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考试小抄)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考试小抄)

   主要讲国民经济  一、国民收入的分析和计算。  (一)收入的循环流程。  1.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两部分。  总需求是指对一个国家总产出的愿意总购买。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等于居民消费的需求加产业投资需求加政府采购需求之和。开放经济就要有对外贸易,包括出口额和进口额。假若给定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则总需求水平主要取决于自发性的支出和市场利息率。总需求随着自发性支出增加、名义货币的供给增加、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增加。政府包括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名义货币供给量,并通过改变政府的购买等影响自发性支出,因此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变量。  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全部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总产出的量。和需求一样,这里总供给也不是事后的统计量,而是事前的意愿量。对于意愿量的关注正是经济分析的特色,从而也是宏观经济分析的特色。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的量,一方面受到总需求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供给能力的制约,在不考虑前者的情况下,后者构成了总供给的最大限制。供给能力取决于一定的制度、技术条件的生产要素,资本的投入量。具体来讲供给能力决定以下因素,一是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二是各生产要素的效率,三是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在短期,经济制度是给定的,技术水平是给定的,也就是说生产效率是给定的,而且资本的投入量也可以看作是给定的,这样总供给就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即就业量,于是总供给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就业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经济做为一个整体考察的经济中总量及其变动,因此它关注关于循环流程总的规模以及变动的原因,这个专题就是讲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考虑循环流程的构成及各种生产要素如何被组合在一起用于生产的,何种生产品被生产出来,收入是如何被加以分配,以及支出是如何配置的。  2.流量和存量  流量和存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而存量是指某一经济量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数值。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是流量,它们是在一定时间上产生的数值,而国民经济财富是一个存量,它是在某一时刻衡量的,如果说今年的财富量是100亿,那就没有什么意义,除非认为今年新增加了财富量。  流量和存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流量来自存量,比如说一定的国民收入来自一定的国民财富,流量又归入存量之中,比如新创造的国民收入又进入国民财富之中,即存量的改变量是流量。  3.国民经济内部的环流  上面我们讲到由于封闭的经济对外贸易不占重要地位,可以不计算。假定一国的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不起什么作用,也可以不计算。这样的经济分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家庭部门向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象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企业部门向家庭支付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如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企业使用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劳务,并提供给家庭,而家庭则利用其取得的要素收入向企业购买商品和劳务。如果家庭用其提供的生产要素所得的所有要素报酬去购买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同时企业又把出售的产品和劳务所得的全部要素报酬支付家庭,而且流入的流动速度保持不变,那么这个国民经济内部的收入循环流程将在一个水平上不断地继续下去。  4.漏出和注入  这是在流程中的两个概念。漏出就是漏出来的东西,注入就是增加的东西。因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通常家庭部门并没有把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一部分收入从国民经济内部漏出来了,同时又有一些收入不断的注入循环之中,这就构成了漏出和注入这样两个概念。  漏出,一国的家庭部门除了把自己的收入用于购买国内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外,还要进行储蓄,向政府纳税,购买国外的产品和劳务。这样,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国民经济的内部环流中退出,形成了漏出。 国民经济循环流程中漏出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净储蓄。储蓄是指家庭部门为了将来的需要储存起来而不用于消费的收入。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家庭部门将部分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另一种形式是家庭用部分收入在证券市场上购买股票或有价证券从而使这部分收入漏出国民经济内部环流进入资本市场。  (2)净税收。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家庭要向政府交纳所得税、社会保险税等,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时要交纳消费税等。这就意味着家庭的收入中有一部分要用于税收的开支,从而形成漏出。  (3)进口支出。当一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不能满足本国的家庭部门需要的时候,就需要从国外进口。这时,家庭会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购买国外的产品和劳务,形成了收入的漏出。  注入,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只有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消费,其它则产生于国民经济内部环流之外,包括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这些构成了对企业的注入。  (1)投资。投资是用于增加或更换资本(包括厂房、住宅、机构设备及存货等)而由资本市场注入的资本流量,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企业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2)政府支出。政府支出也被称为政府购买,是指政府购买企业产品和劳务,即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支出,它构成了政府对企业的注入。这里,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具有税收的作用,抵消了税收的漏出。  (3)出口。当外国购买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时,国外收入就注入了本国国民经济的收入环流之中。  5.国民收入环流的均衡  当注入不等于漏出时,这个收入循环流程处于不均衡状态,国民收入将不断变动使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即注入等于漏出。  当注入大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将会增加,从而增加家庭部门的收入,这既会使家庭增加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支出,同时也会增加家庭的储蓄,增加家庭交纳的税收,进口更多的国外产品和劳务,也就增加了漏出。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漏出增加到与注入相等为止。  当漏出大于注入时,国民收入将减少,从而减少家庭的收入。这既会使家庭减少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支出,同时也会减少家庭的储蓄,减少家庭交纳的税收,减少进口。这些都使漏出减少。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漏出减少到与注入相等为止。此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总之,只有当注入等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循环流程才能处于均衡,并保持不变。所以国民收入于均衡的条件是注入等于漏出。  (二)国民收入和产出  1.国民收入的概念  为了评价一国经济增长的快慢,我们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比如我们预计我们国家今年的国内总产值是8.6万亿人民币,突破了1万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是描述一国总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这一概念有以下几方面含义:(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相应的产量之后总和;(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3)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2.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一般来讲,人们可以从三种角度来核算国民收入。第一种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这种方法被称为生产法。第二种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因为所有产出都是通过货币计量的,并构成各生产单位所雇佣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这种方法被称为收入法。第三种是从支出的角度出发,因为所有最终产品都是提供给市场的,市场上的需求者购买这些最终产品就会有等量的支出发生。这种方法被称为支出法。  (1)用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因此用收入法核算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等,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交纳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利息在这里指人们储蓄在本期的净利息收入。但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在内,而只被当作转移支付。租金包括个人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  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③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④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的间接税。这些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故也应视为成本。企业转移支付包括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的呆账。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和流转税。  ⑤资本折旧,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也应计入国民收入当中。  (2)用支出法核算  用支出法核算,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的。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呢?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居民消费,还有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①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是指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的购买,它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  ②投资支出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投资是指企业掌握的有存货(或称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③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购买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作为政府支出,而是作为与税收相反的收入来处理。  ④净出口是指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出口是指一个国家的物品和劳务输出到国外,由国外的居民、企业和政府形成的对这些物品和劳务的购买。