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要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管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1.作为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是(唯物辩证法)。2.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3.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计划)。4.管理学是一门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5.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6.“管理就是决策”是(西蒙)的观点。7.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人际角色)。8.(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9.管理者在作为组织代表与外界联系时,他扮演的角色是(代表人)。10.及时发现问题、抽象形成概念的能力对(高层)管理人员更为重要。第二章1.《科学管理原理》是(泰罗)的代表作。2.(《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是法约尔的代表作。3.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十四)条原则。4.(梅奥)不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5.组织理论之父是(韦伯)。6.(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7.科学管理的基础是(工时研究)。8.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9.(霍桑实验)提出了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10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法约尔)。11.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问题是指(案例学派)。12.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的管理学家是(孔茨)。13.现代管理理论中,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14.(权变学派)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第三章1.狭义的计划指的是(制定计划)。2.涉及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的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计划是一种无意识形态)。3.计划工作应当是一项(普遍)的工作。4.(预算)也被称为数字化的计划。   5.目标管理的一个主要优点是(把目标的制定和对个人的激励联系了起来)。 6.战略性计划一般由(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 7.公司政策规定工作人员享有假期,为实施这项政策公司编制了度假时间表,制订了假期工资率、支付办法,以及申请度假的详细说明,这属于(规划)。 8.年度计划一般属于(短期)计划。  9.管理的首要职能是:(计划)10.在市场占有率—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中,当市场增长率低,相对市场占有率高的时候,它是属于那些企业(金牛类)。11.在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中,扩张类经营单位所处的象限也称为(绿灯区)。12.如果企业SWOT矩阵的第Ⅱ象限,那么宜采取的战略是(先稳定后发展战略)。13.所谓差异化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14.(计划)是组织对未来活动的事先安排。1、计划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F)2、计划工作是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活动的基础。(T)3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T)4、规则不同于程序,是因为规则是一种计划,而程序不是一种计划。(F)5、在计划层次体系中使命是目的的上一个层次。(F)\n6、业务计划包括财务计划、作业计划和人事计划。(F)7、业务计划是组织的主要计划,财务计划是为业务计划服务的。(T)8、指导性计划具有内在的灵活性。(T)9、高层管理计划一般着眼于组织中各部门的定位及相互关系的确定。(F)10、计划实施的时间安排问题就是计划的时机问题。(T)11、计划的时间跨度问题是计划本身的期限问题。(T)第四章预测与决策1.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预测方法称为(德尔菲法)。2.下列不属于战术决策的特征的是(方向性)。3.以下哪一项为风险型决策的方法?(决策树法)4.决策研究的开拓在管理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进展主要归功(赫伯特·西蒙)所极力倡导的管理决策研究。5.把决策划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是根据什么标准所做的划分?(根据决策条件(或称自然状态)的可控程度)。6.关于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说法有误的是(群体决策不受个人因素的影响)。7.决策的灵魂是(选择性)。8.程序性决策被称为(例行决策、常规决策和定型化决策)。9.根据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10.时间系列分析法属于(外推法)。11.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客观性、可检验性和变动性)。12.根据决策目标对行动方案进行初始选择的决策称为(原始决策)。13.从广义上讲,决策就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及其抉择)。第五章组织管理与组织设计1.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合用于(没有必要按职能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2.一般说来,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越小)3. 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4. 职能部门与纯粹的参谋部门的区别在于(职能部门拥有一部分直线权力,参谋部门没有)。5.下列组织结构类型中,(矩阵结构)的稳定性较差。6.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员工同时受两位主管的领导)。7.某公司不同品牌产品由不同部门负责生产和销售,该公司是按(不同产品)方式划分组织部门的。 8.