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经济学和经济学设计研究方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我所理解的经济学和经济学设计研究方法

........word...完美整理精品文档我所理解的经济学和经济学研究方法对经济学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研究,是研究和解决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基础。在经济学界和理论学界,很多学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来研究经济学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经过历史性的发展演变,日益走向完善和成熟,同时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探究也更加的新颖和多元化。一、经济学与经济学原理(一)经济学的概念自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家和学者不断的从各种角度和出发点对经济学进行研究和界定。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oikonomos,它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化,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认识的经济。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中,指出“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经济学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很多的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二)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中,阐述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曼昆认为,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二是人们如何相互交易;三是整体经济如何运行。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人们如何做出决策这个经济学问题主要有四个原理:一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二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取得它放弃的东西;三是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四是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权衡取舍。曼昆用社会中效率与平等的权衡取舍来解释这个问题。他认为,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并且认为政府的政策都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权衡取舍。当政府更注重效率时,国民.......专业资料供学习分享下载\n........word...完美整理精品文档经济这块蛋糕变大了,但是增加了社会不平等,而当政府更加注重社会平等时,就导致了效率降低,使经济这块蛋糕本身变小了。(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取得它放弃的东西曼昆引入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解释这个原理。认为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当决策者在做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应该认识到每一种可能的决策的机会成本,也就是为了获得这样东西所要放弃的其他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机会成本既定的情况下,理性人总是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其目标。所以理性人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往往要考虑边际量,即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曼昆认为,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社会中的各个主体在做出行为决策时,都要考虑激励的因素,以便使决策可以有更好的响应与顺利实施。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人们如何相互交易这个经济学问题主要有三个原理:一是贸易可以时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二是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三是政府有时可以改变市场结果。(1)贸易可以时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曼昆认为,贸易不像体育比赛一样,一方赢了另一方就输了。实际上,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贸易可以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和劳务,因此可以使参与贸易的各方都获得利益。(2)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著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曼昆也认为,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有效方法,市场应当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3)政府有时可以改变市场结果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市场失灵可能是外部性或者是市场势力造成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资源配置是缺乏效率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利于经济正常运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这只“看的见的手”进行宏观的干预和调控,在必要时改善市场结果,促进经济的正常运行。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这个经济问题主要有三个原理:一是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二是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三是社会面临通.......专业资料供学习分享下载\n........word...完美整理精品文档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1)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曼昆认为,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别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生产率是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生产者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的工具,以及获取最好的技术,来提高生产率。因此,一国要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需要提高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2)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就会引发通货膨胀,使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货币的价值下降了。(3)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经济学家认为,在一定的经济周期内,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政府当局在这两者中进行短期的权衡取舍。经济中货币量增加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需求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企业提高物价,但同时,它也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并生产更多的物品与劳务;雇佣更多的工人意味着更少的失业。因此,可以看出,抑制通货膨胀,就会导致失业率上升,而为了增加就业,又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在两者之间,需要作出短期权衡取舍。这就是曼昆关于经济学与经济学十大原理的论述。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已经分化为很多分支,如发展经济学、法律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以及福利经济学等等。但是,对这些分支经济学的研究,都没有脱离开经济学的这十大原理,都是围绕着这十大原理进行研究的。二、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人们在该学科领域内分析问题的视角、工具和分析框架,同时它也是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借鉴的桥梁。要理解和把握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演变当然也离不开对其研究方法变革的研究和思考。从经济学说史来看,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或“革命”,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还是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都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变革。(一)现有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类,经济学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下面我们介绍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演绎法和归纳法.......专业资料供学习分享下载\n........word...完美整理精品文档众所周知,经济现象、经济运行过程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经济现象的多样性、经济运行的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等。正是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使得人们难以从对经济活动的观察、实验、分析研究中找出规律。这就要求人们既要使用从许多个别事实推出普遍原理、规则的归纳法;又要使用由假设、抽象、逻辑推理的演绎法。这两种方法在自然科学中被广泛使用。经济学家成功地把这两种方法运用于对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分析。归纳法是建立在分析、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是产生和推出公理的有效方法。演绎法由于是从某种已知的结论推出另一种结论,所以它是形成理论的一种可靠途径。一个完全符合逻辑的演绎所产生的结论,则可能由于其理论前提错误而使整个理论错误。2、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没有无质之量也没有无量之质。经济现象同样如此。这便决定了进行经济理论的研究要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对于事物质的认识是对事物认识的开始,同时也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没有对事物质的正确分析,量的分析便不可能是正确的。然而对事物仅有质的分析而无量的把握,这样的认识是过于粗糙的。