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01章经济学基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微观经济学01章经济学基础

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第1章经济学基础在深入学习本课程之前,很有必要化一定的时间来了解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两重性: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又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从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可以知道,市场需求的变化,带来企业的发展(60自行车、手表、缝纫机,70――冰箱、彩电、洗衣机,80空调、音响、摄像机,90以后汽车、洋房、数码),这种变化,使得企业发展与“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问题产生于资源的稀缺性,必须对此进行选择,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利润现值总和的最大化第一节基本经济问题任何社会以及经济制度都面临共同的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实际上是关于企业产品决策的问题。生产品种、生产多少、在什么时间和地点进行生产。经济学的目标:用稀缺的资源去生产人们非常需要的物品,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在经济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应该用这些资源来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样的劳务,避免生产人们不太需要或完全不需要的产品。生产是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投入又被称之为资源。资源分为四种类型:(1)土地:又称自然资源,指狭义的土地、森林、矿藏、河流等一切自然资源。(2)劳动:指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3)资本:资本货物(或资本品),指人类所生产出来的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所需的一切工具、机器设备、厂房等的总称。(4)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创新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总和,简称为“企业家”或“管理才能”。以上四种称为“生产四要素”。投入、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经济学中是等义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生产也是资源配置的行为及其过程。资源配置: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生产的结果是产品,如果经过市场交换,称为商品。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在经济学上,对“商品”和“产品”有严格划分界限,即只有经过市场交换的产品才是商品,但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原版教材中,它们是等价的,消费者自产的产品中隐含着机会成本。商品表现形式为货物和劳务。从形状上看,分有形和无形。有形如汽车、房子等无形如教育、餐馆招待等。从价格上讲,商品一般大于0,等于0为免费商品→空气,小于为有害商品→副产品污染严格讲,资源被区分为“经济资源”和“非经济资源”,前者价格一般大于零,后者的价格一般等于零,如空气。商品亦称产出,与“投入”相对应。消费:使用货物和劳务、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便是消费。2、如何生产如何生产包括:由谁来生产,用什么资源来生产,用什么技术来生产,用什么组织形式来生产。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方式的问题。不同的技术水平,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都决定了资源使用效率的高低。为使效率达到最高,应该选择合适的生产组织形式和追求更高的技术水平。厂商选择的生产方式受什么因素约束,不同的国家在生产方式不同,如我国北方每个农户耕作10—20亩,而澳大利亚则上万亩。尽可能使各种产品在数量上与各自的需求量保持一致。数量过多的产品会出现积压,过少的产品则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就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求的目的。3、为谁生产。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说这个社会产生的财富,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分配。如果分配方式合理,多数人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否则,可能只有一部分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还有一部分产品和资源严重闲置,而另外一部分人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为谁生产的问题实质就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问题(宏观经济学)。指谁来享用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就是该生产出来的商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商品的分配→收入→高→消费多。4、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通过合理配置来解决。合理配置的标准是:在各个产品的生产上,既不存在资源的闲置,也不存在资源的紧缺。实现合理配置,首先就要在量的比例上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方式,以实现有效利用。实现了有效利用,也就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解决“怎样生产”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公平分配。因为“为谁生产”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分配问题,只有通过公平的分配,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有效地利用资源。第二节经济体制对以上三大问题的回答三大问题→共同的问题→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解决方式不同。主要了解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economicsystems)分为四种类型:传统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1、传统经济(traditionaleconomy):。有时称“习惯性经济”customaryeconomy。指生产方式、交换、收入分配都遵循其习惯的一种经济。或者是由世代相传的传统所决定。古代的埃及和今天的印度具有传统经济的部分特征。经济活动让位于宗教和文化价值观。2、计划经济(plannedeconomy):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之初都选择了计划经济,有时也称社会主义经济(socialisticeconomy),“指令性经济”(commandeconomy),是以计划调节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的一种经济。所有的决策都由中央(地方)计划决定。