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1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言学概论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1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开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口和书的差异:书面语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有比拟充裕的时间来推敲,更精练。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是因为书面语的产生克制了人和人之间进展交际、信息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加快了人类社会经历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开展的步伐。语言和种族的关系:语言能力和生理、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或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无必然联系。语言科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假设对象长期不稳定太杂太宽,那么不可深入。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跟人和人类社会的口头交际活动分不开的。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而当出现文字后,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为何与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一样不同人对不同语言有不同理解,根据不同需要,去研究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各个不同的方面,如历史学家研究语言和文字是为历史学效劳的。口语第一性书面语第二性先有口后有书,任何一种书面语都只能是在口语的根底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研究语言首先研究口语。语言是民族的重要但不是可靠的标志1绝大多数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如汉族人使用汉语2一个民族多种语言,如瑞士有说德语、意大利语。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是根本标准。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区分语言和方言把复杂过于简单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只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强调原那么。德国和荷兰交界地带语言相通,用相互理讲解不通。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能指索绪尔指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容创造的专门术语。聚合关系是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一个类。组合关系是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等前后之间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组与聚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表达,组合关系又表达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局部,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局部,有在一致到规律。言语具个人特色,如具体发音、使用词语。区分意义是不区分跟规普通话一致的成分和古代汉语成分等,企图从这些异质“中找出共同规律,违反了理论。从理论上说,在各种〞异质成分之间就根本不可能找出适用于全体异质成分的“共同〞规律来,因此对现代汉语研究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语言符号有任意性强制性和可变性。任意性只是单纯的初始的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如凳字,个人不能任意改变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随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都是后天学习。语言符号的离散和线性特征对语言系统的构造特点的意义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组合单位的成员之间,整个语流的各个局部之间都有可能形成各种关系,产生各种影响。语言系统由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子系统组成包系统性〔差多数异性和封闭性,如现代汉语多数方言的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已清化,个人的生老病死不会影响〕层次性〔如最小〕语言单位“语素〞,语素和语素可组成“词〞,词是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普通语言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半理论理论语言学是侧重理论探讨应用语言学是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传统语言学是索绪尔开创的构造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构造主义语言学是单纯研究语言本体部的构造古代哲学家把对语言的哲学思辨作为语言研究的重点。索绪尔的奉献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语言;明确限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围和重点,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本钱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道路。社会、功能、认知语言学是构造主义语言学过分强调自主性,无视语义研究等局限而产生的。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历史学和考古学,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古埃及和玛雅文字的解读〕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不同理论?是由不同理论和学说是由于观察研究的角度侧重点目的依据的理论和素材、使用的方法等不同而造成的,所以要分清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语言学研究的不同角度着眼于语言的“本体〞〔语音等系统部构造规律〕;着眼于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影响〕。2.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感冒引起的咳嗽声属一般语音。声音四要素为音高、音强、音长〔声音的长短〕、音质〔即音色,是声音的个性和特色,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根本特征〕。振幅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频率是发音体在每一秒钟振动的次数。音高是声音上下。音强是声音的强弱。响度是人们听觉上锁感到的声音的强弱。基音是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陪音是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乐音是当基音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那么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噪音是如果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那么的声波形式。人的发音器官极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根底。声门是音声门和气声门。软腭是上颚后面的比拟柔软的局部。舌叶是舌头自然平伸时,与齿龈相对局部。舌面是舌头后面的局部。舌根是与软腭相对的是舌面后。鼻音是如果口腔形成某种阻碍以致气流无法通过,气流就会完全从鼻腔呼出而发出的音。鼻化音是如果口腔未形成任何阻碍,那么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的音。主动的发音器官是能够活动的,如唇舌头软腭小舌下颚声带等。被动的发音器官是在发音时,常由主动的发音器官去接触或靠近被动的发音器官,发出不同声音。音高中频率的大小同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有关大长松厚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也低;小短粗细薄紧的发音体振动快频率高发生也高。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音节的音高变化构成能够区别意义声调;语言中句子的语调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它可表达各种语气以及说话人的态度和情绪等;音高变化时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振幅的大小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大小,如外力大振幅大声音强。音强和响度关系密切?一个强度较大的音听起来不一定比一个强度较小的音更响亮,音高等因素对声音的响度也会产生影响。音强的作用是区别意义,如话中的地道,读轻声为形容词,不读轻声为名词。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有区别意义〔音高、音强〕的作用。产生不同音质有发音体和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不同。语音的心理属性是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语音本质上是社会现象?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是约定俗成的;并表达为语音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不同的语言会使用不同的语言,不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音素是构成各种语音片段的根本元素。音标是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国际音标的制订原那么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音标的优点①按国际原那么制订,音素与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无标音含混的缺陷②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众通用的拉丁字母为根底或直接采用如a符号形体简单清晰易学③符号较完备,可标写各种音素,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音强音长以及各种特殊色彩方面的特征。使用音标应注意将国际音标与字母区分开来;将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分开来;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言有严式和宽式的区别。元音和辅音的区别①发元音时声道完全开放,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顺利通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需克制才通②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个局部的紧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时,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紧③发元音时,呼吸气流畅通,气流较弱;发辅音,须冲破阻碍气流较强,有的声带振动如m,有的不振动如s。宽式标音是比拟概括的,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的特征和差异可不必反映,即音位标音。严式标音是一种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异的标音,即音素标音。舌面元音是由舌面起作用发出的。舌尖元音是由舌尖起主要作用发出的元音。卷舌元音是发舌面元音的同时舌尖向硬腭翘起。前元音是舌位靠前。元音音质的差异由共鸣器的不同形状决定。改变口腔形状的方式是舌位的上下;舌头伸前或缩后,舌位前后;嘴唇的圆展。三方式的作用共同决定一个舌面元音的音质,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改变元音的音质。发音部位是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发音方法是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制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发音过程是成阻、持阻、除阻。3节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异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非音质音位是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异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音位变体是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音位的条件变体是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一样而又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音位的自由变体是可以在同一语言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音位的区别特征是二项对立,即每一方面的特征总是具有是或非有或无两个对立项。音位与音素的区别是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异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一个音位具有?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word.zl-\n--是一个音位具有哪些区别特征,需要把它放到特定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中去考察,放到与其他所有音位对立的关系中去分析才能确定。因为一个音位只需要与本语言或方言的所有音位区别开来。4节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就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构造单位。音渡是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联接方式。音渡在确定音节限上的作用fanan中间的n对前面的元音起了鼻化作用。是分别音节界限如以元音为核心的音节四构造是V–VV-CC-V-C开音节指像V型、C-V型这种以元音收尾的音节。语音的社会性对音节划分的影响是要受到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制约。音节的划分要考虑?些音素是出了要根据音节在发音机制上的特性,还要考虑到语音社会性的影响,要受到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制约闭音节指像V型、C-V-C型这种以辅音收尾的音节。音节构造的分析:元辅音分析法指以元辅音为根本分析单位,上面把音节构造分为四种根本类型,所采用的就是这种。传统的声韵调分析法指以声母、韵母、声调为根本分析单位。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这个局部。汉语中决定声母和韵母配合的关系是由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开头元音的性质决定。韵腹指韵母中开口度最大或听起来最响的局部,是核心。韵头又叫介音,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前的成分。韵尾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后的收尾局部。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四呼是汉语的韵母课按韵头的不同分成四类。复元音是一个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复元音和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①复元音是一个整个,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元音的音质是不连续的逐渐变化,中间会产生一连串过渡音②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元音的音质是突变的,中无过渡音。二合元音是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前响二合元音指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拟响的。后响二合元音指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拟响。复辅音指一个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一体化,它们有各自的发音过程。复辅音的音质变化时突变的,彼此之间无过渡音来联接,中间有明确界限。语流音变指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节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上下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的变化。同化指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音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似。顺同化指由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儿产生的同化。逆同化指有后面的音影响前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异化指语流中两个一样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一样或相近。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了。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肌肉紧度说指根据发音时肌肉紧程度的变化来解释音节的形成和确定音节之间的边界。肌肉每紧一次就成一个音节,过程为渐强最强渐弱。不同语言在音节构造方面的差异1普通话的音节中不允许出现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而英语无限制。2普通话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C只能是鼻音,而英语无限制,除鼻音外,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也都可做闭音节的收尾辅音。3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是最多不能超过四个,英语无限制。〔汉语普通话构造特点〕五节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音段特征,指语言中除音质特征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韵律特征构成要素特点1它们永远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2它们都是一种比照性特征。韵律特征在不同层次上的表现音位:音长的变化可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音节:音高的变化可构成声调;音节组合: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可构成轻重音;语句:音高音强音长等因此的变化可构成语调。时位指由于长短音也可像元辅音音位那样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而也可把它们看做是一种音位,即非音质音位。在有些语言或方言里克利用一个音的音长差异来区别意义。〔长短音的作用〕声调语言有声调的语言。调值音节上下升降变化的实际情况,即声调的实际读法。调类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即把单念时一样的调值归纳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类。决定声调调值的是相对音高?不同人说出的音高绝对值不同,但只要音高的变化形式和幅度,相对音高根本一致听上去就是一个声调。五度标调法是标写声调调值的最通用方法。连续变调指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调位指利用音节的音高差异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重音是音节组合中某个或某些音节听上去较突出的现象。词重音指出现在多音节单词的重音,它总是落在单词的某个音节上,是这些词的语音形式的一个局部。句重音指出现在句子中的重音,它通常落在句子中某个词语上,是句子语音形式的一局部。固定重音指如果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此的同一位置上。自由重音每一个词里的重音位置虽然固定不变,但在不同的词里重音的位置却可不同。如英语单词better不同重读。自由与固定重音的不同自由可通过重音位置的不同构成对立,因而有可用来区别不同的意义,固定重音那么不能,它们的出现位置是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一局部,一旦违反会让人不自然或不懂。语言中重音最突出的叫主重音。重位指从音位分析的角度看,能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也可看做是一种音位〔非音质〕。轻音是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比拟微弱的现象。〔可同非轻音构成比照,形成对立,因而以起区别意义的作用〕语调是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上下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语调的构成因素是句重音和音节的长短。语调的上下变化虽贯穿全句但在从最末一个重读音节算起的句终局部最为明显。节律重音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节拍群里作为节拍群中心的那个词语要读得略重些。强调重音有时说话为了突出句子某个需还要强调的地方,有意识地特别加重某个词语的读音。节拍群句中的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假设干段落,句中这种以停顿来划分的语音段落。音节的音高变化在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中作用的不同?声调语言的音高变化只能起改变语气的作用,而不能区别不同的词义或语素义。如red红的。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和语的总和。语汇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何意在初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而同源词和复合词〔如raincoat〕,其音义联系也有一定的理据性。语汇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种观念,就一定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它,这方面所有的语言都一样即普遍性,如日〔太阳、日头〕;有些词语往往放映某个民族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在这方面不同语言就可能有明显差异即民族性。如上帝真主玉皇大帝。语汇既有活泼性又有稳定性?一些旧词逐渐从人们口中消失,而很多新词语有不断在交际场合和传播媒体中出现,变化更替的速度甚至是惊人的,即活泼性。但同时语汇的变化又不是随意变化的,它要受到社会约定和语汇系统的严格限制,即稳定性。如白〔雪白乳白〕语音、语汇、语义、语法四分,把它们都看做是语音构造系统的要素,而语汇学是其中平行的但又比拟特殊的分支。语汇的类聚系统词和语的共同特点都是最根本的语言单位,而且都具有意义凝固、形式固定。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语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段。词的语汇学分类角度根据词的音节数量〔单双多音节词〕和语素数量〔单纯词和合成词〕、音形关系〔同音词和同形词〕和地位用途〔根本词汇和非根本语汇、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通用语汇和非通用语汇〕。