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9 发布 |
- 37.5 KB |
- 3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经济学(上)
第一编基本概念\n第一章绪论骑士制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诡辩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的时代。埃德蒙·伯克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人们学习经济学有着种种理由。因为他们希望挣钱。因为如果人们不懂得如何将供求规律应用于石油,他们就会被当作文盲。因为他们听说经济学被称之为社会科学之王——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为谁作嫁所有这些理由都很有意义。稍微思索一会,我们还可以想出更多的一些论点,赞成把有限和宝贵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不仅如此,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一个需要学习经济学的最重要的理由。在你的整个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以及以后——你都会碰到经济学的严酷真理。作为一个选民,你不得不对通货膨胀、夫业或保护主义等问题作出决策,而这些问题只有在你掌握了经济学的初步知识后才能够理解。你谋取一生的收入要涉及到经济学。作为消费者花费这笔收入也是如此。在重要的储蓄和投资的事务中——对于不合自我经营的你的辛劳所得要加以妥善的处理——经济学不会保证使你成为一个天才,但是,没有经济学,你简直非吃亏个可。没有必要再作过多的说明了。此外,我们还希望,经济学本身作为一个述人的领域还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好处。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经常是惊奇地发现,经济学竟然会如此有趣。§.经济学是什么作为学术上一门学科,经济学只有两百年的历史。亚当·斯密的奠定基础的著作《国富论》发表于1776年,那也是以美国独立宣言而著称的一年。两者都出现在同一年并不是偶然的巧合:从君主专制下得到政治自由和人国家法令的干预下解放出来的价格和工资,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亚当·斯密当然仅仅代表一个开端。从《国富论》的问世到约翰·梅纳特·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1963年),在这一百六十来年当中,经济学已经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大致在这一期间的中叶,出现了马克思的批判资本主义的巨著《资本沦》(1867年,在马克思逝世后又出版了两卷)。10亿多人。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3,生活在把《资本论》当作经济学真理的国度里。定义初次接触经济学的人往往想要一个经济学的简短定义。对于这一需求,\n存在着许多供给。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与生产和交换有关的种种活·经济学分析经济总体的运动—价格、产量和失业的趋势。一旦理解了这些现象,经济学还帮助政府啊制定能够影响总体经济的政策。·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它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资源(土地、劳动、设备、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如小麦、牛肉、外衣、音乐会、道路、导弹)并把这些物品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经济学研究人类如何组织他们的消费和生产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货币、利息率、资本和财富。上面是一个很不错的清单。但是,本专业的学者可以把它加长好几倍。为什么会这样长?这是因为,对于一门内容含量如此丰富、发展如此迅速的学科来说,要想以几行文子准确地描述它。划清它与别的学科的界限.这总是很困难的。经济学的确牵涉到上述各种定义所强调的一切方面——而且更多。目前,经济学古们同意一个类似下列的一般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去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经济学中的度量我们也许会作出这样一个结论:经济学是谈论生活当中的许多实际问题的。但是,经济学不仅仅是在谈论,纤济学极其关切对失业、价格、收入等重要现象的度量。这种度量的一个重要例子发生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将在本书的第二编和第三编中看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总体的经济行为整个价格、产量或就业的运动微观经济学有某种意义上则是透过显微镜来观察经济研究经济中的个别分子如厂商或家庭的行为。再回到度量的问题上来,整个经济学当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国民生产总值(CNP)。正如第六章将要讨论的,国民生产总值表示一个国家每年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美元价值总额。GNI、在很大程度上向我们说明了一个国家实际的经济表现。它是度量一个国家能够生产实际物品和劳务数量——食物、衣着、青霉素、芭蕾舞、棒球等等——的最好的综合尺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向我们说明了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健康状况以及教育程度。生活的质量度量尺度的广泛使用已经带来了不利反应。经济学的批评者已经出来责难以物质利益的态度把往意力集中于事情的数量方面。用一位年轻的极端分子引人往意的后来说:“不要向我提你们的那些数字和美元,你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对我而言,GNP的意思是国民总污染”。我们怎么办呢?GNP不正是既包括面包和教育,也包括导弹和排放硫气的大烟囱吗?现代经济学一定是要把数量视若神明而忽视生后的质量吗?我们是否能够矫正官方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缺陷,以便使它更好地反映我们的经济中真正令人满意的产品?是的,我们能够像关注数量问题那样关注质量问题。为了把新的现实对照原有的情况加以考虑,我们可以矫工传统的GNP,的数值。我们可以把现\n代城市生活中令人不愉快的特征作为成本减去,例如肮脏的空气、拥挤的人门。我们可以加上公民们现在享受到的、更多的闹暇时间以及夫妻们在自己的家庭中所提供的劳务,这些得失均被政府的统计学家所忽略厂,但是,经济学家并不一定需要忽略它们!试图进行这样矫正的人恰恰是经济学者们。为了矫正GNP对物质生产的过分强调,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度垦经济生活的尺度,叫作经济净福利(NEW)。图l—1中位于下面的曲线表示美国按人口平均的NEW:自1929年以来,NEW一直是增加的.说明即使考虑污染和拥挤的因素进行矫正之后.实际经济生活水平还是上升了,但是,NEW的增长比GNP的增长更慢。这证实了我们的直观判断,即市场上的美元美分数值忽略了经济生恬的许多重要方面。启发与成果所有的国家个务都需要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处理它们时取得进展。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的人,就不具备足够的条件思索国家事务。他们就像试图阅读诗歌的文盲一样。政府领导人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有关经济学的重要决策。但政府领导人本身当然并不必须是职业经济学专家,他所需要的是作一个对别人提供给他①的(往往相互抵触)经济咨询意见的明智的“消费合”。同样的,大多数读者并不想把经济学作为专业。许多人仅仅学习一两个学期。本书的目的在于对整个这门学科作一初步的全面概述,即使如此,在学习了一个学期的经济学之后,读者的世界观决不会还和以前一样。C·P·斯诺是一个科学家兼小说家,他曾呼吁结束人文和科学“两种文化”的分离状态。经济学同时是这两种文化中的一部上面的曲线表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国发生产总值(即根据美元购买力变动和人口数最变动较正后的美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下面的曲线表示按人口平均的经济兆福利(简称NEW)。它调整了传统的CNP,把闲暇时间,家务劳动、对付污染的费用、城市生活的不便等等因素都计算在内(资料来源:图6—4)分,是一门可以把科学的精确性和人文方面的诗意兼济一身的学科。两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在经济学中找到了人类在生活本身中的所有利益,而与此同时,又在经济学的原理中看到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某些逻辑之美。要想欣赏量子物理学的美妙,首先必须掌握深奥的数学技术。但是,要领会经济分析的优美结构,仅仅需要一种逻辑感和一种洞察能力以便看出经验规律和理论构造确实对亿万人类具有生死悠关的意义。最后,我们学习经济学。并不仅仅因为它时我们理解这个复杂的社会有所启发。它也给了我们能使我们的市场经济较顺利的发生作用和得到较好控①为了说明领袖人物是多么需要经济顾问的意见,我们看一下温斯顿·丘吉尔的例子。丘吉尔是一个伟大的演说家,天才的写作家,也是当他身旁的人都在睡大党时洞察希特勒的威胁的人。但是,仕他整个一生中,一碰到经济学上的问题,他就像一个在树林里迷路的孩子。批评家评论说,他“不具备对小数点的深刻理解力”。因此,在1925年,作为财政大臣、丘吉尔听从了他的顾问们的劝告、使英国在错误的价格水个上恢复了金本位制(第四十章将说明它的含义)。当时局外专家提出了反对这一蠢事的警告,而历史说明,英国从来没有从这一错误引致的20年代的停滞中恢复过来。\n制这一成果。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经济学和许多其他重要学科相近。政治学、心理学和人类学都是和经济学有一共同内容的社会科学。例如,在贫穷的印度,牛是神圣的动物,大批地穿行于农村.寻找饲料。天真的经济学者可能把这些中当作蛋白质的来源,用来充实印度人的营养不够的伙食;然而,知识较为渊博的学者在分析印度的发展时,就会考虑风俗所造成的心理状态。经济学也从历史研究中大量吸取材料。为什么轮船和铁路的时代有利于衣阿华州的农民,有害于佛篆持州和牛津郡的农民,并且有利于伦敦的贫民呢?在美国南北战争以前,奴隶制度是否山于经济上的原因而自行衰亡?德国在本世纪20年代所出现的恶性通货膨胀最终促成了希特勒的上台,这种通货膨胀是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强加给德国的过分苛刻的赔款条件所造成的呢?为了解释历史的资料,必须要有分析的工具。事实对于经济学这样一门经验科学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事实是决不会自己说话的。事实必须通过建立和验证经济理论来加以组织和整理。在许多其他与经济学有关的学科中,统计学是特别重要的。政府和企业都公布大量的数字资料,本书中各种曲线的实际形状主要来自对于资料所作的仔细分析,在经济学领域中,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也有许多极其重要的用途。然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仅仅需要逻辑推理。经济学与政府近年来,经济学者已经成为各国总统和总理的顾问,政治日程表上充满了经济问题,各国首脑的经济会议、保护钢铁工业、税收立法、预防酸雨和经济制裁,政府首脑的身边必须有经济顾问。以保证他们的政治直觉不致于把国家引入歧途。人们有时说,19纪是教士的时代,20世纪的上半叶里.政府是为律师们所拧制。如今,经济学秆往往处于政治分析、政治辩论和政治行动的中心地位。经济学者在政府中发挥作用的高潮时期也许是在基米·卡特总统的任期内,当时,有五位职业经济学首在内阁中任职。§.经济学的描述和经济政策今天,对外济学的运用有两个重要方式。首先是对生产、通货膨胀、收入进行描述、解释,并且预期其行为。但是,对许多人而言,这种劳动的成果体现在第二个任务上,即改善经济运行状况。因此,我们首先是试闺描述贫穷的困苦,然后,可能提出可以减轻贫穷状况的方案。我们可能首先分析较高的能源税如何导致能源们费量的降低。接着,我们可能得出结论说,国家应该提高汽油税。在每一种情况下,我们首先是用实证经济学,然后才是规范经济学。\n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价值判断和事实陈述之间的区别是经济学这门科学中至关重要的界线之一。在此.我们区别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现在的失业率是多少?较高水平的失业率如何影响通货膨胀?汽油税又会怎样影响汽油的消费量?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诉诸节实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有可能比较容易。也可能很难,但是它们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规范经济学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通货膨胀的容忍限度应该是多少?是否应当向富人课以重税以帮助穷人?国防开支每年应当增长31/4。还是5%或是10%?这些问题涉及到根深蒂固的价值和道德判断。可以对它们进行争论。但是,它们决不可能通过科学或诉诸事实加以解决。对于通货膨胀应该多高,什么程度的贫穷是合乎正义的以及我们需要多少国防开支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正确或者错误的答案。这些问题是由政治上的抉择来解决的。经济学者为何意见分歧近年来,经济学者已经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他们是一群喜好争论,不能就任何事情达成一致意见的人们。一位权威人上抱怨说,“即使你把所有的经济学者连成一气,他们仍然不能得出一个结论。”随便把广播或电视节目拨到哪一个台,往往就会发现两个经济学者正在就某一个问题争论不休。这是为什么?对于这种情况,大众传播媒介是有一定程度责任的,因为意见分歧是可供报道的好材料。社会名流之间的相互一致会把观众赶跑。如果你看到一排都在点头的经济学者,很可能你自己也会点头瞌睡起来。但是,仔细考察一下经济学者们的观点就会发现,经济学者之间的意见①分歧并不像一般人设想的那么大。经济学者之间在实证经济学的许许多多问题上已经取得相当一致的意见:如租金控制的影响、最低工资、经济上的关税以及汇率的作用和政府支出。实证经济学还剩下两个问题存在着重大分歧:即货币的作用和通货膨胀理论。这些有分歧的问题亦是现代经济中最显眼的政策问题。考察的结果表明,纤济学科之间的重大分歧是在规范领域在政府的适当规模、工会的力量、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收入的公平分配这一尖问题上,经济学者和其他居民阶层一样意见分歧。对当今经济学中意见分歧状况的合理的概括应该是这样,经济学者对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特别是货币的作用意见很不一致,对价格和市场的微观经济理论却存在着相当大的一致性。但是,对经济学所涉及的广泛的政治和伦理问题,经济学者们就和他们的父母兄弟一样意见分歧。§.经济学的方法论①J·R·基尔”经济学者想的是什么:经济学者们的混乱?”载《美国经济评沦》1979年5月号。\n经济学是如何向前发展的?它是怎样从一大堆杂乱无章的资料变成政治家赖以决策的理论和经济规律的?作为一门演化的学科,经济学的进展方式是:考察资料、形成假说、检验假说、就经济运行情况取得有时是勉强的一致意见。像本书这样的教科书,就试图既体现公认的思想成果,又反映当今争论很激烈的问题。但是,经过十年或二十年以后,新的事实将会推翻陈腐的理论,经济学将会进一步的演化。让我们来看一下在理解经济学的内容时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其他条件相同经济领域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有成百万人口和企业,千百种价格和行业。在这种环境下探索经济规律,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借助于控制下的实验。控制下的实验是指除所研究的对象外所有其他事物均保持不变的实验。因此,一个试图确定糖精是否会使老鼠致癌的科学家将保持“其他条件相同”,仅仅改变糖精的数量。空气相同,光线相同。老鼠的种类相同。经济学者在检验经济规律时没有这样优越的条件,他们不能从事化学家或生物学家的控制下的实验,因为他们不易控制其他重要因素。他们像天文学家或气象学家一样,一般只能限于以观察为主。如果你很想研究1982年汽油税对燃料消费的影响,那么,在征收汽油税的同一年里,汽车的型号也缩小的情况就会使你苦恼。无论如何,你必须通过假设“其他条件相同”会发生什么情况来把汽油税的影响分离出来。你可以用计算来校正汽车型号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只有经过这种校正,你才能够准确地了解汽油税的影响。后此谬误不能使其他条件保持相同的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是“后此谬误”。这可以用一个巫师的糊涂想法加以说明,他认为,巫术和砒霜都是杀死敌人的必要手段。或者用一位记者的话来说明,他觉得,由于佛罗里达是死亡率最高的一个州,因此,生活在那里一定对健康极其不利。①这就是后此谬误:观察到事件A在事件B之前的事实并不证明事件A是事件B的原因。认为“在此事件之后”便意味着“因为此事件”就是犯了后此谬误。难道我们不能通过收集更多的资料避免后此谬误吗?不能,即使我们有一千年的死亡率统计数字.我们仍然不能仅仅凭借它就作出佛罗里达的死亡率为何如此之高的判断。我们必须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且使“除了在佛罗里达居住以外的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我们必须使例如每一个州的年龄分布这样的其他因素保持相同。或者经过校正。只有在根据年龄分布、性别、以前有损健康的危险以及其他这一类因素校正了死亡数字之后,我们才能看出,居住在佛罗里达州是有益于健康还是有害于健康。总体和局部:合成推理的谬误①在逻辑上,这被称作后此谬误是从拉丁文句翻译而来的“在此之后,因之必然由于此”。\n你是否曾经注意到,在一场精采的足球赛中,球迷们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站起来的情景?可是当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看得更清楚些。这种行为是受逻辑学家称之为“合成推理的谬误”所驱使的。合成推理的谬误定义如下:由于某一原因而对个体说来是对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说来也是对的,这就是合成推理的谬误。以下的例子都是正确的陈述,它们可能会使已经陷入合成推理谬误的人感到吃惊。·即使所有的农民努力干活而大自然又给予合作以致得到一次丰收,农业总收入很可能要下降。·一种行业的价格较高可以有利于该行业的厂商,但如果每佯东西的买卖价格都同比例地上涨,那就没有人能获得好处。·即使其他国家拒绝降低它们的关税,减少进口货的关税也可以使美国得益。·当卖价低于全部成本很多时,厂商也可以在经营中获得好处。·个人在萧条时期企图多储蓄一些.可以减少整个社会的储蓄额。似乎是难题的东西将被证明为是避免合成推理谬误的例子。在这里既没有魔法,也没有花招。这些例子都来自于经济学领域,而在纤济学的领域中.对于个人说来是对的东西,对整个社会说来并不总都是对的。与此类似,对大家说来是对的东西,对任何个人说来可能是十分错误的。读行可以在学习结束的时候,检验一下上述例子,看看它们与合成推理谬误有何种联系。主观性理论是组织事实的基本工具。但是,即使在所谓精确的自然科学中,我们如何领悟观察到的事实也取决于我们听戴的理论眼镜。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的脑子很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新生婴儿看得到光线,但是不能领悟光线所形成的物体的形式,随着儿童成长,他开始认识父母、食品、狗。儿童在把经验组织成一种关于现实的观点。遗憾的是,当我们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的时候,我们很快就变成自己知识的俘虏,生长在地球上面,我们可能以为宇宙的其他部分都围绕着我们旋转,或者是,由于我们体验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活,我们可能发现要赞同甚至理解其他经济制度都很困难。科学家也是如此。他们也像其他人一样,是自己的先人之见的理论的俘虏。如果他们的牛顿力学学得很好,这可能妨碍他们掌握更新的相对论。说科学是属于年轻人的,其原因就在于此。老年人”知道”的东西大多,以至难以舍弃这些东西。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来听听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以发现革命的量子论而著名的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的话。在他的《科学自传)中,普朗克报道了他在物理学发展中所观察到的事情:这一经历也使我知道了一件事实——在我看来还是一件不平凡的事实:一项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说服它的对手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了这一真理,而是由于它的对手最后都死了,而熟悉这一真理的一代新人成长起来了。\n正像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变革了物理学一样,经济学中的巨匠们,像斯密、马克思、马歇尔、凯恩斯——以及本书末页经济学者谱上的全部名字,通过征服年轻人和思想开放者,改造了经济学。它是鸟吗图1—2取自一本关于物理学的哲学著作。它说明在任何科学中都存在着主观性。图(a)所示的是一只向左看的鸟?还是一只向右看的羚羊?并不存在正确的答案。两种说法都可以是正确的。同样情况也存在于一般科学事实和理论之中。当你采用一套新的经济原理时,你就以新的和不同的方式去理解现实,这一重要的见识将使我们理解,为什么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们会产生基本观点的分歧,例如凯恩斯主义和古典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分歧,西方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经济学之间的分歧。因此,让我们对自己的主观性和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假设条件事先有所警惕。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一个多世纪以前,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认为,只要有可供计算的足够的数据和时间,我们看将来就可以象看现在一样的清楚。在今天的不确定的时代,我们知道,情况并非如此。即使是在最精确的自然科学领域,也存在青无法预料的成分。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发现,白鼠在穿过迷宫时并不总是走着同一条线路。弗洛伊德告诫说,我们的潜意识会出乎意料地冒出来,造成令人吃惊的举动。我们会发现,仅仅是注视人们便会改变他们的行为。图1—2对于戴上不同理论眼镜的科学观察者,同样的事实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在(a)图中,这是一只向左看的鸟呢?还是一只向右看的羚羊(或兔子)呢?在①(b)图的一群鸟的背景下,大多数人认为它是鸟。但是,在脚注的一群羚羊的背景下,大多数人看它像羚羊。[资料来源,N·R·汉森《发现的形式》(剑桥大学出版衬,伦敦,1961牢)]潜意识觉察到的类似的差别将会影响人们对政府税收政策或资本主义好处的感受。在过去三十年里,经济学在发展说明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的工具方面一直处在最前列。由于这一工作,现在我们对玩扑克牌的策略、对在股票市场上怎样投资、甚至对军备竞赛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接受经济学推理时首先遇到的障碍物之一是以下的说法:一个怀疑论者说:“你说提高汽油税会减少燃料的消耗量。但是我表妹简直一点也没有改变她的驾驶习惯。”或者,“你说失业率升高会降低通货膨胀率。1975年的情况又怎么解释?那时就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批评者们的评语很切实际。经济学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宁可说:经济学的规律只是在平均的意义上才是对的,它们并不表现为准确的关系。图1—3显示的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关系,借助于此,家庭消费支出可以和它们的货币收入联系起来。注意图上的各点并没有准确落在直线上,就像①(c)图中鸟和羚羊的混淆并不是眼睛的幻觉,它和(d)图中的两条线不同。这两条线一样长,然而大多数人会错误地认为下边的线较长一些。图1—2所示的是一个客观上可以复制的图形,而该图形主观地看来具有不同的样子,取决于它出现时的背景。因此,一旦看到动物的前腿时(如在图(c)中调我们就可以“正确地”把它看作是羚羊。\n在化学或天文学中可能出现的情景一样。消费和收入的这一关系说明,即使是看起来非常准确的经济规律仍然只是大致正确,并不精确。在社会消费函数背后的,是一个有8500万家庭的国家,每一个家庭根据其收入、财富、爱好和特点支出一定金额的货币。单个家庭在某一年的消费量可能是极其难以预料的,这取决于它们是否买了一辆新车或青去度长假,或者是否夫业。但是,当考察它们的平均行为时,个别家庭之间的差别就消失了。平均数规律陈述的是,预计各组的平均行为要比预计每一个别行为容易得多。因此,即使在个别行为存在着巨大差别的情况下(例如汽油的消费、储存或者购买),我们仍然可以常常看到社会总体行为有很大的规律性。这是们因为经过了平均数规律的作用。观察到的消费开支各点落在表示平均行为的细直线邻近的地方。可以看到,1980年之点非常接近于CC线,以致可以在1980年结束前相当准确地预测该点。这种货币收入和开支之间的规律性是经济关系中的典型。(资料来源:图7—6)可信性假说最近的一次争论可以说明现代经济学如何被演化出来。争论涉及的问题是通货膨胀的理论和政策。当物价总水平(这个价格水平是苹果、桔子、理发、卡车等等个别价格平均数)上升的时候,就出现通货膨胀。在30年代的高夫业时期过去以后,经济学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防止再一次出现大萧条上。这一努力是成功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70年代,这一期间的失业率比战前的年份显著降低。然而,高就业政策无意问产生的副作用,是使通货膨胀上升到令人不安的高水平。到1979和1980年,通货膨胀率已经使人无法接受地爬到每年12%的高度。政治家们苦恼不堪。经济学者们争论着,把通货膨胀降低到较为可以容忍的水平的最好策略。许多正统的经济学者宣称,只有把成百万的人们在一段时期中抛出工作岗位,才能压低通货膨胀。一个新出现的学派认为,“可信性”是最重要的:只要政策制定者宣布一项坚定可信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例如毫不动摇地压缩全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通货膨胀就会在很少增加失业的情况下降下来。这个学术问题可以一直争论几十年。但是,结果是可信性学派的政策建议被美国和英国采纳了。这两个国家1979年都公开宣布采取严厉的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这些政策造成某种近似于控制下的实验的情景——因为这些新的措施是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采取的。美国从1979年至1984年的经历为经济学者提供了一个实验室,可以用来检验可信性假说。在这段时期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确实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是,这段时期的夫业率也达到自从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经济学者们考察了1979—1984年这段时期,并且考察了以前的时期作们看脚注中的锯齿状曲线(e)。这是一张描述30个行业股票变动情况的道·琼斯指数图吗?你这样想完全是有道理的!但是实际上,这足描述抛掷硬币得到的正反面次数图形。正如第十四章的附录所要讨论的,华尔街的股票价格,在间历丰富的人看来,确实就像喝醉了酒的水手那样在“随机行走”。\n为比较,看通货膨胀的降低是否证实了可信性的观点。一种方法是建立一个“模型”。模型是对较为复杂的现实的一种简单的往往是数学的表示。建筑师力建筑物构造简化的模型。地图是模拟城市和国家的模型。在这里,经济学者是建立通货膨胀过程的模型——即意在表示随时间推移影响通货膨胀和各种作用力量的方程,他们用这些模型来检验1979年以来的严厉政策是否迫使通货膨胀比在其他条件下下降得更快。为了进行这一检验,他们把1979—1984年的实际行为和用1979年以前的资料建构的模型所作出的预测进行比较。到1984年年中,已经出现了一批研究可信性假说的论文。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模型不同。但是,基本的结论是:1979—1984年期间预先宣布的、严厉而可信的政策对通货膨胀的降低并没有起显著作用。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确实从1979—1980年的12%下降到1984年的4%,但是,从高失业率本来就会预期到这一下降。因此可信性假设从历史事实中得到的支持很少。我们在此所看到的,是实践中的科学方法:观察、形成假说、检验、解释、综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逻辑的,又是凌乱的,既是精确的,又是直观的,并且是极其难以预测的。然而正是这一过程成百次的出现,才导致了经济科学的突变和演化。我们的绪论已经接近尾声;简短地回顾一下我们开头的主题:“为何学习经济学”?对这一问题,最好的答案也许是凯恩斯勋爵所提供的著名答案,在他193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最后几行写道: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是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的经济学者的俘虏。在空中听取意见的当权的狂人,他们的狂乱想法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的作家的作品中提取出来的。我确信,和思想的逐渐侵蚀相比,既得利益的力量是被过分夸大了。诚然,这不是就当前而言,而是指一段时期以后;因为,在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领域中。在25岁或30岁以后还受新理论影响的人是不多的,因此,公职人员、政客、甚至煽动者所应用的思想不大可能是最新的。但是,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预告第一编论述为分析现代经济生活的根本事实和制度所必需的基本工具。第二编和第三编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繁荣和萧条的原因:如何决定产量;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根源和对策;货币和公债。第四编转向微观经济学,首先分析竞争和垄断的力量。这些力量通过供给和需求,从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及其价格方面——以高效率或以低效率——来帮助决定国民收入的构成。第五编论述收入分配,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决定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第六编把微观经济学章节的若干部分联在一起,考察私人经济部门和国营经济部门的作用;比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提出社会如何能够改变收入分配的问题。\n第七编论述贸易、增长和发展的问题:各国在几十年的时间中是如何增长的,为什么有些国家繁荣起来而其他国家却停滞在不发达的状态中?最后几章讨论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关系、探究汇率的决定因素、考察贸易的益处、评价有关保护主义的论点。总结和复习1.经济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学习它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了解公民和家庭所面临的问题;在不发达和先进的国家中,帮助政府促进增长和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又避免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分析社会行为的各种迷人的形式;了解并改变收入和机会分布的不平等。2.在经济学的许多定义中,目前最流行的一个定义是:经济学研究我们如何进行抉择,来使用具有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3.和其他社会科学或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有互相重叠之处,经济学使用逻辑和几何学的演绎法以及统计推断和经验推断的归纳法。由于经济学者不能像物理学家那样进行控制下的实验,他面临着必须解决的方法论方面的基本问题:力图把描述和价值判断区别开来;避免后此谬误和合成推理谬误;认识到观察和理论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主观性。通向正确思维最可靠的途径是分析、假设、验证和综合的科学方法。4。经济生活充满了随机行为和不确定性关系。大数定律往往使看上去好像是杂乱无章的个体行为变为总体的有规则的行为。概念复习经济学的定义GNP和NEW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科学方法主观性和理论的形成控制下的实验合成推理的谬误后此谬误其他条件相同不确定性、平均数规律供讨论的问题1.讲出经济学的一些定义。哪一个是最全面的?2.重新阅读经济学定义的清单。对每一个定义中经济学试图回答的各种间题举出一些具体例子。3.在像经济学这样的社会科学中有可能保持“客观”吗?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在什么问题上可以达成一致意见?讲出合成推理谬误和后此谬误的例子。\n在吸烟和长春的争论中是否涉及前者(为什么不)?这一争论是否可能涉及后者(为什么是的)?4.简短地定义这些术语:控制下的实验、平均数规律、后此谬误。5.“由于洛杉矾烟雾使我的干洗费用和医药费用上升,GNP应该根据这个事实加以校正。此外,物品的丰裕使我们每周的劳动时间从45小时减为40小时,虽然这会减少GNP,但肯定会使经济净福利(NEw)增加。还有,NEW中应该排除国防开支,因为国防开支的上升并不增加该国公民的福利,不论这些开支在宣传上说来是必要的还是不必要的。用于防盗预警装置和守卫的开支也是如此。”对此你是否同意?6.“如果社会可以通过牺牲50美元的GNP增加100美元的NEW——例如,增加用于环境保护的开支,向通用汽车公司和造成大气污染的电力用户征税——这会是一项非常上算的交易”,请评价。7.卡尔·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他在26岁时写下的这样一段文字: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一个科学家是否能够在相信“改变世界”的同时,却不一定同意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的暴力革命的方案?不同的人会如何划定其间的界线?在你开始第一次学习经济学的课程之前,你是怎样划定这条界线的?8.在评述经济学的政府中的作用的时候,一位总统的经济顾问说:“经济学者应当随时听候召唤,而不应当发号施令。”他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是否同意?9.收看一个有两个或更多的人在争论经济问题的电视节目。或者阅读一篇《华尔街日报》或地方报纸上的经济学社论。写下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话者的论点从实证命题转向了规范命题,却没有警告听众或读者他们的头衔正在从“专家”变成“公民”。\n附录1:如何阅读图形你必须具备足够的图形的知识才能够掌握经济学。图形对于经济学者如同榔头对于木匠一样必不可少。因此,如果你对使用图形不熟悉,用一些时间去学习如何阅读图形,花这个时间将会是非常值当的。理解图形并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的确,如果你喜欢画,还可以非常有趣。在你的一生中将来可能经常碰到图形——如企业销售额曲线、病人体温的曲线或者一份技术报告中的图形。什么是图形?图形是说明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资料或变量如何相互联系的图示。它的优点在于,在很小的空间里汇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且易于理解。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生产可能性边缘你在本书中将要首先遇到的图表之一,是在第二章将要说明的生产可能性边缘,表1A—1(类似于图2—1)提供了基本数据。这里我们将不讨论生产可能性边缘的经济含义;这个任务我们也把它放到第二章中去。让我们只注意图形。表1A—1中有两组数据。一组给出了消费物品(如食品、电影)的可能的产量;另一组给出了投资物品(如机器、卡车或工厂)的可能的产量。消费物品产量的每一水平和同时能够生产出来的投资品数量组成一对。例如,如果经济生产10个单位的消费物品,那么,它最多能够生产的投资品为140个单位(在下面一章,我们将用大炮和黄油作为例子)。生产可能性图形这个例子准确揭示了一个图形总是说明的那类情形:一系列成对数值全部按某种规则联系在一起。图1A—1不过是以图示的形式说明了和表IA—1相同的资料。我们是如何作图的?给定任何一对数值,你就可以在一个两维平面上用一点表示它们。在图IA—l中,左边的垂直线和底部的水平线对应于两个有关的变量——投资品数量和消费品数量。两个轴上都标明了数量刻度,这些数值的含义,水平轴上的刻度标志着“消费品”,垂直轴上的刻度标志着“投资品”。水平线是横轴(有时叫X轴)。横轴只是衡量变量之一的数量的一条直线。在图1A—1中,消费位于被划分为从0到50个数值的横轴上。类似地,左边的垂直线是纵轴或Y轴。在这个例子中,纵轴衡量投资品的生产数量。例如,在穿过纵轴上的点C的水平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120个单位的投资。两条轴线相交的左下角是原点。它代表投资和消费均为0。平滑的曲线\n我们在画图时,通常不限于仅仅在纸上布一些点。图形通常是一条完整的曲线,充满表中所示各点之间的空间。图1A一2中,一条从A到F的平滑曲线填满了各对数值点之间的空间。这就给出了一个社会所能生产的东西的外部界限,或者叫边缘。经济学者为什么经常用图形而不用表格?图1A—2中的消费和投资图形可以说明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排除不可能的点或无效力的点,那么,我们将在第二章里看到,社会必定总是处于边缘上的某一个位置上。因而平滑曲线ABCDEF表示可供经济社会选择的方案。这是用来说明可以以何种数量生产何种物品的形象化的工具。斜率和线段上面已经谈及图形的关键之点。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讨论图形的一些重要方面。大部分图形上面部有线段。例如,在图1A—2中,我们看到有一条描述消费品产量和投资品产量之间关系(或“规划”或“函数”)的曲线。我们往往需要知道关系的性质。在图形中,两个要素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曲线的斜率。例如,我们可能需要知道,如果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这对投资品的生产将会发生什么影响。沿调轴的右移会导致沿y轴的下降(沿着图1A—2中的曲线移动便可证实这一点)。斜率是对X的变化和y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准确度量。考虑一下图1A—3中所示的直线的情况。我们需要度量由直线AE的斜率所确定的X轴和y轴之间的数量关系。我们来计算B、D之间的斜率。设想从B到D的运动分作两个阶段,第一步作水平移动,表示X值增加一个单位(Y—值不变)。第二步作补偿性的垂直上移或垂直下侈,如图1A—3生产可能性边缘中的所了。这一补偿性的移动使y值有足够的变化,以便在X值增加一个单位以后我们仍然位于直线上。换句话悦,在图1A—3的两部分图形中,从B到D的移动可以分作(1)从B到C的水平移动(X值变化一个单位),接着(2)从C到D补偿性移动一段距离S,刚好回到直线ABDE上。如果BC的长度为了增加一个单位,那么,CD的长度(在图1A—3中标作S)表示,对应于X的变化,Y的变化率,在图形中,这种变化叫作直线ABDE的斜率。要计算直线的斜率很容易。斜率等于“高度比长度”。在(a)和(b)中,斜率的数值都是,高度/长度=CD/BC=s/1=S。注意,在(a)中,CD是负数,表示斜率为负,或者说表明X和y之间的反向关系。以下是一些需要记忆的重要之点:1.斜率总是一个数。它度量X每变化个单位时y的变化。2.如果线段为直线,那么,斜率在线段的任何地方都是常数。3.线段的斜率说明了X和y之间具有数值为正或数值为负的关系。当变量变化的方向一致时(即它们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这是正数值的关系;相反的的关系意味着它们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一个变量减少时,另一个变量增加)。因此,斜率为负就表明X和Y之间具有相反的关系,如图1A—3中的(α)所示。为什么?因\n为X的增加引起y的减少。有人发现把斜率看作是“高度比长度”很有帮助。“高度”是变量变动的垂直距离;在图1A—3中,高度便是从C到D的距离。“长度”是水平距离;在图1A—3中为BC。在这个例子中,高度比长度就是CD比Bc,因而斜率为CD/BC。人们有时把斜率和坡度混淆在一起。这个结论往往是正确的,但并不总是正确的。斜率取决于图形的标度。在图1A—4中,图(a)和(b)都精确描绘了相同的关系,两者都是准确的。但是在(b)中,水平标度比在(a)中放大了,如果你细心计算,你就会发现它们的斜率的数值完全相同(都等于1/2)。曲线的斜率曲线是其斜率发生变化的线段。考察一下图1A—5中的曲线ABCDEF。假设我们在点B。我们可以很容易计算从B到曲线上其他点的斜率。例如,要计算从B到E的斜率,我们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置于其下,两个角分别在B和E点,正如图1A—3那样。这叫两点之间弧斜率。注意,由于线段是曲线,B和E之间弧斜率与BD之间的弧斜率不同。有的时候,弧斜率就足以解决手头的问题。有的时候,提出图1A—4坡度与斜率不同注意:即使(a)看起来比(b)更陡,但是它们表示的关系却是相同的。两者的斜率都是1/2,但是,在(b)中,X轴延长了。线段BE或BD可以用来计算两点之间的平均斜率,这种斜率叫作弧斜率。这样的问题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曲线在一点,比如β点的斜率是多少?从我们的斜率是两点之间高度与长度之比的定义来看,某一点的斜率这个概念似乎很奇怪。考虑一点的斜率最便当的方法是想象两个点越来越接近。在这一接近运动的极限上,就好像我们只能用越来越强大的显微镜看见两点之间的光线一样,它们对于我们的目的来说就是在同一点上。用这一方法,我们可以把一点的斜率看作是越来越接近的两点的弧斜率加以计算。例如,在图1A—5中,当C越来越接近B的时候(如图中箭头所示),我们就可以度量线段BC的斜率。你能否看出,当C接近B的时候,斜率趋向于一个确定的数值?沿着一条平滑的曲线确实会得到这一结果。因此,你所得到的B点的斜率就是那个极限。通过作切线,我们可以计算一点的斜率。例如,直线FBMJ是平滑曲线NJABD在B点的切线。B点的斜率也就是切线的斜率。即。MN另外一种与此等价的计算斜率的方法,是在B点上画一条曲线的切线。根据定义,曲线的切线本身是一条直线;它不与曲线相交,而只是与曲线相接触;并且仅仅在一点接触曲线。通过观察图1A—6,可以很容易看出,如何考虑用切线FJ的斜率来计算曲线在B点的斜率;同样可以利用CH来计算D点的斜率。对每一条这种直线,我们都可以应用通常的直角测量方法。此外,注意两种计舆斜率的方法(极限和切线)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某些特殊图形\n我们在图1A—2中看到的是最重要的图形:即表明两个经济变量(如消费品和投资品、大炮和黄油)之间关系的那些图形。另外还有一些类型的图形我们会不时地遇到。时间序列图有些图形表明某个特定的变量如何随时间而变动。图1—1中所示的经济净福利就是一个例子。在时间序列图形中,横轴是时间(年或月),纵轴是有关的变量(夫业人数、产量之类)。散布图有时要标绘出一对对的点,就像图1A—1投资或消费图中的点一样;更经常的是绘出变量在不同年份的组合。图1—3中所示的消费函数就是一个重要例子。散布图通过表现数值点是密集还是松散分布在直线周围,使我们看出一种关系(例如消费和收入间的关系)是否可靠。不止一条曲线的图形在同一图形中作出两条曲线从而得到一个“多曲线图”,往往是非常有用的。最重要的例子是第四章中出现的供给和需求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中,通过比较不同的变量组如何对类似的影响发生反应(例如企业和家庭如何对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反应),我们可以确定这两个变量组之间如何相互发生作用。这样我们就结束了对制图法的简短探讨。掌握了这些原理之后,本书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图形就会既有趣又富有启发性。附录的总结和复习1.图形是现代经济学中极其重要的工具,它使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迅速呈现在眼前。2.理解一个图形的要点是:两个轴(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什么?每个轴上的单位是多少?图上所示的曲线描述的是何种关系?3.一条曲线中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由曲线的斜率给定。斜率彼定义为“高度比长度”,即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的单位,斜率标明两个变量联系的方式。如果曲线向上(或者具有正数值的)倾斜,那么,两个变量具有数值力正的关系,从而同时向上或向下移动。如果曲线向下(或具有负数值的)倾斜,那么,两个变量具有相反的关系。4.另外,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特殊的图形:时间序列图表示一个特定变量如何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散布图表示对一对变量进行个别观察的结果;多曲线图在一个图中表示两个或更多的关系。概念复习横轴曲线纵轴斜率(正、负、零)原点作为“高度比长度”的斜率X轴Y轴弧斜率X和y之间的关系以弧斜率的极限或切线定义的曲线的斜率特殊图形:时间序列图、散布图、多曲线图供讨论的问题\n1.考虑下述一个学生的问题。你一天有16个小时在闲暇和学习之间分配。设闲暇为变量X,学习时间为变量y。在下面的空图上作出X和y所有组合之间的直线关系。注意标出X轴和Y轴以及原点。2.在问题1中,表示学习和闲暇时间之间关系的直线的斜率是多少?它是一条直线吗?3.我们假定,你每天不多不少就需要6个小时的闲暇时间。在图上标出你将要选择的那点。现在考虑沿曲线的变动:假设你决定每天只需要5个小时的闲暇时间。标出这个新点。4.然后再表明曲线的移动,你发现自己需要的睡眠时间少了,这样你每天就有18个小时用于闲暇和学习。画出新的(移动后的)曲线。5.记录你自己一周的学习和闲暇时间。把每天用一点标在图上。这是一个散布图,你是否看出在学习和闲暇时间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6.