3、市场经济(marketeconomy):自由放任型经济(laissez-faireeconomy)自由企业经济(freeenterpriseeconomy)有时也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capitalisticeconomy对市场经济我们要了解四个方面:第一、定义:有两种观点:1、在这一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主要问题,是由市场中的个人和企业的行为来回答,而不是由政府的行为来回答的。2、在这一经济中,有关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是由市场供需所决定的。“主要地”,这也就是说不是完全的。完全的或纯粹的市场经济就像完全的或纯粹的计划经济一样在现实经济中是不存在的。从以上可知:市场经济是由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或工具的一种经济。第二、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问题是由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所决定的。利润=总销售收入—总成本之差。企业是按照消费者需求来生产的市场上的商品。消费者选择购买某种商品,就是用货币投了这种商品及其生产者的一票,同时,消费者的货币又成为企业支付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来源,因此,企业总是受利润的驱动来解决生产问题。2、企业间的竞争决定着如何生产的问题。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价格机制。对生产者来讲,迎接价格竞争,实现利润极大化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最为有效的生产手段使成本极小化。3、为谁生产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的。要素市场的供需联合决定了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它们被称为生产要素价格。将所有的要素收益加总使得到总收入,因此,人们的收入分配取决于所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以及要素的价格。市场经济是一个精巧的机制,协调着人们之间,活动之间和企业之间的行为第三、市场机制中最重要是价格体系市场的定义:市场是某一商品的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一种安排。或者说市场是联结某一特定货物和劳务买者(需求者)和卖者(供给者)的一种制度或机制。市场本身就是一种机制或制度市场机制中最重要是价格体系。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认为,价格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协调着人们的活动。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出生在苏格兰,斯密出生不久,在海关当监督员的父亲就去世,他一直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直至他母亲1784去世。斯密一生受母亲影响,一生未曾婚娶.14→英格兰格拉斯哥大学,17→获得学位,这在当时是很平常的事。之后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巴利奥尔学院学习6年,这种经历使它终生保持一种古典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倨傲态度。回到苏格兰,他在一些大学作了一系列成功的讲学1751→被格拉斯哥大学聘为逻辑学教授。不久,又被聘为更具威望的哲学教授。1763年辞去教授职位。在这段时间,作为私人教师到欧洲进行教育旅行。在法国度过了3年时间,认识了当时的一些重要学者,如魁奈,杜尔哥,让雅克,卢梭和伏尔泰。1766年返回英国,退休居住在柯卡尔迪。斯密的学术成就1759年道德情操论,1776年撰写《国富论》(国民财富性及原因研究),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尽管内容包含了历史、政治理论、哲学,甚至包括了人类学。最初5册书,但出版是两卷本。书中主要对劳动分工、商品的自立价格和市场价的区别,价值论和分配理论。发表二年后,被聘为苏格兰关税委员,主要稽查走私,其实,在《国富论》中,他一直赞美走私是一种对抗“不自然”立法的合法抗议行为。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1790年斯密去世,在去世之前他亲自监督焚烧了几乎所有自己未发表的手稿,多达16册手搞之多。价格所具备的二大功能:(1)价格提供了信息价格高低→反映→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为消费者、生产者以及中间商提供了各自所需的信息。(2)价格提供了激励信息+企业的利润动机→生产者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价格机制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如果价格扭曲,便会资源误置。“寻租理论”,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广泛干预会造成凭借权力取得“租金”即“非直接生产性利润”,寻租可以是合法的,如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非法的如权钱交易。(又称为“看不见的脚”)。无论是合法还是非法,共同特征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实际上寻租是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第四、市场成功与市场失败市场成功:如果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话,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其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市场失败:单纯的市场调节可能会出现缺乏效率的情况。它是反对单纯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而赞成政府在其失败领域进行有效的干预的一种理论。市场失败的原因:市场有可能是垄断的,或者为寡头的,可能存在着外部性,可以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等……4、混合经济: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萨缪尔狲在界定该名词的前提是以私有制为背景。如果撇开所有制,各个国家都是在某一种程度上的混合经济。市场经济与混合经济是二个可以相互替代的概念。混合经济在某一种特定场合下使用,强调其中含有政府干预。5、政府的经济目标----充分就业,希望没工作的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工作。失业→资源的闲置和无法弥补的浪费---稳定的价格水平,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率可以使得相同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公平的收入分配:避免收入分配的两级分化,社会动荡-----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第三节经济学的定义及基本概念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对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利用加以选择的科学;其目标是有效配置稀缺资源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1、几个重要概念1)、稀缺: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欲望的无限性人的欲望(即人的需要),是指人们想要得到的任何东西,它包括物品、劳务、娱乐、旅游和某种环境等。人的欲望是不断提高的,无限的。中国有句古语: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仪。人的需要是由低级→高级,需要也表现为不同层次。缺乏基本的生活条件以及感到所处环境不安全的人,也就不能表现出对高层次的需要,当一个需要满足后,情绪中下一个较高水平层次的需要便支配人们的意识功能。虽然,一般情况下,同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对同一种特品的需要是有限的,离开了一定时空的限制,人们的需要或欲望则是无限的。