进口是指本国居民、企业和政府对外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购买,也就是净出口。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3.其他的收入总量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还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有关收入的宏观总量。  (1)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本国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和GNP作为国民收入核算的两个指标,反映了统计上的两种原则。GDP是与所谓国土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本国的GDP.特别地外国公司在某一国子公司的利润应计入该国的GDP.而该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的利润就不应计入。GNP是与所谓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驻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GNP.特别是一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应计入该国内的GNP,而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则不应计入该国的GNP.  (2)国民生产净值  它是指最终产品价值中,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也扣除,就得到了净价值。尽管国民生产净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真实地反映了国民收入的实际情况,但是由于资本折旧难于准确地估计,所以我们一般仍用GDP或GNP来核算国民收入。  (3)国民收入  这里所说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是国民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的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后的余额。它被称作国民收入的度量。  (4)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  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国民收入不会全部成为个人收入,一方面国民收入中有三个主要项目不会成为个人收入,这就是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另一方面,政府转移支付虽然不属于国民收入,但都会成为个人收入。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就得到了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说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要交纳个所得税,税后的个人收入被称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4.名义国民收入和实际国民收入  由于国民收入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因此一国的国民收入的变化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为了弄清GDP变动究竟是由产量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的GDP又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的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础的价格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来计算的。例如,如果把1990年做为基年,那么1998年的实际的国民收入是指1998年生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用1990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而其名义GDP就是用1998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  假定某一年的名义国民收入增长了10%,但同时该年的物价水平也增长了10%,则该年的实际GDP没有发生变动。这样,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差别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与基期相比价格变动的程度。  由于价格变动,名义GDP并不反映实际产出的变动。因此,如不做特别说明,以后各章中所讲的产出,总是指实际的国民收入。  5.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衡量国民收入的方法都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股票、家务劳动、税收和补贴、转移支付、通货膨胀和地下经济,而且国际间的比较由于计算方法、汇率波动和人口规模等因素而变得更为复杂。  (三)有关国民收入决定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争论  1.古典模型与萨伊定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经济学家大都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可以使市场供给等于需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中没有失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他们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运行,认为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即不要发行过多的货币,以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家,其中既包括十九世纪初期的马尔萨斯、李嘉图、萨伊等,也包括马歇尔和庇古等。\n  (1)产出和就业的古典分析  ①自由的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的供求相等。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具有完全伸缩性,包括劳动的价格工资和货币的价格利息率。这些具有完全伸缩性的价格会通过市场调节供求使其均衡,最终会使储蓄等于投资。具体分析包括两方面:首先,储蓄等于投资。这是由于利息率具有完全伸缩性。当企业投资兴建工厂或购买机器时,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或去资本市场融资,这就是说企业的投资需求意味着企业对资金量的需求,它与利息率成反方向的变动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利息率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越高,就会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相反,利息率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低,从而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  上面我们讲了公众对银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进行储畜就是对资金量的供给,它与利息率成同方向变动关系。利息率越高,则公众通过储畜所获得的收益也越多,从而刺激储畜,相反利息率越低,则公众通过储畜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少,从而抑制的储畜,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进口等于出口。由于汇率具有完全伸缩性,汇率的变动使得一国的进出口相等。这是上面讲的自由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供给相等的问题。  ②萨伊定律  古典学派关于经济稳定有一场重要的争论,这中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776-1832),凭借其对市场经济均衡论和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赢得了很多的赞誉,其主要经济思想就是“萨伊定律”。  萨伊定率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的含义是,假定循环流程可以自动的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着三个要点:(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的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这即使出现也是暂时的。(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不会出现需求不足的现象,也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全部能销售出去,企业没有必要解雇工人,这样就保证了充分就业,正如我们在国民收入循环流程中看到的那样,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当然,即使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公众也有可能把需求从一些部门转移到另外一些部门,这样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些部门的工人失业。但萨伊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因为工资会具有完全伸缩性。  从上面我们所讲的可以看得出来,古典模型是基于自由放任的假设,即假定市场有效运行以及工资价格和利息率自由伸缩,保证所有劳动、资本和最终产品的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2.价格的通货膨胀的古典分析  古典经济学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是以货币数量为基础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一般价格水平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货币数量越多,价格水平就越高,因此,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造成的。  这里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是由一些像公众支付的习惯、使用信用的范围的大小、交通和通信的方面预付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因而在短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实际的国民收入决定于资源技术条件,而在充分的就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价格总水平就取决于流通中的货币量。这就可以看出,价格是随着货币的供量增加而提高,因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3.古典学派对于大危机的看法 古典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充分就业,任何失业都是磨擦性的原因,或“自愿”的造成的。这种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也与当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比较接近。但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场大危机摧毁了自由主义的论断。英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深的陷入了危机之中,迟迟不能复苏。在1932年到1933年英国的失业率达到了22%,失业人口超过了3百万。按照萨伊定律,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能够确保全部经济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效的运用,从而提高的经济增长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能发生宏观性质的、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而且失业只是暂时的,它通过经济的自动高速增长会被消除,然而这恰恰与大危机的现实相矛盾。面对危机,信奉自由市场的经济古典经济学家也给出了一些解释,主要涉及失业和公共支出两个方面。  1.关于失业。按照古典学派的理论,失业是由于劳动市场没有出清所致,即实际工资在需求减少时没有降下来,从而引起劳动市场没有处于供求相等的状态。  2.关于公共支出。大危机期间,一些政治家和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如果政府增加一些公共设施的支出,像修路、建医院等会有助于减少失业。对此古典学派认为政府扩大公共支出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他们认为扩大政府的支出的资金来源有三个:(1)增加税收;(2)政府向公众借债;(3)增加货币发行。而这三个途径都不能够解决失业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的情况:  (1)增加税收只会使公众的消费支出减少,造成总需求减少,从而抵消了政府支出扩大所增加的需求。(2)政府向公众借债也不能扩大需求,政府向公众借债主要是通过政府发行证券来实现,政府为了吸引公众购买证券不得不提供较高的利息率,而这会使得市场利息率提高,从而降低私人部门的投资需求,也就是政府投资挤出了私人投资。(3)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所带来的只能是价格水准的提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第二个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模型和失业的问题  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中,否定了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这种假设,市场可以处于供求相等的出清状态。