考虑以下的数据。在图上作出它们的关系。为什么你不能确定是哪一个变量“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回忆后此谬误)?\n第二章经济组织的基本问题要想从土地中取得大量的成果需要投入的劳动越来越多因此食物按1,2,3⋯⋯算术级数增长而人的数目却按1,2,4⋯⋯几何级数加多马尔萨斯之歌:一支收益递减的短歌无名氏在不同社会的基础方面,总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经济情况。某些基本问题,在现在和它们在荷马与凯撒大帝时代是同样极其重要的。这些问题在将来的新社会也仍然会是极其重要的。在本章的A节,我们看到,每一个社会都必须解决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问题。然后,B节说明,技术知识和数量有限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决定一个社会对于物品和劳务生产的各种可能的选择。并且说明,这些生产可能性会有变动并受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我们将在第三章中详细描述市场机制——家庭和企业——如何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A.经济组织的问题任何社会,不论它是完全集体化的共产主义国家,南洋群岛的一个部落,资本主义的工业国家,道教群体,甚至是一群蜜蜂,都必然要遇到三个基本的和相互关联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这就是说,在可供选择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何时生产?是多生产食物少生产衣着,还是恰恰相反?今天生产面包和黄油,还是今天生产面包并种植葡萄好使明年有面包和葡萄果酱?·如何生产物品?这就是说,由哪一些人,使用何种资源,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物品?谁去打猎?谁去钓鱼?是用石油和煤炭发电,还是用瀑布和原子能,或者用太阳能和风力?手工操作还是大量生产?用大型私人公司还是国营公司?如果要用所有这些资源,那么,每一种资源需要的数量是多少?·为谁生产物品?这就是说,谁来享用或取益于国家的物品和劳务?换句话说,社会产品如何分配给不同的人和家庭?我们的社会是否将是一个宫人很少而穷人很多的社会?或者是一个大家平等分享国民产品的社会?是按照体力还是按照智商给予高额报酬?自私自利的能人是否会主宰一切?懒惰者会吃得很好吗?这三个问题是基本的,而且是一切经济制度所共有的,但是,不同的经济制度却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投入和产出我们已经定义了经济组织的三个中心任务。把这些任务用经济学的语言叙述出来会有助于理解。经常听说生产过程有投入和产出。投入或生产要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商品或劳务。投入被结合起来用以生产产出,而产出是由或者用于消费或者用于进一步生产的各种系列的有用物品或劳务所构\n成。例如,在我们煎鸡蛋饼的时候,鸡蛋、盐、热量、煎锅以及厨师施展娴熟技艺的时间都是投入。松软的蛋饼是我们的产出。一般而言,投入分成三个部分: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资本。土地由用于耕种、建筑和修路的地面所组成;自然资源包括燃料(如煤和石油)、矿产(如沙和铜)以及用来生产木材和纸张的林木。劳动由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的时间——在汽车制造厂或农场上的劳动、在学校的教学——所组成,劳动是任何一种经济制度下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前面两个生产要素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第三个要素却需要加以说明。资本由社会经济为生产其他物品而生产出来的耐用品组成。这些物品包括无数的机器、道路、计算机、铁锤、卡车、钢厂以及在现代经济社会的景物中星罗棋布的建筑物。以后我们将会看到,大量高档资本品的积累,是完成经济发展的任务所必需的。用经济学的语言复述三个经济问题,一个社会必须决定:(1)生产何种产出;产量多少;(2)如何生产它们——即用何种技术组合投入来生产所要的产出;以及(3)为谁生产和分配产出。习惯、本能、命令和市场在一个原始的社会里,习惯可以支配一切行为。什么、如何和为谁的问题可以根据老一代人传给青年人的传统而得以解决。对于具有另一种文化的人们来说,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是奇怪和不合理的,而这些氏族的成员非常习惯于现有的方式,甚至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他们也会感到惊奇甚至感到不快。例如,克瓦克图的印第安人认为不应该积累财富,而应该把它在泡待拉屈——一种狂欢的庆祝会——中用掉。许多习惯在局外人看来不论是多么的奇怪,它们在履行组织经济的三种职能方面,却往往很有效。然而有的时候,习惯可能如此顽固,以至于社会由于维护其传统而灭亡。比传统社会更刻板的是蜂群。在蜂群中,所有经济问题,包括十分复杂的分工合作的问题,也自动地被“生物本能”所解决。在另一极端,我们可以考察一种“统制经济”——一种由政府作出一切有关生产和分配决策的经济。这样一种政府可能是独裁式的,也可能是民主制的;在极端情况下,由政府告诉人们吃什么。喝什么,应产如何生产食物和钢铁,谁应当生活富裕或生活贫困。最后一种方式是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经济,或市场经济。这将在第三章中详细论述。在这里,一种价格制度(市场制度、盈利和亏损制度、奖励和刺激制度)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企业使用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如何生产)生产那些利润最大的商品(生产什么),人们的消费产生于他们如何花费由于劳动和财产所有权带来的工资和收入的决策(为谁生产)。现代的社会经济制度,没有一个是其中的一种纯粹形式。相反,社会是带有市场、命令和传统成份的混合经济。从来没有一种100%的市场经济(虽然19世纪的英国很接近于此)。在今天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在制\n定经济活动的规则、生产教育和保安设施。控制污染和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今天的美国,大部分决策是通过价格和市场作出的。稀缺规律如果资源是无限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就不会成为问题。如果能够无限量地生产每一种物品,或者,如果人类的需要已经完全满足,那么,某一种物品是否生产得过多是无关重要的事情,劳动与原料是否配合得恰当也是无关重要的事情。由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地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物品和收入如何在各个人和阶级之间进行分配,同样是无关重要的事情。在上述的情况下,就不存在经济物品,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相对稀缺的物品。研究经济学或“寻求经济的办法”就会没有什么必要。一切物品都像空气和沙粒那样,是自由取用物品。然而,并不是所有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在现实社会中,即使小孩子也会懂得,“二者得兼”不是“选择哪一个”。这个问题的可容许的答案和发展中国家或以前的世纪相比,现代工业社会诚然是非常富有,但是,较高的生产水平似乎总是带来较高的消费标准。稀缺依然存在。人们认为,他们需要和“应该有”冷热水管、集中供暖设施、冰箱、教育、电影、收音机、电视机、书籍、汽车、旅游运动和音乐会、不受干扰的私生活和生活空间、时髦的衣着、洁净的空气和水、安全的工厂,等等。生物学家告诉他们,每天花费几分钱在一种稀粥上就可以使他们得到充①足的营养。但是,凡是掌管过家庭预算的人都知道,社会生活必需品——那些绝对必要的东西——和衣食往等生理上最低的需要并没有什么关系。大约30年以前,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在《卡裕社会》中曾经雄辩地指出,今天美国大部分人的生活已经超过了生理上所需要的水平;消费②者在购买物品时的选择取决于流行风尚和广告宣传。当今之世,资源萎缩,生产力停滞不前,公路支离破碎,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稀缺已告终结的呼吁显得声势微弱。为了使普通美国人都能生活得像一般医生、律师、广告经理——更不用说真正富有的人——那样好,我们的总产品就必须比目前的数量大好多倍。在美国以外的地区,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有好几亿人无可否认地受到营养不良和物质匾乏的折磨。因而,我们目前的消费中虽然包含许多无足轻重的东西,经济学与之斗争的关键事实却是:物品是稀缺的。虽然许多人很富裕,然而世界上还有几十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的境况中。需要去做的有用的工作还很多。①研究结果表明,合乎标准的成年人一年的营养在1984年可以用大约300美元买到,或者每天80美分。但是,这意味着那样的伙食:卷心菜、菠菜、猪肝和面粉!参见乔治·J·施蒂格勒:《生存的费用》,载《农业经济杂志》,1945年5月,第304—314页。此文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是对经济学和国防很重要的数学技术“线性规划”的先驱者。②约翰·肯尼斯·加尔市雷思:《丰裕社会》(霍顿米福林,波士顿,1958年)。\nB.任何社会的技术上的选择§.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缘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一基本经济事实:能够生产各种商品的全部资源的有限性,迫使社会在各种相对稀缺的内品中问进行选择。这件事实可以用简单的算术例子和几何图形从数量上加以说明。考察一个经济社会,它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程度的技术知识,一定数量的工厂和工具,一定数量的土地、水力和自然资源。当这个经济社会决定生产什么和如何去生产时,它在实际上一定要决定这些资源将如何被分配于千百万种可能生产的不同商品之中。多少土地应该用于小麦种植?或用于畜牧?多少个工厂将生产刀子?多少个技术工人在机械工厂工作?即使去讨论它们,这些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解决它们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心须简化一下。我们假设:需要生产的仅有两种经济物品(或两类物品)。为了使问题戏剧化,我们可以选择大炮和黄油这一对物品。这一对物品常被用来说明战时在国防和民用支出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它可以适用于任何一对物品——如面包和葡萄酒、消费品和投资品。数字的例子让我们用大炮和黄油作例子并看看图2—1。假使全部资源都投放在民用物品(黄油)的生产上,每年所能生产的黄油仍然会有一个最大的数量(它的具体数值取决于有关经济社会的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使困资源的技术效率)。假设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的条件下,黄油的最大生产数量为500万磅。在另一极端。设想一下社会的百分之百的资源都用于生产大炮,这样只有某一最大数量的大炮能被生产出来;如果我们愿意不生产任何黄油的话,也许能生产出1.5万门某种类型的大炮。这是两种处于极端的可能性。在其间,存在着其他的可能性。图2—1稀缺资源的充分就业意味着大炮和黄油之间的替换关系当我们从A到B⋯⋯到F各点,我们就把劳动、物资和其他资源从大炮行业转移到黄油行业。如果我们愿意放弃一些黄油,我们可以有一些大炮;如果我们愿意放弃更多的黄油,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大炮。图2—1的附表载有一系列的可能性。F点表示只生产黄油而不生产大炮的一个极端,而A点描述的是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大炮的另一极端,在其问的E、D、C、B各点,黄油的数量逐渐减少,以便换取更多的大炮。黄油并不是在实物上变成大炮,而是借助于把资源队一种用途转换为另一种用途实现转换的。生产可能性边缘的图形山横坐标衡量黄油。用纵坐标衡量大炮,图2—1上的“生产可能性表”可以更加清楚地用图形表示出来。现在,你可以根据表上的数值作出图形来。从0点开始,向右方量取5个黄油单位,向上方量取0个大炮单位,便得到F点;向右方量取4个黄油单位,向上方量取5个大炮单位。便得到E点;最后,向右方量取0个黄油单位,向上方量取1.5个大炮单位,便能得到A点。我们可以在各点之间填上许多新点,虽然这些新点涉及百万磅和千门的分数。当我们填满所有的点后,我们就得到图2—2中所示的“生产可能性边\n缘”的连续曲线。我们现在得到的曲线表明这一基本事实:充分就业的经济在生产某一种物品时总是必须放弃某种其他物品的生产。在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替代乃是必然规律。生产可能性边缘是描述可供社会选择的各种作法的清单。效率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暗含着这样的假定,即经济是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缘上的,经济运行是有效率的。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唯一的中心问题)。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在我们的大炮和黄油的简单例子中,当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的情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这时,①经济是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缘之上。这个边缘表示可供选择的清单。假设技术水平和资源数量均为一定,社会可以沿着这条边缘选择用大炮来代替黄油。边缘以外的点(在边缘的东北方)。如1点,是不可能达到的。处于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如U点,表示未能以已知的最好方式来使用全部资源。(资料来源:网2—1的数字资料)我们怎么知道处在边缘之上的任何一点都是“有效率的”呢?让我们从图2—2中的D点开始。假定我们需要增加100万磅的黄油。如果不考虑生产可能性边缘,我们可能认为可以移到位于D点正东方向的I点。但是,I点处于边缘之外的“不可能”区域我们不能增加黄油而不放弃一些大炮。因而D点是有效率的,I点是不可能的。当社会不能够增加一种物品的产量而不减少另一种物品的产量的时候,其生产便是有效率的。有效率的经济位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缘之上。失业和缺乏效率我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缘似乎假定社会总是处于边缘之上的。随意观察现代生活就可以知道,经常有大量资源未被使用:失业的劳动者、闲置不用的工厂荒废的土地,我们在第一章里曾经暗示,当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时候,经济规律可能有所不同,下面就是一个这佯的事例。在资源没有充分使用的情况下,我们决不是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缘之上,而是处于边缘内部的某个地方。例如,图2—2中的U点就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缘之内;在该点,社会仅仅生产200万磅黄油和6000门大炮。如果存在着闲置不用的资源,那么使用了它们,我们就能够有更多的黄油和更多的大炮,我们可以从U点移动到D点,从而得到更多的黄油和更多的大炮,从而提高该经济的效率。这一思想有助于说明美国和俄国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历史经验。1940年以后,美国如何能够变成“民主的兵工厂”,同时又享受比过①经济效率与工程或热力学效率不同。采用科学上效率较低的方法,而不采用技术效率较高的方法,这从经济上看也可能是合理的。例如:物理学教科书告诉我们,在4000℃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效率比在1500℃的转换效丰更高。然而,如果耐高温的金属稀缺,而且价格昂贵,那么,对工程师和企业所有者来说,使用在热力学上效率较低的方法就在经济上更加可取。\n去为高的生活水平呢?这主要是因为减少了失业,并且向生产可能性边缘靠近了。战时俄国的情况却不同。在战前,俄国没有什么失业,并且已经处于它的相当低的生产可能性边缘之上。苏联人沿着他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缘向西北方向移动。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用消费品来换取军用品——其后果是贫困。失业并不是唯一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缘之内的情况。当一种经济以缺乏效率的方式组织起来时,它也可以处于边缘之内。我们在1981年和1982年全国罢工后的波兰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随着价格制度的崩溃,波兰的产量急剧下跌。政治动荡使波兰深深处于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缘之内。还有一些经济处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缘之内的情况,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也很重要。如经济中垄断盛行或调节缺乏效率的时候;或如一种统制经济,受一些无能官僚的专横法令所支配。对此一切,我们将在以后进行分析,并会发现,即使正常的混合经济也具有垄断的不完善之处,从而使该经济处于真正的潜在边缘之内。借助于生产可能性边缘,我们甚至可以理解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不存在着像免费午餐那样的事”,免费午餐的原则意味着,你可以不付任何代价而得到某些东西。某人免费招待你一顿午餐,通常是想得到某种报偿——博取好感、找一份工作、帮助完成家庭作业。但是,如果你处在边缘之内,那么不存在免费午餐的原则就可能失效。如果你的主人恰恰是有“闲暇时间”,并且想要有人陪伴,那么,你们俩人都可能向幸福可能性边缘靠近。更一般地来说,通过摆脱浪费和低效率,确实可以取得某种新的和好的东西;当A与B交换的时候,双方得到的结果都更好——在某种意义讲就是不付任何代价地而得到某些东西。生产可能性边缘的一些用途这个以一条曲线表示的生产可能性边缘有助于说明经济学中许多最基本的概念。1.例如,图2—2可以很好他说明第一章所给出的经济学的基本定义;在那里,我们把经济学定义为选择生产什么物品的科学。我们是否应该生活在一个堡垒似的经济社会,在其中枪炮林立,生活习惯艰苦,如图2—2中的B点所示。或者,我们应该把军用品的份额降低到很小的范围,生活在一种黄油和巧克力的经济中,如E点所示?这些问题在和平时期和战时都会出现。1984年总统竞选辩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围绕着国防预算的大小进行的里根总统赞成迅速增加在枪炮和导弹上的开支——他的民主党竞选对手沃尔特·蒙代尔却要放慢国防费用的增长速度,并且砍掉许多大规模的发展武器的计划。2.生产可能性边缘给稀缺性提供了一个严谨的定义:“经济稀缺性”指的是经济生活中这一基本事实: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使用这些资源,最好的技术知识所能生产出来的每一种物品也都有个有限的最大数量。生产可能性边缘表示可以被生产出来的物品的各种组合的外部界限。截至目前为止,在地球的任何地方,物品的供给都不是如此充裕,人们的欲望都不是如此具有限度,以至一般家庭所能得到的每种东西都比它所想要有的为多。稀缺性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生产可能性边缘制约着我们的生\n活水平。3.生产可能性表也有助于说明经济生活中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生产和消费什么物品可以用在生产可能性边缘上最终选定的一点表示出来。如何生产物品牵涉到选择有效率的方法,并适当地把不同数量的各种有限资源分配给各种不同的部门。仅仅根据生产可能性边缘图形,我们看不出为谁而进行生产。然而,有的时候,你也可以根据它而进行猜测。如果你发现一个(a)处于发展前阶段的国家很贫穷。它必须把几乎所有资源都用于生产食品,享乐很少。(b)经济发展和发明使生产可能性边缘向外移动。经过发展以后的国家从A点移至日点,与增加的奢侈品消费相比较,食品消费增长很小。(注意:如果它愿意,现在它可以拥有比以前更多的所有的物品)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缘上的经济社会,游艇和皮衣很多而马铃薯和小型汽车很少,你就可能猜测,在该社会的成员中间,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是很不均等的。作为最后一个用途,我们可以把生产可能性边缘的道理应用于学生生活。假设你一周只有40个小时可以用来学习经济学和数学。经济学和数学知识(或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缘看起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呢?或者,如果两种商品是“分数”和“娱乐”,生产可能性边缘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呢?你所处的位置在哪里?你的那些懒惰的朋友在边缘上处于什么位置?图2—4随着经济的繁荣,更强调公共物品而下是私人物品的生产(a)一种经济社会处于丹尼尔·布恩所说的开拓时代,贫穷而且居住分散。用于公共物品(国防、道路、公共保健)的资源的比例很低。(b)第二种经济社会比较繁荣,选择把较高的收入中更多的部分用于公用事业(道路、国防、科研、教育)的支出;在人口稠密的城市生活中,除了在交通灯、下水道、警察和反污染计划上花钱以外别无选择。图画展览对大炮和黄油之间选择问题的分析,同样适用于任何物品的选择。例如,政府用来生产公共物品(如道路、的资源越多,用于生产私人物品(如住宅)的资源就越少;我们选择消费的食品越多,我们能够消费的衣着就越少;社会决定今天消费的东西越多,能够用于制造明年或以后十年内更多消费品的资本品(设备和厂房一类的耐用生产性物品)的产量就越少。图2—3到图2—6都是不言自明的。它们表明,生产可能性边缘能够说明许多常见的但是基本的经济过程。以后各章将对这些过程的每一种加以深入的论述,在这里仅仅需要理解它们的一般意义。图2—5旨在为将来消费的资本形成不得不牺牲目前的消费一个国家可以选择或者生产目前的消费品(面包、音乐会⋯⋯),或者把一些产出用来投资或资本形成(积累卡车和火车、住宅和厂房、计算机和炼钢厂)。(a)在开始时,三个国家生产能力相同,它们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缘,如左边的(a)图所示。但是,它们的投资率不同。位于A1的第一国不为将来投资(仅仅更换机器)。位于A2的第二国适度地避免消费,并作轻微的投资。位于A3的第三国,通过个人牺牲或投票决定,投资很多而牺\n牲了很多目前的消费。(b)在以后的几年里,投资较多的国家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右边的(b)图所示,经过节约以后,第三国向外大大扩展了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缘,而第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缘则根本没有移动。节约以后,第三国仍然在投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目前的消费。图2—3表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由于投入的增加和技术的改进,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缘向外移动。一个国家可以由于其经济增长而拥有更多的所有物品。该图还表明,一个贫穷的社会如何把其大部分力量用于生产食物,而随着它的发展却趋向于生产大量的舒适品和奢侈品——这是第七章将要讨论的一个主题。图2—4表明选民如何必须在(按价购买的)私人物品和(主图2—6技术发明要比单纯的节约能够得到更大的生产力(a)左边的a图,阈然节约但技术却迟顿,通过积累资本品而向前发展。(b)b图重视创新和发明,从1985年到1995年,它的进展甚到比a图快,因为它投资于教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从1995年到2005年,由于技术进步和大量资本形成,它的发展更加迅速。要用税收支付的)公共物品之间进行选择——这是第三十二章将论述的一个主题。图2—5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a)目前消费品和(b)可能增加将来的消费品和资本品的目前资本品(机器、厂房等)之间进行选择。第二、三和七编的很大部分都将论述这一储蓄和投资的问题。图2—6说明,享受到科学技术发明成果并且给予发明者丰厚奖励的经济社会B,如何可能超过更为节俭井为将来而进行投资但在技术上不那么先进的A。这四个图形表明以后各章的主题——社会如何在不同形式的产出之间进行选择,社会如何为它们的选择支付代价,它们在将来怎样受益或遭致损失。仔细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是一项很上算的投资——正如一个国家有时为了将来的享受投资了资本品而受益一样,在这里多花几分钟将会在以后各章得到报偿!§.收益递减规律我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缘说明最著名的经济关系之一:“收益递减规律”。这条规律所说明的并不是两种物品(例如大炮和玉蜀黍)之间的关系,而是用于生产的某一种投入(例如劳动)和用它生产出来的产出(例如玉蜀黍)之间的关系。更具体他说,收益递减规律指的是:当我们连续地把同单位的可变投入量(例如劳动)增加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其他投入量(例如土地)上时,我们所得到的增加的产出量是递减的。这里有一个例子来说明收益递减规律。我们进行下面的在控制下的实验,在一定数量的土地上,如100英亩,我们最初不加上任何劳动。我们发现,当劳动的投入量为0时,玉蜀黍的产出量为0。因此,在表2—1上,我们记下,当劳动力0时,产量为0。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有关的实验。我们把一单位的劳动投到同一块土地上。\n现在得到的产出量是多少呢?纯粹的推理不能提供答案:我们必须观察实验的结果。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假设我们观察到的玉蜀黍产出量为2000蒲式耳。收益递减规律系指,由于增加相同单位的可变投入(如劳动)于一定数量的不变投入(如100英亩土地)而增加的产出量(如玉蜀黍)是递减的,填上第四个劳动者所增加的产出量。现在进行第三次在控制下的实验。土地的数量依然固定不变。我们再度改变劳动的投入量,使这次增加的劳动单位和上一次完全相等。这就是说,把一单位劳动增加到两个单位,以便和上一次从0单位增加到一单位相等。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实验结果,看看增加的五蜀黍的产量是多少。我们现在可以观察收益递减是否已经到来。我们是否据有4000蒲式耳的玉蜀黍总产量,其中2000蒲式耳和上次一样是由于增加一单位劳动而增加的产出量呢?还是会发现递减的收益,由于增加这一单位劳动而增加的产出量少于2000蒲式耳,即比上一个劳动单位所增加的产出量为少呢?如果收益递减规律确实发生作用,我们的实验只能有一种结果。第二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出量要比第一单位的少一些。再加入第三个单位的劳动,增加的产出量就会更少些。再加入劳动单位所增加的产出量就更少。表2—1给出的数值说明了,当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收益递减规律是一个经常观察到的经济和技术的重要规律。但是,它并不是普遍正确的。往往在你加入相当多相等份量的可变因素之后,它才生效。换句话说,可变因素一开始可能生产出递增的额外收益,因为我们可能只需要走到田里。做拾起铁锹这样极少量的劳动。但是,最终势必出现递减的收益。规模收益不变为什么收益递减是一个似乎可以相信的规律?我们往往认为,把土地和劳动加在一起——没有数量不变的投入,而一切投入都按相同的比例来变动,从而经营的规模越来越大——那么,产出量也应该成比例地增加,而增加的产出量不一定递减。这种情况被称作“规模收益不变”。因为,既然每一种投入量总是和一样数量的其他投入量在一起发生作用,增加的产出量为什么要递减呢?总之,经营规模的平衡增加,即所有的投入量按相同的比例增加,应该使产出量按相同的比例增加。当所有投入量(劳动、土地、资本)的加倍得到加倍的产出量的时候,就出现规模收益不变。例如,如果你可以用两个鸡蛋、五分钟劳动和800热量单位的热量做一个蛋饼,那么,根据规模收益不变,你就可以用4个鸡蛋,10分钟劳动和1600热量单位的热量做2个蛋饼。另一方面,当我们使一种投入量或一组投入量保持不变,而改变其他投入量的时候,我们预期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看到,可变投入量只能和越来越少的不变投入量在一起发生作用。因此,当这些增加的可变投入量开始带来越来越少的额外产出量时,我们并不大感到惊奇。\n几个例子书实上,收益递减规律是有道理的。考虑一下越来越多的劳动在同一个1000英亩的农场上耕种会出现什么情况。当我门增加劳动时,产量暂时会迅速增长——田地的播种和除草会更加彻底,灌溉沟渠得到很好照料,稻草人整修很好。但是,在这以后,增加的劳动的生产率变得越来越低。一天中第三次锄草和第四次给机器加油——它们所增加的产出量很少,最后,由于许许多多的人拥挤在农场上,庄稼被践踏,因为耕作者太多,庄稼就会受到损害,产量最终甚至可能出现下降。我们可以再次用学习的例子说明收益递减。你会发现,在某一天你学习经济学的时候,第一个小时效率很高——学习新的定律和事实、见解和历史。第二个小时你的注意力可能有点分散,学到的东西较少一些。第三个小时可能会表现出收益递减已经显著发生作用——以至于第二天你对于这第三个小时所阅读的东西可能什么也回忆不起来了。收益递减规律是否说明一周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为什么应该平均分配,而不能挤在一两天里?我们将在第五编中看到,支付给工人的实际工资取决于最后一个工人给他的雇主所添增的产量。收益递减告诉我们,在人口稠密的中国和印度,生活水平低下的原因即在于这一基本技术上的真理,而不仅仅由于土地被国家或不事耕作的地主所占有。使用生产可能性边缘的收益递减收益递减规律也可以借助于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如图2—7。左边的图形表明,在一个新开拓的社会中,当劳动和土地同时增加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如何向外移动的。这里存在着规模收益不变,因此产出量和投入量同步增长。图2—7收益递减意味着一定土地的产出量赶不上人口的增长(a)在描述新开拓社会的左图,我们先从较低的曲线A开始。现在,人口增加一倍而且能够分布于两惜于过去的土地上,使得每个县和州的土地——劳动比例和过去一样。因此,新的曲线日表明食物和衣着的生产规模正好增加一倍。最后,假设劳动和土地又都增加了和A、B之间相同的数量。我们得到了曲线c,产量的增加和上一次劳动和土地平衡增长的情况完全相同。注意:靠近每个坐标的箭头1、2和3之间的长度没有递减。(b)在右边受自然资源约束的经济社会中,我们也从较低的曲线A出发。现在,土地保持不变,而人口增加一倍。和平衡增长的情况相比,每一劳动者所耕种的土地就较少了。因此,B',曲线低于图2—7(a)中的曲线B。最后,加入另一等量的劳动,土地仍然保持不变,新增加的产量还要降低,如坐标旁表明产量增加的箭头1、2和3之间的长度的递减所示。图2—7的右图表明,在土地数量保持不变,人口从1到2再到3的增长时的影响。衣着生产的增长速度几乎和人口增长一样快,因为衣着的生产主要取决于劳动。但是,需用土地的食物生产却受到收益递减的影响,从1到1.5再1.8——由于土地数量固定,劳动供给增加,收益递减规律阻碍了食物的增长。托马斯·马尔萨斯所预言的,正是这一困境——由于土地数量固定,食物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他认为,社会将变得越来越象图2—7中的右图那样,人均食物产量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下降。他的悲观理论使经济学获\n得“恐怖的科学”的名称。最后,我们可以总结如下。收益送减规律,相对于其他不变投入量而言,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增加某些可变投入量将使总产量增加;但是,在某一点之后,由于增加相同的投入量而增加的产出量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少。§.相对成本递增规律现在我们能够说明,为什么生产可能性边缘在我们的图形中被画成为向外鼓出的曲线。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缘是一条直线,那么,以牺牲掉的黄油来表示的生产更多大炮的相对成本总是相等的。经济学者称这种事例为“相对成本不变”。但是,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如图2—8所示的那种向外凸出的边缘,如果该边缘是向外鼓出的,那么,我们所碰到的就是相对成本递增规律。当社会为了得到一种物品的相同的增加量而必须牺牲越来越多的另一物品的数量时,“相对成本递增规律”便生效了。生产可能性边缘的向外鼓出表明相对成本递增规律——如下列事实所示:当我们需要更多的农产品时,它们的以牺牲的工业品来表示的相对成本上升。道理所在为什么这是合理的?我们将要看到,相对成本递增规律是和收益递减现律有联系的,但肯定不等于收益递减规律。我们将会看到,如果要使相对成本递增规律成立的话,除了收益递减规律存在以外,大炮和黄油还必须以不同的比例和强度来使用生产要素(例如劳动和土地)。图2—8生产食物的土地稀缺,再加上收益递减,引起相对成本递增从A到B、B到C、C到D、D到E和E到Z,当我们从工业中转移出等量的劳动时,我们必须政弃等量的工业品。注意A、B⋯⋯等点之下的等长的垂直箭号。但是,当等量的劳动加在固定的农业土地上时,收益递减导致越来越少的食物的增加——如越来越短的水平箭号所示。食物增加的产量依次为2.5、1、0.4、0.2、0.1。这就说明了生产可能性边缘向外鼓出的性质或者相对成乍递增规律。让我们用一个非常简化的例子来推演相对成本递增规律。在图2—8中,假设工业品(大饱)仅仅需用劳动,土地可以忽略不计。又假设农产品(黄油)除了需用劳动外还需用土地。最后,假定土地的数量是固定的。现在。我们具备了需要的两个条件来解释生产可能性边缘所表示的相对成本递增规律:两种行业以不同的比例使用土地和劳动;从而,把数量变动的劳动调动到间定数量的农业土地上去,将会导致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让我们看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在图2—8的A点开始,用全部的劳动来生产工业品。现在,向B点和C点移动,牺牲等量的工业品来得到更多的衣产品。如何完成这一转变呢?这是由于把等量的劳动从工业调动出去(因为这里不使用土地)。但是,请注意:这些等量的调动出去的劳动现在被使用于固定总量的农业土地。根据收益递减规律。由于等量的可变劳动彼使用于固定数量的土地,每一等量劳动和越来越少的土地一起发生作用,从而生产出的增加的农产品越来越少。这样,我们就明白,为什么每一单位的新农产品系以牺牲越来越多的工业品为代价而得到的。规模收益递增\n在结束本节之前,我们往意到一种现象,它和我们一次只变动一种数量的情况是不同的。假设我们仅仅增加“经营的规模”,这就是说,在同一时候以同样的比例来增加一切的生产要素。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当你把所有的投入量加倍时,你将能够以一种不同的,更有效的方式经营工厂,从而在实际上使你的产出量增加比1倍还多,这一现象叫做规模收益递增。我们上述的收益递减规律总是涉及某些生产要素变动而某些要素不变的情况。因此,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与收益递减规律并无矛盾之处。规模收益递增往往和大规模生产有关,如下列进展的情况所示:(1)使用非人力和非动物动力(水力、风力、蒸汽、电力、涡轮机和内燃机);(2)使用自动和自行调节的设备(车床、压力机、机器人);(3)使用标准化和可以互换的冬件;(4)把复杂的工序分解成简单和重复的动作;(5)职能的专业化和分工;(6)用计算机帮助设计、生产和分析。汽车生产的装配线、钢铁联合厂和计算机控制的生产工序可以提供这些不同因素的例子。只有当产品的数量多得值得设置相当庞大的生产组织时,这些经济效果才能完全体现。如果只要生产几门大炮,那么,用手工制造也朱尝不可;但是,如果具有生产数千门大炮的资源,到么,在一开始就设计专门的设备和工厂以便减少生产许多大炮的劳动成本,这就是合算的。规模收益递增非常重要、它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购买的许多物品都是由大公司制造的——如卡尔·马克思在一个世纪以前所着重指出的那佯。我们将要看到,在解释“分工”和“专业化”的形式方面,它起着重要的作用。总结和复习A.经济组织的问题1.所有经济社会都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在一切可能被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什么种类和多少数量?在生产这些物品时如何使用经济资源?为谁生产物品:即如何在不同的个人和阶级之间分配消费品?2.不同的经济社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各不相同——或者依靠习惯和本能;或者凭借命令和中央控制;在我们的混合经济中,主要是依靠价格和市场制度。3.基本问题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经济生活中的这一根本事实,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活水平是有限的。经济物品是稀缺的,不能自由取用的。由于不能满足所有的需要和欲望,社会必须在它们中间进行选择。B.任何社会的技术上的选择4.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可供一个国家在生产黄油或是大炮之间进行选择的可能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缘来概括。它表明,通过把资源从一种生产领域转移到另一种生产领域。一种物品可以转换成另一种物品的程度。5.当一种物品的生产只有靠减少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的时候,就出现生产的效率。生产可能性边缘说明了这一点。当一种经济社会位于边缘上时,它只有靠牺牲一些黄油才能增加大炮的生产。\n社会并不总是处在边缘上——当出现大量的失业或垄断盛行的时候,该经济的生产就不是有效率的。6.生产可能性边缘可以说明许多基本的经济过程:经济增长如何使边缘外移;随着经济发展,我们为什么使用相对的较少数量的资源来生产食物等必需的物品,我们如何在私人市场物品和政府公用事业物品之间选择,如何在当前的消费品和增加将来生产能力的资本品之间进行选择。随着时间向外移动的生产可能性边缘有助于描述技术进步。7.收益递减规律断言:在某一点以后,当我们把相等数量的可变投入(如劳动)加到不变投入(如土地)上的时候,增加的产出量将会下降。这一规律其实是一个比例问题:可以和可变投入量发生作用的下变投入量越来越少。8.生产可能性边缘服从相对成本递增规律:为了得到一种物品相等数量的增加量,你必须牺牲的另一种物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多。这一点可以由向外鼓出的生产可能性边缘所表示。只有当两个行业按相同的比例使用所有生产要素的时候,你才能够避免相对成本递增规律。概念复习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依靠习惯、命令、市场的组织经济物品和自由取用的物品稀缺规律生产可能性边缘效率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收益递增相对成本递增规律投入、产出供讨论的问题1.不看下面一章,你能够预料价格制度是如何通过供给和需求来解决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的吗?2.说明经济学者所说的稀缺性、自由取用物品和缺乏效率具有什么含义。3.科学发明增加了用于黄油生产的资源的生产力,而没有增加大炮生产资源的生产力,在图2—2中重画该社会发生这一变化之后的生产可能性边缘。4.如果土地的数量增加而劳动保持不变,收益递减规律是否成立?画图解释,说明为什么。5.对比(a)收益递减规律;(b)规模收益递增现象;(c)规模收益不变。能否对比(d)相对成本递增规律?6.许多科学家认为,我们是在消耗我们的自然资源。假设只有两种投入(劳动和自然资源),生产两种物品(理发和汽油),并且社会没有技术进\n步。说明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生产可能性边缘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出现发明和技术进步,你的答案将作怎样的修改?你能从这个例子中看出为什么经济增长是资源的耗减和技术发明之间的竞赛吗?7.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缘是否不同?相同或者不同的原因是什么?8.不同的制度解决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问题的方式不同,考虑在以下每一种情况下经济组织是如何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在你的家庭内、在你的大学里、在食品行业、在军队。#9.数学爱好者的附加题:我们可以用脚注①(第42页)中施蒂格勒的最小成本食品配方问题来说明“线性规划”的技巧。假设每一单位的牛奶、大豆和肉中所含的卡路里顺次是1、8、2、维生素顺次是4、2、1。假定这三种物品的单位成本顺次是$1、$2、$3、又假设你每月至少必须购买120单位的卡路里和180单位的维生素。你能否通过试试做的办法来说明,最低的成本为每月$60——完全不买肉类,而牛奶和大豆分别为40单位,和10单位?线性规划对这一问题的数学表达式如下:使Z=$1x+$2x+$3x最小1231x+8x+2x≥120123限制条件:4x+2x+1x≥180123x≥0,x≥0,x≥012310.同等程度的难题:假设食物和衣着都需要一单位的劳动。但是,食物是土地集约型物品,需要4英亩土地,而衣着只需要1英亩。如果该社会有1百万人和2百万英亩土地,那么,其边缘就由以下条件所限定:1x+1x≤1,4x+1x≤2,x≥0,x≥0121212第一个不等式表示为较平坦的线,第二个不等式表示为较陡峭的线。把这一问题和本章描述的生产可能性边缘和相对成本递增规律联系起来#00400651_65_1\n第三章价格如何在混合经济中发生作用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他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在本书中,我们的大部分注意力将放在20世纪工业国家的经济生活的特征上。在大多数这些国家里,过去几世纪的趋势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控制越来越少。封建的和工业化以前的情况,逐渐越来越多地被我们称之为市场机制的东西所取代,它有时被松散地称之为“私有企业制度”或“竞争的私有财产资本主义”。远在这种倾向达到完全的自由放任(即政府完全不干预私有企业)的状态以前,潮流开始向相反方向转变。自从19世纪后期开始,在北美和西欧几乎所有的国家中,政府在经济上的作用稳步增加。大约从1980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的保守主义趋向已经使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有所放松。§.市场、命令和混合经济我们早已知道,有两种主要的经济组织的模式: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市场机制是这样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其中,单个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经济组织的三个中心问题。命令经济则是这样一种制度,其资源的分配由政府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计划行事。这两种极端的形式都不能代表当今美国经济制度的现实,我们的经济是私人组织和政府机构都实施经济控制的“混合经济”。私有制度通过市场机制的无形指令发生作用,政府机构的作用则通过调节性的命令和财政刺激得以实现。本章A节说明,市场机制如何解决任何社会都必须解决的经济组织的三个问题。B节简短地评述政府在指导现代混合经济中的作用。C节描述目前经济秩序的某些基本特点:对资本的使用、分工以及对货币的使用。A.市场如何解决基本经济问题在市场机制中,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是有意识地关心到第二章所说的三位一体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一起在市场上确定价格和产量。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是多么引人注目,我们来考察一下纽约市。如果没有物品经常流入和流出这个城市,它在一星期内就会处于饥饿的边缘。它需要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食物;它们来自邻近的地区,来自50个州,来自世界上\n的遥远角落,在路途上要消耗数日或数月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那1000万居民如何能每夜安眠,而不生活于恐怖之中,担心这个城市所依以为生的复杂的经济过程会受到损坏而停顿下来呢?令人惊奇的是所有这些经济活动都是在没有任何人的强制或统一指挥下进行的!每一个美国人都觉察到政府在控制经济活动方面做了多少事情——关税法规、食品标准法、电力和煤气管理、最低工资法、公平雇佣劳工的法案、社会保险、公共工程、国防、联邦税和地方税、警务和司法机关的保护、城市区域划分的规定、控制污染的法规,等等。没有觉察到的是,有多少经济活动在继续进行,而不受政府的干预。千百万人生产着千百万种商品,都是自愿去做,并没有统一的指挥或统一的计划。不是混乱而是经济秩序许多人在仔细思考市场机制如何发生作用之前,看到的只是企业,工人和消费者的一片混乱景象。他们对食物被生产出来,运输到指定地点,并且在它们到达餐桌上时仍然美味可口总是吃惊不已。但是,更仔细地考察一下,仅仅是纽约市的例子就雄辩地证明,市场制度——不论它在其他方面如何,不论它的作用是如何地不完善——不是一个混乱和无政府的制度,它有一定的秩序。它行得通。市场经济是一架精巧的机构,通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它也是一具传达信息的机器,把千百万不同个人的知识和行动汇合在一起。虽然不具有统一的智力,它却解决着一种当今最大的计算机无能为力,牵涉到上百万未知数和关系的问题。没有人去设计它,它纯然是被演化出来的。像人类社会一样,它总在变动。但是,它经受了任何社会组织的最基本的考验它能够生存下来。历史上关于价格机制的重要性的最显著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邦德国。在1947年,生产和消费下降到极低的水平。造成这种崩溃的原因既非战时轰炸的破坏,也非战后的赔款。很明显,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价格机制的瘫痪。价格管制和无所下在的政府规章制度使市场陷于困境。钱不值钱了;工厂由于缺乏原料而关闭;火车由于缺煤而无法运行;煤不能开采出来,是因为矿工饿着肚子;矿工饿着肚子,是因为农民不愿用粮食来换取货币,而又没有工业品来偿付他们。市场的作用没有得到正常发挥。人们不能按自由市场的价格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或销售他们所生产的东西。接着,在l948年,一次彻底的货币改革使得市场机制重新发生作用。生产和消费立即高涨;什么、如何和为谁的问题又被价格和市场所解决。人们把它称为“经济奇迹”,但是事实上,经济的恢复是由市场机制顺利运行所引起的。应该着重指出,市场一直在我们周围制造着类似的奇迹——只要我们环顾一下,注意市场饥制每天发生的作用。