----资源的有限性相对于人类社会无穷欲望实现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来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稀缺性从一方面看是相对的,就是说,它不是指生产的各种物品的绝对量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物品也是有限的。从另一方面看又是绝对的,资源相对不足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时期,在落后的原始社会或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资源稀缺性,现今社会的各个国家资源稀缺性都存在。因此,资源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资源的稀缺性。一个富翁拥有近乎无限的购买力,因而一般商品和劳务对他不构成稀缺性约束,但他仍受到时间的这一稀缺资源的约束。经济学家把资源按是否支付代价来划分为: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与非经济资源和经济资源相对应。自由物品也称为自由财货,是指非常丰富的、人类可以自由地、免费地使用的资源,如空气和阳光等资源,人类可以不费任何代价就能自由取用,这种资源不属于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稀缺性范畴。经济物品也称为经济财货,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使用的资源,即有价格的资源。在当代社会里大多都是这种资源,他们存在着稀缺具有相对不足的特点,是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经济资源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二者在一定条件下都是有限的。人力资源的多少受人口数量,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数和劳动时间量的限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力资源量与生产物品量成正比。物质资源包括天然资源(如土地、原始森林等)和经过人类加工过的资本品(即机器、设备)。当然,自然界并不吝啬,宇宙是无限的,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知识掌握的角度,资本品的创造和使用程度也同样如何。所以,在一定时期中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形成了人们的欲望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法则资源的有限性和需要的无限性构成一对矛盾,它导致稀缺。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都是稀缺的。2)、选择行为: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稀缺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现实,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节约的学问。没有稀缺性,便没有经济学。如果任何行为都由外在因素给定,对于主体而言没有选择可能性,那就没有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行为的科学。由于稀缺性,导致选择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必须对现有的资源的使用去向作出选择。选择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它是稀缺性的必然结果。不存在稀缺性,便没有必要选择,也没有必要去节约。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就是一门关于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佳选择的学问。生产X,或者Y;收入有限,购买A或是B。时间有限,决定做S,或是T。3)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选择,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实际上被称为资源配置的问题。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这里的有效是指“有效率”,而不是“有效果”。“有效果”是就事物发生了行为主体希望的变化结果而言的,它没有包含通过支付了什么代价获得这一结果的内涵。“有效率”则不仅包含通过支付了什么代价获得这一结果并且付出了一定的成本。“有效果”≠“有效率”,如果机会成本过高,一个有效果的决策可能是缺乏效率,由于资源是有稀缺性,又由于人们具有行为选择性,因而必然会发生如何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地进社会福利的问题。4)机会成本:衡量最优化的标准是机会成本实际上:选择的原则是最优化,衡量最优化的标准是机会成本。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当我们决定生产某种产品来满足某种欲望的,就必须放弃另一些产品的生产和其他欲望的满足。开商店获利2万元10万元开饭店获利3万元炒股票获利3.5万元期货获利4万元10万进行期货——放弃的是2、3、3.5万元,放弃的最好的用途是炒股。所以,在期货投机时,其机会成本→放弃炒股票机会成本定义,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途径。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不是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观念上的成本和损失。——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选择也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当然你的选择也会给别人带来机会成本。卡拉OK→得到享受→放弃宁静→给别人得不到宁静。别人被迫放弃的宁静就是你这种选择给别人带来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进行期货的机会成本是放弃炒股票而不是开商店和饭店。机会成本→所有选择中→次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的,或者说是用所失去的最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的。2、生产可能性曲线通常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生产可能性前沿,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说明以上“稀缺→选择→机会成本”。假设1、固定的资源。在一定时点上,可供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2、充分就业。在现有生产过程,所有的生产要素(前面介绍过的四种资源)均得到了充分的使用,不存在着资源的闲置。3、生产技术。在考虑问题的时间之内,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4、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黄油和枪炮,分别用x和y代表。现有的资源可以全部用于生产枪炮(y),或全部用于生产黄油(x),或者生产x和y的某种组合。在以上假设条件下,假定某一经济的产量组合如表1.1所示。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黄油和枪炮的生产可能性组合产品类型可供选择的产量组合ABCDE黄油(x)(亿公斤)01234枪炮(y)(万)109740将上述各种生产组合(A、B、C、D、E)在图中描点,并做连线,便得到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它是在给定的假设条件下,所有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的轨迹。它是在以上给定的假设条件下,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的轨迹,斜率为负它一般凹向原点,隐含着成本递增法则成立。