泰勒曾经推行过一种职能制组织机构,即各职能部门都可以给生产车间下达指令,最后这种组织以失败而告终。它失败的原因是组织设计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9.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10.矩阵制组织的主要优点是(加强了横向联系)。11.没有实行管理分工的组织结构是(直线型)。12.矩阵组织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双重领导的存在,难以统一指挥)。13.把从事相同或类似活动的工作安置在一个部门的部门化方式是(职能部门化)。14.职能部门化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易产生本位主义)15.部门划分主要是解决组织的(横向结构问题)。16.管理层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宽度的限制)。17.一般说来,集权或分权的程度,常常根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决策)权的情况来确定。18.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主管人员,也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即为(委员会制)。19.职能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主管的权利)。20.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被称为多线性组织结构(职能型)。1.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F)\n2.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T)3.职能部门化更适合大型的或多角化经营的公司。(F)4.扁平型组织的控制幅度要小一些。(F)5.参谋部门通常应是专业性质的,参谋人员都应是某些业务的专家。(T)6.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常见、最普通的现象。(T)7.在矩阵结构中,组织成员有可能接收双重或多重领导。(T)8.当组织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之中,较宽的管理幅度能确保更有效地管理。(F)9.按照传统的组织设计原则,早期大多数学者所相信的理想化的组织结构设计是机械式组织或官僚行政组织。(T)10.今天,人们认识到,并不存在适合于所有情况的唯一的组织设计。真正理想的组织设计取决于各种权变因素。(T)11.古典学者们提倡所有组织都必须是高度复杂性、高度正规化和高度集权化的。(T)12.钱德勒认为,公司战略的变化先行于并且导致了组织结构的变化。(T)13.机械式组织在稳定的环境中运作最为有效;有机式组织则与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最匹配。(T)14.有机式组织在稳定的环境中运作最为有效;有机式组织则与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最匹配。(F)15.职能型结构的特点是将技能相似的专业人员集合在各自专门的职能机构内,并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分工合作,组织任务集中明确,上行下达。(T)16.分部型组织结构也称事业部结构。它指组织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按照产品类型、顾客类型、地域等设计、建立若干自我包容的不同的业务单位,并由这些事业部进行独立业务经营和分权管理的一种分权式的组织结构形式。(T)17.事业部结构执行“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管理原则。(T)18.矩阵型组织结构执行“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管理原则。(F)19.矩阵结构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一套是纵向的职能管理系统,一套是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横向的产品或项目系统。(T)20.矩阵型组织结构中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或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T)第六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原因在于(组织本身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2.(文化)不属于哈默和钱比在《公司再造》一书中所指的“3C”力量。3.组织变革按照(组织所处的经营环境状况不同)可以分为主动性变革和被动性变革。4.职能部门与纯粹的参谋部门的区别在于(职能部门拥有一部分直线权力,参谋部门否)。5.组织变革的第一步是(通过组织诊断,发现变革征兆)6.下列选项(融合继承性)不是组织文化的特征。7.文化的特性不包括(绝对性)。8.组织文化具有(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淘汰旧文化,发展新文化)。9.下列组织结构类型中,(矩阵结构)的稳定性较差。10.塑造组织文化,应注意(组织领导者的模范行为在组织文化的塑造中起到号召和导向作用)1、传统的组织设计是建立在权变思想的基础上。(F)2、组织结构的规范性是指组织需要制定规章制度以及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规范性地引导员工的行为。(T)3、统一指挥原则要求每位下属应该有一个并且仅有一个上级。(T)4、组织的结构应当保持一定的柔性以减少组织变革所造成的冲击和震荡。(T)5、组织环境较为稳定时,组织结构设计可以采用柔性灵活的有机结构形式。(F)6、研究发现,许多经营成功的公司,如实施多角化经营,一般采用集权的职能结构。(F)。7、采用防御型战略的组织结构应采用更为柔性、分权化的组织结构。(F)8、伍德沃德提出:随着技术复杂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结构复杂程度也相应提高。(T)9、佩罗认为,组织内部门技术越是常规化,组织规范化、集权化程度就越高。(F)10、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是矛盾的,两者很难兼顾。(F)11、职能部门是一种传统而基本的组织形式。(T)\n12、流程部门化是按工作的结果标准来划分的。(F)13、组织层级化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确定完成任务需要设定的层次数目。(T)14、组织层级与组织幅度呈反比。(T)15、如果下属人员在空间上的分布比较分散,管理幅度应该宽一些。(F)16、组织变革速度快,管理幅度应该窄一些。(F)17、管理者直接指导下属工作的职权称为职能职权。(F)18、如果组织内部各个方面的政策是统一的,分权最容易达到管理目标的一致性。(F)19、授权的含义略大于分权。(F)20、动态网络型结构的主要缺点是可控性差。(F)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的实质是(人所具有运用物质资源进行物质)。2.