他认为在衰退时劳动市场和货币市场可能存在非均衡,大量失业可能会继续下去,这是凯恩斯的一个基本观点。  一、凯恩斯对古典宏观经济的批判  (一)劳动市场。凯恩斯认为工资具有刚性。在经济衰退时,劳动的需求会减少,但是劳动的价格工资不会随劳动的需求而下降到足以使市场出清的水平,它会比劳动需求下降的幅度小,因为工人不愿降低工资。但是,既使按照古典经济学家所假设的那样,工资可以随需求下降而调整,凯恩斯认为这样也无法消除失业,还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因为工人同时也是消费者,如果他们的工资降低,他们的消费支出也会减少,从而减少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于此相对应企业作出的反应是减少生产,进一步减少对劳动的需求,这样会使劳动需求曲线继续向下移动,导致更严重的非均衡,失业人数也会更多,经济的衰退程度也就更深。从这里可以看出,凯恩斯的观点是,总需求是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但总需求下降不一定导致工资和价格下降并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相反,却可能导致循环流程中的收入、需求和就业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二)资金市场  凯恩斯也否定了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用增加储蓄来促进投资经济增长的观点。他认为,货币市场在衰退时期也处于非均衡状态。  储蓄增加会导致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储蓄增加意味着消费的减少,从而对企业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投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利息率将不得不下降,以便达到和公共供求相等的市场出清状态。  企业的投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厂商对于将来的预测,当经济处于衰退的时候,厂商对于未来缺乏信心,从而投资需求就会下降,加深经济衰退的程度,而且会使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况变得更糟。因为储蓄和投资对于利息率的变动都非常敏感,所以利息率的大幅度变动会使储蓄和投资变动的幅度更大,使经济更不稳定,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更加悲观,使经济进一步的衰退,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三)货币数量论 凯恩斯也否定了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他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不一定会使价格水平提高,因为:(1)并不是所有新增加的货币都投入了流通,有一部分货币可能保存在公众手中,退出流通,这样货币流通速度会降低,这意味着在交易方程当中流通量是一个变量;(2)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有可能会增加实际产出。如果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社会上有大量的失业者,闲置着大量的资源,那么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就有可能会使实际国民收入增加,而不使价格水平发生变化。  凯恩斯的这些观点都是对萨伊供给创造需求并能保证充分就业观点的否定。与萨伊定律相反,凯恩斯认为需求创造供给。如果总需求增加,企业会增加生产,增加对劳动的需求,总需求减少会导致生产下降和失业增加。总之,凯恩斯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并不一定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以保证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政府应当干预经济活动,控制和调节总需求。  二、凯恩斯关于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分析  (一)就业  凯恩斯关于就业的分析可以通过收入循环流程来说明。当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总注入等于总漏出,如果注入突然增加,例如企业决定增加投资时,总需求就会增加,对应于增加的总需求,企业就会增加对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因此也会支付给公众更多的要素报酬作为他们的收入。进而收入增加会使公众的消费支出增加,企业的产品和劳务也会更多的销售出去,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投资需求,使产出进一步增加。这样循环下去,最终使国民收入和就业量成倍上升,这种效应也被称为乘数效应。  然而,这个过程不会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公众所获得的收入越多,他们储蓄的也越多,交纳的税收也越多,购买进口品的消费支出也越多。也就是说,随着公众的收入增加,总漏出也不断增加。当总漏出增加到与增加的注入相等时,经济又重新处于均衡状态,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也不再增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均衡可以在产出和就业量的任何水平上达到,只要满足总漏出等于总注入。但是,这时候经济不一定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二)政策的含义 凯恩斯对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萧条和失业的分析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他建议,在经济萧条状态下,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增加需求。为此他提出了两个政策手段: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来调整总注入和总漏出的政策,并以此来调整总需求。当面临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即实际赤字政策,这样就会产生一个乘数效应,增加就业与产出。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息率,影响投资并进而调整总需求的政策。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就会降低,企业的投资就会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  凯恩斯认为:在实际中由于财政政策更直接,因而它比货币政策更为有效。不过,二者也可以结合起来加以使用。例如,政府进行一项公共工程的支出,并以增加货币发行量来向其融资,这个过程将不产生挤出效应,产出和就业就会显著提高。  (三)通货膨胀  如果总需求增加得太多,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当面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时,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减少总需求,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减少货币供给量。  三、凯恩斯理论的成果  凯恩斯的理论面对资本主义失业的第一次经济危机,研究了摆脱传统经济学的束缚,建立起一套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包括危机等新现象进行了解释,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被称为“凯恩斯的革命”。凯恩斯的理论成果有三点:  (1)关于经济研究的中心。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资源配置,资源的需求和需要都无限,产生了如何最优利用需求资源的经济问题。凯恩斯发现了同样影响资源使用效率的资源限制问题,资源限制的现实形态就是工人失业,企业开工不足或者关门,资源限制说明有一部分资源未能投入生产转化为产出。  (2)经济运用的常态。萨伊定律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凯恩斯的结论和他的相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3)关于政府干预。在传统经济学看来,既然竞争市场的制度足以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那么政府的任务就是保护这个竞争性市场维持起正常运转,其核心就是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和对市场的垄断等,至于其他方面政府一概不问,放任自由,任凭市场裁决,这是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凯恩斯的观点看来,既然竞争性的市场没有能力把有效需求推至充分就业水平,那么实现充分就业的任务责无旁贷地由政府承担,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强有力的影响总需求水平,促使充分就业的实现。凯恩斯就是这样得出了政府应当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的结论。  四、凯恩斯政策的实践  根据凯恩斯理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当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剌激总需求。相反,当总需求过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者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应该审时度势,逆经济风向行事,斟酌使用扩张的或紧缩的财政政策。这样一套经济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英国政府主要采用古典的财政理论。二战后到70年代中期,英国政府采用的基本上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在50和60年代,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平均为3.8%,而失业率仅为1.75%.从美国的情况来看,从30年代初罗斯福新政到60年代初肯尼迪时代的繁荣,在一定限度内,都是运用这套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的结果。  但是60年代后期以来滞胀局面的出现,使人们对这种政策提出了怀疑。这说明需求管理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批评主要基于下面的事实:(1)需求管理并不很成功。旨在稳定的经济的政策使得经济波动更为频繁;(2)长期增长率并不高。人们认为这是政府只注重短期需求管理的结果;(3)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恶化,使得政府不得不采取货币贬值政策;(4)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不复存在,代替它的是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张”局面。这是60年代以后,出现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相反的局面,说明了凯恩斯需求管理的局限性。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制约了需求管理作用的发挥。首要的制约作用是时滞。政府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制定政策以及政策发挥作用都需要时间。其次是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乘数大小难以准确的确定;二是制定政策从开始到实现预定的目标的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而导致最初的决策失误。最后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需求管理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在上面的情况下,许多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思想开始转变。许多经济学派也开始从理论上否定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其中,以货币分析见长的货币主义率先发难。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不只是凯恩斯主义,而且还有货币主义。通常,保守的政党倾向于货币主义,而其他政党则侧重于应用凯恩斯主义。  (三)有关国民收入决定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争论 1.古典模型与萨伊定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经济学家大都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可以使市场供给等于需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中没有失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他们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运行,认为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即不要发行过多的货币,以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家,其中既包括十九世纪初期的马尔萨斯、李嘉图、萨伊等,也包括马歇尔和庇古等。\n  (1)产出和就业的古典分析  ①自由的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的供求相等。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具有完全伸缩性,包括劳动的价格工资和货币的价格利息率。这些具有完全伸缩性的价格会通过市场调节供求使其均衡,最终会使储蓄等于投资。具体分析包括两方面:首先,储蓄等于投资。