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9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steven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翻到书上第20页,这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关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 经济学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这是从物理学搬过来的分法。实际上,经济学从物理学搬了很多东西过来,接下来大家就会陆续地学到,这微观与宏观的区分就是你们遇到的第一个。 物理学的发展先有宏观,后有微观。大家在中学学到的牛顿力学等就属于宏观物理学,是以米(metre)为尺度单位的。后来的微观物理学则深入到物质的分子、原子层次,之所以要跟宏观物理学相区别,是因为在这个尺度上物质的运动所服从的规律与宏观物体有本质的区别。 与物理学先有宏观、后有微观不同,经济学是先有微观,后有宏观的。那么经济学为什么也会分微观与宏观呢?这就要追溯一下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我也趁此机会,在这一讲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经济思想史。 在第一讲的时候我已经说过,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从那时发展到今天,经济学经历了两个阶段:古典(classical)经济学时期和新古典(neo-classical)经济学时期。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处于新古典时期。古典时期的著名的经济学家除了开山鼻祖斯密之外,还有李嘉图、穆勒等,包括马克思也属于这一时期。马歇尔于1890\n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则标志着经济学从古典时期进入新古典时期,他也凭此成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在经济学上的地位仅次于斯密。《经济学原理》被视为历史上第一部经济学教科书。今天你们看到的经济学教材,其架构就是来自于《经济学原理》,所以你们看古典时期的经济学经典(如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等),会觉得跟现在的教材出入很大,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就跟现在的教材颇为相似了。 古典经济学时期并没有微观、宏观的术语,但其实已经有微观、宏观的概念,但那时的概念与现在新古典时期的大不一样。古典经济学把经济学的研究分为两大领域: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前者算是微观,后者算是宏观。 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分析市场机制(价格准则)如何引导资源使用以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后得到的收入又如何再分配给参与生产的各项资源。古典经济学家推崇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认为政府只需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就足够了。大家知道守夜人是什么吗?守夜人的职责主要有二:其一是打更报时,其二是巡逻防火、防盗。也就是说,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政府的作用非常有限,也不应该干预市场,市场的自发运作就能把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安排得恰到好处。 进入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家这个关于市场能自发地把经济活动协调得很好的观点也没有改变,只是引入了数学——主要是几何——来表述、推导经济理论。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对市场之能深信不疑。 然而,1929-1933年由美国的股票崩盘引发、及后席卷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萧条动摇了人们对经济学家的信任,进而动摇了经济学家对市场的信任,也就动摇了对当时的经济学的信任。 \n以后大家学到供求理论就会知道,经济学认为,市场能通过价格的变动来地自发调节需求与供给,使二者总能相等。然而,经济大萧条时期出现的生产过剩(即产品的供给大于需求)、物价持续下跌(通缩)、失业率高企(即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明显地无法用当时在经济学里的处于正统地位的理论来解释。尤其是当时被奉为金科玉律的“萨伊定理”(它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看来,供求会失衡——还要是长期地失衡——根本是无法想象之事。 在大萧条时期流传着这样一个其实让人听了只会感到心酸的笑话:一个儿子问父亲:“为什么冬天到了,冷得那么厉害,我们家还不买煤烧火取暖?”