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均代表着有效率的产量组合,曲线之外的任意一点(如W点)表明在现有假设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产量组合,内点(如H点)则表明缺乏效率。从图上看出,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且凹向原点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什么?X108•WW64201234xA(0()BCDHEY108•WW64201234x●W108•WW64201234x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任何经济不可能无限量地生产。图中的W点便代表着在现有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产量组合。●第二,任何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是生产A点,还是E点,或者其他点?但不可能有同时选择二个不同的点。曲线上的某一点进行生产就意味着决定了资源的配置。第三,选择就要付出代价,选择就有机会成本。假设该经济开始用其全部生产要素生产A点(即x=0,y=10),而从A点移到B点(即x=1,y=9),这样,增加一个单位的x的产量的机会成本便是一个单位的y的产量。再如,从C点(x=2,y=7)到D点(x=3,y=4),这样,增加一个单位的x的产量便意味着要放弃3个单位的y产量,因此,这时增加一个单位x产量的机会成本(简称x的机会成本)便是3个单位的y产量。由此可见,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点的斜率就代表着在该产量水平上x的机会成本,其斜率为负表明要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势必要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第四,具有凹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它是指随着黄油(x)的产量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黄油产量所需放弃的枪炮(y)产量呈递增的趋势,或者说,黄油的机会成本随其产量的增加而递增。为什么成本递增法则能够成立呢?关键在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资源并非完全适应于其他可供选择的用途,即资产专用性。比如,教授和木匠在生产能力方面就不具备完全的替代性。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便反映了这一特征。如图1.2所示,从E点到D点,意味着让那些最适用于生产枪炮y的资源转向生产枪炮,从D点到C点其次,从C点到B点再其次。因此,每放弃一个单位的黄油,所能增加的枪炮呈递减的趋势,分别为4、3、2、1反过来说,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黄油,所需放弃的枪炮产量呈递增的趋势,分别为1、2、3、4这也就是说,随着黄油产量的增加,生产可能性曲线变得愈来愈陡(即斜率的绝对值愈来愈大K=0----900),这也就是机会成本递增的图像表述。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也许更有利于读者理解成本递增法则。假定一个人的时间可以分解为“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由于时间有限,工作时间的增加意味着休闲时间的减少。工作时间愈长,所要放弃的休闲时间也愈多。在给定某一个时点上,增加每一个单位工作时间的机会成本会愈来愈大,比如休息时间减少可能伤害身体,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减少可能会伤害友情,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减少可能会伤害家庭。如果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这就意味着随黄油产量的递增,其斜率变得更为平坦,即黄油的机会成本愈来愈小,这与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相悖。当然,如果资源能完全适应于生产黄油和枪炮,或者说,资源具备完全适应性,那么,机会成本便为一常数。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为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了。第五,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如果在现有的假设条件下,某一经济在H点生产(见图),隐含着两种可能性;其一,资源出现闲置;其二,没有达到现有的技术水平。这两种情形都说明该经济没有实现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某种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如果增加某种产品的产量的同时不可能不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的话。比如说生产可能性曲线的B点,它首先隐含着某种资源配置的格局。现在要改变这种格局,将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黄油,同时将更少的资源用于生产枪炮,即从B点到C点移动,这时增加了黄油的产量,同时又减少了枪炮的产量,或者说,没有发生以下这种情况,即增加黄油产量的同时没有减少枪炮的产量。因此,B点是有效率的。更确切地说,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隐含着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这一效率的定义是由意在利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首先提出的,因此,技术效率亦可被称为帕累托效率。换一个角度可以说,某种资源配置是没有技术效率的,如果增加某种产品的产量的同时有可能不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的话。假设某一经济的产量组合以H点为代表,现在改变目前的资源配置的格局,使得经济从H点(见图1.2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到E点,它表明可以生产更多的黄油,而同时又不减少枪炮的产量。因此,H点便为无技术效率点,更确切地说,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意一点均代表着资源配置是没有技术效率的。从没有效率的点到有效率的点的演进被称作为“帕累托改进”。如果帕累托改进不存在,便实现了效率;如果帕累托改进有可能,便没有实现效率。第六,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比如,资源的数量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等等,会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方移动,代表着经济增长。第四节经济学方法论的问题经济学在论证其核心内容时,做了如下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人或经济人合乎理性的人或经济人,就是以利己为动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泛指一切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且能以明智的方式追求这一目标的人。“恶本好利”:厌恶成本,希望在取得一定利益时成本尽可能小;“好利”是希望在既定成本下所得到利益尽可能大,即利用一切(包括市场信息在内)机会来寻求最大利益的人。-----人是具有完全信息的人熟知市场上的全部行情,以及与商品有关的知识,如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全部商品的价格、性质、质量、特点均有充分了解,知道自己对一切商品的爱好程度等。-----资源的假设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都是稀缺的-----产权界定明晰的前提假设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上述前提假设是建立在产权界定明晰基础上的,若不明晰,利用市场机制通过个人理性配置资源只会造成经济、社会秩序的紊乱,因产权界定不清不仅会出现分配不公,还会形成以强凌弱,掠夺资产的行为。