市场对于高产量的资本主义经济起着如此关键的作用,以至于在历史上,当市场机制陷于崩溃的时候,往往会发生政治危机。对于想要摧毁西方民主制度的革命者而言,使市场作用陷于瘫痪的恶性通货膨胀或经济危机确实是比任何东西都要好的事情。\n§.市场机制自动的市场机制究竟如何发生作用呢?概略地描述一下是很简单的事情。基本点是主要的价格和分配决策都是在市场上做出的。市场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是指买卖物品的地方,在今天,这种市场包括芝加哥交易所在内,在这里进行交易的有小麦、玉米和其他商品。另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是纽约股票交易所,在这里买卖的都是大企业的股票,市场的作用有时通过电话来实现(如石油市场的情况)。因此,对我们的目的而言,市场是一种物品的买主和卖主互相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在市场制度中,每祥东西——每种商品和每种劳务——都具有价格。即使不同的人类劳动也具有价格,即工资率。我们每个人都由出卖的东西取得收入,并用这些收入购买我们需要的东西。如果任何一种物品——例如小麦——的需求增加,购买它的定货单就会大量出现,由于买主争相购买更多的小麦,卖主为了分配有限的供给就会提高小麦的价格。较高的价格将导致生产更多的小麦。另一方面,如果任一物品——例如茶叶——的数量超过了人们在最新的市场价格下所愿意购买的数量,那会怎样呢?急于把库存的茶叶脱手的卖主将会降低茶叶价格。在较低的价格下,人们将会消耗更多的茶叶,同时生产者将不再生产如此之多,从而买主和卖主之间的平衡(或者用下一章和第四编的说法“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将被恢复)。适用于消费品市场的道理也适用于生产要素——如劳动、土地和资本各种投入——的市场。回忆一下生产要素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投入——古典的三位一体的土地、劳动和资本之一。如果需要的是电脑程序专家而不是历史学家,计算机行业就会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电脑程序专家的价格,即他们的每小时工资,将趋于增长,而历史学家的价格则趋于下降。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这就会使劳动者改变职业,进入正在发展的行业。同理,如果制糖者对1英亩土地肯支付最高的租金,那块土地就将被用于种植甘蔗。三个问题的解决当我们把小麦、茶叶、土地、劳动、资本各种不同的市场放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具有一个逐步改正误差的范围广泛的制度。我们具有一种产生均衡的价格和生产的制度。通过使每一个市场上的卖主和买主(供给和需求)相等,一种经济社会同时解决我们的三个基本问题。以下只是这种市场均衡的概略情况:1.生产什么东西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并不是每两年或四年到选举场所去投票,而是他们每天作出的购买这种东西而不是那种东西的决策。他们付给企业的货币最终构成工资、租金和股息。这些项目又是消费者作为雇员的收入。企业自身又受到追求利润的欲望的驱使(利润即净收益,等于总销售额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被引向生产需求和利润很高的物品,离开了那些利润较低的部门。因此,循环的过程是完整的。2.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应付价格竞争和获取最\n大利润,生产者的唯一办法便是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以便把成本压缩到最低点。生产者在利润的刺激下,任何时候都会用最便宜的生产方法取代费用较高的生产方法。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中充满了这样的事例。由于蒸汽每单位有用功的成本更便宜,于是蒸汽机取代了马匹,内燃机车代替了蒸汽机车是因为前者有更高的效率,在80年代和90年代,玻璃纤维和光导通讯将取代贝尔传统上的铜质电话线。我们在世界各国可以看到相同的现象。美国农民使用粗放的方法,把每小时的劳动用于相对多的土地;法国农民使用精耕细作的方法,在每公顷土地上使用相对多的劳动。这两种方法都是实事求是的,因为法国的人口密度较美国为高。谁规定了这些实事求是地解决如何生产问题的方法呢?是美国国会吗?是法国议会吗?是联合国吗?当然都不是。价格制度是给社会提供讯号的器具。它通过显示工资率和地祖的较高比率告诉美国农民,他应该从事粗放经营。另一方面,法国农民由于面对着较低的工资/地租比率,在每公顷土地上使用的劳动要多于美国农民。价格是选择适宜技术的讯号。3.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这些市场决定工资率、地租、利息率和利润,它们又构成人们的收入。因而,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取决于他们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人时、英亩等等)和价格(工资率、地租等等)。但是,要注意:存在着市场以外的重要力量,它们会影响到收入分配的结果。收入分配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存在的财产分配情况、先天或后天的个人能力、运气以及有无种族和性别的歧视。谁进行统治我们能够说出准在掌管着市场经济吗?如果我们探微索幽,我们就会发现,市场经济最终是被两个主宰所控制的:即消费者和技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先天的或后天的爱好,用他们的货币选票指明社会资源的最终用途。他们在生产可能性边缘上选择一点。消费者是统治者。但是,技术对消费者构成一种基本约束。经济社会不能超越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缘。你可能拥有许多土地,但是,你不可能去占有月球。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源,以及把这些资源转变成消费品的技术上的局限,是对消费者的约束条件。换句话说,仅凭消费者投票并不能决定生产什么物品。需求必须和企业所生产的物品的供给相配合,企业根据它们的生产成本制定价格——从不能赢利的部门转移到高额利润的部门。因此。除了消费者需求以外,还要有企业在成本和供给上的决策才能决定生产什么的问题。正像一个经纪人可以把买卖双方凑合起来一样,市场具有中间人的作用,把消费者的爱好和技术上的限制协调起来。了解利润在引导市场机制方面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利润给企业以奖励和惩罚。利润引导企业进入消费者的需要数量较多的领域,离开消费者需求数量较少的领域,并且使厂商使用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正和骑驴的人用胡萝卜和大棒来驱使驴子前进一样,市场制度用利润和亏损来解决\n什么、如何和为谁的问题。价格和市场的图形为了补充说明这个高度简单化的解释,请看图3—1。关于市场价格如何协调家庭需求与供给和企业一切需求关系用实线表示;一切供给关系用虚线表示,注意在图上部的产品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的货币投票如何和企业的供给决策发生联合的作用,从而帮助决定生产什么物品的问题。在图下部的生产要素市场,企业对投入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公众时劳动和其他投入的供给帮助决定工资、地祖和利息的收入。企业为了购买生产要素投入和以最低价格出卖物品而进行的竞争决定如何生产的问题。但是,图上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生产什么也取决于图的下部,正如为谁生产也取决于图的上部一样——木匠的工资取决于对住房的需求,而毛皮的需求取决于石油矿区的使用费)。的供给与需求,该图提供了一个鸟瞰。这个图形的关键特证是市场和行动单位——产品和生产要素两个市场;家庭和企业两个行动单位。家庭购买产品并且出卖生产要素;企业出卖产品并且购买生产要素。家庭用它们出售生产投入(如劳动或财产)取得的收入去购买产品;企业按劳动和财产的成本确定消费品的价格。产品市场上价格的确定是为了平衡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供给;生产要素市场上价格的确定是为了使家庭的供给与企业的需求相平衡。这是很复杂的,但这就是市场价格制度解决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问题的方式。花几分钟时间研究一下图3—1,可以避免以后对经济过程不同部分长时间困惑不解的情况。§.看不见的手和“完全竞争”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年)是现代经济学的创始著作,他曾由于认识到经济制度的秩序而感到兴奋。斯密宣布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该原理宣称:当每个人在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公共的最好的福利。在这个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里,政府对于自由竞争的任何干预几乎肯定是有害的(仔细把本章开首的引文再读一遍)。看不见的手的学说是一个概念,旨在于解释为什么市场机制的后果看起来是如此的有秩序。斯密关于市场机制具有引导作用的见解启发了现代经济学者——资本主义的颂扬者和批评者都包括在内。但是,经过两个世纪的经验和思考之后,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一学说的适用范围和现实局限性。我们知道,市场有时会使我们失望,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两个最重要的市场失灵的情况作为贯穿本书的基调,是缺乏完全竞争以及外部效果的存在。完全竞争首先,斯密本人也认识到,只有当“完全竞争”的平衡和抑制作用存在时,所声称的市场机制的优点才能完全实现。完全竞争是一个技术经济的术语:“完全竞争”只存在于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农民、企业或劳动者在整个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大到使他个人能对市场价格施加影响的地步。在另一方面,当他的谷物,商品或劳动的数量大到足以对市场价格施加影响时,某种程度的“不完全竞争”已经出现,从而看不见的手的效能必然有所降低。正如经济学者现在所知道的,受完全竞争驱动的经济导致投入和产出达到一种有效率的配置。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处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缘上,但是,一旦出现不完全竞争,社会就可能向其生产可能性边缘的内部移动。例如,由于唯一的卖主(垄断)为了取得超额利润,极力抬高价格和限制产量,就\n会出现上述的情况。当卖主很少时,保证价格由成本决定的平衡和抑制作用很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看不见的手的学说中所包含的真理成份便要消失。历史学者在争论,是否曾经有过一个自由竞争的黄金时代。喜欢讥讽的人对于完全竞争所说的话可能正和萧伯纳对于基督教所说的一样:它唯一的毛病是它从来没有被实施过。按照经济学者对于这一名词的理解,竞争在目前肯定是不完全的。我们甚至不能肯定——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基本性质驱使企业不断扩大——竞争是变得更完全了,还是更不完全了。外部效果当经济活动溢出市场以外的时候,看不见的手还可能引导经济误入歧途。以空气污染为例,当一家工厂喷出的烟雾损害当地居民的健康和财产,而该企业又不为此支付任何费用的时候,就出现溢出或者外部效果的现象。对看不见的手的学说失效的这一考察,可以作为本章B节的序言。在B节,我们在讨论政府在混合经济中的作用时,将要探讨诸如垄断和外部效果这些市场失灵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来讨论市场失灵的情况,是为了将我们对市场的热情稍稍降温。对看不见的手有所了解之后,我们一定不要过份迷恋于市场机制的美妙——以为它本身完美无缺,和谐一致,非人力所能望其项背。B.政府的经济作用关于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初步论述,只会使读者充满了敬畏之情:于是,⋯⋯就像坚强的考斯塔一样,当他那鹰样的眼睛,注视着太平洋——而他的士兵们,相互瞠目而视,怀着不着边际的遐想。《第一次看到契普曼译的荷马史诗时》济慈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看不见的手有时会引导经济走上错误的道路。如前所述,市场经济有时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例如垄断和外部效果;它们易干遭受重复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夫业。最后,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对选民来说可以是不能接受的。为了对付看不见的手的机制中的这些缺陷,现代经济是市场和政府税收、支出和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混合体。后面几章要更深入地讨论这些问题;这里我们只限于勾画出政府的经济作用的一个轮廓。§.政府的三个职能在讨论政府作用的时候,我们了般都把由政府制定交通规则视为理所当然的,但是,政府的具体经济职能是什么呢?有三个作用,即效率、平等和稳定。有关效率的政府行为试图矫正垄断一类的市场失灵。政府促进平等的方案使用诸如收入再分配等工具来反映社会对穷人和残疾人的关心。稳定化政策试图削平经济周期的高峰和低谷,减少失业和通货膨胀,并且促进经济增长。让我们来简单地考察一下这三种作用。\n效率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实际经济中有时会出现市场失灵。在竞争制度中,许多生产者根本不知道最经济的生产技术,成本不会降到最低点。在实际市场中,一个企业通过维持高价获得的利润可以和通过保持高的生产量的获利一样多。在其他地区,会对其他企业和消费者造成大量的溢出现象,像有害的污染或有价值的知识。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市场失灵都会导致生产或消费的无效率,从而可以存在着政府治疗这些疾病的职能。但是,在评价政府医治经济病症的作甲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提防“政府失灵”的情况,即政府引起病症,或使弊病更加严重。不完全竞争对完全竞争的一种严重偏离来源于不完全竞争或垄断成分。我们将一次又一次提醒读者,经济学家对“完全竞争者”所下的定义是如何的严格。仅仅存在着对手并不足以构成完全竞争。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经济学上的定义是:企业的数目以及竞争的程度足够大,以至于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影响物品的价格。一个“不完全竞争者”,是其行为能够影响物品价格的人。这在实际上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企业主都是不完全竞争者,几百万农民可能除外,因为每个农民只生产农作物总量中微不足道的部分。不完全竞争的极端便是垄断者,即某种物品只有一个供应者。一切经济生活都是竞争成分和垄断成分的混合物。通行的方式是不完全竞争,而不是完全竞争,但是一个企业可以影响其产品的价格并不是说他就是一个独裁者。我们后面将会看到,一个企业不能够完全随心所欲地规定其价格,而同时又能赢利。它必须考虑到自己产品的替代品的价格。即使它生产一种具有商标和独特性质的取暖用油,它也要考虑其他取暖油类以及木柴、煤气、房屋保温材料的价格。因此,对于不完全竞争者的经济权力总是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企业领袖们和劳动者既喜欢竞争而同时又不喜欢竞争。当竞争使我们能扩充自己的市场时,我们都喜欢它。但当我们的竞争者使我们的收益减少的时候,我们就说它是“欺诈的”、“不公道的”和“破坏性的”。工人生活的好坏取决于市场上劳动价格的大小,当外国竞争者带来压低国内工资的威胁时,他们可能会最早发出嚎叫。当垄断权力——即大企业影响一定市场上的价格的能力——在经济上达到重大程度时,我们便看到价格会高出有效率水平、需求和生产结构受到扭曲以及超过正常水平的利润。这些利润可以转而用于不真实的广告宣传,甚至用来向立法机构买来影响力和保护。政府并不容忍垄断权力的行使。从19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改进我们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体制的运行的名义下,联邦政府制定了反托拉斯法和经济法规。第二十三章和第二十四章将对此加以讨论。外部效果无拘无束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缺乏效率的后果的第二种方式是溢出或外部效果的出现。回顾图3—1的环流图。注意家庭和企业之问的所有交易都是通过市场进行的。如果一个企业需要使用土地这样一种稀缺资源,它就到土地市场上去向土地所有者购买;如果一个企业生产的是石油这样一种有价值的产品,它就会在石油市场上从石油购买者那里得到石油的全部价值。但是在事实上,许多相互作用发生于市场之外。企业A使用洁净的\n空气或水这类稀缺资源,而不向空气或水由此而受到污染的人支付款项。位于一片居民区中央的企业B,雇佣了一位面目凶狠的保镖来保卫它的工厂,结果不法之徒都从这片居民区给吓走了。在这些情况下,一种经济上的好处或经济上的坏处转移给了市场以外的当事者(事实上,你可以在图3—1中画一条溢出线,用一条直线把家庭和企业联结起来。这就是外部效果)。当企业或人们向其他人施加损害或利益,而又不向这些人支付应有的代价或收取应有的报酬时,就出现了外部效果(或溢出效应)。由于我们的社会的人口越来越稠密,由于生产日益牵涉到有毒物质的生产工艺,溢出效应已经从微小的麻烦发展成为巨大的威胁。因此,政府转向对经济行为的调节,以此来控制由于空气和水的污染、露天剥采、危险的废物、不安全的药物和食品以及放射性物质所产生的负的外部效果。批评政府调节的人抱怨,政府的经济活动不必要地带有强制性。政府就像家长,总是在说“不”字:你卖东西不能短斤少两,你不能雇佣童工,你不能让你的工厂的烟囱喷吐浓烟,你的时速不要超过每小时55哩,你不要销售或吸食可卡因,等等。政府的许多法令是有争议的:我们真的有必要去告诉企业关于马桶座圈高度的规定吗?能不能信任企业,让它们去为自己的工人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呢?尽管政府干预的最佳范围在哪里的问题永远也不会解决,可是今天,很少有人会宣称,一切有害的溢出效应都将由看不见的手来自动地消除。公共物品通过制定法令防止企业倾倒废物是可能的,但是政府要鼓励生产公共物品却困难得多。这些给社会带来大大小小福利的经济活动是不能由私人企业去恰如其分地进行的。生产公共物品的重要例子有,维持国防及国内的法治和秩序、修建公路、支持纯科学和公众健康。这些公共物品是不能由私人提供的。因为这些物品的好处在居民中间分散得太广,以致没有一①个企业或消费者具有提供它们的积极性。由于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量会是普遍不足,政府必须插手提供公共物品。在购买公共物品,例如国防或灯塔的时候,政府的行为完全像任何其他大花钱者一样。它通过向某些方向投入足够的货币选票,使资源流向那些方面。接着,价格制度接过手来,就好像这是私人选择而不是集体的选择那样的情况来发挥作用。税收事实上,政府支出的最大部分是由征收的税款来偿付的,在这里,就有了第二种重要的强制形式:每一个人都要服从税法。确实,对于全体公民的整体而言,赋税是它给自己加上的负担,而每个公民也都分享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但是,在支付税款和得到政府好处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当你付6美元买一套录音唱片时的那种付款和利益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同的。如果我不想吃汉堡包或不想穿羊毛衫,我可以不买;但是,我必须付出我的那份税款,用来维持国防。警察和公共教育。对政府如何干预市场以增进其效率的简短讨论表明,政府的这种行为并①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由政府机构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灯塔。灯塔使生命和货运安全,但是守塔人不能伸出手去向航船收取费用;或者即使能够的话,对使用他们服务的船只强制实行一种经济惩罚,也不符合有效率的社会目标。灯塔的光能够以完整的形式最有效率地提供出来,因为警告10D只船附近有礁石的费用并不多于警告一只船的费用。这里存在着一种正数值的外部效果,一种私人的和社会的利益的差异。哲学家和政治家总是认识到政府提供这类公共物品的必要性。\n不完全是胡思乱想。政府制定交通规则,购买公共物品,例如公路,从而使私人企业的运行得以顺利进行;在企业变成一头垄断的野猪时,防止它到处乱撞;当企业喷吐出来的浓烟威胁生命和财产的时候,就限制它们的活动。平等迄今为止,我们集中论述的是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作用中的缺陷——也许是可以通过审慎的干预纠正的缺陷。但是,让我们暂且假定:经济以完全的有效率的方式运行——总是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缘上,而从不在它的里面,总是选择公共和私人物品的正确数量,如此等等。即使市场制度象我们刚才描述的那样完美地运转,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它并不理想。为什么呢?首先,物品跟随的是货币选票,而不是最大的需要。一个富人的猫喝到的牛奶,也许正是一个穷人的孩子维持健康所必需的。这是因为供给和需求的作用不健全吗?根本不是,市场机制所做的,正是人们要它去做的——它把物品交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的手中,这些人拥有最多的货币选票。价格机制的辩护者和批评者们应当认识到,有效率的市场①制度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平等。如果一个国家花费在宠物食物上的支出高于花费在给穷人以高等教育上的支出,那么,这是收入分配的缺陷,而不是市场的过错。但是,这样一种结果可能在政治上或道德上是不能接受的。社会没有必要把市场竞争的结果——能生存的人才能生存——当作神圣的权利或世俗的正义而接受下来。看不见的手可以引导我们到达生产可能性边缘的外围极限,但是,它并不一定是以可接受的方式来分配那些产品的。当一个民主社会不喜欢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下用对货币选票进行的分配时,它可以通过再分配政策采取措施来改变其结果。市场制度中的收入分配,似乎往往是技术或偶然事件的结果。假使机器人的发明使得劳动的竞争价格大为降低,从而减少穷人的收入,把国民收入的95%转交给机器人和它们的所有者。所有从道德方面考虑问题的观察者都必然会认为这是对的或理想的吗?不大可能。但是,那却可以是市场制度下的应有的情况。一个人由于继承了500平方英里的土地,因之而每年从石油公司得到5000万美元的租金。这个人是否应该得到这么大的一笔收入?这些都是现代的民主国家始终面临的问题。假定选民通过国会决定减少收入的不平等。国会可以采取什么手段?首先,它可以采用累进税制,征收的税款对富人收入的比例要大于对穷人收入的比例。联邦所得税和遗产税就是这种带有再分配性质的累进税制的例子。其次,由于低税率不能帮助那些根本没有收入的人,政府在近几十年里,建立了一套收入支持制度,帮助那些老弱病残和拖儿带女的人,并且力失去工作的人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这套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了“安全网”,保护不幸者免于经济灾难。最后,政府有时对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给予补贴,向他们提供食品券、医疗补贴和低价住房。①最突出的事例之一发生在1848—1849年间。当时,一种菌类物突然毁灭了马铃薯庄稼的收成,维多利亚女王的自由放任的政府可以说让成百万的爱尔兰儿童、妇女和男人在这次大饥荒中忍饥挨饿。\n通过经济增长和确立最低生活标准的福利计划,19世纪的资本主义的许多明显和巨大的贫困现象已被消除;20世纪的一种更棘手的贫困现象却仍然存在,这种贫困现象将在第三十四章里进行讨论。对于有关平等的这些辩论,经济学能够作出什么贡献?确实,经济学不能像一门科学那样确定,由竞争决定的收入——如果要被转移的后——应当有多少转移给贫穷的家庭。但是,它可以分析不同的再分配制度在经济上的成本和效益。经济学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分析不同的收入再分配方式(例如税收和食品券)是否会导致社会浪费(例如人们劳动的时间会减少或购买有营养的食品会减少)。经济学者研究了究竟给穷人现金还是实物,更可能是一个稍微具有效率的方法来使用社会的资源。经济学就像一个好的旅游经纪人。你作为旅游者,必须决定是要阳光呢还是要白雪。一旦你作出了选择,经纪人就会帮助你迅速而经济地到达那里。稳定除了增进效率和平等的作用以外,政府还有增加经济稳定的宏观作用。资本主义自从产生以来,就不时受到通货膨胀(价格上升)和萧条(很高的失业率)的周期性的困扰。有时这些事件非常剧烈,象本世纪20年代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那样,以致于紧接着就发生了社会动乱、革命和战争。有的时候,由于政治家缺乏足够的经济洞察力,来采取措施使经济复苏,困难的局面竟然持续10年之久,例如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最近以来,美国和国外的政府在80年代初采取措施减少高数值的通货膨胀率,这些措施导致了失业率上升和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今天,由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他的迫随者以及他的批评者在思想上的贡献,我们对于如何控制经济周期的起伏波动,有了更好的理解。现在我们懂得了,通过仔细运用政府的货币和财政权力,产量水平、就业量和通货膨胀可以受到影响。政府的财政权力就是刚才讨论过的——征税和支出的权力。货币权力涉及到调节通货和银行体制,以便决定利息率的水平和信贷的条件。通过这两种关键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政府可以影响经济的产量,就业和价格的走向。部分是由于这两种政策的刺激,全球的市场经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70年代初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然而,成功却包含着它自己的失败的种子。在保证一段高就业和迅速增长的时期的过程中,各国不知不觉地造成了一种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开始把繁荣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各个国家在经济形势糟糕的时候,也向其劳动者和退休的人保证那只有在经济形势很好的时候,才能提供的生活水平。刚性被列入了价格、工资和收入支持制度中。当70年代的风暴降临的时候——石油价格两次大幅度上升、玉米虫害、国际金融体系的瓦解——就无法履行诺言了。为了尽可能提高收入,通货膨胀和失业都上升到大萧条以来罕见的水平。今天,政策制定者正在认识到,现代经济面临着一个根本的宏观经济困境: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自由企业,低通货膨胀率和充分就业方面长时期地同时取得成功。正如今天的市场经济不能使大炮和黄油都达到最大产量一样,宏观经济也不能同时获得充分就业和零值通货膨胀。\n对政府的这三种作用——促进效率、平等和稳定——的考察表明了,为什么要把80年代的美国叫作“混合经济”。市场机制在许多领域决定价格和产量,而政府却通过税收、支出方案和规章制度来调节市场。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C.资本、分工和货币现代经济社会还具有另外三个重要特点:·现代先进的工业技术是以使用大量资本为基础的:精致的机器设备,大规模的工厂,成品与半成品,仓库与存货。“资本主义”得到这一名称,是因为这种资本,或生产性的“财富”,主要是某些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现代经济制度具有精密到今人难以置信的专业化和复杂的分工。·我们的制度广泛使用货币。货币的流通是我们制度的血液。它也提供了衡量价值的尺度。但是,货币也有行为不当的时候,当它增长速度太快,那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这三个特点是相互关联的,并且都与本章A节所描述的价格机制有关联。例如,我们将要看到,没有货币所提供的交易和交换的便利,精密的分工是不可能的。在货币市场上,人们的储蓄转变成其他人的新资本,由于购买资本品的资金是通过货币市场汇集起来的,所以货币和资本是相互关联着的。价格机制与货币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没有货币发挥计价单位和交换媒介的作用,就不可能出现复杂的、多方面的市场交换活动。§.资本每一个人都能看到,经济物品的生产可以是由于使用了劳动和土地(“土地”这个词一般地包括自然资源)这些投入而得到的成果。这些投入往往被称作“初级生产要素”——因为土地和劳动都不被看作是经济过程的产出品,①它们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物理和生物上的因素,而不是由于经济上的因素。资本一同通常被用来表示一般的资本品,它是另一种不同的生产要素。资本品和初级生产要素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一种投入,同时又是经济社会的一种产出。注意实物资本(厂房、机器设备和库存)不同于金融资本(货币、股票、债券)。这样,资本品表示制造出来的物品,这种物品可以被用来作为投入要素,以便从事进一步生产,而劳动与土地仅仅是初级的投入要素,这种投入要素通常不认为能被经济社会生产出来。资本和时间第五编将说明,正如工资与地租这种是类似劳动与土地初级生产要素的①可以看到某些明显的限制条件。有的时候,土地可以通过排水或填土产生。芝加哥的大部分湖边区域和几乎1/3的荷兰土地都是这样产生的。大自然留下了自然资源,如矿产,但是,可能需要很大的经济力量来发现、使用和加工它。因此,它们就具有了某些资本品的性质。\n价格一样(或技术上称作“要素价格”),利息率是资本生产要素的价格。年利率为5%、8%或12%,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这种价格是分配社会上稀缺的各种资本品和投资项目的手段,同时又是它们的报酬。由于利息率是每单位时间(每年、每月或每十年)中的百分比,所以它使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去考察资本——这种方式强调资本和时间之间的特殊关系。我们将要看到,资本的性质在于它涉及那种消耗时间的迂回的生产方法。看起来似乎难以相信,虽说资本涉及的是迂回的生产技术,然而,使用资本仍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如果农民没有拖拉机、铁锹等任何一种资本,不得不用他们的双手进行劳作,那么,生产率和消费水平确实会非常之低。这一事实反映在一个不寻常的传说中。当一个人类学家问一些哭丧着脸的部落成员:“谁死了?”他们回答道,“谈什么死?我们弄丢了那根帮我们缝衣服的针。”人们很早就懂得,使用消耗时间的迂回生产技术往往可以改进简单和直接的生产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先进的经济社会逐渐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设备、工厂、房屋,存货和排除了积水的土地。我们处于这种经济制度之内的人,感觉不到生产过程现在是多么迁回曲折。一个外界的观察者必然会突出地看到,在我们的制度中,几乎没有人生产最终的消费品。几乎每一个人都做准备性质的工作,最终的消费仅是一个遥远的将来目标。农民把时间消耗于整地挖沟,以便增加小麦产量。钢铁工人制造生铁,其中一部分会变成为整地的拖拉机;另一些会变为生铁炉的组成部分,而生铁炉又将制造主铁用来制造更多的拖拉机和更多的生铁炉,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增加我们经济社会中小麦产量的迂回方法。牺牲目前消费而得来的增长推动工作和协调工作需要时间,这是一件重要的事实。它可以解释,为什么社会不自动地用生产能力较大的迂回方法来取代一切直接的方法,为什么又不用更迂回的方法来取代一切迂回的方法。不利之处在于,必须放弃目前的消费,把资源从现有的生产中,转移到另一些用途上去,而这些用途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制造出成果来。我们可以投入时间和资源,把公路修得更宽更通畅,把铁路的路基修得更平坦,从而减少燃料消耗和维修费用、节省行驰时间。我们为什么不从事这种更为迂回的生产呢?因为那样会使现时的消费缩减得太多。在人们愿意储蓄——节制目前的消费,等待将来的消费一的限度内,社会能够把那个限度内的资源用于新的资本形成。新的资本形成把生产可能性边缘向外推出得更快。如前所述,节俭可以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如果人们对将来漠不关心,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负储蓄”——只图目前的快活而牺牲将来。怎样做呢?办法是把资源从永无止境的更新和保养资本的任务转移开去(翻回到图2—5,看看为了资本形成而放弃目前的消费是怎样增加将来的各种生产可能性的)。我们总结如下:许多经济活动是着眼于未来的。我们每新建一座工厂或一条道路,每增加一次货车或计算机的存货,每延长一次教育的年限或改进一次教育的质量,增加一次研究和发展的强度——我们都是在提高我们经济的将来的生产率。与此同理,我们目前的高生活水平很大部分是过去投资的结果。总之,不断进步的社会要把目前产出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净资本形成,以便维持将来的经济产出。\n资本和私有财产实物的资本品在任何经济社会都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有助于提高生产率,这句话适用于苏维埃共产主义,也适用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差别。一般地说,在我们的市场经济中,生产工具为私人企业或个人所有。我们制度中的例外——政府拥有生产资料——却是共产主义国家的一般情况。在这些国家里,生产性财产属于集体所有。从这些实际资本品得到的收益归于政府,并非直接归于个人。政府决定如何把这些收入分配给个人。共产主义政府也决定,以何种速度把资源投入新的资本形成:政府决定应该缩减多少目前的消费,以便增加工厂、设备以及其他所需要的物品,如果要想提高将来产量的话。在我们的制度中,资本家个人根据他们所提供的资本品而获得利息、股息、利润或租金和使用费。每块土地和每件设备都有一张单据或“所有权的单据”,被认为是直接为某人所有——或者,如果它为一家公司所有,那么它间接地为这家公司的股东所有。而且,每种资本品都有货币价值。因此,每张资本品的所有权凭据或单据也有市场价值。一张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普通股票具有市场价格;一张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的债券也具有价格。一座房屋的抵押单据被估价为若干元,房屋所有权单据在房地产市场被估价为若干元,等等。需要指出,虽然我们的社会是以私有财产力基础,但是,个人的法定的财产权利是相对的和有限制的。社会决定“你的”财产的多大部分可以传给你的后代,多大部分必须以遗产税和房地产税的形式付给政府,社会决定公用事业——例如电力和煤气公司——的所有者能够获取多少利润和应该如何管理他们的企业。即使是你的房屋也不是你的堡垒。你必须遵守城市区域划分的法律,如果需要的话,你还必须为道路或污染控制工厂让出地方。非常有趣的是,社会经济收入的大部分不能变为像私有财产那样可以买卖的商品。自从奴隶制度被废除以后,把人的赚钱能力当作资本财产对待是违反法律的。你不能随意出卖你自己;你只能把自己租借出去,以便得到工资。§.专业化、交换与分工现在转到目前经济社会的第二个特点。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效果是现代生活标准的基础。如果生产仍旧在自给自足的农村家庭或自给自足的区域中进行,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效果是不可能的事情。职能的专业化使得每个人和每一地区都能最有效地使用其特殊的技能和资源的有利之处。即使在原始的经济社会,人们也知道,与其叫每个人以平庸的方式来做每一件事,还不如实行分工——叫动作迟缓的人去钓鱼,瘦子去打猎,聪明人去制药;每个人都用他自己的产品来换取他所需要的东西。专业化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能力上的差别;此外,专业化也加深和创造差别。扛猎使人瘦,而且使人善于接近猎取的对象。在休斯顿的石油公司的经理,并不是天生就赋予了一种找油或卖油的特别技能,他们是通过多年的研究、钻探和销售才获得了这种技能。因此,当人们掌握了他们所要完成的工作时,也就从专业化得到了某些好处。为了说明专业化能够提高生产率,亚当·斯密提供了制造针的经典例子。\n一个工人每年顶多制造几打不完善的针。但是,当一小群工人分工来做,从而每人仅仅完成简单重复的操作时,他们可以在相同的时间中,生产出千百个完善的针。此外,专业化使得职能简单化成为可能,而职能的简化又为机械化和使用节约劳动的资本铺平了道路。与此同时,专业化避免了每个人什么都做,而需要的人手一套的这种工具上的浪费。集中体现专业化的也许就是现代的汽车生产流水线;在这里,汽车沿一条传送带向前移动,工人则完成一些高度专业化的职能。一个工人也许长年累月地仅仅安装雪佛兰的左侧轮胎。这种专业化的结果,是使许多制造业①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过分专业化的危险正如晒太阳太多或饮酒过量一样,过分的专业化也会有害于健康。一个问题是,尽管专业化具有效率,它也可以使得劳动成为讨厌和无意义的事情。极端的专业化意味着劳动者只做一种单调的工作,查理·卓别麟的优秀影片《摩登时代》揭示了过分专业化的危险。在影片中,那个工人一辈子不干别的,只是拧紧冷酷无情的装配线上的第999号螺丝钉。专业化可能阻碍个人的发展:一个整天销售汽车的人,他的词汇也许很快就局限于汽缸的容量和轮距了。无怪乎现代社会中男女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实际收入增长的同时,却在抱怨他们的专业化的职业“使人异化”。今天,许多明智的公司都在鼓励有更大的灵活性,实行工种轮换和工人参与制。专业化与分工引起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相互依赖。单细胞的低等生命,如阿米巴,虽然并不特别擅长于做任何工作,但是能够靠着自己生活和繁殖。在高等动物例如人的身体中,如果心脏细胞一旦失去作用,全身的细胞都要死掉。当一切情况良好时,细胞的极端专业化会有非常高的效率——但是要以极端的相互依赖作为代价。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这种过程被推行到极为深远的程度。在我们所消费的商品中,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也不是由一个人单独制造出来的。在中世纪,手工艺者制造一种成品,用来和许多其他成品相交换。今天,许多单个的工人都不是制造一件完整的成品;他可能只做鞋舌,或者仅仅旋紧福特汽车公司装配线上的第999号螺丝钉。作为完成这种工作的报酬,工资劳动者将得到适当的收入,使他能够从世界各地购买物品。因此,专业化引起了完全的相互依赖。纽约州远郊的变压器失灵,会使整个东北地区陷入黑暗之中。伊朗国王下台的时候,石油价格和通货膨胀率直线上升,联邦储备银行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接踱而来的全球经济衰退,把巴西和乍得人民带到了破产甚至是饥饿的边缘。在罢工或战争的波及下所发生的交通瘫痪或行业经济结构的崩溃,表明①国际贸易是专业化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美国应当专门从事计算机的生产,而向日本购买汽车,向石油输出国组织购买石油吗?这样可能是有效的生产结构,每个地区都根据其比较利益进行生产。但是,密歇根的汽车工人可能会抗议使用“廉价的外国劳动”,并且说服国会,“保护主义的”立法更符合国家的利益(因为它显然对汽车工人有刊)。第七编说明,通过国际范围的专业化——每个国家生产它拥有比较利益的物品,美国的国民收入总值是怎样会得以改善的。\n了现代经济生活依赖于专业化的交换是多么的危险。我们的丰裕是否值得冒异化和易于受害的危险?我们是否应该扭转时间的车轮,回到那种较为简单和贫困的生活中去?我们是否应当牺牲我们收入中的最后一点份额,以便取得一种更为安全,但仍然是专业化的生活呢?这些都是今天有思想的人们应该提出的问题。但是,在关于扭转时钟,回到早先那种专业化程度较低的生活方式中去的辩论中,不应当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我们目前的丰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度的专业化为基础的。一个什么也会做的人,很可能是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人。§.货币的使用与资本和专业化一起,货币是现代经济生活的第三个方面。没有货币的使用,我们目前的分工和交换是不可能的。诚然,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物物交换的状况,一种货物直接和另一种相交换。在原始的文化中,用食物来交换武器是很平常的事情;用盖房的劳动来交换开垦土地的劳动也是如此。即使在最发达的工业经济社会里,如果我们剥去掩人视线的货币表皮,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或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不过是多方面的物物交换而已。但是,如今在一切经济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中的交换,都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交换的媒介,是支付食品、电影、汽车、学费的手段。家庭和企业正是用货币和银行存款来购买沿图3—1流转的物品和投入的。确实,在货币经济中,货币收入的流动方向总是刚好与物品和投入的流动方向相反:物品从企业流向消费者,而同等价值的货币收入却从消费者流向企业。货币是便利交换的润滑剂。但是,像其他润滑剂一样,它也有发粘的时候。在物物交换下,如果我饿着肚子,而你又光着身子,那么,我总是可以给你缝衣服,而你可以给我烘面包。但是,在1929年后,在全部历史上最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银行倒闭,货币被储藏起来;一些人饿着肚子,而另一些人则穿着破衣服。当货币的行为失常时,就会出现在富裕当中的普遍贫困现象。本书的整个第二编和第三编将论述宏观经济学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社会对于货币经济的依赖。总结和复习A.市场如何解决基本经济问题1.市场机制,通过供给和需求发生作用,来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组织问题。这个制度远不是完善无缺的,但是,它是解决什么、如何和为谁这三个关键的经济问题的一种方式。2.人们的货币选票影响物品的价格;这些价格起着决定各种物品的生产数量的指南作用。当人们对某一物品的需求增加时,竞争的企业可以通过扩大这种物品的生产来获得利润。在完全竞争下,一个企业必须找出成本最低的生产方法,有效率地使用劳动、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否则,它就会亏本,而被市场所消除掉。\n在价格制度解决什么和如何问题的同时,为谁的问题也被解决。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的所有权和上产要素价格——各种劳动的工资、各种土地的地租,书籍的版税以及资本的各种收益。拥有肥沃土地或具有本垒打能力的人,将会在消费市场上得到许多货币选票。任何没有财产或受过教育,而其技能、肤色和性别又不受市场欢迎的人只能得到低微的收入。B.政府的经济作用3.虽然市场机制生产和分配物品的方式令人赞叹,但是,它有三种始终存在的失灵之处。为了补救这些失灵之处,政府可以介入,以保证效率、平等和稳定。4.当存在外部效果或不完全竞争时,市场不能对物品进行有效率的分配。不完全竞争,例如垄断,往往导致政府调节,甚至导致政府所有制或政府进行生产。当企业对市场以外的人施加损害或利益的时候——例如钢铁厂喷吐浓烟污染邻近地区而不支付损害的费用,就产生了外部效果。当出现外部效果的时候,政府可以决定介入并控制这些溢出现象(如同对空气污染的控制一样);或者,有时政府自己来提供公共物品(如国防)。5.当公民决定要改变由市场上的工资、地租、利息和股息所造成的收入结构时(为谁生产),就产生了政府的第二个职能。现代政府用累进税制取得收入,以便支持使穷人在经济上保持安全的方案。6.自从J·M·凯恩斯在30年代做出理论贡献以来,政府又有了第三个作用:运用它的财政权力和货币权力,去削平经济周期波动的高峰和低谷。C.资本、分工与货币7.资本品——被生产出来的投入,如机器、房屋和半成品的存货——使得迂回生产方法成为可能,它能大量增加一个国家的产量。这种迂回的,消耗时间的方法需要时间和资源才能开始发生作用;因此,增加资本品的数量需要暂时牺牲目前的消费。在运转良好的市场制度中,利息率起着向最有价值的投资分发储蓄的作用。8.在混合经济中,资本品主要是私有财产;它们所产生的收入一部分属于它们的所有者,一部分用来偿付税款。在共产主义下,资本品力国家所有。在任何制度中,私有财产的权利都不是没有限制的。9.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它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分工使工作任务分解成较小的部分,便于单个工人更加迅速地掌握和完成。专业化之所以产生部分的、系由于劳动者天生的、或后大取得的技能。但是,甚至更大地部分来源于使用迂回生产方法的日益增加趋势,而这种方法要求有许多专业化的技能。10.今天的精致的交换制度已经超越物物交换,而使用货币。货币是贸易的润滑剂,它使人们及各国专门从事几种物品的生产,而用它们去交换其他许多的物品。如果没有我们称之为货币的普遍被接受的交换媒介,我们就会降低到争论不休的讨价还价和物物交换之中。概念复习市场机制物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混合经济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n迂回生产效率、平等、稳定公共物品、外部效果专业化、分工、相互依赖货币和物物交换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市场看不见的手原理供讨论的问题1.供给和需求作用的结果是否能够使能说会道的推销员的收入两倍于熟练的科学家?在另外一些时候,它是否能使外科医生的收入和会计与管道工的收入相同?或者是屠夫收入的5倍?2.你是否认为对成品技艺的喜爱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取代利润动机?阅读本章开头的引语,你认为斯密在那里是想说明什么?这里的一句话又是什么意思:“我从来没有看到那些假装为了公共利益,从事贸易的人做出多少好事来。”3.举出一系列政府改变价格制度自发作用的事例。例如:纯净食品药物法、最低工资、污染控制、免费青霉素、租金控制、征兵。在每一个例子中,政府所发挥的是一种什么作用?4.一个贫穷的国家希望在几代人的时间里变成一个有效率的工业化国家,如果它不能向国外借款,那么它必须怎么办?5.“林肯解放了奴隶,他一笔勾销了南部长时间才积累起来的大量资本。”加以评述。6.在什么意义上市场机制“分发”稀缺的物品和劳务?7.在最后一节,我们提到与图3—1中物品和投入的循环流动相对应的货币的流动。画出经济社会中货币的环流图,并且把它与物品和投入的环流图作一比较。8.画出来加控制的空气污染的环流图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货币的流动。和市场上买卖物品的环流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污染的场合没有出现的因素(没有出现的货币流动)表明其中存在着外部效果?9.本章讨论了许多“市场失灵”的情况,在这些方面,看不见的手指挥不佳,并且说明了政府的作用。是否可能也有“政府夫灵”的情况,从而补救的办法甚至比原来的市场失灵更糟糕呢?思考几个政府失灵的例子。你能设想一种政府失灵非常严重的情况,以至于生活在市场失灵中,要比去纠正它更好吗?\n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初步论述你甚至于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个博学的经济学者——它所必须学的就是“供给”与“需求”这两个名词。