语的分类有专有名词、惯用词、谚语、成语、歇后语、简缩词语。新造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是一般语汇的重要来源,如电脑。广义是原有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意义和用法,如宰。古语词是古代就已经产生,但又不算根本语汇,现在偶尔还使用。如历史词语格格,文言词语余〔我〕。方言词是某一些域方言中使用的词语如湘方言〔过硬〕。外来词即借词,是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成借用的词语,如沙龙夹克。常用语汇是使用频率高的词;频率低的为非常用语汇。常用语汇和根本语汇的关系是一个词假设为最常用语汇即根本语汇,但如果把常用词的围扩大到次级或再次级,常用围就可能大于根本词汇。常和非常的区别是常用语汇只是根据词在一定语料中出现的频率。专用语汇有科技术语〔某种科学技术学科的专门用语如圆周率〕和行业语〔某种行业和职业的专门用语如定期存款〕专有名词指用复杂词组形式表达的事物名称如世界贸易组织。惯用词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语,如定心丸墙头草。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如纸包不住火。成语指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短小生趣生动形象,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简缩词语指简缩前是较长的专有名词或词组,如北大。汉语的词为什么有双音节化倾向是同音词和多义词变少,及韵律的作用如电影/制片.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语音偶合,如汉语原有词和音译的外来词砖瓦和瓦特;历史音变;词义分化。根本语汇〔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根底〕的类别是表示自然现象和事物、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本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表时令方位数量指代亲属关系、虚词。特点:产生的历史长,使用围广,构词能力强。通用语汇是全社会都普遍使用。语汇的构造形式: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汉语语素的特点一字一音,单字成义;当一个汉字有意义,并且只有一个意义的时候才等于一个语素。直接成词指语素不改变形式就形成词。实词指成语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的实义语素而形成的词。虚词指成语语素是黏着的定位的虚义语素。转化成词是一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再形成单纯词。变性成词是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变形成词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即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构词是两个以上语素组合形成合成词,包括复合构词〔black-board黑板〕、附加〔un-happy〕、重叠构〔爸爸渐渐形形色色〕词、复杂的合成词。构形是附着在词上的词尾变化形式。语的构造特点-.word.zl-\n--是构造的固定性〔不能颠倒原有成分,不可插入和替换〕的整体性〔表达意义不一定是词语的搭配结果〕;语的构造根本上就是词组或句子的构造形成,但又有各自的特殊格式。语言学概论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语言和言语。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15、[e][ε][a][u][o][][ɑ-.word.zl-\n--]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29、语法分为词法局部和句法局部。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32、语法畴分成词法畴和句法畴。33、句子的类型包括:句型类、句式类、功能类和简繁类。34、语言形式包括:语汇形式和语法形式。35、词义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组成。36、同义词可分等义词和近义词。反义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37、歧义包括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38、文字的字符包括意符、音符和记号三大类。39、文字起源于图画、契刻、结绳。40、语言的起源说包括神创说和人创说。41、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42、普通话是汉民族标准语。二、名词解释: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根底,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根底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开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那么的总和。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容。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11、组合关系:在语言构造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构造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构造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构造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16、构造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可从音高、音长、音强、音质四个方面分析。19、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0、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异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21、非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异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22、音位的条件变体: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一样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23、音位的自由变体: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24、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语音特征。25、调位:利用音高差异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26、重位:利用音强等方面的差异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27、时位: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28、音渡: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联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又叫音联。29、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根本分析单位,如把以元音作为核心的音节他为V、C—V、V—C、C—V—C四种根本类型,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分析方法。30、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根本分析单位,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局部。31、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一样或相似的现象。32、异化:语流中两个一样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一样或不相近的现象。3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上下、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的现象。34、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35、连续变调: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的现象。36、语汇的任意性:指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什么义在初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如汉语管某一种东西叫“书〞〔shu〕,英语管书叫“book〞这都是任意的。词语和命名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37、语汇的理据性:指语言中有相当多词语,其音义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同源词〞和“复合词〞。同源词如“帐〞“涨〞“胀〞等与“〞不但语音近似,且意义有某种联系。复合词如汉语的“雨衣〞是“下雨时穿的衣服〞,英语的“raincoat〞就是“rain〞“coat〞组合的意义。它们都是可以论证的。38、语汇的普遍性:指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种概念,语言中就一定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它,这是所有的语言都具有的。如客观事物中有山、河等,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来表现。39、语汇的民族性:指各民族语言的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不同。词语往往反映某个民族对事物的独特认识,不同语言的词语不一定反映完全一样的概念,因而可能在对象、围、褒贬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40、语汇的活泼性:指随着社会生活的开展变化,旧词语逐渐消失,新词语不断产生。如汉语在假设干年前使用的频率极高的一些词语像“人民公社〞,现在已消失殆尽;而像“下海〞“上网〞等词却是最近才产生的。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语汇是语言构造系统要素中最易变和最活泼的。41、语汇的稳定性:指语汇的变化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社会约定和语汇系统的严格制约,有极强的稳定性。社会约定的制约指的是很多词语的声音、意义和构造形式一旦形成就根本固定下来,不能随意改变。语汇系统的制约指的是某些系统性强的根本词语一般都处在一定的语义集合关系即语义场中,不能随意去破坏。42、新造词:又称新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新事物不断涌现,会通过新造词表现出来。各个历史时期、每种语言都会有新造词。如汉语“区〞在某个特定时期是新造词,“下海〞是这个时期的新造词。43、古造词:是指古代就已经产生,但又不算根本语汇,现在偶尔还使用的词,也是一般语汇的一局部。古语词包含两小类:一类是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事物或现象的名称如汉语“状元〞;另一类是古代的事物或现象还存在,但已经由别的词语替代,如“余〞〔我〕。 44、常用语汇:指使用频率高的语汇,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被称为“最常用词〞。45、非常用语汇:指使用频率低的语汇。46、通用语汇:指全社会都普遍使用的词语。根本语汇、常用语汇都是通用语汇,一般语汇中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的绝大局部也是通用语汇。47、专用语汇:指只在某些领域或只是一局部人使用的词语,主要指“科技术语〞和“行业语〞这两类。除此之外,某个帮派使用的“隐语〞、特定阶级的习惯语和禁忌语也都可以算作某种专用的语汇。48、简缩词语:简缩名词是由比拟长的专有名词或一般词组简缩而成的一种很像词的构造。各种语言都有大量的简缩词语,如汉语的“北大〔大学〕〞等。有些简缩词久而久之成为凝固形式,就成了词。49、成词语素:指在某些情形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如“他走了〞中的“走〞就是一个成词语素。50、不成词语素:指不能单独成词,即不能单用的语素。如“一子〔剪子〕〞就是不成词语素。51、自由语素:指的是既可以单独成词,有时又可以单独说出来的某种语素如“他最近好吗?—好〞,答句中的“好〞就是单说形式的自由语素。52、不自由语素:指能单独成词但不能单说,或者不能形成词的语素就是不自由语素,或者叫黏着语素。如“了〞等。53、定位语素:指在最小的合成构造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是前置,或者总是后置。如“了〞只能在一个组合形式后面,不可能在前面;词缀“老一〞只能在另一个语素的前面,如“教师〞。54、不定位语素:是在最小的合成构造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可前置,也可后置。如“笔〞可以构成“毛笔〞“笔杆〞。55、实义语素:指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者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如“灯〞。56、虚义语素:指一般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语素,或者说语素本身不直接负载意义,但与其他成分组合成词或者更大的单位时,才能使词或者更大的单位获得某种新的意义。如“-.word.zl-\n--的〔吃一吃的〕〞。57、虚词语素:没有实在意义的成词语素,如英语“WITH。〞58、词根语素:有实在意义,既可直接形成名词、动词等实词,又可作为位置不固定的主干成分构成别的词的成词语素。如英语“BLUE〞。59、构词语素:即在词中位置固定,不作为词的主干成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新词的词缀性语素。如英语“ANTIBODY〞KR“ANTI—〞。词缀性语素也有某种意义,但不如词根语素实在,往往是一种抽象的类义。60、构形语素:即在词中位置固定,但既不是词的主干,也不参与构造新词,并且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类别,只改变词的语法畴意义的词尾性语素。61、直接成词:就是由一个语素直接形成单纯词。当这种成分没有独立使用的时候是语素,独立使用的时候是词。能够直接成词的语素必须是成词语素。自由不定位实义语素形成实词,黏着定位虚义语素形成虚词。62、转化成词:就是由一个或多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形式再形成单纯词,大致分“变性成词〞和“变形成词〞两种情况。63、变性成词:就是语素转变词性而成另一类词。比方一个成词语素本来表示动作行为,即语法功能上是动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不但形成动词,也可以形成名词。64、逆序成词:就是把原来只有合成词形式而没有单纯词形式的词反向截取其中一个语素再形成单纯词。相对词性发生变化的叫逆序成词。65、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复合式合成词,即“复合词〞。66、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67、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如“爸爸〞。68、语法构词:是形态丰富的语言中附加词尾而使词产生变化的一种语法现象,如英语的“一S〔动词第三人称单数〕〞。这些语素附着在词的后面并不产生新词,也不改变词类,只起某种语法作用,广义的语法构词还包括附加表示词类特征的后缀形式。69、离合词:就是形式上或人们的感觉上像词,但在构造的组合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接近词组的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语汇单位。70、词组词:就是形式上或人们的感觉上像词,但在构造的组合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接近词组的中间可以进展较大扩展并且插入成分后整个组合的意义根本保持不变的语汇单位。71、词的理性意义:指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除此之外,词义还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72、词的通俗意义:指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发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义。73、词的科学意义:指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发意义可以称之为科学意义。74、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指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75、词的感情色彩:指人们在反映现象的同时,还可能表现出上对该现象的主观态度,从而在词的理发意义上增添了一层附加色彩,这种词义所带的对现实现象的主观态度就是“感情色彩〞。76、词的形象色彩:指由词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77、义素分析:就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假设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构造、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78、语义场:指假设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构成的聚合体,类属义素是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79、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开展变化的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80、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围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那么系统。81、组合规那么:就所有的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82、聚合规那么:是指就所有的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83、语法形式: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的和类别形式,但凡能够表达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84、语法意义: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构造意义,但凡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85、语法手段:根据某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语法形式归并为几个根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86、语法畴: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根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畴〞。87、词法手段: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88、句法手段:通过构造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89、词形变化:就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词形变化有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四种情况。90、词的轻重音:通过词的某个局部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意义的形式。一般说轻重音中重音形式更重要,所以也可以叫作“重音移动〞。91、词的重叠: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的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92、附加: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缀。93、屈折:词的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94、异根: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一样意义的词。95、零形式:相对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96、虚词:即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言中但凡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就是虚词。因为虚词不依附于某个词,其语法意义又不是通过虚词本身表示的,而是在它与别的词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所以使用不同的虚词就是一种句法手段。97、语类选择:通过选择句法构造中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98、语序:是通过句法构造中词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99、语调: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实际上已经是表达层面上的一种语法手段了。100、词法畴: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101、句法畴:主要由构造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102、性: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103、数: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104、格: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构造关系的一组特征。105、有定无定: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106、体: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展的状况的一组特征。107、层次分析法: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者从词开场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108、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一样,如“木头房子〞等于“房子〞就是向心词组。109、离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如汉语的“的〞字词组的功能既不等于“的〞前的成分,也不等于“-.word.zl-\n--的〞。110、关系意义:句子通常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构造关系,由这些构造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111、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112、语义角色: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关系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假设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之为“语义角色〞。113、降级述谓构造:述谓构造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或限定性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个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构造就是降级述谓构造。114、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115、蕴含:就说话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116、歧义: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117、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118、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119、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表音文字习惯上又称为拼音文字。