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硕士
2010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代码:050108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全球化视野中了解中外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有关作家和作品,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和翻译文献资料,撰写有关研究论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文化管理、文化产业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国际文化交流机构工作,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二、研究方向:1,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2,中外文学-诗学比较3,国际文化交流三、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全日制、2年。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必须修满28个学分,其中公共课程7学分,学位必修课程8学分,学位选修课10学分;教学和科研训练2学分,前沿讲座1学分。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必修或选修适用范围公共课程00000001马克思主义理论3541考试必修所有方向00000011基础外语4721考试必修学位必修课07002201西方文论2361考查必修所有方向07352201比较文化学2361考查必修07352202比较文学2362考查必修07002202比较诗学2362考查必修学位选修课程07352301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2361考查选修07002203中国古代文论2361考查选修07002204当代文论-问题、语境与方法2361考查选修07002205文学批评方法论2362考查选修07352302中美文学文化关系2362考查选修07002206现代叙事学2362考查选修07002207中国诗学2362考查选修教学实践和科学训练2363考查必修前沿讲座1183考查必修14\n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课程说明第一部分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7002201课程名称:西方文论学分: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加深研究生对西方文学观念的理解,探究西方文学生发的原理,熟悉西方文学创作的特点,掌握西方文学批评的特点,为他们撰写学位论文奠定西方文学理论的知识结构,也为他们今后准确而熟练的翻译实践和提升经验的理论深造做出思想方法的理论铺垫。这是了解西方文学何以如此的理论通道,也是翻译、借鉴西方文学思想的一条必由之路。使用教材: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著:《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古希腊文艺理论;2,古罗马文艺理论;3,基督教文艺理论;4,文艺复兴时代及其理论;5,17世纪古典主义文艺理论;6,启蒙主义文艺理论;7,德国古典主义美学;8,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理论;9,19世纪现实主义文艺理论;10,现代主义与非理性思潮。参考书目:1,PierreV.ZIMA,Critiquelittéraireetesthétique,L’Harmattan,Paris.2,DenisHusman,L‘esthétique,PUF,2000,Paris.3,栾栋:《感性学发微》,商务印书馆,1999年。4,陆扬:《欧洲中世纪诗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5,章国锋、王逢振主编:《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7,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8,让·贝西埃(法)、伊·库什纳:《诗学史》(上下)史忠义译,白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9,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考核方式:学期论文占学期总分的20%,平时作业、考勤和课堂口头专题发言占80%。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14\n课程编码:07002202课程名称:比较诗学学分:2教学目的与要求:作为一门新起的学科,比较诗学是在比较文学的基础上深入进行的对东西方文明和文艺观的比较。本课程期望通过讲授和讨论使学生把握比较的跨文化特征,了解任何一个层面的跨文化比较都将最终导致对传统之源的追溯。使用教材1,[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内容简介:1,西方诗学的概念及历史2,比较诗学的缘起及衍变脉络3,比较诗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术语4,比较诗学中的模子理论和相对主义5,比较诗学的跨文化阐释本质6,中国比较诗学的重要著作7,西方比较诗学的重要著作8,通过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比较中西方文艺观9,比较诗学和传统精神的追溯参考书目: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1979。2,刘介民,中国比较诗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美]宇文所安,王柏华陶庆梅译,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5,[法]让•贝西埃、[加]伊•库什纳、[比]罗•莫尔捷、让•韦斯格尔伯主编,史忠义译,诗学史(上下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考核方式:学期论文计划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二学期。14\n课程编号:07352202课程名称:比较文学学分: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从本体论与方法论上培养学生跨越与汇通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使用教材:《比较文学》,陈惇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简介:本课程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除加深对比较文学基础理论的把握外,还对比较文学存在的理由与意义、本体论与方法论问题、有关比较文学的前沿话题等作较深入地探讨。实践部分主要是通过个案分析,将学习与掌握的东西方文学现象及中、西方文学理论汇通,整合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主要内容为:1,比较文学学科理论;2,跨文化研究与中国学派;3,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与研究类型;4,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5,跨学科的比较研究。6,当代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研究。参考书目:1,《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中国比较文学研究20年》,王向远,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比较文学论》,梵第根著、戴望舒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4,《比较诗学》,厄尔·迈纳著,王宇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5,《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6,《比较文学》基亚著、颜保译,北京大学出版1983年版。7,《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干永昌等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8,《独角兽与龙――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乐黛云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周英雄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0,《比较文学形象学》,孟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考核方式:读书报告(占40%)与期末论文(占60%)。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14\n课程编码:07352201课程名称:比较文化学学分: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共识为出发点,以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方式,将中国和西方作为主要讨论对象,对于其在历史演进、文化模式、思想行为、文学类型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异同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宏观把握不同文化的关注重点和演进的内在逻辑,并对于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扮演主要信息载体的文学作品进行文化分析,从而达到对于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文学的深入理解。使用教材:张弛:《比较文化学提纲》(未发表的纲要)。内容简介:1.文化与人类生活的互动关系。2.文化演进的自身逻辑。3.文化交流在文化演进中的作用。4.希腊文化和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精神。5.儒、道、佛互补与中国文化模式的形成。6.文艺复兴与全球文化的形成。7.个案研究:基督教对于明清士人的影响。8.个案研究:中国文化在十八世纪的欧洲。9.个案研究:浪漫主义运动在欧、美、亚三洲的发展。10.个案研究:存在主义运动在西方和日本、中国的发展。参考书目:1.史密斯等:《文化研究精粹读本》,陶东风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晓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徐新:《西方文化史续编(从美国革命到20世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耿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钱承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7.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0.季羡林等编:《东西文化议论集》(上、下),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考核方式:平时课堂讨论占40%,期末学习报告占60%。计划开课时间: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14\n第二部分专业选修课课程编码:07002203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论学分: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文论史和系统讲述中国古代文论重要的文本,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文论史上重要的理论、主要的思潮及其代表人物。