无名氏第二章和第三章介绍了每个经济社会必须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在种类众多的可能有的物品与劳务中,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社会如何把它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机器——加以配合来生产每一种物品?·为谁生产物品——这就是说,国民产品将如何在具有不同劳动技能,土地和资本品的居民中间进行分配?第二章说明,可以用不同的制度来解决这三个问题。生产什么,如何和为谁的问题可能由习惯、本能或中央集权的法令来决定。但是,第三章指出,现代的混合经济主要并不依靠这些来解决它的基本问题。它所依靠的是市场和价格制度。有人说,消费者是君主,是君王。更确切他说,消费者像投票人一样,用他们的货币选票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你的选票和我的选票为了物品而竞争;而具有最多货币选祟的人对于生产何种物品以及物品落到谁的手里的问题,有着最大的影响。现在,我们的任务在于说明,这种货币选票的支出——这个“消费者主权”制度——究竟如何在市场制度中发挥作用。下面我们考察供给和需求理论。这一理论说明,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后面如何存在着消费者偏好,企业成本又是如何构成商品供给的基础。我们将会看到,物品的价格是如何使供给和需求这两个中心力量达到平衡的。§.市场机制让我们举个例子。今天早晨,当你睡醒时,你想有一台新的立体音响。你不会这样想:“我要去投票站,选举一个最有可能给我一台新立体音响的参议员或总统。当然,我想要的是具有50瓦音量、杜比装置和数字显示功能的那种音响。”或者,从历史上找一个实际的事例。假设我们富有到每天用肉而不用马铃薯充饥的地步,我们用肉来代替马铃薯的欲望如何变为事实呢?我们告诉那些官员,那些官员又如何命令农民从缅因州迁移到得克萨斯州?他们用多少超额地祖来贿赂地主,使生产马铃薯的土地变为畜牧场?他们如何保证我们这些人们得到所需要的诸肉、羊肉以及牛肉呢?为什么说这些无聊的话呢?每个人都知道,事实决不是如此。实际情况是这样:消费者逐渐少买马铃薯,而多买肉;当货架上的肉逐渐消失,而马铃薯滞销的时候,卖主就提高肉价,削减马铃薯的价格。不久,我们就看到马铃薯的种植者受到损失,而畜牧业则增加收益。畜牧业的劳动者发现,他可以争取到较高的工资;同时,许多挖马铃薯的人辞去工作,到别处去找待遇更好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较高的肉价会诱导出较多的牛肉、猪肉和羊肉。在上一个世纪中,人们的饮食习惯已经发生了一次真正的革命,如果你\n读一下19世纪的帐单,你会发现大量的马铃薯、燕麦片、糖和啤酒。今天的家庭则有充足的牛肉、可乐、致甜剂、豆芽。几十年以前,食物是以粗糙的,未加工的形式出卖的。今天,你可以买到一袋现成的午餐。是什么造成了这场革命?正是人们口味和技术上的变化,通过供给和需求力量发生作用,从而带来了这次革命。价格制度类似的革命一直在经济市场中发生。当人们的欲望和需要改变时,当工程技术方法改变时,当自然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改变时,市场用卖掉的商品和生产要素——茶叶、糖和牛肉;土地、劳动和机器——的价格和数量来反映这些变动。这里存在着一种通过价格来进行分配的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分析本章的目的是用简化的术语说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在一种物品的竞争市场发生作用。我们将顺次论述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运用这些理想化了的工具,我们最后将说明,市场价格如何在这两条曲线的相交处被决定(或达到它的竞争的均衡)——在这里,供给和需求的力量正好相等。需求表让我们从需求开始。一般可以观察到,人们在某一时间所要购买的物品数量取决于它的价格。物品的价格越高,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少;其他条件相同,它的市场价格越低,人们需求的数量越多。因此,在任何时候,在一种物品(如小麦)的市场价格和这种物品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价格与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叫做“需求表”,或“需求曲线”。图4—1的附表为需求表提供一个例子,该表的数字是假设的,在任何价格,如每蒲式耳5美元,市场上的一切消费者将会购买一定数量的小麦——在这里为每月9(百万)蒲式耳。在较低的价格,如4美元,购买的数量要较多,为10(百万)单位。在更低的价格,3美元,需求量还要大——即12(百万)。如果P下降到足够的地步,我们可以得到大于20(百万)单位的销售量。根据图4—1的附表,把第(1)行和第(2)行的数字加以比较,我们就能够决定在任何价格的需求量。需求曲线数字资料也可以用图4—1中的图形来表示。该图表示在任何小麦价格的水平下,小麦的需求数量是多少。对需求表的这一图形描述叫做需求曲线。注意:数量和价格呈反比关系,当P下降时,Q上升。该曲线向下倾斜,从西北方到东南方。这个重要的性质具有一个名称:需求向下倾斜规律。这条规律实际上适用于一切商品:小麦、电动剃须刀、石油或煤炭、玉米片和戏票。\n需求向下倾斜规律:当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同时,其他条件不变),它的需求量减少。换句话说,如果生产者决定今天向市场投入比昨天更多的物品数量,那么——其他条件相等——这更多的数量只能以比昨天更低的价格被出售掉。需求向下倾斜规律的原因这条规律是和常识相一致的。自从有史以来,它至少模糊地为人所知悉。需求向下倾斜的原因是不难说明的。当牛肉的价格很高时,只有富人才有能力去买它;穷人只能用更便宜的肉类(如鸡肉)应付,或许只能用马铃薯和稻米一类淀粉食物充饥——就像贫穷地方的大多数人一样。当牛在每一个市场价格,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一定的人们想要的小麦需求量(Q),在较低的价格(P),需求量会上升——人们用小麦代替其他物品,因为他们能够比以前更便宜地满足对小麦的欲望。在表上的A、B、C、D、E各点,把Q和P加以比较。在图中,纵坐标表示价格,横坐标表示需求量。表中的每一对(P、Q)数字在这里形成一点。通过各点的平滑曲线便是需求曲线。DD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需求向下倾斜规律”。肉的价格仍然很高,但不像过去那样高时,具有较低购买力而又特别喜爱牛肉的人将受到引诱而购买一些牛肉。因此,需求向下倾斜规律所以正确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较低的价格带来新的购买者。这条规律所以正确的第二个同样重要、但不很明显的原因是:每次的价格降低,可以诱使该物品的每一个消费者购买更多的数量:换句话说,价格的上升,会使我们中的一些人购买较少的数量。当价格上升时,为什么我的需求量倾向于下降呢?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当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我自然试图用其他物品来代替它(例如,用鸡肉代替牛肉,或用煤代替石油)。第二,当价格上升时,我觉得自己多少比过去穷了一些。当我感到较为贫穷和实际收入减少的时候,我自然会削减我在大多数一般物品上的消费。这里有一个例子说明,当一物品的数量增多而它的价格下降时,我将购买更多的这种物品。当水很贵时,我仅仅需要喝的水;当它的价格下降时,我就买一些洗东西的水;价格进一步下降以后,我还有其他用途;最后,当水真正非常便宜时,我就用它来浇花或大量地把它用于任何可能的用途。在需求曲线的背后在画需求曲线的时候,我们着重指出的是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但是,肯定还有价格以外的因素影响需求。汽车和梗树坚果如每磅的销售价格大致相同,但是,美国人购买汽车的支出要大大高于购买这种坚果的支出。为什么?第一,除了物品的价格以外,还有另外四种重要的因素决定了需求曲线。消费者的平均收入也许是最重要的。富裕的国家或家庭几乎在一切物品上的需求,都高于贫穷的国家或家庭——汽车,坚果、小麦和黄油。第二,市场的规模,或家庭的数量,显然影响着每种价格下的需求量。如果其他条件相等,消费者数目增加一倍,大约会使需求量增加一倍。加利福尼亚的2500万人口购买的汽车和坚果,可能是罗得岛的100万人口购买数量的25倍(并不完全如此,因为在加利福尼亚的其他条件并不完全相同)。第三,其他物品,特别是那些可以作为有关物品的替代物的,它们的价格和可获得性将会影响需求曲线。纽约州的人均小汽车拥有量是各州中最低的,其部分原因是由于纽约市有廉价的,密集的公共交通运输网络。波士顿的人室内取暖用石油,而得克萨斯的人则用天然气,这主要是因为石油在新英格兰比较便宜,而在得克萨斯较贵。\n最后,在这些客观因素背后的,是一组称作爱好或偏好的主观因素。这些爱好可以反映出真正的需要(对饮料、盐、温暖和爱情的需要),也可以包括相当数量的人为造成的需要(西部牛仔抽的香烟和电视名人驾驶的赛车),还可以具有很大一部分的传统因素(所以美国崇尚牛肉,但在印度却是禁忌,而咖喱海蜇在日本又是一道鲜美的菜肴)。因此,显然在本章的以下部分,我们集中论述于价格,把它当作使供给和需求力量趋于均衡的因素,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忽略了这些隐藏在需求曲①线背后的其他因素的作用。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会随时间而移动。只是在教科书中它们才是静止不动的。需求曲线为什么要移动?因为刚才讨论的那些决定需求的非价格因素变化了。例如,1950年到1985年美国人的汽车需求的变化可能是出于什么原因?首先,美国人的平均实际收入几乎增加了一倍,因此,较高的收入有可能增加对汽车的需求。其次,成年人的数目增加了一半还多,从而增加了可能的开车人的数目。第三,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和火车)普遍减少。至于兴趣爱好的变化,谁又能说得清呢?非价格因素的所有这些变化的最后结果,便是汽车的需求曲线向右大大移动了。为了证实你对于需求曲线移动的理解,可以设想,由于人们收入的高涨,小麦的需求增加了。你应该说明,上述情况使4—1图中的整个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也向上移动;画出这条新的需求曲线,把它标明为D′D′,以便区别于原来的DD曲线。注意这种需求的增加意味着,在每一个价格上,现在购买的小麦量都增多了仔细读出新曲线的各点所代表的数量,并在图4—1的附表中填入一行新的Q数字,你便能证实这一点(自我测验,一个温暖的冬季会使取暖用油的DD曲线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为什么?油价的大幅度上升对煤炭需求的影响是什么,如果卡尔文·克莱因宣布今年时髦长裙,那么,短裙的需求曲线会发生什么情况)?供给表与供给曲线现在,我们从需求转到供给方面。需求表是表示市场价格与消费者所希望购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供给表”的定义是什么?供给表或供给曲线表示市场价格和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物品数量之间的关系。图4—2的附表是小麦的供给表,而该图把它画成为一条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不同,小麦的供给曲线SS在正常的情况下向右上方上升,从西南方到东北方。如果小麦的价格较高,农民会把种植玉米的田地腾出一部分用于种植小麦。此外,每个农民现在有能力来使用更多的肥料、更多的劳动、更多的机器,甚至有能力在较贫瘠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小麦。在价格较高时,这一切都会增加小麦的产量。我们将在第四编中看到,收益递减规律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由,说明①虽然这四个因素再加上价格,是决定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对于特定的物品而言,还会涉及许多其他因素:对雨伞的需求要看降雨量,雪撬的需求要看雪的厚度,冲浪板要看水温,绝热板或空调器要看气候。\n为什么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如果社会需要更多的酒,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追加到适于种植酿酒葡萄的同样数量附表列出了在每一个价格生产者愿意向市场供应的数量。该图的图形把附表的每一对(P、Q)数字画成一点,通过各点的平滑曲线便是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SS。的有限土地上去。根据收益递减规律,每一个新增加的劳动者所增添的产品是递减的。因此,为诱导出增添的产品所必须的成本将要上升(后面将说明,成本和收益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在供给曲线的背后正如我们窥探需求曲线的背后,发现了重要的决定因素一样,现在,我们来看看在供给曲线背后发生作用的力量。如何决定小麦和其他产品的供给曲线的问题,将是第四编的内容。所以,这里我们仅仅是简要地涉及一下。回忆一下物品是由企业供给的:竞争的企业供给商品并不是为了乐趣。也不是为了利他主义,而是为了利润。这就意味着当价格较高的时候,它们会供给更多的小麦,因为这样会有更多的利润可赚。相反,当小麦价格跌落得大低,到生产成本以下的时候,他们就干脆让麦田抛荒,或许,他们会种上大豆。因此,在供给曲线的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生产成本。为什么?正如我们在上面说明的,企业供给物品直到种植小麦或制鞋不再有利可图时为止。因此,任何降低生产成本的因素,都有可能使供给曲线向外、向下移动,而任何提高成本的因素都有可能使供给曲线向内、向上移动。减少生产成本并且使供给曲线向外移动的会是什么呢?技术进步肯定会有这种效果。新的高产良种、更有效率的拖拉机、更好的作物轮作的电脑程序——所有这一切都会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并且使他的供给曲线向外、向下移动。与此类似,如果没有技术变革,但是投入的价格(或者税收、津贴)发生了变化,这也会使供给曲线移动。例如,当工资,或者燃料价格、或化肥价格由于经济萧条而下降时,这就会使小麦的供给曲线向下、向外移动。虽然在长时期内,生产成本是使供给曲线移动的关键因素,但是在特殊的时期,也有其他原因发生作用。例如,假如市场被垄断,这就会使每一个产量水平的价格提高。在某些场台,其他物品的价格可以影响供给曲线:如果玉米的价格急剧上升,农民可能把土地转用于玉米生产,小麦的供给曲线就会向左移动。天气也会强烈影响农业收成,从而影响供给曲线。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同样易于变动。我们怎样来描述供给曲线的移动呢?供给曲线的移动意味着,在每一个不同的价格,供给数量都发生变化。比如发现了一种高产小麦,使生产成本降低。供给会发生什么变化?供给曲线将会向下移动。在图4—2中画出供给曲线的向下移动。对于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来说,这将意味着新的供给曲线S′S′向右下方移动(而不是像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那样向右上方移动)。为了证实S′S′确实表示供给的增加,仔细读出新曲线各点所代表的数量,并在附表中填入一行新数字。这里有几个绞脑汁的问题,来测验一下你对于供给变化的理解:如果由于一项发明,可以从废井中廉价地开采石油,石油的供给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出现了一场严重的干旱,小麦的供给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羊毛的价格下跌,羊肉的供给会出现什么情况?\n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现在,我们把供给与需求的分析结合起来。以便说明竞争的市场价格是如何被决定的。在这过程中,我们将寻找均衡价格,或者说平衡价格:在市场上发生作用的力量彼此相等时候的那个价格和数量水平,就是市场价格均衡。在这一价格和数量水平上,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愿意出售的数量;因此,不存在价格或数量变动的趋向(除非某一事件仅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动)。用图4—3的附表,可以说明均衡的市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迄今为止,我们把一切价格都看作是可能的。我们说:“如果价格是这样,销售量Q就将是这样:如果P是那样,Q就将是那样,等等。”但是,价格在实际上会达到什么水平呢?在这个水平,生产和消费的数量为多少?仅凭供给表不能得到答案,仅凭需求表也不能得到。这个答案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交点。让我们采用拍卖的方法,也就是用尝试着局部矫正误差的办法,在图4—3的附表中,小麦价格为每蒲式耳5美元的A点是否能在任何一段时间存在?答案是清楚的:“不能”。在5美元的价格,生产者每月供给市场18(百万)蒲式耳[第(3)行]。但是,消费者的需求量仅为每月9(百万)蒲式耳[第(2)行]。在5美元,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由于小麦存货的积压,竞争的售卖者只有在第三横行的均衡价格3美元,供给的数量才和需求的数量相等。在图形中,均衡价格是由C点表示,在这一点,供给量与需求量正好相等。在较低的价格,由于供给的数量小于需求的数量而出现不足;当价格低于3美元时,竟相出价的过程会驱使价格上升。当P高于均衡价格时,过剩的产量将迫使P降回到3美元。会把价格降低一点。因此,如第(4)行所示,价格会趋于下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下价格仅为每蒲式耳2美元的D点。这个价格能否持久存在?显然也是不能的,因为第(2)和第(3)行的比较说明,这个价格,将使消费超过生产。仓库将被出清;失望的不能获得小麦的需求者会出价使DY的价格提高。第(4)行的上升箭头表示这个使价格上升的压力。我们还可以继续试探其他价格,但是,现在的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均衡价格,或平衡价格,出现于这种水平,在这种水平下,愿意供给的数量和愿意需求的数量相等。在竞争的市场上,这个均衡价格必然位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上。只有在价格为3美元的C点,消费者的需求量正好等于生产者的供给量,每月正好力12(百万)蒲式耳。在3美元之点,价格处于均衡状态,正如冰块在一杯冰茶中处于均衡状态一样,因为,不存在着使它上升或者下降的倾向(当然。这种静止的价格不是立即达到的。最初有一个尝试着矫正误差的时期,有一段围绕均衡水平波动的时期,然后,价格最终停留在均衡状态)。图略4—3以图形说明相同的均衡状态,我们把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放人这同一图中,它们只相交于一点。C点表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在较高的价格,横线表示供给超过需求的剩余量。向下的箭头说明,由于供过于求,价格将要变动的方向。在3美元的均衡价格以下,横线表示不足。现在是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因此,供不应求的压力使箭头指向上方,说明它们对价格施加的压力。只有在C点,才会存在着力量的均等以及可以\n维持的静止价格。供求理论的实质就是如此。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供给和需求工具的作用,远远不限于告诉我们均衡价格和数量——我们可以用它来分析经济条件的变动对P和Q的影响。理解这种影响的关键,是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动的概念。前面我们探究了隐藏在供给和需求曲线背后的非价格因素。当收入或爱好变动时,需求曲线就会移动;成本或气候的变化,则会使供给曲线受到影响。供给或需求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说明,经济力量的变化如何使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动,从而影响到价格和产量的。供给的变动17世纪的英国作家格雷戈里·金曾经注意到,当农产品歉收时,食物价格上涨,当食物丰盛的时候,农民所得到的价格较低。让我们用图形来说明这一现象。于农作物不利的气候,减少农民在每一市场价格所愿意供给的数量;从而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图4—4(a)说明了这一点。图中供给曲线从SS移至S′S′。但需求曲线没有动;衣阿华下雨不下雨我都要吃饭。小麦市场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新的供给曲线S′S′与原来的需求曲线相交于E′点,位于原来的均衡点E的左上方。实际发生的情况是这样:在原来的价格P,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小麦数量太少。所以价格上升,增加供给量并且降低需求量;最后,在新的均衡价格,需求量和供给量再次相等。因此,农业歉收(或者,SS曲线任何向左的移动)会提高价格,并且根据需求向下倾斜规律,使Q减少。假设由于气候很好,或者化肥便宜,或由于一种新的高产品种,供给增加。你应该画出新的供给曲线S″S″,以及与此相应的新的均衡点E″,和较低的P与较高的Q。需求的移动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工具来考察使需求变化的力量的影响。假设家庭收入急剧增加,每个人想要更多的小麦。这在图4—4(b)中表示为“需求的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每一个P,消费者需求的小麦数量更多。因此,需求曲线从DD向右方移动至D′D′。其结果,是在原来的价格会导致小麦不足。因而均衡价格和数量从(b)中的E上移至E″点。为什么?因为需求曲线移动之后,在原来的价格,消费者的需求大于供应者的生产,出现了供给不足。接踵而至的是抢购小麦,价格上升,直到在E″点,供给和需求回复平衡。图4—4当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动时,均衡价格会有变动(a)如果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那么,在原先的价格就会出现不足的情况,价格就会上升,直到供给量和需求量在新的均衡点E′相等。(b)需求曲线的移动会导致过量需求。价格上升,并且均衡价格和数量上移至E″点。因此,影响消费需求的力量——收入、人口,替代品的价格、爱好——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并且影响均衡价格和数量。三个障碍物\n在这里,应该考虑一下三个有关供给与需求的使人困惑的根源,一代又一代学习经济学的人都受到这三点的困惑。第一点是关于以下的重要事实,在作出需求表或需求曲线时,人们总是坚持“其他条件必须相等”。第二点是关于曲线的移动和沿着曲线的移动之间的区别。第三点是关于供给与需求在均衡时相等的准确意义。“其他条件相等”为了作出小麦的需求表,我们变动小麦的价格,并观察在任何一段时期中小麦购买量的变化,在这段时期中。不允许其他因素改变,以便使它们不致影响我们的实验。具体来说,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变动小麦的P时,我们不能同时又变动家庭收入、替代品如玉术的价格或任问其他可以使小麦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为什么?因为,正如任何想孤立出一个因果关系的科学家一样,我们必须一次只改变一个因素。当然,在经济学中,我们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控制下的实验,我们在观察经济统计的数字时,很难使其他条件不变。这个对我们进行经验数据的实验的局限性使得我们进行条理清晰的逻辑思考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在其他许多因素同时作用于同一情况时,识别和衡量重要的倾向——如P对于Q的影响。图4—4(b)中需求移动的情况可以说明由于没有遵守下面的规则而造成的通常错误:在作出需求曲线时,除价格以外,其他条件必须相等。假设供给曲线移动很少,或没有移动。但是,假设在就业充分和人们具有足够收入来购买较多小麦的繁荣时期,需求曲线移动到D’D’。又假设在经济周期的较为不景气的阶段,需求曲线总是向下移动到DD。现在,把小麦市场上应有的实际统计数字画在绘图纸上。在繁荣时期,你会画出均衡点在E’,而在不景气时期,画出均衡点在E。用一根直尺把图4—4(b)中的E和r两点连结起来。你宣称:“我否定了需求向丁倾斜规律。因为,可以看到,当P具有高数值时,Q也是如此——如E点所示。当P降低时,这个变动不但没有使Q增加,反而使Q减少——如E点所示。连接E和E″的直线代表一条向上倾斜,而不是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因此,我推翻了一条基本经济规律。”可惜呀,你将会沮丧地发现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并没有被推翻:在这里,其他条件并不相等。正如一个人宣称,佛罗里达的养老院不利于健康,理由是它的死亡率很高。和那个人一样,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变量。在P上升的同时,其他条件并没有保持不变;相反,收入也提高了。收入提高使购买量增加的反倾向抵消了P上升使购买量减少的倾向而且有余。为什么这是坏的科学方法呢?因为,它导致荒谬的结沦,例如:“在革命性地推翻所谓需求向下倾斜规律的基础上,我预测,在特别丰收的年份里,小麦的售价将较高,而不是较低。”这种推理不但会导致荒谬的预测,使投机者或面粉厂遭受巨大损失,而且也会使我们看不出其他重要经济关系——例如,当家庭收入上升时,物品如小麦的需求曲线具有向右上方移动的倾向。沿曲线变动和曲线的移动与其他条件相等的问题密切有关的,是对曲线的移动和沿曲线变动的常见的混淆。在讨论问题时,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需求的增加(意指整个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和需求量的增加(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向价格较低的方向运动的结果)混为一谈。需求增加或供给增加,意味着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在需求曲线\n上的一个点代表在特定价格的“购买量”或“需求量”。因此,供给增加(或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将由于价格下降而导致需求量增加;这是沿需求曲线向下变动,而不是需求曲线的移动。让我们运用这一区别来分析以下的错误论点:“农业歉收不总是提高价格,起初价格可能上升。但是较高的价格会降低需求,减少的需求将再次使价格下降。因此,农业歉收并不一定真正提高小麦的价格!”怎样评价这个论点?这是一个文字的诡辩的例子。以上五个句子中有一个是错的,因为“需求”这个词的意思用错了:第三句中用的“需求”一词,其含义是“需求量”,因而混淆了沿曲线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正确的说法应当是这样:农业歉收会提高价格,因为向左方移动的需求曲线提高小麦的均衡价格,较高的均衡价格将减少需求量,正如消费者沿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向上运动。但是,由于没有发生需求曲线的移动,因此没有理由认为需求量的减少将导致价格的下降。均衡的意义最后一个障碍物是较为微妙的,出现的可能性较少。但是,消除它却不那么容易。这个障碍物表现在以下的说法中,“你如何能说,供给与需求的相等决定某一特殊的均衡价格?因为,归根结蒂,一个人的出售量正好是另一个人的购买量。不论价格如何,购买量必然总是等于销售量。由于这个原因,不论市场是否处于均衡,记载购买的Q与销售的Q的统计学家总是发现,它们必然相等,它们是同一种交易的不同方面。”对此的回答是:“关于统计学家所衡量到的购买的Q必然等于他所衡量到的出卖的Q这一点,你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重要的问题在于,在什么价格,消费者愿意继续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生产者愿意继续出卖的数量?在这个价格,需求者和供给者愿意继续购买和出卖的数量相等。也只有在这个均衡价格,才会没有使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倾向。“在任何其他价格,例如,当P高于供给与需求的交点时,任何物品的买卖,其衡量到的购买量和出售量都会相等,这是一种平凡的事实。但是,这种衡量到的相等决不能否认,供给者渴望按这种高价出售的数量大于需求者将要继续购买的数量,也决不能否认,计划的或想要的供给,超过计划的或想要的需求的这一情况,会对价格施加向下的压力,一直到价格最后达到两条曲线相交的均衡水平为止。”“在这个均衡的交点,也只有在这一点,每一个人——供给者、需求者以及总是报导衡量到的购买量和需求量相等的耐心的统计学工作者——才会皆大欢喜。”§.供给与需求解决了什么问题:一般均衡理解了供给与需求如何发生作用以后,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它们解决了什么问题。社会的有限的物品已经被分配到可能使用它们的人。谁负责这种分配工作呢?计划委员会?立法机关?都不是。进行分配工作的是竞争的市场价格机制,这是一种“按钱袋分配”的情况。为谁生产物品?通过谁愿意付物品的价格而得到了部分地解决。如果你有货币选票,你就得到小麦。如果你没有货币选票,你使得不到它。或者,如果你有货币选票,但不愿意用之于小麦,你也得不到它。被感觉到的最紧迫的需要或欲望——只要有现金作后盾——就会得到满足。\n生产什么的问题也得到了部分的答案。小麦市场价格的上升是诱使人们增加小麦供给的讯号——是一种使稀缺资源从其他用途转移到小麦行业的讯号。甚至如何生产的问题,也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部分的解决。因为,当小麦价格高涨时,农民就能使用昂贵的拖拉机和化肥,也能使用较贫瘠的土地。同时均衡在描述竞争的市场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时,为什么我们使用“部分”这个词汇?这是因为,小麦市场仅仅是许多市场中的一个。玉米和燕麦市场的情况也应该在这里加以考虑,而化肥、人力和拖拉机市场的情况对此显然也具有很大影响。通过让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决定所有的价格和产量,市场机制同时解决许多相互依赖的市场上的什么、如何和为谁的问题。这样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就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市场的一般均衡。在这里就好像在许多不同市场上——小麦、燕麦、玉米、化肥、土地、劳动、羊毛、棉花、羊肉、人造棉,债券、股票、个人贷款——有着许多同时行动的拍卖者,每一个市场都达到了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均衡点——小麦、燕麦、玉米、化肥的价格,土地的地租,劳动的工资,羊毛、棉花、羊肉和人造棉的价格;股票的价格和它的股息,债券的价格和它的利息率,个人贷款的利息率。没有一个市场是孤立的岛屿。当牛肉的价格上升时(譬如说,由于国外的口蹄疫),它使得国内的牧牛仔和扩大牛肉生产所需要的土地的价格上涨。它也使得和牛肉相竞争的物品,如有些需求者现在转而购买的羊肉、猪肉和鸡肉的价格上涨。它甚至还可能使麦克唐纳快餐店降低工资。这个例子说明,许多相互依赖市场的新的一般均衡如何解决经济学的基本定义所提出的问题。正是通过价格和市场,(1)来分配具有各种用途的稀缺资源——有限的土地、劳动,把它们从一个行业转移到另一个行业;(2)经济社会达到它的目的或目标——目的或目标取决于消费者对于羊毛,尼龙、食物和住房的偏好,而这些居于统治地位的消费者,由于持有生产要素,所以得到能在市场上投票的货币收入。每一个市场都根据它自己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对于建立一般均衡的价格体系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混合经济主要是通过这一市场机制来解决什么,如何和为谁的基本经济问题。§.完全竞争的作用我们的供给与需求曲线仅仅适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有组织的交易所拍卖某种标准化的商品如小麦,并且记载下许多买青和卖者的交易。芝加哥的粮食交易所就是一个例子;纽约股票交易所虽然不是物品和商品的市场,但却提供了这样一种市场,即在工作日的任何时间都拍卖普通股票,如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股票。经济学者的供给和需求曲线是把这些市场行为加以理想化的重要方法。他们并不对这种市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作纪实的描述。在这种市场的每一时刻,各种各样的经纪人来回跑动,疯狂地用手势、用嗓子把讯号传给拍卖各种粮食和公司股票的专业经纪员。然而,供给与需求的工具,确实能够概括\n这种有组织的交易活动的实质内容。作为理想状态的完全竞争不用说,绝对完全竞争的条件和物理学中完全真空的条件同样难以实现。我们可以越来越接近于完全,但永远不能达到它。然而,这一事实未必使我们的应用这种理想化概念的价值受到严重损害。实际上,对于经济学者而言,不同等级的小麦的价格,会同实际的市场价格稍有差异并没有多少意义。国库券是由许多竞争的企业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买卖,而不是正式的在一个集中的地点这样做,对经济学者来说也是如此。重要的是,买卖双方都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他们充分了解货色的优劣和各人的价格,没有任何理由优惠一个人而歧视另一个人,也没有任何理由希望他们自己的出价和要价的变化,会对现行的市场价格具有可以看出的影响。只要这一切条件成立,价格和数量的变动,就会非常接近于我们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所预测的情况。图4—5我们可以把供给与需求的工具应用于棉织品、石油,一定亩数的土地和外汇汇率经济学者用供给和需求来分析许多单个的市场。你能解释图中的四种情况吗?四个市场图4—5中的各个图形说明,除了主要作物如小麦的情况外,供给与需求的工具也可以对各种经济情况作出大致准确的描述。第一个图形描绘的是标准的棉织品的竞争市场。第二个图形表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只有提高价格才愿意供给任何数量的石油。你能看出,当消费者沿DD曲线向上运动的时候,为什么石油的销售量只能减少呢?图中还表示出资本资产如曼哈顿一块临水的土地的市场。最后,还有将于后面讨论国际贸易的第七编中论述的外汇市场,在这种市场上,需要外汇的人的出价和要用外汇来换取美元的人的要价决定法国法郎。德国马克或任何其他外国货币的价格。可以肯定,在今天,并非一切市场都是接近于经济学者所说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我们将在第四编中看到,垄断力量或市场不完全性的因素可以加入进来,而这些不完全性,要求我们修改这里所描述的供给与需求的简单的竞争模型。当我们学会如何处理这些情况以后,我们会认识到,现实世界是竞争与不完全性的混合物。最后,受到适当限制的供给与需求的竞争分析,对于解释现实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总结和复习1.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市场价格机制怎样解决什么、如何和为谁的三位一体的问题。2.需求表是一张表格,它说明人们在每一不同的价格想要——在任何时候和其他条件相等下——购买的某一物品的数量。这一关系当把它用P和Q的图形画出以后,就是需求曲线,DD。3.除了一些可以忽略的例外情况,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反之,价格\n越低,需求量越多。几乎一切商品都遵循这条P上升时Q下降的“需求向下倾斜规律”。4.供给曲线或供给表表示价格与生产者——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愿意出卖的物品数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供给曲线向右上方上升:收益递减意味着需要有较高的P来沿着供给曲线SS诱导出成本较高的增加的Q。5.只有在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价格,才可能出现市场均衡。在高于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均衡交点的任何价格,生产者愿意继续供给的数量超过消费考愿意继续需求的数量。过多的售卖者的减价会对价格形成使价格下降的压力。与此相似,低于均衡的价格将会造成不足,并且碰到过多的购买者出高价的使价格上升的压力。6.竞争的价格把有限的物品供给分配给那些需要物品同时又有货币选票作后盾的人。除了有助于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外,市场价格还是改变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讯号。但是,任何一个市场仅仅是“部分地”有助于解决什么、如何和为谁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市场都是和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互相依赖来共同决定“一般均衡的价格体系”。7.供给和需求的工具仅仅适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如几个类似小麦这种主要作物的那些有组织的交易市场。一些普通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证券也可能具有这种有组织的交易市场。还有其他一些市场;其行为方式非常接近于拍卖市场。即使没有正式的拍卖手续,只要有为数众多的信息灵通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而只要每一个人的力量轻微到不能单独对标准化的交易物的价格具有可以看出的影响——只要这些条件存在,供给与需求的工具往往就可以对这种市场的行为作出相当近似的描述。然而,我们以后将要看到,现代的经济现实的很大部分,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竞争模式,经济学者必须找到适用于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的工具。概念复习需求表或需求曲线,DD供给表或供给曲线,SS需求向下倾斜规律收益递减和上升的SS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背后的力量DD和SS的均衡交点曲线的移动和沿曲线的变动其他条件相等不足和过剩一个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如何部分地解什么、如何和为谁的问题价格的分配作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市场的一般均衡需求和需求量§.供讨论的问题1.虽然我们都不愿意吃较高的价格带来的苦头,说明在市场经济中,上升的市场价格在供给不足的时候确实发挥有用的作用。讨论在按不同的原则(例如命令、传统)组织起来的经济社会中,供给不足的困难是如何得以解决的。用石油价格上升的例子加以说明。2.仔细定义需求表或需求曲线的含义。陈述需求向下倾斜规律。用你自\n己经验中的两个事例说明需求向下倾斜规律。3.定义供给表或供给曲线的概念。说明供给的增加意味着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把它与需求增加所意味着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的移动作一比较,为什么会有不同?4.什么因素可能增加小麦的需求?什么因素可能增加小麦的供给?廉价的石油对汽油的供给会产生什么影响?对煤矿工人的工资呢?5.阐明竞争价格在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交点稳定下来的理由。如果市场价格开始过高或过低,描述由此而发生的情况。6.“供给增加(或减少)将会降低(或提高)价格。”证明这句话。现在解释:“需求的增加(或减少〕一般会提高(或降低)价格。”7.“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同时出现,是在统计上和逻辑上不可能的事情。需求和供给是同一回事。”用“三个障碍物”一节的内容加以评述。8.陈述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用票证配给汽油的利弊。9.确定以下几条是否涉及需求曲线的移动或是需求量的改变:(1)汽车销售量随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上升;(2)当教皇允许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吃肉后,鱼价下跌;(3)征收汽油税减少了汽油的消费;(4)在一场灾难性的小麦病虫害之后,面包销售量下降;(5)在一场灾难性的小麦病虫害之后,花生酱和果子冻的销售量下降。10.说明为什么下列判断题的正确答案都是“错”:——巴西咖啡作物欠收会降低咖啡、茶、柠檬和奶油的价格。——爱好长裙的时尚会降低羊毛的价格并且提高盐的价格。——一种新出现的吃肉的瘾头会降低谷物的价格并且提高兽皮和兽角的价格。——甜菜的种值提高了热带甘蔗田地的地租。11.较高深的问题(为懂得一些数学的人而出):需求曲线表示的是Q和P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即Q=f(p);需求向下倾斜意味着Q随P的上升而下降,或者用微积分中的表示法,即df(p)/dp<0;其他变量,如收入(X1),或燕麦价格(X2),保持不变;等等。因此,f(p)是f(p;X1;X2;⋯)的简写,任何一个X1的变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与此相应地,用Q=S(p)[其中,ds(p)/dp>0]表示Q和P之间的供给函数关系。那么,均衡交点的价格P*就是方程f(p)=S(p)的解。设f(p)=9-p,s(p)=2p,求均衡时的P*和Q*。画出供给和需求曲线,并且求出它们的交点,下面,设f(p)=9-p+(Xl—11),当X1(收入)=11时,均衡时的P*和Q*是多少?如果收入上升到14,哪条曲线会移动?当收入=14时,P*和Q*是多少?\n第二编宏观经济学:产量和价格的波动\n第五章宏观经济学概述:总供给与总需求我的方案——把减少伤害积极性的赋税,减少联邦开支的增加和规章制度以及逐步放慢货币供给量的增长谨慎地结合起来——寻求创造一个新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美国的力量能够被用来为我们大家的利益服务。这个环境将是这样一个美国,在这里诚实的工作不再受到不断上胀的价格和税率的打击。罗纳德·里根总统历史教导我们,广泛的机会促使私人经济增长,但是里根经济学采取相反的方针。它致力子减税和大富豪的积极性——造成储蓄和投资下降、创纪录高的实际利率、创纪录的贸易逆差、战后创纪录的失业和创纪录的预算赤字,这些都抑制了增长。里根经济学不是在创建我们的未来,而是把它作为抵押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沃尔特·F·蒙代尔第一编介绍了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和争论之处。现在,在本书的下两编,我们来分析整个经济的涨落和起伏——即:研究宏观经济学。是什么原因使失业在1982年底几乎上升到11%?为什么通货膨胀在1979年急剧上升到13%,后来1984年降到4%?什么是国民总产值,为什么它在经济周期中随时间波动?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能不能熨平经济滑行铁道上的高峰和低槽?在稳定经济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究竟应该是货币,还是税收或者是开支呢?这些问题在以下几章中加以论述。在我们开始详细研究宏观经济学之前,把这个主题与第四篇到第六篇的微观经济学的研究相对照会是有用的。微观经济学涉及的是单个价格与数量的变动方式——涉及谷物价格怎样在棉花价格下跌时提高。微观经济学论述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市场机制。相反,宏观经济学论述整个经济的行为——或经济生活的宏观总量。它研究的是一国产出、就业、失业和价格的总的水平。举例来说,微观经济学考虑钢铁价格相对于能源价格的变动方式,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切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的变动方式。微观经济学研究,你年轻时上大学是否是对你的时间的一种很好的利用,而宏观经济学考察是什么因素决定总失业率。微观经济学考察单个外贸项目——为什么我们进口本田汽车而出口卡车。宏观经济学考察我们进出口的总趋势——为什么美元币值提高,为什么法国法郎币值下降。但是要注意: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正像不懂得一点心理学我们就无法理解人们的行为一样,要理解经济中的宏观运动也需要懂得微观的供求分析工具。在开始我们的主题之前,我们必须再补充最后一点。本章是对整个宏观经济学主题的总的看法。因此它包含了许多新的材料。如果你偶尔发现你不理解某一点,或者某个概念似乎对你多少有点含糊不清,不要为此而感到不安。后面十二章的任务就是展开、澄清和扩充本章的概略分析。A.宏观经济学问题今天,宏观经济学能够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主题,有许多原因。一个原因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表现对国家兴衰极为重要。那些增长速度很快而且没\n有重大夫衡的国家(像日本或德国)因其居民享有不断上升的高生活水平而受人羡慕。相反的极端是那些停滞不前,似乎陷入高通货膨胀和贸易逆差剧增的国家。它们就像尸体那样受到检查,以便找出造成疾病的原因。而且,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还因为国家可以通过经济政策——通过支出、课税和改变货币供给量——对经济运行的表现施加重大影响,我们不能影响天气,但是公共经济政策的明智与否却可以对我们未来的生活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有关宏观经济学的辩论构成了政党或候选入政纲中的若干政策要点。在1984年里根总统与候选人蒙代尔的竞选中,我们看到了竞争者之间异常广泛的分歧。里根坚定地捍卫他的把减税作为健全经济关键环节的政策。他指出,1984年出现的强有力的经济复苏就是他的政策有效的证据。蒙代尔试图以预言大量预算赤字和其实际利率可能导致未来经济问题来抵毁里根的声望。他提出用高税收来避免公债猛增和减少贸易逆差。居民如何作出反应呢?他们所作的选择是相信他们所看到的繁荣而不是民主党人预言的暗淡前景。他们以巨大的选票差额使里根总统重新当选。许多分析家把里根的引人注目的胜利归之于上升的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和工具当我们权衡相互竞争的政客们的主张,或思考国家的兴衰时,我们很快就会认清:支配我们分析的不过是很少的几个关键变量。在评价一国的成就时,我们经常会碰到国民主产总值(GNP)、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分析与政策的中心目标或目的。对以往大部分历史来说,各国在影响它们的经济成就上做得很少。但是随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关于公共政策怎样影响经济的知识已经增多了。现在,我们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手段或工具目标和工具目标工具产出:财政政策......高水平政府开支实际的和相对于我们潜在能力的税收货币政策高速增长率....就业:..控制影响利率的货币供给收入政策:高就业水平....低非自愿失业从自愿的工资-物价指导指标到强价格水症稳定并保持自由市场.............制控制国际收支平衡:对外经济学:...........进出口均衡贸易政策汇率稳定汇率干预左边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这些都正式体现在国家法令中。它们可以在政治领寻人的讲话或民意测验中找到。实现这些目标会导致不断增长的高生活水平。右边是政策工具。