120、意音文字:一局部字符是意符,一局部字符是音符的文字。121、音节文字: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122、音位文字: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是全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音位文字。123、辅音文字: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辅音文字。124、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125、语素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126、假借字:自源文字在开展过程中,为了表示无法用图形来表示的词语,都采用了假借已有同音或音近的字符来替代的方法,这就是“假借法〞,这些字就叫假借字。127、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根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128、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129、他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根底上创制的文字。130、自源文字:独立开展起来的文字。131、单纯字符: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132、复合字符: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133、渐变性:指语言是逐步开展演变的,不允许采取突变的方式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134、不平衡性:指在语言部的不同组成局部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开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135、地域方言:指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136、亲属语言:指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种语言。137、语言的谱系分类:指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展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138、语系:是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但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139、社会方言:在一个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或方言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140、通用语:在存在方言分歧的社会里,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往往会选择一种方言作为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这种语言就叫“通用语〞。141、标准语: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有明确规的民族共同语就叫“民族标准语〞。142、国语: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为了维系整个国家部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还需要有共同的交际工具,有人把这种一个国家各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叫做“国语〞。143、双语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144、双言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145、语言转用: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局部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146、语言混用:有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同的新的交际工具的现象。147、非克里奥耳化:当克里奥耳语和作为它的根底的那种语言并存于一个社会之中时,如果根底语言有较高的社会声望,说克里奥耳语的人就可能根据根底语言来不断调整、校正自己的语言,使克里奥耳语向着根底语言的方向开展,结果使两种语言越来越接近,甚至使克里奥耳语变为根底语言的一种变体。这种现象就叫“非克里奥耳化〞。148、语言规划: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良149、语言规化:对语言中产生的变化,既不能一概承受,也不能全盘否认,而是必须对它们作出评价和选择,这就是语言规化。150、思维: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或者说是人动脑筋去想的活动;大致说来,思维分为三大类:感性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语言是人类思维最重要的工具。151、感性思维: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还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152、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展的思维活动叫做抽象思维,也称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或者统称思维活动。153、发散思维: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如感情、意志、美感和相关的文化传统意识等。154、“语言相关论〞: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和语言学家活尔夫认为语言决定思维,由于其核心容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被称为“语言相关论〞。这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指出了语言对思维活动存在一定的影响。但过于极端。155、文化语言学: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可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这种研究就是所谓的文化语言学。156、语言文化学:从语言文化这头看,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这种研究就叫做语言文化学或语言民族学。157、应用语言学: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研究语言学应用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叫做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只指语言教学,这既凶手学校时进展的母语教学,也包括儿童语言教学、民族地区的共同语教学、外语教学、双语教学、盲聋哑人的特殊语言教学;广义的应用语言学那么还包括语言学在其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更大围的实际应用,如词典学、翻译学、言语矫正学等。158、中介语现象:是指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中介语〞。“-.word.zl-\n--中介语〞有点类似儿童在某些阶段的语言,是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学习者最初承受一种新的语言,就开场产生最初级的中介语,这时更多地受母语的影响;随着学习的深入中介语就进入较高级的阶段,这时更多地受外语的影响。从自主教学角度看,虽然不同的人学习外语的情况不同,但中介语的开展规律大致一样,这一学习开展过程被称作“在大纲〞。159、在大纲:从外语教学角度看,虽然不同的人学习外语的情况不同,但中介语的开展规律大致一样,这一学习开展过程被称作“在大纲〞。据研究证实,外语学习的在大纲与儿童语言的获得过程有某些相似之处。160、语言迁移现象:是指母语对于要学习的外语会产生影响。原有的母语可以叫做“来源语〞,要学习的外语可以叫做“目标语〞。来源语会对目标语产生影响,其中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这种迁移既包括语言本身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也包括在语言之外的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161、引导迁移:在外语教学中注意两种语言的共同点,主动利用正迁移;同时又注意两种语言的不同点,尽量防止负迁移。这一教学过程被称“引导迁移〞。162、第一语言教学:就是母语语言教学,母语语言教学实际完成了语言获得,即能够顺利地听和说一种语言以后进展的更高层次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也就是“语文教学〞。它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反映社会文明程度有密切联系。163、第二语言教学:指外语教学。因为第一语言即母语主要是“获得〞的,第二语言主要是“学得〞的,因此跟狭义的语言教学即“教〞和“学〞关系更密切。而且,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对于外语教学的容和方法影响也比拟大。第二语言教学除外语教学外,还应该包括双语地区的语言教学和民族地区的标准语教学。164、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容,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165、理性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方面的容。理性意义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166、非理性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方面的容。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167、语言意义: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168、语境意义:个别的、临时的意义那么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169、词义的模糊性:指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170、语义的民族性:指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着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语义的民族特点。三、简答与论述题:1、简要表达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一样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参加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参加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答: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在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交际围极其有限,经历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极其缓慢。书面语的产生克制了这种局限,极加快了人类社会经历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的速度和传播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开展的步伐。现代生物考古学说明,人类文明的开展在书面语产生后大加快了。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3、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答: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根底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根底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展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展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准确。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开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根底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开展史。书面语由于克制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细复杂的语法构造,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开展。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根本一致的。即指根本的语言成分是一致的。如果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因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口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口语为准。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无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唯一的对象或主要对象。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答:“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化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同一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到处客观存在的。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如:该民族的人民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的融合而使用同一种语言等。所以,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5、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请分析此种观点并指出实质?答: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在那些国家里“语言〞、“民族〞、“国家〞几乎是同义词,虽然不同地区“口音〞不同,但相互理解不成问题。因此,所谓“相互理解程度〞是指:相互能理解的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同时也指: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附属于同一民族的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民族。但是,这种观点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单纯依据“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语言构造本身差异的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的后果。而且坚持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是持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的: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强调“相互理解程度〞的原那么,不惜割裂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各个相互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拒绝成认他们使用的口头交际语言是同一语言的方言,而坚持认为是不同的“语言〞,从而认定这些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而他们在处理自己国家和强国的民族问题时却放弃了“相互理解程度〞的原那么,转而充分尊重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感情了。由此可见,“相互理解程度〞的原那么并非区分“语言〞和“-.word.zl-\n--方言〞的唯一标准,它不具有普遍性,而且还成为了某些强权主义者和种族歧视者的工具。6、语言和种族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答:没有。因为,语言能力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7、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答: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1〕任意性。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体。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们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2〕线条性。指在交际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决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符号。8、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答:我们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是可以分解的,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形排列的。语言符号的线形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人类语言的奇妙之处在于:传递不同信息和不同感情的一串串跟不同意义相结合的不同的声音,可以分解成有限数量的一定的声音和一定的意义相对稳定地结合在一起的语言单位,而这些有限的语言单位是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律再重新排列组合的;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人们就能用有限的语言单位创造出无限的表达方式了。9、什么是语言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和相对自主性?答:相对封闭性是指整个语言系统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转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依赖外界因素的支撑,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相对自主性就是语言系统部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规律都可以通过语言系统本身来加以解释,而不需要向外界去寻找解释的理由。10、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并说明区分这两者的意义?答:这两个概念是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索绪尔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在口头交际活动或者说从语言活动这样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两个因素,也就是“语言〞和“言语〞;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局部,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局部;言语那么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每个人使用的词语和句子构造等方面都具有个人的特色,而且每个人每一次说话都是不同的,这些都是言语现象和言语要素,不属于全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简单的说,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局部。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均质系统,而在抽象过程中,就必须把所有的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全排除出去。但,言语是很难找到规律的。它们的联系在于:一方面,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那么的总和。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另一方面,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也就是说,言语总是以语言为活动根底的,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作用。区分语言和言语有重大历史意义。正如索绪尔所说: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一下子就把〔1〕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2〕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附属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开了。因此,语言、言语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这在历史比拟语言学大行其道的阶段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语言学的对象应该限于有在一致规律并且成系统的语言,而排除无规律可循的言语因素。这样,语言学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至于跟言语活动有关局部的其他各种因素,不是不重要,也不是不需要研究,只是不属于语言的本体局部,可以另行研究。1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答:因为语言符号在时间上是线性展开的,反映口语的局面语同样也是线性展开的,因此语言单位和语言单位的组合也只能采用线性的序列形式。不同长度语言单位的组合可以称为“句段〞,所以组合关系也可以称为“句段关系〞。如“鸟儿能飞。〞、“别烦我!〞。参与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可以是“词〞“短语〞“句子〞,只要这些单位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模式组合而成的,就都属于语言。组合关系表达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之间的关系,也表达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因为整体并不就是局部之间的简单相加,局部跟整体之间的关系和局部跟局部之间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例如,“胡说〞一词,在这一组合中两个词是相互制约的。“胡〞受到后面“说〞的制约,只能是个副词。语言单位在线性语链中总处于一定位置。能在同一个位置上出现的语言单位处在共同的组合关系之中,具有共同的语法功能。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类。这种关系叫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表达出来的,而组合关系有表达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11、为什么说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语言学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展研究?答:因为虽然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学者对语言的主观认识可以不同,甚至大不一样。把人和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以及在口头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一句句具体的话概括为抽象的言语行为和言语,把某一社会群体使用的这种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概括为语言,这已经是主观的抽象概括。