父亲回答:“因为我失业了,没钱买煤。”儿子又问:“为什么你会失业?”父亲回答:“因为我供职的煤炭公司的煤卖不出去亏损严重,只好破产关门,于是我们这些员工都失业了。” 你们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里都学到过,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在这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推行“新政”,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力挽狂澜,拯救了美国经济,终结了大萧条,也终结了政府把国民经济自由放任给市场自发调节的历史,开启了从小政府转变为大政府的时代。 据我所知,现在中学的政治课已经有教凯恩斯的理论,因此你们大概已经在那里学过,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这个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对当时处于正统地位的、主张自由放任市场的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一套以分析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为对象、以政府干预市场为政策建议的主张。 可惜,这些在历史教科书、政治课本上描写得绘声绘色、激动人心的所谓“历史事实”基本上都是错的,有着严重的误读与错解!——顺便说一句,我在第一讲的时候给大家打预防针,说你们在中学的学习都以教科书上写的东西为金科玉律,经济学教科书却是充满了错误的。\n但其实中学的教科书也不尽然都是对的。有两门课的教科书也是充满了错误、甚至是谎言的,那就是历史科与政治科! 后来货币学派的开创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与另一位作者(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合著了著名的《美国货币史(1867——1960)》,以大量的事实、高超的统计技巧、雄厚的货币理论功底,发掘真相,对那一段历史重新作出逻辑严丝密缝的理论阐析,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大萧条成因的认识。 关于这本煌煌巨著的内容,我要到下学期你们具体地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在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地揭示给你们知道。但这一讲的最后我会作一个简单、但不失关键要点的解释,可是现在我要继续按时间顺序把发生过的历史告诉大家,让你们先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罗斯福的新政推行是早于凯恩斯的《通论》一书的出版的。也就是说,罗斯福并不是看了凯恩斯的理论之后采取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措施,反而是凯恩斯看着罗斯福的新政实施而写成他的《通论》。 你们应该并不知道的是,使美国从大萧条中摆脱出来的绝非罗斯福的新政,而是战争!失业率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大萧条刚一爆发的时候,美国的失业率最高的时候据说高达25%,也就是四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失业!其后,一方面是市场在自发地调节,另一方面新政用公共工程大兴土木,也吸纳了一部分失业人口,使失业率下降到10%左右,但这仍然是一个高得绝非正常的失业率。你们想想看,那可是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失业啊!一直到美国参战之后,一方面是大量劳动人口进入军队到美国以外去打仗而使得劳动力的供给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则是战争物资的生产大量增加拉动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这高企的失业率才降了下来,美国才真正地走出大萧条的阴影。美国股票市场的崩盘是1929年,美国参战是珍珠港事件\n之后的1941年,罗斯福新政却是从他当上总统的1933年就已经开始实施,这中间将近10年之久,要是新政真的有用,如此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早就应该给解决了! 你们应该知道、却没有意识到的是,当时除了罗斯福以新政试图带领美国人走出大萧条之外,希特勒也带着德国人走上了另一条自救之路——他直截了当地采用战争手段,比美国更快地从更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摆脱出来,一时之间甚至使得德国称霸欧洲大陆,所向披靡。然而其结果是什么,不用我来告诉大家了。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饮鸠止渴”。如果仅仅从能否解渴(摆脱大萧条)来作“有用”与否的判断,毒药(希特勒的军国主义)也完全可以止渴,只不过最终的结果是把你毒死而已。