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古代文论文本和传统审美观念传统哲学理论的关系以及文本相互间的承传影响,思考这些文本如何与当时以及后来的文学创作发生关系。课程要求学生将同时修读的西方文论作为参照系思考中国传统文论的一般特点和主要思维方式。使用教材: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内容简介:讲述中国古代文论的起源、发展、界说及一般特点。阐释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文本,主要是:先秦老子、孔子、庄子;汉《诗大序》、《文赋》、《文心雕龙》);唐《二十四诗品》;宋《诗本义》、《沧浪诗话》;及明清小说评点和诗话、词话。参考书目:1,刘勰著、詹鍈義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朱东润撰,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美]宇文所安,王柏华陶庆梅译,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北京,1999。6,[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下册),中华书局,1981。7,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上中下册),中华书局,1983。8,唐圭璋编,词话叢编(全五册),中华书局,1986。考核方式:读书报告(占40%),学期论文(占60%)。计划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14\n课程编码:07352301课程名称: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学分: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所出现的外在与内在根源,精神突围的轨迹与方式、叙述策略上的特征与变化等方面作出探讨评述。同时在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观照中,探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特征与叙述策略。通过学习,进一步把握西方当代文学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使用教材:《20世纪西方文学》,聂珍钊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内容简介:1,绪论;2,后期象征主义诗歌;3,表现主义文学;4,意识流小说;5,存在主义文学;6,荒诞派戏剧;7,新小说派;8,元小说;9,魔幻现实主义;10,现代派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参考书目:1,《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研究》,吴晓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断裂的世纪》,易丹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3,《现代派文学研究》(上、下),袁可嘉编,中国社科出版社1989年版。4,《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吴晓东著,三联书店2002年版。5,《西方现代派文学论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6,《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刘象愚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7,《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柳鸣九编,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版。8,《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王岳川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9,《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0,《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考核方式:读书报告(占40%)与期末论文(占60%)。计划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14\n课程编码:07352302课程名称:中美文学文化关系学分: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研究生从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别的角度对中美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背后的文学规律、美学基础以及审美取向进行探索和研究,找出相同与歧异之处,从而认识中美文学文化的因缘关系,并把中美文学文化的相互影响纳入中外文学文化交流史的大背景下作定位。教学采用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方法,以读书报告和学期论文作为考核依据。使用教材:刘岩著《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散页补充讲义,以及相关中美文学作品内容简介:课程分为三部分:1、诗学因缘。本部分讨论美国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意象派、庞德、洛厄尔、雷克斯罗思、斯奈德、勃莱、金斯伯格等)所接受的中国文化影响以及中国“五四”以来的诗歌接受的西方影响(中国现代新诗、朦胧诗等)。2、戏剧的影响研究。本部分主要对比研究美国剧作家奥尼尔和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的剧作和创作思想。3、文学理论的借鉴与应用。本部分讨论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梭罗、庞德、艾略特等)的哲学思想和诗学理论对中国诗学的借鉴,并尝试运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等)解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观看多元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学(以先锋小说为例)的后现代性。参考书目:陈长房著,《梭罗与中国》,台湾三民书局,1991年。厄尔·迈纳著,王宇根、宋伟杰等译,《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范存忠著,《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高旭东著,《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中华书局,2006年。乐黛云著,《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乐黛云著,《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叶维廉著,《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郑树森编,《中美文学因缘》,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5年。钟玲著,《美国诗与中国梦——美国现代诗里的中国文化模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朱徽著,《中美诗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考核方式:读书报告(占40%),学期论文(占60%)。计划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二学期。14\n课程编码:07002205课程名称:文学批评方法论学分:2教学目的与要求:就像哲学本身就是哲学史,文论本身就是文论史,本课程通过师生一起对当代西方各个文学批评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的研讨,熟悉当代文学批评的态势,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思辨水平,并学会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正确运用相应的文学批评方法。本课程采取课前阅读、课堂讲授和讨论、课后写作读书笔记的教学方法,期末考核以写作学术论文。使用教材:张首映:《西方20世纪文论史》内容简介:1,绪论:当代西方文论的走向2,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生命直觉主义3,精神分析4,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5,结构主义6,文学现象学7,诠释学、接受美学8,新马克思主义9,文学文化学、存在主义10、社会批评理论11、后现代主义12、结构主义、女性主义13、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参考书目: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赵毅衡选编:《“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3,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4,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5,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6,保罗·利科《阐释学与人文科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7,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8,阿尔多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9,Nialllucy :PostmodernLiteraryTheory :AnIntorduction,BldckwellPublishersLtd.,1997 ;考核方式:读书报告(占40%),学期论文(占60%)。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二学期。14\n课程编号:07002204课程名称:当代文论——问题、语境与方法学分: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将中国当代文论和批评中的诸问题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考察,以期使研究生了解当代文论的发生、发展过程,习得在语境中把握问题的动态研究方法,为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奠定相应的知识、思想及进入问题的能力之基础,并为其日后从事教学、科研或文学批评活动打下基础。使用教材:《“当代文论——问题、语境与方法”自编读本》。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导论2.历史的发现和“新启蒙运动”3.现实主义的可能4.当代文论诸命题及解放意义5.传统与现代——思维方式的“旧”与权威知识的“新”6.经验与主张的悖论7.思想与文学的悖论8.反思中的两种可能参考书目:1.贺照田:《当代中国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2.耿占春:《改变世界与改变语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3.蔡翔:《何谓文学本身》,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4.