这是由于利息率具有完全伸缩性。当企业投资兴建工厂或购买机器时,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或去资本市场融资,这就是说企业的投资需求意味着企业对资金量的需求,它与利息率成反方向的变动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利息率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越高,就会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相反,利息率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低,从而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  上面我们讲了公众对银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进行储畜就是对资金量的供给,它与利息率成同方向变动关系。利息率越高,则公众通过储畜所获得的收益也越多,从而刺激储畜,相反利息率越低,则公众通过储畜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少,从而抑制储畜。这是第一点。  (2)进口等于出口。由于汇率具有完全伸缩性,汇率的变动使得一国的进出口相等。这是上面讲的自由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供给相等的问题。  ②萨伊定律  古典学派关于经济稳定有一场重要的争论,这中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776-1832),凭借其对市场经济均衡论和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赢得了很多的赞誉,其主要经济思想就是“萨伊定律”。  (3)后凯恩斯模型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由于滞胀是传统的凯恩斯理论和政策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一些经济学派对“凯恩斯革命”的反对,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一、货币主义的理论  货币主义也叫货币学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学派,它崇尚经济自由主义。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被认为是一场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  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学派。货币主义发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该校经济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被认为是货币学派的领袖。货币主义者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货币数量是基本因素;第二,认为西方国家的滞胀表明凯恩斯主义已经彻底失败,需要新的理论来取而代之。这种观点反映了货币主义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批判西方经济学的论点是否归属于货币主义的标准。货币主义政策的基本原理曾经在英国撒切尔夫人任首相的英国得到比较充分的实施。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  (一)新货币数量论  新货币数量论又称为货币需求函数论。弗里德曼等在建立新货币数量论时,继承了旧货币数量关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在经济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基本观点,并利用实证分析做了重新解释。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在短期内可以作出轻微的波动,而在长期中是一个不变的数值。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意味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影响价格,这是从长期来看;从短期来看,货币供给的变动,往往领先于价格的变动,因而货币量的增加不仅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而且也会引起收入的变动。  因此,货币主义得到如下两点重要结论:(1)在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通货膨胀完全是因为货币供给超过产出增长所致;(2)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来降低通货膨胀不会导致失业增加。这就是新货币数量论。  (二)自然率假说和菲利普斯曲线 自然率也称为自然失业率或自然就业率,它是货币主义的又一个理论基础。所谓“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在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作用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与零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的失业率。在货币主义看来,自然率的大小取决于实际因素,即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文化传统、自然资源等,而与货币因素无关。  货币主义者从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出发,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关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我们假设最初经济处于菲利普斯曲线P上面,那么这个时候没有通货膨胀,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在货币主义看来,如果政府扩大货币供给量,那么价格就会高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这时的工人发现工资上涨,厂商也注意到产品价格提高,从而雇主愿意增雇工人,就业就会增加,失业率就会下降。但是,货币主义认为,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所以说菲利普斯曲线说是暂时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只有在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变的条件下才会成立。  (三)货币主义者的新政策  即货币主义者关于政策的建议  1.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进行需求管理的一个主要手段,货币主义对其采取了否定态度。在弗里德曼看来,以需求管理为宗旨的财政政策最终都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张和收缩来实现其经济调节作用的。而扩张性的“过头的反应”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2.货币主义者虽然承认宏观运行的小幅度的波动,但是他们反对用“微调”的办法来熨平波动。其理由是:正确的经济政策虽然有可能起着熨平波动的作用,然而,由于政策的时间滞后,也会产生推波助澜的影响,使得宏观经济的运行更不稳定。权衡得失,他们不赞成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微调”,反对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因为这种政策弊大于利。  3.货币主义者认为唯一可行的政策是货币供给量按固定的比例增长,其增长的比例应等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货币主义者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使货币供给量不要限制国民收入的自然增长。这一政策常常被称为“单一的货币规则”。概括起来讲,货币主义政策主要的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力主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尽量避免国家的干预。  二、现代凯恩斯主义 现代凯恩斯主义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补充、修正和发展。它包括两大分支:后凯恩斯主义的主流学派和新剑桥学派。(一)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派  后凯恩斯主义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分支,它又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和索洛等,还有萨缪尔森。由于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大都在美国,因而这一经济学派又被称为美国的凯恩斯经济学派。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认为,在方法论上,应该应用凯恩斯以前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分析对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进行补充,使宏观的分析与微观的分析“综合”在一起。同时,凯恩斯理论主要是针对萧条状态,也需要对新的经济问题给出答案,因此也应该“综合”其他经济学派的观点。  后凯恩斯主要经济学派对宏观经济的总体看法,可以加以概括。他们同意货币主义的观点,即需求过度膨胀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且在经济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能通过扩大需求而消除的失业。后凯恩斯经济学派尽管与货币主义有些相同之处,但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解释却有所不同。  关于通货膨胀,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认为,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通货膨胀不完全是过度需求造成的结果。其中原因包括:(1)某些部门的需求过剩和其他某些部门的工资下降“粘性”的存在;(2)70年代出现的成本增加,比如石油价格的增加;(3)工人对实际工资增加的预期过高。  关于失业,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仍然认为是总需求不足的结果。总供给对总需求下降很敏感。当总需求下降时,厂商减少工人和生产。同时,厂商为了维持一定数量的利润又减少库存,从而使得总需求进一步降低。结果,经济中出现失业。 关于滞胀,对于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后凯恩斯主流学派把它归结为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和结构性失业。70年代以来的成本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同时,另外的一些原因又导致失业。一方面80年代出现的技术革命使得生产从劳动密集性向技术密集性转化,私有化和世界经济日趋开放等也使得竞争加剧,从而导致结构性的失业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经济中存在一种“延迟”的现象,即既使最初的总需求不足已经消失,失业仍然存在。对于失业为何出现延迟的现象,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给出了许多原因,比如资本存量低、劳动者的技能跟不上、处于就业状态的人排斥他人、厂商保留空余职位以利于调整等。  对于这种情况,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足以应付“滞胀”了。所以后凯恩斯主流学派主张,应付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基本对策是收入政策,即限制各个生产要素收入的增长率、限制物价上涨的政策;应付结构性失业的基本对策是人力政策。而且,他们还认为,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当配合使用,单靠其中某一项政策措施是收效不大的。这些政策配合使用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不仅不能取消,而且应当进一步的加强,以实现充分失业和价格稳定。  (二)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又称为后凯恩斯经济学,是现代凯恩斯主义另一个大分支,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卡尔多、斯拉法等。这一经济学派强调制度和行业因素的重要性以及企业信心的作用。  新剑桥学派认为,由于“冒牌凯恩斯主义”(主要是指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滥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结果造成财政赤字累累,通货膨胀加剧。同时,对应于总需求的下降,厂商更可能调整产量而不是价格,因此当出现失业时,通货膨胀仍高居不下。所以“滞胀”在很大程度上是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的后果。  从政策主张上来看,新剑桥学派反对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所奉行的赤字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政策、工资与物价管制政策。他们建议削减庞大的政府开支,特别是军费开支,实行严格的进口管制,扶植出口产业,据说这样既可以缓和通货膨胀,又可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同时,新剑桥学派也极力主张实行收入再分配,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包括下列具体措施:征收高额所得税、遗产税,给低收入家庭以救济;发展公共服务部门以减少失业者和增加公众的福利等。  三、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又称合理预期学派。