下列有关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人力资源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3.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是(工作分析)。4.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同素异构原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5.管理的重点就是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6.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适于采用(投资型或参与型人力资源战略)。7.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在于真正做到(人职匹配实现双赢)。8.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实现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平衡)。9.确保人力资源规划的正确性,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的预测)。10.按人力资源规划的层次分,人力资源规划包括(战略规划和战术规划)1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外部供给预测方法的是(马尔科夫分析预测)12.德尔斐法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优点在于(B专家独立判断,集思广益)13.下列属于内部招募的优点的是(激励性强)。14.(行为定点量表法)需要由主管事先为各自工作维度搜集可描述有效、平均和无效的工作行为,选择可区分员工的关键行为并赋值。15.(薪酬)是员工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16.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主要是根据职务的(数量和类型)来确定的。17.人力资源计划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编制人力资源计划)。18.以所空职位和工作的实际要求为标准来选拔符合标准的各类人员,这是人力资源计划中人员配备原则的(因事择人原则)。19.根据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不同,去安排不同要求的工作,这是人力资源计划中人员配备原则的(因材器用原则)。20.在用人时不能够求全责备,管理者应注重发挥人的长处,这是人力资源计划中人员配备原则的(用人所长原则)。21.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人力资源管理时应该(因事择人)22.组织及时寻找、吸引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称为(员工招聘)。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明在进行人员配备时(就具体的工作职位来说,应安排最擅长该工作的人)24.与外部招聘相比,内部提升的优点是(能更快地胜任工作)25.从外部选聘主管人员是人员配备的一种重要途径,这种做法具有若干有利之处。在下面所列举的几条优点中,不正确的是(有利于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调动工作积极性)26.工作轮换和实习是两种最常见的(在职培训)形式。27.绩效评估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评估目标)。28.某商店的某售货员长期以来服务态度就不好,当某一天她再次对顾客不理被经理解雇时,她声称没有听到过有关她工作表现令人不满意的评价。这种事情可以借助于(绩效评估)来避免。29.员工在纵向层级和横向岗位上都具有发展机会,称为职业生涯发展的(网络路径)。30.面临第一次严重的职业危机开始一直到走出困境为止,这一段经历称为职业生涯发展的(生涯中期)31.员工从寻找工作和找到第一份工作开始到三十多岁第一次体验工作经历为止,这一段经历称为职业生涯发展的(立业期)\n32.下列绩效评估方法中不属于传统方法的是(目标管理法)。第八章领导与领导理论1.管理学意义上的领导者,必须具有能够影响他人的(管理的制度权力)权力。2.从管理的制度权力的集中与分散角度,领导类型可划分为(集权式领导与民主式领导)。3.在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论中,“领导者对工作极为关心,但忽略对人的关心”的领导风格属于(专权式管理)。4.在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论中,“领导者既对工作关心,也对人关系,但缺乏强烈的进取心,乐意维持现状”的领导风格属于(中庸之道型管理)。5.(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景理论)是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领导风格的权变理论。6.领导权变理论中的路径——目标理论是由(罗伯特•豪斯)提出的。7.领导权变模型中,(领导参与模型)反对把领导的行为视为固定不变的,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调整领导风格。8.(民主型领导)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决策,要求上下融洽,合作一致地工作9.罗伯特•豪斯提出的路径——目标领导情景理论中,(成就导向型领导)的领导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期望下属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T)1.领导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也可能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T)2.管理学意义上的领导者,是指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的制度权力的人。(F)3.有效的追随者往往是指那些对领导忠心耿耿、唯命是从的下属。(F)4.领导权力主要依赖于领导的个人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T)5.那些拥有职权但没有部下服从的管理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领导。(F)6.战略领导者一般是指组织中包括高层、中层及基层的各层次管理人员。(F)7.员工导向型领导方式关心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对于领导者而言,下属是实现目标的工具,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是领导行为的中心。(T)8.员工导向的领导与高的气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成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则与低的群体生产率和低满意度相关。(T)9、菲德勒模型强调领导风格是固定不变的,提高领导者的有效性只有替换领导者以适应环境和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两条途径。