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1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严谨的学风,以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献身精神。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学位论文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价值。3.掌握本专业外的一门外国语,能阅读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能运用该语种写作论文摘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科研工作。4.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5.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它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的能力。二、研究方向1.现代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心理语言学、对比语言学、)2.应用语言学及测试学(应用语言学、测试学、第二语言写作、)3.翻译理论与实践4.英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新闻英语、特殊用途英语)三、学习年限学制三年,前两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教学实习、论文准备,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半。第三年用于调研、论文写作及答辩等。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采取理论学习、参加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学科集体培养和学生自学钻研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应努力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研究生课程分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为学位课程。本专业各个研究方向除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之外,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另设一些专业选修课程。1.\n研究生毕业学分为33学分。课程实行学分制,各门课程均按授课时数确定学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原则上为每学期每周2学时为2学分。政治课为1.5学分,二外课为2学分。1.研究生毕业学分为33学分。课程实行学分制,各门课程均按授课时数确定学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原则上为每学期每周2学时为2学分。政治课为1.5学分,二外课为2学分。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1)公共必修课:7学分(政治课和二外课)2)专业基础课:10个学分3)专业必修课:6个学分4)专业选修课:10个学分3.社会实践及学术报告的学分分配1)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取学分2个。2)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6次的学术报告活动,并获取学分1个。说明:专业基础课为本专业各个研究方向均须修读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根据研究方向和必修课程设计的延伸课程。一、各研究方向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英语语言概论TheEnglishLanguage:AnIntroduction(1.1)统计学Statistics(2.1)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ResearchMethodsandThesisWriting(2.2)其余两门课程为跨专业课程。(要求研究生在其他三个专业方向修读两门与自己所学专业方向不同的课程)注:四大专业方向指语言学、文学、翻译和文化。1.现代语言学研究方向:必修课:理论语言学TheoreticalLinguistics(1.2)语言学史HistoryofLinguistics(1.1)现代语言学研究专题TopicsonContemporaryLinguistics(1.1-2.2)选修课: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1.2)语用学Pragmatics(2.1)语义学Semantics(2.2)句法学Syntax(2.2)音位学phonology(1.1)词形学Morphology(1.2)语料库语言学CorpusLinguistics(2.2)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2.1)语言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ofLanguageStudies(1.1)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Linguistics(2.1)\n篇章语言学DiscourseAnalysis(1.2)1.应用语言学与测试研究方向:必修课:应用语言学AppliedLinguistics(1.1)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onAppliedLinguistics(1.2)应用语言学研究专题TopicsonAppliedLinguistics(1.1-2.2)选修课:第二语言习得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1.1)语言测试LanguageTesting(1.2)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2.1)第二语言写作研究SecondLanguageWriting(2.2)第二语言学习策略SecondLanguageLearningStrategy(2.1)特殊用途英语研究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2.2)词典学Lexicography(2.2)语类研究GenreStudies(1.2)测试与评估AssessmentandEvaluation(2.1)外语教学法TeachingMethodology(1.1)2.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必修课:翻译史HistoryofTranslation(1.1)翻译理论TranslationTheories(1.2)翻译研究专题TopicsonTranslationStudies(1.1-2.2)选修课:翻译批评TranslationCriticism(2.2)口译Interpretation(1.1)英汉翻译实践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Practice(1.1)汉英翻译实践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Practice(1.2)翻译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ofTranslation(2.1)名译比较研究ComparisonandAppreciationofTranslationMasterpieces(2.2)典籍翻译TranslationofClassics(2.1)文化与翻译CultureandTranslation(2.1)语料库与翻译CorpusandTranslation(2.2)经贸翻译EconomicandTradeTranslation(1.2)4.英语语言学研究方向必修课:英语史HistoryofEnglish(1.1)英语语言学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ofEnglishLinguistics(1.2)英语语言学研究专题TopicsonEnglishLinguistics(2.1-2.2)选修课:语言学史HistoryofLinguistics(1.1)\n英语变体研究VarietiesoftheEnglishLanguage(1.2)英语语音学EnglishPhonetics(1.1)对比语言学ComparativeLinguistics(2.2)英语文体学EnglishStylistics(2.1)新闻英语研究JournalisticEnglish(1.2)英语修辞学EnglishRhetoric(2.1)一、课程考核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均进行考核。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读书报告或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可闭卷,也可开卷,具体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期末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前一至两周内进行。