在以上假定条件下,经济学家研究经济问题三大基本动机:1、努力去理解和解释经济事件2、极力去预测未来的经济事件3、如果能够解释和预测经济事件,则会借助其理论提出特定的经济政策,使经济更好地运作。例:治理通货膨胀→首先要大量收集有关资料→提出一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如果解释和预测为真→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的见效。经济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解释和预测经济现实,更重要的是改变经济现实。首先任务是提炼出经济理论来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经济现实。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1、理论的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所见的理论、法则、原理、模型。从本质上看,它们是等价的,都是把不同的事实或变量相互联系起来的一种解释,而模型是经济理论的数学或图像表现。理论一般由5个要素组成:(1)一组定义:明确界定的所要使用的变量(2)一组假设:表明这一理论可被应用的条件(3)关于这些变量行为的一个或多个假说(4)从这一理论的假说之中所演绎出的预测(5)检验。理论形成的一个框架。现分述于后。P1(Problems1)----TT(tentativetheory)---EE(eliminationoferrors)----P2(Problems2)问题1-----假设理论----------不真实理论-------问题2提出新的东西2、列出假设没有通过检验拒绝或修正3、推导出假说4、做出预测通过检验:接受5、检验预测1、定义行为变量理论形成的流程图一、变量:可以取一些不同数值的量(消费者购买行为→价格的变化)1、分:内生变量:在某一理论中需要被解释的变量(引致变量)Q0=f(P、Py、M、、、)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外:外生变量:由这一理论(或模型)之外的其他因素所决定的,且会影响到内生变量的变量。(自发变量)宏观→消费函数C=CO+BYDC→消费量YD→个人可支配收入→内生变量CO→模型外的其它因素决定,一般为常量代表一定水平消费→自发变量假当CO→40→50△C0=10--自发变量的增加量2、流量和存量:流量是在某一段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又称一个时期数。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某一变量的数量,又称一个时点数。如一年总收入(流量),某人在某一时点上的银行存款数量。流量△K=Kt—Kt-1存量二、假设假设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简化,理论推导的前提。分三类:方法论上的假设技术假设行为假设1、方法论上的假设。特征是不现实性,主要为了分析方便,比如,两种商品的假设→可以推广到几种商品。2、技术上的假设:试图说明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所处的制度背景,这种类型的假设亦可能冠于“不现实”的帽子,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所有假设中这种情况最重要。消费者被假定受到自己收入和财富的约束,隐含着舍弃其他亦可能为真的假设。比如消费者受到民族文化的约束等。3、行为(目标)假设:也称心理假设。表明决策者的行为动机或偏好,做出的这一假设是认为它是企业行为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如分析企业经济行为时大都假设企业的行为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的。三、假说理论化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形成假说,它是关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如何相关的一种表述。比如说:任何产品的产量,除了其它因素之外,依赖于其价格。两个变量----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价格和产量,依其经济假设,便是相互关联的。假说亦可以用→文字→图像→数学函数来刻画四、预测预测是从理论的假设和假说中逻辑推导出来的一种表述,一种科学的预测是一种条件的表述。如氢和氧在某一种特定条件下,混合→水,政府的预算赤字很大→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你做什么→那么便会有什么→什么随之而来。政府预算赤字很大→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以上四个步骤,就是建立理论的过程。五、检验理论是否为真,一般还会进行检验。一是直接法借助于直觉,即它们是否合理。如利润极大化的假设—是否合理---可以直接做卷,向企业家询问其行为目标是什么?二是间接法在利润极大化模型中的一个预言:当要素P↑→以利润化为目标的企业会减少其购买量→实际数据也证明→利润极大化模型的预言便得到证实。2、研究方法§均衡方析均衡的概念一直是经济学家思维的基础。认为均衡是指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比如:市场供给量=市场需求量实现了市场均衡。供给量≠需求量,要么过度供给,要么过度需求,这便是市场非均衡。经济学家使用均衡时,其内涵有所不同,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第1、方法论意义上的均衡。来自于自然科学,称作一种静止的状态(stateofrest)。对经济系统来讲,一个给定参数的经济系统如果内生变量不会随时间而改变的话,则经济系统处于均衡状态。通俗地说,当一个经济系统内所有不同方向的力量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它便为一种均衡。当系统内的力量发生变动,原均衡便被打破,便向新的均衡方向移动。方法论意义上的均衡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比如国民收入均衡、经济增长均衡等。第2、理论意义上的均衡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当某一产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当且仅当(ifandonlyif)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时候。这一均衡概念较为狭窄。在微观经济学中使用比较多。现在,西方学者偏好于使用一个新的概念——市场洗清(marketclearing)——代替这一狭义的均衡。因此,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亦被称为“市场洗清价格”和“市场洗清产量”。第3、行为假设意义上的均衡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便是“行为假设意义上的均衡”的例子。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和收入约束条件下使之实现效用极大化。简言之,消费者均衡就是指效用极大化,生产者均衡就是利润极大化。消费者均衡条件就是指效用极大化的实现条件。效用极大化问题实质上就是以下数学问题:maxU=U(x1,x2)→二种商品X1、X2、U为消费集。s.tp1x1+p2x2=M→P1、P2为二种商品的价格,M为收入。第4、规范意义上的均衡宏观经济学中假设充分就业为政府的目标之一,因此,就有“充分就业均衡”一说。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是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从规范意义上的均衡而论,凯恩斯的均衡国民收入理论就可被视为“凯恩斯非均衡分析”。正是这一规范意义上的均衡概念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均衡概念有所差异,因此就出现同一种分析被贴上了两种标签:“凯恩斯非均衡分析”。“凯恩斯均衡分析”,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边际分析边际分析(marginalanalysis)是现代经济学的又一常用的分析方法。Margin一词就是额外、附加、边缘等。边际分析它属于数量分析的一种。