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用以影响经济活动的速度和方向的制动器和方向盘。保守派经常认为应该尽量少用它们,而自由派则要对它们加以积极的使用。有了较好的认识。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货币供给量、税收以及开支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经济。\n表5—1是一张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目标和工具的清单。现在我们要详细地讨论其中的每一项——从而说明现代宏观经济学所面临的某些关键问题。目标和工具好的宏观经济表现具有四个主要的领域——这些领域关系到产量、就业、价格和对外部门。我们从产量开始。产出今天,衡量经济成就的最终尺度是六国创造经济物品和劳务产出的高水平和高速增长的能力。较多的粮食和衣服、汽车和教育、收音机和音乐会的产出——一个经济如果不大量和优质地生产这些东西的某种适当组合,它还有什么别的目的呢?衡量产出有许多方法,但是最全面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GNP是一年内生产的从苹果到齐特拉琴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GNP可以用当前价格衡量,这就是名义GNP;或者用剔除通货膨胀后的价格衡量,这就是实际GNP(下一章对构成GNP基础的那些概念进行更全面的讨论)。实际GNP的变动是产出水平和产量增长的普遍可以得到的最好尺度;它们可以代表国民经济的受到细致监测的动向。图5—1显示了美国自1929年以来实际GNP的历史。仔细考察这张图,可以表明大萧条期间的经济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强制征集动员期间的复苏和景气、复员期间的衰退、20世纪60年代黄金时期的高速增长、从1973年开始的停滞、1979年后的严重的衰退以及从1982年起的迅速复苏。实际GNP的升降被称为经济周期。它们到目前仍是资本主义的一个特点。近年来,周期的强度比1930年代或该年代以前有所减弱了;然而,即使具备宏观经济学的详细知识也未能根除周期。这个图表示从1929年以来这段时期实际GNP的增长情况。注意:在大萧条时,产出实际上急剧下降。在二次大战以后的时期,产出的增长非常稳定,直到七十年代经济受到许多冲击为止。(资料来源,美国商业部)但是这些代表经济周期升降的波浪和起伏却不能够掩盖实际产出缓慢而稳定的长期增长趋势。长达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已证明自身具有强大的进步动力,正如长期趋势或潜在产出的增长所显示的那样。大致说来,潜在产出就是最大的可能维持的或高就业的GNP。从1800年以来,美国经济一直按平均年增长率3.5%增长。实际潜在GNP的这种多倍的增长代表了一种长期趋势,而经济周期则围绕着这个趋势反复出现。在我们进行论述以前必须对潜在产出下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但是它所牵涉到的不过是一些熟悉的概念。潜在产出依赖于这样一个观点:当产出和就业都非常高(因而失业非常低)时,通货膨胀(或价格增长率)开始迅速上升。与此类似,在失业水平很高时,通货膨胀减退。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临界失业率,叫做自然失业率,估计约占目前劳动力的6%。如果失业降到临界或自然率以下,通货膨胀将开始上升。我们把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实际GNP水平称为潜在产出。这是一个经济社会在不提高通货膨胀率条件下所能维持的最高的实际GNP水平。在第十到第十三章,我们将回过头来,较充分地分析自然率、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n潜在产出与实际产出之差是GNP缺口。GNP缺口是因经济没有达到高就业潜在水平而失去的物品和劳务量的估计数。图5—2表示1930—1984年期间潜在产出和GNP缺口的估计数。注意产出大量丧失的时期——尤其是本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关于术语的含义,需要提醒的有两个重要之点:第一,潜在产出不代表最大产出或经济的物质生产能力。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近来还在越南战争期间,图5—2表明我们的经济一直在高于其潜在产出的水平之上进行生产——GNP缺口是负数,在这些时期内,工厂生产这样接近于其生产能力,以致于膨胀性的力量都被释放出来。重复一下,潜在产出不是一个经济社会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而是它在不导致猛烈通货膨胀情况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第二点是,GNP缺口不一定来自经济政策错误。不能把它们当作为失误行为或政治上不负责任的证据。像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这些高缺口时期都是原有的通货膨胀正在被排出于经济活动之外的时期,这些是“为了反对通货膨胀而下的本钱”。这些痛苦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时期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政策制定者作出判断,认为这些大的GNP缺口是避免奔腾式通货膨胀所必需的。就业与失业回到表5—1所显示的宏观经济表现的尺度,我们看到下一个目标是高就业或低失业。人们要求能找到报酬优厚的好工作而且还要很容易找到它们,我们在第十一章将看到,实际高就业不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目标。多次非自愿赋闲会给家庭造成金钱上的困难——但是经济压力很快会带来心理,社会和公众庭康方面的重大损失。图5—3表示近60年来劳动力参与和失业的趋势。劳动力包括所有就业的或夫业的人,但是排除那些没有工作而又不找工作的人,这一点在第十一章要更详细地加以讨论。从1929年以来这段时期中,成年人口中属于劳动力的部分略有增加(从1929年的约53%到1984年的65%)。失业在30年代大萧条时达到类似流行病的比例,1/4的劳动力是失业的。但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人们更好地掌握了控制经济的方法,平均失业率已降到5.5%。令人遗憾的是,如图5—3下部所示,近20年来劳动力中的失业部分有了明显的上升,从而使所有愿意就业的人,都得到适当工作的目标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价格与通货膨胀第三个主要的宏观经济目标是在自由市场条件下保证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意指价格既不很快地上升也不很快地下降,通货膨胀率(通过一时期到下一时期的价格变动率来度量)接近于零。维持“自由市场”的愿望是以美国的这样一种这个图形表示潜在GNP随经济周期线变动的趋势。上面那条左方有标度的平滑线条表示1930—1984年期间的潜在产出。潜在产出的定义是当失业处在自然率水平时的实际GNp水平。注意,近半个世纪以来潜在产出每年大约增长3%。下面那个其标度在右方的图形表示GNP缺口。它表示实际产出降到潜在产出以下的程度,这是潜在GNP的百分比。注意30年代和80年代大的GNp缺口。(资料来源:美国商业部和作者的估计)政治判断为基础:价格和工资应当在分权的私人市场上或通过讨价还价方式加以确定,而不是用政府法令来确定。对这种组织形式的要求来自这样一种经济学上的见解,认为自由市场所确定的价格是组织生产和确保市场能对人\n们偏好作出反应的一种有效途径。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最普通的方法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一般被称为CPI。CPI度量的是典型化的城市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组固定物虚线和右方的标度表示劳动力参与率(15年来人口中劳动力所占部分)。注意:逐渐上升的趋势,特别是1965年以后,因为很大一部分成年妇女从家务劳动转向生产劳动。实线和左方的标度表示失业率,或劳动力中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部分。失业在30年代达到灾难性比例,1933年达到顶峰,即25%劳动力失业。还应注意:从1969年以来失业率逐步上升,1982年达到战后最高纪录9.7%,(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品(如食物、住房、服装和医疗服务等)的费用。价格总水平经常用P表示。①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例如从一年到下一年)的升降率图5—4表示了从1929年到1984年CPI的通货膨胀率。在整段时期内,通货膨胀平均为3.2%。但是要注意,各年的通货膨胀有极大变化,变动范围从1932年的负10%到1947年的高达正14%。在自由市场条件下达到价格稳定的目标要比有关产出和就业的目标更为微妙(第十二和第十三章对比作更为充分的论述)。像有时在共产党国家那样,实行一组绝对不变的价格,或战争期间在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物价管制,显然都是不理想的。冻结的价格结构会阻止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去配置物品和投入品——这就没有任何有效的方式去引导能源保护或阻止马车的生产。在另一个极端,我们必须避免恶性通货膨胀,即:价格水平一年上涨1000%或100万。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本世纪20年代在魏玛时期的德国所看到的那样,价格不起作用。那些太愚蠢或太幼稚而抓住货币不放的人变得一无所有。经济社会退回到物物交换时代。这样,作为能够使价格体系有效运行的最好方式,我们寻求的是,有时容易轻度通货膨胀的价格伸缩的黄金中值。对外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最后一个目标涉及一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一切经济都是开放的:它们进口或出口物品和劳务;它们向国外借入或贷出货币;它们模仿国外的创新或把它们自己的新思想传递给外国文化。在正常时期,我们的进出口多少是平衡的,其中净出口(进出口美元价值之差)只代表我们GNP的一小部分。有的时候,我们的外部平衡却受到冲击,国内或国外的经济周期,石油价格的暴涨暴跌,利率的大变动,禁运——这一切都能引起净出口急剧变动。在这种情况下,一国的外汇汇率(用美元可买的英镑或德国马克或日元的数目来度量)可能大起大落。自1970年以来,美国与它的贸易伙伴的经济关系出现过许多次扰动。美元币值从1971年到1973年大幅度下降,1975年到1982年图5—4消费者价格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1929—1984年这幅图表示了闲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度量的消费品价格历年增长情况。在大萧条时期,价格实际下降。但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通货收缩(或价格下降)已很少见。注意:通货膨胀从1960年到1980年呈上升趋势以及1980年后出现的由于经济衰退、高失业和石油价格跌落而造成的急剧下降,或通货紧缩。(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的急剧衰退,80年代早期非常高的利率——这一切都引起进出口市场的大变动。这种外部不平衡可以引起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动荡。像1979年到1982年①更确切他说。CPI通货膨胀率是:消费者价格通货膨胀率\n出现的美元币值的剧增引起国外的通货膨胀井使出口骤减。尤其是那些非常开放的经济(像加拿大、英国或荷兰),减少外部不平衡的幅度是经济政策制定者优先考虑的中心问题。对外经济政策问题不在宏观经济学。各章中展开分析。它们被推迟到第三十八至第四十章中再加以充分论述。总结一下: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表现有四组判断目标:1.高的和不断上升的实际产出水平。2.高就业和低失业,向愿意工作的人提供报酬优厚的好工作。3.稳定的或轻微上升的价格水平,而同时价格和工资由自由市场确定。4.以稳定的外汇汇单和进出口大致平衡为标志的对外经济关系。虽然有少数国家成功地实现了这些目标,但是大多数发达国家正在继续寻找能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工具宏观经济生活的目标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但是各国怎样才能最好地满足这些目标呢?对一个希望改进其表现的国家来说能有一些什么选择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部分地存在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中。再回头看一下表5—1,右方表示的四大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一个政策工具就是一个受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经济变量;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着一个或多个宏观经济目标。打个比方,一辆汽车行驶的目标可以是安全抵达新奥尔良;这里的工具是方向盘、制动器和加油器踏板。财政政策前两个主要的宏观经济工具,政府开支和税收,是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先谈开支。在下面,我们用开支一词表示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购买坦克和铅笔;建造水坝和公路;法官、中央情报局雇员和将军的薪金;等等。联邦政府开支用来决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相对规模的一种工具,用来决定我们的GNP中有多大部分用于集体消费而不是私人消费的一种工具。此外,正如我们在第九章将要指出的,政府开支是总支出,因而也是实际GNP短期变动的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因素。财政政策的另一半是税收,在宏观经济中,税收起着两种关键作用。首先,税收减少人们的收入。由于只给家庭留下较少的可支出收入,较高的税收会减少他们的消费支出,从而降低总需求和实际GNP。此外,税收能够影响潜在产出水平。例如,在1981年,里根政府制定了若干规定来降低新企业投资的收入税。这些变动趋于提高企业用于机器和工厂上的投资支出。随着新投资加到国家的资本存量上,劳动力的主产率会得以提高,潜在的GNP会得以增加。税收和政府开支怎样具体影响总支出和潜在产出问题,在第八到第十章将会看到。货币第二个主要的宏观经济学工具是货币政策。每个人都曾经读到过我们的中央银行,即联邦准备制度,怎样改变货币供给,那些被称为M1、M2等的神密的东西。供应货币的目的并不是试图推行把树木变成钞票的现代炼金术,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加快或减慢货币增长,联邦准备制度可以使利率降\n低或提高,从而促进或减缓向住宅、工厂、设备和存货的投资。在银根紧缩时期,较高的利率会导致GNP减少和通货膨胀下降。货币政策的确切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方式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联——是宏观经济学最吸引人的然而也是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英国撒切尔政府和1979—1982年间的美国,过分依赖货币供给控制,导致利率和失业猛增,同时通货膨胀率明显下降。联邦准备制度究竟怎样造成1980—1982年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呢?这种政策设计是好还是坏?这些问题我们将在第十四至十六章中详加论述。收入政策第三组宏观经济政策是收入政策,更确切他说是工资——价格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成为政策的主要目标时,政府要寻找确保价格稳定的方法。降低通货膨胀的传统方式是控制货币供给和政府支出的增长。这些步骤会减少实际GNP,增加失业,制止价格和工资的膨胀。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的宏观经济研究表明,这种传统战略的代价很高。需要用数千亿元的GNP缺口才能使通货膨胀下降几个百分点——看到这一点的最近期间是在1980年到1984年。面对如此巨大的代价,各国开始寻找其他方法。这些方法的范围从工资和价格管制(特别是在战时使用)开始,直到不太严厉的措施,如劝告式的和自愿的工资和价格“指导指标”,一直到政府劝说工会和大企业对工资确定方案采取克制态度的政府公共关系宣传为止。收入政策是宏观经济工具中最有争议的部分。许多经济学家声称它是无用的。有些人认为它比无用更糟——它不仅没有减轻通货膨胀,而且干扰了自由市场。然而第三组人承认收入政策是不完善的,但他们争辩说,收入政策比其替代方法要好,就像年老比死亡要好一样——也就是说,收入政策比高失业这种替代办法浪费较少。这一争论井没有肯定的答案,但是当我们在第十三章谈到通货膨胀理论和解决办法时,我们将仔细地考察这个问题。对外关系最后一组工具涉及对外经济政策。它们包括多种不同工具,如管理汇率、施加外贸控制、关税或补贴;或者,甚至为了稳定外贸人为地造成失业。这组政策对于相对封闭的美国经济来说,一直仅具备有限的重要性,但对比较开放的经济则是中心环节。总结一下:一个国家有许多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被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的有:1.由政府开支和税收组成的财政政策,政府开支影响与私人消费相对的集体消费的相对规模。税收取自收入并减少私人支出,但是也会影响投资和潜在产出。财政政策至少是在短期之内影响总支出,从而影响实际GNP和通货膨胀。2.中央银行实行的货币政策决定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变动使利率上升或下降,从而影响用于如机器或建筑物等项目上的支出。货币政策对实际GNP和潜在GNP都有重要的作用。3.由政府实行的收入政策是为了直接影响工资和价格变动趋势,以便缓和通货膨胀。4.对外经济政策——汇率干预、贸易政策,或者甚至货币和财政经济政策——试图保持外汇市场平衡以及防止进出口相差太远。实践中的工具和目标\n每个发达国家的政府都一定会碰到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和工具问题。但是在美国具体的实际情况怎样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是粗浅的。除了“平衡预算”这类众所周知的教条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组成一种对经济进行管理的首尾一贯的理论。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宏观经济科学第一个激动人心的事件,它是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开创性贡献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会正式宣布联邦政府对宏观经济表现负责,这反应了凯恩斯观点的影响日益扩大和对大萧条卷土重来的惧怕。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性的1946年就业法案,该法案指出:国会特此宣告:联邦政府的持续的政策和责任在于使用一切符合于其需要和义务的可行手段⋯⋯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注意:前面讨论的四个目标中有三个正式写入就业法案。当时坚挺的美元和数量微小的外贸部门使得对外经济问题在三十年中没有受到重视。在国会提出这些崇高、但有点模糊的目标的同时,就业法案建立了一个经济顾问团(或CEA)作为总统工作人员的一部分,负责诊断经济健康状况①和开列适当的处方。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的不良表现促使国会重新评价1946年法案,结果,国会通过了1978年充分就业与平衡增长法案。一般按它的两位发起人的名字称为汉弗莱·霍全斯法案。由于不满意1946年就业法案的模糊标准,新法案建立了数量指标——4%的失业率和3%的通货膨胀率的临时指标——作为整个国家的经济目标。不像早期的法案,1978年汉弗莱。霍金斯法案没有力改善的政策环境或经济表现作出贡献。它固然建立了数量的和有雄心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太精确了。而且它们太雄心勃勃了。自从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一直没有接近过这些目标。由于太不现实,它们实际上没有为政策制定者们提供指导。①最后,1978年法案没有创造出任何能使国家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工具。为什么实现汉弗莱-霍金斯法案的有雄心的目标,或者明智观察者的确实比较合理目标,已被证实力是不可能的呢?为什么国家在80年代早期陷入接近11%而不是4%的失业之中,同时还伴随着3—13%的通货膨胀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存在于客观经济所面临的约束和替换的性质之中。在第二章,我们见过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这条曲线表明,我们不能既使大炮达到最大量又使黄油达到最大量,或者既使今天高消费又使明天也高消费,或者使私人和集体的消费都达到很大的数量。你不可能使你今天吃完的蛋糕到明天还存在。①除了向总统提出建议外,CEA的主要公开职责是准备每年随总统预算一起发表的《总统和经济顾问团的经济报告》。这份文件是宏观经济研究人员的必要读物,因为它包含丰富的统计资料和对当前经济趋势的判断,同时也有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辩护。有时这份枯燥的文件会引起争议。在1984年,里根总统的财政部长说:里根总统的CEA的报告应当“扔进废纸篓里”。①在这个法案的较早版本中,曾规定要把联邦政府建成“可以指望的最后一个雇主”,并要建立一个大的“计划”机构。这两个新工具对经济温和派和保守派都是不能接受的。这两条从法案中删除以后,所剩下的便只有不可能实现的目标。\n在宏观经济中同样有替换关系。宏观经济学牵涉到在各种不同的主要目标之间作出选择。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有高额消费和高速增长。要降低高通货膨胀率或是需要一段高失业和低产出的时期,或是需要通过工资一价格政策来干预自由市场。这些困难的选择是每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必然会面临的种种选择中的一部分。在所有宏观经济问题中,最令人痛苦的是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所作的短期替换。正如我们将在第十二和第十三章所看到的那样,价格被习惯性力量,被意外冲击所推动。如果失业接近其自然率,如果没有需求或供给的冲击,那么本年的价格就会继续按与上年相同的速度增长——通货膨胀就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如果通货膨胀达到难以忍受的高度——价格以每年10%或15%或20%的速度增长,一国怎样才能降低这种通货膨胀呢?通过造成或容忍一段高失业和GNP缺口的时期,通货膨胀便能得以降低。最近的一个重要的例子是70年代末出现的。伊朗国王倒台后,石油生产下降,油价从每桶14美元猛增到34美元。通货膨胀从1977年的6%上升到1979年的11%。美国和国外的经济政策制定者被这种不断加速的通货膨胀所吓倒。卡特总统苦恼着:他究竟应该使经济减速,听任失业上升,抑制经济增长,从而引起工会的愤怒和失去一半选民的支持,总之使用所有一切来降低通货膨胀呢?或者,他还是应该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甘冒触发更大通货膨胀的风险,从而引起工商界的愤怒和失去另一半选民的支持呢?卡特选择了经济减速和失业上升。所有工业国家在1979年石油价格上升以后遇到了同样的两难困境。有些国家,如撒切尔的英国,选择了严重的衰退。其他国家,像密特朗的法国,试图刺激经济。但是每个国家面临的教训都是相同的:不管领导人是美国的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是英国的保守党人还是法国的社会党人,一个国家都不能逃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替换。所有的人都懂得:在价格和工资由自由市场决定的经济社会中,减少通货膨胀的政策必然要在高失业和大的GNP缺口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两难处境的相反的方面也是真实的。如果一国希望在产出大大高于潜在GNP的情况下享有极低失业率的成果,那么通货膨胀很快就会回来。正如我们在本章后半部分将会见到的那样,当约翰逊总统在1960年把经济推到大大高于其潜在产出水平时,国家受到了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的报应。其他的选择也缠注了宏观经济学。一个国家能够用工资和价格管制来暂时抑制通货膨胀,但结果是价格扭曲和经济缺乏效率。要提高潜在GNP的增长率就需要向知识和资本投资,但是当一个高度就业的经济投资过多时,它就只能享受较少的电影或滑雪旅行。我们能够在国际贸易上开放我们的国家,从而享受低价的尼康照像机和丰田汽车;其结果是:这些行业中的美国工人会丢掉了他们的工作,不得不迁居或者接受工资削减。这里没有容易作出的选择!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最后一句话:本书的讨论是分析性的,因为我们试图理解行为的一般规律和规则。实际决策——诊断、开处方、劝说、敲桌子——常常是混乱的和吵闹的。分析与现实的差别类似于足球教练员的图形设\n计和图形设计的实际执行之间的差别,或者将军的作战计划与战壕里的流血和混乱状态之间的差别。举几个例子:保守派和自由主义者不仅在如何权衡通货膨胀与失业上具有分歧,而且对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替换关系也是如此。里根政府的财政政策更多地受到其政治哲学(强大的防务和低税收)而不是受其宏观经济哲学的支配。结果在那位共和党人主持下,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联邦赤字,与此同时,人们却听到属于共和党的一位财政部长说:大幅度税收削减和赤字支出毕竟不是那么糟的。弯曲和倒转,前后矛盾和权宜之计——这些像在其他领域中一样在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公开声明中也可以看到。B.总供给与总需求我们现在碰到了关键的宏观经济变量。它们怎样相互发生作用呢?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让我们确切地看一看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转的。外部的、引致的、政策变量在我们深入宏观经济理论之前,区别三种不同的经济变量是有益的。我们在图5—5作了这种区分,该图显示了一个黑箱(宏观经济)。在下一节,我们要看一看黑箱的内部,但是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什么力量对黑箱起作用。图5—5中有多种不同变量都对经济社会起作用。首先,存在政策变量或上面描述过的工具。其次,存在外部变量,或在宏观经济体系外部决定的变量。像气候或人口总量等变量一般被当作是主要由非经济力量引起的。最后一组变量是引致变量,即由经济体系本身决定的变量。引致变量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全部目标——产出、就业、价格水平和净出口。因此,政策变量和外部变量都是影响宏观经济的投入,而引致变量是宏观经济运行创造的产出。为说明这些限定,让我们再以到新奥尔良的汽车旅行为例。外部变量是司机不能控制的因素——气候或道路情况。政策包括决定把加油器踩到多低,或者是以三档还是四档驾驶。引致变量是汽车的速度和方向,即它是在路上跑还是翻到沟里。这些区别也适用于第四章的供求机制。如果我们考虑小麦的供给和需求,外部变量就是气候(影响供给曲线)和偏好(影响需求曲线)。政策变量是这样一些问题,如是否购买小麦作为政府储备,是否向俄国人出售。引致变量是小麦的价格和数量。§.黑箱的内容:总供给与总需求既然我们了解了作用于宏观经济的各种力量,现在让我们透过黑箱内部看一看这些力量是怎样起作用的。图5—6是理解多种力量在宏观经济中相互作用的中心图解。它把图5—5加以放大,以表示黑箱内部变量相互连接的方式。图5—6中的两个主要的新概念是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在以下数页里,我们将要定义这两个中心概念,并考察它们的决定因素。总供给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图5—6的下部的指向总供给的箭头。总供\n给是指厂商在流行价格、生产能力和成本既定条件下将生产和出售的产出数量。一般说来,厂商的目的是要生产它们的潜在产出(回想一下,经济社会在没有加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就是它的潜在产出)。但是,如果价格和支出很低,厂商生产的产量会少于潜在产出;而在高价格和高需求条件下,厂商生产的产量可能暂时高于潜在产出。从这个定义可以清楚地看到,总供给与潜在产出水平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是什么影响潜在产出,从而决定总供给呢?正如图5—6左下方所示,总供给是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即社会的技术)决定的。总需求图5—6左上方说明AD的决定。总需求是指在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厂商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因此AD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主体的总支出:消费者购买的汽车、政府购买的坦克、厂商购买的卡车,等等。推动AD的力量包括像价格水平、人民收入、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以及像税收、政府购买或货币供给等政策变量。图5—5政策和外部变量推动宏观经济,并产生引致变量宏观经济中可区分出三组变量:(a)外部变量——像气候——影响经济运行,但是(相对地)不受后者影响。(b)政策变量是国会或联邦准备制度制定的。(c)引致变量是经济过程的产出或结果。在以下几章,我们将深入黑箱内部看一看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为了了解实际经济后果——产出、就业、价格等的实际水平——我们必须考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图5—6的最右方的圆圈说明了这一点。重申一下,AS(主要由潜在GNP推动)与AD(由支出及其决定因素推动)的相互作用产主了我们所分析的后果:实际GNP水平、工作职位数目和失业率、价格以及通货膨胀率。图5—6看起来很复杂,但它实际上对现实进行了大大的简化。在这幅图中,我们看到宏观经济的主要原素。(a)左方是推动性变量(政策的和外部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其他力量推动着总需求。资本存量、劳动、资源和技术确立潜在产出的水平,从而决定总供给。(b)在黑箱内部,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发生作用。当需求水平和现有资源发生联系时,这就决定了经济的后果。(c)宏观经济中的主要的引致变量在右方的六边形中表示。这些是产出或实际GNP、就业和失业,以及价格和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的目的是要理解这幅图后面的力量。我们在第十二章中将反复碰到这幅图。右方的后果之一是工厂和设备的投资水平(这是GNP的一部分)。投资加到资本存量上去,随着经济资本积累增加,工人有更多更好的工具使用,潜在产出水平提高。因此,我们可以从AS—AD相互作用的圆圈划一条细线与资本相连。这并不是产出对总供给的唯一的反作用。教育、科研与开发、石油与矿藏的枯竭,以及农田——这些中的每一项都给未来留下一笔或大或小的有用资本财产存量。AS与AD的相互作用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反馈以影响经济的AS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上面用语言进行的讨论可用一组大家熟悉的工具——总供给和总需求曲\n线——从分析上进行探讨。在第四章,我们介绍了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概念,以便对个别产品进行微观经济分析。我们可以使用这种微观经济工具分析小麦和汽油,劳动和资本。这种曲线图形的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失业和停滞这种宏观经济问题。它将帮助我们认清,为什么当货币支出短期内猛增时,实际产出增长很多,而价格只提高很少。它也可以表明,为什么在长期内货币支出的全部增长量最终几乎都转化为价格增长而不是产量增长。图5—7表示的是整个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表。横轴或产量轴表示经济的总产出(实际GNP)。竖轴是价格总水平(例如,用CPI度量)。向下倾斜的粗曲线是总需求表,或AD曲线。它表示经济中的全部主体——消费者。厂商、政府——在不同价格总水平下可能购买的各种数量。图5—7中向上倾斜的粗曲线是总供给表,或AS曲线,这条曲线表示厂商索取的价格与它们生产和销售的产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随着所需求的总产出水平的上升,全体厂商将索取较高价格:当实际产出Q增加时总价格P沿着AS曲线上升。把AS和AD合并起来,我们还可以找到总价格和总产量的均衡值——我们可以我到实际GNP水平和某一既定时期可能保持的CPI。如果给定决定图5—7中AS和AD的各种力量,整个经济在E点达到均衡。只有在这一点,即产出水平是Q=3000和P=图5—7总价格和产量的宏观经济后果是由总供给与总需求相互作用决定的宏观经济的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是由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决定的。AD曲线代表消费者、厂商和政府在价格总水平的不同数值下的实际支出水平。As曲线表示厂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所要生产和出售的数量。宏观经济均衡位于E点;它出现于厂商愿意生产和出售Q=3000的产量。而支出者正好愿意购买这个数量时的价格总水平上。150,购买者和售卖者才感到满意,只有在E点,价格总水平才达到这样一个水平,以致于使得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卖者愿意生产和出售的数量。①AS和AD曲线的斜率为什么图5—7的曲线有斜度呢?先看AD曲线。它向下倾斜,这表示支出数量随价格总水平下降而增加,其原因在于家庭的消费支出,当我所购买的东西的货币价格下降时,我的货币收入能使我购买更多的食品、衣服或书籍。例如,如果CPI下降5%,我的收入或财产的某些项目不可能也下降5%:我的工资可能是一确定下来就是一到三年不变,我的货币持有量的票面价值根本不会下降。因此,我的实际购买力会增加,我的实际消费支出也很可能要增加。甚至在低价格水平开始反馈回来从而(通过降低工资)减少了我的收入以后,我仍发现我的货币财富(现金、债券、银行帐户)价值没有像价格水平那样下跌得那么多。因此,较低的价格总水平导致较高的实际消费和较高的总需求——即:AD曲线向下倾斜。①必须注意,不要把宏观AD或AS曲线斜率背后的原因和微观DD或SS曲线斜率背后的原因相混淆。第四、十八、十九和二十二章表明,微观曲线的斜率与边际效用递减(对DD来说)或收益递减(对SS来说)相联系。宏观曲线的斜率在于成本的不变或不变货币资产的存在。\nAS曲线肯定向上倾斜吗,实际上,正如我们将在以下各章看到的,对于总供给表的确切形状,宏观经济学者在今天有很大争议。大多数经济学者认为,在非常长的时期内AS曲线是垂直的。但是在短期和中期内,AS曲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在这里让我们更仔细地分析一下总供给与价格相联系的方式。长期AS与短期AS长期与短期AS曲线的主要区别在图5—8中表示。左方画的是一条短期AS曲线,它可能适用于一年。在这一段时期内,AS曲线在它的大部分范围内——在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之前的区域内——是相对平缓的。AS曲线的平缓外观表示,在较高的总需求水平,厂商愿意生产和出售更多的产量,但是一般说来,随着产出增加,它们会多少提高一些价格,这样,越来越高的AD水平在短期内描绘了一种不断上升的总产出和价格的形式。但是,当产出超过潜在水平,工厂和劳动供给变得越来越紧张时,价格会急剧上升。为什么当需求增加时厂商在短期内要提高总产出和价格呢?它们这样做是因为,在存在某些成本暂时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价格和出售额外产出是有利可图的。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是为什么?假定突然出现了一笔额外的支出。厂商将知道它们的许多成本都是以货币形式来固定的——工人为每小时12.63美元工作,租金是每月1250美元,等等。如果厂商用提高价格对这笔突然的支出作出反应,那么扩大其产出会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在成本己按高价格调整以前的时期,厂商定会通过同时提高价格与产出来对总需求的增长作出合乎理性的反应。顺便提一句,我们应该注意到:在这些暂时固定的成本中最重要的是工资率。几乎拥有一半的制造业工人的许多厂商与工会签定了长期协定。这些协定一般持续三年,它们具体规定了货币工资率(按价格变动进行局部调节)。因此,在劳动契约生效期间,厂商面对的工资率部分地是用货币固定下来的。当消费者或厂商需要较多汽车或卡车或其他物品时,厂商的反应是提高价格,赚取较多利润,并生产更多的产出。一旦我们理解了为什么AS曲线在短期内能够平缓地向上倾斜时,那就会搞清为什么它在长期内不大可能保持平缓。当这些工资契约或其他固定成本的因素到期并不再接原条款重新议定时,工资和其他成本就会按经济情况进行调整。一度固定的工资率将很快向上移动以反映较高的价格。如果图5—8(a)中的P因需求图5—8AS在短期内可能是平缓的,但在长期内趋向于垂直左方的短期AS曲线在产出水平较低时上升缓慢。为什么?因为在短期内厂商的许多成本都是固定不变的:工资率、租金和类似的契约规定的义务使厂商成本固定不变。因此,AD的增加既会使厂商增加产出,也会多少提高其价格。右方的AS曲线表示在非常长时期内As曲线的形状。因为在长期内所有投入和产出的价格都有伸缩性,所以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如果厂商的投入成本增加了10倍(或1000倍),只要它的产出价格也增加10倍(或1000倍),成本和价格的同时增加就不会对厂商产生影响,在增加与不增加的两种情况下,它们都愿意提供相同数量的产出。提高向上移动10%,那么货币工资最终也将向上移动10%。结果在长期中,厂商将不再能从较高的总需求水平获取利润,产出在较高的需求水平将下再增加。\n成本对价格作出反应的影响可在图5—8右部看到。在那里,我们看到:长期AS曲线被画成一条实际产出等于潜在产出水平的垂直线。长期AS曲线之所以垂直是因为在长期中所有成本都得到了调整。厂商不可能长期利目它们的劳动协议所规定的固定货币工资率的好处,过一段时间,劳动者就会认识到价格已经提高。工人就会坚持要求补偿性地提高工资。最终,在所有成本要素都调整之后,厂商面对的价格成本比率便会与开始时一样,从而厂商增加其产量的积极性不再存在。因此长期AS曲线是垂直的。总结一下AS曲线形状的原因:在短期内,即数月或数年的一段时间内,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这种倾斜反映厂商在短期内面临着一些相对固定的投入价格——劳动契约规定的工资,或房物的租金,或受到管制的公用事业价格。在长期年,不存在这种使成本冻结的因素。随着成本的调整,产出对需求变动的反应越来越小,价格的反应越来越大。长期AS曲线将最终变得几乎是垂直的。如图5—8(b)所示。短期和长期中的产出AS曲线形状对短期和长期产出的决定因素有重要影响。来自经验的证据证实:AS曲线在一两年期间是相对平缓的,如图5—8(a)所示;而在十年或更长的时期中,厂商的行为就像图5—8(b)垂直的AS曲线所表示的那样。这种行为差别是理解实际产出的决定因素的关键。它表明(只要产出位于或低于潜在水平)产出的短期变动主要由支出的变动决定;当需求变化在相对平缓的AS曲线上来回变动时,产出便上下移动。然而在长期内,总需求对实际产出变得较不重要。如果AS曲线是垂直的,产出只是由潜在产出水平决定:AD变化影响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总需求是实际产出短期变动背后的推动力量。然而在非常长的时期内,实际产出主要由潜在产出所推动,而总需求所影响的主要是价格水平。§.实践中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我们可以使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工具来理解美国近期历史中的一些主要事件——越南战争景气、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以及80年代早期的严重衰退。越南美国经济在60年代早期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复苏和繁荣的时期。GNP每年增长4%,失业下降,而与此同时,几乎不存在通货膨胀。是什么力量处在这种强有力的扩展的背后呢?在这段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使用财政措施通过增加总需求来刺激经济。在1964和1965年,个人和公司税收大幅度削减。到1965年,经济达到它的潜在产出水平。.遗憾的是,政府低估了越南战争的费用数量:防务开支从1965年到1968年增加了55%。甚至当巨大的膨胀性景气已经变得很明显时,约翰逊总统仍拒不采取痛苦的财政措施使经济减速——只是到了1968年才实行增税和削减民用开支,但要避免经济的过热已为时过晚。联邦准备制度听任货币量迅速增长和利率下降。结果,在1966到1970年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内,经济都在远\n高于其潜在产出的水平运行。图5—9说明了这个时期的事件。在中央银行的支持下,税收削减和防务开支增加了总需求,使AD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AD'。图5—9的均衡点从E移动到E'。产出和就业急剧增加,但是,当产出碰到生产能力限度时,价格开始爬升。这一事件的教训是,增加总需求会造成高产出和就业;但是,如果这种扩展使经济远高于潜在产出水平,那么很快就出现经济过热和价格膨胀。供给方面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事件的第二种重要类型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供给冲击而来的。1973年是“七灾之年”。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谷物减产、洋流改变、世界商品市场上的大投机、外汇市场混乱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原同价格提高4倍。“世界末日”的思想出现了,一份流行杂志的封面上画了一个空的包糖果的纸袋,标题是“一切都用完了吗”?这种对原料和燃料供给的严重冲击,在它们的价格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原料和燃料的价格从1972—1973年上升速度比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2年这一整段时期还要快。原料成本的这种突然上升造成了一个供给冲击。我们可以用总供给曲线的突然上升来描述它;为诱使厂商生产相同的产出水平就要让它们索取提高了相当多的价格。这一点在图5—10中加以说明,在这幅图里AS曲线从AS向上移动到AS'。供给冲击的后果是值得注意的:供给冲击——如AS曲线迅速上移所示——较高的价格伴随着下降的产量。这样供给冲击会导致所有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恶化。1979—1982年的收紧银根到1979年经济已从1973年的供给冲击中恢复过来。产出重新达到其潜在水平。然而,正当均衡达到时,另一轮石油价格上涨又造成了一个加速的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1979年和1980年每年12%。这个比率左派和右派的政治领导人都认为是高得不能接受的。面对这种无法接受的通货膨胀,1979年至1982年实行政策来紧缩经济活动。紧缩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保罗·沃克尔在1979年被卡特总统任命以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降低货币供给增长这幅图说明了60年代后期出现的经济过热。1964年经济接近潜在产出水平。由于1964年减税和越南战争支出,AD曲线从AD移动到AD′。均衡点从1964年的E移动到1969年的E′。产出移动到远高于潜在产出的水平,价格水平从P迅速升到P′。因此,产出增加,价格提高。率)时就开始了。1981年罗纳德·里根当选以后,他的政府鼓励联邦准备制度继续保持货币的低增长,以便降低通货膨胀。影响如何呢?通过降低货币供给的增长,利率随之提高。高利率减少了那些对利率很敏感的支出项目——因此高利率减少了住宅建筑、汽车购买、商业投资等等。我们怎样用AS和AD曲线来说明紧缩银根的影响呢?紧缩银根和高利率使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因此,这种冲击正好与图5—9所示的越南战争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方向相反。用该图来表示,1979年至1982年期间紧缩银根的节制措施使AD′退回到AD。结果,产出到1982年底几乎比潜在水平低10%,而失业率则从1979年的5.8%变为1982年底的10.6%,这段节制时期的回报是通货膨胀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从1979年至1980年的每年12%下降到1983年至1984年的4%。\n经济政策对当前经济史的这个简短的回顾,突出了不断打击着现代经济的某些冲击。其中有些震动来自需求,它们随着总支出对范围广大的各种经济力量的变动所作出的反应而把AD曲线向左方或右方移动。另一些扰动来自供给的冲击;作为对石油价格变动,美元突然变化、工资较高的协议等的反应,它们使AS曲线向上或向下移动。现代经济中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主要任务是:要判断AS或AD曲线所受冲击的类型并提出适当的政策。在某些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并不感到为难。如果经济位于其潜在产出水平,而且预见到防务开支或投资的大量增加,这就会趋于把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如前面图5—9所示。大多数人都会赞同:经济对策应该是采取收缩性的步骤——使用货币或财政政策来抵消AD曲线的向上运动。另一些冲击则会引起比较困难的,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调和的两难矛盾,对图5—10所画的1973年的那种供给冲击的适当反应是什么呢?经济政策是否应当通过AD曲线的右移来避免产出损失以便“迁就”价格的上升呢?或者,经济政策应否是“非迁就性的”,即:使AD曲线左移以阻止价格上升呢?经济学对这些问题不能提供科学上正确的答案。相反地,经济对策会涉及关于如何在伦理上公正地区分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痛苦这一根深蒂固的信念——在我们民主程序范围内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石油、商品或劳动成本迅速提高的影响是提高了厂商的经营成本。这就导致停滞膨胀——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发。由于成本较高,AS曲线从AS上移到AS′。均衡点从1973年的E移到1975年的E′。产出从Q下降到Q′,与此同时,价格上升。