考核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计分,70分以上为合格。二、调查研究和教学、科研实践硕士生在学期间要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应利用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研究;可根据培养的需要外出参加有关学术会议,第3年可外出调研一次。在学期间应在国家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至少1篇论文,应参加累计不少于80小时的“三助”工作,工作结束时由所在单位(或导师)写出评语,交研究生部存档。三、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研究生修满学分后,即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并拟定提纲,在此基础上外出调研,收集资料、研究问题、请教专家,然后对提纲进行必要的修改并着手撰写论文初稿。初稿完成后送指导教师审阅并根据其意见修改定稿。申请答辩的研究生必须参加资格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参加答辩。如考核未通过,可于下一年再参加一次考核,但费用自理。第二次考核如仍通不过,则取消参加答辩的资格,只发给肄业证书。\n一、本培养方案于2009年9月开始实施。现代语言学研究方向教学计划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与周学时1234公共必修课程政治72322外语144444小计2167专业必修课程英语语言概论*3622统计学*3622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3622理论语言学3622语言学史3622现代语言学研究专题36222小计216专业选修课程社会语言学3622语用学3622语义学3622句法学3622音位学3622词形学3622语料库语言学3622认知语言学3622语言研究方法3622功能语言学3622篇章语言学3622小计总计82833\n应用语言学与测试学研究方向教学计划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与周学时1234公共必修课程政治72322外语144444小计2167专业必修课程英语语言概论*3622统计学*3622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3622应用语言学3622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3622应用语言学研究专题36222小计216专业选修课程第二语言习得3622语言测试3622心理语言学3622第二语言写作研究3622第二语言学习策略3622特殊用途英语研究3622词典学3622语类研究3622测试与评估3622外语教学法3622小计360总计79233\n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教学计划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与周学时1234公共必修课程政治72322外语144444小计2167专业必修课程英语语言概论*3622统计学*3622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3622翻译史3622翻译理论3622翻译研究专题36222小计216专业选修课程翻译批评3622口译3622英汉翻译实践3622汉英翻译实践3622翻译研究方法3622名译比较研究3622典籍翻译3622文化与翻译3622语料库与翻译3622经贸翻译3622小计360总计79233\n英语语言学研究方向教学计划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与周学时1234公共必修课程政治72322外语144444小计2167专业必修课程语言学概论*3622西方文明史*3622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3622英语史3622英语语言学研究方法3622英语语言学研究专题36222小计216专业选修课程语言学史3622英语变体研究3622英语语音学3622对比语言学3622英语文体学3622新闻英语研究3622英语修辞学3622小计252总计68433注:带*号的课程为所有研究方向均须修读的专业基础课程。\n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课程描述社会语言学教学内容和目的:《社会语言学》属于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和历史学等不同角度去考察语言。本课程旨在为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语言研究的新视角,即抛开语言的内部结构,把语言当作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之间的关系、语言与社会阶层、语言与性别、语言与年龄、语言与民族、语言与宗教信仰、语言变异、双语及多语现象、语码转换、洋泾浜语、克里尔语和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等应用社会语言学相关问题。主要参考书目:1.Romane,Suzanne.LanguageinSociety: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2.Spolsky,Bernard.Sociolinguistics.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0.3.Trudgill,Peter.Socio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toLanguageandSociety.FourthEdition.Harmondsworth:Penguin,2000.4.Halliday,M.A.K.LanguageandSociety.EditedbyJonathanJ.Webster.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07.5.Fennell,BarbaraA.AHistoryofEnglish:ASociolinguisticApproach.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05.6.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n测试学教学内容和目的:本课程全面介绍外语测试的理论和实践,其内容包括外语测试的历史,外语测试的相关理论,外语测试的主要方法,外语测试内容规范,客观试题(语法、词汇、听力、阅读)和主观试题(写作、口语和翻译)设计要领,外语测试的标准和质量,外语测试成绩的解释等。通过大量真实的试题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熟悉科学设计分离式和综合式试题的原则和方法。本课程的中心是试题设计策略及试题设计实践。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外语测试的主要理论,熟悉外语测试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设计外语测试试卷的能力,并能从难易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四个方面对外语测试试卷进行科学、公平、公正地评估。主要参考书目:1.Bachman,L.F.1997.FundamentalConsiderationsinLanguageTestingOxfordUniversityPress.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2.Bachman,L.F.andpalmer,A.S.Palmer.1997.LanguageTestinginPracticeOxfordUniversityPress.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3)3.Heaton,J.B.1988.WritingEnglishLanguageTestsLongmanGroupUKLimited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4)4.LiXiaoju.2001.TheScienceandArtofLanguageTestingHunanEducationPress.5.LiuRuiqingandHanBaocheng.2000.LanguageTestandItsMethods.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6.Wood,R.1993.AssessmentandTesting:ASurveyofResearchCambridgeUniversityPress.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n第二语言习得教学内容和目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母语习得之后学习任何其他语言的过程及其规律。本课程系统介绍该领域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描述并解释二语习得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及原因,对二语习得者习得第二语言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及个别差异进行分析,并研究影响二语习得过程及最终成就的内外部因素。