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固然是客观存在,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却只能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当然是有客观依据,不过也掺杂了各种主观因素,并且还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研究目的等。因此,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多种多样,这些现象和语言学家的理论不是一回事;再加上语言的问题关系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问题,语言又是处于不断变化开展的,所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展研究。12、论述语言学开展的历程?答:语言学的开展同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进展初步观察和省思辩,然后是分清对象并加深观察和描写,最后才找出规律并形成理论体系。从16世纪到18世纪,由于国际贸易的开展,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对外部世界的视野大大开阔了,懂得的语言和了解到的语言也大大增多了。17世纪和18世纪不少人对各种不同语言的词语发生兴趣,纷纷搜集和编纂多语种的对照词表。这时候有人发现欧洲和亚洲的有些语言之间有很多明显的相似之处,就开场加以比拟研究,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对欧洲和亚洲的一些语言进展比拟研究。最初的研究可以说直觉和猜测多于科学成分。后来语言学吸取了控竽学和声学研究的成果,建立了科学的语音学,运用科学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发现这些语言相互之间有严格的语音对应关系,而每一种语言本身自古以来的语音演变也有严格的语音演变规律,从而证明这些语言来源于一样的原始母语。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经过众多学者的几十年的努力,新兴的历史比拟语言学建立起来,并且得到社会的成认。这样一来语言学就以历史比拟语言学的名义在大学里争得了一席之地。正因为如此,不少撰写语言学史的人就说语言学是从19世纪起才正式建立起来的。至于语法成为语言学科中的显学就要等到20世纪了,尽管语法在西方应该说最早具备成为一门语言学学科的各种条件的一门分支学科。所以,说语言学只是19世纪才成为一门科学,而把这以前的语言研究一概称为含有一些贬义的“语文学〞,是不恰当的。应该成认前人对语言的研究都是语言学史的一个组成局部。传统语言学一般就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到了20世纪,索绪尔开创了构造主义语言学。一改昔日语言学研究注重语言外部的习惯,将着眼点放在语言符号本身,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围和重点,使语言学摆脱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本钱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0世纪的语言学在索绪尔的影响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到20世纪50年代,单纯研究语言本体部的构造系统的路子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无视语义研究,而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因此,又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研究围不再局限于语言本体而更重视跟语言有关但属于语言的构造系统以外的问题的新学派。但是,语言学的侧重仍然在构造主义语言学。不管以后会有什么变化,语言本体的研究将始终是语言学的主题。13、简论索绪尔及其以后的语言学?答:索绪尔开创了构造主义语言学。他的主要奉献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word.zl-\n--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本钱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0世纪的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在规律,得到了蓬勃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到20世纪50年代,单纯研究语言本体部的构造系统的路子尽管在分析语言构造的方法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无视语义研究,而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因此,又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研究围不再局限于语言本体而更重视跟语言有关但属于语言的构造系统以外的问题的新学派。但是,随着兴旺国家信息时代的逐步到来,对语言学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研究语言的构造系统,也就是研究语言本体的社会需求仍然在不断加强,因此生成语言学等新的构造主义语言学流派由于信息时代社会的需求和支持,仍然充满了生机,可以预见,语言本体的研究是语言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14、语音学的任务是什么?答: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语音在“发音—传递—感知〞过程中的竽、物理和心理特性,分析语音的各种要素的社会功能,彼此之间的结合关系,以及语音系统的构成和开展演变规律等。15、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语音音质不同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答: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语音音质的不同是由以下三方面音素决定的。〔1〕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声带振动发出的音和声带不振动发出的音音质不同,而且不同人不同质地的声带发出的音也各有自己的特色。〔2〕发音方法不同,音质也不同。同一把小提琴的同一根弦,用弓拉和用手指弹拨,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不同。把同样的弦安在二胡和京胡上,再用同样的弓支拉,发出的声音仍不一样。16、论述为什么说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答: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这个工具的物质载体,因此,任何语音都表达一定的意义,同一定的意义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联系。语音的这种表义功能是社会赋予的,是社会的交际需要使人发出的声音成为意义的载体,又是社会习惯使特定的音同特定的意义结合在一起。因此离开了社会的交际需要,离开了社会的约定俗成,就没有语言的产生,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2〕任何民族语言在语音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系统,这种系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都是特定社会独特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不同的语言会使用不同的语音。〔3〕语音的地域性同语音的民族性有相似之处,即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使用不同的语音,赋予语音不同的功能和价值。比方汉语中以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和以话为代表的吴方言,就具有不同的语音系统。语音的这种地域性特征同样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17、如何理解语音的心理属性?答: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实验证明:人的听觉虽然是由客观的声音引起的,但作为心理现象的主观听觉和语音的客观声学效果之间并不总是一对一的关系,语音声学要素的变化并非都能在听觉上得到对等的感知。我们知道,一个音在听觉上的上下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但主观听觉上对音高的感知与客观的声波频率并不一致。对于一个400Hz的声音,只需提高1Hz,人们就可以感觉到音高的变化,而对于一个3000Hz的声音,只有当提高幅度到达9Hz以上时,人们才能分辨出声音的上下变化。主观听觉上对音强、音长的感知与客观的音强、音长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实验还证明: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和概括性。我们知道,人的声道的形状同人的相貌一样,各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特有的声波特点。但是,不管这种个人特点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声学的效果多么不同,都不会影响人们对语音的正确感知。即使同一个人连续发同一个音,这些音的声波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但人们一般感觉不到其中的变化,而把它们听成同一个音。这些都说明大脑听觉中枢在进展语音识别时,显然对听觉器官传送过来的声波进展了一定的过滤与筛选,只选择并提取与识别语音有关的特征,而舍弃其他信息。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18、国际音标的优点以及学习和运用国际音标需要注意几点?答: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场使用的,它有很多优点。首先,它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那么制订的,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其次,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根底,或直接采用拉丁字母,或将两个拉丁字母合为一体,或将拉丁字母倒写,或对拉丁字母稍加变形。只有当拉丁字母不够用的时候,才采用一些希腊和别的符号。因此它的符号不仅形体简单清晰,而且接触过拉丁字母体系的人学习和应用起来也比拟容易。最后,它的符号比拟完备,不仅可以标写各种音素,而且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音强、音长以及各种特殊色彩方面的特征,因此它能较准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学习和运用国际音标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将国际音标与字母区分开来。一个字母可以有大小写以及手写体和印刷体的不同,而国际音标那么没有。在国际中,一个字母不同的形体就是不同的音标,代表不同的音素。第二,要注意将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别开来。国际音标中有些音标符号是对同一个字母进展不同的变形而产生的,应注意区分。第三,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式与严式的区别。19、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元音和辅音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1〕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开放,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的时候,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制这种阻碍才能通过。〔2〕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局部的紧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的时候,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的时候,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声带。20、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其中“音位是……的最小的……〞应如何理解?答:所谓“最小的〞是指从中不能再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比方汉语普通话里的[pai ]和[p'an]具有辩义功能,可以区别“败〞和“盼〞等一系列不同的词义,但它们不是音位,因为从它们当中还可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pai]可以切分出[p]和[ai],[p'an]可以切分出[p']和[an]其中[ai]和[an]也具有辩义功能,可以区别“爱〞和“岸〞等一系列不同的词义,但它们仍然不是音位,因为从它们当中也可以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ai]可以切分出[a]和,[an]可以切分出[a]和[n]。[p]、[p']、[a]、、[n]不但具有辩义功能,而且都不能再加以切分,所以它们都是汉语普通话里的音位。21、简要说明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答: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异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因为说话时产生的连续语流总占据一定的时间,音质单位在语音组合的线性序列中都各自占有一个时间段落。所以音质音位又叫做“音段音位〞。而非音质音位是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异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因为它所依附的并不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且常常依附在音段音位的组合序列上,因此非音质音位又叫做“-.word.zl-\n--超音段音位〞。22、简要说明音位理论的根本原理?答:音位理论对具体语言或方言里的所有音素并非一视,而是根据它们在语言中的作用区分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但凡具有辨义功能的,就是重要的,不管它们之间的音质差异多么细微,都必须设立为不同的音位,以便严加区分,但凡没有辨义功能的,就是不重要的,对它们就不必严格区分,而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里。这样,具体语言或方言里数目繁多的音素就可以归纳为一套为数有限的音位,从而使语音系统的构造特征得以呈现出来。这就是音位理论的根本原理。23、简要说明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答: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那么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表达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那么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同属一个音位的变体无主次之分,但需从中选出一个放在//中作为该音位的代表,被选中作为音位符号的通常是较常用的变体,或者是便于说明各变体出现条件的变体。如汉语普通话里[A,a,A,B]位的变体,多数人选择常用的“a〞为代表,但也有人先“B〞,以便能说明各变体出现的规律。音位符号选定后,属同一个音位的所有变体在音位标音中应用同一个符号标写。如汉语普通话|a|音位的四个变体[A,a,A,B]在音位标音中可统一用“a〞来标写。24、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它有什么优越性?答:音位的区别特征是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相互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一样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如汉语普通话的|tc|,一方面以发音方法的特征“不送气〞和“塞擦音〞与|tc'|、|c|相对立,一方面又以发音部位的共同特征“舌面前〞与|tc'|、|c|构成一个聚合群。音位的聚合群不仅仅反映了音位之间的相关性,而且同属一个聚合群的各个音位往往涉及共同的语音规那么。比方汉语普通话里|tc,tc',c|都只能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组合,而不能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组合,而|ts,ts',s|、|ts,ts',s|、|k,k',x|中的各个音位那么正好相反。25、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的自由变体?答: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自由变体的音质虽有不同,但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感觉不到它们是不同的音,或者觉得它们的差异并不重要,总把它们当作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如汉语话里的[n] 和[l]可自由变读,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在这种话里,“脑〞和“老〞同音,都可以读做[lC42]也可以读做[nC42];“泥〞和“犁〞同音,都可以读做[li31],也可以读做[ni31]。[n]和[l]就是话|n|的两个自由变体。26、试举例说明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别的音位系统决定的?答:一个音位具有哪些区别特征,这需要把它放到特定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中去考察,放到与其他所有音位的对立关系中去分析才能确定。因为一个音位需要而且只需要与本语言或方言的所有音位区别开来。如,汉语普通话的/p/,如前所述,以“双唇〞和/t/相区别,以“闭塞〞和/m/相区别,以“不送气〞和/p'/相区别,但并不通过“清音〞这个特征与其他音位相对立,因为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和/p/同部位的浊塞音音位。总括起来,汉语普通话/p/的区别特征是:双唇,闭塞,不送气。通过这三个区别特征,/p/就可以与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系统中的所有音位区别开。英语里也有/p/音位,但英语辅音音位系统的容不同于汉语普通话,英语/p/周围的音位与汉语普通话/p/周围的音位也不尽一样,所以二者的区别特征也就有所不同。英语的/p/以“双唇〞和/t//k/相区别,以“闭音〞和/m/相区别,以“清〞和/b/相区别,但并不通过“不送气〞这个特征与其他音位相对立,因为英语里没有和/p/同部位的送气塞音音位。可见,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语音特征是由其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决定的,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那么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由其周围所有的其他音位决定的。27、如何理解归纳音位应遵循的三个原那么,请举例说明?答:归纳音位首先应根据具体语言或方言中音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音素之间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一样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异会引起语素或词的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分属不同的音位。从归纳音位上说,这叫“对立原那么〞。如将汉语普通话的[p]、[p']、[m]、[f]、[t]、[t']、[n]、[l]分立为不同的音位,实际上就是依据的这一原那么。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一样的语音环境里是互相排斥的,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据此,我们可以把它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从归纳音位上说,这叫“互补原那么〞。如汉语普通话[A]、[A]、[a]、[B]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一样的,[A]出现在[i-]、[y-]与[-n]之间,[a]出现在[-i]、[-n]之前,[A]的出现环境是无韵尾,[B]出现在[-u]、[-N]之前,在正常情况下,出现[A]的地方不会出现其他三个元音,[a]、[A]和[B]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四个元音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不会出现对立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入同一个/a/,它们就是/a/的四个条件变体。互补关系是归纳音位条件变体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把几个不同的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除了要考虑它们是否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还要看它们在语音上是否相似,看它们的音质差异是否可以从各自出现的语音环境中得到解释。只有在不但互补而且说这种语言的人听起来又差异不大的条件下,才可以把几个不同的音素归入同一个音位。如果语音相差太远,听起来完全是不同的音,那么几个音素即使是互补的,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这是归纳音位的“语音相似原那么〞。比方汉语普通适里的[p]和[-N]也是互补的,[p]只出现在音节开头,[-N]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但这两个辅音的音质差异太大,所以只能让它们分属不同的音位,而不能归入同一个音位。28、如何理解音素和音位的区别?答: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质不同便可以看作不同的音素。音位那么是从辨义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这种划分只关注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有关的语音差异,而对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无关的音质上的细微差异那么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划分角度和关注焦点不同,功能方面的语音单位与音质方面的语音单位也就不会一一对应。因此假设干音质略有不同的音素,只要彼此之间的差异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同一个音类的成员,归并为一个音位,当作一个功能单位来使用。比方汉语普通话中的[A]、[a]、[B],它们都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展切分,所以它们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同时,它们与其他元音的差异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从功能角度看,这些差异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同一个音类的成员,并归在同一个/a/里。29、举例说明音节的划分要受语音的社会性的影响?答:音节的划分除了要根据音节在发音机制上的特性之外,还要考虑到语音社会性的影响,要受到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制约。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节构造,不同的音节构造会使音节划分产生不同的结果,比方,听到[peid]这样一串音,说英语的人会认为是paid〔付清的〕,是一个音节,因为英语的音节构造允许塞音出现在一个音节出现在一个音节的末尾,说汉语普通话的人会听成“配的〞,是两个音节,因为普通话的音节构造不允许塞音出现在一个音节的末尾。30、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音节构造有什么明显区别?答: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音节构造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普通话虽然同英语一样,也具备V、C一V 、V 一C 、C一V一C这四种音节构造的根本类型,如“衣〞是V型,“比〞[pi]是C一V型,“音〞[in]是V一C型,“民〞[min]、是C一V一C型,但是其中的辅音C都不能扩展,也就是说普通话的音节中不允许出现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而英语没有这样的限制,音节中可以出现辅音群,如strays[strei]〔走离〕里有辅音群[str],ask[a:sk]〔询问〕里有辅音群[sk],sprints[sprints]〔疾跑〕里有[spr]和[nts]两个辅音群,普通话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一C只能是鼻音,而英语没有这样的限制,除了鼻音之外,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也都可以做闭音节的收尾辅音,如gate[geit]〔大门〕life[laif]〔生命〕。