然而,凯恩斯开出的药方也只是一剂慢性毒药,而且正因为它的毒性不会马上显现出来,刚一开始大家看到的只是它貌似灵验的一面(正如希特勒刚一上台时,大家只看到将德国人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超级通货膨胀的重症被他在一夜之间治愈一样),让大家都以为它真的就是治疗市场出错导致经济生病的特效药,于是二战之后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使用凯恩斯的理论。 以凯恩斯的雄心壮志,他本来的目的甚至是要以他自己的那套理论完全地取代自亚当·斯密以来所发展下来的传统经济学。然而,后来出现了一批经济学家做了折衷调和,说传统的经济学也没错,只是适用的范围与凯恩斯的理论不同。前者关注市场上的微观主体——个人与企业——如何在价格的引导下进行消费、生产与交换的活动;后者则关注政府如何从国家整体的高度上,像一个医生护理病人那样,严密监控着国民经济的状况,一旦发现有问题就开出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药方,治病救人,调节着经济,确保它在健康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前进。(课本的19到20页有相关的内容。)这批经济学家于是把传统经济学与凯恩斯的理论割裂开来,认为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正如物理学一样! \n就是这样,传统经济学被命名为“微观经济学”,凯恩斯的理论被命名为“宏观经济学”——顺便说一句,最早把微观、宏观的概念从物理学搬进经济学里的,其实是凯恩斯的父亲。这些折衷调和了传统经济学与凯恩斯理论的经济学家,称为“新古典综合派”,因为他们所奉行的经济学理论,既有新古典主义的市场机制(价格准则),又有凯恩斯所主张的政府调节(干预)市场。然而,凯恩斯自己其实并不认同新古典综合派,甚至凯恩斯与凯恩斯学派都不是同一回事——凯恩斯学派是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加入新古典主义的因素,像IS-LM分析就是这个学派的产物,并不是凯恩斯的发明。 然而,进入70年代,各国政府长期服用凯恩斯所开出的药方的后遗症终于爆发出来。若以1945年二战结束为起点,到70年代时不过30年时间,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这实在不算是一场很慢性的中毒。应该是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加速了后遗症的爆发,一个新词“滞胀”不胫而走,而这是凯恩斯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因为在凯恩斯的理论中,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是互相替代,不可能同时出现的。 经济学界开始出现了质疑凯恩斯的声音——实际上它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是此前一直没能进入公众的视野而已。以弗里德曼为领军人物的货币学派一马当先,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接踵而来。而此前“新古典综合派”把微观与宏观割裂开来、当成是适用范围截然不同互不相干的两个领域的做法也备受抨击,一场“为宏观补加微观基础”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经济学家在微观的、也就是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重新架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应该说,直到今天,这项庞大的工程还远远没到可以宣布结束的时候。 另外,在一些大学——如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等——之中,微观、宏观的称谓被认为有误导性,习惯于分别用“价格理论”、“货币理论”的术语取代。例如你们翻到这本教材的封面,看看它的题目是什么?对了,是“价格理论及其应用”,这书用的就不是“微观经济学”的术语。\n 前面提到过,“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家把关注市场上的微观主体(个人与企业)在价格引导下进行的消费、生产、交换活动的传统经济学归为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微观经济学里没有政府的存在,或者说即使有政府,也只是根据它的活动来把它的角色分解为相当于个人一样的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各种物品),或是相当于企业一样的生产者(向市场提供公共服务),不会把它单列出来。但在宏观经济学里,政府的地位十分特殊而超然,它是作为经济(主要是指市场)的管理者、调控者的角色出现,完全不同于个人与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把微观、宏观改用“价格理论”、“货币理论”来称呼的经济学家,则是关心另外一个他们认为是更为本质的区别:有没有货币的存在!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价格准则)如何发挥作用,引导不同的经济主体进行不同的选择。这价格是指物物交换的相对价格,也就是没有货币的存在。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虽然有货币存在,但货币的价值是稳定不变的,也就是物价水平是稳定的(即没有通胀或通缩),因此物品的货币价格与其真实价格(以另一物表达的相对价格)是一样的,没有分离。