-----假定一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总成本(C)是其产量(q)的函数,即C=C(q),那么,边际成本就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引致的总成本的增量,即:通俗地理解就是增量的对比变化。增加某个因素单位变化量而引起另一个因素的变化量。也可用其比率的极限,那么:MC=dC/dq------边际收益MR=dTR/dQ------厂商利润最大的规则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那个点上。实质上,边际就是一阶导数,边际分析实质上就是将微分学引进了经济学。它导致了西方经济学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史称“边际革命”。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边际分析法为管理决策确定了新的选优的标准。国外在企业经营决策中----ROS三角形理论:产品可靠性(Responsibility)、成本(Cost)、准时(Schedule),顶点是优先,其他是基础。SCRCRSRCS进度优先型成本优先型质量优先型管理决策中最常用的:总值、平均值、边际值-----三角形MTAM--边际值,T--总值,A--平均值§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induction),亦称经验分析,它是从事实过滤到理论的一种方法。归纳法要求掌握大量的资料,对之进行观察、筛选,推导出一般化结论。因此,归纳就是从事实到理论、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例如,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ngel)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于1857年得出一个结论:由于食物的收入弹性较小,随着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会变得愈来愈小。这一结论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得到证实,不仅仅对家庭如此,对于国家也是如此。后人将这一结论称为“恩格尔定律”。再如,美国布鲁津斯学院经济学教授、肯尼迪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阿瑟•奥肯(ArthurOkun)在任职期间对美国多年的统计资料研究后发现,失业率下降(上升)1%,实际国民收入增长(下降)2.2%,这一经验性结论被夸张地称为“奥肯定律”。------演绎法(deduction),又称假说法,它是从理论到事实,从一般到特殊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从现在的理论(或假说)开始,然后用事实去证实或证伪这一理论。例如,经济学家可以较为简单地猜测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理性的消费者会增加购买这种商品。然而,这一假说是否有效,需经过系统地、重复地事实检验。这一过程就是演绎。§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按时间的方式:静态的(static)、比较静态的(comparativestatic)、动态的(dynamic)。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相关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特征就是所有的变量都是同一时期的,即不考虑时间因素。比如,我们将在第三章中学习供给、需求和均衡的形成,供给曲线是一条斜率为正的曲线,表明价格愈高,供给量愈大。只有当供给等于需求时,这一商品市场才处于均衡状态,即市场洗清。这种均衡分析方法实质就是一种典型的静态分析,因为我们所考虑的变量都是同一时期的。比较静态分析:是将一种给定条件下的静态与新的条件下产生的静态进行比较,并不涉及条件变化的调整过程或路径。研究“曲线移动”的效应,更确切地说,始于原均衡点,同时引入某些随时间而变的变量,形成新的均衡点。“比较”新、旧均衡点的情况,即“比较”起点和终点,但不研究过程本身。例如,在静态的实例中,再考虑需求曲线右移产生的效应;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均上升,这就是“比较”了两个静态均衡的结果。动态分析:考察随条件变化而调整的路径。与比较静态分析相比,相似之处在于变量都为不同时期的,差异在于,后者不考虑实现新均衡的途径、过程,而前才者要研究调整的过程。如弹性理论中的蛛网理论。ACB--A静止的均衡状态,但不稳定--B球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动态分析--C稳定的均衡状态A与C状态的比较,就是比较静态分析§局部均衡和总体均衡分析对一个市场经济所做的经济分析既可以覆盖所有的市场,也可以仅包括一个或数个市场。前者为总体均衡(generalequilibrium)分析,后者为局部均衡(partialequilibrium)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它考查经济系统中的一个(或数个)消费者、一个(或数个)生产者、一个(或数个)企业或行业、一个(或数个)商品或要素市场的均衡状态。例如,在分析某一商品市场均衡时,必须排除该市场以外的其他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对该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必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ceterisparibus,即otherthingsequal),才能对该分市场进行均衡分析。总体均衡:是由瓦尔拉斯(L.Walras)所提出的概念。它是观察一个经济系统中所有的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一种分析方法。瓦尔拉斯认为,各个市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某一市场的变动会影响到其他市场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总体均衡分析。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就是力求描述经济对象的存在、运行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客观描述经济事件“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它要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涉及事实判断,并试图在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比如,“去年货币超经济发行,便是今年15%的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一种实证表述。规范分析就是考察经济行为后果,并提出它们好坏优劣的意见,解决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研究“应该如何解决经济问题”,主要涉及价值判断,并试图在理解和行动之间建立起联系。如“政府应该紧缩银根,以利于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该对大学教授予以补贴以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等,便是一种规范性表述。3、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偏见人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可能带有偏见(或先入之见)。例如,人们可能认为赤字预算不好,担心私有企业的比重过大等等,这种先入之见的主观性会影响到经济分析的客观性。§不能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在经济学分析中,我们大量使用的一个假设就是“其他因素不变”。例如,为了研究电费上涨与空调器购买量的关系,经济学的预测是:电费和空调是互补品,电费上涨,使得空调器的需求量在相同价格条件下减少,如果其他因素不变的话。然而,你所观察到的事实是:电费上涨了,空调器的需求量也上涨了!从而你匆忙否定上述“预测”的正确性。其实是你自己犯了一个没有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错误!因为电费上涨的同时,有可能同时伴随着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天气变得更为炎热、购买空调成为一种时尚!