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能超过四个,英语的音节那么没有这样的限制,如上面的sprints就是由七个成分构成的音节。31、复元音与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答:复无音与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不同的。第一,复元音的几个成分同属于一个音节,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相连的单元音那么各自分属于不同的音节,发音时有几个元音就有几次肌肉紧。第二,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元音的音质是不连续地逐渐变化的,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音;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元音的音质是突变的,中间没有过渡音。比方发复元音[ai]时,是由发[a]的状态逐渐向发的方向滑动,元音下音质逐渐变化,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不是发完[a]以后再发一个。32、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答:同复元音一样,复辅音也-.word.zl-\n--是一个音节部的音位组合,但复辅音也有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复元音里的几个元音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统一的发音过程。复元音的音质变化是逐渐过渡的,几个元音由一连串的过渡音串联结在一起,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复辅音那么不同。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它们各有自己的发音过程。复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彼此之间没有过渡音来联结,中间有明确的界限,正是因为复辅音与复元音在性质上有所不同,有人主不用“复辅音〞这个名称,而改称为“辅音丛〞或“辅音群〞。33、试说明语音流变的含义及其类型?答: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上下、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 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34、简述韵律特征的特点及其在不同语音层次上的表现?答:韵律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高强方面的变化。它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们永远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二是它们都是一种比照性特征,对韵律特征而言,重要的不是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绝对值,而是这些方面的相对值,也就是通过与同类特征的比照而存在的音高、音长和音强的变化形式和幅度。韵律特征在不同语音层次上表现为: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语调。35、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有什么关系?答: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但不是一样的概念。特别是对汉语来说,单音节词除极个别的如“俩〞“仨〞等几个合音词外,根本上都是单纯词;但单纯词却不限于单音节词,也就是说单纯词既包括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也包括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反过来说,汉语的合成词绝大多数是多音节词,但多音节词却不一定是合成词。汉语中多音节而又不是合成词的主要指拟声词、连绵词、叠音词、译音词等。36、词的语汇学分类角度有哪些?答:根据词的音节分类,看一个词由几个音节构成。汉语的词根据音节的数量一般分成单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三类。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类,看一个词由几个语素构成,一个词中只有一个语素的是“单纯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那么是“合成词〞。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类,看一个词的语音或语形是否一样。语音一样的叫做“同音词〞,语形一样的叫做“同形词〞。从词的重要程度,可以先分出“根本语汇〞和“非根本语汇〞。从词的用途和特点看,词还可以分成“常用语汇、非常用语汇〞和“通用语汇、非通用语汇〞等。37、根本语汇的特点和主要类别有哪些?答:特点是:一是产生的历史长,二是使用的围广,三是构词能力强。汉语的根本语汇包括那些表示自然现象和事物的词,如“天、地、人、火〞等;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如“刀、车、船〞等;表示根本的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词,如“走、谁、吃〞等;表示时令、方位、数量、指代、亲属关系的词,如“年、月、南、上、下、我、父〞等;此外很多虚词,如汉语“了、着、的、吗〞等,也属于根本语汇。38、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是什么关系?答:首先,二者的使用围是不同的,通用语汇在全社会都普遍使用,而专用语汇只在某些领域被一局部人使用;但是,二者之间也并非截然对立,一方面所有专业、行业中也都要使用通用语汇,另一方面有很多科技术语或行业语也往往有可能转化为通用语汇。39、常用语汇与根本语汇的关系?答: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因为根本语汇根据的是词产生的历史、使用围和构词能力,常用语汇只是根据词在一定语言中出现的频率。然而,这两个概念也有很大的一致性;这两者涵盖的围差不多。换言之,一个词如果是最常用语汇,那也就一定有资格称为根本语汇,反之根本语汇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应该是最常用的语汇。40、试论汉语的词为什么有双音节倾向,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化有什么作用?答:汉语的双音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词和同音语素。现代汉语的音节,如果考虑到声调,大约有1300个左右。这些音节与语素的对应关系,从一音一素到一音二十素以上,各种情况都有,其中一音一素的约占全部音节的25%。也就是说,有75%的音节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同音语素。同音会产生歧义,也给汉语信息处理带来困难。双音节化就是社会自觉地对这种现象进展调整的结果。双音节化对汉语来说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减少同音词,如yi这个音节,文言有“一、医、衣、依〞等,改成“医疗、衣服、依靠〞等双音节词就不是同音词了;其次是将多义词的意义分化,如文言“道〞有“道路、道理、道义、道学、道德〞等许多意思,改成双音节词后,意义就分开了。这两项事实上为减少汉语的歧义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双音节化还有韵律的作用,如本来是“制/电影片〞要变成“电影/制片〞,使表达变得符合韵律。41、语素的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语素的意义?答: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需要充分考虑“最小〞和“有意义〞两个因素。语素必须是最小的,但这种“最小〞要从音和义结合的角度来看。比方“姐〞是一个语素,而“j〞“ie〞和“姐姐〞都不是。语素的意义有两种:一是指有具体的所指,如“爸〞指向一个具体的人,“吃〞指向一个动作;二是指能够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如汉语的“的〞本身并无具体的所指,但如将其加在动词后该动词就变为表事物的名词,英语“books〞中的s具有表名词复数的意义,这里的“的〞和“s〞所表现的就是语法意义。42、词缀语素作用的异同?答:词缀语素的作用有一致的地方,它们本身都没有太实在的词汇意义,但又能表示某种抽象的构词意义。比方英语“一er,一ist〞本身没有什么词汇意义,但附加在其他实义语素后面可以使整个词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意义,如“writer,pianist〞。不同的词缀的作用也有差异:一般说前缀在构词常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类。如英语possible是形容词,加上前缀im一后的impossible只增加否认义,但仍是形容词;后缀那么除了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也往往改变词类,如英语real本来是形容词或名词,加上后缀一ize后的realize,就不但改变了意义,而且也变成了动词。43、语在构造上的特点,如何理解这些特点?答:第一,语的总体构造特点是构造的固定性和整体性。构造的固定性是说语的构造是一种特定的组合形式,大多不能像普通词组那样随意改变,否那么改变后的形式即使成立也不再是语的格式了。包括:一般不能颠倒原有成分,如“乱七八糟〞不能说“乱七八糟〞;一般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远见卓识〞不能说“远见和卓识〞。一般不能替换原有成分,如“拍案叫绝〞不能改成“拍桌叫绝〞。构造的整体性是说语表达的意义不一定就是词语的搭配结果,大多不能简单地像一般词组那样根据组成成分来分析整体的意义。比方“风声鹤唳〞是形容惊慌和恐惧的情形,“听到风的声音、鹤叫的声音都会害怕〞,而不是“风的声音和鹤叫的声音〞;第二,语的构造根本上就是词组或句子的构造形式,但又有各自的特殊格式。语由词构成,且比词长,一般就是词组或句子的构造形式。比方:专有名词多是偏正词组,如“中国人民大学〞语的构造又有别于一般词组的特殊形式,如汉语成语一般是四字格,惯用语一般是三四字格,惯用语中的比况语通常必须由并列的两项成分组成。成语构造限制严格,组成成分不能变动也不能拆开。惯用语的组成成分不能变动却可以拆开。汉语歇后语实际上是一种省略了后一分句的复句形式。汉语的简缩词语那么是截取词组中的成分并进展概括。44、外语的语素类型与汉语的语素类型有哪些一样点和不同点?答:外语的语素分类与汉语的语素分类大体一致,如任何语言的语素都有成词和不成词、自由和不自由、定位和不定位、实义和虚义的区别。外语语素与汉语语素也有不对应的地方。比方英语中像“—ly,—ful,—able〞这样专门构成词的语法类别的语素很多,而汉语除个别词后面能加“-.word.zl-\n--子、儿、头〞构成名词、个别词后面能加“化〞构成动词外,几乎没有这类语素;汉语的实义不成词语素如“民、友〞等在古汉语中都是词,而英语的“anti—,dis—,—ist〞等从来不是词,只是构词词缀,意义也不特别实在;英语等语言量表动词时态的成分是词尾形式,而汉语对应的“了、着、过〞等那么是独立的虚词。45、语素的组合与语素义的组合是否对应?答:二者并不完全对应。首先,一般说语素与语素的组合就是语素义与语素义的组合,即词义等于组成成分的语素义,如“性急〞就是“性子急〞。但也有些情况是词义并不等于语素义的组合。第一种是语素义比拟模糊,如“江米、麻利〞中的“江〞和“麻〞;第二种是词义引申,如“鱼肉〞非“鱼和肉〞或“鱼的肉〞,而是“像对付菜板上的鱼和肉那样欺凌残害人民〞;第三种是语素义脱落,好“忘记、妻子〞等词中,一局部语素义脱落消失。外语中的情况跟汉语大致一样。6、语素的组合与语素类的组合是否对应?答:语素的组合与语素类的组合不完全对应。一般复合词的词类与组成成分的语素的功能大体一致,比方作为组成成分的语素都是名词性的,或者中心语素是名词性的,组合后很可能是名词。比方汉语的“电灯、宿舍〞等,中心语素是名词性的,复合词也是名词;支配式如“留神〞,补充式如“推广〞,中心语素是动词性的,复合词也是动词。但汉语中也大量存在复合词的词类与语素的功能类组合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并列式的“开关〞的语素都是动词性的,复合词是名词;偏正式的“速写〞中心语素是动词性的,复合词是名词;支配式和述式的不对应现象更加普遍。形态丰富的语言中不对应现象较少,但也存在。47、重叠词与叠音式单纯词和重叠式词组〔语法的重叠形式〕有何区别?答:重叠词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的一个新词,如“爸爸〞。它有两个特点,首先它是词,第二是由词根重叠构成。叠音式单纯词的意义不能分解,只是一个语素,如“猩猩〞;而重叠式词组那么未定型为词,如“个个〞。48、怎样分析复杂的合成词?答:复杂的合成词可以是多个词根语素的组合,也可以是多个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的组合。无论是哪种组合,其部都一定按组合的先后顺序形成不同的层次,而每一层也就是不同类型的简单的合成词的屡次组合。找到这些层次,逐层分析即可。如“资产阶级化〞,第一层是“资产阶级/化〞,第二层是“资产/阶级〞,第三层是“资/产〞和“阶级〞。49、语法规那么的性质和特点?答:1〕语法规那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谓“抽象〞指的是对具体东西进展类的概括。语言词语和句子无限多,不可能每个词语和句子都去建立一条规那么,这就需要把各种现象加以归类。语法规那么实际上就是对人们所说的话中的单位、构造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比方“桌子、书包〞等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根据某种共同特点,比方大都能受数量词修饰,就可以建立“名词〞这个类,这就是从词的用法对语法单位类别的抽象。2〕语法规那么具有强大的递归性。所谓“递归〞指的是一样的规那么可以在一个构造里重复使用。语言中句子格式和长度各种各样,即使抽象也不可能不断增加新的规那么,这时就需要让一种规那么屡次起作用。语法规那么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反复使用的规那么。3〕语法规那么具有严密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指的是语法规那么具有推导性和解释性。语言中的每一条语法规那么并不是独立起作用的,一条规那么之外往往还有另一条规那么管着。所有的语法规那么都是互相联系着共同起作用的。4〕语法规那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谓“稳定〞指的是语法规那么与语音、语汇这样一些与地域差异、社会开展关系十分严密的语言要素比拟起来,变化现象比拟小,变化过程也十分缓慢。50、什么是语法规律?什么是语法规那么?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语法〞这个术语有两种涵:一种是指语法规律,另一种是语法规那么。语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对于说本族语的人来说,语法规律只有一种,只要能正常说话的人都具有运用这种规律的能力,或者说共同受到这种语法规律的制约。语法规那么是主观认识的语法,即语言学家对于人们组词造句时的语感或习惯进展研究后作出的归纳和说明,这种意义上的语法又可以称作“语法学〞。人们平时所说的“语法〞一般是指后者,即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的关于语法的一些规那么。不过大家通常说语法时,并不特别区别上述两个概念。这是因为语言学家说的语法虽然指的是某种主观认识,但又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尽可能一致,即最大限度地去描写各种语法现象,提示客观的语法规律。51、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的区别?答: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材料区分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开展变化的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比方研究古代汉语中“之、乎、者、也〞等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全部消失,并开展为“的、了、呢、吗〞等语气词的原因及过程。这就是历时语法要研究的。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围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那么系统。比方现代汉语的研究就是共时语法研究的容。5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区别?答:构造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种规那么,即组合规那么和聚合规那么。就所有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这就是组合规那么;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的关系,这就是聚合规那么。组合规那么管辖着哪个语法成分在前,哪个语法成分在后的问题,所以组合规那么实际上就是语法构造的构成规那么。聚合规那么管辖着什么样的成分能替换某个组合位置的问题,所以聚合规那么实际上就是语法成分的归类规那么。组合规那么是现实的,聚合规那么是潜在的。5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答: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但凡能够表达一类语法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构造意义,但凡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就像是语法这一白纸的两面,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因此可以说语法研究的重要意义就是发现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即抓住一种形式的时候要问这种形式有什么用处,发现一种意义的时候要问这种意义是怎么来的。当然各种语言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又有不同情况,彼此有错综的表现。比方同样表现动作发生在过去的意义,英语用动词加词缀“—ed〞的词形变化形式,汉语就用动词后面加虚词“-.word.zl-\n--了、过〞的形式。一种语言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也并非简单对应,相互有复杂的关系。有的是一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还有的是多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54、划分词类有哪些标准?答:第一种意见是说可以根据词形变化确定词类,这就是形态标准。这种标准对形态丰富的印欧语言比拟管用,但对汉语不太适用。第二种意见是说可以根据词的意义确定词类,这就是意义标准。这种标准对印欧语言还可以,但对于汉语的词类确定,仍有一些无法克制的困难。第三种意见就是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这就是分布标准,这条标准不仅适用于印欧语言,也适用于汉语。55、各种语言词类划分结果的特点?答:第一个特点是各种语言都有一些共同的词类,也有一些特殊的词类。比方的人类语言中无一例外地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连词等,这就是各种语言共同具有的一些词类。但不同的语言也往往有一些特有的词类。比方汉语的量词、助词等就是其他语言很少或没有的词类。第二个特点是各种语言的主要词类都可以根据某种共性往上归大类,也可以根据某种个性往下分小类。比方一般语言中的词类都首先可以分成两大类,或者说各种词类都可以向上归为两类,即实词和虚词。实词和虚词都可以再往下分成次一级的大类,如实词一般可以分成分布性质对立的体词和谓词两类。体词主要指名词、代词等,常作主宾词,不能作谓语;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等,主要作谓语,一般不能作主宾语。很显然体词和谓词还可以再往下分成刚刚说到的名词、动词等词类。第三个特点是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词是典型的某类词,也有一些词可能是边缘的或跨类的词。56、怎样对待语素的语法地位?答:语素是最小的一种语法单位,但它在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特别重要。一方面从形式角度说它只是用来构词的单位,本身很难建立聚合类和组合类。另一方面从意义角度说语法分析也不太需要语素这个单位。比方汉语“大家学哲学〞这个构造,它包括“大家〞、“学〞、“哲学〞三个词。一般只要知道这三个词的聚合关系,如分别是名词或动词,进一步知道这三个词的组合关系,如先后是“主谓/动宾〞构造。语法分析到这一步就足够了。而且整个构造的意思也就清楚了。如果再要分析到语素,那不但聚合和组合关系都很复杂,而且语素义与整个构造的意义的关系反而不容易说清楚了。57、句子变换形式有哪些情况?答:语言中的特殊句式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根本句的变换形式,或者说是通过主谓构造中句法成分的位置变化或删略添加等形式构造的。句子的变换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XY—YX变换〞即成分移位造成的句式。例如“我认识这个人—这个人我认识〞〔宾语前移〕。二是“XY—X变换〞,即成分删略造成的句式。三是“X—XY变换〞,即成分添加造成的句式。四是“X—X'变换〞,即成分替换造成的句式。汉语“你去—你去不去〞中“去—去不去〞就是一种成分替换。这些变换也可以综合运用。58、为什么说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答:在语言里,语素、词、词组、句子等各级单位都有意义,它们的意义都是语义。其中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人们在用语言来交流思想感情时至少要使用一个句子,句子是言语交际的根本单位,句义是更大单位意义的根底。要正确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又必须了解句中词语的意义,然后还要知道句中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如施受关系意义,而正确把握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也离不开对词义的了解,因此说句子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59、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意义?什么是语境意义?答: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通常称做语言意义。个别的、临时的意义那么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通常称做语境意义。比方“今天有点冷〞这句话表示“今天气温比拟低〞,这是它的一般的和稳定的系统;在不同的情况下它还可能表示客人请主人关上开着的窗户,或是母亲提醒孩子多空一点衣服,这些同特定的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意义是难以穷尽列举的,它们是这句话的个别的和临时的意义。60、为什么说专有名词的词义也是概括的?答:专有名词虽然用来指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而不是指称整类的事物,但它的词义也是概括的。比方“鲁迅〞专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在他生活的不同时期里,这个人物的外貌、衣着、举止、性格、思想、社会关系等等都不尽一样,这就像是许多“不同的鲁迅〞,然而在这些“不同的鲁迅〞中,总有其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将这些特点概括起来,就是“鲁迅〞这一词的词义。61、举例说明民族性的含义和表现?答: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着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语义的民族特点。意义的民族特点比拟突出地表达在词义上。在词语的理性意义方面,不同的民族语言会有所不同,以至于两种语言中,词义上完全对应的词语不是很多。语义的民族特点也表达在词语的非理性意义方面。比方汉语的“狗〞似乎和英语的“DOG〞意义一样,但在汉语里的“狗〞这个字眼常用于贬义,可以英语里“DOG〞这个字眼常用于褒义。一个词语由最初只有一个意义,开展为具有多个意义,这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词语多义化的过程也会受到民族特点的制约。62、为什么说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答: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并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人们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时时、事事都像科学家实验那样,对谈论的对象做出准确的测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语义的模糊性,而是对所有的语义都做出严格的、准确的规定,那么社会的交际活动将难以进展。