于是货币对经济活动没有影响,也就是古典主义所主张的“货币中性”。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心是货币。在宏观的领域里不但存在着货币,而且货币的价值完全有可能是波动的,也就是物价水平不稳定,表现为发生通胀或通缩。这时物品的货币价格与真实价格不一样,有分离,从而影响(其实是误导)了经济主体的选择行为。而由于现代各国的货币都是由政府垄断了发行权——绝大部分是本国政府,少数是他国政府,其中欧元最为特殊,是欧洲中央银行这个超政府机构发行的——,于是货币价值不稳定的根源直接就来自于政府。于是,政府的地位与作用同样是非常特殊而超然,但它要做的并不是什么干预市场、调控经济,而是要控制好货币供应量,从而稳定货币价值、稳定物价水平,为市场的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提供稳定的平台。说到这里,大家大概听出点端倪来了吧?如此主张以“价格理论”与“货币理论”取代微观、宏观的称谓的,是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 前面我算是相当粗略地把经济学如何从古典主义时期发展到新古典主义时期,又怎么“分裂”成微观、宏观两大领域的历史介绍了一遍。接下来就是要同样粗略地解释一下大萧条的成因,\n从而让你们明白,为什么凯恩斯理论根本没有对症下药,而其实只是一剂治标不治本的慢性毒药。 大萧条的肇始是1929年的美国股票市场的崩盘,这是人所共知之事。但并非人所共知的是,其实比那一场崩盘更严重的股灾不论是在此之前、还是在此之后都发生过,却没有引起那么严重的后果。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此之前参与炒股的人不多,所以虽然以指数下跌的百分率来看以前也有比这更严重的股灾,影响却没那次那样厉害。但在那之后参与炒股的人只会是有增无减,为何比之更严重的股灾却没有带来比大萧条更严重的后果呢?又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那之后各国政府有了凯恩斯的药方,以政府干预的方式阻止了股灾向其它经济领域的蔓延。那我要指出的是,香港在殖民地时期,港英政府一直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直到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大玩政治把戏而被终结),可以说是斯密传下来的“政府的职责只是一个守夜人”的古典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得以贯彻执行的最后一片净土。这段时期香港发生过好几次股灾,厉害程度并不在1929年的美国之下,而港英政府从来没有给市场“服用”过什么凯恩斯的药方,照样一次又一次安然无恙地渡过,而且股灾的影响也从来不曾扩散到其它经济领域,演变成经济危机。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就牵涉到大萧条的真相!真相就是:美国当年的股票市场的崩盘的原因与大部分股灾的成因完全不同,那导致股票市场崩盘的真正原因也是这场股灾后来演变成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这场股灾是后面那场经济危机的序曲,而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光是股灾本身,是不会必然地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然而,经济危机本身也并不必然会演变成大萧条,是其后美国当局的一连串的处理失当,把一场本来可能只是此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的普通的经济危机恶化成一场严重的经济大灾难,也就是大萧条。 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里详尽地追溯了1929年的股票市场崩盘前后的货币供应量的数据,雄辩地指出,在此之前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向经济体注入了大量的货币。下学期你们学到货币理论的时候就会明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增长,就会带\n来通货膨胀。但当时的人们——包括经济学家在内——对货币理论的认识还处于很低的水平,他们不懂这个道理。 普通人能看到的,只是物品用货币来标示的价格(名义价格)在上涨。于是,生产者以为是他们的产品很受市场欢迎,是因为供不应求而导致价格上涨。在此刺激之下,他们大量增加商品的生产,并为了满足这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雇佣更多的工人,也就是劳动力的需求随之增加。在劳动力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工资的上涨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样,工人觉得自己的工资收入增加了,生产者也因为产品价格上涨而利润增加,总之是所有人的收入都在增加。于是他们消费更多,短期里真的使多生产出来的商品也显得供不应求,拉动物价水平继续上涨……人们也把更多的钱投向股票市场,一来是因为手头上钱多了自然就会增加储蓄(所谓的“投资”于股票市场,在经济学里严格来说是一种储蓄),二来则是企业的利润增加使得人们对于这些企业的股价上涨充满了信心。