(F)10、目标——路径领导理论是依据下属的成熟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的权变理论。第九章激励1.“好吃懒做、惟利是图”,符合下面哪种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2.X理论认为工人进行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的需要。3.管理激励必须以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基点。4.“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5.“双因素理论”中,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意感的一类因素是(保健因素)。6.在“双因素理论”中,要想真正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就必须去改善(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7.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需要激励理论是(双因素理论)。8.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以下(同事关系)属于保健因素。9.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以下(晋升)属于激励因素。10.提出力场理论的是(卢因)。11.提出公平理论的是(亚当斯)。12.提出期望理论的是(弗鲁姆)。13.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14.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主导需求)。15.高级工程师老王在一家研究所工作,该所拥有一流的研究设备,根据双因素理论,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措施最能对老王的工作起到激励作用(调整设计工作流程,使老王可以完成完整的产品设计而不是总重复做局部的设计)。16.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应把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进行优化组合)。\n17.企业中,常常见到员工之间在贡献和报酬上会相互参照攀比,你认为员工最可能将那一类人作为自己的攀比对象(与自己处于相近层次的人)。1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得如下结论(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其行为主要受主导需求的影响)。19.某企业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的奖金,自此规定出台之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哪一种强化方式?(负强化)。20.一位父亲为了鼓励小孩用功学习,向小孩提出:如果在下学期每门功课都考试95分以上,就给物质奖励.在下述什么情况下,小孩会受到激励而用功学习?(父亲说话向来都是算数的)。(F)1、激励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组织目标的实现往往放在从属地位。(T)2、激励的根本目的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目标,从而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达到双赢。(T)3、麦格雷戈认为Y理论的假设比X理论更实际有效,因此他建议让员工参与决策,为员工提供附有挑战性的责任感到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认为这有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T)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F)5、双因素理论认为凡是于组织成员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的、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一类因素是保健因素。(F)6、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不仅能起到安抚员工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较强的激励作用。(T)7、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认为,人们通常要求自己在于别人付出同样代价的情况,也能于别人得到同样的报酬。(F)8、要做好激励工作就应该不惜成本和代价地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T)9、激励的原则要求正激励与负激励并举,以正激励为主。(F)10、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中,认为人的需要是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第十章沟通1.组织内部信息从较高的管理层成员朝较低的管理层成员流动的沟通方式是(下行沟通)。2.组织内部与其他部门同等地位的人之间的沟通,称为(横向沟通)。3.(感情式沟通)指沟通双方表达情感,获得对方精神上的同情和谅解,最终改善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4.(人际沟通)是组织中最基本的协调工作。5.按照组织系统,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6.当冲突无关紧要时,或当冲突双方情绪极为激动、需要时间恢复平静时,解决冲突的策略(回避策略)。7.当冲突双方维持和谐关系十分重要时,解决冲突的策略(迁就策略)。8.(双向沟通)有信息的反馈,是发送者和接受者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F)1、管理沟通仅存在于组织内部,并不包括与组织外部的沟通。(F)2、感情沟通比工具沟通更为有效。(T)3、口头沟通的优点是持久、有形,可以核实,但缺点是传递经过层次愈多信息失真愈严重、核实越困难。(F)4、电子沟通的优点是快速传递、信息容量大、一份信息可同时传递给多人、廉价。(T)5、团队沟通中,集权沟通网络对简单问题能够较快解决,分权沟通则显得迟缓,但对复杂问题而言,分权沟通网络的解决速度就较快。(F)6、人们接受信息时,往往较多关注与他们期望不一致和感情上不愿意接纳的东西。(T)7、传统冲突观点认为,冲突对组织有害无益,因此冲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消除组织中的冲突。(T)8、现代冲突观点认为,适度的冲突是组织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管理者应激发具有正面效应的冲突。(F)9、在信息沟通中,发送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接受者比较满意单向沟通。(F)10、由于与问题无关的信息较易进入沟通过程,双向沟通的噪音比单向沟通要大得多。