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0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
第十章垄断资本和垄断利润第一节一般垄断资本第二节垄断利润第三节一般垄断条件下的竞争\n第一节一般垄断资本一、垄断形成的基本动因二、垄断组织的形成三、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及新发展四、金融资本及其战后金融统治形式发展五、资本输出及战后新特点六、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分割世界七、殖民地垄断与战后新殖民主义\n一、垄断垄断:即独占是指少数几个大资本主义联合控制了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以获得垄断利润垄断的形成资本的本质特征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规模经济效益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垄断垄断的动因\n二、垄断组织特尔卡同类产品辛迪加关系经营独立性协议规定产量、市场份额和售价生产、商业和法律关系经营独立性统一销售,统一采购原料同类产品生产、法律托拉斯关系经营独立性生产有密切联系的企业统一生产,财物、销售丧失康采恩关系经营独立性多部门大垄断企业为核心形式上混合联合公司投资经营分散、非长期化异类性\n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新发展垄断经济基础:表现:1.垄断企业规模日益扩大2.混合联合大公司成为现代垄断企业的核心3.跨国兼并成为垄断企业增强实力的重要途径1.生产集中引起垄断2.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起来形成金融寡头3.资本输出4.国际垄断同盟经济上瓜分世界5.国际垄断同盟重新瓜分世界领土新发展:\n四、金融资本及其战后发展银行资本集中银行垄断形成垄断银行的新作用万能的垄断者金融资本形成途径:1.资本相互参与2.人事结合金融资本: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融和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金融寡头:是指掌握庞大金融资本的最大的金融资本家或金融资本家财团。金融寡头统治:战后新发展:1.实力增强2.法人持股3.网状控制经济上政治上参与制个人联合\n五、资本输出及战后新特点概念:指垄断资本向国外直接投资或提供贷款、输出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的活动1.国内垄断资本大量过剩,需要到国外寻求有利投资场所2.为商品输出开路3.加强对国外资源的控制和掠夺4.争夺霸权地位可能性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2.许多国家商品经济已发展必要性:\n六、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分割世界概念形成必然性:各国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争夺投资场所、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竞争与斗争的结果必要性:各个垄断资本势均力敌,为了避免两败俱伤结成同盟。资本主义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国际性垄断经济同盟。20世纪60年代前:国际卡特尔20世纪60年代后:1、国际康采恩式的跨国公司;2、国家国际垄断同盟本质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和地区霸权主要形式:\n七、殖民地垄断和战后新殖民主义殖民地垄断的特殊作用1、是重要原料产地2、是对有利的投资场所3、是最有利的产品销售市场4、有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作用新殖民主义经济掠夺的表现和后果:1、通过各种资本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掠夺2、导致南北差距进一步增大3、影响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新殖民主义:即表面承认殖民地、附属国在政治上的独立,实际通过各种手段间接控制这些国家\n\n\n第二节垄断利润一、垄断价格二、垄断利润的来源三、利润率作用的变化\n一、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为了保证其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规定的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概念:形成途径:1、价格领头制:是一个垄断企业率先确定一个价格,其它垄断企业追随其后。2、目标利润定价法:先确定标准产量,算出全部成本,再加上一个预定利润幅度定出的价格客观性:不是任意制定,而受客观条件限制1、受价值基础的支配和调节2、受市场供求和成本的限制\n二、垄断利润来源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通过制定垄断价格所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广义包括平均利润及其超过部分概念来源1、是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非垄断企业部分剩余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3、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部分价值4、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部分价值途径:1、垄断高价和低价2、操纵和控制股市3、国际垄断组织客观性:垄断资本的市场结构和对市场价格的垄断力量\n三、垄断条件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新变化: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分别在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两个层次范围发生作用垄断部门存在利润率平均化趋势的客观原因1、科技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客观要求垄断资本在垄断部门之间相互渗透以获长期稳定的垄断利润2、现代垄断企业跨国联合经营方式和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推动垄断资本在垄断部门之间相互流动,促进了利润率平均化趋势2、低于剩余价值的总量与各部门总资本比例非垄断部门利润率平均化趋势新特点:1、受垄断利润率平均化趋势影响和干扰\n第三节一般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一、自由垄断与垄断竞争二、垄断资本主义竞争特点\n一、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自由竞争: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中的主体行为垄断竞争:不同独家垄断和自由竟争的一种市场结构资本集中度低资本进入堡垒低产品同类同质无差别信息完备资本集中度相对较高产品有差异存在一定的资本进入堡垒\n二、垄断资本主义下竞争特点垄断不会消除竞争1、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2、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垄断3、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会突破垄断界限1、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特点2、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3、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n《纽约时报》报道:“欧佩克上周不能就减少生产达成协议使石油市场陷入了混乱……并导致了国内原油价格下降到自199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1为什么欧佩克成员国力图对减产达成协议?2你认为为什么欧佩克不能就减产达成一致?为什么由此石油市场陷入了“混乱”?3用这一案例说明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理。案例1\n列宁指出,自由竞争走向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垄断。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的结果。通过自由竞争形成的垄断是一国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发达的具体表现。既然如此,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先后都制定各类反垄断法呢?垄断企业形成后,可以凭借垄断地位制定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这在一定程度扼制了非垄断企业发展,减弱了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这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阻碍产业的发展和降低该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制定反垄断法来促进市场竞争。美国政府早在1890年通过著名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这项法案规定对进行市场垄断的责任人判处最高5000美元的罚款和最高1年的徒刑。自然,随着美国垄断公司规模扩大,这一法案的处罚力度也不断加强。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不少案例的实际处罚情况已破除了最初规定的罚款和最高限额。问题讨论\n1994年7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微软同意不再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统作为必备软件安装。这一协议获得美国地区法官杰克逊批准,10月,微软公司开发名为“探索者”的互联网浏览器,将其浏览器与视察操作系统进行捆绑出售。2000年4月3日,美国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宣布微软违反了美国的反垄断法,其主要认定以下方面:其一,微软公司利用其视窗操作系统垄断市场严重违反反托拉斯法。其二,企图垄断浏览器市场。其三、将浏览器与操作系统捆绑搭售,微软公司行为违反了《谢尔曼法》第1条。在2000年6月7日,杰克逊法官对微软公司安作出最终判决,将其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公司:一个经营电脑操作系统,另一个经营此外的应用软件,“探索者”浏览器等其他业务。在拆分微软的计划之外,政府还将在微软公司上诉期间对该公司行动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以保护市场竞争。对此裁决。微软公司自然会不遗余力地上诉,以而延缓了公司被分拆的可能。但微软的垄断事实仍被确认。因此,微软仍然存在再遭起诉的可能。微软垄断案\n在微软垄断案的起诉和判决的过程,让人具体地感受到经济垄断和政府反垄断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确实如此。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依然要运用反托拉斯法来调节社会经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竞争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政府的反托拉斯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垄断条件下竞争。特别在信息产业中美国政府更难容忍因为垄断而削弱信息业的国际主导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谁处于最新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谁就是世界经济的强者。因此,在新科技领域、新兴产业,政府的反垄断仍不会停止。微软垄断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