[日]太田辰夫,1991,《汉语史通考》,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n4.5-4.10*4.5李方桂,1968,《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1版。4.6[美]王士元主编,2005,《汉语的祖先》,李葆嘉主译,中华书局。4.7[美]薛凤生,1999,《汉语音韵史十讲》,华语教学出版社。4.8董同龢,1970,《汉语音韵学》,台湾学生书局。中华书局2001年版。4.9王力,1980,《汉语史稿》(上中下),中华书局。*4.10郑张尚芳,2003,《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n5.文字学*5.1裘锡圭,1988,《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5.2唐兰,1979,《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5.3周有光,1961,《汉字改革概论》,文字改革出版社。5.4周有光,1997,《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n6.训诂学6.1杨树达,1954,《古书句读释例》,中华书局。6.2俞樾等,1956,《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6.3陆宗达,1980,《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6.4洪诚,1984/2000,《训诂学》,江苏古籍出版社。6.5张相,1953,《诗词曲语词汇释》(二册),中华书局。6.6蒋礼鸿,1997,《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n7.语音学7.1罗常培、王均,1981,《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7.2吴宗济、林茂灿,1989,《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7.3孔江平,2002,《论语言发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n8.语法学*8.1[美]乔姆斯基,《句法结构》,邢公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8.2马建忠,1898,《马氏文通》,中华书局1956年校注本。8.3陈承泽,1920,《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8.4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上海商务印书馆。8.5陈望道,1943,《中国文法改革论丛》,中华书局1958年重版。*8.6高名凯,1948,《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8.7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重印。*8.8王力,1943,《中国现代语法》,中华书局。*8.9王力,1944,《中国语法理论》,商务印书馆。*8.10王力,1946,《中国语法纲要》,开明书店。\n8.11-8.21*8.11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8.12赵元任,1968,《中国话的文法》,载《赵元任全集》第四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1版。*8.13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8.14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8.15朱德熙,1980,《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8.16石毓智,1992,《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湾学生书局。8.17邢福义,1998,《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8.18陈亚川,郑懿德,2000,《吕叔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语文出版社。8.19吕叔湘等,2000,《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8.20陆俭明、沈阳,2004,《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8.21屈承熹,2006,《汉语篇章语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n9.语义学*9.1[英]利奇,1987,《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2[法]格雷马斯,1999,《结构语义学—方法研究》,吴泓渺译,三联书店。9.3贾彦德,1987,《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n10.方言学*10.1[比]贺登崧,2003,《汉语方言地理学》,石汝杰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0.2[日]桥本万太郎,1985,《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0.3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1962,《汉语方音字汇》,文字改革出版社。10.4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1963,《汉语方言词汇》,语文出版社1995新版。10.5李如龙,2001,《汉语方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0.6袁家骅,2001,《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n11.词汇学11.1蒋绍愚,1989,《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1.2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n12.修辞学*12.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1991,《修辞学》,罗念生译,三联书店。12.2陈望道,1932,《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年新1版。12.3郑子瑜,1984,《中国修辞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n13.文化语言学*13.1罗常培,1950,《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重印。13.2陈保亚,1993,《语言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3.3邓晓华,1993,《人类文化语言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3.4李葆嘉,2003,《中国语言文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3.5邢福义,1993,《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3.6游汝杰,2003,《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n14.语言学转向*14.1[法]罗兰·巴尔特,1999,《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14.2[法]海然热1999,《语言人—论语言学对人文科学的贡献》,三联书店。14.3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4.4.1冯志伟,2001,《计算语言学基础》,商务印书馆。14.4.2朱民雄等,2002,《计算机语音技术(修订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4.5冯志伟,1985,《数理语言学》,知识出版社。14.6哈平安,1998,《病理语言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n名单学号姓名专业性别民族籍贯本科就读学校与专业联系方式\n名单学号姓名专业性别民族籍贯本科就读学校与专业联系方式\n名单学号姓名专业性别民族籍贯本科就读学校与专业联系方式\n名单学号姓名专业性别民族籍贯本科就读学校与专业联系方式\n期末考核1.题目:(1)《说文解字》注疏:包括原文、音义、字体演变、历代注疏;(2)《普通语言学教程》译注:包括英文版原文和中文不同译本的文本对照。2.要求:(1)每人完成两题,每题按50%作为本门课程最终成绩的依据;(2)必须用钢笔手写,不接受打印稿和电子稿;(3)《说文解字》注疏必须使用繁体字。\n期末考核序号题目姓名学号1.1《说文解字》一[10639]1.2《说文解字》二[8498]1.3《说文解字》三[8684]\n期末考核序号题目姓名学号1.4《说文解字》四[7638]1.5《说文解字》五[7273]1.6《说文解字》六[9443]\n期末考核序号题目姓名学号1.7《说文解字》七[8647]1.8《说文解字》八[8539]1.9《说文解字》九[7247]\n期末考核序号题目姓名学号1.10《说文解字》十[10004]1.11《说文解字》十一[9769]1.12《说文解字》十二[9203]\n期末考核序号题目姓名学号1.13《说文解字》十三[8398]1.14《说文解字》十四[8717]1.15《说文解字》十五\n期末考核序号题目姓名学号2.10.I,0.II2.20.III2.30.IV,0.V2.40.VI,0.VII2.5PPP.I\n期末考核序号题目姓名学号2.6PPP.II2.71.I,1.II2.81.III.1-1.III.42.91.III.5-1.III.92.102.I,2.II,2.III\n期末考核序号题目姓名学号2.112.IV2.122.V,2.VI2.132.VII,2.VIII,3.I2.143.II2.153.III\n期末考核序号题目姓名学号2.163.IV,3.V2.173.VI,3.VII2.183.VIII(pp178-188)2.194.I,4.II2.204.III,4.IV\n期末考核序号题目姓名学号2.215.I,5.II,5.III2.225.IV,5.V2.23F41-F5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