这一学派维护和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着重分析理性预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这种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卢卡斯和萨金特?巴罗等。  理性预期是指人们进入市场以前,已经充分了解以往的价格变动情况,进入市场以后,又以过去的信息对未来的价格变动作出预测,这样,他们的决策是有根据的,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策,也不易于被市场上的假象所迷惑。据此,并根据自然率据点说,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在短期内也不存在交替关系,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也是垂直的。  在理性预期的理论中,货币被认为不可能给经济生活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只是在公众掌握的信息不充分,对价格预期出现误差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公众对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判断不确切的情况下,货币才对产量或者收入暂时发生影响。但是,一旦公众根据信息做了周密的思考,调整了预期,那么,这种影响就会减弱或者消失。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是稳定经济的唯一有效方式。  这是上面讲的第二个大问题。  第三个大问题金融制度、金融市场、货币和货币政策利息率 先讲一个问题,金融制度。  一、金融制度 1.关于金融制度的概况 一般来讲,凡是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为金融机构。由于金融活动有两类,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相应地说,金融机构可以分为直接金融机构和间接金融机构。 间接金融机构是资金余、缺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媒介体,如各种类型的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直接金融机构就是筹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牵线搭桥的证券公司、证券经济人以及交易所等。  直接金融机构与间接金融机构的区别:间接金融机构要通过各种负债业务活动聚集资金,然后再通过各种资产业务活动分配这些资金;直接金融机构主要是促成贷款人和借款人建立借贷关系,在借贷双方之间进行资产负债业务经营活动并非其主要业务。直接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部分,已经做了介绍,这里就不直接讲了。间接金融机构又称金融中间机构。由于金融中间机构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国民经济资金的运动来看,金融中间机构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通常所讲的金融机构,就是指金融中间机构。  一般来说,世界各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种银行体制,也就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这种体制也称二级银行体制;另一种是单一银行体制,即建立单一的国家银行,另外仅建立几个国有专业性的银行,如储蓄银行、外汇银行、投资银行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多属于第一种类型。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许多国家在过去很长时期里采用的是第二种金融机构体系。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金集中和分配的主要渠道是财政。银行集中和分配一部分信贷资金,也是层层集中到总行,再由总行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层层分配到各级银行。银行成了单纯的会计、出纳部门,这样就不需要多设机构。有一个大统一的国家银行就可以了,设立几个专业银行也不过是专门行业的会计、出纳部门而已。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改革取向的逐步推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二级银行体制,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主要以二级银行体制为主,具体分析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上面是金融制度的概况。  2.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及其相互关系。  中央银行。各国的中央银行或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都处于金融机构的体系核心地位,担负着管理商业银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责任,并通过它们对整个国民经济发挥宏观调节性的作用。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但它不同于一般国家行政管理机构,除特定的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之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属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即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如货币发行权、利率和贷款量的控制权等,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调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有三大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银行就是垄断货币的发行权,称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货币的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提供资金力量。这是三大职能的第一点。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最能体现中央银行这一特殊金融机构性质的职能之一。一方面作为银行国有的业务特征,办理“存、放、汇”,仍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只不过业务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它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作为金融管理机构,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活动施以有效的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职能。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终的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三个方面。这是第二个职能。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银行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代理国库  2.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  3.对于国家给予信贷支持  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币  5.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另外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经济决策的建议。\n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是西方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力量。它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其中通过办理转账、结算,实现国民经济中的绝大部分货币周转,同时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资产多由准备金、证券和贷款组成。准备金来源是为了存款人提取存款而准备的款项,现在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手段。商业银行必须依法按一定比例,把存款中的一部分留存起来,这部分的款项构成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是商业银行的另一项重要资产。按规定商业银行可以购买各级政府发行的债券和其它证券,这些证券到期还本付息。贷款是商业银行最大的一笔资产,商业银行可以向工商企业或个人发放各种形式的贷款。  专业银行。专业银行是经营指定范围业务和提供专门性的金融服务机构,专业银行一般按照服务对象和存款资金性质进行划分。包括:开发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不动产抵压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银行等。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制度规定。作为金融体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通过制度规定相互联系,其中重要的制度规定有以下两个方面:  1.银行的准备金制度。为了支付给前来取款的顾客,银行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如果银行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息收入,过多的将资金借贷出去,会出现客户前来取款,而银行却无力支付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人们立刻会怀疑该银行的信誉,可能会爆发“挤兑”风潮。银行不可能立刻收回所贷出的资金,因而可能会迫使该银行倒闭。这是第一。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商业银行必须保存一定比例的现金,这就是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取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的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是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上,由于商业银行都想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会把法定准备金以上的那一部分存款当作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用于短期债券投资。这是准备金制度。  2.再贴现制度。由于中央银行是最终的贷款人,因而,通常的商业银行在需要现金时往往把未到期的票据到中央银行换取现金,即贴现。与客户向商业银行贴现相区别,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的贴现称为再贴现。在再贴现过程中,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贴现率。由于贴现率意味着商业银行贴现成本,因而高贴现率使得商业银行减少贴现数额,低贴现率则促进商业银行增加贴现数额。这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这些规定之间的关系。  这是讲的第一个问题,金融制度的概况,二小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间的关系。  二、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的融通活动,它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领域。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金融活动或金融商品的买卖,是通过市场进行的,所以金融市场就是货币资金买卖活动的总和。在金融市场上各方参与者以金融工具为媒介汇合各种货币资金,共同决定资金交易的价格,开展金融商品的交易,由市场来沟通资金的供需,实现货币资金的融通。根据资金供需双方在融资时接触与联系的方式不同,融资的方式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分别。前者是指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直接接触,互相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方式。后者则是资金供需双方不直接接触,通过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等中介进行融资活动。因此金融市场可分为广义金融市场和狭义金融市场。前者既包括银行和其它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间接融资活动,又包括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直接进行的融资活动。狭义的金融市场是专指直接的融资活动。主要介绍广义的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有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之分。  如果金融交易汇聚于某些固定的场所进行,那就称之为有形金融市场。初期的金融市场主要是有形市场。随着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各种金融交易越来越多的不只在某些特定的场所,而是由银行和金融机构通过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技术手段完成。因此,现代金融市场实际上是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存,以无形市场为主。  2.金融市场的分类。  由于金融交易的对象、方式、条件、期限的不同,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若干分类。  (1)按照金融交易的期限划分为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  短期资金市场是指在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交易市场。由于这种交易的资金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性小,与货币差不多,因而,短期资金市场也称为货币市场。长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债券和股票交易市场。由于长期市场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作为资本加以利用,所以也可以叫作资本市场。  (2)按照金融交易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发行市场也叫做初级市场或者一级市场,是股票、债券、票据等金融工具初次设立时的市场。流通市场也叫二级市场,是从事已上市的证券或票据等金融工具买卖的转让市场。  (3)按照进行交易的直接对象来划分,可分为票据承兑市场、票据贴现市场、有价证券市场、黄金市场或外汇市场等。  (4)按照金融交易的时间划分,可划分为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现货市场是金融交易成交以后,当天或三天到四天内,进行交割的金融交易关系。期货市场是指在金融交易成交以后,先签订合约,并约定在预定的时间交割的金融关系。  (5)按照金融交易的空间来划分,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这是金融市场的分类。  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从金融市场的总体来看,金融市场由交易者、交易的中介、交易的对象和交易工具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交易者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包括参加交易资金供求的双方。交易中介是资金交易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机构,如股票交易所等机构。在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的交易中介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交易对象,是可供交易的货币资金。资金是商品经济的血液,是维持经济运转的润滑剂和粘合剂。社会经济活动的各单位,每时每刻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交易工具,也叫信用工具。信用,实质是证明资金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金融契约。这种书面票证就叫信用工具,金融商品的交易必须借助以货币表示的信用工具,才能实现资金的融通。如果没有信用工具作为交易的媒介,金融市场的资金流通就无法进行,金融工具作为一种契约,对其出让者来说是金融负债,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说是可以称之为金融资产。一般都具有期限性、流动性、安全性,有不同的风险以及盈利性。金融工具的种类很多,包括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债券、股票等。这是金融市场的构成。  4.金融市场的作用。  金融市场的作用主要在于经过它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和消费,其中资本市场使得长期投资和融资更为便利。而货币市场则使得短期的资本信贷更为容易。比如,当一个家庭想购买住房时,其需要与收入未必同时出现,通常住房的需求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前,这时该家庭就要借贷,以便把未来的收入集中在一起,可以直接或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地在金融市场上筹措到购房所需的款项。当然筹措资金并不局限于消费者。事实上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一项投资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时候企业就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或者股票等筹措资金,债券就是一种贷款契约,它规定了贷款的数额、利息率和到期的时间,而股票就是可以索取的部分所有权证书,正是通过金融市场,不同的个人可以选择其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形式。与此同时,需要通过金融市场来筹措资金的企业或个人,也可以把各种分散的资金集聚起来,用于生产或者消费。  三、货币和货币需求  (1)货币及其职能。经济学通常将货币定义为公众普遍接收的,对商品、劳务和债务的一种金融支付手段。  货币通常有四种职能:  第一种职能:交换的媒介。即作为流通手段,这是货币最主要的职能,正是由于这种职能,才避免了物物交换的种种不便,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商品交换顺利进行,这是它的一种职能。  第二种职能:价值尺度。即作为计价单位,或记账的单位。货币是一种尺度,是一个单位,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可以用它来衡量,用它来表示。从而也可以方便地进行比较,比如说一件衣服值100元钱,一张桌子值200元钱,一套房子值50万元钱等,说明货币使商品的价值得到了表现,而且还可以使各种商品在价值上进行比较。  第三种职能:储藏手段。作为保存价值的一种手段,一般的说,将部分财产以货币的形式加以储存,其安全化较大,不象股票和各种证券那样大起大落,变化莫测,容易使个人的财产受到损失。  第四种职能:延期支付。即用于未来要支付的需要。延期支付的原因,主要有二点:一是工资的支付有一段时间间隔,为了应付日常不断地支出,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二是出于各种各样非预期的、突然性的支出的需要。由于非预期性的需要,在非预期的支出和需要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投机性的需求,货币是确定未来某项权利的一种方便的标准  (2)货币的供给和存款的创造。  货币的供给量是如何定义的?从狭义的角度讲,货币数量有二部分构成:一是现金,包括纸币和辅币;二是活期存款,活期存款之所以包括在货币范畴内,是因为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或支票在经济中广泛地充当交换媒介。所以现金和活期存款也被称为狭义的货币。除了狭义的货币外,还有广义的货币。活期存款充当货币是西方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理解货币创造性理论及货币成熟理论的一把钥匙。另外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有名义货币量和实际货币量的分别。名义货币量就是无论货币购买力如何,仅计算其票面的货币量;而实际货币量,就是指货币的购买力。把名义货币量折算成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量必须用价格指数加以调整。  什么叫存款的创造呢?概括来讲,一个银行不能从其一块的存款中贷出几块存款之多。但银行制度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做到每个单位的银行所不能单独做到的事情。它能够把它的贷款扩大到原来得到的存款的许多倍。而且每家银行仅贷出它的存款的一部分。  下面加以具体说明。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那么A的银行额外吸收了客户甲的300万英镑,A银行按法定准备率保留20万英镑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其余80万英镑全部贷出,借给一家公司来购买机器,机器制造厂作为客户乙得到的从甲银行开来的支票,又将全部存入与自己有来往的B银行,那么B银行得到80英镑的支票存款后,留下16万英镑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然后再贷放出64万英镑,得到这笔贷款的丙商场又会把它存到与自己有业务来往的C银行,C银行留了其中的12.8万英镑作为准备金,存入自己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上,然后再贷出51万英镑。由此不断继续下去,各银行的存款总和是100+80+64+51.2+……=500万英镑。而贷款总和是80+64+51.2+……=400万英镑。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假定这笔原始存款来自于中央银行增加的一笔原始货币供给,那么中央银行就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法定准备。这个法定准备率被称为货币创造的乘数。乘数等于法定准备率的倒数。在上面的例子中,货币创造的乘数为5,即增加一笔原始货币会得到经济系统中货币供给量增加五倍。上面讲的是货币的创造,存款的创造。从整体上银行的不断转换会得到存款的创造。  3.货币的需求。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人们愿意在手头上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要求,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是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随时可以做交易之用,随时可应付不测之需,随时可以做投机用。因而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也被称作流动性的偏好。  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产生流动性的偏好的动机主要以下三种:  (1)交易动机  (2)预防动机  (3)投机动机  (1)交易的需求,就是个人和企业总要保留一定水平的货币和存款,以备日常交易使用,因为收入和支出,在实践上总是不完全同步的,货币交易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收入量。从长期来看,就必须考虑工资的实际支付制度。每周领工资的人与每月领工资的人相比,对于货币的交易需求,相对较小。因为收入虽然没有变化,但领取工资的次数增多了,领取工资的时间间隔缩短了。这是交易的需求。  (2)预防的需求。对于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对持有货币的需求。比如说,某个企业推销员从A地到B地进行业务出差的旅行,就必须携带为旅行生活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如果该推销员较为谨慎,他所携带的货币一定比预计在旅途中所需要的数量更多,因为如果一旦汽车中途抛锚,或付不起修理费,他便会完不成推销工作。这是货币的预防需求。  (3)货币的投机需求。所谓的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由于随时利用市场上可能出现的有利生息机会而获利的目的,所保持货币的一种动机。在现代社会中,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上,敏感性极强,人们的心理状态、政局、少数人的操作等,都能影响证券的价格。面对市场情况的变化,各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这就产生了机会获利的需求。  (4)流动偏好的陷阱。对于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当利率极高时,这一需求量等于0,因为人们认为这时的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相反,当利率极低,这个时候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肯再去购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遭受损失。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偏好的陷阱。这是货币和货币的需求。  四、利息率、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国民收入  1.利息率的决定作用影响国民收入。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息率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所决定。货币供给是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间一定地点上,所保持不属于政府和中央银行所有的现金和存款的总和。它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货币供给量是由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只有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货币市场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如果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则货币需求超过供给,这个时候,人们感到手中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卖出有价证券,证券价格就会下降。也就是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一方面会减少投机动机对货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抑致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下降,进而减少人们对货币交易的需求。于是利率上升,对货币需求的减少一直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为止。相反,当利率高于均衡利率的时候,说明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这时候人们感到手中持有的货币太多,就会用多余的货币购进有价证券,于是有价证券的价格上升,也即是利率下降。利率的下降,一方面增加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的水平上升,进而增加人们对货币交易的需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为止。因此只有当货币供求相等时,利率才不再变动。  上面表明货币的供给或者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影响市场均衡利息率变动。而在分析投资决定时,我们也曾经说明,利息率变动会按相反的方向影响投资,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因此,货币供给的变动,会影响国民的收入。