只要有足够多的人有这种信心,买进股票的人多于卖出的,就能推动着股价真的持续上涨…… 然而,一切皆有尽头。实际上是太多的货币流入经济体而使大家在短期里产生了“货币幻觉”,不知道物价的普遍上涨其实是通胀,而不是实体经济在增长。但幻觉就是幻觉,它不是现实,它总有被打破的一天,这个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美誉为“怒吼的20年代”,在后来的经济学家眼中看来,其实只是通货膨胀刺激起来的繁荣假象。总有一天,生产者会发现所有东西都贵了——而不仅仅是他出售的产品!成本也在上涨,挤压生产者的利润,他们于是不再扩大生产规模,而是改为突然收缩。消费者也会发现所有东西的价格都高了——而不仅仅是他的收入!于是他们削减开支。突然之间,风向就变了,而股票市场就是对经济风向变化最敏感的地方,那里的股价也在突然之间掉头向下,急剧暴跌。此前由于股价的疯涨而吸引了大量本来不能承受高风险的资金(如银行存款)入市,股价的突然暴跌使这些资金旦夕之间化为乌有。一批银行因此倒闭,引发了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危机,挤兑风潮使本来没有问题的银行也被卷入风暴之中不能幸免。这是金融领域的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n回到实体经济的领域,之前受通胀所引起的涨价假象所刺激而生产下来的大量商品积压,出现了所谓的生产过剩。然而,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所谓的生产过剩根本不是市场的错!而是中央银行之前发了太多的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误导了生产者,以为产品的价格上涨是市场需求在增加,但其实根本就不是!这市场上增加了的只是货币,于是用货币来标示的物品价格变高了,但物品的真实价格——以其它物品来标示的相对价格——根本没变!可是生产者怎么知道呢?这个社会里的物品都使用货币来标价,他又不晓得中央银行印了那么多钞票出来,他能直接观察到的只是物品的货币价格(名义价格),他就对那个价格信号作出扩大生产的反应。可是那价格信号却原来已经被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所导致的通胀所扭曲了,于是生产者的反应是错的,增加的供应并没有相应的需求增加所吸收,所谓的生产过剩就发生了。 大家听明白了吗?传统经济学——就是现在所谓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市场会以价格的上升下降来向经济中的各个主体传递供求状况的信息——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各个经济主体在自私的支配下相应地做出反应——价格上涨时生产者增加供给,消费者减少需求;价格下跌时生产者减少供给,消费者增加需求——,这些反应都是往推动供求平衡的方向起作用的,因此在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里,是无法想象会有生产过剩的现象出现的。然而,问题就出在,现实世界中有货币,而中央银行可能是出于无知、但也可能是出于故意胡作非为——当时的美联储应该是出于前一种原因,但人为制造出来的通货膨胀几乎绝大部分是出于后一种原因——,使用了错误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的价值不稳,从而使得物品的货币价格偏离了它的真实价格,于是货币价格所传递的信息就不仅仅是供求状况,其实还夹杂了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噪音”在内,误导了生产者(其实也有消费者),使他们的反应不是往推动供求平衡的方向起作用,反而可能是把其实已经处于平衡状态的供求状况破坏了。 但是,这是市场的错吗?还是政府(中央银行)的错?是谁把价格信号扭曲了?是谁让价格所传递的信息夹杂了噪音?是谁误导了生产者? \n然而,更可怕的故事还在后头。股票崩盘本来是经济失衡所导致的,但它的发生本身引发了银行危机,银行危机所导致的货币供应量急速收缩反过来又会使得经济危机更加恶化——你们在下学期的宏观经济学的课程里学到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理论时才会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根据后来的经济学家才明白的货币理论,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中央银行本应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可是后知后觉的美联储却到这个时候才惊觉之前向经济体注入了太多的货币供应量是个错误,于是突然之间将货币政策改为减少货币供应量,恰恰与此时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完全背道而驰!世事就是如此的充满了戏剧性——不,应该说是悲剧性!为了纠正一个以前犯下的错误,人却在错误的时机犯下了一个更大的错误。 于是,美国经济雪上加霜,从一个以往也并非没有发生过的、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发展成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暴跌(严重通缩)的大萧条!