§合成谬误某一事件对局部是好的,不一定对总体就是好的。如果从某一事件对局部为真便推论对总体亦为真,便有可能犯有合成谬误。一家农户丰收,收入会增多,但这是否可以推论,所有农户喜获丰收,每家农户的收入就一定会增多吗?不一定!可能会减少。这是因为,全面丰收有可能导致价格下跌。§后此谬误首先考虑以下情形:在10点10分X发生,10点15分Y发生。X导致了Y?或者说,X是Y的原因,Y为X的结果吗?在回答之前,让我们假定,X=小孩误吃老鼠药,Y=小孩生病,这样界定,我们便可以推论,Y是X的结果。如果再假定X=你右眼跳得厉害,Y=你丢了钱包,我们能否判定X和Y因为时间上的先后便有因果关系?第二例显然无关。观察到了事件X在事件Y之前的事实并不一定能证明事件X为事件Y的原因。认为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在此事件之后”便意味着“因为此事件”就可能犯了后此错误(PostHocFallacy)。第五节、经济学的源流和构成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本上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边际效用的理论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重商主义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当代经济学。1、重商主义经济学:经济学“前史”阶段以研究交换为中心的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全盛时期是在16、17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曼(1571~1641年)。死后1664年,其子出版《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惟一财富。为了增加一国的金银财富,除了采掘贵金属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对外贸易,实现贸易顺差。在重商主义者看来,对外贸易只能是一方遭受金银损失,另一方才能获得利益。因此,国家应干预生活,鼓励国内工商业产品出口,实施促进对外贸易的保护主义政策。这一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一直对今天的世界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反重商主义者约翰-洛克(英T.Locke,1632-1704)、大卫-休谟(英D.Hume,1711-1776)等人的理论中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形成有影响的是货币数量说,他们认为商品价格决定于货币数量,休谟还据此认为,贵金属的流入流出可以起调节作用,并能影响价格水平,调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状况。后来出现的重农主义者则认为,农业是创造财富的惟一部门。其代表人物弗郎索瓦-魁奈(F.Quesnay,1694-1774)在1758年发表的“经济表”,第一次把一国经济活动描述成货币与实物的循环往复运动。从这个角度来说,魁奈是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先驱。2、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阶段古典经济学是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马尔萨斯,法国的让-巴蒂斯特·萨伊等人。亚当·斯密(AdamSmith)(1923~1790年)1759发表《道德情操论》,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1776年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为《国富论》。他建立了经济学上的第一个理论体系,宣告了经济学的诞生,被称为经济学之父。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是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反对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主张政府对内实行自由放任,对外实行自由贸易,并提出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原理。用此机制指引着人们从事追求个人利益活动,客观上就实现了社会利益。斯密还认为商品是财富的代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该观点被李嘉图继承,后来成为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但同时斯密又认为资本主义的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决定价值,即价值决定于生产费用,该理论由萨伊所继承。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李嘉图(D.Ricardo)(1772~1823年)在1817年写成《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其中的比较成本说,为国际贸易理论领域开辟了一条道路。他还是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长期动态分析的经济学家。萨伊(J.B.Say)(1767~1832年)1803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概论》。他的理论被当代西方经济学吸收的有:效用决定商品价值;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创造效用,也就是说三要素决定商品价值;“供给给产品创造需求”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单一种产品的生产,就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强调商品供给和需求均衡,整个社会不会发生全面过剩的经济危机。马尔萨斯(T.Malthus)(1766~1834年)著名的《人口论》发表于1798年。他反对李嘉图、萨伊等人的资本主义无危机论,认为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就有可能引起生产过剩,使经济陷入危机。这一论点后来对凯恩斯理论的形成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被称为“剑桥学派”。约翰·穆勒(John,Mill)(1801~1850年)用生产费用理论兼容当时的各种价值论,并坚持古典学派资本主义无危机理论。穆勒1848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概论》在很长时间里被作为经济学的正统教科书。这也是在经济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古典经济学所处的历史时期,正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现产业革命的时期,该理论反映了当时工业资本家的要求,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上的探索。3、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的中心仍然是自由放任,它虽然延续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但却采用新的思想、新的研究方法,从新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放任思想,建立了说明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的微观经济学体系。所以,在古典经济学前加一“新”字,以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之处。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杰文斯(W.S.Jevons)(1840~1882年)、奥地利的门格尔(C.Menger)(1840~1921年)和法国的瓦尔拉(L.Walras)(1834~1910年),几乎同时出版了有关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著作,顺次建立了英国学派、奥地利学派和洛桑学派。