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借用母语习得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为了深入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总结二语习得的规律,本课程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相关学科。主要参考书目:1.Cook,V.J.2000.Linguistic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Doughty,C.1998.FocusonForminClassroom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ambridgeAppliedLinguistics.3.Doughty,C.J.,&M.H.Long(eds.).2003.TheHandbook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alden,MA:BlackwellPublishingLtd.4.Ellis,Rod1994.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5.KrashenS.1981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PergamonPressInc.6.Lantolf,J.P.&S.L.Thorne2006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OxfordUniversityPress.7.Larsen-Freeman,D&Long,M.1991.AnIntroductionto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Research,LongmanGroupUKLimited.8.Robinson,P.2001.CognitionandSecondLanguageInstructionCambridge\nAppliedLinguistics.9.SusanM.Gass&LarrySelinker2001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IntroductoryCourse.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10.VanPattern,B.&J.Williams2007.TheoriesinSLA:anintroduction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系统功能语法课程描述教学内容和目的:由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是当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流派,该语法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解释语言。它有两大特征:1.认为语言是一个社会符号系统;2.注重语言的功能,主要包括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被看做由3个层次:语义层、语音层和词汇语法层。本课程的目标包括:1帮助学生了解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帮助学生认识系统功能语法的最新发展;3帮助学生了解系统功能语法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以及与相关语法流派之间的关系。主要参考书目:1.Egging,S.1994.AnIntroductionto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London:PinterPublishersLtd.2.Halliday,M.A.K.&C.M.I.M.Matthiessen.2004.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3rded.London:EdwardArnold.3.Halliday,M.A.K.1994.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2nd.ed.London:EdwardArnold.4.Halliday,M.A.K.2001.LanguageasSocialSemiotic.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5.Martin,J.R.&P.White.2005.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NewYork:PalgraveMacMillan.6.Thompson,G.2000.IntroducingFunctionalGrammar.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n7.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5,《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理论语言学教学内容和目的:《理论语言学》面向英语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其主要内容包括语言学的学科性质,语言研究的发展史,语言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当代的语言学流派和分野,以及语言研究中的各种争论问题。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事实的敏感性和对语言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批评意识,从而为其学习其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课程(如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奠定基础。主要参考书目:1.Robins,R.H.GeneralLinguistics(fourthedi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ResearchPress,2000.2.Pool,S.AnIntroductiontoLinguistics.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ResearchPress,2000.3.Yule,G.TheStudyofLanguage(secondedi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ResearchPress,2000.4.Widdowson,H.G.Linguistics.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0.5.Scollon,R.,Scollon,S.W.,&Kirkpatrick,A.(2000).ContrastivediscourseinChineseandEnglish.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语言学流派》(亦称《语言学史》)教学内容和目的:几个世纪以来,现代语言学发展极为迅速,出现了许多流派和新兴学科。本课程从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的理论开始,沿着欧美两条线介绍几个世纪以来\n的主流语言学理论流派,有功能主义学派中影响较大的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伦数学派以及在伦敦学派传统下发展起来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有美国描写主义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不同理论、转换生成语言学各个阶段的理论以及带有离经叛逆性质的生成语义学和格语法。我们着重讲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并主要围绕这三大学派简要介绍有关内容要求,尤其是各个学派最基本的基本情况:各学派的贡献、地位、代表人物。主要参考书目:(1)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3)[苏]康德拉绍夫:《语言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4)[英]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篇章语用学教学内容和目的: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在语篇这一特定的语境中研究和分析语法。在这里,语篇被认为是任何一组口头或书面的句子,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语言的功能和使用的语境。例如,为了区分thetitleofthebook和thebook’stitle,我们可以借用一些语篇分析的概念,如“话题”(topic)和“焦点”(focus),或“已知信息――新信息”(given—newinformation),来解释在一个特定的语篇中对二者所作的选择。此外,我们还研究交际中的语篇,因此我们的探讨话题不仅包括篇章语法还包括作为社会交际的语篇,如语篇和认知,语篇和信息构建,篇章语用学等等。