对经济现象作深入细致的定量分析比只作定性分析的意义更大。3、总量分析法和个量分析法据总量和个量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研究整个经济运行中有关经济总量及其变化。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个别市场的经济活动和个别企业、个别消费者、个别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总量分析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因此,总量分析有助于了解、认识、控制国民经济的总运行,这对一国的最高经济决策层科学决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它又为从事微观经营者认识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和为自身所处的实体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采用总量分析同个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全面理解经济现象的实质。4、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处理问题的依据。规范分析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法只是对经济现象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它的最大特点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5、均衡分析法和非均衡分析法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商品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值的形成过程。即在某种商品的需要量和供应量相等时为均衡产量,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一般均衡是在市场上商品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专业资料供学习分享下载\n........word...完美整理精品文档所有的商品供求达到均衡状态。然而均衡在经济运行中并非常态,非均衡才为常态。所以采用非均衡分析法在经济研究中就特别重要了。6、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在同一时期内的相互关系,是对经济运行的一种短期分析,它主要说明经济运行的短期情况,难以说明经济运行的变化过程。动态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是对经济运行作长期的分析,只能说明长期的经济情况并能解释经济运行过程及其变化原因。在经济分析中,静态分析必须同动态分析相结合,但更应坚持以动态分析法作为主要的经济研究方法。(二)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思考1、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研究方法的支撑。应当结合经济学前沿领域及边缘领域研究方法的新进展,遵循假设前提相关性、理论内恰性、对现象具有解释力与预测力等方法论原则进行理论创新,尤其应结合实际实现中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首先要做到摒弃成见,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进行问题导向的研究;其次要吸收现有成果中一切有用的东西,摒弃糟粕,继承精华,对现有成果的一切合理之处,尤其是理论构建的方法方面,必须要加以重视和认真学习;最后要坚持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经济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这两类研究都很重要,两者不可偏废。只有坚持这些原则和方法,才可以在正确以及有价值的基础上对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创新。2、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问题经济学是内容极其广泛、极其丰富而现实性又很强的重要学科,必须采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不能采取单一的方法,如所谓“数学化”的方法。经济学必须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而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还要运用其他一些研究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3、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演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有赖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又是与人们对经济现象的认识深度和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深度联系在一起的。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机制分析、数量分析、制度分析这三大分析体系的演进,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的推动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演进。经济问题的研究依赖于正确的经济学研究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问题会日益的复杂,就需要有新颖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这就客观上要求经济学研究方法要不断的发展演进,要时刻跟随者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演进。.......专业资料供学习分享下载\n........word...完美整理精品文档三、我国经济学者在运用经济学研究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一)坚持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但应更加注重实证分析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者偏重于规范分析,应该说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对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而言,更应注意实证分析。注重实证分析可以克服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从而脱离实际的状况,恢复理论的说服力以及超前指导实践的作用。(二)在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合,应更加注重定量分析传统的经济理论并非只是单纯地进行定性分析,而是坚持定性分析同定量分析相结合,但定量分析法往往服从于定性分析法。事实上,目前定量分析法比定性分析法显得更加重要。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经济分析的侧重点应是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源配置最优以及如何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有序运行。而国民经济是一个非线性的巨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经济运行呈现出复杂的函数关系,我们很难想象不借助于数学和统计学等分析工具,仅仅凭定性分析去揭示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在运用定量分析法时切记滥用,因为定量分析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三)坚持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但更应重视动态分析传统的理论往往是在运用这两种方法时侧重于静态分析。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体系存在着复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分析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问题,必须分析这个巨大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演化,分析各种元素间的关系,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偏重静态分析的传统经济学,难以全面、深刻地分析运动着的社会主义经济系统,从而导致其理论难以指导实践。对经济学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创新会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演化,正是这种发展演化使得经济学和经济学研究方法更加适应时代需要,可以更有效的解决一些现实的经济问题和经济困惑。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健康稳定的必要保证。案例:银行业“二次转型”迫在眉睫李林鸾.......专业资料供学习分享下载\n........word...完美整理精品文档经济增速的放缓和经营环境的改变,使银行以往规模高增速、业绩高指标、利润高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必须进行“二次转型”,依照顶层设计找准发展领域与自身定位,打破现有固化的思维定式,坚持创新近日,上市银行三季报陆续披露完毕。总体上看,各银行净利润增速继续呈下降趋势,不良资产持续“双升”。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银行赚钱难度也在加大。过去10年,从内部改革到外部经济环境,为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眼下,经济增速的放缓和经营环境的改变,使银行以往规模高增速、业绩高指标、利润高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来自方方面面的改革和变化,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变得越来越强烈。尽管银行“吸金”能力远不如从前,但不良贷款率仅仅回升为1.9%。监管层表示,这是正常的、完全可控的,在国际上也是比较低的。而在利润方面,是增幅下降回归正常了,并不是绝对额下降,更不是亏损。另一方面,市场化倒逼银行改革优化。在资产不良及净息差缩窄的双层夹击下,上市银行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发力中间业务,非息收入占比逐年上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初步完成,降息对净息差的边际影响逐步递减。同时,相较于2003年高达40%的体制性不良资产压力,此轮银行业资产质量虽再次承压,更多是经济下行压力下市场主体经营状况恶化所致,银行可以借助市场力量化解不良资产。可以看出,市场化下的银行业虽短期内利润减少,但从长期来看,会有一个更加健康的未来。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乃至经济市场变迁的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其盈利能力大小、不良率高低,地位都是不可取代的。但有一点不可避免,那就是,中国金融市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格局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金融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个性化、碎片化的服务。因此,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必须进行“二次转型”,依照顶层设计找准发展领域与自身定位,打破现有固化的思维定式,坚持创新。在逐步市场化的将来,我们不期望银行一定能通过“二次转型”重回巅峰,因为会有更多的新型机构闯入银行业苦心经营多年的牢固价值链中与之分“蛋糕”。但可以预计的是,在创新与变革中,银行依旧是维护中国经济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中流砥柱。.......专业资料供学习分享下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