第十一章控制与控制方法1、保证组织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是(单向沟通;双向沟通)。2、控制就是(监视)各项活动保证其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项偏差的过程。3、确定控制标准,首先应该明确组织中哪些事或物需要加以控制,即确定(控制对象)。4、控制工作的关键步骤是(纠正偏差)。\n5、强调预防作用的控制方法是(前馈控制)6、控制工作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与管理的其他四个职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7、控制工作的下列原理中,强调主管人员应只注意重要的偏差的是(控制关键点)。8、质量处李处长的生产现场中发现一个工人没有按照作业规范操作,他立即上前去制止。这种控制方式属于(现场控制)。9、按控制的时机分类,可把控制方法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10、利用财务报告分析进行控制是属于(反馈控制)。11、控制活动应该(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12、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行为,属于:(前馈控制)。13、"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反馈控制)。14、控制是保证组织的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计划)。15、根据教材中介绍的控制理论,将控制过程分为程序控制、自适应控制、跟踪控制、最佳控制的依据是:(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16、在企业的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的控制类型是:(同期控制)17、企业无力、也无必要对所有成员的所有活动进行控制,只能在影响经营成果的众多因素中选择若干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关键环节)18、确定控制对象和选择控制重点的工作是属于控制过程中环节的工作。(确立标准)19、我们把“确保计划实现”的工作称为(控制工作)。20、预算是用数字、特别是用财务数字的形式来描述企业未来的活动(计划)。21、(全面预算)是在对所有部门或项目分预算进行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它概括了企业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在未来时期的总体目标。22、现金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进行预测,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23、涉及企业的多个经营阶段,属于长期预算的是(资金支出预算)24、在库存控制的经济订购批量模型中,总成本是(订购成本和保管成本之和)25、JIT(Just-In-Time)是指(准时制)。26、在库存控制模型中,EOQ是指(经济订购批量)。27、在库存控制中,企业使用经济订购批量可以使(总成本)最小。1、(F)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控制上就是前馈控制。2、(F)同期控制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本次活动尽可能地少发生偏差,并改进下次活动的质量。3、(T)组织对产品质量的检验、人事考评、对各类财务报表的分析稽查都属于反馈控制。4、(F)同期控制的特点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行动的输入端上,一旦发生偏差,马上采取行动。5、(F)由于控制的力度加大,可能出现的偏差就会减少,所以控制工作的力度越大越好。6、(T)反馈控制是在活动完成之后,通过对已发生的工作结果的测定来发现偏差和纠正偏差。7、(T)反馈控制对于本次所完成的活动已不再具有纠正偏差的作用。8、(T)控制系统越是完善,组织目标就越易实现。9、(T)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10、(T)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可能遇到某种突发的、无力抗拒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企业计划与现实条件严重背离。因此有效的控制系统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就应该具有弹性。11、(F)前馈控制是以系统的输入为馈入信息,反馈控制是以系统的输出为馈入信息,前者控制结果,后者控制原因。12、(F)企业应对影响经营成果的所有因素进行控制。13、(F)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是控制过程的确立标准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14、(T)组织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15、(T)控制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控制的有效性。16、(F)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行为,属于反馈控制。17、(T)只有当控制带来的收益超出其所需成本时,才是值得的。\n18、(F)所有的偏差都可能影响企业的最终结果。19、(T)企业对受过严格训练、从而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的控制要低于那些缺乏必要训练的新任管理者或单纯的执行者。20、(T)全面系统的控制不仅代价高,而且也是不必要的。21、(T)有人把计划工作与控制工作看成是一把剪刀的两刃,说明控制工作与计划工作密切相关。22、(F)由于控制力度的加大,可能出现的不利偏差就会减少,损失也会减少,所以,控制工作力度越大越好。23、任何预算都需用数字形式来表述。(F)24、任何企业预算表中的项目都是相同的。(F)25、全面预算必须用统一的货币单位来衡量,而分预算则不一定用货币单位计量。(T)26、现金预算并不需要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而是要反映企业在未来活动中的实际现金流量和流程。(T)27、当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总需求量或订购量为一定时,如果每次订购的量越大,则订购成本较低,但保管成本较高。(T)28、当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总需求量或订购量为一定时,如果每次订购的量越小,则订购成本较高,但保管成本较低。(T)29、内部审计有助于推行集权化管理。(F)30、管理审计是一种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其绩效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鉴定的方法。(T)31、全面预算和分预算都必须用统一的货币单位来衡量。(F)第十二章管理的创新职1不属于管理的“维持职能”的是(创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