比方,在谈论一个人的身高时,由于语义的模糊,我们才可能在不知道他的身高确实切尺寸的情况下,说他个子高或者不高。如果“高〞的词义是准确规定的,身高1.85米以上才可以算高,1.84米就不行,那么我们只好先问问他的身高终究是多少,或者找尺子给他量一量,然后才能说话,更何况许多现象根本就无法做出严格的、准确的规定,如“好〞和“坏〞,因此,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63、词的理性意义的产生?答: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些现象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反映到人的大脑中来,人们通过大脑对这些现象进展比拟、分类,然后从同类事物中抽象出足以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特征,并用一定的语音形式把这种认识成果固定下来,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词。比方,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河,没有哪两条河是完全一样的,但不管这些河多么不同,它们都具有“比拟大的水道〞这一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使“河〞这一类事物的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事物,汉语中把这一区别性特征用语音形式来表示。就产生的“河〞这个词,“比拟大的水道〞就成为这个词的理性意义。64、语体色彩的含义及主要类型?答: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存在于人与人交往的一切环境之中。为了保证语言表达同交际环境相适应,人们会根据不同交际环境的特点,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使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显现出不同的状态,产生与特定交际环境相关联的变体,这种由交际环境到达不同而导致的语言变体就是“语体〞。口语体和书面语体是语言中两种最根本的语体,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局面语色彩两种类型。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日常交谈,也经常用于比拟口语化的文学作品和一般文学用品的对话描写中;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书面写作和比拟庄重、正式的交际场合。不带任何语体色彩的词语是通用词语,它们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65、为什么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答:语言中的语素、词、词组、句子都是音义结合的单位,它们一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一方面又有一定的语音形式。义素那么与之不同,它没有语音表现形式,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形式,比方“哥哥〞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就与“哥哥〞的语音形式毫无关联,正因为如此,义素在语言中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它只有以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才能得出。所以说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66、义素分析的要求?答:应力求做到准确。义素分析的结果必须准确反映词语的所指围,应能包容而且只包容词义所反映的那类对象,不能过宽,不能过窄,在准确的前提下,义素分析还应力求简明。义素分析的设想是要以一套数量有限的语义成分来描写整个词义系统,因而在分析过程中,应用尽可能少的义素来提醒词义的特征。67、义素分析的作用?答: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构造,便于比拟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提醒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其次,义素分析还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限制。比方,在汉语普通话里,可以说“男孩在笑〞、但不是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段,就不能说“石头在笑〞。其原因就在于“笑〞这个动词要求动作发出者的词语必须具备这样[+人]这个义素,而“-.word.zl-\n--石头〞却不具备这样的义素。另外,义素分析还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这种形式化的语义知识便于用计算机来处理,因而对包括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等在的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68、义素分析存在的问题?答:就目前而言,义素分析的方法还不完善,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首先,义素分析与语音分析或语法分析不同,语音分析以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作为客观依据,语法分析以语法形式作为客观依据,义素分析因涉及人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认识,至今尚未有客观的分析标准和依据,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其次,义素分析的最初设想是要仿照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分析,用一套数量不多的语义成分来描写和说明整个词义系统,但这一设想的实现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一种语言中的音位不过几十个,用来分析这些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数量也是有限的,但一种语言中的词义的数量却庞大的多,而且词义系统是开放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开展和人认识的深化,新的词语及其词义层出不穷,分析和描写这些词义到底需要多少义素,是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69、语义场研究的意义?答:语义场研究对词义研究和语言间语义对应关系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首先,语义场研究以系统的观点来对待语言中的词汇意义,可以更多地了解词义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词义的形成和开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清楚地看到语言部因素对词义形成和变动的影响,从而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词义形成和开展演变的原因。其次,语义场研究可以为义素分析提供一个分析的根底。再其次,语义场的研究为词义体系的建立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途径。最后,语义场研究为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对立关系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70、词为什么会由单义开展为多义?答:词由单义开展为多义是具有其各方面的根源的,首先,客观对象之间的各种相关性和相似性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根底。由于客观事物间具有这种相关性或相似性,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人们就有可能根据客观对象之间的某种关联,用指称甲类对象的词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产生出与原来的词义有联系的新的意义。比方英语的“pen〞本来是“羽毛〞的意思,由于古代用羽毛蘸墨水写字,羽毛便和书写工具联系在一起,人们用同一贯词去指称这两个虽不同但又有联系的事物,就使“pen〞增加了“笔〞的意思。其次,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那么的必然产物。语言中的语音形式总是有限的,而随着社会的开展和人的认识的深化,语言要表达的意义又总是不断增加的,用数量有限的语言形式去表达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意义,就必然会出现一个语音形式表达多个意义的多义化现象。71、应如何对待语义场的系统性?答:语义场最重要的是它的系统性。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词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类属义素划定的意义领域,被划分成假设干块并分配给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以一种互补的方式来对同一意义领域进展反映。在意义领域恒定或封闭的情况下,一个词义占据的地盘大了,其他词义的地盘势必就会缩小;一个词义占据的地盘小了,其他词义的地盘必然就会扩大。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中某个词语的意义会受到系统中其他词的制约,系统中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如在先时代,“牙〞和“齿〞指中间的牙齿,后来“齿〞退出了口语交际领域,“牙〞便扩大了自己的意义围,指所有有牙齿。72、词汇意义和关系意义的区别?答:词是句子的根本构成成分,句子中词的意义也就成为句义的重要组成局部。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首先要懂得句中词语的词汇意义。句子通常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构造关系,由这些构造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不同,词汇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一个词即使孤立存在,也会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只存在于一定的句法构造中,孤立的词语是没有这种意义的。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既要懂得句中词语的词汇意义,还要知道词语的关系意义。73、语气意义的容及其表达形式?答: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语气意义包括述、疑问、祈使、感慨等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语气意义一般都是通过语调形式来表达的,在有些语言中,一向虚词和语气副词也有表达语气意义的作用,如汉语普通话里的语气词“吗〞就可以独立表达疑问语气,语气副词“竟然〞、“居然〞都可以表示惊诧语气。74、附属述谓构造和降级述谓构造的区别?答:述谓构造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述谓构造,这种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构造就是附属述谓构造,例如“我希望你去。〞中“你去〞就是一个附属述谓构造,作谓词“希望〞的变元。从句法构造上看,述谓构造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或限制性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构造就是降级述谓构造。如“小正在看我昨天送给他的小说。〞中“我昨天送给他〞是一个述谓构造,充当变元“小说〞的限定成分,因而是一个降级述谓构造,从句法构造上看,充当定语的述谓构造都是降级述谓构造。如果说附属述谓构造是从述谓构造下降到变元的地位,那么降级述谓构造那么更是下降到了变元的地位,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语义特征,因此降级述谓构造又被称做“特征化了的述谓构造〞。75、歧义与模糊有什么区别?答: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语义学所谓的“模糊〞,是指语言形式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围,而没有明确的边界是,是指一个意义分别与别的意义难以绝对划分清楚,歧义那么是指同形的语言符号序列可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义。在言语交际中,歧义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来消除,而模糊那么始终是模糊的,除非能以量化的方法来定义他们。比方“新〞是模糊的,它与“旧〞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新汽车牌照〞是歧义的,如果换个说法,说成“新的汽车牌照〞和“新汽车的牌照〞,歧义就消除了,但“新〞依旧是模糊的。76、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答: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形式不同,就无所谓有歧义,有歧义那么语言符号序列必然形式一样。所谓形式一样,韵律特征也一样;从书面表达上说,那么要求书写符号及其排列形式一样。由于口头和局面的同形条件不一样,口头同形和书面同形并不总是一致的。口头同形的,书面不一定同形;书面同形的,口头也不一定同形。进一步说,口头上有歧义的,书面上不一定有歧义。书面上有歧义的,口头上不一定有歧义。又如“人多〞在局面上是有歧义的,但在口头上说出来,一个是“/人多〞,停顿在“〞和“人多〞之间,一个是“人/多〞,停顿在“人〞和“多〞之间,二者不同形,歧义当然也就不存在了。77、如何理解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答: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说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那就是说文字不是一般的符号,而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如果不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即使表示一定的意义,也浊文字。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也表示一定的意义:可以通行,或不可以通行。但是红绿灯不直接跟哪个语言单位挂钩,所以是一种符号,但不是语言的符号,因而不是文字。旗语和莫尔斯电码直接代表文字符号,可以说是文字的符号,是语言的符号的符号。说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那就是说文字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孤立的符号,而是互相有联系,有一定规那么制约的。文字系统由一定数量的“字符〞以及字符的组合规那么和书写规那么组成。78、简要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答:意符就是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也就是表意的字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就是音符,也就是表音的字符。但是语音没法由图形来表示,因此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例如古汉字的“其〞原来是“簸箕〞的意思,原本是一个意符,后来采用这个字的字音去记录同音的虚词“其〞,“簸箕〞的意思就抛开了不管了,在这种情况下,“-.word.zl-\n--其〞就是成了只在语音上跟有关的语言单位有联系的音符。79、简要说明文字类型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情况?答: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两种不完全一样的标准来分类:一种是根据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另一种是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音位文字还可以细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是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是语素文字。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车间2文字。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是全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音位文字。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是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习惯上又称为拼音文字。一局部字符是意符,一局部字符是音符的文字是意音文字。80、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答:关于汉字的类型,现在比拟一致的意见是:汉字根据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样联系的标准来归类,是一种词语文字;而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归类,是一种意音文字。但是社会上还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有的仅仅是分类角度稍有不同,有的那么是误解,甚至是有意曲解。有人认为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那是“现代〞的情况,因为在创制汉字的时代,汉语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现代的语素在当时绝大多数还是地地道道的“词语〞。不过,说汉语是词语文字还是语素文字仅仅是立足点和着重点不同而已。从汉字创制时期来看,汉字字符代表的绝大多数是词语,但是从今天来看,也可以说多数汉字代表的是语素,因为现代汉语的多音节词语在绝对数量上已经占多数。还有人说汉字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那是因为,一方面,现代汉语的词语从绝对数量上来说已经多数是双音节和多音节的,所以在这些词语中汉字代表的只是语素而不是整个词语,另一方面每一个汉字只代表一个音节。不过,一般说“音节文字〞是指一个字符代表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由一个字符来代表的表音文字,可汉字说不上是表音文字,有些汉字往往不止代表一个音节,而同一个音节又常由很多不同的汉字来代表,因此,说汉字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至少是不确切的。而认为现代的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象形〞是只指制定原始字符图形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造字法〞,例如要表示“日〞的意思就画一个像太阳的圆圈。象形字符最初直接表意,但是同时也间接表音。至多很多虚词、语法形态和抽象的概念那么是根本无法用任何“象形〞的方法来表示的,只能假借意符的读者来表示。因此,全部字符都只表意的文字是难以存在的。至于说现代汉字还是“象形文字〞就没有任何根据了。也有人认为汉字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说汉字能够直接“表意〞,似乎任何一个民族的人见到一个汉字就可以懂得那是什么意思,因此说汉字是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语言的最神妙的文字。这种说法是完全把汉字神话了,同样是没有任何根据的。81、简要说明不少人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的原因?答:书面语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书面语和文字的关系十分密切。正由于文字和书面语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混淆文字和书面语,甚至混淆文字和语言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如在现代汉语中“文字〞有三个不同的义项:1〕书写或记录语言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如汉字、英文字母等,2〕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3〕文章,如“文字通顺〞。正因为现代汉语中“文字〞不仅有“书写或记录语言的符号〞的意思,也有“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的意思,而书面语也是语言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不少人就把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一步就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82、如何理解“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不能将这种影响绝对化〞。答: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根底上产生的,因此,应该说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是有一定联系的,特别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单位作为字符代表的对象跟不同语言固有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汉字在语音上代表一个音节,这跟汉字产生初期汉语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特点显然是不分开的。闪含语系的语言的词根一般包含三个辅音音位,在不同的地方加进不同的元音表示不同的形态变化。不过掌握这种语言的人完全知道要表示什么意思,应该在什么地方加进什么元音,因此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也没关系,只写出辅音字母就够了。相反,如果要写出元音字母反而太麻烦了。但是到了后世,语言本身发生了变化,后人已经不能完全掌握在什么地方加进什么元音的规那么,所以就在必要的地方增加表示元音的附加符号。但是属于印欧语系的希腊语的情况跟阿拉伯语不同,词根是由辅音和元音组合而成的,如果字母不表示元音就无确表示词语的语音形式,也就无法阅读,所以希腊人在借用腓尼基字母的时候就在腓尼基字母的根底上对某些字母加以变化来表示元音,通过这种方法增加了元音字母,从而创制了既表示辅音又表示元音的音位文字。这些事实都说明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是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的影响也不能绝对化。说语言的特点制约了文字的特点,什么样的语言只能使用什么样的文字系统,这种绝对化的观点至少目前还缺乏证据,因为同一系属、同一类型的语言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以及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的实例并不少见。同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就采用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意音文字,一种是音位文字;越南语在过去几百年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可是过去使用的是在汉字根底上形成的属于意音文字系统“字喃〞,现在那么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系统。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83、如何理解“文字也会影响语言,但无限夸张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答:文字也会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文字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帮助语言克制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语言的功能大大加强和扩展了。其次,文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里语言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进展的,文字类型一样会促进这种影响,而文字类型不同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这种影响。不过,总的说来,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有限的。无限夸张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有人说文字怎么怎么影响了语言,是根本不区分文字和书面语,甚至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了。