生产者能获取的价格,甚至不能弥补他们把产品从生产地运到市场上去的费用,于是他们索性把产品就地毁灭,这样损失还更少一些!这就是你们从历史教科书里读到过的,当时曾出现过把牛奶倒进河里、把小鸡淹死在水里也不拿去卖掉的“荒唐的一幕”。 弗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对大萧条成因的解释到此为止。但是,这个可怕的故事其实还有更多的悲剧性发展,我必须把它们全部讲完!因为,上述的解释只是解释了生产过剩、严重通缩的现象,但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长期——是长达10年之久!——的高失业率。美国当时应对经济危机,犯错的可远远不止美联储这中央银行,而是犯了一系列的重大错误。是如此之多的大错“机缘巧合”地共同作用,才能造就出如此一场空前——不晓得会不会绝后——的大萧条! 第一个大错,是当时的美国国会刚好通过了立法,开征企业所得税。一直以来,传统经济学家无不极力反对企业所得税,因为有双重征税之嫌——征了企业所得税之后的利润分配给企业所有者,作为他们的个人收入又要再征一次个人所得税。但我在这里不打算争辩这企业所得税的对错,而只是要指出,这反正就等同于是加税!哪怕是凯恩斯的理论,都会认为经济\n不景气时,政府应该用减税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这时却不减反加!那不更进一步地加速企业结业倒闭、从而导致失业增加,那就怪了! 第二个大错,又是当时的美国国会犯傻,竟然为了应付大萧条而推出臭名昭著的关税法案,大幅度提高进口品的关税。关于这一昏招,以后你们要上一门叫《国际贸易》的课程,也是我来给大家讲授的,在那课上就会详细地进行介绍与解释。这里我只简单地说一句:当时美国跟今天的美国不同,是有贸易顺差的!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居然还搞贸易保护主义,除了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来形容之外,我没办法再想到别的词汇了。而且,当时的美国国会是在不顾其它国家表达了强烈反对的意见的情况之下强行通过有关法案的,当然引起了其它国家的强烈反弹,也纷纷提高美国出口到他们国家去的商品的关税来作为报复。于是,关税战爆发,国际贸易额在一年之内大幅暴跌至只剩原来的三分之一!备受重创的出口,自然没有为美国带来那关税法案本来预期中的帮助经济走出困境的效果,反而又是雪上加霜,使大萧条更为恶化。 第三个大错,其实才是最大的一个错——之前提到的美联储的一错再错、美国国会的昏招连连都不如它的影响恶劣——,那就是最低工资法、工会等阻碍工资向下调整、也就是把市场通过价格的上升下降来调节供求平衡的作用直接废掉的制度,才是导致高失业、乃至是大萧条本身持续长达10年之久的最大的罪魁祸首!即使有混乱的货币政策,即使有严重的通缩,即使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内外税收的立法,但如果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也就是工资)能灵活地随经济下行而向下调整,大规模、长时间的失业是不会发生的。 首先,如前所述,最低工资法、工会等制度实际上是把(劳动力)市场通过价格(工资)的上升下降来调节供求平衡的作用直接废掉了。经济下行时,生产规模减少,经济活动收缩,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本来市场要通过价格下降来调节供求平衡的,但既然市场的调节作用被废掉了,供求当然就失衡了。产品供过于求就卖不出去,劳动力供过于求也一样地卖不出去,那就是失业!我又要再问这一句:这是市场的错?还是政府的错?是谁不让市场的价格\n机制发挥作用?是谁让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而失衡?是谁令那些未必不愿意以低于最低工资的价格出售他的劳动力却不被允许的人只能沦落到收入为零的失业困境? 其次,产品市场上的价格下跌(通缩)、税收成本增加,这些虽然都压缩了企业的利润,把它们逼向结业倒闭;但如果劳动力成本能跟着下降,总可以使企业的成本减少一部分,从而挽救了一部分企业,使它们得以生存。而企业的生存,正是劳动力就业的最可靠的保证! 回顾了大萧条的真相之后,我的感慨是:传统经济学(家)很冤枉,但最冤枉的是市场!明明它根本没错,明明是人类用错误的货币政策扭曲了它的价格信号,又是人类用最低工资法、工会等制度废掉它以价格变动来调节供求平衡的功能,却还是人类(以凯恩斯为首)把导致大萧条的一切罪过推到市场头上,说什么如果放任市场自由运作,就会导致总需求不足,会有生产过剩、失业高企等毛病发生,于是政府有必要像一个英雄一样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纠正市场的出错。这好比是,你买了一台机器回来,却不按说明书的指示操作,乱搞一气,结果出了问题——严重起来可能是把人都弄伤、甚至弄死——之后,反倒埋怨这机器有设计缺陷! 好吧,市场不是一个人,它不会出声反对人类的指责,它不会站起来为自己受到的污蔑诬告而抗辩。但是不要紧,经济规律才是最终的裁决者。人类可以胡乱地诿过于市场,但人类逃不过违背经济规律的惩罚——正如人类不可能违背牛顿定律而不会从天上摔下来跌个头破血流、甚至粉身碎骨一样。前面我说过了,只不过是30年后,经济规律的惩罚翩然而至! 直到今天,这样的违反与这样的惩罚仍在世界各国轮番上演,悲剧的具体情节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但其实并无本质的不同——最新上演的就是美国的金融风暴与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然而,作为旁观者的中国人也别只顾着得意洋洋的看好戏。