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5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平时作业、考勤和课堂口头专题发言占40%,期末论文占60%。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14\n课程编号:07002206课程名称:现代叙事学学 分:2学分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深入掌握叙事学的主要概念、理论和方法,初步了解叙事理论的前沿发展及其内容,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演变和叙事艺术,并能运用叙事学理论和方法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批评实践。本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结合:教师主讲与师生研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使用教材:[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二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谭君强:《叙事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课程内容:(1)“素材”诸成分:事件、行为者、时间、场所等。(2)“故事”诸方面:顺序安排、节奏、频率、从行为者到人物、从时间到空间、聚焦等。(3)“本文”诸言语:叙述者、非叙述评论、描写、叙述层次等。(4)后现代叙事理论、跨学科叙事理论等国内外叙事学研究的最新发展。(5)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叙事演变和叙事艺术(以经典作家为例)。(6)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对象展开叙事分析的训练。参考书目:[法]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1989。[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美]浦安修:《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美]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美]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大出版社,1994。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程文超主编:《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考核方式:课程论文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二学期14\n课程编号:07002207课程名称:中国诗学学分: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加深研究生对中国诗学的理解,探究中国诗学生发的原理,熟悉中国诗学的基本状况和特点,了解中国诗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主要思想观点,清楚掌握中国诗学的发展线索,为研究生比较中西诗学思想提供基本理论知识,为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奠定中国诗学的知识结构,并为他们今后准确而熟练运用中国诗学理论从事教学科研打下基础。使用教材:陈桐生《论诗教观之生成》,目前正在出版过程之中。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绪论2.论先秦两汉说诗体系之生成3.论言志4,论美刺5.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6.论兴观群怨7.论性情8,论《诗》教9.论六诗、六义10.论孔子删《诗》说11.论正变12.《毛诗》对诗教理论的总结参考书目:1,袁行霈、孟二冬《中国诗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2,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3,张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4,张伯伟《禅与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5.张晶《禅与唐宋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6,方智范《中国词学批评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7,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出版。8,蔡镇楚《中国诗话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9.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平时作业、考勤和课堂口头专题发言占40%,期末论文占60%。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二学期。14\n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1.《比较文学》,陈惇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2.《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曹顺庆:《比较文学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什么是比较文学》,布吕奈尔等著,葛雷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5.《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6.《比较文学论》,梵·第根著,戴望舒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7.ComparativeLiterature:ACriticalIntroduction,Bassnett,Susan,OxfordandCambridge,BlackwellPublishers,1993.8.ComparativeLiteratureintheAgeofMulticulturalism,Bernhaimer,Charles(ed.),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5.9.《中外比较文学名著导读》,乐黛云、陈惇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0.《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干永昌等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11.《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12.《比较文学二十年》,王向远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3.《比较文学新论》,王向远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4.《东西方比较文学史》,方汉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5.《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勒菲弗尔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版。16.《文学原理引论》,伊格尔顿,刘峰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17.《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佛克马著,俞国强译,北京大出版社1996年版。18.《文学理论》,韦勒克著,刘象愚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19.《比较文学形象学》,孟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中国文学理论》,刘若愚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1.《比较诗学》,厄尔·迈纳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22.《比较诗学》,叶维廉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23.《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24.《道与逻各斯》,张隆溪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版。25.《东方学》,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26.《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姚斯等著,周宁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7.《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萨默瓦、波特主编,麻争旗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28.《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规律》,叶维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9.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30.《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张首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1.《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章国锋、王逢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32.《中国诗学》,叶维廉著,三联书店1992版。33.《文化研究精粹读本》,陶东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4.《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著,唐晓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5.《现代派文学研究》(上、下),袁可嘉编,中国社科出版社1989年版。36.《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吴晓东著,三联书店2002年版。37.《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刘象愚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4\n1.《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王岳川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3.《叙述学研究》,张寅德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4.《西方正典》,哈罗德·布鲁姆著,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5.《中国比较文学》,期刊,上海外国语大学。1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