这三个学派的一个重要特征完全放弃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边际效用论。在研究方法上运用边际分析法,并将高等数学引入了经济分析,推动经济向实证的方向转变,从方法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被后人称为“边际革命”。因为边际效用理论相对于古典经济学来说,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为当代经济学奠定理论基础,故可视为当代经济学的一个开端。瓦尔拉在1874年出版的《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中首先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一般均衡理论。英国马歇尔(A.Marshall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1842~1924年)在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把供求论、节欲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生产费用论等等经济理论集之大成,创立了以“均衡价格”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并使经济学转变为实证分析,是西方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该体系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或英国剑桥学派,是经济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发展主流,它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真正诞生。随后,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Chamberlin)(1899~1967年)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Robinson)(1903~1983年)二者在1933年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这两部著作从理论上对以上传统的经济理论做了一次重大修改。传统理论一直把垄断作为“例外”现象,普遍的现象则是完全自由竞争,这与当时的经济状况不相符。20世纪30年代具有现实性和普遍性的则是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竞争。因此,不完全竞争弥补了马歇尔经济理论的一大缺陷,使微观经济学体系更加完善。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Hicks)(1904~1989年)在1939年出版了《价值与资本》一书。对传统理论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改和补充,其主要内容是以序数效用论替代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修改了微观经济学中最薄弱的消费者均衡理论,使之更趋于“完善”。新古典学派共同的特点是使用边际概念,即边际效用和边际生产率的概念,进行以市场价格为中心的分析;一致继承了古典学派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评价,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由竞争、自动调节、一般处于充分就业的市场经济,不需要政府干预,应自由放任的经济体制。新古典经济学派在1929年大危机以前是西方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派。四、当代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当代经济学是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标志的。1929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空前规模的大危机,资本主义世界陷入长期萧条,失业严重的境地。这种状况沉重打击了新古典经济理论,使资本主义通过市场的自动调节可经常保持充分就业的说法不攻自破。整个学派处于崩溃边缘。本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马歇尔的学生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年)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他在理论上否定新古典经济学派所继承的“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这一萨伊定律;否定新古典学派不承认“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常存在着愿意按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受雇于企业,但得不到工作的失业者。论证了由于三大心理规律(心理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心理上灵活偏好;心理上对资产未来的收益预期递减)所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存在。在方法上抛弃了自由放任的主张,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及其政策措施,从而提高有效需求,带动私营经济,尽快摆脱危机,实现充分就业。《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被西方称为“凯恩斯革命”,它标志着经济学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该书的观点逐渐为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他的政策主张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付诸实施,并已在发展中国家逐渐得到运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成为本世纪最具有影响的经济学著作。因而凯恩斯学派成为替代新古典学派,并占有统治地位的学派。22\n22第1章经济学基础中南大学商学院李苑当代西方经济学是指二战之后的西方经济学,最突出的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P.A.Samuelson),他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哈佛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以萨缪尔森为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者一方面研究、解释、宣传凯恩斯理论,并且对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市场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进行补充和发展,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另一方面把垄断竞争理论和序数效用论补充到传统经济学中构成微观经济学。并将宏观、微观经济学统一为一个经济体系。萨缪尔森在1948年首次出版了《经济学》,经过多次修改再版,这也是经济学第三次大综合。由此该学派被称为“新古典综合学派”或“后凯恩斯主流学派。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的“滞胀”现象,给新古典综合学派以沉重的打击。它所提出的要么用扩张政策消除失业,要么用紧缩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的主张,不能解决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经济现状。因此,新货币主义、新剑桥学派、新制度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非凯恩斯学派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2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