这样经济遭受了双重坏运气——低产出和高价格,1979年第二次石油价格上升时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前面的道路在对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和工具作了鸟瞰,同时又预习了总需求和总供给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回来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图5—11显示的是一幅我们前面将要经过的宏观经济学各章的道路图。下面就是我们的计划。我们先比较仔细地看一看国民产出是怎样被衡量的(第六章)。然后在以下三章(第七至九章)介绍现代产出和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消费、投资和乘数。掌握了基本的宏观经济理论之\n5.概述6.定义:国民产出会计学7.8.9.总需求理论:消费、投资、政府和乘数10.总供给和经济周期11.12.13.失业和通货膨胀14.15.16.货币、中央银行和货币主义17.财政政策和政府债务这幅图表示通过宏观经济领域将要走过的路线。我们在本章从概述主要概念开始入手。第六章探讨如何衡量总产出。以下三章(第七至九章)介绍最简单的产出决定模型——“乘数模型”。第十章简短地离开一下主题,以便理解总供给的基础以及经济周期的历史和理论。第十一到十三章说明现代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第十四到十六章把货币和中央银行纳入总需求决定之中,并说明现代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理论。最后在第十七章中我们探讨联邦赤字的影响和债务负担。后,我们就可以转向第十至十二章中的总供给、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和失业这些关键问题。这几章比较详细地探讨自然失业率概念,并分析为什么近年来美国经济经历了这样高的失业率。下一部分转向货币的作用:它的本质、它的创造以及中央银行的作用。在第十四和十五章,我们将看到为什么甚至保守派一般也都不愿意把货币创造交给自由企业。第十六章及其附录把货币纳入宏观经济分析。同时充分讨论了现代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最后,在第十七章我们探讨政府支出怎样会排挤投资,并且探讨迅速增长的联邦债务的负担。我们还会看到货币怎样取代财政政策成为管理经济的关键工具。总结和复习A.宏观经济问题1.本章开始进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经济生活的大的总量的研究:总产出、总失业和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预算赤字。它有别于微观经济学,后者研究的是单个市场、价格和产出的行为。2.一个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a)产出和消费的高水平和高增长。产出通常是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来度量的。GNP是某一既定年份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总价值。GNP应比较接近潜在GNP的数值,即可维持的最大的或高就业的产出水平。(b)高就业和低的非自愿失业。\n(c)价格水平稳定(或低通货膨胀),在这里价格和工资都由自由市场所确定。(d)对外平衡,在这里,出口大致与进口平衡,国家对外币有稳定的汇率。3.在宏观经济学这门科学得到发展之前,各国一般都在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潮流中随波漂流。今天,各国政府有许多工业可用来驾驭经济。(a)财政政策(政府开支和税收)有助于决定开支在私人物品与集体物品之间的配置;它还有助于决定开支总水平和影响总需求。(b)货币政策(特别是通过确定货币供给来影响利率和信贷条件)影响经济中对利率敏感的各部门。最重要的是住宅和商业投资——它们随着一国的中央银行把利率提高或降低而上升或下降。(c)收入政策(这是政府直接影响工资和价格决定的办法)是要在不引起衰退与失业的高昂代价的条件下,控制通货膨胀。这些办法常被采用,但至多只获得有限的成功。(d)根据外部环境,各国可以采取措施影响其对外贸易和商业——它们可以干预甚至固定它们的汇率;它们可以通过关税或配额来限制进出口,等等。4.美国只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建立起有立法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1946年的就业法案宣布:“促进最大就业,生产和购买力”是一项联邦政策。1978年使这一目标更加精确的企图,对经济政策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5.美国和别的工业国家一起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陷入了停滞膨胀(停滞加上通货膨胀)。自从60年代以来,没有一个大国能够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低失业两个目标。这种不良的运行表现反映了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替换关系”,它们与第二章的生产可能性边缘所表示的替换关系十分相似。短期的中心替换关系是,没有一个国家长久经历充分就业、低通货膨胀和自由市场。B.总供给和总需求6.在分析宏观经济学时,区分三种变量很重要:(a)政策变量(或者上面第3点总结的政策工具)。(b)外部变量,象人口或气候,它们的变化(基本上)不受经济的影响。(c)引致变量(像产出。通货膨胀和失业)这是在经济系统内或由经济体系决定的。7.了解宏观经济如何运行的关键的分析工具是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总需求是由家庭、厂商和政府在经济中的总支出决定的。它表示在每一价格水平可能被购买的总的实际产出。总供给描述在既定价格、成本和市场条件下厂商可能生产和销售多少实际GNP。AS和AD曲线的形状与第四章分析的、我们熟悉的微观经济供求曲线相同——显然在这里斜度背后的原因不相同。总需求向下倾斜的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在较低价格水平能够更多地支出他们的货币收入和财富。同样,AS在短期内向上倾斜是因为厂商面对的是某些具有不变货币数值的成本(如工资契约中规定的那些);在这样的环境下,随着需求增加,厂商既要生产更多的物品也要多少提高一点价格。在较高的物品价格下他们能赚更多的利润。因此,它们愿意多生产。\n8.全面的宏观经济均衡——既决定总价格也决定产出——由AS和AD曲线的交点表示。在极短的时期内(对于除了很高水平的产量以外的其他产量而言),AS曲线平缓地向上倾斜,所以实际产出水平主要是由AD曲线与接近水平的AS曲线交点所决定的。在很长的时期内,AS曲线变为垂直。这反映了以下事实:在很长的时期内,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所以成本结构紧密地随着产出价格的变化而改变。因为长期AS在潜在产出水平处是垂直的,所以长期潜在产出水平决定了产出的水平。这个结果是由向下倾斜的AD曲线与垂直的AS曲线相交造成的。9.美国近来的经验提供了对AS—AD工具的重要的应用价证:(a)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越南战争而膨胀起来的赤字加上银根放松导致AD曲线迅速向外移动。结果是价格飞涨和通货膨胀。(b)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一系列不利的“供给冲击”导致AS曲线向上移动、这引起产量下降、价格上升和通货膨胀恶化。(c)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济政策制定者们诱发一场急剧的衰退以降低通货膨胀。紧缩银根使AD曲线向左移动——实际上把越南战争期间采取的措施颠倒过来。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滞胀导致通货膨胀剧减和高失业。概念复习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国民生产总值(GNP),实际的和潜在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自然失业率财政政策(开支、税收)货币政策收入政策总供给、总需求为什么AD曲线向下倾斜,为什么AS曲线向上倾斜长期的和短期的AS曲线斜率供讨论的问题1.列举一个封闭经济(即一个没有进口或出口的经济)宏观经济运行表现的主要目标。写出所要讨论的一个变量或几个变量的一句话的定义。然后写出一小段关于各个目标为什么重要的说明。2.在第一个问题列举的目标中,你个人认为哪些是最重要的和最不重要的?你能否想出有人可能不同意你的看法的原因?3.如果CPI在1984年是300,1985年是315,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4.下面每一个事件对总需求或总供给会有什么影响:(a)石油价格大幅度增长(对AS)?(b)军备竞赛加剧,导致防务开支大量增加(对AD)?(c)一场严重的谷物病虫害(对AS)?\n5.使用AS—AD工具来表示第四个问题所列举的每一个事件对产出和价格总水平的影响。6.使用AS—AD曲线说明下列引文:“在短期内,增加支出和需求将导致高产出和高就业,同时带来高价格。但是在长期内,不可能使产出保持在高于潜在产出的水平,或使失业低于自然失业率。”7.为什么AD曲线向下倾斜?为什么在像美国这样的经济中AS曲线在短期内不是垂直的?在所有物品和劳务都在“拍卖市场”——在这里价格的确定使得供求总是保持平衡——上出售的经济中,短期AS曲线可能是什么样的?8.假设你是一位经济政策制定者。经济在P=100,Q=3000一潜在GNP时达到均衡。你对通货膨胀是绝对“不迁就的”,也就是说,你要使价格绝对稳定在P=100而下管产出怎么样。最后,你掌握着可以使AD曲线移动的工具,但你不能影响AS曲线。给定这些工具和目标,你怎样对下述事例作出对策:(a)投资支出突然增加?(b)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c)达成削减防务开支的军备控制协议?(d)出现降低潜在产出水平的生产率下降?\n第六章国民产出的衡量⋯⋯当你能衡量你所谈论的事并且能用数字把它表示出来时,可以说你对它有了一些了解;当你不能衡量它并且不能用数字表示出来时,你对它的了解便是肤浅的而不能令人满意的;你的了解可能是知识的开端,但很难说你已经完全进入了科学的阶段⋯⋯卡尔文勋爵在全部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它表示一国产出的总价值。用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衡量整个经济的经济运行表现。当然,人不是只靠面包生活。社会也不是只靠GNP而生活。但是在我们走向对物质福利的关心将会消失的乌托邦式的丰裕状态时,我们确实需要对总体经济运行表现作一个概括性的衡量。国民产出的概念是解决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这些大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准备。使用国民收入帐户,我们也能试图了解“地下经济”的规模。然而,近来有人担心:单纯的物质增长是否会以牺牲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为代价。因此我们要开辟新领域以便设计一些方法,以纠正GNP概念并把它转变为一种较好的衡量尺度NEW——国民净福利。在今天,衡量国民产出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不创立GNP帐户,我们在本书第五到第十七章就很可能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们要感谢象哈佛大学的西蒙·库兹涅茨——他因在GNP会计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金——这样的人作出了20世纪的这个伟大的创造。尽管GNP的发现没有得到专利权,也没有被放到科技博物馆去展览,但是没有它宏观经济学可能还在杂乱无章的数据之海中漂泊。在我们深入研究GNP会计之前,提示一下我们将要碰到的问题是有用处的。图6—1提示我们GNP会计如何与我们的宏观经济学的结构相结合。这幅流程图表示:我们要研究有关经济体系的两个重要结果的衡量——衡量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我们探寻确定产出和价格的方式之前,我们首先要试图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一个经济的运行表现的尺度GNP是什么?它是我们给一个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货币总价值起的名称。如果我们问经济史学家大萧条究竟是什么意思,他的最简短的回答可能是这样:GNP从1929年的$1030亿下降到1933年的560亿。美国经济中商品劳务流量货币价值减少将近一半,这引起了苦难、破产、银行倒闭、骚乱和政治动荡。简言之,国民生产总值是当你用货币标尺来衡量任何一个社会用它的土地、劳动、资本资源和技术知识生产的形形色色的计算机、柑橘、理发、战列舰和机器时所得到的数字。它等于所有消费品和投资品。以及政府进行的购买的货币价值总和。在这样的预习之后,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国民收入和产品帐户的原理。我们从区别实际和名义GNP增长开始。然后,我们转入于GNP以及GNP主要成分的不同衡量方法。最后,我们考虑图6—1GNP会计研究国民产出和价格的衡量在本章中,我们集中研究GNP的衡量问题,研究实际产出及其构成,以及价格。我\n们研究这些概念是为下面几章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环节的分析铺设道路。(如果你翻回到第151页,你将看到本章是怎样被纳入于整个体系图形的)GNP作为经济福利指标的缺点,并提出作为一种代替手段的经济净福利(NEW),以及考虑地下经济的重要性。实际的与名义的GNP:用价格指数来“矫正”我们已看到,GNP用市场货币价格为标尺把形形色色的机器、柑橘等物品合并为单一的总数。但是谁会选用一把橡皮尺而不是木已去衡量事物——这个橡皮尺度每天都在你手中变形呢?这个问题是经济学者用货币作为标尺时必须加以解决的。现在,通货膨胀把物价总水平推得越来越高。显然,我们需要使用不变尺度来衡量国民产出和收入。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经济学者使用价格指数能够修补由于标尺变动①而造成的大部分缺陷。(我们在第五章中第一次见到价格指数。对它的充分讨论见第十二章。)对1929年到1933年数字的比较,可以说明你用价格指数“矫正”现行或“名义GNp”,把它变为“1929年价格的实际GNp”这一过程,实际GNP衡量产出总量,而名义GNP衡量产出的现行货币价值。名义GNP对实际GNP的比率就是“GNP价格”,它被称为GNP矫正指数。表6—1给出了1929年实际GNP和1933年名义GNP数子$1030亿和560亿。这表明GNP从1929年到1933年下降了46%,但是政府估计在大萧条期间平均价格下降大约23%。用1929年数字作为基数100,这意味着1933年的价格指数大约是77。所以1933年的$560亿GNP的实际价值大大高于1929年$1030亿GNP的一半。究竟大多少呢?表6—1用价格指数去除名义GNP以便得到实际GNP,即用1929年价格表示的GNP这种计算表明“实际GNP”只下降到1929年水平的7/10:用1929年价格,或1929年购买力的美元来表示,实际GNP降为730亿美元。因此,名义表6—1进行矫正即用价格指数去除,以便把名义GNP转换成实际GNP使用第(2)栏的价格指数,矫正第(1)栏的数字以便得到第(3)栏的实际GNP(问题:你能否说明:用1933年价格表示的1929年的实际GNP是$790亿?提示:把1933年价格作为基数100,1929年的价格指数是130)GNP表示的几乎一半的下降中有一部分是由于价格尺度缩小引起的视错觉造成的。图6—2用实线表示名义GNP(用每个历史年度当时通行的美元和价格表示)的历史。然后,为进行比较,实际GNP(用1972年美元表示)用虚线表示。注意:名义GNP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增长中有一部分在事实上是虚假的,①价格指数是成千上万种进入GNP的项目的价格的加权平均数。用来消除通货膨胀影响(或使GNP缩减)的价格指数被称为GNP指数。它被定义为GNP中所有商品价格变动的加权平均数,其中的权数代表每种物品在总量GNP,中的相对重要性。\n这完全是由于我们的货币尺度的价格单应膨胀的结果。名义GNP··总之,实际GNP=··GNP矫正指数····图6—2名义GNP的增长由于价格膨胀而快于实际GNP从大萧条以来名义GNP的上升夸大了实际GNP的增长:因为价格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在提高,为了得到实际GNP的长期趋势,我们必须使用价格指数进行矫正。(资料来源:美国商业部)国民产值的两种衡量方法:作为物品的流动量或作为所得的流动量我们怎样衡量GNP呢?一般的原则是很简单的。图6—3显示了一个没有政府部门和不进行投资的经济中所支出的货币的环形流动。产品流动法每年公众都要消费各种最终物品和劳务:物品如苹果、柑橘和面包;劳务如医疗和理发。我们在这里只包括“最终”物品——最终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的物品——是由于马上就要讨论的那些原因,我们把家庭收入用来购买这些消费品,如图6—3环形上部表示的那样。把所有用于这些最终物品的消费货币加起来,你就将得到这个简化了的经济总量GNP。这样,在我们这个简单的经济中,你便能够很容易地计算出你为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年流动量总和的国民收入或国民产值,(柑橘价格×柑橘数量)加上(苹果价格×苹果数量)加上⋯⋯国民总产值被定义为该国生产的最终①产品流量的货币总价值。为什么要用市场价格作为估价和汇总各种实物商品和劳务的权数呢?因为,正如我们将在第四编看到的那样,市场价格反映了各种物品和劳务的相对经济价值。这就是说,不同物品的相对价格反映消费者认为他们消费这些物品的最后(或边际)单位的价值有多大。因此选择市场价值作为不同物品的权数不是任意的:从原则上说,这些权数反映了消费者从每种物品上得到的相对满足程度。所得或成本法计算这样简单的经济的GNP,还有与第一种方法相当的第二种方法。看图6—3环形的下部:企业支付给公众作为所得的产出总成本是什么(见图6—3)?它要支出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为什么?因为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所得都是产品流量的生产成本(这里要注意,经济学者不像会计师,他们把利润作为成本或所得来计算)。②统计工作者能够衡量环形下部的这些要素所得或收入的年流量。用这种方法,他们也会得到GNP。图6—3国民总产值可作为(a)最终产品流量或作为(b)成本流量来衡量在环形上部,人们支出货币来购买最终物品。它们的每年货币总流量就是国民总产值。环形的下部衡量产品成本的年流量:企业以工资、租金、利息、股息和企业利润的①我们这里的第一个模型只包括消费支出。但是很快我们就会看到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和私人投资也要包括在国民产值之中。②当我们不用这里的简单模型时,赋税和政府转侈支付项目必须计算进去。\n形式支付给人们的所得。这两种GNP衡量结果必定总是相等的。注意:这个数字就是图3—1中表示微观经济供给和需求环形流动的宏观经济对应物。从第二种观点来看,同民生产总值也可以被定义为生产要素的所得(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这些所得是生产社会最终物品的成本。两种方法的等同现在我们已用环形上部的产品流动法和环形下部的所得流动法算出了GNP。哪一种计算结果数值较大?答案是:它们正好相等。以理发师为例很容易看清这种一致性。在这个例子中假定他没有开支。如果他以革价$6售出10次理发,那么他创造的GNP是$60。而他的所得(不是工资就是利润)也正好是$60,因此,不管用环形上部($60理发)还是用环形下部($60工资和和润)来衡量,他这部分GNP的价值都是一样的。更一般地说,两种方法之所以一致,是因为我们在环形下部除工资、利息和租金外还包括了“利润”。利润究竟是什么?利润是你在产品(你的柑橘、苹果、面包和理发)销售收入中支付了其他要素成本——工资,利息和租金——以后剩下的部分。因此,利润是一个余留额,它自然而然地具有必定使环形下部的成本或所得与环形上部的物品价值正好相等的数值。总结一下:GNP或国民总值是可以作为最终产品流量来衡量的。但是,统计工作者把它作为生产产出的那些要素的总成本或所得来加以衡量,也是可行的。通过把利润定义为余额成本,两种方法都会产生正好相等的GNP。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如何根据企业收入报告书来建立国民收入和产值帐户是有益处的。一个厂商或一个国家的帐户是一定时期内所有流量(产出、成本等)的数字记录。表6—2上半部分表示的是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一年农业经营的结果;我们考察一个没有政府或投资的简单的农业经济,在这里所有最终产品都是由一千万个完全相同的农场生产出来的(这与第二十章附录中详细分析的收入报告占书相似)。我们把最终产品的销售额放在左方,把各种生产成本放在右方。注意:由于利润被定义力余留成本,总销售额就等于总成本。(a)一家典型农场的收入报告书农业产出所得产品(小麦、苹果、等等)生产成本的销售额$1000工资$800租金100利息25────利润(余留额)75总计$1000总计$1000(b)国民产值帐户(单位:百万美元)\n环形上部的产品流量环形下部的所得流量最终产品(10×1000)$10000工资(10×800)$8000租金(10×100)1000利息(10×25)250────利润(10×75)750GNP总额$10000GNP总额$10000美元表6—2根据企业帐目建立的国民产值帐户的结构(a)部分表示一家典型农场的收入报告书。(b)部分把1000万个相同农场加在起(或总计为)GNP总额。应该注意:由于利润是一个余留成本,环形上部用产品计算的GNP正好等于环形下部的用所得计算的GNP。表6—2的下半部分表示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容易地建立一组GNP帐户:只要把1000万个相同农场的产出和成本加在一起,就能得到用GNP两种不同方法衡量的结果。“重复计算”问题回想一下,GNP是最终物品和劳务的总产量。这个定义表明,我们在加总谷物、苹果、柑橘和面包时必须排除“中间物品”(如那些在生产其他物品时耗费掉的以及不是真正最终物品的产品)。对GNP环形上部的计算来说,排除中间物品没有什么复杂的。你必须明确地把面包计入GNP之中,但你必须避免把做面包的小麦和生面也计算进去。再看图6—3的环形上部,你就会看到面包和理发计算在GNP中,但你看不到生面、面粉或钢铁。它们在什么地方?它们是所谓中间产品,它们只是在标着“企业”的方框里周转。它们从来不被消费者所购买,它们也决不作为最终产品出现在GNP中。环形下部的“加入价值”一个正在学习如何计算GNP的新的统计人员可能会疑惑不解地说:我可以看到:如果你小心从事,环形上部的计算GNP的方法会避免包括中间产品。但是,当你使用环形下部的成本或所得方法时,你不会碰到困难吗?无论如何,我们这些在商业部工作的人,是从各厂商的帐目中收集收入报告书。那么我们会不会把谷物商支付给农场主、面包房支付给谷物商和食品店支付给面包房的款项统统计算进去呢?要经过几个生产阶段的项目难道不会由此而出现双重或甚至三重的计算吗?一个很好的问题,不过它已有了令人满意的回答。统计工作者在使用环形下部所得法时,总是小心翼翼地使用被他们称为“加入价值”的方法。加入的价值是厂商销售额与它从其他厂商处进行原料和劳务购买之间的差额。加入价值的方法,不是把每家厂商的收入报告书上的一切开支部计入环形下部的生产要素所得之中。哪些开支被排除出去呢?所有从其他厂商那里购买的原料和劳务都被排除出去。为什么?因为这些购买将通过其他厂商的报告书被适当地计入GNP。表6—3用一份面包的几个生产阶段来说明,如何小心地使用加入价值\n方法才能使你减去厂商、面粉厂、面包房和食品店的收入报告书中出现的中间开支。最后得到的结果是(a)最终面包的净价值与(b)所得方法之间的所需要的均等,其中的所得是作为生产面包所有阶段加值总和进行计算的。所有这些可以总结如下:加入价值法: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我们小心地使国民总产值只包括最终物品,而不包括用来创造最终物品的中间物品。仔细地计算每个生产阶段上增加的价值、小心地减去向其他厂商购买中间物品的支出,环形下部的所得方法也适当地避免了一切重复计算,而仅仅把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计算一次。表6—3GNP是一切生产阶段的“加入价值”的总和为了避免重复计算中间物品,我们小心计算每一阶段的加入价值,减去不在这一阶段生产而是从其他企业购买的原料和中间产品的成本。应当注意:每一件中间物品既出现在第(1)栏也出现在第(2)栏中,而在第(2)栏符号相反,因此它被减掉了。(如果我们计算所有的收入而不只计算加入价值,我们会使GNP高估多少呢?每份面包可以高估117美分)§.国民收入帐户的细目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国民收入和产值帐户的基本骨架。本章以下部分将说明各个部分怎样组合在一起,我们首先描述一下处理投资、政府和对外部门的方法。然后我们转向所得或成本方面。在我们开始理解完整的国民收入和产值帐户之前,先看一下表6—4以便对我们将要分析的对象有一个了解。这个表展示了产值和收入两方面的一组概括的帐户。如果你知道表的结构和其中各项目的定义,你就能很好地理解GNP及其各个组成部分。我们对表6—6要使用1983年的数字再来分析。国民帐户概览产品法所得法国民总产值的组成部分:作为国民总产值来源的所得或成本:.........................消费工资国内总投资利息或其他财产收入政府间接税净出口折旧利润等于:国民总产值减去折旧等于:国民总产值减去折旧..............等于:国民净产值等于:国民净产值..............表6-4国民收入和产值帐户概览这个表显示了国民帐户两万面的主要构成。左方表示产品法(或环形上部)的构成。右方表示所得或成本法(或环形下部)的构成。每种方法最终加起来都正好等于相同的GNP和NNP。完整的国民帐户在表6—6提供,它使用的是1983年的实际数据。投资和资本形成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把所有资本物品都排除在讨论之外。我们谈到的是需要消费面包、苹果、柑橘和理发的人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国家要用一部分产出来生产新的资本品,进行投资。\n在第二章和第四章,我们看到投资是以牺牲当前消费来增加未来消费的。人们不是现在吃掉更多的面包,而是要建新的烘箱,以便能够生产为未来的消费的面包。简言之,我们必须承认,人们既要为当前消费也要为投资提供物品。投资(或资本形成)是由一国建筑、设备和存货存量的增加部分构成的。它是在一年内生产的新的房屋、工厂、卡车和存货。有一点必须注意:对经济学者来说,投资总是意味着实际资本形成——存货的增加量,或新生产的工厂、房屋或工具。对大多数人们来说,投资往往意味着只是用货币去购买几张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购买街角的地皮或开立一个储蓄存款的户头。不要把投资——词的这两种不同用法相混淆。如果我从我的保险框里取出$1000把它存入银行,或用它从一个经纪人那里购买某种普通股票,仅就这一行动而论,经济学者认为投资和储蓄都没有增长。这只是我的资产构成的变化。只有当某种物质资本形成时,才会出现投资。回到我们的国民收入帐户,怎样才能把投资计入呢?如果人们把一部分社会生产可能性用于资本形成而不是用于消费,经济统计工作者认为,这部分产出必须计入环形上部的GNP流量。这样我们必须修改我们原先的定义:国民总产值是一切最终产品的总和。除消费品和劳务外,我们还必须计入总投资。净投资与总投资应该注意,在我们修改过的GNP定义中,除消费外我们计入的是“总投资”。为什么要用“总”字?统计工作者使用这个字是要指出,他们还没有扣①除资本的消耗,即没有扣除资本的折旧。因此,总投资包括一年内所建成的所有机器、工厂和房屋——尽管有些只是为了更换已被扔进废品堆的旧资本品。如果你要衡量社会资本的增长,总投资就个是一个实用的尺度。它没有对折旧进行必要的扣除,因此它的数值太大——太总。如果统计工作者在估计人口变动时忽略了人口死亡的数字,你是不会称许他们的。如果他们只是加上新出生的人数而不减去死亡的人数,他们会得到偏高的人口变动净额。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设备和建筑物。我们必须减去折旧,或者减去已消耗了的资本数量。因此为了估计资本形成,我们要衡量净投资:净投资永远等于新生的资本(总投资)减去死亡的资本(资本折旧)。表6—5为了从总投资得到净投资,我们要减去资本折旧总出生人口减去死亡数等于人口变动量。同样,净资本形成(或净投资)等于总资本形成(在一切新资本品上的总投资)减去折旧(或扣除消耗的资本品)。(资料来源:美国商业部)净投资等于总投资减去折旧。表6—5提供了关于净投资与总投资的典型数字。它们的差异仅在于折旧。典型的情况是,净投资是用当大的。然而在大萧条时,净投资却是负数,这表明我们没有进行足够的投资来更新我们的资本存量。从国民总产值到国民净产值①关于厂商收入报告书中折旧的论述见第二十章的附录。\n总投资能够相当精确地被估计出来,而不需要难于估计的折旧数字。由于这个原因,各国政府一般都主要依据国民总产值而不是国民净产值(NNP)。我们怎样通过GNP来计算NNP呢?国民总产值(GNP)被定义为最终产品的总和:它包括消费品加总投资(和我们将看到的政府购买),国民净产值只包括消费、政府购买加净投资。GNP=NNP+折旧稍微思索一下便会看到:NNP是一个比GNP更加完善的衡量国民产出的尺度。计入折旧有点像既计入面包又计入小麦。那么,为什么从经济学者到新闻记者人人都通常使用GNP呢?因为GNP可以较快地得到,而且比较可靠,而估计折旧有一定的困难;也因为GNP与①NNP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期内总是一起变动的。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开支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没有考虑政府。我们谈论到消费者,但却忽略了最大的消费者——联邦、州和地方政府。GNP必须以某种广式把一个国家集体消费或投资的千百亿美元考虑进去;我们在计入私人物品的同时必须计入公共物品。我们怎样做到这一点呢?经过一些争论之后,美国和联合国的国民收入统计人员决定使用最简单的办法。他们在·消费和·私人总投资(国内的和国外的)这些流量上再简单地加上·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一切开支在以下几章中,你会多次看到C+I+G这一公式,其中C”、I和G依次代表上述三个组成部分。这里有一些例子。除了面包的消费和卡车的投资要计入GNP外,我们还要计入政府在道路和导弹上的开支,要计入用于教师和法官的劳务的开支,计入中央情报局工作人员和气象预报人员的工资。总之,政府在其雇员身上的一切薪金开支加上它向私人企业购买的物品(打字机、道路和飞机)都被计入产品流量的这个第三种主要类别,它的符号是“G”,被称为“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开支”。转移支付的排除这是不是说,政府开支的每1元钱都要计入GNP之中呢?决非如此。如果你从政府那里领取一张社会保险支票,我们就把它称为转移支付,而且不把它作为GNP的一部分。为什么不呢?因为这笔转移支付不是政府用于购买本年物品的劳务的支出;它们是为某些原因所作的收入转移,而不是对劳动或其他目前劳务的报酬,因此它们不应计入GNP。转移支付的例子包括失业保险、退休者、残疾人或遗属的社会保险支付,对育人、幼儿父母、退伍军人的收入补贴,等等。进行这些支付不是为了得到劳务作为回报,因此它们是转移的款项。①表6—6表刚我们一旦知道折旧就能很容易地从GNP中计算出NNP。近年来一个经验估算是,NNP大约为GNP的90%。\n还可以举出许多其他的政府转移支付。但是我们只能再举出一个大的项目:公债的利息。许多年以前,它们是计入GNP的。但现在公债利息被排除在外。这是因为由于公债大量地是在战时或衰退期间发行的,所以利息的支付是一种转移支付,而不是目前劳务的报酬。最后还要注意一点,不要把国民帐户衡量G的方法与政府预算混为一谈。当财政部衡量其开支时,它们包括用于物品和芳务的开支(G)并加上转移的款项。税收的处理使用产品流动法,把GNP作为C=+I+G来计算时,我们无需力税收或政府资金来源担心。不论政府用税收还是借款作为资金来源,统计工作者都把G作为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开支的数值来计算(计算政府实际花费的款项,而不问为此所支付的资金的来源),然后再加上用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私人的C+I。在使用环形上部的产品流量法时,我们可以不考虑税收。但是,当使用环形下部的所得或成本法计算GNP时,税收应如何处理呢?在这里我们确实必须考虑税收。以工资为例。在雇主付给我的工资中,我必须把一部分以个人所得税的形式缴纳给政府。因此这些直接税肯定要被计入环形下部的工资部分。对(个人或公司)利息、租金和利润征收的直接税也是如此。再拿销售税和其他的间接税为例,这些税是制造商和零售商为了一份面包(或小麦、面粉和生面)而必须支付的。假设这些间接税的总额为10美分,而面包行业所支出的工资、利润和其他加入价值项目共90美分。在环形的上部,面包的卖价是多少?是90美分吗?当然不是,面包将以1美元①出售,其中90美分是生产要素的成本,10美分是间接税。这样,环形下部计算GNP的成本法把间接税和直接税都作为生产最终产出的成本要素包括进来。进口和出口最后,我们必须考虑到,美国是一个开放的经济,它要进口和出口物品、劳务和资本。第三十八章要继续全面地论述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只是概述一下计算GNP的这些最后组成部分的基本要点。应该牢记,GNP表示的是美国的永久居民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它在两个方面与美国一切部门所购买或消费的物品不同。第一,我们的一部分产出(衣阿华州的小麦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计算机)被运往国外,被外国人买走。把这些销售额与从位于国外、但由美国人所有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股息和利息加在一起,我们就得到了出口额。第二,我们消费的一部分物品(法国的香水和日本的小汽车)是外国生产的,它们被运到美国,由美国人消费。这些物品加上付给外国人的股息和其他生产要素支付,我们就算出了进口额。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就是净出口额。①根据利润为余留额的定义,并由于把余留额的利润当作成本,这是很明显的。然而,这一结果丝毫没有说明,税款是向前转嫁给了消费者,还是向后转嫁给了生产要素。第十八章将要分析“赋税归存”这一类问题。\n在论述国民收入帐户时,我们把净出口作为投资的一部分计入就可以简化计算。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是为什么。当一个国家有正数的净出口额时,它向外国人出售的多于向他们所购买的。于是,它是把剩余(即净出口额的价值)投向国外,因此这个组成部分被称为“国外净投资”。在本章中,我们把国外净投资和国内投资加在一起以便得到总投资,即:得到总量的1。①我们对GNP的最后定义是这样的:GNP=(消费)加上(投资)加上(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开支)=C+(国内投资+出口-进口)+G=C+I+G对美国来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多数年份,净出口都是正数。美国曾经在其他国家大量投资。然而,自从1983年以来,随着美国变成一个净进口国,美国的净出口急剧下降为负数。我们现在可以给GNP下一个最终的完整的定义。GNP(和NNP)可以被定义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总和:1.个人在物品和劳务上的消费开支,加上2.投资开支,包括国内投资和净出口,加上3.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开支。回想一下:在GNP中计入了用于新存货和一切新机器和建筑上的总投资开支;然而在NNP中,只计入净投资开支,在这里,从新生的总资本品中减去适当的折旧,这是根据资本品的消失或消耗而进行的扣除。GNP(和NNP)也可以被定义为总成本:1.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永远小心地用加入价值方法排陈从其他厂商购买的中间物品,以避免重复计算)。2.企业间接税,这些间接税总是表现为生产产品流量的一种费用。3.在计算国民总产值时,还要计入被扣除的折旧费。与此同时,国民净产值要比GNP少这个被估算的折旧费扣除量。根据定义(即坚持复式薄记的原则和把利润作为争留额的定义),这两种衡量GNP方法得到的数值是完全一样的。GNP和NNP:看看数字理解了上述概念,我们现在可以看一看重要的表6—6中的实际数字;对这些数字应当加以仔细地研究。产品流动法先看表6—6的左方。它表示用环形上部的产品流动法来计算GNP。把国内和国外投资区分开来,你可以看到四个组成部分。在这四个部分中,C和G以及它门的明显的细目分类不需要什么讨论。①因此,我们的完整公式是GNP=C+(I+X-M)+G,其中I+X-M是国内投资加国外设资。例如:在构成GNP,的100蒲式耳小麦中,假设80归于C,10归于G,6归于表现为追加存货形式的国内I而4是出口(X),没有任何进口(M)。那么GNP=C+I+G+(X-M)=80+6+10+(4-0)=100。如果我们进口和消费多于出口的4蒲式耳小麦——比如说,我们进口7,共消费80+7=87蒲式耳小麦——我们必须减去“净进口”了,这样GNP=87+61+10+(4-7)=100。\n私人国内总投资则需要稍加说明。它的$4720亿的总额包括全部企业的新工厂和耐久性设备,也包括住宅建筑以及存货的增加。这个总数没有减去资本折旧的数量。因此,总投资比$95O亿的净投资多了$3770亿的折旧——正如表6—5所示。最后,注意:$80亿的净出口这一小项目,它代表的是$3360亿的出口与$3440亿进口之间的差额——或少量负的净出口。把左方的四个组成部分加在一起就得到GNP总额$3305亿。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收获,用货币衡量的美国经济往1983年的总的运行表现。环形下部的成本流动法现在,再看表的右方。这里,我们看到全部净生产成本加上税收和折旧。1983年国民总产值(单位:10亿美元)产品流动法所得和成本法1.个人消费开支..21561.工资和其他雇员补贴1985耐用品2802.净利息257非耐用品8023.个人的租金收入58劳务10744.企业间接税,调整和2.私人投资..统计误差281国内的4725.折旧377国外的(净出口)-86.非公司企业的收入(调整后的)122出口3367.纳税前公司利润(调整后的)225进口334股息733.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685未分配利润54公司利润税76呈报利润(未调整的)203──估价调整22国民总产值国民总产值3305.....3305.....减去:折旧(或资本消耗)减去:折旧(或资本消耗)-377..-377..国民净产值2928国民净产值2928表6-6这里是用两种方法来考虑的并用实际数字来表示的GNP的各个帐户左方衡量产品流量(按照市场价格),右方衡量成本流量(生产要素所得和折旧加间接税)。为了得到NNP,我们从两方都减去折旧。(资料来源:美国商业部)有几点需要加以解释。工资和其他雇员补助包括全部的实得收入和附加的福利。它们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预扣税和其他所得以及薪工税。净利息是一个相似的项目。(请注意:政府公债的利息被当作转移支付,不是G或GNP的一个部分)个人的租金收入只需解释一点。它当然包括出租人所得到的租金。此外,如果你住着自己的房屋,你被认为付给自己租金。这就是所谓“归属的”项目。如果我们确实想要衡量美国人得到的住房服务,而又不想在租房者每一次购买他们一直承租的房屋时改变我们所估计的租金数字,这种做法是有它的意义的。由于人们并不呈报自己付给自己的租金,这笔归属的项目必然是估计数。正如我们前面看见的,如果要使环形上下两部相等,必须把企业间接税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计入环形的下部。对工资,利息或租金的任何直接税都已计入各该项目之中,所以它们不必再计入了(正如表6—6所表明的那样,\n我们把企业间接税和某些调整项目放在一起:调整项目包括企业转移支付和必不可免的“统计误差”,这反映了官方统计人员从来没有得到过他们所需①要的每一个数据)。表示被消耗掉的资本品的折旧必须作为GNP中的一笔费用出现,就像其他的费用一样。下面来看利润。这应该放在最后谈,因为它是从销售总额中减去所有其他成本后所剩下来的余留额。利润有两种:公司利润和非公司企业(即个人经营企业和合伙经营企业)利润。“非公司企业的收入(调整后的)”指的是合伙经营企业和个人经营企业的所得。它包括很大部分农人收入和专门职业人员的收入。最后是“纳税前公司利润(调整后的)”。它是$2250亿包括$760亿的公司利润税。剩下来的是股息和未分配公司利润。后者数量为$550亿,是存留于企业的或“再投资”于企业的部分,被称为公司净储蓄。应当注意:利润要按通货膨胀进行矫正。存货、厂房以及设备的成本——它们已经被消耗掉并且必须按照比你原来购买它们时的价格更高的价格来①更新——要向上“调整”,以便照顾通货膨胀的影响。再看一下右方,成本流动法给我们提供了相同的$33050亿的GNP,和相同的$29280亿的NNP数字(在减去折旧后)。右方与左方确实相符。从GNP到可支配收入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基本的GNP帐户,一个更进一步的区别将有助于说明国民收入会计的记算方法。进一步的区别所说明的是,个人收入怎样从GNP中被推导出来。这些题目之所以令人感兴趣不仅在于它们本身,而且因为它们对于下章的消费函数有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来说明,会计人员怎样从GNP算出个人收入,最后算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有的时候我们对人们所得到的东西。而不是会计人员作为我们国民收入来计算的东西感兴趣。为此原因,我们有一个逐月的关于“个人收入”或PI的时间序列数据。PI表示家庭实际得到的一切收入,不管是生活要素所得还是转移支付。得到这一数字的主要程序是:(1)从NNP开始;然后(2)减去企业占有的利润,向政府缴纳的问接税和社会保险税以及向非家庭部门支付的利息:然后(3)加上家庭得到的一切转移支付。注意:PI①统计工作者必须永远使用数据不完整的报表,必须用估计来填补某些差额。正如在化学实验室里的测度可能与理想状态不同,所以实际上估计GNP的环形上下部都会出现误差。这些误差为一个叫做“统计误差”的项目所弥补。除了被称为工资、利息等的单位的负责人的官员外,实际上还有某个人带有“统计误差长”的头衔。如果数据是完整的,这个单位的头头就要失业。但是由于实际生活并非如此完美,此人的调整数字的任务是最困难的。①在通货膨胀期间,在它们的帐目上,厂商一般并不把它用来更新存货或被折旧的厂房和设备的全部金额作为生产成本来计算。财政部允许它门只注销一辆卡车或一座房屋的历史成本,而不是更新成本。这样,当真正的实际成本被低估时,早报的利润就会过高。所以商业部从早报利润中减去一个调整数量,以便考虑已被售出和需要更新的存货价格上涨(“存货估价调整”)。它还要减去一个调整数量,因为被折旧的资本项目的再生产成本上升(“资本消耗调整”)。囚此,在通货膨胀的1980年,呈报的$1750亿的公司利润中包含$570亿的这两项:”帐面利润”。\n包括个人所得税。可支配收入个人和家庭每年有多少美元可以由他们去花费?可支配收入的概念试日回答这个问题。为得到可支配收入,你只要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税收便可。可以这样说,可支配收入就是实际进入公众手中的,可任其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DI)是很重要的,因为正如我们将在下几章所看到的,人们正是把可支配收入分为(a)消费支出,其中包括利息支付,和(b)个人净储蓄。这样,近年来,人们一直把大约93%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和利息支付,大约7%用于个人净储蓄。担心通货膨胀压力或消费支出不景气的政策制定者最关切的就是这个DI时间序列数据。衡量到的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国民收入会计中产生的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就是储蓄与投资的关系。为了给第八章讨论收入决定问题铺平道路,我们在这里说明,根据上述会计原则,衡量到的储蓄正好等于衡量到的投资。这种相等是复式簿记的恒等,并且是根据定义而成立的。什么是衡量到的投资?暂且假定不存在政府,我们知道I就是环形上部产出中不属于C的部分。什么是衡量到的储蓄?仍然略去政府和公司储蓄不谈,我们知道S是环形下部可支配收入或GNP中没有用于C的部分。总结一下:I=产品法得到GNP减去CS=所得法得到的GNP减去C但是,两条环路都得到相同的GNP数量。因此,我们得到I=S:衡量到的储蓄与投资之间的恒等这是最简单的情况。一旦我们加进公司和政府,我们的任务就将完成。正如前面那样,投资是国内的投资加上净出口。但现在总储蓄S必须分为三个不同的项目:(1)个人净储蓄NPS,它来自人们的可支配收入;(2)公司(更确切他说是企业)总储蓄GCS,它是折旧加上厂商保留的任何数量的所得;最后,(3)政府净剩余(或“储蓄”)NGS,它代表政府税收高出其用于物品和劳务以及转移支付上的开支的差额的代数值。我们的衡量到的S①和I的恒等现在必须用总量S的三个组成部分来表示。I=NPS+GCS+NGS=总储蓄再一次记住:不管经济处在均衡,进入萧条或处在战时景气状态,这种恒等必然成立。§.从GNP到经济净福利(NEW)①这个基本的然而却是复杂的恒等式通过回顾关于可支配收入如何定义的讨论就可以推导出来。这个定义,以及C+I+G=GNP的公式,可以被用来提供一个恒等式的代数证明。这样,根据DI的定义:GNP≡(DI-消费者利息)+GCS+Tx-Tr,其中Tx是说收,Tr是转移支付。此外,NPS=DI-C-消费者利息。加上和减去G,并把(DI-消费者利息)加以分解,就得到GNP≡C+[(NPS+GCS+(Tx-Tr-G)]+G≡C+[(NPS+GCS+(NGS)]+G但是回想一下环形上部定义GNP≡C+[I]+G,因此,我们确实证明了储蓄与投资恒等[I]≡[NPS+GCS+NGS]\n在第一章中,我们看到单纯的物品和劳务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不很迷人。GNP作为经济福利的衡量尺度之所以不很迷人,首先是因为,它包含很多对个人幸福没有明显关系的因素,其次是因为有关福利的关键因素却忽略掉。简单说来,GNP是衡量一国实际经济福利的一个有缺陷的指标。幸运的是,正如我们在第一章所看到的,通过调整GNP数字来得到一个更有意义的①衡量尺度“经济净福利”(NEW)是可能的。让我门看一看现在所衡量的GNP有什么问题。应该加上的东西:例如闲暇假定当你由于变得更富有时,以便既从物品和劳务中也从闲暇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那么,虽然福利已经上升,而衡量到的GNP却已下降。所以,为了纠正闲暇的精神满足,必须加上一个正数的纠正量,以便从GNP中得到NEW。再考虑一下你自己在家里做的劳动——烹调或装修隔墙。由于新增价值不是在市场上买卖的,所以它们从来不计入GNP的物品和劳务之中——不管是在环形的上部还是下部。NEW的估计将需要计人类似的自己干的活的价值。应该加上的:地下经济近年来,许多经济学者声称已经觉察到地下经济的迅猛增长。地下活动有两种:非法的活动(如毒品贸易或职业杀手),和合法的但却由于逃税而没有计入的活动(如为了得到一些$20钞票的报酬而为你在夜间建造车库的木匠)。一般说来,国民收入会计人员在衡量国民产出时把非法活动排除在外——社会舆论认为这些活动是“坏处”而不是“好处”不断膨胀的可卡因贸易不会计入GNP或NEW。地下活动的第二个来源,即那些生产了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但可能被国民产出统计人员遗漏的大批木匠、医生,保姆和农人应当怎样处理呢?以爱德华·菲杰和彼得·古特曼为首的几位经济学者声称,这个部门是欣欣向荣的。他们考察了财务数据。(特别是现金的使用,这是地下经济的主要交易形式),得出结论认为,20世纪70年代的实际GNP增长由于忽略了地下活动而被大大地低估了。有些人指出:是高税率刺激了市场外的活动。独立研究得到的证据肯定了这些观点。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指出:近年来对联邦所得税规定的总的遵守程度已经下降。结果是国民收入的更大部分逃①过了税收人员的监视的眼睛。另一些经济学者表示怀疑。尽管他们不否认经济产出的5%、10%或15%没有向国内收入署呈报,但这些怀疑者疑心这个数量是否正在增加。他们指出,国民收入帐户已经把未呈报的活动计算在内。①这里的讨论取材于威廉·诺德豪斯和詹姆斯·托宾的文章:《成长论过时了吗?》载于《五十周年学术报告,v》(全国经济研究局,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纽约。1972年)。我们用意义更确切的经济净福利(NEW)的名词来代替早期的经济福利尺度(MEW)概念。我们把他们的1929—1965年的估计数字增补到1984年①国内收入署是怎样估计非遵守的程度的呢?他们已经实施了一个叫做纳税人遵守程度衡量方案(TCMP)。这个方案抽取少量家庭作为样本,迫踪每一张废纸片和并且,以重新确定这些家庭的真正收入。