如果语言中没有“种〞“众〞和“重〞这三个不同的词语,文字怎么能强行区别?现代汉语经常利用古汉语的词语来创制新词,这跟西方语言经常利用古希腊拉丁语词根来创制新词一样,这是利用古代语言的实例来创制新词的实例,不能说是文字本身能创制语言中的新词新语。总之,现在说的文字的种种神奇作用,归根到底都是语言本身,包括口语和书面语的作用,并不是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的文字的作用。84、简要说明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答:有一种意见认为文字起源为“结绳〞,但从谈到结绳的种种资料来看,结绳都只能起一种记数的作用,或者起一种帮助记忆和提示的作用,并没有跟任何一种语言单位结合,而且现在的任何一种文字也都没有迹象说明脱胎于结绳,因此,结绳只是在文字诞生以前人类使用过的一种记数、帮助记忆和起提示作用的工具,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关系。85、如何对待“文字开展三阶段论〞的观点?答:文字开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开展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阶段、音节文字阶段和音位文字阶段。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就造字的方法而言确实大都是“象形〞的,就其跟语言单位的语义和语音的关系而言也确实大都是“-.word.zl-\n--表意〞的字符都是后起的,而就表音文字而言,大致先有音节文字,后有音位文字。从使用字符的多寡和学习的难易而言,确实音位文字使用的字符是最小的,是最经济、最容易学的,音节文字次之,意音文字或词语文字使用的字符最多,最不经济,因而也最复杂,最难学。但是,一个符号系统的优劣首先应该就其功能而言。就效劳于语言的功能来说,以上各种文字似乎都能很好地为有关的语言效劳,难分上下,似乎说不上哪个高级,哪个低级。这个问题可以暂时不做结论。86、简述汉字字体演变?答:汉字众甲骨文、金文到现代汉字,在字形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字体的演变。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和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这么几个不同字体的阶段。其中甲骨文和金文是同时代的,可能只是使用场合和书写材料不同形成的不同的字体。小篆是经过规化了的,但是菜体太繁,在简化趋势的冲击下,很快就让位于隶书和楷书。隶书出现得比小篆还早,可是成为一种通行的字体比小篆晚。甲骨文和金文象形程度还比拟高,还没有完全线条化。隶书和小篆都已经完全线条化了。楷书最早在晋之际就出现了,但不久就出现了印刷术,从此汉字的字体也就根本上稳定下来了,但是字形简化的趋势始终没有停顿。至于行书和草书不是普遍通行的规字体,可以看作一种别体。87、“的所有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词语文字〞,如何理解?答:古老的独立开展起来的“自源文字〞总是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这大概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大都认为最明确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如果一种语言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多音节的,并且音节的界限不那么明确,那么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就是十分自然的。例如古埃及文字的字符,不管是单纯的字符,还是复合的字符,代表的语言单位都是词语,不管这些词语是单音节的还是多音节的。因为这样的文字以词语作为字符代表的单位,所以后人称之为“词语文字〞。从最古老的自源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表意的,不管字符的图形构造是“象形〞是“会意〞的,还是“指事〞的。但是语言中有些词语的意义是比拟抽象的,特别是一些虚词和语法形态更是没法用图形来表示的,只能用表音的方法来记录。自源文字最原始的字符图形同有直接表音的,这大概是没法用图形来直接表示语音的原故。不过表意的字符直接表意,也间接表音。所以自源文字都是利用原来有的意符间接表音的作用,假借某些意符来作为表音的字符,也就是音符。因此,这些文字就既有意符又有音符,所以这些文字又都是意音文字。88、为什么说“汉字的偏旁跟用做独体字的意符和音符不完全一样〞?答:汉字合体字里面的“形旁〞是表意字符,但是跟独体字中的表意字符不完全一样。由意符构成的独体字是跟语言中确定的词语相联系的,但是合体字中的形旁只表示某个语义类别,不跟语言中的具体词语相联系,如“江,河,湖〞等合体字中的“水〞旁就只表示这些词语都跟“水〞有关,只是起一种语义分类的区别作用。汉字合体字里面的“声旁〞是表音字符,但是情况比拟复杂。一局部声旁在合体字里面确实只表音,不表意,如“花朵〞的“花〞里面的“化〞。可是另一局部声旁作为独体字的时候原来就是一个表音字符,是通过语音上的联系来表示某个词语的字符,因此是有相应的语义容的,而在合体字里面加上去的形旁只起区别作用,并不承当合体字所代表的词语的语义容。因此有人认为这些偏旁实际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意符或音符,至少跟用作独体字的意符和音符是不完全一样的。89、简述劳动在语言起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答: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的社会需要;劳动开展了原始人的思维,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条件;劳动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90、人类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哪三方面的条件?答:首先,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开展到一定的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展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其次,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只有具备了这种生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最后,人类社会必须开展到一定的阶段,“已经到了彼此之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要产生语言。这三个条件都是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而创造这三个条件的是人类劳动。91、举例说明语言的开展演变都表达在哪些方面?答:语言的开展演变在语音、语汇、语义和语法等语言部的各个组成局部之中都是存在的,只不由于这些开展演变通常是缓慢的,因而往往不容易被人们发觉到。先来看语音的演变。当人们用现代的语音读古人的诗时,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和谐,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斜、家、花〞三个字应该是押韵的,但用今天的普通话读,“斜〞与后两个字并不押韵,这是因为古今汉语的语音已发生了变化。语汇、语义和语法的开展演变通过古今语言以及不同时期的语言的比拟,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劳模〞、“德育〞“电脑〞等一大批新的语汇大丰富了汉语的语汇库。像“探花、榜眼〞等词现在一般只有在讲述历史时才可能被使用,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人们一般是不会用到它们的。“脸〞原来指两颊上部,北宋词人晏殊的词中有“轻红淡白匀双脸〞的句子,其中的“脸〞就是这个意思,后来“脸〞的指称围扩大了,用来指整个面部。“臭〞本来指气味、香味,臭味以及别的什么气味都可以说是“臭〞,因此?易经?中才有“其臭如兰〞的廉洁,后来“臭〞的指称围缩小了,指不好闻的与“香〞相对的气味。语法的开展演变虽然非常缓慢,但通过比照,仍不难发现古今语言在语法上的差异。除了语言系统部各组成局部的开展演变之外,在一定的条件下,一种语言的部会分化出不同的方言,有些方言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下还可能成为不同的语言;而随着社会的开展,一种语言也可能消除方言分歧,走向统一,不同的语言也可能通过各种方式统一为一种语言,这些现象也都是语言开展演变的重要方面。92、语言开展演变的特点?答:特点有二: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渐变性〞是指语言是逐步开展演变的,不允许采用突变的方式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社会开展变化的推动下,语言又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又不得不随着社会的开展而开展,否那么,就不能满足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日益增长和变化的交际需要。所以除了已经退出社会交际领域的死语言之外,不处在演变开展之中的语言是没有的。稳固和开展都是由社会的交际工具这一语言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这两个互相对立的要求决定了语言一方面不能不变,一方面又不能变得过于急剧。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开展而不断改变自己,但这种演变和开展不能以突变的方式而只能以渐变的方式来进展。“-.word.zl-\n--不平衡性〞指在语言部的不同组成局部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开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局部与社会变化开展的联系严密程度是各不一样的,其中联系最为直接的是语汇。语汇必须随着社会的不断开展变化而发生变化,社会生活中新事物、新概念出现、旧事物的消失、人的观念的更新都是经常发生,随着这些变化的发生,社会生活就会不断地提出新的交际需求,语汇必须随时对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作出反响,才能使语言满足社会不断变化和开展着的交际需求,因而与语音和语法相比,语汇的新代最快。语言中虽然有成千上万的词语,但是表达这些词语的语音形式却极其有限,几十个音位的排列组合就可以完全满足语言表达的需要。新词语的产生只能使用已有的语音形式,否那么就不会被社会承受;旧词语的消失一般也不会造成某个语音形式的消失,因为这个语音形式还会保存在其他词语里。可见,语言中的语汇即使迅速开展,也不会立即引起语音系统的演变。所以,语言中的语音系统是比拟稳定的,它的演变速度是缓慢的。93、语言开展演变的原因?答:社会的进步会推动语言的开展。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人们的思维成果也越来越复杂、精细,这些都会不断地对语言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语汇。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的开展演变。在一个社会部会形成不同的社会集团,产生社群分化。这些不同的社会集团所使用的语言也会产生差异,从而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部形成各具特点的社会方言。如果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各个处于分化状态的局部走向统一,它们之间的交际势必逐渐增多,但不同语言或方文豪裼差异会阻碍甚至阻断人们之间的交际,进而影响社会的统一或统一的稳固,影响社会的开展,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就需要有一种能在全社会围使用的交际工具,以适应社会统一的需要,于是通行于全社会的共同语就会形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日益兴旺,社会统一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语言就会在共同语的根底上逐步走向统一。社会之间的接触也会推动语言的开展演变。从根本上讲,语言的存在和开展是受社会制约的,社会交际的需要是语言存在和开展的根本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语言中的每一项具体演变和开展都有其直接的社会根源。这些演变现象都难以从社会的开展方面找到直接的原因,而需要从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去寻找原因。94、简述语言分化的过程并归纳方言产生的条件?答:语言自产生之是起,它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各组成局部就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这些变化总是开场于某一人群,然后借助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向四方扩展。在远古时代,由于受食物资源的限制,人类社会的规模不可能很大,社会成员也很少。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开展,人口的增长,人们不得不分成不同的人群而分开居住,并且一分再分,越走越远,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围。对这些原先住在一起后又分开的人们来说,如果彼此居住和活动的地点越来越分散,相距越来越遥远,相互之间的效也就会越来越少,原本统一的社会就会逐渐发生不完全分化,在地域上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局部。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频率很低,甚至难以发生,一个地区的语言开展演变也就难以借助言语交际的力量扩散到其他地区,各地区使用的原本一样的语言共同点就会不断增多,时间一长,不同地区的语言就会各自形成一系列自己的特点,不同的方言就形成了。由此可见,社会的不完全分化是一种语言部产生方言分岐的必要社会条件,可以说,没有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就没有方言的产生;但如果只有社会的分化,而没有语言的开展演变,一种语言部的方言分歧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开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95、方言在语汇和语义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表现在:首先,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方言里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如话的“家具〞,话叫“家私〞。其次,一样的词语在不同的方言里可能具有不同的意思。如话的“蚊子〞包含了“苍蝇〞的意思,但话的“蚊子〞就无此义。96、简要说明语言的谱系分类?答: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展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谱系分类首先根据语言间亲属关系的有无,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语系是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但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世界上的诸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分,大致可分为九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同一个语系之下又可以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程度,把语言分为假设干个语族,比方英语和德语有比拟直接的亲属关系,它们同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同一个语族之下还可以分为不同的语支,有时甚至还能在语支下分出语群。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这种谱系分类的层次体系,反映了原始根底语随着社会的分化而不断分化的历史过程和结果。97、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何异同?答:在一个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或地域方言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一样点都是一种语言的变体,都是语言分化的结果。社会方言虽然也是一种语言部的变体,但却与我们前面讲述过的地域方言不同。除了地域方言同社会的地域分化有关,而社会方言同社会的社群分化有关这一区别之外,从构造系统上看,地域方言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系统,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大到不能通话的程度,汉语的一些地域方言就是如此。社会方言却没有自己独立的构造系统,它所用的材料和构造规那么根本上都是全民语言或当地方言所共同具有的,仅仅是有某些值得注意的不同于其他社群的特点而已,因而它们之间的差异一般并不会阻碍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98、社群分化给语言的分化带来了哪两个直接后果?答:在社会的开展过程中,社群分化会带来两个直接后果。一是会在不同的社群之间造成程度不同的社会距离,社会距离又会在不同的社群之间造成交际障碍,甚至有可能使一些不同的社群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结果社群部的交际活动要比社群之间的交际活动频繁得多,最后各社群就会在语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特点,产生不同的社会方言。二是会在社会上或特定的社群形成与特定社群相关联的社会行为规,从而影响人们的言语行为。99、有些学者将“共同语〞和“通用语〞合称为“共同语〞,它们的实质一样吗?答:“共同语〞和“通用语〞有本质上的区别。“通用语〞是指在存在方言分歧的社会里,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而选择的一种作为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方言。比方我国古代所谓的“雅言〞、“通语〞以及后来的“官话〞就是当时人们给这种通用语起的名称。但是在社会处于半统一半分化的条件下,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来往很不普遍,频率也很低,通用语的使用者就可能只局限于一些官员、商人和读书人,人数势必不多。这样一来,通用语也就难以对广阔民众所使用的方言产生大的影响,对消除方言分歧也不会起多大的作用。而共同语那么不同,它是社会打破地域封闭状态走向完全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对方言来说,共同语是一种高级形式,它能够积极地影响方言,引导方言的开展,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并准备最后取代方言。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共同语就是过去的通用语,但我们仍应看到二者在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在语言统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的重要差异。100、现代汉民族为什么要以北方方言为根底方言?答:这主要是由政治上的原因决定的。北方方言区的代表点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一直是一个政治中心;以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几百年来被用作中央政府实施国家管理的工具,被称作“官话〞;加之近千年来,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宋人话本、元曲和明清的白话小说等,大多是用北方方言或者是以北方方言为根底写成的,而且使用北方方言的人也最多。这些因素使北方方言在汉语众多方言中地位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因而它就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根底方言。101、简述共同语在其普及过程中对方言的影响?答:影响有二:首先,引导方言的开展方向,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如方言中的大批语汇已经或正在被普通话语汇所替代,像“影戏〞被“电影〞替代等。其次,共同语会逐渐扩大自己的使用围,而方言的使用围将随之不断缩小。比方现在很多方言区的中小学都逐渐开场使用普通话教学。102、造成语言差异的因素有哪些?答:阶级和阶层的差异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语言的差异。如在一项著名的社会语言学调查中说明,纽约社会中高阶层的人在发[r]音时会特别强调地发出卷舌音,而低阶层的人那么不。职业的差异也会语言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语言的差异。这种与不同职业集团相关的语言差异突出地表现为不同的行业由于工作的需要而各有一些自己特殊的用语,即通常说的行话。如教师把讲课前的准备的教学方案叫做“教案〞。大多数行话用语只在行的人中使用,外行人一般不懂,也不使用,因而行话的使用往往可以起到显示说话人行身份的作用。但行话中的有些用语也会向全民语言中转化。年龄的差异也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语言的差异。其实在我们周围有不少话是只限于一个年龄阶段的人说的。性别的差异也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语言的差异。如的“女国音〞现象,就是指当时的女学生爱发“-.word.zl-\n--尖音〞。由于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按性别分化为两个相对隔绝的社群,因此性别差异不大可能导致形成有严重差异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方言。不同性别的人虽然有各自惯用的语言工程,但是不影响交际的。文化程度也是影响语言的一个社会因素。不过这一因素往往同阶级、阶层、职业等其他社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并共同对语言产生影响。一般地说,文化程度高的人一般使用民族标准语,文化程度低的人一般使用方言或土语。不同的信仰也有可能阁下不同的社群,如果相互之间的交往不那么频繁,就有可能形成因因素而产生的社会方言。印度语和乌尔都语的形成就是最好的例证。从根本上说,任何社会方言都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社会的社群分化是语言产生社会方言分歧的根源。103、语言规划的特点?答:其一,语言规划是对语言的一种人为干预,这种干预主要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实施。其二,语言规划同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关系密切。它并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104、为什么要进展语言规划?答:因为语言是不断开展变化的,民族共同语在推广的过程中,本身也在不断开展变化,会经常出现一些新的成分和用法。这些新鲜事物有些是符合规的,有些那么不然。不符合语言开展规律的语言现象并不为社会所承受,它们的存在只会造成共同语部的分歧和混乱,只会阻碍言语交际的正常进展。因此必须进展语言规化。其目的就是要向全社会推广一种标准语,消除由种种语言变异造成的分歧混乱现象,保障社会交际的正常进展,维护民族共同语的统一性,使其更好的这社会的开展效劳。105、简述思维和思想的区别和联系?答:思维和思想不完全一样,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结果;而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侧重于用何种方法想问题,想得多少,是否想得到;而思想侧重于用不同的方法去想,因而得到不同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和思想并不是一回事。但思维和思想又有联系:因为不管怎么想总会得到某种结果;反过来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总是经过想的过程得出来的;更进一步说,想的过程有深有浅,在深入去想的过程中也要利用以前想出来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和思想事实上又分不开。所以广义的“思维〞,既包括不同程度呀不同阶段想的过程,也包括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想的结果。106、要正确认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答:要真正搞清楚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需要从以下三个具体问题入手:一个问题是,从起源和发生上说,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出现的,还是有先有后,甚至各有各的产生过程?再一个问题是,从围和功能上说,语言和思维是始终对应的,还是既有穿插又有区别,或者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还有一个问题是,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作用的,还是思维决定语言或语言决定思维?107、关于语言和思维产生的先后问题,历史上曾有哪些不同的看法?请分别列举出两个代表人物?