我们也曾经被经济规律无情地惩罚过——那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事实上是被逼到了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尽管此\n前在刚刚解放建国之后服用了其实远远算不上慢性发作的“毒药”而有过一段短暂的繁荣,改革开放的本质是“人定胜天”的革命豪情壮志终于被迫要向经济规律低头。可是正如俗话所说,“好了伤疤就忘了痛”。我们才享受了30年的服从经济规律所带来的爆炸式的经济增长,现在又要往“未富先骄”、狂妄自大地挑战经济规律的方向走去——我们已经有了最低工资法,还有了新劳动合同法,据说还将要实行统一工资制度、工资集体谈判制度(这个离祸害重重的西方工会不远了)……此外还有保障房、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批全是本质上侵犯私有产权、因此干扰、甚至是破坏市场经济的价格准则的“恶法”在蚕食着中国经济改革30年以来好不容易才积累起来的租值(财富)。经济规律的下一场惩罚正在中国社会的上空酝酿,国家的命运何去何从?! 人类啊,擦亮你的眼睛吧!把你折腾来折腾去的,是你自己,不是市场! 本讲课后作业: 作业一:央视前几年拍摄的《大国崛起》制作精良,但在关于大萧条的历史上继续延续历史教科书中错误的解读。请看一下该纪录片的第十一集《危局新政》,辨析其中的错误。另外,弗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已经有中译版,由巴曙松翻译,大家即使没空把这本厚厚的书读完,也不妨到“百度百科”里对此书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了解。 作业二:大家应该知道、但也许没有意识到,早在凯恩斯之前,就已经有马克思试图以自己提出的那套经济学理论来取代传统经济学。请你用经济学理论试作解释,为什么在大萧条时期,经济学家是选择了接纳凯恩斯,而不是马克思(提示:以类似的逻辑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选择了罗斯福新政,而不是希特勒的军国主义——以及其实还有苏联的计划经济;也可\n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新古典综合派”调和凯恩斯理论与传统经济学,而不是像凯恩斯本来所希望的那样,是以他自己的理论彻底取代传统经济学)。 作业三:为什么凯恩斯理论已被证明为错,但政府的经济政策仍在使用它?(提示:从自私的假设出发,想一下为什么政府最“喜欢”的经济学家是凯恩斯!)上一讲作业的优秀回答选登: 新浪网友2011-11-2115:39:20 我母亲小区里就有两口子符合政策鼓励开办公司创业,结果领完补贴就继续每天麻将生活,在周围邻居中传为笑谈。盖因相关部门有熟人指引并分租罢了。政策鼓励的下岗人群,往往身无长物,若要创业,能拿出来利他而利己的资本无非也就是一些知识或者一技之长。在私产界定清楚的市场条件下,有租可收的早就参与了供应,,政府如何能知道的比某某自己更清楚?一点补贴和优惠,于人众的预期影响微乎其微,不能真鼓励供应行为。若要鼓励供应,一律的修改相应法规,降低工商门槛,放开行业准入,取消行政垄断,不费几文,效果却立竿见影,且对任何人奏效。下岗者也是任何人。区别对待的“鼓励政策”徒举良心,实则设租。大家继续麻将和笑谈而已。 zxt05392011-11-2210:49:34 \n课后交作业:上海几年前推出了针对非正规企业就业人员的社保优惠政策,政策目的是通过降低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保负担,来鼓励微小企业创业。但是从个人感觉来看,这个政策很难起到这样的效果。它只是被合理地用来降低社保负担了,因为我本人就是直接从中受益,在两年时间内省了不少钱。而帮我享受此项优惠的非正规企业,大概就从政府方面得到好处吧,具体我不太了解。不过从政策实施起初有人在网上主动招徕人们加入来看,他们可能得到的好处,应该也是有吸引力的。这让我想到,政府的许多所谓的惠民政策,在执行当中往往变成了别的东西,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原则,希望通过人为干预来造福社会,最终结果却可能让人哭笑不得。今年以来作为政治任务大力推进的保障房,应该说是政府为了亡羊补牢而推出的史上最大的惠民政策之一,但是否真的能够起到预期效果,其中会出现多大交易费用,我们可以拭目以待。对结果的期望,引用本人正在翻译的墨菲定律的一句话:“事情只要可能出错,就会出错。” 我不是郭靖2011-11-2712:53:03这是一个很好地区别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例子。桂全宝的分析是实证分析,指出这个政策推行后带来的社会效果。而这也是我个人的体验。堂吉伟德的评论,夹杂着实证与规范的分析,但他的实证分析‘依笔者之见,产假变长不但不会“职位不保”,可能会因为整体意识的提高,会得到明显的改观’,要么是对世事少有洞察,要么就是另有隐情。政府推行这项政策可能出于好意,为了保护女职工权益,但最后带来的社会效果就是加深了女职工在就业上的被歧视。\n但政府会不知道这个社会效果?我看大概比谁都清楚吧?因为流动人口规模巨大,很多人在非户籍地工作,而生育保险只有在户籍地才能参保,政府面对舆论压力,一方面要保护女职工权益,一方面又不想一下背上这个巨大的财政包袱,所以就出了这个让企业负担各自女职工的生育费用的措施。又博得好名声又没增加自己的负担,一举两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