该课程的目的包括:一,增加对语篇研究文献的了解;二,培养学习者的语篇分析能力;三,应用语篇分析方法分析各种口头或书面的文本(包括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n语言学中的统计教学内容和目的:《语言学中的统计》旨在介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演示、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变量、描述统计、推理统计、总体和抽样、分布、机率等,并初步介绍语言学统计中常用软件SPSS的操作及应用。进而通过现有的数据和部分国内外权威期刊中的例证,指导学生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语言学研究中的各类数据。帮助学生了解统计方法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力求使学生结合不同的语言学学习领域设计研究课题。主要参考书目:1.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李绍山,《语言研究中的统计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3.Woods,A.,Fletcher,P.,andHughes,A.1986.StatisticsinLanguageStudie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4.Butler,C.1985.StatisticsinLinguistics.NewYork:BasilBlackwell.5.Brown,J.D.1988.UnderstandingResearchinSecondLanguageLearning.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6.Hatch,E.andLazaraton,A.1991.TheResearchManual:DesignandStatisticsforAppliedLinguistics.NewYork:NewburyHousePublishers.语义学教学内容和目的:简言之,《语义学》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人类语言中的意义表达。不同于简单的动物交流,人类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通过不同层次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表达意义,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语义表达,如通过词汇(词汇语义学),句子(组合关系),或者语用学(意图和隐含意义)。鉴于此,该课程的内容是研究不同层次的语义表达,如词汇层,组合关系,聚合关系,逻辑关系,\n语用层,以及概念层,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语言因素,还包括语言辅助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该课程主要探讨与英语语言相关的语义学,但为了比较,有时也会以其它语言(尤其是那些与英语有着显著区别特征的语言)为例。英语语言概论教学内容和目的:《英语语言概论》面向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其主要内容包括英语语言的发展史,英语在语音、词法、句法以及语用等层面的独特性,围绕英语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所产生的社会文化问题,以及语法学家和语言学家就英语语言而展开的各种争论。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提升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英语语言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如“标准英语”问题,英语传播和文化传播问题,英语的多样性问题,英语教学的标准和规范问题等),从而为学生在英美文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主要参考书目:1.Burchfield,R.TheEnglishLanguag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2.Crystal,D.EnglishasanInternationalLanguage,Beijing:BeijingForeignlanguageandResearchPress,1996.3.Trudgill,P.&J.Hannah.InternationalEnglish:AGuidetotheVarietiesofEnglish.London:EdwardArold,1994.4.Enowles,G.ACulturalHistoryoftheEnglishLanguage.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04.5.Phillipson,R.LinguisticImperiali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3.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教学内容和目的:\n《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旨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它全面系统地讨论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以体裁教学法为指导,规范化的论文各个部分的写作。其内容包括选题,材料的收集、阅读、分析、取舍、应用等基本科研方法,以及规范的开题报告和学术论文各个部分的写作。通过将课堂讨论和学生个人的研究兴趣相结合,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一次规范的论文写作经历,从而使学生能够真切地理解科研的全过程,具备基本的科研知识,能够批评地看待现有研究、设计个人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本课程内容繁多,需要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上的积极参与、以及课后的认真思考与大量阅读。主要参考书目:1.周开鑫.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手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黄国文.英语学位论文写作.(HowtoWriteaResearchPaper)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4.程爱民,祈寿华。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纲要。 (EffectiveAcademicWritinginEnglish:anEssentialGuide).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5.MLAHandbook6.APAHandbook典籍翻译教学内容和目的:\n《典籍翻译》课程讲授的是汉英文学与文化典籍的翻译,涵盖翻译史、翻译家、翻译策略、翻译批评、译本分析等要点。课程分为汉语典籍和英语典籍两部分,汉语部分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英译、中国古代诸子作品的英译、中国古代文论作品的英译、中国古典诗词曲赋的英译、中国古典小说的英译等。英语部分主要包括圣经的翻译、英语古典哲学社科作品的汉译、英语古典诗歌的汉译、英语古典戏剧的汉译、英语古典小说的汉译等。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汉英典籍翻译的一般知识,对译作能够进行评论和分析,并且培养起在典籍翻译领域内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主要参考书目:1.胡显耀、李力编著,《高级文学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2.马祖毅,任荣珍著,汉籍外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3.王宏印编著,《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4.王宏印编著,《中外文学经典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汪榕培、王宏编著,《中国典籍英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6.谢天振、查明建著,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交替传译教学内容和目的:《交替传译》以口译理论为指导,参考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公共演讲以及心理学等其它学科知识,结合译员实践,向学生系统介绍交替传译的理论知识,基本技巧和应用策略,旨在培养本阶段研究生的专业口译技能,并进一步提高其双语运用能力。整个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即基础理论、笔记传译、译员演讲和视译技巧。内容涉及口译理论、主动听力训练、影子练习、短期记忆训练、口译笔记训练、公共演讲、顺句驱动,会议口译应对策略、译员职业道德等。