有时,国内收入署甚至盘问你是怎么弄到钱去买你喜欢的汽车或波斯地毯的。使用由TCMP样本得到的少呈报的估计,会计人员增加呈报的收入报告书,以便得到前面表6—6中所显示的国民收入帐户。\n另一个证据来自对国民帐户和就业数字的考察。爱德华·F·丹尼森仔细分析了GNP数据以后断定,错误的主要根源可能在于低估了就业,但是,呈报的就业数据来自两个完全独立来源(家庭和厂商),这两个来源是高度一致的,并且它们都表明就业人数对人口的比率近10到15年来急剧上升。丹尼森得出结论:“既然呈报的就业人数不断上升,那么由于地下经济的增②长而造成的国民收入和产量的增长不会被低估太多。”应该减去的:环境的破坏上述GNP的偏低衡量和不足之处还容易理解。较为困难的是现有GNP中的一些偏高的衡量。除了加上“好处”(例如,空调所带来的舒适)以外,还应调整GNP,以便减去“坏处”(例如,空调要烧煤发电,从而造成了空气和水污染,财产损失以及不利于健康环境)。很明显,每当这些活动的社会成本不反映在市场产出或价格上时,我们就应与减去这些“坏处”的经济成本。例如,市郊居民使用1000万千瓦小时的电力,每千瓦小时向公用公司付10美分,这$1000万偿讨劳动成本、工厂成本、石油—煤炭—核能—水力发电的燃料。但是,假设该公司对于它在环境上所造成的公害——煤和石油释放出的硫、水中的油膜,放射性溢漏,等等——没有付出任何货币成本。为什么我们说“没有付出任何货币成本”呢?因为这种情况涉及“外部经济效果”——一种没有被厂商或电力使用者所支付的社会成本(对外部经济效果的讨论见第三章)。假设除了直接成本10美分以外,周围住户还受到每千瓦小时1美分的环境污染。这个成本(这是对受硫、油膜、酸雨危害的树木、鲑鱼、河流和人而言的)公用公司没有支付。这样,“外部”总成本就是$100000。为了纠正这些隐蔽成本,我们在计算NEW时必须从$100000“电力好处”流量中减去$100000的“污染坏处”。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全面描述如何进行各种调整,以便从实际GNP中算出NEW。另一个主要的修正是要减去政府中间物品和对城市人口拥挤所作的调节。最终结果在图6—4中表示。我们看到,NEW增长比GNP慢。在一个人口越来越稠密、越来越依赖于大规模电厂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世界中,这种差别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依靠像NEW这样的更加全面的国民产出衡量尺度,社会就能够更加清楚地考虑它应优先解决的问题。社会并不需要被束缚于单纯的物质增长之中,除非它愿意这样做。经济可以追求更广泛的目标,为工作与闲暇之间的适当平衡,或更好地利用资源以保护我们的外境——如果这些都被人们认为是很重要的话。图6—4经济净福利(NEW)增长慢于GNP闲暇方面的调整会使人均NEW的增长快于人均GNP的增长。但是,现代城市他的不愉快之处(污染增大,等等)使NEW的增长放慢。你愿意牺牲多少GNP的增长来提高生活质量和NEW的增长呢?(资料来源;W·诺德豪斯和J·托宾,《成长论过时了吗?》,《五十周年学术报告,v》,国家经济研究局,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2年);本书作者增补了新的数据。总结和复习②爱德华·F·丹尼森:《美国的增长由于地下经济而被低估了吗?就业比率说明没有》。载于《收入和财富评论》(1982年10月)。\n1.国民总产值,GNP,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国家的总产品的货币流动量:消费、投资(国内的和国外的)以及政府在物品与劳务上的开支的总和。GNP=C+I+G。2.通过使用价格指数,我们能“矫正”名义GNP(用现行货币来表示)以便得到更准确的实际GNP数量(用某个基年的货币购买力来表示的(GNP)。使用这种价格指数可以大致准确地照顾到由于价格变动而造成的衡量尺度方面的变动。3.由于利润是一种余留额的定义,我们可以使环形上部用产品流量法计算的GNP与环形下部的用成本流量法计算的结果相互符合,正如图6—3所示,成本流量法使用要素所得,仔细地计算加入价值,以便消除对中间产品的重复计算。把所有税前的工资、利息、租金、折旧和利润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对于这一总量再加上企业的一切间接税收成本(GNP绝不包括转移支付的项目,为政府公债利息的收入或福利支付项目的收入)。4.当一国生产的存货、房屋和设备的数量多于目前以折旧形式消耗掉的部分时,净投资具有正号,由于折旧很难精确地加以估计,统计工作者认为,总投资的数字比净投资的数字可靠。5.个人收入和可支配收入是两个其他的官方统计项目。可支配收入(DI)是在作了一切税收、公司卡分配利润储蓄和转移支付调整以后,人们实际得到的能用于消费或储蓄的收入。个人收入是DI加上个人税。6.使用国民收入帐户的规则,衡量到的储蓄必定正好等于衡量到的投资。在一个只有家庭存在的假设的经济中,这一点很容易看到。在一个完整的经济中,恒等式是:I=NPS+GCS+NGS即:总投资等于私人净储蓄加上公司总储蓄再加上政府净储蓄。储蓄与投资的恒等完全在于:储蓄必须等于投资,不管经济处在繁荣还是萧条,战争还是和平时期。这是复式簿记的结果。7.国民总产值是衡量真正的经济福利的不完全的尺度。经济净福利(NEW)是一种替代方法。NEW的计算是对GNP中加上某些项目,如闲暇、家庭主妇的劳务和自己干的活动的价值。它还要从GNP中减去没有得到补偿的污染、现代城市化的不舒适、以及其他的调整。计算结果仍然表明NEW有正的增长,不过增长率低于GNP。概念复习GNP=C+I+GGNP矫正指数政府转移支付用两种等价的观点来看GNP:用产品流量和成本流量名义的和实际的GNP中间物品,加入价值总投资-折旧=净投资CNP-折旧=NNP可支配收入(DI)NEW:闲暇、地下经济、尚未得到补偿的不舒适(污染)\nI=S=NPS+GCS+NGS供讨论的问题1.把图6—3与图3—1这两个环形的货币流动量加以比较。2.“你不能用苹果加上柑橘”。说明我们用价格可以做到这一点。3.考虑下列数据:1983年的名义GNP是$33050亿与1982年的$3073O亿相比较。1983年的GNP矫正指数是215.3.与1982年的206.6相比较。1972年的GNP矫正指数是100。计算用1972年价格表示的1982和1983年的实际GNP。计算1983年名义GNP和实际GNP的增长率。1983年的通货膨胀率(用GNP矫正指数衡量)是多少?4.孤岛上的鲁宾逊生产了$1000环形上部产品。他支付了$750工资,$125利息和$75租金。他的利润必然是多少?如果鲁宾逊的产量的3/4被消费掉,其余的被用于投资,用产品法和收入法计算鲁宾逊孤岛的GNP,并且说明它们必然正好相等。5.“拖延如此长久之后,政治经济学终于开始抓住经济生活的质的方面。通过考察NEW而不是GNP,我们有可能开始权衡真实的经济成本和收益。而不只是在市场上所看到的成本和收益。”评价之。6.下面是一些伤脑筋的问题。你能否说明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于GNP之中:(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的膳食(b)购买一辆旧车(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d)我从放一张1978年录制的鲍勃·达兰的唱片所得到的价值(e)购买一把粉刷房屋的刷子。\n第七章消费和投资凡事都难以十拿九稳。无名氏前面各章已经为深入理解现代混合经济的运行提供了基础。第五章讨论了总供给和总需求概念,第六章考察了宏观经济的细致的剖析结果。现在我们要越过剖析的阶段,进而诊断经济的发热与发寒、以及它健康的时期。在本章和下一章,我们要详细考虑现代的产出和收入决定理论。这两章的重点是要强调,总产出水平是由开支与储蓄相互作用决定的。通过集中研究总需求的决定,本章开始分析产出和就业的决定。回想一下:总需求表示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将要购买的物品和劳务数量,它是由收入、价格和其他要素决定的。本章集中分析总需求的两个组成部分:家庭用于消费和企业用于投资的开支。当这些组成部分加上政府开支和净出口,我们就得到了总开支,或总需求。图7—l说明本章的分析在宏观经济全景中的地位。我们从左上方开始看,本章集中对于支配消费和投资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下一章我们把这两者一起纳入最简单的收入决定模型——乘数模型。本章和下一章中介绍的工具构成了所谓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上半①个世纪以前,英国经济学者,约翰·梅纳特·凯恩斯,提出这些理论概念时,它们对当时的职业经济学者来说,正像“夸克”或“粲数”对现代大学学习物理学课程的一年级学生那样陌生。今天,凯恩斯思想的许多内容——像本章和下一章所介绍的——已成为现代经济学语言的组成部分。本章中的消费函数概念,以及下章中的开支乘数概念,都是现代经济学者所使用的工具中的一部分。各种思想学派的人们都要依靠这些开拓性的概念。它们对于分析商业周期的升降或军备扩充的影响有重要意义。但是必须强调指出,它们只是工具箱中的一部分。为了成为一名彻底的现代经济学者,你还必须理解,乘数分析是过于简单化了:它忽略了货币的关键作用,而且假定价格是固定的。然而,对这些限制条件的讨论要留待掌握了简单模型之后进行(见图7—1)。本章的计划如下:在第A节,我们开始分析个人的消费和储蓄的决策。然后,我们转入于理解:国民消费支出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总和的影响。第B节对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概述。在最后一部分中,我们再回来分析储蓄与投资的分离。我们从分析总需求的两个主要成分开始宏观经济分析:消费和投资。在下一章我们将考察这两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实际中是如何决定AD的。A.消费和储蓄①凯恩斯本人(1883—1946年)是一位多方面的天才,曾经在数学、哲学和文学方面获得声誉。此外,他还有时间来经营一家大型的保险公司,充任英国财政部顾问,协助管理英格兰银行,编辑一种世界闻名的经济学杂志,收集现代艺术作品和珍本书籍,并主持芭蕾舞和话剧的演出。他还是一位擅于通过精明的投机来赚钱的经济学者,不但为自己而且也为剑桥大学的皇家学院赚钱。他在1936年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向当时流行的宏观经济思想提出了挑战,并为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n第六章曾经指出:消费是家庭用于食物、衣着、汽车、医药和住房等物品和劳务上的开支。消费是GNP中最大的一个单独的成分,近十年来它占总开支的65%。因此,我们要充分理解总需求的决定因素,从考察消费入手是理所当然的。关键的分析工具是消费函数,正是这个概念把消费总开支与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联系在一起。预算开支的形式任何两个家庭都不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来使用它们的钱。然而,统计数字表明,人们把收入分配于食物、衣着和其他主要项目上的方式——平均说来——具有可以预测的规律性。对于各种收入水平的人的开支方式已经作了千百次的家庭预算调查,关于行为形式一般性质,调查结果是极为一致的。①调查的结果是什么呢?图7—2提供了答案。贫穷的家庭当然必须把它们的收入主要花费在食物和住房这些生活必需品上。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许多食物项目上的开支增加。人们吃得更多更好。他们从便宜的含大量碳水化台物的东西转向较贵的肉类,水果和喜欢吃的蔬菜。然而,当人们收入增长时,他们在食物上增加的支出是有限度的。随着收入的上升,总支出中用于食物的支出比重下降。当你摆脱了最贫穷的收入水平以后,住房开支在收入中的比重在很大范围内大致保持不变。这可以用一个经验的约略估计来表示:一星期的薪金可抵一个月的房租。在达到很高收入水平以前,用于衣着、娱乐和汽车开支的增长比例大于税后收入的增长。当然,根据定义,用于奢侈品项目的开支增长得比收入快。最后,当我们在不同家庭之间进行比较时我们会看到:随收入上升,储蓄增长得非常快。储蓄是所有项目中最大的奢侈品。对家庭和个人样本进行仔细研究证明,收入作为消费开支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很重要的。注意,食物在收入中的百分比随收入提高而下降。还要注意储蓄的上升,从低收入的零以下到高收入时的相当高的数量。(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和农业部,作者按1985年价格作了新的增补)消费、储蓄和收入让我们更仔细地看一看储蓄。储蓄是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即: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一般观察告诉我们,富人比穷人储蓄得多,不但在绝对数量上是这样,在相对数量上也是如此。很穷的人根本不能储蓄。不仅如此,他们还进行“负储蓄”,即每年的支出大于收入,其差额用负债或以①图7—2的行为形式被称为“恩格尔定律”,根据19世纪普鲁士统计学者恩斯特·恩格尔而命名。平均的消费支出行为的确十分规则地随收入而变化。但是平均值并没有说明全部情况。在每个收入阶层中,围绕平均值的消费有很大的差距;而当你的收入突然减少时,你的消费可能比你的长期消费要少。\n往的储蓄来补足。因此,收入是决定储蓄的主要因素,如图7—2和表7—1所示。表7—1提供了从过去的研究中引来的关于美国家庭储蓄和消费的数字,不过改用了1984年的价格。第一栏说明七个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第二拦指出每一收入水平的储蓄,第三栏指出每一收入水平的消费开支。收支相抵点在大约$13000处达到。在这一点上,有代表性的家庭既不储蓄也不进行负储蓄,而是恰好消费掉它的全部收入。低干这个水平,如在$12000;它实际的消费多于它的收入;它进行负储蓄,(-$110)。高于$13000,它开始出现正储蓄[参见$+150和第(2)栏的其他各正数项]。(1)(2)(3)可支配收入净储蓄(+)或消费负储蓄(-)$12000$-110$121101300001300014000+1501385015000+4001460016000+7601524017000+11701583018000+164016360表7-1消费和储蓄都由收入所决定本表说明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的消费和储蓄的平均水平。人们不再进行负储蓄而开始进行正储蓄的收支相抵点在这里为$13000。在这个收入水平,每增加的1美元中人们用多少来增加消费?用多少来增加储蓄?(回答:当我们把第二与第三行进行对比时,分别为85%和15%左右)第(3)栏表示每一收入水平的消费支出。因为收入的每一元钱都被分为消费的部分与剩余的储蓄部分,所以第(3)和第(2)栏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加在一起必然总是正好等于第(1)栏。收入与消费或储蓄之间的关系是若干经济问题的核心。但是,在目前,我们先来分析消费中与总产出和就业有关的方面。为此目的,我们需要了解每增加1元收入,会使消费和储蓄增加多少元。为了理解储蓄和投资怎样决定国民产出和就业水平,我们必须详细地研究:·消费函数,它把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以及它的孪生物。·储蓄函数,它把储蓄与收入联系起来。消费函数的细节我们的消费—收入关系可以用曲线图的形式更主动地来表示,如果我们取表7—1列举的七种收入水平,我们可以把它们标在图7—3上。这个图把家庭可支配收入[表7—1的第(1)栏]标在横轴上,家庭消费[第(3)栏]标在纵轴上。收入—消费的每一种组合都用一个小圆点加以表示,然后,我们用一条光滑的曲线把A、B、C、D、E、F和G点连接起来。图7—3的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被称为消费函数。为了理解这个图形,我们最好先观察从原点向右上方引出的45°线。\n因为横轴和纵轴都使用了完全相同的单位,所以45°线具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在45°线上的任何一点到横轴(它是消费)的距离都恰好等于纵轴(它是收入)的距离。你可以用眼睛或用一把尺子来证明这一事实。因此,在45°线上的任何一点,消费都正好等于收入。“收支相抵”点因此,45°线会马上告诉我们,消费开支是等于、大于还是小于收入水平。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的那一点表示当家庭收支正好相抵时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在图7—3中,收支相抵点处于B的位置。在这里,消费开支正好等于可支配收入:家庭不借债,也不储蓄。根据同样的道理,在消费曲线上任何其他一点,家庭的收支都不可能正好相抵。在B点的右方,消费函数在45°线以下:图7—3经过A、B、C⋯G的曲线是消费函数。正如我们在本章后面将要看到的,曲线在任何一点的斜率都可以用形成的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关系而求得,即为MPC,边际消费倾向。45°线帮助我们找到收支相抵点,也帮助我们看出净储蓄的大小。你是否理解,它为什么如此呢?(资料来源:表7—1以及作者在G点后的延伸)中的长的黑色的E’E箭头表示:垂直距离(消费开支)小于水平距离(可支配收入)。如果家庭没有把它的收入全用掉,那末,它必然把剩下的部分储蓄起来。45°线告诉我们的尚不限于此;它还能使我们找出家庭的储蓄为多少。净储蓄是用从消费函数向上到45°线的距离衡量的,正如EE″储蓄箭头所示。同理,在B点的左方,45°线告诉我们,此时家庭的支出大于其收入。消费超过收入的部分就是它的“净负储蓄”;它是用两条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来衡量的。复习一下:当消费函数高于45°线时,家庭就进行负储蓄。当两条曲线在收支相抵点汇合时,家庭正好收支相抵。当消费函数低于45°线时,家庭进行正的净储蓄。负储蓄或储蓄的数量总是用两条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来衡量。储蓄函数储蓄等于收入减消费,这一点表明,我们很容易推导出一种新的关系:储蓄函数。图7—4就是它的图形。我们还是用横轴来表示可支配收入,纵轴现在表示净储蓄,不管它是正的还是负的数量。这种储蓄函数是直接从图7—3中得到的。它不过是45°线与消费函数之间的距离。在图7—3中的类似A的一点上,家庭的储蓄是负数,因为此处的消费函数高于45°线。图7—4直接表示负储蓄——储蓄函数在A点低于横轴。同理,在B点的右方出现正储蓄,正如储蓄函数高于横轴的C、D等点所证实的那样。边际消费倾向在下一章,我们将看到,如果收入增加一元,人们将花在消费上的增加数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学者对这个概念是如此感兴趣,以致给它起了一个专用名称:边际消费倾向,或MPC。“边际”一词在经济学中广泛地用来表示“增加的”含义。这样,边际成本在后面将被定义为生产一单位增加的产品而增加的成本,边际效用被定\n义为每单位消费所增加的效用,边际收益被定义为每单位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如此等等。表7—2以较为方便的方式重新安排了表7—1的数字,首先,从收入中减去消费可以得到储蓄曲线。从图形上说,在图7—3中,从45°线上垂直地减去消费函数就得到了储蓄函数。注意:收入相抵点B同图7—3一样也是处于$13000收入水平。我们证实它和表7—1的相同性质。然后,注视第(1)和(2)栏,看一看收入水平每提高一步消费开支是怎样提高的。数字表说明消费和储蓄曲线以及边际倾向。每一元没有消费的收入都被储蓄起来。每一元增加的收入都用于增加消费或增加储蓄——提供了我们所需要的重要概念:边际消费和储蓄倾向,MPC和MPS。表7—2中的第(3)栏说明我们怎样计算边际消费倾向。从B到C,收入提高$1000,从$13000提高到$14000。消费提高了多少?消费从$13000增加到$13850,或增加了$850。因此,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0.85。在每一元增加的收入中,85分钱用于消费,15分钱用于储蓄。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从B点移动到C点时,边际消费倾向或MPC是0.85,这与表7—2第(3)栏相符。你可以计算出其他收入水平之间的MPC。在表7—2中,MPC从贫穷的收入水平的0.89开始,最后降到较高收入水平的0.53。作为几何学上的斜率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现在知道如何从有关收入和消费的数据中算出MPC。在几何图形上,它有什么意义?MPC是消费函数斜①率的数值。回顾图7—3,在B点与C点附近画了一个小三角形。当我们从B向右移$1000时,为了停留在曲线上,我们必须向上移动$850;这就得到一个斜率数值$850/$1000美元,或0.85。MPC就是0.85。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并存的,还有它的倒影,“边际储蓄倾向”,或MPS。它被定义为:在每一元增加的收入中被用来增加储蓄的部分。为什么MPC与MPS像一对面貌相反的孪生兄弟一样相互关联呢?回想一下,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这意味着每增加的一元收入都必须被分为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储蓄。这样一来,如果MPC是0.85,那末MPS必然是0.15。(如果MPC是0.6或0.99,MPS是多少?)表7—2第(3)与第(5)列的比较证明在任何收入水平,MPS和MPS加起来必然总是正好等于1,不多也不少。因此,我们知道:不管在什么时间和地点,MPS=I-MPC。①线条的斜率曾在第一章的附录中讨论过,但是简要复习一下是有益的。一条线的斜率数值可以借助于附加的三角形来加以说明。XY线的斜率数值是ZY长度与X2长度的比数。斜率就是“该段中的上升”。如果XY不是直线,象经济学中许多曲线那样,那么我们要把斜率作为切线来计算。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找出图7—3上G点的斜率,你(1)先要用尺作出曲线在G点的切线,然后(2)按照用直尺画出的切线在该段中的上升来计算斜率。在消费函数的情况下,它的斜率是MPC,或边际消费倾向。同理,如果曲线是储蓄正数,它的斜率就被定义为边际储蓄倾向,或MPS。\n对定义的简要复习让我们复习一下已经学过的主要定义:1.消费函数用一个表或一条曲线把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联系起来。2.储蓄函数把储蓄与收入联系起来。因为,被储蓄的东西就是未被消费的东西,储蓄与消费曲线在下述意义上是互为倒影的:储蓄+消费=可支配收入3.“收支相抵点”是净储蓄率为0时的收入水平。低于这个水平,就出现负储蓄或负数的储蓄;高于它,就存在正的净储蓄。从图上看,收支相抵点位于45°线与消费函数相交之处(在图7—3中),或储蓄函数与横轴相交之处(在图7—4中)。4.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增加一元收入所带来的消费增加量。从图上看,它是由消费函数的斜率确定的——斜度陡表明MPC很高,斜度平缓表明MPC很低。5.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增加一元收入所带来的储蓄增加量,或储蓄曲线的斜率。由于每一元钱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必然被储蓄起来,MPS=I-MPC。§.一国的消费量前面我们一直谈论的是不同收入的典型家庭的预算形式和消费行为。现在,我们来讨论整个社会的消费。为什么社会的消费形式使我们感兴趣?因为我们要试图理解总需求的决定,又因为消费是总支出从而也是总需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下面几页中我们要看一看所有消费者的总可支配收入怎样与其他因素一起推动国家的总消费。消费的决定因素我们先开始分析影响消费者支出的主要力量。在社会生活中是什么因素带动了消费开支?可支配收入日常观察和统计研究表明,收入是决定社会消费的中心因素。从图7—5可以看出,在1929年到1984年期间,消费是多么密切地紧随每年的可支配收入而变动。唯一的例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物品缺乏并要配给,人们的储蓄受到鼓励。永久性或生命周期的收入简单的理论在预测消费时只考察当年的收入。对近30多年的仔细研究表明,消费者并不只是短浅地考虑本年的收入和消费。相反,人们是根据他们的长期经济条件作出消费决策的。如果一个农户遭了灾,他很可能提取他过去的储蓄。如果一位股票经纪人在年终股票销售中发了一笔横财,她不大可能马上花掉她的佣金。在这两种情况下,消费者都可能从长远的观点问道:“这种收入是转瞬即逝的还是会再度出现的?我是年复一年地都能指望这种高(或低)收入,还是我的收入将回到正常或永久性的水平?”图7—5消费和可支配收入(1929—1984)社会消费开支随经济活动移动。消费开支波动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波动。准确的消费预测来自收入数字。(资料来源:美国商业部)有证据表明,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着眼于长期收入前景来选择他们\n的消费水平的。长期前景被称为永久性收入或生命周期收入,它指的是个人①在好的和坏的经济年景下平均得到的收入水平。永久性收入概念十分重要,因为它认为,消费者并不是同等地对一切收入升降作出反应,如果收入中的一个变动似乎是永久性的(像被提升到一个有保障的高收入的工作岗位),那末消费者很可能根据已增加的收入水平按比例地提高消费。另一方面,如果变动显然是暂时的。(像一个时期的良好气候,或一笔暂时性的奖金),那末,边际消费倾向很可能相当低。这样,消费者对于收入变动性质——例如,它们可能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的——的预期可能对边际消费倾向有重要的影响。财富另一个决定消费量的重要因素是财富。考虑两个消费者,他们每年都收入$25000。一个人在银行有$10000存款,而另一个人一点存款也没有,第一个消费者可以更多地消费而不被认为轻率行事或走向破产。研究表明:这种财富效应的确会出现。在正常情况下,财富每年不会有很快的变动。因此,财富效应很少引起消费的急剧波动。然而,有时也会出现例外情况。当股票市场在1929年以后陷入一片混乱时,大量财富化为乌有,而在帐面上富有的资本家一夜之间变为乞丐。许多有钱人被迫减少他们的消费,同样,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建房热期间,那时房价上涨得远比其他价格快得多,消费有可能受到房主所感受到的财产激增的推动。其他的影响有的时候,经济学者提出其他一些变量是储蓄和消费的重要决定因素。近10多年来,在讨论社会储蓄率非常低的原因时,有人指出是高税率和储蓄的低实际(或矫正通货膨胀后的)收益。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团主席马丁·费尔德斯坦提出的几份研究认为,社会保险制度减少了个人储蓄:想到将来政府会给予大笔的养老金,这可能会使我们现在少进行储蓄。通货膨胀和对未来经济条件的预期也会影响消费者储蓄。除收入外的其他影响在决定消费中有多么重要呢?没有多少人怀疑财富、社会因素和预期对影响储蓄水平的重要性。不然的话,我们怎么能够说明日本消费者储蓄他们的收入的20%,而美国人只储蓄5%或7%这一事实呢?但是,假如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极其稳定的话,那么许多经济学者也会怀疑:非收入因素在过去30多年中是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社会消费函数对消费决定因素的考察引出了下述结论:可支配收入是社会消费的中心决定因素。使用这个结果,我们可以把近年来的消费和可支配收入年度数据标在图7—6中。散布图表示的是19641984年期间的数据,图上每一个点表示某一年的消费和收入水平。此外,我们还画出一条通过各散布点的线,CC代表“拟合的图7—6美国的消费函数(1964—1984)①开拓性的研究是由弗朗哥·莫迪格里安尼(关于生命周期模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关于永久收入理论)所作的。\n已经作出一条通过数据的散布点的直线。你能否证实,拟合的直线的MPS斜率接近于0.93?(资料来源:图7—5)消费曲线”。这条拟合的消费曲线表明近二十来年(或者更长的时期内)消费多么密切地紧随可支配收入而变化。然而,如果你仔细地观察一下,你将会看到宏观经济学中最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一项发现,在每一元可支配收入中,美国消费者储蓄7美分而花掉93美分。你必须相当仔细地看,才能找出拟合的线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差距。但是差距是存在的。这有助于使我们记住,经济学中充满了近似和不完全的理论;经济学不是一门像物理学那样精确的科学。总是存在着我们忽略了的其他影响因素(例如,在这个例子中的气候和通货膨胀),同样重要的是,消费者随时间发展而不断改变其消费方式的讨人嫌的倾向。B.投资的不稳定性①私人开支的第二个主要成分是投资。投资在宏观经济学中起两个作用。第一,它是开支的一个巨大的变幻莫定的组成部分。因此,投资的急剧变动能够对总需求,从而对产出和就业产生重大影响。第二,投资导致资本积累,通过建造有用的房屋和设备,国家的潜在产出得以增加,长期经济增长得到推动。因此,投资发挥着影响产出和收入的双重作用。在我们转入于后面章节所论述的投资影响之前。我们在这里先概述一下投资的性质和影响投资的各种力量。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回来分析较为具体的投资理论(第十章分析“加速数机制”,第三十章提出微观经济的资本理论)。在这里,预先描述一下这些章节的内容是有益的。回想一下,在表6—5中,投资被分为三个部分,设备的购买、存货的增加以及工厂和房屋的建设。在这一总量之中,约有1/4是居民住房,一般有1/20是存货变动,其余——近5年内平均说来为总投资的70%——是企业用于工厂和设备的投资。归根结蒂,企业只有在预计建一座新工厂或买一台新机器会带来利润,也就是说,会给他们带来大于投资成本的收益时,才会投资。这个简单的表述包含着理解投资的三个基本要素:收益、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投资能使厂商出售更多的产品或使产品较为低廉时,它才会给厂商带来额外的收益。这一点表明,投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产出(或GNP)总水平。当工厂被闲置不用时,相对说来,厂商对新工厂的需要不大,从而投资数量低微。更加一般地说,投资取决于整个经济活动的状态所造成的收益。例如。在最近这次大的经济衰退中,产量从1979年到1982年急剧下降,结果投资减少了18%。一些研究认为,收益效应的重要作用支配着经济周期中投资的变动。它①要记住:“投资”一词在宏观经济学中有特殊用法,我们已经把“净投资”,或资本形成,定义为社会实际资本(设备、房屋、存货)的净增长。许多人把购买一块土地,或老年保险金,或任何财产所有权都叫做“投资”。对经济学家来说,这些购买显然包含转移支付项目或有价证券变换。一个人买了另一个人出售的东西。只有当更多的实际资本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才存在净投资。\n是如此重要,以致我们在第十章论述加速数时将要再次对它进行充分的讨论。成本投资水平的第二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投资成本。然而,当我们考察投资成本时,我们发现,它们比理发或电影这样一些其他商品的成本要复杂一点。复杂的原因在于投资物品要延续许多年。不仅如此,当一个被购买的物品持续多年时,企业和房屋购买者往往愿意通过借款(比如说,通过抵押)来支付这笔投资。什么是借款的成本?是借入资金的利息率。回想一下:利率是在一段时期中借用货币所支付的价格;借$1000使用一年,你也许必须支付13%的利率。在家庭购买住房的情况下。利率是抵押利率。企业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筹集借款,例如通过银行的贷款或者用他们自己的利润进行再投资。关键的问题在于理解:在现代经济中,利率是货币政策借以发挥其有力作用的机制。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人们发现:他们暂时持有多于必要量的货币。当他们花掉多余的货币时,货币的价格(这就是利率)将下降,随着利率的下降,投资成本下降,从而企业会购买较多的设备和建筑物,家庭会购买较多的住房(所有这些将在第十四到第十六章中深入考察)。总之:利率对经济起着中心作用,因为它们影响投资成本,因而成为投资和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另一个影响投资决策成本方面的重要途径是税收。联邦政府没有影响投资成本的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税收。对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抑制因素是公司所得税。通过取走任何利润的46%,政府抑制了公司部门的投资。与此同时,联邦政府用像投资税收豁免(即:ITC)这类措施来刺激投资。ITC是肯尼迪总统任期内采用的措施;该措施对公司所购买任何新设备都给予10%的税收豁免。就像廉价出售照相机,或机票打折扣那样,基本想法是要刺激对投资物品的购买。一切税收对资本成本的净影响是什么呢?最近的研究表明,截止到1984年,税收制度实际上是在向设备投资提供净补贴而向建筑和存货投资征收低税。你可能会问,税收制度实际上怎么会对设备投资施加补贴呢?原因在于:对于这些物品来说,停ITC这样的补贴足以补偿所有其他税款的征收而有余。预期投资中的第三个因素涉及当前对将来的预期和企业信心。投资归根结蒂是对未来进行赌博,所赌的是:目前和未来的收益将大于目前和未来的成本。如果企业担心,墨西哥未来的经济条件将出现萧条,或者,它们在法国的投资有朝一日将被国有化,或者,它们能够出售石油的价格在未来将要下跌——在这些情况下,他们今天会不太愿意向墨西哥、法国或油井投资。相反,当企业看到1984年出现的迅速复苏,它们就开始计划1985年扩大工厂。因此,投资决策随着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摇摆不定——甚至更糟糕的是:决策所依赖的未来事件非常难以预测。所以,毫不奇怪,政府和中央银行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考虑怎样改善企业信心的现状。我们可以把我们对隐藏在投资决策背后的力量的考察总结如下:企业投资是为了赚取利润。因为资本品要延用许多年,投资决策取决于(a)对新投资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状况,(b)影响投资成本的利率和税收,以及(c)企业家个人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n投资需求曲线哪些因素对投资有支配性影响?对宏观经济学来说,货币、利率和投资之间的联系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稍微详细地分析一下利率与投资的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资需求曲线。考虑一个简化的经济,在这个经济中,厂商有许多投资项目:项目A、B、C等等一直到H。为了简化,假设它们的使用寿命都非常长(如电厂或房屋),以致我们可以忽视更新的需要。此外,再假设它们每年生产的净收入流量不变。没有通货膨胀。表7—3列出每个投资项目的资金数字。考虑项目A。这个项目的成本是$100万,它有很高的收益——每$1000投资每年收益$1500这是每年15O%的收益)。第(4)和(5)栏提供了投资的成本。为简化起见,假设投资完全是用按市场利率借款来筹集的,在这里可能存在的利息率为第(4)栏的每年10%和第(5)栏的5%。这样,在年利率为10%时,借款$1000的成本是每年§100,正如第(4)栏各项所示;在利率为5%时,借款成本是借$1000每年§50。最后两栏表示从投资得到的年净利润。对项目A这个运气极好的项目来说,在利率为10%时投资$1000,每年净利润是$1400。项目H赔了钱。为便于考虑,对每个投资,我们都算出了年收益和支付利率的资金的年①成本:差额就是投资的年净利润(或亏损)。我们探寻的目标在表7—3的最后两栏中表示出来。考察对应于5%利率的最后一栏。注意:在这个利率下,从A到C的投资项目都是有利可图的。因此,我们可以期望寻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向所有这七个项目投资,投资总数[从第(2)栏得到]是$5500万。这样,在5%利率下,投资需求是$5500万。在这里经济只有八个投资项目,按收益排列。第(2)栏表示项目的总规模。第(3)栏计算每年投资$1000年复一年的收益。第(4)和(5)栏表示项目的成本,其假设条件是所有资金都是借入的,利率为5%和10%,这里表示的是每$1000项目投资的成本。最后两栏计算项目中投资的每$1000的年净利润。如果净利润是正数,那末寻求最大利润的厂商将进行投资;如果是负数,投资项目将被放弃。注意:赢利和不赢利投资之间的分界点怎样随利率提高而变动(如果利率每年提高到15%,分界点将会在何处)?然而,如果由于货币政策紧缩,利率上升到,譬如说10%。那末筹集这笔投资的成本将翻一番。我们从第(6)栏看到:投资项目F和C在10%的利率下变得无利可图;投资需求将下降到$3000万。我们可以在图7—7中表示这一分析的结果。这个图提供了投资需求曲线,在这里它是利率的向下倾斜的阶梯函数。每一级阶梯都反映在收支相抵利率下可能为项目A、B等进行的投资数量。5%利率条件下的均衡出现在M点,其投资是$5500万。在这个利率下,①这个例子对大多数实际投资计算来说是过于简化的。在比较经常的情况下,它们要包含一个不平衡的收益流量,资本折旧,税收以及所借资金的多重利率。第三十章及其附录将较详细地讨论这个问题,并强调由于利率是正数所以需要“贴现”未来的货币。在有关财金问题的高深著作中可以找到比较完整的讨论。\n从项目A到C都可以进行。假如由于联邦准备制度的货币紧缩或其他情况,利率上升到10%,项目F和C将被放弃;投资总需求在图7—7中将处在M’点,其投资总需求是$3000万。向下梯级倾斜的投资需求表标出了在每一利率下可能出现的投资水平。这是根据表7—3中的数字计算出来的。每一级阶梯代表一个投资量:项目A的投资收益如此之高以致无法被标在图中。可以看到的最高的阶梯是项目B,如图左上方所示。在每一利率下,所有净利润为正数的投资都将进行。因此,在利率为5%时,将出现$5500万的投资,如投资需求曲线与利率直线在M点相交所示。如果利率上升到10%,新的均衡将处于M'点,其投资是$3000万。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我们已经看到利率是怎样影响投资水平的。我们前面的考察指出,投资还受到其他力量的影响。例如,经济总产出水平的上升会使投资需求曲线向外移动。一个相反的力量是企业税收。例如,公司税拿走了表7—3第(3)栏中年净收益的一半,而第(4)和(5)栏的成本却没有减少。这样,第(6)和(7)栏中的净利润将会下降[证实:在利率为10/时,对第(3)栏征收50%的税会把分界点提高到项目B和C之间从而投资需求会降低到$500万。最后,要注意预期的重要性。第(3)栏所示的收益牵涉到遥远将来的事件。如果投资者变得极为悲观,认为收益很快会减半,那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认为收益会倍增呢?通过分析这些事例,你可以看到预期能对投资发挥多么有力的影响。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在我们离开投资需求分析之前,我们必须再谈一谈与投资有关的一个重要差别。如果你看一下一张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早期的报纸,你会看到每年8%。15%,甚至18%的名义(或货币)利率。这与60年代早期的3%、4%或5%的利率形成对照。这个比较是否说明近年来投资应该已经崩溃了呢?或者,以巴西为例,巴西的利率每年达到40%到300%。这难道不会挫伤最旺盛的企业家精神吗?奇怪得很,答案为:否。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美国的投资实际上高于历史水平。巴西在70年代也呈现出极高的实际投资水平。对这个难题的答案在于实际利率概念。在70年代的美国或巴西,高的货币利率与同样高,或者有时甚至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同时并存。的确,你必须付很高的利息去借款。但是当你偿还时,它已成为贬值了的美元或克鲁赛罗。用实物表示的利率实际很低,甚至是负数。一个例子可以使这个概念较为清楚。假如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是20%,如果你今天借入$1000,明年必须偿还$1200。但是,由于通货膨胀,明年$1200的实际价值正好和今年的$1000—样。所以在实际上,你偿还了完全相同的\n实物量。在这种情况下,用实物表示的利率(实际利率)为零,而不是20%。更加一般地说,我们可以概括如下:实际利率是借款者用实际物品和劳务偿付的利息。它等于名义(或货币)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第三十章的图30—3说明了美国近年来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变动。这个概念怎样与投资联系起来?回想一下:我们在表7—3中所作的分析假设没有通货膨胀,所以实际和名义利率是一样的。如果存在通货膨胀,那末第(3)栏所示的收益就不再是固定的;它将按通货膨胀率上升。未来收益实际上会高于初始阶段的收益,投资的货币价值也会随着通货膨胀而同时提高。用图7—7的投资需求表来表示,如果那里的利率是名义利率,那末通货膨胀将使曲线垂直地向上移动。为消除通货膨胀对收益和对名义利率的歪曲作用,经济学者往往认为比较容易的方法是用矫正通货膨胀后的单位来分析投资。这就是说:投资需求可以通过考察实际产出和实际利率对实际投资支出的影响来加以分析(在这里,“实际”产出和投资指的是这些变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价值)。实际利率概念就这样解决了70年代在巴西或美国见到的高投资伴随高利率这个矛盾的现象。尽管名义利率是高的,实际利率却是低的,正是低实际利率导致了70年代后期的旺盛的投资。变幻莫定的投资了解了影响投资的因素后,我们对投资的极端的变幻莫测性不会感到奇怪。投资行为如此反复无常和难以预测是因为它取决于像新的未经试验的产品的成败这样易变的因素,取决于税率和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政治态度和稳定经济的办法,取决于美国的外贸地位和美元价值,并且取决于经济生活中类似的可变的事件。由于投资取决于难以预料的未来事件的紧张不安的预期,所以它是极端变幻莫定的。本图表示的是作为潜在GNP一部分的私人国内总投资。注意:在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投资的急剧下降(那时经济是在向未来的民主而不是向工厂投资)。还要注意1975年和1982年衰退时的急剧下降。你能看出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潜在GNP中投资份额的变动趋势吗?(资料来源:美国商业部)图7—8提供了一幅投资不稳定性的图形说明。它是按潜在GNP的百分比来表现投资的。注意:这个比率在30年代和40年代的异常急剧的波动,以及它在80年代早期的急剧下降。§.储蓄与投资动机之间的差异考察了现代消费和投资理论后,你现在就能理解一个重要的事实:在复杂的现代经济中,意愿的储蓄和投资水平并不会自动相等。为什么?因为储蓄和投资一般是由不同的人和因不同原因而进行的,也因为市场并不很快地使储蓄与投资协调一致。\n并非总是如此。当自给自足的农民把他的时间用于排除荒地上的积水,而不是用于收获和吃掉谷物时,他们是在进行储蓄,同时也在进行投资。他节制目前的消费(储蓄)只是因为他要排除地里的积水(投资)。通过放弃目前的消费,他为未来提供了更多的消费。但是,他也要通过改进他的农场的生产能力来进行投资。不仅储蓄和投资对自给自足的农民是一回事,而且从事储蓄和投资的原因也是相同的。他今天少消费(即他储蓄)是为了改善他的土地(投资)。如果没有任何投资机会,他决不会想到储蓄;即使他愚蠢到想为将来而储蓄,也不存在这样做的办法。在我们的现代经济中,不存在这种自动的联系。今天经济波动的中心原因就是,储蓄与投资不会自动联系起来。当市场不能自动地从储蓄者那里把意愿储蓄转给企业进行投资时,这种联系就被打破。资本形成或投资今天主要是由商业企业,特别是由公司进行的。当一家公司或一家小企业具有可赢利的投资机会时,它的所有者就会因之而把它的大部分所得投入企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某些企业储蓄确实仍然直接受到企业投资的推动。但是,当企业投资急剧变动时,它们主要通过像股票、债券或银行贷款这些外部财源的转换来筹集资金。谁进行储蓄呢?储蓄主要是由完全不同的人群和集体来进行:由各种不同的个人、家庭、福利基金来进行。个人进行储蓄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他想为老年的生活或将来的开支(渡假或买汽车)作准备;或者,他可能具有不安全感而未雨绸缪;或者,他可能受到银行高利率的诱惑;或者,节俭可能只是一种习惯,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其根源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因此,我们看到储蓄决策与投资决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影响总需求和产出,因为市场并不总是迅速有效地把储蓄引向投资。当然,在今天,关于储蓄和投资由不同的人进行这一事实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小麦毕竟是由农民生产而由城里人消费的。但是,关键之处在于,市场并不自动地把消费者的意愿储蓄变动导向企业的意愿投资变动。我们在下一章中将看到为什么如此:当价格和工资没有充分的伸缩性时,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管道就会被堵塞起来。储蓄与投资之间管道被堵塞的可能性造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意义非常深远的问题:是否存在着任何能确保充分就业下储蓄与投资均衡的启动机制?是否存在把现代工业化经济导向储蓄。投资和就业最优水平的“宏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回答是:“不存在。”一个自由放任的经济不能够担保:正好存在着所需要的投资和其他数量的开支来保证充分就业。在几年或几十年间,投资和其他支出的数量很可能具有过少的趋向,从而导致通货收缩破产、生产能力过剩、夫业和贫困。在另外几年或几十年间,投资和总需求的其他成分可能趋于太多,从而导致长期通货膨胀。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投资波动把经济从一个极端推向另一个极端。从1855年到1875年,铁路在全世界兴起。在以后20年间,没有什么东西能取代这一活动的地位。汽车和公用事业在20世纪20年代造成了一场类似的革命。不稳定性在现代并没有消失。从1973年以来,美国经历了两次大的衰退和两次大的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这些上升和下降的原因是货币\n力量和外部冲击迫使投资走向极端。§.走向产出的决定本章表明,储蓄和投资的决定因素一般是相当不同的。这使我们怀疑:总支出、总需求的货币量并不是年复一年地保证按完全相同的速度流动。下两章要考察,储蓄与投资的力量怎样相互发生作用而形成社会产量的均衡水平。我们看到: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短期,产出会偏离其潜在水平。当这种偏离出现时,我们很可能看到低的或高的失业以及以较快步伐或以较慢步伐上升的价格。总结和复习A.消费和储蓄1.收入是消费(食物、衣着和家庭开支的其他项目)和储蓄的重要决定因素。消费函数是把总消费与总收入联结起来的曲线。因为收入的每1元钱不被储蓄起来就会被消费掉,所以储蓄曲线是消费函数的另一面或倒影。消费与储蓄曲线的特点在前面作了总结,应当加以复习。2.我们能够把个人消费函数加在一起以得到社会的消费函数。以最简单的方式,它把总消费开支表现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其他变量也影响消费:财富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已经表现出对消费形式有明显的影响。B.投资的不稳定性3.支出的第二个大的组成部分是在住房建筑、工厂和设备上的投资。投资的主要动机是要赚取净利润,也就是说,在目前的和未来预期的收益超过目前的和未来预期的成本时进行投资。因此,决定投资的主要经济力量是投资产生的收益(主要受经济周期状况的影响)、投资的成本(由利率和税收政策决定)和对未来情况的预期。因为投资的决定因素取决于难以逆料的未来事件,所以投资是总开支中最易变的组成部分。4.一个重要的关系是把投资支出水平与利率联系在一起的投资需求曲线。厂商的投资项目选择受利润支配这一事实会导致向下倾斜的投资需求曲线。较高的利率将使厂商取消某些投资项目。5.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实际利率特别有关系。实际利率矫正了人们比较熟悉的名义利率中的通货膨胀因素。因此: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6.由于储蓄和投资所涉及的人和原因是不同的,又由于市场并不迅速而自动地把储蓄导向投资者,所以,它们之间很可能存在长期的不一致。