这是利息率的决定作用影响国民的收入。  2.货币供给对于产出、就业和价格影响的程度。\n  说利息率下降,对投资的影响越大,从而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大。边际储蓄的倾向越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从而投资乘数也就越大。所以漏出的曲线越平缓,从而投资越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大。上面说明了在既定价格总水平下得出的结论。如果考虑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状况,只表明了货币供给增加对总供给需求的影响,总需求变动对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还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有关。这是货币供给对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偏离了均衡就对国民收入有影响。  下面我们讲凯恩斯和货币主义对货币供给和就业价格的影响看法。  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认为: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货币市场上处于均衡,并且在封闭经济中均衡是通过利息率的变动实现的,这是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共同点。但是他们对于货币市场的变动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和整个经济的看法有所差别:首先,货币主义认为的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对利息率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就对总需求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货币主义在自然律假设的前提下,认为总供给曲线无弹性,即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线,因而货币供给和利息率的变动对总需求和价格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对产出和就业则影响很小。这是货币主义的观点;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需求曲线富有弹性,当货币供给增加,对利息率和投资影响的很少,从而对总需求和价格水平产生微弱的影响,并且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时候,总供给的曲线相当富有弹性,因为任何总需求的增加都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但考虑到货币的供给对于总需求影响的程度很小,并且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建议更多的采用财政方面的政策。这就是货币主义和凯斯恩主义关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于就业和产出的不同看法。  五、货币政策。  1.什么叫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也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的增长。但是,它们不同的地方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直接的作用,是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而货币政策,则要通过利率的变动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一般地可以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前者是指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货币供给增加时,利息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给的增长,来降低总需求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贷比较困难,利率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过膨胀严重时,应该多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上面是凯恩斯的观点,也是货币主义的观点。这是货币政策的含义,主要是根据凯恩斯,也包括货币主义的观点。  2.货币政策的措施,是指中央银行主要运用货币政策的措施有:  (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它的具体做法是,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入市场。这样一方面出售债券的厂商或居民得到货币,把这些货币存到商业银行,于是银行的存款增加,并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作用,使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增加,利息率下降,总需求扩大;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还会导致债券价格上升。根据债券价格与利息率成反比例变动的关系,债券价格的上升也会引起利息率下降。  (2)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借贷的利息率。再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贴现率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它的具体做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向中央银行增加贴现数额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其对客户放款规模,并通过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作用,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在经济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贴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减少,信用将会缩紧,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上升。同时,随着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提高,商业银行的利息率也将随之提高。 (3)变动法定准备率。银行制造货币的多少,与法定准备率成正比,即法定准备率高时,银行能创造的货币少;反之,法定准备率低时,银行能创造的货币多。这样,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变动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它的具体作法是:在萧条时期,降低法定准备率,使银行能创造出更多的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在膨胀时期,提高法定准备率,使银行减少所能创造出的货币,从而减少货币量,提高利率。这是政策货币措施,一共三个方面。  (4)其他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仔细讲了。它包括:  第一,道义上的劝告。就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放款投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予以指导和告诫,取得商业银行的配合。  第二,局部控制,垫头规定。即规定购买所有证券必须付出的“垫头”。比如说,如规定垫头为60%,那么买进证券时,必须拿出60%的现款,其余的40%可以用向经纪人的借款来支付。  第三,规定利息里的上限;  第四,控制分期付款的条件;  第五,控制抵压贷款的条件。  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利息率的降低总有一个最低限度,超过这一限度,货币供给量无论如何增加也不会降低利息率。因此,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是财政政策。这是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四个大问题: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和政策。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在经济事务中的有意的干预,因此,任何一项经济政策的规定,都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目标而进行的。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  一、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  第一,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目标,它一般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与生产的状态,但由于测量各种经济资源的就业程度非常困难,因此,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情况,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  根据凯恩斯的解释,失业一般可分为三类:即磨擦的失业、自愿的失业和非自愿的失业。磨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磨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的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导致的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行成的失业。非自愿性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除了上面所讲的几类失业,还有所谓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  第二,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可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或变化程度。价格稳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西方国家把价格稳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大部分西方国家把一般的轻微的通货膨胀的存在,看作是基本的、正常的经济现象。  第三,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个目标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来衡量。  在西方国家如何维持较高的增长率,以实现充分就业,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目标之一。  第四,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密切,如何平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国际收支对现代开放性经济国家是至关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家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况时,就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  西方学者认为,要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政府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必须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如果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的政策手段和目标发生冲突,就达不到理想的经济效果,甚至可能偏离政策目标更远。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西方学者一般把财政政策定义为: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政府的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再把这个定义重复一下,财政政策定义为: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政府的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这是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政府支出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因此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减少政府支出,可以缩小总需求,减小国民收入。当然,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作用的大小,还取决于政府投资乘数的大小。政府税收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因此,增加税收,可以减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根据上述原则,财政政策的运用,应该是在萧条时期,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便剌激总需求的扩大,消灭失业。在膨胀时期,存在着过度的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政府应该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便抑制总需求,减少通货膨胀。