答:第一种意见认为,思维和语言有各自的开展过程,二者不是一回事,也没有多少关系,甚至认为语言出现后还干扰了纯粹的思维,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第二种意见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而且由于坚持思维只能在语言的根底上才能进展,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后,那么甚至应该先有语言然后才有思维,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第三种意见认为思维先于语言发生,虽然语言出现后成了思维的主要工具,但语言出现前人类就有了思维,甚至直到语言出现后也存在着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思维活动,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洛克和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108、简述思维的分类?答:思维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叫做“感性思维〞。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也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也称为表象思维。第二类叫“抽象思维〞它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展的思维活动。第三类叫“发散思维〞,它是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例如感情、意志、美感等。109、简述语言和思维相互对应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语言与思维的对应主要表现在抽象思维上,抽象思维肯定需要语言的参与。要表达概念、就得使用词语;要作出判断或推理,就得用到句子或复句;逻辑思维中的公式代码,也是语言的转化符号。所以抽象思维实际上就是以语言作为工具或在语言材料的根底上进展的思维活动。只有人才有语言,因此只有人才能进展抽象思维,反之,人之所以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因为人有语言。110、语言和思维相互不对应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相对于抽象思维,其他两种思维活动不一定须借助语言来进展,或者说即使其中与语言有关,语言的作用也远比不上在抽象思维中那么大,这是语言与思维不对应的地方。感性思维,特别是直观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古籍,这种思维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它不借助语言进展,只有在语言参加以后,才可能上升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发散思维,特别是表现为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时,是思维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但语言与发散思维活动的关系比拟疏远,可以说此时的语言不但已不是思维的工具,而且也成了受其影响的对象了。111、简述语言和非抽象思维的关系?答:抽象思维以外的思维,特别是感性思维,叫做非语言思维,文化意识和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叫做形象思维,这二者统称为非抽象思维,非抽象思维虽不一定需要语言,但非抽象思维也不是完全没有或不需要语言参与。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察,儿童在手势思维和直觉思维阶段,不但逐步把手势和直觉与词语联系起来,而且词语也帮助儿童开展了这一个阶段的思维活动。至于发散思维,无论是人的情感、美感还是文化意识,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或者反映到语言文字上面。112、简述儿童的思维活动与儿童语言的关系?答:儿童在掌握语言以前更多的是利用直觉,而不是用语言来思维的,儿童的思维还算不上抽象思维。虽然这时语言不但是儿童学习的对象,而且在培养儿童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皮亚杰曾观察到儿童在手势思维和直觉思维阶段,不但逐步把这些手势和直觉与词语联系起来,而且词语也帮助儿童开展了这一阶段的思维活动。113、简述发散思维和语言形式的关系?答:发散思维包括人的情感、美感以及深层的文化意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或者反映到语言文字上面。文学家、艺术家进展创作时,主要是运用属于发散思维畴和形象思维,而这种形象思维恰恰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手段。小说、戏剧本身即需要语言进展创作,而音乐、绘画的创作也需要语言的参与,甚至它们的意义、涵,最终也得靠语言来说明和阐释。114、简述语言和思维在地位、作用上的两种不同观点?答:一种观点就是语言决定思维,即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包括会有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结果,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语言相关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语言确实对思维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无限夸张语言的作用,不能说语言决定思维,而更主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这种观点目前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115、目前,在思维和语言的地位作用上比拟一致的观点是什么?答: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中,思维起主导作用,思维决定语言,语言虽然对思维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可能无限度地夸张这种影响,语言也不能最终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116、语言和思维谁是主导?答:语言和思维在地位作用上到底谁更重要,谁决定谁,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语言决定思维,即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这是一种较极端的看法。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其核心容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又称“语言相关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语言确实对思维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无限夸张语言的作用,不能说语言决定思维,而更主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因为一方面从整个对思维产生影响的多种因素看,即使成认语言影响思维,也并不是只有语言才影响思维。另一方面从整个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的现象看,即使成认思维受语言的影响,也不是所有的思维都受到语言的影响,世界上使用不同语言的人通过翻译可以相互理解就是因为尽管不同语言其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组织方式不同,但是表达的思维容是一样的,或根本一样的。因此,应该说目前在语言和思维地位作用问题上比拟一致的观点是:思维起主导作用,思维决定语言。SampleText117、抽象思维是否必须以语言为工具?答:抽象思维活动肯定需要语言参与。因为表达概念,就得使用词语,而要作出判断或推理,就得用到句子或复句。因此可以说抽象思维实际上就是以语言作为工具或在语言材料的根底上进展的思维活动。只有人才有语言,因此只有人才能进展这种抽象的思维;反过来说,人之所以有高度抽象的思维能力,就是因人有语言。不过即使如此,即抽象思维与语言是对应的,在思维和语言在围和功能的对应问题上也仍然不能绝对化。有时抽象思维活动只借助于语言还不够,不能绝对地说语言就是抽象思维的惟一工具。实验还局部证明人脑的神经元并不是单通道线性排列的,而似乎是一种多通道的全息装置,可以进展所谓“-.word.zl-\n--跨越式思维〞。所以,复杂的思维活动也并不是完全凭借线性的语言来进展的。118、什么是语言能力问题?答:人要说话,当然就得利用说话的器官。人的身体器官跟语言有关的除了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外,还有就是大脑。但发音听觉器官是纯粹的生理功能器官,大脑才是支配发音和听觉的器官,具有心理的功能。大脑与人类语言的关系最为密切。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就必须研究人的大脑,研究大脑与语言的关系,这就是语言能力的问题。119、什么是语言获得问题?答:人类语言十分复杂,语音、词汇、语法、语义都有一大堆规那么,但儿童差不多都能在五岁左右根本掌握这个复杂的系统。儿童语言的学习,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获得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心理学上把儿童学会自己母语的过程叫做“语言获得〞。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也就必须研究儿童是怎样获得语言的,这就是语言获得问题。120、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包括哪些方面?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儿童学会说话和理解别人说话经过了哪些阶段和步骤,这就是所谓“语言获得过程〞的问题;另一个是儿童学会说话和理解别人说话是由什么原因和条件决定的,这就是所谓“语言获得原因〞的过程;前者多的是一种对“其名〞的观察,后者那么主要是一种对“其所以然〞的解释。121、儿童语言能力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答:主要有: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语音能力,语义能力,语法能力;儿童听的能力往往要早于说的能力,理解句子的能力要早于构造句子的能力。122、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1〕非自控阶段,也叫语言前阶段,幼童对语音产生的感性。2〕咿呀学语阶段,幼童在这时出现听觉的语言化。3〕单词阶段,儿童具备了综合句语言或以词代句语言能力,产生了最早的语义能力。4〕双词阶段,儿童掌握了两个实词的连接,具备了双词句语言能力,产生了最早的语法能力。5〕简单句阶段,儿童掌握了多个实词的连接,具备了简单句语言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语法构造。6〕复杂句阶段,儿童能够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句子具备了成人句语言的根本特点。123、语言学习和语言获得有什么区别?答:语言学习称做“LanguageLearning〞;语言获得在心理学上称做“langugeacquisition〞前者是一种广义上的学习语言的过程,而后者是特指儿童学会说话,特别是学会自己母语的过程,“获得〞并不单是自然而然的模仿过程,更是一种积极的创造过程。124、简述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就有的?答:现代科学实验证明,人类的大脑具有“遗传机制〞,其中有一局部肯定是后天才获得的非本能的知识,如词语、发音等个别的语言现象,而另一局部那么可能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本能的知识,如语类、层次等最根本的句法原那么。美国当代语言学家乔姆斯最早提出这样一种假设。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储存的语言知识应分作两类,一类叫做“语言能力的知识〞或“普通语法〞,这是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另一类叫做“语言运用知识〞或“个别语法〞,这是各民族语言所特有的。前者是一种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获得的知识,后者那么是人出生以后在一定环境下通过学习掌握的。人出生时大脑的构造已经决定了人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这局部能力人人都有,人人都一样。根据这种假设,人以大脑中的普通语法为因根底,以所处的语言环境为外因条件,最终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和具有完备的语言能力。当然“语言遗传机制〞到底是什么东西目前还不能肯定,假设能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最终证明人类语言是否合格和各种变化的现象都是受到普遍原那么限制的结果,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儿童在短短丙三年就能学会复杂的语言,因为这一局部普通原那么是不必学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本来就储存在大脑的某个部位中的。125、语言和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表现在哪两个方面?答: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一方面归根结底是不同民族文化意识才决定了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这种“决定〞的关系不能颠倒;另一方面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又确实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这种“反映〞关系不能夸张。具体来说,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关系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表达民族的精神;二是语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126、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通常说的认知活动主要就是指抽象思维活动。具体来说,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语言可以帮助人完成人的认知过程。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思考简单的事情或者是表达复杂的想法或意见时,都得使用语言。例如学习外语时,得先用本族语把要表达的意思组织好,再翻译成外语说出来,在听外语的时候,也得先把外语的词句变本钱族语想一想,才能理解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可见人们思维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都必须运用语言。二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人们经过想的过程,得到一些结果,比方得到一些概念、判断和比拟复杂的结论等,要把它们保存起来,或者让别人也能理解和应用这些思维结果,也得靠语言,即必须使用一些词语、句子甚至篇章来把它们“包装〞起来,否那么这些东西就失去了物质载体。三语言可以开展人的认知能力。人的思维认知能力,包括思索问题的能力和得出结果的能力,都是逐步开展起来的,不可能一开场就十分兴旺和完备。在这种能力的开展中语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或者说思维认知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语言能力的强弱。127、举例说明语言如何反映民族文化?答: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那么是民族特点,这是语言和思维最根本的区别,客观现实对各个民族来说是根本一样的,思维上形成的概念、判断也是根本一致的,但对同一事物,各个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却可能有所不同,无论是在词汇、语法上,还是在语义和表达上,不同民族的语言都不能不有自己的特点。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通过考察不同的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这种研究就是所谓的文化语言学。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比方汉英两种语言中对同一些亲属使用称谓词语的区别以及光高产田划分颜色词语的区别。再如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往往都有一些比拟独特的词语。例如汉语里的“窝头〞、“筷子〞是中国特有的仪器餐具。再如有些词义色彩不同,如汉语的“狗〞和英语的“DOG〞在褒贬上有差异。从语言到文化这头看,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这种研究就叫做语言文化学或语言民族学,这种方法对于研究没有历史文献资料可资参考的早期历史乃至史前史,都很有好处。如商代称父亲的兄弟为“诸父〞,反映了在商以前的远古社会时期也曾经实行过一个氏族的兄弟和另一个氏族的姐妹共同互为夫妻的制度。通过语言材料研究古代的历史,研究民族的历史,也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128、为什么说语言学应用的结果也能推动语言学研究?答:语言学的应用有赖于语言研究的成果,但反过来可以成为语言学研究的动因。事实上常常是先有了某种应用上的需求,才推动了语言学研究朝这个方向更深入迅速开展。一方面就语言学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几乎所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都是随着语言应用围的不断扩大才产生的。比方前面提过的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就是因为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在应用中扩大了,才推动了这些语言学科的建立和开展。另一方面就语言学的某些领域看,还存在着语言的应用已经走在前面,而语言学研究却迟迟跟不上的情况。计算机处理是个典型的例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开展,信息处理成了紧迫要求,而语言学的理论准备和相关研究却很不充分。129、为什么说语言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答:语言学的应用或应用语言学当然有特定的学科围,但语言学的应用领域实际上又是十分广阔的。应用语言学以语言教学为主,既包括学校里进展-.word.zl-\n--的母语教学,也包括儿童语言教学、民族地区的共同语教学、外语教学、双语教学、盲聋哑人的特殊语言教学。除些之外,还应该包括语言学在其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更大围的实际应用,如词典学、翻译学等。最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的围大致上可以分成两大块:一是语言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即面向人的语言学应用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跟语言规化有关的直接应用研究,还可以包括语言学与哲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穿插研究。二是语言这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即面向机器的语言这应用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跟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还可以包括语言学与数学、物理学、电子学、符号学、生理学、生物学、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病理学等学科的穿插研究。130、为什么说语言教学也需要语言学的知识?答:人们掌握一种语言,特别是母语,在很大程度上是“获得〞的,语言教学不一定要懂得太多的语言理论或语言本体的知识,比方记住一个字的发音,不必非要知道音节构造或音位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学的某些知识,对于特定的对象和目的来说,或者确实教不了,或者确实不用教。但这并不能说语言教学完全用不着语言学知识。因为从一方面看,上面说的掌握语言或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需要语言学的知识,实际上最多只能理解为不需要语言学的“某一些〞知识,如语言理论知识或语言本体知识。但其实这种掌握和学会某种语言过程的现象本身,也正是语言学知识的一局部,或者说是语言学的“另一些〞知识。从另一方面看,上面说的掌握语言或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需要语言学的知识,实际上最多只能理解为“不一定〞需要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或语言本体知识。但其实即使是这方面的知识,对于语言教学也还是有用处的,或者说不能认为在语言教学中“一定不〞需要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或语言本体知识。131、母语语言教学跟外语教学相比有哪些不同要求?答:一是从初步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首先要打牢语言根底和补充语言知识。一方面让学生从具备听说能力开展到具备读写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既巩有的知识和能力,又补充新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二是从稍高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还应该培养阅读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使具备了根底语言知识的人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一是使学生从具有认字看书能力开展到阅读欣赏的能力,从写字造句的能力开展到写作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把语言仅仅作为生活交际的工具开展为作为逻辑思维的工具,或者说通过提高语言的水平来开展思维的能力。三是从更高的要法语看,母语语言教学更重在提高文化素质和建立语言文明。也就是使具有自如运用母语知识和较高读写水平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现出高度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序,甚至包括反映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132、外语教学有哪些特点?答:1〕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是一种根底性的语言学习活动,因此学习中就需要更多借助语言学知识的帮助。2〕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是一种穿插性的语言学习活动,因此学习中既需要依赖母语的根底,也需要排除母语的干扰。3〕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是一种多元性的语言学习活动,因此学习中要发现特殊的客观现象,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133、“词典〞可分哪两大类?答:“词典〞是解释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工具书。可分两大类:一类词典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的知识,即所谓百科知识,这种词典就叫做知识词典或百科词典;另一类词典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本身的意义和用法,也就是词语的语言知识,这种词典就叫做语言词典或语文词典。前者如我国明代编纂的?永乐大典?后者?现代汉语词典?和?新英汉词典?。另外,也有的词典兼具以上两种词典的功能,如?辞海?就既有词语释义,又有百科知识。134、试论是否所有的语言教学都需要或都用得上同样的一些语言知识?答:不是,人们掌握或者学会一种语言,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获得〞,一种是“学习〞这两者很不一样。从一个角度说,语言获得主要是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所谓直觉习惯和模仿强化等来完成的;而语言学习那么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所谓死记硬背和听说读写的练习等来完成的。这两者需要的语言学知识当然就不同。从另一个角度说,语言获得主要是指学习一种外语,特别是成人学习外族语言的过程。这两者需要的语言学知识当然也不同。语言获得并没有太多“教〞和“学〞的问题,因此跟狭义的语言教学的关系并不直接,也不需要太多通常说的语言学知识。而“语言学习〞才较多涉及“教〞和“学〞的问题,因此跟狭义的语言教学的关系并不直接,也不需要太多通常说的语言学知识。而“语言学习〞才较多涉及“教〞和“学〞的问题,这也就是狭义的语言教学,或者说语言教学指的主要是语言的“学习〞,这其中需要更多的通常说的语言学知识。-.word.zl-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