这能够引起产出偏离其潜在水平以及引起价格的较快或较慢的上升。概念复习消费和储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S)MPC+MPS≡1收支相抵点,\n45°线可支配收入永久性的和暂时性的收入社会消费函数与家庭消费函数消费的决定因素:永久性收入、财富投资的决定因素:收益、成本、预期利率在I中的作用投资需求函数实际的与名义的利率供讨论的问题1.概述食物、衣着、奢侈品、储蓄的预算形式。2.人们储蓄的一部分原因是什么?他们持有资产的一些形式是什么?3.表7—2中的MPC和MPS究竟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用计算A点与B点之间的MPC和MPS的方法加以说明。说明为什么MPC+MPS≡I必然永远是正确的。4.在每一收入水平我都消费掉我的全部收入。画出我的消费和储蓄曲线。5.你认为,在纽约和密西西比,收支相抵点都是一样的吗?你认为,在你的社区,目前的收支相抵点是多少?列出一个人能暂时进行负储蓄(进行负数的净储蓄)的办法。6.“沿着消费函数,收入变化大于消费变化”。为什么?这句话对于MPC和MPS有什么意义?7.下列情况对表7—3和图7—7表明的投资需求函数会有什么影响?(a)第(3)栏所列的每投资$1000的年收益翻一番(b)利率上升到每年15%(c)增加第九个项目,它的前三栏数据是:J1070(d)第(6)和(7)栏所示的50%的净利润税。8.较高深的问题:假设消费函数是C=450+2/3DI。现在根据dc/d(DI)=2/3来计算MPC。根据恒等式S十CD≡I,证实SS曲线的公式:s=-450+1/3DI。根据这一点,用ds/d(DI)来计算MPS,并且证实它确实等于1-MPC=1-2/3=1/3。\n第八章产出决定理论在一定的消费消费倾向和新投的数量之下,只存在着一个符合于均衡状态的就业水平。J·M·凯恩斯(1936年)我们已经见过了主要的角色——总需求和总供给;产出和价格;消费函数,储蓄和投资。主题已经由通货膨胀和失业以及经济增长和停滞的历史提了出来。舞台已经为我们时代的中心经济戏剧作好了准备:资本主义经济能够在价格稳定条件下取得充分就业吗?或者说,它是否注定要重复通货膨胀和衰退的周期?本章和下几章要讨论这些中心问题。在本章中,我们先回顾一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工具。使用这些工具,我们可以分析我们时代关键的有关宏观经济的辩论——美国经济是否趋向于造成持续的萧条或繁荣时期?本章第一部分提供辩论中的极端观点:古典观点和凯恩斯主义的萧条观点,并且说明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是多么对立。接着,本章第二部分转向于描述凯恩斯的产出决定理论,它分析存在粘性工资和粘性价格(也就是说,当总供给曲线平缓)时,产出是如何决定的。因为这个分析如此重要,所以本章强调基本要点:储蓄和投资怎样相互发生作用,以决定处于充分就业或低于充分就业的GNP均衡水平。此外,我们还将提供一个说明消费和投资曲线怎样共同决定GNP的这个均衡水平的具有同等意义的分析。这就使我们能够分析,在凯恩斯模型中,投资的每一美元的变动怎样会导致大于一美元的GNP的变动——即导致“乘数的”变动。一旦掌握了本章的分析工具,我们就能够理解下一章的分析,即:政府开支和税收政策怎样改变均衡产出。我们还要考察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即:有时当一个国家试图多储蓄时,它最终所能得到的却不过是较少的收入和产量。图8—1提供了对本章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的一个图解式的概述。第一部分比较AS和AD在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的假设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也是主要的部分说明:在一个价格和工资具有粘性的世界上,总需求怎样成为产出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A.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探讨产出决定的方法目前对现代宏观经济有两种背道而驰的观点,它们已经延续了半个世纪,一种观点被称为古典的。这种方法趋于强调价格在竞争市场上的调节作用。它强调价格和工资能够变动以“出清”市场的方式,即:通过提高或降低投入品或产出品的价格来消除过多的需求或供给。古典方法在经济思想更大部分时期占支配地位,而且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又重新出现。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古典方法在30年代受到双重打击。这个时期不但失业量很高——在美国高达25%——而且持续10年以上。人人都能看到,劳动力市场并没有被出清;都能看到一些巨我们现在集中分析总需求在产出决定中的作用。第一部分考察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全部作用;它表明了价格伸缩性的关键作用。第二和主要的部分考察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经济,在这里价格在短期内是固定的。它表明总需求\n因之而成为产出的主要决定因素。大的经济运行不良的现象。第二个打击是凯恩斯方法的产生。1936年出版的凯恩斯的《通论》提出了一种对宏观经济学的不同的理解方法。这种理论承认——实际上是坚持——经常出现的持续失业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凯恩斯和古典模型的核心区别在于,凯恩斯认为工资和价格是无伸缩性的。换言之,市场没有被出清,因为工资和价格向供求均衡之点的移动是迟缓的,让我们考察一下这两种方法。图8—2按照古典经济观点,价格的调整非常迅速现代古典经济学者怎样看待宏观经济的运行呢?反映厂商在不同价格水平可能提供的产出量的AS曲线是垂直的,为什么?因为在有伸缩性的价格和工资的调节下,一切市场都迅速地出清。这样,不管价格或通货膨胀如何,厂商都会提供潜在的产量。假使货币紧缩使需求移动,把AD降到AD’。结果怎样?产出没有变化?Q=Q′=潜在GNP。工人仍然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但是价格水平沿着向下倾斜的AI曲线向下移动。古典模型古典的宏观经济观点可以利用图8—2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而得以了解。AD曲线系按照通常的向下倾斜的形状作出,这已在第五章中加以描述。不过要注意:古典的AS曲线是垂直的。为什么是垂直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对AS曲线稍作较仔细的考察。回想一下第五章,AS曲线是依照厂商意愿,出售不同产出水平的一组价格来绘制的。因此,在最初的均衡位置——由图8—2中的A点所代表——上,产出位于它的潜在水平,价格总水平等于P。现在,古典经济学者会坚持认为,价格和工资——全部以货币数值表示——完全是可伸缩的。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一个所有价格、工资和成本都翻了一番的新的均衡。在新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翻了一番,但是相对价格(即面包和汽车,或石油和劳动的价格比率)没有变化。你再自问一下,如果所有价格和成本都正好翻了一番,供给者为什么要改变其产出水平呢?这也就是说:如果所有以货币数值表示的变量(如石油价格、小麦价格、工资率、公路通行费)都正好翻了一番,但是相对价格和成本却没有变,厂商为什么要改变它的产出供给呢?很明显,对合乎理性的厂商和工人来说,所有成本和产出价格倍增而相对价格不变,不会改变供给的行为。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对AS曲线的含义了。在一个古典世界中,随着价格总水平在相对价格不变条件下上升或下降,所有价格和成本都可伸缩自如地进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不会改变它们的产出。因此,AS曲线是垂直的。重复一遍,古典的AS曲线是垂直的,因为价格和工资是完全有伸缩性的,能很快地对冲击作出反应。如果税收的增加或货币政策的紧缩使消费者或企业支出减少,价格和工资会很快地作出变动来恢复充分就业。使用第8—2图的AS—AD曲线,我们可以探明古典世界中总需求变化的影响。假设总需求下降(由于导致利息率提高的货币供给的减少、政府支出的减少,或任何其他影响AD的原因)。结果,在第8—2图中,AD曲线移\n动到AD′。在古典世界中,需求冲击的闪电会立即引来一切工资和价格调整的雷声。我们会很快看到,能允分利用工厂和设备的充分就业的恢复。当这个社会经济安定下来时,价格总水平会从图8—2中的P下降到P′。但是,实际产出水平一点也没有变,为什么没有变呢?因为价格机制的反应很快,快到足以保证在每个市场和整个经济中供给都等于需求。价格会作出足够的变动来保证生产者所愿意出售的所有石油和小麦都能够破售卖掉。工资也会作出足够的变动,从而一切愿意按照现行工资率而劳动的工人都能找到工作;非自愿失业不会存在。政策上的后果这种古典观点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含义。第一,决不存在任何因资源非自愿地利用不足而引起的宏观经济浪费。这是否意味着没有失业呢?显然不是,因为在暴风雨期间总有一些报酬丰厚的滑雪教练无所事事,或者总有一些工会,它们规定了这样高的实际工资,以致不能指望它们的全体会员在一切时间都得到工作机会。确实,在古典世界中,失业甚至是组织经济的一个有效力的方式。像汽车的备用轮胎一样,失业的工人或石油的存货可以构成生产力很高的“备用零件”,在疾病或石油禁运给工人和每①桶石油赋予了极高的稀缺价值时发生作用。古典观点的第二个基本要素更引人注目: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影响失业和产出的水平;确切地说,宏观经济政策只影响经济的价格水平(或它的通货膨胀率)。这第二个古典命题很容易从图8—2看出来。考虑一个在A点,即在原AD曲线与垂直的AS曲线相交之点达到均衡的经济。如果由于紧缩货币,AD曲线从AD向下移动到AD',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在非常短的时期内,在原有的价格水平P点上,存在着多余的供给。厂商想要出售的物品多于消费者所需求的。第8—2图中A与B之间的距离表示在原有价格水平P点上的多余供然而,由于价格和工资是可伸缩的,多余的供给会导致价格和工资迅速下降——出现通货收缩。由于价格下降。经济在图82沿着垂直的AS曲线迅速向下移动,直到在C点达到新的均衡为止。AD曲线移动的净影响是什么?产出和就业处在与过去一样的水平上,但价格却已下降。确实,价格下降到正好使充分就业得以恢复的程度。主要分水岭这个讨论揭示了什么是古典世界观的核心——以及(过去的和现代的)古典学派和现代宏观经济学主流学派之间的理论分歧。分歧在于有关短期工资和价格伸缩性的观点。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相当有伸缩性,因此,经过价格很快重新调整以后,经济将迅速恢复,充分就业。正如我们马上就会看到的,凯恩斯和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者怀疑工资和价格能否在数月(甚至一二年或三年)期间很快地变动以保证接近于充分就业。我们在这里讨论古典观点,不象生物学家分析恐龙,只是为了它们的历史价值。古典经济学,在理性预期学派看来,是有生命力的和繁荣兴旺的。确实,据某些人所说,新的古典经济学者——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萨①汽车轮胎的失业率是多少?因为每辆汽车都有一个备用轮胎,你可以说轮胎失业率是20%。然而没有一个轮胎业的发言人会建议,国家应采取措施减少轮胎失业率。轮胎市场和劳动市场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没有一个轮胎所有者想要以固定价格出售其多余的轮胎,然而在20%的失业率下,许多工人会愿意在现有市场工资率下进行工作。\n金特。罗伯特·巴罗和尼尔·华莱士——的研究工作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思想最重要的和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组成部分。他们都赞成早期古典经济学者的中心观点,其中包括刚才讨论过的两个中心命题,但是这些都已披上现代统计和数学推理的外衣并且十分严密;同样,正如我们将在第十六章附录中分析的,它们现在是极有争议的。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学者可能很难忽视失业工人——乞求工作,在街头卖铅笔——大军。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没有提供理解这种大量持久失业的方法。凯恩斯上场了。可以肯定,他的《通论》于1936年发表这个时间选择是再好也不过的。但更重要的是,它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经济随时间过程而演变的这一全新观念,从而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时代。凯恩斯观点的核心部分是抛弃工资和价格可伸缩的假设。按照凯恩斯的看法,宏观经济调整是通过根据改变了的收入调整支出来进行,而不是通过可伸缩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来进行。这种凯恩斯的产出决定机制具体怎样运行将在本章第二部分论述,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概述一下价格伸缩性的关键作用。为了了解凯恩斯的观点,假定说,我们正在目睹对一次石油价格冲击作出的反应——像使油价涨了四倍的1973年的冲击那样,这种冲击会引起经济的大规模的重新改组;对石油、炼油,汽车和这些行业工人的需求会下降。对绝缘材料、自行车、煤炭和煤矿工人的需求会上升。在古典的世界中,相对价格的重新调整会很快发生,从而劳动和资本不会使用不足或使用过度。接受凯恩斯主张的经济学者会反驳道,价格和工资的迅速调整恰恰不会发生。为什么不会?价格和工资刚性的根源主要原因是,汽车工人、煤矿工人和大多数参加工会的工人都是根据长期劳动契约工作的,这些契约一般长达三年。这些契约规定货币工资(近年来也规定根据生活费用变动作局部调整)。因此,在契约生效期间,工人和厂商同意:货币工资率就是写入契约的数量。因为长期契约直接包括了1/4的非农业工人(间接地也许再包括1/4工人),所以契约给工资率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粘性因索。虽然工资刚性也许是最易见和最重要的粘性因素,但在现代经济中还可以找到其他根源。许多价格是由政府调节的。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电话服务、电力、天然气、石油、汽车货运、铁路、航运、海运的价格都是固定的。这些价格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因为,当成本条件发生大变动时,调节机构就会对它们进行调整。但是,在调节委员会行动之前,通常有数月到一年的调节行动的时滞。使价格在供给或需求过多时反应迟缓的粘性因素还有其他的根源。有时,它们纯然来自大规模组织的惰性。通用汽车公司必须召集人数众多的委员会,以便决定重大的价格调整。菲工会化的厂商一年只愿意解决一次工资和薪金问题。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每次希望改变其官方价格时都必须把一批变幻无常的石油部长们召集在一起——冒着恐怖分子的威胁,就像在一个土耳其集市上那样讨价还价,倾听无休止的高谈阔论。它就是这样运行的。\n看到现代经济中的价格工资粘性因素,我们不一定认为价格是固定不变的。有些价格——那些在交易所中出售的小麦和铜的价格——就像神经质的狗一样每分钟都在变动。如果某些机构认为效果很大,它们可以作出很快的反应。然而,大多数市场的经常被觉察到的一个特点却是,供求冲击只有经过相当长的时滞后才能被传递到价格和工资上。从宏观经济学的整体来看价格和工资的粘性似乎是一个相当微小的细节。其实恰恰相反,它是理解宏观经济行为的核心。在图8—3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论点的实质。这幅图表示的是凯恩斯萧条模型这一极端情况,在这里,AS曲线是完全水平的。为什么它是水平的呢?因为,价格和工资不切实际地被假定为在短期内具有完全粘性或不可伸缩性;又因为存在着失业的资源。这两个因素对于凯恩斯的萧条模型都是必要的——即粘性工资和价格,以及失业的资源。图8—3在凯恩斯萧条模型中,当价格具有刚性时总需求决定产出该图表明,凯恩斯模型与图8—2的古典模型有何不同。关键区别在于,As曲线具有非垂直的部分。在这个极端情况中,我们把AS函数画成一条完全的水平线,用以表明低于潜在产出的”凯恩斯萧条区域”,水平的AS曲线反映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刚性的假设,反映存在着失业的资源。如果AD曲线向右移动,从AD到AD′,实际产出水平便从Q增加到Q′。对这个极端例子来说,当后需求增加时,价格水平没有变化。在对此进行分析之前,应当注意,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刚性肯定是一个过于极端的假设条件,从而没有一个人持有这种极端的观点。确实,凯恩斯也从未相信过这一点,因为他对如何控制通货膨胀写过许多文章。然而,我们之所以分析凯恩斯的萧条模型,是因为官使凯恩斯的观点表达得如此清晰。惊人的后果图8—3表明,产出在AS和AD相交于AD曲线平坦区域时可达到均衡。这种均衡与古典模型有两点不同。第一,像美国或欧洲这样的现代经济能够很容易地停留在带有失业,甚至是大规模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如果AD曲线与水平的AS曲线相交于左方,如第8—3图A点所示,产出只可能处在远低于其潜在水平的均衡状态。这样,凯恩斯宣称:失业可以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持久不断的情况。一个国家可以长期保持在A点的低就业高苦难状态——没有任何自动机制可保证GNP很快恢复其潜在水平。凯恩斯的第二个结论来自第一个。通过积极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经济能够从低就业均衡得以提高。例如,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或政府支出,经济政策会使AD曲线向右移动,从AD移到AD′。结果,产出从Q增加到Q′,从而缩小了实际与潜在GNP的差距。因此,经济政策是要紧的。凯恩斯的分析有什么影响呢?正如当《通论》传到美国时的一位身历其境的人所回忆的那样:《通论》感染35岁以下的大多数经济学者的情况,正如一种疾病的病毒第一次突然袭击和杀死南海的一个与世隔绝的部落岛民那样。50岁以上的经济学者被证实为对这种疾病具有相当的免疫力⋯⋯当然,30年代的大萧条并不是第一次暴露古典学说综合体系难以成立的性质。古典哲学总是随着经济活动的大幅度的波动而兴盛和衰落。每一次它都回到原地。但是,它第一次遇到了一个有竞争力的体系——一个推理严密的思想体系⋯⋯一个综合体系。\n①凯恩斯革命的影响很典型地表明了科学是如何获得进步的。过时的理论是能够经受住相反的事实的冲击的。要打倒旧理论不仅需要顽强的事实,而且还需要新理论。当新成熟的可以代替的理论结构能够解释异常的事实时,旧理论便让位了。理论和政策在经济学中,人们对于经济政策的看法往往取决于他们所戴的理论眼镜。某一位总统、某一位议员或某一位经济学者究竟是倾向于古典的观点还是萧条的凯恩斯观点呢?一旦知道了这一点,你往往可以精确地推测出他或她对有关主要经济政策争论的看法。例子是很多的;倾向于古典观点的经济学者往往对政府采取稳定经济周期措施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更确切地说,他们可能认为,政府扩张经济的大多数企图上是把AD曲线沿陡峭的AS曲线向上移动,即其作用主要是提高价格。同样,即使在衰退时,古典经济学者也担心政府支出会把私人投资“挤出”。这就是说,如果政府支出较多,那末,由于经济将很快接近潜在产出,增加了的政府开支可能只是代替了像投资那样的用于私人物品上的开支。一位萧条的凯恩斯主义者持有相反观点。因为经济被视为很容易长期停留在失业或高通货膨胀状态,所以这位凯恩斯主义者相信:政府能够通过采取把经济推向潜在产出水平的政策来控制经济——根据经济处在萧条还是高涨,决定把它推向图8—3的右边还是左边。而且,根据这种观点可能得出结论,提高政府开支不会挤出任何东西。因为,在图8—3中当AD曲线向右移动时,经济的馅饼将增大,政府不过拿了这块大馅饼的较大一片。根据这种观点,在衰退时政府开支和税收削减会创造更多的产出,从而会刺激更多的投资而不是挤出资本形成。在上述两个观点中哪一个是正确的呢?正如我们在以下各章将看到的,这两种观点都是太简单化了,都不应当毫无保留地予以接受。二者都有合理之处。随着我们的分析的进程,它们的力量和弱点会逐渐暴露。现在,关键问题是要注意:关于经济政策的许多争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一方相信古典模型,而另一方相信萧条的凯恩斯模型。好的宏观经济判断艺术是要了解每一种范式的力量和弱点。现在,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凯恩斯的乘数模型。这种探讨方法与刚才描述过的萧条的凯恩斯模型有密切关系。当我们先从这个模型入手时,我们要了解到:这种方法自《通论》发表以来50多年间并不是没有受到过经济学者的批评。一种好的理论就象一个有生存力的物种——它随时间而淡化发展,比较持久的特性保留下来,较弱的支系被较强的所代替。因此,早期凯恩斯主义者广泛持有的AS曲线平行的观点,现在不再认真地加以坚持了。但是,它的基调——失业或繁荣持久存在以及政府政策起作用——仍然形成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在本章其余部分和下一章中,我们将看到其原因。①保罗·A·萨缪尔森:“凯恩斯勋爵和‘通论’”,载《计算机经济学》(1946年),第187、199页。\nB.产出决定:乘数模型决定一国产出水平的力量是什么呢?为什么有些国家享有高生活水平和大量工作机会,而另一些国家停滞在高失业状态下呢?在以下各节,我们要用AS和AD工具来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还要用萧条的凯恩斯模型来说明:产量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AD沿平缓的AS曲线左右移动。在本节中,我们要深入探讨萧条的凯恩斯模型的一个近亲,即凯恩斯乘数模型。我们完来说明消费和投资怎样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总需求。在总供给是被动和平缓的情况下,我们将看到,产出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在本节末尾,等到我们探讨了乘数模型之后,我们将回过头来了解它是怎样被纳入于AS和AD框架之中的。我们着重指出如下:在我们将要分析的乘数模型中,国民产出因总需求曲线变动而上下波动。总供给是被动的。这表明,企业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固定价格也就是消费者、政府和其他企业据以购买的价格。使用消费和储蓄曲线第七章提供了社会消费和储蓄函数的简单化了的图形。这些CC和SS曲线是根据我们对不同家庭的节俭程度,它们的财富等等的了解而画出来的。这里我们先作出进一步的简化假设:税收、未分配的公司利润、外贸、折旧、政府开支以及各种使人困扰的转移支付均不存在。因此,我们不必考虑国民总产值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区别。在下面:“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并且等于GNP。而且,需要重复一个:我们将暂时假设,价格和工资水平是固定的。这个“固定价格”假设适用于本章其余部分和下一章——此后,我们将允许价格作出变动。图8—4表示国民消费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在该可支配收入水平上的意愿的或计划的消费。储蓄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在该收入水平上的意愿的或计划的储蓄。回想一下,这两条曲线是密切相关的:因为C+S总是等于收入,所以CC,和SS曲线就是一对面貌相反的孪生兄弟,它们加起来总是等于45°线。§.在储蓄与投资曲线相交的水平上产出是如何决定的我们已经看到,储蓄和投资取决于完全不同的因素:储蓄倾向于被动地取决于收入,而变幻奠定的投资取决于产出以及各种其他因素(例如预期的未来产出、利率、税收政策和企业信心)。为简化起见,先假设有这样一些投资机会,以至这些投资机会使得不管GNP水平高低,投资每年都可达到$2000亿。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现在要对照GNP画一条投资曲线,它必然是一条水平线——总是与横轴保持相同距离。图8—5描述了这种情况,在这里,这条投资曲线是II,以便和储蓄曲线SS相区别(注意:II不是罗马数字的2)。通过考察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我们能够找到GNP的均衡水平。在图8—5中,储蓄与投资曲线在E点相交。与这一点相应的GNP等于从0到▲\n表示的M的距离,代表乘数模型中的均衡产出水平。储蓄与投资的交点是国民产量将趋于走向的均衡水平。本章其余部分将致力于说明和解释这个重要的GNP决定理论。均衡的含义理解产出决定性质的关键是要认清为什么图8—5的E点是CC是社会的消费函数,而SS是社会的储蓄函数。回想一下,它们像镜像一样密切相联系。收支相抵点处于B点——(a)图在CC曲线与45°线相交之点,(b)图在SS曲线与横轴相交之点。你能说明垂直的两个箭头必然是相等的吗?标着500的两个点强调45°线的重要性:在线上任意一点到纵轴与横轴的距离都正好相等。标着Q*Q*的阴影部分是潜在GNP水平,我们知道实际产出不能在不提高价格的条件下长期处在高于Q*Q*的水平,这就迫使我们放弃固定价格的假设。一个均衡点。原因在于,只有在E点,家庭的意愿储蓄才等于厂商的意愿投资。而当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不相等时,产出不会静止不变。让我们首先着重指出:图8—5的储蓄和投资曲线所表示的是意愿的或计划的水平。这样,在产出水平为M时,企业愿意使它们的投资等于ME的垂直距离。而且,家庭也愿意储蓄ME数量。但是,实际储蓄(或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或投资)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人们可以有错误。或者,他们可能错误地预测了将来事件。在这两种情况下,实际J或J都令偏离计划的5或I水平。为了看清产出怎样调节到意愿储蓄与意愿投资相等的水平,我们考虑三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下,社会经济位于E点,在该点,表示厂商意愿投资的Ⅱ曲线正好与表示家庭意愿储蓄的SS曲线相交。当每个人的计划都实现时,所有的人都将愿意继续做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E是投资和储蓄曲线相交的点。均衡GNP位于SS和Ⅱ曲线交点,因为在其他的GNP水平上,家庭意愿储蓄都不能持续地符合企业意愿投资。在均衡点,厂商不会发现它们的货架上有堆积的存货,它们也不会发现,销售如此之旺盛,以致迫使它们增加生产。所以,生产、就业、收入和支出将保持不变。在这个第一种情况下,GNP确实会停留在E点,从而我们能够正确地称它为均衡。在第二种情况下,社会经济首先位于一个高于E点的GNP水平;因此,GNP处于M点的右边,处于SS曲线高于Ⅱ曲线的某个收入水平。为什么该社会经济不能无限期地停留在那里呢?因为在这样一个收入水平,家庭正在进行的储蓄——对消费支出的节制——多于厂商愿意继续进行的投资。因此,厂商将发觉,它们的顾客太少,存货违反了它们的意愿正在被堆积起来。它们不愿继续被迫进行这种非意愿的存货投资。它们能采取什么办法呢?它们可以削减生产和解雇工人。这使GNP逐渐下降,或者,在图8—5中向左边移动。该社会经济在何处结束非均衡状态呢?只有在它回到E点,即均衡交点时。在这里,变动的倾向消失了。你应当掌握第三种情况。你应该能说明:如果GNP低于其均衡水平,强大的力量会出现,来把它向右推回到E点。所有这三种情况都导致同样的结论:GNP的唯一均衡值处于储蓄与投资曲线相交的E点。在其他任何一点,\n家庭意愿的储蓄都不等于企业意愿的投资;这种不一致会使企业改变其生产和就业水平,以致使该社会经济回到均衡GNP。消费和投资决定产出除了储蓄与投资曲线交点外,还有第二种说明产出如何决定的方法。最后的均衡是相同的。但是,如果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加深我们对产出决定的理解。这第二种方法被称为消费加投资(或C+I)而不是储蓄投资法。C+I如何发生作用呢?图8—6对照总产出或收入画出了一条总支出曲线。CC线是我们的需求函数,它表示在每一收入水平上的意愿消费水平。然后,我们在消费函数之上加上意愿投资(处于固定水平I)。这样,总支出水平是C十I,在图8—6中由C+I曲线表示。我们再画一条45°线,以帮助我们辨别均衡点。我们已经看到,45°有这样一个有用的性质,它到横轴的垂直距离总是等于横轴所表示的产量。所以,在45°线上的任意一点上,消费加上投资支出的总水平(垂直地衡量)正好等于产出和收入的总水平(水平地衡量)。图8—6均衡GNP水平还可以用C+I曲线与45°线交点来表示把Ⅱ加到以CC便得到C+I总支出曲线。在E点,即在它与45°线相交之处,我们得到了与储蓄投资图表示的相同的均衡水平(注意本图与图8—5的相似性:加到L,Ck的投资与图8—5中的Ⅱ是一样的;收支相抵点B和潜在产出带Q*在两幅图中都是在相同的GNP水平下决定的,E交点也肯定是相同的)。我们现在很容易就能计算出图8—6中的均衡产出水平。只有在C+I曲线表示的意愿开支量等于总产出时,经济才达到均衡水平。我们总结如下:总支出或C+I曲线表示消费者和企业在每一产出水平下的意愿开支水平。经济在C+I曲线与45°线相交之点——在图8—6中的E点——达到均衡状态。E点代表均衡,因为,在该水平,用于消费和投资的意愿开支正好等于总产出水平。调节机制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E点是一个均衡点。均衡出现在计划开支(用于C和I)等于计划产出之时。假如社会经济发现自己脱高均衡,例如在产出水平D,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在这个产出水平,注意C+I开支线高干45°线,所以计划的C+I开支大于计划产出。这意味着消费者将要购买的汽车和鞋多于生产者所生产的数量。汽车商将发现他们的商店里空空如也,而鞋店也将会短缺许多尺码的鞋。在这种非均衡状态下,汽车商和鞋店会以增加其订货的方式作出反应。汽车厂和鞋厂召回暂时解雇的工人并增加了生产线。产出得以增加。遵循这条推理思路,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当厂商生产的数量等于家庭和厂商计划用于C和I上的开支,即在E点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你还应当自己陈述一下,产出高于均衡水平时的情况)。计划的与实际的数量最后说一遍,本章不断使用像“计划的”和“意愿的”这类词。这些词是要提醒人们注意,(a)由消费函数确定的计划消费量或由投资需求曲线确定的计划投资量与(b)事后衡量的实际消费或投资数量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之所以有必要,原因在于强调GNP只有在厂商和消费者都处在它们的意愿支出和投资曲线上时才能达到均衡。不论在衰退还是高涨时,储\n蓄和投资总是正好相等,正如国民会计统计工作者衡量的那样。但是,当厂商发现他们的计划销售额不等于它们的生产量时以及当它们因之而面临存货投资非自愿的增大或减少时,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往往存在着差异。只有在产出水平使得计划用于C+I的支出等于计划产出时,才不存在产出、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趋势。数字分析用一个数字例子可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产出均衡水平在计划支出与计划产出相等时达到。表8—1提供了一个消费和储蓄函数的简单例子。收支相抵的收入水平——即国家太穷以致没有剩余收入用于储蓄——假设为$30000亿。假设收入每变动$3000亿会导致储蓄变动$1000亿和消费变动$2000忆;换言之,在这里为简化起见,MPC被假设是不变的,并且正好等于2/3,同时MPS=1/3。我们对投资作什么假设呢?为简化起见,我们再次假设,唯一可以自愿无限期维持的投资水平正好等于$2000亿,如表8—1第(4)栏所示。这就是说,在GNP的每一水平,企业都愿意购买$2000亿的投资品,不多也不少。第(5)和(6)是关键的栏目。第(5)栏表示总蚊GNP——这只是把第(1)栏的数字再次写入第(5)栏。第(6)栏表示,厂商每年实际可能销售的数量;这代表计划消费支出加上计划投资。这实际上是用数字表示的第8—6图中的C+I曲线。当全体厂商要暂时生产较高的总产量水平(高于消费者所函数怎样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国民产出水平)。尽管这种探讨方法被大大地简化了,但是,即使扩大到包括政府、货币政策和外贸在内的比较现实的情况下,它的基本原理也依然是有效的。§.乘数我们现在准备讨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概念——乘数。为了说明乘数思想是从哪里产生的,请回忆一下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内容:消费和投资支出相互作用怎样决定国民产出水平。显然,投资增加将提高产出和就业水平。因此,投资高潮将使一国摆脱深刻的或温和的萧条——通过使较高的C+I曲线和45°线相交于较高的均衡GNP水平。在这里描述的凯恩斯乘数模型中,私人投资增加将引起产出和就业的扩大;投资减少将引起它们的收缩。这并不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结果。我们毕竟已经知道,投资是GNP的一部分,所以当一部分的价值增加时,我们要购买的消费品和企业要购买像卡车或计算机这样的不同投资品的总量时,企业就会发现自己被迫非自愿地积存滞销品的存货。这样,看完表8—1的第一行,我们就可以发现,如果厂商暂时生产$42000亿GNP,曲线所表示的开支[第(6)栏所示]只有$40000亿。这样,厂商将发现,它们正在积存汽车,鞋和书籍的存货。因此,它们将缩减其经营,从而GNP将下降(在相反的情况下,即由表8—1最后一行所示与$27000亿的产出相比较,总支出是$30000亿。存货正在被耗尽,从而厂商将扩大经\n营,提高产出)。于是,我们看到:当全体厂商暂时生产的数量大于它们有利可图销售量时,它们就要缩减其经营,GNP将趋于下降。当它们的销售量大于目前的产量时,它们就会增加生产,从而GNP上升。只有在第(5)栏的产出水平正好等于第(6)栏的计划支出时,厂商才会达到均衡。这时,它们的销售量正好适合于它们维持目前的总产出水平。GNP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GNP在产出等于计划支出时达到均衡(1)(2)(3)(4)(5)(6)(7)GNP和DI计划消费计划储蓄计划投资GNP水平用于消费产出的的水平(3)=(1)-(2)(5)=(1)和投资的最终总计划开趋势支(6)=(2)+(4)420038004002004200>4000收缩390036003002003900>3800收缩均衡360034002002003600=3600..330032001002003300<3400扩张3000300002003000<3200扩张27002800-1002002700<3000扩张表8-1用数字表说明产出走向均衡的趋势黑体字的一行说明了均衡GNP水平,在这里正在被生产出来的$36000亿正好等于家庭计划消费和厂商计划投资的$36000亿。在上面两行,厂商将被迫进行非意愿存货投资,并将作出减产反应,GNP回到均衡水平。请说明下面三行GNP向均衡方向扩展的趋势。让我们暂时回来复习一下已学过的内容。在概述宏观经济学时,我们看到:一国经济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它的国民产出或GNP的水平和增长。一国的生活水平——它提供教育和艺术;或自卫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它生产有用物品和劳务的能力。那末,是什么决定GNP的水平呢?在非常长的时期内,潜在产出限制了一国可能生产的产量。但在短期内,特别是当工资和价格不可伸缩时,产出由总需求或总支出决定。以上几页说明,在一个简单的经济中,投资和消费自然应当想到整体的价值也会增加。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凯恩斯的产出决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远为动人的结果。这个简单的凯恩斯产出决定分析表明: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或数倍于这笔投资额的GNP增加——增加的数值大于投资本身。投资支出是具有强大力量的支出。投资对于产出的这种扩大的影响叫做“乘数”。“乘数”本身是一种系数,表明每单位投资量的增加所导致的产出增加的数量。举几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术语,假设投资增加了$1000亿如果它造成产出增加$3000亿,则乘数为3。如果所造成的收入增加为$4000亿,则乘数为4。乘数是一个数字,用这个数字来乘投资的变动就得到总产出的最终变动。木制房屋和木匠虽然还没有证明乘数是大于1的,但是迄今为止的讨论指出,当我雇用失业的资源来建筑价值$1000的木制房屋时,除了我投入的初级的资金外,国民收入和产值还会有次级的的扩大。其原因是:\n我的木匠和木材生产者会得到$1000增加的收入。但是,事情并不到此为止。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是2/3,他们现在会支出$666.67购买新的消费品。这些物品的生产者现在有了$666.67的增加的收入。如果他们的MPC也是2/3,他们会顺次支出$444.44,或$666.67的2/3(或$1000的2/3的2/3)。如此,过程会继续下去,每一轮新的支出都是上一轮的2/3。再支出的链条因此,我的最初的$1000投资支出导致了一条无穷的次级消费再支出链条。但是,尽管这是一条无止境的链条,但是,它是数值逐渐减少的链子。它的总和最终是一个有限的数量。利用简单易懂的算术,我们可以找出支出的总增加量:这表明:在MPC为2/3时,乘数则是3,包括最初的投资1和其后增加的消费再支出2。如果MPC是3/4,相同的计算会得出乘数为4,其原因是:3323①1+34+()+()+LL的最后总和为4,假如MPC是1/2,44因此,乘数大小取决于MPC的大小;或者,它可以用孪生概念MPS来表达。如果MPS是1/4,MPC会是3/4,而乘数为4。如果MPS是1/3,乘数就是3。如果MPS是1/X,乘数就是X。现在,可以明显地看到,简单乘数总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同等意义的公式是,它等于:11-MPC我们的简单乘数公式是:11产出变动=´投资变动=´投资变动MPS1-MPC换言之,增加的消费再支出越大,乘数越大。在每一轮支出中,表示“漏入于”增加的储蓄的MPS越大,最终得到的乘数越小。乘数的图形迄今为止,我们应用常识和数字来研究乘数。我们对收入的储蓄——投资分析是否会得出相同的结果呢?回答是肯定的。在表8—1中:假设MPS是1/3,并假设目前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发明,从而,除了我们原有的$2000亿以外,又增加了$1000亿的继续投资的机会。那末,投资的增加应该把均衡的GNP从$36000亿增加到多少呢?根据上面的分析,如果乘数确实是3,那末,GNP应增加到$39000亿。看一下图8—7就能证实这个结果。我们原有的投资曲线向上移动了$1000亿,达到新的水平I′I′。新的交点是E′。你看,收入的增加正好是投资增加的3倍。这是确实的,因为,数值仅为1/3的MPS意味着储蓄曲线相对平坦。正如箭头所示,水平的产出的距离三倍于投资曲线向上移动的距离,其差额等于次级的“消费再支出”。这里所出现的情况是,产出必须上升得能够使它所引致的意愿储蓄等于①代数中有无穷几何级数的公式:只要MPC,即r的绝对值小于1。\n新投资。如果MPS为1/3,收入必须上升多少,才能引出$1000亿美元的新储蓄来和新投资相等呢?新投资把II移动到I′I′,从而得到新的均衡产出,其中,投资每增加1,产出增加3。(注意:分为两段的水平箭头是投资移动的垂直箭头长度的3倍。分为两段的箭头表示,每1单位初级投资具有2单位次级消赞再支出)①只可能有一个答案。正好上升$3000亿美元,从而证实了我们的乘数演算。§.现今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刚才概述的——并且适当地加以阐明的——乘数模型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宏观经济分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它是怎样纳入本章前半部分的更大的宏观经济学概念,即AS和AD分析之中的。图8—8表示了乘数与AS—AD方法之间的关系,先看下部。这里是一个萧条的凯恩斯的AS曲线:AS曲线到潜在产出之前是水平的,然后变为垂直的,这反映了潜在GNP是最高的可维持的产出水平。在存在未利用资源的区域,即Q*的左边,产出就是由AD曲图8—8探讨固定价格下均衡的两种方法本章第B节的乘数模型只是考察AS—AD均衡的一种不同的方法。(a)图表示产出一支出均衡。在E点,支出线正好与45°线相交,导致均衡产出Q。(b)在这里AD曲线与水平的AS曲线在E点相交,两种方法都导致正好相同的均衡产出Q。(b)图还表明为什么乘数模型超出潜在产出时就失效。为什么?因为厂商在相同的价格水平P不愿再生产更多的产出。都充分得到利用,厂商就不能够随AD曲线上升而提供更多的实际GNP。这有助于说明:乘数模型适用于存在未利用资源的经济。直观图形图8—9以直观的形式,把凯恩斯产出决定理论的主要因素综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储蓄和投资,在企业与家庭之间就会存在着平衡的收入循环流动。在管道的上部,企业向家庭支出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以换取劳动和财产的劳务。在管道的下部,家庭向企业支付消费的款项,以换取物品和劳务。实际上,我们知道,公众想把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这样,一些收入将从之处漏出。因此,企业不能够指望消费品销售款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为什么不能呢?因为被储蓄起来的货币不会全部自动地变成消费销售额。投资变动唧筒使经济周期上升或下降在我们的简单的乘数模型中,技术变动、利率和货币的改变、人口增长以及其他动态因素推动投资唧筒的柄。产出随投资的变动而上升和下降。只有存之处吸出的意愿储蓄与A处压进的意愿投资①可以改动表8—1的数字来证实这个答案。在第(4)栏中,我们现在填入$3000亿,而不是$2000亿的投资。现在新的产出均衡水平从原来的那一行向上移动了一行。乘数也能向下的方向发生作用。投资支出减少$1000亿会导致一个无穷的负的数值链条,最终使均衡产出减少$3000亿。\n继续相等时,产出的可维持的水平才能实现。某些在货币问题上持有怪论的人过去认为:这笔储蓄必然会导致失业和萧条。这种见解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正巧存在着足够的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厂商所支付的工资、利息和其他成本的一部分将用于生产新的投资品,而不是百分之百地用于生产消费品。因此,要想维持正常的经营。企业策需要以消费品销售额的形式收回它向公众支出的总收入的一部分。当投资唧筒快速而稳定地起落时,Z处的储蓄与A处的投资正好在高GNP水平相等。公众想要进行的储蓄只要不大于企业能有利可图地继续投资的数量,就不会损害国民产出。曾经用掉了大量的笔墨以便说明为什么一国会经历高涨与萧条。但是,只有在过去几十年内,经济学者才学会如何把神话与现实区分开来。如果你想要理解经济情况的波动,那末本章所介绍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这些工具仍过于简单化。因此,我们仅把本章的工具作为论述的基点。下一章分析财政政策的影响。然后,我们将考虑通货膨胀和失业,看一看货币政策是怎样起作用的,其后,我们将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与产出决定结合起来。总结和复习A.探讨产出决定的古典派方法与凯恩斯派方法1.关于现代宏观经济运行有两种极端观点——古典的和凯恩斯的。古典观点认为,价格和工资是完全可伸缩的,所以,价格会迅速变动以消除市场上的任何多余需求或供给。这就导致总供给曲线垂直或接近垂直这样一种结局。在这种古典世界中,绝不存在任何非自愿失业,宏观经济政策不可能影响产出水平。2.面对不可否认的高的和不断变化的夫业水平,J·M·凯恩斯提出了一种可供选择的不同理论。这种理论的根据是这样一个观察成果:价格,特别是工资,在短期内具有刚性或粘性。这种情况导致一条非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更确切地说,在低产出水平,它是平缓的,在极端的“萧条凯恩斯”模型中,AS曲线完全是水平的,这表示价格具有完全的刚性。在这种场合,总需求的任何变化都会在实际产出而不是价格中反应出来。在凯恩斯的世界中,经济可能经历高的和持久的失业:因此,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影响产出和失业。B.产出决定,乘数模型3.促使人们储蓄的动机不同于促使企业投资的动机。家庭储蓄主要是它们的可支配收入的函数,从而,它会对经济状况作出反映。意愿投资是极为易变的,因为它取决于企业对未来获利前景的估价。4.人们的储蓄意图和企业的投资意图通过产出变动而取得一致,国民产出的均衡水平必须处于储蓄曲线SS和投资曲线Ⅱ的交点。或者,用不同的话来表示,完全相同的内容,均衡产出出现于消费加投资曲线C+I与45°线相交之点。5.如果产出暂时高于均衡水平,企业会发现它不能按能收回全部生产成本的价格卖掉它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在一段时间年,存货可能非自愿地被堆积起来,利润可能骤减,但是,就业和生产最终会波削减以回到均衡水平。\n唯一能够维持的均衡产出轨迹处在这样一个产出水平,在这个水平,家庭将会自愿继续进行的储蓄量正好等于企业将自愿继续投资的数量。6.这样,在本章的简化了的凯恩斯模型中:音乐的基调由投资所决定,而消费则按照音乐起舞,投资决定产量,而储蓄则消极地对收入的改变作出反应。产量会上升和下降,直至计划储蓄自行调整到与计划投资相等的水平时为止。7.投资对产出有“乘数效应”,当投资变动时,国民产出有一个同量的初级变化。但是,当资本品行业的收入所得者得到更多的收入时,他们便推动了一系列增加的次级消费支出和就业。如果人们总是在每一元增加收入中用2/3来购买消费品,那未乘数链条的总和将是:22121++()+LL==33321-3乘数向上和向下都起作用,从而它既扩大投资的增加,也扩大投资的减少。从数字上看,最简单的乘数等于MPS的倒数,或者相应的公式是:11-MPC这个结果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要想使储蓄增加1元,收入的增加必须总是大于1元。概念复习古典的与凯恩斯的模型:垂直的和平坦的AS曲线可伸缩的和粘性的工资和价格C十I曲线两种决定GNP的方法:计划储蓄=计划投资计戈IC+计戈I=GNP萧条的凯恩斯模型投资等于储蓄:计划的与实际的水平投资的乘数效应11乘数==1-MPCMPS2=1+(MPC)+(MPC)+LL供讨论的问题1.你能够由上一章回想到,在MPC十MPS=I始终存在时,为什么CC和SS曲线处在倒影式的关系之中?为什么消费和储蓄函数中的收支相抵点在同一收入水平上达到(或者,为什么收支相抵点B位于图8—4下部的横轴和上部的托45°线的同一产出水平上)?\n2.如果投资总是零,说明均衡会在收支相抵点上出现(提示:收入和产出必须降低到使人们愿意继续进行的储蓄等于零的低水平)。3.储蓄——投资图形和45°线C+I图形是说明国民产出如何决定的两种不同方法。描述每一种方法。说明它们是等价的。4.重写表8—1,假设净投资等于(a)$3000亿,(b)$4000亿。GNP的最终差额是多少?这个差额大于还是小于I的变动?当I从$2000亿降到$1000亿时,GNP必然下降多少?5.提供乘数的(a)普通意义,(b)算式,(c)几何图形。算出乘数的数值,当MPC=0.9时。等于0.8时,等于0.5时。MPS=0.1时。等于0.8时。6.算出当MPC=2时,支出和再支出的爆发性的数列。试行解释发散的无穷几何级数(数值)的经济意义。7.比较下列萧条的凯恩斯模型和古典模型变动的影响。你会发现,最好用第8—2和8—3图的AS—AD分析方法来回答。(a)如果总需求曲线为既定,两模型中潜在产出的增加对实际产出水平有什么影响?(b)如果潜在产出水平不变,在两种模型中AD曲线略微向外移动有什么影响,AD曲线的一次非常、非常大的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附录8:乘数的代数式对那些喜欢代数的读者,我们可以相当容易他说明萧条的凯恩斯均衡分析和乘数。假设价格水平是固定的,又假设消费函数是一条直线(这表明MPC是不变的)。这样,在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中,我们得到三个关系式。第一,总GNP(Q)等于消费(C)加上投资(I),因为我们没有政府或净出口。(1)Q=C+I其次,我们假设,消费函数是一条直线(或线性的),MPC等于b,截距是a:(2)C=a+bDI=a+bQ,0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