课程结束时,学生将能较为专业得完成5分钟左右的会议交传内容。主要参考书目:本课程重视实践,没有既定教材,学生可参考阅读以下书目:1.Gile,D.BasicConceptsandModelsforInterpreterandTranslatorTraining.Amsterdamand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1995.2.RoderickJones.ConferenceInterpretingExplained[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3.D.塞莱斯科维奇,勒代雷.口译训练指南[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同声传译教学内容和目的:\n《同声传译》课是为口译专业研究生开设的实践性课程。凡通过《口译入门》课和《交替传译》课考试的学生均可选修。但因课程特征要求,学生人数将限制在15人以内,以确保充足的课堂练习机会。课程将以释义派口译理论为指导,研习同声传译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技巧。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同声传译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同声传译职业介绍;同声传译设备介绍及使用;视译练习;同传基本原则;同传技巧;同传应对策略;同传职业道德等。课堂组织以学生练习和互评为主,辅以教师讲解和点评。主要参考书目:1.仲伟和主编,《英汉同声传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JonesRoderick(2008)ConferenceInterpreting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3.Seleskovitch,DanicaandMarianneLederer(1998)ASystematicApproachtoTeachingInterpretationLuxemburg:EuropeanCommunities.英汉翻译实践教学内容和目的:一个人翻译水平的提高不可能没有翻译理论的指导,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翻译实践。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就可能使人束手无策,进而绞尽脑汁去寻找一个合适的汉语表达。实践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唯一方法。本门课程主要通过课上和课后的适量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应从老师对其译文的评价中获取灵感,更应在自己译文与同学译文及老师在课堂上提供的已有译文的对比中受到启发。同时,学生对于上述各类译文的讨论和评价也应提倡。主要参考书目:\n1.吕俊、侯向群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2.冯庆华编,《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3.马红军编,《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4.《中国翻译》5.《中国科技翻译》6.《外语与翻译》7.《上海翻译》翻译理论教学内容和目的:《翻译理论》课程是翻译研究的入门课,旨在向初涉这一领域的初学者和研究生系统地介绍中外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况。内容包括中外翻译研究的不同流派及其基本思想的来源与发展、翻译文化史和翻译研究的基本方法等。该课程安排由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堂展示和集体讨论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翻译理论,认识不同流派的翻译理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并能够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能够从不同视角认识、解释和预测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各种翻译现象。主要参考书目:1.Jeremy,Munday.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1.2.Baker,Mona(ed.).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Studies.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8/2004.3.Baker,Mona.InOtherWords:ACoursebookonTransla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andResearchPress,1992/2000.4.Fawcett,Peter.TranslationandLanguage:LinguisticTheoriesExplained.Manchester:St.JeromePublishing,1997/2003.5.Williams,Jenny&AndrewChesterman.TheMap:ABeginner’sGuidetoDoingResearchinTranslationStudies.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nEducationPress,2002/2004.Venuti,Lawrence(ed.).TheTranslationStudies.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0.6.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文学翻译研究教学内容和目的:文学翻译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学翻译研究》课程是针对文学翻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而开设的一门研究性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探讨和个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向翻译专业学生系统地介绍文学翻译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视角。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社会语言学与文学翻译、语用学与文学翻译、文体学与文学翻译、描写翻译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红楼梦》英译、儿童文学翻译、翻译批评、诗歌翻译等方面。该课程由讲授、课堂演练和集体讨论三部分构成,通过该课程的训练使学生熟悉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帮助学生熟悉并初步掌握文学翻译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对一般的文学翻译作品做出客观的评价。主要参考书目:1.C.E.Landers.LiteraryTranslation:APracticalGuide,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2008.2.Andrew,Lefevere.TranslatingLiterature:PracticeandTheoryinaComparativeLiteratureContext,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2/2006.3.Bassnet,Susan&AndreLefevere.ConstructingCultures:EssaysonLiterary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8/20014.Bassnet,Susan.TranslationStudies.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2004.5.Holmes,JamesS.Translated!PapersonLiteraryandTranslationStudies.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4/2007.\n6.Jenny&AndrewChesterman.TheMap:ABeginner’sGuidetoDoingResearchinTranslationStudies.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2004.7.Jeremy,Munday.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1.8.Wechsler,Robert.Withoutastage:TheArtofLiteraryTranslation.NorthHaven:CatbirdPress,1998.9.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王宏志,《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