经济学家把这种政策称为“逆经济风向行事”,也就是在经济高涨时期对之进行抑制,使经济不会过度高涨而引起通货膨胀。  在经济萧条时期,对其进行剌激,使经济不会因严重萧条而严重失业。这就可以实现即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这就是财政政策的运用。  (二)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经济学家认为,由于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一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具有某种自动调节经济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对需求管理起到了自动配合的作用,这些能自动配合作用的财政政策,被称为内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包括:  一,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有一定的起征点与累近的税率,可以内在稳定器作用。  二,公司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同样有一定的起征点与税率,也可以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我们具体的分析了,在膨胀时期,由于经济高涨,公司收入增加,符合税收的公司多了,在纳税的公司中,应缴的税额也多了,这样,税收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投资的增加,抑制了总需求的增长。  三,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有一个发放标准,它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少。失业救济金的减少,就意味着转移支付减少,这样有利于抑制消费的增加。  四,各种福利的支出。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它取决于就业和收入的状况。  五,农产品维持价格。政府要按照农产品维持法案,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高于这个价格,政府抛出农产品,压低农产品价格;低于这个价格,政府收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这是内在稳定器的五个作用。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些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稳定经济。  (三)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财政政策的作用。  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国家正确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财力的强弱对于国家的强盛和安全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建立稳定、平衡、强大的财政,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税政策,努力做好财税工作,是我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这是财税政策在我们国家中的作用。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财政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迅速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证。当时,我们实施了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为实现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同时,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央集中财力对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投入,在较短的时期内,就在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的落后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那种百废待兴和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严密封锁、包围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一些大事情,要迅速抑制长期战争的创伤,使国民经济和各项建设迅速发展起来是不可想象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国家的财税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这主要表现在财权管理体制,突破了过去高度集中,统收统支供给性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合理划分收支、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的税收机构,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新型流转税制度,完善了所得税制度;实行了政企分开,企业成为市场主体,逐步理顺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改变了长期按所有制行业和部门设置财务会计制度的作法,实行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打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努力扩展国内外融资的渠道,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财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综合运用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转移支付等财税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运用,加强了财政宏观调控功能。  总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体制的基本框架,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财政政策的作用,我概括的讲了一下。  三、供给政策  供给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影响总供给的政策。许多经济学家,特别是货币主义等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流派都认为,总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和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而过渡的总需求,也是导致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恶化的原因之一。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包括总供给方面。凯恩斯主义者也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供给方面的政策,也可以看成是后凯恩斯主义对管理政策的一种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后凯恩斯主义逐渐放弃只倚重于需求管理的政策,而转向关注旨在增加总供给的政策。  (一)供给政策与经济政策的目标。供给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密切相关,借助于供给方面的政策,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实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具体分析,有以下三点:  一,供给政策与失业。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况时,经济中仍然会有一定数量的失业,例如磨擦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等。这类失业并非由于总需求不足,而是由于职业和对象缺乏灵动性的问题所造成。  二,供给政策与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是由成本推进所引起的,那么供给政策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  第一,通过反垄断法等手段,减少工会和企业的垄断力量,鼓励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  第二,通过价格和收入政策的限制,人们增加工资或物价。  第三,通过职业培训、投资优惠等措施促进生产水平的提高。\n  三,供给政策与经济增长。供给政策的目标是增加潜在国民收入。为此,供给政策措施包括鼓励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资本积累的政策,以便最大限度地扩大生产要素的总量。  上面说明了供给政策对于实行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作用,在实践中,由于作为政策指导思想的经济理论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供给政策的取向并不尽相同。  (二)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  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是指通过市场自由竞争的程度而增加总供给的政策。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以货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总需求政策只能用于对付通货膨胀而不能够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供给政策是增加产出,减出失业的有效方式,它强调经济自由的优越性,建议采取以市场竞争为取向的政策,这种政策包括这样几点:  一,降低政府支出。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支持者认为,西方各国依照凯恩斯理论,建立了关于庞大的公共部门,这些公共部门,往往缺乏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管理这些部门的负担,促使政府支出增加。因此,在他们看来,削减政府支出并不只是减少货币供给的需要,而且也是促进供给的一种策略。另外,作为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社会福利的开支巨大。这是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的第一点,降低政府支出。  二,减税。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当今经济社会部门的税率,阻碍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投资积极性,因为他们的所得并不能最终归自己。因此,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主张大幅度的减税,以提高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和投资的积极性。  三,降低劳动市场的垄断力。在劳动市场上,工会的作用往往使得工资高于劳动市场均衡工资率,导致失业增加;同时,较高的工资率,也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因此,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包括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垄断力量的措施,比如说制定工资上限。  四,鼓励市场竞争。这方面的政策包括公共部门的私有化和引入市场关系、取消市场管制、推行更为自由的贸易如资本流动政策等。  (三)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  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是指政府为了矫正市场的低效率而采取的增加总供给的干预政策。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后凯恩斯主义理论。此外,支持干预主义供给政策的经济学家关注市场缺乏效率的方面,强调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包括这样几个要点:  一,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通过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就业,增加总供给。  二,提供基础设施。政府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供给公共物品,以便公共物品的数量能达到有效率的水平。  三,为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提供资助或进行直接投资。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包括对研究开发新技术产业等提供资助,或由政府直接投资。  四,规范行业行为,进行行业重组。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行业中的垄断和不正当的竞争,是造成失业增加的一个原因,因而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建议取消限制垄断的政策。干预主义供给政策也包括对行业重组提供资助和保护的政策。  (四)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政策之间的关系。  因为供给政策与需求管理政策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项政策,既是需求管理政策,又是供给政策。比如,许多供给政策涉及到政府增加支出,例如给工人提供再就业培训等。因此,这些供给政策也会引起管理需求增加。当然,一项政策的影响可以是多方面的,因而在考察政策效果时,应该注意这些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